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药杂志

来源:创业资料 时间:2018-11-29 11:00:12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创业资料】

中国新药杂志(共8篇)

中国新药杂志(一):

什么是随机双盲多中心实验?

美国病毒基因公司在北京地坛医院非法试验治疗艾滋病药物一事,一年前已经闹得沸沸扬扬.最近由于英国《自然》杂志做了报道,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见《北京科技报》2005年6月1日报道《艾滋病药物人体试验再受关注》).病毒基因公司驻北京负责人向《中国新闻周刊》提供了一份据称由“第三方”做的临床试验报告.记者将该报告拿给我看,我看后指出,没有必要太深地去看它的相关实验数据,因为样本太小(仅34名患者),而且缺乏双盲的对照组试验,结果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要试验一种药物的疗效,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只要找一批病人,对他们用药,看看能不能把他们的病治好,不就得了?在以前,医生的确是用这种办法做临床试验的,有时也能够有很明确的结果.1885年7月6日,巴斯德做了一次被认为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临床试验,给一位9岁的男孩注射了狂犬病疫苗.这名男孩在两天前被一头狂犬严重咬伤.在随后的10天内,巴斯德给这名男孩共注射了12次疫苗.几天后,男孩便康复回家了.第二年3月1日,巴斯德向法国科学院报告了他对狂犬病的治疗结果,呼吁建立狂犬病疫苗中心.到1890年,世界各国许多地方都建立了狂犬病治疗中心.
由于人们在得了狂犬病之后必死无疑,死亡率百分之百,而巴斯德治疗的狂犬病人却活了下来,因此不难得出结论,巴斯德的疗法是卓有成效的.但是这个著名的试验也是一个很不寻常的事例.能够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极为罕见.药物通常只是用来减轻、消除症状,减少病痛,降低死亡的危险.对绝大多数疾病来说,药物疗效并不是非此即彼、要么有效要么无效没有中间状态那么简单.这时候,要判别药物的疗效,就困难得多.
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人们对药物疗效的认定.许多疾病都能够自愈,例如感冒、失眠症,不必治疗也会痊愈.甚至像癌症这样的所谓“不治之症”,也有一部分病人会自愈.还有许多疾病的状况受病人的心理因素的影响很大,给病人服用并无药效的假药(“安慰剂”),也会出现一定的疗效,有时能达到30%甚至更高.有些慢性病,病情自己会时好时坏.而像心肌梗死、中风这种能致命的疾病,其死亡率与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波动很大,难以对个体做出预测.还有一些疾病的病情好坏,取决于病人的自述或医生的主观判断,其结果很容易受到病人或医生的主观愿望的影响而出现偏差.
为了避免上述因素,在临床测试一种新药的疗效时,就必须精心设计试验方案,进行对照试验.在对照临床试验中,一组病人接受新药治疗,其他组——对照组——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分成不接受任何药物治疗、接受安慰剂治疗、接受已有药物的治疗或不同剂量的新药治疗组,然后比较不同组的结果.其中最基本的对照组是安慰剂对照组,即使用外观应与试验的新药相同或相似,而又不含任何药理活性物质的制剂(其主要成分通常是淀粉或生理盐水),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心理因素对药物疗效的影响,是新药临床试验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
在做对照试验时,为了尽量避免主观偏差,还需要遵循其他一些原则.在有可能影响药物效果的各个方面,新药组和对照组的病人都应该相同或相似,例如所有的病人都必须患有相同的疾病,或处于同一疾病的相同发病阶段.而且,新药组和对照组的病人的年龄、体重、健康状况、接受其他治疗的情况等各个方面也应该尽量相似.
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遵循“随机化”原则,即参加临床试验的所有病人被随机地分配到不同的组,病人将进入哪一组完全由随机产生的编号来决定,而不是人为地挑选哪些病人进入新药组,哪些病人进入对照组.如果参加试验的病人群体足够大,随机化分配的结果将会使新药组和对照组的病人有相似的特点.否则,如果由研究人员来挑选的话,就可能有意无意地把病情较轻的病人挑选入新药组,使得新药组的疗效过于显著.
在临床试验中,一方面,如果新药组病人知道自己吃的是新药而对照组病人知道自己吃的是无效的安慰剂,那么心理因素就可能对两组病人的疗效分别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研究人员为了能得到好结果,有意无意地可能会对新药组病人更精心护理或施加暗示影响病人,在判定疗效时,会倾向于更正面评价新药组病人,更负面评价对照组病人,只收集对新药有利的数据而忽视不利的数据等等.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偏差,在临床试验中还必须遵循“盲法原则”.
如果病人不知道但是研究人员(医生、护士和数据分析人员)知道谁服用的是新药谁服用的是安慰剂,这是“单盲”,但是如果研究人员和病人都不知道分组情况,则属于“双盲”.双盲是避免主观偏差的最好办法.在双盲的情况下,分组情况由第三方人员掌握,医生、护士在“盲态”下给病人使用药物或安慰剂,观察疗效和收集病人的数据,然后把资料交给同样处于“盲态”的数据分析人员去分析.只有在最后需要比较新药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时,才会解除“盲态”,让研究人员和病人知道分组情况.
有时候,通过其他方式(例如临床经验积累、仔细的观察)也能够发现药物的疗效,但是这样的发现往往是不可靠的,不足以得出科学的结论.随机的、双盲的、有对照的临床试验虽然不是发现药物疗效的唯一方法,却是能够确定药物疗效的最可靠的方法.

中国新药杂志(二):

克隆技术在现代的运用?
紧急紧急!

“克隆”一词于1903年被引入园艺学,以后逐渐应用于植物学、动物学和医学等方面.广泛意义上的“克隆”其实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只是没叫它“克隆”而已.克隆是人类在生物科学领域取得的一项重大技术突破,反映了细胞核分化技术、细胞培养和控制技术的进步.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译, 意为生物体通过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简称为“无性繁殖”.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物繁殖的过程叫克隆,这门生物技术叫克隆技术.利用克隆技术可以在抢救珍奇濒危动物、扩大良种动物群体、提供足量试验动物、推进转基因动物研究、攻克遗传性疾病、研制高水平新药、生产可供人移植的内脏器官等研究中发挥作用,但如果将其应用在人类自身的繁殖上,将产生巨大的伦理危机.克隆技术在带给人类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问题,但我们不能因为这项技术可能带来严重后果而阻止其发展,它的产生归根结底是利大于弊,它将被广泛应用在有利于人类的方面.我国计划利用克隆技术,使频危鱼类复生.通过采用低温保存细胞克隆技术,中华鲟等濒危鱼类有望死而复生.我国鱼类克隆专家、江汉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余来宁教授表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濒危鱼类低温保存细胞克隆技术研究目前进展顺利.  早在上世纪60年代,由我国童第周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已经在细胞核移植上取得了成功,大大地推动了鱼类克隆研究的进程,使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科研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近几年来,我国开展鱼类克隆应用研究较少,国外研究水平已有超越我国的趋势.据余来宁教授介绍,濒危鱼类低温保存细胞克隆技术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在细胞水平上保存和恢复白鳍豚、白鲟、中华鲟、长江鲟、胭脂鱼、鲟鱼等我国特有濒危珍稀生物,从而达到保护濒危物种的目的,项目计划在2006年完成.  余来宁教授表示,根据已有的研究经验,克隆鱼类技术成功率低.实验上千次,也许只有百分之一的实验符合要求,这也是阻碍该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关键.目前研究人员主要围绕提高克隆成功率开展研究:优化核移植技术、筛选发育全能性较好细胞、供体核与卵配合问题和核质技术、研究重组胚胎的激活方式、鱼类细胞低温保存方法及克隆技术等.为了解决试验材料的难题,研究人员遴选了斑马鱼、泥鳅、带鱼、白鲢等常见物种作为科研试验的替代材料.  生物技术的范围很广,从基因组破译到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等等,但生物技术的核心目标是为人类自身特别是人类健康服务,正因如此,克隆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动物而不是植物.1997年2月英国罗斯林研究所宣布克隆成功的小羊多利,是用乳腺上皮细胞作为供体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的,它翻开了生物克隆史上崭新的一页,突破了利用胚胎细胞进行核移植的传统方式,使克隆技术有了长足的进展.自克隆小羊多利成功后,世界各国引起强烈的反响,有的看作福音,有的则视为祸水.生物克隆取得突破,最大的好处是培养大量品质优良的家畜,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使畜牧业的成本降低,效率提高,还可提供某些药物原料以提高人类免疫功能等等.利用克隆技术还可以大量复制珍稀动物,挽救濒危物种,调节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为人类造福.当然,克隆技术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一些克隆动物在遗传上是全等的,一种特定病毒或其它疾病的感染,将会带来灾难,如果无计划克隆动物,会扰乱物种的进化规律,干扰性别比例,这种对生物界的人为控制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危害.但只要采取相应的研究对策,制订科学的克隆计划,这种负效应就可以避免.至于克隆人由于涉及伦理和人权问题,因此一直是社会各界争论的话题.有科学家指出克隆人是一个没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当代生物史证明,克隆技术只能复制出外貌特征相同的生物,不能克隆出被复制者原有的才能.人的思想才能受后天的制约.所以,即使有人能克隆出酷似历史上的伟大领袖、伟大科学家那样的人物,也仅在外貌上相同,却缺乏伟大领袖、伟大科学家那样的思想、气质、才能,试问这样的克隆具有什么意义?至于有人主张克隆人以取得人体器官,用于医学上人体器官的移植,这也是不可行的.因为克隆出来的人首先是一个公民,他享有人权,如果克隆人不肯捐赠器官,你发明者也不能侵犯人权.根据美国《时代》杂志和美国有线新闻网(CNN)上个月联合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美国人不赞成克隆人.但在问及有关具体细节时,很多人又表示,克隆技术的可行性得视具体情况而定.譬如,28%的被调查者认为,如果是为了拯救其他的生命,制造人类身体的重要器官将被视为合法;约21%的人赞同通过克隆人来挽救被克隆者的生命;20%的人觉得,可以通过克隆技术来帮助不育夫妇.虽然许多人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反对克隆人,可是相当一部分人(约34%)将他们的宗教信仰作为最主要的理由.22%的人说,克隆技术同化了人们的特征和个性,另有22%的人担心克隆会被用作某些可疑的目的,譬如克隆优等人种甚至军队.总之,根据调查结果,69%的人认为克隆人冒犯了上帝的权威.将近一半(45%)的美国人认为,在未来10年内制造一个克隆人是有可能的.

中国新药杂志(三):

为什么化学中几十年如一日的英文名词,到了中文却像走马灯一样变幻不定?
几十年来的英文的化学词汇的翻译,为什么让人觉得昨是今非,今是昨非,反反复复,变幻不定?还是、、、、

比较常见的两种情况
1 某些音译词汇.
2 有些高分子结构本来命名就不唯一.
当然不排除某些恶意商贩不用常用名而改用学名误导民众.
哦,差点儿忘了,不排除有些名词初期翻译不合理,所以改进的.其实就像我们常见的那个白宫就不完全合理,只是没人去改,也没人有能力去改正这么大范围的习惯.

中国新药杂志(四):

我有一篇文章要投,请问投《中国药学杂志》呢?还是投《中国实用医药》呢?不知道哪个杂志好一些?

《中国药学杂志》好些,好像是南药出的.

中国新药杂志(五):

药理学的国家标准什么
我目前只知道《药物分析》的国家标准是《中国药典》.
药理学,药剂学,
【中国新药杂志】

药理学和药物化学没有专门的国家标准的,药剂学的国家标准也是《中国药典》,简单的说,《中国药典》是药学类学科的通用国家标准啦.【中国新药杂志】

中国新药杂志(六):

今年我们班订阅的杂志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和《中国少年报》.修改病句

“杂志”与“《中国少年报》”冲突
今年我们班订阅的杂志和报纸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和《中国少年报》
或者改成:今年我们班订阅的杂志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

中国新药杂志(七):

2013年4月6日,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可用于冶疗H7N9禽流感的新药帕拉米韦注射液上市.帕拉米韦的化学式C15H28N4O4,则下列有关帕拉米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帕拉米韦属于氧化物
B.帕拉米韦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C.帕拉米韦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力1:1
D.帕拉米韦是由15个碳原子、28个氢原子、4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

A.由帕拉米韦的化学式C15H28N4O4可知,它是由四中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符合氧化物的概念,故错误;
B.由帕拉米韦的化学式C15H28N4O4可知,帕拉米韦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C.由帕拉米韦的化学式C15H28N4O4可知,帕拉米韦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4):(16×4)=7:8,故错误;
D.帕拉米韦是由帕拉米韦分子构成的,1个帕拉米韦分子中含有15个碳原子、28个氢原子、4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故错误.
故选B.

中国新药杂志(八):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世纪期刊)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世纪期刊仅仅回溯收录1994年之前的一些重要期刊文献,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AJ)的一个子集而已.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994年至今(部分刊物回溯至创刊),共 31817518 篇,今日新增 1048 篇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世纪期刊)
1979年至1993年(部分刊物回溯至创刊),共 5520484 篇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angji955728/

推荐访问:中国新药杂志官网 中国新药杂志编辑部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