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僖字仲和,鲁国鲁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来源:阅读答案 时间:2016-05-01 11:21:38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阅读答案】

第一篇:《语文模拟试卷17》

高三语文练习

第Ⅰ卷(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警惕曹操墓“有经济”“没文化”

庞 贝

2013年1月13日,带队考察“曹魏高陵”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表示,通过12位专家联合考察,从考古学上可以初步确认它就是曹操墓。

虽然这还不算是最后的论定,但权威专家的“初步确认”,已经足以让围绕着曹操墓进行的争论暂时画上句号。本应该单纯的考古发现,却逐渐发展成社会公共事件,当地政府的公信力尤其受到各方质疑,其中原委值得当地政府深思:究竟是什么,使得发现曹操墓这一原本再好不过的消息,成为舆论风暴的中心?

近些年来,文化古迹因其对于扩大所在地区的知名度,以及对于旅游收益的直接促进,而逐渐被开发成为经济资源。出于这个原因,各地对文化资源的争夺几乎到了白热化的状态,甚至没有文化资源就去“制造”文化资源,以至于李白等文化名人的故里,为多个地区所激烈争抢,几乎演变为一场闹剧。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加之当地在发掘曹操墓的过程中信息披露不及时,而当地政府又急于流露出开发曹操墓这一旅游资源的意图,多种条件的结合,最终使得各方的怀疑声空前高涨。

从经营企业,到经营城市,再到经营文化资源,都是地方政府紧紧抓住经济发展主动权的一种表现。随着改革的深入,地方政府经营企业的思路已经无法延续,而经营城市的思路在房价被过度推高的情况下,也已经没有太大空间,这就使得对于文化资源的开发陡然加重了分量。

对于文化资源的开发只要规范进行,既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文化古迹的保护,肯定是一件双赢的好事。在经营城市的过程中,很多文化古迹在野蛮拆迁中毁于一旦,其中就包括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故居。值得注意的是,就在2013年1月6日,该故居已被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这种变化源于文化古迹保护意识的增强,也是地方政府发展经济思路上细微转变的一种表现。

在开发和经营文化资源方面,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但这种不够一方面体现在对文化资源缺乏保护,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开发和经营时的牵强。也就是说,在一些重要的文化古迹面临被拆迁危险的同时,有些文化资源却有被过度开发的危险。例如少林寺等文化资源绝对属于优质资源,但如果过于商业化,对并不适用的经济手段强行套用,比如前段时间热传的要包装上市,就极可能使其沦为赚钱机器,致使其在公众心目中的美誉度受到严重损伤。

这种“被经济”,其实恰是一种“没文化”的表现。

(选自2013年1月16日《华商晨报》,略有改动)

1.下列表述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3 分)( )

A.根据有关专家的意见,从考古学上来看,可以确认“曹魏高陵”就是曹操墓。

B.由于文化古迹能扩大所在地区的知名度,能直接促进旅游业提高收益,近些年来,文化古迹逐渐被开发成为经济资源。

C.经营文化资源同经营企业和城市一样,是地方政府紧紧抓住经济发展主动权的一种表现。

D.在对文化资源进行开发时,地方政府只要能够遵守规范,就能做到既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文化古迹的保护,从而实现双赢。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近些年来,各地对于文化资源的争夺几乎到了白热化的状态,甚至没有文化资源就去“制造”,李白等人的故里被多个地区所激烈争抢就是例证。

B.改革的深入,使得地方政府经营企业的思路已经无法延续,而在房价被过度推高的情况下,经营城市的思路也已经没有太大空间,这就使得对于文化资源的开发陡然加重了分量。

C.在开发和经营文化资源方面,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这主要体现在开发和经营时的牵强,比如前段时间热传的少林寺这样的优质文化资源要包装上市,就极可能使其沦为赚钱机器。

D.在经营城市的过程中,很多文化古迹在野蛮拆迁中毁于一旦,其中就包括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故居,这说明地方政府应该增强文化古迹保护意识,转变经济发展思路。

3.下列对文中作者所阐述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虽然还不算是最后的论定,但权威专家的“初步确认”,却还是足以让围绕着曹操墓进行的争论画上了句号。

B.在一些重要的文化古迹面临被拆迁危险的同时,有些文化资源却有被过度开发的危险。

C.由于当地在发掘曹操墓的过程中信息披露不及时,又急于流露出开发曹操墓这一旅游资源的意图,最终使得各方的怀疑声空前高涨。

D.少林寺等优质文化资源的过于商业化,极有可能使其沦为赚钱机器,致使其在公众心目中的美誉度受到严重损伤。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孔僖字仲和,鲁国鲁人也。曾祖父子健,少游长安,与崔篆友善。及篆仕王莽为建新大尹,尝劝子健仕,对曰:“吾有布衣之心,子有衮冕之志,各从所好,不亦善乎!道既乖矣,请从此辞。”遂归,终于家。

僖与篆孙骃复相友善,同游太学,习《春秋》,因读吴王夫差时事,僖废书叹曰:“若是,所谓画虎不成反为狗者。”骃曰:“然。昔孝武皇帝始为天子,年方十八,崇信圣道,师则先王,五六年间,号胜文、景。及后恣己,忘其前之为善。”僖曰:“书传若此多矣!”邻房生梁郁和之曰:“如此,武帝亦是狗邪?”僖、骃默然不对。郁怒恨之,阴上书告骃、僖诽谤先帝,讽讥当世。事下有司,骃诣吏受讯。僖以吏捕方至,恐诛,乃上书肃宗自讼:“臣之愚,意以为凡言诽谤者,谓实无此事而虚加诬之也。至如孝武皇帝,政之美恶,显在汉史,坦如日月。是为直说书传实事,非虚谤也。夫帝者为善,则天下之善咸归焉;其不善,则天下之恶亦萃焉,斯皆有以致之,故不可以诛于人也。且陛下即位以来,政教未过,而德泽有加,天下所具也,臣等独何讥刺哉?假使所非实是,则固应悛改;傥其不当,亦宜含容,又何罪焉?臣等受戮,死即死耳,顾天下之人,必回视易虑,以此事窥陛下心。自今以后,苟见不可之事,终莫复言者矣。臣之所以不爱其死,犹敢极言者,诚为陛下深惜此大业。陛下若不自惜,则臣何赖焉?齐桓公亲扬其先君之恶,以唱管仲,然后群臣得尽其心。今陛下乃欲以十世之武帝,远讳实事,岂不与桓公异哉?臣恐有司卒然见构,衔恨蒙枉,不得自叙,使后世论者,擅以

陛下有所方比,宁可复使子孙追掩之乎?谨诣阙伏待重诛。”帝始亦无罪僖等意,及书奏,立诏勿问,拜僖兰台令史。

元和二年春,帝东巡狩,还过鲁,幸阙里,以太牢祠孔子及七十二弟子,作六代之乐,命儒者讲《论语》。僖因自陈谢。帝曰:“今日之会,宁于卿宗有光荣乎?”对曰:“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今陛下亲屈万乘,辱临敝里,此乃崇礼先师,增辉圣德。至于光荣,非所敢承。”帝大笑曰:“非圣者子孙,焉有斯言乎!”遂拜僖郎中。

冬,拜临晋令,崔骃以《家林》筮之,谓为不吉,止僖曰:“子盍辞乎?”僖曰:“学不为人,仕不择官,凶吉由己,而由卜乎?”在县三年,卒官,遗令即葬。

(节选自 《后汉书》 )

4.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其不善,则天下之恶亦萃焉 萃:聚集

B.臣之所以不爱其死,犹敢极言者 爱:害怕

C.以太牢祠孔子及七十二弟子 祠:祭祀

D.崔骃以《家林》筮之,谓为不吉 筮:用蓍草占卦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郁怒恨之 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B.恐诛,乃上书肃宗自讼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夫帝者为善,则天下之善咸归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D.今日之会,宁于卿宗有光荣乎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孔僖和崔篆的孙子崔骃友善,同游太学,在读到吴王夫差那段历史时,发表了评论,被人上书告他诽谤先帝,因而被要求前去狱吏那接受审讯。

B.孔僖上书为自己和崔骃申诉,理由是实际上没有事实捏造诬蔑才能称为诽谤,而孝武帝的所作所为在史书上写得清清楚楚,这并不能算是诽谤。

C.元和二年春天,皇上巡视东方,回来路过鲁地。孔僖回答皇上的问题后,得到了皇上的赞许,被授为郎中。

D.孔僖被任命为临晋令,好友认为不吉利。但他认为学习应为了天下人,他不听好友的劝告,前往就任临晋令。在职三年,并且死在任上。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吾有布衣之心,子有衮冕之志,各从所好,不亦善乎!(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恐有司卒然见构,衔恨蒙枉,不得自叙。(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8分)

营州①歌

高 适

营州少年厌②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鍾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注] ①营州:古地名,治所在今辽宁朝阳。②厌:同“餍”,饱。这里是饱经、习惯于的意思。

8.本诗描绘了怎样的“营州少年”形象?试作简要分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试作简要分析。(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僖字仲和,鲁国鲁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③__________________,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④__________________,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⑤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为政》) ⑥________________,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

乙:

①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②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

③______________,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④____________,愿乞终养。(李密《陈情表》)

⑤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⑥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当玫瑰花开的时候

[智利]佩·普拉多

老园丁培育出许多品种优良的玫瑰花。他像蜜蜂似地把花粉从这朵花送到那朵花,在各个不同种类的玫瑰花中进行人工授粉。就这样,他培育出了很多的新品种。这些新品种成了他心爱的宝贝,也引起了那些不肯像蜜蜂那样辛勤劳动的人的妒忌。

他从来没有摘过一朵花送人。因为这一点,他落得了一个自私、讨人厌的名声。有一位美貌的夫人曾来拜访过他。这位夫人离开的时候同样也是两手空空,没有带走一朵花,只是嘴里重复嘟哝着园丁对她说的话。从那时起,人们除了说他自私、讨人厌之外,又把他看成了疯子,谁也不再去理睬他了。

“夫人,您真美呀!”园丁对那位美貌的夫人说,“我真乐意把我花园里的花全部奉献给您呀!但是,尽管我年岁已这么大了,我依旧不知道怎样采摘下来的玫瑰花,才能算是一朵完整而有生命的玫瑰花。您在笑我吧?哦!您不要笑话我,我请您不要笑话我。”

老园丁把这位漂亮的夫人带到了玫瑰花园里,那里盛开着一种奇妙的玫瑰花,艳红的花朵好像是一颗鲜红的心被抛弃在蒺藜之中。

“夫人,您看,”园丁一边用他那熟练的布满老茧的手抚摩着花朵,一边说,“我一直观察着玫瑰开花的全部过程。那些红色的花瓣从花萼里长出来,仿佛是一堆

小小的篝火喷吐出的红通通的火苗。难道把火苗从篝火中取出来,还能继续保持它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吗?”

“花萼细嫩,慢慢地从长长的花茎上长了出来,而花朵则出落在花枝上。谁也无法确切地把它们截然分开——长到何时为止算是花萼,又从何时开始算作花朵?我还观察到当玫瑰树根往下伸展开来的时候,枝干就慢慢地变成白色,而它的根因地下渗出的水的作用,又同泥土紧紧地结合起来了。”

“结果我连一朵玫瑰花该从哪儿开始算起都不知道,那我怎么能把它摘下来送给他人?要是硬把它摘下来赠送给别人,那么,夫人,您知道吗,一种断残的东西其生命是十分短暂的!”

“每年到了10月,那含苞待放的玫瑰花蕾绽开了。我竭力想知道玫瑰是在什么地方开始开花的。我从来也不敢说:‘我的玫瑰树开花了。’而我总是这样欢呼着:‘大地开花了,妙极啦!’”

“在年轻的时候,我很有钱,身体壮实,人长得漂亮,而且心地善良,为人忠厚。那时曾有四个女人爱我。”

“第一个女人爱我的钱财。在那个女人手里,我的财产很快地被挥霍完了。” “第二个女人爱我健壮的体格,她要我同她的敌人去搏斗,去战胜他们。可是不久,我的精力就随着她的爱情一起枯竭了。”

“第三个女人爱我英俊的容貌。她对我倾吐了许许多多情意缠绵的奉承话。我英俊的容貌随着我的青春一起消逝了,那个女人对我的爱情也就完结了。”

“第四个女人爱我忠厚善良。她利用我这一点来为她自己谋取利益,最后我终于看出了她的虚伪,就把她抛弃了。”

“在那个时候,夫人,我就像是一株玫瑰树上的四朵玫瑰花,四个女人,每人摘去了一朵。但是,如果说一株玫瑰树可以迎送100个春天的话,那么一朵玫瑰花只能有一个春天。我那几朵可怜的玫瑰花,就是因此而永远地凋零了。”

“自此以后,从来没有人在我的花园里拿走过一朵花。我对所有到我这花园里来的人说:‘你什么时候才能不热衷于那些被分割开来的、残缺不全的东西呢?假如你真能把每件事物的底细明确地分清楚,假如你真能弄清玫瑰长到何时算作花萼,又从何时开始算作花朵的话,那么,你就到那玫瑰开花的地方去采摘吧!’”

11.作者在开头三节叙述人们对老园丁的妒忌与讨厌,其用意是什么?(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们常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老园丁却从来没有摘过一朵花送人。请阅读全文,概述其原因。(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从修辞方法及其作用两方面对画线语句作出赏析。(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老园丁的感情生活为什么没有圆满的结局?这给我们什么启示?(8分)

第二篇:《高2015级语文第三册第一次测试题》

四川省遂宁市西眉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 卷

(150分钟 满分150分 )

一.基础知识题

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敕(chì)造 惫(bâi)懒 朱拓(tuó) 盥(guàn)洗

B.便 (pián)宜行事 炮烙(luò) 忤(wǔ)逆 忖(cǔn)度

C.不更(gēng)事 贾(gǔ)人 汗涔涔(cãn) 讪讪(shàn)

D.前合后偃(yàn) 宫绦(tiáo ) 呕哑(ōu yā) 蹒跚 (pán sh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风骚 镯子 延申 沸反营天 B. 讪讪 憔悴 畏葸 敛声屏气

C. 敲榨 寒喧 俨然 饿殍遍野 D. 苍皇 潦倒 萧瑟 风帘翠暮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感斯人言 (话语) 凡六百一十六言 (字)

B.数罟不入洿池 (密)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几,若干)

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利用)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

D.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逃跑) 吞二周而亡诸侯 (灭亡)

4.下列加点词语词类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 填然鼓之  然而不王者

B.  天下云集响应  外连衡而斗诸侯

C.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 则耻师焉

D.  旦日沛公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 序八州而朝同列

5.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3分)

A. 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 蟹六跪而二螯

B.  彼童子之师  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C. 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  以乱易整,不武 王好战,请以战喻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自行车队被两只高大威猛的藏獒追赶得几入绝境,最后靠下坡高速骑行才得

以摆脱,队员们至今仍心有余悸。

B.10月2日,北京故宫接待量达到11.48万人次,是最大接待量的2.3倍;游

人摩肩接踵,难以感受紫禁城的庄严气氛。

C.《康熙王朝》是一部以史实为依据的鸿篇巨制,它囊括了康熙在位时所有的重

大历史事件。

D.我们现在很多东西都在借鉴西方,习惯上“分而析之”,尤其科班出身的,往

往目无全牛,太过理性而冷酷。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诸葛亮能掐会算、能谋善断,但我认为,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缺乏开

发团队智商的意识不强。

B.一方面灾区需要加强监控,把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要储备足量的抗生素和抗病毒的药品。

C.记者在一些火车站看到,为方便旅客上下车,有的车站将站台加高了,并加设了一些无柱风雨棚和无障碍设施。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孔僖字仲和,鲁国鲁人也。曾祖父子健,少游长安,与崔篆友善。及篆仕王莽为建新大尹,尝劝子健仕,对曰:“吾有布衣之心,子有衮冕之志,各从所好,不亦善乎!道既乖矣,请从此辞。”遂归,终于家。

僖与篆孙骃复相友善,同游太学,习《春秋》,因读吴王夫差时事,僖废书叹曰:“若是,所谓画虎不成反为狗者。”骃曰:“然。昔孝武皇帝始为天子,年方十八,崇信圣道,师则先王,五六年间,号胜文、景。及后恣己,忘其前之为善。”僖曰:“书传若此多矣!”邻房生梁郁和之曰:“如此,武帝亦是狗邪?”僖、骃默然不对。郁怒恨之,阴上书告骃、僖诽谤先帝,讽讥当世。事下有司,骃诣吏受讯。僖以吏捕方至,恐诛,乃上书肃宗自讼:“臣之愚,意以为凡言诽谤者,谓实无此事而虚加诬之也。至如孝武皇帝,政之美恶,显在汉史,坦如日月。是为直说书传实事,非虚谤也。夫帝者为善,则天下之善咸归焉;其不善,则天下之恶亦萃焉。斯皆有以致之,故不可以诛于人也。且陛下即位以来,政教未过,而德泽有加,天下所具也,臣等独何讥刺哉?假使所非实是,则固应悛改;傥其不当,亦宜含容,又何罪焉?臣等受戮,死即死耳,顾天下之人,必回视易虑,以此事窥陛下心。自今以后,苟见不可之事,终莫复言者矣。臣之所以不爱其死,犹敢极言者,诚为陛下深惜此大业。陛下若不自惜,则臣何赖焉?齐桓公亲扬其先君之恶,以唱管仲,然后群臣得尽其心。今陛下乃欲以十世之武帝,远讳实事,岂不与桓公异哉?臣恐有司卒然见构,衔恨蒙枉,不得自叙,使后世论者,擅以陛下有所方比,宁可复使子孙追掩之乎?谨诣阙伏待重诛。”帝始亦无罪僖等意,及书奏,立诏勿问,拜僖兰台令史。

元和二年春,帝东巡狩,还过鲁,幸阙里,以太牢祠孔子及七十二弟子,作六代之乐,命儒者讲《论语》。僖因自陈谢。帝曰:“今日之会,宁于卿宗有光荣乎?”对曰:“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今陛下亲屈万乘,辱临敝里,此乃崇礼先师,增辉圣德。至于光荣,非所敢承。”帝大笑曰:“非圣者子孙,焉有斯言乎!”遂拜僖郎中。

冬,拜临晋令,崔骃以家林筮之,谓为不吉,止僖曰:“子盍辞乎?”僖曰:“学不为人,仕不择官,凶吉由己,而由卜乎?”在县三年,卒官,遗令即葬。 (节选自 《后汉书》 )

8.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不善,则天下之恶亦萃焉 萃:聚集

B.臣之所以不爱其死,犹敢极言者 爱:吝惜

C.道既乖矣,请从此辞 乖:顺,顺利

D.崔骃以家林筮之,谓为不吉 筮:用蓍草占卦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郁怒恨之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B.今日之会,宁于卿宗有光荣乎?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夫帝者为善,则天下之善咸归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D.恐诛,乃上书肃宗自讼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僖和崔篆的孙子崔骃友善,同游太学,在读到吴王夫差那段历史时,抒

发了感慨,被人上书告发他们诽谤先帝,崔骃因而被要求前去法官那接受审讯。【“孔僖字仲和,鲁国鲁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B.孔僖上书为自己和崔骃申诉,理由是实际上没有事实捏造诬蔑才能称为诽

谤,而孝武帝的所作所为在史书上写得清清楚楚,这并不能算是诽谤。

C.元和二年春天,皇上巡视东方,回来路过鲁地,祭祀了孔子。孔僖的回答

得到皇上的的赞许,因而当即被授为郎中。

D.孔僖被任命为临晋令,好友认为不吉利,劝他拒绝,他没有听从好友的劝

告,前往就任临晋令。在职三年,并且死在任上。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有布衣之心,子有衮冕之志,各从所好,不亦善乎!(5分)

(2)臣恐有司卒然见构,衔恨蒙枉,不得自叙(5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江城子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韶华:青春年华,又只美好的春光。 便做: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4分)

12.默写(10分)

1.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 ,朽木不折; ,金石可镂。

4.良将劲驽守要害之处, 。

5.为天下笑者,何也? 。

6.是故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7.师者, 。 8. ,吾未见其明也。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山那边的景致

返乡的日子里,我常对着茨西山庄背后的犊牯山发呆。

三百多年前,山那边并没有发生过什么天灾人祸,可我祖上却在三百多年前的某一个夜晚从山那边迁了过来。

“山那边不好么?”我童年时不止一次这样问爷爷。爷爷却只是笑,什么也不说。于是,在我童年的思维里,就有了这样的推理:山那边是什么样子,我爷爷的爷爷也未曾跟我爷爷说过。

我祖上的坟都是在山那边的。听爷爷说,每有先人作古的时候。总是叮咛子孙把他的尸骨抬到山那边安葬。但不知是淡了祖籍的概念还是子孙们懒惰了,从我爷爷的爷爷那辈开始,坟就在庄边不远处的坡地里。

而令我已过了好奇的年龄,却对祖上为什么要迁徙依然好奇。

一个人若是不知道祖上为什么要抛家别舍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是一种悲哀。起码我是这样认为的。

我曾经有几次萌生了去山那边看一看的念头,可与几个同龄的伙伴说了,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和我结伴而去。

我是不惯于孤独的,于是也就终未成行。只是,我对山那边始终充满了好奇。 在我的视线里,一个笑意在嘴边、在眼角的老人赶着一群羊从山那边过来了。这群羊,十多只,一只比一只肥。

山庄与山之间,的确是放羊的好去处:有沟有坡。坡上草绿,沟中水清。 看到他,我就想从他嘴里知道些山那边的情况,于是就主动过去与他搭讪。 “喂,大爷,怎么称呼?”我迎着他,笑问。

“随你叫好了。”老人连正眼看我一下也不,随口道。

我愣了一下,想不出该再说些什么才好,但又不愿放弃了解山那边的机会,于是就一声不响地蹲在了他一边,拿眼瞟着他看。老人的脸上布满了核桃壳似的皱纹,腰间挂个葫芦,清漆漆的那种,油津津的,阳光下闪亮着微紫的光泽,很好看。

老人取下葫芦,拔下塞子,“嗞”了一口。

“大爷,你喝的是酒吧?”像是找到了话题,我又问。“是吧。”老人说。 “怎么您脸一点儿也不红?恐怕是水吧?”我故意这么说一句,希望能听他说一句多一些单词的话。“是吧。”老人却仍是极简洁地答了句。

看得出老人是不怎么喜欢说话的,我也就不再顾忌什么,问:“大爷,山那边好么?”“好。”老人说。“怎么个好法?”我问。

老人忽地扭脸看着我。眼睛里,分明是一种嘲笑我问得奇怪的眼神。“就这

么个好法。”老人挥手指了指四野,说。

我下意识地四下望了望,也就不再说什么,只是默默地陪他蹲着,和他一起看他的羊“咩咩”地叫着吃草,听他不时“嗞”他的葫芦。

天黑了,炊烟包裹的山庄里传来唤我回去吃饭的声音。我站起身,看了看仍蹲着的老人,说:“大爷,晚上住俺家吧。”

“不麻烦了。”老人说一句,却没有丝毫感激我的意思。

“晚上你怎么住?”我忍不住多了句嘴。

“羊怎么住,我怎么住。”老人指了指他那些勾头吃草的羊,津津有味地“嗞”了口葫芦。

老人住在山庄东边的一个破窑里。住了三五日,我走的那一天,他也走了。 老人赶着他的羊,和我一起向背山的地方走了。

坐上车,当车轮轧过钢轨,把我从乡间往城市运的时候,我是那样的想家里的景致。

乍然间,隔窗望见那牧羊老人仍在走,我忽然感觉到了一阵从没有过的凄凉。 这世上难道没有能够留住他的景致吗?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同龄的伙伴不愿与“我”结伴去山那边看看,所以,“我”尽管对山那边充满好奇,但终未前往一探究竟。

B.山庄与山之间,有沟有坡,坡上草绿,沟中水清,富有生机,清新宁谧,洋溢着“我”对故乡浓浓的喜爱之情。

C.“我”主动与老人搭讪,他不正眼看“我”,嘲笑“我”问得奇怪,没有丝毫感激“我”的意思,折射出山里人与城里人之闻存在着无法逾越的心灵隔阂。

D.标题中的“山那边的景致”,既实指犊牯山那边的景致,又虚指人们曾经有过的一种生活环境或生存状态。

E.小说通过“我”与“老人”的对话,回答了“我”对“山那边的景致”的询问:山那边很平常,并不是什么好地方,不值得“我”去探寻。

(2)小说一开始就写“返乡的日子里,我常对着茨西山庄背后的犊牯山发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老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赏析。(6分)

第三篇:《安徽省2014年高考第二次仿真模拟语文试题》

安徽省2014年高考仿真模拟试卷(二)

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警惕曹操墓“有经济”“没文化”

庞 贝

2013年1月13日,带队考察“曹魏高陵”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表示,通过12位专家联合考察,从考古学上可以初步确认它就是曹操墓。 虽然这还不算是最后的论定,但权威专家的“初步确认”,已经足以让围绕着曹操墓进行的争论暂时画上句号。本应该单纯的考古发现,却逐渐发展成社会公共事件,当地政府的公信力尤其受到各方质疑,其中原委值得当地政府深思:究竟是什么,使得发现曹操墓这一原本再好不过的消息,成为舆论风暴的中心? 近些年来,文化古迹因其对于扩大所在地区的知名度,以及对于旅游收益的直接促进,而逐渐被开发成为经济资源。出于这个原因,各地对文化资源的争夺几乎到了白热化的状态,甚至没有文化资源就去“制造”文化资源,以至于李白等文化名人的故里,为多个地区所激烈争抢,几乎演变为一场闹剧。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加之当地在发掘曹操墓的过程中信息披露不及时,而当地政府又急于流露出开发曹操墓这一旅游资源的意图,多种条件的结合,最终使得各方的怀疑声空前高涨。

从经营企业,到经营城市,再到经营文化资源,都是地方政府紧紧抓住经济发展主动权的一种表现。随着改革的深入,地方政府经营企业的思路已经无法延续,而经营城市的思路在房价被过度推高的情况下,也已经没有太大空间,这就使得对于文化资源的开发陡然加重了分量。

对于文化资源的开发只要规范进行,既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文化古迹的保护,肯定是一件双赢的好事。在经营城市的过程中,很多文化古迹在野蛮拆迁中毁于一旦,其中就包括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故居。值得注意的是,就在2013年1月6日,该故居已被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这种变化源于文化古迹保护意识的增强,也是地方政府发展经济思路上细微转变的一种表现。

在开发和经营文化资源方面,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但这种不够一方面体现在对文化资源缺乏保护,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开发和经营时的牵强。也就是说,在一些重要的文化古迹面临被拆迁危险的同时,有些文化资源却有被过度开发的危险。例如少林寺等文化资源绝对属于优质资源,但如果过于商业化,对并不适用的经济手段强行套用,比如前段时间热传的要包装上市,就极可能使其沦为赚钱机器,致使其在公众心目中的美誉度受到严重损伤。

这种“被经济”,其实恰是一种“没文化”的表现。

(选自2013年1月16日《华商晨报》,略有改动)

1.下列表述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3 分)( )

A.根据有关专家的意见,从考古学上来看,可以确认“曹魏高陵”就是曹操墓。

B.由于文化古迹能扩大所在地区的知名度,能直接促进旅游业提高收益,近些年来,文化古迹逐渐被开发成为经济资源。

C.经营文化资源同经营企业和城市一样,是地方政府紧紧抓住经济发展主动权的一种表现。

D.在对文化资源进行开发时,地方政府只要能够遵守规范,就能做到既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文化古迹的保护,从而实现双赢。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近些年来,各地对于文化资源的争夺几乎到了白热化的状态,甚至没有文化资源就去“制造”,李白等人的故里被多个地区所激烈争抢就是例证。

B.改革的深入,使得地方政府经营企业的思路已经无法延续,而在房价被过度推高的情况下,经营城市的思路也已经没有太大空间,这就使得对于文化资源的开发陡然加重了分量。

C.在开发和经营文化资源方面,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这主要体现在开发和经营时的牵强,比如前段时间热传的少林寺这样的优质文化资源要包装上市,就极可能使其沦为赚钱机器。

D.在经营城市的过程中,很多文化古迹在野蛮拆迁中毁于一旦,其中就包括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故居,这说明地方政府应该增强文化古迹保护意识,转变经济发展思路。

3.下列对文中作者所阐述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虽然还不算是最后的论定,但权威专家的“初步确认”,却还是足以让围绕着曹操墓进行的争论画上了句号。

B.在一些重要的文化古迹面临被拆迁危险的同时,有些文化资源却有被过度开发的危险。

C.由于当地在发掘曹操墓的过程中信息披露不及时,又急于流露出开发曹操墓这一旅游资源的意图,最终使得各方的怀疑声空前高涨。

D.少林寺等优质文化资源的过于商业化,极有可能使其沦为赚钱机器,致使其在公众心目中的美誉度受到严重损伤。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孔僖字仲和,鲁国鲁人也。曾祖父子健,少游长安,与崔篆友善。及篆仕王莽为建新大尹,尝劝子健仕,对曰:“吾有布衣之心,子有衮冕之志,各从所好,不亦善乎!道既乖矣,请从此辞。”遂归,终于家。

僖与篆孙骃复相友善,同游太学,习《春秋》,因读吴王夫差时事,僖废书叹曰:“若是,所谓画虎不成反为狗者。”骃曰:“然。昔孝武皇帝始为天子,年方十八,崇信圣道,师则先王,五六年间,号胜文、景。及后恣己,忘其前之为善。”僖曰:“书传若此多矣!”邻房生梁郁和之曰:“如此,武帝亦是狗邪?”僖、骃默然不对。郁怒恨之,阴上书告骃、僖诽谤先帝,讽讥当世。事下有司,骃诣吏受讯。僖以吏捕方至,恐诛,乃上书肃宗自讼:“臣之愚,意以为凡言诽谤者,谓实无此事而虚加诬之也。至如孝武皇帝,政之美恶,显在汉史,坦如日月。是为直说书传实事,非虚谤也。夫帝者为善,则天下之善咸归焉;其不善,则天下之恶亦萃焉,斯皆有以致之,故不可以诛于人也。且陛下即位以来,政教未过,而德泽有加,天下所具也,臣等独何讥刺哉?假使所非实是,则固应悛改;傥其不当,亦宜含容,又何罪焉?臣等受戮,死即死耳,顾天下之人,必回视易虑,以此事窥陛下心。自今以后,苟见不可之事,终莫复言者矣。臣之所以不爱其死,犹敢极言者,诚为陛下深惜此大业。陛下若不自惜,则臣何赖焉?齐桓公亲扬其先君之恶,以唱管仲,然后群臣得尽其心。今陛下乃欲以十世之武帝,远讳实事,岂不与桓公异哉?臣恐有司卒然见构,衔恨蒙枉,不得自叙,使后世论者,擅以

陛下有所方比,宁可复使子孙追掩之乎?谨诣阙伏待重诛。”帝始亦无罪僖等意,及书奏,立诏勿问,拜僖兰台令史。

元和二年春,帝东巡狩,还过鲁,幸阙里,以太牢祠孔子及七十二弟子,作六代之乐,命儒者讲《论语》。僖因自陈谢。帝曰:“今日之会,宁于卿宗有光荣乎?”对曰:“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今陛下亲屈万乘,辱临敝里,此乃崇礼先师,增辉圣德。至于光荣,非所敢承。”帝大笑曰:“非圣者子孙,焉有斯言乎!”遂拜僖郎中。

冬,拜临晋令,崔骃以《家林》筮之,谓为不吉,止僖曰:“子盍辞乎?”僖曰:“学不为人,仕不择官,凶吉由己,而由卜乎?”在县三年,卒官,遗令即葬。

(节选自 《后汉书》 )【“孔僖字仲和,鲁国鲁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4.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其不善,则天下之恶亦萃焉 萃:聚集

B.臣之所以不爱其死,犹敢极言者 爱:害怕

C.以太牢祠孔子及七十二弟子 祠:祭祀

D.崔骃以《家林》筮之,谓为不吉 筮:用蓍草占卦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郁怒恨之 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B.恐诛,乃上书肃宗自讼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夫帝者为善,则天下之善咸归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D.今日之会,宁于卿宗有光荣乎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孔僖和崔篆的孙子崔骃友善,同游太学,在读到吴王夫差那段历史时,发表了评论,被人上书告他诽谤先帝,因而被要求前去狱吏那接受审讯。

B.孔僖上书为自己和崔骃申诉,理由是实际上没有事实捏造诬蔑才能称为诽谤,而孝武帝的所作所为在史书上写得清清楚楚,这并不能算是诽谤。

C.元和二年春天,皇上巡视东方,回来路过鲁地。孔僖回答皇上的问题后,得到了皇上的赞许,被授为郎中。

D.孔僖被任命为临晋令,好友认为不吉利。但他认为学习应为了天下人,他不听好友的劝告,前往就任临晋令。在职三年,并且死在任上。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吾有布衣之心,子有衮冕之志,各从所好,不亦善乎!(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恐有司卒然见构,衔恨蒙枉,不得自叙。(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8分)

营州①歌

高 适

营州少年厌②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鍾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注] ①营州:古地名,治所在今辽宁朝阳。②厌:同“餍”,饱。这里是饱经、习惯于的意思。

8.本诗描绘了怎样的“营州少年”形象?试作简要分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试作简要分析。(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③__________________,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④__________________,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⑤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为政》) ⑥________________,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

乙:

①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②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 ③______________,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④____________,愿乞终养。(李密《陈情表》)

⑤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⑥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当玫瑰花开的时候

[智利]佩·普拉多

老园丁培育出许多品种优良的玫瑰花。他像蜜蜂似地把花粉从这朵花送到那朵花,在各个不同种类的玫瑰花中进行人工授粉。就这样,他培育出了很多的新品种。这些新品种成了他心爱的宝贝,也引起了那些不肯像蜜蜂那样辛勤劳动的人的妒忌。

他从来没有摘过一朵花送人。因为这一点,他落得了一个自私、讨人厌的名声。有一位美貌的夫人曾来拜访过他。这位夫人离开的时候同样也是两手空空,没有带走一朵花,只是嘴里重复嘟哝着园丁对她说的话。从那时起,人们除了说他自私、讨人厌之外,又把他看成了疯子,谁也不再去理睬他了。

“夫人,您真美呀!”园丁对那位美貌的夫人说,“我真乐意把我花园里的花全部奉献给您呀!但是,尽管我年岁已这么大了,我依旧不知道怎样采摘下来的玫瑰花,才能算是一朵完整而有生命的玫瑰花。您在笑我吧?哦!您不要笑话我,我请您不要笑话我。”

老园丁把这位漂亮的夫人带到了玫瑰花园里,那里盛开着一种奇妙的玫瑰花,艳红的花朵好像是一颗鲜红的心被抛弃在蒺藜之中。

“夫人,您看,”园丁一边用他那熟练的布满老茧的手抚摩着花朵,一边说,“我一直观察着玫瑰开花的全部过程。那些红色的花瓣从花萼里长出来,仿佛是一堆【“孔僖字仲和,鲁国鲁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小小的篝火喷吐出的红通通的火苗。难道把火苗从篝火中取出来,还能继续保持它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吗?”

“花萼细嫩,慢慢地从长长的花茎上长了出来,而花朵则出落在花枝上。谁也无法确切地把它们截然分开——长到何时为止算是花萼,又从何时开始算作花朵?我还观察到当玫瑰树根往下伸展开来的时候,枝干就慢慢地变成白色,而它的根因地下渗出的水的作用,又同泥土紧紧地结合起来了。”

“结果我连一朵玫瑰花该从哪儿开始算起都不知道,那我怎么能把它摘下来送给他人?要是硬把它摘下来赠送给别人,那么,夫人,您知道吗,一种断残的东西其生命是十分短暂的!”

“每年到了10月,那含苞待放的玫瑰花蕾绽开了。我竭力想知道玫瑰是在什么地方开始开花的。我从来也不敢说:‘我的玫瑰树开花了。’而我总是这样欢呼着:‘大地开花了,妙极啦!’”

“在年轻的时候,我很有钱,身体壮实,人长得漂亮,而且心地善良,为人忠厚。那时曾有四个女人爱我。”

“第一个女人爱我的钱财。在那个女人手里,我的财产很快地被挥霍完了。” “第二个女人爱我健壮的体格,她要我同她的敌人去搏斗,去战胜他们。可是不久,我的精力就随着她的爱情一起枯竭了。”

“第三个女人爱我英俊的容貌。她对我倾吐了许许多多情意缠绵的奉承话。我英俊的容貌随着我的青春一起消逝了,那个女人对我的爱情也就完结了。”

“第四个女人爱我忠厚善良。她利用我这一点来为她自己谋取利益,最后我终于看出了她的虚伪,就把她抛弃了。”

“在那个时候,夫人,我就像是一株玫瑰树上的四朵玫瑰花,四个女人,每人摘去了一朵。但是,如果说一株玫瑰树可以迎送100个春天的话,那么一朵玫瑰花只能有一个春天。我那几朵可怜的玫瑰花,就是因此而永远地凋零了。”

“自此以后,从来没有人在我的花园里拿走过一朵花。我对所有到我这花园里来的人说:‘你什么时候才能不热衷于那些被分割开来的、残缺不全的东西呢?假如你真能把每件事物的底细明确地分清楚,假如你真能弄清玫瑰长到何时算作花萼,又从何时开始算作花朵的话,那么,你就到那玫瑰开花的地方去采摘吧!’”

11.作者在开头三节叙述人们对老园丁的妒忌与讨厌,其用意是什么?(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们常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老园丁却从来没有摘过一朵花送人。请阅读全文,概述其原因。(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从修辞方法及其作用两方面对画线语句作出赏析。(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老园丁的感情生活为什么没有圆满的结局?这给我们什么启示?(8分)

第四篇:《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将答题卷上交。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卷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的签字笔填写好,用2B铅笔将准考证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 答第Ⅰ卷时,考生务必用2B铅笔将答案涂在答题卷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 答第Ⅱ卷时,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区域相应位臵内作答,未在对应的答题区域作答或者超出答题区域作答均不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挑剔(tī) 哂(shěn)笑 伉(kāng)俪 同仇敌忾(kài) ....

B. 悚(sǒng)然 桅(wãi)杆 挣(zhâng)断 妍(yán)媸毕露 ....

C. 害臊(sào) 数载(zài) 发绺(liǔ) 栉(zhì)风沐雨 ....

D. 恁(rân)地 癖(pǐ)好 妆奁(lián) 装模(mú)作样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寒暄 踟蹰 一抔土 乌烟障气 B. 揩油 廖落 伤元气 开门揖盗

C. 杂沓 韶光 画座标 珊珊可爱 D. 刨花 斑驳 戴高帽 一切就绪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为了高铁早日建成通车,铁路建设者根本顾不上休息。尽管七月流火,酷暑难耐,他们依然奋战 ....

在工地上,没有一个人请假。

B. 习主席深谙俄国文化,信手拈来俄国文学作品,让俄罗斯朋友由衷感慨:一位大国的领导人,竟 ....

对友好邻邦的文化如此熟悉!

C. 野田内阁刚刚下台,安倍晋三又粉墨登场,在钓鱼岛、靖国神社等问题上继续制造麻烦,日本政 ....

府“向右转”倾向已非常明显。

D. 他平时不苟言笑,让人不容易亲近,而当他走上舞台表演时,就像换了个人似的,观众们总会忍 .

俊不禁地笑起来。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针对群众最关心的餐具毒性问题,由发展改革委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所按国家相

关标准进行了检验。实验结果表明,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B. 雾霾天气不仅造成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还影响了交通运输。河北、江苏等多地医院

呼吸科、儿科患者急剧增加,呼吸道疾病患者比平常增加一到四成,儿科就诊人数增加更为明显。

C. 郭明义被誉为当代活雷锋,是因为长期以来他无时无刻不忘为他人着想,把奉献看成人生最大的

快乐。

D. 我国已成为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是靠社会各界

的共同努力取得的。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蔼的,因为他们在满清政府服侍过高官大吏,曾受了传统的特别训练。北平是贫富共居的地方,每个邻近 - 1 - 36分)

是一个到处能买货的地方,商贩也会带着货物走上门来;在清晨,门外路上货贩众多,叫卖声形成极美妙的调门儿。 ①你可以流连在那里的一个茶馆里,一整个下午不走 ②它有数百年的饭馆,招牌被烟熏得破旧不堪,还有肩上搭着毛巾的光头堂倌 ③广有中国古代的手艺品、书籍、图画、古玩、玉石、珐琅镶嵌、灯笼之类

④它有宫殿、御园、百尺宽的大道、艺术博物院、专校、大学、医院、庙塔、艺商,与旧书摊林立的街道【“孔僖字仲和,鲁国鲁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A.①③②④ B.④②①③ C. ①③④② D.④②③①

6.下列有关文学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林黛玉初入贾府,见到了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王熙凤、迎春、探春和惜春等众多重要

(《红楼梦》)

B.觉新深深地爱着钱家的梅表妹,但他屈从于父命,和自己不认识的少女瑞珏结婚。他的前途因此

而被断送,他美丽的幻想也因此而破灭。不久,梅出嫁了,觉新也深深的沉溺于端庄美丽的妻子

瑞珏的温存与抚爱之中。 (《家》)

C.堂吉诃德在路上遇见一辆运载狮子的车辆,他想与狮子较量-番,便用长枪逼管狮人打开笼门,

但这匹体格雄壮的狮子对他的冒犯满不在乎,不但没有冲出狮笼,反而掉转身子,慢吞吞、懒洋

洋地又躺下了。 (《堂吉诃德》)

D.诸葛亮出兵北伐,司马懿拒不出战。诸葛亮只好送女人衣服给司马懿,试图激怒司马懿。司马懿

不仅没有上当,还借机套问出了诸葛亮身体状况不佳。 (《三国演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每小题3分)

人类智商提高一倍会怎样?

研究智力基础的神经学家发现,智商高的人大脑往往具有高度的协调性,拥有与大脑远区域相连的神经通路,而智商不那么高的人大脑中的通路较简单、较短。不过没人知道为何有些人的大脑能建立比其他人长得多的连接。

研究智力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名誉教授、神经学家理查德〃海尔说:“在了解了构成智商基础的大脑机制后,从理论上讲,有可能对这些机制稍加改进以提高智商。”

这是一个能激发兴趣的想法,人们可能想知道:更聪明真的更好吗?如果我们的智商突然提高,比如说一倍,那生活和社会将变成什么样子?

有人估计17世纪的天才人物、万有引力的发现者艾萨克〃牛顿的智商可能为200(尽管他从未接受过智商测试)。那么,用他作原型,如果我们都是“牛顿”,那将会怎样?世界会变得比今天先进得多吗?

海尔认为,智力水平更高在个体层面上是非常有利的。他说:“对多数人来说,以更高的智商体验世界更有趣。他们可以阅读更多东西,对某些事物可以有更深的理解,对生活也有更深的洞察力。”

海尔说,此外,200的智商将使我们能够从事我们最感兴趣的活动和事业,而不只是那些我们在智力上能够完成的事情。比如,我们可以在几周内就掌握新语言,或者成为脑外科医生。

科学家说,如果人类变得更聪明,那么也会更健康更长寿,因为人类将更好地了解什么行为能导致这些特性。华盛顿大学心理学名誉退休教授、国际智力研究学会会长厄尔〃亨特认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甚至还有控制糖尿病之类的慢性病,在认知上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从理论上讲,聪明的人能够迎接这类挑战。”

社会不会像个体那样,从人类智商普遍提高上获得那么多益处。虽然人们喜欢把社会问题归咎于人类的无知和愚蠢,但科学家说,这些因素的消失并不会带来一个和谐的乌托邦。智力的提高并不会与合作能力的提高相伴出现。

海尔说:“智力与个性和情感无关,因此可以有非常聪明,但同时也有点儿疯狂的人。即便所有人的智 - 2 -

女眷,去拜见两位舅父,却没有见着——大舅父到庙里斋戒去了,二舅父推说身体不舒服。

商都达到200,个性的范围仍然会和目前一样,而且由于个性是社会好坏的一个决定性因素,社会不一定就变得更好。”

虽然在满是牛顿的社会中,轻微犯罪率可能下降,但白领犯罪,比如金融诈骗和制药公司造假药,可能会增加,甚至变得更复杂。另一方面,打击犯罪也会变得更复杂。亨特写道:“邪恶的犯罪团伙会比以往更聪明,但制定和执行安全规则的政府官员也会变得更聪明!谁会赢?谁知道呢?”

虽然存在这些问题,但功能更强大的大脑将帮助我们发明技术来解决一些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我们可以想出一种超级有效的办法来淡化海水,或者开发出一种无限的代用能源。

据亨特说,有证据显示,许多人,如果智力明显提高,那么他们将不再信仰上帝。他写道:“一个小趋势是,高智商人士具有更宽容的社会态度,而且较不可能接受强烈的宗教信仰。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可以通过思考了解事物,我们也可以不加怀疑地接受某事。如果我们全都变成出色的思考者,那么大概人们就会更倾向于接受通过思考对生命现象作出的解释,而不是基于信仰的解释。”

毫无疑问,有些人仍将接受基于信仰的宇宙论,因为历史上有很多非常聪明的宗教人士的例子。

(美国趣味科学网站1月14日文章,有删改)

7.下列有关“智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智商高的人大脑都具有高度的协调性,拥有与大脑远区域相连的神经通路,而智商较低的人大脑中的通路较简单、较短。

B.智商高的人比智商低的人更觉得世界有趣,因为他们可以阅读更多东西,对某些事物可以有更深的理解,对生活也有更深的洞察力。

C.如果智商提高到200,人能够从事自己最感兴趣的活动和事业,而不只是那些在智力上能够完成的事情。比如在几周内就掌握新语言,或者成为脑外科医生。

D.智商是可以提高的,只要在了解了构成智商基础的大脑机制后对其稍加改进就能够实现。

8.下列对于人类智商与社会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孔僖字仲和,鲁国鲁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A.人类智商普遍提高,社会上的轻微犯罪率可能下降,但白领犯罪,比如金融诈骗和制药公司造假药,可能会增加,甚至变得更复杂。

B.社会上有非常聪明,但同时也有点儿疯狂的人,这完全可能,因为人的智力与个性和情感无关。

C.社会问题的出现源于人类的无知和愚蠢,科学家认为人类智力的提高会与合作能力的提高相伴出现,从而和谐社会就能实现。

D.人类智商提高一倍,虽然未必能使社会变得更好,但功能更强大的大脑将帮助我们发明技术来解决一些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甚至还有控制糖尿病之类的慢性病,在认知上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只有聪明的人能够做到。

B. 人类智商提高一倍,邪恶的犯罪团伙会比以往更聪明,但制定和执行安全规则的政府官员也会变得更聪明,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结果也未可知。

C.有人估计17世纪的天才人物、万有引力的发现者牛顿的智商可能为200,这只是主观臆断。

D.许多人,如果智力明显提高,那么他们将不再信仰上帝,原因是高智商人士倾向于接受通过思考对生命现象作出的解释,而不是基于信仰的解释。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孔僖字仲和,鲁国鲁人也。曾祖父子健,少游长安,与崔篆友善。及篆仕王莽为建新大尹,尝劝子健仕,对曰:“吾有布衣之心,子有衮冕之志,各从所好,不亦善乎!道既乖矣,请从此辞。”遂归,终于家。

僖与篆孙骃复相友善,同游太学,习《春秋》,因读吴王夫差时事,僖废书叹曰:“若是,所谓画虎不 - 3 - 亨特提到如果我们全都变得更聪明,预计会出现的另一个变化——人们会变得更漂亮!

成反为狗者。”骃曰:“然。昔孝武皇帝始为天子,年方十八,崇信圣道,师则先王,五六年间,号胜文、景。及后恣己,忘其前之为善。”僖曰:“书传若此多矣!”邻房生梁郁和之曰:“如此,武帝亦是狗邪?”僖、骃默然不对。郁怒恨之,阴上书告骃、僖诽谤先帝,讽讥当世。事下有司,骃诣吏受讯。僖以吏捕方至,.

恐诛,乃上书肃宗自讼:“臣之愚,意以为凡言诽谤者,谓实无此事而虚加诬之也。至如孝武皇帝,政之美恶,.

显在汉史,坦如日月。是为直说书传实事,非虚谤也。夫帝者为善,则天下之善咸归焉;其不善,则天下.

之恶亦萃焉。斯皆有以致之,故不可以诛于人也。且陛下即位以来,政教未过,而德泽有加,天下所具也,.

臣等独何讥刺哉?假使所非实是,则固应悛改;傥其不当,亦宜含容,又何罪焉?臣等受戮,死即死耳,顾天下之人,必回视易虑,以此事窥陛下心。自今以后,苟见不可之事,终莫复言者矣。臣之所以不爱其死,.犹敢极言者,诚为陛下深惜此大业。陛下若不自惜,则臣何赖焉?齐桓公亲扬其先君之恶,以唱管仲,然后群臣得尽其心。今陛下乃欲以十世之武帝,远讳实事,岂不与桓公异哉?臣恐有司卒然见构,衔恨蒙枉,不得自叙,使后世论者,擅以陛下有所方比,宁可复使子孙追掩之乎?谨诣阙伏待重诛。”帝始亦无罪僖等意,及书奏,立诏勿问,拜僖兰台令史。

元和二年春,帝东巡狩,还过鲁,幸阙里,以太牢祠孔子及七十二弟子,作六代之乐,命儒者讲《论.语》。僖因自陈谢。帝曰:“今日之会,宁于卿宗有光荣乎?”对曰:“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今陛.

下亲屈万乘,辱临敝里,此乃崇礼先师,增辉圣德。至于光荣,非所敢承。”帝大笑曰:“非圣者子孙,焉有斯言乎!”遂拜僖郎中。

冬,拜临晋令,崔骃以家林筮之,谓为不吉,止僖曰:“子盍辞乎?”僖曰:“学不为人,仕不择官,.

凶吉由己,而由卜乎?”在县三年,卒官,遗令即葬。

(节选自 《后汉书》 )

10.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其不善,则天下之恶亦萃焉 萃:聚集 .

B.臣之所以不爱其死,犹敢极言者 爱:害怕 .

C.以太牢祠孔子及七十二弟子 祠:祭祀 .

D.崔骃以家林筮之,谓为不吉 筮:用蓍草占卦 .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郁怒恨之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

B.恐诛,乃上书肃宗自讼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C.夫帝者为善,则天下之善咸归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

D.今日之会,宁于卿宗有光荣乎?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孔僖和崔篆的孙子崔骃友善,同游太学,在读到吴王夫差那段历史时,发表了评论,被人上书告他

诽谤先帝,因而被要求前去狱吏那接受审讯。

B.孔僖上书为自己和崔骃申诉,理由是实际上没有事实捏造诬蔑才能称为诽谤,而孝武帝的所作所为

在史书上写得清清楚楚,这并不能算是诽谤。

C.元和二年春天,皇上巡视东方,回来路过鲁地。孔僖回答皇上的问题后,得到了皇上的赞许,被授

为郎中。

D.孔僖被任命为临晋令,好友认为不吉利。但他认为学习应为了天下人,他不听好友的劝告,前往就

任临晋令。在职三年,并且死在任上。

第Ⅱ卷 (共114分)

四、(28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⑴ 吾有布衣之心,子有衮冕之志,各从所好,不亦善乎!(4分)

- 4 -

⑵ 假使所非实是,则固应悛改;傥其不当,亦宜含容(4分)

⑶ 臣恐有司卒然见构,衔恨蒙枉,不得自叙(4分) 14.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姑苏怀古

姜夔

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注】①柁牙:船的桅杆。“柁”通“舵”。②苏台:即姑苏台,春秋时吴王夫差所筑之宫殿,奢侈

豪华,以供吴王淫乐。

(1)前两句写景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之“柳”扫古之“落花”有何意蕴?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2)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____________,响穷彭蠡之滨。(《滕王阁序》)

(3)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

(4)东篱把酒黄昏后,____________。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____________。(《醉花阴》)

(5)子曰:“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____________。”

(《论语·述而》)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祖母是一片不知愁的落叶

朱成玉

(1)立秋了,眼前的一切就都变成了夏天的遗骸。它们齐刷刷地排列在你的视野里,令你无力躲闪。比如树上那些坚守到最后的果实,健康地存活下来,把完美的心一直留到晚年。这已经是个奇迹,我们还有必要担心它晚节不保吗?深秋的葡萄,像含冤的眼睛,虽然被秋霜凌辱,却依旧鲜亮,晶莹剔透,闪着不肯谢幕的光。

(2)阳光不再蹦蹦跳跳,像顽皮的孩子一下子变成了少年,一下子就有了心事。阳光开始为那些在秋天里哀愁着的人工作了,为他们摊开伤心的绿,晾晒着寂寞的红。

(3)其实天气还没变,一如往昔,艳阳高照,心却不知不觉间有了丝丝凉意。因为叶子落了,曾经的青春不复存在。流行歌曲里照旧挥霍着用之不竭的情感,但任凭沙哑的歌喉怎样声嘶力竭地挽留,青春都不再回头。你能做的,只有默默地清扫这满地狼藉。

(4)也有不知愁的叶儿们,它们调皮地打着旋儿,姿态优雅,把生命的结束当作一次旅行。

(5)怀念祖母,是从一片叶子开始的,秋天的叶子。

(6)叶子上错综复杂的脉络,像极了祖母的皱纹。但祖母并不悲伤,祖母的额头经常是金光闪闪,阳光喜欢在那里安营扎寨,那令人愉快的微笑常常使她的皱纹看起来像是在跳舞。

(7)在我的记忆里,祖母总是拿着扫把,试图把所有的哀怨清扫干净,只留给我们无忧无虑的鸟鸣。

(8)祖母在那些落叶里不停地翻检,把中意的握在手心。祖母喜欢收藏落叶,这个习惯终生未曾改变。这个习惯让我感觉到,祖母永远不会衰老。

(9)我在祖母的书里看到过那些落叶。祖母喜欢看书,她的书里总是夹着各种各样的落叶,仿佛是她为自 - 5 - ②①

第五篇:《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试卷

主命题:景德镇一中 辅命题:白鹭洲中学 余江一中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将答题卷上交。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卷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的签字笔填写好,用2B铅笔将准考证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 答第Ⅰ卷时,考生务必用2B铅笔将答案涂在答题卷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 答第Ⅱ卷时,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区域相应位臵内作答,未在对应的答题区域作答或者超出答题区域作答均不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挑剔(tī) 哂(shěn)笑 伉(kāng)俪 同仇敌忾(kài) ....

B. 悚(sǒng)然 桅(wãi)杆 挣(zhâng)断 妍(yán)媸毕露 ....

C. 害臊(sào) 数载(zài) 发绺(liǔ) 栉(zhì)风沐雨 ....

D. 恁(rân)地 癖(pǐ)好 妆奁(lián) 装模(mú)作样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寒暄 踟蹰 一抔土 乌烟障气 B. 揩油 廖落 伤元气 开门揖盗

C. 杂沓 韶光 画座标 珊珊可爱 D. 刨花 斑驳 戴高帽 一切就绪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为了高铁早日建成通车,铁路建设者根本顾不上休息。尽管七月流火,酷暑难耐,他们依然奋战 ....

在工地上,没有一个人请假。

B. 习主席深谙俄国文化,信手拈来俄国文学作品,让俄罗斯朋友由衷感慨:一位大国的领导人,竟 ....

对友好邻邦的文化如此熟悉!

C. 野田内阁刚刚下台,安倍晋三又粉墨登场,在钓鱼岛、靖国神社等问题上继续制造麻烦,日本政 ....

府“向右转”倾向已非常明显。

D. 他平时不苟言笑,让人不容易亲近,而当他走上舞台表演时,就像换了个人似的,观众们总会忍 .

俊不禁地笑起来。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针对群众最关心的餐具毒性问题,由发展改革委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所按国家相

关标准进行了检验。实验结果表明,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B. 雾霾天气不仅造成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还影响了交通运输。河北、江苏等多地医院

呼吸科、儿科患者急剧增加,呼吸道疾病患者比平常增加一到四成,儿科就诊人数增加更为明显。

C. 郭明义被誉为当代活雷锋,是因为长期以来他无时无刻不忘为他人着想,把奉献看成人生最大的

快乐。

D. 我国已成为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是靠社会各界

的共同努力取得的。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第 1 页 共 1 页 36分)

蔼的,因为他们在满清政府服侍过高官大吏,曾受了传统的特别训练。北平是贫富共居的地方,每个邻近

是一个到处能买货的地方,商贩也会带着货物走上门来;在清晨,门外路上货贩众多,叫卖声形成极美妙的调门儿。 ①你可以流连在那里的一个茶馆里,一整个下午不走 ②它有数百年的饭馆,招牌被烟熏得破旧不堪,还有肩上搭着毛巾的光头堂倌 ③广有中国古代的手艺品、书籍、图画、古玩、玉石、珐琅镶嵌、灯笼之类

④它有宫殿、御园、百尺宽的大道、艺术博物院、专校、大学、医院、庙塔、艺商,与旧书摊林立的街道

A.①③②④ B.④②①③ C. ①③④② D.④②③①

6.下列有关文学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林黛玉初入贾府,见到了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王熙凤、迎春、探春和惜春等众多重要

(《红楼梦》)

B.觉新深深地爱着钱家的梅表妹,但他屈从于父命,和自己不认识的少女瑞珏结婚。他的前途因此

而被断送,他美丽的幻想也因此而破灭。不久,梅出嫁了,觉新也深深的沉溺于端庄美丽的妻子

瑞珏的温存与抚爱之中。 (《家》)

C.堂吉诃德在路上遇见一辆运载狮子的车辆,他想与狮子较量-番,便用长枪逼管狮人打开笼门,

但这匹体格雄壮的狮子对他的冒犯满不在乎,不但没有冲出狮笼,反而掉转身子,慢吞吞、懒洋

洋地又躺下了。 (《堂吉诃德》)

D.诸葛亮出兵北伐,司马懿拒不出战。诸葛亮只好送女人衣服给司马懿,试图激怒司马懿。司马懿

不仅没有上当,还借机套问出了诸葛亮身体状况不佳。 (《三国演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每小题3分)

人类智商提高一倍会怎样?

研究智力基础的神经学家发现,智商高的人大脑往往具有高度的协调性,拥有与大脑远区域相连的神经通路,而智商不那么高的人大脑中的通路较简单、较短。不过没人知道为何有些人的大脑能建立比其他人长得多的连接。

研究智力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名誉教授、神经学家理查德〃海尔说:“在了解了构成智商基础的大脑机制后,从理论上讲,有可能对这些机制稍加改进以提高智商。”

这是一个能激发兴趣的想法,人们可能想知道:更聪明真的更好吗?如果我们的智商突然提高,比如说一倍,那生活和社会将变成什么样子?

有人估计17世纪的天才人物、万有引力的发现者艾萨克〃牛顿的智商可能为200(尽管他从未接受过智商测试)。那么,用他作原型,如果我们都是“牛顿”,那将会怎样?世界会变得比今天先进得多吗?

海尔认为,智力水平更高在个体层面上是非常有利的。他说:“对多数人来说,以更高的智商体验世界更有趣。他们可以阅读更多东西,对某些事物可以有更深的理解,对生活也有更深的洞察力。”

海尔说,此外,200的智商将使我们能够从事我们最感兴趣的活动和事业,而不只是那些我们在智力上能够完成的事情。比如,我们可以在几周内就掌握新语言,或者成为脑外科医生。

科学家说,如果人类变得更聪明,那么也会更健康更长寿,因为人类将更好地了解什么行为能导致这些特性。华盛顿大学心理学名誉退休教授、国际智力研究学会会长厄尔〃亨特认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甚至还有控制糖尿病之类的慢性病,在认知上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从理论上讲,聪明的人能够迎接这类挑战。”

社会不会像个体那样,从人类智商普遍提高上获得那么多益处。虽然人们喜欢把社会问题归咎于人类的无知和愚蠢,但科学家说,这些因素的消失并不会带来一个和谐的乌托邦。智力的提高并不会与合作能力的提高相伴出现。

第 2 页 共 2 页 女眷,去拜见两位舅父,却没有见着——大舅父到庙里斋戒去了,二舅父推说身体不舒服。

海尔说:“智力与个性和情感无关,因此可以有非常聪明,但同时也有点儿疯狂的人。即便所有人的智商都达到200,个性的范围仍然会和目前一样,而且由于个性是社会好坏的一个决定性因素,社会不一定就变得更好。”

虽然在满是牛顿的社会中,轻微犯罪率可能下降,但白领犯罪,比如金融诈骗和制药公司造假药,可能会增加,甚至变得更复杂。另一方面,打击犯罪也会变得更复杂。亨特写道:“邪恶的犯罪团伙会比以往更聪明,但制定和执行安全规则的政府官员也会变得更聪明!谁会赢?谁知道呢?”

虽然存在这些问题,但功能更强大的大脑将帮助我们发明技术来解决一些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我们可以想出一种超级有效的办法来淡化海水,或者开发出一种无限的代用能源。

据亨特说,有证据显示,许多人,如果智力明显提高,那么他们将不再信仰上帝。他写道:“一个小趋势是,高智商人士具有更宽容的社会态度,而且较不可能接受强烈的宗教信仰。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可以通过思考了解事物,我们也可以不加怀疑地接受某事。如果我们全都变成出色的思考者,那么大概人们就会更倾向于接受通过思考对生命现象作出的解释,而不是基于信仰的解释。”

毫无疑问,有些人仍将接受基于信仰的宇宙论,因为历史上有很多非常聪明的宗教人士的例子。

(美国趣味科学网站1月14日文章,有删改)

7.下列有关“智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智商高的人大脑都具有高度的协调性,拥有与大脑远区域相连的神经通路,而智商较低的人大脑中的通路较简单、较短。

B.智商高的人比智商低的人更觉得世界有趣,因为他们可以阅读更多东西,对某些事物可以有更深的理解,对生活也有更深的洞察力。

C.如果智商提高到200,人能够从事自己最感兴趣的活动和事业,而不只是那些在智力上能够完成的事情。比如在几周内就掌握新语言,或者成为脑外科医生。

D.智商是可以提高的,只要在了解了构成智商基础的大脑机制后对其稍加改进就能够实现。

8.下列对于人类智商与社会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类智商普遍提高,社会上的轻微犯罪率可能下降,但白领犯罪,比如金融诈骗和制药公司造假药,可能会增加,甚至变得更复杂。

B.社会上有非常聪明,但同时也有点儿疯狂的人,这完全可能,因为人的智力与个性和情感无关。

C.社会问题的出现源于人类的无知和愚蠢,科学家认为人类智力的提高会与合作能力的提高相伴出现,从而和谐社会就能实现。

D.人类智商提高一倍,虽然未必能使社会变得更好,但功能更强大的大脑将帮助我们发明技术来解决一些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甚至还有控制糖尿病之类的慢性病,在认知上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只有聪明的人能够做到。

B. 人类智商提高一倍,邪恶的犯罪团伙会比以往更聪明,但制定和执行安全规则的政府官员也会变得更聪明,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结果也未可知。

C.有人估计17世纪的天才人物、万有引力的发现者牛顿的智商可能为200,这只是主观臆断。

D.许多人,如果智力明显提高,那么他们将不再信仰上帝,原因是高智商人士倾向于接受通过思考对生命现象作出的解释,而不是基于信仰的解释。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孔僖字仲和,鲁国鲁人也。曾祖父子健,少游长安,与崔篆友善。及篆仕王莽为建新大尹,尝劝子健仕,对曰:“吾有布衣之心,子有衮冕之志,各从所好,不亦善乎!道既乖矣,请从此辞。”遂归,终于家。 第 3 页 共 3 页 亨特提到如果我们全都变得更聪明,预计会出现的另一个变化——人们会变得更漂亮!

僖与篆孙骃复相友善,同游太学,习《春秋》,因读吴王夫差时事,僖废书叹曰:“若是,所谓画虎不成反为狗者。”骃曰:“然。昔孝武皇帝始为天子,年方十八,崇信圣道,师则先王,五六年间,号胜文、景。及后恣己,忘其前之为善。”僖曰:“书传若此多矣!”邻房生梁郁和之曰:“如此,武帝亦是狗邪?”僖、骃默然不对。郁怒恨之,阴上书告骃、僖诽谤先帝,讽讥当世。事下有司,骃诣吏受讯。僖以吏捕方至,.

恐诛,乃上书肃宗自讼:“臣之愚,意以为凡言诽谤者,谓实无此事而虚加诬之也。至如孝武皇帝,政之美恶,.显在汉史,坦如日月。是为直说书传实事,非虚谤也。夫帝者为善,则天下之善咸归焉;其不善,则天下.

之恶亦萃焉。斯皆有以致之,故不可以诛于人也。且陛下即位以来,政教未过,而德泽有加,天下所具也,.

臣等独何讥刺哉?假使所非实是,则固应悛改;傥其不当,亦宜含容,又何罪焉?臣等受戮,死即死耳,顾天下之人,必回视易虑,以此事窥陛下心。自今以后,苟见不可之事,终莫复言者矣。臣之所以不爱其死,.

犹敢极言者,诚为陛下深惜此大业。陛下若不自惜,则臣何赖焉?齐桓公亲扬其先君之恶,以唱管仲,然后群臣得尽其心。今陛下乃欲以十世之武帝,远讳实事,岂不与桓公异哉?臣恐有司卒然见构,衔恨蒙枉,不得自叙,使后世论者,擅以陛下有所方比,宁可复使子孙追掩之乎?谨诣阙伏待重诛。”帝始亦无罪僖等意,及书奏,立诏勿问,拜僖兰台令史。

元和二年春,帝东巡狩,还过鲁,幸阙里,以太牢祠孔子及七十二弟子,作六代之乐,命儒者讲《论.

语》。僖因自陈谢。帝曰:“今日之会,宁于卿宗有光荣乎?”对曰:“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今陛.

下亲屈万乘,辱临敝里,此乃崇礼先师,增辉圣德。至于光荣,非所敢承。”帝大笑曰:“非圣者子孙,焉有斯言乎!”遂拜僖郎中。

冬,拜临晋令,崔骃以家林筮之,谓为不吉,止僖曰:“子盍辞乎?”僖曰:“学不为人,仕不择官,.

凶吉由己,而由卜乎?”在县三年,卒官,遗令即葬。

(节选自 《后汉书》 )

10.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其不善,则天下之恶亦萃焉 萃:聚集 .

B.臣之所以不爱其死,犹敢极言者 爱:害怕 .

C.以太牢祠孔子及七十二弟子 祠:祭祀 .

D.崔骃以家林筮之,谓为不吉 筮:用蓍草占卦 .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郁怒恨之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

B.恐诛,乃上书肃宗自讼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C.夫帝者为善,则天下之善咸归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

D.今日之会,宁于卿宗有光荣乎?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孔僖和崔篆的孙子崔骃友善,同游太学,在读到吴王夫差那段历史时,发表了评论,被人上书告他

诽谤先帝,因而被要求前去狱吏那接受审讯。

B.孔僖上书为自己和崔骃申诉,理由是实际上没有事实捏造诬蔑才能称为诽谤,而孝武帝的所作所为

在史书上写得清清楚楚,这并不能算是诽谤。

C.元和二年春天,皇上巡视东方,回来路过鲁地。孔僖回答皇上的问题后,得到了皇上的赞许,被授

为郎中。

D.孔僖被任命为临晋令,好友认为不吉利。但他认为学习应为了天下人,他不听好友的劝告,前往就

任临晋令。在职三年,并且死在任上。

第Ⅱ卷 (共114分)

第 4 页 共 4 页

四、(28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⑴ 吾有布衣之心,子有衮冕之志,各从所好,不亦善乎!(4分)

⑵ 假使所非实是,则固应悛改;傥其不当,亦宜含容(4分)

⑶ 臣恐有司卒然见构,衔恨蒙枉,不得自叙(4分) 14.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姑苏怀古

姜夔

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注】①柁牙:船的桅杆。“柁”通“舵”。②苏台:即姑苏台,春秋时吴王夫差所筑之宫殿,奢侈

豪华,以供吴王淫乐。

(1)前两句写景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之“柳”扫古之“落花”有何意蕴?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2)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____________,响穷彭蠡之滨。(《滕王阁序》)

(3)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

(4)东篱把酒黄昏后,____________。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____________。(《醉花阴》)

(5)子曰:“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____________。”

(《论语·述而》)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祖母是一片不知愁的落叶

朱成玉

(1)立秋了,眼前的一切就都变成了夏天的遗骸。它们齐刷刷地排列在你的视野里,令你无力躲闪。比如树上那些坚守到最后的果实,健康地存活下来,把完美的心一直留到晚年。这已经是个奇迹,我们还有必要担心它晚节不保吗?深秋的葡萄,像含冤的眼睛,虽然被秋霜凌辱,却依旧鲜亮,晶莹剔透,闪着不肯谢幕的光。

(2)阳光不再蹦蹦跳跳,像顽皮的孩子一下子变成了少年,一下子就有了心事。阳光开始为那些在秋天里哀愁着的人工作了,为他们摊开伤心的绿,晾晒着寂寞的红。

(3)其实天气还没变,一如往昔,艳阳高照,心却不知不觉间有了丝丝凉意。因为叶子落了,曾经的青春不复存在。流行歌曲里照旧挥霍着用之不竭的情感,但任凭沙哑的歌喉怎样声嘶力竭地挽留,青春都不再回头。你能做的,只有默默地清扫这满地狼藉。

(4)也有不知愁的叶儿们,它们调皮地打着旋儿,姿态优雅,把生命的结束当作一次旅行。

(5)怀念祖母,是从一片叶子开始的,秋天的叶子。

(6)叶子上错综复杂的脉络,像极了祖母的皱纹。但祖母并不悲伤,祖母的额头经常是金光闪闪,阳光喜欢在那里安营扎寨,那令人愉快的微笑常常使她的皱纹看起来像是在跳舞。

第 5 页 共 5 页 ②①

第六篇:《“孔僖字仲和,鲁国鲁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孔僖字仲和,鲁国鲁人也。曾祖父子健,少游长安,与崔篆友善。及篆仕王莽为建新大尹,尝劝子健仕,对曰:“吾有布衣之心,子有衮冕之志,各从所好,不亦善乎!道既乖矣,请从此辞。” 遂归,终于家。

僖与篆孙骃复相友善,同游太学,习《春秋》,因读吴王夫差时事,僖废书叹曰:“若是,所谓画虎不成反为狗者。”骃曰:“然。昔孝武皇帝始为天子,年方十八,崇信圣道,师则先王,五六年间,号胜文、景。及后恣己,忘其前之为善。”僖曰:“书传若此多矣!”邻房生梁郁和之曰:“如此,武帝亦是狗邪?”僖、骃默然不对。郁怒恨之,阴上书告骃、僖诽谤先帝,讽讥当世。事下有司,骃诣吏受讯。僖以吏捕方至,恐诛,乃上书肃宗自讼:“臣之愚,意以为凡言诽谤者,谓实无此事而虚加诬之也。至如孝武皇帝,政之美恶,显在汉史,坦如日月。是为直说书传实事,非虚谤也。夫帝者为善,则天下之善咸归焉;其不善,则天下之恶亦萃焉。斯皆有以致之,故不可以诛于人也。且陛下即位以来,政教未过,而德泽有加,天下所具也,臣等独何讥刺哉?假使所非实是,则固应悛改;傥其不当,亦宜含容,又何罪焉?臣等受戮,死即死耳,顾天下之人,必回视易虑,以此事窥陛下心。自今以后,苟见不可之事,终莫复言者矣。【“孔僖字仲和,鲁国鲁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孔僖字仲和,鲁国鲁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臣之所以不爱其死,犹敢极言者,诚为陛下深惜此大业。陛下若不自惜,则臣何赖焉?齐桓公亲扬其先君之恶,以唱管仲,然后群臣得尽其心。今陛下乃欲以十世之武帝,远讳实事,岂不与桓公异哉?臣恐有司卒然见构,衔恨蒙枉,不得自叙,使后世论者,擅以陛下有所方比,宁可复使子孙追掩之乎?谨诣阙伏待重诛。”帝始亦无罪僖等意,及书奏,立诏勿问,拜僖兰台令史。

元和二年春,帝东巡狩,还过鲁,幸阙里,以太牢祠孔子及七十二弟子,作六代之乐,命儒者讲《论语》。僖因自陈谢。帝曰:“今日之会,宁于卿宗有光荣乎?”对曰:“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今陛下亲屈万乘,辱临敝里,此乃崇礼先师,增辉圣德。至于光荣,非所敢承。”帝大笑曰:“非圣者子孙,焉有斯言乎!”遂拜僖郎中。

冬,拜临晋令,崔骃以家林筮之,谓为不吉,止僖曰:“子盍辞乎?”僖曰 :“学不为人,仕不择官,凶吉由己,而由卜乎?”在县三年,卒官,遗令即葬。

(节选自 《后汉书》 )

4.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不善,则天下之恶亦萃焉              萃:聚集

B.臣之所以不爱其死,犹敢极言者          爱:害怕

C.以太牢祠孔子及七十二弟子              祠:祭祀

D.崔骃以家林筮之,谓为不吉              筮:用蓍草占卦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郁怒恨之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B.恐诛,乃上书肃宗自讼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夫帝者为善,则天下之善咸归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D.今日之会,宁于卿宗有光荣乎?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僖和崔篆的孙子崔骃友善,同游太学,在读到吴王夫差那段历史时,发表了评论,被人上书告他诽谤先帝,因而被要求前去狱吏那接受审讯。

B.孔僖上书为自己和崔骃申诉,理由是实际上没有事实捏造诬蔑才能称为诽谤,而孝武帝的所作所为在史书上写得清清楚楚,这并不 能算是诽 谤。

C.元和二年春天,皇上巡视东方,回来路过鲁地。孔僖回答皇上的问题后,得到了皇上的赞许,被授为郎中。

D.孔僖被任命为临晋令,好友认为不吉利。但他认为学习应为了天下人,他不听好友的劝告,前往就任临晋令。【“孔僖字仲和,鲁国鲁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文章“孔僖字仲和,鲁国鲁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出自(爱:吝惜)

5.D (A.代词,他们;代词,我B.连词,于是;副词,才C.兼词,于之;助词,啊D.都为介词,对于)

6.A (是崔骃接受狱吏的审讯)

7.(1)我有做布衣老百姓的心愿,您有做官的志气,各人听从各人的所爱,不是很好吗?(“布衣”:做老百姓,“衮冕:比喻登朝入仕”,“善”各1分,句意2分)

(2)我恐怕官吏突然陷害我,令我含恨蒙受冤屈,不能申诉。(“卒然”,“见”:表示对我如何,译为“我”,“构”:陷害,各1分,句意2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孔僖字仲和,鲁国鲁人。曾祖父孔子建,年轻时游学长安,与崔篆友好。崔篆出仕王莽任建新大尹时,曾经劝孔子建出仕。子建回答他说“:我有做布衣老百姓的心愿,您有做官的志气,各人听从各人的所爱,不是很好吗?我们所走的道路,既然不同,请从此别。”就回去了,死在家里。

孔僖与崔篆的孙子崔骃是好朋友,同游太学,学习《春秋》。因读吴王夫差的时事,孔僖废书叹息说:“如此,这是所谓画虎不成反为狗。”崔骃说:“是的。从前孝武皇帝做天子时,年纪轻轻的,才十八岁,崇信圣人之道,以先王为学习的榜样,五六年的时间,号称胜过文帝、景帝的恭俭。到后来任意而行,忘记了自己以前的好处。”孔僖道: “书传上这样的事情多着呢!”邻房生梁郁附和着道: “这样,武帝也是狗吗?”孔僖、崔骃默然不做声。梁郁发怒恨他们,暗地里上书告崔骃、孔僖诽谤先帝,讥讽当世。朝廷把这件事交管事人处理,崔骃去狱吏受审讯。孔僖看到逮捕他的人快来了,害怕被诛,于是上书肃宗申诉:“臣愚见,认为凡是称为诽谤的,是说实际上没有这回事,捏造诬蔑而已。至于孝武皇帝,政治的好与坏,在汉 史上写得明明白白,有如日月。这是叫做直说书传实事,不算捏造。皇帝为善,天下的善就都归于他,皇帝不为善,天下的恶也都会集在他那里,这都有原因的,不可以责于人呢。并且皇上即位以来,政治没有什么过失,德泽及于百姓的却很多,天下的人都是知道的,我等为什么要讥刺他呢?假使非议的是事实,那就应该坚决悔过改正;若是说得不适合,也应当宽容,又为什么要加罪他呀?我等受戮,死就死了,但天下的人,一定会改变过去对皇上的看法,从这件事观察皇上的用心。自今以后,如果看到不可的事,就绝对不会再说了啊。我之所以不吝惜死,还敢于毫无顾虑地这样说,真正是为皇上爱惜这天下大业。皇上如果不爱惜,那我有什么办法呢?齐桓公亲自揭露他先君的过错,以启发管仲,然后全体臣子得以尽心为国。【“孔僖字仲和,鲁国鲁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古诗词鉴赏“你为什么不辞官呢?”孔僖说:“学习不为个人,出仕不选择什么样的官才做,凶吉在于自己,难道是由占卜决定的吗?”做了三年临晋县令,死在任上,遗嘱就地埋葬。

"

第七篇:《《释盗遗布》“陈寔,字仲弓,为太丘长”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释盗遗布

陈寔,字仲弓,为太丘长。有人伏梁上,寔见,呼其子训之曰:“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俄闻自投地,伏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罪。寔曰:“观君形状非恶人应由贫困。” 乃遗布二端,令改过之,后更无盗。【《释盗遗布》“陈寔,字仲弓,为太丘长”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释盗遗布》“陈寔,字仲弓,为太丘长”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节选自《忍经·劝忍百箴》)

【试题】

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

夫 不 喜 之 人 未 必 本 恶习以 性 成 梁 上 君 子 是 矣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呼其子训之曰(教诲)    B.俄闻自投地(不久)

    C.乃遗布二端(赠送)      D.后更无盗(强盗)

3.陈寔为什么不处罚梁上君子?(用原文句子回答)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陈寔是一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1. 夫不 喜 之人/未 必 本恶/ 习以性成/ 梁 上君 子是矣

  2.D 

  3.观君形状非罪人,应由贫困。

  4.⑴陈寔对梁上君子不加惩罚,反而赠送给他两匹布,从中看出他宽宏大量。⑵陈寔对梁上君子责罚,而是进行教育,从中看出他教育有方,以德化人。【《释盗遗布》“陈寔,字仲弓,为太丘长”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文章《释盗遗布》“陈寔,字仲弓,为太丘长”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出自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119104/

推荐访问:鲁人曹沫原文及翻译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