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整理《马说》

来源:文言文名篇 时间:2016-04-13 11:13:13 阅读:

【www.zhuodaoren.com--文言文名篇】

第一篇:《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马说》知识点整理》

马说

韩愈

【人物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汉族,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全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翻译】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重点注释】

1、策之不以其道 策:驾驭 道:方法

2、执策而临之 策:鞭子 临:对着

3、其真无马邪 其:难道

4、其真不知马也 其:恐怕

5、一食或尽粟一石食: 餐 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6、食之不能尽其材食: 喂 材:才能

6、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是:这样

7、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且:尚且 等:一样

8、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 表现出来

10、故虽有名马 虽:即使

11、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怎么 千里:日行千里

【重点句子翻译】

1、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译:所以虽有好马,也只好屈辱在做贱役的(养马)人的手里。

2、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译:(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棚里,不能用“千里马”(的称号)去称呼它。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喂马的人不懂它能日行千里而(根据它的食量)喂养它。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译:驾驭千里马而不采用驾驭千里马的方法,饲养它(又)不让它吃饱以充分发挥它(日行千里的)才能,(马)嘶叫又不懂得它的意图。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识(千里)马吧!

【整体把握】

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感,以及对封建统治

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强烈的愤慨。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其真不知马也”.

本文由 索罗学院 整理

第二篇:《中考第一轮复习八下文言文《马说》练习答案知识归纳》

中考第一轮复习文言文《马说》练习

一、字词积累:

1、通假字:

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句意:才能和特长不能表现出来。

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喂养它,又不能竭尽它的才能。

其真无马耶:“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句意:真的没有马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句意:喂马人不懂它能日行千里喂养它。

一词多义:

①之:助词,译为的,虽有千里之能;不译,定语后置的标志,马之千里者;代词,它,代千里马,策之不以其道;不译,补充音节,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②食:吃,食不饱;通“饲”,喂,食之不能尽其材;

③策:名词,鞭子,执策而临之;动词,鞭打,策之不以其道。

④以:一说,因为;一说,用,不以千里称也;按照,策之不以其道。

⑤能:能够,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力,虽有千里之能。

⑤其:它的,代词,策之不以其道;表反问语气,难道,其真无马耶;其实,其真不知马也! 词语活用: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辱,形容词作动词,辱没。

②一食或尽粟一石:尽,形容词作动词,吃尽。

③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作动词,鞭打,驱使。

④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数量词作动词,行千里。

⑤食之不能尽其材:尽,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竭尽。

C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倒装句:①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千里”是中心词“马”的后置定语。译:千里的马。) ②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状语后置,“于”相当于“在”,“于奴隶人之手”是介词结构的后置。译:只好屈辱在低贱的人的手里。)

翻译: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译:鞭策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哪里,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4、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译文: 驾驭(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或者: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 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3)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唉!是真的没有好马吗?这是不识好马呀!

5、用原文填空:(1)描述千里马悲惨处境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2)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4)在《马说》第三段中,作者认为对'千里马'的摧残、埋没体现在哪三个方面?①策之不以其道。②食之不能尽其材。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5)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千里马常用,而伯乐不常有。

(6)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是哪一句?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7)文中的“千里马”“ 伯乐”“食马者”各比喻什么人?

“千里马” 比喻 人才“伯乐”比喻 能识别人才的人 / 能识别、赏识任用人才的人

“食马者” 比喻 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 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统治者

二、对比阅读答案

1、(1)完 (2)普通 (3)才能和美好的素质 (4)以„„奇(5)奋振

2、(1)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能日行千里的食量来喂养它。

(2)披甲戴盔奔驰,一开始好像不是很快。

3、C

4、一食或尽粟一石;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5、好的人才应当提供给他所需的东西,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才能。

第三篇:《人教版中考第一轮复习八下文言文《马说》练习知识归纳》

中考第一轮复习文言文《马说》练习

一、字词积累:

1、通假字:

才美不外见: 食之不能尽其材:

其真无马耶: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一词多义:

①之:虽有千里之能: 马之千里者:

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②食:食不饱力不足: 食之不能尽其材:

③策:执策而临之: 策之不以其道:

④以:不以千里称也: 策之不以其道:

⑤能:安求其能千里也: 虽有千里之能:

⑤其:策之不以其道: 其真无马耶: 其真不知马也:

3、词语活用: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辱: ②一食或尽粟一石:尽:

③策之不以其道:策: ④食之不能尽其材:尽:

4、特殊句式:

倒装句:①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千里”是中心词“马”的后置定语。译:千里的马。) ②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状语后置,“于”相当于“在”,“于奴隶人之手”是介词结构的后置。)【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整理《马说》】

5、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6、用原文填空:

(1)描述千里马悲惨处境的句子是“ ”

(2)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

(3)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

(4)在《马说》第三段中,作者认为对'千里马'的摧残、埋没体现在哪三个方面?【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整理《马说》】

(5)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

(6)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是哪一句

(7)文中的“千里马”“ 伯乐”“食马者”各比喻什么人?

“千里马” 比喻 ;“伯 乐” 比喻 ;“食马者” 比喻 。

二、对比阅读:阅读《马说》节选和《论马》节选,完成下列各题。

【甲文】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

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节选自韩愈《马说》)

【乙文】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

①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

②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节选自岳飞《论马》) (注释)介:披上战甲。 褫: (chǐ)解除。

1、解释下列的加点字。

(1)尽粟一石 (2)常马 (3)才美不外见 ....

(4)常奇之 (5)奋迅示骏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3、对甲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课文共用了十一个“不”字,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食马者”的无知与平庸愚妄。

B、课文为表现主题所采用的手法是托物寓意。

C、课文从结构看是先反后正,现层层深入,因此文章虽短但中心突出。

D、课文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4、在甲文中千里马应“ ”才能展现“千里之能”。在乙文中,直

接描写作者的马“才美”“外见”的句子是什么:

5、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它们都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第四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归纳第五单元》

谷堆一中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归纳

《与朱元思书》

语音

缥(piǎo)碧 无碍(ài)负势竞(jìng )上 泠泠(líng)作响 嘤嘤(yīng )成韵

鸢(yuān)飞戾( lì )天 互相轩(xuān )邈(miǎo )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 风烟俱净 俱:全,都

2、 从流飘荡 从:顺,随

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缥碧:青白色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甚:比得过 奔:飞奔的马

5、负势竞上 负:凭依

6、蝉则千转不穷 转:通“啭”,鸟叫声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戾:到 息:平息

8、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经纶:筹划 反:通“返”,返回

9、横柯上蔽 柯:树木的枝干

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尽净,天和山呈现相同的颜色。

2、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急速的水流比飞箭还快,迅猛的波浪有如飞奔的马。

3、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那一座座高山)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争着向高处和

远处伸展。

4、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那些像鸢飞到天上一样极力为名利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

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功名利禄的心。

5、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忙于经营俗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6、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稀疏的树木枝条相互交叉掩映,有时偶尔也见到(一丝)阳光。

三、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的哪句话与它有异曲

同工之妙?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

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4、请找出文章里具体描绘富春江的“异水”“奇山”的句子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语句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6、鸢飞戾天者息心和经纶世务者忘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望峰窥谷

7、全文共两段,第一段为总写,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一句作为全文的纲领。第二段是为

分写。先写“异水”,以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水流舒缓处,以急湍甚

箭,猛浪若奔写水流湍急处。再写“奇山”,以负、 竞 、轩邈 、争 、直 字,将崇山峻岭

化静为动,再以泉声 、鸟声、蝉声 、猿声四种声音从听觉写出山间的勃勃生机。

8、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鄙弃名利的思想感情。

《送东阳马生序》

嗜学shì叩(kòu)问叱(chì)咄(duō)俟(sì)负箧(qiè)曳(yè)屣(xǐ)皲(jūn)

裂媵(yìng)人衾(qīn)容臭(xiù)烨(yè)缊(yùn)袍敝衣烨然yè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致:得到

2、援疑质理 援:引,提出 质:询问

3、益慕圣贤之道 益:更加 慕:仰慕 道:学说,学问

4、俟其欣悦 俟:等待

5、滕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 汤:热水 衾:被子 覆:蒙盖

6、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再:两顿

7、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走:跑 逾约:超过期限

8、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肢体

9、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

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家里穷,没有办

法买书来读,常常向收藏书籍的人家借,亲手抄录,计算着日子按时归还。

2、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在深山大沟中赶路。严

冬刮着猛烈的风,大雪深积几尺,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也不知道。

3、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同宿舍的学生都穿着绣花绸缎衣服,戴着缀有红缨带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

左边佩腰刀,右边挂香袋,光彩照耀像神仙一样。

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

5、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我站着陪侍在老师身边,提出疑问,询问道理。

6、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用被子(将全身)蒙盖好,好久才暖和过来。

7、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却一点也没有羡慕的意思,

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也就不感觉吃的、穿的不如他人了。

8、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总之我求学时的辛勤与艰苦就是如此罢。

9、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所以我即使愚笨,但终究获得了学识。

10、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又苦于没有大师名人

和(自己)交流,(因而)曾经跑到百里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名望的前辈请教。

三、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作者写自己年轻时学习上的艰苦情景,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艰苦的学习过程和端

正的学习态度。

2、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表现了什么? 勤奋学习、谦虚求学的态度。

3、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段的内容。 叙述了作者奔走求学之苦。

4、作者在写自己的清苦生活时,为什么要写同舍生奢华的生活? 通过对比更足以突出

作者不慕富贵,专心学习的思想品质。

5、围绕“嗜学”二字写了哪两件事? 借书之苦。求教之难。

6、 “卒获有所闻”这里的“闻”指什么? 得到知识,明白道理。

7、读完全文,你觉得应该学习作者的什么精神和品质? 不畏艰苦,刻苦勤奋的求学精

神和坚守信约,谦虚有礼的美好品质。

8、与作者当年的学习条件相比,今天的你有哪些优越的地方?说说现代中学生有怎样的

苦乐观? 吃穿无忧,国家、学校、家长、老师的全力支持,设备先进,资源广泛,信息灵

通等。珍惜时间,虚心善学,苦中作乐,以苦为乐。

《五柳先生传》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造饮辄尽 造:往,到 辄:就

2、箪瓢屡空,晏如也 屡:经常 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3、兹若人之俦乎 俦:辈、同类

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戚戚:忧愁的样子 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5、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许:处所

6、每有会意 会:体会、领会

7、亲旧知其如此 亲:亲戚 旧:朋友

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他)喜欢读书,(却)不过分在字句

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2、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的志向而感到快乐。

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意思: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4、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5、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到别人家里去喝酒,一来、就要把酒喝光,希望一定喝醉。

6、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

三、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五柳先生三大爱好是指什么?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五柳先生的形象 ? 好读书; 性

嗜酒; 常著文章自娱。 平和、旷达的性格。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

形象。

2、文中哪句话是陶渊明归隐形象的总体勾勒,使一位沉默寡言,淡泊功利的隐世名士飘

然而生。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3、“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表现了五柳先生怎么样的性格特

点? 自得其乐,淡泊名利。【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整理《马说》】

《马说》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策之不以其道 策:用鞭子打 以:按照 道:正确的方法

2、执策而临之 策:鞭子 临:面对

3、其真无马邪 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

4、其真不知马也 其:表推测语气,相当于“恐怕”【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整理《马说》】

5、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餐 或:有时 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6、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通“饲”,喂 材:通“才”,才能

7、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是:这样 虽:即使

8、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且:尚且 等:一样,等同

9、 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 表现出来

10、故虽有名马 故:所以,因此 虽:即使

11、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怎么 千里:日行千里

一词多义:

①之:助词,译为的,虽有千里之能;

不译,定语后置的标志,马之千里者;

代词,它,代千里马,策之不以其道;

不译,补充音节,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②食:吃,食不饱;

通“饲”,喂,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顿:一食或尽粟一石。

③策:名词,鞭子,执策而临之;

动词,鞭打,策之不以其道。

④以:用,不以千里称也;

按照,策之不以其道。

⑤能:能够,安求其能千里也;

能力,虽有千里之能。

⑥其:它的,代词,策之不以其道;

表反问语气,难道,其真无马耶;

其实,其真不知马也!

理解性默写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

意【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整理《马说》】

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

也。

7、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全文的主旨句是: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9、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

《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0、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1、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12、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3、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

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4、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5、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6、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一食或尽粟一石。

17

18、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

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

似,相应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9、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所以即使有好马,只是屈辱在奴役的(养马)人

的手里。

2、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棚里,不能用“千里马”

(的称号)去称呼它。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懂它能日行千里而(根据它的食量)喂养

它。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驾驭千里马而不按照驾驭千

里马的方法,饲养它(又)不让它吃饱以充分发挥它(日行千里的)才能,(马)嘶叫又不

懂得它的意图。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识(千里)

马吧!

《与朱元思书》

一、解释加点的词语。

共色( )从( )许( ) ....

缥碧( ) 湍( )甚( ) ....

奔( )寒( ),负( ) .....【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整理《马说》】

轩( )邈( )直指( ) ....

激( )好( )转( ) ...

戾( )息( )经纶( )窥( ) .....

反( )柯( ) ..

二、翻译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5.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6.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7.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8.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9.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10.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第五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古文《马说》复习题》

《马说》练习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故虽有名马( )( ) 骈死于槽枥之间( ) 一食或尽粟一石( )( ) ..

食不饱( ) 于奴隶人之手( )( )才美不外见( ) ...

是马也(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 ) ...

不以千里称也( )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 ) ...

执策而临之 ( )( )其真无马邪( ) ...

2、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同 ,意思是 才美不外见 同 ,意思是 食之不能尽其材 同 ,意思是 其真无马邪 同 ,意思是

3、解释下列多义词

(1)不以千里称也 ( ) 策之不以其道( ) ..

(2)策之不以其道 ( ) 执策而临之 ( ) ....

(3)安求其能千里也 ( )其真无马邪? ( ) 其真不知马也( ) ....

(4)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

(5)故虽有名马 ( )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 ..

4、翻译下列句子

(1)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5、文学常识或用原文语句回答

①《马说》选自 ,作者 , (朝代)著名的文学家,世称 ,被列为 之首。与 共倡古文运动,合称“韩柳”。 ②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以想到《马说》中的一句话: , 。

③《马说》中揭示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 , 。 ④《马说》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谴责的句子是:

⑤《马说》中表现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 。

⑥《马说》中活画统治者愚昧蛮横丑态的句子是: 。

⑦《马说》中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⑧《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

⑨人们常用文中的两句话概括自己怀才不遇,这两句话是: , 。 ⑩本文托物寓意,文中“千里马”喻指 ; “食马者”喻指 ;而把能识别人才,知人善用的统治者比作“ ”。

6、阅读理解

1.在当今社会,你认为“千里马”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2.作者把千里马不能千里归罪于食马者,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

3.作者以千里马比喻人才,从文中千里马的遭遇来看,人才展现才华最需要的是什么?

4、文章第二段流露出作者对“千里马”怎样的思想感情?

5、细读《马说》第三段,简要说说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千里马”?

6、第三段刻画了食马者怎样的嘴脸?7、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8、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9、请用一个短语概括文中千里马的处境或遭遇。 答

10、“安求其能千里也?”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11、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12、找出文中描写“食马者”平庸、 愚妄浅薄的语句,并说明其所用的修辞方法有作用?

13、本文借千里马说明了伯乐的重要性,《三国演义》中称得上是千里马的是哪两匹马,其最终主人分别是谁?

14.“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遇到刘备后,才有隆中决策,才有火烧连营,才有舌战群儒„„请根据课文内容和已有提示,将下列对偶句补充完整。(补充后不少于七言)

有方显 无__ 岂有 _ 。

参考答案:

六、1首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坚强的意志。其次应该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这样你于能在竞争中游刃有余。再次,还应该具有毛遂自荐的勇气,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2、不同意。我认为千里马自身素质更重要。千里马应具备自我推销能力,不应一味等待伯乐赏识,,应主动寻找机会。

3、需要民主宽松的政治环境和统治者的知人善用。

4、答:为“千里马”的被埋没鸣不平。(或:为‘‘千里马’’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感到同情和惋惜。

5、 答:策之以其道,食之尽其材,鸣之而能通其意。

6、答:平庸浅薄,愚妄无知。

7、答:伯乐更重要。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或者: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就被埋没了。)

8、答: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或“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不满。”)

9、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

10、答:反问。表达作者愤怒谴责“食马者”的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11、答: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示例二:我要努力完美自己,做得更好。示例三: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12、答: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排比,

使文章具有辛辣的嘲讽,把“食马者”的平庸无能写得淋漓尽致,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13、答:赤兔马主人是关羽;的卢马主人是刘备

14、有方显

无__岂有__ 。

第六篇:《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整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整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整理《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一、 基本知识

(一)文学常识1. 节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朝人。2. 序,一种文体,有书序、赠序两种。本文是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性质。

(二) 文言词语1. 古今异义【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2.通假字【支】通“肢”。【被】通“披”。

3.古今异义【汤】古义:热水。今义:做菜的汤汁。【再】古义:第二次;两次(本文)。今义:指重复。

4.词类活用【腰】挂在腰间。

4.常规词语

【嗜学】酷爱读书。嗜,喜欢,特殊的爱好。【致】取得。【假借】借。假,借。【手自】亲手、亲自。【怠】懈怠,放松。【逾(yú) 约】超过约定的期限。逾:越过,超过。【以是】因此。以,因为。【既】已经。【加冠】表示男子已成年。冠,帽子。【益】更加。【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整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整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道】思想、学说。【患】忧虑。【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硕,大。【游】交游,交往。【趋】快走。【从】跟从。【执经】拿着经书。执,拿。【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德,道德。望,声望。隆,高。尊,声望、地位高。【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辞色,语言和脸色。【侍】侍侯。【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倾耳】侧着耳朵。倾,侧斜。【请】请教。【或】有时。【斥咄(duō)训斥,呵责。【色】表情。【恭】恭顺。【至】周到。【复】回复,回答。【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整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文章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整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出自absolute; LEFT: -10000px"> 本文来自王冕僧寺夜读。③ 杨时程门立雪。④ 匡衡凿壁借光。⑤ 车胤囊萤夜读。8.你所知道的什么文章阐述了与本文相似的道理?《为学》。本文和《为学》都说明了学业有成不在于良好的客观条件而在于主观努力的道理。9.你从作者身上看到了什么优良品质?①从作者年轻时求学上看:作者对读书有浓厚的兴趣,为学有所成,不畏艰难,学习刻苦,有克服困难奔向目标的坚定决心和毅力。②从作者写本文的态度上看:作者德高望重,但却不摆出名人的架势说教,而是真挚诚恳,循循善诱,反映了他高尚的品德,也反映了他对后代人的殷切关怀。10.马生本是一个用心学习的人,作者为什么还要勉励他刻苦学习?宋濂深知当时的太学使人养尊处优,所以勉励马生。

三、拓展延伸

11.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条件优越,你怎样学习?(自做答案)从树立远大理想,珍惜今天幸福生活,发愤读书,为国为民作贡献等角度作答。12.请写出古代勉学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

五、参考译文,见参考书!重点记住几个句子的翻译!

第七篇:《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翻译全集(含全部文言文古诗)(6)》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翻译全集(含全部文言文古诗)(6) 文章来自: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翻译全集(含全部文言文古诗)

1.与朱元思书(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

(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净尽,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流荡漾,任凭船儿东西漂泊。从富阳县到桐庐县(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江水清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到清清楚楚,毫无障碍。(那飞腾的)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高山)凭着(高峻的)形势,奋力直向上耸,仿佛互相竞赛向高处和远处发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冷冷的清响;好鸟儿相向和鸣,唱出和谐而动听的声音。(树上的)蝉儿一声接一声不断地叫,(山中的)猿猴也一声一声不住地啼。那些怀着对名利的渴望极力高攀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译文: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就以“五柳”为号。性情闲静,说话不多,不羡慕名利。好读书,不钻牛角尖;每有会意之处,便高兴得忘了吃饭。好喝酒,可惜家境贫穷不能常常得到。亲戚或老朋友知道他这样,有时就准备了酒邀请他来喝。他只要一去总是喝光,约定必醉方休,要去就去要留就留,从不掩饰自己的感情。家里四壁空荡荡的,挡不住风雨也遮不住太阳。短短的粗麻布衣服破破烂烂的,缝缀补绽着;常常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但心里很坦然。常写文章娱乐自己,显示了自己的志趣。得失完全忘怀了,并坚守这原则直到死去。

赞曰:黔娄的妻子有这样的话: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她就是说这一类人吧!醉酒赋诗,以娱乐自己的心志。是无怀氏之民吗?是葛天氏之民吗?

3.马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没有喂养。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面表现。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策之不以其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文章来自: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翻译全集(含全部文言文古诗)

1.与朱元思书(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

(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净尽,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流荡漾,任凭船儿东西漂泊。从富阳县到桐庐县(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江水清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到清清楚楚,毫无障碍。(那飞腾的)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高山)凭着(高峻的)形势,奋力直向上耸,仿佛互相竞赛向高处和远处发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冷冷的清响;好鸟儿相向和鸣,唱出和谐而动听的声音。(树上的)蝉儿一声接一声不断地叫,(山中的)猿猴也一声一声不住地啼。那些怀着对名利的渴望极力高攀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译文: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就以“五柳”为号。性情闲静,说话不多,不羡慕名利。好读书,不钻牛角尖;每有会意之处,便高兴得忘了吃饭。好喝酒,可惜家境贫穷不能常常得到。亲戚或老朋友知道他这样,有时就准备了酒邀请他来喝。他只要一去总是喝光,约定必醉方休,要去就去要留就留,从不掩饰自己的感情。家里四壁空荡荡的,挡不住风雨也遮不住太阳。短短的粗麻布衣服破破烂烂的,缝缀补绽着;常常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但心里很坦然。常写文章娱乐自己,显示了自己的志趣。得失完全忘怀了,并坚守这原则直到死去。

赞曰:黔娄的妻子有这样的话: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她就是说这一类人吧!醉酒赋诗,以娱乐自己的心志。是无怀氏之民吗?是葛天氏之民吗?

3.马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翻译全集(含全部文言文古诗)(6)】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翻译全集(含全部文言文古诗)(6)。”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没有喂养。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面表现。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策之不以其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 文章来自: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翻译全集(含全部文言文古诗)

1.与朱元思书(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

(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净尽,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流荡漾,任凭船儿东西漂泊。从富阳县到桐庐县(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江水清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到清清楚楚,毫无障碍。(那飞腾的)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高山)凭着(高峻的)形势,奋力直向上耸,仿佛互相竞赛向高处和远处发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冷冷的清响;好鸟儿相向和鸣,唱出和谐而动听的声音。(树上的)蝉儿一声接一声不断地叫,(山中的)猿猴也一声一声不住地啼。那些怀着对名利的渴望极力高攀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译文: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就以“五柳”为号。性情闲静,说话不多,不羡慕名利。好读书,不钻牛角尖;每有会意之处,便高兴得忘了吃饭。好喝酒,可惜家境贫穷不能常常得到。亲戚或老朋友知道他这样,有时就准备了酒邀请他来喝。他只要一去总是喝光,约定必醉方休,要去就去要留就留,从不掩饰自己的感情。家里四壁空荡荡的,挡不住风雨也遮不住太阳。短短的粗麻布衣服破破烂烂的,缝缀补绽着;常常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但心里很坦然。常写文章娱乐自己,显示了自己的志趣。得失完全忘怀了,并坚守这原则直到死去。

赞曰:黔娄的妻子有这样的话: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她就是说这一类人吧!醉酒赋诗,以娱乐自己的心志。是无怀氏之民吗?是葛天氏之民吗?

3.马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没有喂养。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面表现。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策之不以其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文章来自:

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译文:

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书抄写,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天很冷时,砚池里的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因此停止。抄写完了,赶快送还借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阅读很多书。到了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和名人相交往(请教),曾经跑到百里以外向同乡有名望的前辈拿着书请教。前辈道德、声望高,高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恭敬地站在他旁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人斥责人,(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不敢回答;等到他高兴了,就又请教。所以我虽很笨,终于获得多教益。

当我去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籍,拖着鞋子,在深山大谷中奔走,深冬刮着凛冽的寒风,大雪有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不知道。等走到旅舍,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暖脚,拿被子(给我)盖上,过很久才暖和过来。在旅馆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鲜美的食物可以享受,一起住在旅馆的同学们,都穿着华美的衣服戴着红缨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上佩带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闪光耀眼好像仙人。而我却穿着破棉祆旧衣衫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心思。因为我心中有自己的乐趣,不感到吃穿的享受不如别人了。我求学时的勤恳艰辛情况大体如此。

5.诗词曲五首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作者: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

二、《赤壁》

作者: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

折断的铁戟沉埋黄沙还没有销掉,拿起来一番磨洗仍可辨认出前朝。

如果东风没有帮助年少的周瑜,铜雀台春宫深处就会关着二乔。【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翻译全集(含全部文言文古诗)(6)】文章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翻译全集(含全部文言文古诗)(6)出自

三、《过零丁洋》

作者: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 本文来自

9.满井游记(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试,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翻译全集(含全部文言文古诗)(6)】阅读答案

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译文:

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忍心这样当面作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处,只好回来,拄着拐杖,自己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象墨,深秋天色灰濛濛的,渐渐黑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象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跛了。一下屋顶漏雨,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象线条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象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甲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沾湿了罗幕,穿上狐裘不感觉到温暖,织锦做成的被子也觉得单薄。连将军和都护都拉不开弓,都觉得铁衣太寒冷,难以穿上。在大沙漠上纵横交错着百丈厚的坚冰,愁云暗淡无光,在万里长空凝聚着。在军中主帅所居的营帐里摆设酒宴,给回去的客人饯行,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了热烈欢快的乐曲。傍晚在辕门外,纷纷大雪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走过的蹄印。

五、《己亥杂诗》其五作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

满怀离愁而对夕阳西下,

鸣鞭东指从此浪迹天涯。

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

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鲜花。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gudian77356/

推荐访问:马说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马说文言文复习资料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