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王叔文之党坐谪官者,凡十年不量移”阅读答案及翻译

来源:阅读答案 时间:2016-05-01 11:14:58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阅读答案】

第一篇:《2013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联考(一)语文试卷》

2013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联考(一)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 1至 5页,第Ⅱ卷6至10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案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花冠(guān) 塞(sè)车 龋(qǔ)齿 莺飞草长(zhǎng) ....

B.包扎(zhā) 冗(rǒng)长 商埠(bù) 刚愎(bì)自用 ....

C.拎包(līn) 一瞥(piē) 细菌(jūn) 风靡(mǐ)一时 ....

D.揩油(kāi) 削(xiāo)价 电荷(hè) 徇(xùn)私枉法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烦躁 皈依 拌脚石 委曲求全

B.雾霾 按钮 明信片 张皇失措

C.筹划 作秀 兰花指 剑拔驽张

D.奚落 气慨 综合征 以逸待劳

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多年以后,我们也依然会记得高中三年的美好时光, 我们终将分离。

(2)欣赏是一种处世的哲学,在你得到欣赏的同时,千万别_______你对别人的赞赏,因

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欣赏,共同进步。

(3)香溪是王昭君的故乡。是清澈如玉的香溪河水的滋润,才使得昭君有了倾国倾城之貌和 的心灵。

A.即使 吝惜 秀外慧中 B.即使 吝啬 冰清玉洁

C.虽然 吝惜 冰清玉洁 D.虽然 吝啬 秀外慧中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此次赛事看点颇多,上届冠军得主丹麦选手佛罗斯特有可能在决赛中与印尼老将苏吉亚相遇,他们将上演一场争夺冠亚军的好戏。

B.问责制是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并建立问责制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

C.6月份以来,楼市趋于活跃,投资投机性需求卷土重来,限购、停贷等措施短期内将对不合理的购房需求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对市场的“恐慌心理”有积极作用。

D.滨海新区几大高新技术产业群已初具规模,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企业大部分竞争力不够强大,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契诃夫是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为世界三大小说巨匠之一,其作品有《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羊脂球》《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B.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明清传奇,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元杂剧最高艺术成就的代表。

C.中国现代派诗人中戴望舒因成名作《雨巷》获得“雨巷诗人”称号,杰出诗人徐志摩代表作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等。

D.先秦诸子散文长于论说,如《孟子》《庄子》《荀子》等;先秦历史散文则长于叙事,如《左传》《国语》《战国策》等。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从文化自觉到哲学自觉

当前,文化自觉的树立正在极大推进着我们的社会发展,其结果将改变当今中国的文化形象。这里的文化自觉首先指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是自身文化意识的提升,也是社会大众对文化发展的迫切要求。思想上的认同并不等同于行动上的一致。只有当充分认识到文化认同的重要性,并努力从行动上体现文化认同,才能达到真正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更是要指思想上的自觉,是我们在思想上真正形成对自身文化性质的理解,特别是对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转型过程中的不同文化形态的认识,最后构建我们自身文化的特殊性和普遍性。

这里的特殊性是指,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已经体现为当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如何在当今世界文化格局中体现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文化的时代效应。这里的普遍性是指,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必须得到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的理解,因此,这样的特殊性就必须以具有普遍意义的表达形式加以体现。只有在能够为世界各国文化理解和交流的基础上,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进入“自在自为”的阶段。然而,要做到文化的这种自觉,我们必须抓住文化的核心和精髓,这就是时代的哲学思想。确立文化自觉的关键,应当做到整个民族在哲学上的自觉。

中华民族富有哲学思维的传统,中华文化蕴涵深邃的哲学思想。无论是《论语》、《道德经》还是《中庸》、《大学》,这些代表着中华民族智慧的论著都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哲学

思维特征,这种特征表现为思想行动以个人认识为前提,观念形成以经验活动为前提。虽然中国哲学学科的自觉意识产生于西方哲学传入之后,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却始终是哲学式的。中国人的思维特征和智慧特点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对应:个人认识活动是以在身边所发生的事情为根据和出发点的,因此,中国人的思维具有经验归纳的特征;而经验活动本身又是为了更好地认识整体和全局,所以,中国人的思维又具有抽象普遍的意义。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并非出自自觉意识,而是对前人长期生活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对中国传统思想表达的提炼升华。虽然我们一再强调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但这种强调却是建立在我们理解了不同于我们思维方式的西方哲学的基础之上,是我们通过不同哲学之间比较的结果。哲学思维方式的差异给我们带来了对自身哲学的重新认识,甚至对自身哲学思维方式的重新定位。正是在这种思想背景中,我们开始形成对自身思维方式的自觉。

从文化的自觉到哲学的自觉,这体现了我们对自身文化的更深层理解,是我们对自身文化的负责态度。从更广泛的当今世界文化的视野看,能够做到哲学自觉,才会使我们的文化自觉变成具有普遍意义的行动,才会使我们自身的文化特征得到广泛的认同和理解。

6.下列关于“文化自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自觉是自觉用中国文化推动我们的社会发展,改变当今中国的文化现象。

B.文化自觉是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对自身文化有强烈认同和体现,更是真正理解自身文化性质并构建其特殊性和普遍性的思想自觉。

C.文化自觉是中国文化认识到了文化认同的重要性,社会大众对文化发展也有了迫切的要求。

D.文化自觉是指在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转型期,我们认识到世界上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形态,中华文化也应该自觉转型。

7.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的结果,这是中国文化特殊性,中国文化的时代效应决定于怎样在当今的世界文化格局中体现这种特殊性。

B.具有特殊性的中国文化能用有普遍意义的表达形式加以体现,能够得到世界各国文化的理解并实现交流,中国文化才具有了普遍性,才能真正进入“自在自为”的阶段。

C.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始终是哲学式的,西方哲学传入之前,中国哲学学科的自觉意识就产生了。

D.具有抽象普遍意义的中国人的思维特征表现为思想行动以个人认识为前提、观念形成

以经验活动为前提,并非出自哲学自觉。

8.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

A.抓住时代的哲学思想,也就是抓住时代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做到整个民族在哲学上的

自觉,才能真正确立文化自觉。【《柳宗元》“王叔文之党坐谪官者,凡十年不量移”阅读答案及翻译】

B.因为我们理解了不同于我们思维方式的西方哲学,重新认识自身的哲学,并重新定位自身的哲学思维,所以我们已开始从文化自觉走向哲学自觉。

C.中国人的思维特征和智慧特点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的对应,这样就决定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要优于西方人的哲学思维方式。

D.只有做到了哲学自觉,才能使我们的文化自觉变成具有普遍意义的行动,才会使我们自己的文化特征得到广泛的认同和理解,在当今世界文化转型期构建自身的文化特性。

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柳宗元

王叔文之党坐谪官者,凡十年不量移,执政有怜其才欲渐进之者,悉召至京师。谏官.争言其不可,上与武元衡亦恶之。三月,乙酉,皆以为远州刺史,官虽进而地益远。永州司马柳宗元为柳州刺史,朗州司马刘禹锡为播州刺史。宗元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万无母子俱往理。”欲请于朝,愿以柳易播。会中丞裴度亦为禹锡言曰:“禹锡诚有罪,.

然母老,与其子为死别,良可伤!”上曰:“为人子尤当自谨,勿贻亲忧,此则禹锡重可责也。”度曰:“陛下方侍太后,恐禹锡在所宜矜。”上良久,乃曰:“朕所言,以责为人子者耳,..然不欲伤其亲心。”退,谓左右曰:“裴度爱我终切。”明日,改禹锡连州刺史。

宗元善为文,尝作《梓人传》,以为:“梓人①不执斧斤刀锯之技,专以寻引②、规矩、..

绳墨度群木之材,视栋宇之制,相高深、圆方、短长之宜,指麾众工,各趋其事,不胜任者.

退之。大厦既成,则独名其功,受禄三倍。亦犹相天下者,立纲纪、整法度,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能者进之,不能者退之,万国既理,而谈者独称伊、傅、周、召③,其百执事之勤劳不得纪焉。或者不知体要,炫能矜名,亲小劳,侵众官,听听④于府庭,.

而遗其大者远者,是不知相道者也。”

又作《种树郭橐驼传》曰:“橐驼之所种,无不生且茂者。或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凡木之性,其根欲舒,其土欲故,既植之,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臵也若弃,则其天全而性得矣。它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为政亦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之。旦暮吏来,聚民而令之,促其耕获,督其蚕织,吾小人辍饔

飧以劳吏之不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凡病且怠,职此故也。”此其文之有理者也。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梓人:木匠。 ②寻引:长尺 ③伊、傅、周、召:指当时的宰相伊尹、傅说、周公、召公。④听听:争辩的样子。

9.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叔文之党坐谪官者 坐: 因„„获罪 .

B.恐禹锡在所宜矜 矜: 怜悯 .

C.专以寻引、规矩、绳墨度群木之材 规矩: 方尺 ..

D.其根欲舒,其土欲故 故: 旧的 .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欲请于朝,愿以柳易播 B.以责为人子者耳 ..

乃设九宾礼于庭 古之学者必有师 ..

C.此则禹锡重可责也 D.指麾众工,各趋其事 ..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则或咎其欲出者 ..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是柳宗元讽刺执政者“理事不当”的一组是

①能者进之,不能者退之 ②亲小劳,侵众官 ③促其耕获,督其蚕织 ④是不知相道者也 ⑤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⑥梓人不执斧斤刀锯之技,专以寻引、规矩、绳墨度群木之材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宗元、刘禹锡都是因为王叔文党祸受牵连而被贬谪,其实他们都很冤枉。

B.文中通过梓人的故事,生动形象阐明了做宰相的人要宏观上把握局面,要懂得选贤任能,不必事必躬亲。

C.柳宗元善于用寓言或借事喻理的文章表达为政治世的道理,其中郭橐驼就是用种树的理论阐述为官之道。

D.御史中丞裴度在刘禹锡任职这件事上对皇上进行劝谏,皇上认为他忠心可鉴。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

四、(21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禹锡诚有罪,然母老,与其子为死别,良可伤(3分)

(2)大厦既成,则独名其功,受禄三倍(2分)

(3)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3分)

14.阅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作答。(8分)

曲江二首(其一)① 杜甫

第二篇:《假期作业(四)》

高一语文假期检测(四)

第I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渐染/间或 料理/撂地摊 谙熟/河清海晏 ......

B.禅让/擅长 华诞/龙涎香 嗫嚅/涅而不缁 ......C.涤荡/嫡传 径直/脖颈儿 和煦/蓄谋已久 ......D.拓销/唾沫 褒贬/细胞核 芟夷/潸然泪下 ......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昨天,利用春晚排练的 ,谭晶来到北京万达国际影城,陪同北京光爱学校的近百名留守儿童,一起观看了电影《全城高考》。

②法新社报道,以色列国防部长巴拉克今天在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 地承认了几天前以军对叙利亚目标的空袭。

③细菌总是 脆弱的肌体,黑客总是攻击有漏洞的系统,所以防范于未然远胜于亡羊补牢。 A.间歇 隐晦 侵蚀 B.间隙 隐讳 侵袭 C.间隙 隐晦 侵蚀 D.间歇 隐讳 侵袭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经过细致的摸查暗访,焦作警方彻底捣毁了生产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的“黑窝点”, 了大量的生产原料和上千件成品。

②近日,有日本媒体曝出自民党新总裁安倍晋三与日本最大的黑社会组织——山口组有 ,同时还刊登了安倍与山口组成员一起拍摄的照片。

③如今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人都忙里偷闲,选择养宠物来 生活,因此养宠物正在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 A.扣压 瓜葛 调节 B.扣押 纠葛 调节 C.扣压 纠葛 调剂 D.扣押 瓜葛 调剂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资料表明,气温骤降或突然由温暖的环境来到寒冷的环境,往往会诱发冠心病、脑中风等心

脑血管疾病发作。

B.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交规,对闯黄灯、开车打电话等行为严厉进行处罚, 被称为 “史

上最严的交规”。 C.“速生鸡”事件发生后,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对贮藏鸡肉产品的冷库进行全面摸排,并将发现

的问题产品立即就地封存。

D.京广高铁已经全线贯通,北京至广州最快不到8小时,比目前京广铁路上最快的普速客车时

间缩短了一倍多。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扩大“先看病后付费”、“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施行新修订的《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一系列新政的出台,真是大快人心。 ....

B.“腹黑毒舌”、“你摊上事了”、伴舞抢镜哥„„吐槽春晚的众多热门话题不绝如缕,“刷着微....博看春晚,边看边吐槽”,渐成新潮流。【《柳宗元》“王叔文之党坐谪官者,凡十年不量移”阅读答案及翻译】

C.岳阳楼景区借助文化发展旅游,春节期间费尽心机推出了游客背《岳阳楼记》免费登岳阳楼....的做法,赢得了普遍的叫好声。

D.各地积极响应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召,自觉抵制“舌尖上的浪费”,吃饭打包、杜绝剩饭的“光盘行动”在官民中蔚然成风。 ....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

陈 翔

所谓志愿精神,是指一种自愿、无偿地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志愿精神是当代全球社会推崇的重要价值理念,它是体现一个民族精神风貌、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在一些国家,志愿精神是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精髓,是个人对生命价值、人类社会积极态度的彰显。因此,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基本内容的志愿精神是全世界所追求的美好的、崇高的文化精神,是一种以无私助人为价值取向的生命价值观,它对社会进步、文明创造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在封建时代,志愿精神有其时代的社会价值内容和价值特征,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志愿精神演化成为一种高尚理念和价值奉献。志愿精神的培育过程必然是公民对志愿精神所体现的价值理念的认同过程,是对志愿精神内涵的认知、评价、选择、实践的动态开发和深化过程,进而落实、推进和成型,最终内化为社会成员的一种稳定的思想意识和价值标准。

当代中国,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精英,他们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和塑造的关键年龄阶段,处于社会责任和完整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是社会未来主流意识形态的承载者,是志愿精神传承及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的志愿精神,自然要遵循价值观形成的固有规律,经由价值认同环节来完成培育重任。价值认同的过程,是大学生塑造自身志愿精神和价值观念的必由路径,也是改造思想、统一意识的重要途径。志愿精神的培育需要对志愿精神内涵的认知、态度和情感等进行不断内化,即从价值观层面去认知、评价、选择。

探索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方法,不仅能引导大学生提高个人思想道德水平,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构建和谐校园,更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

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首先是对志愿精神的认知,其核心方法是对志愿精神的宣教,在大学生思想上渗透,使他们获得情感上的尊重、实践中的荣誉体验,进而形成稳定的德性需求和志愿伦理规范的思想品德。大学生要准确把握志愿精神的科学内涵,要了解怎样的公民行为体现了志愿精神,要明白志愿精神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及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是对志愿精神的情感认同,在认知的基础上,对志愿精神形成肯定、喜爱及积极参与等态度,这些情感体验,是满足人们自身的“友爱、归属与尊重”的心理与情感需要。

大学生的志愿精神不能仅仅停留在认知和情感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行动上,形成行动认同。只有通过认知、情感和深入行动三方面,大学生的志愿精神才能有效地内化成稳定的公益伦理。特别是在志愿服务实践中,志愿精神的传播和志愿价值的体现,会进一步促进和推动大学生志愿活动的榜样效应和志愿精神的传承发展,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志愿精神践行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为带动全社会的志愿风气和未来社会的良好道德秩序做出有益的、积极的贡献。

(选自《光明日报》2013年2月16日,有改动)

假期作业(四)—1

6.下列关于“志愿精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柳宗元》“王叔文之党坐谪官者,凡十年不量移”阅读答案及翻译】

A.志愿精神是体现民族精神风貌、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是一个国家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精髓。

B.志愿精神是美好、崇高的文化精神,体现的是无私助人的生命价值观,在推动社会前进、促进文明创造等方面作用重大。

C.志愿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的社会价值内容和价值特征也不相同,在我国现阶段演化成为一种高尚理念和价值奉献。

D.志愿精神可以培育,通过培育使公民认同志愿精神的价值理念,并最终内化为社会成员的一种稳定的思想意识和价值标准。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方法的一项是

A.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构建和谐校园,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在大学生中宣教志愿精神,在思想上渗透,使他们在情感上和实践中有所获得,形成稳定的思想品德。

C.使大学生在情感上认同志愿精神,形成肯定、喜爱、积极参与等情感体验,以满足自身的心理与情感需要。

D.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形成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行动认同,使大学生以实际行动落实志愿精神。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在青年群体中处于精英地位,他们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

B.大学生承载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志愿服务实践中应真正成为志愿精神践行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C.培育大学生的志愿精神要遵循价值观形成的固有规律,不断内化志愿精神内涵的认知、态度和情感。

D.大学生志愿活动的榜样效应和志愿精神的传承发展,带动了全社会的志愿风气和未来社会的良好道德秩序。

木之材,视栋宇之制,相高深、圆方、短长之宜,指麾众工,各趋其事,不胜任者退之。大厦既成,.

则独名其功,受禄三倍。亦犹相天下者,立纲纪、整法度,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

其业,能者进之,不能者退之,万国既理,而谈者独称伊、傅、周、召,其百执事之勤劳不得纪焉。.或者不知体要,炫能矜名,亲小劳,侵众官,听听于府庭,而遗其大者远者,是不知相道者也。” 又作《种树郭橐驼传》曰:“橐驼之所种,无不生且茂者。或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凡木之性,其根欲舒,其土欲故,既植之,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全而性得矣。它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为政亦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之。旦暮吏来,聚民而令之,促其耕获,督其蚕织,吾小人辍饔飧以劳吏之不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凡病且怠,职此故也。”此其文之有理者也。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梓人:木匠。 ②寻引:长尺 ③伊、傅、周、召:指当时的宰相伊尹、傅说、周公、召公。④听听:争辩的样子。 9.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叔文之党坐谪官者 坐: 因„„获罪 .B.恐禹锡在所宜矜 矜: 怜悯 .C.专以寻引、规矩、绳墨度群木之材 规矩: 方尺 .. D.其根欲舒,其土欲故 故: 旧的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欲请于朝,愿以柳易播 B.以责为人子者耳 ..乃设九宾礼于庭 古之学者必有师 ..C.此则禹锡重可责也 D.指麾众工,各趋其事 ..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则或咎其欲出者 ..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是柳宗元讽刺执政者“理事不当”的一组是

①能者进之,不能者退之 ②亲小劳,侵众官 ③促其耕获,督其蚕织 ④是不知相道者也 ⑤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⑥梓人不执斧斤刀锯之技,专以寻引、规矩、绳墨度群木之材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宗元、刘禹锡都是因为王叔文党祸受牵连而被贬谪,其实他们都很冤枉。

B.文中通过梓人的故事,生动形象阐明了做宰相的人要宏观上把握局面,要懂得选贤任能,不必事必躬亲。 C.柳宗元善于用寓言或借事喻理的文章表达为政治世的道理,其中郭橐驼就是用种树的理论阐述为官之道。

D.御史中丞裴度在刘禹锡任职这件事上对皇上进行劝谏,皇上认为他忠心可鉴。

三、(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柳宗元

王叔文之党坐谪官者,凡十年不量移,执政有怜其才欲渐进之者,悉召至京师。谏官争言其不.

可,上与武元衡亦恶之。三月,乙酉,皆以为远州刺史,官虽进而地益远。永州司马柳宗元为柳州刺史,朗州司马刘禹锡为播州刺史。宗元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万无母子俱往理。”欲请于朝,愿以柳易播。会中丞裴度亦为禹锡言曰:“禹锡诚有罪,然母老,与其子为死别,良可伤!”.上曰:“为人子尤当自谨,勿贻亲忧,此则禹锡重可责也。”度曰:“陛下方侍太后,恐禹锡在所宜矜。”.上良久,乃曰:“朕所言,以责为人子者耳,然不欲伤其亲心。”退,谓左右曰:“裴度爱我终切。”.明日,改禹锡连州刺史。

①②

宗元善为文,尝作《梓人传》,以为:“梓人不执斧斤刀锯之技,专以寻引、规矩、绳墨度群..

假期作业(四)—2【《柳宗元》“王叔文之党坐谪官者,凡十年不量移”阅读答案及翻译】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

四、(21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禹锡诚有罪,然母老,与其子为死别,良可伤(3分)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4分) (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3分)

14.阅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作答。(8分)

五、语言运用。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概括性语句。(5分)

父子俩乘着一艘小船行驶在水面上,突然风浪大作,小船就像海面上的一片树叶,眼看就要翻了。儿子惊慌失措,这时,父亲发话了:“快往船舱里灌水。”当船舱里的水位达到一定程度时,奇迹出现了,小船不再摇晃。

某农村妇女在丈夫去世后独自拉扯着几个子女。她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好,还必须超负荷干活,虽然人很显老,但身体健康。她没有时间生病,也不能生病。而正是这种负荷让她坚定而健康地活着。

行船如此,生命也如此。 。

17.请参照下句,仍以“父母的爱”领起,仿写两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要求句子结构相似,字数大体相当。(6分)

父母的爱是一种本能,他们无怨无悔地为我们付出,直到我们再也听不到他们的呼吸; ; 。 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

曲江二首(其一) 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 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 何用浮名绊此身。

注:①这首诗作于乾元元年(758)。曲江:河名,在陕西西安市东南郊,唐朝时候是游赏的好地方。②经眼:从眼前经过。③翡翠:翡翠鸟。④麒麟:石麒麟墓饰。 (1)首联主要意象是什么?写的是何时之景?(4分)

(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4分)

15、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1分)

(1) _____ ,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2) 遥想公瑾当年, ,雄姿英发。 (3)谈笑间, ,___________。 (4)人生如梦, 。 (5)舞榭歌台, 。

(6) , ,人道寄奴曾住。 (7)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____________。

沿着民歌往回走

范晓波

①曾经有很长一段时期,我接受不了中国民歌。这主要因为民歌大多是吟咏爱情的,而在我看来中国民歌里的爱情太土了,它们似乎只属于五六十年代的年轻人。我喜欢的是欧美和俄罗斯的经典爱情歌曲,以及国内的少数流行音乐。但是在我经历了一些爱情以后,在我对爱情的看法趋向本质后,我发现还是中国民歌更能感动我一些,让我发生这种变化的,正好是它们的音乐元素中那些很土的部分。

②一个很有意思的语言现象:中国民歌中对恋人的称呼永远是“哥哥”或“妹妹”,不管是西北还是西南民歌均是如此;并且,歌词是也极少出现“爱”字,和爱来爱去的流行歌曲大异其趣。这大概同农耕社会爱情的含蓄与羞涩有关。对于生活在强调沟通能力的信息时代的人来说,羞涩作为一种心理气质绝不是黄金。但当满大街的女孩都在大喊“……请你快点把门打开,我想和你谈恋爱!”(歌曲《叮咚》)时,羞涩就显得有些珍贵了。我的一位年长的同事说,他恋爱时如果能悄悄摸一下“阿妹”的辫梢,都会激动得几乎晕倒。这就是羞涩的力量,我们现在即便彻夜逗留在情人的芳唇上都不一定会晕眩了。

③兄妹相称还凸显了爱情的另一种形态——亲情。有人说,流行歌曲和电视上的肥皂剧里之所以“爱”字泛滥,主要是由于现实中真爱以及相爱的能力的流失,越缺什么越要谈什么。这么说似乎过了点,但爱情的时尚化、数字化的确使它越来越像肯德基店里价格不一的可乐,用水龙头控制

假期作业(四)—3

配方和流量,可口,但不一定可心。泡沫爱情的流行美化了“哥”、“妹”在我心里的感觉。融入了亲情的爱情其实比所有浪漫之情都更纯粹。一个男人要背叛称自己为“甜心”的女孩也许是容易的,但要背叛那个柔柔地叫自己“哥”的人则十分困难。

④中国民歌最能打动人心的地方在于它表现了地老天荒的守候。《敖包相会》、《草原之夜》、《走西口》、《赶牲灵》、《在那遥远的地方》等等莫不如此。那是落后的生产力和通讯造就的纯朴,这种纯朴又造就了用一生去等一个人的神话。我以前不知道西北的爷们儿为什么要舍下心上人赶着骡马..走西口,而且一去就是数度春秋;当我在一个荒芜的春天,站在延安郊外的高坡亲眼目睹了陕北只生长贫瘠苍茫的荒塬时,我懂得了民歌里面的爱情为什么会那么浓烈和坚贞。我无比热爱的一首无比热爱滚烫的脸庞上那两行比一个无望的下午还漫长的热泪、针线穿过新鞋底时从指端蔓延到心尖的颤抖;无比热爱掩饰在方言里的爱的细腻与坚韧:“你若是我的哥哥哟,招一招的那个手;哎呀你不是我的哥哥哟,走你的那个路……”

⑤我们很幸运生在了一个手机、越洋电话和网络空前普及的年代,不必在想对远方的姑娘抒情时慨叹“没有邮递员来传情”;高效交通让人跑得比心还快,一日千里,甚至一日数万里。思念的长度和浓度却因此遭到了削弱。我不能说现代科技破坏了爱情的经典性,但实事求是地说,和当下那种上午在广州说想你,下午就飞到北京见面的爱情相比,我更倾心民歌里的约会,更倾心那个站在黄昏的岔路口等了许多年仍痴心不改的西北姑娘。

⑥民歌所特有的大量农耕和游牧文明的意象为许多怀旧的心提供了温暖的居所:羊群、马匹、马头琴、红棉袄、蓝蓝的天……它们重现了风吹草低、月光无垠的纯美景象,那是生活的原生态,爱情的原生态。我多么羡慕那个坐在草地上陪着马头琴默默哭泣的年轻男子,那时他的马在远处月...光粼粼的河湾饮水,风掀动他额前的黑发,“劈啪”作响的篝火升上夜空时映亮了一张伤情的脸。我甚至喜欢陕北风味的红棉袄,它穿在漂亮妹姝的身上,把她的脸衬得更漂亮和健康,还有一种喜洋...洋暖洋洋的感觉。它不可能在都市大街上闪亮登场,却是黄土地上永久的流行色。还有“妹妹”的长辫子,它是民歌中最灵动的细节,不矫饰,不病态,在我的心理地图上,它几乎成了通往纯洁的...

路标。在中性化的短发风靡街头的城里,和一个留着乌黑长辫子的姑娘恋爱,成了一个具有幻想气质的理想。

⑦深入到那些散发着泥土味的中国民歌,我常常有种幻觉,似乎一下子回到了那个水草丰美的久远年代:那时生活简朴,但爱情如酒。我们在阳光下劳作,坐在月光与草地之间弹琴说爱,因为一个婉约的眼神脸红半天,为了等一个人,甘愿忍受一生孤独……

18.请分别概括对中国民歌作者认为“我接受不了”和“更能感动我”的原因。(4分) 19.中国民歌“它们的音乐元素中那些很土的部分”指哪些方面的内容?请分条列举。(3分)

20.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画线句的含义。(4分)

(1)羞涩就显得有些珍贵了。(2分)

(2)爱情的时尚化、数字化的确使它越来越像肯德基店里价格不一的可乐,用水龙头控制配方

和流量,可口,但不一定可心。(2分)

21.请赏析第4自然段画线句。(4分)

七、(12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控”,指极度喜欢某东西的人,喜欢的对象冠在“控”字之前,如包包控、大叔控等。它基本的解释和“癖”相似,表示某种嗜好,所以“控”是有些贬义的。现在,大家把某人喜欢某一事物,迷恋到了一种境界也称为“某某控”,并不含贬义。时下“控”这个字特别流行,无论喜欢宏大的还是细微的,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可以说是“某某控”。

对这种意味深长的社会现象,你是怎样理解的?请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 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高一语文假期检测(四)答案

一、1.D

假期作业(四)—4

2.C(①间隙:空隙。名词。间歇:动作、变化等每隔一定时间停止一会儿。动词。②隐晦:意思不明显。形容词。隐讳:有所顾忌而隐瞒不说。动词。③侵蚀:逐渐侵害使变坏;暗中一点一点地侵占<财物>。侵袭:侵入并袭击。)

3.D(扣压:把文件、意见等扣留下来不办理。扣押:拘留;扣留。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纠纷。瓜葛:比喻辗转相连的社会关系,也泛指两件事情互相牵连的关系。调剂:把多和少、忙和闲等加以适当的调整。调节: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

4.C(A.成分赘余,删去“发作”;B.语序不当,应为“进行严厉处罚”;D.不合逻辑,表降低、减少不能用倍数。)

5.D(A项“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B项“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应该用“不绝于耳”。C项“费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含贬义。D项“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 二、(9分,每小题3分)6.A 7.A 8.C 三、

9.C(规矩:圆规曲尺)

10.B(A.于:向 ; 在。 B.都是助词 „„的人C.表判断,是、就是;表承接,就。

D.人称代词;指示代词。)

11.B(②③⑤句是讽刺;④是批评为相者,没有指出他们做法如何。①⑥是正确的做法) 12.A(文中并未指出是否冤枉。) 四、(21分)

13.(1)刘禹锡确实有罪,但是他的母亲年事已高,与自己的儿子去作永别,实在使人哀伤 (3分:关键词“诚”“然”“良”;大意通顺)

(2)秦朝统治者来不及哀叹自己,而后代的人为他们哀叹,后代的人为他们哀叹却不以他们为借鉴,也会使后代的人又为后代的人哀叹。

(4分:关键词: “不暇” “自哀”; “唉”“鉴”)

(3)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土地天天削减,月月割让,以致于走向灭亡。 (3分:关键词“为…所”“积威”“趋”)

14.(1) 飞花(答出“飞花”或 “飞花”和“风”给满分,只答出“花”或“风”不给分)

暮春 (只答“春”不给分)(共4分)

(2)① 以小见大,以景物写人事。②承上启下,为下文直抒胸臆,寄寓感慨做铺垫。

③练字:巢 卧 ④ 以实写虚 以动写静

(手法1分,解析2分,如写“对偶”最高给2分;写对一角度并赏析即可得满分) 答案提示:① 此联实写景,虚写时世,②以小见大。诗人“且看欲尽花经眼”,目光随着那“风飘万点”在移动:落到江上,就看见原来住人的小堂如今却巢着翡翠──翡翠鸟筑起了窝,何等荒凉;落到苑边,就看见原来雄踞高冢之前的石雕墓饰麒麟倒卧在地,不胜寂寞。经过安史之【《柳宗元》“王叔文之党坐谪官者,凡十年不量移”阅读答案及翻译】

假期作业(四)—5

乱,曲江往日的盛况远没有恢复;③承上启下,为下文直抒胸臆,寄寓感慨做铺垫。 15.略。 五、

16、示例:负重的生命或许更有韧性,更为健康。

适当地让生命负重,可使之更顽强,更具活力。

(“负重”或“加压”1分,对生命的意义、作用、价值1分,语句通顺1分。)

17、示例:父母的爱是一种坚持,他们自始至终地教我们做人,直到我们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背影;父母的爱是一种奉献,他们无声无息地为我们引路,直到我们再也挽不到他们的手臂。

(构成排比2分;能对领起句所作的判断作出合理而生动的解说,每句2分。) 六、 18.(4分)

(1)“接受不了”的原因:①民歌大多吟咏爱情(1分),②民歌里的爱情对当代青年来说已经过时(或落伍)了(1分)。(意思对即可。答“太土”不得分)

(2)“更能接受”的原因:①认识了爱情的本质(1分),②民歌的本真(或纯真、质朴)(1分)。(意思对即可。答“音乐元素中那些很土的部分”不得分) 19.(3分)

①浓厚的地域(地方)色彩。②羞涩地表达爱情。③爱情中融入亲情。④地老天荒的守候。 ⑤有农耕和游牧文明色彩的意象。(答出其中三点得3分) 20.(4分)

(1) ①“羞涩”是指中国民歌吟咏爱情时是以含蓄方式传达出真情。(1分)②说明对爱情的

含蓄表达比直白更能激动人心。(1分)

(2)①运用了比喻的方法,将泡沫爱情喻为可乐。(1分)②“爱”字泛滥的爱情简单而苍白,

不如民歌中融入亲情的爱情动人(或“纯粹”)。(1分)

21.(4分)手法上:(1)运用四个“无比热爱”的排比句,充分渲染了画面的感染力,表达出民歌

中爱情的浓烈和坚贞。

(2) “比一个无望的下午还漫长” 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热泪涌流之长、等待时间之久; (3)引用民歌的歌词,表达了对爱的呼唤。

(4)以“针线穿过新鞋底时从指端蔓延到心尖的颤抖”的细节描写,表女子内心的思念之强烈。

(任选其中两种并简析得2分)

内容上:表现了民歌中爱情的浓烈和坚贞及作者对这种爱情的感动和赞美。(2分) 七、

22.(60分)参考2012年山东卷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基础等级 E

(1)符合题意(2)内容充实,中心明确(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4)符合文体要求

第三篇:《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2013届高三毕业班联考(一)语文》

2013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联考(一)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 1至 5页,第Ⅱ卷6至10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案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花冠(guān) 塞(sè)车 龋(qǔ)齿 莺飞草长(zhǎng) ....

B.包扎(zhā) 冗(rǒng)长 商埠(bù) 刚愎(bì)自用 ....【《柳宗元》“王叔文之党坐谪官者,凡十年不量移”阅读答案及翻译】

C.拎包(līn) 一瞥(piē) 细菌(jūn) 风靡(mǐ)一时 ....

D.揩油(kāi) 削(xiāo)价 电荷(hè) 徇(xùn)私枉法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烦躁 皈依 拌脚石 委曲求全

B.雾霾 按钮 明信片 张皇失措

C.筹划 作秀 兰花指 剑拔驽张

D.奚落 气慨 综合征 以逸待劳

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多年以后,我们也依然会记得高中三年的美好时光, 我们终将分离。

(2)欣赏是一种处世的哲学,在你得到欣赏的同时,千万别_______你对别人的赞赏,因为

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欣赏,共同进步。

(3)香溪是王昭君的故乡。是清澈如玉的香溪河水的滋润,才使得昭君有了倾国倾城之貌和 的心灵。

A.即使 吝惜 秀外慧中 B.即使 吝啬 冰清玉洁

C.虽然 吝惜 冰清玉洁 D.虽然 吝啬 秀外慧中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此次赛事看点颇多,上届冠军得主丹麦选手佛罗斯特有可能在决赛中与印尼老将苏吉亚相遇,他们将上演一场争夺冠亚军的好戏。

B.问责制是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并建立问责制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

C.6月份以来,楼市趋于活跃,投资投机性需求卷土重来,限购、停贷等措施短期内将对不合理的购房需求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对市场的“恐慌心理”有积极作用。

D.滨海新区几大高新技术产业群已初具规模,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企业大部分竞争力不够强大,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契诃夫是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为世界三大小说巨匠之一,其作品有《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羊脂球》《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B.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明清传奇,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元杂剧最高艺术成就的代表。

C.中国现代派诗人中戴望舒因成名作《雨巷》获得“雨巷诗人”称号,杰出诗人徐志摩代表作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等。

D.先秦诸子散文长于论说,如《孟子》《庄子》《荀子》等;先秦历史散文则长于叙事,如《左传》《国语》《战国策》等。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从文化自觉到哲学自觉

当前,文化自觉的树立正在极大推进着我们的社会发展,其结果将改变当今中国的文化

形象。这里的文化自觉首先指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是自身文化意识的提升,也是社会大众对文化发展的迫切要求。思想上的认同并不等同于行动上的一致。只有当充分认识到文化认同的重要性,并努力从行动上体现文化认同,才能达到真正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更是要指思想上的自觉,是我们在思想上真正形成对自身文化性质的理解,特别是对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转型过程中的不同文化形态的认识,最后构建我们自身文化的特殊性和普遍性。

这里的特殊性是指,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已经体现为当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

方式,因此,如何在当今世界文化格局中体现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文化的时代效应。这里的普遍性是指,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必须得到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的理解,因此,这样的特殊性就必须以具有普遍意义的表达形式加以体现。只有在能够为世界各国文化理解和交流的基础上,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进入“自在自为”的阶段。然而,要做到文化的这种自觉,我们必须抓住文化的核心和精髓,这就是时代的哲学思想。确立文化自觉的关键,应当做到整个民族在哲学上的自觉。

中华民族富有哲学思维的传统,中华文化蕴涵深邃的哲学思想。无论是《论语》、《道德经》还是《中庸》、《大学》,这些代表着中华民族智慧的论著都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哲学思

维特征,这种特征表现为思想行动以个人认识为前提,观念形成以经验活动为前提。虽然中国哲学学科的自觉意识产生于西方哲学传入之后,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却始终是哲学式的。中国人的思维特征和智慧特点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对应:个人认识活动是以在身边所发生的事情为根据和出发点的,因此,中国人的思维具有经验归纳的特征;而经验活动本身又是为了更好地认识整体和全局,所以,中国人的思维又具有抽象普遍的意义。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并非出自自觉意识,而是对前人长期生活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对中国传统思想表达的提炼升华。虽然我们一再强调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但这种强调却是建立在我们理解了不同于我们思维方式的西方哲学的基础之上,是我们通过不同哲学之间比较的结果。哲学思维方式的差异给我们带来了对自身哲学的重新认识,甚至对自身哲学思维方式的重新定位。正是在这种思想背景中,我们开始形成对自身思维方式的自觉。

从文化的自觉到哲学的自觉,这体现了我们对自身文化的更深层理解,是我们对自身文化的负责态度。从更广泛的当今世界文化的视野看,能够做到哲学自觉,才会使我们的文化自觉变成具有普遍意义的行动,才会使我们自身的文化特征得到广泛的认同和理解。

6.下列关于“文化自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自觉是自觉用中国文化推动我们的社会发展,改变当今中国的文化现象。

B.文化自觉是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对自身文化有强烈认同和体现,更是真正理解自身文化性质并构建其特殊性和普遍性的思想自觉。

C.文化自觉是中国文化认识到了文化认同的重要性,社会大众对文化发展也有了迫切的要求。

D.文化自觉是指在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转型期,我们认识到世界上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形态,中华文化也应该自觉转型。

7.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的结果,这是中国文化特殊性,中国文化的时代效应决定于怎样在当今的世界文化格局中体现这种特殊性。

B.具有特殊性的中国文化能用有普遍意义的表达形式加以体现,能够得到世界各国文化的理解并实现交流,中国文化才具有了普遍性,才能真正进入“自在自为”的阶段。

C.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始终是哲学式的,西方哲学传入之前,中国哲学学科的自觉意识就产生了。

D.具有抽象普遍意义的中国人的思维特征表现为思想行动以个人认识为前提、观念形成以经验活动为前提,并非出自哲学自觉。

8.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

A.抓住时代的哲学思想,也就是抓住时代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做到整个民族在哲学上的自

觉,才能真正确立文化自觉。

B.因为我们理解了不同于我们思维方式的西方哲学,重新认识自身的哲学,并重新定位自身的哲学思维,所以我们已开始从文化自觉走向哲学自觉。

C.中国人的思维特征和智慧特点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的对应,这样就决定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要优于西方人的哲学思维方式。

D.只有做到了哲学自觉,才能使我们的文化自觉变成具有普遍意义的行动,才会使我们自己的文化特征得到广泛的认同和理解,在当今世界文化转型期构建自身的文化特性。

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柳宗元

王叔文之党坐谪官者,凡十年不量移,执政有怜其才欲渐进之者,悉召至京师。谏官争.

言其不可,上与武元衡亦恶之。三月,乙酉,皆以为远州刺史,官虽进而地益远。永州司马柳宗元为柳州刺史,朗州司马刘禹锡为播州刺史。宗元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万无母子俱往理。”欲请于朝,愿以柳易播。会中丞裴度亦为禹锡言曰:“禹锡诚有罪,然母.

老,与其子为死别,良可伤!”上曰:“为人子尤当自谨,勿贻亲忧,此则禹锡重可责也。”度曰:“陛下方侍太后,恐禹锡在所宜矜。”上良久,乃曰:“朕所言,以责为人子者耳,然不欲..

伤其亲心。”退,谓左右曰:“裴度爱我终切。”明日,改禹锡连州刺史。

宗元善为文,尝作《梓人传》,以为:“梓人不执斧斤刀锯之技,专以寻引、规矩、绳..

墨度群木之材,视栋宇之制,相高深、圆方、短长之宜,指麾众工,各趋其事,不胜任者退.

之。大厦既成,则独名其功,受禄三倍。亦犹相天下者,立纲纪、整法度,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能者进之,不能者退之,万国既理,而谈者独称伊、傅、周、召,其百执事之勤劳不得纪焉。或者不知体要,炫能矜名,亲小劳,侵众官,听听于府庭,.

而遗其大者远者,是不知相道者也。”

又作《种树郭橐驼传》曰:“橐驼之所种,无不生且茂者。或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凡木之性,其根欲舒,其土欲故,既植之,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

其臵也若弃,则其天全而性得矣。它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为政亦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之。旦暮吏来,聚民而令之,促其耕获,督其蚕织,吾小人辍饔飧

以劳吏之不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凡病且怠,职此故也。”此其文之有理者也。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梓人:木匠。 ②寻引:长尺 ③伊、傅、周、召:指当时的宰相伊尹、傅说、周公、召公。④听听:争辩的样子。 ③④①②

9.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叔文之党坐谪官者 坐: 因„„获罪 .

B.恐禹锡在所宜矜 矜: 怜悯 .

C.专以寻引、规矩、绳墨度群木之材 规矩: 方尺 ..

D.其根欲舒,其土欲故 故: 旧的 .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欲请于朝,愿以柳易播 B.以责为人子者耳 ..

乃设九宾礼于庭 古之学者必有师 ..

C.此则禹锡重可责也 D.指麾众工,各趋其事 ..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则或咎其欲出者 ..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是柳宗元讽刺执政者“理事不当”的一组是

①能者进之,不能者退之 ②亲小劳,侵众官 ③促其耕获,督其蚕织 ④是不知相道者也 ⑤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⑥梓人不执斧斤刀锯之技,专以寻引、规矩、绳墨度群木之材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宗元、刘禹锡都是因为王叔文党祸受牵连而被贬谪,其实他们都很冤枉。

B.文中通过梓人的故事,生动形象阐明了做宰相的人要宏观上把握局面,要懂得选贤任能,不必事必躬亲。

C.柳宗元善于用寓言或借事喻理的文章表达为政治世的道理,其中郭橐驼就是用种树的理论阐述为官之道。

D.御史中丞裴度在刘禹锡任职这件事上对皇上进行劝谏,皇上认为他忠心可鉴。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

四、(21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禹锡诚有罪,然母老,与其子为死别,良可伤(3分)

(2)大厦既成,则独名其功,受禄三倍(2分)

(3)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3分)

14.阅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作答。(8分)

曲江二首(其一) 杜甫 ①

第四篇:《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同步练习:第6单元 种树郭橐驼传]》

第四单元 赏析示例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橐驼(tuó) 窥伺(cì) ..病偻(lǚ) 移徙(xǐ) ..B.寿且孳(zī) 其莳也(shì) ..伛偻(yǔlǚ) 佝偻(gōulóu) ....C.蕃盛(fán) 长人者(zhǎng) ..勖尔植(xù) 缫而绪(zāo) ..D.辍飧饔(sūn) 传其事(chuán) ..鸡豚(tún) 因舍其名(shě) ..

【答案】 B(A.伺sì;C.缫sāo;D.传zhuàn) 2.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A.号之曰(称) 名我固当(恰当) ..硕茂(硕大) 早实以蕃(茂盛) ..B.移之官理(治理) 长人者(治理) ..烦其令(让人厌烦) 若甚怜焉(怜爱) ..C.而卒以祸(带来灾祸) 促尔耕(你) ..勖尔植(勉励) 早缫而绪(丝的头绪) ..D.字而幼孩(养育) 遂而鸡豚(成,指喂大) ..故病且怠(生病) 以为官戒(鉴戒) ..

【答案】 C(A.蕃:多;B.烦:繁多,使„„多;D.病:穷困) 3.下列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A.且硕茂,早实以蕃 .B.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C.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D.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E.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

【答案】 E(目的连词,来。A.连词,而、又;B.介词,用,把;C.介词,把;D.介词,拿,凭)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然.A.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亦有类乎若是,则与吾业者其.B.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C.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因.D.因击沛公于坐.

【答案】 B(副词,大概、恐怕;A.①然而;②这样;C.①帮助定语后置的助词;②„„的样子,词尾;D.①于是,连词;②趁机,介词)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B.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C.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D.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

E.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

【答案】 C(A.所以同乡人;B.来使尽性发展;D.小民;E.它的果实) 6.下列句子的特殊用法不属于同一类型的一句是( ) A.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B.故不我若也 C.吾又何能为哉

D.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答案】 A(定语后置,其余是宾语前置句) 7.下面对课文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橐驼,不知始何名”,可见主人公是个身份普通、地位低下的小人物。 B.“甚善,名我固当”,“乡人”号之曰“驼”,本是开玩笑,甚至有嘲讽意味,而郭橐驼却欣然接受,表现了其善良、豁达的性格。

C.人们“争迎取养”说明郭橐驼种树技能非凡;“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说明“他植者”的效法仅得皮毛,不得要领。

D.郭橐驼介绍自己种树的经验在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四个“欲”字,概括了树木的本性,也提示了种树的要领。

【答案】 C(此句重点不在“他植者”身上,而是以此衬托郭橐驼种树技术的高明)

8.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郭橐驼的真实姓名难以考知,但因为他弯曲的身子,很像驼骆的样子,所以人们称他为橐驼,他自己也觉得很恰当。

B.郭橐驼种树容易活,早结果实且生长较快,是因为他顺应了树木的天性,做到了“本舒”、“培平”、“土故”、“筑密”

C.为了把“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道理阐述清楚,文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先后从管理的善与不善、种植的当与不当两个方面作了对比。

D.作者用整齐的句式和铺陈夸张的手法把他植者的“管理不善”刻画得十分具体生动,这样写的目的正是为了映照后文的“吏治不善”。

E.本文通过对种树者郭橐驼善种树管树的“养树术”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重要性,并由此推论出“养人”也必须“顺性”,不能“好烦其令”的道理。

【答案】 CD(C.应先种植后管理,D.“夸张”不对) 二、语段精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2题。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9.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其莳也若子 莳:种植 .B.移之官理 理:治理、统治 .C.早缫而绪 而:通“尔”,你 .D.击木而召 木:树 .【答案】 D(梆子)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中加点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

A.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B.旦视而暮抚 ..C.非有能硕茂之也 ..D.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

【答案】 C(例句和C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A.名动,B.名状,D.名动) 11.下面各项中全部描述郭橐驼种树的具体做法的一项是( ) ①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②其本欲舒 ③其培欲平 ④其土欲故 ⑤其筑欲密 ⑥吾不害其长而已 ⑦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 ⑧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⑨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⑩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A.①②③④⑤⑩ C.②③④⑤⑥⑦ 【答案】 B

12.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由郭橐驼自述种树之法,得出“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道理,第二段转入治民之术,揭示了治国安民之道。

B.由这两段文字可以看出,郭橐驼既擅长种树,也精通治民,是一位杰出的人才,可惜埋没于民间。

C.第一段文字对比鲜明,先是种树的当与不当的对比,然后是管理的善与不善对比,把道理阐发得深刻有力。

D.这两段文字通过对话描写,把种树之理引申到治民之理上,“养树”与“养人”两相映衬,亲切自然,使人信服。

【答案】 B(本文是一篇用传记形式写的寓言,郭橐驼并非现实中的人)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

柳宗元

王叔文之党坐谪官者,凡十年不量移,执政有怜其才欲渐进之者,悉召至京师。谏官争.言其不可,上与武元衡亦恶之。三月,乙酉,皆以为远州刺史,官虽进而地益远。永州司马柳宗元为柳州刺史,朗州司马刘禹锡为播州刺史。宗元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万无母子俱往理。”欲请于朝,愿以柳易播。会中丞裴度亦为禹锡言曰:“禹锡诚有罪,然.

B.②③④⑤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⑨

母老,与其子为死别,良可伤!”上曰:“为人子尤当自谨,勿贻亲忧,此则禹锡重可责也。”度曰:“陛下方侍太后,恐禹锡在所宜矜。”上良久,乃曰:“朕所言,以责为人子者耳,..然不欲伤其亲心。”退,谓左右曰:“裴度爱我终切。”明日,改禹锡连州刺史。

宗元善为文,尝作《梓人传》,以为:“梓人不执斧斤刀锯之技,专以寻引、规矩、绳..墨度群木之材,视栋宇之制,相高深、圆方、短长之宜,指麾众工,各趋其事,不胜任者退.之。大厦既成,则独名其功,受禄三倍。亦犹相天下者,立纲纪、整法度,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能者进之,不能者退之,万国既理,而谈者独称伊、傅、周、召,其百执事之勤劳不得纪焉。或者不知体要,炫能矜名,亲小劳,侵众官,听听于府庭,.而遗其大者远者,是不知相道者也。”

又作《种树郭橐驼传》曰:“橐驼之所种,无不生且茂者。„„故病且怠。”此其文之有理者也。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梓人:木匠。 ②寻引:长尺 ③伊、傅、周、召:指当时的宰相伊尹、傅说、周公、召公。④听听:争辩的样子。

1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叔文之党坐谪官者 坐: 因„„获罪 .B.恐禹锡在所宜矜 矜: 怜悯 .C.专以寻引、规矩、绳墨 规矩: 方尺 ..D.其根欲舒,其土欲故 故: 旧的 .【答案】 C(规矩:圆规曲尺)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全是柳宗元讽刺执政者“理事不当”的一组是( ) ①能者进之,不能者退之 ②亲小劳,侵众官 ③促其耕获,督其蚕织 ④是不知相道者也

⑤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⑥梓人不执斧斤刀锯之技,专以寻引、规矩、绳墨度群木之材 A.①②④ C.③④⑥

B.②③⑤ D.②④⑤

【答案】 B(②③⑤句是讽刺;④是批评为相者,没有指出他们做法如何。①⑥是正确的做法)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宗元、刘禹锡都是因为王叔文党祸受牵连而被贬谪,其实他们都很冤枉。 B.文中通过梓人的故事,生动形象阐明了做宰相的人要宏观上把握局面,要懂得选贤任

第五篇:《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同步练习:第6单元 种树郭橐驼传]》

第四单元 赏析示例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橐驼(tuó) 窥伺(cì) ..病偻(lǚ) 移徙(xǐ) ..B.寿且孳(zī) 其莳也(shì) ..伛偻(yǔlǚ) 佝偻(gōulóu) ....C.蕃盛(fán) 长人者(zhǎng) ..勖尔植(xù) 缫而绪(zāo) ..D.辍飧饔(sūn) 传其事(chuán) ..鸡豚(tún) 因舍其名(shě) ..

【答案】 B(A.伺sì;C.缫sāo;D.传zhuàn) 2.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A.号之曰(称) 名我固当(恰当) ..硕茂(硕大) 早实以蕃(茂盛) ..B.移之官理(治理) 长人者(治理) ..烦其令(让人厌烦) 若甚怜焉(怜爱) ..C.而卒以祸(带来灾祸) 促尔耕(你) ..勖尔植(勉励) 早缫而绪(丝的头绪) ..D.字而幼孩(养育) 遂而鸡豚(成,指喂大) ..故病且怠(生病) 以为官戒(鉴戒) ..

【答案】 C(A.蕃:多;B.烦:繁多,使„„多;D.病:穷困) 3.下列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A.且硕茂,早实以蕃 .B.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C.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D.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E.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

【答案】 E(目的连词,来。A.连词,而、又;B.介词,用,把;C.介词,把;D.介词,拿,凭)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然.A.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亦有类乎若是,则与吾业者其.B.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C.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因.D.因击沛公于坐.

【答案】 B(副词,大概、恐怕;A.①然而;②这样;C.①帮助定语后置的助词;②„„的样子,词尾;D.①于是,连词;②趁机,介词)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B.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C.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D.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

E.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

【答案】 C(A.所以同乡人;B.来使尽性发展;D.小民;E.它的果实) 6.下列句子的特殊用法不属于同一类型的一句是( ) A.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B.故不我若也 C.吾又何能为哉

D.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答案】 A(定语后置,其余是宾语前置句) 7.下面对课文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橐驼,不知始何名”,可见主人公是个身份普通、地位低下的小人物。 B.“甚善,名我固当”,“乡人”号之曰“驼”,本是开玩笑,甚至有嘲讽意味,而郭橐驼却欣然接受,表现了其善良、豁达的性格。

C.人们“争迎取养”说明郭橐驼种树技能非凡;“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说明“他植者”的效法仅得皮毛,不得要领。

D.郭橐驼介绍自己种树的经验在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四个“欲”字,概括了树木的本性,也提示了种树的要领。

【答案】 C(此句重点不在“他植者”身上,而是以此衬托郭橐驼种树技术的高明)

8.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郭橐驼的真实姓名难以考知,但因为他弯曲的身子,很像驼骆的样子,所以人们称他为橐驼,他自己也觉得很恰当。

B.郭橐驼种树容易活,早结果实且生长较快,是因为他顺应了树木的天性,做到了“本舒”、“培平”、“土故”、“筑密”

C.为了把“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道理阐述清楚,文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先后从管理的善与不善、种植的当与不当两个方面作了对比。

D.作者用整齐的句式和铺陈夸张的手法把他植者的“管理不善”刻画得十分具体生动,这样写的目的正是为了映照后文的“吏治不善”。

E.本文通过对种树者郭橐驼善种树管树的“养树术”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重要性,并由此推论出“养人”也必须“顺性”,不能“好烦其令”的道理。

【答案】 CD(C.应先种植后管理,D.“夸张”不对) 二、语段精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2题。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9.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其莳也若子 莳:种植 .B.移之官理 理:治理、统治 .C.早缫而绪 而:通“尔”,你 .D.击木而召 木:树 .【答案】 D(梆子)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中加点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

A.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B.旦视而暮抚 ..C.非有能硕茂之也 ..D.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

【答案】 C(例句和C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A.名动,B.名状,D.名动) 11.下面各项中全部描述郭橐驼种树的具体做法的一项是( ) ①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②其本欲舒 ③其培欲平 ④其土欲故 ⑤其筑欲密 ⑥吾不害其长而已 ⑦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 ⑧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⑨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⑩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A.①②③④⑤⑩ C.②③④⑤⑥⑦ 【答案】 B

12.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由郭橐驼自述种树之法,得出“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道理,第二段转入治民之术,揭示了治国安民之道。

B.由这两段文字可以看出,郭橐驼既擅长种树,也精通治民,是一位杰出的人才,可惜埋没于民间。

C.第一段文字对比鲜明,先是种树的当与不当的对比,然后是管理的善与不善对比,把道理阐发得深刻有力。

D.这两段文字通过对话描写,把种树之理引申到治民之理上,“养树”与“养人”两相映衬,亲切自然,使人信服。

【答案】 B(本文是一篇用传记形式写的寓言,郭橐驼并非现实中的人)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

柳宗元

王叔文之党坐谪官者,凡十年不量移,执政有怜其才欲渐进之者,悉召至京师。谏官争.言其不可,上与武元衡亦恶之。三月,乙酉,皆以为远州刺史,官虽进而地益远。永州司马柳宗元为柳州刺史,朗州司马刘禹锡为播州刺史。宗元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万无母子俱往理。”欲请于朝,愿以柳易播。会中丞裴度亦为禹锡言曰:“禹锡诚有罪,然.

B.②③④⑤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⑨

母老,与其子为死别,良可伤!”上曰:“为人子尤当自谨,勿贻亲忧,此则禹锡重可责也。”度曰:“陛下方侍太后,恐禹锡在所宜矜。”上良久,乃曰:“朕所言,以责为人子者耳,..然不欲伤其亲心。”退,谓左右曰:“裴度爱我终切。”明日,改禹锡连州刺史。

宗元善为文,尝作《梓人传》,以为:“梓人不执斧斤刀锯之技,专以寻引、规矩、绳..墨度群木之材,视栋宇之制,相高深、圆方、短长之宜,指麾众工,各趋其事,不胜任者退.之。大厦既成,则独名其功,受禄三倍。亦犹相天下者,立纲纪、整法度,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能者进之,不能者退之,万国既理,而谈者独称伊、傅、周、召,其百执事之勤劳不得纪焉。或者不知体要,炫能矜名,亲小劳,侵众官,听听于府庭,.而遗其大者远者,是不知相道者也。”

又作《种树郭橐驼传》曰:“橐驼之所种,无不生且茂者。„„故病且怠。”此其文之有理者也。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梓人:木匠。 ②寻引:长尺 ③伊、傅、周、召:指当时的宰相伊尹、傅说、周公、召公。④听听:争辩的样子。

1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叔文之党坐谪官者 坐: 因„„获罪 .B.恐禹锡在所宜矜 矜: 怜悯 .C.专以寻引、规矩、绳墨 规矩: 方尺 ..D.其根欲舒,其土欲故 故: 旧的 .【答案】 C(规矩:圆规曲尺)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全是柳宗元讽刺执政者“理事不当”的一组是( ) ①能者进之,不能者退之 ②亲小劳,侵众官 ③促其耕获,督其蚕织 ④是不知相道者也

⑤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⑥梓人不执斧斤刀锯之技,专以寻引、规矩、绳墨度群木之材 A.①②④ C.③④⑥

B.②③⑤ D.②④⑤

【答案】 B(②③⑤句是讽刺;④是批评为相者,没有指出他们做法如何。①⑥是正确的做法)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宗元、刘禹锡都是因为王叔文党祸受牵连而被贬谪,其实他们都很冤枉。 B.文中通过梓人的故事,生动形象阐明了做宰相的人要宏观上把握局面,要懂得选贤任

第六篇:《《资治通鉴|柳宗元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资治通鉴|柳宗元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柳宗元

王叔文之党坐谪官者,凡十年不量移,执政有怜其才欲渐进之者,悉召至京师。谏官争言其不可,上与武元衡亦恶之。三月,乙酉,皆以为远州刺史,官虽进而地益远。永州司马柳宗元为柳州刺史,朗州司马刘禹锡为播州刺史。宗元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万无母子俱往理。”欲请于朝,愿以柳易播。会中丞裴度亦为禹锡言曰:“禹锡诚有罪,然母老,与其子为死别,良可伤!”上曰:“为人子尤当自谨,勿贻亲忧,此则禹锡重可责也。”度曰:“陛下方侍太后,恐禹锡在所宜矜。”上良久,乃曰:“朕所言,以责为人子者耳,然不欲伤其亲心。”退,谓左右曰:“裴度爱我终切。”明日,改禹锡连州刺史。

宗元善为文,尝作《梓人传》,以为:“梓人①不执斧斤刀锯之技,专以寻引②、规矩、绳墨度群木之材,视栋宇之制,相高深、圆方、短长之宜,指麾众工,各趋其事,不胜任者退之。大厦既成,则独名其功,受禄三倍。亦犹相天下者,立纲纪、整法度,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能者进之,不能者退之,万国既理,而谈者独称伊、傅、周、召③,其百执事之勤劳不得纪焉。或者不知体要,炫能矜名,亲小劳,侵众官,听听④于府庭,而遗其大者远者,是不知相道者也。”

又作《种树郭橐驼传》曰:“橐驼之所种,无不生且茂者。或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凡木之性,其根欲舒,其土欲故,既植之,勿动勿虑,去不复顾。【《资治通鉴|柳宗元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资治通鉴|柳宗元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全而性得矣。它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为政亦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之。旦暮吏来,聚民而令之,促其耕获,督其蚕织,吾小人辍饔飧以劳吏之不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凡病且怠,职此故也。”此其文之有理者也。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梓人:木匠。 ②寻引:长尺 ③伊、傅、周、召:指当时的宰相伊尹、傅说、周公、召公。④听听:争辩的样子。

9.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叔文之党坐谪官者 坐: 因……获罪

B.恐禹锡在所宜矜 矜: 怜悯

C.专以寻引、规矩、绳墨度群木之材 规矩: 方尺

D.其根欲舒,其土欲故 故: 旧的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欲请于朝,愿以柳易播 B.以责为人子者耳

乃设九宾礼于庭 古之学者必有师

C.此则禹锡重可责也 D.指麾众工,各趋其事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则或咎其欲出者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是柳宗元讽刺执政者“理事不当”的一组是

①能者进之,不能者退之 ②亲小劳,侵众官 ③促其耕获,督其蚕织

④是不知相道者也 ⑤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⑥梓人不执斧斤刀锯之技,专以寻引、规矩、绳墨度群木之材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C.柳宗元善于用寓言或借事喻理的文章表达为政治世的道理,其中郭橐驼就是用种树的理论阐述为官之道。

D.御史中丞裴度在刘禹锡任职这件事上对皇上进行劝谏,皇上认为他忠心可鉴。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禹锡诚有罪,然母老,与其子为死别,良可伤(3分)

(2)大厦既成,则独名其功,受禄三倍(2分)

(3)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3分)

9.C(规矩:圆规曲尺)

10.B(A.于:向 ; 在。 B.都是助词 ……的人C.表判断,是、就是;表承接,就。

D.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资治通鉴|柳宗元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文章《资治通鉴|柳宗元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出自

12.A(文中并未指出是否冤枉。)

1 本文来自

(3分:关键词“诚”“然”“良”;大意通顺)

(2)一座大型的房屋建成后,唯独以他的名字记载事功,得到的酬金是一般木工的三倍。

(2分:关键词: “既” “名”; 大意通顺)

(3)虽然说是为树木担忧,实际却是将树木当成仇人了,所以,人们种树都不如我。

(3分:关键词“虽”“其实”“不我若”句式;大意通顺)

【文言文参考译文】

王叔文一党中获罪贬官的人们,已经十年没有酌情迁官。有些怜惜他们的才华而打算逐渐提升他们的主持政务的官员,主张将他们全部传召到京城来,谏官们争着陈说这种做法是不适当的,宪宗与武元衡也讨厌他们。三月,乙酉(十四日),宪宗将他们全部任命为偏远各州的刺史,虽然官职提升了,所在地却更加遥远了。永州司马柳宗元出任柳州刺史,朗州司马刘禹锡出任播州刺史。柳宗元说:“播州不是人居留的地方,而刘禹锡的母亲尚在高堂,万万没有让母子二人一同前往的道理。”他打算向朝廷请求,愿意让自己由柳州改任播州。适值御史中丞裴度也为刘禹锡进言说:“刘禹锡诚然有罪,但是他的母亲年事已高,与自己的儿子去作永别,实在使人哀伤!”宪宗说:“作为人子,尤其应该使自己行为谨慎,不要给亲人留下忧患。如此说来,刘属锡也是甚可责难的啊。”裴度说:“陛下正在侍奉太后,恐怕在刘禹锡那里也应予以怜悯。”宪宗过了许久才说:“朕说的话,是只责备作儿子的罢了,但是并不打算使他的母亲伤心。”退下来后,宪宗对周围的人说:“裴度对朕爱得深切啊。”第二天,刘属锡便被改任为连州刺史了。

柳宗元善于撰写文章,曾经作过一篇《梓人传》,讲道:“有一位木匠,不肯去做斧砍锯析这一类手艺活计,却专门用长尺、圆规、方尺、墨斗审度各种木料的用场,检视房屋的规制,观察高度、方圆、长短是否合度,指挥着众多的木工,各自去干自己的活计,对不能将任务承担起来的人们,便将他们辞退。一座大型的房屋建成后,唯独以他的名字记载事功,得到的酬金是一般木工的三倍。这也正像担当天下宰相的人们,设立大纲要领,整饬法令制度,选择天下的人士,使他们的才干与自己的职务相称;让天下的人们居住下来,使他们安心从事自己的职业。提升有能力的人们,屏退没有能力的人们。全国各地得到治理后,谈论起此事的人们唯独赞伊尹、傅说、周公、召公等宰相,对那些各部门专职人员的辛勤劳苦却不能够予以记载。有些宰相不识大体,不得要领,夸耀自己的才能与名望,亲自去做细小的劳务,侵犯百官的职责,在官署中吵嚷地争辩不休,而将重大而长远的方略遗落无存,这是不懂得为相之道。”

柳宗元又曾撰写《种树郭橐驼传》说:“郭橐驼种植的树木,没有不成活、不繁茂的。【《资治通鉴|柳宗元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阅读答案http://

第七篇:《《西门豹治邺》“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西门豹治邺

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长老曰:“苦为河伯娶妇,以故渐贫。”豹问其故,对曰:“邺三老、廷掾常岁赋敛百姓,收取其钱得数百万,用其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与祝巫共分其余钱持归。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云‘是当为河伯妇。’即娉取。洗沐之,为治新缯绮縠衣,闲居斋戒;为治斋宫河上,张缇绛帷,女居其中,为具牛酒饭食,行十余日。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始浮,行数十里乃没。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为河伯取之,以故多持女远逃亡。以故城中益空无人,又困贫,所从来久远矣。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西门豹曰:“至为河伯娶妇时,愿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皆曰:“诺。”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西门豹曰:“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即将女出帷中,来至前。豹视之,顾谓三老,巫祝、父老曰:“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有顷,曰:“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有顷,曰:“弟子何久也?复使一人趣之!”复投一弟子河中。凡投三弟子。西门豹曰:“巫妪、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烦三老为入白之。【《西门豹治邺》“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西门豹治邺》“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复投三老河中。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长老、吏傍观者皆惊恐。西门豹曰:“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欲复使廷掾与豪长者一人入趣之。皆叩头,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西门豹曰:“诺,且留待之须臾。”须臾,豹曰:“廷掾起矣,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邺吏民大惊恐,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

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当其时,民治渠少烦苦,不欲也。豹曰:“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给足富。十二渠经绝驰道,到汉之立,而长吏以为十二渠桥绝驰道相比近不可欲合渠水且至驰道合三渠为一桥邺民人父老不肯听长吏以为西门君所为也贤君之法式不可更也。长吏终听置之。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泽流后世,无绝已时,几可谓非贤大夫哉!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豹往到邺,会长老             会:会集

    B.弟子趣之                     趣:催促            

    C.烦三老为入白之               白:告诉

    D.长吏终听置之                 置:安置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与祝巫共分其余钱持归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B.始浮,行数十里乃没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叩头且破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D.当其时,民治渠少烦苦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7.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而长吏以为/十二渠桥绝驰道/相比近不可/欲合渠水且至驰道合三渠为一桥/邺民人父老不肯听长吏/以为西门君所为也/贤君之法式不可更也

B.而长吏以为十二渠桥绝驰道/相比近/不可/欲合渠水/且至驰道合三渠为一桥/邺民人父老不肯听长吏/以为西门君所为也/贤君之法式不可更也

C.而长吏以为/十二渠桥绝驰道/相比近不可/欲合渠水且至驰道合三渠为一桥/邺民人父老不肯/听长吏/以为西门君所为也/贤君之法式不可更也

D.而长吏以为十二渠桥绝驰道/相比近/不可/欲合渠水/且至驰道/合三渠为一桥/邺民人父老不肯/听长吏以为西门君/所为也/贤君之法式/不可更也

8.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门豹任邺县令,刚到邺县,他就会集地方上德高望重的人,问他们有关老百姓痛苦的事情。

B.西门豹将女巫及弟子等多人投入河中,从此邺县的官吏和老百姓再也不敢提起为河伯娶媳妇的事了。

C.西门豹征发老百姓开挖十二条渠道,把黄河水引来灌溉农田,老百姓都积极响应,建成了泽被后世的水利工程。

D.这篇文章写西门豹治邺,写了他破除迷信和兴修水利两件事,刻画出西门豹有勇有谋,敢作敢为的形象。

9.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1)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3分)                                                                       

(2)须臾,豹曰:“廷掾起矣,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3分)

(3)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4分)

参考答案

5.D   置:放弃

6.A【解析】A两个都是介词,跟,和。B副词,就;副词,却,竟然;C副词,将要;副词,暂且D代词,那;副词,还是。

7. B

8.C“民治渠少烦苦,不欲也。” 老百姓开渠稍微感到有些厌烦劳累,就不大愿意

9.(9分)

(1)这个女子不漂亮,麻烦大巫婆为我到河里去禀报河伯,需要重新找过一个漂亮的女子,迟几天送她去。【《西门豹治邺》“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文章《西门豹治邺》“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出自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119009/

推荐访问:王叔文之党坐谪官者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