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37个技巧

来源:读后感 时间:2016-07-27 10:27:06 阅读:

【www.zhuodaoren.com--读后感】

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37个技巧(一)
《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37个技巧》读后感

创设情境 全员参与

——读《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37个技巧》有感

江苏省兴化市垛田中心小学 吴晶

近日,我有幸拜读了美国教育博士佩西达·希姆勒和威廉·希姆勒合著的《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37个技巧》一书。研究者们发现,为了满足学术标准,过分强调课程的覆盖范围,会导致一个消极后果,那就是“教学质量对学生没有吸引力”。书中提及的因缺乏学生投入而使绝大多数学生沦为“收听器”的情况,在我们国内的课堂上,也是屡见不鲜的。因此,如果只能选择一件工具来大幅度改进教学质量,我们应该选择全员参与技巧,作为最快速、最简洁、最有效的方法。

所谓全员参与技巧是一种能够使所有学生同时表现出积极的参与,并认真深入地投入对老师当前讲授主题的学习中的技巧。那么,全员参与技巧该如何在课堂上实施呢?就我个人的观点而言,可以作这几点尝试:

一、调动参与的热情

教师是课堂心理环境的直接创设者。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及探索知识的欲望。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语言激励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教学《美丽的南沙群岛》一课,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南沙群岛上,说明自古以来美丽的南沙群岛就是我国的领土。我相信你们一定会为之骄傲的,请带着

这种情感试着读读第1自然段。”“了解南沙群岛的悠久历史后,老师发给你们每人一把金钥匙,开动脑筋去打开这座蓝色宝库。你们高兴吗?南沙群岛热情好客的小朋友们还给大家准备了好多礼物,哪位同学表现好,就把礼物送给谁。”在这样的语言激励下,一节课下来,学生始终感情充沛、精神饱满。

二、 设计有效的提问

在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十分关键,有时我们为了增强师生互动,教师往往会提出:“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他说的对不对?”这样的问题,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生往往会随声附和说:“好!”“对!”

这样的问题我认为是没价值的,长久下来,学生就会形成惰性思想,不愿去思考,不愿去参与,因此,教师课堂提问一定要设计得有价值,要设在学生易于忽略或难以深入的关键处,其他的尽量留给学生去质疑。使学生乐于跟着教师走,而不是由教师牵着走,让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我在教学《赶海》一课时,读到“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处,提问:“‘闹’着要舅舅带我去,怎么个‘闹’法?”学生联系自己曾经跟家长“闹”着去玩的切身体会饶有兴致地同桌互练,大家相视而笑。文章的趣味性油然而生。

三、创设参与的情境

参与有两种:一种是被动参与,就是教师设想,学生来参与;一种是主动参与,让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并主动积极地参与。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就要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为他们创设

有利于其活动和发展的教学环境,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发展。

例如,我在教《少年王勃》一课时,遇到了“拍案叫绝”这个成语,我并没有机械地让学生翻字典读注释,而是让学生全员参与进来,深入人物内心,通过朗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句,学生扮演都督激动时一拍桌子叫好的动作来理解。又如教《菩萨兵》一课,我使用了“结对讨论交流”的方法,让学生分小组自由组合,角色扮演朱德总司令和藏胞。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其不同的构思形成其不同的思维方式及创新人格。

四、体验参与的乐趣

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也离不开生活。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就在身边,感受到语文的趣味,对语文产生亲近感,让他们从语文学习中体验到乐趣。使用全员参与技巧进行高层次思考的课堂,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那些本来并不出色的学生,可能也会随着其他同学一起变得开始闪光。

我在《雪儿》一课的教学中,当读到受伤的雪儿终于“展开双翅飞起来了”时,我播放雪儿自由翱翔蓝天的画面,并配以轻快的乐曲,使学生进入愉快、兴奋的情境中,此时学生模仿雪儿飞翔的样子,一边朗诵第四自然段课文一边进行表演,学生入情入境,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我及时促悟:“看到雪儿终于翱翔在蓝天,我们多么高兴啊!这时你想对雪儿说些什么呢?”这样,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美好的想象空间里遨游。最后我再次设问:“此时翱翔在空中的

雪儿,它的心情如何呢?它会对照顾它、关心它的小姑娘说些什么呢?”把课堂气氛又推上了另一个高潮。学生自由想象,大胆发言,所有学生都兴致勃勃地讨论起来。学生不仅尽快掌握了要学的知识,而且全员参与的兴致很高。

总之,《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37个技巧》一书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教师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同学的参与程度。我们应把面向全体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立足点,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出发,确保每个学生都集中精力,热情参与,深入思考,大胆发言,使他们想学、乐学,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37个技巧(二)
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摘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讲究教

学策略,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学生开展

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研讨,在学生中形成研究风气。面向

全体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训练,促进学生多层次地发展。

关键词: 教学数学主动探究创设情境全员参与多层发展

【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37个技巧】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

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维活动。而小学数学

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为培养儿童自身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

自我发展能力创造一个广阔的空间,通过教师必要的启发诱导,

让学生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教

学过程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能力得【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37个技巧】

到发展。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探究数学知识,培养科学探究

能力呢?

一、主动探究【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37个技巧】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

要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地发展,就必须使他们都能参与到探究新知

的过程中,为他们创造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如教学“分数化小数”

【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37个技巧】

一课,由于学生已经学过了小数除法,并掌握了分数与除数的关系,

因此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把分数化成小数,然后引导学生观

察、分析、比较,找出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分母的特点,总结出

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37个技巧(三)
读《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37个技巧》有感

【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37个技巧】

读《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37个技巧》有感

读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慢慢消化、慢慢积累的过程。最近研读了《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37个技巧》,第九章创建一个便于实施全员参与技巧的课堂里关于建立信任的内容让我印象深刻。

【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37个技巧】

我的学生今年二年级,这个年龄的学生应该都是天真无邪,什么都敢说的,为什么学生对我的敬畏多于对我的喜爱呢?这点让我很困惑。平时我对学生都是很友善很和气,不会对他们特别严厉,也不会因为他们犯错而大动肝火,更不会打骂他们,为什么学生还是不会像朋友一样跟我交心呢?

直到看完这篇《建立信任:老师的信任系统》,我才豁然开朗,我们之间缺乏信任关系,老师要对所有的学生都给予信任,你忽视了他们,他们就会觉得你对他们失去了信心,不会帮助他们进步了。我在上课的时候确实忽视了部分学生,他们很少发言,很少参与到我们的课堂情境中去,只是在被动的学习,没有融入到我们的课堂里面。

那么如何去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呢?首先我要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给他们足够的空间,足够的信心。其次在平时和学生相处的时候要放低身段,深入的学生的群体中,平时多与学生沟通,对于有需要帮助的学生给予足够的帮助,多跟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对于后进生不能放弃,帮他们找到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时间给他们讲讲所学过的内容,给他们查漏补缺,尽量提高他们的成绩,让他们自己对学习有信心。多跟学生打成一片,可以一起坐坐游戏,一起唱唱歌,这些都是提升班级凝聚力的方法。当有一天学生都愿意跟你讲心里话了,都喜欢上我的课了,说明他们都很信任我了。

作为老师,我对学生没有过多的要求,只希望他们能够健健康康开开心心的成长,把我当成朋友一样。今后的路还很长,我会继续研读各类书籍,充实自己,在教育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37个技巧(四)
浅谈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方法

  摘要:数学教学要相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巧妙地安排教学过程,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下收获、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

  关键词:数学教学;主动参与;创设氛围;捕获知识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188-01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要创造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数学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但是,必须从实际出发,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此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教师在课前应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使学生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进入新的课题,尤其是激发学生认知兴趣。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同学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苹果数,并仔细听老师的要求,然后去做。如果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琴,请用手指数表示每人分到的苹果个数 (要求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学生很快地伸出2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一个苹果,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琴,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苹果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是什么意思,回答说,每人半个苹果。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在不知不觉地被引出来了,变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
  2.巧妙地安排教学过程,激发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
  巧妙地安排教学层次分布,内容的搭配,巧妙地安排问题进行启发式的提问,让学生回答,让学习与练习同步进行,加以巩固;巧妙地安排直观图示、形象的图形,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使学生听课时能主动、积极地动脑,没有丝毫厌倦的情绪,学会学习,有效地把耳、脑、口、手利用起来。
  例如:上面的分数问题引出后,可以这样安排:(1)介绍分数写法:两人平均分一个苹果记作 ,那么三人平均分一个苹果,记作(让学生回答)举三至四个同样的例题,此时要突出从分子是1的分数扩展到分子的不同及分母的不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2)介绍分数的读法及概念,此时,可把"一"分数线的意义说成是"分"的意思。例如 的意思说成两人均分一个苹果(或两人均分1斤糖等),接着问 、 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回答),从特殊到一般。(3)介绍分数的两种大小比较方法。这时,可以把学生安排成两组:一种是两人均分一张纸;另一种是四人均分同样大的一张纸,比较哪组分得的纸大(即 与 大小,让学生回答),同样的方法得出: 与 , 与 两组数中数的大小,举3到4组数。最后从上述数引导学生观察,通过观察指导得出:同分母,异分子,异分母的两种数大小比较方法。这样使学生在毫无感觉(指难)的情境中掌握了分数的初步知识,并归纳出了两种分数大小比较方法,从而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3.尝试成功,给予激励评价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才会有真正的、内在的、高层次的愉悦,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新的更大的成功。这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成功的积极意义远远大于失败。然而,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何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并获得相应的成功,激励评价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4.教师与学生人格平等
  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
  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个学生。在学生有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
  5.注重学生独立的思考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积极构建他们自己的意义"的主动建构过程。因此,在平时教学中,笔者总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前,放手大胆的让学生尝试探求新知。做到:凡是学生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暗示,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思考,促其思维发展。例如:在学习三角形认识时,笔者让学生自己给三角形起名称,有的学生起了"钝锐角三角形"等,教师不是立即否定,而是让学生自学课本作比较解释该类三角形的本质特征。教学中不仅让学生主动地思考解决老师所提问题,而且结合教学内容,让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如教学"倒数"时,在学生理解了倒数意义后,一改以往由教师出题学生求倒数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出题,第一个学生出了3/4,大家很快说出了它的倒数。第二个学生出5/8,大家又很快说出它的倒数。这时说:能否出有新意的题目?这一下学生积极动脑筋,出的有假分数、带分数、小数,甚至有特殊的数"1"和"0"等,且求倒数的积极性特别高,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6.鼓励大胆猜测
  一个科学家发现知识和成果的过程基本上是一个凭直觉提出各种猜测进行实践验证,揭示知识规律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如在教学"角形分类",笔者拿出一个装着三角形的纸袋,使三角形只露出一个角,让学生判断是什么三角形。当露出的角是直角或钝角时,学生判断是直角或钝角三角形。当露出的角是锐角时,学生一致认为无法确定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笔者这时问:为什么无法确定呢?大家说出了理由,给予了肯定。这时有一位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如果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那它一定是锐角三角形"理由是: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因为任何一个三角形不能有两个直角或钝角,因此底角只能是锐角。现在它的顶角是锐角,所以能肯定它是锐角三角形,讲得多好啊!笔者大大的表扬了这个学生,接着,话锋一转,又说:"怎么就能肯定它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呢?假如是底角,那又是怎样的情况呢?请大家课后讨论讨论。"这样的教学,不仅开阔了学生的思路,而且鼓励了学生大胆猜测。

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37个技巧(五)
合作学习中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的实践研究

  摘 要:从现阶段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来看,其中学生参与度不高、学生参与热情不足等问题还比较普遍,本文针对当前合作学习中常见问题以及解决策略进行几方面分析。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数学;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281-01
  小学数学作为工具学科,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随着小学教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更加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更加尊重学生主体的学习与思维。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合作学习法被提出,并且开始逐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普及,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克服传统小学课堂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气氛沉闷、枯燥等种种弊端,而且还有效促进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为学生营造了更加人性化、动态化、生动化的学习环境,是非常值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推广的。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现状
  1、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生参与度不高
  从当前合作机制的运用情况来看,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合作的意义,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不够高涨,学生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低,这样一来合作学习不仅无法达到教学辅助效果,而且非常容易导致学生失去自我判断意识。
  2、学生在合作讨论学习时热情不足
  热情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动力,如果学生学习热情不足,那么小组合作效果必然无法保障。从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况来看,学生主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不多,学生主动性与热情明显不足,自学技巧掌握少。
  3、学生在合作学习时过分趋于形式化
  虽然很多小学数学课堂中已经引入了合作学习法,但是教师并没有将其深入普及下去,也就是说合作学习形式化问题严重。合作学习的要点就是学生要善于发现问题,能够积极讨论问题,但是合作学习的形式化,极大的制约了学生自学能力以及自学意识的发展。
  二、优化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的策略分析
  1、强调合作,集思广益
  既然是合作学习,教师就应该充分发挥集思广益的作用,要让学生们深入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乐趣以及意义,通过合理设计和安排任务,鼓励学生小组成员一同研究,大家互相取经,最终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小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毕竟十分有限,大家一同研究,不仅克服了传统教学课堂的死板,枯燥的问题,而且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首先布置给学生一个任务,然后要求他们组织小组,自行研究讨论,强调合作中一定要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出合作学习的作用。
  例如,进行“两位数加法运算”教学时,教师首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进行导入:冬天了,到了收萝卜的时候,小白兔一家来到田地里,开始收萝卜,妈妈说我32个,小白兔说我收了15个,大家帮助小白兔算一算,白兔妈妈和小白兔一共收了多少萝卜?这个时候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并鼓励他们集思广益,任务布置下去之后,大家都纷纷投入到研究中,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学生先拿出32个小木棒,在拿出15个小木棒,然后加在一起,数一数,最后得出一共是32+15=47(个)萝卜,还有的同学将15分成了10和5,先拿出32个小木棒和10个小木棒相加,得出42,然后再加上5个小木棒,得出结论同样是47个,还有的学生口算,也很快得出了结果。总而言之,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思维方式也不尽相同,大家集思广益,很快就把结果算出来了,学习效果非常好。
  2、相互帮助,你疑我答
  为了能够克服合作学习中的形式化问题,在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相互切磋,相互帮助。很多问题,可能一个人怎么想也想不出来,容易走进思维的死胡同,但是通过合作学习,自己想不通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同研究,有的学生可能使用了不同的思路,一下子就将题目解答出来。这样一来,解答出问题的学生就可以将解题思路讲给哪些没有解答出题目的学生,或者将解题要点分享给大家,从而达到小组共同进步的目的。
  例如:“100以内数的加法”教学,教师首先创建情境:同学们,今天我要带领大家2年级的学生去参观博物馆,看看他们都在操场上排队呢。这个时候播放多媒体课件――2年级四个班级的学生和他们的带队老师正在组织排队,教师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每个班级的人数各是多少。学生通过观察后纷纷举手回答,最终出总结答案:一班35人,二班32人,三班37人,四班34人,并且每个班级还有2名带队老师。在分析了这些已知条件之后,教师布置任务:下面小组讨论,看看一班本班学生加上带队老师一共有多少人,注意要使用多种计算方法,小组成员之间要注意相互帮助。计算方法多、计算准确的小组,将获得教师颁发的小红花奖章。这个时候学生们都开始纷纷投入到小组研究中,有的学生说可以口算,有的学生说可以用小木棒摆,还有的学生说可以列竖式……,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思维也更加活跃。
  合作学习是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尊重学生自身发展的教学方法,同时与数学学科的学科特点也十分契合,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能够掌握到不同的解题思路,也会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营造和谐课堂环境。
  参考文献:
  [1] 杨 洋,马 颖,张莉沙.合作学习的条件及其创设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5(04)
  [2] 黄健儿.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合作学习[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1)
  [3] 邹广飞.构建合作学习的课堂方式[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01)
  [4] 汪 霞.走出合作学习的误区[J].教育科学研究.2014(12)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299578/

推荐访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学生是否主动参与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