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方言称呼大全

来源:百科 时间:2016-09-05 12:18:24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百科】

湖北天门方言特殊亲属称谓例析
湖北方言称呼大全(篇一)

龙源期刊网 .cn

湖北天门方言特殊亲属称谓例析

作者:李文娟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4年第06期

摘要:常言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同一亲属关系的称谓名称上存在许多差别。甚至,在同一称谓名词中,所指的亲属关系对象各不相同。本文把天门市方言中的亲属称谓与普通话中的亲属称谓进行比较,初步归纳了天门市方言中的特殊亲属称谓,为之后方言文化的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字:天门方言;特殊;亲属称谓

天门方言的亲属称谓与普通话相比有很大的差异,现将特殊亲属称谓归纳如下:

1.“爷”在普通话中是对祖父或祖父兄弟的的称谓。祖父称为:“爷爷”,除祖父外,均以“排行+爷”相称。例如,我的祖父排行第二,我称祖父为“爷”,其余的分别称为“大爷、三爷和四爷”。而在天门方言中,比爸爸、妈妈年龄小的男性或女性称之为“爷”。且一般男性统一称为:“爷爷”;女性统一称为:“幺爷”。例如,我的爸爸有三兄弟,且排行第二,那么我称爸爸的弟弟为:“爷爷”或“三爷”。要是三兄弟后面还有一妹妹,我便称她为:“幺爷”或“四爷”。如出现自己父亲是老大,父亲下面有两个弟弟和三个妹妹,拟排序为:弟弟、妹妹、弟弟、妹妹、妹妹,这种情况称呼是男女混排,分别按年龄称为:“大爷”、“二爷”、“三爷”、“四爷”、“五爷”或“小幺爷”。当地的小孩称比自己母亲年龄小的女性也叫:“爷爷”。妈妈的弟弟,也就是普通话中的“舅舅”,天门方言中称为:“舅爷”。如果舅舅多于两个,那么就按照:“大舅爷”、“二舅爷”……“小舅爷”这样排下来。

2.“伯”,是对父之兄的称谓,在《释名·释亲属》中说:“父之兄曰世父,言为嫡统继世也;又曰伯父,伯,把也,把持家政也。”父之兄只能称“伯”,父之弟只能称“叔”,父亲的兄弟不止一个的时候,可以加“大、二、三”等以示区别,有的地区甚至可以再用“爹”、“大”之类。这种特异现象与中国长期以来的家长制中以长子为继承人有关,在家族男性成员同胞手足中严格区分长幼行次是与家族继承相适应的。现在的普通话中,“伯”指父亲的哥哥或男性长辈。而在天门方言中,称“伯”为长于自己父母的男性或女性。如:对姑父、姑妈、姨夫、姨妈统称为:“伯伯”。为了区分,在实际口语称呼中是以“名+伯伯”来相称的,男女相同。这里强调一点,天门方言里称爸爸的亲哥哥为的“大伯”,称“大伯”的配偶为“大妈”,这是与普通话相一致的。孩子们把自己父母同辈、年龄略大的夫妇,添上姓,不分男女,分别称作“王伯伯、李伯伯”。

3.一般情况下,母系亲属称谓词前需加上“外”,如: “祖父、祖母——外祖父(外公)、外祖母(外婆),孙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等。而在天门方言中,母系亲属不用“外”而用“家”。称“外公”为“家家爹爹”或“家爹”;“外婆”为“家家婆婆”或“家婆”;“大舅”为“家家伯伯”或“家伯”;对母系亲属的统称为:“家家”。在天门方言中,宗亲的亲属:“爷爷”称“爹爹”,

“妻子”的100种叫法,中国各地方言!
湖北方言称呼大全(篇二)

“妻子”的100种叫法,中国各地方言!

烧锅的:安庆话 家主婆:上海、太仓话 婆子:南昌话 衰婆:广东 婆娘:重庆、成都、云南、绵阳、陕西 婆姨:宁夏、陕西 婆婆子:天门、长沙 戒指婆、架子婆:苏州话 婆妹:南方方言 老婆子、老太婆:年长男人的称呼 老布、老不:上海话 老马(mo)、老母、老嫲:绍兴、杭州、常州、福州 老娘儿:成都 老妪:绩溪话 老奶奶:南陵称呼岁数大的 老娘、老姩(nian):桐乡 老妞儿:成都话 老安人:吴语象山港周边 老拧:浙江慈溪 老伴:老人的一般称呼 老婆:大陆一般称呼 老板子:内蒙古乌盟方言、陕西 老媪、老约、老佞、老迎:温州话 老爱:北方俗称、天津 老蒯:山东、吉林 老嫚(mǎn)子:沭阳,老年男子称呼妻子 老妈:莆田 女人:盐城 女将、女匠:通泰、泰兴、兴化、海安 女客:椒江、苍溪 女佬:宜兴 女们:盐城滨海 后屋里:汉川 屋人:河南南部、随州 屋里头的:河南人 屋里厢、伲屋里厢个:苏州

家里的:河北人 家里头:安徽舒城 我家里的、旮里:宣城、池州 家溜(里)人们:德州 屋里的、我屋里的:江西修水 屋里人:无锡 孩子他妈:北方话 媳妇:河南话、陕西、徐州 娘们儿:天津 媳妇子:宁夏话 娘儿们:北方方言。 堂客:湖南、重庆 夫娘:平江 娘子:吴语太湖周边 马马、马马儿:通泰、赣北、六合、海安、如皋 劣魔:龙港蛮话 叮当子:南陵叫情人 内卡:宁波宁海话 袖的:河北邯郸 捞佛:海南 马呢:江西湖口 阅客:天台 馁瓜:浙江永康 内子:台湾 内人:四川合江 女古拧:江西鹰潭 喜子:日照 奶奶(na na):南通 新妇:赣北、南湘 窝里狗:常熟话 大娘:四川自贡 我家老娘们:东北 里疼:九江话 诸娘人:福州话 锅舍的:古交 姑娘:宜城 拐仔:柳州话 伙计:随州 那口子:山西太原 俺那口子:东北话 领导:流行语 烧火的、做饭的:德州 妇儿:北京方言

嫁(GA)娘:凤凰话 细妹姆:广东丰顺客方言 穿鞋的:南方方言 那娘们:对老婆厌恶时 女朋友:未婚时的一般称呼 伢他妈:南方人 孩他娘:北方人 老 Mu 、财星:常州 家属:北方话 公喇子:江西 对象:北方话、徐州话 右客:湖北鄂西山区 内掌柜、内当家:在家掌权的妻子 浑家:早期白话 太太:有权势的人称自己的妻子 夫人:大众通俗称呼 妻子:大众通俗称呼 爱人:大陆一般称呼

恩施方言的亲属称谓
湖北方言称呼大全(篇三)

恩施方言称谓系统的文化内涵

张倩 2010211616

摘要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它也是文化的承载物,方言又是一种特别的语言文化。本文以恩施方言为对象,对其称谓系统进行分类与探讨,并从中总结出它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发现了它对当地文化有很好的反映。

关键词 恩施方言 亲属称谓 文化

恩施位于湖北省的西南端,与重庆、湖南相邻,汉族、苗族、土家族混居。恩施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成渝片,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混居,使恩施方言有很多独特的地方,也形成了恩施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而亲属称谓又是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使用较多的词汇系统,我们就以恩施方言的称谓系统为中心,对其进行描述,并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探讨。

称谓系统包括两类:社交称谓和亲属称谓,亲属称谓包括同姓的本族和异姓的外族,亲属称谓的系统非常庞大,这里从血亲和姻亲两个方面来对其进行介绍:

一、 血亲称谓系统

血亲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以具有共同祖先为特征。血亲里面又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其亲属称谓系统也分为这两类。 (一) 直系亲属称谓系统

直系血亲是指有直系关系的亲属,从自身往上数的亲生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均为长辈直系血亲。从自身往下数的亲生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均为晚辈直系血亲。

1、长辈亲属称谓

(1)父亲:爸爸、嗲、伯伯;(2)母亲:妈、伯娘;(3)祖父:爷爷、公公、伢伢、嗲嗲;(4)祖母:奶奶、婆婆、娘娘;(5)外祖父:嘎公;(6):外祖母:嘎嘎;(7)曾祖父母、外曾祖父母:太太,从这一代往上都统称为太太。

2、晚辈亲属称谓

(1)儿子:儿;(2)女儿:女、姑娘、儿;(3)孙子:孙娃儿;(4)孙女:孙姑娘、孙女;(5)外孙:外孙;(6)外孙女:外孙女;(7)曾孙(女):曾孙(女);(8)曾外孙(女):曾外孙(女);(9)重孙(女):这一代及以下都统称重孙(女)。

(二) 旁系亲属称谓系统

旁系亲属是指非直系而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亲属,在恩施方言中旁系亲属称谓主要有以下几类:

1、父系旁系亲属

甲:(1)哥哥:哥哥;(2)姐姐:姐姐;(3)弟弟:弟娃儿、佬佬;(4)妹妹:妹妹、妹娃儿;(5)堂兄:一般以其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哥哥称呼;(6)堂弟:弟娃儿、佬佬;(7)堂姐:一般以其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姐姐称呼;(8)堂妹:妹妹、妹娃儿。

乙:(1)伯父:伯伯,通常父母那一代的兄弟姐妹都很多,为了区别,根据排行在前面加上“大”、“二”、“三”等再加上“伯伯”称呼;(2)叔叔:叔叔、幺幺;(3)姑母:孃孃,根据排行在前面加“大”、“二”、“小”等称呼,对于比父亲小的姑母,也有的以小爸爸称呼;(4)堂伯父(父亲的堂兄):伯伯,并根

据排行加以区别;(5)堂叔父(父亲的堂弟):叔叔、幺幺;(6)堂姑母(父亲的堂姊妹):统以孃孃称呼。

丙:(1)堂祖父(祖父的兄弟):以排行+爷爷或嗲嗲称呼;(2)姑祖母(祖父的姐妹):姑婆;(3)舅祖父(祖母的兄弟):舅爷爷;(4)舅祖母(祖母的姐妹):姨婆婆。{湖北方言称呼大全}.

丁:(1)侄子(女)(自己兄弟的孩子):侄儿子(姑娘),自己堂兄弟的孩子也是一样的称呼。

2、母系旁系亲属

甲:(1)表哥:哥哥,或前面加上其名字的最后一个字;(2)表姐:姐姐,或前面加上其名字的最后一个字;(3)表弟:弟娃儿、佬佬;(4)表妹:妹妹、妹娃儿。

乙:(1)舅父:舅舅,前面加上排行如“大”、“二”、“小”、“幺”;(2)姨妈:比母亲大的,排行+姨,如“大姨”、“二姨”,比母亲小的称呼“幺姨”也可统称为姨娘;(3)表姨妈、表舅父:和自己的亲姨妈、舅父一样的称呼。

丙:(1)堂外祖父(外祖父的兄弟):比外祖父大的,以排行+嘎公称呼,比外祖父小的以幺嘎公称呼;(2)姑外祖母(外祖父的姐妹):姑嘎嘎;(3)姨外祖母(外祖母的姐妹):姨嘎嘎;(4)姨外祖父(外祖母的兄弟):舅嘎公。

丁:(1)外甥(女)(自己姐妹的孩子):外甥(女);自己表姐妹的孩子也是一样的称呼。

二、 姻亲称谓系统

姻亲指没有血缘关系,以婚姻关系为中介产生的亲属关系,如夫妻关系。姻亲称谓则是由姻亲产生的亲属关系中的称谓,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 姻亲中的长辈亲属称谓

甲:(1)婆婆(丈夫的母亲):婆子妈,大多跟随丈夫而称呼妈;(2)公公(丈夫的父亲):公公老儿,大多跟随丈夫而称呼爸爸、嗲或者伯伯;(3)岳母(妻子的母亲):亲娘、丈母娘,大多随妻子称呼妈;(4)岳父:亲爷、丈老儿,大多随妻子称呼;(5)再往上的都是随丈夫或妻子而称呼。

乙:(1)姑父:姑爷;(2)伯母:伯娘,在前面可以加上排行,如“大伯娘”;

(3)叔母:婶娘、幺婶娘;(4)舅母:舅娘,在前面可以加上排行,如“二舅娘”、“幺舅娘”;(5)姨父:姨姨。

(二)姻亲中的平辈亲属称谓

(1)丈夫:我们屋里的、男客;(2)妻子:媳妇儿、我们屋里的;(3)姐夫:姐夫、姐夫哥;(4)嫂子:嫂嫂;(5)妹夫:妹夫;(6)弟媳:弟媳妇儿;

(7)大小姨子(妻子的姐妹):姨姐姐、姨妹儿;(8)小舅子(妻子的兄弟):舅老倌;(8)对丈夫的兄弟姐妹随丈夫称呼。

(三)姻亲中后辈亲属称谓

(1)媳妇(儿子的妻子):儿媳妇;(2)女婿:女婿;(3)孙媳妇、孙女婿:孙媳妇、孙女婿;(3)外孙媳妇、外孙女婿:外孙媳妇、外孙女婿;(4)再往下为曾孙、重孙媳妇、女婿。

三、恩施方言亲属称谓系统的文化内涵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镜子,一种语言在形成的过程中一定会与它产生的社会相融合,从而带有那个社会的各种文化特点。恩施方言的称谓系统作为一种语言现象,里面也包含了很多当地的文化特色,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它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一)恩施方言称谓系统很大,尤其是对长辈的称呼分的非常细致,从父辈到祖父辈,其中有伯伯、叔叔、舅舅、姑婆、舅公等等称谓,直系、旁系、姻亲、血亲都分的很清楚,而对后辈的称呼则相对较少,粗略来看只有儿女、孙子(女)、侄儿子(姑娘)、外孙(女)、外甥(女)等几类。同时,对长辈的称呼特别注重排行,例如在父亲的兄弟这一类里,就要按排行来进行称呼“大伯伯”、“二伯伯”,比父亲小则称呼“叔叔”或“幺幺”(幺,是最小的意思,在恩施方言中很常见),其他如舅父、姨妈都要按排行区分开来,而对晚辈的称呼则没有排行观念。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出两点,一是对于长辈的重视与尊敬,二是对于长幼次序的强调,这些都反映了当地文化对于长幼尊卑观念的重视。

(二)在恩施方言称谓系统中,有时一个对象有几个称谓,例如对祖父,就有爷爷、嗲嗲、公公、伢伢几种叫法,而这种差别通常是存在于不同姓氏之间的。恩施地处山区,到现在大部分地方还是维持着一个地方以一个姓氏、一个宗族聚居为主的状态。田姓一般称呼祖父为爷爷,张姓称呼为公公,在以王姓为主的地方,称呼祖父为伢伢,这种差异反映了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以地缘为基础,以族姓为依托的一些特征。

(三)在恩施方言中,有的称呼自己的父亲为伯伯,母亲为伯娘,这其实是对伯父与伯母的称呼,这是当地的一种习俗。即有的人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好养,为了让孩子好好长大,就要贱养,即不让孩子和自己过于亲密,以伯父伯母的身份把他们养大,这其实是当地一种比较迷信的思想,和很多地方给孩子起名叫狗儿等类似,这种比较传统的迷信思想也通过亲属称谓反映了出来。

(四)有的称呼女儿为儿,称呼最小的姑姑为小爸爸,这都是对男性的一种称谓,这反映了对生男孩的某种期待,或者是把女孩当作男孩养,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传统家庭观念重男轻女的一种表现。

(五)恩施方言中对堂亲表亲并不是分的很清楚,例如堂兄表兄都是同样以哥哥称呼,并没有亲疏之分。在姻亲称谓中,除了少数,大多都是随夫妻中的另一方而称呼的,也就是把姻亲关系从称呼上纳入自己的血亲,如称呼妻子的母亲作妈,称呼妻子的父亲做爸爸等,这反映了对亲属关系的一种重视。将整个姻亲、血亲都纳入自己最亲密的范围中,以维系良好的亲戚关系,维系宗族团结,这是当地重亲戚关系民风的一种表现。

亲属称谓,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最多的词汇系统,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也对生活有着深刻的反映。恩施方言的亲属称谓系统作为恩施方言的一个部分,它以其对当地文化的深刻反映,让我们认识到方言与当地文化的密切关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了语言对社会文化的吸收与包容。

参考文献

胡明扬 1987年《北京话初探》商务印书馆

尉迟从泰 2005年《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中的姓氏和称谓》 南通大学学报第2期

史金宝 2003年《论汉语亲属称谓的特征及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复旦学报第2期

石晶莹、李增苹 2012年《试析巫山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语》 语文学刊第3期

向亮 2012年《湘西民族聚居区母辈亲属称谓词释源》中南大学学报第1期

李莉 2009年《地域文化之镜与灯》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第2期

湖北武汉方言中的诗词歌谣
湖北方言称呼大全(篇四)

湖北武汉(汉口)的方言

醒 倒 梅

总是飞蛾望火飞,

黏糊上脸混人前。

好像公关人才好,

醒倒梅时个个嫌。

(汉口人称一种很令人讨厌的男性叫“醒倒梅”。这种男人不管对象是谁,都会主动凑拢去,“醒倒梅”,一副没有骨头的样子。与之类似的说法还有“细梅细梅”、“梅里梅气”“梅得像腐乳”等。)

有种称呼是信息,

嗔中有爱人人迷。

姑娘心上人一个,

亲热叫苕喜欢你。

(苕,在汉口方言里,不是骂人。一般情况下,若是你心仪的女子柔声叫你苕,那你的运气就来了;若是你不在意的女子这样叫,那你就掉得大了。){湖北方言称呼大全}.

乌 豆

做事不思后果愁,

昵称乌豆把名留。

有人楼上看翻船,

更是装疯闹不休。

(乌豆,是汉口人对一些做事不管后果的莽撞人的称呼。这些人大都文化程度有限,认识水平低,做事能力极差,但又不甘寂寞,总喜欢把自己的薄弱环节暴露在众人面前,还自以为得意。是一种比较可怜的人。)

洗 了 睡

年龄优势算我孬,

过了四十一柱草。

上进无门洗了睡,

生存无奈只自嘲。

“洗了睡”,汉口方言。意思最早是:快完蛋了,赶快歇着吧。通常用于蔑视的口吻。例句:“算了、算了,就你这水平,还不回去(念ke)洗了睡。”但是,近年来,多用于中年人无奈的自嘲,自我调侃,自我排遣。例句:“我们35岁都过了,还不是洗了睡!”

起篓子

走运得亏你卖力,

起一篓子报答你。

男人就要知味口,

泉涌报恩不稀奇。

“起篓子”意思是发财,运气好。

例句:他昨天晚上起了篓子,牌桌上就他一个在和。

尖板眼

周末淘金小地摊,

陶盆玉器锈迹斑。

玩要搞尖板眼,

鉴赏知识实在难。

“尖板眼”是指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例句:他那里总有一些尖板眼,不晓得从哪里搞的。

有时也泛指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

例句:

①你还蛮多尖板眼咧!(形容聪明,点子多)

②这家餐馆做的,都是些尖板眼。(形容菜肴品种、口味独特){湖北方言称呼大全}.

抬 庄

人气凑来捧个场,

意思一哈去抬庄。

有忙朋友都靠拢,

自己除非很为难。

抬庄,意思是给人面子,帮着喝彩捧场的意思。

例句:小张他们都来了,你怎么不来跟我抬个庄咧?

撮虾子

西走东奔去撮虾,

只因身后有一家。

求职做个钟点工,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82358/

推荐访问:湖北方言骂人大全 湖北方言笑话大全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