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南北短长亭刘秉忠阅读答案鉴赏

来源:百科 时间:2016-03-21 12:24:03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百科】

第一篇:《2016高考语文测试题 专题检测11 诗歌鉴赏--古诗(含详细解析)》

专题检测(十三)

古代诗歌鉴赏(词、曲)

(时间:90分钟 满分:95分)

1.(2014·山西太原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11分)

临江仙

元好问

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注】 李辅之是元好问的朋友。齐州即东州,今山东济南。济源,今河南济源。作者写此词前三年曾与李辅之两次畅游济南大明湖。

(1)上片是如何表现“江山如画”的特点的?请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下片的关系角度,简要分析作者的情感。(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这是一首写景寄情之作。上片写初秋的大明湖,“荷叶荷花”一绿一红,以鲜明的色调突出新秋大明湖的美景,而“红妆”“翠盖”则呼应开篇的“荷花”“荷叶”。在红绿掩映之间,湖上泛舟之人,真是十分惬意。作者沉浸在对昔日的美好回忆之中,如画的江山,风流的人物,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欣喜欢畅之感。

(2)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既表达了与友人团聚的欢乐,又写出与之天各一方的离别的惆怅。上片反复提及景致之美,可见对两次游

湖仍记忆犹新。下片与上片所写不同时、不同地,道出了对分别三年的友人的思念:“千里故人千里月”,写两人的分离;“一尊白酒寄离愁”,表达了对李辅之的离愁别念;最后借流水寄言、寄情。全词以写景入手,导入感情的抒发,以景写人,因景抒怀。乐景哀情,一扬一抑,情感变化起伏迭宕,其景其情,均秉笔直书,把二人的深厚友情推到了极点。

答案:(1)选择了初秋季节大明湖上的荷叶、荷花、木兰舟等意象来突出表现“江山如画”的特点;然后用比喻的手法把荷花比作“红妆”,把荷叶比作“翠盖”,色彩鲜明。

(2)上片是回忆与李辅之游大明湖时的得意情景,下片是写与友人分别后只能借酒寄托离愁的现实,以美好回忆反衬今之离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2.(2014·天津十二区县一联)阅读下面的词,按要求做答。(8分)

南乡子

刘秉忠

南北短长亭,行路无情客有情。年去年来鞍马上,何成!短鬓垂垂雪几茎。

孤舍一檠灯,夜夜看书夜夜明。窗外几竿君子竹,凄清,时作西风散雨声。

(1)分析上片作者的情感。(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灯”的意象耐人寻味,请结合词句分析其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词尾句与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有何异同?试作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这首词所写实为作者数十年鞍马劳顿、漂泊天涯的生活感受。刘秉忠才学出众,十七岁即为节度府令史,未几弃去。不久又从天宁虚照禅师剃度为僧,后随海云禅师入见忽必烈,开始了他随元世祖南北征战、四处奔波的生涯,直到五十五岁时才结婚成家,五年后辞世。词中的情感全由作者这种真实的生活经历中来。“南北长短亭”写羁旅漂泊之意,“行路”漫漫不尽,令人生愁,因此作者谓之“无情”。第三句写“年去年来”的羁旅之苦。一语“何成”,已见作者憾恨之深;几许“雪茎”,更衬出其悲愁之重。长路漫漫,归期遥遥,匆匆行旅间,鬓丝已染霜雪而事业却无所成——游子漂泊的愁苦、憾恨与困惑就这样一层层地被推向了极致,弥漫于词中。

(2)下片着重描写游子漂泊中孤清之怀。首二句述其寒夜读书的情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诗“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句似为作者所本,不过词中所写当为作者生活实情的描述。其中“灯”的意象是耐人寻味的。它照明的不仅是羁旅中的孤舍,实际上更有作者那颗孤寂的心。在漫漫旅途上,也只有“书”能给他以慰藉,让他得以超脱那难忍的孤独和愁苦。有了这“一檠灯”,整个凄寒的词境也顿然增添了几分暖意,同时,这灯下夜读的情节也向人们展示了作者清高雅逸的襟怀,下句中的“窗外几竿君子竹”即是这种襟怀的象征。

(3)“窗外几竿君子竹”向人们展示了作者清高雅逸的襟怀,“凄清”一词很准确地道出了竹子那身处孤寒之境却不失清雅风韵的品质。作者在此直道“君子竹”,其深意便在于表达对不为时困而凛然有节的古君子之风的仰慕与追求。煞尾处“时作西风散雨声”又从听觉感受上来写竹:西风飒飒,竹叶簌簌,好似风吹雨散一般。字

里行间透露出的是“君子竹”那潇洒无畏的风神,传达出的是作者不惧孤寒不夺雅志的精神。

答案:(1)作者不仅有无休止的漂泊(行役、羁旅)之苦,更有一种老大无成(功业无成、年华老去)而生命虚耗的憾恨。

(2)灯照亮了羁旅中的孤舍,灯下读书给整个凄寒的词境增添了几分暖意,慰藉了作者孤寂愁苦的心。(从词意、意境、情感三个角度考虑即可)

(3)同:都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都营造了凄清之境)异:李词借梧桐表达的是国破家亡的愁苦之情,本词借“君子竹”传达出不惧孤寒的高洁志向。

3.(2014·湖北荆州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三登乐

范成大

今夕何朝,披岫幌①、云关重启。引冰壶②、素空似洗。卷帘中、攲枕上,月星浮水。天镜夜明,半窗万里。

盼庭柯、都老大,树犹如此。六年前、转头未几。唤邻翁、来话旧,同篘新蚁③。秉烛夜阑,又疑梦里。

【注】 ①岫幌:山洞居室的窗户,也泛指窗子。②冰壶:指月亮或月光;下文的“天镜”也指明月。③篘(chōu):一种竹制的滤酒器具,也指过滤酒;蚁:新酒上的浮渣。

(1)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派静谧、澄澈、辽阔的夜空景象。词人打开窗子,半卷窗帘,斜靠在枕上,窗外夜空澄澈如洗,星月浮动;皓月当空,清辉万里。

(2)这首词通过描写夜空和月下庭柯的景色,抒发了词人对宇宙、生命的感悟。①上阕描绘了夜空的广袤静谧景象,感慨宇宙的深邃永恒;②下阕看到庭院中老去的树,想到六年的时光转头即逝,抒发了生命短促、世事无常的感伤;③尾句词人夜深秉烛,难以入眠,恍若梦里,也有人生如梦、一切皆虚幻的感叹。

4.(2014·河北保定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11分)

丑奴儿令

促养直①赴雪夜溪堂之约

康与之

冯夷②剪碎澄溪练,飞下同云③。著地无痕,柳絮梅花处处春。 山阴此夜明如昼,月满前村。莫掩溪门,恐有扁舟乘兴人。

【注】 ①养直:苏庠,字养直,号后湖病民,能词。②冯夷:河神名,又称“河伯”。③同云:云成一色,天将下雪之景,一称“彤云”。

(1)词的上阕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莫掩溪门,恐有扁舟乘兴人”表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想象。诗人想象天上有溪流澄澈如白练,河神把白练剪碎,撒下,形象传神地描绘出漫天大雪、雪花片片洁白飞舞之景,

第二篇:《高三语文-省前中高复2014届高三二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教师版)》

2014届江苏省省前中高三高复语文二模适应性测试教师版

2014.4.17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油坊(fāng) 羞赧(nǎn) 清冽 名声凋敝 ..

B.精髓(suǐ) 缱绻(quǎn) 馋言 黯然销魂 ..

C.蕴藉(jiè) 泄露(lù) 璀璨 金榜提名 ..

D.戆直(zhuàng) 渐(jiān)染 蛊惑 山清水秀 ..

答案:D

2.下面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3分)

A.漂亮、时尚而又有个性的手机越来越多,这对青年人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他们可以

择善而从,选择适合自己的最好手机。 ....

B.十年,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只是吉光片羽;然而,对于处在二十一世纪初的社会而言,....

已经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C.随着电脑的不断普及,现在的中学生更加轻视书写能力的培养,字写得东倒西歪,龙飞凤...

舞,潦草不清,这主要是思想上对书写的认识不足所致。 .

D.大学自主招生很火,但是否适合参加“自招”还需深思熟虑,瞻前顾后,建议考生正确估....

计自己的实力,慎重报考。

答案:D (A项“择善而从”是指采纳正确的意见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执行。对象用错。

B项“吉光片羽”原指神兽的一小块毛皮,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C项龙飞凤舞:形容山势

蜿蜒雄壮,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D“瞻前顾后”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

也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3.用一句话提炼下面材料的主要观点。(不超过15字,4分)

没有人做过定量的统计,告诉我们报纸出产的新闻在整体新闻中所占的比例。可是,随机找

南乡子·南北短长亭刘秉忠阅读答案鉴赏

些资深读者估计,他们说这个比例不会低于80%。可能电视的影响力更大,但根据笔者在

央视工作的经验,电视记者常常是在报纸上找新闻。再看大家鼓吹甚力的新媒体,有多少妙

笔生花的博客评论是建立在报纸提供的新闻上的?虽然微博、微信、社交媒体的有用性毋庸

置疑,但这些服务的用户大多不会遵循报业的新闻标准。所以虽然新媒体有着海量的内容,

但真正高质量的内容还是少之又少。

答案:高质量(严肃)的新闻多来自报纸。(“高质量”“新闻”“多”“报纸”各1分 )

4.结合本段文字,请以平买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用过25个字。(5

分)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针对儿童的“爱国教育”中,人们常常将“爱国”变成响亮却

空洞的口号,使它由于一再重复而变得黯然失色、平淡无奇。他说到:“要使祖国这个词能

够让儿童一听到它就激动得心跳,那就必须——形象地说——悉心地耕耘儿童意识的土壤,并且用美的种子来进行播种。” 参考答案:认真研究儿童心理,将爱国教育融合在审美教育中(后一句写成“使爱国教育

具有审美性”“使爱国教育拥有美感”亦可)。(一点2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云字行祖,甘陵人也。性好学,善阴阳。初举孝廉,再迁白马令。

桓帝延熹二年,诛大将军梁冀,而中常侍单超等五人皆以诛冀功并封列侯,专权选举。

又立掖庭民女亳氏为皇后,数月间,后家封者四人,赏赐巨万。

是时地数震裂,众灾频降。云素刚,忧国将危,心不能忍,乃露布上书,移副三府,[1]

曰:‚臣闻皇后天下母,德配坤灵,不得其人则地动摇宫。比年灾异,可谓多矣,皇天之戒,

可谓至矣。班功行赏,宜应其实。梁冀虽持权专擅,虐流天下,今以罪行诛,犹召家臣扼杀之耳。而猥封谋臣万户以上,高祖闻之,得无见非?西北列将,得无解体?孔子曰:‘帝者,

谛也。’今官位错乱,小人谄进,财货公行,政化日损,尺一拜用不经御省。[2]是帝欲不谛..

乎?‛帝得奏震怒,下有司逮云,诏尚书都护剑戟送黄门北寺狱,使中常侍管霸与御史廷尉

杂考之。 .

时弘农五官掾杜众伤云以忠谏获罪,上书愿与云同日死。帝愈怒,遂并下廷尉。

大鸿胪陈蕃上疏救云曰:‚李云所言,虽不识禁忌,干上逆旨,其意归于忠国而已。昔

高祖忍周昌不讳之谏,成帝赦朱云腰领之诛。今日杀云,臣恐剖心之讥[3],复议于世矣。

故敢触龙鳞,冒昧以请。‛太常杨秉﹑洛阳市长沐茂﹑郎中上官资并上疏请云。帝恚甚,有

司奏以为大不敬。诏切责蕃﹑秉,免归田里;茂﹑资贬秩二等。时帝在濯龙池,管霸奏云等

事。霸诡言曰:‚李云野泽愚儒,杜众郡中小吏,出于狂戆,不足加罪。‛帝谓霸曰:‚帝欲

不谛,是何等语,而常侍欲原之邪?‛顾使小黄门可其奏,云﹑众皆死狱中。 .

后冀州刺史贾琮使行部,过祠云墓,刻石表之。

论曰:礼有五谏,讽为上。李云草茅之生,不识失身之义,遂乃露布帝者,班檄三公,.

至于诛死而不顾,斯岂古之狂也!夫未信而谏,则以为谤己,故说者识其难焉。

《<后汉书>卷五十七》

【注释】[1]露布:文书不封口。移副三府:抄录了副本,移送三府。三府,谓太尉、

司徒、司空府。[2]尺一拜用不经御省:不经皇帝过目就颁布诏书。[3]剖心之讥:纣王因

比干剖心之事而遭受非议。

5.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是帝语不谛 谛:细察,详审 .

B.使中常侍管霸与御史廷尉杂考之 考:考察 .

C.而常侍欲原之邪? 原:宽恕 .

D.礼有五谏,讽为上 讽:讽谏 .

5.B(考,通假字,拷问)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李云面对频发的灾难,他担忧朝廷的安危,于是直言上书。

B.李云认为现在官位错乱,奸佞小人靠谄媚做官,公开进行货物买卖。

C.李云获罪后,很多人主动为他请命,皇帝因感动于众人的诚心,才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D.后世的评论者,非常欣赏李云的行为,认为李云的直谏是五谏中的最高境界。

6.A(B“公开进行货物买卖”错误C皇帝没感动于众人的诚心,只是答应了管霸的请求。

D论者否定李云的直谏,认为讽谏为最高)南乡子·南北短长亭刘秉忠阅读答案鉴赏

7、请用两个短语概括李云的主要性格特征。(共不超过10个字)(3分)

答案:忠君爱国,狂放刚直(狂戆、敢于直言亦可)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高祖闻之,得无见非?(3分)

(2)虽不识禁忌,干上逆旨,其意归于忠国而已。(3分)

(3)后冀州刺史贾琮使行部,过祠云墓,刻石表之。(4分)

8.(10分)

(1) (3分)高祖得知了这种情况,该不会责怪我们吧?(得无,见,非)

(2) (3分)虽然不知道禁忌,冒犯皇上,违逆了旨意,他的本意属于忠于朝廷罢了。(一

句1分,后面两句句意理解错,第一句不给分。)

(3) 后来冀州刺史贾琮巡视管辖区域,经过李云的墓地拜祭了他,刻了石碑表彰他。(行部,

过,祠,表)

【参考译文】

李云,字行祖,甘陵人。本性喜欢学习,擅长阴阳历算。起初被举荐为孝廉,两次升迁

做了白马令。

桓帝延熹二年,诛杀了大将军梁冀,中常侍单超等五人都因为诛杀梁冀有功而一起被封

为列侯,专门掌管选拔举荐人才。又立掖庭民女亳氏做了皇后,几月内,皇后家有四个人受

到了封赏,赏赐的财物上万。

这时大地多次地震裂开,各种灾难多次降临。李云本性刚直,忧虑国家将要危险,内心

不能容忍,于是上了一封不封缄的文书,又抄录了副本,移送三府。文书中写道:“我听说

皇后是天下百姓的母亲,她的美好品德可与大地的灵气相比配,如果不能够拥有这样的皇后

就会地动山摇,朝廷不稳。连年的灾难和反常现象,可以说太多了,上天的告诫,可以说已

经到了极限。论功进行赏罚,应该与那实际情况相符合。梁冀虽然把持大权很专制,虐待天

下百姓使其流离失所,现在凭借罪行进行了诛杀,还应召集他的家臣,封杀他们。但是却随

便给谋臣万户以上的封赏,高祖得知了这种情况,该不会责怪我们吧?守卫西北的大将该不

会人心离散吧?孔子说‘皇帝是深思洞察之人。’现在官位错乱了,奸佞小人靠谄媚做了官,

公开以货财行贿,政治风气日益变坏,颁布诏书皇帝却不过目。这是皇帝想不做深思洞察的

人了吗?”皇帝得到奏疏后非常愤怒,下令有关部门抓捕李云,下令让尚书都护押解到黄门

北寺狱,让中常侍管霸和御史廷尉共同拷问他。

当时,弘农五官掾杜众为李云因忠诚进谏获罪而伤心不已,上书愿意和李云同日死去。

皇帝更加生气了,于是把他一起打入大牢。

大鸿胪陈蕃上疏营救李云,疏中写到:“李云所说的,虽然不知道禁忌,冒犯了皇上,

违逆了旨意,他的本意也是忠于朝廷罢了。以前高祖忍受了周昌的不避讳的进谏,成帝赦免了朱云的冒死责问。现在杀了李云,恐怕剖心的指责,又将在世上传得沸沸扬扬。因此,在下冒着违逆圣意的危险来向您请求。”太常杨秉﹑洛阳市长沐茂﹑郎中上官资也一起上书为李云请求。皇帝很是怨恨,主管官员上奏认为那些人的做法是对皇上的大不敬。下诏严词斥责陈蕃、杨秉,罢免了他们的官职,回家种田;沐茂、上官资被贬官,品级降二等。当时皇帝在濯龙池,管霸上奏李云的事。管霸欺骗皇帝说:“李云本是乡野之中的迂腐儒生,杜众是地方小官,只是狂妄愚直,不值得加重惩处。”皇帝对管霸说:“皇帝想不深思洞察了,这是什么话,你想宽恕他们吗?回头让小宦官准了他们的奏疏,李云、杜众都死在了狱中。

后来冀州刺史贾琮巡视管辖区域,经过李云的墓地拜祭了他,刻了石碑表彰他。

评论说:“礼数上有五种进谏的方式,讽谏是最高层次的进谏。李云是乡野一介书生,不懂得丧失生命的意义,于是上不封缄书给皇帝,并将其副本送到三公府,以致被诛杀而不顾及,这难道只是古代的狂人吗!不被信任地进谏,就会认为是诽谤自己,所以谈论者是认识到了进谏的难处啊。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乡子〃南北短长亭

刘秉忠

南北短长亭,行路无情客有情。年去年来鞍马上,何成!短鬓垂垂雪几茎。

孤舍一檠灯,夜夜看书夜夜明。窗外几竿君子竹,凄清,时作西风散雨声。

(1)分析上阕作者的情感。(2分)

(2)“灯”的意象耐人寻味,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3分)

(3)本词尾句与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在表情达意上有何异同,试作分析。(5分) ..

9. (1)(2分)主人公不仅有无休止的漂泊(行役、羁旅)之苦(1分),更有一种老大无成(功业无成、年华老去)而生命虚耗的憾恨(1分)。

(2)(3分)灯照亮了羁旅中的孤舍(1分),灯下读书给整个凄寒的词境增添了几分暖意(1分),慰藉了主人公孤寂愁苦的心(1分)。(从词意、意境、情感三个角度考虑即可)

(3)(5分)同:都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作结。(或都营造了凄清之境)(2分) 异:李词借梧桐表达的是国破家亡夫死(孤独寂寞、天涯沦落)的愁苦之情(1分),本词借“君子竹”传达出词人不惧孤寒的高洁志向(2分)。

四、10.名篇名句默写南乡子·南北短长亭刘秉忠阅读答案鉴赏

(1)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_______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2)曲终收拨当心画,_________________。(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南乡子·南北短长亭刘秉忠阅读答案鉴赏

(3)高者挂罥长林梢,_________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南乡子·南北短长亭刘秉忠阅读答案鉴赏

(4) ?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5)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6)至若春和景明,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7)正其义不谋其利, 。(《汉书》)

(8) ,大礼不辞小让。 (《史记》)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也是水湄

张晓风(台湾)

(1)那条长几就摆在廊上。

(2)廊在卧室之外,负责数点着有一阵没一阵的晚风。

(3)那是四月初次燥热起来的一个晚上,我不安地坐在廊上,十分不甘心那热,仿佛想生气,只觉得越来越不负责,就那么风风雨雨闹了一阵,东渲西染地抹了几许颜色,就打算草草了事收场了。

(4)这种闷气,我不知道找谁去发作。

(5)丈夫和孩子都睡了,碗筷睡了,家具睡了,满墙的书睡了,好象大家都认了命,只有我醒着,我不认,我还是不同意。春天不该收场的。可是我又为我的既不能同意又不能不同意而懊丧。

(6)我坐在深褐色的条几上,几在廊上,廊在公寓的顶楼,楼在新生南路的巷子里。似乎每件事都被什么阴谋规规矩矩地安排好了,可是我清楚知道,我并不在那条几上,正如我规规矩矩背好的身份证上长达十几个字的统一编号,背自己的邻里地址和电话,在从小到大的无数表格上填自己的身高、体重、履历、年龄、籍贯和家庭。

(7)可是,我一直知道,我不在那里头,我是寄身在浪头中的一片空白,在一瞬眼中消失,但我不是那浪,我是那白,我是纵身浪中而不属于浪的白。

(8)也许所有的女人全是这样的,象故事里的七仙女或者田螺精,守住一个男人,生儿育女,执一柄扫把日复一日地扫那四十二坪地(算来一年竟可以扫五甲地),象吴刚或薛西佛那样擦抹永远擦不完的灰尘,煮那象‚宗教‛也象‚道统‛不得绝祠的三餐。可是,所有的女人仍然有一件羽衣,锁在箱底。她并不要羽化而去,相信自己曾是有羽的,那就够了。

(9)如此,那夜,我就坐在几上而又不在几上,兀自怔怔地发呆。

(10)报纸和茶绕着我的膝成半圆形,那报纸因为刚分了类,看来竟象一垛垛的砌砖,我恍惚成了俯身城墙凭高而望的人,柬埔寨在下,越南在下,孟加拉在下,乌干达在下,‚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故土在下……

(11)夜忽然凉了,我起身去寻找披肩把自己裹住。

(12)一钵青藤在廊角执意地绿着,我大部分的时间都不肯好好看它,我一直搞不清楚,它到底是委屈的还是悲壮的。

(13)我决定还要坐下去。

(14)是为了跟夜僵持?跟风僵持?抑是跟不明不白就要消失了的暮春僵持?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不要去睡,而且,既不举杯,也不邀月,不跟山对弈,不跟水把臂,只想那样半

第三篇:《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2014届高三毕业班联考(一)(语文)(WORD版)》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2014届高三毕业班联考(一)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

钟。第Ⅰ卷 1至 5页,第Ⅱ卷6至10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案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填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琥珀(bò) 芜(wú)杂 舷(xián)窗 严惩(chéng)不贷 ....

B. 翩跹(qiān) 迤(yǐ)逦 躯壳(ké) 众矢之的(dì) ....

C.椒(jiāo)兰 仍(réng)然 梦魇(yǎn) 偃(yǎn)旗息鼓 ...

D. 熨(yùn)帖 熟稔(rěn) 执拗(niù) 岿(kuī)然不动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污告 园舞曲 卷帙浩繁 化干戈为玉帛

B. 掣肘 洽谈会 茹毛饮血 事实胜于雄辩

C. 肄业 白内瘴 飒爽英姿 口慧而实不至

D. 荣膺 舶来品 阴谋鬼计 水至清则无鱼

3. 下列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有人曾同我争论:中国的 是建设现代物质文明,然后才谈得上疗治文明

的 。我只能怯生生地问道:难道几代人的灵魂寻求是无足轻重的吗?我承认我不

是 , 我能感觉到时代的两难困境:野蛮的符咒尚未挣脱,文明的压抑接踵

而至。

A.燃眉之急 诟病 理直气壮 所以

B.当务之急 诟病 义正词严 因为

C.当务之急 弊病 理直气壮 因为

D.燃眉之急 弊病 义正词严 所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义务教育“减负新规”虽然对中小学教辅材料作出了规定,但家长们似乎对此不“领

情”,为孩子买书的热情不减。

B.在当选总书记之后,习近平的公开回信主要面向青年学生,主题性也更加明确,“中国

梦”成为他给学生写信时最常提及的概念。

C. 通过本土文化与外来文明的碰撞融合,形成了天津深厚的文化积淀,也催生了天津成

为近代中国戏剧的发源地。

D.托尔斯泰晚年背负行囊孤独地走在弯曲的小径上,感受到世人无法感受的世界,因此

他才成为一代大师,开始了精神流放。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乐府诗属于古体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标题有的加上“歌”“行”“引”“曲”等名称,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B.艾青原名蒋海澄,1936年艾青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大堰河》,长诗《大堰河——我的

保姆》是他的成名作。

C.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的小说总集为《人间喜剧》,其中塑造的葛朗台已成为

世界文学宝库中的吝啬鬼形象。

D.西汉文学家贾谊的史论《过秦论》,论述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其目的是给汉文

帝的政治改革提供借鉴。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华教与中国传统信仰南乡子·南北短长亭刘秉忠阅读答案鉴赏

郭沂

世界上大多数民族的信仰为宗教,故其终极价值是宗教性的和非理性的,如西方文明中

的基督教、伊斯兰文明中的伊斯兰教等;而中国人的信仰则宗教、人文并行,故其终极价值

为宗教性和人文性并行,非理性与理性齐驱,而尤以人文信仰或理性信仰为主。我归之于五

个部分:华教、儒家、道家、佛教和文学艺术,其中华教和佛教属宗教信仰,儒家、道家和

文学艺术属人文信仰。这五个方面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主要组成部分。

何谓华教?有学者指出,在中国传统社会,除了道教和佛教外,还有另一种更重要的宗

教。它不但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主体宗教,而且一直高居国教的地位,是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宗

教情怀的正宗大教。如果说道教和佛教是一种团体性宗教,只为部分中国人所信仰,那么这

种宗教则是一种全民宗教,为中华民族几乎所有成员所信仰。因此,我依照犹太教、印度教

等以民族名称命名的先例,称之为‚华教‛。

华教包含以下主要内容。第一,上天崇拜。‚天‛不仅是自然之天、宗教之天,也是义

理之天。它是信仰和理性的统一体,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已远远超出上帝在西方文化中

的地位。第二,祖先崇拜、民族始祖崇拜与圣贤崇拜。祖先是我们生命所由来。民族始祖崇

拜由祖先崇拜衍化而来,民族祖先就像家族祖先保佑其家族成员一样会保佑民族。圣贤崇拜

的对象是往圣先贤。他们是中华民族文化意义上的祖先,故圣贤崇拜仍可看作祖先崇拜的进

一步衍化,第三,图腾崇拜、自然崇拜与社稷崇拜。这些都可归为自然神灵崇拜。图腾崇拜

的对象是作为民族祖先的动物和植物,而社稷崇拜的对象则为土神和谷神。至于日月、风雨、

雷电、山川、树木等,都可成为自然崇拜的对象。它们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理基础,也是

人们的精神寄托。第四,巫术、卜筮和方术。第五,郊社制度、宗庙制度以及其他祭祀制度。

第六,经典。华教的经典为孔子编订的六经。《庄子〃天下》曾说古之道术‚在于《诗》《书》

《礼》《乐》者‛。这里的‚古之道术‛实际上就是中国原生态的宗教母体。从《天下》的描

述看,六经为华教之载体。第七,社会习俗和传统节日。这是上述种种宗教崇拜的表现形式,

蕴涵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

华教的至上神是天,而只有皇帝才可称为‚天子‛,有权力祭祀上天,所以皇帝不但是

最高的政治统治者,也是最高的宗教权威。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华教又衍化出许多自成一体的宗教形式。可以说,中国本土宗教

多与华教存在血缘关系,属华教支裔,应归为华教家族,其中最突出的是儒教和道教,但更

多地被当今学者称为‚民间宗教‛。

在这里,我们需要厘清‚儒教‛这个概念。‚儒学‛和‚儒教‛这两个概念并行不悖,

‚儒教‛不能代替或涵盖‚儒学”,因为儒教和儒学有各自的界限,二者的关系犹如道教和

道家的关系,即儒学是一种学术体系,而儒教是一种宗教。就像佛教有庙宇、道教有道观一

样,儒教也有宗教场所孔庙(文庙)。

儒教和道教一方面孕育于华教,另一方面又分别是儒学和道家的宗教化,所以有两个源

头。因此,既可以归之于华教系统,又可以归之于儒家或道家系统。

儒、释、道是中国人的信仰系统。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已经为华教、儒家、道家和佛教

所浸润,甚至可以说就是这些信仰系统的表现形式,所以也起到了信仰的作用。当遇到挫折

时,人们去拜神,但中国古代的许多士大夫却去读《庄子》、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作品

和欣赏书画、古玩等艺术品,从中获得精神寄托,这样文学艺术也可以归到信仰里边了。

宗教信仰和人文信仰相辅相成。一方面二者相互学习,相互渗透。中国的宗教是一种人

文主义宗教,中国的人文主义则是一种宗教人文主义。另一方面宗教信仰和人文信仰分别成

为不同人群的主要信仰形式。以士大夫为代表的社会上层多倾向于人文信仰,而以百姓为主

体的社会下层更青睐宗教信仰。 (文章有删节)

6.下列关于“华教”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华教即中华民族的宗教,如同印度教、犹太教一样以民族命名,是与其他民族宗教并

列的主体宗教。

B.华教、道教、佛教并列,为几乎所有中国人所信仰,是一直高居于国教地位的全民族

性的宗教体系。南乡子·南北短长亭刘秉忠阅读答案鉴赏

C.华教中的自然神灵崇拜包括图腾崇拜、自然崇拜与社稷崇拜,祖先崇拜衍化出圣贤崇

拜、民族始祖崇拜。

D.华教以天为至上神,以皇帝为宗教权威,以孔子编订的六经为载体,以社会习俗和传

统节日等为表现形式。

7.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界多数民族信仰宗教,中国人既信仰宗教又信仰人文。这些信仰同时具有理性与非

理性。

B.在中国人的信仰中,华教、佛教具有宗教性特征,儒家、道家同文学艺术一样具有人

文性特征。

C.中国本土宗教中的华教是反映中华民族的宗教情怀的正宗大教,儒教和道教更多地被

当今学者称为“民间宗教”。

D.宗教信仰与人文信仰相渗透,宗教信仰具有人文色彩,人文信仰具有宗教色彩,两种

信仰各有自己的受众。

8.根据本文的内容,下列推断合理的一项是

A.多数民族信仰宗教,中华民族主要信仰人文,因此相对于本国文化,中国传统信仰的

地位高于其他民族信仰的地位。

B.儒教是一种脱胎于华教的宗教体系,儒教又孕育了儒学这种学术体系,因此,儒学包

含于儒教的范畴之中。

C.无论属于宗教信仰的华教和佛教,还是属于人文信仰的儒家、道家和文学艺术,都在

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中居于重要地位。

D.因为文学艺术属于人文信仰,所以许多人遇到挫折时便从文学艺术作品中获得精神寄

托。

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李云字行祖,甘陵人也。性好学,善阴阳。初举孝廉,再迁白马令。 ..

桓帝延熹二年,诛大将军梁冀,而中常侍单超等五人皆以诛冀功并封列侯,专权选举。.

又立掖庭民女亳氏为皇后,数月间,后家封者四人,赏赐巨万。

是时地数震裂,众灾频降。云素刚,忧国将危,心不能忍,乃露布上书,移副三府,[1]

曰:‚臣闻皇后天下母,德配坤灵,不得其人则地动摇宫。比年灾异,可谓多矣,皇天之戒,.

可谓至矣。班功行赏,宜应其实。梁冀虽持权专擅,虐流天下,今以罪行诛,犹召家臣扼杀之耳。而猥封谋臣万户以上,高祖闻之,得无见非?西北列将,得无解体?孔子曰:‘帝者,

谛[2]也。’今官位错乱,小人谄进,财货公行,政化日损,尺一拜用不经御省。[3]是帝欲

不谛乎?‛帝得奏震怒,下有司逮云,诏尚书都护剑戟送黄门北寺狱,使中常侍管霸与御史

廷尉杂考之。 .

时弘农五官掾杜众伤云以忠谏获罪,上书愿与云同日死。帝愈怒,遂并下廷尉。

大鸿胪陈蕃上疏救云曰:‚李云所言,虽不识禁忌,干上逆旨,其意归于忠国而已。昔

高祖忍周昌不讳之谏,成帝赦朱云腰领之诛。今日杀云,臣恐剖心之讥[4],复议于世矣。.

故敢触龙鳞,冒昧以请。‛太常杨秉﹑洛阳市长沐茂﹑郎中上官资并上疏请云。帝恚甚,有

司奏以为大不敬。诏切责蕃﹑秉,免归田里;茂﹑资贬秩二等。时帝在濯龙池,管霸奏云等

事。霸诡言曰:‚李云野泽愚儒,杜众郡中小吏,出于狂戆,不足加罪。‛帝谓霸曰:‚帝欲

不谛,是何等语,而常侍欲原之邪?‛顾使小黄门可其奏,云﹑众皆死狱中。 .

后冀州刺史贾琮使行部,过祠云墓,刻石表之。 .

论曰:礼有五谏,讽为上。李云草茅之生,不识失身之义,遂乃露布帝者,班檄三公,.

至于诛死而不顾,斯岂古之狂也!夫未信而谏,则以为谤己,故说者识其难焉。

《<后汉书>卷五十七》

【注释】[1]露布:文书不封口。移副三府:抄录了副本,移送三府。三府,谓太尉、

司徒、司空府。[2] 谛:深思洞察。[3]尺一拜用不经御省:不经皇帝过目就颁布诏书。[4]

剖心之讥:纣王因比干剖心之事而遭受非议。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再迁白马令 再迁:两次升迁 ..

B.使中常侍管霸与御史廷尉杂考之 考:考验 .

C.而常侍欲原之邪? 原:宽恕 .

D.礼有五谏,讽为上 讽:讽谏 .

10.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皆以诛冀功并封列侯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

B.不得其人则地动摇宫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C.复议于世矣 得复见将军于此 ..

D.刻石表之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

11.下列各项中表现李云忠君爱国的一项是

A.性好学,善阴阳

B.乃露布上书,移副三府

C.故敢触龙鳞,冒昧以请

D.出于狂戆,不足加罪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李云,本性刚直,心忧天下,面对频发的灾难,他担忧朝廷的安危,于是直言上书。

B.李云认为现在官位错乱,奸佞小人靠谄媚做官,公开进行货物买卖。

C.李云获罪后,很多人主动为他请命,皇帝因感动于众人的诚心,才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D.后世的评论者,非常欣赏李云的行为,认为李云的直谏是五谏中的最高境界。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

四、(21分)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班功行赏,宜应其实。(2分)

(2)高祖闻之,得无见非?(3分)

(3)虽不识禁忌,干上逆旨,其意归于忠国而已。(3分)

14.阅读下面的词,按要求作答。(8分)

南乡子〃南北短长亭

刘秉忠

第四篇:《南乡子·南北短长亭刘秉忠阅读答案鉴赏》

南乡子·南北短长亭刘秉忠阅读答案鉴赏

刘秉忠

南北短长亭,行路无情客有情。年去年来鞍马上,何成!短鬓垂垂雪几茎。

孤舍一檠灯,夜夜看书夜夜明。窗外几竿君子竹,凄清,时作西风散雨声。

(1)分析上阕作者的情感。(2分)

(2)“灯”的意象耐人寻味,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3分)

(3)本词尾句与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有何异同,试作分析。(3分)

南乡子·南北短长亭刘秉忠阅读答案鉴赏

(1)(2分)主人公不仅有无休止的漂泊(行役、羁旅)之苦(1分),更有一种老大无成(功业无成、年华老去)而生命虚耗的憾恨(1分)。

(2)(3分)灯照亮了羁旅中的孤舍(1分),灯下读书给整个凄寒的词境增添了几分暖意(1分),慰藉了主人公孤寂愁苦的心(1分)。(从词意、意境、情感三个角度考虑即可)

(3)(3分)同:都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都营造了凄清之境)(1分)

异:李词借梧桐表达的是国破家亡的愁苦之情(1分),本词借“君子竹”传达出词人不惧孤寒的高洁志向(1分)。【南乡子·南北短长亭刘秉忠阅读答案鉴赏】南乡子·南北短长亭刘秉忠阅读答案鉴赏

羁旅之感是唐宋词中最常见的内容之一,不过这首小令不同于那类情事虚拟化的作品,词中所写实为作者数十年鞍马劳顿、漂泊天涯的生活感受。刘秉忠才学出众,十七岁即为节度府令史,未几弃去,“决意逃避世事”,遁武安山(今属河北)中,“与全真道者居”。不久又从天宁虚照禅师剃度为僧。后随海云禅师入见忽必烈,遂留之。从此开始了他随元世祖南北征战、四处奔波的生涯,直到五十五岁时才结婚成家,五年后辞世。正因为词中的情感全由作者这种真实的生活经历中来,自然也就显得格外亲切和感人。

相传为李白所作《菩萨蛮》写行人归意云:“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本词起首即由此借来。“短长亭”,短亭、长亭,为古时设在大路边供行人休歇的亭舍。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古诗词中“长短亭”的意象历来是与羁旅漂泊之意连在一起的,本词中作者又进而在前面加了“南北”二字,使这长长的“行路”更显得漫漫不尽令人生愁了,因此作者谓之“无情”。【南乡子·南北短长亭刘秉忠阅读答案鉴赏】文章南乡子·南北短长亭刘秉忠阅读答案鉴赏出自

第五篇:《《南乡子·南北短长亭》阅读答案》

《南乡子·南北短长亭》阅读答案

南乡子·南北短长亭

刘秉忠

南北短长亭,行路无情客有情。年去年来鞍马上,何成!短鬓垂垂雪几茎。

孤舍一檠灯,夜夜看书夜夜明。【《南乡子·南北短长亭》阅读答案】《南乡子·南北短长亭》阅读答案。窗外几竿君子竹,凄清,时作西风散雨声。

(1)分析上阕作者的情感。(2分)

(2)“灯”的意象耐人寻味,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南乡子·南北短长亭》阅读答案】文章《南乡子·南北短长亭》阅读答案出自

参考答案:整理

14.(8分)

(1)(2分)主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end#人公不仅有无休止的漂泊(行役、羁旅)之苦(1分),更有一种老大无成(功业无成、年华老去)而生命虚耗的憾恨(1分)。

(2)(3分)灯照亮了羁旅中的孤舍(1分),灯下读书给整个凄寒的词境增添了几分暖意(1分),慰藉了主人公孤寂愁苦的心(1分)。(从词意、意境、情感三个角度考虑即可)

(3)(3分)同:都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南乡子·南北短长亭》阅读答案阅读答案http://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41405/

推荐访问:南乡子刘秉忠阅读答案 南乡子南北短长亭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