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分析

来源:创业项目 时间:2018-10-12 11:00:05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创业项目】

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分析(共9篇)

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分析(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建设是什么?建设项目在地理分布上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着急,高手帮我下把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的第三部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时,介绍了“十一五”时期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
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纲要(草案)》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各项战略任务的首位.各地方、各部门必须在经济工作思路和重点上有一个大的转变.建设资金要更多地向“三农”倾斜,公共服务要更大范围地覆盖农村,全社会都要大力支持农村发展.
二是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纲要(草案)》提出,要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提出要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信息、金融、保险、物流、旅游和社区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纲要(草案)》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提出了明确任务和措施,规划了一批节能重点工程、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程、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重点工程.
三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纲要(草案)》根据各个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实施不同的区域政策.同时,强调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发挥城市群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四是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最根本的是加快科技教育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
五是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纲要(草案)》提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加强对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要按照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在扩大开放中重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六是努力建设和谐社会.《纲要(草案)》提出,要做好人口工作,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加强公共安全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完)

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分析(二)

我国劳动力需求的现状

这个不是我写的.是网友“四十大盗V”写的.不过写的不错,你可以参考以下.
国内当前的就业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原因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x09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外贸出口受到严重冲击,企业纷纷缩减规模及就业岗位;
2.\x09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企业纷纷裁员造成社会高失业率;
3.\x09一方面,通货膨胀带来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生活成本不断增加;但另一方面,企业效益因成本上涨(包括原材料及用人)而利润下滑,从而带来的就业薪资期望值与实际所得之间矛盾;
4.高校扩招,几年下来的结果就是——2010年毕业的600万加上以往未就业的400万,总计1000万!
以上因素汇总从而形成的就业“高级劳动力”市场供远大于求的失衡局面.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面临 “初级劳动力”领域,相对应的,以技师、技工为代表的“中级劳动力”数量却越来越不足(大学本科生以上的“高级劳动力”倒是在增加,但质量并不乐观),这更加加剧了未来发展的风险——即出现所谓的“刘易斯拐点”.
“刘易斯拐点”的到来,预示着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即将结束,“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而“刘易斯拐点”与“人口红利”之间似乎有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前者的显现,往往是“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一个前兆.
“人口红利”,由于年轻人口数量增多形成的廉价劳动力,提供给经济发展相对便宜的要素价格.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一个重要要素,这一点,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中也表现得较为明显.
长期以来执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绝大多数家庭成为4-2-1的倒金字塔人员组成,人口红利当前正逐步消退,中国社会(百姓层面)正面临着未富先老的尴尬境地!
通过改革开放,国民生产总值保持持续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升;但并没有适时完成产业调整,没有从来料加工的产业低端,走向研发创新的高端;同时在物流、国际市场销售没有掌握定价权,最丰厚的利润拱手相让;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人就很大;对资源的过渡开采、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发展进度不成正比.名义失业率(领取养老金登记人数)跟实际失业率差距很大;高税收与不断攀升的人工成本(社保比重)使原先的廉价劳动力优势不再,让外资望而却步,转战东南亚或印度等国家.

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分析(三)

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及政策分析用英语怎么翻译啊

Our country development present condition and policy of third square logistics are analytical

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分析(四)

怎样理解海洋强国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分三个角度回答:①教育教学角度;②研究角度;③新闻角度.希望对你有用.
**①教育教学角度:
油气资源和海水资源是海洋行业性战略资源.我国近海含油气盆地石油资源量约2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东海和南海还有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海洋能源理论蕴藏量6.3亿千瓦.在国际海底区域拥有多金属结核资源 5 亿多吨.预计到21世纪中叶,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在油气行业中将占据更重要的地位.海水资源是一种无限资源,海盐资源也是一种永续开发的资源,本世纪中叶前后,海水将成为举足轻重的水资源来源之一.
②研究角度: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生产力的飞跃发展、社会的文明进步、国家的繁荣富强,都与资源环境条件息息相关.资源的安全是国家的安全,资源的危机是民族的危机.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是各国分别占有和世界共有的.世界海洋中有2.5亿平方千米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其中有丰富的共有海洋资源.海洋是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资源宝库.随着陆地战略资源的日益短缺,沿海各国不断加大向海洋索取资源的力度和强度,重视对海洋“蓝色国土”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开发已经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据联合国秘书长报告的资料,目前世界国民经济总量为23万亿美元,其中海洋经济约1万亿美元,占4%以上.全球陆地为人类提供的生态价值12万亿美元,海洋提供的生态价值21万亿美元.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沿海国家,国土跨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东南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岸线漫长,港湾众多,海域辽阔.广袤的海洋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海洋资源.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为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实现,报告在总体战略部署中专门提出了一项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实施海洋开发”的具体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是指导我国未来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海洋开发列入其中,即意味着开发海洋已经列入党的议事日程,列入了国家的发展战略.这是海洋事业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是启动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最好时机.
为使我国最终成为世界海洋强国、跻身于发达国家之列,必须有一个贯彻始终的海洋资源开发保护战略.海洋资源既有各国的国土资源、又有世界共有资源,海洋资源战略研究涉及的区域应包括近300万平方千米的我国主权和管辖海域(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也包括2.5亿平方千米国际海底区域和公海.我们应该以资源为主体、以资源与经济的关系为中心,对与海洋资源开发保护相关的人口、环境、科技、管理问题,进行整体思考,做出准确的发展定位和战略选择,使海洋成为战略性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和金属资源基地,成为我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物流通道和生存发展空间.
一、我国的海洋资源态势
海洋是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海洋大国,开发海洋已经形成了多产业组成的海洋经济体系,海洋资源的进一步发现、开发和利用,对于我国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海洋资源的基本特点是:
1、海岸线漫长、海域辽阔
我国大陆位于西北太平洋沿岸,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海洋渔场面积200多万平方千米,大陆架面积130多万平方千米,拥有丰富的滩涂资源、海洋渔业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港湾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洋能源等海洋自然资源.我国的内水和领海面积约38万平方千米,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因划界工作尚未完成,确切面积还难于确定,估计为200万平方千米左右.这些管辖海域是中华民族长期生存繁衍的重要基础.我国还可以方便的进入世界大洋,开发利用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的海洋资源.
2、拥有具战略价值的优势海洋资源
我国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大陆岸线长18000多千米,加上岛屿岸线14000千米,海岸线总长居世界第四,大陆架面积130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五,200海里水域面积200~30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十,这些都是世界性优势资源.
我国沿海深水岸线400多千米,宜建中级以上泊位的港址160多处,其中深水港址62处.我国海域2万多种海洋生物,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滩涂面积217.1万公顷,30米等深线以内海域面积有20亿亩,充分利用其生物生产力,相当于10亿亩农田.滨海景点1500多处,适合发展海洋旅游娱乐的海滩、水域众多.这些都是国家的重要战略性资源.
油气资源和海水资源是海洋行业性战略资源.我国近海含油气盆地石油资源量约2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东海和南海还有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海洋能源理论蕴藏量6.3亿千瓦.在国际海底区域拥有多金属结核资源 5 亿多吨.预计到21世纪中叶,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在油气行业中将占据更重要的地位.海水资源是一种无限资源,海盐资源也是一种永续开发的资源,本世纪中叶前后,海水将成为举足轻重的水资源来源之一.
3、开发海洋形成了多产业组成的海洋经济体系
我国有悠久的海洋开发历史和丰富经验,逐步形成了多产业组成的海洋经济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迅速,全国海洋产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6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4133.5亿元,20多年间翻了6番多,是上个世纪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翻的3倍多,海洋开发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事海洋开发的劳动力400多万人,兼业人员超过1000万;造船完工量达224.51万综合吨;海洋运输船舶10378艘,3076.21万净载重吨;机动生产渔船279729艘,其中远洋渔船1719艘;海洋科技水平越来越高,海洋高技术产业迅速发展.
4、海洋资源开发保护中尚存在较多的问题
(1)海洋资源平均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管辖海域面积、海陆面积比值、海岸线系数,这三个指标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海洋资源总量、发展海洋经济和进入海洋的方便程度等方面.它们是衡量海洋资源优势的重要指标.我国人均占有海域面积位居世界第122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海域面积与陆地国土面积的比值为0.31:1,排在第108位;我国虽拥有长18000多千米的大陆岸线和14000多千米岛屿岸线,但海岸线与陆地面积之比的系数仅为0.0018,排在第94位.
(2)重要海洋资源优势不足.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及国内外学者研究,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捕量,在没有开发大洋中层鱼类资源的情况下,每年约为2~3亿吨,中国在近海和外海的可捕量,每年约350万吨,海洋渔业可捕量仅占世界海洋渔业总可捕量的1.16~1.75%;中国海区的生物生产力也不是世界上最好的,近海鱼类生产力平均为3.18t/km2·年,而南太平洋沿海为18.2t/km2·年,西非近海为8.3t/km2·年;世界海洋中的生物共约20万种,中国海20278种;世界海洋中年产量在10~100万吨之间的品种有60~62种,中国近海历史上年产量超过1万吨的有40种左右,没有年产量超过100万吨的大宗品种.
在世界海洋油气资源丰富的沉积盆地中,中国近海不占优势.世界上海洋油气资源储量主要集中在波斯湾、北海、几内亚湾、马拉开波湖、墨西哥湾、加利福尼亚西海岸等几个地区,这些地区的油气总储量占世界海上探明储量的80%.在未探明的油气区中,主要集中在北极地区,南极、非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周围海域,中国近海的找油前景不如上述地区.据预测,中国近海的石油可采储量仅占世界储量的3~12%.
(3)开发不足和过度开发并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海洋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既有开发不足和巨大潜力,又有过度利用和资源衰退问题.统计数据表明,近海油气探明储量仅占资源量的1%,累计开采量仅占探明储量的5%.滨海旅游资源利用率不足1/3,且开发深度不够.可养殖滩涂利用率不足60%.宜盐土地和滩涂利用率只有45%.15米水深以内浅海利用率不到2%.海水直接利用规模较小.滨海砂矿累计开采量仅占探明储量的5%.沿海地区一些深水港址未开发,外海渔业资源利用不足,海滨砂矿利用率不高,海水和海洋能的开发程度和利用水平更低.大洋矿产尚未开发.但在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大多处于过度开发状态.主要经济鱼类资源衰退,部分水域一些种类几乎绝迹.
(4)与海洋资源相关的海洋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近几年来,我国沿海地区海洋开发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与日俱增.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海洋自然和生态破坏情况在各海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目前的海洋污染排放和海洋的纳污能力、自净能力已经超出平衡临界值.1999年,沿海地区工业废水直接入海量为81416万吨,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4.13%;每年通过不同途径进入近海海域的各类污染物质约1500万吨.因此,沿岸海域环境质量普遍下降,突发性污损事件频发.养殖水域水质退化,近海渔业资源衰退,部分海洋珍稀物种濒临灭绝;近海劣于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面积超过20万平方千米;不合理的围海、砍伐、挖礁、挖砂,致使80%的珊瑚礁遭到破坏,80%的红树林被砍伐,70%的沙质海岸受到侵蚀.同时部分海岸、海滩侵蚀后退,海水渗透倒灌,环境灾害不断,甚至危及人民生活和生产.
(5)海洋权益和海洋资源争端尖锐复杂.海洋权益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权益争端的实质就是海洋资源争夺,是经济利益的争夺.目前我国面临的海洋资源和海洋权益争端尖锐复杂.在黄海区,存在着我国与朝鲜和韩国的渔业利益争端,中国的传统捕鱼权受到威胁;东海是中、日、韩三国渔民共同作业的渔场,渔业矛盾很多,要依靠渔业协定来协调渔业利益关系.除此之外,东海丰富的油气资源也存在着争议,主要有日韩84000多平方千米共同开发区内的油气资源争议、东海中部油气资源争议、钓北坳陷油气资源富集区争议等,如果钓鱼岛归日本,我国将损失海域面积6~7万平方千米,油气资源16~18万吨.南海的渔业利益和油气资源利益争端更加尖锐.南海的断续国界线内海域是我国渔民的传统捕鱼区,其中一部分区域处在周边国家的专属经济区内,从而出现渔业利益冲突.南海南部我国断续国界线以内的油气资源争议区约27万平方千米,涉及资源量约78亿吨(主要在万安、曾母、文莱—沙巴盆地).周边国家在我国断续国界线附近每年开采的石油达5000多吨.
在认真理解海洋资源基本态势的基础上,对海洋资源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海洋资源战略选择.
二、可持续发展的海洋资源战略
海洋资源既有赋存于国家管辖海域的国土资源,又有分布于公海和国际海底的共有海洋资源.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越来越需要海洋资源、资源配置向全球化方向发展、资源在国际合作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海洋共有资源开发保护成为全球共同性任务的新形势下,要形成新的海洋资源战略.树立大海洋思想,珍惜我国的海洋国土资源,放眼关注世界海洋资源;确立大力开发、积极保护、永续利用的基本战略,以及合理开发保护海洋国土资源、多元化利用国外海洋资源、积极参与分享世界共有海洋资源、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建立海洋生态经济等战略选择,实现使海洋成为战略性资源基地、海洋资源永续利用、促进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1、合理开发保护海洋国土资源
管辖海域的自然资源是重要的国土资源,象陆地国土一样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基础.我国的海洋资源既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又有急需加强保护的双重任务,应该实行合理开发战略,使国家管辖海域成为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基地.
海洋矿产资源包括国家管辖海域的石油资源、天然气资源、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砂矿资源,国际海底区域的多金属结核资源、富钴结壳资源、热液硫化物矿产等,有巨大的潜力.要加大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力度,增加探明储量,提高国家的资源保证程度.力争在海上发现新的大型油气田,使海洋油气产量在全国油气总产量中的比重从目前的10%提高到25%以上,达到世界的平均水平.要把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列入国家计划,重点进行南海北部陆坡区相关海洋环境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为商业性勘查做好资源、环境和技术准备.要加强有争议海区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并积极贯彻“搁置争议、共同原则”,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力争海洋权益主张重叠区域的资源份额.
重视保护已经严重衰退的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捕捞业要采取捕捞量“零”增长甚至“负”增长政策,减少捕捞量,争取逐步恢复主要经济鱼类、重要渔场的渔业资源.科学合理利用滩涂和浅海的可养殖海域,减少养殖业的自身污染,保护养殖海域的生态环境,积极推广生态优化养殖模式,采取大型海湾和近海的海洋农牧化、重要经济种类的人工增殖放流、近海渔场综合整治等措施,保证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珍惜爱护每一处可用于海洋旅游娱乐业发展的海滩、海水浴场、海水运动场、珊瑚礁区、沿海红树林等资源,积极发展海洋旅游业.要重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防止海洋生态环境退化,保证海洋的永续利用.
2、多元化利用国外海洋资源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世界许多沿海国家的海洋资源可以与外国合作开发.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海洋资源特点,从战略角度考虑,既要充分挖掘本国海洋资源的潜力,也要走出去,采取各种形式,多元化利用国外资源:(1)要进一步合作开发利用外国渔业资源.我国已跨入世界主要远洋渔业国家的行列,远洋渔业的作业区域遍布西非、东非、南亚、中东、南太平洋、北太平洋和南美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海,今后应进一步加强这种合作,共同开发其管辖海域的渔业资源,尤其应加强与阿拉斯加、非洲沿岸和拉美地区国家合作,采取独资、合资形式开发这些国家近海资源.(2)我国与日本、韩国、越南的渔业协定生效后,有大批渔船要退出传统作业渔场,大量渔民面临转产转业的严重形势.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延长现有渔业协定中的安排,也可考虑争取建立共同渔业开发区等措施,维护我国渔船在传统渔场的捕捞利益,减少渔业协定生效造成的损失,为渔民转产转业争取时间.(3)利用我国的政治优势和地缘优势,争取与海上邻国、海洋油气资源条件较好的非洲和拉美国家合作,勘探开发其海洋油气资源,优化我国油气资源配置.
3、参与分享世界共有海洋资源
国际海底区域约占地球表面积的49%,是地球上具有特殊法律地位的最大的政治地理单元,蕴藏着丰富的多金属结核、钴结壳、热液硫化物、天然气水合物和深海生物基因等资源,是地球上尚未被人类充分认识和开发利用的潜在战略资源基地.我国于1991年3月获准在联合国登记为国际海底先驱投资者,获得了7.5万平方千米矿区.今后要在进一步加强多金属结核勘探工作的基础上,关注其他深海矿产资源,尽快摸清富钴结壳矿区资料,提出探矿区,并选择较好矿区,适时向国际海底管理局提出申请.
应积极参与联合国关于公海渔业资源开发和保护管理条约的制定,积极加入国际性和区域性渔业组织,为我国企业利用公海渔业资源创造良好的大环境.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展大洋性公海渔业,开辟新的作业海域和新的捕捞品种,要把金枪鱼资源丰富的西印度洋和中西太平洋海域作为新的作业区.
4、发展高科技,促进海洋资源利用
海洋资源开发需要海洋科技支撑,应本着促进资源开发、提高经济贡献率的根本目的,实行高技术先导战略,形成高技术、关键技术、基础性工作相结合的战略部署.发展海洋资源勘查技术,不断发现新的可开发资源;发展低成本高效益海洋资源利用技术,开发利用密度低、品位低、开发难度大、成本高的海洋资源;发展海洋资源深加工技术,开发利用海洋功能食品、海洋医药产品、海洋精细化工产品等,提高资源的二次利用率,废弃物再利用;发展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包括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行为和影响、局部海域环境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污染物的生物效应及局部生态变化过程的监测、预报、控制和管理技术,海域生态环境的修复技术、生态工程技术和污染损害的防治技术等,为修复近海的生态环境作好技术储备;发展海洋监测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重视海洋自动监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广泛应用卫星遥感技术,逐步实现对我国近海海域的全自动动态监测.
5、建立海洋生态经济模式
海洋已经出现严重的生态经济问题,重要海洋资源过度开发,海洋生态环境退化,海洋产业衰退,沿海地区发展受到影响.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由海洋环境、海洋资源、海洋开发活动、沿海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共同决定的.海洋资源开发要走资源持续利用、产业持续发展、生态优质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断增加新的可开发资源,但开发规模和速度不应超过海洋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实施资源和环境综合管理,把海洋资源开发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逐步形成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三、实施海洋资源开发战略的对策措施
1、加强管辖海域的战略性、区域性调查评价
(1)重点海区的基础调查与评价.采取综合性调查和专题性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基本查清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发现一批新的可开发资源.重点是一海(渤海)、一湾(北部湾)、一峡(台湾海峡)、三洲(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海岸带国土资源环境最大承载力研究,环渤海及东南沿海的海洋地质—生态环境评价.
(2)管辖的海域的综合地质调查.实现我国领海和管辖海域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全覆盖;有重点地开展典型海域1:25万综合地质调查;逐步建立具有中国海域特点、能为我国海洋规划、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有效服务,与全球变化研究和国际减灾基础研究接轨的海洋地质科学体系.
(3)我国海域矿产资源的潜力调查.大力开展海洋油气资源调查工作,提出新的油气远景区和新的含油气层位,对资源远景作出评价,对南沙海域、南海北部陆坡区和黄海等海域石油天然气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对资源远景作出战略预测和评价.
(4)国际海底区域的资源勘查.开展深海资源的调查研究,以富钴结壳和天然气水合物为勘探重点,面向多种资源,圈定多金属结核资源合同区的可采地段, 富钴结壳资源较好的矿区.同时,对热液硫化物、深海生物基因资源和其他潜在的非传统资源进行综合调查评价研究,为商业性勘探开采做好资源和技术准备.
(5)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调查取样.优选南海北部等陆坡区作为试验勘查区,分阶段开展调查工作,初步查清天然气水合物特征和赋存条件.安排一定航次调查取样和钻探,圈定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远景区,查明资源量和探明一定的地质储量.
2、积极参与全球海洋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保护
积极参与联合国系统的各项海洋事务,为发展海洋科学、保护海洋资源和环境、完善海洋资源和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做出贡献.参与全球性和区域性海洋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国际合作,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以及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为我国利用世界海洋资源创造有利的大环境和条件.
3、制定鼓励利用世界海洋资源的优惠政策
为鼓励和引导“走出去”开发利用世界海洋资源,应建立部委间协调机制,统一规划管理,简化审批.建立联系渠道,为“走出去”开发利用世界海洋资源提供联络和服务.安排专项经费支持在重点海区和重大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期工作,以减少风险,鼓励和引导利用国外海洋资源的积极性.对于开发利用世界海洋资源的项目,在出口信贷计划中予以扶持,增加出口信贷额度,放宽信贷条件.对在国外开发海洋资源所取得的份额产品,在进口配额、进口许可方面给予特殊安排,并实行优惠的关税政策.开展世界范围内的海洋资源可供性研究,建立“走出去”开发利用世界海洋资源的服务和支持系统,为实施全球战略提供决策支持.
4、制定和完善海洋资源开发保护规划
海洋资源勘探开发需要有宏观规划指导,建立资源规划体系.要制定必要的专项资源规划,如渔业资源规划、海洋油气资源规划等,以及地方的区域性规划,形成国家、省、市(县)规划体系.要理顺不同种类海洋资源规划之间的关系,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确保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
5、建立和健全海洋资源管理体系
海洋资源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要以海域使用管理为基础,加强海洋综合管理的体制建设,包括建设相对集中的海洋管理机构,建立一支装备精良的多职能的海上执法队伍,建立中央与地方分级管理的体制.第二要加强海洋综合管理的行政措施的制定,包括维护海洋权益、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等多方面海洋政策,以及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规划等.第三要加强执法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加强海域使用管理和海洋资源综合管理,加大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执法力度,保证依法有序开发保护海洋资源.
6、开展和加强海洋生态建设
海洋资源开发要与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生态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逐步淘汰污染严重、浪费资源的开发活动,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压力.发展生态型养殖业和滨海旅游业,建立沿海生态城市、生态示范区,把海洋经济快速增长建立在海洋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建立海洋环境监测、观测系统与评价体系,加强总量控制、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减缓和遏制近岸重点海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势头.启动渤海湾、辽东湾、大连湾、胶州湾、长江口、杭州湾、大亚湾和珠江口海域的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工程.加强海洋生态建设与海洋保护区管理,切实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建立一批海洋资源和生态保护示范工程.
结 语
海洋是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资源宝库.海洋资源是人类共同的继承遗产.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越来越多的依赖海洋,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海洋资源勘探开发还处于初始阶段,人类详细调查勘探过的海域不超过海洋总面积的10%,许多已经发现的海洋资源还难以开发利用.海洋资源问题是长远战略问题,需要国家统筹规划.21世纪是海洋世纪,我们要用战略眼光筹划海洋资源的勘探开发,安排一些世纪性工程,摸清我国管辖海域的资源家底,制定出合理开发规划,走出国门积极利用世界海洋资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基础和保证,为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③新闻角度:
海洋开发意义深远关乎中国未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志强日前在青岛说,探索海洋、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将成为全球发展的新热点和全球竞争的新舞台.努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是关乎中华民族未来的战略之举,决不能掉以轻心.
鲁志强在此间举行的2001年海洋科技与经济发展国际论坛上说,伴随着人类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人类社会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包括人口急剧增长,陆地资源日渐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这些现象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未来.人们在重新确定自己新的行为方式的同时,也不能不为了争取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寻找新的资源替代源泉,于是再次把目光和期望转向海洋.
鲁志强认为,海洋的研究、开发和保护无论是对于全人类,还是对一个具体国家都是关系发展全局的战略性问题.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巨大的人口数量对资源和国土的压力之大,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相比的,开发“蓝色国土”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意义更为深远.
他举例说,海水淡化问题的的前景,将直接影响我国的发展态势和经济决策.有专家预测,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5至16亿,水资源短缺可能成为比能源短缺更严重的危机.开发海水利用技术,包括海水淡化技术和直接利用海水作为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技术,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鲁志强说,我国政府对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十分重视,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比较而言,我国海洋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不仅相对于世界水平,而且相对于本国其他高新技术领域,例如空间技术、电子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还是落后的.有专家统计,发达国家科学进步因素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已达到80%左右,而我国还只有 30%多.我国在许多海洋经济和研究领域,因缺乏先进装备、资金和相应的技术已经受到了影响.因此,我国发展海洋高新技术并使之产业化不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紧迫的.(新华社)

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分析(五)

电子商务对你的学习,生活,就业有什么好处?(400字左右)

  与传统商务活动相比,B2B电子商务具有下列5项好处:
  (1)使买卖双方信息交流低廉、快捷.信息交流是买卖双方实现交易的基础.传统商务活动的信息交流是通过电话、电报或传真等工具,这与Internet信息是以web超文本(包含图像;声音、文本信息)传输不可同日而语.
  (2)降低企业间的交易成本.首先对于卖方而言,电子商务可以降低企业的促销成本.另外,借助Internet,企业还可以在全球市场上寻求最优价格的供应商,而不是只局限于原有的几个商家.
  (3)减少企业的库存.通过Internet可以将市场需求信息传递给企业决策生产,同时也把需求信息及时传递给供应商而适时得到补充供给,从而实现“零库存管理”.
  (4)缩短企业生产周期.一个产品的生产是许多企业相互协作的结果,因此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销最可能涉及许多关联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可以改变过去由于信息封闭而无谓等待的现象.
  (5)24小时/天无间断运作,增加了商机.传统的交易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则是一周7天、一天24小时无间断运作,网上的业务可以开展到传统营销人员和广告促销所达不到的市场范围.
  1.电子商务将传统的商务流程电子化、数字化,一方面以电子流代替了实物流,可以大量减少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交易活动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
  2.电子商务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全球性的特点,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贸易机会.
  3.电子商务使企业可以以相近的成本进入全球电子化市场,使得中小企业有可能拥有和大企业一样的信息资源,提高了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
  4.电子商务重新定义了传统的流通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使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交易成为可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方式.
  5.电子商务一方面破除了时空的壁垒,另一方面又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各种社会经济要素的重新组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这将影响到社会的经济布局和结构.
  6.互动性:通过互联网,商家之间可以直接交流,谈判,签合同,消费者也可以把自己的反馈建议反映到企业或商家的网站,而企业或者商家则要根据消费者的反馈及时调查产品种类及服务品质,做到良性互动.
  7. 电子商务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兴起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和物流企业的运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1电子商务为物流企业提供了良 好的运作平台,大大节约了社会总交易成本. 7.2电子商务极大地方便了物流信息的收集和传递
  8. 电子商务对现代物流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8.1信息化 8.2自动化 8.3网络化 8. 4智能化 8.5柔性化
  9. 电子商务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9.1多功能化--物流业发展的方向 9.2一流的服务——物流企业的追求 9.3信息化——现代物流业的必由之路
  10,极度节约商务成本,尤其节约商务沟通和非实物交易的成本;
  11,极大提高商务效率,尤其提高地域广阔但交易规则相同的商务效率;
  12;有利于进行商务(经济)宏观调控、中观调节和微观调整,可以将政府、市场和企业乃至个人连接起来,将“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连接起来,既可克服“政府失灵”又可克服“市场失灵”,既为政府服务又为企业和个人服务.
  13,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高效化、节约化和协调化;
  14,带动一大批新兴产(事)业的发展,如:信息产业,知识产业和教育事业等;
  15;物尽其用、保护环境,有利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种商务活动过程,电子商务将带来一场史无前例的革命.
  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会远远超过商务的本身,除了上述这些影响外,它还将对就业、法律制度以及文化教育等带来巨大的影响.电子商务会将人类真正带入信息社会.

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分析(六)

英语翻译
摘要
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转向以信息技术为推动力的发展时代,国际贸易空前活跃,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全球贸易额的大幅度上升,带来各种贸易单证和文件数量的激增,这些纸面文件成本高,传递速度慢,重复处理多,不能应付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在物流过程中,数据和凭证的处理时常超过运输的时间,因此在物流和运输中,准确而迅速的信息联系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在这样一个急需提高商业文件的传递速度和处理速度等的共同需求下应运而生,它作为当前世界最为先进的贸易技术手段之一,正被迅速的推广.由于EDI被广泛应用于物流领域又被称为物流EDI.
本文通过对EDI的概念、发展背景和EDI的基本功能、构成要素以及EDI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过程的介绍,并结合新加坡和上海联华在EDI技术上的成功应用进一步分析了EDI在国内外物流领域中的操作运用,并由此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应和影响力,以及对EDI的未来发展前景给以描述.同时也针对我国的国情和EDI在我国的实际应用状况作出一定的比较分析,阐述了在我国应用中存在和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并对此提出一定的建议.

Abstract
Since the 1970s, the world economy shift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the driving force behi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international trade unprecedented active, intense market competition, with the sharp increase in world trade, bringing all kinds of trade documents and the surge in the number of documents, these Paper documents the high cost, slow delivery speed, double-handling, unable to cope with the rapidly changing market changes, in the process of logistics, data and documents from time to time over the handling of the transport time, in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 accurate and prompt information contact Ability to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EDI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in a much-needed increase the transmission speed of business documents and handling the transfer of the common demand have emerged, as the world"s most advanced technological means of trade , Is being rapidly promoted. Since EDI is widely used in the logistics field is also known as the logistics EDI.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EDI, EDI development background and the basic functions of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EDI, as well as the principle and operation of the process, and with Singapore and Shanghai Lianhua in EDI further technical analysis of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EDI in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In the field of operational use and the resulting huge economic effect and influence, and the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EDI given description. At the same time also against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in China EDI an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a state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described in the application of our existence and the need to resolve some issues and raised some suggestions.【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分析】

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分析(七)

求大神帮我翻译
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如今,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发展壮大,不仅要专注于研发新产品,也要在保证顾客满意度的前提条件下,降低运营成本。库存控制作为物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和供应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据调查显示,在企业的费用中,库存成本占着很大的比重。因此,控制库存水平,有效的控制库存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再生塑料行业发展迅速,再生塑料市场前景广阔。但随着从事该行业的人越来越多,该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企业要想长期稳定的发展先去,如何有效的进行生产物料库存控制并且最大程度的保证生产是每个塑料再生企业必须面临的问题。
本文首先论述了库存管理的基本理论,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以某再生塑料颗粒企业为例,通过调研,了解该企业的库存控制状况。从库存结构、库存控制方法上入手对企业库存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导致企业库存问题的不同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希望降低该企业的库存成本。

In this era of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petition among enterprises increasing. Today, companies want to grow and develop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not only to focus o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products, but also in the premise to ensure customer satisfaction, reduce operating costs. Inventory control as an important link of the logistics system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supply chain,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According to the survey, in the enterprise cost, inventory cost accounts for alarge proportion of. Therefore, control inventory level, inventory control i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reduce the enterprise cost of production. In recent years,China plastic recycling industry is developing rapidly, recycled plastics market prospects. But with more and more people in the industry,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industry. Enterprises want to long-term developmentto go, how to effectively carry out the production material inventory control andensure the greatest degree of production is each enterprise must face the problem of plastics recycl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basic theory of inventory management,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a recycled plastic granules enterprise as an example,through research, 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the enterprise inventorycontrol. The method of inventory control inventory structure, starting with theinventory control problem in the analysis, put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auses of the inventory problem. Want to reduce the enterprise"s inventory cost.【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分析】

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分析(八)

中国一日的作文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7年来,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6%,社会事业加快发展.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600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改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目前,95%以上的商品价格已由市场确定,95%以上的投资来源于企业、银行和社会.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年多来,严格信守承诺.清理和修订法规,逐步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措施,开放服务贸易,推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为进一步扩大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创造良好条件.
同时应当看到,中国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经济总量虽然已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水平仍然排在世界100位之后.中国的产业结构还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和社会发展还不协调,城乡、区域和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得到扭转.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
今后一段时期,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目前,中国正在制定2006-年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发展的主要目标:一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二是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5年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把握未来,开拓创新.在理论创新方面,中国认真总结自身建设和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国制定了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和方针.在体制创新方面.中国按照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明确了各方面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在创新的推动下,中国将保持发展的良好态势,提高发展的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首先,中国的发展是立足国内的发展.中国国内需求潜力大,可以为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过去5年,中国新增电话用户5.14亿户,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超过2亿千瓦,就是市场规模大的客观反映.今后5年,我们将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同时,积极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中国既是能源消费大国,又是能源生产大国,多年来能源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能源增产的潜力很大.例如,中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还不到1/3.核电装机占电力装机的比重只有1.7%.我们将坚持立足国内,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高效、清洁地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努力增加石油天然气供给能力,协调发展煤电、水电、核电,加快开发利用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到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到15%左右.我们还将立足国内,优先发展科技教育,加快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中国有40%左右的国民储蓄率,8亿多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国土蕴藏着自然资源:还有初具规模的基础设施,较好的科技教育基础,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长期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发挥好国内资金、劳动力、能源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作用.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实现长期持续发展.
第二,中国的发展是结构优化的发展.中国首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第一、二、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3.1:46.2:402.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但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今后5年.我们将依靠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继续加强农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依托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在高效清洁发电和输变电、大型石油化工、先进适用运输装备、高档数控机床、集成电路设备和先进动力装置等领域实现突破,提高装备制造的整体水平.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促进金融、物流、咨询、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加快发展,继续加强能源、矿产、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中国的发展是资源节约的发展.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我们将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坚持节约优先,大力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突出抓好冶金、建材、化工、电力等重点行业的节约降耗工作.实施节约和替代石油、热电联产、绿色照明等重点节能工程,推进1000家重点企业的节能改造,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油环保型汽车.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严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产业的发展.依法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
第四,中国的发展是环境友好的发展.我们将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突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继续实施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工程,推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积极防治农村面源污染.保护好饮用水源;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加快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搞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划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区域.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防沙治沙等生态工程,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系统.严格环境监管,强化环境执法,防范和化解生态环境风险.
第五,中国的发展是全面协调的发展.我们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突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推进扶贫开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
第六,中国的发展是改革开放的发展.我们将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深化改革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改革的重点任务包括: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价格改革,建立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污染治理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深化财税、金融、投资等方面的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建立现代市场体系;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我们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是继续发展对外贸易,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二是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切实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着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三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开展优势互补的对外投资,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2005年,中国商品进出口总额1.42万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6600亿美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603亿美元.均居世界第三位.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各国给了我们有益的援助,国外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引进,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中国也为世界发展作出了贡献.近年来,中国对40个最不发达国家提供了优惠关税待遇,为海啸受灾国、南亚地震救援、禽流感国际合作提供了力所能及的资金和技术援助.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峰会上,中国就支持发展中国家发展提出了五项新举措,涉及关税、减债、贷款、防治疾病和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今后5年,中国的发展将为全球带来更多的机遇,仅商品进口累计就将超过4万亿美元.希望各国企业家和各界人士抓住机遇,扩大对华投资贸易.继续参与和支持中国的建设.
中国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我们愿与国际社会一道,相互开放市场,健全多边贸易体制,促进全球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扩大经贸合作创造更好的环境;发展技术贸易.建立技术推广和转让机制,让更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分享技术革新的成果;完善国际金融体系,营造稳定、高效、安全的金融环境,防范金融风险:积极开展能源合作与对话,保持国际能源市场稳定,为发展提供安全、经济、清洁的能源保障;广泛开展环境合作,认真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推进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加强相互磋商,协调国际行动,共同解决贫困、债务、人口以及自然灾害、疾病传播、恐怖主义等问题,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展望未来,中国将坚持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道路,与各国携手前进,开拓创新,为促进全球发展、建设和谐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分析(九)

应用物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那个就业前景好点
将来最好不要教师这个职业

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管理的就业前景好一些,前面三个多是教师,科研方向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angji919050/

推荐访问:物流管理专业就业前景 大专物流管理就业前景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