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夤《郡庭惜牡丹》刘禹锡《赏牡丹》比较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来源:阅读答案 时间:2016-03-13 08:58:16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阅读答案】

第一篇:《2013年长沙市高考模拟试卷(二)语文》

科目:语 文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该试题卷的封面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科目。

2.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题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3. 本试题卷共7页。如缺页,考生须及时报告监考老师,否则后果自负。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一并交回。

姓 名准考证号

绝密★启用前 2013年长沙市高考模拟试卷

语 文

总分:150分 时量:150分钟

长沙市教科院组织名优教师联合命制

本试卷共7道大题,21道小题(2道选做题任选l小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锻练 断壁残垣 垂涎(yán) 穷兵黩(dú)武 ..

B.聒噪 不记前嫌 按捺(nài) 钟灵毓(yù)秀 ..

C.剽悍

D.跳槽 针贬时弊 苦心孤诣 复辟(bì) .蛰(zhé)居 .臧否(pǐ)人物 .一丘之貉(hé)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从古代经典《易经》所言“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到今天对中国梦的矢志不渝....

的追求,中华民族5000多年煌煌历史积淀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孕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B.一个社会,过于激烈的竞争并不是好事情,殊不知,一团和气与互相协作才是社....

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C.“被电脑”的后果,在中学生的书写方面表现最为突出。你让学生写篇作文,他

大笔一挥,龙飞凤舞,而卷面字迹却无法辨认。 ....

D.过去,大家都一穷二白,连买一件新衣服都是奢侈品;但现在不同了,车子、....

房子都是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了,由此我们感受到生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研究认为,最近频发的强雾霾天气,是异常天气形势造成中东部大气稳定、人

为污染排放、浮尘和丰富水汽。

B.今年以来,全国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虽然已得到初步遏制,但是部分大中城

市住房价格仍然过高,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工作依然繁重。

C.《长沙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已经经长沙市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并颁布,将于

2013年5月1日起施行。长沙市人大常委会今天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条例中有关长

沙地铁的运营安全、票价制定、服务市民等内容回答了记者提问。

D.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走具有中国

特色的教改道路的有益尝试才是最佳途径。

4.下面是曹雪芹《红楼梦》中的一首七律《咏白海棠》,顺序已打乱,请选出排序正

确的一项

①苔翠盈铺雨后盆 ②倩影三更月有痕 ③玉是精神难比洁 ④多情伴我咏黄昏

⑤斜阳寒草带重门 ⑥莫谓缟仙能羽化 ⑦芳心一点娇无力 ⑧雪为肌骨易销魂

A.⑥④⑤①③⑧②⑦ B.⑤①⑥④③⑧⑦②

C.⑤①⑦②③⑧⑥④ D.⑤①③⑧⑦②⑥④

二、文言文阅读(共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改过之法(节选)

袁 黄

何谓从心而改?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学者于好色,好名,

好货,好怒,种种诸过,不必逐类寻求,但当一心为善,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

如太阳当空,魍魉潜消,此精一之真传也。过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斩毒树,直断其根,..

奚必枝枝而伐,叶叶而摘哉?

大抵最上治心,当下清净;才动即觉,觉之即无;苟未能然,须明理以遣之;又未.

能然,须随事以禁之。以上事而兼行下功,未为失策;执下而昧上,则拙矣。 ..

顾发愿改过,明须良朋提醒,幽须鬼神证明。一心忏悔,昼夜不懈,经一七,二七,.

以至一月,二月,三月,必有效验。或觉心神恬旷;或觉智慧顿开;或处冗沓而触念皆通;或遇怨仇而回镇作喜;或梦吐黑物;或梦往圣先贤,提携接引;或梦飞步太虚;或

梦幢幡宝盖,种种胜事,皆过消灭之象也。然不得执此自高,画而不进。

昔蘧伯玉当二十岁时,已觉前日之非而尽改之矣。至二十一岁,乃知前之所改,未尽也;及二十二岁,回视二十一岁,犹在梦中。岁复一岁,递递改之,行年五十,而犹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过之学如此。

吾辈身为凡流,过恶猬集,而回思往事,常若不见其有过者,心粗而眼翳也。然人..

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或见君子而赧然

相沮;或闻正论而不乐;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苟一类此,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

(选自明代袁黄《了凡四训·第二篇》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由心造 造:产生 B.执下而昧上,则拙矣 拙:愚蠢 ..

C.幽须鬼神证明 幽:昏暗 D.心粗而眼翳也 翳:(眼)病 ...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此精一之真传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B.须明理以遣之 斧斤以时入山林。 ..

C.以上事而兼行下功 蟹六跪而二螯。 ..

D.常若不见其有过者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

7.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容易犯错误,犯了错误若想改正,最关键的是要从心念上去改正,修心是最

上乘的改正方法。

B.作者列举了“心神恬旷”“智慧顿开”“处冗沓而触念皆通”“遇怨仇而回镇作喜”

等种种胜事,借此说明“不断思过,就会不断发现错误”的道理。

C.在节选的文中,作者以蘧伯玉为例,说明了一个人不能画地为牢、自高自大,

而应善于不断地反思自己的道理。

D.在写法上,作者用“太阳当空,魍魉潜消”的比喻来说明“有了正念,邪念就

无法生存”的道理;用“斩毒树,直断其根”的比喻来说明“应该从内心来直接改正过

失”的道理。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或觉心神恬旷;或觉智慧顿开;或处冗沓而触念皆通;或遇怨仇而回镇作喜。

(4分)

译文:

(2)岁复一岁,递递改之,行年五十,而犹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过之学如此。

(3分)

译文:

(3)苟一类此,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3分)

译文:

9.文言文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B. 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于今者邪/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

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

C.读书以为学/缵言以为文/非以夸多而斗靡也/盖学所以为道/文所以为理耳/苟行事

得其宜/出言适其要/虽不吾面/吾将信其富于文学也。

D.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

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共13分)

10.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8分)

郡庭惜牡丹

徐 夤

断肠东风落牡丹,为祥为瑞久留难。

青春不驻堪垂泪,红艳已空犹倚栏。

赏牡丹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1)这两首诗都以牡丹为主要意象。徐诗从 字着意,抒发了对人生短暂、青

春不驻的感叹;刘诗从赏字入情,表达了 的心情。(2分)

(2)简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6分)

答: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⑴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周邦彦《苏幕遮》)

⑵然后践华为城,以为固。(贾谊《过秦论》)

⑶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王羲之《兰亭集序》)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共11分。其中,填空题5分;选择题6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生态文学

王必胜

时下,生态文学是一个亮点。生态与文学的关联何在?生态文学的基本要素是什么?这些都是有志于此的人们所关心的。当一个社会自觉地以自然为友,自然生态的发展变化就会直接影响社会的进程。特别是人们面临着生态自然的好坏,环境条件的优劣时,会对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幸福指数如何与GDP同步发展等问题有新的期待与新的诉求,于是,文学自然而然地就会把生态发展水平纳入自己的视野。文学为生态建设,为环境保护,为自然可持续发展,张开了想象的翅膀。纵观全球,生态文学渐渐受到重视,已成为一个新的文学关注点。徐夤《郡庭惜牡丹》刘禹锡《赏牡丹》比较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生态文学,其实是大自然文学,是书写人们在生态建设和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态、心情感受。生态文学包括两个内容:一是,生态环境成为书写的对象,山水田园,风花雪月,自然生灵,皆成文章,铸成大雅。‚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春来江水绿如蓝,谁不忆江南?‛是自然的吟唱,是生活的感怀,是风光的唯美颂歌。二是,忧思于自然世界的恶化对于人类生存的影响,所谓寻找‚诗意地栖居‛,生态优化型的社会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于是,在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笔下,生态自然成为主角。书写高山大漠、森林河流的治理保护也为一时之盛。社会呼唤文学的多样化,而生态文学的出现,更让文学的多样成为可能,有了一道亮丽的文学风景。

正因为生态文学的界定莫衷一是,所以生态文学的历史状态和文本样式也相应地难以归类。但是,对于优美的自然,倾情地讴歌,从中提炼出醇厚的诗味,纯美的文意,是一切类似的文学经典化的表达。如果宽泛地理解的话,生态文学可以说是‚古已有之‛。东晋时期的山水诗巨将谢灵运的山水诗,其清新的韵致,其闲适的意境,其婉约的意象,给人一种心闲气自华,有牧歌般的轻快情味,从中你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恬淡,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亲近。‚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成为千古绝句。大约相同时期的陶潜老先生,以采菊东篱的闲情逸致,唱出了自然与人生的高致情味,其意象与境界,是自然生态的优美写照。他们或许是中国古典生态文学的集大成者。而美国的梭罗,瓦尔登湖旁的轻唱微吟,远离尘嚣,以自然为伴,以沉静自修的禅心,把文学的功利与社会的负累臵之脑后,人生的旷达与疏放,成为作品透视出来的精神光点。还有,俄罗斯的普列什文,是一个大自然的歌者。他的《林中水滴》《大自然的日历》《大自然的眼睛》,细腻描写了大自然世界中生命的平凡与灵动、坚韧与高洁。高尔基评价说:‚他的心灵与土地、森林、河流,结合得如此完美,在任何一个俄国作家的作品中,我从未见过。‛帕乌斯托夫斯基评价道:‚普里什文仿佛就是俄罗斯大自然的一种器官‛,大到一片森林,小到一颗水滴,他都有熟悉而生动的书写。

所谓生态文学,其实是一种对大自然生动而沉静的书写,是一种自在自为的精神舒缓的抒发,是一种充满了善待自然、敬畏生物的思想和情感的提纯。因此,作为生态文学的倡行者和实践者,我以为,主要是用一种亲和的态度,描绘出每个人心中的自然,以人性情怀书写每个人心中的自然风物。所谓‚我看青山多妩媚,青山看我应如是‛;所谓‚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就是生态文学之魂。如同陶氏的‚采菊东篱下‛,

第二篇:《咏物诗鉴赏练习题教师版》

咏物诗鉴赏练习题

练习一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 这首诗描写的孤雁是什么样的形象?全诗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这首诗描写的是离群独飞、思念同伴的孤独凄苦、热烈执着的大雁形象。诗歌通过孤雁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颠沛流离的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以及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和执着精神.

(2)试以颔联和尾联为例,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及艺术效果(4分)

答:颔联运用对比(反衬)手法。用“一片影”与“万重云”对比,在高远浩茫的天空中,这小小的孤雁是那么渺小单薄,突出了孤雁的形单影只以及执着勇敢。尾联用衬托(或陪衬)手法,写野鸦“鸣噪自纷纷”,用野鸦的平庸鸣噪衬托孤雁念群的痛苦、飞奔的劳累,表达出诗人不能与知己亲朋相见,却面对着一些俗客庸夫时厌恶无聊的心绪。

练习二徐夤《郡庭惜牡丹》刘禹锡《赏牡丹》比较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1.读这首咏物诗,你的眼前呈现出怎样一幅画面?请描绘出来。

答:诗中描绘一只在梧桐树上鸣叫的蝉。它的头部的触须像下垂的冠缨,它饮着清露,蝉声悦耳远传,但并非借助秋风。

2.诗人借蝉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诗人写蝉是托物言志,诗中的蝉是诗人自己的自况,喻指诗人生性高洁自立,虽处显赫之位,却生性高洁自立,决不凭借外在势力。

练习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1.“故园芜已平”化用陶渊明的“田园将芜胡不归”,请解释“故园芜已平”这句诗的含义。(4分)

答:意为家乡田园里的杂草已经成片,表达了作者思家归隐之意,透露出诗人的失意与悲凉徐夤《郡庭惜牡丹》刘禹锡《赏牡丹》比较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心情。

2.有评论赞誉这首诗“咏物最上乘”,请简要分析诗中蝉的形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答:这首诗以蝉的饮露难饱指自己的清贫;蝉的徒劳鸣叫和树的无情寄托孤独凄凉的身世遭遇;借咏蝉以喻自身品质的高洁。诗中的蝉却是作者困窘凄凉形象的写照。

练习四

画 菊

郑思肖(南宋)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元兵南下,郑思肖 上疏直谏,痛陈抗敌 之策,被拒不纳。

不第后赋菊

黄巢(唐)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注:黄巢长于骑射,爱扶危救急; 爱读书,参加进士考试不中。

1.这两首诗中的菊花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答:郑诗描绘了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孤芳自赏,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的菊花形象。黄诗描绘了在百花凋谢后,菊花盛开,香透长安的菊花形象。

2.诗人托物言志,各表达什么情感?

答:郑诗赞美菊花傲然不屈,清高脱俗。表达自己凌然的民族气节和忠贞爱国的情怀。 黄诗抒发了自己的凌云壮志,不甘为人下的远大抱负。

练习五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 柳徐夤《郡庭惜牡丹》刘禹锡《赏牡丹》比较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1.两首诗对柳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度。

2.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抓住了柳枝的什

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什么?

答:前者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后者由柳枝的随风摇摆、披拂不定联想到倚势猖狂、得志一时的小人。徐夤《郡庭惜牡丹》刘禹锡《赏牡丹》比较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练习六徐夤《郡庭惜牡丹》刘禹锡《赏牡丹》比较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答: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运用了拟人手法。

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

答: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练习七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1.这两首诗都以牡丹为主要意象。徐诗从_____字着意,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刘诗从____字入情,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2分)

(1)(徐夤):惜。抒发了对人生短暂、青春不驻的感叹。(刘禹锡):赏。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牡丹的喜爱和尊宠。

2.简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5分)

(2)(徐夤):寓情于花,借花写人。(写拟人亦对)惜牡丹祥瑞难留,即惜人韶华易逝,青春难再。(刘禹锡):烘托、对比。通过写芍药的妖无格和芙蓉的净少情,和牡丹进行对比,以烘托牡丹的高贵富丽。

(此处写芍药"妖",是写其艳丽,妩媚之态,并非贬意.写荷花"净",是洁净之意,诗人并没有因为突出牡丹而将这二花写得一无是处,所以答反衬是不对的,应扣1分)

练习八

郡庭惜牡丹

徐夤yín

断肠东风落牡丹,为祥为瑞久留难。

青春不驻堪垂泪,红艳已空犹倚栏。

赏牡丹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⑴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

答:前两句描绘了林间画眉自由自在的美好形象:鸟声婉转,鸟儿在山花绚丽、树阴浓密的天地里,自由快乐地飞翔。

(2)后两句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想

答:运用对比手法,将笼中画眉和林间画眉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歌颂和追求。

第三篇:《刘禹锡《赏牡丹》赏析》

第四篇:《徐夤《郡庭惜牡丹》刘禹锡《赏牡丹》比较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徐夤《郡庭惜牡丹》刘禹锡《赏牡丹》比较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郡庭惜牡丹

徐夤

断肠东风落牡丹,为祥为瑞久留难。

青春不驻堪垂泪,红艳已空犹倚栏。

赏牡丹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字着意,抒发了对人生短暂、青春不驻的感叹;刘诗从赏字入情,表达了 的心情。(2分)

22.简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5分)

21.惜。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牡丹的喜爱和尊宠。(每空1分)

22.(徐夤):寓情于花,借花写人。【徐夤《郡庭惜牡丹》刘禹锡《赏牡丹》比较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文章徐夤《郡庭惜牡丹》刘禹锡《赏牡丹》比较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出自absolute; LEFT: -10000px"> 本文来自

刘禹锡《赏牡丹》赏析

诗中一个'赏'字,总揽全局,直贯通篇,意境全出。诗中'真国色'三字,力重干钧,掷地有声,牡丹与芍药,芙蓉相比,雍容华贵,艳压群芳,才产生'动京城'的效应,神韵毕现。【徐夤《郡庭惜牡丹》刘禹锡《赏牡丹》比较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阅读答案'妖无格'与'净少情' 比喻 '真国色' 。这首诗借赏牡丹抒发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牡丹的喜爱和尊宠。

第五篇:《清·陈维松《醉落魄·咏鹰》试题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

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

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

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①词借咏鹰抒壮怀,言其欲像雄鹰搏击狐兔一样,消除恶人、小人,声色俱厉,可见作者在郁闷中进发之愤慨。词人概作于作者旅寓河南期间。

   ②堵:一般为用于墙的量词,词中形容山高。

   ③“风低”句:写鹰在广阔平原上迅疾低飞。削碎,犹“划破”。

   ④寻呼处:行猎地方。寻呼,即呼鹰逐兽。杜甫《壮游》:“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

   ⑤身手:指才能、本领。和谁赌:没有机会与别人比高低。

   ⑥轩举:昂扬貌。

   ⑦汝:指鹰。

译文:

几座山峦像墙般低矮,鹰在广阔平原上秋风迅猛急速地掠过大地。天空澄清静谧古今不变。醉酣敞开貂裘,约略记得当年打猎时呼鹰逐兽的事情。

男儿的空有一身武功绝技来和谁一争高下呢?年老了仍然意气飞扬,因为人间还有多少狐兔啊!月黑天的时候,正是鹰出猎的时机,在这样的时刻,我特别想你!

[讲解]

词的题目为“鹰”,故多有将此篇划入咏物词者。【清·陈维松《醉落魄·咏鹰》试题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清·陈维松《醉落魄·咏鹰》试题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然细味词情,其“咏物”的成分并不多,而是抒情主体“我”的形象更加突出些,在词篇中的比重也更大。故作借物咏怀题材来认识似更恰当。开篇“寒山儿堵”的“堵”字、“削碎中原路”的“削”字下得极新颖而重拙,有此二字,凌厉激荡的气势喷薄欲出,堪称炼字的典范。接数句以“袒貂裘”、“略记”写出词人浩茫风度,为后文铺垫。下片兴感,“男儿”三句极豪迈,又极悲愤,精警无匹,如干将出匣,寒光射人。此等句是他人想不到、写不出者,最能代表迦陵词“鼓舞风雷”、“蹈扬湖海”的特色。末二句以荒莽景象收束全篇,于奔放之后作含蓄的一折,特别凸现词人九曲黄河般的积郁之情,力量沉厚。陈维崧在诸多作品中皆以鹰自比,他所看中的是鹰的轩举的“猛气”与矫捷的“身手”,用以抒发自己疾恶如仇、惩奸除弊的人格风范与人生理想。读本篇不仅令我们体察到“声色俱厉”(陈廷焯语)的雄健之美,尤其可感受到“顽者警、懦者立”的精神震撼。

赏析

词人陈维松是在清初开一代风气的大家,他的词作壮彩英思,具有蹈扬湖海的气势。《醉落魄。咏鹰》是他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这首词的背景依然是北方中原大地的秋天,在衬维松的词中,北方的秋景最能与他本人气质中发扬蹈厉的气象相合,因此,词人在这个背景中的词作,往往极富特色。词的前两句仅仅用十一个字,即勾勒出了深秋开阔而苍凉的图景,描绘出雄劲勇猛的猎鹰形象。疏疏的几座山峰能使大地的气象更为空旷萧条,一个寒字渲染出瑟瑟秋意。掠过大地疾飞的鹰带来一阵劲风,锐利雄姿顿时跃然纸上。接着一句“秋空一碧无古今”却在情景上陡然一转,骤然改变了前两句中略带萧飒和冷厉的的气氛,把一片高朗辽远的景象带入词境,使醉后袒开貂袍豪气干云的作者与这一片广袤的原野苍穹以及“无古今”的悠长岁月融合在一起,更显示出词人苍劲雄放的词作风彩。然而,这一幅高昂挺拔的途径却在上片的结句上紧转直下——“略记寻呼处”,原来,这不过是词人对当年景象依稀的回忆,那只威猛飞扬的鹰并不存在与眼前的现实中,词人不能不感叹时光的流逝,豪情中渗透的是无法掩饰的悲凉。

   下片的情绪直承上片的气氛,词人赞叹男儿矫健的身手和不减当年的昂扬勇烈精神,但是男儿的身手猛气却找不到用武之地,词人从党内年高拔啊的追忆中醒来,人世的现实又回到了他的眼前。

词人愤怒与“人间多少闲狐兔”——那些制造人间不平的小人正在为非作歹,于是在有如沙黄月黑,狐兔横行之际的世道上,词人呼唤着猛鹰来惩治这些丑恶,也就是在呼唤着人间的正义。可是,不能否认的是,词人寄绝大希望的鹰只存在与词人的想象中,“此际偏思汝”的一个思字,说明了这只鹰的非现实性,因此,不论词人对男儿身手好奇,猎鹰的威武勇猛表现的多么淋漓飞扬,在词中呈现的显示状况荏苒是沙黄月黑,狐兔横行,而词人呼唤的正气还只是一片虚空中,未见降临。因此这首雄奇壮浪的词章固然“声色俱厉,较杜陵”安得尔辈开其群,驱出六合枭鸾分“之句更为激烈”(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但他所隐伏的,仍然是词人难以追寻人间真正勇烈与正义的悲愁愤慨。

赏析二:

陈维崧被誉为清初词坛第一人,生于明天启五年(西元1625)十二月初六,字其年,号迦陵。“维崧”一名出自《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是国运长存,子孙贤惠之意。因家学渊源,他自幼聪慧,才思敏捷,10岁时即能代父援笔作序,倚马千言,瑰玮奇丽,令同行与长辈折腰。少年时拜当时文坛巨擘吴伟业、陈子龙为师。【清·陈维松《醉落魄·咏鹰》试题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文章清·陈维松《醉落魄·咏鹰》试题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出自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把“衬托”答成“烘托”也算对)

(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

"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16346/

推荐访问:赏牡丹刘禹锡阅读答案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