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家办报历史由来

来源:专题 时间:2016-08-25 10:07:42 阅读:

【www.zhuodaoren.com--专题】

政治家办报历史由来(一)
真题

2013年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专业基础真题(完整版) 一、名词解释 (6选4,一题5分)

1、新闻价值

2、意见领袖

3、《新生》周刊事件

4、三社四边

5、媒体公关

6、4C理论

二、简答题 (5选3,一题10分)

1、新闻选择的意义和标准

2、对“作为权利主体受众”观点的理解

3、中国近代留日学生的革命报刊活动

4、美国主流电视媒体的发展

5、公共关系对报道的积极作用

【政治家办报历史由来】

三、论述题 (4选2,一题25分)

1、大众媒体对文化的消极影响

2、论述“政治家办报”的历史由来及意义

3、《每日邮报》的历史地位及贡献

4、论述“传播即营销”的含义

四、分析题 (2选1,一题25分)

1、第一部分,对默多克《世界新闻报》窃听事件的分析

第二部分,如果作为记者,对赵普老酸奶事件怎么看【政治家办报历史由来】

2、

2013年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专业综合真题(完整版)

一、名词解释 (6选4,一题5分)

【政治家办报历史由来】

1、新闻线索

2、描述性导语

3、版面强势

4、肥皂剧【政治家办报历史由来】

5、企业形象

6、告知性广告

二、简答题 (5选3,一题10分)

1、为什么媒体和记者要走基层

2、评论的选题怎么做到上下结合

3、报纸和电视的优劣势

4、同期声的作用

5、政府内部公关价值

【政治家办报历史由来】

三、论述题 (4选2,一题25分)

1、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价值取向、文本形式及变化【政治家办报历史由来】

2、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方法

3、社会化媒体对企业公关工作的影响

4、文案创作文员为什么要具有创新意识

四、写作 (2选1,一题50分)

1、第一部分,消息,25分,广东为外来务工人员组织开展认识广东公益活动 第二部分 ,评论,25分,甫志高为四川牛肉干做广告

2、广告

政治家办报历史由来(二)
“政治家办报”的历史变迁及实践意义

  摘 要:从"政治家办报"的历史沿革和现代变迁,探讨其现实意义,对于新闻从业者、对于受众、对于中国新闻业来说,"政治家办报"传统都有待继承和发扬,且至关重要。

  关键词 政治家办报;新闻从业者;新闻业
  新闻传播事业是社会上层建筑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每日每时都在迅速全面地反映着作为经济的集中体现的社会政治生活,并和后者保持着相依相存的紧密联系。 新闻传播与政治的关系,历来十分密切。新闻传播制度向来都是政治制度的一环。但像中国百年新闻史一样如此密切的和各时期的政治保持着联系,在世界新闻传播史上,也是罕见的。
  一"政治家办报"的历史沿革
  "政治家办报",是毛泽东在批评《人民日报》不能及时贯彻1957年2月最高国务院会议上他的重要讲话《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3月他的《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时,作为反面的"死人办报"、"书生办报"、"教授办报"等批评性话语的正面概念,于1957年最早提出,公开发表的正式表述时间是1959年。 这种办报主张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为基础,要求报纸"紧密结合政治形势",无条件地紧跟政治家的个人意志"转",使其成为政治家手中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政治家办报"提出后一直指导着中国的新闻实践,是研究五六十年代中国新闻史的一个关键词。
  毛泽东1957年对《人民日报》的批评上纲上线,说《人民日报》反对中央的方针,显然是有失偏颇的。"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这一结论的产生过程中可能含有一些谈话时的情绪,以及毛泽东在如何看待《人民日报》1956年6月20日社论《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问题上与刘少奇、周恩来等同志发生分歧而对《人民日报》有意见的背景。
  如果排除毛泽东当时讲话的情绪,以及当时颇为复杂的党内高级领导人之间的意见分歧的背景,冷静地看待毛泽东对党报的批评,不论什么理由,《人民日报》没有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是基本事实。他提出"政治家办报"的要求,在既定的中国新闻体制下是有道理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社会矛盾更为复杂,党中央通过党报指导工作,对于党报的主持者来说,需要懂政治、懂策略、懂理论,才可能及时、准确地使宣传到位。
  "政治家办报",不仅是重要的社会主义新闻思想,也是一个重要的新闻史现象。但对其内在涵义、实现手段、检验标准等方面的界定却始终不能统一。
  实际上,在中国,"政治家办报"的历史由来已久,"一部中国新闻史就是一部政治家办报的历史,就是一部政治家报人如何运用媒介充当喉舌、进行舆论宣传的历史。"
  百年新闻史中,涌现出众多优秀的革命者、卓越的领导者和伟大的政治家。从康有为、梁启超,到孙中山、章太炎,再到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他们既是报人,又是政治家,他们办报既是论证,又是参政,办报是其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堪称"政治家办报"的典范,而他们在办报活动中所展现的政治家素质也是值得当下新闻从业者学习和借鉴的。
  二"政治家办报"的当代变迁
  历史地看,毛泽东提倡的"政治家办报"似乎并无后人阐发出的那么多微言大义;但正因为如此,"政治家办报"才可能在后来被一再倡导并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并成为几十年来中国共产党指导新闻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
  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形成了以党报为中心的新闻传播体系,报刊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接受党的领导,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政治家办报"仍为新闻业所提倡。从江泽民到胡锦涛,他们都多次提及"政治家办报"或"政治意识",他们所讲的就是新时期中国新闻从业者的"政治家办报"意识。
  三"政治家办报"的实践意义
  当今中国新闻媒介正处于转轨时期,中国新闻媒体正面临着一场改革。无论是对新闻从业者来说,还是对受众(观众、听众、读者)来说,"政治家办报"仍是一个重要原则。
  (一)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政治家办报"传统仍需继承
  随着信息化时代所带来的媒介生态环境的一系列变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新闻事业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尤其是新闻从业者薄弱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素养问题。因此,"政治家办报"思想是新时代仍要坚持的科学性理论,它仍蕴含着丰富的时代价值。
  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政治家办报的新闻思想高度概括了党对新闻从业者的政治要求,精辟阐明了政治与新闻的关系,深刻揭示了新闻媒体与社会发展现实紧密相连的规律,"政治家办报"仍然是对新闻工作和新闻从业者的普遍要求。
  (二)对于受众来说,"政治家办报"传统有待发展
  对于受众来说,在目前中国,无论是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思考、还是对媒介生产的积极介入,均处于偏弱水平。
  随着新媒介的崛起,新闻生产者有可能在没有新闻从业者作为中介的情况下与公众进行沟通,如国内第一家政府微博客"微博云南",受众要自己发现事实判断形势进而决定行动。
  传统政治学认为,政治是围绕权力所进行的斗争。而在网络时代,政治主体注重权力斗争,更重视并进行有效的政治沟通。新媒介的产生和发展给人类的传播活动带来了巨大变革性影响,并已经广泛地融入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这个意义上,"政治家办报"传统有助于帮助受众自觉培养自身媒介素养,增强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思考能力。
  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媒体涵盖很多形式,这些形式从不同层面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活和交往方式,而新的方式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新媒体的特质,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人们参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方式也有了一些新的面貌,政治过程亦是如此。 公民的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往往被视为一个国家民主发展程度的标尺,而广泛的政治参与则是民主政治发展的本质要求。
  因此,对于受众来说,"政治家办报"传统仍有待发展。广大受众要培养自己的政治素养和政治眼光,有能力对相关政策发表意见和建议,积极参政议政,从而成为积极的决策参与者或者决策生产者。

政治家办报历史由来(三)
再论新闻专业主义

  【摘 要】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由来已久,纵观下来有两种不同的思路。本文从这两种不同的思路出发来诠释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介绍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演变;对新闻专业主义在我国的发展、演变及应用进行解读;展望新闻专业主义在我国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 媒体工作者 新闻媒体
  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纵观下来有两种不同的思路:一种是从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出发来解释一些新闻现象,如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在实际工作中的贯穿应用,从新闻专业主义角度解释我们新闻媒体职业道德的缺失,新闻媒体公信力,新闻消费主义等问题;另一种是以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由来、发展为出发点,提出西方新闻专业主义是否能适用于中国及我们国家是否需要新闻专业主义以及需要怎样的新闻专业主义。本文将对上述争议性的问题做进一步阐述并提出在我国如何利用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来促进我国新闻事业健康发展。
  一、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由来及发展
  纵观新闻史,新闻专业主义在西方的发展轨迹可以分为这几个阶段:第一阶段起始阶段,西方新闻专业主义思想起源于美国,其前提是新闻自由。美国建国后,宪法规定公民个人有表达自由,新闻媒体在抗争中也逐步获得了新闻自由,这就是媒介自由论。具体是19世纪30年代便士报的兴起,独立报刊思想在这一时期开始萌芽,标志是本杰明创办的《纽约太阳报》,贝内特创办的《纽约先驱报》,雷蒙德创办的《纽约时报》。①客观报道的方式在这一时期加强,其突出特点是将新闻与言论分开。
  20世纪新闻学教育兴起。1903年,哥伦比亚大学受普利策捐赠成立第一所新闻学院并创立以其命名的普利策新闻奖。到1920年,全美已有131所大学开设新闻学专业的相关课程。教科书中也明确提出准确、真实、公平及新闻与评论分开的客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20世纪4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形成垄断,新闻媒介越来越注重经济效益。新闻媒介并没有像人们当初设想的成为意见的自由市场,而仅仅被少数人所操控。1944年,以哈钦斯为首的出版自由委员会做了一份报告《一个自由和负责的报业》提出社会责任论。报告中指出媒介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对公众负责,并在报告中提出新闻专业主义这一概念“我们建议将自己的职能视为从事专业那样标准的公共服务”。20世纪50年代英国报业评议会成立,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坚守也到达一个高峰期。新闻工作者将服务社会,追求真理的理念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记者视为人民权利的捍卫者。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商业化的影响,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受到严重挑战,新闻专业主义慢慢开始没落。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提出了公共新闻学理念,但新闻媒介仍然受政治、经济等方面因素的牵制,新闻业并未能真正做到对专业主义的践行,新闻专业主义被视为一种在商业社会中的奢侈品。
  在西方新闻专业化形成的过程中,商业化是经济基础;新闻自由是新闻专业化的理论基础,这是以服务公众为核心的;在西方专业化的诉求过程中,新闻业经济上的独立为政治上取得专业自由奠定了一定基础,自由主义的盛行又为其获得法理上的自主权;同时利用受众利益多,客观公正又为其取得社会的合法性。如果将新闻专业主义作为一种理念,会给我国的新闻界一定的启发。
  二、中国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解读
  1、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的演变
  学者黄旦将“新闻专业主义”的内容概括为五个方面:第一,作为新闻媒介,它的主要功能是传播信息,但同时还要干预和推动社会的发展;第二,新闻媒介在性质上是独立的专业,它不能在政治上依赖于任何党派、团体,更不能做政府的耳目喉舌;第三,社会媒介的主要目的是服务公众;第四,新闻媒体要有效经营自负盈亏,要靠广告等收入自主发展;第五,新闻媒体要有一定的约束机制媒介自律他律,如职业道德和法律,其中职业道德自律是主要的。在这几个方面中,一、二、三点是最基本的,四、五点是实现其他几点的保障机制。综观上述观点,我们将新闻专业主义概括为:新闻专业主义的信念是传播事实、真理和真相。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一是客观新闻学,二是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的独立地位和独特作用。
  在20世纪90年代,新闻专业主义开始在中国新闻业界中得到广泛认同。我国新闻业界对新闻专业主义研究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的应用元素不是仅仅从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出发,而是要结合中国的新闻事业的演变发展。综观下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人论证”、“群众办报”、“政治家办报”。②
  与西方国家相比,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而且也并不成熟。在开始阶段,由于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我们的新闻专业主义带有浓重的“文人论政”色彩。学者陆晔将其称为“中国知识分子以办报启迪民心,针砭时政的传统”。《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将其概括为“文人论政”,所谓文人论政,就是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精神贯穿到言论自由中,力图来指引国家的发展。这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即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全民立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王韬、黄远生等。在一百多年的发展中,中国知识分子既坚守文人论政的思想,又不断吸取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努力将二者结合起来,为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曾提出“政治家办报”的口号,“政治家办报”是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以一种政治家的责任意识来从事新闻活动。1948年,毛泽东又提出“群众办报”,群众办报是对西方精英办报的一种弥补,通过多年的新闻实践,“群众办报”已成为我国新闻工作者的一种新闻理念,也符合新闻专业理念中的为公众服务这一思想。③这说明我国特定的环境下表现为文人论证、政治家办报,其中一些新闻精神与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相吻合。
  2、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践行及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改革,使我国新闻行业逐步确立了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反对假大空新闻回归传播信息、以事实说话,强调三贴近,回归到媒介服务公众的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反对有偿新闻,强调树立正确的职业伦理道德。经过新闻改革,专业主义理念已逐步渗透到我国的新闻工作中。   但发展到今天,在“企业管理”模式的引导下,媒体往往为了自己的私利很难做到服务好公众,违背了我们所秉承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近年来,新闻媒介的公信力逐渐下降,为了搏得大众眼球,匿名消息来源的新闻,假新闻,煽情新闻层出不穷。新闻媒介的报道准确是十分重要的,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应该作为一种理念时时约束新闻工作者。虽然每个人都会犯错,也不可能完美,但新闻记者应该花精力去保证新闻的准确性,提供可靠消息来源。
  形成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缺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商业化元素的影响。第二是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中核心的一点是为公众服务。我国媒体上层出不穷的假新闻,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而且愈演愈烈。如果我们报道经常失实,长此下去,媒体就会失去公信力,更谈不上为公民服务,第三是文化浮躁,这也与我们当前的大环境有关。最后一点是新闻工作者缺乏自律。
  重建新闻专业主义,首先要建立相对完善的新闻体制和监督机制,其次新闻工作者也要加强自我管理,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缺失并不是因为道德素质低下造成的,但如果新闻工作者加强自律,注重职业道德建构,将新闻专业主义理念运用到新闻事业中,新闻事业会更有前景。同时新闻单位内部也要加强管理,奖赏分明重申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及内涵。
  三、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在中国的发展展望
  新闻专业主义从提出到发展,质疑声从未间断。客观性是新闻专业主义最突出的特点,它要求准确报道新闻事实。因为从信息变为新闻,并不是从现实中直接产生的自然现象,而是人的主观行为。而新闻工作者做出的新闻产品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选择,新闻事业作为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也受其他社会子系统的左右,当然也做不到真正的客观公正。
  我国的新闻业是我国人民的耳目喉舌,是联系党和人民的纽带和桥梁。这一性质决定我国新闻媒介的主要任务是为党和人民服务。因此,我们所讲的新闻专业主义应该是在保证党和人民利益的前提下的新闻专业主义。主导新闻业的观念主义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以西方经验,特别以美国为经验的专业理念很难主导中国新闻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新闻业的属性上我们更应该回归它的公共属性,这也是我们奉行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所在。中国并不需要全盘西化的新闻专业主义,我们需要的是与我国实际情况结合的新闻专业主义,是在市场机制和宣传机制内并存的新闻专业主义,脱离中国当下的环境,我们所讲的新闻专业主义会成为空中楼阁。
  学者杨保军将我国新闻专业主义的走向概括为“发展新闻专业主义”。他认为中国应该实行新闻主义,既不等同于90年代以前的宣传新闻主义,也不是美国所讲的新闻专业主义,更不是媒介现在所奉行的商业新闻主义,而是一种有中国时代特色,并与宣传新闻主义相联系的发展新闻专业主义。④□
  参考文献
  ①郭镇之,《舆论监督与西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主义》[J].《国际新闻界》,1999(5)
  ②关严,《试论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四大源流》[J].《新闻研究导刊》,2012(3)
  ③朱清河,《“群众办报”的逻辑起点与未来归宿》[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3)
  ④杨保军,《当代中国主导新闻观念的可能选择:发展新闻专业主义》[J].《新闻学研究》,2013(3)
  (作者单位:运城学院)
  责编:周蕾

政治家办报历史由来(四)
浅析新闻专业主义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普及,大量虚假新闻乘虚而入。在这种情况下,新闻专业主义便成了解救国内新闻业职业道德问题的一剂良药。作为新闻工作者“要想在政府和市场之间保持清醒,除了正直和敏感外,还必须专业”。所以,在此重提新闻专业主义尤显必要。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职业道德;真实;客观
  1 新闻专业主义的由来
  新闻专业主义是资产阶级新闻学的重要概念,也是西方新闻工作者恪守的最主要的新闻职业规范。那么,它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呢?
  黄旦在《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对西方大众传播者研究历史的解读》一文中这样说到,“尤其是1896年阿道夫・奥克斯(Adolf Ochs)掌管《纽约时报》后所基本形成的新闻信息模式,则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根源”。即不走煽情主义,坚决反对新式新闻事业的通俗化特色,抨击黄色新闻记者。
  很多学者认为,新闻专业主义是美国政党报纸解体之后在新闻同行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公共服务”信念,是改良时代行政理性主义和专业中立主义总趋势的一个部分。一战后,专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美国新闻工作者开始寻找适当的专业规范。二战结束,以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为首的出版自由委员会在其经典性的《一个自由和负责的报业》文件中正式号召新闻媒介专业化。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专业主义在多种力量的博弈中逐渐确立。从此之后,记者走街串巷的“包打听”形象得到了改观,跟律师、医生一样有了较高的社会地位,媒体也有了尊严。
  2 新闻专业主义的内涵
  新闻专业主义是西方媒体为了摆脱政党控制,免于沦为政党政治工具,而借助技术进步与商业的兴起之机重新定位、谋求新发展的基础,是西方媒介去政治化的集中表现。于我们而言,新闻专业主义是一个“舶来品”,它独立于任何权威之外,且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和强烈的反权威精神。它坚守客观性理念、自由与责任的观念、服务公众的意识以及自律和他律的原则体系,要求记者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去报道事实,挖掘事实的真相,把事实的原生态展现在读者面前。
  2.1 客观性理念
  客观性理念,就是指新闻报道中的客观性原则。它要求对事实进行准确的报道,禁止在报道中公开地采取立场;要将“客观事实”和“主观意见”区别开来。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在报道中要做到无党派色彩、不抱成见或持偏见、不固执己见,不牵涉个人利益、只相信事实。
  2.2 自由与责任的观念
  中国新闻专业主义起步晚、发展缓慢,言论自由、新闻自由都没有能够很好地实现。而今对自由的思考更多的应该是自由与责任的关系,即报刊的自由理论以及社会责任论的思考。报刊必须是有责任的,报刊必须自由地致力于保持和发展一个自由的社会,必须承担满足公众的需要和保持市民的权利,并且保持几乎被遗忘了没有报刊发表自己意见的人的权利。
  2.3 服务公众的意识以及自律和他律的原则
  公共服务涵盖了竭诚“公共服务”、守护“公共利益”和建筑“公共领域”,这些内容表明营利并不是媒体的全部,它还是“群众的口舌”。这就意味着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有为公众服务的决心和不受利诱的公益心,还需要不畏强势,根据公众的需求提供客观、准确、生动的新闻评论。自律和他律,关系到的主要是新闻道德问题及新闻专业的伦理问题。
  3 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
  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不长,在中国可追溯到近代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于1926年接办的新《大公报》时期。1942年,《解放日报》改版标志着党的新闻事业的完善,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群众办报”和“政治家办报”的思想。社会主义改造后,建立了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体制,建立起了以党报为主体的公营报刊网和国家通讯社网、国营广播电视台。自此,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无疾而终,在随后30年的发展中被置换为苏联的党报思想
  改革开放后,政治环境较为宽松,呈现出“政治家办报、企业家办报和专业主义办报”交错的局面。在这种特定的语境中,新闻从业者建构专业主义话语面临“党对媒体的控制、市场对媒体的诱惑和支配、专业服务意识对媒体自主的压力”三股相互推拉的力量,从而导致了中国的新闻专业主义在话语实践中只能具有“局域化和碎片化的呈现”,尚未形成符合国情的、成熟完备的理论框架。
  4 新闻专业主义中国化的思考
  “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是中国传媒业双重属性的具体运作模式。该模式造就过中国传媒业的繁荣,也深深地困扰着它的发展。李良荣对中国新闻体制改革进行了突破性的构想:中国的新闻体制改革应该形成“党的喉舌”的新闻媒体和非“党的喉舌”的新闻媒体两大阵营。而新闻专业主义要想在中国开花结果,就必须对其进行本土化改造。他认为,当今的“喉舌论”适用于“小圈”,即对党报党刊实行特殊的政策并给予保护,以充分发挥“党的耳目喉舌”的作用,而其他媒体则应进入市场接受洗礼。
  经济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因。媒体经济独立则是新闻专业主义得以产生的物质基础。纵观中外新闻发展史,新闻专业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现实存在的事物,主要得益于市场化经营在新闻业中的运用。市场化的经营帮助新闻业实现了经济独立, 使其摆脱了其他利益集团的束缚,保持了媒体的独立。
  [参考文献]
  [1]陈文高.《论新闻专业主义及其本土化策略》.《求索》.2007.2.
  [2]胡辉平.《新闻专业主义的本土化探寻》.《巢湖学院学报》,2011.5.
  [3]关琮严,杨丽娟.《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新闻研究导刊》,2012.3.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55706/

推荐访问:坚持政治家办报 政治家办报的意义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