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答案--最后一位客户,周海亮

来源:阅读答案 时间:2016-04-05 09:53:37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阅读答案】

第一篇:《最后一件事阅读答案》

最后一件事阅读答案

最后一件事

黎义全

我在一家照相馆上班。一天中午,在我们附近捡破烂的那位老人进来了。

她有点儿紧张地说:“我要照相。”然后径直走到镜子前,用手梳理着她的头发,整理她的衣服。

良久,她终于弄完了。我让她坐在椅子上准备照相。她努力地挤出笑容,样子很是紧张。 我举着相机,正准备摁下快门的时候,她突然跳起来,说道:“等一下,我差点儿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说着,她把手伸进衣袋,拿出一副眼镜,小心翼翼地戴起来。

大约过了两个星期老人又来了。她拿出上次照的相片,说相片不是很理想,她想重新照。我有点不悦地说:“为什么不是很理想?”她尴尬地笑了笑说:“上次我没准备好。”说完,她又走到镜子前,慢慢地梳理着她的头发,并且掏出一盒粉,仔细地扑在脸上。接着,她居然拿出一支口红,慢慢地涂在她那干裂的嘴唇上,然后才正襟危坐地坐在那椅子上,戴上眼镜。

照完相后,我终于忍不住好奇心,问:“你这相片,有什么重要用处吗?”她非常骄傲地说:“很重要!我儿子叫我寄给他的。”她继续幸福地说:“我儿子在北京找了媳妇儿,人家父母都是大学教授、知识分子。我儿子和那姑娘准备结婚了,所以他叫我寄我的相片过去,给女孩子一家人瞧瞧。”这时,我有点懵了:“你儿子结婚,他不带媳妇儿回来让你瞧瞧吗?或者叫你上北京瞧瞧?”老人连连摆手说:“使不得,使不得!像我这种乡下人土里土气的,上北京去,不是给儿子丢脸吗?万一人家嫌弃我是捡破烂的,那„„那我儿子一辈子的幸福不是毁在我的手上了吗?”

“可„„可你能瞒一辈子吗?”我好心提醒她。老人笑笑说:“其实„„其实不用瞒很久的。因为前不久我被查出得了胃癌,是晚期。医生说,我活着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我惊呆了:“那„„那你把病情告诉你儿子了吗?”“我为什么要告诉他?”老人直愣愣地看着我,说:“他晚一天知道,他就多快乐一天,这也许是我能为儿子做的最后一件事了。只要他过得好,就好。”

我的心被狠狠地扎了一下,我为她感到心痛。

“这次,你一定要好好帮我洗这些照片。”老人再次叮嘱我。

次日,老人来取相片,可她看着相片,依然皱着眉头,哀求道:

“难道不能再把相片处理得更好看一些吗?”望着老人难过的表情,我尴尬地说道:“只„„只能这样了。”

老人拿着相片怏怏离去。望着老人失望的背影,我的眼眶里盈满了泪水。

其实,我完全可以通过电脑技术把相片处理得很好,很体面,但我还是让皱纹留在了老人的脸上,让老人的皮肤还是黝黑的。因为,我要让老人的儿子知道,他的母亲真的已经老了。现在,他应该尽点儿做儿子的孝道了。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1年第12期)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记叙了一件什么事。(2分)

答案:一个捡破烂的老母亲在胃癌晚期、将不久于人世时,去拍一张好看的照片打算寄给将

要结婚的儿子,希望儿子得到幸福、儿媳不要嫌弃,这是她疼爱儿子的最后的方式了。

2.结合上下文,理解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尴尬地笑了笑说:“上次我没准备好。”

②我尴尬地说道:“只„„只能这样了。”

(1)因为自己面容苍老、口唇干裂,又想拍出有气质的、漂亮的照片而觉得不好意思。

(2)明明自己可以把照片弄得更好却没有做而感到不好意思。

3.作者笔下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2分)

答案:爱儿子胜过爱自己。

4.“望着老人失望的背影,我的眼里满是泪水”,这“泪水”的背后隐藏着“我”复杂的情感,请结合选文简要谈谈。(3分)

答案:“我”被老人的爱子之心深深地感动了;“我”想方设法要让老人的儿子知道母亲的情况,应该向母亲尽孝道了。

5.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选文,简要谈谈你对“北大拒收不孝生”这一举措的评价。(4分)

【链接材料】北大面向全国推广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日前公布了2012年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实施细则。和去年公布的遴选要求相比,今年的要求细化了很多,还列出了不得被推荐的四条“高压线”,其中第一条就是“不孝敬父母”。北大拒收“不孝生”的新闻刚一传出,立刻引发了诸多争议。

答案示例:“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我们的优秀传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自古以来,众多的孝子用他们的言行为我们演绎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传承了中华孝亲文化。北大作为全国的知名学府,把孝亲列入筛选人才的一个条件,正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尊重,是培养优秀人才的一个有益举措。

第二篇:《最后一件行李 阅读答案》

最后一件行李

⑴很小的时候,随母亲去过一趟北京城,从此再也忘不了糖炒栗子的甘美。家住的小城不产栗子,集市上偶尔碰到卖栗子的小贩,也都是摊着小指肚大的一堆,色既不正,味也不香。

⑵然而,每每过生日,总少不了妈妈炒的糖栗子,一颗颗大个头的栗子是母亲搭公车往两百里外的漯河买来的。我虽每次劝她不要跑那么远买这些无关紧要的东西,但下次的生日餐桌上照例还会有一盆糖炒栗子,固执地流溢着芳香。

⑶18岁那年,要到国外上学。离家前的十几天,母亲一直忙着准备我那似乎永远也备不齐的行李,连夹头发的小黑卡和大小不等的各色纽扣也被她买回来,塞进本已满满当当的箱子。

⑷我只觉得母亲絮絮叨叨地给我增了远行的负担,总是很不耐烦:“少放点吧,太麻烦了!”母亲却固执地说:“带上吧,要用的时候国外不一定买得到。”看着母亲一脸的慈爱,我只有苦笑,不再作声。

⑸临行前一天,母亲吃完中饭就出去了,傍晚才回来,臂上挎着一个竹篮。我问母亲哪儿去了,母亲只轻描淡写地说:“出去串了个门儿。”然后把竹篮放到壁橱里。我突然注意到母亲的脚有点跛,是右边那只,便问:“妈,你的脚怎儿了?”母亲回头笑笑,“天黑,路上崴了一下。”

⑹我没再多问,想着自己的心事。真的要走了,以往的兴奋忽然间化成客行他乡的惶恐不安,我黯然起来。母亲吃完饭,在我身边坐下来,重复着一些平常要注意的事项。我的鼻管酸起来,有要落泪的危险,很不想再继续这太过伤感的场面。母亲也渐渐黯然了,于是说:“早睡吧,明天还要赶路呢!”拂了一下我的头发,起身走了。

⑺那夜睡得很浅,不知什么时候忽然醒了。恍惚中,听见院子里有人在说话,睁开眼睛,看到窗外红光跃动。我轻轻起身,披衣来到窗前。

⑻灶房檐下,那个久已不用的铁炉里正火焰熊熊。父亲坐在炉前的小木凳上,用一根木棍拨着炉里的柴火,时而弯下腰,用嘴吹一吹。有时长长的火舌猛然伸出来,险些咬到他的白发。母亲站在旁边,手里握着一把长柄锅铲,在大铁锅里翻搅着,唯恐锅里的东西熟得不均匀。

⑼一个下午的奔波,400多里的路程,夜半起身,只为几斤女儿爱吃的糖炒栗子。母亲的身影缓缓移动,仿乎那跌伤的脚还在隐隐作痛。不常烧火的父亲被柴烟熏得流泪,不时擦拭着眼角。他们说着话,脸上挂着笑容,在寒星灿烂的冬夜里为远行的女儿收拾最后的一件行李„„

⑽第二天,我们都未提起夜里的事情。

(11)在新加坡的新住处收拾箱子时,在一堆衣服下面,我发现了一个封闭的小纸箱,撕开封胶,是满满一箱糖炒栗子。忙乱中,我把栗子装进一个塑料袋里,塞进壁橱。

(12)那段日子,忙于认识朋友,熟悉语言,适应环境,那包栗子被渐渐遗忘了。直到有一天猛然想起,在壁橱里翻出时,塑料袋下面已积了一小摊褐色的水。解开塑料袋,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袋内蒙了厚厚的一层水雾,褐色的栗子上霜似的一层白霉。

(13)我惋惜着,把它倒进垃圾箱里,然后去擦拭壁橱上那一小片灰褐色的痕迹。可无论我怎样费尽心思,却总有几道仿佛是印在白色的柜壁上,擦拭不净,就像父母对儿女繁琐的爱意,不管你如何漠视,如何抵制,甚至如何恼火,它都会牵牵绊绊,拂之不去。

(14)我又想起火光中母亲围着锅台缓缓转动的身影,还有父亲那险些被火舌咬住的白发和柴烟熏出的泪水。阅读答案--最后一位客户,周海亮

(15)我走到垃圾箱前,掀开盖子,一大袋糖炒栗子冒着酸气,正躺在垃圾堆中。我凝视良久,泪水纷纷落了下来„„

1.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4分)

2.结合全文,说说题目“最后一件行李”的作用。(3分)

3.从画线句中找出几个体现细节的词语,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4分)

4.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第(13)段的理解。(4分)

5.第(15)段“我”为何流泪?请写一段话,补写出当时“我”的心理活动(不少于60字)。(6分) 流泪的原因

“我”的心理活动:

参考答案:

1.(4分)“我”去新加坡留学之前,父母费尽心思为我准备糖炒板栗(2分),而“我”出国后却遗忘了它,致使它变质(2分)。

2.(3分) ①标题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②是本文的行文线索,贯穿全文;(1分)③具有象征意义,“最后一件行李”凝聚着父母对孩子的无私关爱和挂念。(1分)

3.(4分)示例一:“拨”“弯下腰”“用嘴吹”“伸”“咬”,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火势之猛,突出了父亲为“我”炒板栗时的专注、认真,不怕受伤。

示例二:“站”“握着”“翻搅”“唯恐”等描写动作和心理的词语,细腻地刻画了母亲炒板栗时的耐心和细致。

4.(4分)无论我们是否在意父母,如何漠视和抵制父母对我们的爱,父母对我们的爱是一如既往地付出,是无私和不求回报的。(意对即可)

5.(6分,其中原因2分,心理活动4分)

流泪的原因:①“我”为父母时时刻刻的无微不至的关爱所感动;(1分)②为“我”对父母之爱的疏忽而内疚和自责。(1分)

心理活动:示例:爸爸妈妈,感谢你们这么多年来对我的关爱和呵护,请原谅女儿的不懂事,现在女儿已经长大,你们的爱,永远镌刻在我的心里,祝二老身体健康。(可自责、可感谢,能符合当时心理,言之有理即可)

第三篇:《中国最后一位大儒阅读答案》

中国最后一位大儒阅读答案:

20.(2分)主要体现在他的自信,他的无畏,他的真诚,他的傲骨。

21.(2分)一是反对在《宪法》中写上个人的名字;二是主张在《宪法》中设国家主席。

22.(2分)“宪草”:宪法的草案;“草宪”:草率的宪法。

23.(2分)阿谀奉承 趋炎附势 溜须拍马。

24.(3分)中国二十世纪的大多数时间里,政治灰暗,人性扭曲。很多知识分子三缄其口,明哲保身,有的甚至丧失人格,卖身求荣,而梁漱溟先生的真诚无畏确实起到了震烁于今的作用。失去他,是时代的不幸,有了他,是时代的荣幸。

第四篇:《最后一壶水阅读答案》

最后一壶水阅读答案

最后一壶水

朱胜喜

①我爷爷曾在国民党部队里呆过,那一年内战,爷爷所在的排,三十来人.艰难行走在杳无人烟的大沙漠中。爷爷是排长。顶头上司让他们横穿沙漠,将一位被捕的共产党员押送至另外一座城市。

②他们押送的这位共产党员,是学医的,曾经在外国留过学。

③爷爷说.这个共产党员是条硬汉子,在国民党的严刑逼供中,他始终紧咬牙关,一声未吭。气急败坏的国民党残忍地将他的舌头割了下来。爷爷有一副好心肠。每次在沙漠中几十号人喝一壶水时,都先让这位共产党员喝.然后大家再依次喝一点儿.润润喉咙。 (④也不知爷爷他们在沙漠中走了多少天,带的几十壶水仅剩下一壶了。

(9大家强忍着干渴,向前又走了一段路程,终于撑不住了,爷爷用脏得不能再脏的大手从行囊中拿出最后一壶水。像往常一样.爷爷将水壶递到这位共产党员面前,让他先喝第一口。

⑥这位共产党员,睁着一双干枯但有神的眼睛,看看爷爷.又看看爷爷手下

的兵。忽然,他的一双大眼睛盯住了水壶上的外国文字,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从他眼神中流露出来。

⑦停顿,短暂的停顿。猛地,这位共产党员接过爷爷手中的水壶,嘴对着水壶的嘴,咕咚,咕咚,咕咚,眨眼间,一壶水让这位共产党员喝了个底朝天。

⑧惊愕,愤怒的惊愕。在这沙漠地带,水是生命,比金子还珍贵。

⑨就在爷爷的手下对这位共产党员的做法表示纷纷指责时.只见站着的这位共产党员的双腿软了下来,嘴里吐出肥皂沫状的泡泡,不一会儿。他倒下去.闭上了双眼。

⑩在以后的几天中,爷爷他们终于走出了死亡地带。

11一直对喝水一幕念念不忘的爷爷。拿着那个水壶找到了一位懂外文的大夫询问。 12当爷爷说用这壶装过水喝时,大夫直摇头,连说不可能,还说,壶上写着一种外国剧毒药的名称.显然装过毒药.只要人畜喝一小口这壶里装过的水,就会没命的。 13爷爷的疑惑解开了,但心头却又像压了什么东西似的沉重起来。

14后来,爷爷起义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队伍,加入了共产党。

(选自《时文选粹》。有改动)

19.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20.作者叙述情节时讲究伏笔照应,试找出与画线句相照应的句子。(2分)

21.你认为选文中的“这位共产党员”具有怎样的品质?(3分)

22.选文第13段中的“沉重”一词,蕴涵着爷爷哪些复杂的感情?(3分)

23.如将第14段删去,你认为效果会有何不同?(3分)

24.找出文中你认为最感人的地方,说说其感人之处在哪里。(3分)

参考答案:

19.一位共产党员为挽救他人生命毅然喝下有毒之水,英勇牺牲。

20.“他们押送的这位共产党员,是学医的,曾经在外国留过学。”

21.具有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舍己救人等品质。

22.示例:有崇高度敬意、深切的哀悼,也有深深的内疚和忏悔。(言之成理即可) 23。此段说明了“这个共产党员”崇高精神和美好品质对爷爷的触动之大和影响之深,侧面烘托了这位共产党员的高大形象,如果删去的话文章内容会不完整。 24。答案略,言之成理即可。

第五篇:《海南省2015届高三年级五月模拟考试》

海南省2015届高三年级五月模拟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绘画成熟在什么时代?我们的估计往往是不对的。从近代科学考古发掘出的成果看,画成熟的时代应该很早。古代的文化,从商周以来,不知经过多少次毁灭性的破坏,使后世无法看到。古代的绘画十分脆弱。一种是画在墙上,以为墙是结实的,但随着墙的毁坏,画也没有了。画在帛上的也不延年。唐宋人没见过古代的绘画,只看过武梁祠画像,根据这些推测判断汉朝绘画,以为汉朝绘画就是这样的。近代发现了汉朝墓壁里的壁画,大家的看法才有所改观,觉得从前的推测是错的。近年长沙马王堆出土了帛画,使人看到出丧幡上的帛画,精致极了,比武 梁祠的画不知高出多少倍。人们看到马王堆的帛画,无不惊诧变色,这才知道古代绘画水平已达到什么地步。我们应该以这(西汉初年)作为起点,往上推溯商周绘画应该有什么样的成就。看到了马王堆出土的帛画以后,有人说,我们的绘画史应重新写,已写出的全错了。

唐以前和唐人的好画,多画在墙壁上,大多数已随着建筑物的毁坏而无存了。幸亏西北有许多干燥的洞窟壁画。首先是敦煌,敦煌壁画给我们提供了极丰富的宝贵的材料。敦煌许多画在绸帛上的画被外国人掠夺走了。国内流传下来的只是一 部分。现在西北出土的一些残缺的绢画,即 使是零块,都是非常精美的。这些东西的保存,对今天探讨古代绘画的源流有很大的作用。现在有没有流传下来的古画算是唐代或唐以前的呢?有。但这些画事实上都是经过第二手摹下来的,很少有真正的唐朝人直接画了留下来的。即使画稿、形象是某名家的作品,但画上的墨迹也不是作者本人的。古代没有别的办法,幸亏摹下副本,否则今天一点影子也看不到了。

宋朝人的画,多半是室内装饰品,很大的大 张挂在屋里,比画在墙上进了一步。元朝才多卷册小品,在桌上摆着,作为案头玩赏的东西。这如同戏剧底本由舞台到案头一样。原来剧本是舞台唱的,实用的,后来成为文人创作后摆在案头欣赏,并不是在舞台上演的。有许多只能在案头看,是舞台上唱不了的。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知道哪是墙壁上的画,哪是案头上的画,这样才能探索宋元以来的画派、画风。

墙壁上的画,实际上和装饰画是一派。文人案头画是一派,对这一派也有许多争论,但它也有它的新趣味,不能一笔抹杀。这一种风格的影响有几百年。宋朝已经开始了,如苏东坡喜欢随便画点竹子,画树、画块石头。现在还有一件真迹,树画一个圈儿,底下是石头。按照画家的要求,这画画得非常外行。米芾画的《珊瑚笔架图》,笔道七扭八歪。这是文人游戏的笔墨。到了元朝才逐渐出现精美的文人画,影响一直到现在。

(摘编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

1. 下列关于古代绘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代考古发掘成果说明,我们所估计的绘画成熟的时代太早了,这主要是因为古代的文化经过了严重的破坏。

B.古代画在墙上与帛上的画,因其载体的脆弱易毁,很多没能得以长时间保存,这也导致后人产

生了一些误解。

C.唐宋人据其所看到的武梁祠画像 来推测汉代的绘画情况,认为两者一样,这种看法与汉代绘画的实际不符。

D.唐宋人低估了汉代的画的水平。汉朝墓壁里的壁画、马王堆的帛画,说明古代绘画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准。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来源:Z.xx.k.Com]

A.西北许多干燥的洞窟壁画得以留存,为后人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材料,这是我们的莫大幸运。

B.研究古代绘画的起源和发展,还有赖于西北出土的一些残缺的绢画,尽管这些绢画只是一些零块。

C.真正的唐朝人画的留下来的已很少,现在流传下来的,即使画稿是某名家的,画上的墨迹也不是其本人的。

D.古代二手描摹下来的古画副本水平很高,其绘画水平已非常接近原画,藉此我们可以一睹原画风采。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朝人所画的室内装饰画,比画在墙上进了一步。但真正精美的文人画,却是在元朝才出现且一直影响到后代的。

B.作为案头玩赏之物的卷册小品,就像戏剧底本由舞台到案头一样,原本是舞台唱的剧本,后来有许多却只在案头看。

C.文人案头画和墙壁上的画一样,有它的新趣味,其风格的影响有几百年,从宋朝就已开始了,不能一笔抹杀。

D.苏轼画的竹子、树,米芾画的《珊瑚笔架图》,都不真正符合画家的要求,作画态度不很严肃,画也不精美。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辅,字文弼。永乐三年进封新城侯。安南黎季犛弑其主,自称太上皇……帝大怒,命成国公朱能为征夷将军,辅为右副将军,会左副将军西平侯沐晟,分道进讨。四年十月,能卒于军,辅代领其众。自凭祥进师,檄季犛二十罪。道芹站,走其伏兵,抵新福。晟军亦至,营于白鹤。安南有东、西二都,依宣、洮、沲、富良四江为险,贼缘江南北岸立栅聚舟其中筑城于多邦隘城栅桥舰相连九百余里兵众七百万欲据险以老辅师辅自新福移军三带州,造船图进取。敕拜辅为将军。十二月,辅军次富良江北,遣骠骑将军朱荣破贼嘉林江,遂与晟合军进攻多邦城。佯欲他攻以懈贼,令都督黄中等将死士,人持炬火铜角,夜四鼓,越重濠,云梯傅其城。都指挥蔡福先登,士蚁附而上,角鸣,万炬齐举,城下兵鼓噪继进,遂入城,贼大溃。尽焚缘江木栅。进克东都,辑吏民,抚降附,来归者日以万计。遣别将李彬、陈旭取西都,又分军破贼援兵。季犛焚宫室仓库逃入海。仁宗即位,掌中军都督府事,进太师,并支二俸。成祖丧满二十七日,帝素冠麻衣以朝。而群臣皆已从吉,惟辅与学士杨士奇服如帝。帝叹曰:辅,武臣也,而知礼过六卿。宣德元年,汉王高煦谋反,诱诸功臣为内应,潜遣人夜至辅所。辅执之以闻,尽得其反状,因请将兵击之。帝决策亲征,命辅扈行。事平,加禄三百石。辅雄毅方严,治军整肃,屹如山岳。三定交南,威名闻海外。历事四朝,连姻帝室,而小心敬慎,与蹇、夏、三杨,同心辅政。二十余年,海内宴然,辅有力焉。王振擅权,文武大臣望尘顿首,惟辅与抗礼。

(《明史列传卷四十二》,有删节)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檄季犛二十罪 檄:发檄文。

B.道芹站 道:取道。

C.走其伏兵 走:击退,使……退。

D.营于白鹤 营:经营。

5.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贼缘江南/北岸立栅聚舟/其中筑城于多邦隘/城栅桥舰相连九百余里/兵众七百万/欲据险以老辅师/

B.贼缘江南北岸立栅/聚舟其中/筑城于多邦隘/城栅桥舰相连九百余里/兵众七百万/欲据险以老辅师/

C. 贼缘江南北岸立栅/聚舟/ 其中筑城于多邦隘/城栅桥舰相连九百余里/兵众七百万/欲据险以老辅师/阅读答案--最后一位客户,周海亮

D. 贼缘江南/北岸立栅/聚舟/其中筑城于多邦隘/城栅桥舰相连九百余里/兵众七百万/欲据险以老辅师/阅读答案--最后一位客户,周海亮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辅治军整肃,善于带兵打仗。安南黎季犛以下犯上,杀了国王。张辅率兵讨伐,尽管黎季犛凭借地势险要兵员众多抵抗,却根本无法挽回败局。

B.张辅办事知礼,受到皇上称赞。成祖丧期满二十七日时,皇上戴素冠穿麻衣临朝,而群臣都已改为吉服,只有张辅和大学士杨士奇穿戴与皇上一样。

C.张辅威名远扬,为人谨慎小心。他三次平定交趾,经历四朝天子,与帝室联姻,却不恃宠,与蹇义、夏原吉等 同心辅政,为国家安定作出了贡献。

D.张辅刚毅威严,处事遵守尺度。高煦谋反,张辅与其断然划清界线。王振专权,文武大臣远远见到就行叩拜礼,只有张辅与他当面讨论礼节问题。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佯欲他攻以懈贼,令都督黄中等将死士,人持炬火铜角。阅读答案--最后一位客户,周海亮

(2)辅执之以闻,尽得其反状,因请将兵击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8~9题。

春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煜《虞美人》中用比喻手法表达作为亡国之君的诸多愁绪的诗句是 , 。

(2)王安石《登飞来峰》中表现诗人坚决果断意志的两句是 , 。

(3)王维《使至塞上》中,诗人借两种自然景物自况,写出了飘零之感的两句是 , 。

乙 选 考 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最后一位客户

周海亮

他静静地坐在办公室里,等待他的客户。那客户将会带过来15万元现金。他们合作过好多次,彼此早以兄弟相称。好像这并不夸张,因为客户对他已经深深信任。

他的公司开了好几年,似乎一直运转良好。只有他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只有他知道自己赔了多少钱,又欠下多少债;只有他知道自己已经接近崩溃;只有他知道,明天,公司就将不复存在。现在他等待的,只有这最后一位客户。他将收下这位客户的15万元现金,然后在黄昏,携款潜逃。他知道他肯定可以做到,因为这位客户对他毫无戒备。他知道这是犯罪,他知道后果的严重性,可是他想博一把。

客户在约好的时间敲响了门。他把客户让到沙发上,递烟递茶,聊些无关紧要的话。太阳在窗外从容且温暖地照着,他却不停地打着寒战。终于他们聊到了正题,客户打开密码箱,他看到15摞码得整整齐齐的百元钞票。

这之前,他见到过太多次15万元。每一次都代表着一笔不错的生意。可是这一次不同。这一次,他没有生意可做。他根本不打算、更没有信心完成这单生意。他只想骗下这15万元钱,然后,开始东躲西藏的日子。

他 已经订好了机票。他知道自己一旦跟客户说了谎话,就将变成贼,就将开始逃离。可是他认为自己没有别的办法。他认为自己只能这样做。[来源:Z xx k.Com]

客户问,这次有问题吗?[来源:Z#xx#k.Com]

他说,没问题。明天早晨,您过来提货。

这 时电话响了。很突然的声音,把他吓了一跳。是母亲打来的。上一次他和母亲通电话,还是一个月前。

母亲问,你还好吗?

他说,还好。[来源:学科网]

母亲说,晚上回家吃饭吧。我买了很多菜。排骨已经炖好了,晚上回回锅就行。

他说,不了。今晚,忙……

母亲问,生意不顺心吗?阅读答案--最后一位客户,周海亮

他说,没有。生意很好。刚接了一笔大单子,15万。

母亲说,那就好。晚上回来吧,你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回家吃过饭了。阅读答案--最后一位客户,周海亮

他说,怕真的没时间。

母亲在那边沉默了很久,然后,母亲突然问,是不是生意不顺心?

他说,没有。刚接了一笔大单子……

母亲说,你骗不过我的。上次你回家,看你唉声叹气的,就知道肯定是生意遇到了麻烦。如果撑不下去了,别硬撑,回家歇一段日子……不管如何,家永远欢迎你。

他抹一下眼睛,说,生意没事。

母亲说,我给你攒了些钱,也许能帮上你的忙。晚上你回家吃饭时,我把钱给你。

他 问,多少?

母亲说,5000块。

他终于流下眼泪。今晚,他将携15万元巨款潜逃,母亲却将一直守在饭桌前,等他回家吃饭。为

了赚钱,他在酒店里宴请生意伙伴,花掉很多个5000块;而他的母亲,为了他的公司,却悄悄地攒下5000块钱,并幻想用这5000块钱,将他的公司挽救。

他握着电话,流着泪,久久说不出话来。

母亲说,晚上回家吃饭吧,我等你。然后,电话挂断了。

其实,家与公司,相距不足二十里。

他慢慢踱到窗前,看窗外的阳光。阳光下人流如织,好像所有的人都是快乐的。他想他们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他们走在阳光里;他们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阴暗;他们之所以快乐,或许,只因为他们今天能够回家,吃一顿母亲做的晚饭。

客户被他的样子吓坏了,问他,你怎么了?

他说,没什么。

客户说,那我先走了。钱你收好。明天一早,我来提货。

他喊住了客户。他说,没有货。我骗了你。我犯下一个无耻的错误,我想骗走你的15万块钱。 客户愣住了,在确知他没有开玩笑以后,客户思考了很久。然后,客户说,我可以等你三天。三天里,只要你能备齐货,我还会和你做这 笔生意。不过,能不能告诉我,是什么让你放弃了疯狂的举动?

他说,是母亲。因为母亲今天晚上,会一直等我回家吃饭……

那天晚上,他真的回了家,陪母亲吃了晚饭,和母亲拉了很长时间的家常。第二天回来时,他带上了母亲给他的5000块钱。他把它们存到银行,将存单镶在镜框里,小心翼翼地摆放在办公桌上,日日擦拭。

三天后,他真的做成了那笔15万元的生意。他的公司竟然起死回生。

他并不避人。他在好几个场合说起过这次经历。每到这时,就会有人感叹说,多亏了那位客户,如果没有他那笔15万元的生意,如果没有他对你的信任和宽容,你也许不会挺过来,更不可能把公司做到现在。

他点头。他承认那位善良并宽容的客户给了他很多。可是他认为,真正挽救自己的,是他的母亲。是母亲的5000块钱,是母亲的那顿晚饭,是母亲的几句问候,甚至,仅仅是母亲关切的眼神。 他坚信,虽然母亲不懂经商,但她永远会是自己最后一位客户。

(选自《绽放:开在瓶子里的温暖》,有删节)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标题最后一位客户寓意丰富,既可指那 位善良宽容,与他做成15万元生意的客户;也可指其母亲,因为关键时刻母亲给了他做 人的资本。

B.小说善于通过对比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如写太阳在窗外从容且温暖地照着,他却不停地打着寒战,极为巧妙地写出他内心的紧张。

C.小说注重从细微处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如写他在与客户谈生意时,电话响了,把他吓了一跳,生动地写出他与客户谈话非常专注。

D.客户在他几乎陷入绝境的时候无私地帮助了他,明知他公司无货,还将那15万块钱放在他这里,给他以极大的信心。

E.小说的心理描细腻真实,如写他在接听母亲的电话时,想到自己携巨款潜逃后,母亲却将一直守在饭桌前,等他回家吃饭的凄伤场景,富有感染力。

(2) 小说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在确知他没有开玩笑后,客户经过慎重思考,决定和他做这笔生意。从全文看,这一情节设置有哪些好处?(6分)

(4)准备携客户货款潜逃的他,却突然对客户说出自己罪恶的想法,你觉得这一情节真实吗?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66951/

推荐访问:最后一位顾客阅读答案 最后一课阅读答案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