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书交流

来源:策划书 时间:2016-09-22 12:06:46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策划书】

【一】:品读文化苦旅-读书交流会活动策划书

品读文化苦旅-读书交流会活动策划书

活动主题:

重历文化苦旅,感悟秋雨散文

文化苦旅行百里,山居笔记从头忆。

霜冷长河扬国学,千年一叹余秋雨。

漫漫苦旅,他踽踽独行;渺渺无疆,他独自探索。

让我们走进余秋雨,体味历史之厚重,散文之优美;

让我们解读余秋雨,领悟文化之内涵,责任之承担。

我们诚挚期待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

活动形式:读书交流会

策划主办单位:大学生读者协会

活动推荐书目:《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霜冷长河》

(仅作参考,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目或者文章来进行阅读,阅读一本或多本都行,当然多多益善喽)

活动流程:

一、talk show——每位书友分别介绍自己所读余秋雨的书籍内容以及自己的心得体会,分享自己不一样的观点和情结。其中可详谈一本,并结合亲身经历谈谈收获,向大家展示文化散文在你眼中的别样风采。

时间:一个半小时左右。

二、自由交流——书友之间进行相互提问、交流,讨论,加深对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理解。

时间:一个小时左右。

三、主持人概括整场活动的观点意见并进行总结。

活动时间:暂定于xx年3月17日星期六下午2点半,活动预计时间2~3小时(给大家充足的阅读和思考时间,书友会活动时间原则上不与学生会和社团活动时间发生冲突)

活动地点:12号楼,具体教室待定,详见海报通知。

亲爱的童鞋们:

昔日顽石逗秋雨,今朝后学慕前贤。读书感悟互分享,绝胜寒窗十数年。 如果你了解并且欣赏余秋雨,那么,欢迎到这里来交流你的看法; 如果你对余秋雨有不一样的见解,那么,欢迎到这里来分享你的观点情结;

如果你只看过他的一两本作品,那么,欢迎到这里来扩大你的知识储备。 我们需要丰富的知识,但我们更需要的是心灵的充实和自由独立的思考精神。

还在等什么呢,来加入我们吧,获得更多的知识,认识更多的朋友,丰富你的大学生活!

我们真心欢迎和期待您的加入!感谢大家的支持!!! o(∩_∩)o~

【二】:重历文化苦旅,感悟秋雨散文(读书交流活动)

www.fz173.com_文化苦旅读书交流。

重历文化苦旅,感悟秋雨散文 ——高一()班《文化苦旅》读书交流会 活动目标:

1.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采用“读、思、讲”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的融合。

3.感受作品的魅力,体悟作品的生命诠释,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

4.通过活动,形成班级热爱读书的良好氛围,促进学校内涵式文化的发展。

参加对象:高一()班全体同学

活动准备:

1、通读《文化苦旅》。

2、查阅资料,探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形成独特思考。

3、写一篇高质量的读后感。

4、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准备一句话感悟、精彩段落朗诵(配乐、画面自行准备),并推选出一至两篇优秀读书心得。 主持人:(两名)

活动流程:

主持人致辞

(女)

漫漫苦旅,他踽踽独行;

(男)

渺渺无疆,他独自探索;

(女)

今天,

让我们走进余秋雨,体味历史之厚重,散文之优美。 (男)

今天,

让我们解读余秋雨,领悟文化之内涵,责任之承担。

(女)

一位哲人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以后还是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交流后,就有两种思想。今天,让我们倾心交流,共享读书之乐。希望同学们在交流时积极发言,毫不吝啬地奉献出你们的真知灼见。

(男)现在,我宣布,高一()班“重历文化苦旅,感悟秋雨散文”读书交流活动正式开始!

环节一:真情告白(感悟篇)

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华夏文化的“苦旅”,写本书!它不甘甜,因为里头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苦苦的味道,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走进书中的情境,我们不禁严肃起来……www.fz173.com_文化苦旅读书交流。

读完《文化苦旅》,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或多或少的感悟,有些语言,有些思想甚至对你今后的道路都有一些启示。下面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真情告白”,谈一谈,读了哪本书以后,你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参与者把自己的感悟浓缩成一句话或几句话,自由表达。(时间:6分钟)

环节二:精彩回放(朗读篇)

大家的感悟真是精彩纷呈,(即时点评)

翻开泛黄的书卷,仿佛踏上历史的列车,和余秋雨先生一起追寻历史留下的足迹。下面,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程文化苦旅,去聆听大师的文字和思想吧。

每组代表朗诵精彩段落,形式不限,可单人朗诵也可小组成员全部参与。(时间:18分钟)

环节三:“推而广之”(推介篇) 余秋雨曾说他常伫立前人伫立过之处,在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我们的思想也紧跟着秋雨先生沉重而苦苦的步伐,在书页中穿行思考,形成我们的点滴感悟。

www.fz173.com_文化苦旅读书交流。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各组的优秀读书心得。

各组推荐优秀代表展示。(时间:18分钟)

主持人为活动加以陈述总结。(时间:1分钟)

【三】:品读文化苦旅-读书交流会活动策划书

品读文化苦旅-读书交流会活动策划书

活动主题:

重历文化苦旅,感悟秋雨散文

文化苦旅行百里,山居笔记从头忆。

霜冷长河扬国学,千年一叹余秋雨。

漫漫苦旅,他踽踽独行;渺渺无疆,他独自探索。

让我们走进余秋雨,体味历史之厚重,散文之优美;

让我们解读余秋雨,领悟文化之内涵,责任之承担。

我们诚挚期待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

活动形式:读书交流会

策划主办单位:大学生读者协会

活动推荐书目:《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霜冷长河》

(仅作参考,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目或者文章来进行阅读,阅读一本或多本都行,当然多多益善喽)

活动流程:

一、talk show——每位书友分别介绍自己所读余秋雨的书籍内容以及自己的心得体会,分享自己不一样的观点和情结。其中可详谈一本,并结合亲身经历谈谈收获,向大家展示文化散文在你眼中的别样风采。

时间:一个半小时左右。

二、自由交流——书友之间进行相互提问、交流,讨论,加深对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理解。

时间:一个小时左右。

三、主持人概括整场活动的观点意见并进行总结。

活动时间:暂定于xx年3月17日星期六下午2点半,活动预计时间2~3小时(给大家充足的阅读和思考时间,书友会活动时间原则上不与学生会和社团活动时间发生冲突)

活动地点:12号楼,具体教室待定,详见海报通知。

亲爱的童鞋们:

昔日顽石逗秋雨,今朝后学慕前贤。读书感悟互分享,绝胜寒窗十数年。 如果你了解并且欣赏余秋雨,那么,欢迎到这里来交流你的看法; 如果你对余秋雨有不一样的见解,那么,欢迎到这里来分享你的观点情结;

如果你只看过他的一两本作品,那么,欢迎到这里来扩大你的知识储备。 我们需要丰富的知识,但我们更需要的是心灵的充实和自由独立的思考精神。

还在等什么呢,来加入我们吧,获得更多的知识,认识更多的朋友,丰富你的大学生活

我们真心欢迎和期待您的加入!感谢大家的支持!!! o(∩_∩)o~

【四】:文化苦旅读书心得

中学生暑期“书香学生”征文www.fz173.com_文化苦旅读书交流。

二《文化苦旅》读书心得

太和县倪邱中心校 七(5) 李翠翠

2014.8.24

《文化苦旅》读后感之一

7月20日

余秋雨,是现在受欢迎的作家之一,他以细腻的文笔,深邃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相结合下,给大家呈现了一个余秋雨眼中的世界。因此,他受到许多人的喜爱。

第一次看《文化苦旅》,是在一个炎热的午后,无所适从地在父亲的书架上随意地翻着书,这本书就来到了我眼前。翻着翻着数的第一篇,《道士塔》。眼睛就慢慢地湿润了,心中有一股莫名的酸涩。这是身为一个中国人对满目疮痍的历史的感叹,对民族文化起源的追溯。

从风沙缭绕的莽莽大漠到小家碧玉的江南小巷,作者用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身份,走遍了大江南北,也带着一个个读者,去感受那华夏5000年历史的兴衰与悲凉。他的语言就如他所说的莫高窟的壁画般细腻,美丽而又带着忧伤。

在三峡畔,绿意唤醒了倦意,湖上飞卷着漫舞的白云,湖明如镜,山青如洗,残阳喷射出的金光从浮云的指缝中溜走,却难逃水的千手,山的族群,它融化在水里,隐匿在山里。湖底有许多小鱼追逐着,倏的,雾悄然的弥漫了,过了一会,风也轻快的来了,吹皱了一湖春水,雾便也顺从的退开了,她泛舟湖上,似乎想抚平那湖面,想抚平他悸动的心。

那一座坍了大半的土墩,若不是因为王维潇洒地挥笔写下了《渭城曲》,说不定早已溶解在时间里,无影无踪了。也就是因为这一曲渭城,才使无数文人迎着寒雪烈日,来寻找土墩,寻找那个千年前穿过阳关的人,寻找千年后仍持之以恒却不得不失落的唐朝文化。这便是大唐,能包含一切美与丑、繁荣与衰败。檐角如悬崖,风铃似沧海,他无语的扭身看了看柳侯祠中的树,花在被夕阳燃烧而那一片片树叶早已泛黄,看着那一片片泛黄的树叶入他的心般直坠向地面。在造虹的小雨中,蝉声沉落,蛙声升起??雨下整夜,他的愁溢出就像雨水,他的思念如院中的落叶厚厚一叠。天空中惨白的月儿勾住了哀伤,夜似乎太长被你的心凝成了冰霜。晨曦的光风干了最后的一丝哀愁,雨洗净了挂满思念的高墙。

这本书,很苦,写书的人,更苦。

《文化苦旅》读后感之二

7月26日

“报纸上说我写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也难怪,看这本书要慢、要细,里面的思考,非常人所思,非常人所见。他笔下的《风雨天一阁》我记忆犹新,一个人,不!一个家族背负着坚守一座藏书楼的命运,范钦让偌大的中国留下了一座藏书楼,保留到现在。别的藏书家有,藏书也有,但没过几代,历史的风尘就将它们掩埋了。但是,范氏天一阁留下了,靠的是什么,是执着、坚定,还是如余秋雨说的“超越意气、嗜好、才情,甚至时间的意志力。”这种意志力体现在哪儿?他曾毫不客气地顶撞过权势极盛的皇亲郭勋,为此遭廷杖,下监狱,他似乎什么都毫不顾惜,在仕途上耿直不阿,最后连权奸严氏都奈何不了他。“一个成功的藏书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个强健的人。”余秋雨在这里总结道。

看到这,反思一下,我们这些读书人,如果生在那个年代,身为一个藏书家,会像范钦一样吗?我想不会,范钦身上的毅力,乍看下的不近人情,让我们来,难!我们是教师,教育学生,意志力不能少,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呢?在挫折面前,爬起来的又有谁?生活着,又为了什么?这不正是我们该思索的。

继续往下看,我又发现了一桩“怪事”:80高龄的范钦终于快走到生命的尽头,在他分家产时,将其分为两份,或是藏书楼,或是万两白银。他让后代去选择。奇迹般的,他的大儿子范大冲愿继承天一阁。这是现实,不是故事。

读到这,又让我想起另一个片段,希腊神话中,海洋女神对想参加特洛伊战争的儿子阿格琉斯说:“如果你参战,会战死沙场,但流芳百世;如果你不出征,会平安一生,老死后便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阿格琉斯最终战死沙场,但是因为他,希腊盟军胜利了。世上也正因为有这样的人,世界才有了灿烂的历史文化。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让我感受倍深,感受到了中国的文化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也让我深深体验了“开卷有益”。

《文化苦旅》之三

8月9日

我忍不住又回头重读一会,又多了几分思绪。打开书的扉页,看到的是这么一句话:“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涩,在这千年的叹息中讲诉苦旅。”这句话迫使我对这本书产生了一种迫切的好奇,恨不得可以一股脑的把它全部塞进脑袋里。但是我做不到也不能这么做,一本好书是值得我去细细的啃读,而不是一个劲的囫囵吞枣。

从《文化苦旅》这本书的扉页到尾页就像是在作者的带领下旅游了一番,西湖、天一阁、道士塔里的莫高窟等等景象一幕一幕在我的脑海中滑过,是那么的清晰、真实、质感。就像作者初游西湖时的感受,如临故地,我也像是曾经去过这些地方看过、玩过、感受过。

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而这其中所受的波折也跟其历史长度成正比,几经波折,不断改变、改进、创新、变革。文化遗产的几经磨难后有的还屹立于世,有的销声匿迹,有的破烂不堪,有的失去原来的本色,没有了以前的原貌,有的保存稍好。文化,不只是只有物质文化这一种,还有一种非物质文化的精神文化。各国、各民族、各地的风俗人情,传统习俗都可以称为非物质文化。

除了在作者的带领下游历一番外,还有是认识到了作者的思想、看物看事的方式。反观现代社会中又有几个人能完全理性的看待事和物呢?我想应该不会有很多吧!但是作者做到了,当我们大伙向往上海,羡慕上海人的时候。作者却是理性的思考、合理的分析,讲述上海人的无奈,考证上海的由来,叙述上海的波折、灾难、变化,对上海和上海人做出了一个全新的定位,让我一头热的心趋于平静。不再盲目、冲动,面对像上海这样大都市的诱惑时也可以心平气和了。

我一直关心着国家新闻,当国家颁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时,我没有想到这是的难度,认为这是一件非常轻易寻常的事。殊不知,有的人为了它而遗尽自己的毕生精力,有的人费尽心思,为的只是国家的这样一个行动,一句话,一记文字。全世界都在涌动着文明,所有的人都在为自己所景仰、认定的文化文明努力着,仰或是继承,或发展,或创新,这都是文化延续的一种方式。

世界每一个角落里都有着文明,全世界都浮动着文明。不论文明先进与否,文明都在不断变化、发展、创新。每一段文明都有其的一段发展历史,人类不灭,

文明将继续延续下去,文明将不断发展。认真对待、正确看待一种文化,文化的存在价值不再它本身,而是它的历史价值,以及它所带来的影响!如果可以,我愿意像余秋雨一样去旅行,在人生短暂空白的记忆中添加一场文化苦旅又何妨呢?

【五】:《文化苦旅》读书心得500字

  以下由为您整理,欢迎转载。更多信息欢迎访问读罢《文化苦旅》,对我来说,的确是漂泊于中国莽莽苍苍大地的一次苦旅。多少深夜床畔,零零散散地翻动书页,努力了解它藏在背后的真实,所得大概只有那模糊不清的脚印。余秋雨说“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的感动、无端的喟叹”,而我却时时与他感同身受,这不禁让我感叹“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

  在我眼中余秋雨是一个“多情”的人,他总是能在人们遗忘的角落,找到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然后“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也许有人会认为“多情”应发生在“爱上层楼强说愁”的年纪,而余秋雨却“一提笔就感受年岁陡增”,这使他们感到不解。但在我看来“多情”可以发生在“爱上层楼强说愁”的年纪,但也可以是在历尽沧桑之后,有些“多情”写在山水里,有些多情写在历史里,只要心中有一份“情”在,年轻的脚印仍然可以记录老年的“智慧”,一如当你在“行万里路”的同时,仍然可以坐在案头“读万卷书”。是的,余秋雨认识到了这一点,他认为“我无法不老,……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于是他“离开案头,换上一身远行的装束,推开了书房的门”,去进行文化的苦旅!

【六】:《文化苦旅》读书心得600字

  以下由为您整理,欢迎转载。更多信息欢迎访问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得见着几座僧人圆寂塔。历来主持莫高窟的僧侣都不富裕,从这里也可以找见证明。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

  有一座塔,由于修建年代较近,保存得较为完整。塔身有碑文,移步读去,猛然一惊,它的主人,竟然就是王圆箓!?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的罪人。

  他是逃难到甘肃的,后来做了道士,又经历了无数年的苦行最终成为了住持,成为莫高窟的最高领导,但他并没有保护好莫高窟,更不必说给莫高窟带来财富了!由于他的无知,也许是没有文化的缘故,他铸成千古大错。他视经卷如粪土,几个铜板,几棵白菜,甚至什么都不给,也可以从他那里拿走几卷经书。

  没有任何关卡,没有任何手续,外国人直接走到了那个洞窟跟前。洞窟砌了一道砖,上了一把锁,钥匙在王道士的裤腰带上。

  他将莫高窟中的经卷当作商品进行交易,他的无知葬送了敦煌的宏伟,葬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我好恨,恨王圆箓的无知;我好悔,为何没有能力阻止他的无知;我好惋惜,中华几千年辉煌的文化遗产就这样赴之东流了,但我们没有后悔的余地,文献的流失早已铸成,没有回头之路。除了恨自己没早生几个世纪阻止这件事的发生,我无能为力……

  水伴着黄沙吹打我的脸颊,怅然,难解我心中的恨楚,什么话都没说,留着泪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我怀着怅然的心情记叙他——敦煌的罪人。飞天月人的壁画无法复原,先辈遗珠早已灰飞烟灭,我挥起手中的长鞭,深深抽向心田……。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419331/

推荐访问: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