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狂人日记》分析人物形象

来源:推荐阅读 时间:2016-07-27 11:18:23 阅读:

【www.zhuodaoren.com--推荐阅读】

鲁迅《狂人日记》分析人物形象(一)
鲁迅小说里的人物形象分析

鲁迅小说里的人物形象分析

【内容提要】通过对历史小说中的人物分析,首先谈鲁迅先生“从‘我’做起”的写作特点:通过自己的视角来观察世界,同时表达自己的各种情绪和判断。鲁迅从“自白”的自我剖析的形式开始,直截了当地切入了当时问题的最根本处,这样的写作也才可以称为“现实主义”的写作。其次,从压迫者、革命者、帮闲、意志消沉的知识分子、受苦受难兼愚昧无知者、旧知识分子、善良人等7个方面举例分析鲁迅先生笔下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环境中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 鲁迅 小说 人物形象 分析

一、鲁迅小说的出发点

鲁迅先生一生著作很多,但是具体到小说上的数量却有限,《呐喊》、《彷徨》加上荒诞小说《故事新编》不过三部,二十来篇小说,而且都很薄,字数加起来还不如眼下的一部中等长度的长篇小说。鲁迅小说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其中涉及到的人物形象却不少。说到底,小说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作品,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者自己的观点。小说里的人物形象塑造得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篇小说在艺术上的成熟度。古今中外的好小说,一般都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来支撑。读者可以不注意一部小说的大段描写和议论,却可以印象深刻地记住某一个小说

【鲁迅《狂人日记》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的特点。一个成功的小说人物,可以穿透时空,从很远的地方走到我们面前。这样的人物,甚至会掩盖小说人物的原型。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国演义》里的人物,因为塑造得生动成功,从而遮蔽了历史上的人物。《三国演义》的全称是《三国志通俗演义》,属于中国古代小说传统中的一个大门派“讲史”的一类,“讲史”的特点不是凭空去杜撰一个人物,而是拿历史上真有的人来说事。小说的《三国演义》里,根据作者的谋篇布局的需要和故事叙述的进展,把《三国志》里的人物都加以了发挥,最典型的是奸雄“曹操”。我个人认为,作者之所以要把曹操塑造成一个“奸雄”,真正的目的是通过曹操来映衬“忠厚”的刘备。他们是一矛一盾,谁也离不开谁。鲁迅对这点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很早就说过:“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也就是说,读史和读小说不是一个读法,但是,小说里成功的人物形象,往往会掩盖历史上的真人。这样的例子很多了。讲史小说很喜欢拿古代的人说事,又安全,又方便,跟自己无关,可以随便乱讲。所以,中国古代的小说大体上来讲,都是“无我”的小说,是没有作家自己人生经历的作品。《红楼梦》也许是个例外,所以它特出于所有的古代小说之上,在现在的读者中还能够找到同感。鲁迅深通传统小说,对传统小说里面的优劣有着非常深刻的见解。所以,他做小说有一个显著特点,从“我”做起。

从“我”做起的意思,就是通过自己的视角来观察世界,同时表达自己的各种情绪和判断。现代白话文小说的一开始,最重

要的一点,就是挖掘个人的内心,通过“我”来拉近读者和小说的距离。第一人称的叙述表明了一个信息,就是这个东西跟“我”是有关的,自然也跟“我们”有关了。作家从遥远的“古代”,从“讲史”、“传奇”、“才子佳人”这些跟“我们”的生活风马牛不相及的内容转向自己的身边,最基本的初衷,就是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身边的故事,跟我们的生活都有关的故事。在所有这些故事中,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不能够、也不应该置身事外。

鲁迅创作的第一部小说、也是现代白话文的第一篇奠基作品《狂人日记》,一上来,就是跟“我”有关的。第一个“我”是小说开头的“余”:“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这句话要告诉人们的是,“狂人”不是天外来客,不是话说什么什么年间的才子佳人,也不是上古人士,他就是我们的熟人,朋友,生活在我们身边,是生活中现实的人——这里我们不说“真实的人”。第二个“我”,就是进入了“狂人”自述的“我”:“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狂人”认为“正常人”的自己的前三十多年,“全是发昏”。这里开始了现代白话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颠倒:正常的不正常,不正常的反而正常。这里是对这个中国文化而生发的感叹。

第一人称的叙述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叙事技巧,就是要造成“我”就是作者本人的阅读错觉,从而让读者产生亲近感。同时,

这个“我”的叙述,也可以很方便地引出作者的判断和议论。当然,在《狂人日记》本身,作者做了一个切除手术,写了一个引子,表明“狂人”不是我,大家不要对号入座。这里摆明了就是请君入瓮的态度,兼顾了各个层面的读者的趣味和偏好。所以这篇小说发表之后,能够引发很多人的共鸣,成了针对旧文学的一个颠覆性的文本。

《狂人日记》的出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这标志着现代白话文写作的一开始,就把目光投注在个体的人的本身上。

这当然跟整个“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对于源自西方的关于人的新观念的引入有很大的关系。周作人在《人的文学》里开头就说:“我们现在应该提倡的新文学,简单的说一句,是‘人的文学’。应该排斥的,便是反对的非人的文学。”这个“人”源自西方的观念:“欧洲关于这‘人’的真理的发见,第一次是在十五世纪,于是出了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两个结果。„„女人与小儿的发见,却迟至十九世纪,才有萌芽。”关于“大写的人”、“人道主义”等的观念,在这个时期大量地进入,形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革命的内容。既然“旧文化”无人,那么新文学的一开始,首要的就是发现“人”的存在。

鲁迅在《呐喊·自序》里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进江南水师学堂之后,鲁迅看到了一些关于西医的书籍,“便渐渐的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同时又很起了对于被骗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从译出的历史上,又知道了日

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所以,等到进入日本留学之后,鲁迅的最初愿望是要做一个医生:“因为这些幼稚的知识,后来便使我的学籍列在日本一个乡间的医学专门学校里了。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象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从这个例子里我们可以看到,有理想的知识分子一开始都想当医生,治病救人,是一件非常崇高的事业。因为看到中医的弊端,又感到西医的科学。但是,他进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之后,在读书和看电影中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对学医的理想产生了动摇。一九○六年中止学医,回东京准备从事文艺运动。在鲁迅自己记述的这些事情里,有着很深的对于人的认识和理解。鲁迅非常不能忍受的是传统封建文化对于人性的扭曲和歪曲。他在文章里回忆自己少年时期就对此产生过很大的反感:“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鲁迅于是发现,健康的人包含了肉体和精神的两个方面。他认为当时首要的问题,是精神的问题。这后来成了他写作的一个中心的动力。

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有着大量的西学内容,这些对于身处日本的鲁迅来说,必定有着非常深的影响。明治二十年之后,日本文学界兴起的“文言一致”运动,要求运用口语和白话文描写和表达身边的现实生活。这种自白,也是以发现“个人”“自我”为突破的。这种自我,相对于西方的基督教,而不是从汉文化而来的那种道德感。日本基督教的前锋人物内村鉴三在《我是怎样

鲁迅《狂人日记》分析人物形象(二)
鲁迅《狂人日记》见解与赏析

鲁迅的文章博大精深,不细细品味,无以悟出其中深刻的内涵。《狂人日记》是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文学界对其的解读更是数不胜数,而我在此也将发表一些对此小说的看法。

《狂人日记》中鲁迅运用了日记和精神病人内心的独白方式把他所想表达的内容发挥的淋漓尽致。它主要描写一个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动,把他生活的感受和心理幻觉融合一体,用人物自叙的方式“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除了《阿Q正传》,《狂人日记》就是鲁迅最出名的小说了。这篇短短的小说在今天被定为向旧社会、旧礼教挑战的“战书”。与此同时,也成为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必修课、必读物。《狂人日记》“吃人普遍”这个“事实”在后边屡屡出现,构成这篇文章的主题。赵贵翁、街上的人、打孩子的女人、两个医生、狼子村的佃户,甚至自己的亲哥哥、亲娘也都吃人。最后,连“我”也未必没有吃过人。整篇文章连接紧密、层层深入是一篇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文章。【鲁迅《狂人日记》分析人物形象】

“狂人”的第一则日记就吸引了我。虽然,语言没有太多的修饰,只是平凡普通的五句话。但这平凡与普通却又与别处不一样,平凡得出奇,普通得入胜。简单的“我怕得有理”这句话,就让我的心开始猜测:下面会写些什么?

【鲁迅《狂人日记》分析人物形象】

“狂人”出生于封建士大夫家庭,身受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迫,造成对社会的恐怖心理。他认定现在是个“吃人”的世界,封建制度是“吃人”的社会。他半夜察看历史,看见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他对吃人社会发出勇敢的挑战,相信将来的社会是“容不得吃人的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小说揭露了封建礼教在仁义道德掩盖下“吃人”的本质,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鲁迅《狂人日记》分析人物形象】

《狂人日记》中所谓狂人,就是一个精神错乱的人物,语无伦次,意识好象也有些不清,鲁迅用了非常颠倒的次序,借狂人之口,叙述了中国从前的本真:人吃人。虽说文章是虚构的,可也微微泛出点点恐怖的味道。整篇文章读上去会感到压抑,流露出十分暗淡的调子,可你只要细细“品尝”如此深奥的小说,兴许也会感到忧愁:高远的夜空,朦胧的月光,以及“吃人”人的神情„„鲁迅以神一般的描写,叙述了旧中国儿女的凄楚和绝望,又以神奇的笔触,有道出几千年无人敢道出的咏叹。是啊,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又是谁是能足以相信的呢?当然了,除了自己,还有谁呢?在那位“狂人”眼里,他不仅想保护自己,又想保护那些千千万万人当中又要被“吃”的孩子。

【鲁迅《狂人日记》分析人物形象】

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一个敢于向现实的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将狂人这个具有恐惧、多疑、知觉障碍和逻辑思维不健全等特征的“迫害妄想型”精神病患者,描写得栩栩如生,但作品的主旨却并不是要表现他所受到的精神迫害,更不是一篇精神病人的纪实作品,而是要借狂人之口来揭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从整片的文章来看,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狂人臆想的世界,他对别人充满了猜疑和害怕,总认为别人会害他。在他被治愈后看到了世界的真相并且醒悟到“传统”杀人,人们无法容纳他的清醒而对他再一次的加以迫害,致使他重新屈服在恶势力权下,与他们同流合污。当时的社会对人的迫害是如此的深,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意识到了封建制度的可怕,不但使人发狂,也可以把人吃掉,已经没有了真正的仁义道德。人与人之间只是猜疑,提防,残杀,成为一种难以扼制的恶性循环。因此鲁迅在绝望中以狂人的口吻呐喊,呻吟,“救救孩子„„”的绝望之音,让人去关注社会。 那么在今日的社会中存在怎样的问题呢?现在是科学发达的社会,受全球化的影响,人们越来越倾向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与理解。特别在中国,由于一胎化,使孩子成为家里的皇帝和皇后,同时他们也受社会的暴力现象影响,让他们在社会环境中感到压抑的心理,心态扭曲,缺乏道德意识,自控力差,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以暴力伤人,甚至以残忍的手段杀人。可怕的是他们没有认识到

这后果的严重性,不知道他们所作的是犯罪的行为。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也要像鲁迅那样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

在这篇白话文小说中,亲情、友情全都变成了泡沫,血淋淋的社会里,人性与人权化蝶而飞,笼罩着人们的只有腐败、冷漠无情。鲁迅把日记与精神病病人的内心独白结合在一起,表达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表现出鲜明的启蒙思想特征。鲁迅看透了社会的黑暗,对埋藏在人们心灵深处的封建思想感到悲愤,不满缺少道德与仁义的社会风气,把社会中打着'仁义道德'招牌、实质是一副虚伪的面具、是丧失理智的限制通过一个"狂人"的日记展现在人们眼前,痛斥了现实社会,体现出鲁迅对社会的愤怒、不满、焦虑以及希望,字里行间透露的林林种种都是鲁迅先生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使人深思。 鲁迅用文字去唤醒当时昏庸的人们,反省自身,《狂人日记》这篇富含深刻哲理的短篇小说值得我们去回味,值得我们去深思。

鲁迅《狂人日记》分析人物形象(三)
鲁迅笔下的一些经典人物形象

【鲁迅《狂人日记》分析人物形象】

鲁迅笔下的一些经典人物形象

【摘要】鲁迅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中文化战线上的主将,现代文学史上一面光辉灿烂的旗帜。他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个深刻的人物形象,包括把握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封建主义的代表的权贵;体现当时中国社会国民性的知识分子和农民等阶层的人物形象等。鲁迅通过不同的人物形象,全景式的反映了当时旧中国的普遍社会氛围,从一个国民审视者的视角入手,表现了对于中国社会的深刻认识与深切思考。

【关键词】鲁迅 作品 人物

分析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作品有小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等。鲁迅的作品中有无数个各色各样的人物,但他把目光主要集中在社会最底层这个广大的题材领域,描写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这是与鲁迅的创作目的分不开的。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这种表现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使他描写的主要是孔乙己、祥林嫂等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除了社会底层的人物形象之外,鲁迅还塑造了一些刚刚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这些知识分子有进步的要求,有改善社会的良好愿望,有对人、对己的真诚的感情,真诚的爱,但当时的社会却不能容忍他们。鲁迅对社会上的两类人是抱着深恶痛绝的态度的,那就是那些权势者和伪君子,他们口口声声说是关心社会的道德,实际上他们自己都是毫无道德心的人。

鲁迅笔下的权贵者形象有力地说明了这些权贵者的逆历史潮流而动最终都被历史的车轮辗作了尘土这一社会历史必然。《狂人日记》中的赵贵翁等人,《孤独者》中的杜师长,《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药》中的康大叔,《孔乙已》中的丁举人„„ 一个个活生生的权贵者形象将先生的反封建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正如先生自已所说:“在中国医好几个人的躯体也无多大益处,更重要的是医治国民贫弱的灵魂”。鲁迅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形象告诉我们,中国是一个封建势力根深蒂固的国家,被压迫的群众几乎普遍受到了封建思想的毒害,几乎普遍地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了权贵者们的操纵。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面光辉灿烂的旗帜,通过塑造一个个权贵者们的阶级属性——势力嚣张的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他们是决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的,正因如此,他们对社会中下层群众如阿Q、孔乙已、华小栓们极尽欺骗愚弄之能事,并且使得其中的一部分成了他们施行统治,愚弄毒害人民的工具,这些权贵者们随历史潮流而动,一有机会就要显示其无比嚣张的气焰。实际上,连他们自已也不知道,他们的行为,实际上起了一种逆向激发作用,最终将他们送上了历史的断头台。鲁迅先生通过权贵形象的塑造,引起了“疗救”的充分注意,明确地引导人们认识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的答案,最终推动了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的社会历史进程,加速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知识分子和农民作为鲁迅作品中的两类主要的人物形象,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国民性,鲁迅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主要表现了他"哀其不兴"的态度,他的农民题材小说更多地表现了他"怒其不争"的思想,更集中地表现出鲁迅作为一个启蒙主义思想家的特点。 鲁迅农民题材的小说成功地塑造出了一批落后农民的艺术形象,他将中国人的生存状况直接归纳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

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在《孔乙己》里,有恶意嘲弄孔乙己的短衫顾客;在《阿Q正传》中,别人欺侮阿Q,阿Q则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福》中,鲁镇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剧当作有趣的故事来欣赏„„所有这一切,让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这是一个多么冷酷无情的世界!这是怎样一种扭曲的人生!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爱他们,但希望他们觉悟,希望他们能够自立、自主、自强,挺起腰杆来做人,争取自己幸福的未来。生存状况,是鲁迅小说的一个重要内容。

除了社会底层的人物形象之外,鲁迅还塑造了一些刚刚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这些知识分子有进步的要求,有改善社会的良好愿望,有对人、对己的真诚的感情,真诚的爱,但当时的社会却不能容忍他们。他们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者,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追随者,更是封建制度的破坏者和反抗者。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他们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一心想求得功名,充满旧式文人的酸腐气味;《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他们具有现代的意识、进步的思想和改革的要求,也曾有过为自己理想而奋斗的辉煌历史,但他们的反抗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他们的灵魂已经完全腐朽,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满肚子男盗女娼,或是封建道德的卫道士、假道学,或是不学无术的文人垃圾、文人败类。鲁迅同情这些知识分子,就是同情中国社会,关心中华民族的命运,因为在当时的社会,只有这些知识分子还在为社会的进步而挣扎、奋斗。鲁迅希望大家通过他们失败的故事,看到他们的悲剧既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也是他们自己缺乏"韧性"精神和斗争策略的结果。

鲁迅笔下的人物形象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是从他对人、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对人的内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画带来的。鲁迅笔下的人物让人有一种“发现的喜悦”,我们能在普通的画面和普通的人物身上,注意到平时注意不到的特征,觉察到平时觉察不到的人物的心理活动,使人物具有了愈久愈醇的特征。鲁迅先生以其冷峻的沉思揭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疮疤并予以疗救,最经推动了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的社会历史进程,加速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鲁迅《狂人日记》分析人物形象(四)
果戈理与鲁迅《狂人日记》的差异性比较

  果戈理,俄国19世纪前半叶最优秀的讽刺作家、讽刺文学流派的开拓者、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狂人日记》影响了我国鲁迅、张天翼、叶圣陶、老舍,以及蒋子龙、高晓声、张贤亮等作家。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白话小说,其在体式和构思上明显受到果戈理同名小说的启发。

  果戈理与鲁迅《狂人日记》一直是学者研究的热点,近五年(2007年以来)研究的文章不下百篇,相当一部分文章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回顾学者的研究成果,多从时代背景、故事情节、人物特征、以狗喻人、最后的呐喊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本文对果戈理与鲁迅《狂人日记》的差异性进行比较。
  狂人产生的轨迹差异
  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塑造的狂人形象,是沙皇时期一个部级机关的一个九等书记员,他总是做着升官发财、飞黄腾达的黄粱美梦。他炫耀自己,脱离现实,把自己当成贵族,当成上等人。他每天怀着讨好、巴结的心态给部长削鹅毛笔,幻想着有一天会出现奇迹——部长的千金小姐向他求婚。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在这种残酷现实生活的迫害下,他终于变成了“狂人”,被送进疯人院。在小说的结尾,狂人发出了悲哀的呼救声:“妈呀!救救你可怜的孩子吧!”小说主人公因幻想升官发财之黄粱美梦得不到实现而发狂,发狂之后更加哀叹自己因地位低微而得不到上等人享受的益处,可以说他是执迷不悟而愈走愈远,发狂发到极致,万般无奈地向妈妈发出呼唤。
  鲁迅《狂人日记》通过小说主人公十三篇病中日记,描写患病时的心理活动。开始写一群围观者奇怪的眼色及交头接耳的议论使他感到极度恐惧,接着便怀疑为他把脉看病的医生与他哥哥都是串通一气要吃他的刽子手。他认为,封建的仁义道德文化和历史本质都是吃人;现实中的人们都是吃人者与被吃者,而家庭就是一个吃人的场所,自己便曾吃过自己的妹妹。他认为 “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最后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喊。鲁迅笔下的狂人因周围人的迫害导致极度恐惧而发狂,发狂后,对于家庭及自己,对环境及现实,对文化及历史作了最清醒的认识,对未来作了最热切的憧憬。他愈挫愈勇,不再恐惧,满怀着勇气与迫害他的人们展开劝说,企图为改变吃人的现实而努力,成为“天下独醉,唯我独醒”的警世者和忧患者,呼唤天下从关爱下一代做起,重树不吃人的新人,重建不吃人的新世界。小说通过一个被迫害者的自述,深刻地揭露和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封建礼教叛逆者“狂人”的形象,号召人们起来推翻人吃人的旧制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著名的彻底反封建的新文学作品。
  “大小”的差异
  果戈理的《狂人日记》以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对俄国官僚等级制度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鞭笞,但这种揭露不是针对整个专制农奴制度,他在揭露讽刺官僚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时,对小人物只是一般性的揶揄;果戈理笔下的狂人是一个怯懦、卑微、猥琐,只关心自我,求做奴隶而不得的小人物,遭受社会的排挤和爱情上的重挫,一步一步走向疯狂;果戈理用这个小人物(小官吏),展示了俄国官僚的腐朽、虚伪、丑恶的生活;虽然这个小人物对于不公正的专制制度憎恨,对于虚伪的上司厌恶,但他没有勇气去勇敢、大胆地揭露,最后只能无奈、无计、无法、无助地向妈妈发出祈求温情的庇护的哀鸣。
  鲁迅的《狂人日记》以悲剧贯穿始终,荡气回肠,无情地揭露了中国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毒害,矛头直指整个“吃人的”黑暗社会;鲁迅笔下的狂人是一个“真正的猛士”,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狂人”,他是那个时代的先觉者,由于他超越时代的见解难以被民众所接受,所以他说的话才被视为疯语;他具有社会学家的思想,是一个真理的预言者,他认真地思考或者说研究了他所处的社会,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千年的历史便是一场人肉筵席,得出了“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之结论。
  批判国民性的角度差异
  果戈理的《狂人日记》从社会批判的角度批判了当时国民的劣根,揭露了俄国社会地位和金钱至上的腐朽制度。作者通过狂人的内心独白,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农奴制度下俄国社会比比皆是的不公正现象和丑恶人性;用“含泪的笑”设计了狂人与狗通信的荒诞情节,借助狗的眼睛展现社会的弱肉强食和等级制度:“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被将军和侍从霸占去了,有时找到一点点可怜值钱的东西,满以为唾手可得,但立刻又为将军、侍从官门抢走。”
  鲁迅的《狂人日记》从文化批判的角度批判了当时国民的劣根,深刻剖析和批判了被统治阶级改造过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格。作者在小说前用文言写成了序言,这个文言象征着被统治阶级改造过的儒家文化,在沉睡、麻木、盲从的“大众”维护下,这种文化就像一座空气稀薄的牢笼,让一切新思想、新文化窒息;小说是狂人用白话写成的日记,剖析了在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压制下,当时国人麻木、冷漠、自大的病态国民性,如母亲、哥哥、陈五、赵贵翁等,他们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与我——狂人形成鲜明的对比,狂人反思中国千年历史,悟出了“吃人”的本质,并且清楚地认识到“吃人的人”就在他的身边,是他的亲人、朋友、左右邻舍。《狂人日记》的启蒙思想,表现在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对麻木愚昧的国民性的批判,以及对将来的坚定信念和热烈希望。
  “狗”的差异
  在果戈理和鲁迅的《狂人日记》中,都采用以狗喻人的手法,但两位大师笔下的“狗”有所不同。
  果戈理《狂人日记》的狗,是一只哈巴狗,是奴才狗,他媚态可掬、献媚取宠、恃宠而骄、奴性十足、得意忘形,有学者比喻为封建帮闲。作者给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美琪,可以和人一样讲话、通信,具有人的特性,认为“狗是特别机灵的东西,它什么事都能注意到,它能注意人的一切举止言行”。并强调“狗是聪明的家伙,他们懂得一切政治关系”。从狗的视角揭示俄国官场的黑暗腐朽。
  鲁迅《狂人日记》的狗,是一只藏獒,具有狗和狼的双重本性,是走狗,他嗜血成性、青面獠牙、狼狈为奸、诡秘怪异,有学者比喻为封建帮凶。[1]作者笔下“赵家的狗”不仅狗仗人势,还会“吃人”,成了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礼仪的帮凶和牺牲品。   讽刺的差异
  果戈理《狂人日记》的讽刺是幽默与讽刺,主格调是浸满泪水的嘲讽中饱含忧郁,开始可笑,后来可悲,是“含泪的笑”,在笑中无情地将等级社会鞭挞。小说一开始感觉是幽默与讽刺,作者用调侃的方式,在狗的信件中将官僚们的腐败与丑恶暴露无遗;随后,小说主人公在现实与理想的折磨下,变成狂人,令人怜悯,作者以一种嬉笑怒骂的笔调,刻画了处于俄国官僚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形象,并从他的心理感受、社会交往来揭示社会的黑暗腐败,以达到批判现实的目的。
  鲁迅《狂人日记》的讽刺,是犀利的、坚决的、挑战的,具有“怒发冲冠”的义愤。
  使命差异
  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忠于心理写实而不刻意教育功能。果戈理说:“事实上,说教并不是我的责任。艺术本身无须说教就有教益。我的责任是用生动的形象,而不是用议论来说明事物。我应当展示生活的真相,而不应当评论生活……”[2]果戈理笔下的狂人是由于地位卑微、贫困无助而无法适应等级森严、上下泾渭分明不平等的社会矛盾,小人物在命运、爱情的理想与现实中深受折磨屈辱的冷酷事实。狂人疯狂的行动隐含着善良的愿望,其非理性的行动里蕴含着理性的内核。作者忠于心理写实,作品流畅着的浪漫色彩让人相信他并没有宏大的野心去教育国民,狂人“要不是为着职务高贵,我早就辞职不干了”,“我是一位贵族呐,我会步步高升的”。作者最后向母亲发出求救的呼声,只是一种哀鸣。
  鲁迅的《狂人日记》身负社会使命而立意教育国民。作者反映的是社会病患和国民悲剧,揭示了封建传统从肉体到精神都“吃人”的主题,把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上升为小说的主要矛盾。作者通过作品来揭露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弊害,剑指整个千年封建社会的中国所积淀下来的恶性弊端。作者笔下的狂人轻松自在,呈现出天真浪漫主义色彩,认为他自己是被吃者,同样也参与吃人。作者最后“救救孩子”的呐喊,惊天动地,呼吁整个社会行动起来,冲破封建礼教,拯救下一代青年。《狂人日记》是鲁迅在经历了沉默与思索之后的第一声呐喊,其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他多年来的愤怒、怨恨、不满、焦虑,以及希望、企求等各种复杂的情绪,也必然地体现了他多年来对中国历史的深思和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是一篇彻底的反封建的“宣言”,也是作者此后全部创作的“总序言”。 小说发表时,正值“五四”运动前夜。由于辛亥革命的半途而废,革命的一些基本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反而暴露得更加明显了。广大的农民依然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封建阶级依然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特别是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使社会的各种矛盾更加复杂尖锐。在这种形势下,鲁迅以他锐敏的思想和犀利的笔锋,对封建制度及其上层建筑表示了彻底的反抗。小说《狂人日记》是投向封建礼教的一颗重磅炸弹,也是向世人提供的一副清醒剂。
  月亮的差异
  果戈理和鲁迅在《狂人日记》中都写到了月亮,月亮成为一个特殊的意象,有着深刻的内在寓意,但两个月亮存在显著的差异。
  果戈理《狂人日记》中的月亮是“瘸腿的箍桶匠制作的”,“是一个娇弱的球体”,“只住着一些鼻子”,“当我想到月亮是非常柔软脆弱的时候,心里就烦乱不安起来”,而且“地球要坐到月亮上了”。作者的笔下,月亮成为污秽的载体,是一个不为人所熟知的“月亮”,遥不可及。
  鲁迅《狂人日记》中的月亮是狂人的“吉祥物”,是一个极为关键的意象,每到“很好的月光”,“天气是好,月色也很亮了”,狂人就会爽快和大胆;“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作者想表达的是社会有天无日,人们不得不盼望月光;月光的出现,意味着狂人的觉醒,是狂人战斗力量的精神来源。
  狂人产生的背景差异
  果戈理生活时期的俄国(19世纪前期),政治上为封建专制,经济上为农奴制,两个社会桎梏严重阻碍着社会的发展。1812年俄国爆发了抵抗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沙皇利用卫国战争的胜利成果,成为“欧洲霸主”,并结成反动的“神圣同盟”,残酷镇压民族民主运动,人民重新沦为奴隶,社会不满情绪日益高涨,于1812年12月14日,爆发了十二月党人起义,起义被血腥镇压,俄国充满黑暗,严酷的社会现实,为果戈理创作《狂人日记》提供了背景和素材,创作了奇特的“狂人”形象 。
  20世纪初,中国人民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两千多年封建统治和封建礼仪根深蒂固。在苏联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五四”运动,鲁迅先生的《 狂人日记》在此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了,小说对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揭露控诉了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表现了人民潜藏的愤患情绪,这既是时代赋予中国新文学的历史使命,也和鲁迅亲身经历密切相关。这是一篇给吃人的封建社会以猛烈而彻底批判的作品,宣告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新文学的诞生。[3]
  鲁讯高度评价了果戈理在俄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他赞赏果戈理的“以描写社会人生之黑暗”、“以不可见之泪痕悲色,振其邦人”。鲁迅的《狂人日记》学习借鉴了果戈理同名小说的体裁、形式,经过创新发展,写出了具有中国社会历史特色的、具有民族性和独创性的传世杰作。
  参考文献:
  [1]王一枚.鲁迅与果戈理《狂人日记》之比较[J].科教文汇,2006(3):95-96.
  [2]曹靖华.俄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202.
  [3]徐家荣.不同国度的两部《狂人日记》[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79(2):34-38.
  作者简介:
  李宇辉(1972— ),女,辽宁黑山人,硕士,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俄罗斯文学、中俄比较、俄语教学。

鲁迅《狂人日记》分析人物形象(五)
浅析《狂人日记》的叙事艺术

  摘 要: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体小说,鲁迅突破传统写作模式,以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对束缚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的封建制度进行猛烈的抨击,展现出其小说独特的叙事艺术。本文从叙事角度出发,分别从叙事结构、叙述视角及叙述者形象三个方面深层挖掘《狂人日记》的叙事艺术。

  关键词: 《狂人日记》 二元对立 叙事视角 叙事艺术
  《狂人日记》是鲁迅“五四”时期创作的短篇小说,这一时期正是中国文学从旧文学到新文学的转变期,是文学与文体的大解放时代。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部白话文小说,它在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作者突破传统写作语言、体裁及叙事模式,以独特的叙述手法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进行猛烈的抨击,体现出鲁迅小说创作“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的特点,展现了其小说所特有的叙事艺术及独特魅力。
  一、独特的叙事结构——“二元对立模式”
  鲁迅的小说创作,从语言风格来看,文体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征,从形态结构来看,他的小说很多有着相同的一面,主要表现为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叙述结构通常被看做是整部叙事文作品的主干,这种二元对立的模式,贯穿于《狂人日记》全篇,形成作品的主体框架。
  (一)“狂人/常人”的二元对立模式
  《狂人日记》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开篇文言小序,为读者提供写作背景,解释狂人日记由何而来;二是作为正文的“狂人”写的日记,作者将文言文与白话文巧妙地结合。通过文言小序和白话正文的叙述,清晰地划分出“狂人/常人”的二元对立模式。
  文言小序中的“余”与“哥哥”为正常人一类,而昆之弟由于“迫害狂”症被划分在狂人一类,由此,文章叙事结构的“狂人/常人”二元对立模式得以成立,在此模式中,相对于常人,则更侧重于狂人之狂的部分,透过常人的眼看狂人病中所写日记,“余”为常人一类,将日记“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①(以下关于作品的引文均见此书),构成文章的正文。
  “余”将狂人错杂无伦次的话语集结成文章,再一次印证狂人之狂的一面,将狂人之狂与常人之清醒同时表达,把“狂人/常人”的二元对立模式推向了“疯狂/清醒”的二元对立,此时狂人之狂在病理学上具有狂人特点,相对于正常人的清醒而存在。
  (二)“人/兽”的二元对立模式
  狂人的十三篇白话文日记构成小说正文,虽长短不一,却清晰地将世界分成“人与兽”两个部分,作者借狂人展开“人/兽”的二元对立叙述。
  “我”即狂人,这时“我”真实存在,有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我”虽是大哥与村里人眼中的疯子,却和他们同属“人”的范畴;“赵家的狗、‘海乙那’、狮子、兔子”等在“兽”的世界,正是“人”与“兽”这两个世界共同构成“吃人”的社会。兽是吃人的,“赵家的狗”看我两眼;“蒸鱼”张着嘴,“同那一伙想吃人的人一样”;人也吃人,哥哥吃人、陈老五吃人、在这个社会人人都想吃人,此时“人”与“兽”都是“吃人”的,这个世界被“吃人”的欲望所笼罩,兽吃人在腐蚀人的肉体,人吃人则是在消解人性,这便构成了“人/兽”的二元对立。
  “我”虽是病理学上的狂人,却是“一个外貌发狂,内心清醒的特定的人物形象”,“有一副十分清醒的头脑”。②此时的清醒在于狂人透过“人吃人”的现象,看到中国四千年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这种制度透过仁义道德的约束对人自然本性的扼杀从而达到“吃人”的目的,此刻狂人是清醒的,而封建愚民们则古板地接受封建礼教的打磨,他们是疯狂的。因而“人/兽”的二元对立被赋予了两层涵义,一层是“自然人”与“兽”的对立,另一层是“清醒的狂人”与“有兽性的人”之间的对立,将“人/兽”的二元对立推向“清醒/疯狂”的二元对立中,将“常人”之疯狂与“狂人”之清醒刻画得淋漓尽致,让我们不得不感叹鲁迅小说创作功力之高深。
  二、独特的叙事视角——内聚焦型
  视角是叙述者与叙事文中事件相对应的位置和状态。事件终是通过一定的“视角”而展现的,因此选对叙述视角对把握文章起到了统领性作用。
  《狂人日记》整篇文章都以内聚焦型叙事视角进行叙述。文言小序的“余”,与白话正文中狂人“我”,都是“故事中的主人公或重要人物,故事中所发生的一切事件,都是通过‘我’来进行聚焦的。这种人物与叙述焦点重合,使人物既是聚焦者,又是聚焦对象,这样,叙述者便可把人物内心真实思想以及感觉和情感毫无保留地传达给读者,把人物所知道的一切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③鲁迅用这种内聚焦型叙事视角刻画人物与故事,处处体现独到的见解与想法。
  (一)文言体小序中的内聚焦型叙事视角
  文言小序中,作者以“余”作为叙述主体展开叙述,通过“余”交代了狂人病症、现状、日记由来及撮录成篇的目的,为读者提供了文章产生的背景及主要信息,避免作者对人物事件主观干涉,为下文狂人日记的叙事打下了基础。正是作者这种巧妙安排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对“记中语误,一字不易”,甚至连书名都是“本人愈后所题,不复改也”,此时“余”作为转述人存在,最大限度地呈现“狂人”发病期间的一切信息和内心活动,“余”虽是叙事聚焦点却和读者一样是旁观者,与日记主体内容产生距离,为读者留有较大的想象空间。
  (二)白话体正文中的内聚焦型叙事视角
  正文部分由日记体白话文构成,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两大创新。白话文的运用,是中国文学从旧到新的转变的最好印证;日记体体裁的应用,也是中国小说体裁的一大创新。全文由狂人的十三篇日记集结而成,以狂人“我”这种第一人称内聚焦型视角展开叙事,日记即狂人内心独白的书写,“我”是这场独白的主人公。
  “这些‘不著日月’的日记,各篇虽然只是‘略具联系’,没有完整的情节,所记的也多是一些场面和思想活动的片断,但就在这些‘略具联系’的场面和人物思想活动中,真实地描写了狂人独特的心灵。”④   透过“我”的视角,看到赵家狗的眼光,陈老五家蒸鱼张开的嘴,满本都写着“吃人”的书及“吃人”的佃户、哥哥等人的眼光,透过狂人之口,描绘了一个可怕的“吃人”世界和一个受了惊吓的狂人躯体。以狂人的见闻为切入点,透过狂人“疯话乱语”尖锐地抨击落后封建礼教,发掘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及封建“仁义道德”对人性的束缚。这里的“吃人”不是对肉体的损害,而是对心灵的腐蚀,这种封建落后的势力的顽固可怕,使鲁迅感到深深的悲哀和心痛。以“我”独白式的话语叙述,拉近了读者与主人公的距离,使读者走进了人物的内心,感受了这个令人窒息的社会。
  三、独特的叙述者形象——外叙述者与内叙述者
  叙事作品中,叙述者作为主体而存在,是作品的“声音和讲话者”,与叙述视角共同构成完整叙述。读者往往通过叙述者形象把握作品的整体内涵,因此,对于叙述者性质的理解就尤为重要,能帮助读者深入探究作品内容的丰富性和思想的深刻性。
  根据叙述者叙述的文本层次的不同,可将叙述者分为外叙述者和内叙述者。《狂人日记》中,鲁迅同时运用这两种类型的叙述者,文言小序中的外叙述者“余”和白话体正文中的内叙述者“我”,通过叙述时以大故事包含小故事的手法,表达对中国几千年黑暗的封建制度的忧愤这一深刻主题。外、内这两个叙述者共同构成小说不同的叙述层次。
  (一)第一叙述层次——外叙述者
  外叙述者要叙述的是包容整个作品叙事。在《狂人日记》文言体小序中的“余”即外叙述者,这整段小序就是所谓的“大故事”,它处在叙事的第一层次。
  在外叙述者“余”的“导读”下,由“余”的眼光看向“狂人”的世界,而“余”是客观地将狂人的身份、病症等加以说明,并未将自己的叙述言语及主观情感渗入“狂人”的世界,此时“余”是作为统领全文的大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而存在的,参与故事进程,却不等同于作者,因而也不参与有关“狂人”故事的内容,因此,“余”是叙述的第一层次,讲述的是叙事文本的第一层故事。
  (二)第二叙述层次——内叙述者
  内叙述者相对于外叙述者来说,叙述的是包容整个作品叙述故事中的故事,《狂人日记》的白话正文中的“我”即是“内叙述者”,处在第二叙述层次,叙述的是“大故事”中所包含的“小故事”。
  正文中“我”就是“狂人”,整个内容所展现的都是“我”眼中的世界。“我”在讲故事,将这个“吃人”的世界记录下来,“我”本身不具有附加意义,我虽有“迫害症”却在每日的疯癫中看到这个社会存在的“吃人”的危险,我的“疯言疯语”道出了封建社会压抑人性的丑恶本质。作为内叙述者的“我”虽是作为整个小故事的主人公而存在的,却不参与整个叙事故事的进程,始终在叙述的第二层次。
  作者对两种叙述者形象的同时运用,为整部小说划分了叙述层次,使文章结构紧凑,叙述井井有条,故事中又见故事,给作者的阅读以独特的审美体验。
  四、结语
  《狂人日记》这部中国现代新文学的奠基之作,将矛头直指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制度,透过“狂人”的主观感受,揭示封建礼教对人心灵的腐蚀及人性的压抑,鲁迅以他思想的深刻性、表现手法的丰富性和独特娴熟的叙事技巧,“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使《狂人日记》成为中国文学发展史中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
  注释:
  ①鲁迅.呐喊·彷徨[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12:6.
  ②屈正平.论鲁迅小说中人物[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1.
  ③李明.鲁迅自我小说研究[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5:223.
  ④屈正平.论鲁迅小说中人物[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10.
  参考文献:
  [1]屈正平.论鲁迅小说中人物[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
  [2]李明.鲁迅自我小说研究[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5.
  [3]鲁迅.呐喊·彷徨[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12.
  [4]靳新来.“人”与“兽”纠葛的世界——鲁迅《狂人日记》新论[J].文学评论,2007(6).
  (作者系新疆师范大学2012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tuijian300798/

推荐访问:鲁迅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狂人日记中的人物形象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