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致良知读后感

来源:读后感 时间:2018-12-04 18:00:07 阅读:

【www.zhuodaoren.com--读后感】

知行合一致良知读后感(共8篇)

知行合一致良知读后感(一)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的知 是致良知中的良知吗

良知,即是本心,即是理.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行合一致良知读后感】

知行合一致良知读后感(二)

为什么冯友兰说“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是一样的?

只有“致良知”才能“知行合一”,说只有内心诚实、高尚、真诚坚韧的人才能做到“言行合一”.这个说法应该是以“圣人”为标准的,和老子"行不言之教","言者不知,知者不言”大题是一个意思,是说行教的人要做到“知行合...

知行合一致良知读后感(三)

对于王守仁“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理解
还有心学的一些内涵.我要在语文课上介绍,请一定要确定是对的再告诉我,

哲学是这世间乃至宇宙间最朴素也是最高深的理论,是一切其他学问的基础.当然,我们就可以用哲学的思想来指导别的学问的学习、研究,正确的哲学理论,即使对生活中的行为和思想也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对于全世界都普遍认同的一种哲学思想,如果没有深入的理解,就盲目的在生活中应用的话,确实很容易碰壁,但这绝对不是这套哲学理论的问题,而是实践者没有掌握其中的精髓罢了.王守仁(阳明)的心学中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打破了几百年的传统儒家“理学”桎梏的伟大创举,是一套世所公认的优秀哲学理论.它的优秀之处在于其提出了一套既能够指导人们安邦定国,实现最终抱负,又能够指导人们处理具体事件的办法.
“致良知”是这套学问的名称,也是这套学问的最终目的,即实现自己造福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目的.“知行合一”可以说是实现最终目的的具体办法,其中的“知”并非知识,而是指“良知”,即理想、抱负,具体到某一事件,也可以认为是这一事件的最终期望结果.“良知”,大家应该都很清楚,现在来讲,是说一种正确的价值观,王守仁先生所讲的“良知”,要大一点,他把这一点当做人生的最终目标,是要表示一种做人的态度——必须要有所为,而且要有益于人民.
然而,有“良知”的人很多,但现实似乎过于残酷,秉承着“良知”的人,别说实现人生抱负,即使向前进一步都非常困难.难道“致良知“有错么?当然不是.那为何要做一点对社会、对人民有意义的事这么难呢?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有私心,所以,”致良知“并不是说要为所有人谋利,只能是服务于绝大多数人;然而,多数的财富、资源、权利总是把持在少数人的手中.当这部分人中有良知的占多数的时候,”致良知“的路会比较平坦;反之,就需要深谙阳明先生”知行合一“之道的人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进而治国平天下.
那”知行合一”是什么呢?我认为“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可以解释其中的一半,即以天下苍生的幸福为己任,抱定崇高的信念,绝不动摇——这是在思想上.“曲径通幽”是另一半的解释,即在明确目标后,可以为实现目标运用一些手段,什么尔虞我诈、偷鸡摸狗,一些道德上不被认可的事情,只要是有益于实现最终抱负的,都是可以采用的.但这些手段所造成的后果与最终的实现最终目标后的结果相比,必须是微不足道的——这是在行动上.
总之,阳明先生的“心学”是一套既能指导理论,又可指导具体行动的伟大哲学理论.
哲学不可死搬硬套,作为一门高深的学问,如果有人抱着它却处处碰壁,那不是哲学自身的问题.
这是我对王守仁先生“心学”的一些理解,可能不够深刻,但在原则性方面是没有问题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知行合一致良知读后感】

知行合一致良知读后感(四)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有什么关系
都是王阳明的,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良知 是你行动 的动力,
行动是你良知的表现.

知行合一致良知读后感(五)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此观点为
A.格物致知 B.致良知 C.知行合一 D.进学则在致知

B

由“一念向善,心存良知”并结合教材知识可知,材料中观点为王阳明心学中的“致良知”。

知行合一致良知读后感(六)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映的思想内核是 
[     ]
A.存天理,灭人欲
B.知行合一
C.致良知
D.发明本心

A

知行合一致良知读后感(七)

明朝一哥:王阳明的核心思想是?为什么在中国没广受推崇?

就是王学与程朱学相斗 王守仁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认为“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王守仁强调:“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不可以心外求仁,不可外心以求义,独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王守仁从“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出发,他反对朱熹的“先知后行”之说.王守仁认为既然知道这个道理,就要去实行这个道理.如果只是自称为知道,而不去实行,那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识是离不开实践的.比如,当知道孝顺这个道理的时候,就已经对父母非常的孝顺和关心;知道仁爱的时候,就已经采用仁爱的方式对待周围的朋友,真正的知行合一在于确实的按照所知在行动,知和行是同时发生的.他的目的在于“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就是心里想什么就做什么,为什么没推广,当时的国学是程朱学已经深入人心没那么容易改变,就像历史上的变法一样有几次成功的

知行合一致良知读后感(八)

《张瑞敏管理日志》读后感

《张瑞敏管理日志》读后感
《张瑞敏管理日志》内容概要:张瑞敏管理思想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源自他躬行二十多年不停止地发现问题,并不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坚韧实践.“管理在于知,也在于行,管理是知行合一的实践.”这是张瑞敏的身体力行.组织的精神是自上而下建立起来的.一个成功企业一定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方式,最重要的是,一定拥有一个智慧的领导集体、一名卓有成效的领导者.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管理思想则是“智慧”和“卓有成效”的典型代表……
《张瑞敏管理日志》读后感,来自亚马逊卓越网的网友:中国经济改革举世瞩目,企业管理经验亟待提炼总结.本套《中国著名企业家管理日志》丛书,旨在全面研究、总结中国企业家的管理思想及其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管理成果,将中国优秀的企业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管理成果恰当地整理归纳,辅以准确的“背景分析”和精辟的“行动指南”,形成了一套有价值的“中国式管理思想丛书”……
张瑞敏管理日志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一本用日志的方式记录海尔总裁张瑞敏的管理哲学和思想.一本难得的书,并不在于他介绍的时候谁,我在意的是书中展示的管理哲学和思想.通过每一篇短小的文字,你可以看出海尔之所以是海尔的力量源泉.纵观国内众多同类企业,自从海尔管理学风靡以后,都在学习“日清日结”,可有几个真真正正的做到了.一个企业有别于其他的不是他是否具有现代化的厂房、设备,也不是有多少个博士、硕士,而是深入人心的企业文化,这个文化靠什么,靠管理者一点一滴人格魅力的影响和管理思想的渗透,当然并非一朝一夕.众所周知海尔的服务是最好的,这源于海尔的每一个员工没有把海尔当做一个过路的地方,源于张瑞敏没有把他们当过路的人.这些可能从砸冰箱的那一刻就已经生根、发芽、成长.这是一个本关于管理哲学和思想的书,要学海尔的管理方式,首先从这本书开始……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962498/

推荐访问: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