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诗社,,教育论文

来源:论文 时间:2016-07-25 10:59:31 阅读:

【www.zhuodaoren.com--论文】

死亡诗社,,教育论文(一)
美国电影《死亡诗社》的启示

【死亡诗社,,教育论文】   [摘要] 美国电影《死亡诗社》映射了现实的教育。该片上映后成为北美高中英文课上的电影教材,有人称之为“教育经典”,可见它的现实意义。影片的故事背景来自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所有着一百多年历史和良好声誉的重点中学――威尔顿预备学院,主人公基廷(Keating)是个有思想并寻求突破的老师,他的到来,让学生们的心理发生了变化,学生尼尔的死为该影片增添了浓郁的悲剧色彩,也为基廷老师最终的离校打下了伏笔。而基廷老师的弘扬个性与新颖独特的教学理念给人启迪,令人深思。

  [关键词] 《死亡诗社》;生命化;启示
   美国电影《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又译为《春风化雨》,这部与诗歌有关的影片获得法国恺撒奖最佳外语片。影片的故事背景来自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所有着一百多年历史和良好声誉的重点中学――威尔顿预备学院,主要人物是有思想并寻求突破的基廷(Keating)老师和性格迥异的学生们,尼尔、诺尔斯、托德等学生的心理因为老师基廷的到来产生了变化,尼尔为了自由和理想而自杀的情节成为本故事的高潮,也成为那个年代教育制度下的牺牲品,为了实现父母的期望,始终背负着沉重的负担,虽然在老师基廷的鼓励下,想要实现自己的表演之梦,然而导致父亲令其转学,最终选择了自杀的道路。尼尔的死为该影片增添了浓郁的悲剧色彩,也为基廷老师最终的离校打下了伏笔。
  威尔顿预备学院是一所集传统、单调、凝重为一体的、升学率为百分之七十五的“重点学校”。然而各项口碑均为优秀的学校,在学生们的眼里却是“虚伪、颓废、恐怖”的地方。影片开始时的开学典礼的庄重严肃的场景体现出这所学校强大的禁锢与震慑力量,学校的各项校规和沉闷的气氛使学生感觉学校更像是“地狱”,磨平了孩子们天真活泼的天性,使他们循规蹈矩,程式化读书,无法突破范式。从该片上映就成为北美高中英文课上的电影教材,也有人称之为“教育经典”,可见它的现实意义。基廷老师的弘扬个性与新颖独特的教学理念给人启迪、令人深思。
  一、基廷老师“三堂课”的教育意义
  电影《死亡诗社》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教育,当时很多办学理念秉承英国的教育传统,比如学生需要住校,需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教师的授课模式主要是口授教材内容,整个威尔顿预备学院的教学模式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所以体现了教育的传统型与时代性。基廷老师正是在这样的传统学校挑战传统的教育模式,正如他自己所说:“坚持与众不同是困难的……”
  在基廷老师的第一堂课,他没有按照惯例讲书本知识,而是带学生参观已故校友的照片,告诉学生生命短暂,要珍惜生命、精彩生活。第二堂课是诗歌鉴赏,基廷老师意外地让学生撕掉教材的诗歌评判那一页,要摒除作者的见解,要敢于挑战权威,要学会独立思考,倾听和相信自己的声音。第三堂课,基廷老师让学生三个一排向前走,没有要求大家步调一致,反而要求学生做回自己,做与众不同的自己。基廷老师教学生追求自我,唯有积极争取才能实现自我,接近自由。梦想是实现自我的前提,然而学生们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受到了阻拦,这源于当时守旧势力的传统教育理念,尼尔的自杀与查理的退学是影片的悲剧体现,但影片更是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没有梦想的生活还不如死亡。孩子们看着基廷老师离去的背影,第一次做出了源于内心的抉择,这种抉择对传统守旧的教育制度提出了挑战,传统教育在挑战中败下阵来。
  基廷老师的三堂课实际上教会了学生三个道理:(1)学会生活;(2)学会思考;(3)学会创新。实际上我们的教育也该如此,教育不应该照本宣科,教育者要像基廷老师一样坚定信念、勇于创新、指引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让学生体验成长乐趣,实现生命化教学。
  二、《死亡诗社》的“生命化”教育启示
  当基廷老师第一次走进了吵闹的教室,他是吹着口哨的。孩子们被这种特立独行的教学形态吸引了,接着基廷老师利用惠特曼诗句“Oh,Captain,Captain!”(哦,船长,船长),顿时拉近了师生的距离。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三个重要论点:“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和“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和改造”[1]300。基廷老师利用诗歌的自我介绍法体现了杜威的“生活是教育本质”的教育理念,也印证了基廷老师生命化的教育方式。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人与环境作用产生的,人不能离开环境,学校也不能脱离眼前的生活,在杜威看来,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1]302基廷老师与学生们讨论人生问题,他将学生带到一张老照片前,告诉孩子们:“这些人已经离开了人世,是他们的同校的前辈。”让学生不要忘记过去,铭记已逝的人,并通过诗歌让学生聆听过去的声音,让学生珍惜时光、珍惜生命。告诉孩子们,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要掌握生存技能,追求物质以外,也要追求生命的意义,比如诗歌、爱情、美丽等陶冶人精神情操的事物。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过程不只是知识的积累,而且是人的身心的各种因素的全面发展和全面成长,是一种主动的过程。
  生命化教育是立足于生命视野对教育的一种重新认识和理解。它以生命为教育的基点,认为教育就是要遵循生命的特性,不断地为生命的成长创造条件,促进生命的完善,提升生命的价值。《死亡诗社》中基廷老师独特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让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了生命教育的本质,更好地诠释了什么是好的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什么是好的老师,好的领路人。基廷老师在《死亡诗社》中属于教育的变革力量,他启蒙学生心灵的自由开放,激发学生的个人选择意识,鼓励学生用新视角思考问题,达到了发展个人意识的教育目的。学生尼尔在影片中表达“我平生第一次知道了我到底想做什么,也是第一次我决心要做成”,基廷老师激发了尼尔的个人意识存在,然而在最后的心灵疏导上只一味劝说尼尔跟父母沟通,没有预料到因沟通失败最后导致尼尔自杀的悲剧结果。教育活动必须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生存的意义,同时教育者也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和心理动态。一个人如果不了解自己,就很容易无法把自己和周围环境区分开来。其次,自我意识是人的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对自我教育有推动作用。[2]基廷老师撕掉学生的教科书,让学生换个角度重新审视诗歌内容,这正是倡导了教育的变革,从而说明人是有自我意识的,教育者意识到这一点,就能更为细致地激发学习者的自我意识,实现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最终目的实际上是帮助人实现真正的独立自主,对自己负起责任。而不是当今时代的为下一代铺路、选择,年青一代欣然接受。虽然电影中的情节是虚构的,但是影片中引发的教育思考对当今教育具有启迪和现实意义。   影片中,威尔顿预备学院秉承着传统、荣誉、纪律、卓越的校训,表面上凝重庄严的学校在学生的眼里好比“地狱”,基廷老师的到来,表面上的“离经叛道”,让学生耳目一新,他的惊人突破的教学方法对长期被压抑的孩子来说,无异于一场教育革命。假设学生尼尔学会独立思考,具备自由精神,假设尼尔的父母及威尔顿学院能及早注重孩子的精神世界变化,尼尔的结局不会是死亡,这也是影片的悲剧所在,更激发了观众对当时封闭沉闷的教育理念提出质疑。内向封闭的学生托德的激情和想象力被基廷老师激发出来,最终托德表现出光彩活力的个性,基廷老师扮演了“人生导师”的角色。基廷老师说:“医药、法律、商业等这些都是高贵的理想,是维生的基础,然而,诗歌、浪漫、爱情才是我们生存的原因。”这是一种师生相互尊重和信赖的体现,影片中这样的情节足以体现了认知与情感在教育过程中的合理作用。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情感理论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潜能。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和价值体系,最终能够使学生自己教育自己。[3]人性化教育理念应用到各个层面的教育活动,这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影片中基廷老师通过解读诗歌标准、撕掉传统、教会学生独立思考来挑战传统教育,这个情节是否能触动为人师者的心灵呢?照本宣科、单一授课、固守旧型是当今教育模式的弊端,作为培养人的教育活动,不应以学业成败的标准衡量教育活动的成功与否。基廷老师的教学方法独特灵活,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鼓励学生驰骋大脑,主动思考,学会挑战僵板的诗歌评价标准,学会用自己的想法去理解文学作品。此外,作为教师要循循善诱、博学深刻,他引导学生慧读莎士比亚、梭罗、丁尼生等著名诗人的诗作,用诗歌去剖析知识与生活的关系,从而可见他的人性化的教育模式。威尔顿预备学院长期以来的教育范式导致制度化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远离真实世界,容易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也体验不到学习和成长的乐趣。此电影情节也映射了当今的教育状况,也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我们作为教师,是要传授学生单纯的知识,还是要具备人文关怀,实施通识教育?显而易见,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要寻求创新型教学方法,探索体验式和实践性教学模式。即使影片中走教育变革之路的基廷老师最终离开了学校,但对孩子们的影响巨大,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基廷老师的教育变革是成功的。所以,我们的教学要注重学生的生命存在,教师要积极引导学习者发现、建构知识,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追求理想、追求自由和完善自我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影片对当代教育变革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是电影《死亡诗社》给我们的启示。
  三、结 语
  《死亡诗社》中基廷老师独特的教学理念虽然是影片虚构的情节,但它反映了当今的教育状况,也促使教育者对我们所从事的教育事业进行思考,得出“真正的教育是什么?”“我们为什么教”“学生想要什么?”等问题的答案。
  影片中的每一处情节都能让观众体验到基廷老师与学生的深厚师生情谊,体会到他的开放思维、智慧头脑与坦诚的心灵。基廷老师的生命化的教学观念,让学生体验到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实现教育和生命的整合、教育和生活的整合,让学生在自然生活中接受良好的教育,实现师生真正的情感交流,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朱家存,徐瑞.外国教育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2] 自我意识是什么[OL].http://baike.baidu.com/view/99830.htm.
  [3] 叶海智.信息技术与情感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64.
  [4] 王澍,段啵升,姚玉香.论成长电影中的人性假设及其对学校教育变革的启示――以《死亡诗社》《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1(05).
  [5] 陈燕.《死亡诗社》:春风化雨,润物无声[J].电影文学,2013(16).
  [作者简介] 周海燕(1974― ),女,吉林九台人,英语言学硕士,吉林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与外语教育。 【死亡诗社,,教育论文】

死亡诗社,,教育论文(二)
从《死亡诗社》看教育的目的:为了未来,还是为了当下?

【死亡诗社,,教育论文】   当前,对于教育目的的讨论呈现出一种矛盾状态:一方面是教育的觉醒,另一方面是现实的局限。教育到底该为了未来,还是为了当下?是选择斯宾塞的“教育预备说”还是选择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本文将从教育目的角度,对《死亡诗社》这部电影作一番简略解读。

  一、压抑自我的“理性人”的生活状态
  在威尔顿预备学院,“传统、荣誉、纪律、卓越”被作为学院的四大支柱,校长、教师、家长都以学习成绩为标准来衡量与规范学生。开学第一天,校长就用升学率、与家长交流这两种方式来给新生施压。学院大厅陈列着历届优秀毕业生的照片,以此来时时激励学生奋发图强。上课时所用的课本及知识都是模式化、固定化和纯粹理性化的,严重缺失人文精神。学生被教师和家长教导“不要去参加那么多的社团活动,把时间都用在读书上,等你以后考上了医学院再跟我说这些”。尼尔在基廷老师的鼓励下追求自己的演艺梦想,并因此与父亲抗争,最后以失败告终。这段情节再一次直白而深刻地暴露出教育权威对学生本性与梦想的迫害与压抑,权威所尊崇的是考入“常青藤”的高分,要求的是为了预设好的未来的种种艰苦跋涉,对于学生的本性、梦想和生活,不闻不问。在这样的学院氛围之中,学生被塑造或者被期待塑造为只“为了完满未来作准备”的“理性人”,学生必须权衡接受传统教育与追求自我之间的利弊,最后必须在“遥远的未来”的压力下放弃自我、放弃生活,去奋力追求“传统、荣誉、纪律、卓越”。
  然而,学生真的被权威彻底“洗脑”了吗?真的完全接受了“教育为未来完满生活作准备”的理念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在这里就读的学生把其四大支柱改为“嘲弄、恐怖、颓废、排泄”,可见,这些被传统教育与绝对权威所压抑的“理性人”正期待着有位像基廷一样的老师带领他们“站在世界屋脊上,喊出我野性的狂叫”!
  二、为未来作准备的原因
  教师和家长尽管知道压抑学生会让学生变得“死气沉沉”,但是为什么仍然固执地坚守“教育预备”的理念呢?或者说,为什么我们当下一直在呼吁素质教育,一直在抨击传统教育对学生本性的压迫,但是在教育实际中仍然希望学生们考出优异的成绩、考入名校呢?在进行下面的讨论之前,有必要先讨论一下“教育为了未来完满生活作准备”的原因。
  1.对不可预知的未来的恐惧
  在未来面前一切都变得不可预知,近到第二天的衣食起居,远到今后的职业规划,没有人可以预知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所有人都期待在下一秒到来时自己是“安全”的。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中国古语亦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们好像只有“吃饱喝足穿暖”才会获得安全感和存在感,由此,为了未来有充足的食物、安适的住所和温暖的衣物,今天的我们就需要通过教育来作好准备,那么,教育也就变成了满足现实生存的“氧气瓶”。电影《死亡诗社》也暗示,尼尔的家庭并不富裕,而威尔顿预备学院花费颇多,所以尼尔的父亲希望儿子可以考上哈佛医学院,最后当一名收入颇丰的医生,这体现的就是对不可预知的未来的恐惧。
  2.对成本利益的权衡
  人类为了追求自我或他人的幸福,往往需要权衡自己做每一件事所要付出的成本和取得的利益。如果利益大于成本,当然会一如既往地行动,倘若利益低于成本,则会考虑转向其他。无论是在电影《死亡诗社》之中,还是在现实教育情境之中,都一直存在这样的选择冲突——接受传统教育与追求自我本性。在权衡这两者的利弊之时,大多数人往往会这样考虑:接受传统教育只需要花费基本的学费、时间等成本,收获的利益也更确定化、更具可见性;追求自我则往往需要摈弃被推为真理的答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金钱,并且还要承担失败而无法回归传统教育的风险。虽然有人可以因为推陈出新而功成名就,但是最后平庸无奇甚至被打入洪流之下的人才占了绝大多数。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对于高考作文,老师们一般都会传授比较中规中矩的写法,老实的学生往往可以通过传统获得中高等分数,而那些有着自由思想、有着创新性思维的文章,有的被“幸运”地评为优秀作文、满分作文,但是更多的是被列为“思想激进”“中心把握不准”“缺乏逻辑性”等低分作文。因而,出于权衡利弊的考虑,学生往往接受了传统教育以及“预备说”。
  3.对“劣等”阶层的排斥
  人们一方面想要通过教育进入人才金字塔的顶层,另一方面对自己或者自己以下阶层的人们抱有排斥态度。金字塔的顶层代表的是“荣誉”“卓越”“富有”“高雅”,为了摆脱出身,或者为了保护自己的绝对地位,人们要求用“纪律”“封闭化”来维护人与人之间的等级与差异,从而把人按照成就与道德分为三六九等。这样的教育反对价值相对主义,反对多元化与民主化,遵循统一的高标准、严要求,排斥浪漫、欲望、快乐、激情,从而排斥具有浪漫情怀与自由精神的“死亡诗社”,排斥摇滚乐流行风。这本质上是等级观念在教育上的体现。杜威曾说,“民主社会是民主教育发展的沃壤”[1],如果社会本身就不够民主开放,如何要求教育能够冲破精神桎梏走向民主开放呢?
  三、自我复苏下的追求与抗争
  从本片的一开始,基廷老师就让学生们记住“Seize the Day”,把握当下。要懂得生活而不是只知道为生存作准备,不要为了未来的准备而忽略身边的美好,不要变成学院大厅橱窗里那些“死气沉沉”的照片。“O Captain!My Captain!(船长哟!我的船长)”是对基廷老师的称呼,实质上也暗示了基廷老师想要像惠特曼所歌颂的林肯一样带领学生们冲破束缚,追求自由,最终审视自我,找到自己真正的方向。基廷老师还让学生们撕掉把诗歌鉴赏模式化、非人文化的章节,告诉学生“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因为它们好玩,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人类是有感情、有激情的生物,如果一辈子理性,那么什么时候采取行动去追寻我们自己想要的?人类与其他生物的不同之处在于,人不该只是为了生存而存在的,因而,教育的目的也就不该只是为了生存而作准备,而应该是为了如何追寻真善美,如何感受爱情。   在基廷老师的鼓励下,学生们重建了“死亡诗社”,尼尔开始追求演艺梦想并且与父亲抗争,陶德战胜了自己的胆怯,吟诵出慷慨激昂的绝妙诗句……在现实教育情境中,也有一些像基廷老师这样的Captain(船长),也许是卢梭、杜威这样的哲学家,也许只是摇滚歌手或演艺明星,也许是像《死亡诗社》这样的电影。价值相对主义文化在如洪流般涌入年轻一代思想领域的过程中,对民主、自由、多元化以及当下的幸福的追求也蔚然成风。“相对主义意味着多元主义,意味着个人有权在不受他人干预的情况下随意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2]相对主义试图在现代文明的水平上重返自然,立足于人的自然本身,追求自我与人性,反对他人的压制与社会政治建构的樊篱。坚持价值相对主义的人们相信“值得敬仰的可以接近的人的高贵,不是在追求或探索善的人生中发现的,而是在个人‘生活方式’的创造中发现的,这种创造不是有一种可能性,而是有多种可能性”[3]。拥有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便不会像威尔顿学院中所推崇的那样要与人纷争,要凡事高人一等,而是认为自己本身就是有价值的,相信没有人是低人一等的,“因为拥有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赢得了自尊和别人的尊重”[4]。于是,有了电影中最大的戏剧冲突和悲剧——尼尔的抗争与死亡。
  四、矛盾下的我们该驶向何方
  电影的结局是尼尔的死亡、诗社的解散、基廷老师的离职、学子们的悲恸送行,似乎暗示着在现实教育情境下,教育民主、自由的觉醒与无奈,也抛给了我们一个问题:我们的教育该驶向何方?是为了未来,还是为了当下?是坚持“教育预备说”还是“教育即生活”?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曾提出教育无目的论,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本身,教育即生活,并不是为了遥远的未来作准备。杜威认为“从外面强加给教育活动的目的,是固定的,呆板的;这种目的并不能在特定的情境下激发智慧”[5],教育过于强调对未来的准备会压制学生对世界本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也会压抑自我与本性。“未来是遥远的,和用于达到目的的手段没有关系……强调为遥远的将来作准备的教育观点,使教师和学生的工作都变成机械的、奴隶性的工作。”[6]所以,“为了当下”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激发潜能。另一方面,实际上“教育即生活”以及“教育无目的论”并没有否认对未来生活的追求,只是强调不要总把眼光放在遥远的将来,不要为了未来而抛弃现在。
  但是,正如前文所述,“教育预备说”有其现实根源,民主的教育并不是我们单单在教育领域中努力就可以实现的。一方面,民主自由的教育需要民主自由的社会土壤;另一方面,冲破传统封闭的思维模式还需要有越来越多不惧怕权威的基廷老师,勇于与主流精神对抗,敢于逆流而上。实现民主的、自由的、为了当下生活的教育,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5][6]约翰·杜威.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唐士其.自由社会的精神高度——读艾伦·布鲁姆《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J].国际政治研究,2009(1):145.
  [3][4]艾伦·布卢姆.战旭英译.美国精神的封闭[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柯彤) 【死亡诗社,,教育论文】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292025/

推荐访问:死亡诗社教育英文论文 死亡诗社英语论文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