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情感,,效率,,,,指导学生欣赏散文的情感美

来源:百科 时间:2016-08-10 09:20:30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百科】

散文,阅读,,情感,,效率,,,,指导学生欣赏散文的情感美(一)
如何指导学生欣赏散文中“情”

如何指导学生欣赏散文中的“情”

情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常说的喜、怒、哀、惧、爱、恶、

欲等七情,就体现了人对客观事物的不同态度。所以,刘勰说:“人

生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应志,莫非自然。” 可见情不是天生的,【散文,阅读,,情感,,效率,,,,指导学生欣赏散文的情感美】

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反应。高尔基说:“文学就是人学。” 文

学就是情学。 文学作品就是按照人物各各不同的特点,去再现他

们各各不同的情感状态,才能动人。“情感”乃是一切文艺作品的【散文,阅读,,情感,,效率,,,,指导学生欣赏散文的情感美】

本质特征。“情”在散文中的作用是独特而重要的,可以说:“情乃

散文之魂。” 下面就如何指导学生欣赏散文中的“情”谈些浅见:

一、要求学生抓住散文事物发展的关键处

叙事抒情的散文借助叙事手法来倾诉作者的感情,以唤起读者內

心的体验。这类散文是情与亊的融合,事中有情,寄情于事,两者

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具体地说,是“事”的某一点或者某个方面

打动了作者的心,使他魂牵魄缠,耿耿于怀,“骨鲠在喉,一吐为

快”,于是集中在这一点上或一个方面倾吐心底的感受,这是一种

情况;另一种情况,是作者感情的某个侧面像潮水般地往外涌,通

【散文,阅读,,情感,,效率,,,,指导学生欣赏散文的情感美】

过这件亊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于是形成了散文。所以,情与事的

【散文,阅读,,情感,,效率,,,,指导学生欣赏散文的情感美】

融合,有的时候是因事生情,有的时候是寄情于事。这种融合必须

是自然的、内在的。朱自清的《背影》 是寄情于事的典范作品。

如:“父亲是一个胖子,„„我的眼泪又来了” 作者对于父亲真挚、

朴实而略带凄凉的感情是由来已久的,生活中有许多事情使他感受

散文,阅读,,情感,,效率,,,,指导学生欣赏散文的情感美(二)
试论在中学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鉴赏“美”

试论在中学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鉴赏“美”

中学语文新教材所选入的中外散文作品,大多情意浓厚,文辞优美,构思绵密,语言富有情感和哲理,在一个广阔的空间中再现了人类丰富多样的情感世界,凸现了异彩纷呈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其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画面,或色彩明丽,或优美绝伦,或黯淡萧索,都体现出了深邃动人的意境,是自有文明以来生命力最长久的一种文学样式,其风采与魅力难以一言尽叙!散文中的“美”的丰富因子是多层面、多方位的,所以我们的散文教学中的审美活动就不应该是指向单一、层面单薄的过程,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如果只依靠传统的“讲授法”去分析肢解这篇文章,只能使它化为一些零散的知识点,而无法让学生体会散文的美感,也无法让学生作更深层次的认知和探索,也就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师应该借助想象的翅膀,把沉默的铅字化为激情的语言,把文字符号变为多姿多彩的立体画面,优化散文阅读教学,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开拓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从而从广度和深度去领悟文章,获得审美体验,陶冶心灵,提升品位,健全人格,享受诗意的的人生。

1.引导想象,欣赏散文的意境美。

“意境”两字在许多人心目似乎只属诗歌,其实不然,“意”,情思也;境,形象也。散文既是一种自由多样,关注真实世相的文体,自有其对特定意境的追求;古有“诗文一家”“文中有画”之说,也揭示了意境美不独为诗,也为散文所有;并且,现代人对于“散文是美文”的解说,也在认同散文文质相承,形神兼美的同时,实质上承认了散文的特征之一,即用独具质感的优美的语言创设特定的情境以寄托自己的哲理情思。鉴赏散文的意境美,就要循其通达意境的路途,领略不同人物的不同人生的不同场景,从这种场景的或闪烁而过或慢速显现之间,捕捉到作者寄寓于其中的绵长的情思,深邃的哲理。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段给人的美感非同一般,作为鉴赏,就需要体味这种美感的产生过程。我们可以见出该段重点是荷塘的月色,故文中先用一笔喻写月光,用“流水”似的“泻”来形容圆月的普照,给人月华似水的真切的感受。“薄薄的青雾”句看似突兀,实乃紧扣住“月色”二字:上有月光映照,下有荷叶反射,白雾便成若有若无之青雾。透过薄雾看荷塘,景物皆如此朦胧飘忽,作者便用“像笼着轻纱的梦”句来形容,“梦”为喻体,恰好是月色之美,美得令人感到不真实的写照。至于下文的”梵婀玲”“树影”都是构成此段美好意境的绝不可少的一环。总之,在这幅画面中,月光、荷塘、青雾,造成了绘画的构图美,光与影,明与暗,层次和色彩造成视觉上的美感,小提琴演奏名曲,给人以音乐美,造成听觉上的美感,音画对位,充满诗情画意,闻者心驰往之。我们在进入这样的场景时,充分领略荷塘月色之美时,心又怎么不能意会到作者此刻面对的幽静和宁滥的那般平和宁静的心境呢?而联系上下文,因“噪”而觅“静”,因“烦”而觅“宁”,这般心境背后的烦忧和“不宁静”也就见出一斑了。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如是必显。”《故都的秋》,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景驭情,以景显情,情景交融。如何引导学生借助表面的“景”深入挖掘其中的情呢?可以抓住文章的关键段落引导学生作拓展式的再造想象。文中有这样一段:“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

散文,阅读,,情感,,效率,,,,指导学生欣赏散文的情感美(三)
以学生情感体验为本的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

龙源期刊网 .cn【散文,阅读,,情感,,效率,,,,指导学生欣赏散文的情感美】

以学生情感体验为本的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 作者:汪雪霞

来源:《中国教师》2014年第10期

散文是初中语文阅读的重要文类,形散而神不散、意境深邃、语言优美凝练等特点使散文具有独特的审美和阅读价值。散文的审美性阅读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增长阅读技巧,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对文学美的认识。因此,散文阅读教学既要着眼于阅读方法和技巧,又要注重学生对文体美的感受,以加深他们对美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开展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

一、心随文动,感受散文的抒情美

散文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它是作者在生活中的有感而发。写作散文往往运用象征、比拟等手法将自身的情感蕴藏于景物之中,使情感与意象能够巧妙地结合。另外,散文的抒情特点使文章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文章与“我”融为一体,赋予文章以“灵性”。散文抒情美的特征要求学生能够用心感受每一个文字的灵动,透过字词来揣摩作者的情感变化,做到心随文动。因此,教师要怀着一颗寻美之心,以敏锐的眼光和深刻的观察来引导学生解读散文。

1.吟咏品味

散文用语生动活泼,富有音乐感和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行文如涓涓流水,娓娓而谈,颇有细泉叮咚而出之势。吟咏散文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经常阅读散文对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感受散文的抒情美离不开对文本的吟咏品味。

例如《济南的冬天》一课,为了加深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教师可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开展朗读比赛,随后评出最贴近文本意境的朗读,并给予奖励,然后可让学生谈谈朗读之后的感受。《济南的冬天》一文以清新的意境呈现出了清丽隽永的风格,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发现作者在朴实的语言背后对济南山水的迷恋和喜爱,如“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懂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一句,质朴的文字掩盖不住作者对济南的喜爱,学生要用亲切的语气来朗读,以表现作者的深情。

2.梳理文章脉络

作者的情感常常隐于文章的脉络之中。通过对文章脉络的梳理,不仅可以掌握文章的行文特点,还可从字词中感受到作者情感的细微变化。因此,教师在散文阅读过程中要重视梳理文章的脉络,从而帮助学生捕捉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散文的抒情美。

散文,阅读,,情感,,效率,,,,指导学生欣赏散文的情感美(四)
“品悟写”有机融合,打造语文有效教学课堂

  【内容摘要】以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为例,谈谈如何实施“品、悟、写”的有机融合,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的。品:即品读、品味、品鉴、品悟。悟:即悟人生、悟人性、悟生活、悟文化。写:即写作训练,以片断仿写(先背诵名家名篇优美、典雅文段,再以此为范本,进行仿写训练)、一篇多改、一题多写,作文专项训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 “品、悟、写” 有效教学
  【导学创意】
  一提起语文,每个热爱语文的人,就会想起一篇篇文质兼美、清新隽永的诗文,心中会涌起一股暖流。但是,目前,一种“泛语文”甚至是“去语文”“非语文”的倾向弥漫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失去了“语文味”。究其原因,这种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天马行空式的分析讨论,与文本渐行渐远,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有效阅读理解,最终还是教师替代学生阅读,学生接受教师的解读结果。这是与新课改的理论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违背。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打造有效教学课堂呢?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尝试,本人认为可以通过“品、悟、写”的有机融合,打造语文有效教学课堂。下面我就以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为例,谈谈如何实施“品、悟、写”的有机融合,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的。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诗歌,感受诗歌语言朴素、节奏和谐的特点。
  2.体会诗中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3.初步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在写作中学习运用想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多媒体展示几幅星空图,导入课文;
  2.简介作者;
  3.介绍本诗的写作背景。
  二、指导诵读,品味诗文
  1.听课文朗读录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划出重音和停顿;
  3.师生交流(注意重音、停顿、语调);
  4.指名学生朗读;
  5.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品味语言):
  (1)“天上的明星现了”如果将“现”改为“亮”好不好?
  (2)诗中反复出现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
  (3)“不信,请看那朵流星”如果将“朵”改为“颗”好不好?
  以上就是“品”的环节,品:即品读、品味、品鉴、品悟。以关键字词为切入点,品味语言文本中的本质而丰富的内涵及言外之意,濡养学生的语言涵咏鉴赏能力。例如:教学本诗,我首先指导学生有感情品读,初步感受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然后,我再抓住诗中“定然”一词,组织学生反复品味、品悟,让学生明白诗中连用四个“定然”一个“定”字,表达了一种绝对肯定的语气,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执著追求。
  三、赏析诗歌,感悟诗情
  1.齐读诗歌,思考:诗中引用了哪一个民间故事?
  2.指名学生讲述原版的《牛郎织女》(配上舒缓伤感的音乐)。
  3.请学生对比思考:作者为什么要把民间的悲剧故事改写成诗中描述的一个自由、幸福、美好的故事?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
  4.师生交流。
  悟:即悟人生、悟人性、悟生活、悟文化。以语言文本为载体和依托,感悟人生,感悟人性,感悟文化,感悟生命之哲思,感悟表达之技巧,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悟”这个环节,学生感悟到作者大胆改造牛郎织女的故事,是因为他希望人间也能出现自由幸福的世界,寄托了作者的理想,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悟”这个环节,学生加深了对这首诗主题的理解,感悟到这首诗中蕴含的浓浓的人性美。
  四、拓展延伸,写作训练
  指名朗读诗歌,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1.在第一节中,作者由街灯联想到了什么?又从什么联想到什么?这种联想是通过什么修辞方式完成的?作者联想的基础是什么?
  2.仿照诗歌的第一节,写出一段类似的文字。
  3.指名学生回答,师生交流。
  4.在二、三、四节中,作者又由此产生了哪些想象?
  5.根据提供的情景,编一则小故事。
  月光 树影 笛声
  6.指名学生回答,学生点评。
  写:即写作训练,以片断仿写(先背诵名家名篇优美、典雅文段,再以此为范本,进行仿写训练)、一篇多改、一题多写,作文专项训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这个环节,我设置了两个写作训练。第一个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联想的能力,同时也训练学生仿写时要注意句式的整齐、修辞方法的运用等。第二个就是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能力以及驾驭文字的能力。第一个是仿句练习,第二个短文写作训练,由易到难,逐层推进。
  【教学反思】
  1.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和尝试,本人认为“品、悟、写”的教学方式是打造有效教学课堂的一个不错的途径,尤其适合一些经典美文的阅读教学。“品、悟、写”的教学方式,“品”是基础,是入情入境;“悟”是心领神会,醍醐灌顶;“写”是渴望倾诉沟通、交流表达;“品”是感性,“悟”是理性,“写”是再创造,是素养的习得,能力的形成。整个教学流程从感性进入,以理性跳出,通过教师巧妙的引导点拨,师生的互动交流,师生双方与作者进行一场心灵对话,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一种美的熏陶、人生顿悟的过程。
  2.经典美文的阅读教学,教师要从品味语言出发,引导学生把握引发作者情感的对象特征,领略作者寄寓的情思感悟,赏析作者构思行文的独具匠心。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音乐美;通过研读,欣赏文章的语言美;通过品读,感悟文章的情感美。通过“品、悟、写”的有机融合,丰富学生的语文内蕴和精神内涵,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文化底蕴厚实、言谈文明、举止优雅、品德高尚的现代公民。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头桥中学)

散文,阅读,,情感,,效率,,,,指导学生欣赏散文的情感美(五)
浅谈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

  摘 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抓预习;抓重点词、句;抓住作者思路;抓情境创设;抓课题和课后问题,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关键词 语文 教学 阅读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0051-0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抓住“读”字,把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当作阅读教学最重要的一环,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呢?下面本人就这几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引导学生读书时,抓住重点词、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篇课文或一段话,应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重点的的词、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如《草原》一文,主要描写了草原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的愉快心情,可让学生在读课文时找出描写草原景色的词语、句子。然后再思考这些词语、句子描绘了草原怎样的特点?学生很快就从课文中找出了“清新”“明朗”“一碧千里”“无边的绿毯”等词语和“是……也是……”“既……又……”“连……都……”等句子。这样,学生就能较快、较准确地理解主要内容,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被草原美丽的风光所陶醉。
  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抓住“一张”“两把”“一盏”“如此而已”这样极其简单的摆设与“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进行对比,来体会周总理的生活极其简朴;把工作任务繁重与办公用品简单对比;把工作非常劳苦与食物非常简单对比,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周总理的伟大。
  二、抓住作者思路,引导学生在默读或朗读过程中掌握课文内容,培养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时,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抓住文章的中心,精心设计几个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默读,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教《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时,为了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我精心设计了几道思考题:①找出描写闰土外貌的词句,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孩子?②闰土对“我”说了哪些事?“我”对哪几件事印象较深刻?为什么?③读了课文,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后,教师逐一提出讨论,学生很快就能清楚,课文主要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
  三、创设情境,在身临其境中训练学生的语感,培养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把情感带入教与学的活动之中,创设和谐美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我把读的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脑、眼、口、耳等器官活动,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口头语言,从中理解、体味和欣赏景物美、情感美。如在指导朗读漓江水的“静、清、绿”这一段时,我先挂出挂图,进行描述“漓江有许多小船在等着我们乘坐,我们乘着小船、轻轻地摇动双浆,荡舟漓江。”接着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浆》,学生在声画的作用下入境了。这时我轻声问道:“你感觉到了什么?”学生齐读:“漓江的水真静啊!”接着我再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再读:“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加重了语气)。让我们抬起头,放眼望去,“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字读得响亮而饱满)。最后我让学生把三个句子连起来读。这种读的训练不仅有层次,而且有质量,在身临其境中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培养了阅读能力。
  四、提出明确要求,教给预习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预习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一篇课文,学生通过预习,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然后带着问题学习,这样阅读的积极性就会提高。教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授新课,就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通常的做法是:
  1.预习要求要明确具体:①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②试着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③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这样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2.根据不同的教材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如在教《挑山工》一课时,我让学生课内预习,运用标记法边读边思考,用不同的符号划出重点和疑点,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疑点,我就引导学生利用集体的智慧进行讨论,自己解疑,这样学生就逐步掌握了预习的方法,从而也激发了阅读兴趣,培养了阅读能力。
  五、抓住课题进行审题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课题是文章表情达意的眼睛,教会学生理解题意,对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中心思想有很大帮助。如在学习《可爱的草塘》一文时,我是这样启发学生审题的:①你是怎样理解课题的?②课题中的重点词是什么?(可爱)。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就能紧紧围绕重点词“可爱”,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就很快理解和掌握了。
  在教学中,通过反复训练学生辨析课题,抓住重点,使学生既掌握了文章的思路和中心,又学到了一种基本的读书方法,阅读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六、钻研课后问题,掌握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课后问题是解决教路和学路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钥匙,因此教学生认真钻研课后问题是掌握学法的一种重要手段。例如在学习《太阳》这篇课文时,根据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很快就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即:课文先讲太阳远、大、热的特点,后讲太阳和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这样学生基本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在掌握了阅读方法之后,阅读能力也随之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责任编辑 曾 卉)

散文,阅读,,情感,,效率,,,,指导学生欣赏散文的情感美(六)
诵读千古美文 提升学生素养

  古典诗词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集中反映了我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心性形式、审美情趣,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我们民族母语的精美之本,更是我们民族语言文字运用的典范。让学生诵读大量的古诗词,既可以使他们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又能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既启迪智慧,培养灵感,又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既孕育创新精神,又增强审美情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文化的营养”的要求。因此,引导、激励、帮助学生学好古诗词,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使学生终身受益,更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必要途径。

  但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唯理性教学模式,按“知识点”的条条框框逐一分析、解答,不仅将一首诗词肢解的支离破碎,还妨碍了学生对诗词的美的直觉感知,教育的目的无法实现。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必须采用有效的方式:诵读,即将书面语言转换为口头语言,眼、口、耳、脑并用的朗读方式。
  1.诵读的重要性
  1.1 诵读能帮助教师发现不正确的读音、断句,并帮助学生积累一定量的词汇、语句。如在辛弃疾的《破阵子》里,学生容易将“八百里分麾下炙”中的“炙(zhì)”读作“灸(jiǔ)”的音;也容易将“马作的卢飞快”断句为“马作的/卢飞快”。类似这样的错误,如果不要求学生大声诵读,教师往往忽视这些问题,从而导致学生记忆上的错误。教师在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会恰当断句,就是让学生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达到一定的字词积累量。
  1.2 诵读帮助学生理解诗文、把握情感,培养良好的语感。诵读,是我们打开诗词大门的钥匙。古人曾说过:“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不断加深对诗词的记忆,然后在占有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消化,在教师的适当点拨下达到完全理解诗意的目的;这个过程就好象牛将草大量吞入腹中,然后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反刍消化。教师在学生反复诵读基础上引导、帮助他们把握诗意,其效果远远胜过把诗词拆成一堆破碎的字、词、修辞的残片再交给学生的教法。例如,在向学生讲授《观沧海》一诗时,如果一开始就告诉学生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曹操的豪情壮志,学生肯定会有疑惑:明明只写了自然的景色,和豪情壮志有什么关系呢?所以不妨让学生先反复诵读,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勾画出当时的景色,这个时候,学生会发现,诗的最后几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并不是描写自然景色,此时教师结合背景适当讲解,学生就不难理解诗人的豪情壮志了,而“互文”这种现代汉语中不常用的修辞方式也就很好理解了。
  另外,作家在创作时总是披文入情,学生在反复诵读时,将书面语言还原成口头语言,作家的语言就好象成了读者的语言。与此同时,学生头脑中自然会出现艺术形象,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的感受文章蕴涵的思想感情,从而产生强烈的思想共鸣,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所以说,诵读是培养语感的一种好方式,能够增强语音的感受能力、语义的感受能力和语法的感受能力。
  1.3 诵读帮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美
  1.3.1 感受古诗的“音乐美”。我们知道音乐是以其特有的节奏旋律来打动人心,感染听众,从而显示艺术魁力的。好的音乐,总给人余韵袅袅,绕梁三日的美感。好的诗文莫不如此。古诗词一般都具有句式整饬、平仄相配,节奏鲜明,句末押韵,好似高山流水的特点。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只有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才能让学生从语调的抑扬顿挫、节奏的急缓、语速的快慢中感受到古诗词所具有的旋律美、音乐美,增强学生对古诗的美学感染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比如,初一教材中《钱塘湖春行》,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时,学生会很快被诗的节奏感染:节奏欢快明朗,每句七个字、读来朗朗上口,且押“i”的韵,这种节奏会让学生读得津津有味。
  1.3.2 诵读能够增强学生对文章含蓄美和形象美的感受能力。
  含蓄,是指用少量的、具体的、可感触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把诗意藏在富于概括性和内涵丰富的形象中,以瞬间表现永恒,以有限传达无限,以少胜多,给人以推理和想象的广阔大地。“观书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云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这些话语道出了反复诵读对于理解文章含义所起的重要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指导学生反复地诵读,才能让学生将文章中隽永的意境,深厚的蕴涵更好地品味出来,从而更好地欣赏到文章的含蓄美。
  1.4 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写作能力。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它是眼、耳、脑、口等多种器官相协作,它所获得的信息会比听更广泛、更主动、更活泼;更为重要的是诵读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也是集中学生注意力,训练学生思维,激发其求知欲望的过程。所以说: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
  富兰克林说过:“空无一物的袋子是难以站得笔直的。”学生在写作文时,搜肠刮肚,抓耳挠腮,依然大脑一片空白。这主要是平时读的太少,积累不够,这样米袋子又怎能站起来呢?只有积累的知识多了,才能融会贯通,才容易产生新的联系,形成自己的新观点。“古人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中华古诗文艺术力量充沛,描写细致,语言精炼,抒情写物生动活泼,吟诵熟透以后,高尚情操,美妙表现,不知不觉就能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和能量,随时由自己运用,不必临渴掘井,搜索枯肠,郑板桥就有这样的体验:“倘能背诵如流,则下笔思潮汹涌,不患枯涩矣”。 我们所熟知的台湾作家三毛,随时都会有令人叹服、引用十分恰当的古诗文,又何尝不来自于她头脑中熟记的内容呢?所以说,读是说的储备,是写的基础。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古诗词,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诵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增加知识储备,夯实写作基础大有裨益。   那么,反复诵读是随意平淡的、简单重复的读呢?不是,反复诵读必须是有规矩、有目的、有方法的读。
  2.用正确的方法指导学生诵读
  2.1 诵读必须作到“四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诵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是经过大脑指挥口、耳、眼将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调动口、耳、眼、脑等器官一起参与的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因此必须要求学生精神饱满地全身心投入。正如朱熹所说:“整顿几案,正身体”,以端正的态度、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洪亮的声音进行诵读,看清每一个字、积极思考所读内容。
  2.2 利用各种形式带领学生诵读
  2.2.1 声情并茂的范读。文章不是无情物,每一首古诗,作者都是“情动而辞发,动情而缀文”,读者理应“披文入情”。对一些文质兼美、感情充沛的课文,教师要仔细揣摩,认真体味,在琅琅读书中受到多元化的感悟,为学生提供准确清晰、洪亮流畅、激情澎湃的示范性朗读,这不仅有助于避免学生读错字、读破句,而且有助于学生更深刻透彻地理解诗词,诱发情感共鸣,激发学生感悟蕴涵文中的文字美、语言美、情感美。因为语言文字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入情入境地范读,可使学生受到教师情绪感染,得到美的熏陶。
  2.2.2 字正腔圆的领读。领读者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还可以利用朗读磁带。这种方法可以将正确的“声音”传递给学生,便于学生尽快掌握诵读要领。尤其是请学生领读这种方法,能很好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诵读。在教学中,每讲一首古诗,我都会让一些学生表演诵读:有时是在刚刚接触古诗词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作到发音准确、字正腔圆、断句无误;有时是在“整体感知”这一环节,其作用是帮助学生把握古诗词大意;有时是在“理解诗意,把握情感”环节,领读者的激情,势必会影响跟读者的情绪,从而更好理解诗意。
  2.2.3 诗情画意地配乐读。文学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音乐以特有的旋律和节奏塑造艺术形象,把人们带入特有的意境之中,唤起人们的情感。当文字与情调相吻合的音乐交相辉映时,便会产生和谐共振的效果。如在诵读杜甫的《石壕吏》,播放一首悲惋的古筝曲,便让学生深深为老妇人一家悲伤,对于主题的理解便显得较为轻松。
  2.2.4 “各领风骚”的表演读。当学生能够准确掌握诗词的字词、断句,恰倒好处的领悟诗词蕴涵的情感时,在学生中展开表演朗读的小竞赛,不仅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也给每个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在此过程中,表演者尽情表现自己对诗词的理解,观看者则一次次加深对于诗词的理解;与此同时,这种竞争无形中激发了学生对古诗词的极大兴趣,对于我们的教学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2.2.5 精神饱满的齐读。齐读就好象是全班共同演奏一首乐曲,任何“不和谐”的音调都会显现出来,这也是一种帮助教师最快发现问题的方法。在齐读过程中,学生会努力跟上全班的整体步伐,注意力往往较集中,所以对于记忆古诗的内容、寓意都有很大的好处。
  2.3 组织学生根据本班情况开展形式多样古诗词朗诵比赛,不仅丰富了语文课的内容,给每个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扩大学生古诗词的积累量。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我想,将诵读贯穿在古诗词教学中,让学生手把诗书,或高声疾诵,或低声微吟,在古诗词的天地里漫步、神游,会让我们的语文课变得“响亮”起来、生动起来、活跃起来、充实起来,也将引导我们走向新的教学境界。
  参考文献
  [1] 《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九期,第29页《用朗读亲近文本》.
  [2] 《快乐作文阅读》2004年第九期,《语文教学心得》.
  [3]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16703/

推荐访问:初中散文阅读指导 写景散文阅读指导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