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皮南瓜种植技术

来源:百科 时间:2016-07-22 11:50:32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百科】

红皮南瓜种植技术(一)
红皮南瓜栽培技术

红皮南瓜南方栽培技术(经验版)

一,栽培季节

分为春季栽培和秋季栽培,春季在清明前后播种,有温室可提前到三月份的中下旬,七月左右收获。秋季栽培在八、九月份播种,来年的一月份左右收获。在广西南部部分地区,可在十一月初播种在二月份收获。本茬少量是十一月下旬播种,大多是在十二月初播种,三月底开始收获。资料报道说春季种植病毒病发生严重,以秋季种植为好。

二,种子处理,有55度左右的热水浸泡15分钟,再在自然水温中浸泡2到4小时,(新种子浸久些,老种子短些),浸泡 时可在水中加入一些激素,以促进种子发芽。实际我们做的是用常温水加一点催芽剂来浸泡种子2到4小时后播种。

三整地,

整地与施肥选择易灌易排的高燥地块种植南瓜,土壤质地以砂壤或壤土为宜.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翻耕土地,.南方由于春季多雨,夏秋干旱,因此要做深沟高畦,以利于排灌.畦宽 (连沟)为2.8-3米.

四播种,

先将地整平,按行距2.8到3米,开20到30厘米的沟,在沟中撒一层复合肥和一层发酵好的鸡粪,覆盖一层土,然后铺滴管 ,最后覆盖地膜。种前先将地通过滴管浇透水,然后用小铲挖开地膜及泥土,放入种子,再铲一铲泥将种子覆盖,间距35到40厘米,种完后再滴适量水,覆盖种子的泥土湿润即可。以后及时查看土壤湿度,决定是否要浇水。

五苗期到开花前病虫害管理

由于是地膜覆盖,在出苗时部分苗会顶住地膜,无法出苗,所以要及时查看,破开地膜,如果不及时,苗就会被高温闷伤甚至闷死。当大部分苗子叶完全展开,即多菌灵八百倍或代森锰锌一千倍液喷洒保护,第一片真叶展开时,即用叶面肥加防病毒的药喷,防治病毒病。同时防治蚜虫和白粉虱类刺吸类害虫,减少病毒传播。也要注意防治叶甲类食叶类害虫。以后每隔十天左右用一次药,开花前一定要控制住病毒病,发现一株拔一株。南瓜病虫害较少,在开花前除了病毒病外,未发现其他病害。

六开花结果到收获期病虫害管理

在开花期,由于受到瓜食蝇(针蜂)的危害,致使大批落花,用丙溴磷喷,有驱避害虫的作用,再结合其它杀虫剂防治。在开花后到拳头大小期间,正是新历二月份中,天气较寒冷,遇到寒潮,气温最低至4到8度左右,致使嫩瓜受到寒害,在表皮形成凹陷的大小不等的斑块,(由于经验不足,开始认为是疫病,后又认为是药害),后来在凹陷的地方形成癞状的突起,严重影响品相。致使在后来防治白粉病的用药中,浓度低于推荐倍数,白粉病无法控制,大面积严重发生。

在开花后,在下风处的一片果园旁的瓜,病毒病危害严重,究其原因如下,一是在下风处,部分害虫被风吹到这里,二是有一片果园,风吹到这被树阻挡而减弱,害虫随着风力减弱而落到附近的瓜苗上,三是果树为害虫提供了藏身之所,用药无法有效的杀灭。

在开花前,瓜苗下部的老叶中发现少量的白粉病斑,用药后虽说无法根治,

但也没有严重的蔓延,后因上述的原因,用药的浓度较低,虽说用对了药且每隔5到7天就连续用药,但白粉病仍无法控制,以致到了最后严重到田里看去一片白,中间就掺杂着点点绿色。白粉病可用晴菌唑(乳剂)加硫磺悬浮剂防治较好。在中后期,如没有什么其它病虫害,基本上可以不用其它药。可以喷施叶面肥尿素或磷酸二氢钾四百到五百倍。

【红皮南瓜种植技术】

七肥水管理

此是重点,书上的东西都是一家之言,我的意见是:不可不信,不可全信.虽有资料参考,但书上说的都是标准,实际情况你却无法完全按照书上所说的去做,书上有的,现实中不一定能照搬,现实中有的,书上不一定有。而且去查资料,你就会深刻体会到什么是天下文章一大抄,这也是我写经验版的主要原因。

由于是铺有滴管,有地膜覆盖,所以施肥就不能用传统的开沟或挖坑施肥方法,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将肥料溶于水中,再通过滴管将肥料输送给植株。方法和大棚的类似,但略有不同。第一步先测量从主管两侧接出来的小管有多长,然后乘以行距大概算出一亩地的面积,第二步找一个可以装一百五十公斤水的大桶,一个抽水量为十立方米每小时的抽水机,一条透明的手指大小的塑料管,长度根据实际情况来取。先将桶放满水,塑料管的一头绑在抽水机的进水口出,另一头帮上重物放到桶的底部,接上电源,计算出将一桶水吸干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为30分钟左右),假如说一亩地计划放五公斤肥料,那就将六亩地需要的三十公斤肥料倒进桶里面,全部溶解后,将一亩地小管的开关全部打开,滴五分钟后关上,那么大概就有五公斤的肥料滴到了这一亩地里,依次操作,一桶肥水就可以滴灌六亩地了。上面说的太抽象了 ,举个例说明。有一块地,种植的行距是二点八米,从主管左右两边接的小滴管都是十五米,那每行总长就是三十米,一亩按六六七平方米算,除以三十,得二十二多,二十二多除以行距二点八,约得

八。就是说,只要打开这八长行中间主管上接小管的十六个开关,开抽水机,滴五分钟,这一亩地就施肥完了 。注意的是,当滴够时间了,一定要先把下一亩地的开关先打开再关上前一亩地的开关,如果不,你就等着爆管了。

施肥的时间和施肥的量,按照资料上的说法,苗期施少量的氮肥,到开花结果期,果实座住有拳头大小时,施用重肥,一到两次,后期基本不用施肥,注意水分管理就可以了。有的资料说在开花前,花蕾形成期施一次肥,叫壮花肥。

我们的实际施肥是这样的,苗期没有施肥,从伸蔓期开始施,第一次用尿素3公斤每亩。十天后施第二次,尿素4公斤加复合肥4公斤每亩。又十天后施第三次,复合肥6公斤每亩。然后一直到果实拳头大小,施用尿素4公斤加复合肥6公斤每亩。十天后再施一次,复合肥7.5公斤每亩。之后不再施肥。

每次滴肥前一天或当天的上午,都用清水先滴灌几分钟,第二日或下午再滴肥,如果滴肥前来不及滴清水,在滴肥后的第二天也要补滴清水。

水份管理

一 在苗期不需要大量的水,视天气和土地的含水量而定要不要浇水,一般天气连续晴朗时和施肥后滴水多些,滴水时间长些。

二 在果实拳头大小后,因为施肥量大,果实生长速度快,增重快,氺份需求量也大,土壤湿度基本保持在七八十左右,所以基本是隔三天左右就要滴一次水,氺份多,肥料才能随水被吸收,果实才不会因缺水而无法快速增重,过早定型变熟进而影响产量。

三 在瓜变红定型后到收获,要保持土壤氺份的稳定性,经常保持湿润,不可忽干忽湿,以防止在氺份过干后突然灌水,引起瓜开裂,

八 瓜的整枝方式

因为经验不足,基本是照书上说的做。采用的方法是单蔓整枝,具体的做法是:在开花前的伸蔓期将七节以内侧枝及瓜都打掉,只留一条主蔓。结果是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效果却不怎么样,因为七节以上的侧枝长的相当的长,而且在前期因为没有将瓜蔓一条条的摆直、压住,瓜蔓都交叉的长在一起,再加上侧枝,相当的密,给后期的整枝造成了很大的难度。也给座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对于坐果节位一起长出来的侧枝,有两种意见,一是打掉,以免其与果争营养,一是保留,侧枝可以吸收更多的水分,可促进瓜的膨大。实际用的是打掉。对于留瓜的节位问题,开始是照资料说的八节以后就可以留,可实际证明,由于离根太近(大都在一米以内),果并不大。留果的节位应该在离根距离一米左右的节位为好,不要管它是第几节。

在开花期间并没有进行人工授粉,因为是露地种植,有蜜蜂授粉,且开花期间天气也较晴朗。

九 成熟收获期

在收获前的十到十五天左右,将瓜立起来放正,以便使其颜色变的均匀,卖相好,立的过程要小心轻放,以防将瓜蔓或瓜柄弄断。湿润的地方要用东西垫在果下面。瓜皮变红变硬,用指甲不容易掐进去,就可以采收了。也可等瓜叶大部分都枯萎后再采收。这茬实际采用的是后面的方法。

在采收期,由于没有经验,只是在地面铺了一层麻包袋或塑料薄膜,就将收回来的瓜直接堆在上面了,致使瓜内部不通风,产生热量,使一部分瓜烂掉。正确的做法是用专门装蔬菜的袋子(像蛇皮袋,但其编织没有那么密)将瓜装好,再累叠起来放好。

十总结

两字:失败。汗颜!!

1、肥水管理。什么时候施肥,用什么,用多少,没有底,唯他人是从。 肥料用尿素和复合肥,但两种各用多少,施几次。

【红皮南瓜种植技术】

2留瓜节位,不少资料说8节以后可以留,但实际是要距根 一米左右留果才是合适的,一般都在十二三节左右。

3虫害,瓜食蝇(针蜂)为害,在幼瓜内注卵,生蛆。引起化瓜。

肥料过多,节位长达20厘米,本人认为是徒长了,引起化瓜。

4补苗。播种时考虑不周,没有将预留的种子播在育苗盘中,而是直接播在地里,致使补苗时要把苗直接从地里挖出来再种下去,伤根严重,移栽苗成活率低,老苗多。

无语了

红皮南瓜种植技术(二)
南瓜栽培技术要点

南瓜栽培技术要点

南瓜种植历史悠久(公元前5000年),世界各地栽培广泛,是人类最早栽培的作物之一,是蔬菜中资源最为丰富、形态变化最大、色彩最为丰富、最具有变异性的种类,被称为植物界“多样性之最”。中国栽培的南瓜主要有南瓜、笋瓜、西葫芦,在云南省还栽培有黑籽南瓜。

一、南瓜栽培技术要点

(一)南瓜品种及播期

1.南瓜品种的分类

按成熟期分:早熟品种、中熟品种、晚熟品种;果实大小分:大南瓜、小南瓜;果实形状分:圆南瓜、长南瓜;用途分:食用品种、观赏品种、嫁接品种。

2.南瓜的适宜播种期

不同地区的适宜播种期,应根据各地气候条件、育苗设施条件、栽培方式、定植时期以及市场需求确定。

3.南瓜的播种量

要根据种发芽率、种子纯度、定植密度等条件来确定,此外要增加10%~20%的备用苗以备补苗。一般情况,如种子发芽率高,纯度好,用种量为每公顷4.5~13.5千克(每亩0.3~

。 0.9千克)

4.南瓜育苗的苗龄【红皮南瓜种植技术】

露地栽培:苗龄一般20~25天并具有2~3片真叶;保护地栽培:苗龄30天左右,此时幼苗3~4真叶。壮苗的标准:苗龄25~35天,株高10厘米左右,茎粗0.4~0.5厘米,有3~4片真叶。

(二)栽培技术

南瓜可以直播或育苗移栽。地温稳定在12℃~13℃以上时,开始露地直播,要使幼芽在断霜后出土。

1.整地与施肥

南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以沙壤土、壤土最为适宜。若是爬地栽培南瓜(西葫芦除外),行距为2~3米,株距0.5~0.7米;若是搭架栽培行距为1.5~2米,株距0.7~1.0米。栽培西葫芦行距为1.2~1.5米,株距0.7~0.9米。栽培南瓜播种前,要进行深翻,并施入圈肥做底肥,一般每亩施基肥2500~4000千克。

2.播种与育苗

南瓜栽培可以育苗移栽,也可以直播。

育苗移栽,先准备好苗床或育苗杯,浇透水,将种子平播于土上或芽尖朝下每个育苗杯中播1粒种子。播种后覆土2~3厘米。保持床温或育苗杯温度在20℃~25℃,3~5天就可出苗。南瓜出苗期间,注意随时轻轻摘掉种壳,以利子叶展开。苗期,要适当控制土壤湿度、苗间温度,防止苗徒长。为了促进南瓜根系发育,利于蹲苗,可进行1次移植,当秧苗有2~3片真叶时,即可定植。

直播,每穴播种2~3粒,要防止老鼠将种子吃光,造成缺苗。补苗后,由于苗生育时间不一致,不利于田间管理与操作。

3.定植

由于云南各地气候差异较大,所以南瓜的定植时间也不一致,只要能保证南瓜苗不要受低温冻害,正常生长,就可以定植或直播。注意定植时不宜过深,以子叶露出地面为宜。浇定根水时,苗叶上不要沾水和泥土,以免影响缓苗和成活。

4.中耕与除草

结合除草进行中耕,由浅入深。注意在除草时,不要移动苗和伤着苗或根系。为促进根系发育,中耕时,要往根上培土。整个南瓜生育期间,一般要进行中耕除草2~3次。无论那次进行操作,都要注意在操作时不要将南瓜植株及叶搞坏。

5.灌溉与追肥

南瓜定植后,如果墒情好,一般不需要灌水。应在这个阶段,应多次进行中耕,同时,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以利壮秧。伸蔓后,距根15~20厘米处,开沟施肥,每亩可施500~1000千克的腐熟粪肥,或15~20千克的速效氮肥,施肥后要灌水,防治速效氮肥烧根。肥料的追施要做到少施、勤施,并在肥后要注意预防烧根及肥害。

6.整枝与压蔓

栽培西葫芦一般不进行打顶整枝。栽培南瓜时,有时,由于枝叶过旺,易引起化瓜。因此,一般在真叶出现6~8片时,进行摘顶,促进发生侧枝。一般南瓜的侧蔓最多留3~4条,留3条最佳,若是有特殊栽培需求,则根据需要进行整枝打蔓、留侧蔓。

7.授粉

若是在设施中栽培南瓜或露地栽培南瓜(花期遇雨天),为提高南瓜座瓜率和产量,预防僵蕾与僵果,可以进行人工授粉或放蜂辅助授粉。南瓜花都是在早晨6点以前就开放,为提高授粉效率和座果率,授粉要在早晨9点以前完成。

二、病虫害及缺素症防治【红皮南瓜种植技术】

南瓜的虫害主要有蚜虫、瓜守和蚂蚁等为害,应用乐果1000倍液,即可收到较好效果。

幼苗期可用1500~2000倍液浓度来防治。防治瓜守、蚂蚁应在上午露水未干时进行,效果比较好。也可用吡虫啉、阿维菌素等药剂防治,效果都较好。

南瓜的病害,主要是白粉病和病毒病。病害的发生,直接影响到南瓜的生长发育,造成缩短生育期、减产,并降低品质。蚜虫是病毒病的传播主体,故要想防治病毒病,必须先治蚜虫,再进行防治。南瓜白粉的症状:此病主要侵染叶片,亦为害茎部和叶柄,一般不为害果。发病初期,叶片正面或叶背面产生白色近圆形的小粉斑,以后逐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斑,似撒上一层白粉,严重导致叶片枯黄。

南瓜白粉病

发生白粉病的条件:露地栽培的南瓜,当田间湿度较大,温度在16℃~24℃时,白粉病很容易流行,在高温干燥条件下,病情即受到抑制;在温室、塑料大棚里容易造成湿度较大、空气不流通的条件也适于白粉病的发生,且常较露地南瓜发病早而严重。

栽培管理粗放,施肥、灌水不适,尤其偏施氮肥过多,易造成植株徒长。枝叶过密,通风不良,株间湿度大,光照不足,植株长势弱,也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防治措施:以选用抗病品种和加强栽培管理为主;预防高温干旱或高温高湿;喷施粉锈宁乳油2000倍液,或喷施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喷退菌特1500倍液。

南瓜炭疽病

症状:主要为害果实,尚未发现病叶和茎蔓染病。果实染病主要发生在接近成熟或已成熟果实上,初现浅绿色水渍状斑点,后变成暗褐色凹陷斑,逐渐扩大,病斑凹处龟裂,湿度大时,病斑中部产生粉红色粘质物。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无病种;施用腐熟有机肥,实施轮作;加强温、湿度管理;棚室中栽培可采用烟雾法;选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250克,隔9~11天熏1次,连续3次左右;可用1000倍的退菌特药剂防治。

南瓜蔓枯病

症状:为害叶片、茎蔓和果实。叶片染病,病斑初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其上微具轮纹。蔓染病,病斑椭圆形至长梭形,灰褐色,边缘褐色,有时溢出琥珀色的树脂状胶质物,严重时形成蔓枯,导致果实不长。果实染病,轻则形成近圆形灰白色斑,具褐色边缘,发病重的开始时形成不规则褪绿或黄色圆斑,后变灰色至褐色或黑色,最后病菌进入果皮引起干腐,一些腐生菌乘机侵入引致湿腐,为害整个果实。

防治方法:选择轮作;选用无病种子;采用配方施肥,施足充分腐熟有机肥;发病初期喷淋75%达科宁(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000倍的瑞毒病锰锌。

南瓜霜霉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初生淡绿色后变黄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带棱角,湿度大时叶背面可见淡灰色稀疏的菌丛。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可喷洒瑞毒霉锰锌1000~1500倍、70%乙磷锰锌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

南瓜疫病

症状:茎、叶、果均可染病。茎蔓部染病,病部凹陷,呈水浸状,变细、变软,致病部以上枯死,病部产生白色霉层。叶片染病,初生圆形暗色水渍状斑,软腐、下垂,干燥时呈灰褐色,易脆裂。果实染病,初生时水渍状暗色至暗绿色斑,后迅速扩展,并在病部生出白色霉状物,2~3天或几天后果实软腐,在成熟果实表面上有的产生蜡质物,生产上果实底部虫伤处最易染病。

防治方法:清洁田园,深翻土地,轮作,提倡轮作或高畦栽培;选用抗病品种;采用配方施肥,减少化肥用量,提高抗病力;加强田间管理;浇灌和喷淋75%甲霜灵800+1000倍代森锌溶液、61%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

缺素症

南瓜缺素症与病毒病症状十分相似,致使判断失误而造成生产成本增加,产品质量下降。 1.缺氮症状:植株叶片小,新叶淡绿,从下到上慢慢变黄。先是叶脉间发黄;花落后坐果量少,果实膨大缓慢。

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前期作业时施用有机肥过少,土壤含氮量降低或氮元素被雨水冲走;另外收获量大,造成土壤中氮肥肥含量减少,追肥不及时也容易出现缺氮病状。

防治方法:根据南瓜对氮、磷、钾三要素和微肥的需求,施用腐熟的有机肥,防止缺氮。低温条件下可施用硝态氮;田间出现缺氮症状时,应立即在根部增施氮肥,也可叶面喷施。 2.缺铁症状:植株新叶、腋芽开始时变黄发白,尤其是上部叶片、生长点附近的叶片和新叶叶脉先黄化,后逐渐失绿;叶片的尖端坏死,发展至整片叶子淡黄或变白,叶脉尖端失绿,出现细小棕色斑点,组织容易坏死,花色不鲜艳。

原因:在碱性大的土壤中,磷施用过量导致缺铁;土壤中的铜、锰等元素过多时,会影响南瓜对铁的吸收和利用,从而也会出现缺铁病状。

防治方法:土壤pH应保持在6~6.5之间,可以施用石灰,但不可过量,避免土壤变为碱性;土壤不要过干或过湿;叶面喷洒0.3%硫酸亚铁水溶液。

3.缺锌症状:叶片小且簇生,斑点先是在主脉两侧出现,主茎节间缩短,叶片小而密,分枝过度,植株矮化,从中间叶片开始褪色,叶的边缘由黄逐渐变为褐色,叶缘枯死,叶片呈现稍外翻或卷曲。

原因:光照过强或吸收磷过多时易出现缺锌症状。若土壤pH过高,即使土壤中有足够的锌,也不易被溶解或吸收。

防治方法:土壤中不要过量施用磷,而要有选择地施用酸性肥料来降低土壤的pH值,田间可每亩施用1.5千克左右严硫酸锌,也可喷洒0.2%亚硫酸锌溶液。

三、南瓜的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选种:根据栽培目的选择良种。

选地:要考虑浇、排灌方便,交通方便,有机质丰富,前茬作物没种植过瓜类作物的土壤种植。

播种时间:考虑市场、品种生育期、气候、土质等。

苗期管理:在1片真叶时,用0.2%尿素+磷酸二氢钾作叶面肥喷施,每7~10天1次,共喷3次左右。

移栽地或直播大田的准备:每亩施有机肥450千克,普钙25千克,复合肥17.5千克,按株行距0.6米×2.0米挖穴。

整枝:一般两蔓整枝,两蔓方向一致,互不干扰,平行生长,利于充分接受阳光、通风。(注意:不能在雨天或有露水的时候进行,以免病害暴发。)在爬地栽培中,有些还会进行压蔓,主要是为了提高植株对养分的吸收。

座果:一般第一朵雌花摘除,若发现畸形瓜,要及时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289387/

推荐访问:南瓜种植技术视频 南瓜种植技术与管理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