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坛

来源:主持词 时间:2018-11-30 11:00:11 阅读:

【www.zhuodaoren.com--主持词】

中国科技论坛(共10篇)

中国科技论坛(一):

中文核心期刊有哪些?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主持.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
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1.中国社会科学 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4.学术月刊 5.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 文史哲7.学术研究 8.江海学刊 9.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0.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1. 社会科学12. 社会科学战线13. 江苏社会科学14.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5.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6.河北学刊17.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8. 浙江学刊19.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 浙江社会科学21. 天津社会科学22. 社会科学研究23.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4.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5. 求是学刊26. 人文杂志27. 江西社会科学28.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9.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0.学习与探索31. 江汉论坛32.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3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34. 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35. 求索36.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7.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8.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9.中州学刊 40. 南京社会科学41.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2.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3.甘肃社会科学 44. 思想战线 45.山东社会科学 46.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47.社会科学辑刊 48.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49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改名为: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0.学术界51.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2. 广东社会科学 53.国外社会科学54.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5.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6.学术交流57. 东岳论丛58.东南学术59.学海 60学术论坛 61.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62.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3.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学报
64.探索65.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6.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67.齐鲁学刊68.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9.湖北社会科学 70.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71.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2.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3.广西社会科学74. 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75.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6.安徽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77.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8. 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79.河南社会科学
80.湖南社会科学 81.学术探索82.探索与争鸣83.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改名为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4.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5.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6.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87. 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88.高校理论战线89.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0.山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91.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92.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3.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4.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5.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6.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97.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98.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9.北方论丛100.云南社会科学101.社会科学家102.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4.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5.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6.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7.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8.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9.江淮论坛110.北京社会科学111.前沿112.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13.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14. 内蒙古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改名为内蒙古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15.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6.扬州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117.宁夏社会科学118.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19内蒙古社会科学120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21.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B(除B9) 哲学 l.哲学研究 2. 心理学报3. 心理科学4.哲学动态 5.世界哲学 6. 心理科学进展7. 中国哲学史 8.道德与文明9. 心理发展与教育10.现代哲学 11. 孔子研究 12.周易研究13.伦理学研究
B9 宗教 l.世界宗教研究 2、宗教学研究 3、敦煌学辑刊4、中国宗教5.西藏研究 6. 法音 7. 世界宗教文化8. 中国道教9.佛学研究10.中国穆斯林
C8 统计学 l. 统计研究2. 数理统计与管理3. 中国统计4. 统计与决策
C9l 社会学 1.社会学研究 2.社会 3.妇女研究论丛 4、青年研究
C92 人口学 l.人口研究 2. 中国人口科学 3.人口与经济 4.人口学刊 5、市场与人口分析(改名为:人口与发展)
C93 管理学 1. 管理科学学报 2.中国管理科学 3.管理工程学报4.领导科学.
C96 人才学 1.中国人才
C95 民族学 1.民族研究 2. 世界民族3、广西民族研究 4、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改名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5、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黑龙江民族从刊 7. 西北民族研究8.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9. 贵州民族研究10.回族研究11.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3. 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 14.中国民族
D1,3,5,7,8国际政治 1.世界经济与政治 2. 现代国际关系 3. 欧洲研究 4. 国际问题研究 5.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6. 美国研究 7. 国际论坛8. 当代亚太9. 国际观察 10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11. 国外理论动态12.国际政治研究13.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14.世界知识15.外交评论 16. 当代世界17. 日本学刊18. 西亚非洲 19.太平洋学报20.俄罗斯研究
D0,2,4,6 ,A中国政治 1. 中国行政管理 2. 政治学研究3. 求是4.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5. 教学与研究.6.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7. 马克思主义研究8. 社会主义研究9.半月谈10.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11.理论前沿12.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3.了望14. 科学社会主义15.中共党史研究 16.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7.毛泽东思想研究 18.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1. 新视野 22.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3.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4.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5. 理论探讨26. 党的文献27. 理论与改革 28.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9. 长白学刊30. 求实31. 理论探索32.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33.理论月刊 34.前线 3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36. 思想教育研究37.湖北行政学院学报38. 党建研究39. 行政论坛 40.理论学刊41.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42.人民论坛43.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44.中国青年研究45. 理论导刊46.南京政治学院学报47.红旗文稿
D9 法律 1. 法学研究2. 中国法学3.法学 4. 法商研究 5. 政法论坛6.现代法学 7. 中外法学8. 法学评论9. 法律科学10. 法制与社会发展11. 法学家 12. 比较法研究13. 环球法律评论14. 当代法学15. 法学论坛16. 政治与法律17.河北法学 18.法学杂志 19. 法律适用20.行政法学研究 21. 中国刑事法杂志22. 人民司法23.华东政法学院学报(改名为: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4.人民检察25.知识产权26.中国法医学杂志27.中国司法鉴定
第二编 经 济
F 综合性经济科学 1.经济研究 2. 经济学动态3. 经济学家4. 经济科学 5. 经济评论6. 南开经济研究 7. 当代经济科学8. 当代经济研究 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0. 经济纵横11.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12.经济问题 13.现代财经 14.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15. 经济经纬16.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8.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19.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云南财贸学院学报(改名为: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F11(除F12) 世界经济 1.世界经济 2.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3. 外国经济与管理4. 世界经济研究5. 国际经济评论 6. 世界经济文汇 7.东北亚论坛 8. 亚太经济9.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F0,12,2(除F23,27)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1. 管理世界2.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3.地域研究与开发4. 改革5.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6. 开发研究 7. 上海经济研究 8. 宏观经济研究 9.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0.经济研究参考 11.生产力研究12.城市问题 13.城市发展研究 14.中国经济史研究 15.资源科学 16.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7.经济体制改革 18.经济问题探索19.资源、产业(改名为:资源与产业)20.中国经济问题21. 南方经济22.现代城市研究23.消费经济24.生态经济25.经济数学26.中国流通经济27.开放导报28. 特区经济29.现代经济探讨30.宏观经济管理31.运筹与管理32.改革与战略 33.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34.中国经贸导刊
F23 会计 1.会计研究 2.审计研究 3.审计与经济研究4.财务与会计 5.财会通讯.综合 6.会计之友 7. 财会月刊 .会计8.中国审计9.商业会计10.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11.财会研究12.中国注册会计师13.事业财会
F3 农业经济 1.中国农村经济 2.农业经济问题 3.中国农村观察 4. 中国土地科学5. 农业现代化研究6. 农业技术经济 7. 调研世界8.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9.农村经济 10.农业经济 11.世界农业12. 林业经济问题13.中国土地14.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15.绿色中国.B版,理论版(改名为:林业经济)16.中国渔业经济
F4/6工业经济
(含F27,除F59) 1.中国工业经济 2.南开管理评论 3.经济管理 4.管理科学 5.工业工程与管理 6.管理评论7.企业经济8.预测9.软件学 10.工业工程11.企业管理 12.管理现代化 13.经济与管理研究
F59旅游经济 1.旅游学刊
F7 贸易经济 1.国际贸易问题 2. 国际贸易3. 财贸经济4.商业经济与管理 5.国际经贸探索 6. 商业研究7. 销售与市场8.广东商学院学报9.商业时代 10. 中国商贸11. 价格理论与实践12.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3. 国际经济合作14.对外经贸实务15.江苏商论 16. 国际商务研究17.中国物流与采购
F81 财政. 1.税务研究 2.财政研究 3. 涉外税务4. 税务与经济5.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6.财经论丛7. 当代财经8. 财经研究9. 财经问题研究10. 中国财政11. 财经科学 12.中国税务 13.财政监督
F82/84
货币/金融、银行/保险 1.金融研究 2.国际金融研究 3. 金融论坛4. 金融理论与实践 5. 保险研究 6. 证券市场导报7. 中国金融8.武汉金融 9.上海金融 10.金融与经济 11. 财经理论与实践12.财经 13. 投资研究14.新金融 15.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16. 浙江金融 17.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8.经济导刊 19. 南方金融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

G0 / G21信息与传播,新闻学、新闻事业 1. 新闻与传播研究 2. 国际新闻界3. 现代传播4. 新闻记者5. 新闻大学6. 当代传播7. 中国记者8.新闻界 9. 新闻战线10.传媒11. 传媒观察12.中国报业 13. 新闻与写作14.新闻爱好者15.新闻知识
G22广播、电视事业 1.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电视研究
G23出版事业 1.编辑学报 2.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3. 编辑之友4. 出版发行研究5. 中国出版 6. 科技与出版7. 编辑学刊8. 出版广角9. 中国编辑10. 中国图书评论11. 读书
G25,35 图书馆学,情报学 1.中国图书馆学报 2.图书情报工作 3. 情报学报4. 大学图书馆学报 5.图书馆杂志 6. 图书馆论坛 7. 图书馆8. 情报科学 9. 图书馆建设10.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1. 图书情报知识12.情报资料工作 13.情报理论与实践 14. 情报杂志15.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16.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7.图书馆学研究18.图书与情报19.国家图书馆学刊
G27 档案学 1.档案学通讯 2. 档案学研究3. 中国档案 4.档案与建设 5.浙江档案 6. 山西档案7. 北京档案8. 档案管理 9.档案 10. 兰台世界
G3 科学,科学研究 1. 科学学研究 2.科研管理 3.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4. 研究与发展管理 5. 中国软科学 6. 中国科技论坛 7. 科技进步与对策8.科学管理研究 9. 科技管理研究10. 科技导报
G4教育综合、教育事业 1.教育研究 2. 比较教育研究3. 全球教育展望4.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5. 教育理论与实践 6. 教师教育研究7.外国教育研究 8.清华大学教育研究9.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0. 教育与经济 11.中国教育学刊12.教育科学 13. 当代教育科学14.中国电化教育15.教育学报16.电化教育科研 17. 教育探索 18.中国远程教育 19. 教育评论20.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1.开放教育研究 22.教育导刊 23.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3.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4.江西教育科研(改名为:教育学术月刊)
G61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 1.学前教育研究
G62/63 初等/中等教育 1.课程、教材、教法 2. 人民教育3.教学与管理4.上海教育科研5.教育科学研究 6.教育研究与实验.理论版(改名为:教育研究与实验)7.教学月刊.中学版 8.外国中小教育 9. 中小学管理
G623.2/633.3初等/中等教育(语文) 1.中学语文教学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G623.3/633.4初等/中等教育(外语) 1.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中小学外语教学
G623.4/633.5初等/中等教育(历史地理) 1.历史教学2.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G623.5/633.6初等/中等教育(数学) 1.数学教育学报2.数学通报
633.2初等/中等教育(政治) 1.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思想政治课教学
633.7初等/中等教育(物理) 1.物理教学2.中学物理
633.8初等/中等教育(化学) 1.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化学教育
633.91初等/中等教育(生物) 1.生物学教学
G64 高等教育 1.高等教育研究(武汉) 2. 教育发展研究 3.中国高等教育 4.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5. 江苏高教6. 中国高教研究 7. 现代大学教育 8.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9.高教探索 10.黑龙江高教研究 11.复旦教育论坛12.中国大学教学13.辽宁教育研究 14.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G7各类教育 1. 中国特殊教育2. 民族教育研究3.职业技术教育 4. 中国成人教育5. 教育与职业6.职教论坛 7.成人教育 8.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9.继续教育研究
G8 体育 1.体育科学 2. 中国体育科技3. 体育与科学4.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5. 体育学刊6.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7.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8. 体育文化导刊9.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0.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1.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2.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3.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4.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5.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6.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H0/2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1.中国语文 2. 当代语言学3. 中国翻译4. 语言教学与研究5. 语言研究 6. 世界汉语教学7. 语言文字应用8. 汉语学习9. 方言 10. 语文研究 11. 古汉语研究12. 民族语文13. 语言科学14.修辞学习 15.上海翻译 16.辞书研究 17.中国科技翻译18.语文建设
H3/9 外国语 1.外语教学与研究 2.外国语 3.外语与外语教学 4. 现代外语5. 外语界6. 外语学刊7.外语教学 8.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9.外语研究 10.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1.山东外语教学 12国外外语教学(改名为: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13中国俄语教学
I1,I3/7 世界文学 1.外国文学评论 2.外国文学研究 3. 外国文学4. 国外文学5. 当代外国文学 6. 世界文学7. 俄罗斯文艺8.译林
I0,20,210 文学理论 1.文学评论 2. 文学遗产3. 文艺研究 4. 当代作家评论 5. 文艺争鸣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7. 文艺理论研究8. 鲁迅研究月刊9.南方文坛10. 红楼梦学刊11. 小说评论12. 中国比较文学 13.文艺理论与批评 14. 民族文学研究15. 中国文学研究16.当代文坛17. 明清小说研究18.新文学史料19. 文艺评论20. 名作欣赏
I21/29(除I210) 文学作品 1.人民文学 2. 当代3. 收获4. 十月 5.上海文学 6.中国作家 7.钟山 8. 作家杂志(改名为:作家) 9. 花城10. 长城11. 大家12. 山花 13. 天涯14. 解放军文艺15.清明16. 芙蓉17. 北京文学.原创版 18. 诗刊19. 青年文学 20. 莽原21.飞天 22. 剧本23.小说界 24. 时代文学25. 民族文学
J0/1艺术综合 1.艺术评论 2.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3.云南艺术学院学报4.民族艺术
J2,3,5 绘画,书法,工艺美术 1.新美术2. 装饰3. 美术研究4. 美术观察5. 美术6.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7.世界美术 8.美苑9.书法10.中国书法
J4 摄影艺术 1.中国摄影
J6 音乐类 1.中国音乐学 2.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3. 音乐研究4. 中国音乐 5.人民音乐 6. 音乐艺术7. 黄钟8.音乐创作
J7 舞蹈 1.舞蹈 2.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J8 戏剧艺术 1. 戏剧2. 戏剧艺术3. 中国戏剧4.艺术百家 5.戏曲艺术 6.戏剧文学 7. 上海戏剧 8. 当代戏剧9. 中国京剧10. 四川戏剧
J9 电影,电视艺术 1.电影艺术 2.当代电影 3.世界电影 4.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5. 电影新作6. 中国电视7.中国电影市场 8. 电影文学9.当代电视
K(除K35/87/9) 历史(除文物考古) 1.历史研究 2. 近代史研究3. 中国史研究4. 史学月刊 5. 史学理论研究6. 世界历史7. 史学集刊8.中国文化研究 9. 清史研究10. 史林11. 安徽史学12.抗日战争研究 13.史学史研究 14. 民国档案15.中华文化论坛 16.文献17.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8. 当代中国史研究 19. 历史档案20. 中国农史21.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2. 中国史研究动态
23. 中国典籍与文化24.西域研究25.中国藏学
K85 /87文物考古 1.文物 2.考古 3.考古学报 4.考古与文物 5. 中原文物 6. 华夏考古7. 东南文化8. 敦煌研究9. 中国历史文物10.四川文物 11. 江汉考古12. 农业考古13. 故宫博物院院刊14. 北方文物

中国科技论坛(二):

    在2010年10月21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空间技术论坛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专家介绍说,中国以“嫦娥一号”卫星平台为基础,综合月球探测技术,已提出自主火星环绕探测的技术方案。读下表资料,回答1—2题。
1、在下述条件中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是
[     ]
A、重力加速度大小
B、公转周期长短
C、表面温度高低
D、昼夜交替周期长短
2、“勇气号”登陆后的工作能源靠吸收太阳能,在不考虑蓄能的情况下,假如火星车位于火星赤道上,
    它能连续工作的时间为
[     ]
A、12小时
B、大于12小时
C、小于12小时
D、24小时37分
【中国科技论坛】

1、D
2、B

中国科技论坛(三):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
A.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科技创新要“以民为本”,这就需要我们的科技工作者改善“公益类科技就是低端技术”的偏见,从制度上着手大力打造“民生科技”。
B.当代表委员审议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他们可能没想到“两会”不仅成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内政外交的风向标”,也被认为是“观察国际经济形势的一个重要风向标”。
C.出于对北极地区气候、环境、资源等方面长期考察,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决定在斯瓦尔巴违德群岛建立中国伊力特·沫林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
D.全球100多个参与上海世博会的城市,在世博会举行期间围绕“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为主题,就当前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举办了“全球论坛”。

B

中国科技论坛(四):

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1、 科技的作用
2、 我国为什么必须重视发展科学技术?
3、 为什么要重视教育?
4、 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5、 怎样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8月6日 17:44 科教兴国战略是邓小平同志1977年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
“科教兴国”是党中央、国务院按照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科学分析和总结世界近代以来特别是当代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趋势和经验,并充分估计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人民生活和现代化进程的巨大影响,根据我国国情,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发展战略.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科教兴国”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1977年,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明确把科教发展作为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先导,摆在我国发展战略的首位.从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邓小平同志坚持“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是教育”的核心思想,为“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必须把经济建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1995年5月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江泽民在会上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实现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同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设中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列为今后15年直至21世纪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之一.
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提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科教兴国”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
为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农业、工业、国防、财贸等行业和部门都提出了依靠科技振兴行业的发展战略.各省、市、自治区及各地(市)、县(市)也制定了科教兴省、科教兴市、科教兴县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针.1988年,江苏省率先提出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决定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从过去主要依靠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逐步转换到主要依靠科技水平和劳动者素质上来.“科教兴国”作为一项全国性的战略提出后加速了地方科技事业和经济的发展.1996年,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成立,各地方随继成立了科技领导小组或科教兴省(区、市)领导小组,截至到1997年6月,全国共有26个省(市、区)和计划单列市成立了科技领导小组.据统计,到1997年底,全国已有20多个省、200多个城市制定了以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计划.
1998年4月,在中国科协主办的“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专家论坛”第3次大会上,我国学者宣布,从1981年到1997年的10多年里,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31.65%.同年5月,为了严格执行《教育法》、《科技进步法》,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有关教育、科技投入的规定,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教育科技经费预算安排和确保教师工资按时发放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级政府财政部门保证预算内教育和科技经费拨款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通知》第一次明确了对财政预算执行中的超收部分,也要相应增加教育和科技的拨款,确保全年预算执行结果实现法律规定的增长幅度.
1998年经中央批准,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成立,并于6月9日举行第一次会议.朱镕基总理主持,指出要深入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知识经济和建立创新体系的重要批示精神,国家要在财力上支持知识创新工程的试点,要加大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
揪错 ┆

中国科技论坛(五):

要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的典型事例.

微创外科是一门现代化技术,它的出现大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用微小的创伤解决病痛,是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典型事例.
科学技术造福于人类. 瓦特发明的蒸汽机
抑制癌症并不难
●在最近召开的2000上海市科技论坛的《环境与癌症》学术大会上,上海市抗癌协会会长沈镇宙等国内外著名专家指出,只要从改善环境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着手,癌症就可以被抑制.
专家指出,虽然肿瘤的病因至今尚未清楚,但是国内外学者都认为80-90%的病因与环境因素有关,而且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35%-40%的癌症与不科学、不合理的膳食有关,如食品污染,某种营养素的缺乏、过多或者不平衡都与肿瘤的发生有重要关系.另外,30%的癌症是由吸烟引起的,被动吸烟可以增加26%的肺癌发生率,5%的癌症与饮酒有关.
陶瓷可用微波烧
●日本科研机构开发出了微波烧制陶瓷新技术,这种新技术可缩短烧制时间,从而降低了能耗.
据参与这项技术开发的岐阜县陶瓷研究所提供的资料,新技术的特点是让陶瓷毛坯吸收2.45兆赫频率的微波,然后由其自身散发的热量烧制成陶瓷产品.使用这一方法的专用炉已开发成功,炉壁呈双层结构,由吸收微波的陶瓷和隔热材料构成.(均据新华社)
1. 克隆技术与遗传育种
在农业方面,人们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出大量具有抗旱、抗倒伏、抗病虫害的优质高产品种,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在这方面我国已迈入世界最先进的前列.
2. 克隆技术与濒危生物保护
克隆技术对保护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来讲是一个福音,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从生物学的角度看,这也是克隆技术最有价值的地方之一.
3. 克隆技术与医学
在当代,医生几乎能在所有人类器官和组织上施行移植手术.但就科学技术而言,器官移植中的排斥反应仍是最为头痛的事.排斥反应的原因是组织不配型导致相容性差.如果把“克隆人”的器官提供给“原版人”,作器官移植之用,则绝对没有排斥反应之虑,因为二者基因相配,组织也相配.问题是,利用“克隆人”作为器官供体合不合乎人道?是否合法?经济是否合算?
克隆技术还可用来大量繁殖有价值的基因,例如,在医学方面,人们正是通过“克隆”技术生产出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使侏儒症患者重新长高的生长激素和能抗多种病毒感染的干挠素,等等.

中国科技论坛(六):

我国科技水平的现状是什么?【中国科技论坛】

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确实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很大.根据瑞士洛桑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年度报告”和联合国发展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对世界主要国家科技实力评价进行的综合研究认为: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居中游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但与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
  根据科学投入和产出、科学创新能力和对世界科学的贡献等因素综合考虑,把世界各国的科技水平划分为5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全面领先的“科学核心国家”,只有美国; 第二个层次是科学强国,有德、英、日等国,三国所有科研产出总和约与“科学核心国家”相当,其中每一个国家的科研产出约为美国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第三个层次是科学大国,有法、意、加、俄等国,每一个国家的科研产出约为科学强国的一半;第四个层次是科学边缘国家,有中、印、巴西等国进入科学大国的边缘;第五个层次科学不发达国家.我国属于第四个层次,我个人认为这个分析基本符合实际情况.我国科技主要差距表现在,原始性创新能力不足,4年来每年评一次的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空缺,4年来每年评一次的技术发明奖也空 缺;发明专利只有日本、美国的1/30,韩国的1/4.对数千名科学家的问卷调查表明,在我国基础研究方面,15%的学科接近世界先进水平,85%的学科和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基本反映了实际情况.我国R&D经费2000年占国内生产总值1%,美国是2.76%,日本2.93%,德国2.33%,英 国1.8%,韩国2.83%,印度2%(2005年),芬兰是2.7%,其中印度和我们很有可比性.我们的重大技术装备、精密生产设备和科研仪器基本上依赖进口,能源利用效率低,能耗比国外大4—6倍.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要求,我们必须迅速提高原始性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必须进一步明确科学和技术的战略重点.
  我国科学和技术的战略重点中,第一个是重点发展基础科学.基础科学重点又集中在生命科学、信息科学以及物质科学等基础科学领域,积极支持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发展.重点发展基础研究能够解决我国现代化进展中重大瓶颈问题的科学;第二个重点是发展战略高技术并实现产业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围绕国家安全和国际竞争力,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和空间技术等战略高科技.

中国科技论坛(七):

(26分)人口既是资源又是压力,人口问题是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人曾制定了鼓励人口繁衍的政策,也看到了人口过多之弊端。
韩非子在《五蠹》记载:“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祖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罚而不免于乱。”
苏东坡在《策问》称:“古者以民之多寡为国之贫富,……然以今无法观之,……非徒无益于富,又且以多为患。生之者寡而食之者众,是以公私枵(空)然而百弊生。”
据《清史稿·食货志》记载:“较之康熙年间,计增十余倍。……盖藏自不如前充裕,且庐舍所占土地亦不啻倍蓰(五倍)。……朕甚忧之。”
材料二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对人口问题的认识体现了时代特征。
一百年以来,列强人口增加到很多,……。到一百年以后,如果我们的人口不增加,他们的人口增加到很多,他们便用多数来征服少数,一定要并吞中国。到了那个时候,中国不但是失去主权,要亡国,中国人并且要被他们民族所消化,还要灭种。
用中国和法国来比,……。法国四千万人口,因为能改良农业,所以得中国二十分之一的土地,还能够有饭吃。中国如果能够仿效法国来经营农业,增加出产,……,我们中国至少也应该可以养八万万人,……。                              
材料三 新中国对人口问题的看法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种种封建社会的残余思想,如“早生贵子”,“五世其昌”,“多福多寿多男子”等等,支配着他们的行动。
——马寅初《新人口论》(1957)
50年代,我国理论界占统治地位的是苏联理论界提出的如下观点:“社会主义的人口规律表现为人口不断迅速地增长”,人口不断迅速增长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
如果我们在物质的生产领域放弃了计划经济,我们有更多的理由在人的生产领域放弃计划经济了。
生育独子化已经产生了四个严重的人口问题:一是少子老龄化、老年空巢化以及老难所养、老难所依、老难善终这三难问题。
——《马寅初人口科学论坛:重新认识中国人口问题》(2012)
(1)请结合中国古代文明形态,分析古代统治者采取鼓励政策的原因。(4分)并概括材料一中古人对人口过多之弊端的认识。(6分)
(2)据材料二,分析孙中山思考人口问题的两个着眼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并评价材料二所述观点。(7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分析50年代出现“人口高速增长时期”的原因,并分析当前中国为什么调整人口政策?(7分)



(1)原因:农业(耕)文明,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者的数量多少决定农业盛衰。人口的多少关系到赋税的征收、兵役和徭役的征发,是国家强盛与否的重要标志。(4分)

弊端:会危及人的生存、产生争斗及社会动乱;会使国家和私人的财富耗空,从而产生大量弊端;会占用过多的土地用于居住而进一步减少耕地。(每点2分,共6分)

(2)着眼点:民族生存(民族主义)和经济发展(民生主义)(2分)

观点:

A、认为中国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来自列强的人口压迫,主张中国要增加人口。(2分)

B、认为发展经济(改良农业)可满足更多人口的增加。(1分)

评价:

积极:上述观点基于抵御列强侵略、挽救民族危机的社会现实,体现了孙对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的忧虑;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2分)

局限:未认识到民族的延续强盛依靠综合国力,并非建立在人口数量增加这单一标准上。(或未能科学、辩证认识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分)

(3)人口高速增长的原因:

政治:国共内战的结束,和平安定时期的到来;

经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科技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政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下受苏联人口理论的影响;(或人口科学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

社会:人民中长期形成的宗嗣继承观念根深蒂固。(四个角度都应答到,共4分)

推动当前人口政策调整的因素:

生育水平和人口增长率都处在很低的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立建立;人口老龄化趋势带来的挑战;人口科学的不断发展;生活方式、生育意愿的显著变化。(任答三点得3分)




中国科技论坛(八):

举例说明科技可以造福人类,使人类文明获得进步

抑制癌症并不难
●在最近召开的2000上海市科技论坛的《环境与癌症》学术大会上,上海市抗癌协会会长沈镇宙等国内外著名专家指出,只要从改善环境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着手,癌症就可以被抑制.
专家指出,虽然肿瘤的病因至今尚未清楚,但是国内外学者都认为80-90%的病因与环境因素有关,而且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35%-40%的癌症与不科学、不合理的膳食有关,如食品污染,某种营养素的缺乏、过多或者不平衡都与肿瘤的发生有重要关系.另外,30%的癌症是由吸烟引起的,被动吸烟可以增加26%的肺癌发生率,5%的癌症与饮酒有关.
陶瓷可用微波烧
●日本科研机构开发出了微波烧制陶瓷新技术,这种新技术可缩短烧制时间,从而降低了能耗.
据参与这项技术开发的岐阜县陶瓷研究所提供的资料,新技术的特点是让陶瓷毛坯吸收2.45兆赫频率的微波,然后由其自身散发的热量烧制成陶瓷产品.使用这一方法的专用炉已开发成功,炉壁呈双层结构,由吸收微波的陶瓷和隔热材料构成.(均据新华社)
1. 克隆技术与遗传育种
在农业方面,人们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出大量具有抗旱、抗倒伏、抗病虫害的优质高产品种,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在这方面我国已迈入世界最先进的前列.
2. 克隆技术与濒危生物保护
克隆技术对保护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来讲是一个福音,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从生物学的角度看,这也是克隆技术最有价值的地方之一.
3. 克隆技术与医学
在当代,医生几乎能在所有人类器官和组织上施行移植手术.但就科学技术而言,器官移植中的排斥反应仍是最为头痛的事.排斥反应的原因是组织不配型导致相容性差.如果把“克隆人”的器官提供给“原版人”,作器官移植之用,则绝对没有排斥反应之虑,因为二者基因相配,组织也相配.问题是,利用“克隆人”作为器官供体合不合乎人道?是否合法?经济是否合算?
克隆技术还可用来大量繁殖有价值的基因,例如,在医学方面,人们正是通过“克隆”技术生产出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使侏儒症患者重新长高的生长激素和能抗多种病毒感染的干挠素,等等.

中国科技论坛(九):

”月球探测器将怎样实现月面软着陆、成功“落月”进行着陆探测和巡视勘察?

据中新社消息,作为中国探月工程二期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已圆满完成“落月”技术先导任务,未来“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将怎样实现月面软着陆、成功“落月”进行着陆探测和巡视勘察?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高级顾问欧阳自远2日解读说,“嫦娥三号”由内置巡视探测器和着陆探测器两部分构成,距月面15公里时进入主减速段,把相对月面的速度从约1.6公里每秒降为0;15公里至2公里进入调姿段,将探测器调整为纵轴指向月面;2公里到100米为悬停段,悬停100秒,用于着陆点的地形识别与横移避障;100米到4米间为缓速下降段,利用反推发动机缓速下降;到距月面4米高度时,探测器发动机关机,进入自由下降段直至接触月面.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软着陆月面后,着陆探测器将打开专门的释放机构,将内置的巡视探测器释放到月面开展巡视探测和月面勘察任务.据介绍,被称为“中华”牌月球车的巡视探测器智能化程度非常高,“它全部是自动导航、自动选择路线、自动拐弯和爬坡、自动避开障碍,然后自己把(探测到的)数据传输给地球”.
  欧阳自远当天下午作客中科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以“中国‘嫦娥’月球探测计划”为题发表演讲.他说,成功“落”月之后,中国将发射月球探测器到月球采样并返回地球.在2017年后,中国在基本完成“绕”、“落”、“回”这三步不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后,“还将择机实施载人登月探测甚至进一步建设月球基地(计划)”.
  “月球难以改造,不适宜大量移民,但火星完全可以改造形成人类第二个栖息地,这是很多科学家在做的(研究)”.这位知名科学家表示,中国很快也要去探测火星、金星和其他的小行星.预计2013年开展首次自主火星探测,2013-2015年进行首次自主金星探测,2015年开展行星与小行星多目标探测.“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加快自己的步伐,在太阳系里走得更远,我们一定能逐步实现整个目标”.

中国科技论坛(十):

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科技,教育,综合国力等方面)

一、中国全球竞争力下降.2006年2月,中科院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发布了<<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这份报告指出,中国等61个国家仍属于欠发达国家,中国的综合现代化水平指数为33点,排世界108个国家的第62位.
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2005~2006年全球竞争力表示,在全球竞争力大排名中,中国列第49位,较2004年下降了3位.另一份权威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研究院发布的2005年IMD全竞力排名中,中国在全球60个经济体排名中从2004年的24位降至31位.
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约为100年,赶上发达国家约需100年.
二、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科技创新研究和开发投入占GTP的比重一般都在2%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多在70%以上,而对外技术的依存度均在30%
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严重依赖资金的高投入、能源和资源的高消耗、环境和生态的损害、对廉价劳动力的盘剥.目前中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以上,设备投资60%以上靠口.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39%左右.
世界大公司纷纷在中国办厂,中国已被贬称“世界工厂”,中国不能依此沾沾自喜,就象“宝马”、“奔驰”汽车在中国生产,但整套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并未让你掌握.正如中国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拿出来,向国外支付专利费.
三、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分几个层面,从低往高包括消费、生产、投资和金融.一般来说,产品都是在最容易的地方、最接近市场的地方进行生产.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所以在消费和产品生产加工方面发展非常迅速.各大城市不断耸立的高楼大厦可以见证这一点.20多年的中国改革一路高歌猛进,并没有也不可能让中国经济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协调发展.如果再不重视、不解决隐患是无穷的.不合理结构最直接的表现是经济投入和产出不成高效的正比,使得中国经济效率主要指标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越来越明显.这种经济低效运转的平台势必存在这样的怪圈:一加速经济发展就出现过热,“瓶颈”涌现,但又不能降到7%以下,很是尴尬.更严重的后果是从源头上加剧了贫富差距和地区差异,不利社会稳定.
四、公民意识亟待提高.荣辱颠倒,是非不分,见利忘义在相当人数中存在、漫延!比方城里人看不起乡里人,机关的人看不起工厂的人,热情者越来越少,冷漠者越来越多.连过马路都如此,坐在车里的人似乎高人一等,不愿让过路的人,稍慢一拍,喇叭按过不停.出过国门的人大概都看到,在欧美国家,如果有人过马路的话,司机都会礼貌地停车让行人先过,甚至在行人犹豫时,司机会伸出头来用手示请行人先过.我认为这本质上就是一种公平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核心.公民意识就是体现现代法治观念的民众意识,也就是自觉地把自己和他人视为拥有自由权利、尊严和价值的人,并勇于维护自己和他人的这种权利、尊严和价值,包括公民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anjiang957358/

推荐访问:中国科技论坛官网 中国科技论坛投稿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