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一得教学实践网

来源:教学反思 时间:2018-10-14 18:00:12 阅读:

【www.zhuodaoren.com--教学反思】

一课一得教学实践网(共10篇)

一课一得教学实践网(一):

如何将所学的有效教学策略理论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的

课堂教学策略要求教师根据具体情境,运用一定的教学理论去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谋略,它介乎于理论和方法之间,既包含用以指导课堂教学的教学理论,又包含能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带有规律性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开展双向的互动;二是要求实施有效的教学,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中不是单纯的传授者,而是一个有谋略的决策者.我校在进行《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实验研究时,采用自主探究学习模式进行教学,设计了一系列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指导策略.这些策略有:情境创设策略、目标陈述策略、有效提供信息策略、多感官参与策略、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个人独立学习策略、学习内容生活化策略、学习方法指导策略、反馈调节策略、自我监控策略、成功展示策略、良好的师生关系策略、多媒体教学策略、分层教学策略、评价激励策略.经过四年的实验,这些策略成为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支持性条件,教师也成了这些策略的自觉实施者.本文仅就其中四种教学策略的实施进行阐述.
一、学习内容生活化策略
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教学一定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教师为了促进学生的理解,就要在课前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在课上尽量以他们生活中已经历的事件作为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比较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概念、定理等.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载体,但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应该根据学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数学应用题中的事理是学习的难点,而事实上这种困难主要是由于题目距离学生的生活太遥远,使他们理解起来有困难.学习人教版第八册教材中“三步计算应用题”一课时,教师将教材进行了改造,让学生去解决生活中购物及填写销货单的问题.课前布置学生调查商品的单价,假设自己手中有55元钱,用这55元钱买两种商品,使买的商品数量最多,再填写购物销货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体验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调动了所有的生活经验来解决这个要学习的新问题.教师对学生销货单的分析,其实就是对学情的了解,也为后续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教学时首先布置课前预习作业.
如果你手中有55元钱,按自己的喜欢选择两种,你会选择什么?在钱数允许的情况下,使买的数量最多,怎么买?请试填写在购物销货票上.
学生的票据交上后,教师进行整理,分出填写正确、不正确、不会填三种,上课时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展开教学.
1展示两张填写正确的销票,让学生讲一讲自己怎样填的.
2展示一张填写错误的销货票.(略)
(1)谈一谈对这张销货票的看法.
(2)如果帮助他重填一张,你想改动哪个数据,为什么?(有学生说改动钢笔的数量,也有学生说改变钢笔的单价,买另一种价钱的钢笔.)
(3)引导学生编一道求钢笔数量的应用题,并板书在黑板上,××同学有55元钱,买了2本书,每本2.5元,剩下的钱买钢笔,每支10元,可以买多少支?
(4)在小组内讨论分析这道应用题的解法.主要展示线段图、实物图,教师引导学生将条件和问题摘录下来,展示如下.(略)
自己试解答,请学生当老师讲解,并总结解答这类应用题应注意的问题:找准对应的单价和数量,列综合算式时注意括号的使用.
接下来的巩固、迁移阶段,引导填错的同学自己修改,帮助不会的同学重新填写,其他同学再尝试购买三种商品并填写发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掌握了新知,还充分体会到了数学有用,数学好玩,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利用学生的销货单展开教学过程,不但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使教学尊重差异,面向全体,提高了课堂效率.
现行的小学英语教材十分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话题的选择充分考虑小学生的需求,如学校、家庭、饮食、动物、颜色、数字等.教师在教授语言的同时要充分注重提高学生对周边社会及生活环境的认识,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做到语言的学以致用.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新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Welcome to our school”时,教师把本校各处的设施一一拍下来并输入了电脑,然后利用这些学生天天能见到的画面来进行新知的学习.教师放映画面,鼓励学生大胆地运用英语表达.
This is our school----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Welcome to our school.This is our head master,Mr.Chen.(画面出现的是实验小学校长陈向党)This is our classroom,we often have lessons in it.And this is our library,we usually borrow books from the library.Look,this is our language lab,we often do listening and speaking here.…随着屏幕上变换的学校各个不同的专业教室和学生们在其中活动的画面(art club,dancing room,music room,science lab,playground,etc),学生都非常积极地进行了语言表达.将语言的学习放到实际生活情境中确实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精神也都高度集中,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他们已经学会了大部分的新知.
学以致用是外语语言学习很实际的一个目标.美国外语学习标准流传着关于“五个C”的说法,就是将外语教学规律总结为五个以C开头的单词,其中一个是communication(交流),讲的不仅是口语的交流,还有笔端的交流.在学习新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二十一课“学习两封e-mail”之后,教师给学生留了这样一个作业: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每人给你的同学或朋友发一个电子邮件.这样的作业令学生个个都跃跃欲试,为了能给同学和朋友发一封有意义的e-mail,不用教师的再三叮嘱,学生自己便都能刻意地模仿课文中的写法,很用心地去完成.从此以后,孩子们有了用英语写信、发邮件的习惯.
学习内容生活化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与价值.当他们意识到自己能用英语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时,那种成就感就会激励他们自主学习.
二、情境创设策略
情境创设策略要求教师在一堂课开始,要采取各种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马上进入学习的状态,激发起学习的欲望.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其创造性,采用以情激趣、问题激趣、悬念激趣、信心激趣(如师生角色对换、让学生当小老师,以增强其信心)、魅力激趣(教师通过与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学生信其道而乐其学)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英语学习需要更多的语境来支持交流.优质高效的课堂交际活动,能赋予抽象的语言以生命,学生学起来会更亲切、更自然、更有兴趣.因此,创设宽松、和谐、真实且有意义的英语语境,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通过大量的感知、体验、模仿等语言实践活动,形成初步的语感,培养其语言的交流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情境的创设一般在新课导入和应用拓展这两个环节中.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交际情景.比如购物、打电话、开生日party、交友、旅游、野餐、问路等等.
例如在人教版新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第七课(本课主要学习怎样介绍新朋友及询问所在班级情况)的教学中,教师在新课导入环节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
Teacher:Good morning,class.
Students:Good morning,Sindy.
(教师领过来一个小女孩向大家介绍)
Teacher:Hi,class.This is my new friend,Sue.
Sue:Nice to meet you.
(于是学生很自然地和Sue打招呼并交流一些有关的话题)
Students:Nice to meet you,too.
How old are you?
What class are you in?etc.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很自然地跟随教师进入新课的学习,又因为有新朋友的加入,都能学得兴趣盎然.
如果说新课的导入环节如一篇好文章的开篇一样重要,那么应用拓展这个环节就是画龙点睛之笔.比如,在人教版新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三十六课授新、操练之后,教师在教室的一角布置了一个“实验小学失物认领处”.细心的教师把近期学生们因为粗心大意而丢掉的东西都收集了起来,放到了失物认领处,然后由学生毛遂自荐担任认领员,那些丢失东西的同学上来认领.在这个教师精心设计的情境中,不仅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使用新学语言交流的环境,复习巩固了本单元的重点句型“Is this your…?”,而且通过语言交流,教育了那些平时粗心的孩子,使他们改掉了丢三拉四的毛病.
教师创设的真实、自然的语境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乐学、愿学、渴望学的语言环境.
三、学习方法指导策略
学习方法指导策略是指教师对学生预习的方法、记忆的方法、复习的方法、课堂笔记的方法、考试的方法、作文的方法以及具体的学科问题解决方法等有意识地加以具体的指导,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由学会到会学.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一个人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形成了学习能力,他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要.学生也只有在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之后,才能有效地学习,从而不断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的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不断总结学习的方法,以求得主动发展.例如《柯里亚的木匣》一课的教学,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真实、具体”的写作特点.首先指导学习第一部分埋木匣.1.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从每个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2.重点指导学习第2自然段的课文内容,通过原句与“柯里亚把放着自己东西的木匣埋好了”两个句子作比较,体会出五岁的柯里亚做事心细的特点.3.总结出“真实、具体”这一写作特点.只有这样写,才能看出孩子的性格特点,因而真实、具体.接着学习柯里亚挖木匣这一部分,引导学生运用刚才的方法自学,同样找出这段描写“真实、具体”的地方.就这样,学生不断总结自己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从而逐步形成主动学习的技能和习惯.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验证学生对学法的理解和运用,教师应注意选择适当的时机让学生参与讲解.
有的课文几个自然段或结构段非常相似,可以先导读一个自然段,总结出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指派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老师,试着讲解后边的自然段,学生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同时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有效地提高了课堂参与度.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三册《美丽的公鸡》一课第二、三、四自然段,分别写了公鸡去和啄木鸟、蜜蜂、青蛙比美,结果人家都有事要做,谁也不和它比美.三个自然段结构、句式都相似,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可以先指导学生共同学习第二自然段,然后引导学生归纳出本段的学法,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安排一段自学的时间,随后请能力较强的学生试讲后边的内容.教师只是在学生交流、试讲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点拨.这样,学生兴趣盎然,不仅学会了知识,更提高了能力,掌握了学法,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四、分层教学策略
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并不完全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在教学目标上,要分层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实施分层教学.各科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多层次的实际,以面向中等生为基点.在教学设计时,增加对学有余力学生的提高要求及对有待提高的学生的补差要求,既有“面向全体”的“合”的环节,又有兼顾优差生的“分”的环节.如《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总复习》一课,是五年级最后一学期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连点成线,组线成网,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牢固掌握有关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课前做了一次调查,发现全班同学有80%的同学熟练掌握了所有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如果根据有问题同学的学情设计教案,必然会阻碍另外80%同学的进一步发展,并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为此教师设计了分层次的教学活动.
首先共同复习周长面积的含义.然后分层活动,根据学情将学生分为两组,为第一组同学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让他们在几何画板中用学过的平面图形设计图案,并计算出这些图案的面积和周长.第二组同学则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操作,思考记忆理解周长与面积公式.最后的巩固迁移中共同活动,让第二组同学介绍自己的体会,选择第一组同学担任老师,为其他同学出题,最后一起听老师讲狄多公主用牛皮圈地的数学故事,完成老师的分层作业.在这样的活动中真正落实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发展这一教育理念.
自主学习教学策略使教师的教学具有了很强的操作性,同时由于教师的灵活应用,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一课一得教学实践网(二):

如何确立一课的教学目标

在没有进行网络学习以及学习专家优秀的理论之前,我的习惯是看看教科书,根据教科书上所涉及的知识点写教案,教学目标的确立依赖教学参考书,照搬照抄,只要写在教案本上就算完成任务,而不去关注我所确立的教学目标是否适合本课,本班学生,教学目标在课堂上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则不去关注.结果是使备课成了一种摆设,造成教学目标无法真正体现和引导课堂教学的功能.
在进行了网络学习以及学习了专家的优秀的理论之后,我明白了准确确立教学目标的重要作用.小学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这一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实践这一目标,关键一点就是要看我们对教学目标的把握.
我认为 教学目标的确立需要从五个具体的方面考虑:
1.语言技能:教师应选用恰当的方式准确地表达出意思.
2.语言知识:一堂课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
5.文化意识:东西方文化有很大差异,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考虑让学生多了解一些西方文化,比如节日,风俗习惯等.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在确立教学目标的时候要考虑学生,考虑学生的水平和接受能力.只有将这几方面都考虑周到了,教学目标才真正起到了指导作用.
我在教授Lesson 1 Look!(冀教版小学英语 五年级下) 时,通过研究教材以及分析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接受情况之后,我确立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四会单词:look, see, point ;认读理解 looking, seeing, pointing;巩固食物名称单词和动物单词;
2. 能力目标:能灵活使用句子 I see ___________. 能运用所学的英语词汇和句式解决描述观察中所看到的东西.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对事物的探究兴趣.
总之,只要我们做到了把教育和教学结合起来,为了每位孩子的发展,在教学中遇到问题,不懈的去解决和改进,那就真正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一课一得教学实践网(三):

1、结合你的教学实践,重点围绕新课标的三维目标,谈谈怎样上好一堂课.

一、教学目的要清晰明确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其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先决条件,在于坚持清晰明确的教学目的,时刻注意教什么,怎样教,最后要达到什么目的.
掌握清晰明确的教学目的,关键在于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深刻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本身的内在要求.一堂课所应完成的教学任务是多方面的,但在实际教学中,不是一项一项的单独地去完成,而是综合地解决传授知识与技能,发展智能,培养共产主义思想品德以及增强体质等任务.
二、教学内容要正确
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来实现的.目的明确之后,最重要的是要正确地掌握教学内容和正确地传授教学内容.为此,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理解每一个科学概念、原理、法则、公式和规律;要从教材的部分与整体的内在联系上下功夫,了解教材每部分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前后各部分的因果联系及其发展序列;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深入研究和掌握.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既能讲清科学概念和规律,又能掌握观点与材料的内在联系,把重点内容突出出来,使学生准确理解概念和规律,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
三、教学方法要灵活适当
要使教学内容为学生所接受,并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必须在课堂上机智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比如当学生对这堂课认识不足,学习态度不积极时,就要善于提出有趣味的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要求,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当教师在讲到全课关键性问题时,就通过一定方式引起全班同学精神集中,全神贯注,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主要问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些问题预计到学生不易理解,就要采取一种通俗化的讲解法,辅以生动活泼的直观教学,使学生深入浅出地掌握知识.当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时就要尽可能通过谈话法或讨论法,引导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和互相讨论,探索问题、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的独立自学能力,促进其智力的发展.一节课绝不是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方法,就能完成教学任务的,实际上经常是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备课时准备好运用哪些教学方法,要根据当时课堂教学进展的情况,机智灵活地改变教学方法,使方法能适应当时教学的需要.并且要把几种教学方法结合好,在不同条件下都能起到各种教学方法特有的作用.
四、课堂组织要严密紧凑
上课是在特定的时间(上课时间内)、空间(教室或操场等)、人员(教师和学生)及教学设备(课桌椅、黑板、讲台、教具)等条件下开展的教学活动.只有教师把这些因素都充分考虑好,使这些条件得以有效地利用,才能在以较少的时间、精力、人力和物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是说不但要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要通过对各种条件的有效利用,提高教学效率.作为一名教师,上课绝不是单纯讲授知识,重要一环要把课堂活动组织好.
良好的课堂组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课堂中的人与人、人与物的相互关系要处理好,组织要严密,使各方面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例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相互配合得好,学生学习时就能把一名学生学习的经验和教训转化为全班学生的经验教训,使大家都能受益;还要研究在什么条件下,教师直接讲授;在什么条件下,教师不讲,利用物质条件(教具,现代教学手段等),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直接观察,启发独立思考;在什么条件下,学生共同讨论研究.总之,不要使课堂教学活动只是教师的活动或只是少数几个学生的活动,而是要使全班学生都活跃起来,都在教学活动中受到效益.
其次,要善于将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组织得当.能够一环扣一环地进行,使前一个环节为后一个环节打好基础,前后接应,相互衔接,不浪费每一分钟时间.这是通过组织教学活动程序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师生作用要充分发挥
构成一堂好课,要具备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对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有能动作用.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和质量,取决于教师和学生的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
教师和学生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师生对教学活动都具有积极性.比如,教师对学生是否有热情,有责任心,有良好的工作情绪;学生是否爱学,是否有学习兴趣,求知欲是否强烈.只有师生双方都有积极性,才能把各自的作用发挥出来.其中,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调动.如课程讲得生动活泼,教学方法又具有吸引力等,都对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起重要作用.然而教师的学生观,即能否正确地对待学生的优缺点,能否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则是教师能否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它是决定教师能否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条件.
教师不但要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而且还要把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也不仅仅是受教育的对象,同时又是教学活动的能动的参加者.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注意问题、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探求问题和独立动手动脑活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一课一得教学实践网】

一课一得教学实践网(四):

1+1+1+1教学模式是什么样的?
1+1+1+1教学模式 是什么样的教学方式
【一课一得教学实践网】

第一课:教师讲授基本概念,要求讲深讲透,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学
  第二课:学生在计算机机房上实验课,通过实验理解概念、理论知识
  第三课:学生通过计算机在线课程,进行自学、自问、自解、自判等过程,充分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课:学员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教师组织讨论和解答,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达到总结提高的目的四个一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计算机教育观念,更强调学员的动手实践能力,学员步入工作岗位后上手能力更强,更加满足了IT业对人才的需求

一课一得教学实践网(五):

怎么样才能把初中语文课上好 一课的重点应放在哪些方面
我是一名新老师 没经验 希望有经验的传授哈他得光辉 语文课得重点放在什么地方

9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以崭新的教学思想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的空气.改革后的新教材特点就知识而言,难度要求降低了,而与社会生活联系更加密切了,某些课文如童话、神话和寓言,具有较多的趣味性;但课文后边“理解,分析”“揣摩,运用”,“积累,联想”,练习题增加了.这就是重视了训练,相对来说,对语文能力的要求提高了.我根据新教材特点,在语文教学中,以提高学生能力为主线,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读、说、听、写”的能力.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语文能力的培养,历来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而教师恰到好处地引导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能力培养有着重大促进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专家们的理论和教学实践都证明,只有先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我就利用范文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改编后的语文教材保留了传统的好文章,大都是经过精选的范文,都是思想性强、艺术特点比较突出、脍炙人口的好文章,为了激发兴趣,每讲一课,我都精心设计导言,制造悬念,造成渲染,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进行“读、说、听、写”训练,我的具体实施方法是:
1.培养阅读能力.在指导学生阅读中,要提出明确的要求,通过查字(词)典,记下关键词语→勾画→摘录→理解词义;揣摩词义→推断词义,让学生在阅读分析中,勾画关键词语,并用准备好的各种带颜色的笔,用不同符号画出来.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
讲记叙性的文章,就让学生标画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对人物描写,让学生标画出人物肖象、动作语言等.散文则让学生标画出文章线索,好的精讲作品,情节结构和艺术网络别具特色的文章,叫他们仿照《教学参考》那样,在书旁边加以批注分析、评价.所以凡是预习提示中规定的生字、词、注音,完全由学生通过阅读分析评点查字典去解决,这样也培养了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2.培养朗读能力.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口齿清楚,声音响亮,语气连贯,在朗读中教给学生要领,标点符号的用法,掌握梗概,学生很快就会朗读、背诵.我规定,凡是课文后边习题规定的朗读、背诵部分,学生一律都要会,这样学生日积月累,名作家的名作品篇章都会背了,语言运用起来也丰富了.
如学《皇帝的新装》这课,我就根据学生特点,将《皇帝的新装》改编成课本剧,分角色排练,全班同学积极参与,老师点拨,演出效果很好,对课文理解也较深刻.学生们兴趣盎然,当堂讨论这篇课文出场人物,骗子为什么能行骗?小孩子为什么说真话?学生讨论兴致勃勃.
3.培养对重点语段分析能力.重点语段的分析,既是分析课文的重点、难点,也是学生在期末考试、中考的重点、难点,它是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理解问题能力的一个综合考察.如何点拨教给学生划分语段,首先要教给学生一个方法,教师要依据大纲,吃透教材,善于引导,在语文知识严格训练中,让学生抓准分析重点段的精髓,掌握分析重点段的钥匙.
何谓重点段,文章是由一个一个段落组成的,古人说:“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古人所说的“章”,就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段,一般称之为段落.文章里的一个段落,一般都是由若干句话组成的,句与句之间合理关系,是段落构成的基础.每一段有一个中心,就是这个段的中心句,中心句可以放在段首(起句),可以放在段尾(结句),也可以出现在段中(腰句),也可以首尾呼应.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①根据句与句之间关系来理解.②根据文章表现特点来理解.③根据段与段之间关系来理解.④根据作者思路来理解,重点词语的运用,关联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一段,“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前边写的是植物,后边写的动物,用“单是”一转折,把动植物分开,前总后分,突出了静景和动景,描写了夏季百草园趣味无穷是“我的乐园”.那么这段分析显然是关联词语起的作用,看的很清楚是分两个层次,凡是讲读课文里的重点段都教给学生一个方法,这样不断练习,揣摩运用,如:《背影》、《咏柳》、《小桔灯》、《春》、《大自然的语言》、《纪念白求恩》等重点语段分析,基本上都在老师点拨、指导下分析的,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
4.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学习语文要听,说,读,写四者并重.”培养学生说话能力是语文教学重要环节.现代社会的高社交化,要求学会文明社会的交际用语,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化,要求人们讲话清晰、简洁、易懂.现代社会的高信息化,要求人们讲话准确,有条理,语言规范(语音,语法).而我们的学生正在面临现代社会生活的挑战,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说话训练,培养学生良好说话能力,也正是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初一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然而求知欲强烈,又喜欢在人们面前表现自己,为适应新教材大纲的需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就利用课前三分钟对学生进行口头作文训练.开学初,我教新初一两个班,互相都不熟悉,我叫他们到讲台前进行“自我介绍”,有的同学介绍自己喜爱小动物,有的喜欢逗蛐蛐,捉蜻蜓,有的喜欢看故事书,看电视.有的同学口语表达的很好,就当众给打分,不太好的,也不全盘否定,而是因势利导,这样激发了他们口头表达的能力.还有课前一分钟小作文训练,动词的连用,联想等片段练习,每个同学准备一个成语故事,每个同学都轮流讲,或者准备一个笑话.学生对此很感兴趣,既丰富了知识,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写作能力.除了传统的写作训练方式、方法外,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叫学生课外练笔,即写日记.日记可以锻炼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还可以养成拿起笔就写的习惯,以及写真事、说真话的好习惯.叫学生一周两篇日记,多者不限.写日记前作了指导,念了很多有关日记的范文,使他们有材料可依,有范文可仿,学生也消除了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学生都愿意写,经常检查,好的日记到班级念,及时反馈信息.在日记写作中能达到师生之间互相交流.练习写作.如:学《背影》一课,就作《背影》片断练习,抓住特定环境具有特征的地方,作剪影式的描述.在整个写作训练中搞了以下几种练习.

一课一得教学实践网(六):

如何有效组织一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

伴随着新世纪的激越鼓点,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春风扑面而来.全新的理念如何走进课堂,物化为可操作的教学行为.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直面且应答的课题.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怎样去做,才能使小学数学教学具有更强劲的生命力呢?
一、尊重学生经验,灵活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蓝本.在新教材中,编者煞费苦心在大千世界中寻觅捕捉小学数学的精彩镜头,并从中选取具有特定数学信息的现实背景,再根据班级、教学目的为儿童学习数学创设有趣、有用、可操作、可探索的数学情境.那么,如何根据学生生活经验利用好这些情境,值得我们教师探讨.
1. 加工教材
加工教材就是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情境,并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创造性的进行加工.如实验教科书第二册《十几减9》这节课,根据教学需要,我们将情境图进行创造性加工,将教材提供给我们的信息设法遮住,让学生自主发现信息,提出学生最想解决的数学问题.这样加工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逐步提高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再如,在教学《找规律》一节课时,我们发现教材提供的情景图尽管漂亮好看,但是挂的彩旗、彩花和灯笼颜色排列单一,有很大的局限性,容易束缚学生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改变灯笼、彩旗排列的规律,避免了例题的单一性,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这样,不但提高了知识的开放性,避免了学生觉得例题枯燥无味,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2. 拓展教材
拓展教材就是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挖掘教材隐含的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引伸.如教学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109页“用数学”,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图进行引导: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同学们很快就会说出“水里有 8 人,岸上有 6人,一共有多少人?”能列出一个怎样的算式?“8 + 6 = 14”.这时,问题已解决,完成了教学任务.本已该结束教学.而我却又问:“求一共有多少人?除了可以按水里和岸上来算,还可以把这些人分成怎样的两部分来算?”学生纷纷发表见解,有的说可以按男女生性别两部分算,有的说可以按老师和学生两部分算,还有的说可以按有游泳圈与没有游泳圈来算等.这样,充分挖掘了教材资源,不是“照搬教材”,而是“活用教材”.同时,培养了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深造教材
深造教材就是突破教材的束缚,抛弃教材中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景,根据教学要求重新设计教学情景.
如:实验教科书第二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材中给我们提供了一幅情境图,教材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求“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来引出加法算式10 + 20 ,进而研究它的计算方法.而实际上花摆在那里,学生不需要计算一眼就能看出是 30 盆,这对于孩子来说,好像没有急于解决的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大胆打破教材束缚,创设了一个到商店购买商品的情景图,让学生看着这幅图,提出各种问题,然后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买一个书包和一个布娃娃一共要花多少钱?”列出加法算式:40 + 30 = 然后研究计算方法.因为到商店购买学习用品是学生熟悉的情景,“想买什么?一共花多少钱”是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借助这一情境,让学生自主选择商品,算一算要花多少钱,很自然把学生带入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学习之中.
再如:在教学加法的初步认识时,为了使学生充分感知加法的含义,我大胆突破教材束缚,舍弃了教材中提供的纸鹤的情景图,而是借助于学生熟悉的学习用品铅笔和橡皮,创设了将两部分铅笔和两部分橡皮合起来的情景:然后老师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刚才所看到的情景.创设这样的情景,不仅因为这两种学习用品是学生熟悉的事物,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更重要的是,通过老师的几次“合”,能让学生直观地感觉到:把两部分物品合起来要用加法,这样结合具体情境,能使学生充分感知从日常生活的事例中抽象出数和符号及加法算式的过程,既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又有利于学生对加法含义的理解和掌握.
二、调整教师角色,促进学生发展
以前,老师在课堂上的地位是非常有权威的.学生是聆听者,是教师的配合者,是教师教学思路的体现和实践者.教师怎样讲学生就怎样听.而新的课程标准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1. 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转变为平等的朋友.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这句话实在的道出了教学的真谛.师生间只有建立了民主、和谐、平等的关系,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才能达到统一,教育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引发学生积极情感的共鸣,形成情感交融的氛围,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经常用这样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
(1)同学们说得方法都不错,老师把这几种方法再说一下,大家看老师说的对不对,好吗?
(2)老师也听明白了,你的意思是……
(3)老师有个想法,可以说说吗?
(4)我有个建议,不知可不可以说?
(5)老师从同学们的交流中,学到了几种方法.我说说,同学们看老师说的对不对.
(6)把这个机会让给别的同学好吗?
(7)你愿意告诉同学们你是怎样想的吗?
(8)先让这个同学发表一下他的见解,同学们认为可以吗?
(9)我也有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同学们看行不行?
(10)有的同学没有听明白,谁愿意再说一遍?
(11)你真聪明,这个方法连老师都没有想到,谢谢你,教给我们这个好方法.
2. 由传授者、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参与者.
以前,教师是知识的讲授者,而学生则是知识的接受者,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稍有背离老师的思路和想法,老师就想方设法拉过来.根本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与引导者.
如:《 十几减9 》这节课传统的设计方法是从知识结构本身来考虑的,都非常重视复习辅垫环节的设计,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维强拉到“想加法算减法”这一方法上.忽视了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思维特点.这样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是这样上《十几减9》的,先以 15-9为突破口,重点研究十几减 9 的基本思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借助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汇报,在汇报交流中学生各抒己见,争相发表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用“破十法”,有的学生用“连减法”,有的学生“想加法算减法”.还有的学生用“15-10+1”.此时,计算 15-9的基本思维方法得以充分展现,而老师在此过程中是一个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他时而参与学生对 15-9之计算方法的研究讨论;时而恰到好处的引导、点拨;时而对学生汇报时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讲解;时而为学生汇报的研究成果加以重点强调或升华;在出现多种计算方法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几种方法,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方法,并讨论交流喜欢的原因.在整堂课中,老师的角色和作用根据不同的需要,随时发生改变,但无论怎样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始终是平等的合作关系.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学会了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有独立发展的空间,既有情感的体验,又培养了搜集、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学习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改变原有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大胆采用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探索性的学习数学.
1. 运用灵活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积极采取小组合作、同桌讨论、全班交流等学习形式,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知识产生、发展的全过程.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提高,我们采用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的办法.教师事先发给每个小组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直尺和三角板想办法研究长方形或正方形边角的特点.这时,组内的四个同学有的用尺子量边长,有的用三角板比角的大小,有的记录结果.然后交流个人的看法,再由小组长汇集每个同学的发现,初步概括出长方形或正方形边角的特征.最后,全班交流.教师再结合学生的汇报,精讲点拨,加以整理归纳板书.这样,通过学生探索、小组合作讨论,全班交流等多种形式,既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知识,体会了学习的乐趣,又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再如:教学《认识时间》时,有一个环节是“认识钟面”,在这个环节中,老师交待:要认识时间,首先要了解钟面,然后请同学们分组观察钟面,让学生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下.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观察钟面、小组交流讨论,从而了解了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有12个数字.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2. 设计开放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造力.
在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已有的具体学习经验,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快乐.
例如,在认识图形一课的练习课中,我们设计了让学生“看一看、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贴一贴,说一说”等系列活动内容.“看一看”,先让学生观察“练习五”第4题,这些图形分别像什么?它们分别都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在学生欣赏拼的图形后,让学生“画一画”,用直尺画三角形、圆、长方形、正方形,画好之后让学生涂上喜欢的颜色,涂好色后剪一下,接着用剪好的图形拼一拼,拼好的图形再贴到一张纸上.这节课,学生拼出了各种各样的图形,就连老师也不禁被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所感动.这节课的成功就在于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了一个开放的情境中,少了许许多多条条框框,多了一些自由与宽容,学生便多了一些自信与勇气.正是这种不拘一格、和谐融洽的氛围,学生的手指变得灵活了,思维的闸门被开启了,有了“想像”,有了“创造”.
四、面向全体学生、尊重自主选择
面向全体,就是面向有个体差异的学生们.面向全体,就是要求教师关怀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得到新的提高.
再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让学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15-9=,然后借助小棒,算出得数.最后,全班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想出了以下几种方法:方法1:从15里面去掉 9个,14、13、12、11……6,15-9 = 6
方法2:10 减 9等于1, 1 加 5 得 6
方法3:15 先减 5得 10,10 减 4 得 6
方法4:因为 9 + 6 = 15,所以 15-9 = 6
方法5:15-10 = 5,5 + 1 = 6
我们让选择同一种方法的学生组合成一个小组,一起计算15-7 = 15-8= 学生一边摆小棒一边说计算过程.做完的小组马上举手.做完后老师问:为什么有的小组做的快,有的小组做的慢呢?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指出这几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生1:第一种方法太笨了,如果减去的数太大的话,就太麻烦.
生2:我比较喜欢第4种方法,但如果加法不熟的话,就没法用这种方法.
生3:第 5 种方法算得快,但他对我来说太难了.
学生发表意见后,各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喜好,改进方法,又重新选择了计算方法.小组经过讨论,分别给自己的方法起名.“破十法”、“连减法”“想加法算减法”等.对于这几种方法,教师不是评价算法的优劣,而是指出在今后的学习中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一种方法,保护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心里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愉悦感和满足感.
如在教学“8、7、6 加几”的例题 8 + 5 时,我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让学生通过摆学具,在四人小组里交流算法,比比哪组想的算法最多、最有新意等活动.给学生留有个性才能充分表现和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因此学生呈现出多种计算方法:有用接着数的,有拆小数凑成十的、有拆大数凑成十的、还有用假设法把 8 看成 10,10 + 5-2、也有用迁移法想 9 + 5 = 14 所以 8 + 5 = 13.
显然,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一定都是教师的“最佳答案”,即使有的解法不是很简便,但毕竟是学生自己动脑想出来的,它闪耀着创新的火花.所以在学生体验了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后我没有急于评价各种算法的优劣.而是问:“你喜欢哪种算法?”并允许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
在计算方法的使用上,我们给学生留有了自主选择的机会.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我们也采用了“你喜欢哪个题,请试一试”!(点屏)“用学具摆出你喜欢的图形等(点屏)”的形式.这样的设计,尊重了学生的选择,使每个学生都有发展和表现的机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抽象的思维能力.
五、重视过程评价,蕴涵情感体验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纯洁像一张白纸,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老师的地位是崇高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情绪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课堂上,不论学生的回答让我们教师满意与否,我们都会根据实际需要给学生以评价,如:一句肯定的话,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目光,一个赞扬的手势等等,都会给学生积极的影响.同时,表扬也是多角度的.如,回答问题棒的,小组合作好的,动手能力强的……这样不仅对受表扬者是一种促进,更是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碰撞.除此之外,教师还注重引导学生对其他同学进行评价,使学生不单注重教师的评价,同时还注重了学习伙伴的评价,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 第105 页的这个练习时,要求是列一个加法算式,在学生已经列出了7+ 4= 11 和 4 + 7 = 11时,接着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还有一种别的方法.”我说:说说看!他说:山上有2朵小花,山下有4朵小花,合起来是2 + 4= 6 朵,我先是肯定了他的做法,然后马上拿出了一张捷报,在上面写了这样一则评语:赵晓龙,到今天,老师才知道你是一个勇敢而且观察力特别强的同学,你能看到同学们所看不到的,而且敢于说出自己所看到的,老师为你有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高兴.“我读给全班同学听,接着孩子们又仔细观察起来,最后又列出了1+ 5 = 6,5 + 1 = 6(按花的颜色分),5 + 6 = 11,6 + 5 =11(按男女生性别分).可见,这则评价不仅对赵晓龙本身是一种鼓励,对其他学生来说也是一种鼓舞,激发了他们继续创新的欲望.
总之,通过近一年的课改实验,孩子们在课堂上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各种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实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目的.但是,改革的道路还很漫长,我们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探索,让数学课堂教学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

一课一得教学实践网(七):

那一课都可以

三年级英语说课稿 Good morning ,ladies and gentlemen !I’m so honored to stand here that I hope all of you can support me !各位老师、评委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借此平台.我结合卫星资源教学在小学阶段在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中应用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说课.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Unit 3 How many?第二课时.本课是功能型的交际训练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和运用询问多少的句型:How many…… can you see?I can see …以及单词:eleven twelve thirteenfrteen fifteen.根据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我将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如下:(一)语言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询问多少的句型.并且能在活动中灵活运用.How many …can you see I can see….2、学习认读单词:eleven twelve thirteen fourteen fifteen.(二) 语言技能目标 1、使学生能够根据指令做动作.2、根据图片、实物和情境说出单词和句子.3、在图文或场景下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和表演.(三)、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有兴趣听、说英语、背歌谣、参与游戏,勇于开口、乐于模仿.(四)、化意识目标 能够恰当的使用英语中询问多少的句型,了解英语国家中询问多少的方式.(五)、说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三会单词:eleven twelve thirteen fourteen fifteen 和句型:How many …can you see?I can see ….(六)、说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读准名词复数的读音.我主要通过感知新教材---设置---灵活运用着三个主要步骤来突破教材重难点.具体表现在课堂程序中.二、说教法 在教学中我主要运用就演示教学法和充分利用卫星资源及光盘教学法.运用实物、图片等给学生 一个直观的的形象,再加上远程资源和光盘的动画效果.充分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对于 学习英语的兴趣.三、说学法 1、 模仿教学法---让学生跟着电视老师模仿.这主要是利用了小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2、 小组活动学习发---把全班分成小组,学生互相交流、切磋、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中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及交流的意义.3、 情景教学法---设置各种不同的情景,是教学活动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激发了学生 想说的愿望.4、游戏法和鼓励法 课堂评价主要一鼓励法为主,同时通过游戏进行操练和赠送小礼物的方法.是学生乐于参与,渴望成功的心理得到满足.四、说课堂程序 整个教学程序我采用了听,说,玩演,唱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具体的设计为热身---新知---趣味操练---巩固练习.Step1,课前热身 1)、利用光盘播放Let`s say 部分的歌谣,并要求学生试着跟唱.这样课堂气氛充分调动起来.2),利用远程资源播放Let`s say部分报电话号码的动画,让学生复习从1到10的数字.Step2、新知导入 1)、教师播放Let`s learn 部分的内容,让学生感知新知.然后教师带着满脸疑惑问:How many numbers can you see?Do you know 自答:I can see15.这样一来How many …can you see 这 一句式就会在情景中被输入.2)、教师在动画世上点击要学的新单词让学生模仿.板书三会单词并进行教学.3)、自己准备的图片,教师发出指令.Eg:Kite,学生即指出自己图上的风筝并说:I can see … kites.教师重复说:I can see … kites.这个游戏可以让学生掌握英语中名词复数的读音.Step3、趣味操练 根据小学英语标准的基本理念中采用多种途径,倡导体验和参与.我设置以下方法进行操练:1、练一练:运用远程资源播放一张图片,是由数字连起来的动物的形状.要求学生听音按顺序 把所听到的用线连起来,后看看是一只什么动物.这游戏不仅让学生复习到数字、提高了听力,且激发了学生动手的能力.2、做一做:把全班分成5个小组,教师发出指令.要求学生站队报数,从1到15.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的方式发挥了以生为主体教学标准 3、在英语课程任务中提出要求让学生了解世界文化差异,增强世界意识,使学生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栋梁.通过设计“幸运数字”这一环节让学生了解西方人眼中的幸运数字是哪些.Step4巩固练习 1、 作出一个chant Cat cat eleven cats Rabbit rabbit twelve rabbits Tiger tiger thirteen tigers Bird bird fourteen birds 这部分主要是让学声巩固名词复数的读音.2、利用光盘把教学的重点播放一边让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回顾一遍,起到了巩固的作用.五、总结并布置任务 1、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所学的单词及句型.并要求回去把单词读给爸妈听,让学生爱表现的心理充分得到发挥,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2、利用远程资源播放Ten little candles dance 的歌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结束新课.以上便是我的说课,

一课一得教学实践网(八):

几种常见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很多,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任务驱动法教学
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围绕一个个典型的任务展开教学活动,它要求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任务驱动设计要有综合性和可操作性,应避免抽象或完全理论化的任务出现,使教师和学生都围 绕如何完成一个实际任务来进行,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去探索.如在教PowerPoint插入背景、声音一课时,把教学任务融于一张音乐贺卡 上.把事先准备好的音乐贺卡展示给学生,这样学生头脑中就有初步的印象,接着再分析贺卡的结构:哪些部分是艺术字,哪些部分是普通字,哪些地方是剪贴画,哪些地方是文件中的图片,哪些是文本框,哪些是自选图形,哪些地方还须再进一步地完善,电脑中的音乐、背景又该如何放到贺卡中来.通过分析,学生对本节课 的任务就有了直观的认识,这时,我们再讲各部分的具体操作方法,讲时以点拨为主,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教学,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 培养了他们的兴趣、综合能力和审美观点.
小组合作形式教学
自古以来就有人提倡合作学习的观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其 中表示自己的力量是单薄的,须重视小组间每位成员的力量与智慧.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开始,合作学习受到相当的重视,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灌输式的学习方 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形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那么怎样开展小组合作形式的教学呢?
首先是要合理分组,就是把学生从性别、兴趣、能力水平等方面进行搭配,形成合作小组,就是要选好组长.要选择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担任组长,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组长肩负着分配本小组工作,协调小组成员、指导帮助小组成员的作用.另外是要选好 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有些课,如《网络与道德》这一课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那样效果可能更好一些.这一课是在多媒体教室里进行的,避开了 机房.因为这一课比较适合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而小组讨论的教学如果在机房进行,比较难以控制,座位也安排不好.这样讨论的时候气氛会好一点.谈起网 络,不同层次的人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学生眼里的网络世界和成人的是不相同的.这就为教学的展开提供了很多精彩的话题.在这一课中,联系实际举了一些案 例,如中学生的网友约会,少年黑客,网吧里的案件等,把这些案例解剖成一个个小问题,让学生去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让同学们去理解《全国青少年 文明网络公约》.
简而言之,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不是适用于每一堂课的,我们在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时更应该考虑的是这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与采用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是否匹配,是否还有更适合的教学方式.
分层次教学信息技术上机辅导教学,其目的是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 主动性,激发、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分层次教学手段,将学生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符合学生身心 发展的需求,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教学目标分层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所有学生更好的发挥潜能.应该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 的努力都能实现预订的目标,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更好地发挥潜能,教师应结合他们的实际设计合理的分层目标,既让优生吃得饱,又让差生吃得了.对于基础差的 学生应以模仿性学习为主,让学生从模仿中慢慢找出规律.对于善于主动学习的学生,给其提出教学任务后,应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教师并不告诉学生完成任务的 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如在文字编辑与排版教学单元中,教师讲解对文字进行修饰的方法后,布置学生练习.此时,要重点指导学习兴趣不足的学生如 何在文章中设置出错落有致、富于变化的版式,通过设置出漂亮的版面,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对学习兴趣很高的学生就可让其在掌握一般方法基础上,充分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富有新意的作品.
自主探究的研究性学习
自主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指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某一问题的关注上升为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兴趣,通过 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自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对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突出特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多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的地方.如在上因特网上信 息检索这课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根据各自对禽流感的各种知识所产生的种种疑问,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因特网上对所产生的疑问进行检索,从而解决问题,提高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了信息素养.
以上是我通过培训以及平时教学实际对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究,望同行们提出宝贵意见,总之,在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让我们共同摸索前进,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一课一得教学实践网(九):

仿照八年级上册第一课写一篇新闻

求实发展,乘风破浪
——XX中学开学典礼新闻报道
200X年X月X日,XX中学彩旗迎风招展,8点30分,全体师生精神抖擞的整齐汇聚于学校操场.随着鼓号队热情洋溢的乐曲演奏,XX中学200X年第X学期开学典礼拉开了帷幕.
首先,XXX校长代表学校党政为新学期典礼致辞,她在讲话中高度赞扬了XX中学全体师生上一学期中表现出的甘于奉献、勇于拼搏的精神,并强调XX中学新的一年要夯实基础、求实发展.接着她用精妙的譬喻诠释了文化立校与科研兴校内涵意义.她说中国文化尤如参天大树,民族传统文化则是它的根.“溯”与“寻”的过程则是科研实践的过程,她希望全体XX教师继续发扬敬业、奉献精神,积极参与、认真投入,明确理解“科研兴校,文化立校”的学校办学思路,寻求教学新突破口,为学生、为自己、为学校的稳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之后年级组长代表与学生代表讲话充满了对学期的憧憬.
整个典礼过程热烈、庄重,掌声不断,最后典礼在全体师生排山倒海般的校训“我行,我能行;你行,我更行”的宣誓声中结束.从退场时XX中学全体师生那闪亮的眼光里,我们看到了他们新学期昂扬斗志的火焰,看到了一幅“乘风破浪济沧海”的思源未来图景

一课一得教学实践网(十):

选文一与选文二都是谈论的教学方面的问题,其侧重点有何不同

一类是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方案,一类是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一类是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识字4》一课综合运用了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各种策略,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通过质疑、上机自学、小组交流、分组汇报等环节完成课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蜘蛛会被自己织的网粘住吗》一课主要采用的形式是“教师演示,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一种传授角色,学生在教师循循善诱下,循着教师的环节设计,有步骤地完成学习内容,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中国汽车工业与WTO》的设计主要根据学习任务的要求和学习者分析的结果,因此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必定会存在一种竞争心理.利用这种心理,可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自我评价策略:学生在通过小组合作评价其他同学的论文结束后,利用合作学习评价量表进行自我评价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ziwo921685/

推荐访问:湖大实践教学网 思政课实践教学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