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脚礼赞》阅读答案(2)

来源:阅读答案 时间:2016-04-12 11:27:24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阅读答案】

第一篇:《枫叶礼赞阅读答案》

枫叶礼赞阅读答案 1.从上文看,枫叶有哪些特征? (4分)

2.作者写秋冬之交的萝卜另1用《董西厢》中的警句,各有什么用意? (6分)

3.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谈谈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6分)

4.作者笔下的枫叶有什么象征意义? (3分)

5.本文是围绕枫叶展开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行文思路。(3分)

二1)红得深浓,红得艳丽;耐得住风雨,无畏无惧。

2)将萝卜与枫叶进行比较,经衬托(或:突出)枫叶红得直接,红得有气魄。 引出自己对《董西厢》警句的理解,强调枫叶能抗得住秋天的 肃杀之气。

3)运用拟人的方法,采用整齐的句式;表达了对枫叶的赞美之情;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抒情色彩。

4)象征着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展示自我的劳动者。

5)先描写枫叶的外在特征,再赞美其品质,最后揭示其象征意义

第二篇:《语文试题2》

语文试题(二)

一、积累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徘徊(huái) 诘责(jié) 磐(pán)石 狡黠(jié) ....

B. 作揖(yī) 迁徙(xǐ) 卓越 (zhuō) 发窘(jiǒng) ....

C. 沉吟(yín) 亘古(gèn) 拮据(jié) 瞥见(piē) ....

D. 迸溅(bèng) 庇(bì)护 真谛(dì) 拂晓(fó)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2分)

A. 鳞次栉比 融汇贯通 言简意赅 矫揉造作

B. 浮想联篇 玲珑剔透 分道扬镳 洗耳恭听

C. 无边无垠 拈轻怕重 谈笑风生 因地治宜

D. 莫名其妙 人迹罕至 自出心裁 毛骨悚然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朱自清,我国现代散文家,他的散文《背影》截取父亲给儿子买橘子时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通过特写镜头,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

B.《陋室铭》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铭,本来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用韵。

C.《出师表》中,诸葛亮用恳切的言辞向刘禅提出开张圣听、严明赏罚、亲贤远佞的建议。

D.古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一般为八句,依次称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其中颈联、颔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A.世博园里,众多国家的场馆宛如一张张国家名片,彰显着各自的特色。

B.教师楷模汪金权的感人事迹一经报道,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C.我省开始实施“阳光家园”计划,三年内将为1.2万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

D.在本届世乒赛上,经过运动健儿们的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体冠军。4.古诗文默写。(8分)

(1)唐代诗人王维的《 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其中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2分)

(2)范仲淹心系天下,笔画江山。《岳阳楼记》里,洞庭湖湖波汹涌澎湃,“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 ”;《渔家傲》中,边塞落日雄奇壮美,“千嶂里, ”。(2分)

(3)《醉翁亭记》中写山间夏秋之景的句子:“ , ”

(4)杨鸿同学取了个笔名叫“云帆”。他说:“李白《行路难》里不是有一个借沧海云帆表达远大理想的名句“ , ”吗?我这个笔名就是从那里来的。”

6.(2010·四川省资阳市)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读初中后,我不再迷恋连环画、动画片;不再满足于童话带给我的欢乐,于是瞄上了“大部头”。①我时而游览花果山,行走女儿国,看悟空斩妖除魔;②时而上梁山,逛祝家庄,看众好汉锄强扶弱;③时而漂弋海上,独闯荒岛,看鲁滨逊智救“星期五”;④ 。名著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4、(2010湖北省武汉市)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1)根据画线句子内容任选一句写出作品名称及作者姓名。(作品与作者必须对应) ....

作品 作者

(2)联系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表现某一名著的内容。 ..

7.(2012年浙江丽水)综合性学习。(6分)

近日,班级开展“重温笔顺,写好汉字”语文活动。我认认真真地完成了以下任务

(1)我和同学一起做调查。(2分

)

我从统计表中发现了一个问题:【《赤脚礼赞》阅读答案(2)】

(2)我和老师一起欣赏书法作品。(2分)

老师:“户”字运笔意趣在于“曳”,最后一笔是撇,有飘逸之感,真可谓笔势送足。

我:“草”字运笔意趣在于“垂”,,,真可谓精神外露。

老师:很不错!你用了老师的示例,也说到点子上。

(3)我和家人一起交流写字经验。(2分)

“义”字先写点,再写撇和捺,手机笔画输入也是这样的 „„这种写法更符合中国书法

的习惯。——爸爸

有的小孩写“长”字,先写横,再写撇,然后写其他笔画,看着就觉得很别扭。——妈妈

“为”字的笔顺老师就是这样教我们的,先写点再写撇,最后一笔是点,确实这么写好看! ——姐姐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赤脚礼赞》,完成8-12小题。(16分)

赤脚礼赞

①诗人蔡其矫有首诗写“船家女儿”,其中两句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那圆润的双肩从布衣

下探露,那赤裸的双脚如海水般晶莹……”写得真好,把劳动中的女孩那种天然去雕饰的美写出来了。

②我生长在农村,只要稍稍打开一点记忆的闸门,眼前就会浮现一双双赤裸的双脚。

③每年一到仲春,天气渐渐暖和起来的时候,村子里就开始看到一双双赤脚了。我们那里主产水

稻,许多劳作都是在水田里进行的,要下地干活当然得脱掉鞋袜。甚至在早春二月,要顶凌下种,农人们就得赤脚跳下冰寒刺骨的水田,犁田、打坝、播种育秧,哪还能等到春深日暖呢?多少个早晨我醒来,都会看见在灶前忙碌的妈妈,裤管还是挽起来的,上面沾上了泥点,脚上虽然穿着布鞋,但一看就知是刚洗过的。我明白,妈妈已赤脚在稻田里忙了一大清早。

④那时,农村里的孩子也喜欢赤脚。每年春天——那常常是一场又一场的春雨之后,村子周围

已是一片春草芊芊、禾苗青翠,处处绿意盎然,山花烂漫。我们再也不耐烦穿那劳什子鞋袜了,都嫌 我综合家人的看法后得出一个结论:

它玩起来不方便,又容易弄脏弄湿了,就干脆光着脚丫在外面奔跑。脚掌第一次接触雨后的大地,顿时有一种光润、清凉的感觉,从脚底板传到我们心里,真是愉快极了。我们跑啊跑啊,那么无拘无束。我们在潮湿、平整的打谷场上印下一双双浅浅的脚印。那脚印如花瓣,到处开放。我们到山冈上采草叶、采野果,到溪边捉鱼儿、戏水,去草地上放牛、牧鹅……那尖尖的青草戳着了我们的脚心,不仅不疼,而且很舒服,脚踝脚背被荆棘划拉出几道细细的印痕,我们也不知觉,不以为意,仍然快乐地在田塍上奔跑。

⑤那时生活条件有限,一般人家不仅买不起胶鞋,就是布鞋也没有几双,所以都要省着穿,能赤脚的尽量赤脚,孩子们也经常光着脚去上学。到了夏天,教室里的课桌底下,都是一双双赤着的脚。上学路上,我们奔跑追逐,不免经常跌倒。我不知道多少次,因踢到石头或土坷垃而趾甲折断、鲜血直流,痛苦地抱着脚直龇牙。膝盖也常常是磕破了的。但疼痛稍减,我又赤脚行走。这样的赤脚上学,一般要到深秋或初冬。但有些贫寒人家的孩子,甚至到天上飘下雪花时,也要坚韧地赤着脚去学校。

⑥其实,最辛苦的还是父母。他们一年里大部分时间都是赤着脚在田地里干活。他们挑着担子,走在雨后泥泞的道路上,为了防止滑倒,那脚趾深深地抠进泥里,恨不得像铁锚一样紧紧地抓住泥土。这样的一双双赤脚,也像锚一样牢牢地扎在我记忆的深处,每每想起,就会从内心里发出一声喟叹。夏,为忙抢收抢种,一双双光脚板在急如风火、噼噼啪啪地敲响村前的泥路或石板,甚至行走在晒得就要融化的柏油路上,一天不知要在村庄与田地之间往返多少趟。中午,如果有时间短暂地休息,他们就赤着一双沾满泥土的脚,侧卧在木榻上……在我们村子里,有几位农民是在劳作当中倒在田地里过世的。我们那里,甚至用“脚丫里的泥还没有洗净”这样的话,来泛指一切倒在岗位上的死者,凄然中似乎还有悲壮。

⑦农人们一年四季有那么多日子赤脚,他们的脚大多是变形的,趾骨粗大,踵茧很厚,冬天脚掌还会有道道裂口,颜色则是黧黑!然而,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双双赤裸的脚在大地上终年奔跑,田野间才会出现春天碧浪千重,秋天金黄一片,处处稻谷飘香的景象!

⑧现在,农村已经很少有人赤脚了,但我们不应忘记我们曾经赤脚的日子。

⑨我向我曾经看到过的一双双赤脚,致以最高的礼赞。

8.有人说,去掉第①段后,文章开篇点题,引出回忆,显得更简洁明了。那么你能说说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吗?(3分)

9.文中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10.请赏析下面的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3分)

他们挑着担子,走在雨后泥泞的道路上,为了防止滑倒,那脚趾深深地抠进泥里,恨不得像铁锚一样紧紧地抓住泥土。

11.④、⑤两段写的是农村赤脚的孩子们,第④段主要写赤脚的快乐,第⑤段主要写赤脚的痛苦,这样写矛盾吗?请说说你的看法。(4分)

12.通读全文,请解说标题“赤脚礼赞”中“礼赞”的含义。(3分)【《赤脚礼赞》阅读答案(2)】

(二)阅读《防伪门票:世博会第一道风景线》,完成第13-16题。(12分)

防伪门票:世博会第一道风景线

①在上海世博园的出口,游客将门票轻轻插入检票闸机,不到一秒钟,闸机吐出的门票两侧出现了条状的“2010EXPO”压痕,闸机随即打开,游客顺利入园。

②如此常见和不断重复的场景背后,却是世博门票内“世博芯”所含的高科技。“世博芯”又称为“RFID”(内嵌射频识别技术)芯片,此类型芯片已经广泛应用于上海的轨道交通卡、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等方面。此次与世博门票“牵手”,是这一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门票领域最大规模的应用。

③高度防伪是这种芯片最大的特点。防伪的关键在于每张门票内的“世博芯”都有唯一的一组编码,验票闸机通过识别编码来验证门票和开启闸机;同时,每张门票的编码加密方式也不一样。这样不仅能保证门票的独一无二,更能有效防止编码被恶意破解和篡改。正是依靠这种编码的双重防伪措施,上海世博会迄今为止没有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假票。

④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人们不论在家中、公共汽车内还是地铁上,都能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获取上海世博园的实时入园人数及各大出入口情况。但在园区出入口,却从没见过工作人员清点人数。这些数据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这也是“世博芯”的功劳。原来,“世博芯”的另一个功能是统计,他可以将入园信息即时传递到园区指挥部,然后发布给公众。而且,依靠这些数据还能疏导客流。当一个大型的旅行团安检入园时,指挥中心会收到团队票内“世博芯”从入园闸机传来的数据,如果此时同一入口的游客较多,指挥部就会立刻安排大巴将游客运往较为清闲的入口。

⑤除统计客流信息外,门票芯片从生产完成开始,到后续加工的每一个环节也都可以通过芯片追溯。例如,芯片在何时何地生产,在何时何地进行的门票发行及销售,公众在何时何地持票入园等,都可以通过门票芯片查出,对整套门票的流通和使用进行完全的数字化管理极为便利。

⑥地铁出入口不再拥堵或许也能在RFID技术的帮助下成为可能。目前上海对部分地铁站在部分时段实行限流,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没有其他疏导方式,只能采取不让进站的“一刀切”模式。如果将统计功能加入交通卡,有关方面就能通过用广播提醒、短驳车转移等方式让乘客从不同出入口进站。

⑦在专家眼里,纸质的门票、压痕的区别方式还有另一个含义,那就是绿色环保技术在票证上的使用。“世博芯”的大小只有1平方毫米,厚度更是和打印纸差不多,因此硬卡纸就能将它藏在其中。选用能在自然环境中自然降解的硬卡纸、放弃传统票证的塑料材质,小身材的“世博芯”为上海世博会带来更加绿色的门票。而压痕的设计不同于以往的打洞方式,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能避免产生纸屑,保持了入口处的环境整洁,也减轻了保洁人员的负担。

⑧如今,人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各式的打折卡、优惠卡、购物卡,这些消费卡中有很多即使是一次性使用的,也采用了塑料材质,废弃后会产生大量污染物。但世博门票的实践为消费卡提供了新的可能,不论是制作材料还是印证方式,都能采用更加绿色的手段。专家还透露,世博门票的制作成本并不高,甚至低于一些考究的塑料消费卡,这也为绿色卡的全面推广提供了基础。

13.根据第二段文字内容,请给“世博芯”下一个定义。(2分)

14.上海世博会迄今为止没有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假票,请在文中找出其原因。(2分)

15.文中第⑦段画线句子运用了 、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赤脚礼赞》阅读答案(2)】

16.通读全文,请说出上海世博会的防伪门票有哪些优点。(4分)

第三篇:《河南省2011年中考语文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2011年中考语文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

河南中考模拟试题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把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徘徊(huái) 诘责(jié) 磐(pán)石 狡黠(jié)

B. 作揖(yī) 迁徙(xǐ) 卓越 (zhuō) 发窘(jiǒng)

C. 沉吟(yín) 亘古(gèn) 拮据(jié) 瞥见(piē)

D. 迸溅(bèng) 庇(bì)护 真谛(dì) 拂晓(f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2分)

A. 鳞次栉比 融汇贯通 言简意赅 矫揉造作

B. 浮想联篇 玲珑剔透 分道扬镳 洗耳恭听

C. 无边无垠 拈轻怕重 谈笑风生 因地治宜

D. 莫名其妙 人迹罕至 自出心裁 毛骨悚然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赤脚礼赞》阅读答案(2)】

A.朱自清,我国现代散文家,他的散文《背影》截取父亲给儿子买橘子时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通过特写镜头,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

B.《陋室铭》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铭,本来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用韵。

C.《出师表》中,诸葛亮用恳切的言辞向刘禅提出开张圣听、严明赏罚、亲贤远佞的建议。

D.古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一般为八句,依次称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其中颈联、颔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4.古诗文默写。(8分)

(1)唐代诗人王维的《 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其中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2分)

(2)范仲淹心系天下,笔画江山。《岳阳楼记》里,洞庭湖湖波汹涌澎湃,“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 ”;《渔家傲》中,边塞落日雄奇壮美,“千嶂里, ”。(2分)

(3)窗如画框,窗外的山水是意境深远的水墨画,“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窗如画框,窗内剪烛夜谈的情景是传神的小品,“ ”。(李商隐《夜雨寄北》)(2分)

(4)杨鸿同学取了个笔名叫“云帆”。他说:“李白《行路难》里不是有一个借沧海云帆表达远大理想的名句“ , ”吗?我这个笔名就是从那里来的。”(2分)

5.仿照下面一句话,再仿写两句,构成排比。(2分)

有时候,理解是一个会心的微笑,能化解人的敌意; ;

6.名著阅读。(3分)

我越往前走,海峡也就越浅。不多一会儿我已经走近岸边,到了可以听见喊声的地方。【《赤脚礼赞》阅读答案(2)】

我用手举着拖来舰队的绳索的一端,高声呼喊:“最强大的利里浦特皇帝万岁!”这位伟大的君王迎接我上岸,对我说不尽地恭维,当场就封我做“那达克”,这是他们最尊贵的爵位。

(1)这段话出自英国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 》。(1分)

(2)联系选段前的情节,简述这位伟大的君王“对我说不尽地恭维”的原因。(2分)

7.综合性学习。(8分)

材料一: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一种名为“一滴香”的东西开始进入公众视野。据说,这种东西只要一滴,就能让清水变成高汤,而且还拥有鸡肉味、鸭肉味、牛肉味、羊肉味等不同口味。

随“一滴香”相继进入公众视野的还有“飘香剂”、“辣椒精”、“火锅红”等食品添加剂。与那些用天然食材耗费大量时间熬制的高汤相比,这些物质只需投入少量,就能拥有同样甚至更加出众的味道。

“这些都是什么东西,我都不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君石告诉记者。正是由于不清楚这些食品添加剂的具体成分,所以无法判断其是否安全。

材料二:统计显示,在我国,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食品行业的重要支柱。目前我国各类食品添加剂的年产量已经超过200万吨左右,味精、柠檬酸、木糖、木糖醇和香料中的乙基麦芽酚等产品的产量已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但是,这些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安全吗? 材料三:2010年6月1日起,我国首部《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开始实施,根据新规,所有食品添加剂成分,必须在外包装上进行标志,并推出召回制度。《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也在2010年推出了新修订的版本。

材料四:然而,光有标准还不够,谁来监管标准的执行?“食品添加剂归哪个部门管?”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说,“在监管体系上,监管的部门太多太杂,看起来,各个监管部门都在管,实际上谁都没有认真监管。”从历次食品安全事件的处理上看不出到底哪个部门是真正的责任主体。

(1)请概括材料一、材料二中的主要信息。(3分)

(2)材料二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目前我国各类食品添加剂的年产量已经超过200万吨左右。

修改意见:

(3)2009年以来,毒奶粉、假豆腐、食品添加剂非法使用等问题频发,面对这些现象,请结合材料三、材料四的主要信息谈谈你对食品添加剂监管的看法。(不少于30字)(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赤脚礼赞》,完成8-12小题。(16分)

赤脚礼赞

李 成

①诗人蔡其矫有首诗写“船家女儿”,其中的两句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那圆润的双肩从布衣下探露,那赤裸的双脚如海水般晶莹……”写得真是好,把劳动中的女孩子那种天然去雕饰的美写出来了。

②我生长在农村,只要稍稍打开一点记忆的闸门,眼前就会浮现一双双赤裸的双脚。 ③每年一到仲春,天气渐渐暖和起来的时候,村子里就开始看到一双双赤脚了。我们那里主产水稻,许多劳作都是在水田里进行的,要下地干活当然得脱掉鞋袜。甚至在早春二月,要顶凌下种,农人们就得赤脚跳下冰寒刺骨的水田,犁田、打坝、播种育秧,哪还能等到春深日暖呢?多少个早晨我醒来,都会看见在灶前忙碌的妈妈,裤管还是挽起来的,上面沾上了泥点,脚上虽然穿着布鞋,但一看就知是刚洗过的。我明白,妈妈已赤脚在稻田里忙了一大清早。

④那时,农村里的孩子也喜欢赤脚。每年春天--那常常是一场又一场的春雨之后,村子周围已是一片春草芊芊、禾苗青翠,处处绿意盎然,山花烂漫。我们再也不耐烦穿那劳什子鞋袜了,都嫌它玩起来不方便,又容易弄脏弄湿了,就干脆光着脚丫在外面奔跑。脚掌第一次接触雨后的大地,顿时有一种光润、清凉的感觉,从脚底板传到我们心里,真是愉快极了。我们跑啊跑啊,那么无拘无束。我们在潮湿、平整的打谷场上印下一双双浅浅的脚印。那脚印如花瓣,到处开放。我们到山冈上采草叶、采野果,到溪边捉鱼儿、戏水,去草地上放牛、牧鹅……那尖尖的青草戳着了我们的脚心,不仅不疼,而且很舒服,脚踝脚背被荆棘划拉出几道细细的印痕,我们也不知觉,不以为意,仍然快乐地在田塍上奔跑。

⑤那时生活条件有限,一般人家不仅买不起胶鞋,就是布鞋也没有几双,所以都要省着穿,能赤脚的尽量赤脚,孩子们也经常光着脚去上学。到了夏天,教室里的课桌底下,都是一双双赤着的脚。上学路上,我们奔跑追逐,不免经常跌倒。我不知道多少次,因踢到石头或土坷垃而趾甲折断、鲜血直流,痛苦地抱着脚直龇牙。膝盖也常常是磕破了的。但疼痛稍减,我又赤脚行走。这样的赤脚上学,一般要到深秋或初冬。但有些贫寒人家的孩子,甚至到天上飘下雪花时,也要坚韧地赤着脚去学校。

⑥其实,最辛苦的还是父母。他们一年里大部分时间都是赤着脚在田地里干活。他们挑着担子,走在雨后泥泞的道路上,为了防止滑倒,那脚趾深深地抠进泥里,恨不得像铁锚一样紧紧地抓住泥土。这样的一双双赤脚,也像锚一样牢牢地扎在我记忆的深处,每每想起,就会从内心里发出一声喟叹。夏,为忙抢收抢种,一双双光脚板在急如风火、噼噼啪啪地敲响村前的泥路或石板,甚至行走在晒得就要融化的柏油路上,一天不知要在村庄与田地之间往返多少趟。中午,如果有时间短暂地休息,他们就赤着一双沾满泥土的脚,侧卧在木榻上……在我们村子里,有几位农民是在劳作当中倒在田地里过世的。我们那里,甚至用“脚丫里的泥还没有洗净”这样的话,来泛指一切倒在岗位上的死者,凄然中似乎还有悲壮。 ⑦农人们一年四季有那么多日子赤脚,他们的脚大多是变形的,趾骨粗大,踵茧很厚,冬天脚掌还会有道道裂口,颜色则是黧黑!然而,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双双赤裸的脚在大地上终年奔跑,田野间才会出现春天碧浪千重,秋天金黄一片,处处稻谷飘香的景象! ⑧现在,农村已经很少有人赤脚了,但我们不应忘记我们曾经赤脚的日子。 ⑨我向我曾经看到过的一双双赤脚,致以最高的礼赞。

8.有人说,去掉第①段后,文章开篇点题,引出回忆,显得更简洁明了。那么你能说说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吗?(3分)

9.文中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10.请赏析下面的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3分)

他们挑着担子,走在雨后泥泞的道路上,为了防止滑倒,那脚趾深深地抠进泥里,恨不得像铁锚一样紧紧地抓住泥土。

11.④、⑤两段写的是农村赤脚的孩子们,第④段主要写赤脚的快乐,第⑤段主要写赤脚的痛苦,这样写矛盾吗?请说说你的看法。(4分)

12.通读全文,请解说标题“赤脚礼赞”中“礼赞”的含义。(3分)

(二)阅读《防伪门票:世博会第一道风景线》,完成第13-16题。(12分)

防伪门票:世博会第一道风景线

罗均 任翀

①在上海世博园的出口,游客将门票轻轻插入检票闸机,不到一秒钟,闸机吐出的门票两侧出现了条状的“2010EXPO”压痕,闸机随即打开,游客顺利入园。

②如此常见和不断重复的场景背后,却是世博门票内“世博芯”所含的高科技。“世博芯”又称为“RFID”(内嵌射频识别技术)芯片,此类型芯片已经广泛应用于上海的轨道交通卡、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等方面。此次与世博门票“牵手”,是这一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门票

领域最大规模的应用。

【《赤脚礼赞》阅读答案(2)】

③高度防伪是这种芯片最大的特点。防伪的关键在于每张门票内的“世博芯”都有唯一的一组编码,验票闸机通过识别编码来验证门票和开启闸机;同时,每张门票的编码加密方式也不一样。这样不仅能保证门票的独一无二,更能有效防止编码被恶意破解和篡改。正是依靠这种编码的双重防伪措施,上海世博会迄今为止没有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假票。

④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人们不论在家中、公共汽车内还是地铁上,都能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获取上海世博园的实时入园人数及各大出入口情况。但在园区出入口,却从没见过工作人员清点人数。这些数据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这也是“世博芯”的功劳。原来,“世博芯”的另一个功能是统计,他可以将入园信息即时传递到园区指挥部,然后发布给公众。而且,依靠这些数据还能疏导客流。当一个大型的旅行团安检入园时,指挥中心会收到团队票内“世博芯”从入园闸机传来的数据,如果此时同一入口的游客较多,指挥部就会立刻安排大巴将游客运往较为清闲的入口。

⑤除统计客流信息外,门票芯片从生产完成开始,到后续加工的每一个环节也都可以通过芯片追溯。例如,芯片在何时何地生产,在何时何地进行的门票发行及销售,公众在何时何地持票入园等,都可以通过门票芯片查出,对整套门票的流通和使用进行完全的数字化管理极为便利。

⑥地铁出入口不再拥堵或许也能在RFID技术的帮助下成为可能。目前上海对部分地铁站在部分时段实行限流,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没有其他疏导方式,只能采取不让进站的“一刀切”模式。如果将统计功能加入交通卡,有关方面就能通过用广播提醒、短驳车转移等方式让乘客从不同出入口进站。

⑦在专家眼里,纸质的门票、压痕的区别方式还有另一个含义,那就是绿色环保技术在票证上的使用。“世博芯”的大小只有1平方毫米,厚度更是和打印纸差不多,因此硬卡纸就能将它藏在其中。选用能在自然环境中自然降解的硬卡纸、放弃传统票证的塑料材质,小身材的“世博芯”为上海世博会带来更加绿色的门票。而压痕的设计不同于以往的打洞方式,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能避免产生纸屑,保持了入口处的环境整洁,也减轻了保洁人员的负担。 ⑧如今,人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各式的打折卡、优惠卡、购物卡,这些消费卡中有很多即使是一次性使用的,也采用了塑料材质,废弃后会产生大量污染物。但世博门票的实践为消费卡提供了新的可能,不论是制作材料还是印证方式,都能采用更加绿色的手段。专家还透露,世博门票的制作成本并不高,甚至低于一些考究的塑料消费卡,这也为绿色卡的全面推广提供了基础。

13.根据第二段文字内容,请给“世博芯”下一个定义。(2分)

14.上海世博会迄今为止没有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假票,请在文中找出其原因。(2分)

15.文中第⑦段画线句子运用了 、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16.通读全文,请说出上海世博会的防伪门票有哪些优点。(4分)

三、古诗文阅读(1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7-20题 (10分)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有顷,复诵。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曰:“此织断,能复续乎?”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选自《韩诗外传》卷9)

1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过: (2)其母引刀裂其织 裂:

1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19.甲、乙两文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2分)

20.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21-22题。(4分)

泊秦淮

(唐)杜牧【《赤脚礼赞》阅读答案(2)】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1.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烟笼寒水月笼沙”所描绘的画面。(2 分)

22.“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中的“犹”字意味深长,请对此字作简要赏析。 ( 2分)

四、写作(50分)

23.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 题目:那一幕,又上心头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

②正文中如需出现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2) 阅读材料,进行写作。

牛顿 < >对苹果落地产生好奇,于是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 < >对烧水壶上冒出的蒸汽十分好奇,最后改良了蒸汽机 < >。伽利略 < >看吊灯摇晃而好奇发现了单摆。【《赤脚礼赞》阅读答案(2)】

在剑桥大学 < >,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 < >的学生,有一天,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露着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罗素也是个大哲学家,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他。有人问:“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请以“好奇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

②正文中如需出现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河南省2011年中考语文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C(3分)

2.D(3分)

3.D(3分)

4.(1)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2)横无际涯 长烟落日孤城闭(3)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4)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每句1分,若出现添字、

漏字、错字均不给分,共8分)

5.示例:有时候,理解是一次主动的握手,能温暖人的心房;有时候,理解是一句真

诚的鼓励,能激发人的勇气。

第四篇:《2011年最新河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有答案)》

座 号 2011 年河南中考模拟试题 2011 年河南中考模拟试题 语文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四个大题, 分钟。请用蓝色、 1.本试卷共 8 页,四个大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请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 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把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答卷前把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答卷前把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 一 号 (一) (二) 二 三 四 分 总 得分 评卷人 分 数 一、积累运用(28 分) 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徘徊(huái) 诘责(jié) 磐(pán)石 狡黠(jié) . . . . B. 作揖(yī) . C. 沉吟(yín) . 迁徙(xǐ) . 亘古(gèn) . 卓越 (zhuō) 发窘(jiǒng) . . 拮据(jié) 瞥见(piē) . . 真谛(dì) 拂晓(fó) . . D. 迸溅(bèng) 庇(bì)护 .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2 分) A. 鳞次栉比 融汇贯通 言简意赅 矫揉造作 B. 浮想联篇 玲珑剔透 分道扬镳 洗耳恭听 C. 无边无垠 拈轻怕重 谈笑风生 因地治宜 D. 莫名其妙 人迹罕至 自出心裁 毛骨悚然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朱自清,我国现代散文家,他的散文《背影》截取父亲给儿子买橘子时最鲜明的片段—— 父亲的背影,通过特写镜头,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 B.《陋室铭》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铭,本来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 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用韵。 C.《出师表》中,诸葛亮用恳切的言辞向刘禅提出开张圣听、严明赏罚、亲贤远佞的建议。 D.古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一般为八句,依次称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其中颈联、 颔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4.古诗文默写。(8 分) (1)唐代诗人王维的《 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其中意境雄 , 。(2 分) 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2)范仲淹心系天下,笔画江山。《岳阳楼记》里,洞庭湖湖波汹涌澎湃,“衔远山,吞长 江,浩浩汤汤, ”;《渔家傲》中,边塞落日雄奇壮美,“千嶂里, ”。(2 分) (3)窗如画框,窗外的山水是意境深远的水墨画,“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窗如画框,窗内剪烛夜谈的情景是传神的小品,“ , ”。(李商隐《夜雨 寄北》)(2 分) (4)杨鸿同学取了个笔名叫“云帆”。他说:“李白《行路难》里不是有一个借沧海云帆表 达远大理想的名句“ , ”吗?我这个笔名就是从那里来的。”(2 分) 5.仿照下面一句话,再仿写两句,构成排比。(2

分) ; 有时候,理解是一个会心的微笑,能化解人的敌意; 。 6.名著阅读。(3 分) 我越往前走,海峡也就越浅。不多一会儿我已经走近岸边,到了可以听见喊声的地方。我用手 举着拖来舰队的绳索的一端,高声呼喊:“最强大的利里浦特皇帝万岁!”这位伟大的君王迎接我 上岸,对我说不尽地恭维,当场就封我做“那达克”,这是他们最尊贵的爵位。 (1)这段话出自英国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 》。(1 分) (2)联系选段前的情节,简述这位伟大的君王“对我说不尽地恭维”的原因。 分) (2 7.综合性学习。 分) (8 材料一: 材料一:从 2010 年下半年开始,一种名为“一滴香”的东西开始进入公众视野。据说,这种 东西只要一滴,就能让清水变成高汤,而且还拥有鸡肉味、鸭肉味、牛肉味、羊肉味等不同口味。 随“一滴香”相继进入公众视野的还有“飘香剂”“辣椒精”“火锅红”等食品添加剂。与那 、 、 些用天然食材耗费大量时间熬制的高汤相比,这些物质只需投入少量,就能拥有同样甚至更加出众 的味道。 “这些都是什么东西,我都不知道。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主 任委员陈君石告诉记者。正是由于不清楚这些食品添加剂的具体成分,所以无法判断其是否安全。 材料二: 材料二:统计显示,在我国,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食品行业的重要支柱。目前我国各类食品添 加剂的年产量已经超过 200 万吨左右,味精、柠檬酸、木糖、木糖醇和香料中的乙基麦芽酚等产品 的产量已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但是,这些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安全吗? 材料三: 材料三:2010 年 6 月 1 日起,我国首部《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开始实施,根据新 规,所有食品添加剂成分,必须在外包装上进行标志,并推出召回制度。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 准》也在 2010 年推出了新修订的版本。 材料四: 材料四:然而,光有标准还不够,谁来监管标准的执行?“食品添加剂归哪个部门管?” 国 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说, “在监管体系上,监管的部门太多太杂,看起来,各个 监管部门都在管,实际上谁都没有认真监管。 ”从历次食品安全事件的处理上看不出到底哪个部门 是真正的责任主体。 (1)请概括材料一、材料二中的主要信息。 分) (3 (2)材料二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分) (2 目前我国各类食品添加剂的年产量已经超过 200 万吨左右。 修改意见: (3)2009 年以来,毒奶粉、假豆腐、食品添加剂非法使用等问题频发,面对这些现象,请结 合材料三、材料四的主

要信息谈谈你对食品添加剂监管的看法。 (不少于 30 字) 分) (3 二、现代文阅读(共 28 分) 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赤脚礼赞》,完成 8-12 小题。(16 分) 赤脚礼赞 李 成 ①诗人蔡其矫有首诗写“船家女儿”,其中的两句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那圆润的双肩 从布衣下探露,那赤裸的双脚如海水般晶莹……”写得真是好,把劳动中的女孩子那种天然去雕饰 的美写出来了。 ②我生长在农村,只要稍稍打开一点记忆的闸门,眼前就会浮现一双双赤裸的双脚。 ③每年一到仲春,天气渐渐暖和起来的时候,村子里就开始看到一双双赤脚了。我们那里主产 水稻, 许多劳作都是在水田里进行的, 要下地干活当然得脱掉鞋袜。 甚至在早春二月, 要顶凌下种, 农人们就得赤脚跳下冰寒刺骨的水田,犁田、打坝、播种育秧,哪还能等到春深日暖呢?多少个早 晨我醒来, 都会看见在灶前忙碌的妈妈, 裤管还是挽起来的, 上面沾上了泥点, 脚上虽然穿着布鞋, 但一看就知是刚洗过的。我明白,妈妈已赤脚在稻田里忙了一大清早。 ④那时,农村里的孩子也喜欢赤脚。每年春天——那常常是一场又一场的春雨之后,村子周 围已是一片春草芊芊、禾苗青翠,处处绿意盎然,山花烂漫。我们再也不耐烦穿那劳什子鞋袜了, 都嫌它玩起来不方便,又容易弄脏弄湿了,就干脆光着脚丫在外面奔跑。脚掌第一次接触雨后的大 地,顿时有一种光润、清凉的感觉,从脚底板传到我们心里,真是愉快极了。我们跑啊跑啊,那么 无拘无束。我们在潮湿、平整的打谷场上印下一双双浅浅的脚印。那脚印如花瓣,到处开放。我们 到山冈上采草叶、采野果,到溪边捉鱼儿、戏水,去草地上放牛、牧鹅…… 得分 评卷人 那尖尖的青草戳着了我们的脚心,不仅不疼,而且很舒服,脚踝脚背被荆棘 划拉出几道细细的印痕,我们也不知觉,不以为意,仍然快乐地在田塍上奔 跑。 ⑤那时生活条件有限,一般人家不仅买不起胶鞋,就是布鞋也没有几双,所以都要省着穿,能 赤脚的尽量赤脚,孩子们也经常光着脚去上学。到了夏天,教室里的课桌底下,都是一双双赤着的 脚。上学路上,我们奔跑追逐,不免经常跌倒。我不知道多少次,因踢到石头或土坷垃而趾甲折断、 鲜血直流,痛苦地抱着脚直龇牙。膝盖也常常是磕破了的。但疼痛稍减,我又赤脚行走。这样的赤 脚上学,一般要到深秋或初冬。但有些贫寒人家的孩子,甚至到天上飘下雪花时,也要坚韧地赤着 脚去学校。 ⑥其实, 最辛苦的还是父母。 他们一年里大部分时间都是赤着脚在田地里干活。 他们挑

着担子, 走在雨后泥泞的道路上,为了防止滑倒,那脚趾深深地抠进泥里,恨不得像铁锚一样紧紧地抓住泥 土。这样的一双双赤脚,也像锚一样牢牢地扎在我记忆的深处,每每想起,就会从内心里发出一声 喟叹。夏,为忙抢收抢种,一双双光脚板在急如风火、噼噼啪啪地敲响村前的泥路或石板,甚至行 走在晒得就要融化的柏油路上,一天不知要在村庄与田地之间往返多少趟。中午,如果有时间短暂 地休息,他们就赤着一双沾满泥土的脚,侧卧在木榻上……在我们村子里,有几位农民是在劳作当 中倒在田地里过世的。我们那里,甚至用“脚丫里的泥还没有洗净”这样的话,来泛指一切倒在岗 位上的死者,凄然中似乎还有悲壮。 ⑦农人们一年四季有那么多日子赤脚,他们的脚大多是变形的,趾骨粗大,踵茧很厚,冬天 脚掌还会有道道裂口,颜色则是黧黑!然而,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双双赤裸的脚在大地上终年奔 跑,田野间才会出现春天碧浪千重,秋天金黄一片,处处稻谷飘香的景象! ⑧现在,农村已经很少有人赤脚了,但我们不应忘记我们曾经赤脚的日子。 ⑨我向我曾经看到过的一双双赤脚,致以最高的礼赞。 8.有人说,去掉第①段后,文章开篇点题,引出回忆,显得更简洁明了。那么你能说说第①段 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吗?(3 分) 9.文中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 分) 10.请赏析下面的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3 分) 他们挑着担子,走在雨后泥泞的道路上,为了防止滑倒,那脚趾深深地抠进泥里,恨不得像铁 锚一样紧紧地抓住泥土。 11.④、⑤两段写的是农村赤脚的孩子们,第④段主要写赤脚的快乐,第⑤段主要写赤脚的痛 苦,这样写矛盾吗?请说说你的看法。(4 分) 12.通读全文,请解说标题“赤脚礼赞”中“礼赞”的含义。(3 分) (二)阅读《防伪门票:世博会第一道风景线》,完成第 13-16 题。(12 分) 防伪门票: 防伪门票:世博会第一道风景线 罗均 任翀 ①在上海世博园的出口,游客将门票轻轻插入检票闸机,不到一秒钟,闸机吐出的门票两侧出 现了条状的“2010EXPO”压痕,闸机随即打开,游客顺利入园。 ②如此常见和不断重复的场景背后,却是世博门票内“世博芯”所含的高科技。“世博芯”又 称为“RFID”(内嵌射频识别技术)芯片,此类型芯片已经广泛应用于上海的轨道交通卡、第二代 居民身份证等方面。 此次与世博门票 “牵手” 是这一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门票领域最大规模的应用。 , ③高度防伪是这种芯片最大的特点。防伪的关键在于每张门票内的“世博芯”都

有唯一的一组 编码,验票闸机通过识别编码来验证门票和开启闸机;同时,每张门票的编码加密方式也不一样。 这样不仅能保证门票的独一无二,更能有效防止编码被恶意破解和篡改。正是依靠这种编码的双重 防伪措施,上海世博会迄今为止没有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假票。 ④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人们不论在家中、公共汽车内还是地铁上,都能通过电视、广播、网络 等媒体获取上海世博园的实时入园人数及各大出入口情况。但在园区出入口,却从没见过工作人员 清点人数。这些数据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这也是“世博芯”的功劳。原来,“世博芯”的另一个 功能是统计,他可以将入园信息即时传递到园区指挥部,然后发布给公众。而且,依靠这些数据还 能疏导客流。当一个大型的旅行团安检入园时,指挥中心会收到团队票内“世博芯”从入园闸机传 来的数据,如果此时同一入口的游客较多,指挥部就会立刻安排大巴将游客运往较为清闲的入口。 ⑤除统计客流信息外,门票芯片从生产完成开始,到后续加工的每一个环节也都可以通过芯片 追溯。例如,芯片在何时何地生产,在何时何地进行的门票发行及销售,公众在何时何地持票入园 等,都可以通过门票芯片查出,对整套门票的流通和使用进行完全的数字化管理极为便利。 ⑥地铁出入口不再拥堵或许也能在 RFID 技术的帮助下成为可能。目前上海对部分地铁站在部 分时段实行限流,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没有其他疏导方式,只能采取不让进站的“一刀切”模式。如 果将统计功能加入交通卡,有关方面就能通过用广播提醒、短驳车转移等方式让乘客从不同出入口 进站。 ⑦在专家眼里,纸质的门票、压痕的区别方式还有另一个含义,那就是绿色环保技术在票证上 的使用。“世博芯”的大小只有 1 平方毫米,厚度更是和打印纸差不多,因此硬卡纸就能将它藏在 其中。选用能在自然环境中自然降解的硬卡纸、放弃传统票证的塑料材质,小身材的“世博芯”为 上海世博会带来更加绿色的门票。而压痕的设计不同于以往的打洞方式,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能避 免产生纸屑,保持了入口处的环境整洁,也减轻了保洁人员的负担。 ⑧如今,人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各式的打折卡、优惠卡、购物卡,这些消费卡中有很多即使是 一次性使用的,也采用了塑料材质,废弃后会产生大量污染物。但世博门票的实践为消费卡提供了 新的可能,不论是制作材料还是印证方式,都能采用更加绿色的手段。专家还透露,世博门票的制 作成本并不高,甚至低于一些考究的塑料消费卡,这也为绿色卡的全面推广提供

第五篇:《语文阅读答案》

P20

1. 平静,恬淡,人际关系友善,生活节奏舒缓。

2. 看见学生给家长写的信,他就能大致猜测到内容,并体谅到家长的辛劳;邮差不免要送递坏消息,他为此感到遗憾,并衷心希望没有坏消息。这两句写出了他善良仁厚的性格。

3. 这句话借说天气,表达了邮差对小城生活的满意心情;写“这个小城”的天气好,说明是对生活通常状态的感受。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即对于小城生存状态的礼赞。

4. 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形象的特征: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也有助于表现小城惯常的生活状态;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

P22

1..(1)老刘的画中没画太阳,却是以太阳照耀为背景。

(2)画中蕴含着他对理想境界——“太阳梦”的追求。

2..(1)艰辛寻“梦”——画山画得苦。

(2)“梦”的实现——从太阳梦中获得灵感,独创“西藏山水画派”。

(3)再寻新“梦”——陷入苦闷期,想再上一个艺术高峰。

3..(l)以更多寻梦者不同方式的寻梦,表现了不同人生的共同追求。

(2)以更多美丽感人的梦想,丰富了“太阳梦”的内涵。

(3)表现寻“梦”过程的艰辛,表达了对寻“梦”精神的赞美。

4..(l)拉萨的美景,既是现实,又是人们心中的美好梦想;人们寻梦的过程又是对人生美好理想的追求(如:老刘作画是现实,老刘的理想是梦)。

(2)对拉萨的热爱,对寻梦者的崇敬。

第六篇:《《赤脚礼赞》阅读答案(2)》

《赤脚礼赞》阅读答案(2) 文章来自:

赤脚礼赞

李成

①诗人蔡其矫有首诗写“船家女儿”,其中的两句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那圆润的双肩从布衣下探露,那赤裸的双脚如海水般晶莹……”写得真是好,把劳动人民——尤其是劳动的女孩子那种天然去雕饰的美写出来了。

②我生长在农村,只要稍稍打开一点记忆的闸门,眼前就会浮现一双双赤裸的双脚;这一双双赤脚当然不会像海上的渔家姑娘那样“海水般晶莹”,而是沾满了泥巴,因此都很粗糙,甚而黝黑。

③每年一到仲春,天气渐渐暖和起来的时候,村子里就开始看到一双双赤脚了。我们那里主产水稻,许多劳作都是在水田里进行的,要下地干活当然得脱掉鞋袜。不仅是孟春,甚至在早春二月,要顶凌下种,农人们就得赤脚跳下冰寒刺骨的水田,犁田,打坝,播种,育秧,哪还能等到春深日暖呢?多少个早晨我醒来,都会看见在灶前忙碌的妈妈,裤管还是挽起来的,上面沾上了泥点,脚上虽然穿着布鞋,但一看就知是刚洗过的样子,我就明白,妈妈已在稻田里忙了一大清早。

④只要天气许可,农村里的孩子也是喜欢赤脚的。每年春天——那常常是一场又一场的春雨之后,村子周围已是一片春草芊芊、禾苗青翠,处处绿意盎然,山花烂漫,我们再也不耐烦穿那劳什子鞋袜了,都嫌它玩 起来不方便,又容易弄脏弄湿了,就干脆光着脚丫在外面奔跑。当脚掌第一次接触雨后的大地,顿时有一种光润、清凉的感觉从脚底板传到我们心里,真是愉快极了。我们跑啊,跑啊,似乎是那么的无拘无束。我们在潮湿、平整的打谷场上印下一双双稚嫩的脚印,那脚印如花瓣到处开放。我们到山冈上采草叶,采野果;到溪边捉鱼儿,戏水;去草地上放牛、牧鹅……那尖尖的青草戳着了我们的脚心,不仅不疼,而且很舒服,脚踝脚背被荆棘划拉了几道细细的痕印,也不知觉,也不以为意,仍然快乐地在田塍上奔跑。

⑤那时生活条件有限,一般人家不仅买不起胶鞋,就是布鞋也没有几双,所以都要省着穿,能赤脚的尽量赤脚。孩子们也经常光着脚去上学,到了夏天,教室里的课桌底下,都是一双双赤着的脚。我们在上学的路上也不会好好地走,而是奔跑追逐,便不免经常跌倒。我记得我的脚趾不知道多少次因踢到石头或土坷垃而趾甲折断、鲜血直流,痛苦地抱着脚直龇牙,膝盖也常常是磕破了的。但疼痛稍减,我又赤脚行走,这样的赤脚上学一般要到深秋或初冬,但有些贫寒人家的孩子甚至到天上飘下雪花,也要坚持地赤着脚去学校。这样的赤脚记忆,当然不免让人感到几分苦涩。

⑥其实,辛苦的还是我们的父母。他们一年里的大部分时间都 是赤着脚在田地里干活。他们挑着担子,走在雨后泥泞的道路上,为了防止滑倒,那脚趾深深地扣进泥里,恨不得像铁锚一样紧紧地抓住泥土,才能稳住身体;他们几个人同扛一副笨重的打稻机或者禾桶(也是打稻用的)走到滑溜难行 或拐弯抹角的地方,赤裸的双脚在泥浆中来回倒腾,甚至半天移动不了多少,那脚趾更是用尽了力气,死命地吸附着大地,直到协调了动作或确定了方位,才又向前移动……这样的一双双赤脚也像锚一样牢牢地扎在我记忆的深处,每每想起,就会从内心里发出一声喟叹。

⑦夏天是赤脚的好时光,但是,也是最辛苦的季节。为忙“双抢”,每一个农民都难得片刻的休息;村子里所见的都是一副副光脚板在急如风火、噼噼啪啪地敲响在村前的泥路或石板上,甚至在晒得就要融化的柏油公路上。赤脚在滚烫的大地上奔走,一天不知要在村庄与田地之间往返多少趟,脚掌都被磨得很薄很薄,稍稍硌上一两块石子就会感觉钻心的疼痛,然而还要走,而且还是挑着重担、急急忙忙地走,疼痛也似乎麻木了,这样的经历,怎能不叫人难忘?

⑧乡村似乎就是赤脚的地方,到处都可见到赤脚,甚至是一年四季。村里开会时,一双双赤脚坐在台上台下;各家人家吃晚饭,也往往是一双双赤脚围拢在桌旁。中午,如果有时间获得短暂的休息,也是就带着一双沾着泥土的赤脚侧卧在木榻上……在我们村子里有几位农民是在劳作当中倒在田地里过世的;我们那里甚至用“脚丫里的泥还没有洗净”(就死了)这样的话来泛指一切倒在岗位上的死者,凄然当中似乎还有那么一点悲壮。

⑨正是因为农人们一年四季有那么多的日 子赤脚,所以他们的脚大多是变形的,趾骨粗大,踵茧很厚,冬天脚掌还会有道道裂口,颜色则是黧黑!然而,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双双赤裸的脚在大地上终年奔跑,田野间才会出现春天碧浪千重、秋天金黄一片、处处稻谷飘香的景象!

⑩我不知道,在今天的农村除了农忙季节,平时赤脚的是不是还很多,但我知道,只要是机械化没有普遍实现,只要农民还要干体力活,就少不了要赤脚。我当然希望,赤脚的人越来越少,赤脚的时候越来越少。但是,即便我们的农村里已经很少人赤脚了,我们也不应忘记我们曾经赤脚的日子。【《赤脚礼赞》阅读答案(2)】《赤脚礼赞》阅读答案(2)。我曾在一首题为“草鞋脚”的诗里写道:从前,我们民族就是一个草鞋脚的民族;(这双脚)踩过岩石,踩过荆棘,踩过悬崖,踩过蛇,也踩过从老远森林里跑出来的豺虎……其实,草鞋脚与赤脚差不多是一个意思,也就是说,我们的民族曾经是个赤脚的民族,我们的民族正是赤着脚,从困苦中一步一步走到了已初步繁荣兴盛的今天!

文章来自:

赤脚礼赞

李成

①诗人蔡其矫有首诗写“船家女儿”,其中的两句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那圆润的双肩从布衣下探露,那赤裸的双脚如海水般晶莹……”写得真是好,把劳动人民——尤其是劳动的女孩子那种天然去雕饰的美写出来了。

②我生长在农村,只要稍稍打开一点记忆的闸门,眼前就会浮现一双双赤裸的双脚;这一双双赤脚当然不会像海上的渔家姑娘那样“海水般晶莹”,而是沾满了泥巴,因此都很粗糙,甚而黝黑。

③每年一到仲春,天气渐渐暖和起来的时候,村子里就开始看到一双双赤脚了。我们那里主产水稻,许多劳作都是在水田里进行的,要下地干活当然得脱掉鞋袜。不仅是孟春,甚至在早春二月,要顶凌下种,农人们就得赤脚跳下冰寒刺骨的水田,犁田,打坝,播种,育秧,哪还能等到春深日暖呢?多少个早晨我醒来,都会看见在灶前忙碌的妈妈,裤管还是挽起来的,上面沾上了泥点,脚上虽然穿着布鞋,但一看就知是刚洗过的样子,我就明白,妈妈已在稻田里忙了一大清早。

④只要天气许可,农村里的孩子也是喜欢赤脚的。每年春天——那常常是一场又一场的春雨之后,村子周围已是一片春草芊芊、禾苗青翠,处处绿意盎然,山花烂漫,我们再也不耐烦穿那劳什子鞋袜了,都嫌它玩 起来不方便,又容易弄脏弄湿了,就干脆光着脚丫在外面奔跑。当脚掌第一次接触雨后的大地,顿时有一种光润、清凉的感觉从脚底板传到我们心里,真是愉快极了。我们跑啊,跑啊,似乎是那么的无拘无束。我们在潮湿、平整的打谷场上印下一双双稚嫩的脚印,那脚印如花瓣到处开放。我们到山冈上采草叶,采野果;到溪边捉鱼儿,戏水;去草地上放牛、牧鹅……那尖尖的青草戳着了我们的脚心,不仅不疼,而且很舒服,脚踝脚背被荆棘划拉了几道细细的痕印,也不知觉,也不以为意,仍然快乐地在田塍上奔跑。

⑤那时生活条件有限,一般人家不仅买不起胶鞋,就是布鞋也没有几双,所以都要省着穿,能赤脚的尽量赤脚。孩子们也经常光着脚去上学,到了夏天,教室里的课桌底下,都是一双双赤着的脚。我们在上学的路上也不会好好地走,而是奔跑追逐,便不免经常跌倒。我记得我的脚趾不知道多少次因踢到石头或土坷垃而趾甲折断、鲜血直流,痛苦地抱着脚直龇牙,膝盖也常常是磕破了的。但疼痛稍减,我又赤脚行走,这样的赤脚上学一般要到深秋或初冬,但有些贫寒人家的孩子甚至到天上飘下雪花,也要坚持地赤着脚去学校。这样的赤脚记忆,当然不免让人感到几分苦涩。

⑥其实,辛苦的还是我们的父母。他们一年里的大部分时间都 是赤着脚在田地里干活。他们挑着担子,走在雨后泥泞的道路上,为了防止滑倒,那脚趾深深地扣进泥里,恨不得像铁锚一样紧紧地抓住泥土,才能稳住身体;他们几个人同扛一副笨重的打稻机或者禾桶(也是打稻用的)走到滑溜难行 或拐弯抹角的地方,赤裸的双脚在泥浆中来回倒腾,甚至半天移动不了多少,那脚趾更是用尽了力气,死命地吸附着大地,直到协调了动作或确定了方位,才又向前移动……这样的一双双赤脚也像锚一样牢牢地扎在我记忆的深处,每每想起,就会从内心里发出一声喟叹。

⑦夏天是赤脚的好时光,但是,也是最辛苦的季节。为忙“双抢”,每一个农民都难得片刻的休息;村子里所见的都是一副副光脚板在急如风火、噼噼啪啪地敲响在村前的泥路或石板上,甚至在晒得就要融化的柏油公路上。赤脚在滚烫的大地上奔走,一天不知要在村庄与田地之间往返多少趟,脚掌都被磨得很薄很薄,稍稍硌上一两块石子就会感觉钻心的疼痛,然而还要走,而且还是挑着重担、急急忙忙地走,疼痛也似乎麻木了,这样的经历,怎能不叫人难忘?

⑧乡村似乎就是赤脚的地方,到处都可见到赤脚,甚至是一年四季。村里开会时,一双双赤脚坐在台上台下;各家人家吃晚饭,也往往是一双双赤脚围拢在桌旁。中午,如果有时间获得短暂的休息,也是就带着一双沾着泥土的赤脚侧卧在木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end#榻上……在我们村子里有几位农民是在劳作当中倒在田地里过世的;我们那里甚至用“脚丫里的泥还没有洗净”(就死了)这样的话来泛指一切倒在岗位上的死者,凄然当中似乎还有那么一点悲壮。

⑨正是因为农人们一年四季有那么多的日 子赤脚,所以他们的脚大多是变形的,趾骨粗大,踵茧很厚,冬天脚掌还会有道道裂口,颜色则是黧黑!然而,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双双赤裸的脚在大地上终年奔跑,田野间才会出现春天碧浪千重、秋天金黄一片、处处稻谷飘香的景象!

⑩我不知道,在今天的农村除了农忙季节,平时赤脚的是不是还很多,但我知道,只要是机械化没有普遍实现,只要农民还要干体力活,就少不了要赤脚。我当然希望,赤脚的人越来越少,赤脚的时候越来越少。但是,即便我们的农村里已经很少人赤脚了,我们也不应忘记我们曾经赤脚的日子。我曾在一首题为“草鞋脚”的诗里写道:从前,我们民族就是一个草鞋脚的民族;(这双脚)踩过岩石,踩过荆棘,踩过悬崖,踩过蛇,也踩过从老远森林里跑出来的豺虎……其实,草鞋脚与赤脚差不多是一个意思,也就是说,我们的民族曾经是个赤脚的民族,我们的民族正是赤着脚,从困苦中一步一步走到了已初步繁荣兴盛的今天! , 文章来自:

赤脚礼赞

是赤着脚在田地里干活。他们挑着担子,走在雨后泥泞的道路上,为了防止滑倒,那脚趾深深地扣进泥里,恨不得像铁锚一样紧紧地抓住泥土,才能稳住身体;他们几个人同扛一副笨重的打稻机或者禾桶(也是打稻用的)走到滑溜难行 或拐弯抹角的地方,赤裸的双脚在泥浆中来回倒腾,甚至半天移动不了多少,那脚趾更是用尽了力气,死命地吸附着大地,直到协调了动作或确定了方位,才又向前移动……这样的一双双赤脚也像锚一样牢牢地扎在我记忆的深处,每每想起,就会从内心里发出一声喟叹。

⑦夏天是赤脚的好时光,但是,也是最辛苦的季节。为忙“双抢”,每一个农民都难得片刻的休息;村子里所见的都是一副副光脚板在急如风火、噼噼啪啪地敲响在村前的泥路或石板上,甚至在晒得就要融化的柏油公路上。赤脚在滚烫的大地上奔走,一天不知要在村庄与田地之间往返多少趟,脚掌都被磨得很薄很薄,稍稍硌上一两块石子就会感觉钻心的疼痛,然而还要走,而且还是挑着重担、急急忙忙地走,疼痛也似乎麻木了,这样的经历,怎能不叫人难忘?

⑧乡村似乎就是赤脚的地方,到处都可见到赤脚,甚至是一年四季。村里开会时,一双双赤脚坐在台上台下;各家人家吃晚饭,也往往是一双双赤脚围拢在桌旁。中午,如果有时间获得短暂的休息,也是就带着一双沾着泥土的赤脚侧卧在木榻上……在我们村子里有几位农民是在劳作当中倒在田地里过世的;我们那里甚至用“脚丫里的泥还没有洗净”(就死了)这样的话来泛指一切倒在岗位上的死者,凄然当中似乎还有那么一点悲壮。

⑨正是因为农人们一年四季有那么多的日 子赤脚,所以他们的脚大多是变形的,趾骨粗大,踵茧很厚,冬天脚掌还会有道道裂口,颜色则是黧黑!然而,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双双赤裸的脚在大地上终年奔跑,田野间才会出现春天碧浪千重、秋天金黄一片、处处稻谷飘香的景象!

⑩我不知道,在今天的农村除了农忙季节,平时赤脚的是不是还很多,但我知道,只要是机械化没有普遍实现,只要农民还要干体力活,就少不了要赤脚。我当然希望,赤脚的人越来越少,赤脚的时候越来越少。但是,即便我们的农村里已经很少人赤脚了,我们也不应忘记我们曾经赤脚的日子。我曾在一首题为“草鞋脚”的诗里写道:从前,我们民族就是一个草鞋脚的民族;(这双脚)踩过岩石,踩过荆棘,踩过悬崖,踩过蛇,也踩过从老远森林里跑出来的豺虎……其实,草鞋脚与赤脚差不多是一个意思,也就是说,我们的民族曾经是个赤脚的民族,我们的民族正是赤着脚,从困苦中一步一步走到了已初步繁荣兴盛的今天! 文章来自: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在农村,每到夏天,男孩们为了玩得方便,脱掉鞋袜,在田野里、溪流边尽情的玩耍;姑娘们为了显示她们“天然去雕饰”的美丽,也露出一双双赤脚。

B.第③段中作者运用细节描写,描写妈妈挽起的裤管、裤管上面沾着的泥点以及自己对妈妈清早忙碌的猜想,有力地表现了妈妈勤劳的精 神品质。

C.文中写孩子的赤脚玩乐和赤脚上学,表现了他们的天真烂漫,快乐无忧;写父母疼爱的孩子 也是赤脚上学,有力地表现出赤脚的快乐,为后文深化主旨作铺垫。

D.“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双双赤裸的脚在大地上终年奔跑,田野间才会出现春天碧浪千重、秋天金黄一片、处处稻谷飘香的景象”一句歌颂了农民劳作的艰辛和奉献精神。

E.礼赞,是怀着敬意的赞扬。本文通过写“赤脚”,不仅赞美了平凡的劳动和劳动者的勤劳、坚韧,而且将其上升民族精神的高度,阐述了“赤脚”的深远意义。

17.文章开头和结尾分别引用了蔡其矫和作者的诗句,各 有什么作用?(6分)

1 8. 文章第⑥中的划线部分描写了农民雨天劳作的场景。请分析其语言特色。(4分)

19.作者希望“赤脚的人越来越少,赤脚的时候越来越少”,又说我们“不应该忘记我们曾经赤脚的日子”。这样写矛盾吗?为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对此作出探究。【《赤脚礼赞》阅读答案(2)】阅读答案“希望赤脚的人越来越少”,是希望民族强大、国家昌盛,物质贫困的人越来越少(2分)。“不应该忘记曾经赤脚的日子”,是要铭记民族曾经的苦难历程和父辈们的艰辛生活,铭记我们民族 勤劳、坚韧的伟大精神。(2分)。(适当结合文章内容,1分。)

第七篇:《节选自雨果《巴黎圣母院》阅读答案》

节选自雨果《巴黎圣母院》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几分钟后,伽西莫多用失望的眼神扫视了人们一遍,又用更加令人心碎的声音喊道:“给水喝!”

仍然只引起一阵哄笑。

“喝这个吧!”罗班·普斯潘叫喊着,把一块在阴沟里泡过的海绵扔到他的脸上,“拿去吧,恶汉!算我欠你的情哪!”

有个妇人把一块石子向他头上扔去:“这是给你在黑夜里用那些倒霉的钟警醒我们的教训!”

“喂,小子!”一跛脚使劲拄着拐杖走到他跟前喊道,“你还在圣母院塔顶上咒骂我们不?”

“这只碗给你去喝水!”一个男人把一个破瓦罐向他的胸脯扔去,“我老婆就是因为看见你从她面前走过,才生下了一个两个脑袋的娃娃。”

“我的母猫生下了一只六只脚的小猫!”一个老妇把一块瓦片向他头上扔去,尖声嚷道。

“给水喝!”伽西莫多喘息着喊了三遍。

这时他看见人群里闪开一条路,走出了一位装束奇特的姑娘,身边带着一只金色特角的雪白的小山羊,手里拿着一面小鼓。【节选自雨果《巴黎圣母院》阅读答案】节选自雨果《巴黎圣母院》阅读答案

伽西莫多的独眼闪了一下,原来就是昨晚曾经想抢走的那个波希米亚姑娘呀。他模糊地意识到正是因为那件事他此刻才在这里受惩罚呢。何况这种事在这个世界上并不算稀罕,他不是由于不幸耳聋,又由于被一位聋法官审问,才受到了惩处的吗?他十分相信她是来向他报复的,也是向别人一样来打他的。

看见她真的迅速走上石阶,愤怒和轻视使他透不过气,他真想把刑台打个粉碎,假若她的独眼能够发出雷电,那波希米亚姑娘一定会给雷电击毙,上不了刑台啦。

她一言不发地走进那扭着身子枉自躲避她的犯人,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嘴边。

这时,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望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这也许是那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泪。【节选自雨果《巴黎圣母院》阅读答案】文章节选自雨果《巴黎圣母院》阅读答案出自

12.鲁迅先生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的是画他的眼睛。”选文中四次写到伽西莫多的眼睛,请逐条分析他的心理活动。【节选自雨果《巴黎圣母院》阅读答案】阅读答案

14.读完选文,你有哪些启示?

答:

参考答案:

11.①表现了群众对伽西莫多劫持爱斯梅拉达这一行为的愤怒;②同时表现了群众的冷酷、刻薄;③反衬爱斯梅拉达的善良、纯洁和宽容;④为伽西莫多感激爱斯梅拉达做铺垫。12.①第一次描写表现了他因无人送水而感到失望;②第二次描写表现他对爱斯梅拉达的出现由惊讶到愤怒的心理变化;③第三次描写表现了他因爱斯梅拉达无私救助而惊讶惭愧和感激的心情;④第四次描写表现了他因被误解时的责怪和悲哀。13.①与众人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使情节更具波澜,推动了情节发展;②她的善行感化了伽西莫多和众人,塑造了爱斯梅拉达这一善与美化身的形象。14.①要学会宽容;②给每个人都留有改过的机会;③善良能感化丑恶的灵魂;④真善美是人们理想的生活境界。(言之成理即可)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74713/

推荐访问:沙枣礼赞阅读答案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