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教学反思

来源:教学反思 时间:2016-09-27 11:54:46 阅读:

【www.zhuodaoren.com--教学反思】

中职德育教学反思(一)
中职德育课教学反思

龙源期刊网 .cn

中职德育课教学反思

作者:潘建平

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第27期

摘 要:教学是一门艺术,是创造性劳动,德育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善于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的教学技巧;不仅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而且要善于把教育理论运用于实践。德育课是一门极为复杂的人文学科,它既有严谨的科学性,又需要有生动活泼的实践方法,大有学问可做。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必须进一步提高德育课教师素质,必须不断进行教学探讨和研究,必须深化教学改革。

关键词:德育;实践方法;教学活动;反思

教学是一门艺术,是创造性劳动,德育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善于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的教学技巧;不仅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而且要善于把教育理论运用于实践。但是,由于目前传统教学模式,采取“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学活动的双向性,导致教学模式僵化单

一。中职德育课在学校里一直被冠以“副课”的称号,学生在心理上一直认为德育是很不重要的一门课程,这导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课程内容流于形式,没有办法很好的教育学生。

《大纲》指出:“德育课教学应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这一规定为深化德育课教学改进指明了方向,在具体的德育课教学中,我作了如下尝试:

一、增加时政新闻知识。教师及时把国内外以及身边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与所学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不仅能使抽象、空洞的理论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使学生易于理解记忆,而且还可以让学生长知识、长见闻,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这是学生非常乐意的事情。 三是适时增加专题选修课。根据社会发展,教师要注意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适当增加选修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重视教学艺术。实践证明,相同的教学内容,常常会引发不同的学习态度,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师的教学艺术。德育课教师只有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才能增强德育课教学效果。一要重视课堂导入艺术。一堂好课的开头如同一出好戏的序幕。开讲得好,能先声夺人,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起“探究反射”。开讲一般从“情、趣、疑”入手。教师应以饱满的激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方式,导入新课,达到酝酿情绪,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目的。疑是思维的开端和启动器。趣是激发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兴奋剂和催化剂,它能使学生情绪高涨、思维高

中职德育教学反思(二)
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教学反思

龙源期刊网 .cn

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教学反思【中职德育教学反思】

作者:李庆霞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中》2015年第05期

【摘要】德育课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等多个方面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够替代的。中等职业学校主要的目的在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大量的专门性人才,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锻炼,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为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教学反思是开展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现阶段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对教学反思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并在实践中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本文从教学反思角度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进行分析,针对其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弥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中职德育教学反思】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学 ;德育课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72-02

1.教学反思简述

教学反思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反思,分析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不足,从在校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调整教学策略,在简化教学程序的同时可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教学反思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临着新的教学问题,从教学反思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为其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支撑,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构建更为健康的人格,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重要性

2.1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学生的素质是多方面构成的,在校学校科学文化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生活发展需求,在经济发展中可以发展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单纯的专业学科教学并不能培养优秀的全面性人才,要针对在校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我国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任务,通过德育课进行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完善的世界观、人生观以 及价值观,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行成健全的人格,这对在校学生的未来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2.2完成教学目标

中职德育教学反思(三)
中职德育课教学策略的反思

中职德育课教学策略的反思

教学是一门艺术,是创造性劳动,德育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善于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的教学技巧;不仅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而且要善于把教育理论运用于实践。但是,传统教学模式消极影响的存在,教学模式僵化单一等问题的存在,却使得中职德育课教学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中职德育课教学的现状

中职德育课在学校里一直被冠以“副课”的称号,学生在心理上一直认为德育是很不重要的一门课程,加之90后学生身心发展的新特点,教师教学手段和方式的滞后、贫乏,导致教中职德育课教学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课程内容流于形式,没有办法很好的教育学生。

目前,中职德育课教学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许多教师课前查阅了许多资料,课上滔滔不绝讲得十分卖力,总以为讲了所有的知识,才得到安慰,才“对得起学生”。但结果往往是,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对此,有的老师“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能感叹:现在的学生不爱学习,真难教!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案就是使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否则,我们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在对中职学生德育素质要求愈来愈高之际,讨论有效教学的策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有效教学的涵义

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要把握这种理念,就要了解它的本质。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之后,学生有具体的进步、收获和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收获和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三、影响中职德育有效教学的因素

1、思想观念不先进。拿着新教材,唱着过去的歌谣,是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中心任务。在中职德育的教学中,无论是“职业生涯规划”、“经济政治与社会”还是“哲学与人生”等德育课程,都是把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作为总体目标。因而在教学中,学生的“发展是硬道理”。否则,无论

教学气氛多热烈,教师讲得多精彩,教师的教学是低效的。

2、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在教学中,不少教师认为德育课的主要教学方法就是“灌输式”,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的“主导地位”变成了“主体地位”,进而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强,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

3、教学方法不灵活。新课程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热情,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相反,教师讲学生听等固定的教学方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形成,也严重制约了教学效益的提升。

4、教学目标不全面。在中职德育课的教学目标中,既要有认知目标和应用目标,还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单纯关注学生的认知目标,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现象比较常见。由于教学目标的偏差,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辛苦。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课堂教学死气沉沉。教师的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5、师生互动不强。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学生的活动。从当前的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来看,师生互动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仍然是单向的,即教师讲学生听。它使本来应该鲜活的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死板。

四、中职德育有效教学的策略

【中职德育教学反思】

1、兴趣化教学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用兴趣化教学策略,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常见的教学方法有:

(1)案例分析法。教育部对中职德育课的要求是:“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求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因而,采用真实、鲜活的案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德育教学反思】

(2)设疑法。“学则须疑”,通过设疑引发学生兴趣,然后经过讨论分析,明白道理,从而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如讲授《职业生涯规划》中“职业能力”这一内容时,我先给同学们介绍了我校优秀毕业生的事迹,然后探究他们出成功的原因吗?学生的好奇心非常强。通过设疑,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顺利导入了新课的学习,起到了一石二鸟的作用。

【中职德育教学反思】

(3)竞争法。学习需要营造竞争的氛围,使压力变为动力。例如在“自我设疑”的教学环节,可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设疑比赛,比一比谁的问题多而有价值,就能有效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

(4)开展课外活动法。通过参观企业,进行社会热点问题调查,撰写小论文等活动,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有理有趣。这些活动能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学生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它的意义和作用是抄写式的书面作业无法达到的。

2、生活化教学策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些理论为我们阐明了生活和教育的关系。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中职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生活”的原则,因而中职德育课教学离不开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实施生活化教学。中职学生中存在着说脏话,考试作弊,抄袭作业等不良行为;存在着自私自利、不思进取、不守纪律等不良的道德倾向,在教学中围绕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组织教学,让德育课脱离枯燥的道德说教,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得到提升。

3、信息化教学策略

【中职德育教学反思】

信息化教学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教育者与学习者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技术方法进行的双边活动。其特点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强调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和丰富性;教学更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点。信息化教学不仅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对教学媒体和手段的改变,而且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整体的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变化。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4、探究性教学策略

探究性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达到目标要求。在此过程中,能否取得成就的关键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否能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同时还需要有教师方面的引导、帮助与支持。换句话说,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涉及两个方面——既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又要重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离开其中的任何一方,探究性学习都不可能有良好效果。

5、反思性教学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职学生的思想、年龄特点也在不断变化,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每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教学的效益才会不断得到提升。

当然,好的教学策略方法还有很多。教师应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灵活选用、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总之,德育课是一门极为复杂的人文学科,它既有严谨的科学性,又需要有生动活泼的实践方法,大有学问可做。

中职德育教学反思(四)
中职德育课教学反思

  摘 要:教学是一门艺术,是创造性劳动,德育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善于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的教学技巧;不仅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而且要善于把教育理论运用于实践。德育课是一门极为复杂的人文学科,它既有严谨的科学性,又需要有生动活泼的实践方法,大有学问可做。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必须进一步提高德育课教师素质,必须不断进行教学探讨和研究,必须深化教学改革。

  关键词:德育;实践方法;教学活动;反思
  教学是一门艺术,是创造性劳动,德育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善于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的教学技巧;不仅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而且要善于把教育理论运用于实践。但是,由于目前传统教学模式,采取“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学活动的双向性,导致教学模式僵化单一。中职德育课在学校里一直被冠以“副课”的称号,学生在心理上一直认为德育是很不重要的一门课程,这导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课程内容流于形式,没有办法很好的教育学生。
  《大纲》指出:“德育课教学应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这一规定为深化德育课教学改进指明了方向,在具体的德育课教学中,我作了如下尝试:
  一、增加时政新闻知识。教师及时把国内外以及身边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与所学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不仅能使抽象、空洞的理论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使学生易于理解记忆,而且还可以让学生长知识、长见闻,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这是学生非常乐意的事情。
  三是适时增加专题选修课。根据社会发展,教师要注意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适当增加选修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重视教学艺术。实践证明,相同的教学内容,常常会引发不同的学习态度,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师的教学艺术。德育课教师只有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才能增强德育课教学效果。一要重视课堂导入艺术。一堂好课的开头如同一出好戏的序幕。开讲得好,能先声夺人,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起“探究反射”。开讲一般从“情、趣、疑”入手。教师应以饱满的激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方式,导入新课,达到酝酿情绪,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目的。疑是思维的开端和启动器。趣是激发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兴奋剂和催化剂,它能使学生情绪高涨、思维高度活跃。同时要重点抓住教学的主体环节,以灵活的教学方法点拨释疑,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导入后,只有通过点拨释疑,才能使学生在解开疑团的基础上,切实掌握知识,提高认识能力,才能使得学生的学习进一步深入下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幽默式的教学手段效果最好。它是增强德育课教学吸引力的相当可取的方法。幽默是一种心灵的机智,一种表达的艺术,一种使人在愉悦气氛中接受影响的方法。德育课堂上的幽默能够活跃教学气氛,更生动、灵活、巧妙地完成教学任务。如在讲“法人”概念时,先提出“法人是法国人”“法人是说法语的人”“法人是守法的人”等一连串荒谬的定义,让学生一一加以否定,再弄懂科学的定义,寓教于乐,真正使德育课成为最具吸引力的课程。从中职学校的稳定、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针对上述德育课教师的尴尬处境,我认为:需要对当前德育课教学改革进行重新审视,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相信学生,关爱学生
  学生不尊敬德育课教师,不理解支持教师工作,师生关系不和谐。这里有家庭、学校、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师、学生方面的问题。我们的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处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之下的,虽说我们也提倡素质教育,但事实上从教师、学校到社会我们都是以考试之“分数”来衡量学生的智商之高低,教师之优秀,学校办学之好坏。于是教师们以“分数”论“英雄”,认为分数高,上高中的就是优秀生、成功者;分数低,读职中或者不上学,那就是失败者。中职生们自身也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具有自卑的心理。而这种情况下,让中职生再学习具有一定难度的德育课,对他们来说还是有些不能接受。加之有的中职学校也实行的是统一阅卷、统一评比、考分排名,这对他们来说无疑上学环境是没有多大变化。加之中职德育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中职生会认为自己不适合学习德育课程,特别是德育教师上的《哲学与人生》,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上“天书”,教师在上面讲的天花乱坠,学生在底下睡的是一塌糊涂。这就愈发导致了师生关系的逆转。
  其实,中职学生和其它高中生一样都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与否。多数中职生对德育课的学习方法还没有掌握,他们还没有完成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换。所以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还有一定的困难,缺乏自信和学习兴趣。但是他们也拥有自己的梦想和愿望,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学习方式及方法,有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形象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难得的创造力及较强的实践能力。相信通过一定的教育训练和培养,他们同样可以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中职生心理正处于从童年期幼稚性向成人期成熟性过渡的阶段,他们非常需要别人的理解、尊重与帮助。他们不尊重教师,师生关系紧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由于德育课教师忽视了学生这一心理特点与需求所造成的。“心理学研究表明,爱心是教育的润滑剂。在关心型师生关系中,尊重与热爱学生能使中职生认识到自身价值,产生愉快乐观、自信等肯定的情绪体验,并由此迸发出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力量。”
  故此,德育课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树立真确的学生观、人才观、主动与学生搞好关系。深入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并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潜在才能,以真诚的爱之行动来帮助学生,教育学生,做好学生的各项教育工作,耐心指导学生学习学习,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主动找学生谈心,为学生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作为一名德育教师如果能够以上述标准来要求自己,定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理解,那么他的教学工作也会得到学生的理解与支持。   二、找准德育课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
  “亲其道,信其师”。在笔者看来,中职生不重视德育课的学习,并非德育课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没有作用,而是教师在教学改革中还没有找对德育课的功能定位,没有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过分夸大了德育课中学习的认知性作用。
  新课改要求教学要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项目标统一起来。中职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公民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最主要的是要学生学会做人做做事。中职学校的德育课具有基础性、人文性、内在长效性等性质特点,它能够支持人的可持续性发展。其功能主要在教学生如何做人方面。而专业课则具有实践性、技术性、外显性等特点,其功用主要在做事上面。做事先做人。中职学校应努力为社会和生产第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因此,德育课教师应该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做一个更加完善的调整,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从实际出发,确立德育课的具体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及使当的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凸显人文情怀,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自主、合作学习。
  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要改变自问自答、有问无答、学生被动、教师尴尬等状况,教师必须注意: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中职教育阶段是中职生选择职业并做好职业规划、确立人生奋斗目标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余国良教授的研究表明:中职生存在较为明显的自卑情结,自尊心强,学习动力不足,已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感到迷茫。因此,中职德育课应结合学科自身的教育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端正学习态度,树立真确的职业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是学生自觉积极主动地学习。
  其次:德育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合作探讨学习。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素质。而现实中,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中,不少教师仍以普通中学的教学方式为主,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德育课的教学方式:(一)教师将所学的知识要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历或现有的生活现状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学习情感的体验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热烈探讨。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只有这样教学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以该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课一下,书一合,学生全忘掉的弊端。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会给学生一定的提示、例证或给出具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们通过小组或集体探讨,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并得出结论,然后将结论记录下来,或者进行下一步的实验以验明结论的正确性。应用这种教学方式,将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取得一定的提高。故此,中职德育课教学应大力提倡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讨学习。当然了,有些学习内容还是得由教师直接传授,学生接受,但是如果能把教师的传授和教师的接受能够灵活的结合起来那就效果会更好。(二)把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中职的德育教育仍存在重书本知识学习,轻实践活动。中职德育课的教学应侧重于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真正确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多数中职生的智能优势并不在语言、数理逻辑方面,而在空间想象、情感、运动、人际交往等方面。他们以动作形象思维为主要特点,因此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内容中来,充分使用启发式教学式、讨论式、活动式教学方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运教学方法。
  四、坚持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
  教师劳动是复杂的创造性劳动。一名优秀教师的成长是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总结教学过程、寻找不足、采取措施、不断改进教学的过程。职业教育新一轮的课改中,对德育教师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育课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专业上,不断学习所教专业的理论知识,使它更系统化,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非专业方面,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及其它有利于教学方面的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以便能对教学中的各种突发事件予以沉着应对。第二:做好本专业的教学研究。要善于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并将问题的解决作为自己的课题。同时要主动加强同事之间对于教学问题的相互交流,以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第三: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坚持写教学后记,善于发现问题,寻找不足,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让自己的德育课越来越受学生们的欢迎。
  总之,德育课是一门极为复杂的人文学科,它既有严谨的科学性,又需要有生动活泼的实践方法,大有学问可做。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必须进一步提高德育课教师素质,必须不断进行教学探讨和研究,必须深化教学改革。当然,好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教师应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灵活选用、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中职德育教学反思(五)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反思

  近年来,职业高中招生的生源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而与此同时,用人单位对财会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却越来越高,因此中职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十分困难,针对这种现状,对我们中职会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审视目前会计教学的现状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合理调整教学思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教学理念必须更新,理论实践教学并重
  现行的教学模式过于陈旧和呆板,会计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会计实践教学。目前,很多中职学校的会计实践教学都停留在形式上,方法比较单调,使得会计实践与理论脱节,也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学生应该在扎实掌握了会计学基础后,在实际工作中应该能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作账”。这是我们中职会计专业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但是目前,会计实践教学一般是在专业课程结束后才进行。这种教学模式是有不足之处的,比如容易造成实践和理论的脱节,导致掌握的不良知识积累过多后从而影响新知识的积累,可在开设基础会计课程之后,针对某种会计方法或理论的掌握情况对学生进行简单而有目标的实践操作,其目既可以为学生巩固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实际践操作能力。同时可以采用模块化的实践教学,老师可以有目标地将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划分在多个模块中,进行实践教学,这样知识堆积不会一下子很多,而且也可以把难点分布在不同的模块中,让学生分别掌握,这对于我们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更为容易接受。在一些基础模块都已经掌握的基础之上,可在开设财务、成本会计课程之后,建立一套系统的会计模拟实践体系,由教师提供相关资料,并辅以相关的提示,由学生自己对业务的进行理解判断,独立完成操作,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系完整灵活运用所学到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职业能力。在这个由简到难,由部分到整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真正地将践教学落到实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也可以在对各个单项环节业务初步掌握之后,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情境模拟实践,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业务较为简单的小规模企业进行模拟实践,从建账开始到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账和总账、编制会计报表,为学生提供完成一个会计周期的完整工作流程的实践操作平台。
  会计教学开设课程内容应体现因材施教并能适应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
  目前,我们大部分中职学校会计教学的教学内容的设置偏广偏难,并不能适应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因为进入中职学校的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都较差,而且生活经验也少,如果盲目开设课程,片面追求面广,课程的开设超越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标准,并且缺乏实用性。导致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因此,我们中职学校开设课程应以就业需求为导向、能力为主线,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注重因材施教,内容不应过广过深,理论课程应以“实用”为指导。再次,应为会计的各门课程配置相应的实训课程。这并不单纯是指建账就是每一门课程的实训内容的起点,而是使各门理论课程的实训课都分散有会计工作的各个具体操作内容,以阶梯上升的方式教学与实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结合日常生活列举案例,用心备写教案、设计课件,力求文字表述简单易于接受,通过形象的比喻、通俗浅显的语言,令学生轻松掌握这门课程,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使用新颖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现阶段中职教育中,教学方法仍以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而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运用不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以期求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传统理论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一定要改革,教师应因地制宜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教学,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我们可以运用运用任务驱动项目引导会计教学法,培养学生协作沟通能力;也可以运用运用设障立疑批判诱导会计教学法,培养学生解惑创新能力;还可以运用运用案例剖析启发疏导会计教学法,培养学生职业判断能力;运用角色体验行为主导会计教学法,培养学生务实从业能力。同时教师一定要努力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因为直观的演示教学,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该内容。教师也可以想设法搜集丰富的教学素材,用模拟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资料取代单一抽象的文字,使得教学内容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会被激发,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由于中职学校过分追求对专业教学的效果,从而形成了只重技能的片面追求,而中职的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学习不努力,粗心大意,有抄袭作业的习惯,这些习惯都是与财会人员的职业操守相背离的,这将严重制约了学生未来的发展。我们的毕业生很多进入用人单位后,不能吃苦、做事马虎。导致用人单位对我们的毕业生反映较差,这实际上都是我们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不足的结果。
  例如针对中职生抄袭这种习惯,教师在上会计第一节课时一定要对学生提出“诚信”的要求,因为诚信是会计从业人员的最基本的职业操守,要以“诚信”教育为主要目标,教育学生实事求是、说真话、守信誉,学习中不抄作业,考试中不作弊,致力培养学生细心规范、严谨认真的职业习惯。
  总之,我们应当在反思的基础上采取适合自身教学情况的措施,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理论功底扎实,又懂实际操作的会计专业技能型人才,促进中职学校的职业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第一职业中专学校)

中职德育教学反思(六)
关于增强中职生德育教育工作实效的探究

  摘 要:教育课改实施以来,教育领域注重对教学理念的创新,积极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的被应用在各个学科当中,把知识内容教学与德育教学间融汇贯通,以此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本文就针对增强中职生德育教育工作实效的探究问题进行简要论述和探讨,希望可以给读者提供相关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职教学 德育教育 工作实效 方法策略
  针对于中职学校内这一生源群体而言,在教育观念上注重专业技能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的就业发展方向成为中职学校的重中之重,想要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充分迎合现代社会就业人才的专业技能以外的素质建设。在为学生提供较为宽泛的就业选择的同时,进而推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营态势。
  一、目前中职生德育教育问题的发展现状
  (一)品行习惯的综合素质较差
  中职生普遍存在的通病便是,在实际生活中存在诸多不良性质的品行习惯。由于现代家庭当中大多数为独生子女,恃宠而骄的家庭教育方式和环境的熏陶,导致孩子自我观念较强,做事情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一些学生的时间观念淡薄,在校期间上课迟到早退的现象严重,学生逃课的状况在中职院校中极为常见。学生的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低下,言行举止不礼貌。中职学生为了满足自认为的潇洒情结,抽烟、喝酒、打架斗殴,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很多学生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不分昼夜跟游戏比赛相较量,导致学生作息时间不规律。网络游戏的刺激性和随意性,影响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致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因为某件不顺心的事情,就会产生很大的心理情绪波动,脾气暴躁、出口脏话的现象经常发生。
  (二)学习过程中表现被动、心理承受能力薄弱
  由于中职生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相对薄弱,在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养成上处于被动地位,对学习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上要求不高。在专业课程基础知识功底相对薄弱,由于在老师进行新课程的渗透中学生的吸收程度越来越难,就会把原本就处于被动状态下学习的学生带入到躲避困难的心理障碍中。前面说到很多学生都独生子女,在父母的过渡庇佑下成长。父母为儿女铺好生活道路的溺爱方式,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的不断强大。学生遇到苦难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力更生,而是过度的依赖别人。自身战胜困难的毅力观念淡薄,在不独立的前提下,遇到苦难的精神压力就会影响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躲避问题是当今中职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
  二、增强中职生德育教育工作实效的方法策略
  (一)构建一个良好的德育渗透团队组织
  因材施教是中职院校在德育教育渗透工作中的主要实现途径之一,也是充分实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德育教育对当代中职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加以修饰,要求德育教育工作的落实队伍要极具强大性质。社会对中职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加大,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每个中职院校的职责所在。这就要求校方要对老师进行思想道德的培训和学习工作,通过为人师表的途径潜移默化的熏陶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上的认知。可以通过与邻校建立良好的德育教育沟通平台,组织双方教师进行德育教学经验交流,德育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探讨。在互相借鉴和总结中相互取长补短,优化教师在教学观念上的提升。针对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环节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同时积极改进教育手段。
  (二)注重德育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多元化
  教学方式和方法是课堂教学效果能否成功的直接体现,教学形式上老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环境中去。在进行德育渗透的环节中,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情景再现模式等,在不断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内容的积极渗透。校方要加大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度,配合老师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内容,把握人性化教学原则,开展学生榜样标杆主体板报展览、团体合作式的集体活动项目比赛等。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主动进行自我素质的认知和反思,使中职生明白在提升自己的过程里,自我反省观念的重要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方法的多元化,不同角度上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进行渗透。不同的课堂教育方法促进学生不同的感性认知观,对中职生的心理素质积极加以引导。
  (三)开展德育教学工作的评价机制
  对于中职生这一年龄群体来说,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评价尤为重要。其评价的效果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整个人生规划发展方向的确立,对自我价值实现意义上的判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施行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用客观的心态公平公正的岁学生进行学习效果评价。老师要不断地给予学生眼神上的鼓励和言语上的肯定,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杜绝直接性质的正面批评或指责。在课上施行课堂表现加分环节,根据学生在课上提出的创新点,积极配合老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学生给予学分奖励。在期末考试中奖励的学分可在理论考试成绩上替代一定的分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在尊重学生自尊心理的同时,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来不断强大自身的抗压力能力。对学生的理性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充分的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让学生探究课堂环节中不可取之处,学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总结
  综上所述,伴随着现代社会对中职生实践和思想素质的综合素养来选择它们的所需人才需要,对于实践能力和思想教育的教学课时比例存在偏差的中职院校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要想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就需要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标准。高职院校一般都存在盲目的重视实践内容,思想教育观念越来越差。这就要求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水平的平衡引导。加强中职生的德育教学工作,促进中职生在未来步入社会中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兼具技能水平和思想品行的协调发展,进而使学生在不断修饰完善自我的同时迎合现实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灿.浅析当前中职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2010(8).
  [2]黄健.浅谈如何做好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J].现代企业教育.2008(16).
  [3]单振涛.学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及其成因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4)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ziwo430109/

推荐访问:中职德育教学设计 中职德育教学大纲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