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教学设计

来源:推荐阅读 时间:2016-09-27 11:47:00 阅读:

【www.zhuodaoren.com--推荐阅读】

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教学设计(一)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教学设计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社会需求日益发展,教育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育的观念也随之改变,新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遵循学习的内在规律,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依靠学生的主观构造作用,把新的知识同化到他们原有的认知结构当中,从而引起原有认知结构的重新构建。在建构主义的理论和现在教育思想的指导,本课的设计,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自始至终以问题为出发点,一环扣一环,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些现象之间有什么关系?你得出了什么结论?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该怎么办?一系列的问题,令学生活跃思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当中,充分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

二、教学背景分析 1 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高二文科班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地理特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每个区的共性和个性在初中阶段也有过系统的学习,但就其形成原因并未作过全面地分析,更没有提高到更高的层面进行过剖析,但是,这个年龄的学生已经能够通过一系列的抽象逻辑过程来解决问题,他们可以利用原来的知识:中国地理、地球运动、大气运动等为基础分析出各自然区内部差异的形成原因,以及各种自然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成功体验,可以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三大自然分区的继续,也是后面讲三大经济区以及各区域地理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东部季风区存在的南北差异,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存在的东西差异,青藏地区存在的垂直差异,重点分析各种差异存在的原因,着重培养差异的分析方法,以及形成原因,学会对各种地理图像的认读和分析,学会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推出正确的科学的结论,着重对能力的培养。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本节课以讨论式教学为主,利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课件,分别给出三个区域的背景资料,包括反映东部季风区的诗歌,反映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景观图和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反映青藏地区的剖面图,垂直自然带的示意图,配以青藏地形图,以及03、04年的两道高考题。特别是对于青藏地区,教材只用文字描述了结论,没有任何图示,因此学生不容易了解得很透彻,通过对这些背景材料的分析,将知识进行横向、纵向的联系并得出结论,通过对原有知识的回忆提炼,分析结论。通过对高考题的分析,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上一节课学习了三大自然区,留了一个作业,让学生回去查找资料,分析三大自然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本课在最后,组织学生进行东西部知识竞赛,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把学生查找的资料拿出来对比,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目标分析

1、教学目标设计

(1)通过对陈毅诗词的解读,分析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原理对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

(2)通过对景观图、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剖面图、自然带的垂直示意图、地形图等等的分析,归纳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青藏高寒区的内部差异。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等等。

(4)通过比赛,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

(5)通过对诗文的朗诵,欣赏,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对未来的憧憬。通过对资料的搜寻,使学生发现祖国的美好,通过对自然条件的

【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教学设计】

挖掘,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的认识事物,学会因地制宜的利用资源。

2、教学重点、难点

(1)对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形成原因进行分析。

(2)解读各种图像信息,特别是对图像中的有效信息进行提炼。 (3)利用所学过的知识具体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流程图

五、教学过程设计【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教学设计】【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教学设计】

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教学设计(二)
题目f99a00225901020207409c5c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教学设计】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教学设计(三)
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中国1月平均气温①____等温线和②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成为中国东部季风区内北方与南方、温带与亚热带、旱地与水田等地理事物的重要分界线。 2.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对农业生产类型和耕作方式的影响

a.北方地区耕作制度有一年一熟、两年三熟和一年两熟,以③____为主,盛产④_____、棉花、杂粮和温带水果。

b.南方地区耕作制度有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以⑤____为主,盛产⑥____、茶叶、蚕丝和亚热带、热带水果。 (2)对民居建筑的影响

受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民居建筑在外在形态上存在明显差异。 (3)对人类活动地域联系方式和通达性的影响

受⑦____和⑧_____的影响,总体上东部季风区交通便利,道路密集且通达性好,是铁路和干线公路的主要分布地区。其中,南方地区河流众多,内河运输普遍。 (4)对文化景观和文化行为的影响

⑨________南北方各不相同:北方人以面食为主,南方人以米食为主;北方人说话直率,南方人说话婉转;北方方言较少,南方方言繁杂。

(5)矿产资源存在南北差异,北方多煤炭、石油、天然气,以重工业为主,而南方的轻工业相对比较发达。 3.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 经济发展的差异

(1)⑩_____________的差距:呈现出东部经济地带最高、西部经济地带最低的东、中、西梯度排列方式,且差距还在⑪________。

(2)⑫_____________的不同:东部的经济发展速度快,中、西部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区域位臵差异

东部经济地带面向大海,⑬____便利,地势平坦,为发展⑭______经济提供了优越的区位条件;历史背景和开放顺序

(1)从历史上看,中国文化、经济和政治中心有⑮____趋势。 (2)中国的改革开放,东部沿海地区早,西部内陆地区晚。

而中、西部经济地带由于距海较远,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大部分地区交通不便。 1.教材P10“图1-1-8 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 提示:阅读该图时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图中在东部季风区内进一步划分次一级区域,是以什么要素作为标准划分的?(主要按日平均气温≥10℃积温的多少划分;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积温1 400~3 200℃、华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积温3 200~4 500 ℃、华中华南亚热带湿润地区和华南热带湿润地区大致以积温7 500℃等值线为界。)

(2)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是如何划分的?(干湿地区的划分是按照年降水量与年蒸发量之间的关系,湿润与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都大于年蒸发量,但年降水量不同,湿润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大于800毫米,半湿润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为400~800毫米。)

分析四个地区之间的差异

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知识拓展】 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差异

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教学设计(四)
例析区域差异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

  摘要:本文通过不同角度的比较,归纳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的一般方法,用区域差异思想审视世界海陆分布、审视地理工具的使用、审视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为进一步认识陆地上不同尺度区域差异以及区域内部差异提供思路。

  关键词:区域差异思想;世界海陆分布;渗透
  区域差异思想是“根据其空间的差别性,将空间划分为大陆、地区、地方和地点来理解地表”[1],是中学地理教学的学科思想之一。“世界的海陆分布” 相关课程标准要求是“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要求学生利用地图和数据,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以上分布特点。“世界的海陆分布” 是全球最大尺度的区域差异,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
  一、全球最大尺度的区域差异
  1.用区域差异思想审视世界海陆分布
  教师经常在导课时让学生观看: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面貌的视频,然后问学生:“地球为什么被称为“蓝色星球”?待学生作答后,却很少有教师思考问题的内在逻辑。学生早在历史课上了解航海家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甚至通过小学的学习,知道“地球上海洋面积广大,是个蓝色的星球”。上述问题的提出缺少对学生地理思维品质提升的关注。实际上,教师应提出的问题是:“地球表面最大的差异是什么?”只有渗透区域差异的思想,才能打好区域地理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2.用区域差异思想审视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的一般方法及意义
  区域空间的差异是绝对的,但区域分析研究的方法大同小异。在分析空间分布差异时,一个重要的教学策略是教方法。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区域比较分析的一般方法,通过对方法的灵活运用,可培养学生空间分析能力。如本节课对于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首先应定位,其次看形状;如果运用数据,教师可尝试让学生探究如何证实:“无论怎么划分半球,世界的海洋面积总是大于陆地”这一推论。总之,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海陆分布不仅是会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的一般方法,更重要的是地理事物的这种分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用区域差异思想审视地理工具的使用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对地球的面貌进行想象。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宇航员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面貌,并借助地球仪和地图思考“地球表面最突出的特点或地球表面最明显的差异性(最不均匀的特征)是什么”来引入正题是切实可行的。在教学中,教师们往往认为此内容较为简单,但是利用地理工具,通过视频、地球仪、地图建构地理表象,并在理性的梳理和想象的结合下,重新整合,让学生明确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部分教师还设计“数珠子”活动,即用红、蓝色小珠子分别代表陆地与海洋,将其粘在地球仪的陆地与海洋部分,把学生分组,各组对不同半球(如水陆半球、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珠子计数并列表统计所占比重,计算海洋与陆地面积比例,得出“七分海三分陆”的结论。
  通过上述三个角度对海陆分布与区域差异思想关系的分析,不难发现,世界海陆分布是向学生渗透区域差异思想的极好素材。让学生从认识世界海陆分布这一最大尺度的区域差异开始,到回顾对大洲、大洋的认识,再到对国家、地区等地域性特征的认识,这种空间尺度由大到小的渐变过程,恰好反映出差异是绝对的,一个地区内部也存在差异。当把某一级区域又划分为更小的区域时,则可进一步讨论区域间的差异。这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尤其是理解“区域联系的重要环境基础是由区际差异产生的”具有重要意义。
  二、渗透区域差异思想的教学案例
  案例1 初步感受“最大尺度的区域差异”
  教材中直接用两个半球示意图向学生简单介绍世界的海陆分布情况,并没有强调其间蕴含的空间尺度和区域差异的思想。为突破原有设计,从学生的认知角度考虑,将引课与区域差异思想的渗透结合起来,可设计如下问题。
  问题1:我们生活在地球的表面,往往看不到地球的全貌。正如苏轼所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怎样才能看到地球的全貌?(分别从不同视角看地球的三幅图片)
  问题2:当我们像宇航员一样远眺地球――从太空中看地球,感觉地球表面最明显的差异性是什么?
  本条“标准”要求学生利用地图和数据,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由于海陆分布的差异是大尺度的区域差异,学生不易在生活中直接体验,要让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要借助地球仪、地图、视频并结合数据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并归纳,还要结合学生认知,从三张不同尺度的景观图片出发。问题1突破传统的教学设计,分别给出“我们生活的周边景观图片”、“从飞机上看到的海岸线图片”、“从太空中拍的地球图片”,顺理成章地让学生建立起不同尺度看地球的空间表象,引导学生由小尺度到大尺度、从周边世界到太空远眺,并借助古诗的诠释,理解我们所处的真实世界的全貌,实现问题2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从不同尺度看到的景观不同,都存在差异,从而渗透区域差异的思想。
  案例2 归纳从不同角度描述海陆分布的方法
  从不同半球认识海陆分布,其核心是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海陆分布,怎样描述和用什么方法描述。目的是从特殊到一般,学会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使用各种地理工具的习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问题3:请观察地球仪,并阅读数据描述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特点,总结描述分布特点的方法。
  问题4:用问题3总结的方法,完成东西半球海陆分布特点的相关学案。
  问题5:有没有一个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的面积?请大家在地球仪上寻找。
  问题6:填绘海陆轮廓简图,完成相关试题。
  “空间尺度”思想的内容是指地理空间尺度有大有小,并有一定的等级,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要对尺度大小进行选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按如下步骤完成:首先,从全球视角感知海陆分布:通过地球仪和中图版教材中“世界的海陆分布图”,明确世界上陆地和海洋分布的特点;其次,从半球尺度视角认识海陆分布:无论在哪一个半球,均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就海洋而言,南半球比北半球多、西半球比东半球多;就陆地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多、东半球比西半球多,从而理解海洋和陆地分布不均匀的特点;第三,从世界海陆空间分布格局认识:全球海洋是相连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最后,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海陆分布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其中,总结出描述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可从均衡性以及面积的大小进行归纳;再用此方法迁移运用到描述东、西半球的海陆分布特点,学会从不同半球角度进行分析。通过问题5,了解水、陆半球,引导学生得出:任意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培养学生空间观察能力。通过问题6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例举全球海水相连的实例。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举出漂流瓶的例子、大黄鸭的来历等,通过生生交流,拓展视野,课后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更深入了解与“海陆分布”有关的内容。最后教师帮助学生提炼概括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三分陆地,七分海洋,任意半球,海多陆少,海水相连,陆散其中。
  案例3 海陆分布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差异的基础
  世界的海陆分布是地球表面最大尺度的区域差异,它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在课堂环节设计上教师有意识地补充关于海陆分布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学科知识的逻辑联系,进一步渗透空间观和区域差异的思想。
  问题7:能否跟据实例说明了解世界海陆的分布对学习地理有什么意义?
  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了解陆地深受海洋影响,如我国西北地区与东部季风区相比,由于前者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导致其自然环境特征与东部季风区有明显差异,同时导致两区域人类生产活动的差异;又因为海水相连通,海洋运输成为联系世界的重要方式,使某些地区具有海上交通运输的优势,如马六甲海峡;还有的大陆孤立于海洋中,生物种类长期独立发展演化,形成了独特的动植物等。总之,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均与海陆分布这一全球最大尺度的区域差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如杨澜采访刘洋的一段视频中所说:地球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生命的星球。最后,教师总结提升:“生于陆地,有赖海洋,地球母亲,人类家园。”
  参考文献:
  [1] 袁孝亭.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课程与教学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30(7).

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教学设计(五)
善用"联系式"教学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摘要】:"联系式"教学就是:加强地理与其他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和贯通;针对地理事物在不同时期变化的状况纵向联系;从事物的相反面思考逆向联系;加强地理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和比较;理论联系实际,生活化地理知识;寻找与地理知识间的联系点,把地理学科中零星、分散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方便学生易于掌握,建立完整的知识模块和体系,更深刻地揭示地理事物的规律和形成系统,帮助学生形成整体性的思维,培养理解、比较、分析、综合、应用、综合、评价等方面的能力,提高掌握知识的速度,最终完成教学目标,使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横向联系;纵向联系;逆向联系;内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
  中图分类号:G623.4
  大自然中的各种地理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每一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内部依存联系。在教学中运用“联系式的教学”模式,有助于从不同角度寻找与地理知识间的联系点,把地理学科中零星、分散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方便学生易于掌握,建立完整的知识模块和体系,更深刻地揭示地理事物的规律和形成系统,帮助学生形成整体性的思维,培养理解、比较、分析、综合、应用、综合、评价等方面的能力,提高掌握知识的速度,最终完成教学目标,使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进行中,为适应当前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老师们要迎接新的教学挑战,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下面笔者就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联系式的教学”,探索地理课堂是如何揭示地理事物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探索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一、加强地理与其他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和贯通,促使不同思维方式的知识相互渗透和融合,为学生创造锻炼使用不同学科思维方式的机会,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地理课融合许多学科的最基本的知识和规律,是多学科“横向联系”而成的课程,涉及范围广,因此,在教学中应打破各学科的界限,充分挖掘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学科间相互融合,能增添学生学习兴趣,有益于各科共同发展。
  地理教学可以从数学角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数学成为地理学科的一个工具。例如:通过统计每个地方各月气温和降水情况,绘制各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然后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各地气候的特点,比较各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判断所对应的地理区域气候类型,恰到好处地进行知识迁移,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地理教学可以从物理角度加强联系,揭示地理的现象和规律,例如:模拟海陆物理性质的差异,做光照水与土壤实验比较,对比哪个升温快、降温快,哪个升温慢、降温慢,进一步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通过实验同学们得出结论,土壤升温和降温都比水体快。于是,学生总结夏季陆地气温教高,海洋气温相比海洋气温较低,而冬季则相反。
  语文知识在地理中也有所体现,地理课程经常有语文的情景片段、诗歌、散文的描述,加强语文与地理学科的情境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可以从语文的角度既陶冶学生的情操,又能在美好的欣赏中解决地理方面的自然现象揭示科学原理。例如:为活化温带大陆性气候,可以利用古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来描绘,高原山地气候可以借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一诗句,温带季风气候用“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更形象。
  地理还与生物学密切关系:讲到各地气候特点时,地球上土壤的温度、水分和光照等地理因素会影响不同植物的分布,例如:高山气候体现出与生物生长的相应关系,随不同海拔的升高,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生长不同的植被,阔叶林—针叶林—草地;荒瘠的沙漠与郁郁葱葱的绿洲、南方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与北方温带季风气候的水果品种的差异。
  二、针对地理事物在不同时期变化的状况纵向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变化的、发展的思维方式分析深奥的地理规律和原理。
  横向联系是通过空间拓展的方式,将某一地理现象与同一时间其他地区出现的类似的现象进行类比分析,进行有机的联系和综合,这是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从时间推移的角度来分析地理事物发展的过程及产生的因果关系,分析发生的变化规律和特点,延伸拓展该变化对其他地理事物的影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理解、应用、分析、综合、比较、评价等方面的能力。
  学习“大陆漂移假说”,可以用不同的地理事物的变化证据进行证明:
  例如:桂林象鼻山上会出现海鱼生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流和古水井等人类活动和遗迹,比较过去和现在桑田变沧海的地球运动变化。
  大西洋、太平洋、南北美洲东西海岸古地层和古生物化石,过去和现在的比较,从发展的角度分析不同时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揭示“大陆漂移假说”原理,帮助学生树立海陆变迁的观念。
  比较南太平洋上的许多岛国,过去表现为均露出海面,现在海岸线抬升,即将被海水淹没,产生这种不良后果的原因,分析人类活动对全球大气的负面影响,及建议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三、从事物的相反面思考,培养学生逆向联系方式,改善学生的思维方法形成新的学习模式。
  唯物辩证法有一个重要的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当我们把事物从反面或者颠倒过来思考的时候,就会使思维多了一倍的视野,就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创新。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事物的相反方向来考虑问题,开阔学生的思维视角,换位思考总结规律。
  例如,从相反面来思考,如果地球上“泛大陆”不破裂,同学们想象讨论,地球表面又会是什么情况呢?
  学习《世界的人口》,世界的人口以较快的速度持续增长,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假如:请学生思考如果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减慢,还会有这么多的压力和问题吗?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存状况会怎样呢?
  深刻理解“不同环境对人种肤色的影响”,人种的分布与地理环境有密切的联系:人的肤色有深有浅,皮肤中的色素细胞与各地太阳辐射的强度有密切关系,分布在不同的纬度地带地理环境而有所不同。假设,黑色人种与白色人种相互交换自己生活的环境地区,经过几代人的演变,会发生怎样的肤质变化呢?   四、加强地理事物之间的各种内部联系和比较,促进学生多向思维发散,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地球上的地理事物是在各种地理要素共同影响下产生的,地理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在教学中,通过同其他事物的联系,寻找问题的症结,采取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使主体更加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克服思维定势。
  例如:地形影响气候、地形与降水的关系、日常生活习俗与所处的地形密切联系、人们的生产方式和发展的农业产业也与地形有关,地形制约河流的流向和发育,地形对人口的分布和城市的布局意义深远、地形对交通建设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思维朝向多个方向发展,提高学生变通求异能力。
  例如:学习“中国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季风气候”时,可以引导学生多方面因素分析,第一:在教师的启发下,大多数同学能指出中国从经纬度位置来看,它属于两个温度带—温带和亚热带的季风气候。
  第二:从海陆位置来看,它面对地球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和地球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海陆性质的巨大差异,形成冬夏季风显著的原因。
  第三:可以进行引导把地势地形联系起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东部以平原为主,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这样的地形地势特点,利于季风气候深入内陆。
  这样从地形图一个中心点出发,让学生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多方向思考,把对中国季风气候形成的多个原因联系起来,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看问题的视角,从而发展了发散性思维。
  五、理论联系实际,生活化地理知识,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学习的趣味性,学以致用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以现实中的新形势和新变化作为背景材料,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和迁移能力,产生愉悦、好奇的心态,化难为易,体现新课程改革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和贴近学生的教学理念,使学习地理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对生活有用,生活中处处有学问。
  例一:学习“经纬网的概念”可利用“班级座位表”这些生活化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假设自己就是经纬网的一个点的位置,并给排和行填上相应的纬度和经度,使学生掌握相关经度和纬度知识。
  例二:了解“我国干湿地区气候的差异”,可以根据比较北方、南方地区人们的生活习俗了解“气候的干湿程度”,如:“南方地区”人们的生活情况是:因为南方降水较多,气候较湿润,水稻产量高而喜食米饭,同时为了避免患湿热排毒,饮食上偏向酸辛辣口味、爱吃麻料辣酱酸菜;而北方人们的生活情况是:降水较少,气候干燥,小麦产量高则以面食为主,加上气候寒冷体力消耗大,人们爱吃肉食补充体能和喝酒御寒。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气候与生活密切的关系,体会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三:可以根据各地所处的自然环境,设计不同创意的民居:如沙漠区,热带雨林区、极地地区、黄土高原区、热带季风区进行建筑设计,然后由学生展示作品,评选出那些房屋建筑更适应气候、河流等地理环境,并优选出与当地实际生活房屋建筑结构相匹配的的设计创意方案。
  “联系式”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全面联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有效地促进教学的实际效果,锻炼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合作教学与学习的策略》2010年11月第一版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给地理教师的101条建议〉》2007-02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1.10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4]《普通初中地理课程标准》2012.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教学设计(六)
闪耀着核心素养考查的2016年高考地理试题

  一、 试题总析

  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地理核心素养”已成为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聚焦点之一。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组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确定为地理核心素养。其中,人地协调观是地理课程内容蕴含的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它包含正确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发展观等。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研究的两个突出特点,由此形成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学生分析、理解地理过程、地理规律、人地关系系统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状况,是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体现。回看2016年全国文综Ⅰ、Ⅱ、Ⅲ卷中的地理试题,不难发现“地理核心素养”已在试题中闪耀着光芒(表1),指引着中学地理教育的“课改”方向。
  核心素养是学生的内在品质,难以直接观测。上述高考试题的设计,总体上以“素养立意”,以“学科内容为载体”,借助相对复杂的“现实情境”,向学生呈现空间格局的观察、概括、归纳,地理特征的分析、综合比较,空间动态过程的观察、规律概括与趋势预测,地理因果联系与依存关系的分析、推理,以及绘图与图解等具体任务。通过考生应对复杂现实情境中的各种外在表现,考量考生“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状况。试题设计以“情境、学科内容和任务”为基本路径,考查考生发现问题、辨析概念、建立关系和验证假设的能力,以及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应用地理学科方法的正确性。
  毋庸置疑,高考试题的价值取向必然会深刻地影响中学地理课改态势。地理核心素养考查将成为高考试题命制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从“能力立意”转向“素养立意”,重点测试与考查考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形成状况。
  (汤国荣/浙江省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二、 试题详析
  ★一道闪耀着人地协调观考查的好题
  【全国Ⅲ卷37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图2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 8级)日数。
  (1) 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答案:(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
  【评析】本题以甘肃瓜州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为情境,考查考生以人地协调观为主线,分析和评判区域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试题基于能源结构优化的大背景,借助甘肃瓜州区域背景,取材当地风电热电开发,以“风电利用特点解读-瓜州风电开发区位分析-瓜州能源利用可持续策略”为线索,给出图文材料(瓜州生态文明建设和甘肃酒泉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情况,年大风日数分布示意图),设问检测学生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地协调观。第(1)题的问题设置中,要求学生借助对比的方法,从不同能源自身特点及开发中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两个维度展开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要因地制宜推进区域能源开发。第(2)、(3)问的分析,需要考生借助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深入挖掘图文信息,通过小尺度区域内部差异的对比,从能源分布差异,社会经济发展差异等视角进行分析,着力于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的空间特征,并辩证地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各种影响。第(4)题设问中,依据“电网稳定性”的实际能源利用情境,在区域背景中将热电配建问题提出,考查学生是否能够结合现实中出现的人地矛盾实例分析原因。整个题组设置线索清晰,通过图文信息结合的方式,将对“人地协调观”这一核心素养的考查通过有梯度的问题设置展开。试题情境紧密联系我国的新能源开发建设和政策,展现地理学科知识在国家建设发展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动态看待地理事物变迁,不同的历史阶段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开发条件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学生要具备国家情怀和世界眼光,关注地方、国家、全球的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不仅落实了课标中“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的理念,也彰显了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
  【解题思路】风能资源近年来以其可再生性和清洁环保的特点被追捧,但是风能资源开发又受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甘肃瓜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以其自身区域特点获批建设大量风电基地,为区域能源结构优化做出贡献,但是其开发受到很多限制并规划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为许多新能源开发和区域发展提供了经验。
  第(1)题,本题考查分析比较地理事物的能力。即风能资源对比于煤炭有清洁可再生的特点,环境效益更理想,而风能资源对比于水能,同样清洁可再生,但是水能开发对岩石圈、水圈产生破坏性影响。无论何种资源开发,必须站在“资源”和“开发”的维度,从人地协调发展的高度思考问题,人类对资源开发的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不同圈层会产生积极和消极影响,不同的能源特点不同,其开发中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也有差异,运用对比方法,从不同视角展开分析是解这类题的关键。   第(2)、(3)题分别从瓜州大型风电场建设的自然区位优势和区位限制角度设问。第(2)题,大型风电场建设的自然区位主要从风电场建设的需求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角度考虑,风电基地建设需当地风能资源丰富的区域,同时风电基地本省对土地资源占用较少。基于图文信息,区域特征和学科知识的思考,该区域为西北区,近冬季风源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摩擦力小,又加上地形平坦,山口狭管效益,故多大风天气;西北地区荒地多,地面沙漠、戈壁广布,地形平坦,建设风电场土地资源利用好。第(3)题,风电场建设主要的限制因素,即包括风电场自身建设劣势也包括区域特点对其建设的限制。不同的时期,人类对能源资源的开发力度和开发能力不同,同时不同的能源资源开发对人类的要求和影响也有差异。联系区域特征主要从社会经因素分析,可从电能市场需求,输电距离、基础设施、资金等方面分析。
  第(4)题,本题考查比较风电和热电的特点之一稳定性。瓜州受冬季风影响显著,季风的不稳定性造成了风力发电的不稳定,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满足人类需要的潜力有限,只有建设热电站进行电力调节,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形式补充电量,才能保障电网的稳定性。分析此题需要学生理解人地协调的重要性,具备良好的资源观,环境观,自然观,能够结合人地矛盾,分析和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导向】人地协调观是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这一核心素养重在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作用的方式、强度和后果均有差异。综观2016年全国文综卷的地理试题,“人地协调观”是试题设计的主线,绝大部试题渗透考生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程度的考查要求。试题设计将地理概念或者地理事象置于学生熟悉的或者时事性的情境中,利用情境化任务蕴含的线索,设置问题,考查学生多维度辨析地理事项的能力,综合思考、判断、评价、理解分析人地关系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区域主题探究的教学模式,将情境问题的探究任务蕴含到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线索中,学生借助任务驱动主动建构学习力,提升核心素养。在相关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应以问题为导向,选择区域中独特的人类活动,设置具有一定梯度和思维深度的“问题链”,以引导学生运用要素综合、时空综合等思维模式,对比、综合等探究方法,从区域环境特征入手对“问题链”进行有效探究,从而科学认识人地关系,树立人地协调观念。
  (虞文君/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泰河中学)
  ★一道闪耀着综合思维考查的好题
  【全国Ⅲ卷36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图3)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限,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
  (2)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3)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2)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小;水网稠密,水运便利;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对雨林环境破坏大。(3)赞同理由:热带雨林旅游资源独特,具有全球吸引力;旅游开发与运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增加当地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不赞同理由:对热带雨林环境造成破坏,产生污染;对当地居民生活、文化等带来冲击;来自自然的威胁(疾病、野生动物袭击等)较大。
  【评析】本题为综合性试题,在给定图文资料基础上,分别从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区域地理、环境地理等角度,综合考查考生的地理信息阅读、分析、提取的能力,同时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与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内容全面,涉及面广,对考生的地理综合能力有一定要求,也涉及了从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环境效应等问题。
  本题以玛瑙斯西北部亚马孙河支流内格罗河热带雨林风光旅行记录为载体,考查分析内格罗河河水水质特点、河流上桥梁少的原因、评价人类活动(旅游观光业)对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等地理核心知识,考查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与现象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内格罗河意思为“黑河”,是南美洲亚马孙河左岸最大支流。发源于哥伦比亚东部山地的爪伊尼亚河在圣卡洛斯附近汇合卡西基亚雷河后被称为内格罗河,河流流经巴西西北部,向东南流,接纳布朗库河等支流,在马瑙斯以下17千米处注入亚马孙河,全长约2 000千米。流域内炎热多雨,人烟稀少,因流域沿岸沼泽多腐殖质,河水黝黑,称之为“黑河”,译为内格罗河。
  试题借助图文信息,向考生展现平时陌生的热带雨林环境及内格罗河流域现实场景,要求考生认识各自然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第一步考查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腐殖质、泥沙);第二步考查自然环境下的人类文化景观(桥梁);第三步考查人类对热带雨林开发的可能性,并以开发性的设问出现,再次考查人地关系、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对地理行为的综合思维。三个设问层层递进,从热带雨林的现实情景出发,多角度、多层次、全面且系统的考查自然地理要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自然、人文要素与人地关系发展的综合性问题。
  首先,能从多个维度解释内格罗河为“黑河”的原因;分析该区域的气温、降水、地形、植被、沼泽等自然要素对生物、河流泥沙含量的综合影响,体现了“能够从地理要素综合的角度认识地理事物的整体性,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的综合思维目标要求。其次,通过 “含沙量少”、“河上很少有桥”的设问,突破“含沙量大”、“修建桥梁的区位因素”、“桥梁(交通运输线路)建设的意义”等传统的思维路径,对考生的逆向思维品质和能力有很好的考查。再次,热带雨林旅游产品对游客有强大的吸引力,旅游业的发展能带动相关产业及就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此背景下,是否拓展该地的旅游业成为环保人士和产业开发人士争论的话题。区域可持续发展既要有经济的发展,又要有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作为保障,热带雨林的保护不仅是所在国的责任,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对该问题进行辩证的思考,需要考生从正反两方面提供支持所持观点的充足证据;该思维过程的考查,再次体现了“系统、全面、辩证的看待地理问题”的综合思维这一核心素养。该试题也具有引导考生认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渗透人类应因地制宜、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谋求人地和谐价值取向的地理学科综合教育目标的功能。   【解题思路】第(1)题,先确认腐殖质是指已死的生物体在环境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有机物质,呈黑褐色。其形成主要受气候、地形、水文、生物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气温、降水条件对生物生长的影响,生物在气温条件下的分解作用,地形条件和水文条件对腐殖质沉积作用的影响,自然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综合作用,可以形成 “黑河”。在热带雨林环境下,气温高,降水丰富,空气湿度大,利于植物生长,生态系统复杂,动物繁多;沼泽水体内物种丰富,生物残体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微生物分解迅速,留下众多的腐殖质;沼泽及河流地势低,利于众多腐殖质沉积。河流含沙量大小受流域植被、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地形坡度、流速、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热带雨林环境植被繁茂,对地表泥沙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平坦的地形,降水对土壤的侵蚀弱,水土流失少;河流地处平原加上宽阔的河道,流速慢,搬运能力弱;沼泽和宽阔的河道地势低,流速慢,泥沙沉积;多种因素叠加,河流含沙量很小。
  第(2)题,桥梁作为文化景观,是交通运输线的一部分,起到连接河流两岸陆路交通的作用。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气候湿热,人类开发较晚,人烟稀少,人类经济活动的密度小,现代陆路交通线路极少;该流域降水极为丰富,河流水量大,水流稳定且平稳,水运能力强;河流支流四通八达,水网稠密,自然组成了稠密的内河运输网,能基本满足区内各个方向上有限的交通运输需求。图中信息显示,河面宽阔,修建桥梁成本高,技术难度大;人类交通建设活动会破坏热带雨林环境。
  第(3)题,从文字情景的“热带雨林风光”、“景色令人震撼”的视角,进行了开放性试题的设计,要求考生明确表明态度,并论证自己的观点。当然,考生在作答时只需要就一种观点进行阐述就可以。为了实现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需要科学地分析人类生产、生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挖掘其作用机理及其内涵,更好地指导生产、生活实践。旅游开发条件评价主要从旅游业发展利弊、旅游资源价值、地理位置与交通、客源市场、基础设施、对旅游资源环境影响等角度加以思考。考生如果选择赞同拓展旅游业的这种观点,则通过图文信息资料和前面的分析归纳,很容易看出,该地独特热带雨林风光和充满魅力的印第安文化,其游览价值的独特性异常突出;旅游对经济环境的有利影响最为显著,还能增长当地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加强文化交流等。考生如果选择不赞同拓展旅游业的这种观点,则主要从旅游产业发展会带来环境污染、基础设施的建设会造成生态破坏、对原始文化的冲击、旅游活动受自然威胁大等角度进行论证。
  【教学导向】综合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征之一,综合思维是地理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2016全国三套试卷,都突显了“多视角重内涵,多层次重逻辑”的测试特点,为考生创建了学以致用的地理综合思维展示平台,引导考生运用地理学科独特的视角,关注时代、分析现象、思考现实、明辨事理。试卷具有考核目标全面、综合性强的特点,几乎所有地理试题的解答都需要运用综合思维。因此,地理教师在地理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将地理现象分解成若干要素、方面、类型,分析与比较它们的属性、特点;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的角度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二是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利用区域综合的特点,引导学生分析区域自然和人文要素对区域特征形成的影响,判断与评价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正确与否,预测地理事象或区域特征的发展演化。三是通过特殊现实问题情境的设置,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和逆向思维训练。四是尽可能搭建学生主动学习的活动平台,给学生展示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和最终结果的机会。
  (季凤军/浙江省绍兴市鲁迅高级中学)
  ★一道闪耀着区域认知考查的好题
  【全国Ⅰ卷36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 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 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图4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3)目前横县县城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厂。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说明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问题②: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答案:(1)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37℃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2)(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3)(茉莉花茶生产应接近茉莉花产地)横县茉莉花生产规模大,花源供应充足且品质佳;县城交通便利,便于收集茉莉花(蕾);县城基础设施较好,便于生产组织(离南宁市较近,便于产品销售)(4)问题①: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规模效益和影响(实行专业化生产);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问题②:加强茉莉种植和茉莉花茶生产的科研投入,确保茉莉花茶的品牌优势;加大茉莉花其它产业化应用的研发;开发新产品;拓展旅游、文化市场;实现经营多元化。   【评析】本组试题以茉莉生长特性、横县茉莉花产业发展现状为情景,考查学生借助区域认知方法,运用综合思维解释、分析地理事象以及落实人地协调发展观的核心素养。
  试题借助广西横县茉莉花茶特色产业的背景材料,要求学生比较说明茉莉生长气候条件、解读小区域种植优势、分析花茶厂区位布局、阐明横县茉莉花产业发展经验的借鉴作用以及指明茉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试题涉及的考点虽为常规的农业区位、产业布局、区域可持续发展,但试题对区域认知提出了极高的能力要求。区域认知注重差异比较法的运用,说明茉莉生长气候条件涉及区域间气候特征的差异性比较,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利于茉莉种植涉及区域内小范围地形特征的差异性比较,学生不仅需要调用苏浙区域相关气候的储备知识,更需要深入挖掘“河流冲积平原、地势较高、旱地”的隐性信息,试题要求学生综合考虑生长特性、气候角度、地形与排灌、土壤等相互关系,考查学生从区域和地方两个不同空间尺度综合分析区域和地方自然要素对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区域认知除注重差异比较法以外,对区域联系也提出了考查要求,解读花茶厂集聚横县首先需建立县城与横县两者的内部联系,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原料地距离、交通、基础设施、市场等因素才能得以全面解答。横县茉莉花产业的经验对其它贫困县的启示和茉莉花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的发展建议属于开放性试题,均以横县茉莉花产业发展现状为区域背景,客观评价区域发展值得借鉴的经验及探讨区域开发的可持续对策。本组试题选材源自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通过创设茉莉花相关的情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并解决区域发展问题的能力,试题设计渗透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解题思路】独特的地理气候赋予横县种植茉莉花的优越条件,横县人致力于培育和壮大茉莉花(茶)产业,推进茉莉花(茶)产业核心示范区建设,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茉莉花生产和茉莉花茶加工基地,先后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横县依托茉莉花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旅游等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效益,为特色资源优势明显但特色品牌尚未做强的区域发展提供了些许借鉴。
  第(1)题,区域气候对农作物生长的作用,是通过影响热量、水分、光照等要素实现的,材料明确指出茉莉具有喜高温、抗寒性差、花蕾孕育及开放对温度要求较高(25℃~37℃)、喜光、生长旺季水分需求大、土壤过湿不利根系发育的生长习性,广西横县和苏浙均位于季风气候区,具有雨热同期的共同特征,但苏浙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且纬度更高,冬季受北方强冷气流影响发生低温冻害、寒潮机率更大,这不利于抗寒性差的茉莉生长,且茉莉生长旺季刚好处于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梅雨期和伏旱期,梅雨期土壤过湿、伏旱期水分缺乏及极端高温天气多发的特征将危害茉莉的根系发育和花蕾孕育开放,而横县纬度更低,加上北部地形影响,气候条件中气温和降水组合更适合茉莉生长需求。调用相关区域知识储备,运用区域间差异比较的方法加以综合处理材料信息和设问要求,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
  第(2)题,该小题需要运用区域内部比较的方法,分析地势高处、低处对茉莉种植产生的差异性影响,整合出地势高处种植茉莉的优势条件。设问中“地势较高利于茉莉种植”隐含了与较低处相比的设问要求。与较低处相比,地势较高处具有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不易积水的独特优势,同时兼备了河流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的共同优势。
  第(3)题,材料信息“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提示了茉莉花保鲜期短的信息,设问“横县县城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厂”提示了当地花茶加工产业生产规模大,这就对茉莉花的产量和品质提出了高要求,综合上述信息分析得出茉莉花茶厂的区域布局应接近茉莉花产地,满足花源供应充足且品质佳的要求。解答本题还需挖掘图4提供的信息,运用区域联系的方法,综合考虑横县与南宁的空间关系,考虑县城作为横县的核心城镇,具有横县内部诸如基础设施、交通方面等独特优势,综合上述即可。
  第(4)题,横县茉莉花产业的发展经验对其它贫困县的启示,只需深入解读“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的文字信息,即可整理得出“发挥区域特色农产品优势、扩大规模化种植增强规模效益和影响、实行茉莉花茶专业化生产”的答案,此问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整合材料的能力;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需从“加强科技投入保持特色产业竞争优势,致力研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和开发相关第三产业”的角度入手,促进当地产业可持续发展,此问重点考查人地协调发展观的核心素养。
  【教学导向】区域认知是指人们对区域的特征、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意识和能力。区域认知这一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形成从区域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和习惯,正确采用认识区域的方法与工具认识区域的能力,正确评价区域发展方向和评析区域开发利用决策得失的能力。学业评价对区域认识的测量,主要是检测考生运用区域认识的方法与工具对具体区域分析的熟练程度。依据区域认知的水平划分,相应试题设计体现层次性考查的特点,如根据提示将地理事象置于区域中加以认识、归纳区域特征、从区域视角收集区域信息认知地理事象、能够在特定复杂的地理事象中整理并列举评析区域决策的相关论据、全面正确评析区域开发利用决策的得失等。
  区域认知是学生理解地理过程、地理规律、人地关系的重要方法,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考试题命制秉承的价值取向。因此,中学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落实区域认知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从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开始,帮助学生构建区域相关的知识结构,强化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区域联系等方法的应用,促使区域认知通过感觉、感知、想象、思维等形式内化成学生头脑中区域认知的思维过程。   (袁含沙/浙江省绍兴市越州中学)
  ★一组闪耀着地理实践力考查的好题
  【全国Ⅰ卷7~9题】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图5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
  8.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
  9.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答案:7.C 8.B 9.D
  【评析】本组题以天津贝壳堤的形成、分布、变化为情境,考查学生运用外力作用的相关知识和野外考察信息的表达与分析应用的技能以及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地理事象动态形成过程的核心素养。
  本组题情境取自真实客观的地理事物分布,考查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水平,但又不是照搬教学内容,而是神似形异。这种神似形异,体现在试题背景材料的设置上有一定的生活情景的迁移和知识背景的迁移,生动再现地理知识的自然状态,体现探究活动的魅力,体现学生在新情景中对知识较高层次的理解和运用,体现理论与实际的真实联系。从近几年的地理高考试题看,问题情境多为距离考生很远的学科背景,而不是解决考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加上平时教学中长期进行这样的测试,使得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减弱。虽然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学习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把所学的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但在高考试题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试题所占比例过小,即使有,大多数也只是提供一个背景,而不是解决现实问题。本组题与考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试题紧密联系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是一组闪烁着核心素养的好题。
  【解题思路】贝壳堤是由海生贝壳及其碎片和细砂、粉砂、泥炭、淤泥质粘土薄层组成的,与海岸大致平行或交角很小的堤状地貌堆积体,形成于高潮线附近,为古海岸在地貌上的可靠标志。地貌学家称为“死亡的海岸洲堤”。贝壳堤是天津地区特有的地貌,它是几千年来,由海生贝类动物在海潮推动下,逐渐堆积而成的古渤海岸线的标志。贝壳堤真实地记录了天津沧海桑田的过程。
  第7题,贝壳堤是粉砂淤泥质海岸带在波浪的作用下,将淘洗后的生物介壳冲向岸边形成的堆积体。波浪的冲刷使海滩坡度增大,底质粗化,底部的贝壳类介壳被海水冲到岸边,堆积在高潮线附近,经长期作用便形成贝壳堤。当海岸带泥沙来源充分,海滩泥沙堆积作用旺盛时,贝壳堤停止发育。多次的冲淤变化便留下多条贝壳堤,可以作为古海岸线迁移的标志。贝壳堤的形成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即粉沙淤泥岸、相对海水侵蚀背景和丰富的贝壳物源。贝类喜生长、繁殖在海水清澈透光、营养丰富的细砂与粉砂质海底,经波浪特别是激浪的作用,在岸坡坡度适宜的条件下,贝壳及沙便堆积下来,于高潮线附近生成贝壳堤。黄河是世界著名含沙量大河流,曾7次大改道,当摆动到山东入海时,天津沿海一带的自然条件利于贝壳堤形成与发展;而北移到天津一带入海时,海水浊度加大,岸坡坡度变缓,其生态环境和动力条件均不利于贝壳堤形成。因此贝壳堤不仅代表了该处某一时期的海岸线位置,也反映了当时的地理环境。
  第8题,海浪潮汐运动以侵蚀为主,将贝壳搬移到海岸堆积,随着贝壳的逐年累积,也就形成了独特的贝壳滩脊海岸。一旦黄河改道,贝壳堤及以海水较淡而浑浊的淤泥岸不利于贝壳生长而停止。在贝壳堤外,泥沙淤积成陆,海岸线又向前伸,贝壳堤则远离海岸,或弃与陆上或埋于地下。因此,由于黄河的来回迁徙,海岸线走走停停,淤泥与贝壳堤交互更替,在渤海湾南岸、西岸形成多条平行于海岸线的贝壳堤,也就成为渤海湾海岸线向渤海延伸的脚印。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第9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利用C同位素绝对年代测定法,并结合考古学方法来研究贝壳堤形成时期,一般认为:第Ⅲ堤形成约在3 500年前的殷商;第Ⅱ堤约在2 000多年前的战国时形成;第Ⅰ堤出现于元末明初。由此可了解天津地区沿海成陆的发展过程。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黄河携带大量细粒黄土物质,周而复始地在渤海湾南岸、西岸迁徙,塑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淤泥质海岸。当黄河改道,河口迁徙到别处,随着泥沙入海量的减少,海岸不再淤积增长,海水变得清澈,种类繁多的海洋软体动物不断繁衍生息,提供了充足的贝壳物源。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教学导向】地理课程含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包括图表绘制、学具制作、实验、演示、野外观察、社会调查和乡土地理考察等,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业评价对“地理实践力”的测量,要求考生在考察、调查、实验等实践活动中,能独立且熟练地使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其它地理工具,进行系统观察与欣赏,获取与处理复杂信息,设计与实施复杂实验,并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想法与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地理实践力是学生应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虽然纸质测试中较难进行测试,但可通过野外考察和调查的情境设置、模拟实验的创设等手段,考量考生是否具有设计地理实践活动的方案和计划的能力;是否能够根据不同地理实践活动设定目标,选择并运用适当的地理工具和材料;是否能收集和处理各种地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   为此,中学地理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转变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地学习。例如,帮助学生学会自己设计和实施野外观察、观测、调查等实践活动;通过在日常教学中使用探究方法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研究性学习等。
  (耿夫相/浙江省绍兴市鲁迅中学)
  三、 试题商榷
  1.选择题信息呈现单一,文字阅读量偏大
  地理图像具有空间表述直观、学科信息独特的优势。信息呈现形式多样一直是高考地理试题的显著特色,地理试题情境信息的呈现形式有文字、统计图表、景观图、遥感图、原理示意图等。对比全国卷近三年选择题信息呈现方式 (表2),可以发现2016年的三套试卷选择题信息呈现过于单一,且文字信息量偏大。
  文综考试时间漫长,地理作为第一排序科目,可以用图像刺激考生的感官,顺利进入考试兴奋状态。而本次考试在选择题情境设计时,多采用了文字信息呈现,文字量大、信息密集,考生需要斟字斟句解读信息,“一字不慎、离题万里”,考生容易陷入高度紧张状态。而文字表述的主观性、文字解读的多样性,使得考生需要反复审题,方可答题。从某种程度上看,语文阅读能力高的考生得高分机会更多,这对地理能力出众而语文阅读能力稍逊的考生而言略显不公。
  2.部分试题情境创设有失区域公平
  核心素养是学生的内在品质,难以直接观测,需要通过学生在应对复杂现实情境中的外在表现加以推断。在各类“情境”中,包括联系学生日常生活的情境,地理与生产联系的情境以及地理学术情境。作为全国统一考试,情境创设尽可能保持公平性。
  全国I卷1~3题,以景德镇和佛山的陶瓷生产为情境素材(文字信息),考查产业布局、产业转移等具体问题。佛山曾是我国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创下国内同行业中的4个“最”:陶瓷企业数最多、建筑陶瓷产能最大、陶瓷产业配套能力最强、建筑陶瓷出口量最大。作为典型的优势产业,平时教学中,佛山大多教师会以案例形式呈现本地陶瓷产业发展。而本题素材中,外地考生若不清楚佛山、景德镇的具体空间位置,区位条件对比基础便显得薄弱。若能添加标注广东佛山(珠三角)和景德镇(江西)地名、佛山陶瓷产业转移方向及转入地的区域地图,则有助于考生理解两者工业区位条件差异。
  全国II卷6~8题,以长白山为情境素材(文字信息),考查了坡度与积雪、风力与积雪、积雪与地面辐射之间的关系。但是对于南方地区少雪、无雪地区考生来说,这些场景显然过于陌生。尽管是分省划线招生,但是某些省内(如使用全国II卷的陕西、云南)积雪地域差异非常明显,也会多少造成信息不公。若能添加长白山高山苔原带冻害前后同期景观图对比,将有助于理解积雪对相关自然要素的影响。
  情景创设不能让某区域考生因为地方性知识额外受益。当涉及具体区域情景创设时,要么避开部分区域考生熟知素材,如全国I卷第10~11题的四川西部某山地(贡嘎山),试题没有点明具体山地名称,且以统计图的形式呈现试题信息,不会让人感觉存在区域的不公平性。要么信息呈现足够充分,削弱素材地考生独特信息优势。如全国II卷第37题考查陕西秦岭地区,虽然陕西省考生参加了该卷考试,但是该题素材信息披露足够充分,本地考生并无特殊优势。
  3.个别试题情境和设问与往年试题雷同
  全国II卷第36题,以罗纳河为区域背景,设计了4个具体的问题。试题的第(1)问“分别指出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9分);第(4)问“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6分)与2015年上海高考地理卷第34~36题:“说明洪峰在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得到有效削减的自然环境原因”(2分);“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一般在春季会出现汛期,而河口地区夏末通常会出现枯水期,从河水补给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8分);“解释法国拆除部分水电站的可能原因”(4分)有着相同的素材背景和相似的问题考查角度。各省往年的高考试题都会被教师和考生仔细研读、训练,全国性的高考地理试题,理应成为反模板、反题海、反应试的引领者,最大程度避免试题“撞车”。
  (罗 瑛/浙江省云和中学)
  四、教学启示
  ★核心素养培育将是中学地理教学的必然选择
  “地理核心素养”已在2016年全国文综Ⅰ、Ⅱ、Ⅲ卷中的地理试题中闪耀着光芒。但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非一朝一夕就能达成,需要通过教与学的持之以恒才能得以实现。中学地理教育活动的开展应以“人地协调观”为核心主线设计各类教学活动,着力于地理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方法的掌握和地理实践力的提升。
  1.引导学生多角度多要素思考地理问题
  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彼此孤立,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它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在特征上保持协调一致,并与总体特征相统一。教学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聚焦“关键词”来建构完善的知识结构,明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灵活运用知识发散思维,多角度地分析地理问题(如图6)。例如,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教学活动中,可运用思维导图,以图导思、以图助思,完成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区域特征的综合建构。
  在必修Ⅲ教学中渗透空间尺度的思想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能够从地方或区域综合的角度分析地方或区域自然和人文要素对区域特征形成的影响,以及区域人地关系问题。例如,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抓住“干旱”这一核心特征,把握地理要素间联系,形成多条思维链。通过知识“节点”和“链条”形成综合知识网络(图7)。
  2.帮助学生建立区域认知时空视角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建构区域认知结构时经常会出现以下问题:认知结构单一、零散,对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只有单向认识;面对陌生的区域,学生一般只能回答熟悉的要素,不能全面分析,或熟记特殊区域结论,套用特殊结论来解答一般问题,缺乏综合的答题思路,具体问题不能针对性分析等。正是因为学生的知识体系的建构是由碎片化趋向完善的,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是螺旋式上升和不断内化的,因此,教学中要注意不同阶段的训练重点,根据学习程度寻求不同阶段教和学的契合点。   第一阶段:以自然要素为中心,利用整体性原理,强调位置对要素的影响,以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建立区域地理认知模型。詹姆斯在《地理学思想史》中说到:“地理学所有的问题,区域的,地方的,这些地理事物的研究,它们的特点都归结于位置。”因此,位置的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明确位置”这一层次上,教学的重点应放在位置与区域其它组成要素的关系上,放在位置对区域地理特征的影响上。
  第二阶段:以区域为背景,参照区域认知模型,选取区域的典型特征描述和比较差异,开展区域主题探究式地理教学。之江教学研究室在汤国荣特级教师的引领下,部分教师开展了区域主题探究式地理教学的实践探索,取得很好的教学成效,对区域时空认知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这一教学活动的实施,关键是抓好区域主题遴选与探究活动有效组织两个方面工作。一是区域探究“主题”的正确遴选。合适的区域“主题”是实施区域主题探究教学的基点,也是教学活动得以落实的关键所在,区域“主题”应是与区域环境特征密切相关的自然地理事象或社会发展问题。如西欧餐桌上乳畜产品;南欧的葡萄园与酒庄;美国专门化的现代农业等。二是有效组织好“选择特定区域→找准探究主题→提供情境信息→引导探究活动→展示探究结论→实施评价反馈”等区域主题探究的教学环节。
  第三阶段: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整理和品悟经典考题,加强反思,促进区域地理认知结构的系统化和清晰化。一是按照“同一考点不同区域的典型试题”进行归类整理。例如,涌升流分布在秘鲁沿岸、非洲西海岸以及索马里沿岸(夏季)。根据三个典型地区,可归纳出涌升流的原理“离岸风+低纬度+沿海海区”。二是按照“同一区域不同考点的典型试题” 进行归类整理。例如,以非洲区域地图为载体,考查地形、气候、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河流的综合开发等。
  3.适度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地理实践力
  高中地理课程内容不仅包括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还包括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题材,更多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经验、地域空间紧密联系。地理模拟实验、地理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实践性教学活动,实现了从“学科学”转换到“用科学”,把从课堂的“教”延伸到课外的“学”。在实践中学习,掌握知识更快、更深入,有助于学生锻炼意志品质,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团队合作,增强凝聚力、拓宽视野,增长见识、自主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利用校园气象站、地理科普园、校园天文台、数字创新地理实验室等开展校园气象观测活动(气象数据观测、气象图表绘制、校园天气预报、校园气象网页制作、实时天气信息查找)、星象观测活动等。
  教师也可以通过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增加学生野外学习的机会。例如,浙江省永康一中立足当地乡土地理资源,建立了学校地理实践基地。自然地理主要以户外考察活动――永康方岩丹霞地貌;社会调查以人文地理为主――农业(永康市唐先镇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工业(永康市众泰汽车集团、王力门业集团、哈尔斯杯业集团)等。2015年8月,笔者组织地理实践小组开展了暑期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结合高中地理必修Ⅲ中“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途径”这一知识点,以“唐先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为考察对象,对“禽畜养殖污染整治”、“农药化肥减量控害”、“生态种养模式培育”、“农村清洁能源推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五个方面进行考察。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认真撰写调查方案、制定调查问卷,开展交流访谈,分析和整理资料等。其中,高二7班学生钱辰撰写的小论文《“县域大循环、区域小循环”永康市生态农业发展调查报告》获金华市小论文比赛一等奖。
  (沈海燕/浙江省永康一中)
  (本文主题策划:汤国荣,撰稿:虞文君、季凤军、耿夫相、袁含沙、罗瑛、沈海燕)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tuijian429973/

推荐访问:我国东部季风区 东部季风区的特征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