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二本分数线

来源:创业指导 时间:2018-10-28 11:00:11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创业指导】

甘肃二本分数线(共10篇)

甘肃二本分数线(一)

物理题小刚同学想知道某个电子元件B的电阻值是否随它两端电压变化而变化,
小刚同学想知道某个电子元件B的电阻值是否随它两端电压变化而变化,便找来了如图10所示的器材进行探究.
⑴ 请你在图7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各种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
⑵ 小刚同学通过认真仔细的实验,获得了一系列实验数据,并计算出了相应的部分电阻值,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电压U/V
0.60
0.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2.60
2.80
电流I/A
0.15
0.23
0.30
0.28
0.24
0.20
0.16
0.12
0.10
0.08
0.09
0.10
电阻R/Ω
4.00
3.91
3.33
4.29
5.83
8.00
11.25
16.67
22.00
_
28.89
28.00
①请将小刚同学漏算的一个电阻值填在上表中的空白处.
②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写出该电子元件B的电阻随它两端电压变化而变化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⑶小强同学看过小刚同学的实验数据和实验结论后,感到有点怪.怎么还会有电阻值这样变化的电子元件?于是也想用实验来亲自验证一下小刚同学的实验数据,②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写出该电子元件B的电阻随它两端电压变化而变化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x0b但在选择实验器材时却犯了愁,实验室里有以下四种滑动变阻器,其上分别标有“0.5A 10Ω”、“0.5A 20Ω”、“1.0A 100Ω”、“1.5A 1kΩ”,不知道用哪个进行实验最好.
请你告诉小强同学,用标有“_______________”的滑动变阻器实验效果最好.
把那些数字横过来看就行了 麻烦你们了 我好少一个图 那图就和测小灯泡电阻的差不多 就是把小灯泡改成了电阻B谢谢了

1、30
2、随着电阻两端电压的(我不误导你了,没见过这样的题)
3、0.5A 20Ω【甘肃二本分数线】

甘肃二本分数线(二)

环境污染的事例

  摘要:本文重点讨论中国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不断恶化,边治边污,治理不力等,所带来的一系列严重的环境灾害与生态危机问题: 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平衡的失调;环境污染继续恶化状况与重大污染事件大面积随时突发;污染案例:渤海将会变成“死海”;太湖严重污染,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与生存危害;环境污染代价、损失与治理的成本估计;根本在于转变观念,深化改革,端正发展模式,建设绿色家园与发展绿色GDP等.
  关键词:环境污染 生态危机 频繁灾害 损失代价 转变模式
  中国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制订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开展了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中国发展模式与生产工艺落后,粗放的生产与经营方式,特别是有法不依,使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从整体上看,中国的环境质量仍在继续恶化,局部地区非常严重;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还在发展,并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如果不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深化改革,很有可能在环境问题上严重威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中华民族的生存条件.
  2007年5月29日媒体报道,由于近年来无锡市太湖严重污染,致使自来水变质发臭,不能饮用,这是又一个对人类发出的危险警报.
  实际上,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资料表明,1991年到2004年期间,无锡市区肝癌、胃癌、肺癌等主要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和在死因中的比例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研究表明,太湖水域蓝藻的代谢物微囊藻毒素在动物试验中表现出强促癌性,与太湖地区的几种消化道恶性肿瘤有一定的相关性.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资料也表明,环太湖地区已经成为恶性肿瘤的高发区.
  1 环境严重污染在继续
  1.1 大气污染
  燃煤是形成中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大气污染主要集中在城市,主要污染物是烟尘和二氧化硫.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1997年,中国城市空气质量仍处在较重的污染水平,北方城市重于南方城市.随着汽车用量的陡增,大城市汽车尾气污染趋势在加重恶化,氮氧化物已成为少数大城市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氮氧化物年均值浓度在4~140微克/米3范围之间,全国年均值为45微克/米.从区域分布看,北京、天津、甘肃、新疆、陕西、山西的大部分地区及河南、吉林、青海、宁夏、内蒙古、山东、河北、辽宁的部分地区总悬浮颗粒物污染严重.
  近年来,酸雨危害在我国发展之快为全球罕见,中国从271个酸雨观测站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81个同步进行连续观测,再把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81个站中有49个站的降雨属于酸雨,占61%,据统计,1990年中国煤炭消耗10.52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495万吨(不含乡镇企业);1995年煤炭消耗量增至12.8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341万吨(含乡镇企业),超过欧洲和美洲,居世界首位;2000年,煤炭消耗达14.5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达2730万吨.中国酸雨形势十分严峻.
  又据科学研究观测发现台湾大气中的汞含量,较欧美高出一倍以上,威胁台湾人民健康;而最主要的来源则是中国燃烧煤与垃圾所造成.台湾中央大学大气物理所教授林能晖表示,许多污染物质会随着大气的循环而影响整个区域.不论是中国北方的空气污染、蒙古的沙尘暴、东南亚燃烧植物产生的生质污染等,台湾刚好都在下风处,因此成为亚洲大陆污染物进入太平洋的关口.不但如此,林能晖指出,美国之前发现大气汞也会随着气流影响其他区域,仔细调查才发现,全球六、七成的排放来源,都指向中国,透过燃烧煤与垃圾,造成所含的汞成分散布至大气之中;之后随着降雨回到地面,进入植物或鱼类的身体中,经过食物链,最后又进入人体,累积造成慢性中毒,伤害神经系统.林能晖说,台湾与美国环保署、太空总署、日本富士山科学计划合作,在鹿林天文台、竹子山等地进行监测.结果发现,即使在海拔近三千公尺的鹿林山上,所监测的大气汞平均浓度,仍较欧美高出一倍.由于这种情形在冬季吹西风时,会比夏天吹东风时严重,加上卫星遥测,因此可得知污染区主要来自中国、中南半岛等地.林能晖指出,也希望透过国际合作,及早研拟对策.
  2006年全国监测的559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占4.3%、二级标准的城市占58.1%、三级标准的城市占28.5、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占9.1%.与上年相比(可比城市),城市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的城市比例增加4.7个百分点;劣于三级的城市比例减少2.1个百分点,城市空气质量总体有所改善.113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比例比上年增加1.7个百分点,劣三级城市增加0.9个百分点,二氧化硫平均浓度比上年略有降低,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基本持平.酸雨分布区域保持稳定,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四川、云南以东的区域.
  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表明,我国一些主要城市大气污染物浓度远远超过国际标准,在世界主要城市中名列前茅,位于世界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之列.全球2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
  1.2 水污染
  中国不仅面临水量的危机,同时水质危机也很严重.据2003年6月5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200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七大水系污染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海河、辽河、黄河、淮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海河、辽河水系污染最严重,劣V类水体占60%以上.
  水污染也造成国际纠纷.例如,2005年松花江污染事件,引起下游俄罗斯的水污染事件;黑龙江沿岸俄罗斯一些村庄,民间已出现向中国索取赔偿的声浪.
  2006年监测,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属中度污染.在国家环境监测网监测的74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I-III类,IV、V类,劣V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0%、32%和28%.七大水系中,主讲、长江水质良好,松花江、黄河、淮河为中度污染,辽河、海河为重度污染.太湖、滇池为劣V类水质,巢湖为V类水质.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总体水质良好,根据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的382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监测结果统计,监测的达标水量占72.3%.163个城市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地下水水质以良好-较差为主.深层地下水水质优于浅层地下水,开采程度低的地区地下水水质优于开采程度高的地区;地下水水位总体保持稳定态势.
  全国近岸大部分海域水质良好,局部海域污染依然严重,远海海域水质良好.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比例为67.7%,比上年上升0.5恩个百分点;三类海水为8.0%,下降0.9个百分点;四类、劣四类海水为24.3%,上升0.4个百分点.南海、黄海近岸海域水质良好,渤海、东海近岸海域分别为轻度和中度污染.
  1.3 固体废物污染
  近年来,中国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排放量和堆存量不断上升.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很低多数仅是简单堆放,或填埋,或随意弃置,不仅占用农田,而且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后果深远.目前受污染的农田已达10万平方公里,因此而造成的粮食减产每年在1000万吨以上.城市垃圾产生量以平均每年10%的速度递增,有25%的城市垃圾得不到及时清运,工业固体废物和城市垃圾的“围城”现象十分普遍,以及洋垃圾的引进,这些严重制约了城市建设的正常发展.有害废物大多未得到安全处置,其随意堆放已构成重大的环境隐患.
  1.4 噪声污染
  目前全国2/3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近年来,由于城市机动车辆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噪声污染范围有所扩大,并有向近郊和乡镇扩散的趋势.
  城市声环境污染与上年相比,重点城市区域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下降超过1dB(A)(含1dB(A))的城市17个、上升超过1dB(A)(含1dB(A))的城市11个.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较上年增加超过1dB(A)的城市8个,降低超过1dB(A)的城市21个.城市各类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达标率高于夜间,3类功能区好于其它类功能区.
  1.5 乡镇工业的污染日趋突出
  2000年乡镇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002万吨,占当年全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28.2%;乡镇工业烟尘排放量993万吨,占当年全国工业烟尘排放量的54.2%;乡镇工业粉尘排放量为1358万吨,占当年全国工业粉尘排放量的68.3%;乡镇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为670万吨,占当年全国工业废水中公学需氧量排放量的46.5%;乡镇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也是很惊人的,达到当年全国固体废物产生量的38.6%.造纸、印染、电镀、化工、制革等是乡镇企业的主要污染行业.
  1.6 其它污染
  电磁辐射与电磁噪声污染、其他有害辐射污染等,也日益严重,不可忽视.重点电离辐射污染源、城市放射性废物库未对周围环境造成可监测到的污染.电磁辐射环境基本属于环境背景水平.
  2 严重污染案例: 渤海污染,将会变成“死海”
  渤海是中国近封闭内海,在政治、经济、国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人口集中、经济发达的区域,自北向南分布有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2005年三省一市总人口21363万人,GDP 40254亿元,分别占全国人口和GDP的16%和22%,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贡献.
  据海洋检测专家发出警告,渤海的环境污染已到了临界点,如再不采取果断措施,渤海将在10年后变成“死海”.那时,即便不向渤海排入一滴污水,单靠其与外界水体交换恢复清洁,至少也需要200年.
  据悉,环渤海地区共有地级城市26座,沿岸有大小港口近百个,黄河、小清河、海河、滦河、辽河等40余条河水流入渤海,年平均径流量约792亿立方米.渤海沿岸有217个排污口,大量的工业及生活污水沿地表、河口涌入渤海.据统计,渤海每年收纳的污水高达28亿吨,污染物超过70万吨,海底泥中重金属竟超过国家标准的2000倍.这些必然严重污染海洋生物,并危害人类的食物链与生存条件.
  3 中国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平衡的失调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与环境污染相比,它的影响更为深远.生态破坏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草场退化、森林资源危机、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方面.
  2007年世界生态环境现代化评价,中国在118个国家中位居第100位.
  3.1、水土流失严重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治理的速度赶不上破坏的速度.水土流失面积从建国初期50年代的116万平方千米增加到90年代初期的150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量达50亿吨以上,相当于全国的耕地上刮去1厘米厚的土层,其中流失氮、磷、钾肥料元素的量相当于4000万吨的化肥,等于全国化肥施用量.相当于每亩耕地冲走了25千克肥料.全国受水土流失的耕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3.水土流失涉及全国近1000个县,主要分布在西北黄土高原,江南丘陵山地和北方土石山区.每年被输入黄河的泥沙量达16亿吨,居世界河流之冠.
  2006年,全国耕地净减少460.2万亩,与上年相比,耕地面积减少0.25%.全国共有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08%.
  3.2、土地荒漠化
  目前,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7.3%,目前仍在扩展.风沙区生态环境脆弱,耕地萎缩,人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全国有60%的贫困县集中在风沙地区,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北部被沙漠包围,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是包括占国土面积37%的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5个省的自治区在内的干燥地带.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西域,荒漠化肆意蔓延.
  风沙、沙尘暴和热风逐年加剧,每逢风沙来临,天空一片昏暗.内蒙古科尔沁沙漠已经越过内蒙古与辽宁的边界线,正以平均每年前进30米的速度向南推进,威逼中国东北工业大城市沈阳.北京春天的风沙天数,从60年代的平均17.2天,增加到70年代的平均20.5天,而80年代以后又有所增加,沙漠已经蔓延到北京市南郊永定河北岸的大红门附近,以致波及到南韩以外国家与地区.
  据学者证实,影响北京的沙尘暴实际上是由普通沙尘与盐碱粉尘混合而成的化学尘暴,更具有污染、腐蚀与毒性等三大危害.这种尘暴的主要危害:化学污染:化学尘暴可以污染水源、土壤、农作物、植被等动植物和环境物体的表面,在化学尘源的下风方,盐碱粉尘形成大片重度污染带,可使草场严重退化,耕地粮食减产,加剧土地荒漠化的趋势.化学腐蚀:对周边环境中所有的裸露在外的部分,如建筑表面、围栏、管线(道),甚至室内的物体表面等,具有较强甚至很强的腐蚀作用,使之生锈变质等.化学毒性:当化学尘暴降落到草乔灌木上时,轻者可以使植物表面灼伤、生长缓慢或暂停生长;重者可以抑止生长,甚至导致死亡.对人和动物也有类似的影响.
  又据报道,2007年2月28日凌晨二时零五分,一列由新疆乌鲁木齐开往阿克苏的火车,因为遭到风力达十三级的特大沙尘暴袭击,十一节车厢被狂风吹翻,四人死亡,上百人受伤风,南疆线因而中断.那么,下一个受害者将是谁?会不会把北京故宫博物馆的大屋顶掀飞?
  3.3、草场退化
  由于长期以来对草地资源采取自然粗放经营的方式,重利用、轻建设,重开垦、轻保护,草地资源面临严重的危机,草地退化面积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1/3,并继续发展.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草原牧草产量将会继续下降,草原生态环境将更加恶化.
  3.4、森林资源危机
  中国是世界上人均森林面积最少的国家之一.尽管我国的造林和森林保护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森林覆盖率在10年时间里从12.98%上升到13.92%,但用材林面积缩小,森林质量下降,森林资源面临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
  3.5、水资源短缺
  由于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且利用效率低,北方地区严重缺水,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影响.据统计,目前我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供水不足,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中国西北、华北、东北、等北方城市几乎全都缺水,年缺水量约60亿立方米,北京市人均用水量虽然只相当于一些发达国家首都的1/3;农村有3.6亿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成为健康问题,北方和西北农村有5000多万人和3000多万头牲畜得不到饮水保障.
  3.6、生物多样性减少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居北半球第一位.但由于人口过快增长和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大面积破坏和退化,我国有15%-20%的动植物种类生存环境受到威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4 环境与生态危机造成的损失与代价
  4.1 环境与生态灾害频繁
  2007年01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就2006年中国自然灾害和救灾工作举行发布会,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说,2006年,台风、洪涝、旱灾、风雹、地震、低温冷冻、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病虫害等各类自然灾害在中国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因灾死亡3186人,紧急转移安置1384.5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41091.3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5408.9千公顷;倒塌房屋193.3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528.1亿元.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等地受灾严重.(据中国网)
  2007年仅1-2月,中国因各种气象灾害以及森林火灾、泥石流等衍生灾害造成138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近1000亿元.
  民政部发布中国6月份灾情与近年同期相比略偏重,自然灾害以洪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地震、旱灾和风雹为主.全国受灾人口达9661.4万人,死亡309人,失踪48人,紧急转移安置181.2万人.据统计,自然灾害还造成12922.0千公顷农作物受灾,其中绝收面积839.8千公顷;倒塌房屋28.0万间,损坏房屋83.6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32.6亿元.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表示,“当前水污染问题相当严重”,“大部分地区都有随时爆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可能”. 监测数据表明,辽河、海河已经为重度污染,一些河道丧失了使用功能;滇池、巢湖、太湖水环境恶化的趋势还在发展.今年以来,环保总局接报并处置的突发环境事件已经达到65起,其中较大以上环境事件13起.尤其今年4月以来,太湖蓝藻持续暴发,严重影响了无锡上百万群众的正常生活.巢湖、滇池、三峡库区支流等流域也不同程度地出现水华.周生贤说,河流湖泊的污染已经使老百姓的环境权益严重受损,今年1月至5月,环保总局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814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
  由于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必然导致气候异常,灾害频繁.中国气象局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说,中国每年受各类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高达2000多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以来,除干旱面积偏小外,暴雨、雷电、台风、沙尘暴、低温冻害、雪灾、酸雨均偏重.特别是7月中旬以来,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中国接连两次遭受强 台风袭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且频发的自然灾害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4.2 全国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
  据不完全统计,90年代中期,损失每年约为1875亿: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固体废弃物和其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
  2004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上升为5118亿元,翻了一番多,占GDP3.05%.其中,水污染的环境成本为2862.8亿元,占总成本的55.9%,大气污染的环境成本为2198.0亿元,占总成本的42.9%;固体废物和污染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57.4亿元,占总成本的1.2%.
  此次核算仅算了其中的10项(大气污染造成的健康、农业和材料损失,水污染造成的健康、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污染型缺水损失,以及固废侵占土地造成的经济损失等),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重要部分都没有涉及.总的来说,这次核算的结果只是整个结果的一部分.而且,在已经核算出的10项损失中还存在低估和缺项的问题.即便如此,损失也已经占到GDP的3.05%,数字非常惊人,说明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4.3 环境因素导致居民健康危机与“早亡”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世界80%的疾病和50%的儿童死亡,都与饮用水水质不良有关.导致的消化疾病、各种皮肤病、传染病、癌症、结石病、心血管病等多达50种;由于水质污染,全世界每年有5000万人死于肝癌和胃癌.水污染引起的危害主要包括:水体受病原微生物污染,会引起各种传染病,如霍乱、伤寒等;水体受有害有机物(如酚、苯、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农药、合成洗衣剂)的污染,会引起各种疾病和中毒;水体受重金属(HG、PB、CU等)及其它无机毒物(氯化物、砷化物、亚硝酸盐等)的污染,会引起各种疾病和中毒.
  环境因素已成为影响人类食物链、生存条件、居民健康和导致居民死亡的四大因素之一.同时环境污染因素,必然导致许多原材料与水的污染,也严重影响食品卫生与药品安全问题.
  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中说,这次核算主要包括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其中大气污染的主要危害对象是城市居民,水污染的主要危害对象是农民.
  研究表明,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均与环境密切相关,在恶性肿瘤的死亡中,城市仍以肺癌的死亡率为最高,达35.59人/10万人,这与城市大气污染有直接关系;农村恶性肿瘤的死亡率逐年上升,占死亡总数的17.25%,成为农村地区居民第二位的死亡原因.农村地区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是呼吸系统疾病,占死亡总数的26.23%.
  有关官员认为核算中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部分数据相对完整、核算方法明确,得出的结论相对可靠.核算结果:2004年中国由于大气污染共造成近35.8万人死亡,约64万名呼吸和循环系统病人住院,约25.6万新发慢性支气管炎病人,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527.4亿元人民币.
  2004年平均每1万个城市居民中有6个人因为空气污染死亡,10人因为大气污染引发呼吸或脑血管系统疾病住院,新增4.3人在其未来的生活中忍受着慢性支气管炎病痛的折磨.专家认为,2004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健康损失占整个污染损失的33%.
  北京“法制晚报”引述有关专家表示,从核算结果来看,环境污染对人们的健康威胁时刻存在,污染损失十分巨大.
  2007年7月8日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世界银行与中国政府合作的中国污染报告草稿,指中国每年约75万人因为污染而“早亡”(premature mortality).
  在受污染人群中,由于儿童抵抗力弱,最易受侵害;因而,是环境污染受害者中的最弱势群体.
  铅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在人体内无任何生理功用,人的血铅浓度最好是零,超过100微克/升就属于铅中毒.铅中毒不仅可导致儿童多动、睡眠不良、注意力不集中,会造成智力低下.血液中铅含量高会导致神经以及生殖系统损害,对孕妇和儿童伤害特别大,症状严重的会呈现痉挛、昏迷甚至死亡.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提出,防止铅对儿童的危害,将成为21世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由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卫生合作中心实施的“中国城市儿童铅中毒防治项目”于2004年启动.2006年哈尔滨市“中国儿童铅中毒防治项目”筛查报告,对哈尔滨市1275名初生至6岁儿童所进行的血铅筛查发现,9.56%的儿童血铅超标,几乎每10个孩子中就有1个孩子“铅中毒”.据哈尔滨市妇幼保健医院,早在2004年开始,已对全市各大幼稚园0-6岁的3600多名儿童进行血铅筛查显示,近3年来儿童铅中毒的比率都接近10%.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代表性.
  据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等调查报告,有多达5成半的住宅样本甲醛超标,书房及睡房的甲醛超标率接近7成,最高超标浓度达18倍.有的甚至带有过量放射性元素.室内甲醛、氨、苯、甲苯、二甲苯、TVOC等与装修情况密切相关,室内装修愈豪华,污染的情况就愈严重.调查发现,每年中国有210万名儿童死于直接由装修污染引发呼吸道感染疾病,另外430多万人因室内空气污染患病入院求诊.专家建议,家居应避免过度豪华装修,即使是环保建材,一些组合夹板或黏合剂也可能带毒性.应该选择具有环保合格证的产品.
  黄河污染加重,危害沿岸1.6亿城乡人民:直接饮用黄河水的农民成了各种怪病的"高危人群".山西临猗县牛杜村因水源污染,村民患脑血栓、瘫痪和癌症的人数逐年增加.由于水源污染,2005年有42人得怪病死亡,目前还有患怪病者28人.白银市四龙镇金山村中心小学王永胜班里28个男生中,20个男生都有白头发.而且还有不少同学经常肚子痛、头痛.
  5 治理成本估价
  目前的污染, 如果消除需要的治理成本.据专家核算表明,2004年中国环境污染的实际治理成本是959.65亿元,虚拟治理成本为2874.43亿元,合计总成本为3834.08亿元,实际治理成本只占25%,由此可见,中国环境污染治理投入欠账较大.其中,废水的治理成本最高,大约占总治理成本的56.2%.
  6 转变发展模式 建设绿色GDP
  造成中国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体制弊端与发展模式的严重缺陷.缺乏有效的民主监督,权大于法,有法不依,违法不究,司法腐败是常见病,这些使一切环保法律无能为力,陷于“无法无天”状态.官员为表面“政绩”,可以不择手段,只求数量与速度,以牺牲环境与人权为代价的畸形发展模式是有害的,也是绝对不可能持久的.
  因此,应当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完善以保护人权、建设环境为内涵的社会与环境全面发展的优化模式.
  6.1 继续完善绿色GDP评估体系
  6.2 尽快实施绿色GDP考核国民经济与建设成绩
  6.3 加大环境治理投入,每年按GDP的5-6%拨款
  6.4 深化制度改革,完善环境治理立法与严格执法
  6.5 追究环境污染事故案件的相关责任
  参考资料:
  [1] 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北京,2006-09-07.
  [2] 国家环保总局,200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北京,2005-06-0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颁布.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颁布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颁布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29日修订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颁布
  [8]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2002年12月28日颁布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9月20日颁布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甘肃二本分数线(三)

求最新的空气污染的事例~ 谢喽!【甘肃二本分数线】

  摘要:本文重点讨论中国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不断恶化,边治边污,治理不力等,所带来的一系列严重的环境灾害与生态危机问题: 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平衡的失调;环境污染继续恶化状况与重大污染事件大面积随时突发;污染案例:渤海将会变成“死海”;太湖严重污染,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与生存危害;环境污染代价、损失与治理的成本估计;根本在于转变观念,深化改革,端正发展模式,建设绿色家园与发展绿色GDP等.
  关键词:环境污染 生态危机 频繁灾害 损失代价 转变模式
  中国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制订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开展了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中国发展模式与生产工艺落后,粗放的生产与经营方式,特别是有法不依,使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从整体上看,中国的环境质量仍在继续恶化,局部地区非常严重;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还在发展,并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如果不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深化改革,很有可能在环境问题上严重威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中华民族的生存条件.
  2007年5月29日媒体报道,由于近年来无锡市太湖严重污染,致使自来水变质发臭,不能饮用,这是又一个对人类发出的危险警报.
  实际上,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资料表明,1991年到2004年期间,无锡市区肝癌、胃癌、肺癌等主要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和在死因中的比例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研究表明,太湖水域蓝藻的代谢物微囊藻毒素在动物试验中表现出强促癌性,与太湖地区的几种消化道恶性肿瘤有一定的相关性.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资料也表明,环太湖地区已经成为恶性肿瘤的高发区.
  1 环境严重污染在继续
  1.1 大气污染
  燃煤是形成中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大气污染主要集中在城市,主要污染物是烟尘和二氧化硫.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1997年,中国城市空气质量仍处在较重的污染水平,北方城市重于南方城市.随着汽车用量的陡增,大城市汽车尾气污染趋势在加重恶化,氮氧化物已成为少数大城市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氮氧化物年均值浓度在4~140微克/米3范围之间,全国年均值为45微克/米.从区域分布看,北京、天津、甘肃、新疆、陕西、山西的大部分地区及河南、吉林、青海、宁夏、内蒙古、山东、河北、辽宁的部分地区总悬浮颗粒物污染严重.
  近年来,酸雨危害在我国发展之快为全球罕见,中国从271个酸雨观测站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81个同步进行连续观测,再把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81个站中有49个站的降雨属于酸雨,占61%,据统计,1990年中国煤炭消耗10.52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495万吨(不含乡镇企业);1995年煤炭消耗量增至12.8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341万吨(含乡镇企业),超过欧洲和美洲,居世界首位;2000年,煤炭消耗达14.5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达2730万吨.中国酸雨形势十分严峻.
  又据科学研究观测发现台湾大气中的汞含量,较欧美高出一倍以上,威胁台湾人民健康;而最主要的来源则是中国燃烧煤与垃圾所造成.台湾中央大学大气物理所教授林能晖表示,许多污染物质会随着大气的循环而影响整个区域.不论是中国北方的空气污染、蒙古的沙尘暴、东南亚燃烧植物产生的生质污染等,台湾刚好都在下风处,因此成为亚洲大陆污染物进入太平洋的关口.不但如此,林能晖指出,美国之前发现大气汞也会随着气流影响其他区域,仔细调查才发现,全球六、七成的排放来源,都指向中国,透过燃烧煤与垃圾,造成所含的汞成分散布至大气之中;之后随着降雨回到地面,进入植物或鱼类的身体中,经过食物链,最后又进入人体,累积造成慢性中毒,伤害神经系统.林能晖说,台湾与美国环保署、太空总署、日本富士山科学计划合作,在鹿林天文台、竹子山等地进行监测.结果发现,即使在海拔近三千公尺的鹿林山上,所监测的大气汞平均浓度,仍较欧美高出一倍.由于这种情形在冬季吹西风时,会比夏天吹东风时严重,加上卫星遥测,因此可得知污染区主要来自中国、中南半岛等地.林能晖指出,也希望透过国际合作,及早研拟对策.
  2006年全国监测的559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占4.3%、二级标准的城市占58.1%、三级标准的城市占28.5、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占9.1%.与上年相比(可比城市),城市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的城市比例增加4.7个百分点;劣于三级的城市比例减少2.1个百分点,城市空气质量总体有所改善.113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比例比上年增加1.7个百分点,劣三级城市增加0.9个百分点,二氧化硫平均浓度比上年略有降低,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基本持平.酸雨分布区域保持稳定,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四川、云南以东的区域.
  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表明,我国一些主要城市大气污染物浓度远远超过国际标准,在世界主要城市中名列前茅,位于世界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之列.全球2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
  1.2 水污染
  中国不仅面临水量的危机,同时水质危机也很严重.据2003年6月5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200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七大水系污染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海河、辽河、黄河、淮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海河、辽河水系污染最严重,劣V类水体占60%以上.
  水污染也造成国际纠纷.例如,2005年松花江污染事件,引起下游俄罗斯的水污染事件;黑龙江沿岸俄罗斯一些村庄,民间已出现向中国索取赔偿的声浪.
  2006年监测,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属中度污染.在国家环境监测网监测的74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I-III类,IV、V类,劣V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0%、32%和28%.七大水系中,主讲、长江水质良好,松花江、黄河、淮河为中度污染,辽河、海河为重度污染.太湖、滇池为劣V类水质,巢湖为V类水质.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总体水质良好,根据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的382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监测结果统计,监测的达标水量占72.3%.163个城市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地下水水质以良好-较差为主.深层地下水水质优于浅层地下水,开采程度低的地区地下水水质优于开采程度高的地区;地下水水位总体保持稳定态势.
  全国近岸大部分海域水质良好,局部海域污染依然严重,远海海域水质良好.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比例为67.7%,比上年上升0.5恩个百分点;三类海水为8.0%,下降0.9个百分点;四类、劣四类海水为24.3%,上升0.4个百分点.南海、黄海近岸海域水质良好,渤海、东海近岸海域分别为轻度和中度污染.
  1.3 固体废物污染
  近年来,中国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排放量和堆存量不断上升.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很低多数仅是简单堆放,或填埋,或随意弃置,不仅占用农田,而且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后果深远.目前受污染的农田已达10万平方公里,因此而造成的粮食减产每年在1000万吨以上.城市垃圾产生量以平均每年10%的速度递增,有25%的城市垃圾得不到及时清运,工业固体废物和城市垃圾的“围城”现象十分普遍,以及洋垃圾的引进,这些严重制约了城市建设的正常发展.有害废物大多未得到安全处置,其随意堆放已构成重大的环境隐患.
  1.4 噪声污染
  目前全国2/3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近年来,由于城市机动车辆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噪声污染范围有所扩大,并有向近郊和乡镇扩散的趋势.
  城市声环境污染与上年相比,重点城市区域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下降超过1dB(A)(含1dB(A))的城市17个、上升超过1dB(A)(含1dB(A))的城市11个.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较上年增加超过1dB(A)的城市8个,降低超过1dB(A)的城市21个.城市各类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达标率高于夜间,3类功能区好于其它类功能区.
  1.5 乡镇工业的污染日趋突出
  2000年乡镇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002万吨,占当年全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28.2%;乡镇工业烟尘排放量993万吨,占当年全国工业烟尘排放量的54.2%;乡镇工业粉尘排放量为1358万吨,占当年全国工业粉尘排放量的68.3%;乡镇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为670万吨,占当年全国工业废水中公学需氧量排放量的46.5%;乡镇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也是很惊人的,达到当年全国固体废物产生量的38.6%.造纸、印染、电镀、化工、制革等是乡镇企业的主要污染行业.
  1.6 其它污染
  电磁辐射与电磁噪声污染、其他有害辐射污染等,也日益严重,不可忽视.重点电离辐射污染源、城市放射性废物库未对周围环境造成可监测到的污染.电磁辐射环境基本属于环境背景水平.
  2 严重污染案例: 渤海污染,将会变成“死海”
  渤海是中国近封闭内海,在政治、经济、国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人口集中、经济发达的区域,自北向南分布有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2005年三省一市总人口21363万人,GDP 40254亿元,分别占全国人口和GDP的16%和22%,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贡献.
  据海洋检测专家发出警告,渤海的环境污染已到了临界点,如再不采取果断措施,渤海将在10年后变成“死海”.那时,即便不向渤海排入一滴污水,单靠其与外界水体交换恢复清洁,至少也需要200年.
  据悉,环渤海地区共有地级城市26座,沿岸有大小港口近百个,黄河、小清河、海河、滦河、辽河等40余条河水流入渤海,年平均径流量约792亿立方米.渤海沿岸有217个排污口,大量的工业及生活污水沿地表、河口涌入渤海.据统计,渤海每年收纳的污水高达28亿吨,污染物超过70万吨,海底泥中重金属竟超过国家标准的2000倍.这些必然严重污染海洋生物,并危害人类的食物链与生存条件.
  3 中国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平衡的失调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与环境污染相比,它的影响更为深远.生态破坏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草场退化、森林资源危机、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方面.
  2007年世界生态环境现代化评价,中国在118个国家中位居第100位.
  3.1、水土流失严重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治理的速度赶不上破坏的速度.水土流失面积从建国初期50年代的116万平方千米增加到90年代初期的150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量达50亿吨以上,相当于全国的耕地上刮去1厘米厚的土层,其中流失氮、磷、钾肥料元素的量相当于4000万吨的化肥,等于全国化肥施用量.相当于每亩耕地冲走了25千克肥料.全国受水土流失的耕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3.水土流失涉及全国近1000个县,主要分布在西北黄土高原,江南丘陵山地和北方土石山区.每年被输入黄河的泥沙量达16亿吨,居世界河流之冠.
  2006年,全国耕地净减少460.2万亩,与上年相比,耕地面积减少0.25%.全国共有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08%.
  3.2、土地荒漠化
  目前,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7.3%,目前仍在扩展.风沙区生态环境脆弱,耕地萎缩,人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全国有60%的贫困县集中在风沙地区,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北部被沙漠包围,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是包括占国土面积37%的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5个省的自治区在内的干燥地带.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西域,荒漠化肆意蔓延.
  风沙、沙尘暴和热风逐年加剧,每逢风沙来临,天空一片昏暗.内蒙古科尔沁沙漠已经越过内蒙古与辽宁的边界线,正以平均每年前进30米的速度向南推进,威逼中国东北工业大城市沈阳.北京春天的风沙天数,从60年代的平均17.2天,增加到70年代的平均20.5天,而80年代以后又有所增加,沙漠已经蔓延到北京市南郊永定河北岸的大红门附近,以致波及到南韩以外国家与地区.
  据学者证实,影响北京的沙尘暴实际上是由普通沙尘与盐碱粉尘混合而成的化学尘暴,更具有污染、腐蚀与毒性等三大危害.这种尘暴的主要危害:化学污染:化学尘暴可以污染水源、土壤、农作物、植被等动植物和环境物体的表面,在化学尘源的下风方,盐碱粉尘形成大片重度污染带,可使草场严重退化,耕地粮食减产,加剧土地荒漠化的趋势.化学腐蚀:对周边环境中所有的裸露在外的部分,如建筑表面、围栏、管线(道),甚至室内的物体表面等,具有较强甚至很强的腐蚀作用,使之生锈变质等.化学毒性:当化学尘暴降落到草乔灌木上时,轻者可以使植物表面灼伤、生长缓慢或暂停生长;重者可以抑止生长,甚至导致死亡.对人和动物也有类似的影响.
  又据报道,2007年2月28日凌晨二时零五分,一列由新疆乌鲁木齐开往阿克苏的火车,因为遭到风力达十三级的特大沙尘暴袭击,十一节车厢被狂风吹翻,四人死亡,上百人受伤风,南疆线因而中断.那么,下一个受害者将是谁?会不会把北京故宫博物馆的大屋顶掀飞?
  3.3、草场退化
  由于长期以来对草地资源采取自然粗放经营的方式,重利用、轻建设,重开垦、轻保护,草地资源面临严重的危机,草地退化面积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1/3,并继续发展.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草原牧草产量将会继续下降,草原生态环境将更加恶化.
  3.4、森林资源危机
  中国是世界上人均森林面积最少的国家之一.尽管我国的造林和森林保护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森林覆盖率在10年时间里从12.98%上升到13.92%,但用材林面积缩小,森林质量下降,森林资源面临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
  3.5、水资源短缺
  由于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且利用效率低,北方地区严重缺水,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影响.据统计,目前我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供水不足,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中国西北、华北、东北、等北方城市几乎全都缺水,年缺水量约60亿立方米,北京市人均用水量虽然只相当于一些发达国家首都的1/3;农村有3.6亿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成为健康问题,北方和西北农村有5000多万人和3000多万头牲畜得不到饮水保障.
  3.6、生物多样性减少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居北半球第一位.但由于人口过快增长和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大面积破坏和退化,我国有15%-20%的动植物种类生存环境受到威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4 环境与生态危机造成的损失与代价
  4.1 环境与生态灾害频繁
  2007年01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就2006年中国自然灾害和救灾工作举行发布会,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说,2006年,台风、洪涝、旱灾、风雹、地震、低温冷冻、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病虫害等各类自然灾害在中国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因灾死亡3186人,紧急转移安置1384.5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41091.3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5408.9千公顷;倒塌房屋193.3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528.1亿元.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等地受灾严重.(据中国网)
  2007年仅1-2月,中国因各种气象灾害以及森林火灾、泥石流等衍生灾害造成138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近1000亿元.
  民政部发布中国6月份灾情与近年同期相比略偏重,自然灾害以洪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地震、旱灾和风雹为主.全国受灾人口达9661.4万人,死亡309人,失踪48人,紧急转移安置181.2万人.据统计,自然灾害还造成12922.0千公顷农作物受灾,其中绝收面积839.8千公顷;倒塌房屋28.0万间,损坏房屋83.6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32.6亿元.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表示,“当前水污染问题相当严重”,“大部分地区都有随时爆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可能”. 监测数据表明,辽河、海河已经为重度污染,一些河道丧失了使用功能;滇池、巢湖、太湖水环境恶化的趋势还在发展.今年以来,环保总局接报并处置的突发环境事件已经达到65起,其中较大以上环境事件13起.尤其今年4月以来,太湖蓝藻持续暴发,严重影响了无锡上百万群众的正常生活.巢湖、滇池、三峡库区支流等流域也不同程度出现水华.周生贤说,河流湖泊的污染已经使老百姓的环境权益严重受损,今年1月至5月,环保总局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814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
  由于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必然导致气候异常,灾害频繁.中国气象局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说,中国每年受各类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高达2000多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以来,除干旱面积偏小外,暴雨、雷电、台风、沙尘暴、低温冻害、雪灾、酸雨均偏重.特别是7月中旬以来,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中国接连两次遭受强 台风袭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且频发的自然灾害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4.2 全国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
  据不完全统计,90年代中期,损失每年约为1875亿: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固体废弃物和其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
  2004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上升为5118亿元,翻了一番多,占GDP3.05%.其中,水污染的环境成本为2862.8亿元,占总成本的55.9%,大气污染的环境成本为2198.0亿元,占总成本的42.9%;固体废物和污染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57.4亿元,占总成本的1.2%.
  此次核算仅算了其中的10项(大气污染造成的健康、农业和材料损失,水污染造成的健康、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污染型缺水损失,以及固废侵占土地造成的经济损失等),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重要部分都没有涉及.总的来说,这次核算的结果只是整个结果的一部分.而且,在已经核算出的10项损失中还存在低估和缺项的问题.即便如此,损失也已经占到GDP的3.05%,数字非常惊人,说明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4.3 环境因素导致居民健康危机与“早亡”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世界80%的疾病和50%的儿童死亡,都与饮用水水质不良有关.导致的消化疾病、各种皮肤病、传染病、癌症、结石病、心血管病等多达50种;由于水质污染,全世界每年有5000万人死于肝癌和胃癌.水污染引起的危害主要包括:水体受病原微生物污染,会引起各种传染病,如霍乱、伤寒等;水体受有害有机物(如酚、苯、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农药、合成洗衣剂)的污染,会引起各种疾病和中毒;水体受重金属(HG、PB、CU等)及其它无机毒物(氯化物、砷化物、亚硝酸盐等)的污染,会引起各种疾病和中毒.
  环境因素已成为影响人类食物链、生存条件、居民健康和导致居民死亡的四大因素之一.同时环境污染因素,必然导致许多原材料与水的污染,也严重影响食品卫生与药品安全问题.
  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中说,这次核算主要包括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其中大气污染的主要危害对象是城市居民,水污染的主要危害对象是农民.
  研究表明,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均与环境密切相关,在恶性肿瘤的死亡中,城市仍以肺癌的死亡率为最高,达35.59人/10万人,这与城市大气污染有直接关系;农村恶性肿瘤的死亡率逐年上升,占死亡总数的17.25%,成为农村地区居民第二位的死亡原因.农村地区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是呼吸系统疾病,占死亡总数的26.23%.
  有关官员认为核算中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部分数据相对完整、核算方法明确,得出的结论相对可靠.核算结果:2004年中国由于大气污染共造成近35.8万人死亡,约64万名呼吸和循环系统病人住院,约25.6万新发慢性支气管炎病人,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527.4亿元人民币.
  2004年平均每1万个城市居民中有6个人因为空气污染死亡,10人因为大气污染引发呼吸或脑血管系统疾病住院,新增4.3人在其未来的生活中忍受着慢性支气管炎病痛的折磨.专家认为,2004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健康损失占整个污染损失的33%.
  北京“法制晚报”引述有关专家表示,从核算结果来看,环境污染对人们的健康威胁时刻存在,污染损失十分巨大.
  2007年7月8日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世界银行与中国政府合作的中国污染报告草稿,指中国每年约75万人因为污染而“早亡”(premature mortality).
  在受污染人群中,由于儿童抵抗力弱,最易受侵害;因而,是环境污染受害者中的最弱势群体.
  铅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在人体内无任何生理功用,人的血铅浓度最好是零,超过100微克/升就属于铅中毒.铅中毒不仅可导致儿童多动、睡眠不良、注意力不集中,会造成智力低下.血液中铅含量高会导致神经以及生殖系统损害,对孕妇和儿童伤害特别大,症状严重的会呈现痉挛、昏迷甚至死亡.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提出,防止铅对儿童的危害,将成为21世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由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卫生合作中心实施的“中国城市儿童铅中毒防治项目”于2004年启动.2006年哈尔滨市“中国儿童铅中毒防治项目”筛查报告,对哈尔滨市1275名初生至6岁儿童所进行的血铅筛查发现,9.56%的儿童血铅超标,几乎每10个孩子中就有1个孩子“铅中毒”.据哈尔滨市妇幼保健医院,早在2004年开始,已对全市各大幼稚园0-6岁的3600多名儿童进行血铅筛查显示,近3年来儿童铅中毒的比率都接近10%.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代表性.
  据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等调查报告,有多达5成半的住宅样本甲醛超标,书房及睡房的甲醛超标率接近7成,最高超标浓度达18倍.有的甚至带有过量放射性元素.室内甲醛、氨、苯、甲苯、二甲苯、TVOC等与装修情况密切相关,室内装修愈豪华,污染的情况就愈严重.调查发现,每年中国有210万名儿童死于直接由装修污染引发呼吸道感染疾病,另外430多万人因室内空气污染患病入院求诊.专家建议,家居应避免过度豪华装修,即使是环保建材,一些组合夹板或黏合剂也可能带毒性.应该选择具有环保合格证的产品.
  黄河污染加重,危害沿岸1.6亿城乡人民:直接饮用黄河水的农民成了各种怪病的"高危人群".山西临猗县牛杜村因水源污染,村民患脑血栓、瘫痪和癌症的人数逐年增加.由于水源污染,2005年有42人得怪病死亡,目前还有患怪病者28人.白银市四龙镇金山村中心小学王永胜班里28个男生中,20个男生都有白头发.而且还有不少同学经常肚子痛、头痛.
  5 治理成本估价
  目前的污染, 如果消除需要的治理成本.据专家核算表明,2004年中国环境污染的实际治理成本是959.65亿元,虚拟治理成本为2874.43亿元,合计总成本为3834.08亿元,实际治理成本只占25%,由此可见,中国环境污染治理投入欠账较大.其中,废水的治理成本最高,大约占总治理成本的56.2%.
  6 转变发展模式 建设绿色GDP
  造成中国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体制弊端与发展模式的严重缺陷.缺乏有效的民主监督,权大于法,有法不依,违法不究,司法腐败是常见病,这些使一切环保法律无能为力,陷于“无法无天”状态.官员为表面“政绩”,可以不择手段,只求数量与速度,以牺牲环境与人权为代价的畸形发展模式是有害的,也是绝对不可能持久的.
  因此,应当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完善以保护人权、建设环境为内涵的社会与环境全面发展的优化模式.
  6.1 继续完善绿色GDP评估体系
  6.2 尽快实施绿色GDP考核国民经济与建设成绩
  6.3 加大环境治理投入,每年按GDP的5-6%拨款
  6.4 深化制度改革,完善环境治理立法与严格执法
  6.5 追究环境污染事故案件的相关责任
  参考资料:
  [1] 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北京,2006-09-07.
  [2] 国家环保总局,200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北京,2005-06-0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颁布.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颁布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颁布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29日修订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颁布
  [8]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2002年12月28日颁布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9月20日颁布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行吗?

甘肃二本分数线(四)

大西线南水北调方案什么时候开工?

  这只是一个梦,梦圆不知要等到何时
  沙尘暴肆虐标志:中国水危机来临,已威胁到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为了应付严峻的挑战,朔天运河大西线南水北调工程,分期进行.第一期工程先从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调水串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到黄河.年调水1000亿立方米以上、自流入黄河.利用黄河、青海湖盆耳海和万家寨水库(与岱海联营)小浪底水库等工程优先输水甘、宁、蒙、晋、秦、京、津、冀.
  具体方案:
  第一期工程
  西藏桑日县藏嘎村东南的朔玛滩,(东径92°14′,北纬29°14′)正扼雅鲁藏布江干流加查峡谷上口,地形地质条件好,规划此为朔天运河大西线南水北调取水口,设计在此建水库.
  朔玛滩水库,坝高90米,拦截雅鲁藏布江.设计正常水位3588米回水至拉萨西南曲水桥,总库容48亿立方米;第一期工程,按3568米运行,蓄水26亿立方米.朔玛滩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海拔高程3510米,35年系列平均径流总量328亿立方米(近七年380亿立方米),取水300亿立方米有保证.库水溯真曲至沃卡热玛西嘎,开凿朔工大隧洞(朔玛滩至工布江达,60公里,穿郭喀拉日山凹腰部,埋深浅,约250米,施工条件好,打支洞容易,可分30段开凿.圆洞型――过水隧洞宜圆型,下同――直径14米,过水能力每秒1486立方米,年输水400亿立方米)至工布江达县朗曲,顺流而下到仲沙入尼洋河(雅鲁藏布江一级大支流).
  在林芝上百巴(东径93°42′北纬29°51′海拔3249米)筑坝(高298米)拦尼洋河,(年径流量165亿立方米,可取水150亿立方米)使水位达3528-3542米,形成200亿立方米大水库.回水流程(非一般回水,专指进库隧洞口至出库隧洞口的距离――下同)148公里.溯巴河至八松湖.在八松湖上游开八易隧洞(联通八松湖与易贡藏布).隧洞14公里(直径16米,过水能力每秒2000立方米,年输水500亿立方米)穿分水岭导水入易贡藏布.
  在易贡藏布上八盖(东经94°06′北纬30°26′高程3176米)筑坝高368米,拦截易贡藏布形成百亿立方米易贡藏布水库.易贡藏布是雅鲁藏布江二级支流,但水量十分丰富,仅上八盖段年径流量180亿立方米,可引水150亿立方米.水库壅高水位至3519-3539米,库区沿霞曲扩展,回水流程50公里到结村.开凿金岭大隧洞(13段,总长39公里,直径18米,过水能力每秒2500立方米,年输水680亿立方米)穿越金岭导水至边坝县达龙麦曲河,顺河而下入怒江.
  同时在波密县松宗东筑坝(高286米)拦帕隆藏布(雅鲁藏布江一级大支流);再在松宗北建268米坝,拦截加热藏布并开渠联通形成松宗联合水库.水库水位提高至3520米,回水溯加热藏布到通拉,打隧洞(3段总长9公里,直径11米,过水能力每秒890立方米,年输水200亿立方米)到八美冻曲,顺流而下入怒江.
  在怒江朔瓦巴峡谷(东经93°32′北纬30°26′高程3137米)筑坝拦江.此处,两岸数千米高山对峙,峡谷窄深,河宽仅几十米,且有一江心岛形成中流砥柱,筑坝条件极好,高几百米皆万年牢.这里怒江年径流总量356亿立方米,可引水300亿立方米,坝高389米,抬高水位达3500-3518米,形成1000-1188亿立方米特大水库.回水流程256公里溯马曲至布宿村.开凿布恩大隧洞(布宿至恩达镇,13段39公里.直径21米,过水能力每秒3480立方米,年输水1119亿立方米)穿越他念他翁山到恩达入澜沧江支流紫曲.
  在紫曲年拉山口下游筑坝(东经97°20′,北纬30°46′高程3196米,坝高286米)壅高水位至3482-3500米,形成水库.回水滨达溯左岸支流朗错河北上,做输水工程过分水岭至国桥,导水拉龙河,北流入澜沧江支流昂曲.顺流向东到昌都小恩达(东经97°14′北纬31°10′高程3249米),筑坝成库,坝高241米(水位达3480-3498米).回水溯昌都北沟向东溢流入扎曲(澜沧江主流).在昌都蹲达(东经97°10′北纬31°12′高程3246米)筑坝(高254米)拦扎曲成水库,水位3479-3498米.(这样,紫曲、昂曲、扎曲就串联成了百亿立方米澜沧江昌都大水库.澜沧江在此年径流230亿立方米,可取水200亿立方米)回水流程100公里溯扎曲河东北行,入左岸支流沙河至康巴,(昌都县牧场).开凿康卡大隧洞(昌都县康巴至江达县卡贡51公里,直径23米,输水能力每秒4154立方米,年输水1300亿立方米.施工条件好,埋深约250米上、下,打支洞容易,可分20段开凿)沟通澜沧江水系和金沙江水系.导水入子曲,顺河而下,东流过江达县城至同普入藏曲(金沙江支流).在藏曲下游解放筑坝(东经98°28′北纬31°31′高程3231米,坝高246米)抬高水位至3455-3470米,形成水库,回水北上漫过同普,溯左岸支流德格沟向东发展.修输水工程过分水岭(过水能力每秒 4200立方米,年输水1338亿立方米,)导水到岗托北河入金沙江.至此大西线出西藏进入四川.
  在金沙江德格河口上游(东经98°33′北纬31°41′高程3128米)筑343米高坝形成水库,提高水位至3453-3469米,建渠引水沿金沙江左岸而下,入赠曲(金沙江左岸一级大支流).在入口下游高程3175米处(东经98°56′北伟31°24′)建296米高坝拦河,提高水位至3451-3468米,形成水库(藏曲水库、金沙江水库和赠曲水库形成200亿立方米的金沙江联环大水库),溯赠曲,回水流程136公里到打错(海拔高程3428米).
  在打错开凿22公里(分10段开凿)金雅大隧洞(联通金沙江――雅砻江,直径24米,过水能力每秒4800立方米,年输水1500亿立方米)过分水岭至打火沟,顺流而下入雅砻江.
  沿雅砻江到甘孜县南多村(东经99°55′北纬31°37′高程3378米)筑坝(高80米)拦江成40亿立方米水库,使水位升至3440-3454米,做工程串绒岔沟,托坝东河,开渠导水入达曲.在入口下游(东经100°21′北纬31°37′)高程3376米处建80米高坝拦河,升高水位达3438-3450米,形成水库.利用分水岭垭口,作工程引水入尼曲(雅砻江支流).在尼曲将达庄(东经100°35′北纬31°40′高程3296米)修建160米高拦河坝,壅高水位和达曲平形成联合水库,总库容40-50亿立方米.从甘孜水库算起回水流程118公里,溯尼曲加热柯河北上,并向东开将翁(将达至翁达)隧洞(长6公里,直径25米,过水能力每秒5100立方米,年输水1600亿立方米)到翁达区明达沟,顺流而下入色曲(大渡河西源).
  沿色曲到两河口东径101°00′北纬32°02′高程3098米,筑坝(高356米)抬高水位至3435-3449米,形成90-118亿立方米大水库.回水流程86公里,溯杜柯河(大渡河支流)到壤塘,做输水工程引水至门朗沟,下流到南木达入则曲,顺流而下入麻尔柯河(大渡河支流).沿麻尔柯河而下到县伐(高程3153米),筑坝(高296米)抬高水位达3433-3447米,形成50-60亿立方米水库.回水流程59公里,溯柯曲至艾琼海子,作个小工程则可引水至日格达河,顺流而下入阿曲.为了不淹阿坝县城(海拔高程3275米),做旱坝顶槽过阿曲河谷,输水至查理河.在查理河口(高程3226米)筑坝(218米)使水位达3432-3442米,形成20亿立方米水库,回水至麦尔玛村.(麦尔玛属阿坝县,是水源区的最后一站,过一个小山巴颜喀拉山余脉即是黄河).
  在麦尔玛开输水工程,(过水能力每秒5400立方米,年输水1680亿立方米)过分水岭到纳革藏玛入贾曲.输水工程进口3412米,出口3406米,从查理河至贾曲73公里北流入黄河(东经102°08′北纬33°20′河底高程3399米).
  到此第一期工程完成.朔玛滩到黄河直线距离1076公里,实际流程1239公里,(干线开凿隧洞总长231公里,余1008公里即为利用天然河道建成的水库区包括输水工程库域延伸部分).总落差189米,平均比降万分之1.52 ,完全自流引水入黄河.粗计年引水1280亿立方米,保证年入黄河水量不小于1000亿立方米,投资1250亿元(2004年价),线路避开泥石流,大滑坡和强震区,淹没损失小,不淹县城,移民约两万,工期5年,(从开工之日算起,不包括前期工作,引水入黄河止).第二期工程
  1、开动西巴霞曲引水工程,年输水入朔玛滩水库400亿立方米,并利用西巴霞曲至朔玛滩水库落差(400米)建200万千瓦发电站,照亮西藏.
  2、朔玛滩水库达正常水位3588米,(第二期工程达到正常水位后,第一期工程所有水库水位都要适当增高;各坝第一期工程即按正常水位校正,一次建成故不必再增高)并留防洪水位3596米,坝顶高程3599米,以此为等高线,建曲水至泽当百公里防洪堤,确保贡嘎、扎囊、泽当不淹.堤顶宽10米,以此为基础建拉萨――朔玛滩高速公路.渠化雅鲁藏布江泽当――曲水段,造良田100万亩,促进西藏腹地经济大发展.
  3、修建朔林大渠,朔玛滩水库至林芝百巴水库的386公里输水渠,渠宽60米,深18米,流量每秒1380立方米,年引水300亿立方米;加沿途接纳入流水,年入尼洋河水库400亿立方米.拉萨――泽当――林芝――工布江达(作过山工程)――墨竹工卡通航,即环郭喀拉日山大航道.
  4、建拉易引水工程,将拉月河和加拉白垒山水引入易贡藏布水库,每年引水90亿立方米.
  5、建锡约尔河―里龙河引水工程,引水跨雅鲁藏布江入尼洋河水库,每年百亿立方米.
  6、建勒易引集水工程,把易贡藏布北岸勒曲、夏曲诸支流水,收集引入八盖易贡藏布水库,年50亿立方米.
  7、八松湖向易贡藏布增开一条隧洞,增大输水能力.
  8、建波通引水工程,把波堆藏布(帕隆藏布支流)水引入打龙河,流到通拉入松宗水库,年50亿立方米.
  9、建岗日嘎布-帕隆藏布引水工程,年引水250亿立方米入松宗水库,利用300米落差,建150万千瓦发电站.
  10、建第二条通拉――八美隧洞,增大向怒江输水能力.
  11、在冷曲口下游筑坝形成第二怒江水库,蓄冷曲和朔瓦巴下游怒江水,并引玉曲入库.利用玉曲到怒江的1500米落差建百万千瓦电站.用此电,提第二水库水入朔瓦巴水库,年150亿立方米.
  12、从八易隧洞起直到黄河各座隧洞都要增开另一条隧洞,以增大输水能力使符合第二期工程引水达2006亿立方米的要求.
  13、在察雅县城东修建289米高坝截流麦曲,(澜沧江支流)形成水库,提高水位至3504米,然后修引水渠到澜沧江左岸.为了不淹昌都,建旱坝顶槽输水过澜沧江河谷,由年拉山口入紫曲水库,年输水30亿立方米.
  14、建热藏引水工程,金沙江右岸一级大支流热曲,第一期工程没有提及,第二期工程应建坝成库,打隧洞引水入藏曲水库,年40亿立方米.
  15、建拉加峡水库,在黄河拉加峡筑318米高坝拦河,使水位达3400-3406米,回水300公里到贾曲口,形成近300亿立方米大水库.有此库,引来的水才好调蓄分配,因此该库虽然安排在第二期工程,但必须在第一期工程启动一两年即开始,力争第一期水入黄河前竣工蓄水.
  16、建拉青大渠,从拉加峡水库引水到青海湖边入耳海(淡水湖),216公里,渠宽80米,深15米,总落差174米,比降万分之8,流速每秒2-3米,流量每秒4400立方米,年输水能力1328亿立方米,青海湖――拉加峡黄河――大渡河两河口水库,……千公里通航.
  17、建青岱大渠,青海湖到岱海修建2000公里大渠,年输水800亿立方米,供水甘、宁、蒙、晋、冀、京、津、辽、吉并利用1500米落差,在西宁、兰州建五千万千瓦大电厂群.青海湖――西宁――兰州――银川――包头――呼和浩特――岱海――大同――北京――天津――渤海通航.
  18、建青蒙输水工程从青海湖耳海引水至大通河――黑河,下张掖,直到内蒙额济纳旗居延海……年输水200亿立方米,供水河西走廊、阿拉善、巴丹吉林沙漠及腾格里沙漠,并利用1800米落差在张掖建1200万千瓦特大电厂;建成大柳树水库经河西走廊至敦煌――哈密――乌鲁木齐供水通航.
  19、建青塔大渠,从青海湖向新疆引水,年200亿立方米,供水塔里木盆地改造沙漠并利用2400米落差,建1500万千瓦大电厂.
  20、建黄黄工程,从甘肃省玛曲县黄河拉加峡水库做工程引水入洮河,顺洮河而下,沿右岸3300米等高线修渠到岷县东山入纳纳河,做工程过分水岭,(过水能力每秒1000立方米,年输水量300亿立方米)导水入武山县榜沙河,到鸳鸯镇,筑坝成库,引水到黄土高原(供黄土高原绿化用水)平凉――固原――延安――榆林――准格尔入黄河万家寨水库.灌溉黄土高原毛乌素沙漠.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减少流入黄河的泥沙. 同时在鸳鸯镇(1900米)分流渭河-西安-潼关入黄河,并利用1400-2000米落差,在天水建千万千瓦级特大发电厂.
  引来的水就可以一分为三:
  第一期工程引水1000-1280亿立方米,直接从黄河下流500亿立方米;从拉青大渠向青海湖耳海引水300-580亿立方米;向黄黄工程输水200亿立方米,开始向沙漠进军.
  第二期工程引水达2006亿立方米,黄河下流仍维持500亿立方米;给青海湖耳海增至1200亿立方米,给黄黄工程增至300亿立方米. 第二期工程投资1000亿元,工期5年,全面启动绿化沙漠工程.
  第三期工程
  启动大西线第二梯级工程,也叫副线.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东,沿2200米-1000米等高线引丹巴曲,察隅河,独龙江,怒江,澜沧江,元江、南盘江(珠江上游)、长江诸干支流水到甘肃省定西祖历河入黄河;从宝鸡入渭河.渠化渭河,黄河北干流-汾河,沟联滹沱河,使宝鸡-西安-临汾-太原-忻州-石家庄-北京-天津通航.此工程主要是拦截长江、珠江洪水,年引水1800亿立方米,(基本解决长江、珠江水患并在长江珠江下游干旱时保证供水)如此,大西线总引水到北方达3800亿立方米.年发电1万亿度,照亮全中国.绿化沙漠10亿亩,北国江南;建成朔天运河万里大航道、(天津渤海-岱海经蒙疆出国至里海、黑海、西欧……通航)联通全国主要江河成网,互补互济,实行国家水资源总调度,使8000万人就业,年创GDP29万亿元,全国小康和谐社会、中国富强甲天下.彻底解决中国水问题.构建朔天,还我河山,绿尽海涯,再造中华.再造一个无干旱也无洪患风调雨顺的锦秀中华.
  [ Last edited by 天龙八部 on 2005-10-03 at 17:06 ]
  上贴: 天龙八部 发布日期: 2005-10-03
  上面摆了朔天运河这么多好,哪让我们再看看其他不同的观点.
  大 西 线 考 察
  受中国水科院院领导委派,我院水资源研究所阮本清博士和遥感中心陈子丹高级工程师,于1999年5月18日—1999年6月22日,参加了由中国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组织的“大西线南水北调工程考察队”,他们随考察队一起从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开始,沿3600—3000m左右海拔线,先后经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部分干支流,分别对调水区水资源条件,地质、地貌,调水线路以及调水工程等问题进行了实地考察.在一个多月的考察时间里,他们克服了许多艰难险阻,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宝贵资料和感性认识.
  7月15日下午2时—4时30分,院学术委员会组织召开了“大西线南水北调考察汇报会”,我院及水利部有关领导和专家40余人参加了会议,汇报会由高院长主持,水资源所阮本清博士和遥感中心陈子丹高级工程师汇报了考察情况及收获.主要汇报内容如下:
  1、当前西线调水的六种方案的基本概况.这六种方案分别为:①小西线调水方案(黄委会方案),调水量195亿m3;②建大电站抽水的藏水北调方案(中科院中考会方案),调水量435亿m3;③自流引水为主的高线方案(黄委会方案),调水量575亿m3;④自流为主的中线方案(贵阳水电勘测设计院方案),调水量920亿m3;⑤自流与提水相结合的低线方案(长委会研究方案),调水量800亿m3,远景可达1000亿m3;⑥全自流的低线方案(郭开等人的方案),调水量2006亿m3.
  2、介绍了本次考察组织情况和考察队人员构成.
  3、考察路线及调水线路(本次考察是郭开设想方案的调水线路,因本次考察经费是郭开方案的支持者筹集的)情况.
  4、重点汇报了调水区的水资源条件及可调水量的分析计算,他们认为:调水区2900m-3600m海拔线间年均河川径流来水量在1550亿m3—660亿m3之间,在考虑调水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因素后,最大可能调水量应控制在1000亿m3左右,并且还需要结合受水区的用水需求、工程规模等因素,分期逐步实施.
  5、有关对郭开方案调水工程的考察情况,他们认为:①郭开调水方案设想宏伟、构思具有一定的巧妙性.但许多数据有较大夸张(如调水2006亿m3等),可作为比选方案之一作进一步研究;②郭开方案调水工程非常艰巨.如大坝高度超过300m的有若干个;还有落差超过500m、过流能力超过4000m3/s的倒虹吸,在高边坡、地质条件较差、河网密布的地方修建大断面引水明渠,大断面长隧洞等许多技术经济上的难关,局限于目前国内已掌握的技术,很多难以实现.
  6、有关这次考察的感受,他们认为:①“大西线调水”所研究的问题是大半个中国的国土整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可行性探讨有很强的宏观性、前瞻性和战略性,开展此项研究十分必要;②目前调水区的技术基础工作非常薄弱.如水文站网布设得密度不够、某些国际河流没有整体的流域规划、缺乏统一的较高精度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地质图等.在开展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过程中,应首先把这些基础性技术工作开展起来;③“大西线调水”工程应整体规划、逐步实施、先易后难、由近及远,开发一段发挥一段效益.并提出我院作为全国水利水电行业的权威研究机构,在南水北调工程项目的研究、规划、设计等阶段均应有一席之地,并力图发挥重要作用.
  两位博士和与会有关专家还进行了简要的讨论.高院长在汇报会总结中指出:目前对大西线调水问题首先要从宏观上作工作,如受水区用水需求问题、调水方案的可行性问题、调水区的技术基础工作等.并对两位考察队员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和取得的考察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口头表扬.
  上贴: 天龙八部 发布日期: 2005-10-03
  再造西北的乐观设想使人兴奋.但令人悲观的可能也时时存在.不要说社会学者们指出的移民灾难;不要说环保主义者们预计的生态危机,仅一个因素,就可能使南水北调工程成为一项耗资巨大却功效甚微的黑洞和笑话,那就是水量.也就是说:可能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后,才发现捉襟见肘,无水可调.
  千万不要说工程已经过充分研究和论证.让我再重复一个数字:目前黄河全河干流设计引水能力超过每秒6000m3,仅下游引黄地区引水能力就达每秒4000m3,而黄河在正常年份的总径流量才有每秒1839m3——这些引水工程可也都是经过充分研究和论证的.
  ④“大西线”
  “大西线”工程有各种方案,都是由雅鲁藏布江、澜沧江、怒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调水进入黄河上游.
  经研究后认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大西线”设想的一些工程没有现实的技术可行性.就我国未来16亿人口的发展形势看,也没有大开荒、大移民以至兴建“大西线”的现实必要性.
  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及清华大学、中国水利科学院组成的调水方案评价课题组,对郭开提出的《南水北调大西线方案的评价》进行了专题论证,结论是:郭开提出的南水北调朔天运河方案是不成立的,也是根本行不通的.
  关于大西线的争论随着调水项目实施和缺水的现实必将延续一段时间,不论您持哪种观点,都不要为反对而反对,为支持而支持,如58年我们一拍脑袋就曾提出过西线”调水5000亿******”(为什么西线调水研究进行得这么早,从开始的年代可以找到部分的答案,哈).我们现在西线调水一期只有170亿,比当年的口号降了不少.
  朔天运河方案不一定是一个最好的方案,但决不是一个”疯了”的方案,因为他所设想调的水是雅江等下游大部出境的,与引长入黄有根本的区别,目前也还在探索更易实施的路径和办法.即便下文也只是说目前的三线也只能保证到2050年,以后还要另觅出路.

甘肃二本分数线(五)

七上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生活在社区里

1
、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

含义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公式

比例尺
=
图上距离
/
实地距离(在比例尺计算中要注意单位间的换算)

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

数字式比例尺
1

10000000

1/10000000
或一千分之一

文字式比例尺

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100
千米

线段式比例尺
100
千米

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分子为
1
,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
则比例尺愈小.

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细的关系

在相同图幅情况小,地图表示的地区范
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选用的比例尺应愈大;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大,
反映的内
容愈简单,则选用的比例尺应愈小.

方向

方向的三种表示方法

指向标定方向
N
经纬网定方向(地理坐标)
30
°
N
0
°
(
赤道
)
30
°
S30
°
W
0
°
30
°
E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NW
E
S
图例和注记

常用图例(
P8

1-4


2
、社区

社区的概念

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
某些共同的看法,相
关的利益,比较密切的交往.这样一个社会生活的共同体,通常被称做社区.

社区的组成

居委会、商店、医院、邮局、学校等

社区的功能

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功能

社区的类型

功能社区

自然社区

行政社区

社区类型

围绕人的不同的社会活动形成的区域

自然形成的社会生活区域

以行政管理范围
来确定的区域

举例

工业区、商业区、生活小区、高科技园区、大学区等

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

街道、乡、镇、县、市等

社区的差异

社区的规模不等,有大有小;社区的特色各异,城乡差距显著;即使在同一城
市内,也有不同特色的社区.

社区间的相互联系

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
物产也不同
.
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
的需求,各区域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其实,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不仅限于
物产方面,还包括经济、文化、技术和人才等各个方面.

第二单元
:
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1
、大洲和大洋(世界地形图)

海陆分布

地球总面积陆地占
29
%
,海洋占
71
%

陆地

陆地分为大陆和岛屿

大洲

大陆与其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七大洲、
四大洋面积按照由大到小排列


1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
→大洋州(
2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P21

2-4


大洲位臵分布特点

除南极洲外,两两南北对称分布.

大洲间的分界线

P21

2-4


分界线

亚欧分界线

亚非分界线

南北美洲分界线

亚洲与北
美洲分界线:运河、海峡、山脉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
运河

白令海峡

沟通的海洋

地中海和红海

太平洋和大西洋

北冰洋和太平洋

重要的海峡(
P23

2-7

2-8


重要海峡

地理位臵

沟通的海洋

马六甲海峡

东南亚

太平洋和印度洋

直布罗陀海峡

欧、非之间

地中海和大西洋

麦哲伦海峡

南美洲最南端

太平洋和大西洋

好望角

非洲最南端

太平洋和印度洋

岛屿之最

最大的岛

最大的半岛

最大的群岛

:格陵兰岛

阿拉伯半岛

马来群岛

海洋对人类的影响

陆地上的水的来源;
海洋中丰富的资源;
陆地空间的扩大;
海上交通等
人种 外貌特征 主要分布地区
白色人种(欧罗巴人种) 肤色白,头发弯曲而金黄鼻梁高,嘴唇薄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南部(印度人),亚洲的西部(阿拉伯人)
黄色人种(蒙古利亚人种) 黄色皮肤,乌黑通直的头发,脸庞扁平. 东亚和东南亚人,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
黑色人种(尼格罗人种) 皮肤黝黑,头发乌黑卷曲,脸庞平,嘴唇厚 非洲、大洋洲以及美洲部分地区
7.国家和地区 国家的象征:国旗和国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领土面积排列前六位国家
名次 1 2 3 4 5 6 国家 俄罗斯 加拿大 中国 美国 巴西 澳大利亚 领土面积 1700 997 960 937 854 769 所属大洲 欧洲 北美洲 亚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首都 莫斯科 渥太华 北京 华盛顿 巴西利亚 堪培拉 发展中 发达 发展中 发达 发展中 发达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划分 按经济发展水平分为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主要分布地区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日本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国家列举 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 中国、印度、巴西、埃及、墨西哥、尼日利亚
国界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疆域界线.三种划分类型:山脉、河流和经纬线 领土 国界线范围内的领陆、领水、领海和领空,总称领土.
国际组织 联合国(U-N)、世界绿色和平组织、欧盟(EU)、亚太经合组织(APEC)、世界贸易组织(WTO)、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
成员国之间相处的基本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 8、经线和纬线 比较点 经线 纬线
定义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长度 每一条经线都相等 就半球而言,每一条纬线长度都不等,赤道最长,到两极逐渐缩短成点;就全球而言,纬度相同的线,长度相等. 圆弧状况 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且每一个经线圈均可以平分地球. 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但只有赤道能平分地球.
相互关系 所有经线都能相交于南北两极 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区分 经度 纬度 9、经度和纬度 比较点 经度 纬度
定义 两面角,即该点所在的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角间的夹角. 线面角,即该点的法线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度数起点线 0°经线(本初子午线) 0°纬线(赤道)
划分方法 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划分1800 以0°纬线为界,向南向北各划分900
0°经线以东为东经度,0°经线以西为西经度 0°纬线以北为北纬度,0°纬线以南为南纬度
代号 东经(E)、西经(W) 南纬(S)、北纬(N)
分布规律 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愈大,西经度的度数愈向西愈大. 北纬的度数愈向北愈大,南纬的度数愈向南愈大.
半球的划分 以200W、1600E组成的经线圈划分 以赤道为界划分
200W以东,1600E以西为东半球,200W以西,1600E以东为西半球.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 0°—30° 中纬度 30°— 60° 高纬度 60°— 90°
五带的划分 北极圈以北地区 北寒带 90°N—66.5°N 北极圈和北回归线之间 北温带 23.5°N—66.5°N 南北回归线之间 热带 23.50N—23.5°S
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 南温带 23.5°S—66.5°S 南极圈以南地区 南寒带 66.5°S—90°S 10、中国的地理位臵(P37图2-32)
南/北半球 东/西半球 纬度带 五带 时差(经度每隔150,时间相差1小时.) 北半球 东半球 中纬度 北温带 中国东西大约跨越600,大约相差4小时 第三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1、我国辽阔疆域(P40图3-1)
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最北端 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最南端 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最西端 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最东端 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15个陆上相邻国家 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尼伯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逆时针方向) 6个隔海相望国家 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我国的海陆位臵 海陆位臵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 濒临的海洋 太平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主要岛屿 台湾岛(中国最大的岛)、海南岛(中国第二大岛)
疆域优势 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其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使这一地区气候湿润,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利于发展海洋事业.中国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此外,幅员辽阔的国土,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也为中国社会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从海陆疆域方面来看,中、英、美、蒙古的不同之处 中美:海陆兼备(美国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中国西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英国:岛国 蒙古:内陆国家 2、行政区划
三级行政区划 全国行政区域基本上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 34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 23个省
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4个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名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即省会或首府)P43、 P42图3-3 3、我国人口分布现状(图册P22) 我国人口数量众多(12.9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密度较高,而且分布很不均匀.黑河—腾冲线(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以东即东部人口十分稠密,黑河—腾冲线以西即西部人口比较稀少.
4、我国民族分布现状(图册P23)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而其余55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汉族主要集中在东
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的边疆地区. 5、我国地形的特点(图册P24)
地形种类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要占全国总面积的3/2;地势特点: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 6、三级阶梯(图册P24)
平均海拔 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单元
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界线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 高原和盆地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平原和丘陵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7、比较黄河、长江(P53 、P54) 比较点 黄河P53 长江P54
发源地 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 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峰 全长 5400多千米(中国第二长河) 6300千米(中国第一大河) 注入海洋 渤海(山东省) 东海(上海市)
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高原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9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 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11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 上、中、下游的划分 上、中游的分界点:河口(内蒙古自治区),中下游分界点:孟津(河南省) 上、中游分界点:宜昌(湖北省)中、下游分界点:湖口(江西省) 主要支流 渭河(陕西省)、汾河(山西省) 雅砻江、岷江、乌江、湘江(洞庭湖)、汉江、赣江(鄱阳湖)
主要景观 “黄河第一坝”——龙羊峡大坝、开封附近的“悬河”、壶口瀑布、“塞上江南”——宁夏平原 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武汉港、著名峡谷——虎跳峡、三峡工程 作用 灌溉、发电 灌溉、发电、航运(黄金水道)
危害 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条河流;黄河下游断流、干旱、“地上悬河” 长江流域降水丰沛,干流水量大,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原因 人类过度利用自然,滥用自然,造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 季风气候带来的弊端.人们不合理地占用河道、围湖造田,使河流、湖泊的行洪能力大大降低,更加大了沿岸地带发生严重水灾的可能性. 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
如何治理 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治理黄河的根本,修建水库,使治沙和防洪并举,也是治黄的重要手段. 加固江防大堤、兴建水库、疏通河道、中下游禁止砍伐树木、裁弯取直、分洪蓄洪、开挖入海新河等措施.
历史地位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发祥地. 8、我国南北差异
区 域内 容 习惯上以秦岭—淮河为界,大体上将东部季风区划分为北方和南方 北方(秦岭—淮河以北) 南方(秦岭—淮河以南)
生活习惯差异 民居特色 注重防寒保暖 注重通风、散热、防雨 饮食习惯 喜吃面食 喜吃米饭
交通工具

陆路交通

公路、铁路和水运

气候差异

气温差异

气温带

温带气候,比较干燥

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比较湿润

1
月均温

低于
00 c(

00c)
高于
00 c(

00c)
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冬季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很大

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南北温差不大,全国普遍高温

降水差异

年降水量

少于
800
毫米
(

800mm)
多于
800
毫米
(

800mm)
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农业生产差异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

水稻

主要经济作物

花生、大豆、甜菜

油菜、甘蔗、橡胶、油棕

耕地类型

旱地

水田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甚至三熟

河流水文及内河航运的差异

河流少,水量小,冬季结冰,不利于航运

河湖众多,水量大,
冬季普遍不结冰,便于航运

地形

南方地区多丘陵

北方地区多平原

主要能源资源的差异

煤、
石油、
天然气资源丰富,
水资源短缺

煤、
石油、
天然气资源短缺,
水资源丰富

10
、中国主要的旅游资源(图册
P30-31


华北地区

北京八达岭长城、北京故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华东地区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安徽黄山、浙江杭州西湖、福建武夷山、台湾日月潭、江
苏苏州园林、山东泰山

华南地区

广西桂林山水、海南天涯海角

西南地区

四川乐山大佛、四川九寨沟、西藏拉萨布达拉宫、云南丽江古城

西北地区

新疆天山天池、甘肃敦煌莫高窟、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华中地区

长江山峡、湖南武陵源

11
、如何设计一条科学、合理的旅游线路?

答:旅游线路的设计要全面考虑旅行的目的、行程时间、交通情况、经济条件等综合因素.

12
、中国主要铁路线

主要铁路线

线路走向

京九线

北京—九江—南昌—深圳—香港九龙

京广线

北京—郑州—武汉—株州—广州

京沪线

北京—天津—济南—徐州—南京—上海

京哈线

北京—沈阳—哈尔滨

陇海线

连云港—郑州—西安—兰州

兰新线

兰州—乌鲁木齐—阿拉山口

9
、我国东西部差异(
P62

3-28


东部

西部

自然条件

地形

东部地区平原广阔

西部内陆地区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气候

较为湿润

气候干旱

资源环境

水资源丰富,
但矿产和能源短缺,
且工业污染严重

有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

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严重.

社会经济条件

发展历史

有较深厚的文化、经济、政治基础

灿烂的历史文化

人口

东部人口多,且分布十分稠密

西部人口数量较少,且分布比较稀少

民族

主要是汉族人

少数民族聚居最集中的地方

特大城市

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南京、沈阳

重庆、西安、成都、乌鲁木齐、呼
和浩特

农业

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发展农业

大部分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差

工业

工业发展条件优越,比较发达

比较缓慢、不发达,但能源工业发展潜力大

交通通信

交通通信发达、方便

交通通讯设施落后

教育

发达

教育水平、思想观念较滞后

人才资金技术

较为丰富

短缺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较快、较为发达

经济发展缓慢,与东部相比发展不平衡

经济发展的优势

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农业.交通通信教育发达,城市众多,人才资源
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广袤的土地、壮美的山川、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
独特的民族风情、灿烂的历史文化

经济发展的劣势

矿产和能源资源短缺,
严重的工业污染困扰着东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气候
干旱,
水资源短缺,
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严重,
大部分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差.与东部
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交通等社会经济条件方面差距较大

南北方交流与互补

南水北调工程

东西部交流与互补

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

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1
、世界主要平原的分布(图册
P32-33
或填充图册
P15

4-1


欧洲

东欧平原、波德平原

亚洲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中国)

西西伯利亚平原(亚洲西北部)


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南亚)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西亚)

美洲

北美洲的大平原

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拉普拉塔平原

农业生产

由于平原地区形势低平,方便机械化作业,而且一般土壤比较肥沃,所有平原地
区农业生产多以种植业为主.

2
、湄南河平原和美国中部大平原的比较(
P70

4-1

P71

4-4


比较点

稻作文化的印记

用机器种庄稼

地理位臵

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泰国境内的美南河平原

北美洲的美国中部大平原

气候特点

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气候)

地处中纬度地区,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气候温和.

流经河流

湄公河(水网密布)

密西西比河、五大湖泊(水源比较充足)

种植的农作物

水稻(水田农业)

小麦、大豆、玉米(旱作农业)

生产方式

人工劳作,精耕细作

机械化耕作

人口密度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人口稀少(劳动人手不多)

农业生产特点

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
技水平低

地广人稀,便于大规模生产经营;交通运输便利,便于大批粮食外运;高度发达
的工业和先进的科技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商品性农业

文化生活特色

吊脚屋;精神生活:崇尚神灵、团结互助、关爱弱者

人们居住得比较分散;
人们生活水平较高

农业生产的优势

土壤深厚、肥沃,高温多雨,水网密布

土地面积很广,地势平坦

农业生产的劣势

平原地块较小,易发生水旱灾害

劳动力不足

如何把劣势变为有利条件

修筑水渠,兴修水利,便利灌溉和排涝,共同抵御自然灾害带来
的威胁

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发展商品性农业

3
、世界主要山脉的分布(图册
P34-35
、填充图册
P16

4-2


亚洲

喜马拉雅山脉、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

欧洲

阿尔卑斯山脉、乌拉尔山脉(欧亚分界线)

非洲

阿特拉斯山脉

大洋州

大分水岭

美洲

科迪勒拉山系、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

生产活动

每个山区都有各自特点,有的山区风景优美,可以发展旅游业;有的山区矿产资
源丰富,可以发展采矿业;有的山区牧草丰美,可以发展畜牧业;有的山区适宜林木生长,
可以发展林业.总之,山区的发展应注意因地制宜.

4
、与山为邻

三个典型案例

自然环境

生产活动

生活状况

垂直的牧场

新疆中部的天山山脉.在山体的不同部位,由于海拔高度不同,导致水热状况
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

哈萨克斯坦牧民充分利用天山的草场资源安排牧业生
产,形成了“四季放牧”的山地畜牧业特色

“转场”文化

如画的梯田

云南省的元阳县位于哀牢山区.
这里山高水深,
一年四季是云雨天气.
而且
“山
有多高,水有多高”
.

哈尼族人修筑梯田,在高山上修建庞大的水渠网络把水引向梯田,种
植水稻.

“梯田”文化

热闹的山谷

卢卡索位于法国阿尔卑斯山脉山区西侧,坐落在群山怀抱的山谷中

滑雪胜地,
大力发展旅游业,同时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

旅游业给当地人们生活带来重大影响

作用

方面

旅游业给当地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有利作用

务工

人们能在家乡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避免外出打工的辛劳

人们的生活水平

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

地区经济

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消极影响

生态环境

破坏了山区的生态环境

5
、世界主要河流的分布(图册
P36-37
、填充图册
P17

4-3


非洲

尼罗河

欧洲

多瑙河、伏尔加河

亚洲

黄河、长江、恒河、印度河、湄公河、鄂毕河、勒拿河

大洋州

墨累河

美洲

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南美洲的亚马逊河

农业生产

傍水而居的人们的生活都离不开水,他们出门以船为交通工具,从事的农业生产
也多以与水有关的渔业为主.

6
、傍水而居

比较点

水乡孕育的城镇(城镇)

耕海牧鱼(渔村)

水上都市(城市)

地理位臵

太湖流域.
太湖位于江苏省和浙江省的交界处.

山东半东端的石岛镇大鱼岛村

意大利的东北部、地中海的北岸——水上古城威尼斯

经济发展情况

鱼米之乡、商品粮基地、城市群、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海洋养殖业

商业
贸易中心——旅游城市

水的作用

水对太湖流域城镇的
“孕育”
作用

大海对人类的养育之恩,
人类应该与海洋和谐
相处

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因水而危

生活在湖畔、河边、海洋周围人们的生活、生产有“水”的联系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生
产也离不开水

如何理解“水对人们生产生活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

人类如果遵循自然规律,
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
利用并保护水资源,
就会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否则就会受到
自然界的惩罚.

7
、比较澳大利亚牧场与内蒙古牧区

比较点

现代化的大牧场

草原风情

地理位臵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的大洋州,是世界上惟一占据整个大陆及边缘岛屿的国家.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甘肃二本分数线(六)

降水量、降雪量如何测定?

雨量器的种类
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有雨量器和雨量计两种.
雨量器:是用于测量一段时间内累积降水量的仪器.常见的雨量器外壳是金属圆筒,分上下两节,上节是一个口径为20厘米的盛水漏斗,为防止雨水溅失,保持容器口面积和形状,筒口用坚硬铜质做成内直外斜的刀刃状;下节筒内放一个储水瓶用来收集雨水.测量时,将雨水倒入特制的雨量杯内读出降水量毫米数.降雪季节将储水瓶取出,换上不带漏斗的筒口,雪花可直接收集在雨量筒内,待雪融化后再读数,也可将雪称出重量后根据筒口面积换算成毫米数.
雨量计又分
翻斗式雨量计:是可连续记录降水量随时间变化和测量累积降水量的有线遥测仪器.分感应器和记录器两部分,其间用电缆连接.感应器用翻斗测量,它是用中间隔板间开的两个完全对称的三角形容器,中隔板可绕水平轴转动,从而使两侧容器轮流接水,当一侧容器装满一定量雨水时(0.1或0.2毫米),由于重心外移而翻转,将水倒出,随着降雨持续,将使翻斗左右翻转,接触开关将翻斗翻转次数变成电信号,送到记录器,在累积计数器和自记钟上读出降水资料.
虹吸式雨量计:虹吸式雨量计是可连续记录降水量和降水时间的仪器.其上部盛水漏斗的形状和大小与雨量器相同.
当雨水经过漏斗导入量筒后,量筒内的浮子将随水位升高而上浮,带动自记笔在自记纸上划出水位上升的曲线.当量筒内的水位达到10毫米时,借助虹吸管,使水迅速排出,笔尖回落到零位重新记录.自记钟给出降水量随时间的累积过程.
据气象部门介绍:气象预报把下雨、下雪都叫做降水,降水的多少叫降水量,表示降水量的单位通常用毫米.1毫米的降水量是指单位面积上水深1毫米.
1毫米降水落到田地里有多少呢?我们知道,每亩地面积是666.7平方米,因此,1毫米降水量就等于每亩地里增加0.667立方米的水.每立方米的水是1000公斤,这样,1毫米降水量也就等于向每亩地浇了约650公斤水.据测定,降5毫米的雨,可使旱地浸透3厘米~6厘米.
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中小雨、中雨、暴雨等专业术语,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小雨是指24小时内降水量不超过10毫米的雨,小到中雨为5毫米~16.9毫米,中雨为10毫米~24.9毫米,中到大雨为17毫米~37.9毫米,大雨为25毫米~49.9毫米,大到暴雨为38毫米~74.9毫米.24小时内雨量超过50毫米的称为暴雨,超过100毫米的称为大暴雨,超过25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在天气预报用语中,不同的说法有不同的含义.比如,“零星小雨”指降水时间很短,降水量不超过0.1毫米.“有时有小雨”意即天气阴沉,有时会有短时降水出现.“阵雨”指的是在夏季降水开始和终止都很突然,一阵大,一阵小,雨量较大.“雷阵雨”则是指下阵雨时伴着雷鸣电闪.“局部地区有雨”指小范围地区有降水发生,分布没有规律.
在对海拔较高的山地进行垂直自然带分析时,常常会遇到一条雪线.雪线作为冰川学上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控制着冰川的发育和分布.雪线变化对陆地自然环境变迁和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指示作用.因此,研究雪线分布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什么是雪线,影响雪线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其分布有什么规律哪?笔者结合郑度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秦大河研究员(中国气象局)的研究成果,曾进行过系统的考究,现将结果整理出来,以期对同行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雪线的定义及分类
在高纬度和高山地区永久积雪区的下部界线,称为雪线.在雪线以上,气温较低,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大于消融量,形成了常年积雪区;在雪线以下,气温较高,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小于消融量,不能积累多年冰雪,只能是季节性积雪区;在雪线附近,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达到动态平衡.因此,雪线亦称为固态降水的零平衡线.
一个地方的雪线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季节变化就能引起雪线的升降:夏季气温较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降低,雪线下降.这种临时界限叫做季节雪线.只有夏季雪线位置比较稳定,每年都回复到比较固定的高度,由于这个缘故,雪线高度都是在夏季最热月进行测定的.雪线可分为以下两种:(1)气候雪线:夏季中高山上成片雪层的最低高度. (2)地形雪线:夏季中雪以孤立分片形式持留在地表的最低高度.
二、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地球上各地区雪线的分布高度起伏多变,主要取决于气候与地貌因素的综合作用.大气环境改变等因素也会对其产生影响.
1、 气候上的气温与降水都与之有关系.
雪线的分布高度与气温成正相关,温度高时雪线也高.由于地表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使雪线分布高度的总趋势也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例如,雪线高度在热带非洲为4500~5200米,到阿尔卑斯山降至2400~3200米,北极圈内只有200米以下.
降水量与雪线高度关系密切: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因为,在降雪量很少的条件下,要达到降雪量与消融量的平衡,必须有较低的年平均温度(即雪线位置必然较高),以使消融量和蒸发量减到很少;而降雪量很大的情况下,必须有较高的年平均温度(即雪线必然较低)方能融化大量的积雪,以保持降雪量与消融量的平衡.例如,我国的天山~祁连山一线,水汽来源主要受西风带控制,所以由天山西段向东,降水量递减,雪线升高,到天山东段雪线达5000米以上,再向东到祁连山东段,由于来自太平洋的水汽增多,雪线反而降低.
2、 地貌因素对雪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山势和坡向上.
从山势上看,陡峻的山地,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坡度较小的山地,有利于积雪沉积,雪线偏低.在海拔高度相同的山坡两侧,向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融化较快,雪线位置较高;背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少,气温偏低,雪线位置也较低.对于北半球而言,南坡、西坡日照多,冰雪消融量大,雪线偏高,而北坡和东坡的雪线位置较低.例如,中国天山南坡雪线高度为3900~4200米,而北坡雪线高度为3500~3900米.
3、具体到某一山区,主要看气候与地貌两方面对其影响的强弱.
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降水量丰富的喜马拉雅山南坡比干燥少雨的北坡雪线高度要低.其南坡面向印度洋,夏季西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年降水量在2000~3000毫米以上,在同等气温(低于0°C)情况下,南坡空气易达到过饱和,形成降雪,形成海洋性冰川,雪线高度在4500米左右;北坡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受喜马拉雅山的阻挡,印度洋的水汽难以到达,年降水量一般只有600~800毫米,空气要达到过饱和,必须海拔升高,气温继续降低,才可能形成降雪,形成大陆性冰川,雪线大多在6000米左右,个别地区达6200米.
青藏高原境内雪线海拔高低相差很大,大体上有从边缘向内部、自东南向西北增高的趋势.青臧高原东南边缘雪线位于海拔4500~5000米,至高原内部,中喜马拉雅山北翼、冈底斯山等雪线海拔5800~6000米,珠峰北侧东绒布冰川及羌塘高原西部昂龙岗日雪线达海拔6200米,是北半球分布最高的雪线.
阿尔卑斯山北坡为背阳坡,蒸发弱;北坡又是迎风坡,大西洋水汽在此产生了大量的降水.因此,阿尔卑斯山北坡雪线较低,南坡雪线较高.
天山南坡为向阳坡,气温比北坡高,且南坡降水量比北坡少,故天山南坡雪线比北坡高.
4、雪线的升降变化还受大气环境改变制约.如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沙尘暴等因素均可对雪线高度产生影响.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全球变暖可能会导致全球范围内数以百计的滑雪胜地面临"歇业"的尴尬境地. 瑞士苏黎世大学的罗尔夫·比尔基等人在报告中说,今后数十年间,不断升高的气温将使雪线持续向更高海拔推进,雪线之下的许多滑雪胜地的滑雪道将变得越来越"不可靠". 在一些国家,比如欧洲中部的奥地利,未来30到50年,雪线将升高300米之多.澳大利亚的情况更为糟糕,到2070年,全国9大滑雪胜地将无一幸免,全部要关门转业. 不断上升的雪线使得大批滑雪爱好者向更高海拔挺进,这也给对环境异常敏感的高海拔滑雪场带来了巨大压力.
臭氧层遭到破坏后,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大量增加,使雪线急剧上升.据生物学家野外观察证明,由于夏季青臧高原上空臭氧层低谷的存在,藏北羌塘地区的雪线在近100年上升了100~150米,造成一些生活在雪线附近的藏羚羊、雪豹、野牦牛等动物分布区域的改变和栖息、繁殖地面积减少或加大,以及食性与活动规律的改变,改变了动物的繁衍生存条件.
甘肃省受沙漠化的威胁突出表现在沙尘暴危害加剧.20世纪50年代,甘肃境内发生沙尘暴5次,60年代发生8次,70年代发生13次,80年代发生14次,90年代发生23次.沙漠化造成了河西沙区来水量减少,致使祁连山冰川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最严重的地区雪线年均后退12.5~22.5米,其它地区也以年均2~6.5米的速度后退.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科学家最新公布的一项结果表明,煤烟颗粒(是一种由碳微粒混合盐分和灰尘而形成的黑色物质,是油料和植物燃烧后的副产品,在发展中国家其最大来源是矿物燃烧)是导致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冰雪融化的主要因素.研究显示,因煤烟污染而变暗的雪对太阳光的反射率降低,提高了对太阳能的吸收率,从而导致冰雪融化,雪线后退.
三、雪线的纬度分布规律
从全球来看,雪线的分布高度与气温和降水量密切相关.赤道地区空气多对流上升,云层较厚,降水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而副热带高压带多下沉气流,晴天多,降水少,热量充足,积雪较易融化.因此,全球雪线最高的地区不在赤道,而是在副热带高压带.处在此范围的南美洲南纬20°~25°间的安第斯山雪线最高,主要在智利北部和玻利维亚西南部,一般高5500~6000米,最高可达6400米,成为世界上雪线最高的地方.在纬度40°的地方,根据气候的干燥程度,雪线高度在海拔2500~5000米之间.到极地附近,雪线可降至地表.总之,雪线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由副热带高压带向高低纬度两侧递减(如下图所示).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428757.html

甘肃二本分数线(七)

ufo是否真的存在

早在1948年,为了探索UFO的奥秘,美国空军执行了一项著名的“蓝皮书计划”.这个计划在1969年宣告停止,前后共研究了22年.1977年初,有关此项计划的所有资料和档案,均送到美国档案馆处理,内容包括12600个目击报告.其中12000个报告所述的UFO,当局均以已知物体作出解释,例如飞机、气球、云彩、流星、鸟、人造卫星及光线反射等等.但是对另外的585个UFO报告却无法用一般的物理及大气现象来说明.科学家们是很严肃认真地对待各种UFO报告的,因此使得不少UFO报告的神秘外衣很快被揭开.
科学家们经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UFO可能是一种自然现象,也可能是一种幻觉、骗局.例如,蓝皮书计划记载一件发生于1948年的著名UFO事件:“1948年7月24日的凌晨3时40分,一位驾驶员和一位副驾驶员在驾驶DC-3型飞机时,迎面看见一个物体从他们的右上方掠过,急速上升,消失在云中,时间大约有10秒钟……这个飞行物似乎有火箭或喷气之类的动力装置,在它的尾部放射出大约15米长的火焰.该物体没有翅膀或其他突起物,但有两排明亮的窗子.”事实上,那天夜间正好有流星雨,所以天文学家认为这个奇怪的物体实际上是远处的一颗流星.
众所周知,人的眼睛有时会把一些小圆点连成一条线,或者将某些不规则形状的物体看成一种熟悉的东西,甚至在某个观察角度和一定的天气条件下,即使一些视力良好、有理智的人也会把一颗星或一架飞机看成一种其他物体.天文学家门泽尔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1955年3月3日,他在靠近白令海峡的北极地带飞行时,突然看到一个明亮的UFO,闪烁着红绿两色光芒从地平线的西南方射向飞机.在离飞机大约100米的地方,它突然停止了.飞行物的直径约相当于满月的三分之一,它忽而消失在地平线下,忽而又返回.这时,门泽尔突然意识到这是天狼星的模糊形象,天狼星似隐似现是由于远处的群山挡住了星光的缘故.
有些UFO事件至今还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解释,那么,是否可以肯定它们是外星人的交通工具呢?回答是:不能肯定.依照现代天文学的观测结果,银河系的直径为8万~10万光年,厚度1万光年,在如此广阔的宇宙空间里,文明世界的相互采访简直像大海捞针一样.有科学家计算过,如果银河系有100万个文明世界,每个世界每年必须发射10000艘飞船,才可能有一艘来到地球上.
可见,对UFO事件应采取谨慎态度,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不可贸然采取行动.例如,1948年1月7日美国飞行员曼特尔架机追踪一只“飞碟”,结果机毁人亡.后来的调查表明,那个“飞碟”是一个用于科学实验的“高层大气等高探测气球”.1963年12月15日美国拍摄的火箭发射记录片中,意外地出现了UFO镜头.后来查实,那个UFO原来是明亮的金星.英国有关部门曾对1967年—1972年间的1631个飞碟事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其中的203件是人造天体(卫星或其他飞行器的碎片),108件是气球,705件是飞机,121件属于大气中的光学现象,170件实际上是一些明亮的天体.余下的279件中,106件仍有待于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1968年,由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开展了对UFO的学术研究,著名的物理学家康顿博士主持领导了UFO研究工作.专家学者们撰写出长达1500页的《UFO的科学研究》学术报告,经国家科学院审查后于1969年公开发表.报告的结论是:没有根据证实UFO是天外来客,对此无须做进一步研究.据此,美国空军于1969年12月终止了“蓝皮书计划”.
尽管“蓝皮书计划”结束了,但许多人对上述学术报告不满意,原因是报告中回避了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人们批评这不是科学的态度.以担任“蓝皮书计划”顾问长达20年之久的美国天文学家海尼克博士(1910—1986)为首的一些科学家,于1973年创立了UFO研究中心,办有《国际UFO报告》杂志.海尼克博士曾是一位飞碟否定论者,但后来改变了态度.1976年,他对记者们说:“对UFO材料假装不知,直至否定目击者的人格,这是科学家的良心所不允许的,轻蔑与无视决不是科学方法的一部分.”
美国地质勘探局的地球物理学家约翰·德尔提出一种新的“假说”,认为许多UFO实际上是与地震有关的自然现象.他的一项研究表明,1951年至1952年间,人们在新墨西哥州看到的几十个“不明飞行物”,都出现在4级至5级地震发生前不足1年的时间之内,距离震中不到100千米.德尔指出,在当初被目击者看到的“不明飞行物”中,大多数事后确认是行星、卫星、陨星或飞机,而在未确认的“不明飞行物”中,有相当部分是地震震中附近空气中悬浮着的电荷球.因为地震发生前地下压力开始增加,岩石之间相互挤压或地下水流向发生变化,于是产生篮球大小的发光电荷球,即“不明飞行物”,这些电荷球与球形雷电是同样的物质.
至今还有不少人认为,某些UFO确实是存在的,并非是人为的虚构.至于认为UFO或飞碟是外星人驾驶的宇宙飞船这种说法,倒是不大可能的事.这是因为,根据现代天文学及航天技术知识可以知道,太阳系中只有地球适合智慧生命生存;距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是“比邻星”,假如那里外星人的飞碟以每小时600万千米的惊人速度飞来,到达地球也得700多年!这简直令人无法想象,飞碟是靠什么做飞行燃料呢?外星人的寿命有这么长吗?他们是一种什么生物体?……这些问题皆因无任何实际证据,至今无法解答.
世界上开展UFO研究至少已有50多年了.人们对于UFO或者飞碟的观点大致分为三种类型:肯定型、否定型和不定型.“肯定型”者认为,UFO是客观存在.其中有人认为它属于地外文明的飞行器;有人认为它属于地球的自然现象,如地光理论认为,在地震前后地球深处的岩石互相摩擦、挤压,会放射出电子并产生彩光.这些彩光在空中可以聚合成不同颜色的光团,光团与空中微粒结合,形成地震云,在空气和风力作用下能形成扁圆形、碟形等形状,可以自由漂浮.“肯定型”者还从历史文献资料中寻找UFO的历史记录,结果人们找到不少古代发现UFO或飞碟的记述,以资证明这是古今中外都曾有过的现象.
“否定型”者认为,UFO根本不存在,“有悖于自然规律”,对于UFO或所谓的飞碟,人们无法在实验室研究,也无任何公式可用,就连确切的证据(观测资料)也没有.否定论者还认为那些肯定论者常夸大事实,弄虚作假,凭空杜撰与飞碟接触,甚至被外星人拐骗的事件,伪造飞碟照片,哗众取宠,欺骗舆论.否定论者所持有的另一个合理而重要的意见是:如果UFO或飞碟果真是地外宇宙来客,为什么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为什么它们从不与地球人正式打交道呢?问题的答案只能是:根本不存在什么作为外星人的宇宙来客.
介于否定型和肯定型观点之间的是“不定型”,即不能确定UFO存在与否.持此观点的人认为,如果说有UFO或飞碟,那为什么至今尚未找到很有说服力的物证呢?如果说它们根本不存在,可是为什么不断地有那么多人声称亲眼看到了呢?
更有趣的是,国外一些UFO研究者认为,UFO已经在地球上(或月球背面)建立了UFO基地,最著名的有百慕大魔鬼三角区基地、喜马拉雅山基地、加勒比海海域基地、阿根廷海域基地、戈壁滩基地、阿斯塔山基地以及南、北极基地;还有极少数的西方研究者提出,人们常说的“上帝”就是来自外星球的“宇航员”.许多严肃的科学家对上述许多不科学的说法提出了尖锐批评.美国科学家欧文·朗缪(诺贝尔奖得主)曾把飞碟研究列入“病态科学”.他曾这样写道:“总之,我在考察了这些例子之后,没有发现任何一个例子能证明飞碟存在.它们没有任何一致之处.其存在都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它们都是主观想像物.”
对于UFO及飞碟现象,相信者夸夸其谈,口若悬河,不信的人则不屑一顾.在20世纪70年代,全世界出现UFO、飞碟热方兴未艾的同时,许多国家建立了各种UFO研究组织(大部分是民间组织).1978年11月27日,联合国第33届大会特别政治委员会通过了一个议定:“各有关成员国采取适当措施,在国家一级协调对地外生命,包括对不明飞行物的科学研究和调查,并把观测情况及对这些活动的研究估价通知秘书长.请秘书长将有关材料转交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中国政府对此项议定投了赞成票.我国在1979年9月,成立了一个“中国UFO爱好者联络处”,后更名为“中国UFO研究会”,在全国有40多个分支机构.国内唯一的一本UFO刊物是《飞碟探索》,由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兰州)出版,据说已成为全球发行量最大的UFO杂志.
摘自真源在线

甘肃二本分数线(八)

人们常说的重点大学,一本,二本,
他们的分数线是多少

1.重点大学原来是指教育部公布的质量很好的大学,现在通常是指211大学.
2.一本、二本、三本是指某省市招生办为了使录取工作有次序的进行,招生办自定把不同院校及专业放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录取.与学校质量的好坏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但质量好的通常放在前面.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甘肃二本分数线(九)

2010年的降分录取时间在什么时候?可能会降多少分?
今年的二本分数线是448分,但我还差13分,所以只有等降分了.我的分数有多大的希望呀?

2本是没有降分政策的,只有3本的独立学院在招不满人的情况下才能按规定降分的,而且最多只能降10分.

甘肃二本分数线(十)

急求地理必修二的一二章复习提纲(湖南教育出版社)

  一、人口与城市
  1、人口增长模式
  (1)知道人口增长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2)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
  人口增长的阶段对比
  阶段 原始低增长阶(A) 加速增长阶段(B) 增长减缓阶段(C) 低速增长阶段(D)
  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模式 “高低高”模式 “过渡”模式 “低低低”模式
  特
  点 出生率 高 较高 开始下降,较低 进一步下降,低
  死亡率 高 迅速下降,较低 继续下降,低 低
  自然增长率 低,波动大 提高,高 逐渐降低 低
  人口增长 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 急剧增长 开始减缓 零增长或负增长
  社会发展阶段 农业社会 工业化初期 发达国家20世纪50年代前后,发展中国家目前 欧洲发达国家现在
  典型地区 热带原始森林深处的土著居民 非洲东部的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国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德国、英国、法国等国
  2、人口迁移
  ⑴结合实例,说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人口迁移: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入或迁出,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
  人类早期的人口迁移
  时期 迁移原因
  原始社会 追逐生活资料
  农业社会 土地开垦的吸引或逃避灾荒、战乱、宗教迫害
  15-19世纪的世界人口迁移
  迁移原因 流向
  ①地理大发现结束了“旧大陆”和“新大陆”长期隔绝的局面
  ②新航线的开辟,便捷了新旧大陆之间的联系
  ③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 ①欧洲人(西、葡、英、法、荷等国)移往美洲、大洋洲
  ②欧洲殖民者贩卖黑奴到美洲
  二战后的人口迁移
  迁移原因 具体表现
  政治原因 ①东欧一些国家重新划分国界,人口相互迁移
  ②印巴分治,形成亚洲最大的一次国际人口迁移
  ③取得独立的非洲国家,原殖民者被遣返回国
  经济原因 欧洲、北美洲成为人口主要迁入地
  新兴城市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美国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新兴工业城市转移
  举例:“我国80年代中后期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
  20世纪年代末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形成了一种特殊大人口流动——“民工流”
  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⑴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环境承载力: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也就是能够承受的人口数量的极限,是一个警戒值.
  人口合理容量:指地球以及它的各个部分对人口的合理负载能力,是一个理想值.
  比如: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研究估算出,中国的环境承载力是16亿人,而人口合理容量是8-9亿人.
  4、城市空间结构
  ⑴结合实例,了解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特点,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
  城市功能区:城市的各项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土地,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不同地块的交通可达性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因此,各项活动之间必然发生竞争,并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形成了城市功能区.
  城市三大功能区的比较
  城市功能区 分布特点
  商业区 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
  工业区 城市外围,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住宅区 分布面积最广,高级与低级住宅区有背向发展的趋势
  ⑵了解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
  ① 历史原因:城市原有的土地利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功能分区的现状.例如北京市中心城区成为行政区.另一方面,城市的功能分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② 经济原因:一方面城市各地的地租不同(主要受地理位置和交通通达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商业、工业和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也不同(商业用地大于住宅用地大于工业用地).
  图2-3城市土地利用与付租能力
  读上图(城市土地利用与付租能力示意图)
  字母 距离 地租 功能区 对应地租线 成因
  A 近 最高 商业区 陡 与市中心的距离对商业影响大,地租变化大
  B 中等 中等 住宅区 较平缓 与市中心的距离对住宅影响较小,地租变化较小
  C 远 较低 工业区 最平缓 与市中心的距离对工业影响最小
  ③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
  在历史、经济、社会和政策等因素的作用下,城市功能分区在空间的分布与组合上,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空间结构模式.如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和未来“田园城市”等模式.
  5、城市服务功能
  ⑴知道城市服务功能的含义
  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经济增长中心.城市活动一部分为城市本身服务,另一部分主要是为城市以外的地区服务,这是城市的基本活动,也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⑵理解城市规模与其服务功能的关系,比较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规模越大,等级越高,功能越强,服务范围越大;城市规模越小,等级越低,功能越弱,服务范围越小.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一级中心:上海,全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服务范围不久覆盖整个区域,其影响还辐射到全国甚至国外.
  二级中心:南京和杭州,服务范围主要是江苏省及周围省区的部分地区.
  三级中心:苏州、无锡、常州、宁波.
  四级中心:扬州、镇江等城市,服务范围主要局限于是域内大多数城镇和乡村.
  6、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⑴结合实例,说明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城市化: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城市化不久包括物质形态上的变化,还包括居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
  以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为例:一般经历了三个阶段
  缓慢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低于30%,城镇人口增长缓慢,区域经济中第一产业占比重较大.
  加速发展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集聚,城市数量增加,用地规模拓展.在这个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
  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超过70%,第三产业逐步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
  ⑵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也是环境变化最大的地区.由于部分地区城市发展不合理,出现了①土地被占,耕地减少②地面下沉,水质恶化③环境污染④就业困难,秩序混乱⑤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所以要积极引导和推动合理有序的城市化.
  7、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⑴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美国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楼
  发展历史不同导致城市景观差异 欧洲城市中心多广场和教堂
  地域文化 北京市中心为皇宫建筑群
  与城市 统治权力不同导致城市格局不同 华盛顿以国会大厦和白宫的东西向和
  南北向两轴线及其交会处为城市中心
  地域文化与人口:在不同地区,人们对人口问题的看法是不同的.例如,我国农村传统上愿意多生孩子,并且愿意要男孩,这是受当地传统农业文化的影响.当今大城市里的年青人有不少不愿意要孩子或不愿意早要孩子,也是受现代大城市文化的影响.
  二、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1、农业区位因素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结合实例,说明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土地价格、资金、管理
  技术条件:冷藏、保鲜技术、良种、化肥、机械
  举例: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
  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
  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
  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
  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因素)
  (2)结合实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
  类型 案例 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作物 主要特点 区位条件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水稻种植业 亚洲季风区(图2-2) 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水稻 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全年或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水稻生长;地势低平,适宜水田管理;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商品谷物农业 美国中部平原(图2-3)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 根廷、俄罗斯、乌克兰等国.
  我国东北和新疆的国营农场.
  小麦玉米等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深厚、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降水丰富);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适宜进行大规模生产;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技先进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大牧场放牧业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图2-4)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牛、羊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质优良;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廉;距海港近,促进了商品经营.
  乳畜业 西欧 北美五大湖周围、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牛奶及其制品等 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地形平坦,气候温凉、潮湿,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混合农业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图2-5) 欧洲、北美洲和非洲的南非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主要是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 小麦羊 农场内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可以保持土地的肥力;两种生产方式在时间上做到忙、闲错开,便于合理、有效地安排农业生产活动;可以根据国家政策和市场情况,农户及时调整种植与放牧的规模,保证稳定的收入. 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地广人稀;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机械化水平高;交通发达;政府扶持.
  热带迁移
  农业 亚马孙河流域 亚马孙河流域和非洲刚果盆地等地广人稀的热带森林及其边缘地区 ∕ 生产原始粗放不固定;烧荒、掘穴播种;不翻耕也不施肥就等收获 气候极湿热;
  生产力水平极低下
  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图2-11中的空白框内,使系统成立(每字母限填一次)
  A.秸杆 B.牧草 C.羊粪 D.羊毛、羊肉
  E.增加土壤肥力 F.调节小麦、绵羊的生产规模
  2、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地域
  (1)结合实例,说明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
  增强因素: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的素质、技术因素(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是增强竞
  争力特别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的强有力措施)、环境
  减弱因素:原料(与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关)、劳动力的数量(与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有关)
  主导因素的变化:(钢铁工业为例)原料—交通—市场
  举例:工业区位选择
  ①经济效益: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类型名称 典型工业部门 优势发展地区
  原料指向型工业 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 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
  市场指向型工业 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业 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动力指向型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 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②社会效益
  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沿海地区工业的大发展,到21世纪初我
  国对西部地区的大开发.
  国防的需要: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主要是重工
  业和军事工业.
  个人偏好的影响:大批华侨和海外华人在家乡投资办厂.
  工业惯性的影响:可能由于工厂搬迁的费用太高,政府的影响,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
  等,常常可以看到,某个工厂的区位不合理,但仍然留在那里,这称为工业惯性.
  ③环境效益: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图2-6)
  工业部门 污染类型 区位选择
  水泥厂,酿造厂 污染空气 工厂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季风区的垂直郊外
  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 污染水源 污水排放口要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化工厂,炼油厂 污染大气,污染水源 综合以上两条
  发电厂,钢铁厂 污染空气,固体废弃物污染 污染空气综合以上的,固体废弃物污染要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图2-6 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图
  从工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角度考虑,请将下列工厂的代号填在图2-12中相应的空格中:
  ①皮革厂 ②火力发电厂 ③化工厂 ④印染厂 ⑤造纸厂 ⑥炼油厂 ⑦钢铁厂 ⑧电镀厂 ⑨酿造厂 ⑩水泥厂
  (2)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
  著名工业区 形成条件 发展特点
  传统工业区 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丰富的煤炭;离铁矿区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图2-8) 衰落的原因:生产结构单一,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综合整治:①调整工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扶持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减少煤炭、钢铁企业数量,扩大单个厂矿的生产规模,新建技术水平高的电子、石化、汽车等部门的中小企业);②调整工业布局(工业布局向西部和南部拓展,钢铁工业向沿海转移);③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科技和教育,开展工业旅游,发展金融服务业);④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⑤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植树造林,营造绿色空间,优化美化环境
  新兴工业区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图2-7) 大批廉价劳力;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大批廉价劳动力;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交通运输方便.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 以中小企业为主;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分散;资本集中程度低;大多分散在小城镇或农村
  (独特的发展模式——工业小区)
  美国“硅谷”(高技术工业) 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有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便捷的交通,通达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军事订货:特殊的条件! 科技人才比例高;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比例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发展特点:
  工业区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生产规模 以中小企业为主 以大型企业为主
  主要工业部门 轻工业 重工业
  生产过程分散 集中生产
  资本集中程度 低 高
  工业分布 分散在小城镇或农村 集中布局
  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形成条件:
  自然条件:矿产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煤、铁和石油资源,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燃料;
  本区地处平原,地势开阔,水资源丰富;
  社会经济条件:区内有发达的水陆运输条件,陆上公路、铁路网密集,临海地区有众多港口,有利于原料燃料和产品的运输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农业基础好;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
  3、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合理的农业生产,使土地等资源为人类持续利用,并且为我们提供衣食来源.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大大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
  不利影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可能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滥砍乱伐导致生物多样性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地盐碱化;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板结;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农产品和土壤污染)
  ②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不利影响:工业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也会造成酸雨等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境.
  4、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1)结合实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
  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促进生产规模,原材料供应范围和产品销售市场的扩大;加速区域开发,使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加强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的联系;加强科技和文化交流,保证国家统一和安全.
  (2)了解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商业贸易
  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方式 优点 缺点 备注
  铁路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连续性好 占地多、造价高、短途运输成本高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公路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
  水路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水文和气象条件影响大 历史最悠久
  航空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管道 连续性强、损耗小、安全方便、运量很大 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
  5、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①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水运为主的时代,城市多沿河、沿海分布(例如重庆、宜昌、武汉和南京);公路和铁路运输为主的时代,城市多沿交通干线(铁路或公路)两侧不断地延伸和扩展(如株洲、石家庄、郑州);现代快捷交通(高速公路)运输时代和高速铁路运输时代,城市分布灵活多变.②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如浙江嘉兴市聚落形态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由团块状沿交通线而扩展成星状;由于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扬州、济宁等城市发展缓慢,城市沿河伸展的空间形态基本保持不变.
  (2)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①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的比较
  山区因为地势起伏,人口密度小,交通不便(交通运输线路稀少,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所以居民点、商店沿地势低平的公路分布,商业网点密度小,规模小,形式大多是小商店或流动摊点;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人口密度较大,运输的线路较多,运输方式复杂,所以居民点、商店沿交通便捷的公路分布,商业网点密度大,形式大多是商业街、商业小区等固定形式.
  ②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③对商业中心形成的影响: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商品流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对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如上海、北京等.
  ④对集镇发展的影响:交通线路的改变常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陕西省勉县的长林镇,过去地处汉中经褒河去甘肃、四川的必经之路,来往客商众多,商业十分繁荣.后来由于改线,集镇逐渐衰落,至今连定期的集市贸易都没有了,完全退化为单纯的居民点.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angji934567/

推荐访问:2017甘肃二本分数线 甘肃二本分数线2016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