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中属于隐性文化的是?

来源:百科 时间:2016-08-13 10:49:34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百科】

班级文化建设中属于隐性文化的是?(一)
班级文化建设

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凝聚人心、发扬精神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班级作为一个小群体,也应该有属于她自身的独特文化,而这种文化需要我们去挖掘创造、去凝练传递、去发展延伸。上大学以前,我们每个班都有属于自己的教室,那个时候教室的布置体现着不同班级之间的特点,比如黑板上方张贴的标语、教室后边同学们一起创作的学习园地、两边墙上的名人名言等,其实这些都是班级文化外在的表现。而在大学里,由于课程设置的特点,我们没有了属于自己班级的固定教室,该怎样去建设自己的班级文化呢?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班级文化的内容,认识到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文化分为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同样班级文化的建设也应该包括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通俗点讲,显性文化就是摸得着看得见的物质文化,比如班徽、班旗、班歌、班训等,虽然大学里没有固定的教室,但我们同样可以有属于自己班的标志;隐性文化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如班级制度、班风、学生言谈举止、行为习惯等,长时间过后,每个班都会形成一种独特的氛围,而这种氛围的弥漫会影响到本班每一位同学。好的班级文化,能够增强大家对本班的认同感,增进同学之间的信任感、增强班集体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规范和调节本班集体和个体之间的关系,从而持续地促进本班和每位同学的成长。

其次作为班委,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各班挖掘创造自己的班级文化。有没有属于自己的班级文化,可能一时看不出来太大差别,但文化所起的作用是长期的、隐性的,我们应该从长考虑她所能发挥的作用。为了创造班级文化,在班长的带领和其他班委的合作下,我们班级曾举办过“一站到底”知识竞答团日活动等,不但发挥了同学们的聪明才智,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每位同学的班级归属感,同时还加深了同学们对专业知识的认识。

最后作为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隐性文化建设必须足够重视,尤其是良好“班风和舍风”的形成。关于舍风,前边我们提到了大学里每个班没有固定的教室,但是我们还有固定的宿舍,所以如何利用好宿舍这个固定场所,将班级文化建设渗透到宿舍中去是需要我们重点考虑的问题。想法不一定成熟,但我们正在进行着一些尝试,比如要求各宿舍必须有一张集体照片贴到门后,和值日表一起装饰起来;宿舍长定期轮流做以增强每位同学的责任感;建立宿舍成长日志,记录下生活中发生的小故事等。我想通过这些细节,同学们会相处更加和谐,精神更加积极向上,从而促进班风的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中属于隐性文化的是?(二)
隐性文化

1.班级文化建设中不属于显性文化的是?(B)

A.自然环境

B.班风

C.人文环境

D.养护绿植、文化墙

答案正确!

2.班级文化建设中属于隐性文化的是?(CD)

A.教室环境

B.图书角

C.学校校风

D.师生人际关系、团队精神

【班级文化建设中属于隐性文化的是?】

答案正确!【班级文化建设中属于隐性文化的是?】

3.利用社会资源,可为学生组织哪些活动呢?ABCD

A.走进历史活动

【班级文化建设中属于隐性文化的是?】

B.走进社区活动

C.马路协勤活动

D.敬老活动

答案正确!

您的总得分:3 分

班级文化建设中属于隐性文化的是?(三)
班级隐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班级隐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义乌市义亭镇杭畴小学 黄燕萍 13586962975

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班级隐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通过构建制度文化,提升信念文化,构建自主文化,发展个性文化这几个方面入手,用文化来提高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班级及学生的德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文化 发展 管理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它是学生凝结奋进、积极向上的载体,也是学生彰显个性、实现发展的一个基地。而班级文化的创设,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示个人的志趣和才能,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挖掘,智慧之光得到闪烁,创造力得到提升,主人翁意识得到强化。它犹如记忆中的亮点,在学生生命发展的历程中留下鲜明的痕迹,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

班级文化可分为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显性文化即外在环境文化,这一点所有班主任都比较注重,因为大家都知道优美的班级物质环境,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暗示、熏陶和感染,给他们增添无穷的学习和生活乐趣,同时也带来希望和活力。我们每个班主任都能让教室内外每个角落开花,每堵墙壁说话,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但是我认为,班级文化建设更应该注重的是隐性文化的建设,它是一个班级文化的灵魂,是最能体现班级个性的,它的建设能促进我们班级及各学生的内涵发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那如何来建设我们班级的隐性文化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构建制度文化,内化行为规范

隐性文化中首先我们要注重制度文化,“没有制度,不成方圆”。我们班主任特别是在重组或新接一个班级的时候,制度文化犹为重要。班级制度文化包括班级管理制度、组织结构、规章制度以及人际关系的模式等,它们是班级文化的组织形态。我在管理班级时总是充分挖掘制度文化的育人功能,并根据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学校教育要求,制定“班级公约”、记录“班级日记”、实行“值日班长制”等。

1.讨论并制订班级公约。学生要严格遵守自己制定的班级公约,规范自己的言行。学生对于自己商量制定的公约大多能遵照执行,同时班主任根据每个人的【班级文化建设中属于隐性文化的是?】

表现予以及时评价,并在评价表内体现,定期进行一次小结,以此鼓励更多的学生将班级公约提升为自己的内在素养,改变外在行为,成为一名守纪、勤学、文明的小学生。

2.记录“班级日记”。班级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值得珍藏和回忆的,学生之间纯洁的友情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记录个人日记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班级日记更受学生欢迎,在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参与的基础上实行轮流记录的制度。每周评选一次“优秀日记”。

3.实行“值周班长”“值日小组长”制。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培养每个学生的集体主人翁意识。尽量把众多的班级事务分解到每个学生,“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和能力,合理安排、及时调整,使管理互相合作、互相渗透。同时利用每周的班会课,请值周班长做好一周的小结和评价,从而达到教育和自我教育之目的。

二、提升信念文化,激发班级活力

信念,是自己认为正确的,并且坚定不移的观点。积极的信念可以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做为一名小学生,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对于一个班级来说,有了信念,无论是在学生的生活还是学习中,就有了凝聚力和荣誉感,我们班主任要激励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引领每一个学生,给每位学生心底种下一种信念。

但并不是说,随便找一些名言警句贴在班级里就能成为学生的信念。它需要班主任本身对此名言的认可,信赖与推崇。也需要对学生进行案例的分析,时刻用自己的信念来警示自我、激励自我。例如,我的六(2)班,这个斗志昂扬,积极向上的班级,学生们对班级里的信念非常坚定。“我行,我们行,我们是最优秀的班级!!”“勇往直前,超越自我!”“把汗水变成果实,把梦想变成现实!”这几句话可见他们对我们自己班级信念的认可和信赖。

当然,班级的信念文化需要我们班主任去正面引导和侧面暗示,我在班级信念文化建设上除班会上正面引导外,还经常采用侧面暗示,我说得最多的就是“啊,你们怎么那么棒?”“你们的表现令老师们刮目相看!”在我的暗示下,班级的信念会朝着我们的预期目标发展了,班级的活力也增强了。

三、构建自主文化,实行人文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我们班主任在建设“隐性文化”中,更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用心呵护,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给学生广阔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活动、自主体验,促进班级与学生的健康成长。

1.在班级干部民主选举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班级干部是班级的积极分子和骨干力量。小干部队伍建设得好,班级工作就活跃,班主任也能减负。孩子是有聪明才智的,儿童集体总会涌现出活跃人物。因此,我们要给予每个学生公平竞争的机会,我是这样操作的:

首先,民主选举班干部。在举行的“竞选班会”上,由学生们自己推荐自己,自由报名。发表竞选演讲,由全体班级学生进行民主选举,当场计票统计,产生新任干部。通过竞选,让大家把自己最喜欢,最信得过的人选出来当自己的小领袖。然后,培训班干部。对小干部的教育,首先我是通过“我的班级我做主”活动让班干部在模仿中学习,在模仿中创新,形成自主管理。最后,对班干部进行民主监督,定期进行班级干部评优活动,促进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提高管理能力,促进班干部的成长。

2.在自主班会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发现的主体。因此,要把班会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我总是让学生自己去设计班会活动,让他们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由简到繁,逐步提升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我们校内外各种资源,为学生们的发展搭建一个发展的平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寻找我们少先队教育活动的切入点,结合我们实际开展实践活动,赋予班会活动现代感和生命力,使现代意识、传统精神和谐统一。

如在我的班级,学生们开展了一系列的自主活动:小品表演展,让各学生的表演天赋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激烈的辩论会让学生引经据典,各抒己见,极大得满足了他们的表达欲望,锻炼了他们的口才,克服了当众发言的恐惧心理;外出社会活动,探望老年协会的老人,让他们接触到了校园外的社会团体,感受到了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培养了他们的爱心。在春游和秋游活动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大自然中去,得到了快乐,也学到了课本中没有的知识。学生们还自主建设了图书角、生态窗……在这些活动中,极大地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弥补了现在家庭框

架结构所带来的缺陷,劳动、学习、理解、礼让、奉献、付出……这些美德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奠定了坚实基础。

【班级文化建设中属于隐性文化的是?】

从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展示、总结,班级活动都能自主进行,树立了人本管理观,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并展示学生特长,营造民主、和谐的班级管理文化,有利于每个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3.在自主体验教育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自主是体验活动的根本,体验教育活动最显著的特征是使我们班级学生真正置于主体地位,使学生在直接参与的活动中进行感受,学生内涵发展就是需要在体验中进行提升。像我们作为农村学校的班主任,在实践体验活动中要立足乡村实际,引导学生开展一些体验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健康成长。【班级文化建设中属于隐性文化的是?】

我们努力创设使班级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的形成,帮助学生寻找一个岗位,抓住一个机会,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个感受,懂得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在体验中尝到成功的快乐,保持乐观、自信、向上的人生态度。我在班级活动中经常开展以下系列体验活动:

(1)小主人在行动。引导学生从小做主人,做班级的主人、时间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学校的主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集体的事情积极做,增强主人翁意识,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2) 小卫士在行动。引导学生做环保小卫士,保护整洁的校园、班级卫生环境,开展“清扫马路”、“收集清理树林里的垃圾”等活动。

(3)小助手在行动。引导学生为班级、学校、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老师的小助手、家长的小助手,增强服务意识,体验到老师、家长的辛苦,更加关心和体贴老师和家长。

(4)小天使在行动。引导学生讲文明、讲礼貌、遵守各项常规,在校门口等文明劝导,为他们做一件小事等。

通过系列的体验活动,学生的能力提高很快,品德教育也在体验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了。

四、发展个性文化,促进健康成长

一个班级,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内涵发展差异是明显的:有的思维迟缓,有的思维敏捷;有的认真仔细,有的粗枝大叶。这些心理和行为差异,导致了学生

爱好上的差异,他们有的喜欢唱歌、跳舞,有的喜欢画画、书法,有的喜欢打球、下棋……

班级是各具特长的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我们班主任应针对差异,在班级隐性文化建设中发展个性文化。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潜能和特长。我曾开展过“我的拿手戏”活动,学生们充分展示了其剪纸、手工、口技、幽默、绕口令、心算、翻跟斗、一分钟跳绳等。让学生在表现自己才能的过程中塑造和发展了自己的个性。

现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校园的应用,为班主任培养学生个性增加了很多渠道,进入高年级后,我组建了班级QQ群,个人的喜怒哀乐,心里想说的,班级的、家庭的琐碎的事情都可以诉说,我及时为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学生还可以给我发邮件,当然,通过电子邮件不但可以与学生交流,还可以和家长进行沟通。为班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了一条条“绿色通道”。

总之,我们班主任建设好班级的“隐性文化”,规范班级的制度,树立积极健康班级的信念,开展班级自主活动,发展学生个性,才能使我们班级有凝聚力,有创造力,才能更好地促进我们小学生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班级管理论》,钟启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当代教育学》,袁振国,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甘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班级文化建设中属于隐性文化的是?(四)
浅谈学校特色视觉下的班级文化建设

  摘 要: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涵和文化特征的班级形象和思想行为方式。班主任应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以良好的文化氛围感染学生。为此,首先要抓好显性环境建设即班级环境布置;其次要加强隐性文化建设,营造美好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班级文化 显性环境建设 隐性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9-056-02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涵和文化特征的班级形象和思想行为方式。它贯穿于班级的教室、宿舍的各个场合和学生的言语行动之中。班级文化是班级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班级文化建设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新课程倡导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就要求班主任应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以良好的文化氛围感染学生。以下是我在建设班级文化中的几点思考:
  一、抓好显性环境建设即班级环境布置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 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另外优美的教室环境还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
  当然布置的原则是坚持教育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有视觉美感(讲究色彩搭配,图文并貌)。如班级文化走廊的布置。我把班级右边的那面墙拿来当文化走廊:把孔子教育学生的画像,体育明星姚明的“坚持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是失败”等名人名言张挂出来,营造一种文化氛围,用古今中外的名人、名星的典故来感染学生积极向上。教室后面的墙壁上则是奖状区、健康角。看到奖状可以增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健康角通过相关的生理心理保健宣传,增强学生健康意识。“小荷才露尖尖角”地区展示学生近期的作品。另外在教室的前方的角落养殖金鱼,既给教室增加温馨感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心及观察能力。而教室外的走廊则种许多的绿色植物既增强美感又富有教育性。当然教室的布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间的变化事件的变化可以及时变化环境布置,达到与时俱进的教育效果。
  二、加强隐性文化建设,营造美好的精神家园
  (一)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1.教师应热爱学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师生之间应该确立朋友一样的和谐关系,他说:“无论是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们都应该称他们为朋友。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如果教师能够把学生当作朋友一样对待,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严,多给学生一份关爱,多给学生一份温暖,那么师生关系肯定会多一份的融洽和谐。正如教育界流行的这句名言:“把学生看作天使,教师便生活在天堂;把学生看作魔鬼,教师便生活在地狱。”
  2.教师应倾听学生。成长中的孩子关注自我,追求理解,他们希望与老师交流,渴望和真情互动,从而获得成长的资源与养分。当老师与学生打开心灵,当老师与学生真情涌动,才能为教育注入生机。我平时注意和学生进行双向式的交谈,并专心倾听,从学生的言谈中洞悉他们的喜怒哀乐,知道他们的兴趣爱好,从而适应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特别是对一些性格孤僻的学生,我更是经常接触,平时有意识地拍拍他们的肩,课余跟他们玩一玩、聊一聊,甚至还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QQ群上网与学生进行“心灵之约”。多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谈起,使他们感到教师是和蔼可亲的。从交谈、交往中,我发现了他们的真实心理,有助于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3.教师应善待学生。教师的语言、心灵之美会永远激励学生的发展。课堂上使用语言暴力,是对学生心灵的虐待。因此以我这个班主任牵头,与各个科任老师签定协义。课堂多用建议,不用命令性、禁止性的语言,不能使用伤害别人感情的语言。让教师与学生的和谐之美成为班级一道亮丽的风景
  (二)协调学生与家长之间亲子关系
  家庭教育是每个人受到的最早也是延续时间最长的教育。很多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心情往往受家庭的影响较大。特别是高中,学习压力大,家长操之过急的望子成龙的想法与子女易造成冲突,学生又容易把这种消极对抗情绪带到学习中。为使家庭与班级更和谐。我是这样做的:
  1.新生报到后我就对全班学生进行家访,然后建立相关的家长档案其中包括家长职业、性格及家庭情况(如家庭成员、家庭环境、家庭经济情况等)并把它与学生档案放在一起,这样就能更透彻地了解学生,为后续教育做更充分准备。
  2.介绍信。每一学期开始,教师写给家长一封介绍信,主要是告诉家长有关学生每一阶段的教育情况及如何参与等方面的信息。让家长明确他们对孩子成功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为建立学校和家庭的和谐合作关系奠定基础。
  3.报喜电话。当学生取得进步或在学校有突出表现时,及时给学生家长打个私人电话,“以情动人”。让他们在感受到老师对他们孩子关心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学校和班级的认可,从而为和谐的家庭与学校关系做了良好铺垫。
  4.家长角。在教室内的设立一个家长角,角内可放置一些书刊、杂志及其他资料,供学生浏览或借阅回家给家长看,让学生与家长共同了解一些科学有效的亲子交流方法,构建更和谐的亲子关系,从而为和谐的家庭与学校关系做了良好铺垫。
  5.“教师──家长”联谊会。班级定期组织“教师──家长”联谊会,可有效促进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双向交流,非常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改进教育计划。
  (三)优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1.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生与学生的和谐关系是班集体凝聚力的力量源泉。而生生之间和谐关系,除了在日常学习中得到培养外,往往会通过集体活动得到加强。在集体活动中,大家往往目标一致,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协作,努力拼搏,在为班集体荣誉奋斗中,容易增强彼此了解,促进彼此的友谊。因此,我非常珍惜每次集体活动带来的机遇,例如,校运动会后,我把运动会上我们班同学在运动会上的各种照片制作成一本集子,让学生不仅在运动会上体会友情,感受尊重,还在运动会后运用这种集体活动再次进行情境教育,自己体会、自我感悟。我还每周开展“快乐周末”等栏目让展现学生的各种文艺才能以及口才、文采。既能为艺术节发现人才、选拔人才,而且让学生的优点得到充分闪现,让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在愉悦中得到和谐发展。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做到人人都有一个竞争对手。每个学生自找一名水平相当的对手(我依据学生的可比性,稍作调整)。竞争对手比学习、比纪律、比卫生、比体育、比为班级作贡献。通过这样的竞争,优等生更优,基础薄弱的学生也不甘落后,奋起直追,进步很快。组组都有一个追赶目标。除了个人竞赛,我在班上还开展了评选“最佳表现小组”“最佳合作小组”等活动,分别对得分最高、竞争最激烈、小组最团结的三个小组进行奖励,鼓励其他小组都朝这个方向发展,帮助尚需努力的小组制订相关方案。通过竞争,班级中形成了一种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了学生和谐、生动、活泼地发展。
  文化是一种氛围,是一种品质,是一种力量。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只要利用班级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性、自我教育性等特点,采取渗透的形式,把教育思想贯穿于整个文化环境中,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我相信班级也会由此而更加生机勃勃,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学生,为社会做出自己更多的贡献。

班级文化建设中属于隐性文化的是?(五)
班级文化建设与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摘 要】班主任工作实践证明:良好的班级文化就像一个人磁场,以巨人的磁力吸引着学生;又像一个感情场,产生一条条情感链,形成一股股强烈的情感流,流向每个学生的心田。班主任小仅应从理论上明白班级文化建设对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意义,而且更应当掌握班级文化建设的方法,将班级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真正和谐发展。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个性发展
  探索班级文化建设与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可以从以下二个方面着手:
  1 规范制度文化
  任何制度都会对人有一种约束,似乎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没有规章制度,那么一个班级容易造成一盘散沙,学生只能是一群脱疆的野马。经验告诉我们,班级管理一味说教,往往作用不大,适当的制度约束对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作用,有时并不比榜样示范差。一个班级如果不能对成员的纪律、班风、学习等方而提出高标准和严要求,便难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班级有了制度,学生才会有正确方向、行动指南和行为规范。事实上,学生最初的法律意识和制度意识大多在班级的制度文化建设中养成。
  制定班级制度应当规范、合理,执行班级制度则要严明、公正,但在一丝不苟,体现“刚性”的同时,也应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在情感上要宽和,善解人意,待人之诚,体现一种“柔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自觉肩负起作为集体一员的责任意识。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应当在结合学校校纪校规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自理、自治能力,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拟定班级制度时要让学生民主讨论,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应顾及学生的意见。事实证明,在学生充分讨论基础上制定的制度,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个性发展需要张扬,需要自由的空间,但也需要规范,需要真善美标准,因此个性的和谐发展必须根植在规范的制度文化之中。
  2 丰富物质文化
  小学班级的物质文化建设,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所在教室环境的布置构造一种教育和学习的外部文化环境。这个外部文化环境是人为设置的,它从一个方而体现着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杜威指出:“学校是一种特别的环境,它用专门的设备来教育孩子。”作为一个班集体学习和受教育的基地,教室必须是窗明几净的,地上没有纸屑是起码的要求。因此,在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上,组织学生精心设计和布置,使教室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极为富有教育作用。例如:在黑板上方贴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能时时提醒同学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要具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和精神;左右四而墙上贴上标语“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惟坚韧者始能遂其志”、“命运的建筑师是你自己”、“取得知识等于拥有力量”等,能常常督促学生认真学习;另外,在教室后而的墙上还可设置“星星榜”和“学习园地”等专栏,激励学生相互学习、再接再厉……。这样的教室布置,目的是营造一种鼓舞的环境,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体现一个班级教育和教学的主旨。
  教室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教师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创设有特色的目‘为自己所喜爱的文化环境。正如华师大叶澜教授所说的那样:“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力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每个人都有“把自己才能表现出来”的良好愿望,黑板报和墙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班主任可采用学生轮流或小组轮流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表现自己的观点,表现自己的理想,表现自己的美感,培养创造的个性,让有限的教室空间成为无限的教育资源。
  3 培植精神文化
  教育过程是学生精神成长的过程。从班级文化的角度上说,如果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是显性文化,那么,精神文化则是隐性的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深层结构要素。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如下:
  3.1利用物质文化培植精神文化
  就如上文所提到教室环境的布置,在内容的选择上,就是对学生精神的引领。如用“星星榜”评选办法替代过去相对狭窄和程式化的“二好学生”评选办法。每个月评选“学习之星”、“集体之星”、“艺术之星”、“运动之星”、“友爱之星”、“进步之星”等,除了给予表扬之外,还特别将这些学生的简介(附照片)在后而的墙报上张贴,既推介了相关学生的事迹,又有利于激励他们不断进步,有效地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又如“学习园地”,既有名家名作,也有学生的佳作,让学生们积极投稿,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
  3.2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
  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常常是在潜移默化的活动之中,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离不开形式多样的活动。在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过程中,班主任应把学生摆在主体的位置,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队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文体竞赛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3.3融学科教学于班主任工作之中
  班级文化建设注重的是一种氛围文化,这种氛围文化的建设,与班主任的学科教学密切相关。班主任常常是对学生个性发展影响较大的人,班主任所教的学科也往往是对学生影响较大的学科,因此利用班主任的学科教学建设班级精神文化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的本质是陶冶,良好的班级文化就像一个大磁场,以巨大的磁力吸引着学生;又像一个感情场,产生一条条情感链,形成一股股强烈的情感流,流向每个学生的心田。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学生就会产生自主、自求、自得、自乐的强烈愿望和具体行动。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创建一个充满温馨、和谐、人性化、积极向上、学习氛围浓厚的和谐班级.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真正和谐发展。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26667/

推荐访问:班级文化建设案例 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