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铸《踏莎行·杨柳回塘》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

来源:阅读答案 时间:2016-05-01 11:52:26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阅读答案】

第一篇:《贺铸《踏莎行·杨柳回塘》高考诗歌鉴赏》

贺铸《踏莎行·杨柳回塘》鉴赏

古代文化

0414 1612

踏莎行

贺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这首词是咏荷花的,暗中以荷花自比。诗人咏物,很少止于描写物态,多半有所寄托。因为在生活中,有许多事物可以类比,情感可以相通,人们可以利用联想,由此及彼,发抒文外之意。所以从《诗经》、《楚辞》以来,就有比兴的表现方式。词也不在例外。

起两句写荷花所在之地。“回塘”,位于迂回曲折之处的池塘。“别浦”,不当行路要冲之处的水口。(小水流入大水的地方叫做浦。另外的所在谓之别,如别墅、别业、别馆。)回塘、别浦,在这里事实上是一个地方。就储水之地而言,则谓之塘;就进水之地而言,则谓之浦。荷花在回塘、别浦,就暗示了她处于不容易被人发现,因而也不容易为人爱慕的环境之中。“杨柳”、“鸳鸯”,用来陪衬荷花。杨柳在岸上,荷花在水中,一绿一红,着色鲜艳。鸳鸯是水中飞禽,荷花是水中植物,本来常在一处,一向被合用来作装饰图案,或绘入图画。用鸳鸯来陪衬荷花之美丽,非常自然。

第三句由荷花的美丽转入她不幸的命运。古代诗人常以花开当折,比喻女子年长当嫁,男子学成当仕,故无名氏所歌《金缕衣》云:“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而荷花长在水中,一般都由女子乘坐莲舟前往采摘,如王昌龄《采莲曲》所写:“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但若是水中浮萍太密,莲舟的行驶就困难了。这当然只是一种设想,而这种设想,则是从王维《皇甫岳云溪杂题·萍池》“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来,而反用其意。以荷花之不见采由于莲舟之不来,莲舟之不来由于绿萍之断路,来比喻自己之不见用由于被人汲引之难,被人汲引之难由于仕途之有碍。托喻非常委婉。

第四句再作一个比譬。荷花既生长于回塘、别浦,莲舟又被绿萍遮断,不能前来采摘,那么能飞的蜂与蝶该是可以来的吧。然而不幸的是,这些蜂和蝶,又不知幽香之可爱慕,断然不来。这是以荷花的幽香,比自己的品德;以蜂蝶之断然不来,比在上位者对自己的全不欣赏。

歇拍承上两譬作结。莲舟不来,蜂蝶不慕,则美而且香的荷花,终于只有自开自落而已。“红衣脱尽”,是指花瓣飘零;“芳心苦”,是指莲心有苦

味。在荷花方面说,是设想其盛时虚过,旋即凋败;在自己方面说,则是虽然有德有才,却不为人知重,以致志不得行,才不得展,终于只有老死牖下而已,都是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的。将花比人,处处双关,而毫无牵强之迹。 过片推开一层,于情中布景。“返照”二句,所写仍是回塘、别浦之景色。落日的余辉,返照在荡漾的水波之上,迎接着由浦口流入的潮水。天空的流云,则带着一阵或几点微雨,洒向荷塘。这两句不仅本身写得生动,而且还暗示了荷花在塘、浦之间,自开自落,为时已久,屡经朝暮,饱历阴晴,而始终无人知道,无人采摘,用以比喻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也遭遇过多少世事沧桑、人情冷暖。这样写景,就同时写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乃至性格。

“依依”一句,显然是从李白《渌水曲》“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变化而来。但指明“语”的对象为骚人,则比李诗的含义为丰富、深刻。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正因为屈原曾设想采集荷花(芙蓉也是荷花,见王逸《注》)制作衣裳,以象征自己的芳洁,所以词中才也设想荷花于莲舟不来,蜂蝶不慕,自开自落的情况之下,要将满腔心事,告诉骚人。但此事究属想象,故用一“似”字,与李诗用“欲”字同,显得虚而又活,幻而又真。王逸《〈离骚经〉章句序》中曾指出:“《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宓妃、佚女,以譬贤臣。”从这以后,香草、美女、贤士就成为三位一体了。在这首词中,以荷花(香草)自比,非常明显,而结尾两句,又因以“嫁”作比,涉及女性,就同样也将这三者连串了起来。

“当年”两句,以文言,是想象中荷花对骚人所倾吐的言语;以意言,则是的“夫子自道”。行文至此,花即是人,人即是花,合而为一了。“当年不肯嫁春风”,是反用张先的《一丛花令》“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一看即知,而荷花之开,本不在春天,是在夏季,所以也很确切。春天本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时候,诗人既以花之开于春季,比作嫁给春风,则指出荷花之“不肯嫁春风”,就含有她具有一种不愿意和其它的花一样地争妍取怜那样一种高洁的、孤芳自赏的性格的意思在内。这是写荷花的身分,同时也就是在写自己的身分。但是,当年不嫁,虽然是由于自己不肯,而红衣尽脱,芳心独苦,岂不是反而没由来地被秋风耽误了吗?这就又反映了由于自己性格与社会风习的矛盾冲突,以致始终仕路崎岖,沉沦下僚的感叹。南唐中主《浣溪沙》云:“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均《离骚》句。)这位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是敏感地察觉到了这个偏安小国的君主为自己不可知的前途而发出的叹息的。晏几道的《蝶恋花》咏荷花一首,可能是为小莲而作。其上、下片结句“照影弄妆娇欲语,西风岂是繁华主”和“朝落暮开空自许,竟无人解知心苦”,与本词“无端却被秋风误”和“红衣脱尽芳心苦”的用笔用意,大致相近,可以参照。

由于古代诗人习惯于以男女之情比君臣之义、出处之节,以美女之不肯轻易嫁人比贤士之不肯随便出仕,所以也往往以美女之因择夫过严而迟迟不能结婚以致耽误了青春年少的悲哀,比贤士之因择主、择官过严而迟迟不能任职以致耽误了建立功业的机会的痛苦。曹植《美女篇》:“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杜甫《秦州见敕目薛、毕迁官》:“唤人看腰,不嫁惜娉婷。”陈师道《长歌行》:“春风永巷闭娉婷,长使青楼

误得名。不惜卷帘通一顾,怕君着眼未分明。”“当年不嫁惜娉婷,抹白施朱作后生。说与旁人须早计,随宜梳洗莫倾城。”虽立意措词有所不同,但都是以婚媾之事,比出处之节。本词则通体以荷花为比,更为含蓄。

《宋史·文苑传》载贺铸“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少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这些记载,对于我们理解本词很有帮助。(沈祖棻)

第二篇:《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卷》

第二学期务川民族中学

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卷)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微电影”大有可为

微电影是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放映、“微周期制作”和“微规模投资”的视频短片。其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元素,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微电影兴起于草根。各种参差不齐的“小短片”,自于各种相机、DV、手机。后来,类似“天堂鸟影像”这样的专业机构,使微电影从个人自拍的随性表达,渐渐上升到电影的层次。

近两年,我国各种类型的微电影呈“井喷式”增长。从电影类型看,在草根网民的原创作品层出不穷的同时,专业团队为一些品牌量身打造的商业微电影也开始盛行;从制作规模看,越来越多的专业团队跻身微电影的制作,甚至一些知名导演也加入了微电影的制作行列。微电影的制作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品质、格调也得以提升,实现了华丽转身。微电影的影响力也在日渐增强,由其催生的短片大赛、微电影大赛、微电影节等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微电影的篇幅虽小,却并不影响其主题的深远立意和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思考。一些微电影在实现艺术追求的同时,也主动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以“7.21”大雨为背景创作的系列微电影《大雨》的主要人物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面对大雨造成的各种困境,他们团结互助、共抗灾难,共同演绎了充满温情与关怀、责任与坚守的感人故事。影片融入纪实的风格,片尾对人物原型的采访,使得“微”中有内涵,“微”中有新意。在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公益微电影中,《天堂忘记了》镌刻下自闭症少年的心灵界碑;《交易》中的小女孩儿主

动找到人贩子,一句“叔叔,你把我卖了吧!我还差1800块钱给妈妈治病”,让观众为之动容;《亲爱的小孩》喊出“温暖2012”,呼吁对于弱势儿童群体的关注一刻都不该停止„„这些微电影关注社会事件,从帮扶贫弱、关爱孤儿到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等多个方面,予以理性思考和人文关怀,以艺术的力量当起社会责任,发出正义之声,温暖人心。

微电影的播放渠道正日趋多元化。微电影不仅通过网络、移动电话等新媒体呈现,传统的电视播放平台也为它大开“绿灯”。微电影传播平台的增加,微电影制作团队的日渐专业化都让微电影从“非主流”向主流过渡。未来,微电影还可能打包进入主流院线,进入电影发行体系,以更加成熟的姿态面向观众。

1.下列关于“微电影”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最早的微电影是普通百姓用手机、相机、DV等拍摄的短片,它们仅仅是一些个人的随性表达。

B.近两年微电影发展迅猛,影响力日渐增强,催生了许多公益活动,带动了多个产业的发展。

C.微电影对观看时间和空间的要求较传统电影要低,移动状态和短时间休闲状态下都可以观看。

D.放映时间短、制作周期短、投资规模小是微电影的显著特征,但它的内容丰富,可单独成片,也可系列成剧。

2.不能说明微电影担负起社会责任的一项是( )

A.《大雨》融入纪实风格,在短小篇幅中展现了深刻的内涵,创作上有新意。

B.《天堂忘记了》展现了自闭症少年的心灵世界,启示人们应该关爱少年自闭症患者。

C.《交易》中的小女孩儿主动找到人贩子,要求把自己卖掉换钱给妈妈治病,让观众为之动容。

D.《亲爱的小孩》喊出“温暖2013”,呼吁社会要持续关注弱势儿童群体。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微电影只能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一般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

B.微电影篇幅小的特点有助于其实现主题的立意深远和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刻思考。

C.专业团队加入微电影的制作,不仅大大地增加了微电影的数量,也极大地提高了其质量。

D.微电影正从“非主流”向主流过渡,不久会打包进入主流院线,进入电影发行体系。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①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②,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欲反。赵王乃使赵葸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葸。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①代:地名。②莫府:“莫”通“幕”;幕府,将帅在外的营帐,即为处理军政事务的衙署。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贺铸《踏莎行·杨柳回塘》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

A.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B.出战,数不利,失亡多 范增数目项王 C.以便宜置吏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D.王翦因急击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5.以下各句分别编为四组,全能表现李牧用兵之道的一组是( )

①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 ②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

③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 ④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

⑤大纵畜牧,人民满野 ⑥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

A.①④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牧守边,厚遇士卒,抚慰边民,根据需要任用官吏,利用贸易租税以充军费,使边防得以巩固。

B.李牧对匈奴采用欲擒故纵的战术,一旦时机成熟,便巧布奇阵,大败敌军,迎来了边境十几年的安宁。

C.李牧坚持固守营垒的政策,不慕虚荣,不怕撤职,审时度势,排除干扰,从军事上和物质上积极备战,不愧为一代名将。

D.李牧的战略战术,在思想上麻痹了敌人,但将士们不理解,当权者也不理解,这正衬托出他的风采和品质。

7.对下列语句进行翻译。(10分)

(1)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5分)

(2)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欲反。(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踏莎行

宋·贺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注释】①回塘:曲折的水塘。 ②别浦:不当行路要冲之处的水口。

8、这是词吟咏的对象是 。(2分)

9、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①②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8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 , 。”

(2)韩愈《师说》中说:“ , 。”这与《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相同。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词句是:“ , 。”

(4)杜甫在《登高》中写秋天静穆肃杀、空旷辽阔的景色,同时触动岁暮的感伤而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想到宇宙的无穷与永恒的名句是, , 。

(5)《过秦论》中,贾谊说到秦始皇威震四海之时,在用武力统治各国消灭各路诸侯之后,用以表现秦始皇控制天下,奴役百姓的名句是, , 。

乙 选考题【贺铸《踏莎行·杨柳回塘》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作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

牛【贺铸《踏莎行·杨柳回塘》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

张爱玲

禄兴衔着旱烟管,叉着腰站在门口。雨才停, 屋顶上的湿茅草亮晶晶地在滴水;地下,高高低低的黄泥潭子,汪着绿水。禄兴在板门上磕了磕烟灰, 紧了一紧束腰的带子, 向牛栏走去。牛栏里面,积灰尘的空水槽寂寞地躺着, 上面铺了一层纸,晒着干菜。角落里, 干草屑还存在。栅栏有一面磨擦得发白,那是从前牛吃饱了草颈项发痒时磨的。禄兴轻轻地把手放在磨坏的栅栏上,一缕辛酸慢慢堵住咽喉, 泪水泛满了眼睛。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禄兴娘子已经立在他身后, 也直瞪瞪望着空的牛栏, 头发被风吹得稀乱,下巴颏微微发抖, 泪珠在眼里乱转。他不响,她也不响, 然而各人心里的话大家看得雪亮。瘦怯怯的小鸡在狗尾草窝里簌簌踏过,四下里静得很。

“到底打定主意怎样?”她兜起蓝围裙来揩眼。

“不怎样。 ”

“眼见要立春了, 家家牵了牛上田,我们的牛呢?”

“明天我找蒋天贵去。 ”

“天贵娘子当众说过的,要借牛, 先付租钱。 ”

他垂下眼,弯腰把小鸡捉在手中,“不, 不!”她激动地喊着,已领会到他无言的暗示了,用惊惶和恳求的眼色看着他,“这一次我无论如何不答应,先是我那牛活活给人牵去, 又是银簪子,又轮到小鸡了! 我问你, 小鸡是谁忍冻忍饿省下钱来买的?”她把蓝围裙蒙着脸哭了起来。

“闹着借牛的是你, 舍不得鸡的也是你!”禄兴背过脸去吸烟。到底借牛是正事, 不耕田,难道活等饿死吗? 她懂得的。

黄黄的月亮斜挂在茅屋烟囱口上,把湿茅草照成一片清冷的白色, 烟囱上正蓬蓬地冒着炊烟,熏得月色迷迷蒙蒙, 鸡已经关进笼里,低低地、 咯咯地叫着。

第三篇:《月考语文试卷》

盐城中学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解析版(2013.6.1)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观摩 共商国是 参错(cēn) 乘人之危(chéng) ..B.装帧 不能自己 行款(háng) 厝火积薪(cuò) ..C.坐镇 大肆渲染 偈语(jì) 刀耕火种(zhǒng) ..D.恶梦 额手称庆 打颤(chàn) 彩云出岫(xiù) ..

1.A(B不能自已 C大事渲染 刀耕火种zhòng D噩梦 打颤zhàn) 2.下面各句横线处应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①习近平指出,在抗日战争中,无数中华儿女献出了生命,但中国人民 ,不屈不挠,取得了伟大的胜利。牢记历史,激发爱国热情,努力为中华民族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②演出刚结束,她就接到她孩子班主任的电话,说她的孩子生病了,她没来得及 就跑到学校去去了。

③菲律宾这位所谓的专家就一个虚拟的话题来推测中国会派军队去保护侨民,纯属 ,这种揣测既没根据,也没道理。

④教育是门艺术,它讲求技巧,需要循循善诱。教育的过程,不是学生对教师的臣服。管理学生的办法就是扇耳光,这样的教育方式也 太过拙劣。 A.前赴后继 卸妆 无稽之谈 难免 B.前赴后继 卸装 张冠李戴 未免 C.前仆后继 卸妆 张冠李戴 难免 D.前仆后继 卸装 无稽之谈 未免 2. D(①照应上文“无数中华儿女献出了生命”,只能用“前仆后继”,因为“前仆后继”中“仆”是“倒下”之意,而“前赴后继”中“赴”是“走、往”之意。②“卸装”指演员除去化装时穿戴涂抹的东西,“卸妆”指妇女除去身上的装饰。③此处应用“无稽之谈”。张冠李戴: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弄错了对象或事实。④此处应用“未免”。难免:不容易避免,免不了;未免:是对人对事的委婉批评。)

3.在一次辩论会上,主持人讲了下面一个故事,请你根据以下内容引出甲、乙两方辩题。要求:双方辩题语言要简洁,各不超过10个字,具有可辩性。(4分)

两个失败者沮丧地躺在屋子里,同时看到下面的情景:

一只蜘蛛要在天棚的拐角处结网,它向另一面墙壁荡过去,在即将接近那面墙壁的那一刹那,它掉了下来——这是它第七次失败了。蜘蛛的举动触动了他们。甲说:可敬的蜘蛛,你怎么那么自信而执著!我是人,难道不如一只蜘蛛吗?我要振作起来!乙说:可怜的蜘蛛,你只要稍微改动一下爬行的方向,就可以成功。我是人,不是蜘蛛,我要重新选择方向! 甲方辩论题目: ▲ 乙方辩论题目: ▲

3.甲方:面对挫折要坚持不懈 乙方:面对挫折要重新选择(大意对即可)

4.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5分)

(1)请为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不能用“无题”,不超过10个字)(2分)

▲ ▲

(2)这是一幅获奖漫画,请你以评委的名义写出获奖理由。(3分)

▲ ▲ ▲ ▲ 4.(1)砍伐者的“慈善”(或“抢救”等)(答案不唯一)

(2)示例:漫画细节清晰,构图精巧,内容深刻,引人深思(1分)。强烈地讽刺了“滥伐者”摧残人才,毁掉真正有价值的事物(或美好的事物)(1分),却又以“抢救未来”的面目出现的丑恶嘴脸(1分)。(对于“摧残人才”“真正有价值的事物”“美好的事物”三点,只要具备其中一点即可,答到一点给1分,又能说出“却又以‘抢救未来’的面目出现的丑恶嘴脸”给1分,意思相近即可。如果说答的只是浅层意思:作者借此强烈地讽刺了滥伐者的贪婪之至,残暴之极,愤怒的地抨击了破坏自然环境的丑恶行径。此小题最多得2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追和陶渊明诗引

苏 辙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臵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薯芋,而.

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

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

录也。吾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平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处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孟子曰:‚曾子、子思同道。‛区区之迹,盖未足以论士也。 .

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

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李太白、杜子美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而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

丁丑十二月海康城南东斋引。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子为我志之 志:记录 .B.与物多忤 物:事物 .C.终不能悛 悛:悔改 .D.其出处进退 处:隐居 .

5.B (物:别人)

6.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葺茅竹而居之 择善而从之 ..B.如其为人,实有感焉 则或咎其欲出者 ..

C.盖未足以论士也 宁许以负秦曲 ..D.先君命辙师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 ..

6.B(A:顺承B:他的、那个 C:目的连词 ,来D:代词 他)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苏轼垂暮之年,远谪天涯,生活非常艰难,其他读书写作活动大都终止了,惟喜写

诗,尤喜读陶渊明的诗歌,追和陶诗。

B.文章第一段虽不是直接论苏轼和陶诗,却谈了苏轼和陶诗的写作背景,暗示苏轼和

陶诗与他当时的处境和心境有关。 C.文中对陶渊明其诗其人的评价全用苏轼来信的原文来表现,引文占全文的三分之一,

这样更贴近苏轼的本意,也含蓄地表达了苏辙对陶诗不愿作评论的态度。

D.本文是苏辙应苏轼要求为其和陶诗写的序言,文章充分肯定了苏诗的成就,对苏轼

追和陶诗的心迹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相信后人自有公论。 7.C (“含蓄地表达了苏辙对陶诗不愿作评论的态度”的说法没有依据。)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3分)

▲ ▲ (1)然而他的诗看似质朴其实华美,看似清瘦(或简陋)其实丰腴。(绮、癯、腴) (2)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3分)

▲ ▲ (2)这就是深深佩服渊明,想在晚年多少学习一点陶渊明的行为的原因啊。(所以、晚节、师范)

(3) 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4分)

▲ ▲ (3) 但是自从他被贬居住在东坡,他的学问一天天地进步,(才思)充沛的样子如大河之水正在涌来。(斥居、日、沛然、方) 三、 古诗词鉴赏(10分)【贺铸《踏莎行·杨柳回塘》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踏莎行 贺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1)根据上阕内容,写出此首词的吟咏对象,并说出你的依据。

【贺铸《踏莎行·杨柳回塘》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

(2分)

(3)请赏析下阕最后两句的妙处。(4分)

(3)托物言志、拟人。(2分)生动形象地写出荷花不肯在春天开发,只在夏日盛开,最终在秋风中凋零的凄凉命运。(1分)借荷花的形象表达词人不愿趋时附势的高

雅节操以及怀才不遇、年华虚度的苦闷。(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 淇水汤汤, ▲ 。(诗经《氓》)

(2) ▲ ,肇锡余以嘉名。(屈原《离骚》)

(3) ▲ ,往来二不绝者,滁人游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4) 其间千二百里, ▲ ,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5) 白头搔更短, ▲ 。(杜甫《春望》

(6) 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

(7) 子曰: ▲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 (8) 博观而约取, ▲ 。(苏轼 《杂说送张琥》)

10.(1) 渐车帷裳(2) 皇览揆余初度兮(3) 伛偻提携(4) 虽乘奔御风(5) 浑欲不胜簪(6) 赢得生前身后名 (7) 后生可畏(8) 厚积而薄发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只取千灯一盏灯

乔忠延

①江南水乡的众多古镇,我独钟千灯。于是,坐飞机,乘汽车,赶去寻访。

②千灯果然有灯。清水滋润的河边是一条古旧的小街,街上光滑的花岗岩石板从宋朝铺展到元朝,从明代铺展到清代,历经沧桑辗转到了我的面前。就在那石板街边的店铺中间,有一座古屋,里面陈列着很多的灯,据说,真够上千盏了。那些灯有陶捏的,有瓷质的,有铁铸的,有铜制的,也有锡做的。品类众多,造型各异,将人类趋向光明的过程从古代演绎到了当今。灯的出现,无疑是文明的一座里程碑,如同把野兽变成家畜一样,是人类驯服它们的成果。熊熊燃烧的烈火被人们驯化后,乖巧得不仅能够炊饭取暖,还成了驱除黑暗、延长白昼的工具,多么值得称颂的跨越啊!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一盏灯都闪射着人们心灵中智慧的光芒。

③无疑,千灯在江南水乡里是亮色独具的。然而,我追溯的却不是这聚合起来的文物拼盘。好在,千灯的魅力并不限于此,流动的河水,飞翘的屋檐,都能够标示本土文化的辉泽。流动的河水名为尚书浦,因为曾经疏浚河道的是明朝尚书夏元吉,尚书名气就不小了,可他手下主事的一位官员竟然是比他名气还要大的海瑞。这河流岂可小瞧!凝固的屋檐也不弱,他的羽翼下名人辈出,有江南丝竹的首创者、陶渊明的后裔陶岘,有昆山腔的始成者、世人尊为昆曲鼻祖的顾坚,有明代的抗倭英雄、武状元陈先锋,还有昆山市出自南宋的第一位状元卫泾……一个小镇,孕育出这么多的人杰精英,实属罕见。更罕见的是,明清以来考中的进士居然多达35人!

④这样浓郁的文化氛围令人陶醉,也令人叩问,是否千灯这方水土当真不凡,当真有千盏明灯辉映着人们的心智?其实不然,千灯只是一个现代的名字。这个灵秀的古镇原来叫作千墩。千墩,是物事的记录。据说,昔时的吴淞江畔筑有无数土墩,流经此地时正好是第1000个。千墩的名字就这么顺势而生了。四十年前又一次变更,聪明的人们将口音和灯相近的‚墩‛改为‚灯‛了。从此,光灿灿的千灯便敞亮于世了。

⑤我远道造访,莫非就是奔这智慧的敞亮来的?也不是。我倾心的是石板街最南端的一座院落。院落分五进,有厅堂,有卧室,有书房,屋舍不能算阔大,花园不能算精巧,陈设

不能算豪华,不要说和山西的乔家、常家等大院相比,即使和周庄的沈园,同里的退思园相比也有差距。然而,就是这个院落令我顶礼膜拜,因为这里走出了一个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文士。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顾炎武。老实说,我从黄土高原不辞辛劳来这南国水乡,就是要拜识这颗思想的明星。

⑥对于他,国人不会陌生。顾炎武原来叫继坤,曾经叫过绛。改名炎武是因为清兵南下,大明社稷将倾,为了抵御外侵,他决心投笔从戎,抗击敌寇。只是,寡难敌众,失败后他不得不背井离乡,远走北国。然而,他立定志向,誓不叛明,无论谁人招安,决不屈膝为官。顾炎武四处游走,严谨治学,撰出《日知录》、《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著作,成为名声显赫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在明末清初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作三位大儒。

⑦在我眼里,一位思想家不在于他的著作有多么繁富,学说有多么缜密,如果缺少了独具慧眼的发现,缺少了照亮心灵的光色,那只能是平庸的再造或翻版。我们这么断言,是顾炎武用他独具慧眼的发现,照亮了我愚暗的心扉,给了我新的启迪。不要说他笔下那浩瀚的论著,就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便具有晴天霹雳的震惊效应。我知道这不是他的原话,这话是梁启超为之合成的。他的原话是:‚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

⑧时光逝去数百年了,我坐在书斋轻轻掀动《日知录》,当字行里跳出这段话时,眼睛竟亮得如电光闪射,神魂竟震撼得如惊雷炸响!我把顾炎武尊为补天者,他要补的天是仁爱的苍穹,道德的星空。诚如那个阴沉沉的午后,我走进尚书浦畔的顾家宅第,顿觉阴霾四散,华光迸射,心胸亮堂得少见。是的,仁爱是天,一旦失去仁爱,人和兽还有何种差别?若是世道真的沦为‚率兽食人,人将相食‛,那可是最为恐怖的灾难啊!这灾难不是天塌,其危害甚于天塌;不是地陷,其危害甚于地陷。要免除这人为的天塌地陷有何良策?顾炎武已明确指出:‚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是的,匹夫有责,匹夫履责,才会民风和洽,才会其乐融融,才会重现尧天舜日的美景。

⑨顾炎武点起了一盏灯,一盏照亮人心的明灯!顾炎武就是一盏灯,一盏闪烁在中华大地的思想明灯!

⑩我在千灯的清流秀水边徘徊,我在千灯的老街故宅里追溯,寻访的就是顾炎武这盏明 灯。我不敢贪婪,若是千灯容许我带走一盏灯,那我就带走顾炎武这一盏!

11.请分析作者以“只取千灯一盏灯”为文章标题的用意?(6分)

▲ ▲ 11.答案:①文题如眼,形象地表现本文的中心:千灯有多重文化,而作者只钟爱顾炎武这一盏思想明灯。(2分)②是文章的线索,起到结构全篇的作用。全文紧紧围绕“只取”、“千灯”、“一盏灯”这三个词展开,一线串珠,达到了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2分)③题目巧用双关、比喻等修辞手法,“千灯”既指江南水乡的古镇——千灯镇,也指这个古镇的许多亮色独具的文化。这样生动形象,吸人眼球,发人深思。(2分)

12.第三段中,作者列举千灯镇许多历史故事和文化名人,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 ▲ ▲ ▲ 12.答案:这些历史故事和文化名人散发出本土文化的辉泽,体现了千灯镇浓郁的文化氛围;(2分)起到铺垫作用,以此衬托(突出强调)顾炎武对人们思想的启迪作用(2分)。 13.请分析第四、五两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4分)

▲ ▲ 13.答案:运用设问句式,体现了“我”对千灯文化的多重思考(2分);层层铺垫、巧妙过渡(或:承上启下),由千灯文化的多重思考逐步聚焦到作者要表现的中心上来,表达作者对顾炎武这一盏思想明灯的钟爱。

14.结合文本,联系现实,探究结尾段中“若是千灯容许我带走一盏灯,那我就带走顾炎武这一盏!”作者这样说的理由。(6分)

▲ ▲ 14.答案:①顾炎武先生有着投笔从戎的气概、决不叛明的气节、严谨治学的态度以及他那仁爱博大的情怀。②顾炎武先生的“匹夫有责”思想,照亮“我”愚暗的心扉,给“我”新的启迪。③顾炎武先生提出了“匹夫有责”思想是构建仁爱社会的基础。(或:顾炎武提出了“匹夫有责”思想会带来民风和洽,其乐融融。)④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而精神世界滑坡,我们需要顾炎武这样的思想明灯,来照亮愚暗的心扉,带给我们以无穷的力量和莫大的精神鼓舞。(前三点答到其中的二点,每点2分,答到第四点 2分) 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17题。

大匠吴良镛:让中国人诗意地栖居

2012年2月14日,两院院士、新中国建筑教育奠基人、建筑学家吴良镛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吴良镛一生中获得的最重要的荣誉。

1922年,吴良镛出生于南京城南谢家祠。他名字中的‚镛‛,乃古乐器——奏乐时用来打节拍的一种大钟。父亲希望他能奏出生命强音。吴良镛从小爱好广泛,吟诗作画,读完《红楼梦》后,突发宏愿,将来也建造一座像大观园那样秀美的园林建筑。

1940年,吴良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大学里,吴良镛的才华很快显露出来,他发表在校刊《建筑》上的文章《释‚阙‛》(阙是汉代典型建筑),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看到,梁先生觉得吴良镛是个不可多得的建筑奇才,便发函让他当自己的助手。得到梁思成先生的赏识,吴良镛欣喜不已,这也让他能有机会看到梁思成从国外带回的最新的建筑领域前沿资料,开阔了眼界。从此,梁先生成了吴良镛学术与人生的引路者。

1948年,在梁思成的推荐下,吴良镛赴美留学深造。在美国求学期间,吴良镛深受沙里宁的器重。一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沙里宁对弟子吴良镛不吝溢美之词:‚在他的工作中,灌注了一种称之为中国现代性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来自于一般的人类文化发展,而且来自于中国实际生活的发展,一种新与旧的结合,基于中国自身的坚定不移的精神……‛

1950年,正当吴良镛想继续深造时,忽然收到恩师梁思成的信函——‚新中国急需建筑人才,见信速归!‛吴良镛赶紧收拾行囊,回到祖国。归国后的吴良镛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执教,与恩师梁思成一样,他的刻苦勤奋也是出了名的。吴良镛学术思想前卫,讲课时,妙语连珠;为人随和风趣,也很正派,亦师亦友,能跟学生打成一片,平时生活也很朴素。

20世纪50年代初,针对建筑人才匮乏的问题,吴良镛呼吁重视建筑教育,建议建筑专业要与建筑教育相结合,从而更有效更多地培养基本建设生力军。在吴良镛的努力下,清华建筑系人才辈出,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建筑教学中心之一。

改革开放后,高瞻远瞩的吴良镛提出了许多系统的设想与建议,一直致力于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学之路。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北京进行旧城改造中,吴良镛也遇到了与恩

师一样的困境,为保护北京历史遗迹四处奔走呼吁。为此,他对北京旧城区进行调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出了‚有机更新‛的整治理念和建造‚类四合院‛的住房体系构想,这样既能满足民众现代生活的需求,又能很好地保护和传承老北京的建筑古韵。他的‚有机更新‛理念,很快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在菊儿胡同改造中得以应用。在他看来,城市和人体一样,永远处于新陈代谢之中,应该保留相对完好的,逐步剔除破烂的没有文物价值的,但是新的建设要自觉地顺其肌理,用插入法以新剔旧。

吴良镛认为,北京的旧城改造最迫切的任务是要创造一种社会型住宅,因地制宜,不仅要满足现代生活美观舒适要求,还要与原有的历史风貌相吻合,做到两者相得益彰。按照吴良镛的‚有机更新‛理论改造完成的菊儿胡同今非昔比,白墙黛瓦,柳绿花红,一派祥和宁静的景象,既保持了老北京的建筑特色,又弥漫着现代生活气息,体现了吴良镛‚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成为北京危房改造中的典范之作。1993年,菊儿胡同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一位英国建筑评论家说:‚菊儿胡同的成功改造,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危房改造,都具有指导借鉴意义,它既能保持城市历史底蕴,又能使城市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新旧交融,相得益彰,开辟出一条旧城更新和危房改造的新途径。‛

(选自《名人传记》,有删改)

15.为何说“梁先生成了吴良镛学术与人生的引路者”?请简要分析。(6分)

▲ ▲ 15. ①梁思成是发现吴良镛的伯乐,并让吴良镛做自己的助手,让他了解了建筑领域的前沿信息,开阔了他的眼界。②梁思成推荐吴良镛赴美留学深造并写推荐信,促使他成才。③梁思成的爱国精神、工作态度与学术精神深深影响着吴良镛。(每点2分) 16.世界建筑大师沙里宁赞美吴良镛,说他的工作有“中国现代性的精神”,这种精神具体指什么?具体体现在吴良镛工作的哪些方面?(6分)

▲ ▲ 16.(1)“中国现代性的精神”指工作中考虑实际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兼顾传承与发展,注重新与旧的融合。(2)具体体现在:①在培养新中国建筑人才方面:针对建筑人才匮乏的问题,呼吁重视建筑教育,提出建筑专业与建筑教育相结合的教育观。②在建筑设计理念与构想方面:注重保护与传承传统建筑的建筑古韵与满足人们实际居住的需求的结合,提出了“有机更新”的整治理念和建造“类四合院”的住房体系构想。(每点2分)

17.其实,在吴良镛的身上也体现着一种诗意的栖居,结合文中吴良镛的人生经历,谈谈哪些因素让他“诗意的栖居”。(6分)

▲ ▲ ▲ ▲ 17.①有广泛的爱好,吟诗作画,从小有远大志向,并为追求自己的梦想而一直努力着;②讲课生动,学生喜欢,对学生来说亦师亦友;③为人正派,生活朴素;④学术上既前卫,又考虑中国的传统文化,主张“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理念,让中国人诗意地栖居。(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生物学家在一家农场见鸡群里有只老鹰,于是问主人:‚为什么鸟中之王,会落魄到这般与鸡为伍的地步?‛主人说:‚因为我一直喂它鸡饲料,在鸡舍里长大,所以它一直不想飞,而且它根本不认为自己是一只老鹰了。‛生物学家说:‚不过,它到底是一只老鹰啊,

应该一教就会的。‛经过一番讨论,两人准备将鹰放飞。第一天失败了,第二天又失败了。第三天,生物学家把老鹰带到山上再次鼓励它说:‚你是一只老鹰,属于蓝天和大地。张开翅膀飞翔吧!‛奇迹出现了,老鹰慢慢张开了翅膀,最后发出了一声胜利的长鸣,冲向天际。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解析】①赞美产生动力,动力创造奇迹,奇迹源于激励。教育要注意因材施教,不可想当然或一刀切。多一点激励,少一点批评;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指责;多一点支持,少一点讥讽。若能这样,差生也会奇迹般地变成优生。②环境造就人。舒适的环境下造就不出富有战斗力的人生,成功的人生需要经历风雨和挑战。③目标影响成长。认识自己,明确目标定位。是鹰就应翱翔于天际,不要委身于鸡群生活。

附文言译文:

东坡先生被贬谪居海南,将家安置在罗浮山下,只和幼子挑着担子过海,建造茅竹之屋居住。每天吃的是番薯芋类,心中不存在住华屋享玉食的念头。他平生没有嗜好,不过是把读图书史册当作游园林,把写文章当作吹奏乐器,到此时也都放弃了,只是喜欢作诗,所作的诗歌内容精妙深刻,形式华丽美妙,看不到老年人的衰老疲惫之气。

这时我也贬到了海康,子瞻来信告诉我说:“古代诗人,有摹拟古人的诗作,没有追和古人的。追和古人是从我开始的。我对于诗人没有特别爱好的,只好陶渊明诗。渊明作诗不多,但他的诗看似质朴其实华美,看似清瘦其实丰腴,从曹植、刘琨、鲍照、谢灵运、李白、杜甫等人以来,都不如他。我前后共追和了他一百几十首诗,写到那得意处,自认为不比陶渊明差多少,现在将要把这些诗收集起来一并编录成书,用来留给后来君子。你替我记下这事。

但我对于陶渊明,难道是只爱他的诗吗?对他的为人,我实在有些感想。陶渊明临死前告诉他的儿子陶俨等人:‘我自幼穷苦,每因家贫,四处奔波,我性情刚直才智拙笨,与周围多有抵触。自己替自己考虑,必定会给你们留下世俗的祸患,我勤勉了一生而今去世,使你们年幼却要遭受饥寒。’渊明这些话,恐怕是实录啊。我如今真是有这样的毛病,但自己没有及早发现。半生做官,触犯世人,这就是深深佩服渊明,想在晚年多少学习一点陶渊明的行为的原因啊。”

唉,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整衣戴冠拜见乡里小儿。但子瞻作官三十几年,被狱吏困辱,却始终不能悔改以致陷此大难之中,竟想在晚年将精神寄于渊明,这谁能相信呢?虽然如此,子瞻为官,他的去就进退还是可以考察的,后世君子,必有能加以正确评判的。孔子说:“传述古籍而不随便创作,相信而且喜爱古代文化,我私下把自己与老彭相比。”孟子说:“曾子与子思两人所走的道路是相同的。”小小的行迹,是不足用以议论读书人的啊。

我小时没有老师,子瞻成年后学有所成,先父让我向他学习。子瞻曾说我的诗有古人之风,他自以为不如我,但是自从他被贬居住在东坡,他的学问一天天地进步,(才思)充沛的样子如大河之水正在涌来。他的诗比李白、杜甫还好,可与陶渊明相比。我虽急奔追随他,却常落在他后面。他和渊明的诗,我能赶上的,也不过一二首啊。

丁丑年十二月序于海康城南东斋。

语文附加题(2013.4.19) (满分40分,时间30分钟)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划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秦之事迹,亦断可见矣。有 理 人 之 制 而 不 委 郡 邑 是 矣 有 理 人 之 臣 而不 使 守 宰 是 矣 郡 邑 不 得 正 其 制 守 宰 不 得 行 其 理 酷 刑 苦 役,而万人侧目。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

(选自《柳河东集·封建论》)

20.柳河东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位文学家?他的文学主张是什么?(2分) ▲ ▲

21.作者在本段文字中说明了一个关于秦朝的什么问题?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2

▲ ▲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面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 ) ......

A.《三国演义》写诸葛亮二气周瑜,情节是:周瑜被关羽打得大败,从岸上逃到船上;

关羽的士兵齐声大叫:“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气的不省人事。 B.《欧也妮·葛朗台》中“想到她这头和自己一样洁白的羔羊,孤零零留在自私自利的

世界任人宰割,她就发抖”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物的手法揭示了欧也妮的悲惨命运。 C.《边城》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优美”,也有人在命运的变数前的无助与无奈的忧伤,而

小说又极力想通过天宝、傩送的行为展现人在命运前的抗争。 D. 鲁迅作品《社戏》、《故乡》分别描写了他心中理想的故乡与现实的故乡,他用理想故

乡的完美来反衬现实中故乡的残破。

E.《家》是巴金“爱情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小说带有自传的色彩,通过几个青年的命

运写了“五四”之后人性的觉醒与封建势力对人性的扼杀。 23.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中“严父责打不肖子”,请简述宝玉挨打的原因。(6分)

▲ ▲ (2)在王利发的改良过程中裕泰茶馆里惟一没清除的是什么?王利发为什么对此不加以改

变呢?说明他怎样的性格?(4分)

▲ ▲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4-26题。

孟子是提倡与时俱进的思想家,他赞扬孔子是‚圣之时者‛,他自己则提出‚权‛的思想,并且及时地把孔子的君权至上调整为民本主义。孟子的民本思想与他长期在稷下学宫有关。他在稷下学宫与各大思想家切磋学术,不断吸收当时各家的先进思想,从而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民本思想。这一思想的核心是王道政治和井田经济。在孟子那里,‚王道‛就是先王之道,就是用仁义来治理天下。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仁政‛, 以道德为基础,以民本为依归,更加关注‚民‛,重于规‚上‛。面对战国时代长期的动乱、尖锐的社会矛盾、凶险的前途,孟子积极提倡王道仁政,要求统治者都能效法尧舜先王,反对为私利而采取恶劣手段,尤其反对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反对用暴力的‚霸道‛。为了实现王道仁政,必须实行井田经济。孟子的井田制,是他的‚治民之产‛思想的一部分。他想通过实行井田制,使人民有‚恒产‛。他提

倡的‚民有恒产‛的小农经济,就是让百姓有固定的私人财产。孟子的王道仁政和民贵君轻

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作用,提出要把安排好人民的生活、解除人民的疾苦放在执政的首位,并把争取民心看作政治得失的关键,这些思想都有合理的民主因素。

24.材料中提到的孟子民本思想形成的原因有哪些?(4分)

▲ ▲ 25.根据文本,概括孟子与孔子思想上的不同之处?(5分)

▲ ▲ 26.结合时代特点,阐释孟子的民本思想在当代的意义。(6分)

▲ ▲

语文Ⅱ(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6分)有理人之制而不委郡邑/是矣/有理人之臣而不使守宰/是矣/郡邑不得正其制/守

宰不得行其理/酷刑苦役

20.(2分)柳宗元 文以载道(或文道合一,文以明道) 21.(2分)秦朝的过失在于政令措施,而不在于郡县制本身。

参考译文:秦朝的情况,也完全可以看清楚了:朝廷有治理百姓的制度而不让郡县专权,这是正确的;中央有管理政务的大臣而不让地方官自行其是,这也是正确的。但是郡县不能正确发挥郡县制的作用,郡守、县令不能很好地治理人民。残酷的刑罚、繁重的劳役,使万民怨恨。这种过失在于政治方面,不在于郡县制本身,秦朝的情况便是这样。 二、名著阅读题 (15分)

22. C E(C中“而小说又极力想通过天宝、傩送的行为展现人在命运前的抗争”无中生有;

E中,爱情三部曲应为激流三部曲。) 23.(1)答案:宝玉挨打的起因主要有三个:其一是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

政很不满意。其二是宝玉与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顺王爷,给贾政无端招来政治纠纷。其三是贾环搬弄是非,污蔑宝玉逼死了金钏儿。(每点2分) (2)答案:“莫谈国事”的纸条(1分)。在黑暗统治下老百姓没有言论自由(1分),王利发怕惹火上身(1分)。说明他胆小怕事、中庸屈从的特点(1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

24.⑴战国长期动乱、社会矛盾尖锐、前途凶险的时代背景。⑵孟子是一个提倡与时俱进的

思想家。⑶孟子长期在稷下学宫与各大思想家切磋学术,吸收当时各家的先进思想。(第一点2分,后两点各1分)

25.⑴孟子提出“权”的思想。⑵孔子强调君权至上,孟子提出民本主义。⑶孔子只提出仁

学思想,孟子则把它发展成“仁政”理念。(第一点1分,后两点各2分)

【贺铸《踏莎行·杨柳回塘》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

26.⑴当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横行、局部地区战争不断,孟子反对战争、主张和平的思想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共融发展。⑵孟子主张“治民之产”,使民有“恒产”,强调了老百姓私人财产的安全与不可侵犯。⑶孟子提出“民贵君轻”,强调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执政者关注民生,把安排好人民的生活、解除人民的疾苦放在执政的首位。(每点2分)

第四篇:《学海·2012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湖南高考)》

学海导航〃2012届湖南高三模拟试卷

语 文

命题人:雅礼中学 王中翼 唐艳萍

审题人:雅礼中学 张世程

本试题卷共7道大题,21道小题,共8页,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字形和加点字读音都正确无误的一项是 ....

A.重庆北部新区奥林匹克花园小区旁,曾经号称“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占地

近千亩的山地森林公园内,部分别墅(shù)已经粗具雏形。 .

B.而此事当中,官员犯法在先,作为执法人员,警察却出语荒唐,全然罔顾法律法纪,官权相

护,抹黑包庇(pì)行为袒露无疑。 .

C.备受关注的丛飞遗孀邢丹不幸罹(lì)难一案终于有了结果。经惠州警方全力侦察,3名无.

业青少年朝高速公路扔石取乐,砸中邢丹所坐的汽车,致使其死亡。

D.在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中被最后救出的小女孩项炜伊,其父母的遗体告别仪式

明天举行,小伊伊刊登在媒体上的讣(fù)告简单,低调,凄凉。 .

1.D。

【解析】A.粗具雏形——初具雏形;B.包庇(bì),袒露无疑——袒露无遗;C.罹(lí)难。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止..2010年11月1日,我省户籍人口7078.0918万人,常

住人口6568.3722万人,排在全国第七位。

B.掌握赵作海身陷传销的证据后,记者来到贺兰县公安局向一位陈姓副局长报案,然而颇令记

者感到意外的是,陈副局长不仅不打算采取行动,还质疑记者打入传销组织取证的合法性。 ..

C.但是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初期阶段,虽然也有一些作者尝试着写传记,如梁启超为始作俑者,....

但是真正成功的传记文学作品并不多见。

D.冬虫夏草作为“中药之王”,具有“百病皆治、起死回生”的作用,但传统吃法需要的服【贺铸《踏莎行·杨柳回塘》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

用量太大,费用太高,大多数人只能望其项背。 ....

1.B。

【解析】A.截止‛应为‚截至‛,或‚截止‛后面加上‚到‛。‚截止‛的意思是停止,‚截止‛后不能带时间宾语,一般用于某一时间之后,‚截至‛后面必须带时间宾语,例如‚截至记者发稿时‛。

C.始作俑者:比喻坏事或恶劣风气的带头者。贬义词。D.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否定式)。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党校的学习,尤其是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给我们的发展指出了发挥行业设置齐

全、资源丰富的优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B.如此种种,只能表明菲律宾对待南海问题是在玩火,是在无视中国的核心利益于不顾,是在

背离东盟南海行为宣言,是在向危险的方向越行越远。

C.人们都以为‘文夕大火’烧掉了整个长沙城,其实,老长沙城有大片未过火的区域,一些老

建筑火后又得到了修复,所以火后的长沙仍保留了古城原有的街巷格局和空间肌理。

D.在长江上游径流量呈减少趋势的情况下,如此规模的调水将影响航运和发电需求这两个三

峡工程的基本功能。

3.C。

【解析】A.成分残缺。‚指出了‛应有 ‚(的)方向”之类的宾语。B.成分赘余或结构混乱。可删去‚于不顾‛,或者把‚无视‛改为‚臵‛。 D.搭配不当,‚需求‛不是一种‚功能‛,应删去;语序不当。可改为‚如此规模的调水将影响三峡工程航运和发电这两个基本功能。

4. 下列各组语句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成都天气,热的时候不过热,冷的时候不过冷,水分很多,阴晴不定,宜于养花木,不宜于养人。因此, 。在北平江南一带看不见的好梅花,成都有,在外面看不见的四五丈高的玉兰,二三丈高的夹竹桃,成都也有。据外国人说,成都的兰花,在三百种以上。外面把兰花看重得宝贝一样,这里的兰,真是遍地都是,贱得如江南一带的油菜花,三分钱买一大把,你可以插好儿瓶。 。

①从外面来的朋友,没有一个人不骂成都的天气,但没有一个不爱成都的花木。

②从外面来的朋友,没有一个人不爱成都的花木,但没有一个不骂成都的天气。

③住在成都的人,气色没有好的,而花木无一不好。

④成都的花木无一不好,而住在成都的人,气色没有好的。

A.③ ① B.① ③

C.④ ② D.② ④

3.A。

【解析】文段选自刘大杰《成都的春天》。首句说成都的天气‚宜于养花木,不宜于养人‛,从语意连贯上看,接下来应说‚养得怎样‛,故第一个空应从③④中选择。上承‚不宜于养人‛,下接成都的花木多而好,故选③,且体现了本段的重点(讲成都的花木好)。第二空选①,也应抓住‚宜于养花木,不宜于养人‛这句话和全段的侧重点来考虑,将语意中心落在对成都花木的喜爱上。

二、文言文阅读(23分。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4分;翻译题10分)

愈白:进士刘君足下:

辱笺,教以所不及,既荷厚赐,且愧其诚然,幸甚,幸甚!

凡举进士者,于先进之门,何所不往,先进之于后辈,苟见其至,宁可以不答其意邪?来者则.接之,举城士大夫,莫不皆然,而愈不幸独有接后辈名,名之所存,谤之所归也。 .

有来问者,不敢不以诚答。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曰:‚古圣贤人所为书具存,辞皆不同,宜何师?‛必谨对曰:‚师其意,不师其辞。‛又问曰:‚文宜易宜难?‛必谨对曰:‚无难易,惟其是尔。‛如是而已。非固开其为此而禁其为彼也。 .

夫百物朝夕所见者,人皆不注视也,及睹其异者,则共观而言之。夫文岂异于是乎?汉朝人莫不能为文,独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为之最。然则用功深者,其收名也远若皆与世沉浮不自树立虽不为当时所怪亦必无后世之传也。足下家中百物,皆赖而用也,然其所珍爱者,必非常物。夫君子之于文,岂异于是乎?今后进之为文,能深探而力取之,以古圣贤人为法者,虽未必皆是,要若有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之徒出,必自于此,不自于循常之徒也。若圣人之道,不用文则已,用则必尚其能者,能者非他,能自树立,不因循者是也。有文字来,谁不为文?然其存于..今者,必其能者也。顾常以此为说耳。

愈于足下,忝同道而先进者,又常从游于贤尊给事,既辱厚赐,又安得不进其所有以为答也。..

足下以为何如?

愈白。

(韩愈《答刘正夫书 》)

5.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之所存,谤之所归也 归:归向。 .

B.非固开其为此而禁其为彼也 开:设置。 .

C.用则必尚其能者 尚:推崇。 .

D.忝同道而先进者 先进:先进到(山门)。 ..

5. B。

【解析】开:‚打开‛引申为‚提倡‛、‚赞同‛。‚开‛与后文的‚禁‛相对。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于”字,与“凡举进士者,于先进之门,何所不往”的“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

一项是

A.然其存于今者,必其能者也 .

B.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

C.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D.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

6. B。

【解析】介词,对、对于,与题干例句相同。A.介词,到;C.介词,比;D.介词,被。

7.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一项是

A.其收名也远/若皆与世沉浮/不自树立/绝不为当时所怪/亦必无后世之传也

B.其收名也/远若皆与世/沉浮不自树立/绝不为当时所怪/亦必无后/世之传也

C.其收名也/远若皆与世沉浮/不自树立/绝不为当时/所怪亦必无后世之传也

D.其收名也远/若皆与世/沉浮不自树立/绝不为当时所怪/亦必无后/世之传也

7.A。 【解析】联系上下文揣摩全句语意;注意‚也‛是句中语助词。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苟见其至,宁可以不答其意邪?(3分)

译文:

(2)师其意,不师其辞。(3分)

译文:

(3)能者非他,能自树立,不因循者是也。(4分)

译文:

8.译文:

(1)如果见他来了,怎么能不理睬他的诚意呢?

(2)是效法圣贤的道德学问,不是效法他们的辞章文采。

(3)这种特长不是别的,而是能够提出独特见解,不因循守旧。

【解析】(1)‚苟”:如果。‚宁”::怎么。(2)两个‚师‛都是动词。‚意‛要与第一句中的‚意‛区别。 (3)根据文章意思知道,‚能自树立‛的是创作的独特见解,句意要补充和表达完整。

9.在这封信里,韩愈表达了怎样的文学创作观?(4分)

答:

9.【答案提示】①‚以古圣贤人为师‛,②要‚能自树立‛而不‚循常‛,写出自己的风格。 【解析】如果提到思想与文采的关系,也可给分。 【参考译文】 韩愈复书进士刘君足下: 蒙你惠书教诲,你所指出的问题很正确,使我获益匪浅。 凡是参加科考想中举的人,对于那些已经是进士的前辈,都可以去拜访请教。前辈进士对后辈的求教,怎么可以拒之门外呢?凡有来访就应该接待,全城的士大夫都是这样做的。遗憾的是,唯独我韩愈,虽然也有奖掖后进的名声,但名气是响出去了,各种诽谤却回到了我的身边。

只要有人来问及为文之道,我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如果有人提问:“做文章应该效法什么呢?”我必然要郑重地回答:“应该效法三代圣贤,以他们为师。”有人问:“三代圣贤写的书很多,流传下来有不少种类,各种文辞特点都不同,应该如何效法呢?”我同样要郑重地指出:“是效法圣贤的道德学问,不是效法他们的辞章文采。”又有人问:“做文章应该写得浅显易懂,还是深奥隐晦?”我还是要郑重地说:“浅显易懂也好,深奥隐晦也罢,只要写得自然合理就行。”如此而已,并不一定要褒扬这个,贬抑那个。

平时经常能见到的东西,大家都不去注意;如果看到一件特异的物品,大家都会围观议论。文章难道不是这样吗?汉朝人没有不会写文章的,但也只有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做的文章最好,下的功夫最深,名声就传得远。如果都随波逐流,没有独到见解,虽然不会受责于当代,也必定不会流传于后世。你家中的许多物品,都是日常要使用的,其中被你珍惜并倍加爱护的,肯定不是一般的东西。君子做文章,难道不是这样吗?现在的后辈学者,如果能够进一步探求做文章的道理,效法古代圣贤的为文之道,能够取得成功的,必然是象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那样的人,而不是人云亦云的庸常之辈。至于说到圣人做文章,不做也就罢了,做了就必定会发挥他的特长。这种特长不是别的,就是具有独特见解,不因循守旧。自有文字以来,凡识字的谁没有做过文章?但是文章能够留存到今天的,必定是那些有独特见解、不因循守旧的。我经常这样想。 我同你相比,只不过是先进山门,又经常与令尊给事中大人探讨学问。感谢你送此厚礼,怎能不把我的想法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呢?你认为我的说法有没有道理? 以上就是我要说的。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2分)

10.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7分)

踏 莎 行

贺 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

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名篇。作者描写的对象是什么?试从词中选择两句来赏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

答:

10.【赏析提示】 此词全篇咏写荷花,借物言情。词中以荷花自况,以荷花的清亮绝俗却不免凋零清苦,寄托个人身世的感喟,抒写怀才不遇的苦闷。 ‚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写荷花寂寞地开落、无人欣赏。不但莲舟路断,无人采摘,甚至连蜂蝶也不接近,荷花只能寂寞中逐渐褪尽红色的花瓣,最后剩下莲子中心的苦味。这里

俨然将荷花比作亭亭玉立的美人,“红衣”、“芳心”,都明显带有拟人化的性质。“幽香”形容它的高洁,而“红衣脱尽芳心苦”则显示了她的寂寞处境和芳华零落的悲苦心情。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巧妙地将荷花开放与凋谢的时节与它的生性品质、命运遭际联系一起,一方面表现出美人、君子不愿趋时媚俗的品质和严肃不苟的态度,另一方面又显示出他们年华虚度,怀才不遇的悲哀。 【解析】要抓住关键的句子进行赏析。如果选择了其他句子并言之成理,可适当给分。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然陈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__________________,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贾谊《过秦论》)

(2)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2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6分) 一次又一次潜入神秘莫测的深水下,一次又一次从浩淼无垠的大洋归来,一次又一次刷新着下潜纪录,‚蛟龙‛号的每一次海试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它承载着无数海洋人的‚深蓝梦想‛。 ‚蛟龙‛号5000米级海试共分为4次深潜试验,继北京时间7月26日‚蛟龙‛号第二次深潜试验突破5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057米后,在7月28日的第三次海试中,‚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为5188米,再次创造了新的下潜深度,验证了潜水器在大深度环境下的技术功能和性能指标。

‚蛟龙‛号下潜为何要多次突破5000米呢?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潜航员管理办公室主任吉国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介绍说,这一方面是完成本次海试科考任务的需要。根据中国大洋协会和国际海洋管理局2001年签署的东北太平洋多金属结核资源勘探合同,中国在7.5万平方公里合同区域内,拥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发权,同时,也负有对该区域进行详细调查和环境评价的义务,而该区域洋底深度超过5000米。另一方面,通过再次深潜5000米以下,并对洋底进行科考,继续对‚蛟龙‛号各项性能进行进一步测试与验证。他说:‚无论深潜突破4000米还是5000米,‘蛟龙’号并没有长时间接近海底,只是对其巡航速度、控制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测试,还需要在科考中,进一步考验其深海成像能力、海底灯光探测能力等。‛实际上,‚蛟龙‛号在第三次海试中,完成了海底照相、摄像、地形地貌测量及海底取样等多项任务。

深潜突破5000米,对‚蛟龙‛号来说意味着什么?‚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表示,此次海试成功,进一步巩固了我国载人深潜在全球‚第一梯队‛的位臵,意味着‚蛟龙‛号能进入更深的洋底,而深度越大,可以进行的科研范围就越宽。比如说,海底可燃冰一般分布深度为2000至3000米,热液硫化物一般分布深度为3000至4000米,而锰结核等重要矿产资源则要到5000米深度左右。这大大拓展了‚蛟龙‛号巡航区域和在科研方面的能力。

吉国形象地把‚蛟龙‛号比做一个运载器,他说,过去由于没有深潜5000米级的能力,只能借助探测仪器,对洋底进行远距离科考,而‚蛟龙‛号此次突破,为我们提供了近距离科考平台,它可以装载科学设备,深入5000米以下洋底,对目标进行更精细的探测。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办公室、研究海洋地质的研究员吴时国也认为:‚载人深潜器是研究海底世界的重要工具,以前我们洋底取样,是通过电子抓斗,准确率很低。而有了5000米级的载人深潜器,我们可以近距离、直观地观测海底的地质结构,观测处于不同深度的海洋生物,并可以更准确

第五篇:《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

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

语文

完卷时间: 150 分钟 满 分: 150 分

一、古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贺铸《踏莎行·杨柳回塘》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

(1) ,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

(2)小楼昨夜又东风, 。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3)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晚有儿息。(李密《陈情表》)

(4)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欧阳修读其赋,谓曰:“君辞气似沂公①,未可量也。”签书昭庆军判官,秩满②,当试馆③职,辞曰:“起家为官,本代耕尔,愿以守选余日,读所未见书。”宰相善其志,以通判明州。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编修中书条例。自太常丞当转博士,超改右正言;明日,直舍人院;又明日,判流内铨④。皆神宗特命,举朝荣之。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归报,神宗善之,以将知审官西院,判尚书兵部。

进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为同进所忌。会治太学虞蕃讼,释诸生无罪者,蔡确、舒亶因陷之。逮其父子入御史府,逾月得解,黜知蕲州。

明年,以龙图阁待制起知郓州。上元⑤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

绍圣初,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哲宗纳之。

崇宁元年,抚定鄯、廓州。边臣欲举师渡河,朝议难之。将独谓:“兵机不可失,愿从之。”未几,捷书至。将以复河、湟,功转特进。

御史中丞朱谔取将旧谢章表,析文句以为谤,遂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河南府。言者不已,降资政殿学士,知颍昌府。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谥曰文定。 (节选自《宋史·许将列传》)

注释:①沂公:王曾,仁宗景祐间右相。②秩满:官吏任期届满。③试馆:古代科举考试时应试人居住的场所。④流内铨:官职。专管考试选人、判决案例等事。⑤上元:即元宵节。⑥元祐:宋哲宗元祐元年,司马光为相,废王安石新法。后章惇、蔡京为宰相,称司马光等人为“元祐奸党”。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皆神宗特命,举朝荣之 荣:赞誉

B、及肄射,将先破的 的:箭靶中心

C、吏籍为盗者系狱 籍:登记

D、边臣欲举师渡河,朝议难之 难:危难

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许将为官才能的一组是( )(3分)

①君辞气似沂公,未可量也 ②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编修中书条例 ③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④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⑤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⑥发人之墓,非盛德事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许将在昭庆军判官一职任期满后,朝廷准备让他任试馆职,但许将却愿做地方官,并希望能多读书。后来神宗非常赏识他,在三天内把他擢拔数级,

B、契丹大举进犯代州,并派遣使者要求宋朝割让代州。而当年应该出使辽国的官员由于惧怕不敢前往,于是许将主动请缨,毅然出使辽国,并圆满完成任务。

C、许将在郓州任职时,反对让为盗者全部入狱,并将他们全部释放。此后,民无人犯法,就连喜欢聚众谤言朝政的士人,也不再非议朝政。

D、御史中丞朱谔用许将过去章表中一些语句,据此诬许将诽谤朝政。徽宗将许将贬为河南知府,朱谔又进谗言,许将又被免除资政殿大学士,任颖昌知府。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会治太学虞蕃讼,释诸生无罪者,蔡确、舒亶因陷之。(3分)

(2)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踏莎行

贺铸①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注】①贺铸:北宋词人。《宋史•文苑传》载贺铸“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少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 。

(1)从词句的字面内容看,这首词吟咏的对象是什么?“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表现其什么特点?(2

分)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简要分析。(4分) [来源:Z#xx#k.Com]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关羽在进攻樊城时中了毒箭,幸得神医华佗为其刮骨疗毒。华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而关羽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被华佗赞为天神。

B、曹操病重,招近臣托孤,指定曹丕为继承人,并下令设疑冢七十二座,“勿令后人知吾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然后死去。之后华歆逼献帝立曹丕为魏王。

C、诸葛亮积劳成疾,旧病复发,叹恐不能生,于是他祈禳北斗以求延寿,只要七日主灯不灭,就可增寿,不料魏军来袭,魏延闯帐禀事,扑灭主灯,诸葛亮大怒,拔剑欲斩魏延。

D.葛朗台结婚以来第三次请客,这件事轰动了全城,请的客人依然是克罗旭一家和德·格拉桑一家。客人们盛装前来赴宴。但饭桌上,葛朗台神态严肃,查理沉默不语,欧也妮也一声不吭,这顿饭成了地地道道的丧宴。

E、做临终法事时,当教士把镀金的受难十字架送到葛朗台的嘴边,让他吻吻上面的基督时,他做了一个吓人的动作,想把它抓过来,而这最后的努力耗尽了他的生命。

8、简答题(二选一)(5分)

(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 街亭失守后,面对司马懿十五万大军望西城杀来,孔明摆下什么计?请简述这一情节。

(2)阅读下面的《欧也妮·葛朗台》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行了,孩子,咱们不必为一个盒子弄得伤和气,拿去吧。”箍桶匠把梳妆盒往床上一扔,气急败坏地嚷道。

请简述围绕梳妆盒前前后后发生的事情,以及梳妆盒的来历与去处。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景春对公孙衍等名噪一时的纵横家崇拜不已,认为他们“一怒而诸侯惧”,威震八方,叱咤风云,着实让人羡慕不已,是男子汉大丈夫之所为。

B、孟子则嘲讽公孙衍等人只会摇唇鼓舌,在诸侯面前竟像妻妾顺从丈夫一样,不问是非,一味顺从,没有仁义道德的准则,只是“妾妇之道”,根本称不上大丈夫。

C、孟子的语言含蓄而幽默,他以“礼”设譬,通过对女子出嫁时母亲的训导,来说明把顺从当作正理的做法很不可取。

D、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与孔子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观点不谋而合。

(2)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孟子的“大丈夫”的理解。(3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0~12题。

“纯粹”觅得“好声音”

张颐武

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身份、经历等方面的争议。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质疑共存,这其实是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发展变化状况的折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投影。

《中国好声音》之所以一出现就引发轰动效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博出位,也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力图回到尽可能纯粹的音乐的本质,力图让“好声音”成为唯才是举最重要的砝码。让刘欢、那英这些当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依据好声音来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进入音乐专业领域深造从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既不同于让年轻人成为粉丝热捧的超级明星,也不同于让普通人在舞台上一展即毕的走过场。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们得以成为好的歌唱家、艺术家,让选秀不再是一下子就实现梦想,也不是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和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长期的学习,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今天的“80后”、“90后,正处在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而自身的适应和抗压能力相对较弱的矛盾之中。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之处。选秀节目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中国好声音》中却得到了展现。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对于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更艰苦地磨炼,培养更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所标举的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正面和积极的价值观。这里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瞬间实现的地方,而是一个走向梦想实现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幸福感来自奋斗和梦想的力量,而这一切都在公平和公开的程序中进行,这是节目具有魅力的地方。

但这个节目引起的质疑也值得反思。尤其是几位选手的经历描述引发了一些争议,这其实说明,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也要求电视节目应该有更严格的自律,屏幕上的选手应该更为真实。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者胡乱编造情节的状况,因为大家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只有诚信,社会才能向更高处进发。年轻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这其实也给这个优秀的节目一个更为苛刻的要求。只有更加真实,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节目才可能赢得更多的观众。因为只有真实的人的努力和梦想才有价值,这是对“纯粹”的另一意义指向,也凸显了今天社会的必然要求。 (摘编自《人民日报》)

10、下列关于《中国好声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好声音》的出现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公众的这些争议值得反思, 引起争议之处需要改进。

B、《中国好声音》一出现就引发轰动效应,是因为它邀请了刘欢、那英这些当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参与到节目中来。

C、《中国好声音》让年轻人成为好的歌唱家、艺术家的梦想能够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长期的学习,因而赢得了公众。

D、选秀节目对“80后”、“90后”青年一代的焦虑未加具体的指点,《中国好声音》展现了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

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好声音》一出现就与众不同,它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博出位,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

B、《中国好声音》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它所标举的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正面和积极的价值观。

C、年轻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这个更高的要求是社会对《中国好声音》节目以及今后出现的新的选秀节目的必然要求。

D、《中国好声音》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瞬间实现的地方,是一个走向梦想实现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但只有那些成功的选手才有幸获得这种幸福感。

12、根据原文内容,请指出标题中的“纯粹”一词在这篇文章中的意义指向。(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l5题。

透明的红萝卜

莫 言

太阳像抽疯般颤抖着,一股股萧杀的秋风把黄麻吹得像大海一样波浪起伏,一群群麻雀惊恐不安地在黄麻梢头噪叫声。风穿过桥洞,扬起尘土,把半边天都染黄了。一直到九点多钟,风才停住,太阳也慢慢恢复正常。

小铁匠一起一伏晃晃悠悠地在石栏杆上跑着,栏杆下乌蓝的水里映出他变了形的身影。几个大胆的石匠跑上闸去,把小铁匠拖了下来。他拼命挣扎着,骂着:"别他妈的管我,老子是杂技英豪,那些大妞在电影上走绳子,老子在闸上走栏杆,你们说,谁他妈的厉害„„"几个人累得气喘吁吁,总算把他弄回桥洞里。他像块泥巴一样瘫在铺上,嘴里吐着白沫,手撕着喉咙,哭叫着:"亲娘哟,难受死了,黑孩,好徒弟,救救师傅吧,去拔个萝卜来„„"

人们突然发现,黑孩穿上了一件包住屁股的大褂子,褂子是用崭新的、又厚又重的小帆布缝的。这种布非常结实,五年也穿不破。那条大裤头子在褂子下边露出很短的一截,好像褂子的一个花边。黑孩的脚上穿着一双崭新的回力球鞋,由于鞋子太大,只好紧紧地系住鞋带,球鞋变得像两条丑陋的胖头鲇鱼。

"黑孩,听到了吗?你师傅让你去干什么?"一个老石匠用烟袋杆子戳着黑孩的背说。

第六篇:《踏莎行 宋·贺铸 阅读答案

踏莎行

宋·贺铸

杨柳回塘①,鸳鸯别浦②,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注释】①回塘:曲折的水塘。  ②别浦:不当行路要冲之处的水口。 

(1)这是词吟咏的对象是              。【踏莎行 宋·贺铸 阅读答案踏莎行 宋·贺铸 阅读答案。(2分)

(2)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答:                                           

答案

(1)荷花

(2)①托物言志,(1)生动形象地写出荷花不肯在春天开发,只在夏日盛开,最终在秋风中凋零的凄凉命运。(1分)借荷花的形象表达词人不愿趋时附势的高雅节操以及怀才不遇、年华虚度的苦闷。(1分)②拟人,(1分)将荷花比作亭亭玉立、孤芳自赏的美人,表现了它处境寂寞和芳华零落的悲苦(1分)③反衬,描写鸳鸯双栖双宿,反衬水中荷花的孤寂。【踏莎行 宋·贺铸 阅读答案文章踏莎行 宋·贺铸 阅读答案出自http://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119543/

推荐访问: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