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来源:安全管理常识 时间:2016-07-27 10:45:32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安全管理常识】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一)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析农村信用社个人征信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三农”事业的繁荣,农民个人信用问题也日渐突出起来,由于缺少有效的制度约束,目前许多农民出现了信用危机。因此在农村,积极要求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维护信用交易安全的呼声不断增高,而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建立个人信用信息征信体系,即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适当地收集并公开个人的信用信息。与“三农”密切接触的就是农村信用社,这就要求农村信用社在个人征信系统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一、个人征信在农村发展的现状

个人信用征信是指依法设立的个人信用征信机构对个人信用信息进行采集和加工,并根据用户要求提供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和评估服务的活动。个人信用报告是征信机构把依法采集的信息,依法进行加工整理,最后依法向合法的信息查询人提供的个人信用历史记录。 尽管近几年农村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是目前农村构建和谐金融生态环境过程中较为薄弱的环节。这主要是因为涉农的个人征信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征信体系建设涉及的诸多环节还不尽完善,各种潜在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

(一)信用环境差

信用环境差主要体现在对失信行为的制裁不足,守信价值体现不充分上。近几年来,农村信用体系中对于个人失信行为的制裁上缺乏联动,制裁和惩罚的对象针对的往往是失信者拥有的单个产品或服务,而不是失信行为人本身。对失信行为制裁上的“合力”不足,使失

信行为难以从根本上受到有效遏制,信用风险继续蔓延。

(二)收集、整理、核准评估、查询农村信用信息难

目前,我国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基本上覆盖到了全国,大部分农村信用社已经直接联网,总的来说农村地区已纳入到征信体系当中。但收集、整理、核准评估、查询信用信息难,由于目前农户的经营形式多,绝大多数的农户存在多种经营,半数的农户存在人口临时流动,因此导致农户信用信息原始资料调查采集困难,信用基础信息多变,真伪不易甄别。农户信用数据库所需要的基础信息很大一部分隐藏于民间,收集整理工作量多、难度大。

二、农村信用社个人征信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以上农村征信现状,农村信用社个人征信系统积极与人民银行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对接,该系统可以帮助农信社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信贷理效率,防范信用风险,促进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社会诚信水平。可是农信社个人征信系统的使用,出现以下种种问题。

(一)信息资料不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农村信用社现有的进入系统的信息包括农户的个人基本信息(姓名、身份证件、详细住址、联系电话等)、家庭财产、家庭债权债务以及借还款信息。个人征信系统要求将这些信息汇集到其身份证号下,但有些农民的姓名与其身份证号下的姓名不符,有些农民没有二代身份证,只有l5位身份证号码、甚至还出现身份证号重复的现象,还有些农民没有家庭财产、债务信息。所以,这都导致农户信息资料

不完整。

(二)经营粗放,规章制度执行不严

经营不细,管理不严是各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在山区,一些信用联社各项制度,责任落实不到位,严重影响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工作质量。

(三)信贷员凭“人脉”不凭系统

在农村,大部分乡镇只设有农村信用社单一的金融机构。农户贷款渠道选择性单一,只能在当地农村信用社贷款,发生异地贷款的可能性很少。况且,农村信用社贷款对象是长期生活在信贷员身边的村民,他们彼此之间都熟悉,在进行贷款调查时,信贷员更加看重自己实地调查得到的信息。因此,农村信用社信贷员不想也不愿意通过联网来了解农户信用信息。

针对以上农村信用社个人征信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作为农村征信主力军,农信社应当积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三、加强农信社个人征信系统建设的对策

增强农村信用社的征信力量,同时多元化农村征信建设的机构。以当前情况看,信用社仍然是农村征信体系的主力军,因此其应发挥自身扎根农村的优势,弥补不足。

首先以农村信用社为依托,加快系统程序开发,科学组织基层农信社的财力和高层人力资源,尽快开发农村信用数据库软件程序,为加入全国网络做好准备。

其次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层次,引进高学历的新员工,加

大企业内部员工的培养。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再次加快建立农户信用记录档案,增加入库信息,不仅应包括农户基本识别信息和借还款信息,还要增加诸如农户的完税信息、守法信息、财务管理信息、产品质量状况、盈亏状况和个人违约情况等方面的记录,这样才方便提供查询服务。

最后信用社要充分发挥个人征信系统的作用。调查一笔贷款时,一定登录征信系统进行查询,然后发放贷款。既提高个人征信系统的使用率,又宣传了征信知识,使借款人增强诚信观念,积极保持自己良好的信用记录。同时,对已存在的个人不良信用记录实行人性化管理,对非恶性意识形成不良信用记录进行修改,使农户更加珍爱自己的信用记录,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随着农村信用社征信工作的不断加强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信用社的征信工作水平将会逐步提高,更好更快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和谐、健康发展。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二)
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促进“三农”经济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和龙市支行 李延武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现代农村经济飞跃发展的重要基石,它的建立和完善是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规避农村信贷风险、打造诚信农村的重要举措。近几年和龙市支行党组注重辖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把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列为工作重点,扎实推进,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最终目标:

通过信用体系建设,提高社会整体信用意识,以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为平台,进一步支持“三农”和辖区经济发展。

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内容:

(一)更新观念,创新“三农”信贷产品,使信用信息产品成为信贷支持“三农”事业的主要依据。有效解决“三农”主体由于抵押品不足导致的贷款难、难贷款问题。

(二)规避金融风险,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培养农村诚信意识,夯实农村长远发展的基础。实现涉农商业银行间“三农”主体信用信息的共享。

(三)实现高效的银农对接,有效解决涉农商业银行信贷政策、信贷商品与“三农”主体信贷需求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三、和龙市支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作法

(一)党组重视,理清思路

2009年初,和龙市支行党组经过集体讨论研究,把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列为2009年的工作重点。这并不是一时突想,而是结合实际情况,经过多年酝酿而成的。和龙市是典型的农业县,2008年末全市总人口为205818人,其中农业人口78011人,占38%。2008年全市农民人均收入仅为3189元。要发展“三农”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就需要资金支持,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是主要来源;而要取得贷款支持,大多需得有担保、抵押。因此农民贷款难问题一直是制约全市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要改善农村信用环境,使更多的农民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支持下,获取信贷资金,实现增收,建设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必要条件。因此,和龙市支行党组把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列为工作重点,积极采取有力措施,狠抓落实。

(二)制定方案,明确任务

大方向有了,而不付诸于行动,那只能是纸上谈兵。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反复研究,和龙支行党组结合总行提出的《关于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出《和龙市支行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目标、原则、任务等方面做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为和龙支行今后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明确了方向。

(三)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1、发挥支农再贷款支农作用,引导农民树立信用意识。农

村信用社是支持“三农”发展的主力军,和龙市农业贷款中农村信用联社占到90%以上,对“三农”发展贡献很大。近几年,每到农民备春耕时节,和龙支行都提前摸清农村信用社备春耕资金情况,一旦出现资金短缺,和龙支行就及时为农联社争取支农再贷款。农村信用社以信用、联保等形式发放到农户手中,对信用高的农民逐年提高授信额度,进一步提高了农民守信意识。

2、建立“农村金融信息网络”,多渠道进行诚信宣传。 2009年初和龙支行组织建立了“和龙市农村金融信息网络”。网络系统包括: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及基层乡镇政府、辖区涉农金融机构、农户及“三农”经济主体。建立“信息网络”之后,和龙支行充分利用村党组织的力量,由村支书、村长担任义务宣传员和“大啦叭”,并与他们建立联系制度,使和龙支行的信息采集及时真实。同时注重发挥“农村金融信息网络”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的推进作用,通过调研座谈、宣传守信典型等形式培养广大农民诚实、守信意识。

3、组织各方力量,共建农村信用体系

推动农业担保机构的建设。针对“三农”主体因担保不足而贷款难的问题,支行党组经过集体研究认为,可以通过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三农”担保公司,打造“信贷+三农担保+商业保险”的“三农”放款模式,分散农业信贷风险,有效解决“三农”主体贷款难题。这个构思正逐渐完善,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认可和高度重视。

建立涉农金融机构协调机制。“三农”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为加大“三农”支持力度,和龙市支行与辖区涉农金融机构经常沟通,加强协调。2009年召开了两次“和龙市支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工作座谈会”,与和龙市金融机构负责人从农村信用体系的重要性和目标及要求,到应如何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探讨。

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为使全辖金融机构实现信用信息共享有据可依,和龙市支行组织全辖金融机构签定了“金融信息共享协议书”。对农村信用社农户信用信息的共享问题,由人民银行筹建农民贷款信息查询平台,协调各金融机构逐步实现农户信用信息的共享。

4、认真开展信用放款试点工作。和龙市八家子镇河南村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自愿组织成立的新型农村经济主体。从市政府开始对其发展给予了很大重视,并在资金、设备、技术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指导。因其缺少与签约农户的订蔬菜预付资金100万元,和龙支行积极与农村信用社协调,尝试以“把农民的单个信用整合成整体,提高信用层次”的方法,发放信用贷款,并以此提高在社会上对自身信用的认识,扩大信用体系建设的影响面。2010年初,农村信用联社给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放了第一笔信用贷款100万元。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一蹴而就。应从小事抓起,积少成多,逐步提高社会上“诚信做人,诚信立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业”的信用意识,形成“要发展讲诚信,讲诚信才能发展”的良好的社会信用循环机制。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三)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是推进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成熟的农村信用体系不仅可以节约农户借贷成本和时间、加快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还可以帮助政府在农村扶贫等工作上发挥重要作用。但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还处于探索试点阶段,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我国目前还没有明确针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法律、法规,对农户信息采集、加工、管理、使用、披露等环节没有明确的规范,使得构建农村征信体系处于无法可循、无法按章操作,造成了农户信息采集困难,难以顺利的推进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

2.信用意识淡薄

由于我国征信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对于信用意识和信用行为的记录的关注度还比较低。而且受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受教育程度和金融知识普及较少等因素影响,农村地区整体信用意识不高,造成了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一定困难。

3.缺乏明确的评级标准

对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方面,信用评级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但我国在农村信用评级上尚无统一标准,而且农户由于个人流动性强、注重隐私、收入不确定等因素,难以准确把握相关信息,进一步加大了信用评级的难度,造成了信用评级结果难以反映被评对象真实的偿债能力和信用情况,农户信用评级不被金融机构普遍认可,影响了类似“信用村”、“信用乡(镇)”等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进行。

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针对上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农村信用体系相关制度建设

在《征信管理条例》的框架下,制定相关的农户征信规章制度,为农户征信活动提供相应的法律依据。例如对农户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信用评级工作进行规范、明确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制度、农户信用信息保护制度、农户信用信息的公布、使用、规范信用信息提供方和使用方的各种行为等,正确处理好农户征信过程中所涉及的隐私权、查询权、知情权、异议权,增强具体工作实施的合法合规性。通过建设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对农户信息采集、加工、管理、使用、披露等环节的规范,使得构建农户征信系统有法可循、按章操作。

2.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农户信用宣传工作

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金融基础知识和信用知识宣传、举办征信知识讲座、信用座谈,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进行大力宣扬,增强农户征信意识和信用意识,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

3.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户信用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

先完善农户评分体系,制定统一评分标准,确保农户信息征集中采集的信息和选择的指标要科学。再对农户信用状况进行合理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涉农金融机构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确定授信额度大小、衡量利率高低等方面的参考依据并对农户的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实行动态调整,增加农户参与征信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此来构建“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信用约束机制。还可以由政府牵头推动制定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的标准,积极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创建活动,对信用好的村组优先给予各项惠农政策,鼓励农户维护自己的良好信用。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299935/

推荐访问: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情况 何谓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