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扩大到非国家工作人员?即是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负有说明财产来源的义务

来源:创业资料 时间:2018-11-02 11:00:05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创业资料】

不能扩大到非国家工作人员?即是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负有说明财产来源的义务(共10篇)

不能扩大到非国家工作人员?即是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负有说明财产来源的义务(一):

(一共7题,每题1分.)
1. 【30188】 劳动力商品最主要的特征是( ).
A. 劳动力价值可以还原为生活资料的价值
B. 劳动力使用价值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C. 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成为商品
D. 劳动力价值的决定受历史因素影响
2. 【30215】 在产业资本循环的各个阶段中,所谓的"惊险的跳跃"是指( ).
A. 购买阶段
B. 生产阶段
C. 售卖阶段  
D. 消费阶段
3. 【30268】 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 ).
A. 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地理位置以及追加资本的投资收益不同
B. 农业工人本身的劳动能力不同
C. 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低于工业
D. 各个地主要求的地租数额不同
4. 【80082】 信用货币的产生源于货币的( )职能.
A. 支付手段
B. 价值尺度
C. 流通手段
D. 世界货币
5. 【80086】 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
A.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B.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 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D. 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6. 【80095】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一种以( )为本质的剥削制度.
A. 资本家占有自己的剩余劳动
B. 工人占有自己的剩余劳动
C. 资本家占有工人剩余劳动
D. 工人占有资本家生产资料
7. 【80825】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
A. 是在封建社会完全瓦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B. 是在封建社会内部萌芽和发展起来的
C. 是在原始社会末期产生的
D. 是与商品经济共生共灭的
(一共3题,每题2分.)
1. 【30200】 信用货币,是指能够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信用凭证,一般包括( )等.
A. 期票 
B. 汇票
C. 银行券
D. 支票
E. 大额可转让存单
2. 【30303】 分工首先使不同劳动部门和不同劳动者之间相互分离和相对独立,使他们的劳动具有了个体性质.劳动的个体性表现为( ).
A. 每一个劳动者都是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而劳动,不同劳动者在经济利益上是相互独立的,不同产品间存在着明确的界限
B. 每一个劳动者独立进行生产
C. 每一个劳动者自主地决定生产什么
D. 每一个劳动者自主地决定生产多少
E. 每一个劳动者自主地决定如何生产
3. 【80108】 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具有什么意义( ).
A. 它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即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
B. 它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正确反映剥削程度的概念是剩余价值率
C. 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奠定了基础
D. 为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奠定了基础
E. 为计算资本周转速度提供了依据

我刚好作了一点
二、单项选择题
1.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 B )
A.生产力和经济基础 B.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C.生产力和生产方式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基本经济规律是( A )
A.某一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 .B.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C.在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和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D.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
3.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B )
A.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B.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C. 历史和道德因素决定的 D. 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4.任何社会再生产从其内容看( B)
A.既是生产力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B. 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C.既是使用价值的再生产,又是价值的再生产
D.既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又是内涵的扩大再生产
5.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式上表现为(D )
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 C. 流通资本 D.社会总产值
6.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体现着( B )
A.对外开放的本质要求 B. 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 D. 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7.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 C )
A.经济前提 B. 生产目的 C. 根本任务 D. 经济形式
8.一般而言,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 A)
A. 只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B. 可以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C. 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关系不大D. 未必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9.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代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 D)
A. 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B. 资本主义平均利润率规律作用的结果
C.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D.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作用的结果
10.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 D )
A. 股份合作制经济B. 民营经济
C. 混合所有制经济D.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1.为了有效地实现全民所有制经济的两权分离,必须对国有资产实行( A )
A. 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企业自主经营的体制B. 国家分级所有、政府统一监管、企业自主经营的体制
C. 国家统一所有和监管、企业自主经营的体制D. 国家分级所有和监管、企业自主经营的体制
12.按劳分配的劳动报酬的补充形式是( B)
A. 补贴和救济B. 奖金和津贴
C. 福利和补贴D. 保险和救济
13.社会资源的配置有两种方式,即( C )
A. 自给自足方式和等价交换方式B. 自由流动方式和等价交换方式
C. 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D. 社会方式和自然方式
14.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B )
A. 组建企业集团B.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 实行承包制度D. 实行资产经营制度
15.市场机制是多种机制的统一,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机制是( B )
A. 供求机制B. 价格机制
C. 竞争机制D. 风险机制
16.我国在对外开放中最终所要形成的格局是( D )
A. 搞好五个经济特区的对外开放格局B. 从经济特区扩大到沿海港口城市的对外开放格局
C. 从经济特区、港口城市扩大到内地开发区的对外开放格局D.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属于经济总量平衡的是(C )
A. 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的平衡B. 积累和消费的平衡
C. 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D. 第一、二、三产业的平衡
18.我国最近制定的21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十五”计划,体现了( A )
A. 把发展作为主题B. 把信息化作为主题
C. 把优化结构作为主题D. 把保护生态作为主题
19. 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C )
A. 劳动资料 B. 劳动对象
C. 生产工具 D. 生产的产品
20. 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 B )
A. 使用价值 B. 价值
C. 交换价值 D. 抽象劳动
一、单项选择题:
1、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的区别在于( A )
a、前者是劳动生产出来的,后者是天然具有的 b、前者是他人生产的,后者是为自己生产的
  c、前者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后者不是社会财富
d、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句话说明( B )
  a、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b、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c、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C )
  a、劳动产品成为商品   b、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资本家手中集中了很多商品
  
4、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它是在( A )
  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c、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d、商品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5、复杂劳动可以折合为倍加的简单劳动,这种折合比例(  C)
  a、参加交换的商品生产者自觉协商出来的  b、由经纪人规定并取得买卖双方同意的
  c、在无数次交易中自发形成的   d、由社会职能部门自觉计算出来的
  
6、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B )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   b、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d、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7、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A )
  a、价值手段与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与世界货币
  c、储藏手段与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与储藏手段
  
8、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D )
  a、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b、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9、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商品所创造的新价值是( B )
  a、剩余价值  b、商品价值  c、劳动力自身价值  d、剩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之和
  
10、从整个社会来讲,在不延长工作日且实际工资还有所提高的情况下(  B)
  a、工人所受剥削就会有所减轻   b、剩余价值率仍会提高
  c、资本家攫取的剩余价值量不会增加  d、剩余价值量仍可增加
  
1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实质,是因为( C )
  a、剩余价值被视为不变资本的产物    b、剩余价值被视为所费资本的产物
  c、剩余价值被视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剩余价值被视为超过成本价格的部分
  
12、商业利润来源于(D  )
  a、商业销售人员创造的剩余价值  b、商品购销价格的差额
  c、资本在流通领域的增值   d、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13、同一生产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商品的(  A)
  a、社会价值  b、平均利润  c、生产价格  d、成本价格
  
14、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价格上下波动围绕的中心是(  B)
  a、成本价格  b、生产价格  c、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价格 d、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成本
  
15、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A)
  a、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b、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c、对同一块土地连续追加投资的收益不同  d、土地的优劣等级差别
  
16、借贷资本是一种富有资本拜物教性质的资本,其特殊的运动形式是( D )
  a、G-G-W-G’-G’  b、G-W-G’  c、W-G-W  d、G-G’
  
17、股份制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表明( A )
  a、社会资本代替了单个的私人资本    b、出现了资本民主化
  c、拥有小额股票的工人成了企业的主人  d、生产资料公有制日益形成
  
18、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金融资本是( C )
  a、私人资本与国家垄断资本融合而成的资本   b、各银行资本融合而成的资本
  c、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相融合而成的资本  d、银行资本加上工业资本的混合物
  
19、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C )
  a、资本积累的实质问题  b、资本运动的形式问题  c、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d、剩余价值的产生问题
  
20、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了棉花是作为( A )
  a、流动资本  b、固定资本  c、可变资本  d、剩余资本
  
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A  )
  a、以市场作为配置社会资源基础性手段的经济运行体制
  b、与计划机制彻底脱离  c、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很相似
  d、以国家宏观管理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22、农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表现在( C )
  a、农业是我国占主导地位的产业  b、农业为国家财政提供了大部分资金
  c、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是改革开放事业进一步推进的重要条件
  d、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发展速度是同步的
  
23、我国实施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 D )
a、保证劳动者的充分就业  b、实现共同富裕  c、使劳动者老有所养
d、满足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24、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就是要( C )
  a、优先考虑积累   b、优先考虑消费
  c、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积累与消费都有所增长
  d、可不必考虑积累与消费价值构成与实物构成的统一
  
25、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利润率,是企业的利润总量与( D )
  a、企业总产值的比率   b、企业产品总成本的比率
  c、企业借入资金的比率  d、企业占用资金的比率
  
26、我国价格改革的目标是( A )
  a、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  b、计划价格与市场价格相结合的价格形成机制
  c、固定价格、浮动价格、自由价格相结合的价格体系
  d、统一定价仍将占有一定比重
  
27、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就是要( C )
  a、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外延扩大再生产的方式
  b、由内涵扩大再生产方式转变为外延扩大再生产的方式
  c、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d、学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
  
28、当前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C  )
  a、国际卡特尔  b、国际康采恩  c、混合联合公司  d、跨国公司
  
29、股票价格( A )
  a、股息的资本化  b、股票所代表的投入企业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
  c、按票面值可从企业利润分成的额度
  d、股票本身是纸,没有价值,因而股票价格是一种虚拟资本价格
  
30、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作为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而实现的.这表明了( B )
a、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b、超额剩余价值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c、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就是靠增加雇佣工人数量来进行的
d、商品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关系
  
一 、单项选择题 1、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态上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主要依据是其(A  )
  A.最终用途   B.社会属性  C.价值形态   D.自然属性
  2、垄断低价一般是( B)
  A.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价格   B.垄断组织购买原材料时规定的价格
  C.非垄断组织必须接受的市场购买价格  D.非垄断组织必须接受的市场收购价格
  3、金融寡头实现其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C)
  A.“参与制”  B.“代理制”  C.“个人联合”  D.“企业联合”
  4、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新型垄断组织形式是(D )
  A.康采恩  B.托拉斯  C.股份有限公司  D.混合联合公司
  5、除跨国公司外,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另一个主要形式是( A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同盟  B.国际托拉斯  C.金融寡头 D.国际卡特尔 
  6、从资本形态上来说,资本输出的主要形式是( B )
  A.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  B.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C.金融资本输出和商业资本输出  D.垄断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
  7、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  C)
  A.实现公有制   B.实行按劳分配   C.实现共同富裕   D.发展生产力
  8、目前我目农业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是:( D )
  A.租赁制  B股份制   C.合作制  D.家庭承包经营
  9、作为社会主义主体分配方式的按劳分配,它的实施范围包括( A )
  A.公有制经济   B.私营经济和外资企业  C.个体经济   D.社会各行各业
  10、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创造国民收入的是:(B  )
  A.全社会劳动者      B.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
  C.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    D.工人阶级
  11、实行按劳分配的尺度是(C  )
  A.资金   B.财产  C.劳动  D.经营状况
  12、企业的目标是:( D )
  A.扩大生产规模  B.增加生产性投资   C.提高产品价格   D.利润最大化
  13、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是通过( A )
  A.经济增长率来量度    B.劳动投入数量的增加来量度
  C.生产规模的扩大来量度   D.生产资料投入的数量来量度
  14、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 B)
  A.一个阶段的具体政策   B. 长期的基本国策
  C. 短期的权宜之计   D.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所采取的措施
  15、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是( C )
A.资本积累   B.资本积聚   C.过剩资本  D.资本集中
  二、多项选择题  1、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有( C D )
  A.国际经济活动状况  B.产权制度   C.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 
  D.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E.产业结构合理化
  2、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企业(ABC  )
  A.通过国家直接投资建立   B.通过收购私人企业即“国有化”建立
  C.通过向私人企业参股建立  D.都是国有国营的 E.也有国有民营的
  3、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是指(  ABD)
  A.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国际知识产权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E.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
  4、对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发展的资本社会化的正确理解是( BDE )
  A.资本家的个人所有制是资本社会化的唯一形式
  B.资本家的集体所有制是资本社会化的发展
  C.私人垄断企业是资本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也是资本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
  E.资本社会化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完备的社会经济基础
  5、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国外市场,同时保护本国市场所采取的手段有:( ABCDE )
  A.关税壁垒  B.非关税壁垒  C.鼓励出口政策  D.倾销  E.贸易谈判
  6、我国现阶段的收入,按来源的性质划分,可以分为:(DE  )
   A.经营性收入   B.生产收入   C.风险收入  D.劳动收入  E.非劳动收入
  7、宏观经济调节的手段主要有:( ABCD )
  A.计划手段   B.经济手段   C.法律手段   D.行政手段   E.教育手段
  8、社会主义经济责任制的基本原则是( CDE )
  A.企业只对国家负经济责任    B.职工只对企业承担经济责任 
  C.责、权、利相结合     D.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统一
  E.职工劳动所得同劳动成果相联系
  9、货币信贷政策的主要手段有(ABCD  )
  A.改变再贴现率   B.改变存款准备金率 
  C.减少货币供应量   D.公开市场业务   E.调整汇率
  10、市场体系的支柱是( ABC )
A.商品市场   B.金融市场  C.劳动力市场  D.产权市场  E.技术市场
一、单项选择题(
1、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是( D ).
A.社会生产力 B.社会生产关系
C.社会生产方式 D.物质资料生产
2、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是( C ).
A.价值规律 B.平均利润率规律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D.按劳分配规律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是( D ).
A.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B.剩余价值规律
C.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规律 D.雇佣劳动制度
4、商品的二因素是( A ).
A.使用价值和价值 B.使用价值和价格
C.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D.交换价值和价值
5、在一切社会里,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 B ).
A.价值 B.使用价值 C.生产资料 D.货币
6、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是( C ).
A.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正比 B.商品的价值总量提高
C.与单位商品的价值成反比 D.商品的价值总量降低
7、在价值形式发展的各阶段中,没有本质区别的两种价值形式是( D ).
A.一般价值形式与货币形式
B.简单价值形式与一般价值形式
C.扩大的价值形式与一般价值形式
D.扩大的价值形式与货币形式
8、在商品市场上,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 B ).
A.违背价值规律的现象 B.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C.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 D.价值规律的内容
9、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能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的货币职能是( C ).
A.流通手段的职能 B.支付手段的职能
C.贮藏手段的职能 D.世界货币的职能
10、促使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 B ).
A.降低劳动力的价值 B.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C.获取绝对剩余价值 D.获取相对剩余价值
11、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B ).
A.卖出去和买进来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C.价值补偿和物质替换 D.生产的扩大同市场的扩大相适应
12、某企业投资300万元建厂房,使用30年;300万元购机器,使用10年;100万元购工具,使用5年;300万元购原材料和劳动力,每个生产周期为3个月.那么,预付资本的平均周转次数该是( B ).
A.1.83次 B.1.26次 C.1.15次 D.1.29次
13、\x09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D ).
A.Ⅰ( v + m ) = Ⅱc
B.Ⅰ(c+v +m )=Ic + Ⅱc
C.Ⅱ( c + v + m ) = I ( v +m)+ Ⅱ( v + m )
D.Ⅰ(v+△v+m/x)=Ⅱ( c +△ c )
14、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A ).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使企业成为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15、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主要包括( D ).
A.商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B.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
C.生产要素市场和消费资料市场 D.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
16、商品的成本价格是( B ).
A .c + v + m B.c + v C.k + m D.k + p
17、资本主义绝对地租来自农产品( C ).
A.价值和成本价格的差额
B.价值和价格的差额
C.价值和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D.社会生产价格和成本价格的差额
18、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 B ).
A.非物质生产部门进行的
B.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进行的
C.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
D.部分企业内部进行的
19、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最主要的渠道是( B).
A.银行信贷 B.国家预算 C.价格杠杆 D.劳务费用
20、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必须( A ).
A.既要打破平均主义,合理拉开差距,又要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B.坚持反对平均主义,尽力扩大收入差距
C.坚持反对分配不公,努力缩小差距
D.坚持平均,反对拉开差距

不能扩大到非国家工作人员?即是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负有说明财产来源的义务(二):

(23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政府进一步加大对藏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工作力度,如藏戏和《格萨尔王传》进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此同时,总投资达3.8亿元的西藏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三大文物维修工程正式竣工;而总投量5.7亿元的西藏“十一五”22处古文物建筑维修工程也已全部动工;对雪顿节的市场化运作更是2009年政府发展藏文化的一次大规模尝试。打造雪顿节品脾,已成为拉萨市人民政府追求的目标。
材料二 藏文是藏文化的载体,随着经济、政治、法律、技术和社会生活等多个领域出现的新词汇不断翻译成藏文,藏语词典越来越厚,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藏语翻译工作者迫切需要拥有一部小巧的藏汉英电子词典,实现藏汉英的轻松互译,针对这一情况,2009年西藏大学教师洛藏研发出了中国首部藏汉英电子词典《洛藏藏汉英电子词典》。《洛藏藏汉英电子词典》的研发成功,创新了藏文的翻译形式,促进了藏文化的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政府做法的社会意义。(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受到的启示。(6分)
(3)请从《政治生活》角度为政府保护和发展藏文化提几点建议。(7分)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最,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1分)
①文化与经济相交融,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国家保护和发展藏文化,有利于进一步激发西藏经济的发展活力,缩小民族地区发展差距。(3分)
②文化与政治相交融,反作用于政治的发展。国家保护和发展藏文化,有利于加强我国的民族团结,巩固我国和谐、稳定的社会政治局面。(3分)
③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和发展藏文化,有利于促进我国文化多样性的发展。(3分)
(2)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洛藏藏汉英电子词典》的研发成功,促进了藏文的发展,启示我们要做到“扬弃”,实现创新。(3分)
②辩证否定观的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针对实践中翻译工作者的困境和需要,洛藏老师研发出了《洛藏藏汉英电子词典》以解决这一问题,启示我们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注重研究新情况,敢于寻找新思路。(3分)
(3)①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统筹落实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经济、文化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坚持依法行政,提高 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把保护和发展藏文化放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3分)
②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统一;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动藏文化的发展。(3分)
③要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分)

不能扩大到非国家工作人员?即是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负有说明财产来源的义务(三):

普通话的知识(简介)
请快速回答,有急用

  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的定义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是在1955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的.这个定义实质上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提出了普通话的标准,那么这些标准如何理解呢?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以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为标准,并不是把北京话一切读法全部照搬,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北京话有许多土音,比如:老北京人把连词“和(hé)”说成“hàn”,把“蝴蝶(húdié)”说成“húdiěr”,把“告诉(gàosu)”说成“gàosong”,这些土音,使其他方言区的人难以接受.另外,北京话里还有异读音现象,例如“侵略”一词,有人念“qǐn lüè”、也有人念成“qīn lüè”;“附近”一词,有人念“fùjìn”,也有人念成“fǔjìn”,这也给普通话的推广带来许多麻烦.从1956年开始,国家对北京土话的字音进行了多次审订,制定了普通话的标准读音.因此,普通话的语音标准,当前应该以1985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以及1996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为规范.
  就词汇标准来看,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指的是以广大北方话地区普遍通行的说法为准,同时也要从其他方言吸取所需要的词语.北方话词语中也有许多北方各地的土语,例如北京人把“傍晚”说成“晚半晌”,把“斥责”说成“呲儿”,把“吝啬”说成“抠门儿”;北方不少地区将“玉米”称为“棒子”,将“肥皂”称为“胰子”,将“馒头”称为“馍馍”.所以,不能把所有北方话的词汇都作为普通话的词汇,要有一个选择.有的非北方话地区的方言词有特殊的意义和表达力,北方话里没有相应的同义词,这样的词语可以吸收到普通话词汇中来.例如“搞”、“垃圾”、“尴尬”、“噱头”等词已经在书面语中经常出现,早已加入了普通话词汇行列.普通话所选择的词汇,一般都是流行较广而且早就用于书面上的词语.近年来,国家语委正在组织人力编写《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对普通话词汇进一步作出规范.
  普通话的语法标准是“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个标准包括四个方面意思:“典范”就是排除不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白话文”就是排除文言文;“现代白话文”就是排除五四以前的早期白话文;“著作”就是指普通话的书面形式,它建立在口语基础上,但又不等于一般的口语,而是经过加工、提炼的语言.
  --------------------------------------------------------------------------------
  为什么要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
  语言文字工作的核心内容是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其中标准化是指研究、制定并颁布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诸要素的,要求全体使用者共同遵循的语言文字使用规则和标准;规范化指的是促使全社会遵照国家颁布的各项语言文字使用标准规范使用语言文字.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的必要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一、从语言文字同社会的关系上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是基本的社会形态,而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信息载体,它无处不在,随时随地为社会服务.因此,一方面,社会上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受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制约,另一方面,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又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或牵扯、促退作用.拿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来说,它是社会变革的反映,又是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基础工程和先导工程,对各社会形态都能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在政治上,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政令畅通;在经济上,有利于形成全国流通的大市场,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不断完善、繁荣;在文化上,有利于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在科技上,它直接促进了计算机、通讯等信息产业的发展,并影响到其他一切高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在教育上,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所以,语言文字工作不仅应该跟社会发展同步,而且更应先行.
  二、从我国解放以来的实践及当今的建设任务和宏伟目标来看.解放以来,我国的推广普通话、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和简化汉字的工作大大促进了全国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教育提高,也为中文信息处理以及其他高新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广作了前瞻性准备.如今,十五大制定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全国人民正为实现这个伟大目标而努力着,具体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商品交换需要人员大范围流动,这样,人们就自觉要求学习和使用普通话.为了获得经济效益,人们自觉要求使用各种高效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对计算机处理中文信息的效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些又都需要人们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的素质.当劳动者提高了包括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能力在内的素质要求,就能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沉稳应战,开拓前进.
  三、从中国文化对世界的重要性来看.中国是文明古国,又对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和文化、教育、科技的交流不断扩展和增多,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吸引力和影响也越来越大.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因此,促进汉语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它们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愿望,也是世界人民的要求.
  此外,从我国历史上和目前国际上对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视(参见“我国历史上对语言文字有过哪些官方行为”和“国外的语言文字管理工作有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两题),可以体会到语言文字工作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为什么要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
  语言文字工作的核心内容是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其中标准化是指研究、制定并颁布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诸要素的,要求全体使用者共同遵循的语言文字使用规则和标准;规范化指的是促使全社会遵照国家颁布的各项语言文字使用标准规范使用语言文字.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的必要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一、从语言文字同社会的关系上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是基本的社会形态,而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信息载体,它无处不在,随时随地为社会服务.因此,一方面,社会上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受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制约,另一方面,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又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或牵扯、促退作用.拿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来说,它是社会变革的反映,又是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基础工程和先导工程,对各社会形态都能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在政治上,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政令畅通;在经济上,有利于形成全国流通的大市场,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不断完善、繁荣;在文化上,有利于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在科技上,它直接促进了计算机、通讯等信息产业的发展,并影响到其他一切高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在教育上,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所以,语言文字工作不仅应该跟社会发展同步,而且更应先行.
  二、从我国解放以来的实践及当今的建设任务和宏伟目标来看.解放以来,我国的推广普通话、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和简化汉字的工作大大促进了全国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教育提高,也为中文信息处理以及其他高新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广作了前瞻性准备.如今,十五大制定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全国人民正为实现这个伟大目标而努力着,具体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商品交换需要人员大范围流动,这样,人们就自觉要求学习和使用普通话.为了获得经济效益,人们自觉要求使用各种高效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对计算机处理中文信息的效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些又都需要人们提高语文字规范化方面的素质.当劳动者提高了包括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能力在内的素质要求,就能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沉稳应战,开拓前进.
  三、从中国文化对世界的重要性来看.中国是文明古国,又对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和文化、教育、科技的交流不断扩展和增多,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吸引力和影响也越来越大.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因此,促进汉语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它们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愿望,也是世界人民的要求.
  此外,从我国历史上和目前国际上对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视(参见“我国历史上对语言文字有过哪些官方行为”和“国外的语言文字管理工作有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两题),可以体会到语言文字工作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
  汉字为什么要规范化?
  汉字规范化是根据汉字发展规律中“约定俗成”的原则,为汉字的应用确定各项标准,使汉字充分发挥其作为重要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的社会功能.
  汉字为什么要规范化呢?
  第一,汉字规范化是实现汉字交际功能的必要保证.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是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交际工具,是供全社会使用的,因此必须有一个为社会成员所共同遵守的标准.规范化是提高文字交际作用的一种手段.用字规范可以使思想交流、信息传递不致产生人为的障碍,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加快社会生活节奏;用字混乱则会削弱文字的交际功能,妨碍工作及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
  第二,汉字规范化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必要前提.当前,世界科学技术,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人工智能的研究已引起科技界的重视.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科学研究等正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要求文字有一个共同遵循的标准.有了统一的标准,文字所负载的信息才会为人们所共同认知,才能为普及教育、扫除文盲、排版印刷、汉字的机械处理和信息处理创造便利条件,才能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三,汉字规范化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文字的运用是否合乎规范,往往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社会用字混乱,是文化素质不高、文明程度低下的表现,有损于国家、民族的形象.因此,必须把推行汉字规范化,消除社会用字混乱现象,提高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维护祖国声誉的高度来认识.
  总之,做好汉字规范化工作,对强化文字的社会交际功能,促进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精神文明程度,都有重要意义.
  当前汉字规范化工作重在巩固汉字简化成果,提高全社会文字应用的规范水平.《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等一系列规范标准,为全社会的文字应用提供了依据.
  --------------------------------------------------------------------------------
  什么是规范汉字?
  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正体字、简化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简化字以1986年10月由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中所收的简化字为准.
  正体字以1955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选用的字为准.不过该表公布后又作了几次调整,一共恢复使用了28个被淘汰的异体字(参见“学习《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一题).
  传承字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沿用至今,未加整理简化或不需要整理简化的字.
  规范汉字的字形以1988年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的新字形为准.
  此外,作为现行规范汉字的依据的还有:1977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标准计量局发布的《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1981年国家标准总局发布的《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集本集》、1955年到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更改的地名生僻字等.
  --------------------------------------------------------------------------------
  要实现跨世纪语言文字工作的奋斗目标,重点应做好哪些部门的工作?为什么?
  97年底的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提出,要实现跨世纪语言文字工作的奋斗目标,重点应做好以下4个部门的工作:一是各级各类学校;二是党政机关;三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部门;四是社会公共服务性行业.这是因为:
  学校在全社会语言文字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每一个语言文字使用者语文素质的提高,而语文素质的提高只有通过加强学校教育来实现.所以这次会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认真开展语言文字工作,提高校园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并把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抓好抓实.另外,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抓好了,对全社会还有辐射作用,特别是各级各类专业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及高等院校,这些学校的学生毕业后直接走上社会,同时也把在校期间接受的语言文字规范教育、树立起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带到社会各行业、系统、部门,从而可以带动全社会共同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
  党政机关在全社会语言文字工作中发挥的是“龙头”作用.党政机关是国家各项方针、政策、法令的执行机关,代表国家的形象,语言文字规范化尤为重要.各级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应带头讲普通话、用规范字,带头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规范标准,为全社会作出榜样.
  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部门的用语用字则是全社会语言文字应用的示范,它所使用的必须是国家法定的、官方的语言和文字.作为大众传媒,这些部门担负着社会舆论导向的责任,如果出现不规范的现象,会对社会产生误导.
  社会公共服务行业,像商贸、旅游、邮电、卫生、公用事业等行业,在全社会语言文字工作中发挥的是“窗口”作用.因为这些行业是社会交际最集中,语言文字应用最频繁的地方,只有抓好这些部门的工作,才有可能在全社会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氛围.
  --------------------------------------------------------------------------------
  当前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有什么时代意义?
  信息化和频繁的国际交往都是当前的时代特征.
  在信息化时代,对社会起决定作用的是信息知识.信息知识的获得,重要的途径是依靠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信息化的程度,主要看信息处理的能力和信息传播的速度.中国正在向信息化迈进,以加快经济体制的转轨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其中,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和广泛使用就成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在中国,研制和使用电子计算机必须同时解决汉语汉字的信息处理问题.要对汉语汉字进行信息处理,其前提条件之一就是汉语汉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现在,世界各国(包括发展中国家)都通过国际交往、国际合作来发展自己.中国要进行改革开放,也需要放眼世界,吸取世界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以及一切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东西.与此同时,也要注意结合中国的国情,维护中国的国家主权和尊严.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中国语言和文字,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生动象征.中国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过程中还融合了语言文字标准化方面的国际经验.因此,在汉语汉字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今天,在中国的国土上,正确地、合乎规范地使用国家语言文字,也就是在语言文字方面显示了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自信.
  对外开放除了要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还要在人才的素质和文明水准方面达到较高水平.而正确、规范地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是人才素质和文明水准的重要内容.
  因此,当前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有利于人们掌握好社会交际工具为社会发展服务,还对当今时代的国家改革开放和信息化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
  我国跨世纪语言文字工作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1997年12月23日至26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确定了跨世纪语言文字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继续贯彻国家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规律,重在建设,积极、稳妥、逐步地推进工作,使语言文字工作更好地为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服务.国家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是1986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确定的,具体为: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继续推动文字改革工作,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跨世纪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是:1、坚持普通话的法定地位,大力推广普通话;2、坚持汉字简化的方向,努力推进全社会用字规范化;3、加大中文信息处理的宏观管理力度,逐步实现中文信息技术产品的优化统一;4、继续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扩大使用范围.
  跨世纪语言文字工作的奋斗目标是:2010年以前,制订并完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文字法》相配套的一系列法规;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交际中的方言隔阂基本消除,受过中等或中等以上教育的公民具备普通话的应用能力,并在必要的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与口语表达关系密切行业的工作人员,其普通话水平达到相应的要求;汉字的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社会用字混乱现象得到有效的遏制,出版物用字、影视屏幕用字和计算机用字达到较高的规范水平;汉语拼音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扭转拼写中的不规范现象;建立起有效的中文信息处理的管理制度,做到凡面向社会推广的中文信息技术产品,均经过国家语言文字工作主管部门在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方面的审查认定.下世纪中叶以前,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和各项管理制度更加完善;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交际中没有方言隔阂;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显著提高;中文信息技术产品在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方面实现较高水平的优化统一.
  --------------------------------------------------------------------------------
  语言文字工作为什么要注重法制建设?我国哪些全国性法律、法规对规范使用语言文字作出了规定?
  语言文字工作必须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这是语言文字工作深入发展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语言文字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拓展.1986年和1997年国家两次召开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分别确定了新时期和跨世纪的语言文字工作目标、任务及基本措施.当前,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中心任务,语言文字工作应致力于提高全社会语言文字应用规范化水平.这意味着语言文字工作已从宣传、教育、号召、动员的层面发展到对全社会语言文字应用实施有效管理的阶段,“语言文字工作也是政府行为,也要加大行政管理力度”成为共识.法制化是实施行政管理的基础和保障,“实行依法管理”正是当今语言文字工作的时代特征,也成为语言文字工作深入发展的迫切要求.另外,语言文字工作法制化还是社会民主与法制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贯彻十五大“以法治国”精神的重要内容,中国要建立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语言文字法制是其中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建国以来,语言文字工作在法制建设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很多全国性法律、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义务教育法》、《国家公务员条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等,它们都对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作出了明确规定(详见本光盘“政策法规”/“相关法律法规中有关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规定”部分内容).地方立法工作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各地先后出台了近30个语言文字地方法规和行政规章,并进行了依法管理的有益尝试.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由江泽民主席签发第37号主席令颁布,并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门法律,具有里程碑意义.
  以上情况说明,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有关部门对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非常重视,并通过法律明确了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是公民的义务和责任,成为业务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此,我们每个人都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把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真正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努力做好.
  --------------------------------------------------------------------------------
  关于汉语言文字的使用,国际上有什么规定?
  汉语是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联合国文件的中文文本用的是包括简化字在内的规范汉字.
  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文字.国际交往时需要把汉字转写成国际通用的罗马字母(即拉丁字母),转写需要按照一定的拼写法.解放以前和解放初期,中国没有国家的拉丁字母式拼音方案.用罗马字母拼写汉语时,所用的拼写方案纷乱杂呈,各不相同.1958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公布了拉丁字母式的《汉语拼音方案》,从此,在中国,拼写汉语有了法定的拼法.然而,在外文中,用罗马字母拼写汉语地名、人名和其他词语一直是各行其是,互不相同的.同一个“北京”,被拼写为“Peking(英文)、Pekin(西班牙文)、Pequim(葡萄牙文)、Pechino(意大利)等多种形式,使人弄不清它们是不是同一个地名.1977年,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决定采用汉语拼音为中国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国际标准,“北京”就按汉语拼音的拼法写成Běijīng了.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出ISO-7098号文件,明确表示汉语拼音已经作为世界文献工作中拼写有关中国词语的国际标准.文献工作包容面很广,涉及一切用文字表述的信息资料.这是汉语拼音成为更广泛的国际标准的另一个里程碑.【不能扩大到非国家工作人员?即是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负有说明财产来源的义务】

不能扩大到非国家工作人员?即是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负有说明财产来源的义务(四):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工业化之前,英国与其他国家一样,仍然处于传统的农业社会。阎照祥先生在其所著《英国史》中这样描绘“工业革命前的英国”:它告别了内战、流血和专制,可仍未被工业社会浸淫。传统社会风貌处处可见:静谧的乡村、弯曲泥泞的小路,憨厚朴实的乡民,绿茵茵的公有地,哞哞欢叫的牛羊。以后的英国人留恋和赞美农业社会的舒适生活,称之为“快乐的英格兰”。就在这一派田园牧歌的背后,一场使英国社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经济变革逐渐来临。18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发生,并非偶然。
英国建立了一个稳定的君主立宪制度,在这种制度下,有产者牢牢地掌握政权,财产被作为“自由”的基本条件;但同时国家又不受一个人的摆布,经济的成长不会因有可能威胁到国王的个人权力而受到压制。自16世纪始,随着旧式贵族的衰落与中等阶级的兴起,英国逐渐形成了一种三层式的社会结构,以三个社会阶级——土地贵族、中等阶级与工资劳动者为主体。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地主—农民”式的双层社会结构被打破,新的社会群体开始涌现,并促使早先那种封闭的、刚性的社会结构,逐渐被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流动性弹性社会结构所取代。
英国人马克思•韦伯提出了“合理谋利”精神。所谓“合理谋利”,是与在前工业社会中以非经济的强制手段吞占社会财富为特征的谋利手段相对而言的,这与英国的清教传统有关系。孟德斯鸠曾认为,英国人“在三件大事上走在了世界其他民族的前面:虔诚、商业和自由”。自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以来,英国就形成了浓厚的清教氛围。清教所强调的,一方面是勤奋,另一方面是节欲。清教伦理既鼓励人们追求财富,又反对人们不讲信义。这种提倡“合理谋利”的教诲,促使人们,主要是新兴的城市中等阶级,靠自身的努力去扩大生产、创造财富,并且创造出一种可以引发农民市场兴趣、把他们富余产品拿到市场出售获利的新机制。这正是英国人独有的工业民族精神。
仅有精神是不够的,英国在工业化道路面前还有许多障碍,在这方面思想家们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从霍布斯开始,到威廉•配第,再到约翰•洛克,他们的著作,都阐述了一个共同的思想:即个人通过劳动所得到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是“天赋人权”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政府或国家应该保护个人的私有财产。工业化是一个财富急剧增长的过程,很多国家一直到工业化带来的财富增长之后才认识到确立私有财产权原则的重要性,而英国却在工业化到来之前就解决了私有财产的地位问题。另一个重大障碍便是重商主义。作为指导英国发展的国家政策,重商主义曾帮助英国保持过去的财富,但在工业化方兴未艾的时候,它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于是,突破重商主义的束缚,为经济“松绑”,就成为时代的需要,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
(节选自《工业革命:英国世界霸权形成的前提》,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有关概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层式的社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开放性、流动性,这与“双层社会结构”的封闭、刚性不同。
B.“合理谋利”与前工业社会中以非经济的强制手段吞占社会财富为特征的谋利手段不同。
C.“天赋人权”是指财富急剧增长的过程,个人通过劳动所得到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重商主义”虽然帮助英国保持了过去的财富,但在工业革命时期,却成为了时代发展的束缚。
小题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工业化之前的英国,告别了内战、流血和专制,有着传统社会的风貌,被过着舒适生活的英国人赞美为“快乐的英格兰”。
B.君主立宪制度,有利于有产者掌握政权,同时国家又不受一个人的摆布,不会因国王的个人权力而压制经济的成长。
C.亨利八世以来的清教改革,一方面强调勤奋,鼓励人们追求财富;另一方面强调节欲,反对人们不讲信义。
D.很多国家一直到工业化带来的财富增长之后才认识到确立私有财产权原则的重要性,这是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重要原因。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1:C(不只是“财富急剧增长的过程”中,个人财产都神圣不可侵犯;“神圣不可侵犯的私有财产”只是“天赋人权”的一个组成部分。)           
小题2:B(A,并不是被当世的英国人赞美,而是“以后的英国人留恋和赞美”。C,不是“清教改革”是宗教改革。D前后不构成直接的因果关系。)

不能扩大到非国家工作人员?即是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负有说明财产来源的义务(五):

关于国家发展的政治作文
不要少于600字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二0二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全部取消,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企业和金融、财税、投资、价格、科技等领域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进出口总额大幅增加,实施“走出去”战略迈出坚实步伐,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增加,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居民消费结构优化,衣食住行用水平不断提高,享有的公共服务明显增强。
  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基层民主活力增强。人权事业健康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贯彻。行政管理体制、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效明显。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全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
  社会建设全面展开。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就业规模日益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不断健全,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管理逐步完善,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速推进,裁减军队员额二十万任务顺利完成,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全面加强,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能力显著提高。
  港澳工作和对台工作进一步加强。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与内地经贸关系更加紧密。两岸政党交流成功开启,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达到新水平。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开拓奋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不能扩大到非国家工作人员?即是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负有说明财产来源的义务(六):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空前。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太平洋地区,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战争。……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历时四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这场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战争期间,双方死伤达3000多万人,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
——九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九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三:进入21世纪,国际形势总体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区域性冲突和局部动荡依然存在。如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冲突不断,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科特迪瓦已处于内战边缘,苏丹就南部是否独立进行全民公投,利比亚战争仍在持续……
(1)一战的导火线是什么?它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战全面爆发的时间及开始事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更好地维护和平,反对战争,你认为中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萨拉热窝事件;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2)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
(3)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地区冲突、恐怖主义、宗教纷争等。
(4)任务:一方面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当作第一要务。坚持改革开放,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抓住机遇,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和平力量。另一方面,中国要和世界人民一道,努力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力争通过协商和对话方式解决地区冲突,维护世界和平。

不能扩大到非国家工作人员?即是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负有说明财产来源的义务(七):

振兴中华的人 不是第一个提出“振兴中华”的人 (50字左右)

振兴中华 提出四化
经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这个方针的贯彻执行,我
国的经济状况一天天好转了.
  周恩来是多么希望经济建设能够稳步地、持续地发展,实现
国家的繁荣富强呀!在这个时期,他完整地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
目标.
  周恩来正式向全国提出“四化”号召,是在1964年12月20日
到1065年1月4日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他在这次会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概述了我国农业、工业
、财政贸易、文化教育等方面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宣布调整国
民经济的任务已经基本上完成,整个国民经济将要进入一个新的
发展时期.他说:“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就是要
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
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再早一些,1963年1月底,他在上海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已经
提出过:“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
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
  周恩来最早讲“四化”是在1954年.这年9月23日,他在第一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
“我国的经济原来是很落后的,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
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
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
  从1954年起,在以后的20多年中,关于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宏
伟目标,周恩来先后讲过七次,内容越来越完整.“四化”终于
为全国人民家喻户晓.
  50年代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仿照苏联的模式.周恩来一面
认真地领导大家学习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一面强调
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中国的国情.他不断发现苏联的
经验不能照搬照抄,指出不能说苏联怎么样,我们就必须怎么样
,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分析研究,要有创造和发展.他当
时提出四个现代化,就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跳出已有
模式的开始,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建设的实践相结合
的新认识,是思想上的一个飞跃.
  革命胜利了,怎样进行建设?苏联的经验是要实现国家工业
化,标准是工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全部产值中达到70%.斯大林
1933年对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作总结,就是说工业产值在国民经
济全部生产中的比重已经增长到70%,苏联已由农业国变成工业
国了.我国在革命战争年代,考虑过我国未来是要实现工业化的
.毛泽东在1945年曾经提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
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
业近代化而斗争.”建国前夕,毛泽东又说:“人民民主专政的
国家,必须有步骤地解决国家工业化的问题.”周恩来主持起草
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共同纲领
》中,也提出,“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
为工业国.”
  1952年8月,周恩来主持起草《中国经济状况和五年建设的任
务(草案)》.那时,在这个草案里,提到的基本任务还是“为
国家工业化打下基础”.
  经过三年恢复和一年建设的实践,周恩来和中共中央的同志
显然已在考虑“现代化”的要求了.周恩来1953年9月在政协全国
委员会常委会上提到了“国防现代化”.这年12月,中共中央宣
传部颁发的经中共中央批准的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
习和宣传提纲中,也提到了“现代化”,并且讲了“工业化”同
“现代化”的关系:“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就可以促进农业和交
通运输业的现代化,就可以建立和巩固现代化的国防,就可以保
证逐步完成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改造.”这说明当时的看法是
,“现代化”是由“工业化”而来的,要由实现“工业化”而促
进“现代化”.
  在上面这些思想认识的基础上,1954年9月23日,周恩来根据
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积累的经验,根据人民进行经济建设实践的
体会,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建设
和发展我们的国家,需要有一个长期的、振奋人心激励斗志的奋
斗目标.当时提出这样的目标是很有远见的.因为,原来的“工
业化”的标准显然不能起到长期奋斗目标的作用.“工业化”的
标准,如果按照苏联的百分比要求,即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总值
中占70%,我国达到这个要求所需的时间并不用很久.根据一些
材料估计,在抗日战争以前,我国现代工业产值只不过占国民经
济总产值的10%左右.1953年的统计,我国使用机器的工业的产
值1949年约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左右,1952年是28%左右.19
56年7月,周恩来在会见南斯拉夫驻华大使波波维奇时讲到:我们
要实现工业化,至少必须争取使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
达到60%到70%.这里所说的这个百分比大体相当于苏联宣布由
农业国变成工业国时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我国,19
57年,工农业总产值1241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704亿元,占56.
7%.1958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1649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 10
83亿元,占65.6%.1959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1980亿元,其中
工业总产值1483亿元,占74.9%.所以,如果按照60%到70%的
要求来说,1958年已经达到了;如果按照苏联宣布由农业国变成
为工业国的百分比要求说,1959年也已经达到了.
  但是,周恩来多次对周围工作人员明确说过,他不赞成过早
地宣布实现了工业化.1956年2月8日,他在国务院第24次全体会
议上说:“绝不要提出提早完成工业化的口号.”
  这年9月,他在中共“八大”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
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在这个报告中,他对工业化的解释有
了创造性的提法.他说:“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要要求就是
要在大约三个五年计划时期内,基本上建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
.”这一点,后来写进了“八大”通过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
第二个五年计划(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二年)的建议》中.《建
议》要求“保证我国有可能大约经过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基本
上建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使我国能够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
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
  11月,他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引述了“八大”的方针:
“为了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我们
必须在三个五年计划或者再多一点的时间内,基本建成一个完整
的工业体系.”“建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这就把社会主义
工业化的内容充实和进一步发展了.
  什么叫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在中共“八大”上周恩来曾经
解释过.他说:“这样的工业体系,能够生产各种主要的机器设
备和原材料,基本上满足我国扩大再生产和国民经济技术改造的
需要.同时,它也能够生产各种消费品,适当地满足人民生活水
乎不断提高的需要.”后来,在八届二中全会上,他进一步说明
:“我们的工业化,就是要使自己有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
.”他说:“我们所说的在我国建立一个基本上完整的工业体系
,主要是说,自己能够生产足够的主要的原材料,能够独立地制
造机器,不仅能够制造一般的机器,还要能够制造重型机器和精
密仪器,能够制造新式的保卫自己的武器,像国防方面的原子弹
、导弹、远程飞机,还要有相应的化学工业、动力工业、运输业
、轻工业、农业等等.但是,应该指出,基本上完整并不是说一
切都完全自足.”
  这是周恩来在国家建设的实践中对工业化标准的认识的深化
,也是对我们国家和民族在相当长时期内奋斗的目标认识的深化
,进而提出了四个现代化.当然,现代化的要求更为长远,更有
号召力,更激奋人心;而现代化的目标一经提出,随着实践的发
展,周恩来的认识也继续发展着.
  1954年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的内容,和现在我们说的四个现代
化的内容有所不同,主要是现在不再把交通运输的现代化专门作
为一项内容.这是因为周恩来后来作了更改;同时,这几个现代
化的提法,也受到了中共中央其他领导人的重视和接受.1957年
8月13日到20日,周恩来在北戴河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和1958年计划、预算以及国
务院的体制等问题.他在会上讲到工业的时候,说工业是“包括
交通运输在内”的.他指出,“交通运输是要先行的,但要全面
安排”.因此,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就包含在工业现代化之内,
不再单独列出了.这年,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
盾的问题》.这篇文章中提了“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
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958年5月,刘
少奇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也提了“尽快地把我国建设成为
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
国家”.“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决议中,也写上了要为这三个
现代化而奋斗.1959年底到1960年初,毛泽东在边读边议苏联的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时,讲到建设社会主义,他
说,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
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也就是耍重新提出1953、1954年周恩来提
过的国防现代化.但是,这个主张当时还没有经过中共中央讨论
而成为统一的认识.这从1960年朱德的一次讲话中可以看出来.
这年9月,朱德接见和宴请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在致词中还
是说“为尽快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高度发展的现代工业、
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直到1961年
9月15日中共中央在关于当前工业问题的指示中,才恢复了1954年
周恩来的“四个”现代化的提法:“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
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里边,把文化和科学联在一起提现代化,是并不很恰当的
.周恩来主张“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文化
,发展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文化”.他说:“我们对欧
美文化的态度,是否定其反动的东西,同时吸收好的东西,为我
们所用.”“对封建主义文化也要先否定它,再批判地接受它好
的东西.”他认为更恰当的提法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956年1月
,他就曾经说过:“现代科学技术正在一日千里地突飞猛进.”
科学方面的最新成就“使人类面临着一个新的科学技术和工业革
命的前夕”.“我们必须赶上这个世界先进科学水平.”后来,
他在实践中越来越认识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性和它对工业、
农业、国防现代化的重大影响,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只有掌握了最
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有巩固的国防,才能有强大的先进的经济
力量.1963年1月他在上海各界人士春节座谈会上,提出了“科学
技术现代化”.他在讲四个现代化的时候说,我们要正确地认识
科学技术现代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意义,要使我国实现四
个现代化,“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这个思想,周恩来也是早就有了的.1956年1月在中共中央召
开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上,他说过“科学是关系我们的国
防、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有决定性的因素”.
  关于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问题,周恩来的认识后来也是
有发展的.他进一步指出不能孤立地提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
工业体系问题,同时还应当提出建立国民经济体系问题,要建立
我国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因为我们国
家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在建立工业体系的同时,必须大力发
展农业,加速农业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进程,相应地发展交通运
输业.工业现代化和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不能孤立地进行,必须
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要求出发,全面地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
  1964年12月,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上完整地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同时,还提出了两步走的设想.第一
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
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
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他这次提出的四个现代化,以
及四个现代化的内容和两步走的设想,当然是中共中央领导人共
同考虑和同意的.“四化”的内涵已经是现在所说的内容;而两
步走的设想,表明了周恩来的思想又进了一步.第一步可以说是
对工业化的思想的进一步深化,第二步则对“四化”提出了时限
的要求.
  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宣布四个现代化目标之后,本
来打算从1966年起,在建设上用“巨大的而又是稳重的”步伐,
开始迈进.但是,“文化大革命”打断了这个进程.
  十年后,1974年冬,邓小平受毛泽东委托,代周恩来主持起
草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周恩来原
来的身边工作人员参加了起草工作,提议在报告中把周恩来关于
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一贯思想,作为经济部分的重点来写,与第三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周恩来的《政府工作报告》相衔接.邓小平
采纳了这个建议.报告写出后,送周恩来阅后得到了同意.1975
年1月18日,在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以顽强的意志,
战胜了沉重的癌痛,以激昂有力的全国人民熟悉的声音,作了报
告,重申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这一报告使全场振奋,长时间地掌
声雷动.他再次给中国人民鼓起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的斗志.
  1978年12月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全党工作的着重点
从1979年起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指出:“把全党工作
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这对于实现国民经济三年、八年规划和二十三年设想,实现农业
、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巩固我国的无产阶级专政,
具有重大意义,”随后,邓小平指出:“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政治
路线,概括地说,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
Sorry,我不太会归纳概括,你将就着自己概括试试吧= =……

不能扩大到非国家工作人员?即是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负有说明财产来源的义务(八):

金融学 判断题 求秒回
( )6、外汇市场即进行本币和外币之间买卖的市场。
( )7、商业银行与其他专业银行及金融机构的基本区别在于商业银行是唯一能够接受、创造和收缩活期存款的金融中介机构。
( )8、负债管理理论盛行的时期,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得到扩大,从而大大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
( )9、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具有向政府提供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的义务。
( )10、在信托关系中,信托财产的财产权即财产的所有、管理、经营和处置权,随着信托关系的确立,从委托人转移到受托人。
( )11、货币需求就是一种货币需求愿望。
( )12、根据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当市场利率足够低时会产生“流动性陷阱”,即货币需求只有谨慎动机和交易动机决定,是国民收入Y的正相关函数。
【不能扩大到非国家工作人员?即是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负有说明财产来源的义务】

题太多了,放弃吧!

不能扩大到非国家工作人员?即是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负有说明财产来源的义务(九):

民办非企业单位既然是非营利性组织,那人们为什么还要举办?

民办非企业单位其宗旨是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通过自身的服务活动,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其目的不是为了营利.社会公益性是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最大特征.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盈余和清算后的剩余财产则只能用于社会公益事业,不得在成员中分配.
如民办学校其宗旨应该是弥补国家教育力量的不足,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目的.但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又允许其按规定收取一定的费用,并且可以盈利.但盈利的资金应投入到扩大教育事业中去.其他的民办医疗单位、民办文化单位、民办科研单位、民办体育单位等,都具有同样的性质.
所以人们办民办非企业单位主要是尽一份社会责任.

不能扩大到非国家工作人员?即是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负有说明财产来源的义务(十):

(22分)资产阶级政府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政策方针,反映出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无论早期还是晚期重商主义,都把货币看做是财富的唯一形态,把货币多寡作为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都强调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在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时,各国有不同的侧重点。西班牙和葡萄牙最重视控制金银的贸易。英国同其他欧洲国家相比,重商主义政策最明显的体现是实行对外扩张,为此,政府进行商业战争和颁布一系列航海法令。
——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1)指出材料一中重商主义的内涵。并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西欧国家在15—17世纪资本主义兴起时期实行重商主义的具体措施。(6分)
材料二 亚当·斯密基于自由放任的原则认为在国内经济生活方面的自由竞争和在对外贸易方面的自由贸易同样重要。……英国是19世纪最早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第一,19世纪60年代的自由贸易政策,使国际贸易取得异乎寻常的增长。……第四,对殖民地的自由贸易政策损害了殖民地国家的利益。在欧洲与东方的贸易中,很多贸易条约是在非平等、非自愿互利的条件下签订的。……
——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2)依据材料二,指出亚当·斯密提出的经济原则和政策;并说明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贸易政策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6分)
材抖三 凯恩斯认为,在自由资本主义下,仅靠私人经济是不能达到经济最大化的,期间需要国家出面来弥补和干预,以使国民收入全部用来生活消费和生产投资,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的最大化。一般而论,国家的干预和弥补,必须是在不损害个人的自由基础上进行的人性管理,因而大体上限于以财攻货币手段刺激有效需求。
——何正斌《经济学300年》
(3)指出材料三中凯恩斯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在二战后对这一理论的实践。(4分)
材料四 但是1973年危机以后,如果继续按照凯恩斯的办法去扩大社会需求,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减少失业,就势必会加剧通货膨胀,造成严重的物价上涨,削弱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如果反过来实行缓和通货膨胀和控制物价上涨的紧缩政策,又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增加失业人数,甚至会加速触发新的经济危机。面对这种病症,钒恩斯主义一筹莫展。
——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经济的“病症”的表现和各国政府的解决办法。(6分)



(1)内涵: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强调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2分)

措施:殖民掠夺、商业贸易、贩卖黑奴贸易、海盗劫掠、商业战争。(答出三点即得满分,4分)

(2)原则和政策: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答出两点即可,2分)

影响:自由贸易政策的实施一方面促进了英国和国际贸易的增长;(2分)另一方面损害了殖民地国家的利益(东方国家或多或少被剥夺了本国的关税自主权,西方国家将自由贸易原则强加给对方,又由于有最惠国条款的存在,东方国家的大门向所有西方国家敞开),体现了对相对落后国家的不公平。(2分)

(3)定位:政府用经济办法调节有效需求,刺激消费,即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分)

实践: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2分)

(4)“病症”: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或“滞涨”)(2分)

解决办法:各国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英美等国家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2分)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2分)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angji938288/

推荐访问: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 工作不负责任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