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之所记,从汉元至武以绝,则其功也。

来源:阅读答案 时间:2016-06-28 14:41:11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阅读答案】

第一篇:《湖南省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湖南师大附中2014届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默写范围:必修5、《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本试卷共7道大题,21道小题(2道选做题任选1小题)。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翌年(yì) 癸巳(guǐ) 纨绔子弟(kù) 锲而不舍(qì) ....

B.字帖(tiě) .

C.档案(dàng) .

D.汾酒(fén) .别扭(biè) .笑靥(yè) .一曝十寒( pù) .返璞归真(pú) .阖家欢乐(hé) .

振振聋发聩

蓬荜生辉

急流勇进

置若罔闻 数见不鲜( xiān) .高屋建瓴(líng) .惊魂甫定(bǔ) .绿草如茵 鳞次栉比、 竭泽而鱼 光风霁月 俯瞰(k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沏茶 哈蜜瓜 B.幅射 一炷香 C.譬喻 照相机 D.发轫 文绉绉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我认为人最大的悲哀是无聊,患上漠不关心的冷淡症,套上自命不凡的枷锁,在专业、

行业和权力的高位上,掌控庞大的社会资源和机会,却失去重心。那些沉醉在过往,滞在今日,那些对社会问题视而不见、无关痛痒的借口大王,一定被社会唾弃和淘汰。

A.自命不凡 B.沉醉 C.无关痛痒 D.唾弃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别的故都,把历史浓缩到宫殿;而南京,把历史溶解于自

然。 , 。 ,

,大大方方地敞开一派山水,让人去读解中国历史的大课题。

①南京既不铺张也不拥挤②也不存在可以舍弃历史的游玩③在南京,不存在纯粹学术性

的参观④杭州是过于拥挤的沉淀⑤北京是过于铺张的聚集

A.①④⑤②③ B.③②④⑤① C.③②⑤④① D.③②①④⑤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迁之所记,从汉元至武以绝,则其功也。至于采经摭传,分散百家之事,甚多疏略,不如其本,务欲以多闻广载为功,论议浅而不笃。其论术学,则崇黄老而薄《五经》;序货殖,.

则轻仁义而羞贫穷;道游侠,则贱守节面贵俗功。此其大敞伤道,所以遇极刑之咎也。然善

述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诚令迁依《五经》之法言,同

圣人之是非,意亦庶几矣。夫百家之书,犹可法也。若《左氏》《国语》 《世本睦》《战国

策》《楚汉春秋》《太史公书》,今之所以知古,后之所由观前,圣人之耳目也。

《(后汉书·班彪列传》)

司马迁记录的史实,从汉朝开国到汉武帝时终止,这是他的功绩。至于采录、摘取经传,

分别记述百家的事迹,粗疏简略的地方就很多,比不上原本。(他)一心想以见闻广博、记

载全面作为功绩,议论肤浅而不深刻。他评论学术,就推崇黄老之道而轻视《五经》;记述

经济活动,就看轻仁义而以贫穷为耻;称道游侠,就鄙视守节而看重庸俗的事功。这些都是

他的大错误,伤害了儒家的正道,是他遭受极刑处罚的缘由。然而他善于叙述安排事理,言

辞漂亮却不浮华,质朴而不粗野,形式和内容相得益彰,具有优秀史官的才能。如果让司马

迁依据《五经》的思想准则,与圣人的是非相同。料想也就差不多了。诸子百家的书,还是

可以仿效的。如《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太史公书》,(读了之后,)

让今人能够了解古代,后人可以考察前代,是圣人的耳目呀。

(《后汉书·班彪列传》)

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其言秦汉,详矣。至主采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基垒疏略,或有抵牾。亦其涉猎者广

博,贯穿经传,驰骋古今,上下数千载间,斯以勘矣。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

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所蔽也。然自刘向、.

扬雄博极群书一,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

愤书亦信矣迹其所以自伤悼《小雅》巷伯之伦。夫唯《大雅》“既明且哲,能保其身”,难矣.【阅读答案__迁之所记,从汉元至武以绝,则其功也。】

哉!

(《汉书·司马迁传》)

司马迁根据《左氏春秋》《国语》,采用《世本》《战国策》的一些史料,陈述《楚汉春

秋》的史实,接续记载其后的史事,截止于天汉年问。他所讲的秦、汉时期的历史十分详尽。

至于采录、摘取经传,分别记述几家的史事,有很多地方粗疏简略,有的地方互相矛盾。还

有他涉猎的范围广博,贯通经传,驰骋于上下几千年之间,这是他勤奋努力的结果。再有他

的是非观和圣人非常不同,论说大道则以黄老学说为主,而以六经为辅;叙述游侠,则贬退

隐士而推举奸雄;记述经济活动,则崇尚权势财利,而以贫贱为耻,这些是他的短处。然而

从刘向到扬雄这些博览群书的人,都称赞司马迁有良史之材,佩服他善于叙述事理,文辞漂

亮而不华丽,质朴而不鄙俗。他的文章秉笔直书,他所记述的史事真实而不作虚假的赞美,

不掩饰丑恶的东西,因此称作实录。唉!以司马迁的博学广闻,却不能靠智慧保全自己,遭

受了极刑仍在狱中发愤写作,他给任安的信中所陈述的也是可信的。究察其所以哀伤自己,

是属于《诗经·小雅》中巷伯一类的人。像《诗经·大雅》所说的“既明辨又聪明,还能保全自

己”,实在太难了!

(《汉书·司马迁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序货殖,则轻仁义而羞贫穷 序:记述 .

B.所以遇极刑之咎也 .

C.此其所蔽也 .

D.质而不俚 .

5.B(咎:处罚。)

A.然善述序事理,辩而不华 .

B.斯以勤矣 .

C.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 .

D.既明且哲,能保其身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余与四人拥火以人 .不拘于时,学于余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咎:过失 蔽:短处 俚:鄙俗

6.A(A “而”均为表转折关系的连词;B 前者是介词,表原因,译为“因为”;后者是

连词,表修饰;C前者为介词,译为“跟”“同”;后者为介词,表被动,译为“被”;D.前

者为代词,译为“他的”,后者为副词,表祈使语气,译为“可要,一定”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班彪看来,《史记》存在严重的问题,司马迁受极刑乃咎由自取。

B.“诚令”三句,是班彪惋惜司马迁未能用“圣”的观点写<史记》。

C.班彪、班固父子对《史记》的评价基本相同,他们认为《史记》欠缺的要害为“是非【阅读答案__迁之所记,从汉元至武以绝,则其功也。】

颇缪于圣人”。【阅读答案__迁之所记,从汉元至武以绝,则其功也。】

D.班固所见刘向、扬雄以来对《史记》的评价,并发表己见,但并未为此后的史学批

评立下准则。

7.D(应删去“但并未”三字。“实录”是司马迁的创作原则,“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

实录”,班固肯定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应视为班固为后人立下的史学批评的准则。)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迹其所以自伤

悼《小雅》/巷伯之伦

B.以迁之博物治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迹其所以自伤悼

/《小雅》巷伯之伦

C.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迹其所以自

伤悼/《小雅》巷伯之伦

D.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迹其所以/

自伤悼《小雅》巷伯乏伦

8.C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务欲以多闻广载为功,论议浅而不笃。(3分)

译文:

(2)道游侠,则贱守节而贵俗功。(3分)

译文:

(3)至于采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牾。(4分)

译文:

9.(1)(他)一心想以见闻广博、记载全面作为功绩,议论肤浅而不深刻。(“务”“载”“笃”)

(2)称道游侠,就鄙视守节而看重世俗的事功。(“道”“贱”“贵”)

(3)至于采录、摘取经传,分别记述几家的史事,有很多地方粗疏简略,有的地方互

相矛盾。(“摭”“分散”“或”“抵牾”)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阅读卞面这首元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8分)

摸鱼儿·雁丘词

元好问

序:太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日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

鸣不能去,竞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

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

问世间、情是何物,主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

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星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①,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

来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阅读答案__迁之所记,从汉元至武以绝,则其功也。】

【注]①萧鼓:.汉武帝泣汾河祭祀汾阴后土(地神)的时候,箫鼓喧闹,棹歌(渔歌)四

起。

(1)词的开篇句“问世闻、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有哪些作用?(4分)

答:

(2)“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这二句写大雁殉情前双栖双飞的生活情景。“夫

南地北”从空间落笔,“几回寒暑”从时间着墨,写出了大雁的形影不离、相依为命

的生活历程,为下文的殉情作了必要的铺垫。“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

只影向谁去?”这四句写大雁殉情前细致人微的心理活动。

,(4分)

10.(1)①词人以设问开篇,问世间究竟“情是何物”,以引起读者的思索。②点明中心,

突出了“情”的力量之奇伟,引出对世间生死不渝之爱情的热情讴歌。③起句破空而来,

陡然发问,似雷霆万钧,先声夺人,为下文写雁的殉情蓄势。(答案要点:“设问以引起

思索”,“点明中心”,“蓄势”,每个要点2分,答出两个要点即给满分)

(2)“万里”、“千山”写征途之遥远,“层云”、“暮雪”状前景之艰难,写出了大雁对形单

影只、前路渺茫的生活设想,交待了大雁殉情的原因。(每点1分)

11.古诗文默写。(5分) 。

(1)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 。(李密《陈

情表》)

(2)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3),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李贺《李凭箜篌引》)

11.(1)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2)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大块假我以文章 (3)梦入神

山教神妪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阌读(10分。其中,填空题4分;选择题6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

一般认为,礼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原始社会主要是原始宗教崇拜在

起作用;进入阶级社会之后,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的是统治者对礼的强化和古代思想家对礼

的倡导。礼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始于西周的周公制礼。所谓周礼,是指“一套以血缘为基础、

以宗法制为核心的习惯统治法规”。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尊尊,二是亲亲。前者旨在维护

君权,所谓“国无二君”;后者旨在维护父权,所谓“家无二尊”。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沿袭二千多年的古礼第一次面临危机。一方面,早期奴隶制在向

发达的奴隶制过渡,氏族统治体系和公社共同体的社会结构在瓦解崩溃,原来沿袭氏族部落

联盟体系建立起来的“天子一诸侯一大夫”的周礼统治秩序彻底崩溃。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

推移,“原来具有的宗教神秘性质的情感因素、含有大量的天命信仰、以凸显仪式的象征意

味为目的”的周礼发生了变化,礼存在的合理性急需寻找新的终极证明。礼的破坏,一方面

使社会发生严重失序与混乱;另一方面又造成人们信仰的失落。

为了恢复社会秩序,重建一套价值信仰系统,给周礼的存在寻找一种新的理论依据,孔

子引入“仁”这个概念,以“仁”来重新解释礼,从而赋予礼以新的涵义,对礼的发展做出了重

要贡献。孔子认为,礼作为一种社会的行为规范,是由人们从自身的亲子血缘情感中生发出

来的自,觉自愿的行为方式。所谓“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了孝悌,人们在行为举止

上便自然会遵循礼的原则,从而必然会导致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进而能实现“周礼”的恢复。

孔子“以仁释礼”的主张。对中国古代法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孔子的仁

学为中国传统法文化确立了伦理价值基础,两且“使政治法律思想本身具有了为社会确定一

整套信仰系统和价值系统的意义”。其次,孔子的仁学建构为礼与法融合开辟了通道。由于

孔子的礼所具有的信仰上的特殊性,亦即情感心理基础,它的外在表现便是以“亲亲”、“尊

尊”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与行为规范的提出。随着后来国家权力因素的介入,中国古代法文化便走上了礼法一体化的道路,使中国古代法不仅成为一种禁邪止恶的手段,而且还是劝善行德的工具,道德与法律合二而一。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孔子对礼的改造适应了中国古代社会宗法血缘结构的内在需要,契合了中国古代法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也正因如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谎为秦汉以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和封建法制建设打下了思想基础,并具有了法文化生命而得以绵延不绝。

12.文章以“礼”为话题,先论述礼的形成和规范,再概述礼的危机和了 。(4分)

13.下列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A.礼的起源 B.礼的流变与影响

C.礼与仁的关系 D.礼的内涵与价值

14.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分析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礼的形成,是因为统治者对礼的强化和古代思想家对礼的倡导。

B.春秋战国,人们信仰失落,社会秩序混乱,导致周礼彻底崩溃。

C.孔子能够成功恢复周礼,原因在于人都有自觉自愿的孝悌之心。

D.中国古代法既成为了一种禁邪止恶的手段,又是劝善行德的工具。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题。

怀旧的成本

韩少功

①房子已建好了,有两层楼,七八间房,一个大凉台,地处一个三面环水的半岛上。由干我鞭长莫及无法经常到场监工,停停打打的施工便耗了一年多时间。房子盖成了一个红砖房,也成了我莫大的遗憾。

②在我的记忆中,以前这里的民宅大都是吊脚楼t依山势半坐半悬,有节地、省工、避潮等诸多好处。墙体多是石块或青砖组成,十分清润和幽凉。青砖在这里又名“烟砖”,是在柴窑里用烟“呛”出来的,永远保留青烟的颜色。可以推想,中国古代以木柴为烧砖的主要燃料,青砖便成了秦代的颜色,汉代的颜色,唐宋曲颜色,明清的颜色。这种颜色甚至锁定了后人的意趣,预制了我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似乎只有青砖的背景之下,竹桌竹椅才是协调的,瓷壶瓷盅才是合适的,一册诗词或一部经传才有着有落,有根有底,与墙体得以神投气合。

③青砖是一种建筑象形文字,是一张张古代的水墨邮票‟,能把七零八落的记忆不断送达今天。

④大概两年多以前,老李在长途电话里告知:青砖已经烧好了,买来了,你要不要来看看?这位老李是我插队时的一个农友,受托操办我的建房事宜。我接到电话以后抓住一个春节假,兴冲冲飞驰湖南,前往工地看货,一看竟大失所望.他说的青砖倒是青的砖,但没有几块算得上方正,一经运输途中的碰撞,不是缺边,就是损角,成了圆乎乎的渣团。看来窑温也不到位,很多砖一捏就出粉,就算是拿来盖猪圈恐怕也不牢靠。而且砖色深浅驳杂,是杂交母猪生出了一窝五花仔。

⑤老李看出了我的失望,惭愧自己的大意,很不好意思地说,烧制膏砖的老窑都废了,熟悉老一套的窑匠死的死了,老的老了,工艺已经失传。他买的这窝五花仔,还是在邻县费尽了口舌才请窑匠特地烧出来的。

⑥老工艺就无人传承么?

⑦他说,现在盖房子都用机制红砖,图的是价格便宜,质量稳定,生产速度快。红砖已

第二篇:《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 (基础版)》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失败的英雄

荆轲一生只干了一件事,就是行刺当时秦国的最高统治者秦王赢政。这件事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

人们却一直把荆轲看作是一个英雄。

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里描写了五个刺客:曹沫、专诸、聂政、豫让和荆轲。比较一下这五个人

的功绩,荆轲是刺杀最没有成效的一个:刺秦完全以失败告终,不但一无所获,而且损失惨重,除了自己被杀外,还搭上秦武阳、樊於期的性命,失去了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使燕遭秦的报复。但是,荆轲却成为这五名刺客中名气最大的一个。

在《刺客列传》中,描写荆轲的文字最长,他一个人的篇幅超过了其他四个人的总和。并且司马迁在

描写荆轲时,笔墨饱含感情,整个刺秦过程慷慨悲壮、惊心动魄,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司马迁又为什么要对荆轲如此偏重呢?因为荆轲比其他四个刺客高出一筹,而那又是因为秦王比其他刺客要谋刺的对象高出一筹。况且,这个秦王后来横扫六国,统一天下,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君王。

两千年来,人们为荆轲失败扼腕叹息,纷纷分析其失败原因。有人认为是荆轲进咸阳宫失去了帮手;

有人认为荆轲剑术不精,武功欠佳,没有刺杀到秦王;还有人认为荆轲有贪生心理,没有在“图穷匕见”的第一瞬间向秦王下手,他想抓活的,给自己生还的希望。说荆轲有贪生心理我不敢认同,说他想生擒秦王倒可能是事实。人们对“荆轲刺秦”一直有一个误会,以为荆轲来到咸阳宫的目的就是为了杀死秦王。其实燕太子丹派荆轲到秦国,第一目的是想效仿曹沫挟持齐桓公的事件,荆轲最好也能挟持住秦王,逼他归还侵略燕国的土地;若不行,再刺杀秦王。但最终两个目的都没达到。

世人对荆轲的失败耿耿于怀,是因为潜意识里希望他刺秦成功。然而,假如荆轲真刺死了秦王——那

时候赢政还只是一个诸侯国的国君而已,还没有变成后来的秦始皇,那么,荆轲的名声也就与《刺客列传》里其他的刺客一样了,而不会脱颖而出。所以,荆轲的英名,正在于他的“失败”。

荆轲的英名虽与成败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荆轲敢于越过易水,渡过黄河,来到强大的秦国,进入了

它的心脏地带——咸阳宫去单挑秦王;他遇到的对手比其他所有刺客遇到的对手都要强大,但他敢于向最强者挑战;他去赴死,高歌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当那个号称十二岁就杀过人的秦武阳,一进咸阳宫就被那种威严的气势吓得大惊失色时,他能谈笑自如;当他面对高高在上被文武百官簇拥着的秦王时,他在孤独中完成了他应该做的所有动作。

荆轲在咸阳宫只战斗了几分钟,然而这几分钟却震撼了中国人几千年。

1.下列不属于荆轲是“这五名刺客中名气最大的一个”原因的一项是( )(3分)

A.司马迁对荆轲有偏爱,描写荆轲的文字最长、最详细,篇幅超过了其他四刺客的总和,使人们能

对这位刺客有更多了解。

B.司马迁在描写荆轲时,笔墨饱含感情,整个刺秦过程描写得慷慨悲壮、惊心动魄,从而给人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

C.荆轲为了让后人知道,他与其他刺客不同,他不是为了刺杀而刺杀,而是为了表现自己敢于向最

强者挑战的精神。

D.对手的地位、分量抬高了刺客的地位与分量,荆轲刺杀的对象后来成为统一中国的第一位帝王,

也加重了荆轲的名气。

【答案】C

【解析】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对“这几分钟却震撼了中国人几千年”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场短暂战斗显示了荆轲敢于单独挑战最强者,勇于赴死的勇力、胆略与英雄气概。

B.荆轲在咸阳宫虽然只战斗了几分钟,但因司马迁的精彩描写而流芳千古,影响深远。

C.刺秦行动虽然失败了,但荆轲表现出的英雄气概影响深远,长久地为中国人所深深敬仰。

D.荆轲在孤独中完成了他应该做的所有动作,他慷慨赴死,大义凛然,是正义的化身。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解答此题,先从文中找到论述“这几分钟却震撼了

中国人几千年”的语段,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答题区间在倒数第二段,B项,“但因司马迁的精

彩描写而流芳千古,影响深远。”表述不正确,属于强加因果。所以选B。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世人对荆轲的失败耿耿于怀,是因为潜意识里希望着荆轲刺秦成功,作者认为这种愿望可以理

解,从文中看,作者也怀着同样的愿望。

B.作者认为荆轲未在“图穷匕见”的一瞬行刺,是想劫持秦王逼其归还侵略的燕地,这是有可能

的,而说荆轲有贪生心理是一种误解。

C.荆轲是个流传千古,名气很大的刺客。作者开篇却从他的刺杀业绩写起,指出荆轲是刺杀最没成

效的一个,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

D.文中写号称十二岁就杀过人的秦武阳在咸阳宫大惊失色的表现,是为了反衬荆轲的镇定勇敢,从

而佐证文中的观点——荆轲是一个失败的英雄。

【答案】A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迁之所记,从汉元至武以绝,则其功也。至于采经摭传,分散百家之事,甚多疏略,不如其本,务欲

以多闻广载为功,论议浅而不笃。其论术学,则崇黄老而薄《五经》;序货殖,则轻仁义而羞贫穷;道游侠,则贱守节面贵俗功。此其大敞伤道,所以遇极刑之咎也。然善述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诚令迁依《五经》之法言,同圣人之是非,意亦庶几矣。夫百家之书,犹可法也。若《左

氏》《国语》 《世本睦》《战国策》《楚汉春秋》《太史公书》,今之所以知古,后之所由观前,圣人之耳目

也。

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其言秦汉,

详矣。至主采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基垒疏略,或有抵牾。亦其涉猎者广博,贯穿经传,驰骋古今,上

下数千载间,斯以勘矣。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

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所蔽也。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一,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呜呼!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

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迹其所以自伤悼《小雅》巷伯之伦。夫唯《大雅》“既明且哲,能保其身”,难矣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序货殖,则轻仁义而羞贫穷 序:记述

B.所以遇极刑之咎也 咎:过失

C.此其所蔽也 蔽:短处

D.质而不俚 俚:鄙俗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咎:处罚。可以通过“既往不咎”这一成语来辅助理解。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班彪看来,《史记》存在严重的问题,司马迁受极刑乃咎由自取。

B.“诚令”三句,是班彪惋惜司马迁未能用“圣”的观点写<史记》。

C.班彪、班固父子对《史记》的评价基本相同,他们认为《史记》欠缺的要害为“是非颇缪于圣人”。

D.班固所见刘向、扬雄以来对《史记》的评价,并发表己见,但并未为此后的史学批评立下准则。

【解析】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迹其所以自伤悼《小雅》/巷

伯之伦

B.以迁之博物治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迹其所以自伤悼/《小雅》巷伯

之伦

C.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迹其所以自伤悼/《小雅》

巷伯之伦

D.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迹其所以/自伤悼《小雅》

巷伯乏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一、借助句首、句末词:“而”“既”“矣”。二、借助句子的大意:以司马迁的博学广闻,却不

能靠智慧保全自己,遭受了极刑仍在狱中发愤写作,他给任安的信中所陈述的也是可信的。究察其所

以哀伤自己,是属于《诗经•小雅》中巷伯一类的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务欲以多闻广载为功,论议浅而不笃。(3分)

(2)道游侠,则贱守节而贵俗功。(3分)

(3)至于采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牾。(4分)

【答案】(1)(他)一心想以见闻广博、记载全面作为功绩,议论肤浅而不深刻。(2)称道游侠,就鄙视守

节而看重世俗的事功。(3)至于采录、摘取经传,分别记述几家的史事,有很多地方粗疏简略,有的

地方互相矛盾。

【解析】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8——9题。(11分)

送客归京

唐•白居易

水陆四千里,何时归到秦?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①尘。

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唯凭远传语,好在曲江②春。

东城送客马上

宋•贺铸【阅读答案__迁之所记,从汉元至武以绝,则其功也。】

向午孤烟起客樯,一陂春水两鸳鸯。

渔童解唱沧浪曲③,应笑尘埃马上郎。

【注】①九衢(qú):纵横交错的大道;繁华的街市。②曲江:唐长安城曲江池,为京都人中和、上巳等盛

节游赏胜地,每逢科考放榜,皇帝常于此召集上榜举子举行宴会,饮酒赋诗。③沧浪曲,即《沧浪歌》: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即盛世施展才华,乱世独善其身。

8.白诗中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5分)

【答案】①本联运用了对比、反衬手法(2分)②有”与“无”形成强烈对比,“有”是为了反衬“无”(1

分),③以此体现自己失意落魄、渴望得到君王赏识重用的复杂心情。(2分)

(答满两种手法满分,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分析技巧一定要结合内容,申清楚题目要求,题干中说是“哪

些”手法,自然不能写一种,诗中“有”和“无”很显然形成对比,而重点又落在“无”字上,所以

还应有反衬的手法。手法答全了,还要注意结合内容加以分析。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两首诗都写了“送客”,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6分)

【答案】①白诗既有对友人归京的担忧、欣羡之情,又有对自己失意落魄、渴望得到君王重用,并对友人

寄予厚望的期许之情。(3分)②贺诗表达了自己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却被束缚不

可解、欲归隐田园而不得的无奈苦恼。(3分)

【解析】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第三篇:《全部教案》

《燕昭王求士》

学习要点:

1.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燕昭王尊重人才、发愤图强的精神。

2.体会学习《战国策》生动形象、气势充沛、说理深刻透彻、语言辩丽恣肆等艺术特色。 作品背景:

《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历史散文汇编,到西汉末刘向整理编辑成集后才定名为《战国策》。至于其作者汉代的司马迁、刘向、班固等人在谈到该书时均未提到,现在人多认为是秦、汉年间人杂采各国史料编纂而成,并非出自一人之手。

战国时代,社会风云变幻,诸侯各国彼此间展开了激烈的实力及领土扩张。《战国策》记载了当时各诸侯国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重大事件,着重记录了谋臣策士的游说活动及其奇谋异策,肯定了他们在诸侯各国之间政治外交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塑造出不少政治开明、发愤图强的君主、卿相、士人形象,本文中的燕昭王就是当时著名的开明君主之

一。当时的燕国是列国中的弱国,经常受到近邻齐国的欺负。燕昭王即位前,其父哙禅位于 子,齐宣王趁机侵略燕国,攻克燕国国都,杀死了哙及燕王。在这种情况下,燕昭王重新聚集兵力收复燕国,自己做了燕国国君。但这时的燕国国势已十分艰难,为了报仇雪耻,让燕国强大起来,燕昭王一方面设下重金,广招天下有智之士,一方面与国内百姓同甘共苦,同仇敌忾。经过28年的内强外联努力,公元前284年(燕昭王28年),来自魏国的乐毅为燕昭王组织了由赵、楚、韩、魏、燕五国兵力组成的联军,乐毅亲率大军击齐,先后攻下了70余座城池,将齐国的金银财宝全部运回了燕国,齐国几近灭亡。但燕昭王此时不幸去逝,新即位的燕惠王很快就中了齐国的反间计,让骑劫取代了乐毅的大将位置,乐毅被迫逃到赵国。接着齐国大将田单又用火牛阵击败了燕军,一举收复70余城,燕国又陷入危机之中。 思想内容:

本文主要记述了燕昭王拜访并采纳谋士郭隗“礼贤下士”的建议,与百姓同甘共苦,经过28年的发愤图强,最后打败齐国,报了杀父破国之仇的故事。表现了郭隗纵横捭阖的游说才能和燕昭王礼贤下士的美德。文章围绕燕昭王的求士展开,重点写郭隗的分析与见解,最后交待燕昭王求士的结果,说明了郭隗谋略的正确性。文章情节完整、人物鲜明、说理深刻透彻。

艺术特色:

课文以燕昭王求士的前因后果为线索,有问题,有回答,有结果,首尾呼应,事件、人物明确,情节结构十分完整。文章围绕燕昭王的求士,着重描写郭隗的策略:他先用整齐对称的排比方式,对各种致士之法进行铺陈描述,从中进行比较,诱导燕昭王礼贤下士循序渐进,侃侃而谈,内容精致而流畅;接着又用千金市马的故事启发燕昭王,既将道理阐述得深刻透彻,又使文章生动而富于文学色彩。全部说辞纵横捭阖,辩丽恣肆。而在对话中,郭隗的老谋深算,燕昭王的礼贤下士都表现得活灵活现,人物形象十分鲜明。 作家作品汇评:

1. 徐中玉、钱谷融主编《大学语文》

《战国策》不仅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在文学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 文笔恣肆激越,语言犀利流畅, 论事透辟周详,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描绘人物生动传神,富有浓厚的文学情趣,对后代史传文和政论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2. 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

《战国策》一书对苏洵、苏轼父子的议论文的影响尤为显著。苏洵的《权书》、《衡论》及其他史论,苏轼的《策略》、《策别》、《策断》、《志林》诸论及其他策论,上书,论人论事,都在学习《战国策》中获得丰富的有益的经验。

《管晏列传》

学习要点:

1. 结合练习题正确把握文章中的思想意义。

2. 体会把握司马迁人物传记虚实结合的性质和特点。

3. 学习《史记》通俗、简洁精炼、富于感情的语言艺术。

作品背景: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中国史书的一大范式,影响深远。全书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共130篇,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史记》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作者在忠于史实的基础上,选取典型性情节精心布局,以浓厚的抒情色彩刻画历史人物,语言通俗、简洁、明朗,富有感情和个性,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是后世散文、小说等创作的光辉典范。

《管晏列传》抒发了司马迁强烈的人生感慨。“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这是对古人的仰慕,更是对黑暗世道的控诉!司马迁生活在一个没有知己、无人救援的冷酷世界里,他多么希望身边有晏子、鲍叔那样的知音!清代的李晚芳在其《读史管见》中有云:“太史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故作此二传,寄意独深,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或可劝君解免,有知越石夫之晏子知之,亦可援法代赎。多鲍叔之知人,与执鞭所欣慕,皆情见乎辞矣。故落笔时,有不胜望古遥集之悲,反复抑扬,又有笔欲住而意不住之妙。”此话可作为阅读本文的参考。

思想内容:

这篇传记以称颂管仲、晏婴的治国才干为线索,突出歌颂了鲍管之间感人的友谊,和晏婴不拘一格赏拔人才的做法,表现了司马迁对鲍叔、管仲,以及齐桓公、越石夫等人的无比崇敬。作者选择了三件轶事:一是鲍叔牙冒着风险推荐齐桓公的仇敌管仲执政,而自己“以身下之”,结果管仲辅佐齐桓公“一匡天下”;二是晏婴解左骖为贤能的越石父赎罪,又请他做上宾;三是晏婴发现自己的车夫能知过改过,便推荐他做了官。文中,作者有意突出了朋友之间、君臣之间、上下之间的一些关系准则,正面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同时也是对汉代现实的一种鞭挞与批判,字里行间凝聚着个人的身世和感慨。

艺术特色:

1. 善于组织安排文章的篇章结构。管仲、晏婴是齐国历史上的名人,可写的东西很多,而本文围绕知贤善荐这一中心,只选取三件 “逸事” 表现人物, 其间虚实结合, 时述时议,时详时略,时分时合,看似杂乱无章,实则形散而神不散。如文章开头,只一句介绍管仲是“颍上人”;接着交待鲍叔和管仲的关系,作者只说管仲“少时常与鲍叔牙游”,如何交往,没有具体写;“鲍叔知其贤”,怎么知道的,也不详述;管仲一生极有作为,文章仅用“管仲既用……”几句话概述;后面谈到管仲的著作,也“世多有之,是以不论”一笔带过了,因为这些都与作者要表达的“知贤善荐”主题关系不大。而“管仲曰”一段,因管仲自己道出了受知于鲍叔的情况和感慨,最能表达作者的心思,所以作者不惜笔墨进行了详写:“吾始困时”以下用五个排比句,先述管仲的表现,后写鲍叔的分析,连用五个“知”字,极显鲍叔知人之明;又用“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这样精辟而发自肺腑的语言赞美鲍叔的知贤荐贤,画龙点

睛地表现了个人心声。

2. 语言通俗、简炼,句式灵活,富有感情和个性,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以文章最后两段为例,开始“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一句是叙述,句式由短而长,语气沉稳;继而“岂以为……哉”句是疑问语气,句式由长而短,猜测中带有肯定;后面的“语曰”句引用整齐错落,是陈述语气,读来敦实有力;最后由前面的引述提出“岂管仲之谓乎”,又是回味悠长的疑问语气。

“方晏子……者邪?” 一句是疑问猜测,接着后面 “至其……者哉!”一句又是感叹,最后“假令……焉”一句是陈述句,三句都是赞叹晏子人品,而前后句式、语气等等绝不相同。两个段落前后,句式长短错落,语气变化贯通,抒情、议论色彩明显,且上下几乎不可增删一字,体现了高超的驾驭语言能力。

作家作品汇评:

1. 〔东汉〕班彪《史记论》、《后汉书 · 班彪传》

迁之所记,从汉元至武以绝,则其功也。至于采经摭传,分散百家之事,甚多疏略,不如其本,务欲以多闻广载为功,论议浅而不笃。其论术学,则崇黄老而薄五经,序货殖则轻仁义而羞贫穷;道游侠,则贱守节而贵俗功;此其大敝伤道,所以遇极刑之咎也。然善述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诚令迁依五经之法言,同圣人之是非,意亦庶几矣。 ……又进项羽、陈涉而黜淮南、衡山,细意委曲,条例不经。若迁之著作,采获古今,贯穿经传,至广博也,一人之精,文重思烦,故其书刊落不尽,尚有盈辞,多不齐一。

2. 〔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序》

班固有言曰:“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迄于天汉,其言秦汉详矣。至于采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捂。亦其所涉猎者广博,贯穿经传,驰骋古今,上下数千载间,斯已勤矣。又其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质,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骃以为固之所言,世称其当。虽时有纰缪,实勒成一家,总其大较,信命世之宏才也。

3.〔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 · 史传》

爰及太史谈,世惟执简;子长继志,甄序帝勣。比尧称典,则位杂中贤;法孔题经,则文非元圣。故取式吕览,通号曰纪。纪纲之号,亦宏称也。故本纪以述皇王,列传以总之尤,条例踳落之失,叔皮论之详矣。

4.〔清〕刘大櫆《论文偶记》

昔人谓子长文字,微情妙旨,寄之笔墨蹊径之外;又谓如郭忠恕画天外数峰,略有笔墨,而无笔墨之迹。故太史公文,并非孟坚所知。意尽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也,然言止而意不尽者尤佳。意到处言不到,言尽处意不尽,自太史公后,唯韩、欧得其一二。

5.〔清〕吴德旋《初月楼古文绪论》

《史记》如海,无所不包,亦无所不有;古文大家,未有不得力于此书者;正须极意探讨。韩文拟之,如江河耳。(〔清〕吴德旋《初月楼古文绪论》)

6. 鲁迅《汉文学史纲》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杨王孙传》

学习要点:

1. 通过反复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2. 感受把握班固文章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凝重的特点

作品背景: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整个西汉的历史。其体例基本沿袭《史记》,而且汉武帝以前的史实也基本取自《史记》,只是略有增删。全书由纪、表、传、志四部分组成,共100篇。与《史记》相比,《汉书》是奉旨写史,封建正统观念比较浓厚,其思想性、人民性和文学性不如《史记》;但其史料丰富翔实,文字整齐,组织严密等又在《史记》之上,因此在中国史学和文学界都有重要影响。【阅读答案__迁之所记,从汉元至武以绝,则其功也。】

班固生活在东汉一个比较优裕的仕宦家庭中,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又是奉旨写史,撰写《汉书》是为统治者服务,所以他往往以封建统治者的观点来评价人事,注重“为尊者讳”、颂“汉德”,这些倾向使《汉书》的人民性受到一定影响,不如《史记》;但作为一个史学家,班固还是比较重视客观历史事实的,针对现实中一些不良社会现象,他也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做出比较正确进步的判断,《杨王孙传》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本来儒家重礼仪,人死后讲究厚葬,这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是很普遍的,尤其表现在帝王将相和达官贵人那里。这些人生前挥霍享受,死后还要“裹以币帛,鬲以棺椁,支体络束,口含玉石”,大肆铺张浪费,达到了十分惊人的程度;杨王孙反对当时这种“靡财单币,腐之地下”、“饰外以华众”的厚葬风气,是有很大勇气和进步意义的,而班固特为立传,并在传后的“传赞”中高度赞扬了杨王孙的做法:“观杨王孙之志,贤于秦始皇远矣。”众所周知,秦始皇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皇帝,死前即开始为自己营建骊山陵墓,墓穴高五十余丈,周围五里余,工程浩大;葬敛时“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徒藏满之”,又“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简直是穷奢极靡。班固这样述评杨王孙,其实是借古讽今,这在封建时代是十分可贵的。另外文中还表现了杨王孙的无鬼论思想,肯定尧时的习俗,这无论是在杨王孙所处的西汉、班固所处的东汉,还是在今天的社会,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清代何焯在《义门读书记》说:“汉诸陵无不为赤眉所发,故班氏特追称杨王孙之志,立传以讽晓当代,其言始皇,所谓借秦为喻,不敢谤议上及山陵也。”可为参照。 思想内容:

这篇课文通过记述杨王孙临终前立遗嘱要求“裸葬”,并在答复友人祁侯的信中进一步阐明自己反对厚葬,而以“裸葬” “矫世”的主张,表现了班固反对铺张厚葬的思想。 艺术特色:

本文突出体现了班固文章结构严谨,语言精炼的特点。首先是结构十分严谨。文章开头,杨王孙的遗嘱出人意料,其子想不通,因此请祁侯来信帮助劝说,于是就有了杨王孙的复信,通过复信将反对厚葬而裸葬的思想动机及理由阐述得清晰透彻,于是又有了文章最后裸葬的结果。全文首尾贯通,线索明确清晰,读来一目了然,结构十分严谨。其次是叙述详略得当,语言简炼精要。杨王孙遗嘱及其子想法,均记叙得简明扼要,几乎不可再删去一字;杨王孙回信是全文中心:先说明裸葬目的,再斥责世俗厚葬的愚蠢鄙陋,进而畅论“裸葬”回归自然而厚葬徒然“鬲真”之理,又引古代圣君薄葬为据,最后得出结论:“今费财厚葬,留归鬲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是谓重惑。”文字虽然不多,但联系现实,引古证今,逻辑周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又是一年芳草绿》

学习要点

1. 通过课文学习,了解老舍先生的个性特点。

2. 注意从老舍先生达观乐观的人生态度中获得启示。

3. 结合课文,具体领会掌握老舍先生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风格。 作品背景

本文是1935年新年过后,老舍先生应报社有关“人生于世”话题的约稿而写成的,原载于1935年3月6日《益世报》。

思想内容

作者运用自嘲调谑的幽默笔法,生动形象地为自己描绘了一幅自画像,谦虚而自信,踏实而勤奋,不自以为是,不趋炎附势,不哗众取宠,不拒绝批评,客观看待自己,和气友善待人,率真自然,达观乐观的个性形象,跃然纸上。作者于自我个性描述之中,表现出自己的人生观、处世观以及文学观等,给读者以多方面的启示。

艺术特色

1. 寓庄于谐,构思巧妙

本文是作者向读者展现自我个性、阐明自己的为人处世态度之作,在表露个人见解时,作者并未板着面孔说教,而是将严肃的话题寓于谈笑之中,在谈笑中让读者自然而然地感受其特有的人格魅力。文章从作者的“悲观”写起,到最后设想这篇文章也许会成为“史料”,始终贯穿着轻松诙谐的气氛,读来常常会使人忍俊不禁。

2. 语言生动,风趣幽默

文章集中体现出老舍创作的幽默艺术风格,而这种幽默风格又是通过多种语言手段来实现的。有时使用比喻手法,如称自己不过是“脸上平润一点的猴子”,自己写作的时候“仿佛是蒸馒头”等;有时使用对比手法,如将自己与高尔基对比,说文学“不如一尊高射炮,或一锅饭有用”等;有时使用反语,如写自己“悲观”、“无大志”等;有时使用歇后语,如“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等;有时使用生动形象的方言俗语,如“笑毛咕了”、“稀松”、“死不要鼻子”、“虎事”等。多种手法的运用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艺术表现力,使老舍作品风趣幽默的语言特色体现得尤为突出

作家作品汇评

1.宋永毅《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

1944年, 文艺界发起庆祝老舍创作20周年的纪念活动,在由郭沫若、沈雁冰等29人签名的《缘起》的开头便指出:“中国新文艺的基础渐见奠定了,老舍先生便是我们新文艺的一座丰碑。” “先生在我们的文艺史上划出了一个时代, ……无论在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各方面,他都表现了特别的成绩”,“他对于生活的认真,对于朋友的挚爱,对于事业的公正,对于国家的忠贞,一贯地流露着他的坦白真诚的性格。正因为有他这样的性格,所以才会有他的受人爱好的文章,受人尊敬的成就。”

2.杨义《老舍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老舍作品还有一个绝活, 就是它蕴含着属于他自己的语言学。白话取代文言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伟大贡献,但初期的白话文既来自口语,也来自话本,掺杂着欧化的翻译腔,以及书卷气的文言词。老舍的大本事,就是一下子把文学语言的根子扎到北京的老百姓的舌

第四篇:《国学通论-第八讲 史部(武汉大学)》

第五篇:《东汉班彪传》

东汉班彪传

著《王命论》

班彪(3—54),字叔皮,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人。其祖先于秦汉之际在北方从事畜牧业致富,后来世代从政,并受儒学熏陶。祖父况,举孝廉为郎,成帝时为越骑校尉。况女(即彪之姑)被成帝选入宫中为婕妤。大伯父伯,颇有儒学修养,以“沈湎于酒”谏成帝,官至水衡都尉。二伯父斿,博学,官至右曹中郎将,曾为刘向校秘书。父稚,官至广平相,被王莽排挤而为延陵园郎。这样的家世,对班彪的思想、文化以至政治态度都有很大的影响。

班彪幼年与从兄班嗣一同游学,结交较广。二十多岁时,西汉末年农民起义失败,群雄割据,当时隗嚣拥众割据于天水,班彪避难而从之。隗嚣问以世务,班彪对答:周秦以来,统一代替分裂,势之必然。并说:“汉承秦制,改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至于成帝,假借外家,哀、平短祚,国嗣三绝,危自上起,伤不及下。故王氏之贵,倾擅朝廷,能窃号位,而不根于民。是以即真之后,天下莫不引领而叹。十余年间,中外骚扰,远近俱发,假号云合,咸称刘氏,不谋同辞。”意思是说,刘汉政权,深入人心,外戚窃权,众所反对,百姓思念刘氏复汉。这个说法,虽然含有正统思想,但还是反映了当时实际情况的。隗嚣不同意这个看法,认为群雄逐鹿,强者称雄,“汉家复兴”之说不可信。

为了充分表达己见,班彪乃著《王命论》,他认为:汉德承尧,有灵命之符,深入民心,不可动摇,“神器有命,不可以智力求也”。故百姓起事失败,王莽窃权诛灭。“穷达有命,吉凶由人”,陈婴之母知项氏必亡,王陵之母知刘氏必兴,可谓懂得祸福之机。同时还论说刘邦兴汉,有“帝尧之苗裔”、“体貌多奇异”、“神武有征应”、“宽明而仁恕”、“知人善任使”等五大特点。认为天命加人事,才能成帝业。所以识世务者,应当“拒逐鹿之瞽说,审神器之有授”,不可妄图而贻笑天下。

因隗嚣固执己见,顽固地割据称雄,班彪只能离去,投奔河西窦融,颇受窦融器重,任为从事。他为窦融划策,归顺刘秀政权,总河西以拒隗嚣。这对东汉统一是有功的。光武帝刘秀闻知其才干,召见了他,举茂材,任为徐县令,后因病免官。又为司徒掾,是司徒的属官。他时有奏言,对时政作出建议,如《复护羌校尉疏》、《上言选置东宫及诸王国官属》、《奏议答北匈奴》等。

① 本节主要依据于《汉书·叙传》及《后汉书·班彪传》,凡引此两传文字不另加注。

作《后传》

班彪专心于史学,尤好汉代史。汉武帝时,司马迁所撰的《太史公书》(后称《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写到当代汉武帝,后事缺而不录。后来褚少孙、刘向、刘歆、冯商、扬雄等十多位学者都曾缀集时事,或补或续之。班彪认为续作者“多鄙俗”,不足以踵继司马迁之书。于是继采西汉遗事,又旁贯异闻,作《后传》数十篇。此书是接续《史记》之作,但“不为世家,唯纪、传而已”。

《后传》原书已佚,其内容已多为《汉书》吸收,只是无法辨认清楚了。今《汉书》的元帝、成帝二纪及韦贤、翟方进、元后三传的《赞》,还保留有班彪的史论文字①。《元帝纪赞》称元帝“多材艺”、“少而好儒”,即位后任用儒生,“贡(禹)、薛(广德)、韦(贤)、匡(衡)迭为宰相”,而元帝“牵制文字,优游不断,孝宣之业衰焉”。这是评论元帝懦而不才,掌权无能,从此汉朝走了下坡路。《成帝纪赞》先称成帝“善修容仪”,“可谓穆穆天子之容者”,似乎是予以表扬;但笔锋陡然一转,“然湛(耽)于酒色,赵氏乱内,外家擅朝,言之可为于邑。建始以来,王氏始执国命,哀、平短祚。莽遂篡位,盖其威福所由来者渐矣。”这是指责成帝荒淫,大权旁落于外戚,终于有王莽篡权的悲剧。此论与其答隗嚣问和《王命论》的含意是一致的。《翟方进传赞》肯定翟义起兵反对王莽是“怀忠愤发”,但又哀叹他“义不量力”而失败,弦外之音是,只有刘秀得天人之助,才能拨乱反正。《元后传赞》总结历

来“女宠”的危害,同时指出王莽依恃元后(王政君,王莽之姑)而逐渐窃取大权。所谓“位号已移于天下,而元后卷卷(同“拳拳”)犹握一玺,不欲以授莽,妇人之仁,悲夫!”实乃讽刺元后是一个被王莽欺诳玩弄的非常可怜的愚弱老妇。

《元后传》记述:平帝死后,孺子婴尚未立之时,汉朝传国玺藏在长乐宫元后之处。“及莽即位,请玺,太后不肯授莽。莽使安阳侯舜谕指。舜素谨敕,太后雅爱信之。舜既见,太后知其为莽求玺,怒骂之曰:‘而(尔)属父子宗族蒙汉家力,富贵累世,既无以报,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天下岂有而兄弟邪!且若自以金匮符命为新皇帝,变更正朔服制,亦当自更作玺,传之万世,何用此亡国不祥玺为,而欲求之?我汉家老寡妇,旦暮且死,欲与此玺俱葬,终不可得!’太后因涕泣而言,旁侧长御以下皆垂涕。舜亦悲不能自止,良久乃仰谓太后:‘臣等已无可言者。莽必欲得传国玺,太后宁能终不与邪!’太后闻舜语切,恐莽欲胁之,乃出汉传国玺,投之地以授舜,曰:‘我老已死,如而兄弟,今族灭也!’舜既得传国玺,奏之,莽大说(悦),乃为太后置酒未央宫渐台,大纵众乐。”此写元后握玺投玺的言行情态,可谓生动传神。如果说《元后传》原是班彪所作;那么,也就可以肯定班彪的史传文字是很出色的。史学思想及其影响班彪曾作《前史略论》,评论前史(指《史记》)得失,为了撰写《后传》有所改进。他简要地追述了先秦秦汉之际的史官和史籍,着重评论司马迁所著《史记》的内容、体裁、体例和思想。他说:“迁之所记,从汉元至武以绝,则其功也。”“然善述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充分肯定了司马迁的史才。但又评道:“其论述学,则崇黄老而薄《五经》;序货殖,则轻仁义而羞贫贱;道游侠,则贱守节而贵俗功:此其大敝伤道,所以遇极刑之咎也。..诚令迁依《五经》之法言,同圣人之是非,意亦庶几矣。”对司马迁与汉儒思想分歧之异端思想极尽讽刺,表明了他的正宗观点,自然也是他写《后传》的指导思想。《前史略论》是中国古代较早的一篇史学论文,可谓儒家正统史学观点的代表,在中国史学理论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班彪的历史思想和史学思想,对班固和《汉书》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检阅班固在《汉书》中述论西汉盛衰兴亡及撰写儒林、游侠、货殖等传的旨趣,就可了然。

班彪于建武三十年(公元54 年)病死于望都长任上,卒年五十二。所著除《后传》外,还有“赋、论、书、记、奏事合九篇”。有些文字流传至今,清人严可均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有所收辑。

总的来看,班彪其人,在两汉之际的历史形势中,投靠刘秀,撰写《后传》,鼓吹“王命”,促进统一,政治上是识世务者,思想上是个正统论者,史学上有一定成绩,但无多大创新。

① 《元帝纪赞》“臣外祖兄弟为元帝侍中”,《成帝纪赞》“臣之姑充后宫为婕妤”,其中的“臣”为班彪自称,“外祖”指金敞,“婕妤”即班婕妤。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227616/

推荐访问:狼三则其三阅读答案 则其善者而从之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