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特殊教育

来源:记者节 时间:2018-10-22 11:00:06 阅读:

【www.zhuodaoren.com--记者节】

现代特殊教育(共10篇)

现代特殊教育(一)

.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点工作是

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总体任务,主要是“五句话”.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的“五个必须”,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20字工作方针,“十二五”规划建议的20字根本要求,其内容是完全一致的,既是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由大到强”的路线图,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由大到强”的任务书.主要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育人为本.这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集中体现.二是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两大战略重点.今后我们解决“大而不强”,实现“由大到强”,关键是要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三是优先发展、改革创新.这是实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两大重要保证.
发展任务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5+1+2”的八项发展任务.“5”就是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统称国民教育体系;再加上“1”,即继续教育,这6个方面构成了终身教育体系;“2”是指教育的两个薄弱环节,即民族教育、特殊教育.这一体系突出了终身教育理念,继续强调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大重点任务,首次对学前教育、继续教育进行了系统规划,对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列了专章.
这次“十二五”规划建议,进一步明确了八项发展任务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指向,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分别是巩固提高质量和水平、全面提高质量,这里有一个“高”;第二类是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继续教育,分别是积极发展、加快普及、加快发展,这里有一个“快”;第三类是职业教育要大力发展,这里有一个“大”,很显然既有规模问题,更有质量、结构问题;第四类是民族教育、特殊教育,这里有一个“重”字,要给予重视支持.
希望能够帮到您!【现代特殊教育】

现代特殊教育(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特点

主要有以下特点;1、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3坚持以人为本.4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5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6以服务为宗旨.7增强社会服务能力.8优化结构办出特色.9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10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11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12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13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14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15以农村教师为重点.16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17社会投入是教育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18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19大力推进依法治校.20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21发展特殊教育.

现代特殊教育(三)

上师大附中的校训是什么啊?它的意思是什么?【现代特殊教育】

校训:尊重多元 开拓进取 和谐发展
夯实基础 培育共性 彰显个性
(一)学校基本概况
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简称三附中)经过2006——2008年三年的努力与发展,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和完善办学设施,在硬件建设上,每间教室都配置闭路电视、多媒体设备及实物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拥有学生机房3个、多媒体教室2个,藏书量达3万册的图书馆以及3个实验室、舞蹈、体操、音乐、劳技、心理咨询室、特教(资源)教室等多个专用教室和多个学科教研组专用办公室.教室和教师办公室全部配置电脑网络,每位教师配置一台工作电脑.
学校现有4个年级共24个教学班,877名学生;教职工81名(76人在校在岗),教师69人,平均年龄36岁,二线职工12人,平均年龄47岁.拥有硕士和本科学历教师为67名,占97.1%;高级教师13人,占18.8%,一级教师36人,占52.2%;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人数超过50%(目前有4人申报就读研究生学位).在师资队伍结构上,呈现出队伍趋于年轻化、学历与职称有所提升的特点.
多年来,学校在徐汇区教育局的领导下,在上海师范大学基教中心的指导下,全面贯彻“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创建特色”的办学指导方针,以“团结、和谐、开拓、进取”为校风、以“严谨、求实、生动、活泼”为教风、以“自信、自立、动手、动脑”为学风,积极探索“培养基础扎实、和谐发展的初中毕业生”的育人途径.尤其是近几年来,在专家引领下,学校重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力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在课程改革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学校管理、教师发展、课程教学以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英语教学、信息化建设、科艺体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特色,学校的社会声誉日渐提升.
学校是上海市科技教育研究基地实验学校、华东师大心理测量研究中心基地学校、徐汇区教育局认定的健美操特色学校、女子手球特色学校、信息化实验学校和信息化应用项目学校.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市花园单位、市安全文明校,区文明单位和区创建学习型企事业先进单位、教师发展达标校等荣誉称号.
(二)学校发展优势
1、“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文化日益浓郁
学校坚持以了解关爱凝聚人心,以公平公正凝聚人心,以事业凝聚人心;努力将凝聚力工程作为学校工作和发展的长效机制,深化内涵并努力构建开放和谐的学校文化.近年来,学校新办学理念逐步形成,办学目标和育人目标日益明确,“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和管理文化日渐浓郁.
其次,重建了校园网平台,强化了校园网在学校管理、资源共享、互动交流等方面的功能,促进了学校办学信息的及时宣传、各学科资源库的建设和教师之间、生生之间、家校之间的互动沟通,所有这些,将会进一步提升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丰富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人文性”,增强“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文化.

现代特殊教育(四)

中文核心期刊有哪些?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主持.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
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1.中国社会科学 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4.学术月刊 5.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 文史哲7.学术研究 8.江海学刊 9.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0.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1. 社会科学12. 社会科学战线13. 江苏社会科学14.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5.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6.河北学刊17.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8. 浙江学刊19.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 浙江社会科学21. 天津社会科学22. 社会科学研究23.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4.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5. 求是学刊26. 人文杂志27. 江西社会科学28.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9.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0.学习与探索31. 江汉论坛32.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3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34. 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35. 求索36.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7.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8.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9.中州学刊 40. 南京社会科学41.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2.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3.甘肃社会科学 44. 思想战线 45.山东社会科学 46.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47.社会科学辑刊 48.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49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改名为: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0.学术界51.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2. 广东社会科学 53.国外社会科学54.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5.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6.学术交流57. 东岳论丛58.东南学术59.学海 60学术论坛 61.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62.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3.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学报
64.探索65.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6.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67.齐鲁学刊68.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9.湖北社会科学 70.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71.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2.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3.广西社会科学74. 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75.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6.安徽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77.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8. 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79.河南社会科学
80.湖南社会科学 81.学术探索82.探索与争鸣83.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改名为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4.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5.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6.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87. 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88.高校理论战线89.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0.山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91.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92.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3.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4.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5.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6.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97.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98.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9.北方论丛100.云南社会科学101.社会科学家102.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4.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5.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6.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7.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8.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9.江淮论坛110.北京社会科学111.前沿112.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13.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14. 内蒙古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改名为内蒙古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15.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6.扬州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117.宁夏社会科学118.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19内蒙古社会科学120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21.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B(除B9) 哲学 l.哲学研究 2. 心理学报3. 心理科学4.哲学动态 5.世界哲学 6. 心理科学进展7. 中国哲学史 8.道德与文明9. 心理发展与教育10.现代哲学 11. 孔子研究 12.周易研究13.伦理学研究
B9 宗教 l.世界宗教研究 2、宗教学研究 3、敦煌学辑刊4、中国宗教5.西藏研究 6. 法音 7. 世界宗教文化8. 中国道教9.佛学研究10.中国穆斯林
C8 统计学 l. 统计研究2. 数理统计与管理3. 中国统计4. 统计与决策
C9l 社会学 1.社会学研究 2.社会 3.妇女研究论丛 4、青年研究
C92 人口学 l.人口研究 2. 中国人口科学 3.人口与经济 4.人口学刊 5、市场与人口分析(改名为:人口与发展)
C93 管理学 1. 管理科学学报 2.中国管理科学 3.管理工程学报4.领导科学.
C96 人才学 1.中国人才
C95 民族学 1.民族研究 2. 世界民族3、广西民族研究 4、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改名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5、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黑龙江民族从刊 7. 西北民族研究8.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9. 贵州民族研究10.回族研究11.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3. 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 14.中国民族
D1,3,5,7,8国际政治 1.世界经济与政治 2. 现代国际关系 3. 欧洲研究 4. 国际问题研究 5.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6. 美国研究 7. 国际论坛8. 当代亚太9. 国际观察 10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11. 国外理论动态12.国际政治研究13.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14.世界知识15.外交评论 16. 当代世界17. 日本学刊18. 西亚非洲 19.太平洋学报20.俄罗斯研究
D0,2,4,6 ,A中国政治 1. 中国行政管理 2. 政治学研究3. 求是4.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5. 教学与研究.6.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7. 马克思主义研究8. 社会主义研究9.半月谈10.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11.理论前沿12.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3.了望14. 科学社会主义15.中共党史研究 16.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7.毛泽东思想研究 18.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1. 新视野 22.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3.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4.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5. 理论探讨26. 党的文献27. 理论与改革 28.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9. 长白学刊30. 求实31. 理论探索32.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33.理论月刊 34.前线 3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36. 思想教育研究37.湖北行政学院学报38. 党建研究39. 行政论坛 40.理论学刊41.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42.人民论坛43.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44.中国青年研究45. 理论导刊46.南京政治学院学报47.红旗文稿
D9 法律 1. 法学研究2. 中国法学3.法学 4. 法商研究 5. 政法论坛6.现代法学 7. 中外法学8. 法学评论9. 法律科学10. 法制与社会发展11. 法学家 12. 比较法研究13. 环球法律评论14. 当代法学15. 法学论坛16. 政治与法律17.河北法学 18.法学杂志 19. 法律适用20.行政法学研究 21. 中国刑事法杂志22. 人民司法23.华东政法学院学报(改名为: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4.人民检察25.知识产权26.中国法医学杂志27.中国司法鉴定
第二编 经 济
F 综合性经济科学 1.经济研究 2. 经济学动态3. 经济学家4. 经济科学 5. 经济评论6. 南开经济研究 7. 当代经济科学8. 当代经济研究 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0. 经济纵横11.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12.经济问题 13.现代财经 14.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15. 经济经纬16.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8.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19.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云南财贸学院学报(改名为: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F11(除F12) 世界经济 1.世界经济 2.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3. 外国经济与管理4. 世界经济研究5. 国际经济评论 6. 世界经济文汇 7.东北亚论坛 8. 亚太经济9.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F0,12,2(除F23,27)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1. 管理世界2.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3.地域研究与开发4. 改革5.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6. 开发研究 7. 上海经济研究 8. 宏观经济研究 9.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0.经济研究参考 11.生产力研究12.城市问题 13.城市发展研究 14.中国经济史研究 15.资源科学 16.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7.经济体制改革 18.经济问题探索19.资源、产业(改名为:资源与产业)20.中国经济问题21. 南方经济22.现代城市研究23.消费经济24.生态经济25.经济数学26.中国流通经济27.开放导报28. 特区经济29.现代经济探讨30.宏观经济管理31.运筹与管理32.改革与战略 33.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34.中国经贸导刊
F23 会计 1.会计研究 2.审计研究 3.审计与经济研究4.财务与会计 5.财会通讯.综合 6.会计之友 7. 财会月刊 .会计8.中国审计9.商业会计10.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11.财会研究12.中国注册会计师13.事业财会
F3 农业经济 1.中国农村经济 2.农业经济问题 3.中国农村观察 4. 中国土地科学5. 农业现代化研究6. 农业技术经济 7. 调研世界8.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9.农村经济 10.农业经济 11.世界农业12. 林业经济问题13.中国土地14.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15.绿色中国.B版,理论版(改名为:林业经济)16.中国渔业经济
F4/6工业经济
(含F27,除F59) 1.中国工业经济 2.南开管理评论 3.经济管理 4.管理科学 5.工业工程与管理 6.管理评论7.企业经济8.预测9.软件学 10.工业工程11.企业管理 12.管理现代化 13.经济与管理研究
F59旅游经济 1.旅游学刊
F7 贸易经济 1.国际贸易问题 2. 国际贸易3. 财贸经济4.商业经济与管理 5.国际经贸探索 6. 商业研究7. 销售与市场8.广东商学院学报9.商业时代 10. 中国商贸11. 价格理论与实践12.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3. 国际经济合作14.对外经贸实务15.江苏商论 16. 国际商务研究17.中国物流与采购
F81 财政. 1.税务研究 2.财政研究 3. 涉外税务4. 税务与经济5.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6.财经论丛7. 当代财经8. 财经研究9. 财经问题研究10. 中国财政11. 财经科学 12.中国税务 13.财政监督
F82/84
货币/金融、银行/保险 1.金融研究 2.国际金融研究 3. 金融论坛4. 金融理论与实践 5. 保险研究 6. 证券市场导报7. 中国金融8.武汉金融 9.上海金融 10.金融与经济 11. 财经理论与实践12.财经 13. 投资研究14.新金融 15.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16. 浙江金融 17.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8.经济导刊 19. 南方金融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

G0 / G21信息与传播,新闻学、新闻事业 1. 新闻与传播研究 2. 国际新闻界3. 现代传播4. 新闻记者5. 新闻大学6. 当代传播7. 中国记者8.新闻界 9. 新闻战线10.传媒11. 传媒观察12.中国报业 13. 新闻与写作14.新闻爱好者15.新闻知识
G22广播、电视事业 1.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电视研究
G23出版事业 1.编辑学报 2.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3. 编辑之友4. 出版发行研究5. 中国出版 6. 科技与出版7. 编辑学刊8. 出版广角9. 中国编辑10. 中国图书评论11. 读书
G25,35 图书馆学,情报学 1.中国图书馆学报 2.图书情报工作 3. 情报学报4. 大学图书馆学报 5.图书馆杂志 6. 图书馆论坛 7. 图书馆8. 情报科学 9. 图书馆建设10.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1. 图书情报知识12.情报资料工作 13.情报理论与实践 14. 情报杂志15.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16.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7.图书馆学研究18.图书与情报19.国家图书馆学刊
G27 档案学 1.档案学通讯 2. 档案学研究3. 中国档案 4.档案与建设 5.浙江档案 6. 山西档案7. 北京档案8. 档案管理 9.档案 10. 兰台世界
G3 科学,科学研究 1. 科学学研究 2.科研管理 3.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4. 研究与发展管理 5. 中国软科学 6. 中国科技论坛 7. 科技进步与对策8.科学管理研究 9. 科技管理研究10. 科技导报
G4教育综合、教育事业 1.教育研究 2. 比较教育研究3. 全球教育展望4.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5. 教育理论与实践 6. 教师教育研究7.外国教育研究 8.清华大学教育研究9.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0. 教育与经济 11.中国教育学刊12.教育科学 13. 当代教育科学14.中国电化教育15.教育学报16.电化教育科研 17. 教育探索 18.中国远程教育 19. 教育评论20.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1.开放教育研究 22.教育导刊 23.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3.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4.江西教育科研(改名为:教育学术月刊)
G61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 1.学前教育研究
G62/63 初等/中等教育 1.课程、教材、教法 2. 人民教育3.教学与管理4.上海教育科研5.教育科学研究 6.教育研究与实验.理论版(改名为:教育研究与实验)7.教学月刊.中学版 8.外国中小教育 9. 中小学管理
G623.2/633.3初等/中等教育(语文) 1.中学语文教学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G623.3/633.4初等/中等教育(外语) 1.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中小学外语教学
G623.4/633.5初等/中等教育(历史地理) 1.历史教学2.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G623.5/633.6初等/中等教育(数学) 1.数学教育学报2.数学通报
633.2初等/中等教育(政治) 1.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思想政治课教学
633.7初等/中等教育(物理) 1.物理教学2.中学物理
633.8初等/中等教育(化学) 1.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化学教育
633.91初等/中等教育(生物) 1.生物学教学
G64 高等教育 1.高等教育研究(武汉) 2. 教育发展研究 3.中国高等教育 4.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5. 江苏高教6. 中国高教研究 7. 现代大学教育 8.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9.高教探索 10.黑龙江高教研究 11.复旦教育论坛12.中国大学教学13.辽宁教育研究 14.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G7各类教育 1. 中国特殊教育2. 民族教育研究3.职业技术教育 4. 中国成人教育5. 教育与职业6.职教论坛 7.成人教育 8.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9.继续教育研究
G8 体育 1.体育科学 2. 中国体育科技3. 体育与科学4.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5. 体育学刊6.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7.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8. 体育文化导刊9.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0.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1.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2.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3.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4.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5.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6.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H0/2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1.中国语文 2. 当代语言学3. 中国翻译4. 语言教学与研究5. 语言研究 6. 世界汉语教学7. 语言文字应用8. 汉语学习9. 方言 10. 语文研究 11. 古汉语研究12. 民族语文13. 语言科学14.修辞学习 15.上海翻译 16.辞书研究 17.中国科技翻译18.语文建设
H3/9 外国语 1.外语教学与研究 2.外国语 3.外语与外语教学 4. 现代外语5. 外语界6. 外语学刊7.外语教学 8.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9.外语研究 10.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1.山东外语教学 12国外外语教学(改名为: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13中国俄语教学
I1,I3/7 世界文学 1.外国文学评论 2.外国文学研究 3. 外国文学4. 国外文学5. 当代外国文学 6. 世界文学7. 俄罗斯文艺8.译林
I0,20,210 文学理论 1.文学评论 2. 文学遗产3. 文艺研究 4. 当代作家评论 5. 文艺争鸣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7. 文艺理论研究8. 鲁迅研究月刊9.南方文坛10. 红楼梦学刊11. 小说评论12. 中国比较文学 13.文艺理论与批评 14. 民族文学研究15. 中国文学研究16.当代文坛17. 明清小说研究18.新文学史料19. 文艺评论20. 名作欣赏
I21/29(除I210) 文学作品 1.人民文学 2. 当代3. 收获4. 十月 5.上海文学 6.中国作家 7.钟山 8. 作家杂志(改名为:作家) 9. 花城10. 长城11. 大家12. 山花 13. 天涯14. 解放军文艺15.清明16. 芙蓉17. 北京文学.原创版 18. 诗刊19. 青年文学 20. 莽原21.飞天 22. 剧本23.小说界 24. 时代文学25. 民族文学
J0/1艺术综合 1.艺术评论 2.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3.云南艺术学院学报4.民族艺术
J2,3,5 绘画,书法,工艺美术 1.新美术2. 装饰3. 美术研究4. 美术观察5. 美术6.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7.世界美术 8.美苑9.书法10.中国书法
J4 摄影艺术 1.中国摄影
J6 音乐类 1.中国音乐学 2.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3. 音乐研究4. 中国音乐 5.人民音乐 6. 音乐艺术7. 黄钟8.音乐创作
J7 舞蹈 1.舞蹈 2.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J8 戏剧艺术 1. 戏剧2. 戏剧艺术3. 中国戏剧4.艺术百家 5.戏曲艺术 6.戏剧文学 7. 上海戏剧 8. 当代戏剧9. 中国京剧10. 四川戏剧
J9 电影,电视艺术 1.电影艺术 2.当代电影 3.世界电影 4.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5. 电影新作6. 中国电视7.中国电影市场 8. 电影文学9.当代电视
K(除K35/87/9) 历史(除文物考古) 1.历史研究 2. 近代史研究3. 中国史研究4. 史学月刊 5. 史学理论研究6. 世界历史7. 史学集刊8.中国文化研究 9. 清史研究10. 史林11. 安徽史学12.抗日战争研究 13.史学史研究 14. 民国档案15.中华文化论坛 16.文献17.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8. 当代中国史研究 19. 历史档案20. 中国农史21.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2. 中国史研究动态
23. 中国典籍与文化24.西域研究25.中国藏学
K85 /87文物考古 1.文物 2.考古 3.考古学报 4.考古与文物 5. 中原文物 6. 华夏考古7. 东南文化8. 敦煌研究9. 中国历史文物10.四川文物 11. 江汉考古12. 农业考古13. 故宫博物院院刊14. 北方文物

现代特殊教育(五)

现代教育原理作业什么是教育

Q: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什么意思?
简单地说,教育是指对人传授知识、培养才能、塑造人格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类文化得以传承的主要途径.然而,作为一种覆杂的社会现象,教育在理论界并没有一个被广泛认同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对教育有不同的理解.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来看,教育可以理解为包含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两个方面的实践活动.
首先,教育以传承、整理和创新知识为己任,是知识的集散地和创造源.而创造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的过程,就是探求未知世界、求证事物本质的过程,就是历尽艰辛、追求真理的过程.在这种特殊活动和特殊环境下形成的教育,必然深深地留下“上下求索”的烙印,必然把追求真理、坚持真理、捍卫真理作为自己的旗帜.
其次,教育是一种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途径.创造知识和传承知识的终极目的,是推动人类的文明进步,是为了使人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使人类美好的信念和情感得到充分的张扬.一句话,是为了满足人类永恒的需要.教育总是把人类的未来作为自己的建设对象,充满了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充满了对自己民族、对社会、对整个世界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与其他人类活动相比,教育所凸显的是:执着的价值追求,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神圣使命.
第三,教育拒绝一切思想观念的和教条的禁锢与束缚,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始终强调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要求在自由的氛围中进行学术的理性思考和研究,在开放的环境中实现科学的创新和发展.
第四,教育是一种严谨求是的活动,主要是进行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人与规律、人与逻辑、人与道德、人与社会、人与命运的思辩和对话,这种思辩与对话本身就是一个严谨的学术过程.因此,教育鄙视浅薄、浮躁、虚假、急功近利和随波逐流,崇尚严谨、逻辑、实证、经验,崇尚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艰苦攀登和勤奋工作.
第五,教育是一种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活动.科学的特性就是大胆质疑,整理知识、继承传统需要批判鉴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术交流、文化交融需要批判与反批判的碰撞;创新知识、追求真理,需要不断超越他人和自我,不断批判他人和自我;推动社会文明进步,需要批判的精神,从而达到超越现实、实现理想的目标.
正是通过这样的教育活动,从而能够给予并塑造学生的终极价值,使他们成为有灵魂有信仰的人,而不只是热爱学习和具有特长的准职业者.[/

现代特殊教育(六)

格言和名言一样吗?

格言是一个人机智之精华,众人汇成的睿智.格言要求内容积极向上,可以是聪明人的智慧,老年人的经验.格言,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从句法结构角度说,格言是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句子,可以独立用来表达思想.而名言又有两种释义,即称说、描述和著名的言论或话语.其作用其实都在指示人们行动,向着某一些目的.如国外名言梦是心灵的思想,是我们的秘密真情.在内容上它是人生经验和规律的总结,具有教育意义;在语言形式上简洁而精练.因此,格言与谚语、名言、警句、箴言等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可以说,只要是有教育意义的精练语句,都可以称为格言.只是谚语来源于民间无名氏之口,或经众人加工而成,而名言则大多数出于名人之口.

现代特殊教育(七)

第一个用科学的方法编制智力测验的人是谁

智力测验的发展开创智力测试的现代领域.史丹福比奈开始于法国政府授权法国心理学家比奈en:Alfred Binet研发辨认智力上短少孩子之方法用于安置在特殊教育课程.

现代特殊教育(八)

现代化的含义

现代化含义研究概述
对于什么是现代化,国内外尚无统一定义,这一词因此已成为世界上学者们广泛争论的重要概念之一.现代化含义因其含义混乱,而招致曾任施罗德政府财政部长的奥斯卡·拉方丹抱怨说:""现代化"和"现代性"这样的词现在已经贬值到你想往里面塞什么就可以塞什么的地步了."(转引自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尽管学者们普遍认为现代化的含义十分含混和庞杂,甚至有学者试图用发展研究代替现代化研究,但现代化概念的广泛包容性,以及该概念使用的高频率,已经使它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概念.而且,对现代化理论体系缺乏科学性和完整性的批判,也没有妨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量学者正在进入这一领域.这也是现代化理论发展史中一个有趣的现象. 理论界对现代化定义和内涵可以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种观点:
一,时间和价值双重尺度说
现代化一词的英文翻译是modernization,英语单词modernization是从英语单词modernize和modern衍生出来的.根据韦氏辞典,英语单词modern是形容词,产生于1585年,有两层含义:(1)表示性质:现代的,新近的,时髦的;
(2)表示时间:现代的,指从大约公元 1500 年到当前这段历史时间.modern 的两层含义有不同特点:(1)性质只有时间限制(新近的),没有领域限制,所以,它可以指人类活动各个方面的特点;(2)时间只有时间上限(大约公元1500年),没有时间下限,所以,"现代"是可以无限延长的.英语单词modernize是动词,产生于1748年,含义是:使现代化(成为具有现代特点的,成为现代的),使适合现代需要."现代化"(Modernization)是个外来词,在英文中是modernize的名词形式,产生于1770年,意为to make modern,即"使成为现代化的"之意.在汉语中找不到和modern一词准确的对应词汇,通常译为"现代",有时也意译为"摩登",意为"时新,新潮"之意.现代化作为一个时间概念,它是指从公元1500年以后至今很长历史时期."现代化"同时还是一个价值概念,它是指区别于 medieval(中世纪的)新时代精神与特征,即把文艺复兴看成是一个否定中世纪的神学权威,崇尚古典文化,开拓出近代新文化的新时代.由此推论,"现代化"具有两个基本词义:成为现代的,适合现代需要;大约公元1500
年以来出现的新特点,新变化.
二,传统向现代转换的动态过程说
最初的现代化理论家,无论是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还是历史学家,都偏重于从历史学的角度给现代化确定概念.如社会学家丹尼尔·勒纳为《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撰写的"现代化"条目说,现代化是一个旧的社会变革过程的流行术语,而这个过程就是"欠发达社会"获得"较发达社会"共有特征的社会变革……,它是由国际或社会之间的交流触发的(转引自贝迪阿·纳思·瓦尔马).他实际上认为现代化是"西欧和北美产生的制度和价值观念从17世纪以后向欧洲其他地区的传播过程,18—20 世纪向世界其他地区的传播过程."我国部分学者也认同这种看法.如《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说:"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是具有相互排斥特征的社会,由传统向现代演进的过程就是现代化."(《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
经济学家认为,现代化是经济有不发达到发达的发展过程,社会消费由低级向高级上升的过程.他们认为经济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其主体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经济现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从传统经济状态向现代经济状态的转变过程.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把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视为现代化研究的主要线索,强调现代性与传统性之间的对立.
三,心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综合转变过程说
这种观点主要是从社会学,人类文化学,心理学的角度来考察现代化,也就是说,现代化可以看作是一种"文明的形式"."现代化"的含义是指一种特殊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首先渗透到西方人的价值观念,态度,信念和行动中,
并改变了西方社会的制度和目标.西方社会现代化的制度和目标可明确表达如下:个性化;都市化;民众教育;具有代表性的政府;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各阶层收入;向伤残贫困者提供福利.(贝迪阿·纳思·瓦尔马) 从事人类学研究的曼宁·纳什认为:"现代性"是一种社会的和心理的结构,它促进科学运用于生产过程."现代化"是使社会,文化和个人各自获得经过检验的知识,并把它运用于日常生活的一种过程.(转引自贝迪阿·纳思·瓦尔马) 伊曼努尔·华勒斯坦在《自由主义的终结》中曾介绍了不同见解的两种现代化.一种含义具有一种积极性,前瞻性,指最先进的技术,通常表现在有形的物质上:飞机,轿车,空调设备,电视和计算机.还有一种具有较多意识形态性而较少物质性,现代意味着反对中世纪.(伊曼努尔·华勒斯坦) K·道易治的定义是:"人们所承担的绝大多数旧的社会,经济,心理义务受到侵蚀而崩溃的过程;人们获得新的社会化模式的过程."(转引自S.N.艾
森斯塔德)
四,工业化实质说
把工业化作为现代化的始发原因,或者把现代化视为工业化的最终结果,这是一种普遍的观点.这种观点所说的工业化,不仅仅是指从18世纪后期始于欧洲的工业革命所引起的那个工业化过程,还包括20世纪的高度工业化阶段.工业化一词从广义上讲,甚至已经成为经济现代化的同义语.工业化的过程不仅限于经济本身,它还涉及到社会的各方面.
中国现代化研究专家,北京大学已故教授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在归纳了世界各国学者关于现代化的解释后,他认为:"从历史的角度来透视,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她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作为人类近期历史发展的特定过程,把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的实现作为现代化完成的一个主要标志也许是合适的."1严英龙研究员认为,现代化就是以市场原则为取向,以工业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现代生产力对传统生产力的代替,并引起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适应性变革的过程.
两次现代化理论的提出者何传启研究员认为,世界范围内由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为第一次现代化,由工业时代到知识时代的转移及
1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7-18页.
其深刻变化的过程为第二次现代化.
有现代化研究学者(马崇明,2003)进一步把现代化含义界定为:现代化是指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而导致的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以及社会结构的根本改变,认为现代化应该同时具备自觉性(或理性选择性),科技性(或科技带动性),整体转换性科技应用于生产进而导致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根本转变.
可见,每位学者对现代化的含义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不同的解释.但无论从哪个角度进行解释,现代化都包含了相近的内容和特征.

现代特殊教育(九)

近代学校教育特点

一、我国近代学制的诞生
1902年,清朝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 ,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完备的现代学制.但壬寅学制未实施,次年又颁布了一个新学制-《奏定学堂章程》,也叫"癸卯学制". "癸卯学制"以日本学制为蓝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经正式颁布后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行的学制.该学制分为三段七级.该学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修业年限特别长,从进蒙养院到读完通儒院,需要整整30年.辛亥革命后,"癸卯学制"被废止.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制定了"壬子学制".该学制依然以日本学制为蓝本,主体结构分为三类三段七级.三类指普通教育、实业教育和师范教育三种类型.其特点是:缩短了初中等教育年限;确立了女子受教育的权利;相对提高了职业教育和师范教育的地位. 1922年,北京政府颁布"壬戌学制".该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依旧按三类三段七级设学.其特点是:
(1) 初等教育年限缩短一年,中等教育则延长两年;
(2)中学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3)小学修业6年,初中3年,高中3年,故称"六三三制"."壬戌学制"后来几经修改,但基本框架未动,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 我国近代学制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注重向发达国家学习,不是临摹日本,就是抄袭美国.
第二,学校直系和旁系比较完备,各等各级之间相互衔接,构成升迁系列.
第三,修业年限逐渐缩短,分段分级更符合普及教育的需要,也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教育的平民化打下了基础.
三、新中国学制的确立 1951年10月1日发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指出原有学制的缺点:
(1)成人教育在学校系统没有应有的地位;
(2)初等学校修业六年,广大的劳动人民子女难于受到完全的初等教育;
(3)技术学校没有一定的制度,不能适应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的要求.于是在保留原学制中的有用部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时的实际情况,确立了新的学制. 1951年学制系统分为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此外还有各级政治学校、补习学校、函授学校、盲聋哑特殊学校和各种训练班. 1951年学制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保证工农大众有享受各级教育的机会;
第二,确立了各类专业学校技术学校和业余学校在整个学制体系中的地位;
第三,设置各种学校、训练班和补习班,为人们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
第四,没有提出义务教育,但是取消初等学校高低分级,以保证劳动人民子女能接受完全的初等教育.
第五,统一性与灵活性结合,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办学. 1951年学制确立以后,经历了两次大的变革,但是这两次变革留下的是深刻的教训.一次是1958年,要求改革学制,并提出了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改革原则:即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普及与提高结合、全面规划与与地方分权结合;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社办学并举,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也与学校并举,学校教育与自学并举,免费教育与收费教育并举.根据中央精神,各地对学制进行了改革,包括提早入学年龄,缩短修业年限,多种形式办学等等.由于左的思想影响,改革普遍存在急躁冒进和违背客观规律的盲目行为. 另一次是文化大革命,我国学制出现灾难性的破坏.一是任意缩短学制,二是大砍各种中等专业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盲目发展普通中学,造成中等教育结构完全失调;三是高等教育结构混乱,专业设置不成体系,培养的专业人才比例极不正常.1978年以后,学制才逐步得以重建.

现代特殊教育(十)

孔子的贡献

  孔子的教育贡献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早最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举世公认的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 哲学上的贡献
  《易》是大道之源, 是中国哲学之源.
  《汉书》记《易》之由来,"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伏羲始作八卦是第一阶段;
  周文王由八卦演为六十四卦是第二阶段;
  孔子作《易传》是第三阶段.
  《易传》的基本特点是,绕开卜筮, 阐发易理.
  《易传》中运用和阐述的一些基本范畴,命题,思维方式和哲学思想,
  如: "阴阳","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和,合"思想等等,发现了自然界,社会领域及思维领域的一般规律,即对立统一,量变与质变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创立了"君子时而中","过犹不及","通变动成","中庸成道"等原则,体现了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发展变化,运动过程的思想.
  从礼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其辩正回归的轨迹.
  2.教育上的贡献
  孔子时代, 教育与学术由官府垄断, 提出"有教 无类"的旗帜,以私人身份招徒讲学,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私人学校.
  选编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教材; 将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进行教育.
  孔子在其丰富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教育目标是培养君子仁人
  教育对象则"有教无类";
  教学原则是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采用"循循然善诱人"的启发式,要求弟子学思结合,举一反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重视德育,智仁勇并举而以仁为中心;
  提倡教师以身作则,师生教学相长;端正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当仁不让于师
  要求弟子学以成才,学以致用.
  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被尊为"万世师表".
  他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指导了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教育,而且在今天看来,仍与东西方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合.
  3,文学上的贡献
  孔子修《诗》,正《乐》.我国传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诗经》,是由孔子整理成书的.
  《乐经》失传.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古时有诗三千余篇,孔子删除其重复的,选取其"可施于礼义"的,形成了三百零五篇的《诗经》文本.
  孔子还对《诗经》的主旨,作用和若干篇章作了重要解说.
  《论语》中就有很多记载,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不学诗,无以言."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更是最近发现的孔子诗论文献.
  孔子对《诗经》的解说, 涉及到文学,政治,伦理,教育等各个层面,其中的一些重要思想,理念,对后来的文学创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孔子整理的《诗经》和孔子的诗论,就是两千五百多年来中国文学和文论的"源头活水".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
  孔子的教育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开始办学,到去齐国求仕之前,约7、8年时间.这一阶段他的的门徒还不大多,但是办学有成效,在社会上已经有了较大的名声.在这一时期,孔子的学生中有比他只小6岁的颜路(颜回之父),有比他只小9岁的子路.子路几乎是终生陪伴着孔子.
  第二阶段:自37岁(鲁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15年)从齐国返回鲁国到55岁(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周游列国之前.这一阶段共计18年的时间.这18年中,孔子虽然有4年多的时间在做官从政,但并没有停上授徒.这一阶段是孔子教育事业大发展的阶段.他的教育经验越来越丰富,教育水平越来越高,名气越来越大,所收的弟子越来越多.除了鲁国的学生之外,他的学生中还有来自齐、楚、卫、晋、秦、陈、吴、宋等国的求学者.孔子的威望已经树立起来.他的一些有名的弟子,如颜回、子贡、冉求、仲弓等,大都是这一时期进入孔门的.这些弟子中的一部分人后来跟随他周游了列国,一部分从了政.
  第三阶段:自68岁(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周游列国结束回到鲁国,到他去世,共5年时间.这时,他虽然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鲁国,但鲁哀公、季氏最终并没有任用他.他虽然有大夫的身份,有时也发表一些政见,但没有人听从他的意见.他把精力集中到办教育与整理古代文献典籍上了.这一时期他的学生也很多,并培养出了子夏、子游、子张、曾参等才华出众的弟子.这几个人后来大都从事了教育事业.对儒家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对孔子思想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孔子在周游列国的十四年中,也没有停止过教育活动.他在卫国、陈国先后住了数年的时间并没有从政,弟子就在身边,师生之间不可能不进行学术研讨.他带着弟子到列国去周游,本身就开阔了这些学生的眼界,他们的意志也受到了磨练.这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孔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在德行方面表现突出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在语言方面表现突出的有宰我、子贡,办理政事能力较强的有冉有、子路;熟悉古代文献的有子游、子夏.在孔子的弟子中,有不少人都干出了一番成就,对于当时政治,尤其是对于孔子思想的传播,对于儒家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纵观孔子的一生,他对他的学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言传,通过学习古代文献、传授各种技艺,而更多的、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他的勤奋好学,他对真理、对理想、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谦虚、有礼,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老百姓的关心,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与后人.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既是孔子的高尚师德,也是孔子提出的一条教育原则.孔子爱教育、爱学生,诲人不倦,他能平等对待学生,做到教学相长,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孔子是具有高尚师德的一代宗师.
  学生们对老师非常崇敬,当有人诽谤孔子时.学生们站出来为孔子辩护,捍卫孔子的崇高人格.“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孔子的弟子中,有些人几乎是终生陪伴着孔子,其情感之深,胜于父子兄弟.
  孔子死后,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弟子们以对父亲之礼仪对待孔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在孔子的坟前盖了一间小屋,为孔子守坟6年.中国历史上创办私学的先行者,第一位职业教师,得到了弟子们的衷心尊敬.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jieri928915/

推荐访问:现代特殊教育杂志投稿 现代特殊教育投稿须知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