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食品科技

来源:记者节 时间:2018-10-23 08:00:05 阅读:

【www.zhuodaoren.com--记者节】

现代食品科技(共10篇)

现代食品科技(一)

食物的保质期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什么是食物的保质期?】

【保质期又是怎样确定的?】


       2011年5月13日,卫生部发布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对保质期的最新定义是: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


       食品的保质期是由《药典》的规定和实验室数据双重确定的.在制定一种食品的保质期前,需要对食品进行微生物试验、理化试验及感官检查等客观的质量变化分析.在进行微生物试验时,常要检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由于食品不洁引起的肠胃疾病或食物中毒等,罪魁祸首通常都是相关微生物超标.


       理化试验一般检查浑浊度、黏稠度、酸碱度以及维生素成分有无变化等.感官检查是专业检查人员通过感官对食品的色、味、形等进行质量评估,以判断食品是否变质.一般情况下,根据食品开始变得不好吃的天数,乘上0.7-0.8的系数,就是该食品的保质期.可以说,我国对食品保质期的评定还是非常严格的,只要在销售流通环节没有明显的环境改变或是存放方式不当,理论上,在食物保质期内对食物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有几个与保质期相关的问题值得注意】:

一、虽然在保质期内的食品都可以放心食用,但营养还是略有差别的.这就是美国设定最佳口味期的原因,离保质期越远,无疑食品越新鲜,营养越丰富.


二、食品保质期概念同样适用于药品,但烟草产品没有相关制度保障.所以,消费者在购买香烟时尤其要谨慎.


三、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某些食品的保质期长短和防腐剂多少没有必然关系,并不一定是保质期越长,添加防腐剂就越多.食品的保质期长短是由食品自身特质、食品的包装类型和食品的生产工艺来决定的,很多食品都可以实现无防腐剂保鲜.


       不需添加防腐剂的食品有很多.例如蜂蜜、泡菜、醋、白酒等高糖、高盐或高酸食品,食材本身就对生物菌群具有抑制作用,实现了天然杀菌,从而大大延长了自身的保存时间.当然,为了尽可能食用新鲜食品,我们还应在产品标识的保质期内尽早把食品吃完.


       而像常温奶、罐头、罐装饮料等食品,通过真空、密封、杀菌、无菌包装等现代食品科学技术,同样可以实现无防腐剂添加的长期存放.


      又如蜜饯、速冻食品等,由于本身水分很少,以及运储过程中温度很低,都会令细菌缺少基本的生物繁殖条件,因此也能实现不添加防腐剂保质的目的.


四、对于没有标注保质期的,消费者一定要坚决予以抵制.如果我们都能像欧美国家的消费者一样对食品保质期进行自觉监督,那么保质期就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真正成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屏障.


现代食品科技(二)

中国近代史的变迁(食物)

  、中国食物发展的三个历史时期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寻求食物的足迹,就成为人类历史的进程.A.H.恩斯明格说过,食物不但影响了人口增长、城市建设、资源开发、居民迁移,而且还极大地影响着政治、经济、军事.食物发展早已存在,从人类最早的狩猎起步,到打制石器、加工食物,从用火熟食到酿造酒液,从锄禾耕种到设施农业,都表明了食物的发展.按照食物生产的方式和能力,可将我国食物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原始食物发展时期、传统食物发展时期、现代食物发展时期.[1]
  (一)原始食物发展时期
  时期:1万年之前一新石器时代.原始食物发展阶段中,食物生产由原始农业方式进行,食物获得能力极低,获得数量也极不稳定,人类从事劳动的活动主要为采集野果和狩猎,人们在生产活动中逐步学会了种植作物和驯养动物.种植的“五谷”有稻、黍、稷、麦、豆,驯养的“六畜”有猪、鸡、马、牛、羊、犬等.原始食物发展阶段,是人类应用远古生物进化给人类带来资源享用的最先阶段,是人类食物发展的一次飞跃.在这一阶段,由于人类劳动工具的限制,获取动物性食物的能力要大大低于获取植物性食物的能力.人类主要依靠猎取野生动植物为生,食物的种类极少,结构也十分单一.这一时期时间长、食物变化模式少,这是人们形成并一直至今仍在保持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习惯的主要原因.
  (二)传统食物发展时期
  时期:从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l世纪)一19世纪.这一时期经过了三四千年时间,获取食物的能力比原始时期有很大提高,生产工具已由石器过渡到金属时代.为了种植水稻、灌溉农田,开始兴修水利,农耕技术有进步,垄作、中耕选种、治虫等农业生产技术相继发明,获取食物是社会主导任务,但此时食物生产工具简单,产品单一,食物生产能力低下,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获取食物的数量不稳定,仍以获取天然食物为主,基本没有食品加工产品.在这一阶段的中期,即春秋至两宋时期,长江以南地区的食物生产逐渐发展起来,国家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南方的水田耕作技术渐趋成熟.与此相适应的食物生产结构发生变化,水稻生产大力发展,成为粮食作物中总产第一的作物,小麦超过粟而位居第二位.在这一阶段的中后期,大约在公元13世纪之后,由于扩大食物生产资源的需要,食物生产区域逐步向边远地区发展,食物生产的区间和空间增大,向西南、西北、东北等周边地区移民开发,向内陆地区的丘陵、山地、草地扩展.并引进了玉米、番薯、马铃薯、花生等高产作物,使食物种类丰富.特别是这一时期的经济逐步发展,物品交换逐步活跃,食物流通加强,食物生产区域也逐步形成.
  (三)现代食物发展时期
  时期:从20世纪开始——现在.现代食物发展是以现代工业化和现代社会经济为基础和动力的,是以现代食物生产体系、现代食品工业体系和现代食物营养体系为主要构架特征的食物发展阶段.上一阶段的18世纪初,西方国家开始了食物生产技术变革,为现代食物阶段发展打下了基础.1850年,开始应用蒸汽机,1920年以后,以汽油内燃机替代了蒸汽机,食物生产走向现代时期,1908年我国出现了最早的机械制糖厂(黑龙江阿城糖厂).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食物种类逐步向着广谱性发展.现代的食物既包括植物性的各种粮食、蔬菜和果品,也包括动物性的肉类、奶类、蛋类和各种水产品等等.人们通过食用上述多种多样食物,从中吸取必要的热量、蛋白质、脂肪、各种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以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一是食物供给能力显著增强,粮食总产与单产成倍增长,畜牧生产率提高,主要食物生产数量增长远快于人口增长速度;二是食品工业体系逐步建立,逐步形成了由食品制造、食品加工、酿造、饮料等组成的食品工业生产分类体系;三是使用现代化的生产工具,即运用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工具和能源,大大提高了食物生产效率;四是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充分运用了现代社会经济带来的先进科学技术,并将科学技术渗透到食物生产的各个领域,显著提高了食物生产中的劳动生产率;五是现代食物生产与社会需求及营养结构紧密结合,关系越来越显现,由食物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影响营养的目标链式逐渐向营养引导消费,消费带动生产的现代食物目标链式方向发展.

现代食品科技(三)

什么叫食品安全性,现代食品安全性问题分为哪几类【现代食品科技】

人们对“食品安全性”含义的理解,是随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而逐步深化、全面的.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这个进步过程是十分清楚的.
1949年刚建国时,由于工业和农业生产水平都很低,粮食产量不能满足我国人民的需要.因此,当时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是食品缺乏,只检查食品中的致病菌或寄生虫,腐烂变质等.为防治动植物病虫害,在农村推行兽医防疫制度,特别是扑灭人畜共患病;研究和生产大量化肥和农药,千方百计提高粮食产量.后来,工业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食品中砷、铅、汞和镉等以及3,4-苯并芘等有害物质的检查受到重视.由于农药的大面积推广使用,60年代开始检查农药和杀虫剂在食品中的残留量.因粮食产量低,我国畜牧业发展较晚,40年前每年每人可吃到的肉不足5kg,食品结构中以植物来源的为主.
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粮食产量增加很快.粮食产量满足口粮的需要后,我国饲料工业才有了起步的条件,进而推动了规模化养殖业的扩大.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普遍使用对防治动物疾病和提高养殖业生产效率起了重要作用.畜禽和水产养殖业生产的肉、内脏、脂肪、蛋和奶统称为动物性食品.目前我国动物性食品总产量达6000万t以上,动物性食品的人均年占有量已超过50kg.食品的品种丰富且数量满足人的温饱后,食品的质量倍受重视.
医学、微生物学、毒理学和微量分析化学等学科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使人们认识到大量使用兽药产生的负影响: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有碍人类健康;最近又发现兽药的使用,特别是在饲料中长期低剂量添加各类药物后,微生物滋生的耐药性会影响人类健康或医疗的效果.另外,与食品密切相关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后,其排放物的数量增加,对环境污染等问题已出现.例如过量肥料和饲料的使用,造成农业生产排放的氮和磷数量增加,这些富营养成分致使水域的有害微生物大量滋生,形成的赤潮已成灾.还因过分追求高产量和高效率,饲料配方不合理以及高密度的饲养,又导致动物疫病的蔓延,甚至出现新的疫病.例如,牛海绵状脑病(BSE,俗称疯牛病)的出现与反刍类动物饲料中大量使用哺乳类动物蛋白有密切关系.转基因技术出现后,转基因食品已成为近年来食品安全性检查的新内容,成为全球科学家关注的热点,也是国际贸易中的敏感问题.由此可见,当前对食品安全性的关注,对食品安全更为全面的认识,是随生产水平提高而出现的,并且也是科学技术进步的表现,这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常现象(当然,假冒伪劣的故意行为不包括在内).总结经验和教训,开发无公害食品也是符合这个发展规律的.
按目前的认识水平,食品安全性可包含以下各方面内容:
营养摄入的平衡、动物疾病的检疫、食品中农药或兽药残留的控制、细菌耐药性的监控、加工和贮存过程中有害物质和有害微生物的检查、环境污染物的检查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等.涉及的学科有:营养学、医学、兽医学、药物毒理学和环境毒理学、分析化学、微生物学、微生态学及生物化学等.在我国现有的体制下食品安全管理中涉及的部门有:卫生部、农业部、国家环保局、国家医药管理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及各级地方政府等.我国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管理法规有:食品卫生法、动物卫生法、环境保护法、药品管理法、动植物检疫法、兽药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还有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等.随着对食品安全认识的深入,各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协作,对上述管理法规和有关标准需要修改和完善;增加食品安全检查的项目,提高和改进食品安全检查的技术;对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大力开展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这不仅为保护人民健康,也是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作准备.
保证食品安全最基本的措施是形成良好的食品链,其中提高食品生产的水平是基础.我们积极开展科学研究采用高新技术,少用或不用农药和兽药提倡生产无公害食品和有机食品等,是提高食品安全性的最好途径.“无公害食品”首先是模范遵守我国上述管理法规和有关标准,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全面质量管理以保证得到安全且味道好的高质量食品.
我国提倡无公害食品是扬长补短的战略性途径.我们的工业、畜牧业和农药兽药行业的发展都比欧美各国晚;我国农民超过6亿,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虽然集约化饲养在逐步扩大,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养殖规模小且分散,种植和养殖的机械化水平低,这些都是短处.但是,我们农兽药使用的数量和时间都少,农兽药在食品中残留或对环境污染等安全问题出现得晚,上述短处又成了长处.另外,我国农业生产的历史悠久,农民具有长期的不用农药和兽药进行生产的经验,培育了许多适应这种“无公害”生产的动物品种.近5年我们研究成功糖萜素、低聚异麦芽糖或氧化还原酶等新产品,可提高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力.这些新产品已在生产中使用,都可在集约化条件下替代抗生素或抗菌药,保持较高的猪、鸡饲养效率.这种无兽药残留并且味道鲜美的肉已在山东、河南等省出口基地试验成功,在国外市场将会有较好的竞争力.经济发达国家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例如对酶制剂、有益活菌剂(益生素)或天然提取物的开发,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完全替代抗生素或抗菌药还未成功.因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水平是先进的.这些都是我国独有的宝贵条件.开发“无公害食品”会使我们的食品安全跃居世界前列.

现代食品科技(四)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产业,它已经成为食品产业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生鲜食品如不能及时加工,损失可达20%-30%,抗氧化剂等可以防止腐败变质。压榨出来的果汁有果渣,澄清剂等就能使残留物迅速沉淀,果汁清澈。时间缩短了,降低了难度,成本也就降低了。维生素C之类的还能调整食品的营养构成,提高营养质量。人们都更喜欢色香味俱全的食品,这些感官性状的改善是离不开食品添加剂的,例如增味剂能使火腿肠又香又嫩。糖尿病患者不能摄入果糖、蔗糖,甜味剂是可以的。
但是屡屡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似乎都和食品添加剂有关。科学调查、分析告诉我们,问题并不是出在添加剂本身。浙江金华查处了剧毒农药加工火腿事件,敌敌畏根本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农药!可是有些生产厂家的违法成本往往不高,罚点款了事,《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之类的法律法规并没有给他们带来约束。100%原汁葡萄汁居然是添加剂勾兑的,馒头白得吓人,超剂量、超范围添加的现象屡见不鲜,是为了牟取暴利。黑心厂家添加点假的、劣质的、过期的添加剂,怎么不伤害消费者呢!
食品添加剂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普通人每天可能摄入几十种,例如食盐。我们大可以不必谈“添”色变,只要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会更好地满足我们的消费需求。
——节选自《中国科技成果》2011年第12期,有改动。
小题1:从本文看,食品添加剂有哪些作用?(6分)
小题2:本文谈及食品添加剂使用中存在哪些问题?(每点不超过12个字)(3分)
小题3:结合材料,说说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食品添加剂问题。(6分)


小题1:(6分)①防腐(保鲜) ②便于食品加工 ③降低成本  ④保持增加营养 ⑤改变食品感官性状     ⑥满足特殊人群的需要。(每点1分)
小题1:(3分)①非法添加,违法成本低   ②超剂量、超范围添加   ③使用不合格的添加剂(每点1分)
小题1:(6分)①使用者(食品生产者)严格自律,认真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科学合理使用   ②相关政府部门加强监管,加大处罚力度   ③消费者不必过于紧张,要理性消费。
(每点2分)

小题1:从“抗氧化剂等可以防止腐败变质”得出①防腐(保鲜);从“澄清剂等就能使残留物迅速沉淀,果汁清澈”得出②便于食品加工;从“降低了难度,成本也就降低了”得出③降低成本;从“维生素C之类的还能调整食品的营养构成,提高营养质量”得出④保持增加营养;从“人们都更喜欢色香味俱全的食品,这些感官性状的改善是离不开食品添加剂的,例如增味剂能使火腿肠又香又嫩”得出⑤改变食品感官性状;从“糖尿病患者不能摄入果糖、蔗糖,甜味剂是可以的”得出⑥满足特殊人群的需要。
小题2:从“科学调查、分析告诉我们,问题并不是出在添加剂本身。浙江金华查处了剧毒农药加工火腿事件,敌敌畏根本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农药!可是有些生产厂家的违法成本往往不高,罚点款了事”得出①非法添加,违法成本低;从“,超剂量、超范围添加的现象屡见不鲜,是为了牟取暴利”得出②超剂量、超范围添加;从“黑心厂家添加点假的、劣质的、过期的添加剂”得出③使用不合格的添加剂。
小题3:从“有些生产厂家的违法成本往往不高,罚点款了事”得出“加大惩罚力度;
从“我们大可以不必谈“添”色变,只要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会更好地满足我们的消费需求”得出“消费者不必过于紧张,要理性消费”;使用者(食品生产者)严格自律,认真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科学合理使用。

现代食品科技(五)

面对转基因食品我们应秉持什么样理性的态度?

  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新品种,能够降低农药、肥料投入,对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产品品质、拓展农业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世界许多国家把转基因生物技术作为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战略选择,转基因技术已成为各国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十三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突破耕地、水等资源约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长期有效供给,归根结底要靠科技创新和应用.推进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是着眼于未来国际竞争和产业分工的重大发展战略,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重要基因发掘、转基因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果.当前我们必须认真实施好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努力抢占未来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加速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健康发展,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同样是为了防治病虫害,同样是为了满足人类对食物的需求,化学农药和转基因作物却遇到了公众截然相反的态度.化学农药问世后,人们欢呼人类在同病虫害的斗争中取得胜利.转基因作物问世后,争议声却一直不绝于耳,公众始终充满疑虑.
  公众最关心的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焦点集中在两个方面:转基因食品是否对人和哺乳动物有毒性?是否会引起过敏?事实是,在有关国际机构以及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和严格监管下,转基因作物在全球大面积商业化种植13年来,从未发生安全性事故.
  转基因食品尽管是个新鲜词,但“基因”一词已有100年历史,它由丹麦遗传学家约翰逊于1909年提出.基因能控制生物的性状,转基因就是把一种生物的基因转入到另外一种生物中,使被转入基因的生物产生人类需要的新性状.
  人类在文明进程中所做的作物品种选育,实质也属于“转基因”,目的是获得产量更高、品质更好的农作物,使其更符合人类的需求.
  有人担心转基因食品的外源基因会跑进人体,进而改变人的基因.科学常识告诉我们,所有生物的所有基因都是由核酸组成的,进入胃肠后都要被消化、降解成小分子,不再是完整的基因,不会以基因的形态进入人体组织.我们每天食用的米饭、馒头、蔬菜、肉类等含有亿万个基因,有谁担心过这些基因对自己有害而不去吃饭?
  转基因在争论中前行.转基因农作物自1996年在全球开始大规模种植以来,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显着的社会与生态效益,其推广速度之快为近代农业科技史上所罕见.目前,美国市场上70%的食品中都含有转基因成分.据估计,全球有半数以上人口食用过转基因食品.
  争论是必要的,但从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看,转基因食品是科技发展规律所决定.正如当年化学农药的诞生一样.也许再过若干年,转基因食品又要被更新的技术所替代,这同样是科技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诚然,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转基因不可能十全十美,10多年时间虽然没有出什么问题,但也不能说今后百分之百的没风险,这就注定转基因还要在争论中前行.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认识还需要一个过程,争论在时刻提醒科学家和政府,把转基因的安全性始终放在重要位置,趋利避害,防范风险,确保转基因技术造福人类.

现代食品科技(六)

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应该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一、微生物污染.微生物是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因素.微生物污染包括细菌性污染、病毒和真菌污染.“我国1990—1999年食物中毒的发生情况表明,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居各类食物中毒病原的首位,占食物中毒规模的40%”.而在食品的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都易造成微生物污染.
  二、化学性污染.食品中新的生物性和化学性污染物对健康的潜在威胁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最近几年,各国政府纷纷制定了停止生产和使用部分剧毒化学农药的规章.中国也不例外,然而,2001年2季度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已被禁止使用的两类高毒农药甲胺磷、氧化乐果检出率依然很高.就拿笔者所在的三门县来说,时至今日这两类农药依旧有售,改变的只不过是名称而已.
  三、环境污染.“据估计,人类肿瘤的85%~90%为环境因素所致”.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人类从食品中摄取了种类繁多的有毒有害物质,严重影响着人体健康.
  目前,主要是由于工业三废和城市垃圾的不合理排放,致使我国850条江流、130多个湖泊和近海区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动、植物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这些有毒物质就会在其体内不断蓄积,使之成为被污染的食品.
  四、食品生产经营的规模化和管理水平偏低.近年来,我国食品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已涌现出一批达到良好生产规范的、有实力的企业,但是,这些企业的比重还较低.“据国家质检总局‘两查’调查的60085个生产企业中,100人以下的小型企业占94.9%,10人以下的家庭作坊式的企业或生产厂点占79.4%”.规模小、管理水平低的家庭作坊、食品摊点等仍然是影响食品卫生水平的重要原因.
  五、法律保障体系不适应.法律保障体系主要指标准、检测和认证体系.许多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没有以风险评估为基础,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都有待提高.另外,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机构数量众多,分属不同部门,明显缺乏统一和发展规划.同时,食品认证体系多头管理,它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应有发挥.
  六、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我国虽然有关于食品质量的总体性法规《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农业法》,但这些法律对食品质量都仅作了一些概要性规定,没能充分反映新形势下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而且其相互间协调和配套性也不够,可操作性并不强.
  七、科技成果不足.食品新技术、新资源的应用给我国食品安全科技水平带来了新的挑战.就拿以基因工程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来说,目前我们还不能肯定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八、新产品和新技术潜在的风险.近些年来,我国食品的新种类大量增加.很多新型食品在没有经过危险性评估的前提下,就已经在市场上大量销售.其中方便食品和保健食品的安全性尤其值得关注,这些都给食品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九、食品安全教育滞后.由于多年来对食品安全关注的欠缺,一方面导致生产者缺乏相应的知识,另一方面导致消费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这无疑影响了食品安全的进展.

现代食品科技(七)

文化(文化现象,文化建设等)属于什么学科的研究范畴?【现代食品科技】

仅供参考资料:
中国学科分类国家标准
百科名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简称《学科分类与代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学科分类的国家标准,标准号是“GB/T 13745-92”.该标准规定了学科的分类与代码.它是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由国家科委与技术监督局共同提出,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负责起草,国家科委综合计划司、中国科学院计划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综合计划局、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司、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司、中国科协、中国科协干部管理培训中 心等单位参加起草.
目录
简介
《学科分类与代码》使用说明
编辑本段简介
  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2年11月1日正式在北京发布该标准.1993年7月1日正式实施此标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涌现,国家于2006年开始对现行国家标准进行修订.
  《学科分类与代码》共设五个门类、58个一级学科、573个二级学科、近6000个三级学科.
  学科分类代码是基于一定原则对现实科学体系按其内在联系加以归类,以符合逻辑的排列形式表述出来并赋予代码.《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是科学发展、教育、科技统计、学科建设等方面工作的一个重要依据.
编辑本段《学科分类与代码》使用说明
  个重要依据.鉴于学科分类在科学发展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联合国、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际组织与世界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学科分类体系标准化工作,纷纷制定相应的学科分类与代码标准.
  
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3745-92)
自然科学: 110-数学 120-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力学 140-物理学 150-化学 160-天文学 170-地球科学 180-生物学
农业科学:210-农学 220-林学 230-畜牧、兽医科学 240-水产学
医药科学:310-基础医学 320-临床医学 330-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340-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 350-药学 360-中医学与中药学
工程与技术科学: 410-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 420-测绘科学技术 430-材料科学 440-矿山工程技术 450-冶金工程技术 460-机械工程 470-动力与电气工程 480-能源科学技术 490-核科学技术 510-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 520-计算机科学技术 530-化学工程 540-纺织科学技术 550-食品科学技术 560-土木建筑工程 570-水利工程 580-交通运输工程 590-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610-环境科学技术 620-安全科学技术 630-管理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 710-马克思主义 720-哲学 730-宗教学 740-语言学 750-文学 760-艺术学 770-历史学 780-考古学 790-经济学 810-政治学 820-法学 830-军事学 840-社会学 850-民族学 860-新闻学与传播学 870-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880-教育学 890-体育科学 910-统计学
 《学科分类与代码》使用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 GB/T13745-92
  Classification and code disciplines
  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学科的分类与代码.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宏观管理和科技统计.
  本标准的分类对象是学科,不同于专业和行业,不能代替文献、情报、图书分类及学术上的各种观点.
  3. 相关术语:
  3.1 学科:
  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
  3.2 学科群:
  学科群是具有某一共同属性的一组学科.每个学科群包含了若干个分支学科.
  4. 分类原则:
  4.1 科学性原则:
  根据学科研究对象的客观的、本质的属性和主要特征及其之间的相关联系,划分不同的从属关系和并列次序,组成一个有序的学科分类体系.
  4.2 实用性原则:
  对学科进行分类和编码,直接为科技政策和科技发展规划,以及科研经费、科技人才、科研项目、科技成果统计和管理服务.
  4.3 简明性原则:
  对学科层次的划分和组合,力求简单明了.
  4.4 兼容性原则:
  考虑国内传统分类体系的继承性和实际使用的延续性,并注意提高国际可比性.
  4.5 扩延性原则:
  根据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具有高度动态性特征,应为萌芽中的新兴学科留有余地,以便在分类体系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得到扩充和延续.
  4.6 唯一性原则:
  在标准体系中,一个学科只能用一个名称、一个代码.
  5. 分类依据:
   本标准依据学科研究对象,研究特征、研究方法,学科的派生来源,研究目的、目标等五方面进行划分.
  6.编制原则:
   6.1 本标准所列学科应具备其理论体系和专门方法的形成;有关科学家群体的出现;有关研究机构和教学单位以及学术团体的建立并展开有效的活动;有关专著和出版物的问世等条件.
  6.2 本标准仅对一、二、三级学科进行分类.共设58个一级学科.门类排列顺序是:A自然科学,代码为110-180;B农业科学,代码为210-240;C医药科学,代码为310-360;D工程与技术科学,代码为410-630;E人文与社会科学,代码为710-910.相应五个门类为科技统计使用,不在标准中出现.
  6.3 本标准中学科排列次序和级别与学科重要程度无关.
  6.4 本标准纳入了成长中的新兴学科,萌芽中的新兴学科暂不纳入,充分反映了发展中的新兴学科,并给学科的发展留有余地,使之成为开放型体系.
  6.5 在本分类体系,尤其在工程与技术科学分类体系中,出现的学科与专业、行业、产品名称相同,但其涵义不同.
  6.6 分类体系中的名称,原则上用学科名称,考虑实际应用及学科分类层次的需要,有少量“学科群”名称出现.
  6.7 一级学科根据情况,分别选用“××学”、“××科学”、“××科学技术”、“××工程”、“××工程技术科学”五种名称.
  6.8 交叉或具有双重属性的学科,可在两处列类,只在一处给代码,其相关位置不给代码,在说明栏注“见×××·××××(代码)”或“参见×××·××××(代码)”.
  6.9 一级学科下的分支学科,根据确定学科位置的不同特征进行划分,原则上取一个特征,考虑学科特点及使用需要,对有些学科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特征划分.
  6.10 本分类体系的学科遵循从理论到应用,从一般到个别,从抽象到具体,从通用到专用,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宏观到微观的排列顺序.
  6.11 标准中出现的学科分类层次和数量分布不均衡现象是各学科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实际所决定的.
  6.12 本标准对某些横断学科、综合学科及某些特殊学科的处理方法.
  6.12.1 分类表中的“信息科学”是指小概念,不包括“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技术部分,其性质与数学类似,排列在数学之后,考虑其发展前景,设为一级学科.“信息科学”和“系统科学”都以“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为基础理论,很难分开,故暂列在一类.
  6.12.2 “环境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管理学”三个一级学科属综合学科,本学科列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
  6.12.3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将“心理学”列入“生物学”下二级学科.“地理学”列入“地球科学”下二级学科,“人文地理学”入“地球科学”,属特例.
  6.12.4 “印刷、复印技术”入“460·55专用机械工程”下三级学科,属特例.
  6.12.5 “仪器仪表技术”入“机械工程”学科.通用的或自然科学中的“仪器仪表技术”学科集中列在“仪器仪表技术”下;专用的分别入其有关学科.
  7.编码方法:
   7.1 本学科分类划分为一、二、三级学科三个层次,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一级学科用三位数字表示,二、三级学科分别用两位数字表示;一、二级学科中间用点隔开.其代码结构如下:
  ××× · ×× ××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三级学科
  7.2 二、三级学科设“其他学科”,用数字“99”表示.
  7.3 标准中所有代码,仅表示该学科在本分类体系中的级别和位置,不表示其他含意.

现代食品科技(八)

厨房用品有哪些分类

而不同类型的厨房家庭厨房用品配置肯定有所差异,这需要从业主的厨房装修风格上、喜爱类型中和品质上以及生活习惯去区分.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从下文中寻找答案吧.家庭厨房用品分类一、按照用途来分,可分为以下五个小类.1、储藏用具,分为食品储藏和器物用品储藏两大部分.食品储藏又分为冷藏和非冷储藏,冷藏是通过厨房内的电冰箱、冷藏柜等实现的.器物用品储藏是为餐具、炊具、器皿等提供存储的空间.储藏用具是通过各种底柜、吊柜、角柜、多功能装饰柜等完成的.2、调理用具,主要包括调理的台面,整理、切菜、配料、调制的工具和器皿.随着科技的进步,家庭厨房用食品切削机具、榨压汁机具、调制机具等也在不断增加.3、洗涤用具,包括冷热水的供应系统、排水设备、洗物盆、洗物柜等,洗涤后在厨房操作中产生的垃圾,应设置垃圾箱或卫生桶等,现代家庭厨房还应配备消毒柜、食品垃圾粉碎器等设备.4、烹调用具,主要有炉具、灶具和烹调时的相关工具和器皿.随着厨房革命的进程,电饭锅.高频电磁灶、微波炉、微波烤箱等也开始大量进入家庭.5、进餐用具,主要包括餐厅中的家具和进餐时的用具和器皿等.家庭厨房用品分类二、 按照使用场合来分,可分为商用厨具和家用厨具.商用厨具适用于酒店、饭店等大型厨房设备,家用厨具一般用于家庭.以上是X团装修网为您介绍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现代食品科技(九)

就你所在地区的某一产品走向世界的事例说明中国制造的优势吗

我的家乡是四大古城之一——阆中.
阆中的保宁醋又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保宁醋始创于明末清初,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因产于阆中(古称保宁府),故称之为“保宁醋”.保宁醋以纯粮为料,名贵中药为曲,“松华“井水为体,采用麸醋经典工艺和现代科技,经四十二道工序精酿而成.它汇酿醋技师之匠心、生物工程专家之精要,独具”色泽红棕、 保宁醋酸味柔和、醇香回甜、久存不腐”之特点,系调味之佳品.因富含铜离子的鳌合物被现代科技证明具有防腐抑癌、养生滋容、平血脂、降血压、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功效.保宁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中唯一的药醋.保宁醋自1915年荣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以来,屡获国际国内各类大奖三十余项.保宁牌保健醋于1997年经卫生部批准为保健食品(卫食健字第710号).2000年保宁醋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为绿色食品.2002年保宁醋被国家质监总局认定为国家免检产品,2003年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是迄今为止全国333个中国名牌产品之一.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饮食和养生方面有独到的特点和优势,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可以挖掘更多的传统行业

现代食品科技(十)

今天,你"有机"了吗?

今天你“有机”了吗 ①随着各类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人们更多地青睐“有机食品”,这里所说的“有机”并不是像字面含义那样属于化学中的概念——分子中含碳元素——而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完全不用化肥、农药、添加剂等化学合成物,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的生产.有机食品就是按照这种方式生产和加工的产品.它必须符合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标准、并通过国家认证机构认证.这样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包括粮食、红枣、菌类、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②“有机食品”的生产要求相当高,其原料及产品必须来源于有机农业.在有机农场里,几乎看不到现代科技的影子,一切都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在栽种之前,要对种植环境进行实地检测,土壤必须连续3年未施用过违禁物质.其它像水质、空气等都要合乎规定,别小看这些规定,条件近乎苛刻:周边是否建有工厂,水质是否受到污染,空气是否达标,像机动车,就不能出现在植物旁边,因为汽车尾气会影响有机蔬菜的呼吸作用.在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使用的是有机肥,绝不允许使用催熟物质,所以果实的采摘周期相对也要长一些,农作物产量也较低.因为像除草剂之类的化学物质被禁用,所以有机农作物只能采用人工除草的方式,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人力成本.饲养的畜禽,同样吃着有机饲料,也绝不使用人工合成生长激素.这些因素叠加起来使得市场上的“有机食品”少而贵.③即使“有机食品”在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农药,也无法完全避免受到特定地区的空气、土壤或水中农药残留等的影响,因此不能百分之百保证产品完全不残留农药.所以,目前为止,尚没有确凿证据能证明有机食品比非有机食品要健康和安全.④那么花了大价钱买回来的“有机食品”是不是更营养?研究人员对过去50多年几千种食品的营养价值做了比较,他们仔细对照分析了有机方式与现代方式生产出的食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有机食品和非有机食品在营养方面没有差异.⑤其实,“有机食品”出现的本质是立足于生态和环境,真正意义在于保护环境,它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完全不是我们现在争论和关注的食品安全的角度.有机作物不使用农药和化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立足点在于怎样使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在我国,却没有认真研究这些细节问题,导致在“有机食品”的发展上出现了一些混乱局面.“有机食品”甚至变成了一种概念被大肆炒作、追捧.另外,“有机食品”的低产量和高费用也使其性价比不高,至少在我国的现阶段,它还仅是一种“贵族食品”.看来,“有机食品”在我国要走的路还很遥远.(选自《百科知识》2012年第20期,有删改) 【链接材料1】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中国坚持粮食自给战略,粮食自给率高达95%,以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良种良法、病虫害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等科技,都有利于提高粮食单产和总产.(摘自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链接材料2】中国的“有机食品”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但主要用于出口.因为“有机食品”在国际市场上大热,出口利润也相对较高,许多生产企业更倾向于出口.11.根据第①段内容,简要解释“有机食品”的概念.(不超过50字)(3分) 12.从文章内容看,“有机食品”少而贵的原因有哪些?请概括回答.(3分) 13.为了让读者更清晰地把握行文思路,请你在第③段的段首加一句恰当的话,提示该段的主要内容.(3分) 14.目前我国是否应该发展“有机食品”?请结合文章内容及链接材料,简要阐述你的观点及理由.(3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2. “有机食品”是按有机农业方式生产和加工,符合国际有机农业标准并经机构认证的产品.(3分,意思符合即可) 12.原因是生产要求相当高(生产条件苛刻);采摘周期相对长些,产量较低;人力成本增大.(每点1分,共3分) 13.示例1:“有机食品”的生产条件如此苛刻,那么,“有机食品”是否比非有机食品更健康更安全呢?示例2:其实,“有机食品”并不等于是“安全食品”.(3分,意思符合即可) 14.此题为开放题.示例1:我国目前应该发展“有机食品”.因为“有机食品”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有助于保护环境;其次,“有机食品”也有很好的国际市场,有较高的出口利润.示例2:我国目前不应该发展“有机食品”.因为 “有机食品”并不比普通食品更安全更营养;“有机食品”性价比不高,不利于解决我国13亿人口的粮食问题.(3分,从两方面回答均可,但只答观点未说明理由不给分)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jieri929315/

推荐访问:现代食品科技投稿 现代食品科技官网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