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合理运用手机这一科技产品

来源:热点事件 时间:2016-08-30 09:49:12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热点事件】

大学生如何合理运用手机这一科技产品(一)
大学生应合理运用手机

大学生应合理运用手机

课序号:07班级:11信计 姓名:刘超 学号:2011434057 课上分配代码:65

现代社会,科技飞速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手机,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代表性产物,越来越融入到我们大学生的工作、学习与生活当中。纵观校园当中,大学生们随时随地都在拿着手机玩,在教室、食堂、宿舍、路上、车上,到处都有手机的身影。

为什么手机会占用我们大学生如此多的时间呢?这无外乎要归功于手机强大的功能:它不仅能打电话、发短信,更能上网了解各种新闻、看视频、聊天、玩游戏、看小说等等。由此看来,手机对我们大学生的生活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面对如此形式,我们大学生必须学会合理的运用手机,让手机成为我们生活道路上的辅导者,而不是让其成为我们的绊脚石。

看看现如今我们的状况:不管是我还是周围的一些同学,只要一群人围在一起,人手一只手机,就算在聊天,也是一边聊一边使劲按着手机。只要哪天谁忘了带手机,就整天心神不安一场焦虑。后来我找到了专业术语,这就叫手机焦虑症。我们不时的看手机,总有手机铃响的幻听;经常害怕手机自动关机;甚至有些同学晚上睡觉都开着手机。

然后我们再看看我们用手机都干了些什么:首先,打电话、发短信,沟通交流这都不用说,除了这些,手机似乎成为一个便携式的娱乐工具,玩游戏、看电影、看小说、聊天、听歌、等等。这些不但影响了我们的工作学习,也使我们的视力越来越弱,精神越来越差。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合理运用手机呢,下面我便列举了几条。1.与同学多交流,可以增进友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2.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3.里面的闹钟装置,可以随时使用。4.手机的本身小儿玲珑,占很小的面积可以随身携带,而且手机可以连接网络。所以我们遇到不会的问题,或者遇到什么困难,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拿出手机上网搜索来解决问题。

我们必须学会合理的运用手机,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变得越

来越好!

大学生如何合理运用手机这一科技产品(二)
从当代大学生使用手机的各方面需求分析中国科技市场趋势

从当代大学生使用手机的各方面需求分析中国 科技市场发展趋势

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班级:2014级应用数学(2)班

学号:20145042011 姓名:秦泽远 日期:2016年3月2日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手机的消费市场这一部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所以人们也能够从改革开放中受益,近几年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

新的成就,尤其科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人民收入不断提高.更直观的每个公民的手机

更换和价位的改变,我们能管中窥豹的看出中国消费类电子领域的发展越来越迅速,越来越好。70年代初期,人们使用的是大哥大,面积大,功能少。而且很多不是大中城市的地区比如三四线城市还有偏远县城的人民,根本没有能力和机会来来了解和使用手机。现在的人们家里大多都有了不止一部手机,有条件的地方甚至一个人有几部手机。硬件的革命,互联网的革命之后,人们开始在手机和移动互联网中投入更多的精力。我们显然已经处在科技加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而科技讲求未来发展,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就是科技产业的未来。现在我们就从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情况来分析一下中国科技市场发展趋势。

二、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大学生手机的各方面需求,从这些问题的反馈上来更直观的分析中国科技市场发展趋势。

三、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方式为进行随机性的问卷调查。在完全不干扰的情况下,对大学生进行问卷的回答,以保证问题反馈的有效性。

四、调查结果汇总

从大学生手机的各方面需求分析中国科技市场发展趋势-

自定义查询

作者:手机用户15937612239 时间:2016年3月1日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开始时间:2016-3-1 结束时间:2016-3-1

样本总数:116 份

数据与分析:

第1题 您使用什么牌子的手机 [单选题]【大学生如何合理运用手机这一科技产品】【大学生如何合理运用手机这一科技产品】

【大学生如何合理运用手机这一科技产品】

选项

小计

比例

苹果 三星 vivo oppo 华为 小米 中兴 联想 锤子或者坚果 乐视 moto sony 魅族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6 6 31 16 12 18 1 2 0 2 0 0 12 116

13.79% 5.17% 26.72% 13.79% 10.34% 15.52% 0.86% 1.72% 0% 1.72% 0% 0% 10.34%

第2题 您的手机价位多少 [单选题]

第3题 你最喜欢拿手机来做什么 [多选题]

选项

【大学生如何合理运用手机这一科技产品】

小计 比例

社交软件 语音通话 玩游戏 办公使用

下载一些新奇的应用 逛淘宝 看视频追剧 拍照录像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第4题 手机中的那个功能可以打动你 [多选题]【大学生如何合理运用手机这一科技产品】

85 58 43 36 27 51 69 54 116

73.28%

50% 37.07% 31.03% 23.28% 43.97% 59.48% 46.55%

指纹识别 nfc模块 大屏 颜值

电池够大,续航给力 品牌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25 13 41 63 41 49 116

21.55% 11.21% 35.34% 54.31% 35.34% 42.24%

【大学生如何合理运用手机这一科技产品】

大学生如何合理运用手机这一科技产品(三)
“关于中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科技实践活动

“关于中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科技实践活动

开江县宝石初级中学九年级二班 指导教师:邓再胜

一、项目选题的背景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越来越发达,手机这一科技产品受到了越

来越多人的青睐,而且手机的功能也由原来单一的接打电话、收发短信发展为了今日的摄像、拍照、聊天、上网等功能。几乎所有人都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甚至几部。同时,手机也在学生中间迅速普及,可这却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许多问题,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偷发短信,有的更倾向于迷幻的网络世界,晚上玩到很晚,白天无精打采,神情疲惫。学校也多次制定措施来阻止学生上课玩手机,但却始终不奏效。此次活动,就是要调查我校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并对此作出分析。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中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差,自控能力不强,容易受到诈骗等垃圾

信息的不良影响。我们研究这一课题是为了正确认识学生带手机这一事件。了解本校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调查不同人对手机不同的看法,并引导学生正确利用手机的各项功能,使学生充分了解手机的危害,正确看待手机的利弊。同时使同学们学习一些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培养同学们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三、项目研究方法

采访调查、问卷调查、数据统计、收集资料、总结报告

四、项目实施过程

1、准备阶段2、实施阶段3、资料整理4、反思总结5、成果展出

五、调查结果

共发出调查问卷300份,收回285份。

1、拥有手机的学生的人数占了大多数(60%)剩下没有手机的人中

打算购买的人占了40.3%即在不久以后80%的同学将拥有手机。

2、在拥有手机的人中有72%的学生每月花费为50元以下,有22%的学生每月话费在100元左右,甚至比老师的消费都要高,而且他们的缴费方式大多是向家长要或省生活费,这样就更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和生活负担。

3、80%同学通常用手机接打电话,发短信,聊QQ,打网络游戏,看小说;极少数用于学习查资料。

4、88%的同学的在上课玩手机时被老师发现且能主动认错,但不会停止上课玩手机。有41%的学生认为自己上课总进不了状态,等于是浪费时间,倒不如利用手机看小说还能学点东西。有33%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只有26%的学生认为学生上课不能玩手机,这恰恰体现了中学生对于手机的自控能力很弱,贪玩心太大这一特点。

5、因为我校实际,大部分老师还是不同意学生带手机,更不允许带进课堂。

六、收获和体会

1、手机是把双刃剑,他虽然能够方便大家相互之间的联系,但是对于中学生而言,如果不能正确使用手机,只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业,

所以,中学生必须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学会用手机的正确方法,要让手机成为学习的辅导者,而不是学业的延误者。

2、通过这次活动,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理解到很多事情不是只靠一个人就可以实现的。让大家更加关注身边的世界,增添社会责任感。培养了大家团结协作、友爱互助的作风。

3、在这次活动中,使同学们初步了解了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收集、整理信息资料,自己设计活动方案并且进行探索实践。同时也培养了友善交往、协调工作,敢于探索的品质,在活动过程中,大家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了极大提高。

七、给学校的建议

希望学校不要硬性禁止学生使用手机,毕竟这是一件很不和谐的事情,因为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都是留守学生,可能手机是他们和在外务工父母的唯一交通工具。我们的观点是“堵不如疏”、坚持“疏堵相结合”的原则:

1、学校可以规定在上课前必须关机,班主任提前统计好学生的手机号,在规定关机的时间内随机给他们打电话进行检查,如果没有关机就给与相应的惩罚

2、希望老师们在上课期间带头关机,给学生一个示范作用;

3、利用科技手段,在教室安放屏蔽器,或者手机储存柜,让学生在上课前将手机储存。

大学生如何合理运用手机这一科技产品(四)
对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现状的研究

  摘 要:随着4G网络和智能手机的发展与普及,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大学生占了“低头族”的一大部分,然而大多数大学生和学校教学人员并未对这一现象引起重视,通过对下沙高校部分学生随机问卷调查,对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这一现象进行研究,提出规范大学生课堂纪律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课堂;对策
  一、大学生上课频繁使用手机现象现象产生的背景
  近几年,网络数据通信和手机行业发展迅速,4G网络和智能手机两样尤为突出,其便携性、数据传输高速性、功能多样性等特点备受大学生青睐,也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最直观最普遍的现象即为上课频繁使用手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了“低头族”的一员。本次调查将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这一现象进行调查,帮助大众了解大学生的心理,从而对如何规范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提出建议。
  二、问卷数据及分析
  本次发出问卷300份,实收290份,为保证问卷调查的科学性,此次问卷随机选取300名学生,以7道选择题的形式进行问卷,其数据总结如下表: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
  (一)绝大多数的学生有在上课使用手机的情况,而且频率很高,这使得听课效率很难得到保证。
  (二)学生使用的手机具有很强的娱乐功能,而且绝大多数的学生在上课使用手机是为了娱乐,基本与学习毫无关系,其中看视频的比例占的最大,这说明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纯粹是为了娱乐消遣,这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现象。
  (三)公共课和选修课使用手机的频率最高,而专业课上使用手机的频率较低,这说明了大学生对公共课和选修课的重视不够高,或者是对这些课程感到枯燥乏味。
  (四)多数的学生在上课使用手机时担心被老师发现,从这里可以看出,老师应该加强课堂的管理,这可以减少上课玩手机的现象。
  (五)大多数的学生认为上课玩手机会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有影响,然而这种心理没有减少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频率,这说明多数学生对手机产生了依赖,即使知道上课使用手机会对自己产生影响,也没有改掉这个习惯。
  (六)即使对上课使用手机感到愧疚,但仍然继续在上课使用手机。
  (七)多数学生不希望学校加强对课堂的管理,说明一些学生对手机产生严重依赖,痴迷于手机的娱乐功能。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经过对调查结果的数据整理以及对相关资料的查阅,笔者发现:
  (一)手机正在逐渐地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大学生中“低头族”的产生就是最好的例子,无论何时何地,个个都作“低头看屏幕”状,利用手机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低着头是他们一种共同的特征,他们总是片刻不离的盯着手机,只通过手机交流,分不清虚拟与现实。这种现象甚至已经出现在了大学的课堂上,取代同学和教师之间的交流。
  (二)低头族的产生说明了现在大学生中存在着手机依赖症,其中手机依赖又分为社交依赖、娱乐依赖、学习依赖。社交依赖是指在老师讲课的空隙或者任何空档时间,利用手机社交功能例如qq、微信、微博、人人等社交软件如同学或者朋友进行交流,查看他人的信息并且发布,更新自己的状态,借此得到他人的关注,从中获取一些满足感。娱乐依赖是指在老师讲课的空隙或者其它空档时间,利用手机的娱乐功能,例如游戏、音乐进行娱乐,在游戏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学习依赖不同于上述两类,主要利用手机的搜索功能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网上搜索,从而快捷、不用动脑的就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在课堂作业这一方面尤为突出,不管是哪一种依赖症都是学生在完成学业道路上的一种阻碍。
  四、解决对策
  针对大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这一现象,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加强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学校的思想辅导人员应该认识到,大学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俗称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手机带来的消极影响面前,如何正确的展开价值观教育,提高思想教育的有效性,深刻的影响大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全面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让大学生明白课上合理使用手机的重要性,这是为了满足大学生的自我需求的需要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讲课不应单调枯燥乏味,致力于将讲课内容以丰富多变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让课堂变的活跃,这样学生就不会只顾着使用手机。
  (二)积极提倡教师改变原有观念及态度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教学相长”的,老师们为了防止学生上课玩手机,强制的要求学生上交手机或者关机,甚至还会没收手机。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虽然这些做法好像暂时有效的扼制了学生上课玩手机的念头,但若是一直采取这种做法,学生必定会产生抵触的心理,甚至影响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因此,如何在课堂上合理的使用手机一直是一个难题,但是不管如何,一方面强制另一方面做出改变都是不可取的,所以积极促进教师改变原有的观念,正确引导学生合理的在课堂上使用手机非常关键。
  (三)正确引导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
  教育是“宜疏不宜堵”的,整体提高学校的思想教育水平才是问题的关键,这样学生会具备更好的自律意识,以文明健康的心态使用手机。对手机这一现代通讯工具在大学生市场如此迅猛的发展趋势,学校必需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态度,根据其总的发展趋势来加以引导,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若是只采取没收禁用处理的方式,未免过于简单。科技一直在进步,以后必定会有更多的高科技产品进入校园,学校要着重思考如何对待它们,甚至可以利用手机等媒介参与教学或实践活动。如果学校无法完全的禁止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倒不如试着去引导学生,让学生合理的使用手机,正确对待手机在校园中的出现。
  (四)规范大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行为
  加强学校的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规范学生使用手机,例如防止大学生手机作弊,学校方面应该制定制度,明确地要求学生不能将手机带入考场,或者是对考场的网络信号进行干扰。同时,为了尽量的减少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对教学质量产生的影响,学校方面可要求任课老师对这种现象加以教育,还可以开展“无手机课堂”“还我们一个安静的教室”等活动加以宣传引导,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滢彤,梁丽,赵靓,于开爽,王祥灵,大学生课堂“手机依赖”现象的思考[J]中国-东盟博览,2012(9),96-97
  [2]李莹,沈阳,金鑫,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情况的调查和对策研究-以沈阳高校为例[J]广角,2010(33),207-208
  [3]刘妍,李培,周春香,大学生“手机依赖综合症”的调查和矫治[J]产业和科技论坛[J],2013(12)6,111-1112
  [4]谷大海,赵海洲,项勋,付朝书,刘华戎,手机对大学生课堂学习影响的研究[J],2013(14),130-131

大学生如何合理运用手机这一科技产品(五)
手机使用对大学生行为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变得信息化、科技化、多元化,手机也逐渐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文章以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为数据支撑,剖析了手机使用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根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应对手机使用对大学生负性影响的策略。

  [关键词]手机使用大学生行为双重影响对策
  [作者简介]石昌远(1978- ),男,陕西兴平人,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聂国东(1981- ),男,黑龙江肇东人,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陈红兵(1966- ),女,江苏泗阳人,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科技传播。(辽宁沈阳110819)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专项课题“大学生‘手机依赖’帮控对策的研究及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1JDSZ3016)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5-0185-03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我国手机拥有量不断增加。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12月24日发布数据,截止到2012年11月底,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11.04亿户。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首个拥有11亿手机用户的国家,手机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通讯工具已渗入中国人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遍布大学校园的各个角落。手机的使用已成为一种潮流和时尚,正在逐渐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但与此同时,手机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已经显现。
  一、大学生手机使用现状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以沈阳部分高校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调查和填写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1600份,收回有效问卷1238份,利用SPSS13.0对相应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样本涵盖调研高校的四个年级,年级分布为一年级26.1%,二年级24.7%,三年级27.2%,四年级22%。其中被调查年级中的男生比例分别为:72.8%,73.7%,70.1%,70.5%,分布比例如图1所示。按生源地类别划分被调查对象,来自城市的学生(以下简称城市学生)比例为58.8%,来自农村的学生(以下简称农村学生)比例为41.2%。
  
  
  
  
  
  
  
  
  
  1.大学生手机持有率较高、用途多样化。目前大学生手机持有率逼近100%。对大学四个年级学生的手机拥有率调查如图1所示。对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的手机拥有率调查如图2所示。手机在大学生活中主要起两个作用,即人际联络和娱乐消遣,手机在大学生手中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通信工具。
  
  
  
  
  
  
  
  
  
  2.大学生手机消费趋于多元、高额。在商品多元化的影响下,大学生选购的手机逐渐拉开了档次。手机价格在1000元以下的学生占54.4%;价格在1000~2500元之间的占38.7%;价格在2500元以上的占6.9%。在手机品牌的选择上,诺基亚、三星和摩托罗拉居于前3位,分别为37.2%,15.6%和13.4%。而作为商业特例的苹果,也占有了1.7%的席位,可见一部分大学生已经开始进入高端手机的消费群体。
  调查显示,大学生每月手机费在100元以下的占77.8%,其中城市学生人数占同类别生源地学生人数的63.9%,农村学生占同类别生源地学生人数的97.7%。对于手机费的支出明细,数据显示,话费主要用于“发短信”的大学生占42.6%,“打电话”占35.1%。另有10.6%的人话费主要用于“上网”,11.6%的主要用于“订制其他业务”。
  3.大学生手机使用时长较长。这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多数同学使用手机以娱乐为主,少数由于学生工作、毕业招聘等原因,在与他人联络方面的用时较长。大学生使用手机时长随年级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
  
  
  
  
  
  
  
  
  
  
  
  
  二、手机使用对大学生行为的双重影响
  1.手机使用对大学生的正面影响。第一,手机使用为大学生提供了全新的互动交流形式。手机因其小巧、易携带、功能全面、性价比高受到广大大学生的青睐。并且手机与网络的无缝结合使得以手机为平台的通讯方式变得十分简单、方便。陌生人通过交友平台的交叉影响,彼此也有认识接触的机会。
  第二,满足了大学生缓解压力的身心诉求。由于目前传统应试教育的一些弊端,很多优秀学生除了成绩优秀外,其他方面能力很差,缺乏处理问题的经验;部分学生因进入大学后的种种原因,会产生失落感,大大影响了今后学习生活的信心。而手机这种可以提供私密沟通渠道的交流平台,为其提供了很好的放松、发泄空间,可以让这些学生容易地放下戒备之心,坦白心中的话。
  第三,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了教与学之间的单一形式。手机的网络功能日益完善,不仅使大学生的交流有重大改变,而且对学生的学习也有极大的帮助。飞速发展的网络,越来越多的搜索工具给大学生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边学边查,有问题就“百度”成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传统的教与学的形式因手机的介入而发生了改变,而且这种方式及时性很高,更加拓展了大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摆脱了跨学科的约束。
  第四,手机使用的多功能化便捷了大学生在校生活。目前很多高校都采用了各式的手机一卡通,其不仅具备传统非接触式IC卡一卡通系统的优势,而且整合了移动通信网络和手机终端的多种功能,除了传统通话功能外,在校园内还可以作为图书卡、饭卡等。这样的设备依靠其特殊的能力,在某一程度上既极大地方便了大学生在校生活,又有利于同学及时掌握学校信息动态。
  2.手机使用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第一,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导致大学生生活方式的片面化。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正在逐渐改变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调查显示,很多大学生在睡觉前、起床后的第一件事都与手机有关,甚至会因为手机而改变生活节奏。一定意义上讲,这是一种精神依赖,易使人意志消沉,减少对其他事情的兴趣,分散注意力,显然这种长时间养成的过度依赖手机所造成的结果和网瘾无异。
  第二,手机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心理发展产生畸形影响。手机交流隐私保障性好,使不良观念和思维方式难以监管,易诱发学生心理疾病,且其苗头很难早发觉、早遏制。加之部分大学生缺乏处事经验,若再受到网上不良信息或极端理论的影响,会使部分同学感受到很大的痛苦,甚至会做出某种极端行为。
  第三,垃圾短信的传播诱导大学生偏离主流价值观。垃圾信息是随新兴技术而产生的毒瘤,目前难以对其进行监管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并且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这些毒瘤变得更加隐蔽、危害越来越大。对于手机载体,不良运营商为牟利出售手机用户个人信息,造成隐私泄露,产生很大的社会危害,特别是对于校内的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的大学生,因其道德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很容易成为这个毒瘤的最大受害者。
  第四,手机刺激了大学生的攀比消费。目前电子产品发展迅速,新产品层出不穷并不断推向市场。加上年轻人追逐潮流的心理,刺激了大学生的攀比之风。比如,最近开始流行的iPhone手机成为很多学生追求的目标,并以拥有一台为荣。毫无尽头的攀比和炫富,只会加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影响与长辈的感情,甚至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不择手段。因此,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手机的普及刺激了大学生的攀比心理,破坏了校园学习氛围,影响了年青一代发愤图强开拓进取的奋斗意识。
  三、手机使用对大学生行为消极影响的因素分析
  1.手机自身功能的吸引力。由于手机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平等性、快捷性、多元性等特点,且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其新异性和变化性吸引人们沉迷其中。其次,手机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以充分发挥用户的主观能动性,满足其控制欲。目前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手机操作系统功能的增强,以手机为载体的交流已不是简单的短信和点对点通话,而是将网络并入其中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交流形式。此外,手机交流中不乏带有抨击时事、搞怪取乐或成人不健康等话题,这又满足了一些大学生因压力而寻求发泄的特殊心理。
  2.学校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影响。学校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个体迷恋手机。一是大学生活离开父母管制、师生关系淡漠、可自由支配时间多等特点使学生极力从中学的学习生活中摆脱出来,盲目追求个体的自我独立;二是学校教育存在诸多盲区,重专业而轻人文,学生缺乏社会活动能力,使得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应变能力、自控能力存在不足,无法正确适度地使用手机;三是教育存在滞后性,由于手机成瘾是近期出现的新问题,学校教师、管理者对它的认识需要有一个过程。
  3.大学生阶段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大学期间,学生正处于生理上不断发育、心理上不断成熟的特殊阶段,对新事物敏感且容易接受,大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使得手机能获得大学生的青睐。因此大学生一旦对手机过分依赖,就很容易形成手机成瘾,一些性格内向、不善交际、自卑、孤独感强的学生更易成瘾。研究发现,在大学生群体中,那些“手机史”较长、性格有点孤僻、不太自信的人群,往往对手机的依赖性更强。
  4.大学生对群体规范的顺从。大学生对群体规范表现出高度顺从,具体表现为从众、追求时尚等多个方面。从众行为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寻求解除自身与群体之间的冲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导致手机成瘾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小部分家庭较优越的学生,在同学面前炫耀,以满足其虚荣心。这很容易感染周围的人去模仿他们,从而长时间沉溺于虚拟世界无法自拔。
  四、规范大学生手机使用行为对策探索
  1.注重手机文化导向的引导,营造积极向上的成长氛围。学校应注重手机文化的引导作用。首先,积极发挥无线上网的优势,随时查阅资料,及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掌握时事要闻,了解各地动态,更好地把握人生方向,把手机变为有益于成长的“虚拟老师”。其次,通过团支部、学生会、班委等学生组织的引导,加强学生与父母的联系、沟通,让父母能够真切感受到孩子的成长与蜕变,巩固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最后,提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身边的真善美,用手机拍照定格人生精彩的瞬间,及时发现并珍藏生活的美好。
  2.以手机短信的主客体互动模式为基础,拉近教育者与学生的距离。手机短信是教育者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新渠道。学校可制作一系列的手机校报、文化小站等,使学生能更及时地了解学校的资讯和通知,既避免文件在一级级下发传达过程中产生歧义,又可以准确传达学校精神,节约资金,提高效率。同时,手机短信作为“一对一”的沟通方式,使教育者和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沟通,为双方提供相对轻松的空间,使交流更加平等、通畅,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思想教育工作得以有效开展,并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3.建立以学校与家长目标一致,双向互动的心理疏导、监测机制。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统一,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帮助,积极地引导学生,帮助“手机成瘾者”调整好心态,广交朋友,离开封闭的小圈子,并通过宣传,鼓励学生多参加社团活动与文体活动,主动接触并适应校园生活,逐步摆脱手机成瘾的困境。在家庭教育方面,首先,作为家长要以孩子的成长为重,在尊重子女的前提下,适当地了解其手机使用情况,并适时对子女进行引导和监督;其次,要正确对待手机成瘾,要帮助他们分析成瘾原因、危害,制订矫治计划;最后,父母要采用正确的沟通方式,积极与子女进行平等的沟通交流,鼓励子女参加一些健康的活动,从其中获得轻松愉悦的感受。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手机使用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从一个侧面暴露了校园文化的“贫乏”。学校应着重建设以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通过精彩纷呈的校园活动吸引学生,使其不断感受大学生活,接受人文素质教育和道德意识教育。同时,还应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以及时代特点,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沟通交流环境,消除孤独感和自卑感,培养交际能力,在活动中帮助他们全面地认识自我并激发潜能。
  
  [参考文献]
  [1]丁园园,姚本先.大学生手机短信消费心理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4).
  [2]史为恒.大学生使用手机:高校学生工作的新挑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1).
  [3]童正茂.手机新媒体的功能承载与发展趋势[J].吉首大学学报,2009(1).
  [4]张再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68728/

推荐访问:大学生合理使用手机 如何合理运用手机论文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