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整理《,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来源:文言文名篇 时间:2016-04-13 11:13:28 阅读:

【www.zhuodaoren.com--文言文名篇】

第一篇:《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整理》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人物介绍】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全文】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勝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翻译】

我小时就爱好读书。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敢放松。抄写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与大师、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屋子,他从不把言辞和表情放温和些。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有时遇到他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多说;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季节,刮着猛烈的寒风,踏着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的皮肤冻裂了还不知道。到了客舍,四肢僵硬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洗脚,用被子给我盖上,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客舍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红缨装饰成的缀着珠宝的帽子,腰上系着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浑身光彩照耀,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

【重点注释】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致:买

2、援疑质理 援:提出 质:询问

3、益慕圣贤之道 慕:仰慕

4、俟其欣悦 俟:等到

5、滕人持汤沃灌,以衾以覆 汤:热水 覆:蒙盖

6、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再:两顿

7、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走:跑逾约:超过期限

8、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 肢体

9、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 穿着

【重点句子翻译】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译:家里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收藏书籍的人家借,亲手抄录,计算着日子按时归还。

2、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译:在深山大沟中赶路。严冬刮着猛烈的风,大雪深积几尺,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也不知道。

3、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译:同宿舍的学生都穿着绣花绸缎衣服,戴着缀有红缨带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腰刀,右边挂香袋,光彩照耀像神仙一样。

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译: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

5、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译:我站着陪侍在老师身边,提出疑问,询问道理。

6、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用被子

译:(将全身)蒙盖好,好久才暖和过来。

7、、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却一点也没有羡慕的心思,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也就不感觉吃的、穿的不知他人了。

8、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译:总之我求学时的辛勤与艰苦就是如此罢。

9、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译: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究获得了学识。

10、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译:又苦于没有大师名人和(自己)交流,(因而)曾经跑到百里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名望的前辈请教。

【常考点】

1、本文作者写自己年轻时学习上的艰苦情景,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答:艰苦的学习过程和端正的学习态度。

2、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表现了什么?

答: 勤奋学习的谦虚求学的态度。

3、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段的内容

答:叙述了作者奔走求学之苦。

4、作者在写自己的清苦生活时,为什么要写同舍生奢华的生活?

答:通过对比更足以突出作者不慕富贵,专心学习的思想品质。

5、围绕“嗜学”二字写了哪两件事?

答:借书之苦。求教之难。

6、“卒获有所闻”这里的“闻”指什么?

答:得到知识,明白道理。

7、读完全文;你觉得应该学习作者的什么精神和品质?

答:不畏艰苦,刻苦勤奋的求学精神和坚守信约,谦虚有礼的美好品质。

8、与作者当年的学习条件相比,今天的你有哪些优越的地方?说说现代中学生有怎样的苦乐观?

答:吃穿无忧,国家、学校、家长、老师的全力支持,设备先进,资源广泛,信息灵通等。珍惜时间,虚心善学,苦中作乐,以苦为乐。

【整体把握】

《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的代表作品,这篇课文是写给同乡晚辈的临别赠言,感情真挚诚恳,循循善诱。文章介绍了自己的学习经历、学习态度,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本文通过自己青少年时求学的种种艰辛和现在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的对比,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与专心与否,赞扬马生的谦虚好学,表达对他的期望与勉励之

本文由 索罗学院 整理

第二篇:《八年级下册古文复习资料:送东阳马生序》

八年级下册古文复习资料:送东阳马生序

第三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归纳》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归纳

1、《与朱元思书》

.出处:选自《艺文类聚》,作者是吴均,今存其诗一百三十余首,其中多借自然之物以抒其愤闷抑郁之情;《粱书·吴均传》说他“文体清拔有骨气”,在当时颇有影响,时称“吴均体”。对当时文坛有很大的冲击。本文是一片山水名作,作者的题意是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与”,给。书,信。

一、重点词语 :

1、 风烟俱净 俱:全,都

2、 从流飘荡 从:随着

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缥碧:青白色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甚:比得过 奔:飞奔的马

5、负势竞上 负:凭依

6、蝉则千转不穷 转:通“啭” 叫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戾:到 息:平息

8、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经纶:经营 反:通“返” 返回

9、横柯上蔽 柯:树干

二、重点句子翻译

1、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译: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尽净,天和山呈现相同的颜色。

2、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急速的水流比飞箭还快,迅猛的波浪有如飞奔的马。

3、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译:(那一座座高山)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4、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译:那些像鸢飞到天上一样极力为名利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功名得禄的心。

5、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忙于经营俗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6、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 稀疏的树木枝条相互交叉掩映,有时偶尔也见到(一丝)阳光

三、课本内容理解

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整理《,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2、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的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4、请找出文章里具体描绘富春江的“异水”“奇山”的句子: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

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语句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6、鸢飞戾天者息心和经纶世务者忘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望峰—— 窥谷——

2、《送东阳马生序》

一.出处: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是明初散文家宋濂,字景濂,号潜溪,代表作有《秦士录》《王冕传》《李疑传》《杜环小传》;宋濂的写景散文数量亦不少,且风格近似欧阳修,文笔清新,写景状物生动,不事雕琢,代表作有《桃花涧修禊诗序》《环翠亭记》等。他亲自经历了元末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故他的文章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往往在生动的描述中包含着寓意深刻的哲理,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明太祖朱元璋推其为“开国文臣之首”。

二、字音:叱咄[chi duo] 俟[si] 箧[qie] 屣[xi] 皲[jun]裂 膡[ying]人 衾[qin] 烨[ye]然 缊

[yun]

三、重点词语: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致:买

2、援疑质理 援:提出 质:询问

3、益慕圣贤之道 慕:仰慕

4、俟其欣悦 俟:等到

5、滕人持汤沃灌,以衾以覆 汤:热水 覆:蒙盖

6、主人日再食 再:两顿

7、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走:跑 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8、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 肢体【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整理《,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9、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 穿着

四、重点句子翻译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于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译: 家里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收藏书籍的人家借,亲手抄录,计算着日子按时归还。

2、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译: 在深山大沟中赶路。严冬刮着猛烈的风,大雪深积几尺,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也不知道。

3、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译:同宿舍的学生都穿着绣花绸缎衣服,戴着缀有红缨带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腰刀,右边挂香袋,光彩照耀像神仙一样。

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译: 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

5、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译: 我站着陪侍在老师身边,提出疑问,询问道理。【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整理《,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6、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译:用被子(将全身)蒙盖好,好久才暖和过来。

7、、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 却一点也没有羡慕的心思,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也就不感觉吃的、穿的不如他人了。

8、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译:总之我求学时的辛勤与艰苦就是如此罢了。

9、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译: 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究获得了学识。

10、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译:又苦于没有大师名人和(自己)交流,(因而)曾经跑到百里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名望的前辈请教。

五、课文内容理解

1、本文作者写自己年轻时学习上的艰苦情景,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艰苦的学习过程和端正的学习态度。)

2、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表现了什么? (勤奋学习的谦虚求学的态度。)

3、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段的内容 (叙述了作者奔走求学之苦。)

4、作者在写自己的清苦生活时,为什么要写同舍生奢华的生活? (通过对比更足以突出作者不慕富贵,专心学习的思想品质。)

5、围绕“嗜学”二字写了哪两件事? (借书之苦; 求教之难。)

6、 “卒获有所闻”这里的“闻” 指什么? (得到知识,明白道理。)

7、读完全文;你觉得应该学习作者的什么精神和品质? (不畏艰苦,刻苦勤奋的求学精神和坚守信约,谦虚有礼的美好品质。)

8、与作者当年的学习条件相比,今天的你有哪些优越的地方?说说现代中学生有怎样的苦乐观? (吃穿无忧,国家、学校、家长、老师的全力支持,设备先进,资源广泛,信息灵通等。) (珍惜时间,虚心善学,苦中作乐,以苦为乐。)

3、《小石潭记》

一、出处: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是唐朝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字子厚;山水游记典范之作为《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他提倡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指出写作必须持认真严肃的态度,强调作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在诗歌理论方面,他继承了刘勰标举“比兴”和陈子昂提倡“兴寄”的传统。与白居易《与元九书》中关于讽喻诗的主张一致。他的诗文理论,代表着当时文学运动的进步倾向。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同时列为“唐宋八大家”。

本文作者主要记小石潭,他写水、写岩石、写树木、写游鱼,宛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是富有诗意的散文,写得极为精美。

二、字音:清冽[lie] 卷[quan]石 坻[chi] 嵁[kan] 俶[chu]尔 翕[xi]乎 悄怆幽邃[qiao chuang you sui](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气息;悄怆,忧伤的样子。)

三、重点词语:

1. 水尤清冽 尤:格外。

2.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道:道路。见:出现。

3. 为坻,为屿,为嵁 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

4. 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大约。

5. 佁然不动 佁然:呆呆的样子。

6.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清:凄清。居:停留。

7. 隶而从者 隶:跟从。

8.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向西。【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整理《,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9. 下见小潭 下:在下面。

10. 日光下澈 下:往下。

11. 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在空中。

12.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斗:像北斗星一样。蛇:像蛇那样。

13. 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

14. 似与游者相乐 乐:逗乐。

15.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凄:使-----凄凉。寒:使-----寒冷。

16. 记之而去 去:离开。

四、重点句子翻译。

1.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译: 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 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珮、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 心里很是高兴。

2.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译: 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 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

3.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 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4.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译: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 么依靠似的。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

5.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曲 折,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

6.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溪岸的形势象犬牙般交错参差,无法看到水的源头。

7.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 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 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

8.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译: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 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五、课文内容理解

1. 课文按什么顺序写?( 游览顺序。) 2. 课文抓住了小石潭什么特点? (幽静。) 3. 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幽深冷寂,孤苦凄凉,悲哀深沉。)

4. 本文通过写景,把感情寓于景中。(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从不同角度描绘小石潭的

石、水鱼、树,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了自己有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怆的情感。)

5. 文中的“对比”和“烘托” 点拨:①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把“怡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②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使人感到像是“空”“无”,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

4、《岳阳楼记》

一.出处: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字希文;范仲淹在学术上以易学著名,其文学亦为后世景仰,在文风卑弱的宋初,范仲淹反对西崑派,反对骈体文,主作用质朴的、有实际社会内容的作品来矫正文弊。他一生论著很多,诗、词、散文都很出色,有不少爱国忧民、反映社会现实的好作品,艺术上也颇见工力,颇具特色。

二、 字音:浩浩汤汤[shang shang] 芷[zhi]

三、重点词语

1)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谪:封建官员降职或远调

2) 越明年 越:到了

3)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乃:于是。制:规模。

4)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于:在;其:它的。

5)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我;以:来。

6) 予观夫巴陵胜状 夫:那。胜状:胜景。

7) 衔远山,吞长江 衔:衔接。

8)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涯:边。晖:日光。

9)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大观:雄伟景象。

10) 前人之述备矣 述:描述。备:详尽

11)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极:尽。【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整理《,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12) 迁客骚人 迁客: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

13) 霪雨霏霏 霪雨:连绵的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14) 连月不开 开:放晴。国:京城。

15) 薄暮冥冥;去国怀乡 薄:迫近。去:离开。

16) 春和景明;沙鸥翔集 景:日光。集:栖止。

17) 岸芷汀兰;此乐何极 芷: 小草;汀:小洲。极:穷尽。

18) 宠辱偕忘 宠:荣耀。偕:一起。

19) 把酒临风 把:持。

20)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21) 或异两者之为 或:或许。为:指两种心情。

22) 庙堂:在朝廷上做官。江湖:不在朝廷上做官。

2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24) 微斯人(登斯楼也),吾谁与归 微:没有;斯:这。归:归依。

25) 若夫:像那。 至若:至于。 嗟乎:唉。

26) 不以物喜 以:因为。心旷神怡 怡:愉快。

27)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嘱托。

28)百废具兴 具同“俱”,全,皆。

四、重点句子翻译

1、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第四篇:《中考文言文复习专题课件:送东阳马生序(八年级下册)》

第五篇:《八下文言文复习整理》

八下文言文复习整理

《与朱元思书》

1、重点词语解释: 风烟俱(都)净(消净,散净),天山共色(一样的颜色)。从(顺、随)流飘荡,任意东西。自(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左右,表示约数)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独一无二)。

障碍)。急湍(湍急的江流)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猛浪若(像)奔(飞奔............的马)。

势竞(争着)上(向上生长),互相轩(往高处伸展)邈(往远处伸展);争高直.

指(笔直的向上,直插云天),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作响;好(美丽的)鸟相(互相)鸣,嘤嘤(鸟鸣声)成韵。蝉则千转(通“啭”鸟叫声)不穷(没有尽时 ),猿则百叫无绝(不绝)。鸢(一种凶猛..

的鸟)飞戾(至)天者,(鸢飞戾天者:鸢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的人)、望峰息心;经纶(筹划)世务者,(经纶世务者:治理政务的人)、窥谷忘反(通“返”返回)。横柯(树木的枝干)上(在上边)蔽,在昼犹(犹如,好.像)昏;疏条交映(互相掩映),有时见日。

2、译文: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乘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飞奔的马。【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整理《,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使人看了顿生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泠泠地发出清越的声响;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

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译文:

我小时就爱好读书。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敢放松。抄写完毕,赶快跑着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与大师、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道德声望高,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屋子,他从不把言辞和表情放温和些。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多说;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季节,刮着猛烈的寒风,踏着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的皮肤冻裂了还不知道。到了学舍,四肢僵硬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洗脚,用被子给我盖上,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店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红缨装饰成的缀着珠宝的帽子,腰上系着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浑身光彩照耀,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得、穿的不如别人。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译文

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人身上带的玉珮、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静止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曲折,时隐时现。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长时间停留留,于是记下当时的情况就离开了。 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来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 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 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滕子京)就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现代人的诗赋刻在岳阳楼上,(并)嘱托我写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的胜景,全在洞庭一湖。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宽广无边。或早或晚一天中阴晴多变化,景象的变化无穷无尽。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壮观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既然如此,那么,(从这里)向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被贬政客和诗人的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号着,浑浊的浪头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都隐藏起了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天色昏暗,老虎咆哮,猿猴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的情感,满眼萧条的景象,感慨到极点而十分悲伤了。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边;沙滩上的水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水中)畅游;岸上和小洲上的花草,茂盛青绿。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月映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人唱着歌互相应答,这样的乐趣无穷无尽!登上这座楼,就产生心情畅快,精神爽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风,那时喜洋洋的欢乐啊。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这样进入朝廷做官也担忧,退居江湖也担忧。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

(zhé)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fú)日出而林霏huì)明变化者,山间之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xié),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hān)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

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城西南方向的众多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望去,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行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淌而出的,则是酿泉啊。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就是醉翁亭。建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得少也总是醉,而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取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显得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野花开,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裸露,这是山中的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香甜,酒香清洌;野味野菜,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这是太守的酒宴啊。酒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起来坐下大声喧哗,是众位宾客快乐的样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跟从啊。树林里枝叶茂密成荫,鸟处鸣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畅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来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啊。

第六篇:《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整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整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整理《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一、 基本知识

(一)文学常识1. 节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朝人。2. 序,一种文体,有书序、赠序两种。本文是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性质。

(二) 文言词语1. 古今异义【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2.通假字【支】通“肢”。【被】通“披”。

3.古今异义【汤】古义:热水。今义:做菜的汤汁。【再】古义:第二次;两次(本文)。今义:指重复。

4.词类活用【腰】挂在腰间。

4.常规词语

【嗜学】酷爱读书。嗜,喜欢,特殊的爱好。【致】取得。【假借】借。假,借。【手自】亲手、亲自。【怠】懈怠,放松。【逾(yú) 约】超过约定的期限。逾:越过,超过。【以是】因此。以,因为。【既】已经。【加冠】表示男子已成年。冠,帽子。【益】更加。【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整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整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道】思想、学说。【患】忧虑。【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硕,大。【游】交游,交往。【趋】快走。【从】跟从。【执经】拿着经书。执,拿。【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德,道德。望,声望。隆,高。尊,声望、地位高。【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辞色,语言和脸色。【侍】侍侯。【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倾耳】侧着耳朵。倾,侧斜。【请】请教。【或】有时。【斥咄(duō)训斥,呵责。【色】表情。【恭】恭顺。【至】周到。【复】回复,回答。【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整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文章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整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出自absolute; LEFT: -10000px"> 本文来自王冕僧寺夜读。③ 杨时程门立雪。④ 匡衡凿壁借光。⑤ 车胤囊萤夜读。8.你所知道的什么文章阐述了与本文相似的道理?《为学》。本文和《为学》都说明了学业有成不在于良好的客观条件而在于主观努力的道理。9.你从作者身上看到了什么优良品质?①从作者年轻时求学上看:作者对读书有浓厚的兴趣,为学有所成,不畏艰难,学习刻苦,有克服困难奔向目标的坚定决心和毅力。②从作者写本文的态度上看:作者德高望重,但却不摆出名人的架势说教,而是真挚诚恳,循循善诱,反映了他高尚的品德,也反映了他对后代人的殷切关怀。10.马生本是一个用心学习的人,作者为什么还要勉励他刻苦学习?宋濂深知当时的太学使人养尊处优,所以勉励马生。

三、拓展延伸

11.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条件优越,你怎样学习?(自做答案)从树立远大理想,珍惜今天幸福生活,发愤读书,为国为民作贡献等角度作答。12.请写出古代勉学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

五、参考译文,见参考书!重点记住几个句子的翻译!

第七篇:《中考文言文复习梳理:送东阳马生序》

中考文言文复习梳理:送东阳马生序

人教版语文八下中考文言文复习梳理:

送东阳马生序

一、文学常识

1.节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朝人。

2.序,一种文体,有书序、赠序两种。本文是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性质。

二、文言词语

(一)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肢体

2、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着

3、与之论辨 辨:通“辩”

(二)一词多义:

1、礼愈至 至:周到,形容词

至舍 至:到达,动词

2、无从致书以观 以:来,表目的,连词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以:因为,表原因,连词

以中有足乐者 以:因为

以衾拥覆 以:用,拿,介词

撰长书以为贽 以:把(“以”后省略“之”)

俯身倾耳以请 以:连词,表承接,相当于“而”

3、足肤皲裂而不知 而:却,连词,表转折

久而乃和 而:可不译,连词,表顺接

(三)词类活用:

1、腰 腰白玉之环 腰:挂在腰间,名词用为动词

2、手 不必若余之手录 手:用手,名词作状语

3、日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日:每天 名词作状语

4、岁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岁:每年 名词作状语

(四)重点词语:

1、余幼时即嗜学 嗜:特别爱好

2、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无从:没有办法 致:得到,买

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汇 假借:借(假:借)

4、录毕,走送之 走:跑

5、不敢稍逾约 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6、益慕圣贤之道 慕:仰慕

7、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担心,忧虑

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 硕:大

8、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扣问 尝:曾经

趋:奔向 扣问:求教 扣:问

9、门人弟子填其室 填:拥挤

10、援疑质理 援:引,提出 质:询问

11、或遇其叱咄 叱咄:训斥,呵责

12、不敢出一言以复 复:辩解

13、俟其欣悦 俟:等待

14、四肢僵劲不能动 僵劲:僵硬

15、媵人持汤沃灌 汤:热水 沃灌:浇水洗

16、以衾拥覆 衾:被子 17、寓逆旅 逆旅:旅店

18、主人日再食 食:提供伙食 日:每天 再:两次

19、右备容臭 臭:这里指香气

20、烨然若神人 烨然:光彩耀眼的样子

2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缊:旧絮 敝:破

22、略无慕艳意 慕、艳:羡慕

23、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遗:给予,赠送

24、无冻馁之患矣 馁:饥饿

25、非天质之卑 卑:低下

26、生以乡人子谒余 谒:拜见

27、与之论辩 论辩:辩论

28、言和而色夷 夷:平和

29、假诸人而后渐见也 诸:之于

30、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县官:朝廷 廪稍:官家给的粮食

三、特殊句式

(1)省略句:

①先达德隆望尊,(先达)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余)援疑质理,(余)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余)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余)则又请焉。译:前辈道德声望高,(向他求学的)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恭敬)地站在他旁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候遇到他地训斥、呵责,(我的)表情态度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回答;等到他高兴了,我就又请教。

②(余)又患无硕师名人与(之)游。(省略主语)译:(我)又担心没有大师,名人同(我)交游,(向他们请教)。③寓(于)逆旅主人。(省略介词)译:我寄居在旅店主人那里。

(2)倒装句:

①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宾语前置,“之”是“怠”的宾语,“弗”表示否定,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往往前置。译: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放松抄书。)

②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于藏书之家”,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译: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

四、文章理解

(一)主要内容

本文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主要写了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鼓励马生勤奋学习。

(二)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通过自己与太学生的对比,点明业有不精,学有不成,是因为“心不若余之专”。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一段),叙述自己年轻时的求学之难和用心之艰。这种艰难表现在两个方面,作者叙述颇为详细。一是幼时求学的艰难。文章开头的“嗜学”,有统领全文的作用,为全文定下基调。【中考文言文复习梳理:送东阳马生序】中考文言文复习梳理:送东阳马生序。但“嗜学”与“家贫”是矛盾的,由此引出求学的艰难:假借于藏书人之家,手自笔录,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其艰难可见。作者也因此而得以“遍观群书”。二是成人后求师的艰难,这种艰难又包括三种情况:1.叩问之难,要“趋百里外”,要“立侍左右”,“俯身倾耳”,而“遇其叱咄”时,只能“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2.旅途之艰,要“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冒“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以致于“足肤皲裂而不知”;3.生活之苦,吃的“无鲜肥滋味之享”,穿的则是“袍敝衣”,与同舍生形成鲜明的对照。最后一句总括全段,指出自己求学的“勤且艰”。

第二层(第二段),说明太学生求学条件的优越。这一层共两句,前一句是由四个分句组成的并列复句,四个分句分别说明一种情况,与第一层形成鲜明的对比,简洁而形象地揭示了今日太学生求学条件之优越。第二句通过以上对比,得出结论: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第二部分(第三段),点明写序的原因和意图,赞扬马生,勉励他刻苦学习。

(三)艺术特色

①对比

A.师生态度 师:辞色严厉,甚至叱咄——生:色愈恭,礼愈至——勤学好问——劝学

B.生活情况 同舍生:衣饰华美,饮食鲜肥——作者:缊袍敝衣,日仅再食——艰苦学习——劝学

作用:作者通过对比,更形象鲜明、更有说服力说明了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效果没有决定性的影响。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求学者的态度:要“勤且艰”,要勤奋,要舍得吃苦,要有恒心。

从这些对比中引出结论,很鲜明,很有说服力。

②借事说理、寓理于事

作者是德高望重的达官显贵,赠言的对象是一个同乡的青年,但文章没有盛气凌人之感,而是通过现身说法的途径,借事明理,以情感人,让后辈从亲切委婉的故事叙述中去领悟要义,引起学习的动力,把握学习的方法。写自己的艰苦经历是正面教育,写富家子弟求学的情形是提供反面的教训,而这一切又无不是为了勉励马生。

③夹叙夹议

为鼓励马生勤奋学习。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end#从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说起,在叙述中隐隐地有着议论的意图。写自己的艰苦经历是正面教育,写富家子弟求学的情形是提供反面的教训。这一切无不是为着勉励马生。最后水到渠成地推出题旨。

四、典型题解

1揭示作者小时侯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余幼时即嗜学

2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

3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4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 文中从哪些方面叙述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艰难之处:a.幼时求学的艰难;b.成年后求师的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6 作者写自己求学经历艰难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劝勉马生不要辜负良好的学习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所成就。

7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嗜学”与“家贫”之间的矛盾来决定的。

8作者在叙述青年求学经历时插入同舍生优越的条件有何用意?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与同舍生对比,表现自己并不羡慕别人的优越条件,而是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这种刻苦学习,专心向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

9作者写此文,意在勉励马生刻苦学习。在《三国演义》中有那么一段,孙权通过自身体会劝说手下一员大将读书的故事,后来这员大将设奇计袭荆州,大败关羽为东吴建下奇功。【中考文言文复习梳理:送东阳马生序】文章中考文言文复习梳理:送东阳马生序出自

负箧曳屣求师苦;俯身倾耳读书勤。

11古人刻苦求学的事迹有哪些?

①东周时代,苏秦读书欲睡锥刺股。②西汉,孙敬昼夜苦读,以绳系头悬屋梁。

③西汉,匡衡勤学无烛凿壁偷光读书。④晋朝,车胤(yìn)囊萤读书。

⑤晋,孙康家贫,映雪读书。

(古人苦学的做法不必要后人效仿,但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要从他们的事迹中获取勤奋学习,立志上进的动力。)

12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

答:学习条件不好,仍然能学习好,像宋濂那样;学习条件好,却不一定学得好,像某些“太学生”那样。学习条件好坏对学习能够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学习成功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坚”专心致志,这是宋濂起身体会,也是古今学有所成的人的共同体会。

13与作者当年的学习条件相比,今天的你有哪些优越的地方?说说现代中学生有怎样的苦乐观?

吃穿无忧,国家、学校、家长、老师的全力支持,设备先进,资源广泛,信息灵通等。

现代中学生,宋濂之苦,闻所未闻;诸生之福,过之不及。条件何等的优越,应更好的珍惜,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具有远大的理想,读书虽然苦些,但和宋濂求学相比,又何苦之有?只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就会以苦为乐,且乐此不疲。

14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下刻苦学习精神对你有什么启发?结合自己实际谈一下。

虽然我们现在学习条件优越,远远超过了宋廉,但刻苦学习的精神却比不上他,因此,应该向他学习,不再生活上攀比,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

15《送东阳马生序》是传诵了几百年的名篇,勉励后人学习的好教材。宋濂的苦读并不比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更动人,却能流传至今。请从对现实的学习生活有借鉴意义的角度,谈谈本文为人称颂的原因是什么?

至少有两种原因:(1)作者求学时的可贵品质,他勤奋,刻苦,专一的精神,达到了更好的启迪,鼓舞,教育后人的目的。(2)是使人们懂得了学习的好坏与环境关系不大,关键取决于主观是否努力。24.读完此文后,请用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概括你对本文的理解。如:勤学不畏寒苦,苦读岂惧艰难。学士名从勤艰得,梅花香自

16读完全文;你觉得应该学习作者的什么精神和品质?

不畏艰苦,刻苦勤奋的求学精神和坚守信约,谦虚有礼的美好品质。

17作者写此文,意在勉励马生刻苦学习。在《三国演义》中有那么一段,孙权通过自身体会劝说手下一员大将读书的故事,后来这员大将设奇计袭荆州,大败关羽为东吴建下奇功。那么这员大将叫什么名字?从他身上你能获得哪些启示?

吕蒙;启示:后天学习很重要;勤能补拙,学能治愚;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18作者并不因衣食住行的条件比“同舍生”差而稍有自卑,足见其内心充实,志存高远。请结合他的生活补充出所缺下联。

负箧曳屣求师苦;俯身倾耳读书勤。

19本文作者写作此文是送给马生的,你认为他读过此文后,会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马生读过此文后,一定明白学习必须勤奋,刻苦,专一,这样才能有所成就。

20读完此文后,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求学之路是艰难坎坷的,只有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具有恒心和毅力,才能学有所成,勤奋学习是取得成绩的根源。

21太学生的优越条件,表现在那些方面?

有书可读,有师可问,无奔走之劳,无冻馁之患。【中考文言文复习梳理:送东阳马生序】默认分类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gudian77360/

推荐访问:送东阳马生序节选翻译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ppt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