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诗人姜夔的《扬州慢》赏析

来源:古诗词鉴赏 时间:2016-03-21 12:23:40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古诗词鉴赏】

第一篇:《姜夔《扬州慢》赏析与问题思考》

姜夔《扬州慢》赏析与问题思考

原词: 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余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須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一.作者简介:

姜夔(约1155-1221),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波阳县)人。南宋著名诗词作家、音乐家。是南宋唯一词调曲谱传世的杰出音乐家。他的书法也为当时人所称道。 姜夔少年丧父,曾随姊生活。得亲友介绍,就学于诗词名流千岩老人萧德藻夔为人清高,不汲汲于功名,一生困顿。终其身为布衣;但以诗词、音乐及书法与人交往。自青年时期起广为交游,往反羁滞于江淮湖杭之间;结识了当时宿儒名士如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等人。

他每自创词牌,自制新调曲谱,并能吹弹伴和,只有北宋的周邦彦在自作词曲方面,能与他相提并论,世人因称“前有美成,后有尧章”。

姜夔的诗,风格高秀,继承和发展了江西诗派的风韵,有《白石诗集》传世。他的词曲更为后世所推崇。词集《白石道人歌曲》。姜夔和吴文英等成为南宋前期词家婉约派主要代表,强调音乐性,被认为是词家的正宗。姜夔词的风格是:清新峻拔,立意幽远,炼字琢句,倚声协律。 二.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曰,即金兵第二次南侵后的第十五年。词前的小序对写作时间、地点及写作动因均作了交待。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曰的荒凉,追忆昔曰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曰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曰山河残破的哀思。 三、全词赏析

小序末“千岩老人”指老诗人萧德藻。萧赞赏此词是晚些年的事,故小序末句是后加的。“黍离”是《诗·王风》篇名,周大夫经西周旧都,见已荒废作了庄稼地长了禾黍,故作诗吊之。首句“彼黍离离”,“离离”指庄稼繁茂也指心情忧伤。 这首词的特点,写景抒情,多在虚处,沉郁蕴藉,韵味无穷。

1、综观全词,写扬州的过去的盛况,都是虚笔。“淮左名都”,不过耳闻;“竹西佳处”,也非目见;“春风十里”,既不指当时,也不是具体景物,但一组合,显出扬州昔日的繁华。为下文对比铺垫。

2、写扬州的今日,虽是实写,但只用大笔勾勒。善于选择最能表现战后百事萧条的典型事物来淡笔点染,留下开阔空间让读者去想象:说“废池乔木”,说“荠麦青青”,说“清角吹寒”,并用“空”字轻轻一点,一幅城市破败,弦管不闻,人烟稀少的图景便宛然在目。南宋诗人姜夔的《扬州慢》赏析

3、这首词里也没有一个字正面抒情。“厌言兵”的是“废池乔木(树尤如此,人何以堪?)”,惊叹扬州的是“杜郎(面对破败荒凉的扬州城,恐怕再也做不成“扬州梦”,写不出“豆蔻词”了)”,凄冷无声是“月”(所谓“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开无主的是“红药”——用一问,以花的无知称人的有情。

姜夔的词抒情写景,都不执着于具体细致的刻划描绘,总是写得空灵、•疏淡,有时比起慷慨发怒,一泄无余,更能激起读者去进行再创造,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把“予过维扬”的过程写得很有层次,驻、看、闻、想,步步写来,有条不紊。描写中很注意声色(如清角,荠麦等),动静(如波心,空城等),很见作者功力。 思想内容:

叙写金兵入侵对扬州城的严重破坏,抒发悲凉痛惜的思绪。但诗人怀念的是士大夫的野游生活,作品未曾深入接触平民的疾苦。南宋诗人姜夔的《扬州慢》赏析

这首词抒发了诗人《黍离》之悲,作者即事写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抒发了内心的郁愤,表达出一片爱国的深情。但是,由于作者生活和思想的局限,反映在作品的思想内容上,尽管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情调却过于低沉。与辛弃疾、陆游等诗人相比,即可看出其差距,不只是风格不同而已。 写作特点

1.用今昔对比的反衬手法来写景抒情。上片用昔日的“名都”来反衬今日的“空城”;以昔日的“春风十里扬州路”来反衬今日的一片荒芜景象——“尽荠麦青青”。下片以昔日的“杜郎俊赏”、“豆蔻词工”、“青楼梦好”等风月繁华,来反衬今日的风流云散、对景难排和深情难赋。以昔时“二十四桥明月夜”的乐景,反衬今日“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哀景。“波心荡、冷月无声”的艺术描写,是非常精细的特写镜头。二十四桥仍在,明月夜也仍有,但“玉人吹箫”的风月繁华已荡然无存了。词人用桥下“波心荡”的动,来映衬“冷月无声”的静。“波心荡”是俯视之景,“冷月无声”本来是仰观之景,但映入水中,以成为俯视之景,与桥下荡漾的水波合成一个画面,从这个画境中,似乎可以看到词人低首沉吟的形象。总之,写昔日的繁华,正是为了表现今日之萧务。

2.借景抒情,融情入景。全词景中含情,化景物为情思。它的写景,不俗不滥,紧紧围绕着一个统一的主题,即为抒发“黍离之悲”服务。词人到达扬州之时,是在金主完颜亮南犯后的十五年。他“解鞍少驻”的扬州,位于淮水之南,是历史上令人神往的“名都”,“竹西佳处”是从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化出。竹西,亭名,在扬州东蜀岗上禅智寺前,风光优美。但经过金兵铁蹄蹂躏之后,如今是满目疮痍了。战争的残痕,到处可见,词人用“以少总多”的手法,只摄取了两个镜头:“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和满城的“废池乔木”。这种景物所引起的意绪,就是“犹厌言兵”。作者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连“废池乔木”都在痛恨金人发动的战争,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有知有情的人民对这战争的痛恨与诅咒,当然要超过“废池乔木”千百倍。

上片的结尾三句:“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却又转换了一个画面,由所见转写所闻,气氛的渲染也更加浓烈。当日落黄昏之时,悠然而起的清角之声,打破了黄昏的沉寂,这是用音响来衬托寂静。“清角吹寒”四字,“寒”字下得很妙,寒意本来是天气给人的触觉感受,但作者不言天寒,而说“吹寒”,把角声的凄清与天气联系在一起,

把产生寒的自然方面的原因抽去,突出人为的感情色彩,似乎是角声把寒意散布在这座空城里。听觉所闻是清角悲吟,触觉所感是寒气逼人,再联系视觉所见的“荠麦青青”与“废池乔木”这一切交织在一起,一切景物在空间上来说都统一在这座“空城”里,“都在”二字,使一切景物联系在一起,同时化景物为情思,将景中情与情中景融为一体,来突出“黍离之悲”。

3.巧于用典,活于用典。巧于用典,隐为对比,在对比中述悲愤。“竹西”是用杜牧《题扬州禅智寺》中的诗句暗示扬州,与“淮左名都”对举成文,并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隐为兴旺与荒凉的对比,表达作者对侵略战争的怨愤之情。

此词作于冬至,“春风十里”是以虚拟之笔,巧用小杜诗句,尽写往日扬州的无限风光,和今日“尽荠麦青青”的荒凉冷落相对比。“二十四桥”句则化用杜牧对美好的古扬州的深厚怀念之情,“水”、“桥”、“月”三个方面说明今昔的不同,能更好地表现“黍离之悲”。

活于用典,化为衬托,在衬托中抒胸臆。“杜郎俊赏”一句,是借杜牧歌颂扬州生活留下的优秀诗章,从侧面说明扬州的兴衰变化,假设小杜重游旧地,也会目瞪口呆,惊讶不已。这是作者从虚处着笔,以虚衬实,用杜牧的惊讶来衬托自己的悲哀情怀。“纵豆蔻词工”一句中两用杜牧诗的典故,却不用原诗意旨,而是化用杜牧的诗才横溢;再转进一层,说纵有杜牧这样锦心绣口的才华,也无法表达此时蕴藏在内心深处的“黍离”之悲,更加突出了作者的悲愤怨恨。

4、运用移情手法。“移情”是我国古典诗词中的一种司空见惯的表现手法。《扬州慢》艺术表现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写景物时带有浓烈的感情色彩,景中含情,化景物为情思。它的写景,不俗不滥,紧紧围绕着一个统一的主题即为抒发“《黍离》之悲”而写。词人“解鞍少驻”扬州之时,是在金主完颜亮南犯后的十五年。战争的残痕到处可见,但词人却仅仅摄取了两个镜头:“尽荠麦青青”和满城的“废池乔木”。这些景物所引起的意绪,就是“犹厌言兵”。这是一种拟人的手法,赋予了无生命的事物以人所特有的思想感情。物犹如此,何况于人!人民对战争的痛恨与诅骂由此可知。“犹厌言兵”四字,“包括无限伤乱语。他人累千万言,亦无此韵味”(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上片结句中,“清角吹寒”四字的“寒”字下得很好。寒意本来是天气给人的触觉感受,但词

人不言天寒,而说“吹寒”,好像是凄清的角号之声把寒意“吹”出来似的。这就突出了人为的感情色彩。这里,词人听到的是清角悲吟,感受到的是寒气逼人,再联系到前面所看到的“荠麦青青”与“废池乔木”,完全是一幅有声有色、惨淡寥廓的图画。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交织在一起,统一在这座“空城”里。“都在”二字使一切景物联系在一起,同时化景物为情思,将景中情与情中景融为一体,来突出”《黍离》之悲”。

下片第三句:“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月亮原本就“无声”,也无冷暖之别,但姜夔却借助“通感”手法,“使本色之外,笔补造化”,让触觉感受“冷”与听觉感受“无声”互相挪移沟通,这就强化了读者对冷寂凋敝景象的感受性。这里的“冷月”、“无声”与上片“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中的“厌”字,都是词人主观感受的联想、迁移,是移人情于物象的结果。这就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 四.鉴赏问题设计:

1.扬州的路上,词人心中的扬州是一幅怎样的图景?(用词中的话回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繁华) 2.进入扬州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看到:荠麦青青、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拟人。物尚如此,人何以堪!)、二十四桥、波心荡(以动写静)、冷月无声、红药。

听到:清角吹寒 (以声写静)

联想:重到虚惊,难赋深情;桥月仍在、玉人已无;花开依旧、人事全非。扬州城已是“空城”(词眼)

3、你认为词中那个词或字最能概括扬州城的特点? 明确:“都在空城”的“空”。

4、“围绕“空”字你能设计那些问题呢?”

思维参考:空城“空”体现在那些方面?那些景物能体现出“空”的特点?扬州城为什么会变为“空”城?一个“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冷月无声”,“桥边红药”都能体现出城“空”。这些景物表现了扬州城的凄清、荒凉。 忆昔与睹今相比照,词人心中产生巨大反差,生发了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沉重伤感。 5.昔盛今衰的感慨,词人是借助何种表现手法抒发的? 虚实相济。

6.解《扬州慢》词中杜牧诗句的引用?

A.有很多咏扬州的诗作,犹以杜牧的几首最为著名。状写扬州之繁华无出其右者。 B.在《扬州慢》中要表现扬州的昔胜今衰,化用杜牧诗句,一方面自己可省却许多笔墨,更重要的还可引发读者美好的回忆,反衬当今的萧条败落。

C.但他的追昔,主要怀念的是扬州的风月繁华与风流俊赏,这多少削弱了严肃的爱国主义的主题。

7.赏析“清角吹寒”中“寒”字的妙处。南宋诗人姜夔的《扬州慢》赏析

“寒”字下得很妙,寒意本来是天气给人的触觉感受,但作者不言天寒,而说“吹寒”,把角声的凄清与天气联系在一起,把产生寒的自然方面的原因抽去,突出人为的感情色彩,似乎是角声把寒意散布在这座空城里。听觉所闻是清角悲吟,触觉所感是寒气逼人。 8.如何理解“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红药”是指红色的芍药花。二十四桥又名红药桥,附近盛产红芍药花。这几句是说,想桥边的红芍药,还是一年一度地盛开着,可它们是为谁生长为谁开放呢?可见已经无人来欣赏它们了。经过战乱,这里的人有的死去,有的逃亡,即便留下来的,也没有赏花的心情了。花开依旧,人事已非,花开也不过徒增空城的感伤而已。结处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第二篇:《感时伤乱的扛鼎力作——姜夔《扬州慢》鉴赏》

南宋诗人姜夔的《扬州慢》赏析

感时伤乱的扛鼎力作

——姜夔《扬州慢》鉴赏 安徽省滁州中学语文组 杜娟

姜夔(1152-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词人。姜夔一生浪迹江湖,不曾入仕,布衣终身。他工诗词,善书法,精音律,常自谱曲而不用现成曲调。《扬州慢》一词即是他自度曲所填之词。词牌词题统一,因写扬州战后之景,又是慢词,故称“扬州慢”。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其时姜夔21岁。词人路过扬州稍作停留。扬州自隋唐即是著名繁华之地,李白送别孟浩然的著名诗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就可见世人对这一片“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向往。但在南宋初期扬州两次遭到南侵金兵的洗劫。变成一座荒凉的空城。故词人途经扬州目睹战争洗劫后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感慨为诗,写下此作。

词前作一小序,点明作该词之时,地,缘由以及情感。 “淳熙丙申至日”,古人以天干地支纪年,丙申年即淳熙三年,“至日”即冬至这一天。“予过维扬”,“维扬”即扬州,《尚书禹贡》中有“淮海维扬州”之句,故以维扬指扬州。“夜雪初霁,荠麦弥望”,点明气候,写扬州城外之景,雪后放晴,满眼青青的荠麦。“荠麦”也即无人播种的野麦。此处含蓄的点明这座曾经人烟阜盛的繁华城市现今已是百姓流亡,人去城空。词人进入城中,见到的是更为荒凉之景,“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护城河之水的碧色似乎是这座萧条之城中难得的生机,“自”是“空自,徒自”之意,所以这里的碧水在词人眼中似乎更衬显了整座扬州城的衰落。杜甫的《蜀相》一诗中也有类似的表述“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暮色渐起,戍角悲吟”,此二句词人再写耳中所闻。戍角之声是军队驻扎的象征。点明了此地的战备。而号角之声本无所谓悲与不悲,但在此时的词人听来这战乱之声是如此的悲凄。下文词人直抒胸臆,“予怀怆然”,“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怆然”是悲伤之意。因何悲伤?“感慨今昔”。扬州的昔盛今衰的鲜明对比让词人慨叹不已。词人就是在这样凄凉的现实和心境下写下了这首词作。“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千岩老人是词人的叔岳父萧德藻,此人在当时颇有诗名。“黍离”是《诗经王风》中的著名篇章,原诗共三段,采取的是重章叠唱的手法加强表达感情。所以此处列举一段“彼黍离离,

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呢?毛诗序中称:“《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宗庙公室,尽为黍离。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也就是说,一位周朝士大夫路过旧都,见昔日宫殿夷为平地,种上庄稼,不胜感慨,写下了这篇哀婉悲伤的诗。表达了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这种解说在后代得到普遍接受,黍离之悲从而成为重要典故,用以指代故国沦亡之痛。所以这里萧德藻从姜夔的词作中读到了词人感叹扬州城昔盛今衰的情感。故认为该词有“黍离之悲也”。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词人在词作正文中如何表达这种“黍离之悲”。

上片首句“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淮左”即淮东,宋时在淮河下游地区设淮南东路,扬州是淮南东路的著名城市。“竹西”即竹西亭,扬州名亭。杜牧有诗云“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所以开头两句八字,运用对偶、引用(暗引)修辞,概述扬州地理、历史、名胜,说明扬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繁华无比,这是词人的追忆,也勾起了人们对昔日名都繁盛的追忆,这八字又是下文“解鞍少驻初程”的原因。首两句突出对名都的仰慕、神往,在笔法上可以说是虚写反衬,以昔之繁华令人神往反衬下文今日扬州的破败荒凉。“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春风十里”,并非实指一路春风拂面,而是化用杜牧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使读者联想当年扬州楼阁参差、珠帘掩映的十里长街盛况,反照今日的衰败景象。此句写昔盛,呼应开头两句,并与下面“尽荠麦青青”构成鲜明对比。“尽荠麦青青”和序中“荠麦弥望”呼应,也与《诗经•王风》中的“彼黍离离”一句在表现手法和意境、情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写尽了劫后扬州荒凉、冷落。所以这两句可以说是以“春风十里”的虚景反衬“荠麦青青”的实景,而城池荒芜、人烟稀少、屋宇倾颓的凄凉情景也就不言自明,读者自然可以想见,这也恰似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这句可以说综合运用了多种手法:借代、引用、对比,虚实结合,写入城所见,前句点盛,后句点衰。下面“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字面的含义是金兵的劫掠虽然早已成为过去,而“废池乔木”犹以谈论战事为厌,可知当年带来的战祸兵灾有多么酷烈!这里很明显运用了拟人手法,树犹如此,人

何以堪?所以这一句揭露了侵略者给扬州造成的惨象,给扬州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从而反映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也表达了词人对扬州人民的同情和感时伤世的情怀。“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上片结句由视觉描写转入听觉描写,以黄昏清角吹寒打破了空城的死寂,进一步渲染了凄清沉寂、悲凉的氛围,从而点明扬州已成空城一座,景中寓情,表达了词人对名都沦为空城的不胜沉痛悲凉之感。至此,上片由虚写“名都” “佳处”起笔,以实写“空城”作结,其今昔盛衰之感鲜明,充分表达了词人的“怆然”之情。

下片,“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杜郎即前文提到的有“小李杜”之称的杜牧,杜牧在扬州为官十载,公事之余,流连于扬州的繁华声色,写下了许多著名诗篇。“俊赏”即卓越的鉴赏力。“算”,料想。这里作者进一步从怀古中展开联想:文采风流的小杜现今如果重到已是面目全非的扬州城,想必是惊讶无比。“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豆蔻”取自杜牧《赠别》一诗中“豆蔻梢头二月初”,喻十三四岁女子的美丽芳华。“青楼梦好”化用其《遣怀》诗中“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句。此处三句意为纵然杜牧有着能写出“豆蔻”“青楼”这些美好诗句的才华,见到如今扬州城残破之景,怕是再也吟不出深情缱绻的诗句了。此三句以杜牧之难赋深情,侧面写扬州城如今的荒凉破败。“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此句由追怀古人回到现实的景物描画,“二十四桥”,唐代扬州有二十四座桥,至北宋仅存八座。这里泛指扬州的名桥。也有一说二十四桥是其中一桥名,一名红药桥。古有二十四美女于明月夜吹箫于此。 杜牧也有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可以想象一下当年的二十四桥,月华如水,二十四个风姿绰约的仙女,玉手托箫,轻启红唇,美妙的旋律便飘荡在这如梦似幻的夜晚。而如今呢?二十四桥仍在,不同的是此时只有一弯无声的冷月荡于波心,落寞,凄凉,萧条。冬日寒冷,词人此时心境凄冷,故以冷喻月在情理中。但月本无所谓有声无声,这里却以“无声”写之,似乎这月在照见扬州城的残破之象也已噤声无语,伤感凄凉。所以这也是典型的移人于物的写法,词人不说自己此时心境倍加伤感凄凉,无语默默。却以“无声“写月,这就比直写自己心境更推进一层,且更富于形象性。从抒情手法的角度来说,这

也是典型的寓情于景的妙句,含蓄而深沉,该句也成为后世吟咏的名句。结拍两句“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以问句作结词中并不少见,“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稼轩问自己问朝廷,“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七问自己问情人。而姜夔在这里向谁发问?“红药”。“红药”就是红色的芍药。扬州以产芍药出名,有“扬州芍药甲天下”的说法。前面提到的二十四桥又叫红药桥。这里词人向桥边芍药发问,想想你们这些红药啊,一岁一荣,年年开放,扬州繁华的时候你们盛开,扬州残败的时候你们也在盛开,那么你们到底是为谁开放?好生无情啊。这里词人似作痴语,看似无理。实乃大有情理,桥边芍药也本无谓为谁而生,自然之物自然之本性,不因人世之变迁而变。所以这里亦是典型的移人于物之写法,赋以芍药以人之情感,实则注入词人自己之情感。芍药的无情正衬显了词人的有情。物是人非,今昔巨变,此时的词人有什么心情欣赏这桥边的红药,又有什么理由不谴责这桥边的红药呢?时值冬日,桥边一定没有盛开的芍药花,这不过也是词人的想象之景,而词人以此景作结,以此问收束全诗,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明月下那一簇簇盛开的红药,桥边伫立的落寞的身影,词人那一颗伤感滴血的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姜夔“苏辛,词中之狂。白石犹不失为狷”。“狂,狷”是孔子按照思想品德高下,将人分为三等:狂,狷,乡愿中的两种人。狂者,就是积极入世之人;狷者,就是独善其身的人。东坡,稼轩一生以安邦济世为己志,写下众多以豪放著称于世的诗作。他们在词作中表现出的或大气豪迈或赤胆忠诚让后人感佩不已。而姜夔作为一文人一生不曾入仕,布衣终老。被王国维称为“狷”者。姜夔在人生道途的选择上虽与苏辛有异,但作为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文人,在见到国家的残破衰败之际,能以如此深致的笔法传达他内心的黍离之悲,其情之切之真,让后世读者亦为之感慨良深。其艺术手法之高超,传情达意含蓄委婉又不失深沉,可以说在众多的感时伤事之诗词中,姜夔的这首《扬州慢》是一篇内力深厚的扛鼎之作!

第三篇:《对比中显示战争的残酷_姜夔_扬州慢_赏析》

南宋诗人姜夔的《扬州慢》赏析

国古代文学研究南宋诗人姜夔的《扬州慢》赏析

对比中显示战争的残酷

——姜夔《扬州慢》赏析南宋诗人姜夔的《扬州慢》赏析

○於时来

摘  要:中国古代文学诗作中有不少是反映战争的作品。其中姜夔的《扬州慢》就以高超的对比手法展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毁灭性,成为宋词中的佳作。本文就诗人姜夔通过其作品《扬州慢》中对扬州景象的今昔对比来反映战争对社会的破坏和对人民的伤害。关键词:对比  控诉  反战  鉴赏

扬州慢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南宋诗人姜夔的《扬州慢》赏析

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赠别》)这些诗句,伴随着扬州走过了它昔日的辉煌。

可是,当姜夔在宋孝宗淳熙三年奉旨作为南宋王朝的特遣使出使金国,路过扬州时,看到的扬州却已变得残破不堪,满目疮痍。由于金人的屡次南侵,地处南北分界线淮河边上的扬州,饱受了金人的蹂躏和摧残。昔日繁盛的扬州已不复存在,映入作者眼帘的扬州是满目疮痍、遍地荒凉,此情此景,怎不让作者浮想联翩呢。从序言中可看到作者从早晨写到了黄昏,最后落脚到月夜。从空间上看,从扬州春风十里,荠麦青青,到入其城,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从序到词可看到“尽荠麦青青”应是日暮前在城郊四望之景。荠麦是一种野生的颗粒带皮的小麦。扬州四野尽是荠麦,反衬出扬州经战火洗劫后一片破败、荒凉的景象。“废池乔木”、“清角吹寒”应是入城后所见,“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应是夜幕笼罩下在城中所见。这几句都是写目所见,耳所闻;穿插在这几句之间的“犹厌言兵”、“重到须惊”、“难赋深情”,以及结尾的“年年知为谁生”则是心中的所思、所感。“自胡马窥江去后,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作者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连“废池乔木”都在痛恨金人发动的战争,物犹如此,何况于人!“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一语准确道出了作者对战争的反感与无耐,同时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心声。一个“厌”字集中反映了人们不想回忆战争,不想重提那段已被尘封的令人心酸的经历。

这是一首触景伤情之作,在写法上是情与景交相错杂,效果上是情与景两相融合的。今日的扬州尽在眼底,昔日的扬州也在心中。词中所写今日扬州的荒凉、破败,却在字里行间处处闪现着昔日的繁华。

据有关资料介绍,姜夔这次路过扬州是初来,不是重到。所以他写“今日”的扬州可以根据所见所闻来实写,而写昔日的扬州只能根据有关前人诗句、传闻来虚写。“荠麦青青”、“二十四桥”、“冷月无声”、“废池乔木”、“清角吹寒”,都是用明笔实写当前的现状,使读者随着词

2010.02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須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古代的中国,战乱频仍,兵连祸结,民不聊生,也因此催生了一批控诉和否定战争的文学佳作。这类诗作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组成部分,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的今天 ,就理所当然地被选进了中学课本,如杜甫的《兵车行》、姜夔的《扬州慢》等。杜甫在诗中明显地表示了自己对皇帝穷兵黩武的扩边战争的不满和愤怒,而姜夔,则以高超的对比手法展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毁灭性,使《扬州慢》成为宋词中的精品。

作者在词中截取了扬州历史上的两个朝代进行对比,一个是杜牧笔下的扬州,一个是自己眼前的扬州。两个扬州在经历了金人的战火之后,竟毫无相似之处了。

杜牧笔下的扬州,是一个处于全盛时期的商业之都的繁华景象。北宋时的扬州由于地处京杭大运河和长江的交汇处,成为当时全国最为繁盛的城市之一,当时有“一扬二益(成都)”之说,集贸繁荣,商贾如织。唐代曾有不少诗人描写过扬州繁盛的篇章,如王建《夜看扬州市》诗:“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夜闻”。张祜《纵游淮南》诗:“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设想当时这座不夜城的盛况。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诗:“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遣怀》)“娉娉袅袅

国古代文学研究

把薄文读厚

——《前赤壁赋》“一苇”详解

○王  红

摘  要:我国古典文学作品大多文字简约,语言含蓄。苏东坡《前赤壁赋》中的“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一句富含“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笔者以为,正确而深入地解读“一苇”这一意象,有助于理解苏东坡在整篇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体悟苏东坡在特定时期的世界观。关键词:简约含蓄  一苇  内涵丰厚  思想情感

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说道:“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此语对唐诗中的“含蓄之美”给予了高度的赞美。其实不惟唐诗,我国古典文学作品大多十分讲究含蓄。“用语十分,下语三分”,作者下笔时往往是藏而不露。读这样的文字,我们自然会像香菱学诗时所说的,“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真正是回味无穷。金圣叹评赏西厢记,悟到浩荡大劫、风驰电掣,心生“恸哭古人”之念。我们在阅读时也应懂得去探寻文字中所蕴含的深邃思想,切不可将语言文字看成是僵死的符号。

苏东坡《前赤壁赋》中有“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之句,苏教版必修一注“一苇”曰:“一苇,喻苇叶般的小舟。”笔者以为,这一注释模糊而肤浅。《古文鉴赏辞典》注曰:“一苇:喻所乘小舟。语出《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也是言不尽意。

一、“一苇”的出处

“一苇”语出《诗经・卫风・河广》,诗曰:“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这是一首动人的思乡之歌,作者是一位侨居卫国的宋人,他日夜苦思归返家乡,但由于某种原因,始终未能如愿以偿。当时卫国都城在河南朝歌,和

人的足迹,似也进入那样一座景色凄清的荒城。而词中的用典之处,如“竹西佳处”、“春风十里”、“豆蔻词工”、“青楼梦好”,则是用暗笔虚写当年的投影,使读者神驰“杜郎俊赏”,似又回到那样一个风光旖旎的“名都”。这样,虚实交错,明暗相间,形成了今与昔的对比。词中:“在今日荠麦弥望,池废城荒的背后,有昔日珠帘十里的陈迹;在今日空城吹角、冷月映波的背后,有昔日玉人吹箫的余响。后者见于前者,无异于如影随形;而前者见于后者,则赖其衬映而加重悲怆色彩。就词人而言,正是这眼前的今与心中的昔两相比照,唤起其山河残破隐痛、国势衰危的担忧,可谓言微旨远,一唱三叹的伤时衰世之音。

用今昔对比的反衬手法来写景抒情,在这阕词中是比较突出的。上片用昔日的“名都”来反衬今日的“空城”;以昔日的“春风十里扬州路”来反衬今日的一片荒凉景象——“尽荠麦青青”。下片以昔日的“杜郎俊赏”、“豆蔻词工”、“青楼梦好”等风月繁华,来反衬今日的风流云散、对景难排和深情难赋。以昔时“二十四桥明月夜”的乐景,反衬今日“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哀景。“波心荡、冷月无声”的艺术描写,是非常精细的特写镜头。二十四桥仍在,明月夜也仍有,但“玉人吹箫”的风月繁华已荡然无存了。

映入水中,又成为俯视之景,与桥下荡漾的水波合成一个画面,从这个画境中,似乎可以看到词人低首沉吟的形象。总之,写昔日的繁华,正是为了表现今日之萧条。

战争,不论它以何种理由发生,其结果往往是文明的毁灭,百姓的颠沛流离。我们需要体现侵略者大兵压境之时救世英雄的豪言壮举,以鼓舞士气振作军心,但我们的文学更需要从人们的心中唤醒热爱和平的自觉,揭露战争的残酷,引发对战争的厌恶和抵制,这样,战争的火花才有可能熄灭于世界和平的汪洋大海之中,永远的和平才是可期待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作为婉约词代表作品的《扬州慢》,虽无金戈铁马的豪情,虽无饥餐胡虏肉的誓言,却从最平常的生活图景入手,完成了对战争更主动的否定,更本质的摧毁,它的影响无疑更为深远。近年来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片如《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家》等,立意和《扬州慢》如出一辙。而通过在对比中控诉战争对美好事物的破坏,前苏联影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又在构思上和《扬州慢》惊人地相似。这说明 ,《扬州慢》这类作品的魅力,在于它们触动了人内心深处最细微的地方,那就是对和平的渴望,对美好事物本能的维护。而对比的使用,使这种触动的效果达到了完美的地步,这也许就是《扬州慢》至今仍然脍炙人口的原因。

(於时来  甘肃省岷县教育体育局  748400)

26

词人用桥下“波心荡”的动,来映衬“冷月无声”的静。“波心荡”是俯视之景,“冷月无声”本来是仰观之景,但

2010.02

XIANDAI YUWEN

odern chinese

第四篇:《南宋诗人姜夔的《扬州慢》赏析》

南宋诗人姜夔的《扬州慢》赏析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赏析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日,词前的小序对写作时间、地点及写作动因均作了交待。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的哀思。白石到达扬州之时,离金主完颜亮南犯只有十五年,当时作者只有二十几岁。这首震今烁古的名篇一出,就被他的叔岳萧德藻(即千岩老人)称为有“黍离之悲”。【南宋诗人姜夔的《扬州慢》赏析】南宋诗人姜夔的《扬州慢》赏析。《经。五风。黍离》篇写的是周平王东迁之后,故宫恙浮,长满禾黍,诗人见此,悼念故园,不忍离去。

这首词充分体现了作者认为的诗歌要“含蓄”和“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白石道人诗说》)的主张,也是历代词人抒发“黍离之悲”而富有余味的罕有佳作。词人“解鞍少驻”的扬州,位于淮水之南,是历史上令人神往的“名都”,“竹西佳处”是从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化出。竹西,亭名,在扬州东蜀岗上禅智寺前,风光优美。

但经过金兵铁蹄蹂躏之后,如今是满目羔坞了。经过“胡马”破坏后的残痕,到处可见,词人用“以少总多”的手法,只摄取了两个镜头:“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和满城的“废池乔木”。“荠麦青青”使人联想到古代诗人反复咏叹的“彼黍离离”的诗句,并从“青青”所特有的一种凄艳色彩,增加青山故国之情。“废池”极见蹂躏之深,“乔木”寄托故园之恋。

这种景物所引起的意绪,就是“犹厌言兵”。【南宋诗人姜夔的《扬州慢》赏析】文章南宋诗人姜夔的《扬州慢》赏析出自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end#了黄昏的沉寂,这是用音响来衬托寂静更增萧条的意绪。“清角吹寒”四字,“寒”字下得很妙,寒意本来是天气给人的触觉感受,但作者不言天寒,而说“吹寒”,把角声的凄清与天气的寒冷联系在一起,把产生寒的自然方面的原因抽去,突出人为的感情色彩,似乎是角声把寒意吹散在这座空城里。

听觉所闻是清角悲吟,触觉所感是寒气逼人,再联系视觉所见的“荠麦青青”与“废池乔木”,这一切交织在一起,一切景物在空间上来说都统一在这座“空城”里,“都在”二字,使一切景物联系在一起。着一“空”字,化景物为情思,把景中情与情中景融为一体,写出了为金兵破坏后留下这一座空城所引起的愤慨;写出了对宋王朝不思恢复,竟然把这一个名城轻轻断送的痛心;也写出了宋王朝就凭这样一座“空城”防边,如何不引起人们的忧心忡忡,哀深恨彻。

用今昔对比的反衬手法来写景抒情,是这首词的特色之一。上片用昔日的“名都”来反衬今日的“空城”;以昔日的“春风十里扬州路”(杜牧《赠别》)来反衬今日的一片荒凉景象——“尽荠麦青青”。下片以昔日的“杜郎俊赏”、“豆蔻词工”、“青楼梦好”等风流繁华,来反衬今日的风流云散、对景难排和深情难赋。以昔时“二十四桥明月夜”(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的乐章,反衬今日“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哀景。下片写杜牧情事,主要目的不在于评论和怀念杜牧,而是通过“化实为虚”的手法,点明这样一种“情思”:即使杜牧的风流俊赏,“豆蔻词工”,可是如果他而今重到扬州的话,也定然会惊讶河山之异了。借“杜郎”史实,逗出和反衬“难赋”之苦。【南宋诗人姜夔的《扬州慢》赏析】默认分类

第五篇:《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赏析》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译文]     二十四桥仍然还在,只是那桥下的流水微波荡漾,印着湖心默默无语的一湾冷月。

     [出自]    南宋姜夔      《扬州慢》

                         《扬州慢》 姜夔

        序: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注释:

姜夔在这首《扬州慢》中一共化入了杜牧的四首诗:

① 竹西佳处:“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杜牧《扬州禅智寺》)

②青楼梦好:“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遣怀》)

③纵豆蔻词工:“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④二十四桥仍在:“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译文]

        序:淳熙年丙申月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进入扬州,一片萧条,河水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我内心悲凉,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的悲凉意蕴.

        当我第一次经过扬州这座淮左名城,慕名来到杜牧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中提到的风景秀美的竹西亭稍作停留时,眼前却是一片萧瑟。杜牧歌咏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卷起珠帘总不如”的长街市井,如今遍地荠麦,满目疮痍。自从金兵南侵后,就连废池和老树,都厌倦了战争。渐渐到了黄昏,凄清的号角吹响,寒气逼人,扬州已成一座空城。

        如果杜牧故地重游,看到此情此景,肯定会大吃一惊。虽然他才华横溢,写过“袅袅婷婷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这样的好诗佳句,恐怕难以用语言来表达此刻的心情。二十四桥还在,波心荡漾着凄冷的月光,再也听不到“玉人”的箫声了。可叹桥边的那一年一度的芍药,年年为谁开呀?

【译文二】

淮河东部的繁华都会,竹西亭外的江南名胜,且在此解鞍下马稍作留停。走过“春风十里扬州路”,满地是荠菜野麦一片葱青。自从金人兵马渡江南下,城池废毁乔木凋零,人们至今还厌恶说起刀兵。渐近黄昏,凄清号角吹送寒意,弥漫了这座荒凉空城。

曾经最善赏赞扬州的杜牧,料想他重来此地,定会魄悸魂惊。纵然豆蔻词写得工丽,青楼词写得绝妙俊逸,面对荒城也定难再抒深情。二十四桥依然存在,水波摇荡,月影四周凄冷无声。可叹那桥边的红芍药,年复一年不知是为谁而生?

【注释】

①淳熙丙申:淳熙三年(1176)。至日:冬至。【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赏析】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赏析。维扬:今江苏扬州,现维扬区。维扬之名最早载于公元前约五世纪由孔子编撰的《尚书禹贡》。隋、唐时期,维扬历史空前辉煌,有之美誉,历史上最早的扬州城即诞生在今维扬区的土地上,是古城扬州的发祥地。

②荠麦:荠菜和麦子。

③弥望:满眼。

④戍角:军中号角。 

⑤千岩老人:南宋诗人萧德藻,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姜夔曾跟他学诗,又是他的侄女婿。《黍离》:《诗经·王风》篇名。周平王东迁后,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见“宗室宫庙,尽为禾黍”,遂赋《黍离》诗志哀。后世即用“黍离”来表示亡国之痛。 

⑥淮左:宋在苏北和江淮设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淮南东路又称淮左。

⑦竹西:扬州城东一亭名,景色清幽。竹西佳处,扬州城东禅智寺旁有竹西亭,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⑧初程:指作者初次到扬州。

⑨春风十里:借指昔日扬州的最繁华处。杜牧《赠别》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里用以借指扬州。 

⑩胡马窥江:1129年和1161年,金兵两次南下,扬州都遭惨重破坏。这首词作于1176年。

⑾废池:废毁的池台。乔木:残存的古树。二者都是乱后余物,表明城中荒芜,人烟萧条。

⑿渐:向,到。

⒀清角:凄清的号角。

⒁杜郎:唐朝诗人杜牧 ,他以在扬州诗酒清狂著称。杜牧。唐文宗大和七年到九年,杜牧在扬州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

⒂俊赏:卓越的鉴赏水平。俊逸清赏。钟嵘《诗品序》:“近彭城刘士章,俊赏才士。”⒃豆蔻:形容少女美艳。豆蔻词工: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⒄青楼梦:妓院。青楼梦好,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⒅二十四桥:“二十四桥”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末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有二说:一说唐时扬州城内有桥二十四座,皆为可纪之名胜。 见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 一说专指扬州西郊的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赏析】文章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赏析出自

"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gudian41394/

推荐访问:姜夔扬州慢赏析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