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鱼蔬菜产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来源:专题 时间:2016-08-12 11:09:25 阅读:

【www.zhuodaoren.com--专题】

嘉鱼蔬菜产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一)
我县蔬菜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县蔬菜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存在问题:

1、蔬菜基地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现有蔬菜基地如五坪、燕家、雒家等,缺乏资金扶持,水、电、路、沟渠等公共设施配套不完善,很难适应蔬菜生产的需要。

2、蔬菜基地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技术推广力度不够,劳动力素质较低,难以适应现代蔬菜产业发展的需要。

3、(销售环节)蔬菜营销队伍建设发展滞后,蔬菜生产与市场营销衔接不够紧密,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市场营销与基地生产结合的平台,销售渠道不畅,部分业主只懂生产,无力顾及销售,产销脱节现象较为突出;二是没在真正的蔬菜批发市场,制约蔬菜进出困难;三是营销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营销手段和管理办法相对落后;四是对蔬菜营销组织建设缺乏政策引导和有效的扶持,导致生产营销信息不能及时,准确有效地应用于蔬菜品种结构调整和市场动作。在结构调整上往往是别人种什么赚了钱,就跟着种什么,缺乏市场预测和长远种植规模化生产的意识。

对策及建议:

1、完善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县委、县政府要尽快出台全县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领导组织机构,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分工,理顺工作机制,明晰扶持政策,完善工作举措,形成推动蔬菜产业快速发展的工作合力;

2、鼓励多元投资,加强基地设施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财政奖补机制,出台蔬菜产业发展奖励扶持政策,调动农户种植积极性;二是协调农行、信用社组织开展银农对接,为种植户提供必要及时的小额信贷支持;三是各涉农部门密切配合,根据产业规划和部门职能,对发展设施蔬菜的乡村,给予政策倾斜,打捆整合实施,解决好灌溉、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蔬菜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供充足的基础设施保障。

3、加强技术服务与生产管理。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走品牌发展之路,打造园区和标准化生产基地,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普及无公害生产、土壤改良、农药生产安全使用等无公害生产技术,争创“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走品牌发展之路,促进产品上档升级,取得更多更好的市场准入资格,逐渐提高我县蔬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4、拓宽销售市场,解除后顾之忧。一是切实发挥的完善蔬菜产销合作社的功能引导和鼓励种植户创建蔬菜产业化营销模式建立与大型超市、居民小区、农贸市场的直接对接,实现有组织有计划面向市场发展订单生产合同种植。二是加快蔬菜市场建设,积极培养经纪人队伍,培植蔬菜运销队伍,提高辐射带动能力。三是借助媒体网络平台,加强信息发布,沟通积极开拓对外销售市场。

嘉鱼蔬菜产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二)
嘉鱼县城市规划

湖北省嘉鱼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内容概要【嘉鱼蔬菜产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嘉鱼县人民政府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2年11月

第一章 总则

一、 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1年—2030年,其中:近期:2011年—2015年;中期:2016年—2020年;远期:2021年—2030年;远景:2030年以后。

二、 规划地域层次

本规划分为嘉鱼县域、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一)县域层次

嘉鱼县城市总体规划县域层次为嘉鱼县的行政辖区,面积1019平方公里,简称县域。

(二)城市规划区层次

规划区指为有效控制中心城区土地开发,保护环境而设立的城市规划区,简称规划区。

(二)中心城区层次

中心城区指嘉鱼县城市规划区内连片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27.8平方公里。

三、 规划区范围 嘉鱼县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鱼岳镇全域、新街镇、官桥镇和高铁岭镇等部分区域,边界范围北至长江;西至蜜泉湖西岸;南至规划武深高速;东至西凉湖、规划武汉城市圈外环高速,总面积约290平方公里。

【嘉鱼蔬菜产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第二章

四、 县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近期2015年,县域人口为4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18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5%; 中期2020年,县域人口为4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26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0%; 远期2030年,县域人口为4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36万人,城镇化水平为75%。

五、 城乡等级结构

【嘉鱼蔬菜产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近期采用“中心城区——新市镇——中心村——一般村”的一般城乡体系模式,远期逐步过渡到“中心城区——新市镇——农村新社区”的新型城乡体系模式。

规划区范围内的中心格局为一城(原鱼岳镇)和咸嘉新城,以及个别特殊服务职能的农村新型社区;县域其他城镇(官桥、新街、簰洲湾—畈湖、陆溪镇和高铁岭—舒桥)结合乡镇地域特征建设新市镇,其余农村地区保留特色资源的村庄居民点若干。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六、 城乡规模结构

【嘉鱼蔬菜产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规划2015年全县城镇人口达到18万人,城镇化水平45%,其中嘉鱼中心城区为14万人,其余建制镇人口为4万人;2020年全县城镇人口达到26万人,城镇化水平60%,其中嘉鱼中心城区为20万人,其余建制镇人口为6万人;2030年全县城镇人口达到36万人,城镇化水平75%,其中嘉鱼中心城区为26万人,其余建制镇人口为10万人。

七、 城镇职能结构

根据各级城镇的现状基础及发展特色,规划将县域城镇职能划分为综合型、工贸型、旅游服务型三种基本类型。

嘉鱼中心城区:综合型,定位为嘉鱼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综合性服务基地。

咸嘉新城:综合型,定位为集产业创新、现代服务、生态宜居以及休闲旅游四大主体功能为一体的“临港创新区、滨湖生态城”。

官桥新市镇:工贸型,定位为发展工业、市场为主的中心城区外围组团。

新街新市镇:工贸型,定位为发展市场物流为主的中心城区外围组团。

陆溪新市镇:旅游服务型,定位为文化旅游产业组团。

高铁岭—舒桥新市镇:工贸型,定位为工矿、市场、物流组团。

簰洲湾—畈湖新市镇:工贸型,定位为化工及汽配产业组团。

八、 城镇空间结构

根据“中心带动,廊带贯穿”的发展策略,县域形成“两心、两轴、五点”的城镇空间结构。

(1)两心

分别为嘉鱼城区和咸嘉新城,其中嘉鱼城区在原鱼岳镇镇区基础上向东向南扩展,连结官桥镇和新街镇,形成宜居宜业的综合型城区;咸嘉新城在渡普镇发展基础上,利用其独特的临港区位条件和自然资源禀赋,充分对接咸宁市,形成武汉新港重要的产业基地和滨湖生态宜居新城。

(2)两轴

分别为沿武深高速发展轴和沿长江发展轴。武深高速发展轴是嘉鱼对接武汉的产业大平台,充分利用原有的产业基础和交通条件优势,重点发展市场物流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沿江发展轴将重点发展临港产业,重点发展潘家湾港区和石矶头港区:潘家湾港区配置港口物流和延伸的临港产业,包括造船、修船、水产品加工和原料加工等;石矶头港区将发展运量较大的产业(矿物加工、重型构件加工等),实现产运“一条龙”,形成重型化产业集群。

(3)五点

指以发展旅游和新型工业为主的官桥镇、发展市场物流为主的新街镇、以发展旅游及配套服务产业为主的陆溪镇、以制造业、工矿加工及市场物流产业为主的高铁岭—舒桥市场物流组团、包括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簰洲湾镇和畈湖地区的化工汽配产业园的簰洲湾—畈湖化工汽配产业组团。

九、 城镇建设用地控制

至规划期末2030年,中心城区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07平方米以内,城镇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10平方米以内,村庄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30平方米以内。

十、 新市镇控制

县域内规划五个新市镇,其功能定位和主导产业分别为:

官桥新市镇:为以发展工业、市场为主的中心城区外围组团。官桥镇应该突出特色旅游(官桥八组、田野集团);高新技术产业,包括管材和钢构研发、生产与销售,生物医药的研发与制造;以及水上运动和环湖娱乐中心等。

新街新市镇:以发展市场物流为主的中心城区外围组团。新街镇主要打造现代陆路物流中心,形成物流企业集聚地,并且配置同物流产业相关的各个行业,同时也要成为与港口物流对接主要口子。

陆溪新市镇:为文化旅游产业组团。城镇建设着力于进一步完善陆溪古镇区建设,不断丰富旅游文化内涵,优化旅游产品,积极发展旅游经济。

高铁岭—舒桥新市镇:为工矿、市场、物流组团。高铁岭镇配置一般的制造业和矿产及加工产业,同时通过矿产和工业废气物的利用,培育发展绿色建材产业;在舒桥建立专业商品市场(建材、家具、灯饰、布艺等)和为商品市场服务的综合服务区,形成物流市场组团。

簰洲湾—畈湖新市镇:为化工及汽配产业组团。簰洲湾镇规划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包括设施农业、种源农业、无公害农业等,并且拉长农业的产业链条,使农业同其他产业更好地结合,成为高效化农业;在畈湖配置产业集中度最高的化工工业和对接通用汽车大项目投资,建立汽车配件生产和供应中心。

十一、 县域产业选择

规划嘉鱼县域主导产业形成“2+4+4+4”的发展模式。

第一产业: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着重发展蔬菜瓜果与淡水鱼养殖两大基地型产业。 第二产业:以新型工业园区为依托,重点发展四大引擎型产业:化工、精品管材、汽车零配件生产和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产业——木材深加工和纺织服饰的研发生产。

第三产业:着重发展四大平台型产业:港口航运、物流集散、市场及商务商贸、旅游休闲养生度假。

导向性产业:生物医药、绿色建材、影视创意、休闲度假地产。

十二、 县域产业布局结构

规划嘉鱼县域城乡产业为两横、两纵的“开”字型结构。

第一横轴:沿武赤线产业发展轴,从高铁岭镇——县城(鱼岳镇)——新街镇——潘家湾镇——通向武汉 。

第二横轴:沿武深高速产业发展轴,从官桥镇——沿武深高速——渡普镇——通往武汉 。 第一纵轴:沿咸合线(S329)产业发展轴,从潘家湾镇——渡普镇——通向咸宁市。 第二纵轴:沿嘉泉线(京珠连接线)产业发展轴,从县城+鱼岳镇——官桥镇——通往赤壁市

十三、 主导产业布局

主导产业的布局指向 “一城、四个产业集群和若干产业组团”。

(1)一城指县城(鱼岳镇):主要配置和发展商品流通业(建设板材与家具交易市场,纺织与服饰交易中心等),形成县域内的商贸中心;沿工业走廊着重打造纺织服饰和轻工业产业群;利用三湖连江水库重点发展集休闲养生度假和娱乐与一体的新型旅游产业和相应的休闲度假地产;借助行政功能建立产业发展研发、教育和服务中心。

(2)官桥镇特色旅游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特色旅游(官桥八组、田野集团);高新技术产业,包括管材和钢构研发、生产与销售,生物医药的研发与制造;水上运动和环湖娱乐中心等。在舒桥村构建“道口经济”载体,发挥市场+物流的功能。

(3)新街镇现代物流产业集群:打造现代陆路物流中心,形成物流企业集聚地,配置同物流产业相关的各个行业,成为与港口物流对接主要口子。

(4)潘家湾镇港口物流、化工、汽配和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集群,将配置四大产业: ——重点发展潘家湾港区和石矶头港区。潘家湾港区配置港口物流和延伸的临港产业,包括造船、修船、水产品加工和原料加工等;

——靠近武汉的畈湖区域配置产业集中度最高的化工工业和对接通用汽车大项目投资,建立汽车配件生产和供应中心。畈湖化工、汽配产业园区规划预留产业发展用地约10平方公里,规划期内可适行开发建设2-3平方公里;【嘉鱼蔬菜产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在港区周边配置产供销一体化的蔬菜瓜果淡水鱼禽类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中心,建立农副产品交易市场。

嘉鱼蔬菜产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三)
在全县蔬菜产业发展大会上讲话(重点做法交流)

抢抓机遇 扎实工作

奋力推进生态蔬菜大发展

(2012蔬菜大会上主要做法交流)

县级部门各位领导以及兄弟乡镇的各位领导: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光临某某检查指导工作。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农业局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今天,我们乡某某生态蔬菜工作会议顺利召开,专题研究、寻求蔬菜产业更好更快发展的方式和途径,通过这种会议形式,找差距、明方向、理思路、添措施、增信心、促发展。同时,也请求各位领导给我们作指示,出谋划策,做大做强某某生态蔬菜产业,全面实现农民增收的目标。下面,我将我们乡在发展蔬菜方面的一些工作体会与感受向各位领导作汇报。

一、乡某某生态蔬菜发展的基本情况

乡地处县城西部,位于河中游,与县相邻,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向藏东高原过渡带。全乡幅员面积平方公里,辖个行政村,个社、个社区居委会、个乡级机关单位,总户数户、人,其中农业户户,农业人口人,现有年报耕地面积亩,实际为亩,可种蔬菜耕地亩,海拔高度为900-1600米,全年日照时数达1200时以上,境内昼夜温差大,适宜发展某某生态蔬菜。

年全乡种植蔬菜亩,销售收入万元,净收入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占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年,在县委、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乡党委、政府将蔬菜产业的发展纳入重要日程,纳入我们的惠民行动,并向县委、县府承诺狠抓落实。我们始终立足资源优势,依托龙头企业,狠抓基地建设,依靠科技服务,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农民增收。

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新路子。实行一村一品,科技示范,大户带动,规模种植,全年发展蔬菜种植亩,其中辣椒亩,大蒜亩,四季豆亩,莴笋、白菜、萝卜等亩,预计销售收入万元。净收入万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元,比上年增加元,增长%。现已建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范社一个,启动科技示范园一个。全乡涌现运销大户户,种植大户户,成立蔬菜协会个,成功引入驻某某。力争在五年内,将“小蔬菜”做成“大产业”。

我们某某的蔬菜做为基地建设产业来发展,我认为这仅仅是起步。真正是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特别是县长、县长及各位领导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我们的乡村干部与全乡人民群众一道艰苦奋斗做了如下工作:

一是认清形势,找准差距,明确发展蔬菜产业的目的及意义。

我们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农业生产条件差,十年九旱,没有工业基础,可以说是劣抛非常明显,发展经济困难严重,如何将劣势转化为优势,找准发展的切入点,只有发掘整合,变潜在的优势为发展优势,立足某某实际,发展特色农业才是农民增收的突破口,特别是在去冬今春,在县委、县府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县农业局领导的带领下,考察市场,分析行情,联系企业,我们认为,某某生态蔬菜的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是农民增收的切入点,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增加农民的收入是首要任务,某某发展某某蔬菜是农民增收的切入点,据统计,种菜是种粮收入的3-5倍,能切实创收。

②是培育新型农民的主要途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树立牢固的生产发展理念、市场意识是对现代农民的基本要求。

③是推进乡村集镇繁荣的主要手段。我们的蔬菜产业基地发展起来了,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买菜卖菜,它能大大地增加我们一个地方的人气,带动餐饮、住宿、交通、农资等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可促进旅游,一些外地商来了之后,会宣传或到小寨子、禹穴沟等地去观光,真正会达到“一兴业、百业旺”。我想我们种菜就要种出品牌,种出效益,种出文化,传承生态,充分挖掘农业综合经济。

④是构建和谐农村的基础。我们如果有自己的产业,就会吸引劳动力就地转移,特别目前农村养老及留守儿童、夫妻家庭等社会和谐发展问题已是农村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潜在隐患,并日益突现。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我们某某某乃至某某具有发展某某生态蔬菜的条件及优势:

一是政策优势:今年年初县委、县府高度重视某某蔬菜产业的发展,并第一次在县党代会、人代会上响亮的提出了发展某某蔬菜的战略决策,同时县人大、政协也专题调研,县级机关各部门大力支持,为我们发展某某蔬菜提供了坚强的政策支持。

二是土地及劳动力资源优势:

①现有耕地合同面积亩,实际亩,适合种菜亩,按每年每亩季计算,可种万亩。②农业人口人,纯劳动力人,除去外出务工人员人,还有人,人平种亩地是可以的。

三是生态及品质优势:【嘉鱼蔬菜产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土壤:中性及微酸性土壤,基本施用农家肥,有机质含量高。

气候:最高气温37℃,最低0-2℃,昼夜温差10℃左右,日照时数为年均1200时以上,海拔900-1600米,没有污染的工业企业,适合蔬菜生长,病虫害相对少,施用农药较少,并且有季节茬口优势,比自然晚20-40天。

四是成本优势: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元/个,并且有机肥源充足,辐射架料取用方便,价格相对便宜。

五是农户种植蔬菜有一定的技术基础:目前是家家种蔬菜。

二、形成共识,全民参与,坚定不移地走某某生态蔬菜发展之路。

第一: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题,做到“三个先行”,一是观念转变要先行,一方面组织干部认真学习县委、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在党员、干部中统一认识,组织全乡个村的干部、党员、种植大户到等地学习、考察,解放思想;另一方面,是通过认认真真给老百姓算帐、种蔬菜确实是种粮养猪收入的3-5倍,使其愿意调结构。二是市场调研分析要先行:一年来,我们充分拓展了市场及销售渠道。一方面在县农业局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到、某某某某等周边了解市场。另一方面,与企业合作,搭建市场营销网络,我们与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永发土特产销售公司、蔬菜运销协会、聚会有限公司以的原料收购及加工企业搞订单,签订收购合同,解决农民卖菜的问题。同时,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及协会的作用。三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先行。根据某某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规划,布局品种,力争做到一村一品、几村一品、规模种植。今年我们主要是以

辣椒、大蒜、四季豆为主,形成规模种植。年初,我们与某某某某公司共建辣椒基地4200多亩,并启动科技示范园,明确我们的示范区和种植区。同时以委发[]号文件制定了全乡蔬菜发展实施意见。

第二,以农民为某某生态蔬菜发展的主体,落实“三项措施”

一是尊重农民主体意愿,产业结构调整要按照群众的意愿来决定,政府决不搞强迫。我们通过引导、教育。如今年社全部种蔬菜,开始部分老百姓思想也不通,通过我们的乡村干部做工作。最后,自愿种菜,今年的收入非常高,老百姓非常高兴。

二是激励农民发展的奖励措施。(鼓励大户、免费培训技术、奖励示范户等)。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24078/

推荐访问: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