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大明湖之春》阅读答案

来源:阅读答案 时间:2016-04-12 11:25:38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阅读答案】

第一篇:《大明湖之春》

《大明湖之春》说课稿

文101班 陈媛捷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明湖之春》,下面我将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程序以及板书设计这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 教材分析: 《大明湖之春》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通过对大明湖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品味大明湖春天之美的独到感受和独有情趣。本文语言幽默诙谐,富有观察力,写作顺序由远及近,颇有特色。根据散文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的文体特征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让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把握文章由远及近的写作顺序;

2.引导学生品味生动幽默的语言,并尝试运用到写作中;

3.让学生感受作者对大明湖的细心观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品质;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我将教学重点设置为让学生把握由远及近的写作顺序以及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将教学难点设置为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品质。

二、 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的统一。本文是写景散文,基于此,我将采用情境创设法和导学点拨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原则是,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

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品读寻味法和圈点勾画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 说教学程序:“

1、 创设情境,温情导入;

同学们,如果说诗像写意画那样要求省略细部的话,那么散文就像工笔画那样刻意追求细部的精确。读散文,似在四季更迭的细节中解读自然与人的融和之境。散文不似酒之浓烈,因此让我们借三分子瞻的旷达,三分易安的婉约,三分老庄的飘逸,一段遁隐于尘世之外的五柳心情,跟随老舍先生的脚步,去品读《大明湖春天》这篇优美散文吧!或(同学们,春天是透明纯净的梦,春天是火热沸腾的歌,春天是灵感流溢的诗,这些都是我们对春的赞美,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老舍先生的脚步,去领略大明湖春天的美景吧!)

此环节导语的设置意在让课的第一锤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如磁石一样牢牢地把学生吸引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梳理课文,整体感知;

文本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必要环节,通过文本阅读可以让学生有效地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获得人文、语言的双重滋养,更加从容地发展成长。因此,我设计了如下三方面内容:

首先我将提问学生,本文介绍了济南大明湖的哪些特征,试举例说明?学生易于找到文章的第一第五第六自然段中的这些句子,如第一段中“北方的春天本来就不长,还往往被狂风给七手八脚地刮了走”,学生概括出大明湖春天的短暂和它的风狂;又如第五段中“这个湖到底算个名胜”,学生总结出大明湖的与众不同;再如第六段中的“湖中的出产可是很名贵呀”

概括出大明湖有名贵的水产,衬托出大明湖的美景,等等。

随后我将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介绍了大明湖以及周围的一些景物,写得多但是层次清晰,那么作者在介绍大明湖时采用了怎样的写作顺序,作者是怎样做到景物多而不乱的呢?我将先请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再概括出本文的写作顺序,学生易于在之前的问题回答中,概括出作者先介绍了北方,之后提到了济南,随后写到了济南的名胜引出大明湖,而后介绍大明湖的水产,可以说作者通过对大明湖景色的细心观察,采用了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的写作顺序,显得清新自然。

散文之美在于品读感悟,在于坦诚真实。之后我将请学生试着用由远及近的写作顺序描写身边的景物。通过让学生运用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周围的景物,意在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将这样的叙述方式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同时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的品质。

3、赏读课文,咀词嚼句;

为了让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涵咏品味,体验语言的美以及写作手法的精妙。 因此我设计了如下两方面内容:

首先我将要求学生朗读课文,运用圈点勾画的方式,找出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

学生在文中找出优美语句之后,进行作答。也许会选取这些语句,如文中的“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再如“北方的春本来就不长,还往往被狂风给七手八脚的刮了走。济南的桃李丁香与海棠什么的,差不多年年被黄风吹得一干二净,地暗天昏,落花与黄沙卷在一处,再睁眼时,春

已过去了!”等等。

随后我将请学生采用品读寻味法,用“---这句话,运用了---手法(或语言),写出了---”的句式。品一品这些语句使用得好处。

学生通过之前找到的句子进而做出分析。可能会选取这样的语句,如:“北方的春本来就不长,还往往被狂风给七手八脚的刮了走”,学生易于总结,这句话作者采用极夸张的幽默语言,真实形象地写出了济南春天的短暂和乏味的特点。再如“开元寺那边的“橛子”──大概是个塔吧──静静的立在山头上”,学生易于总结这句话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塔比喻为“橛子”,用土语化的语言,形象俏皮地写出了开元寺塔的形象,很有新意。

4、拓展延伸,丰富课堂;

为了让学生在富有美感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学语言、用语言、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层次。

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环节:拓展--说你心中的大明湖

同学们,我们一起跟随老舍先生的脚步游览了大明湖,合上书本,闭上眼睛,大明湖在大家的心里呈现出一幅怎样的景象呢。大家可以发挥想象力或是根据自己之前游览大明湖时的感受,说说你心中的大明湖。学生再次通读全文,有些学生再融合自己之前通过观察,看到的真实的大明湖,用自己的话来描绘大明湖的春天。如“湖面上荡漾着五颜六色春光,那是山上百花盛开的倒影。春风拂岸,吹皱一湖春水,漾起温柔的涟漪。一池碧绿的湖水下,柔柔的水草招摇,粼粼波光延向远方。”等等

5、课后作业,巩固提升

同学们,济南是作者的第二故乡,作者通过本文抒发了自己对大明湖的热爱。如今,大明湖已经退坝还湖,重现了“清澈透明、碧波荡漾”的美景,请大家结合图片和资料写一篇小练笔,也叫《大明湖之春》,来了却先生想让大明湖恢复澄净的夙愿。

第二篇:《春风老舍 阅读答案》

春风 老舍 阅读答案

1.请写出济南与青岛两地在气候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本文是写春风的,可是为什么前文却用了大量的文字来写济南、青岛秋天的美丽呢?试谈谈自己的认识。

3.请仔细阅读第④节,看看济南与青岛两地的春风给作者怎样的感受?

4.作者在文中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其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1.相同点:两地的春天都多风,两地的秋天都长而晴美 不同点:夏天,济南很热,青岛是避暑胜地;冬天,济南冷,青岛温暖。

2.写济南、青岛两地秋天的美丽,是为了反衬春风的粗猛和寒冷,突出两地春风的令人不快。

3.两地的春风给作者以痛苦而又无可奈何的感受

4.示例:“到了秋天,小山上那黄绿的草丛,苍翠的松树,褐色的石层,仿佛给小山穿上了一件色彩斑斓的衣衫”用了拟人的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秋天小山的色彩美。

第三篇:《2013-1014第一学期期末语文模拟检测题》

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卷(问卷)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24分)

一、(6小题,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

A. 惟妙惟肖(qiào) 金銮(lún)殿 嶙(līn)峋 ...

B.亭台轩(xuān)榭 中轴(zhóu)线 伧(cānɡ)俗 ...

C. 销声匿(nì)迹 萌(míng)发 胚(pī)胎 ...

D. 草长莺(ēng)飞 孕(yūn)育 追溯(shù) ...

2.下面是一份抄写常用词的作业,请找出书写有误的一组。( )(2分)

..【老舍《大明湖之春》阅读答案】

3.结合句意,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换成括号里的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A. 他们小声议论着,似乎怕惊扰那肃穆的空气。(严肃) ..

B. 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率真) ..

C.他们杀孩子、老师、还有牧师,他们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淳朴) ..

D. 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冷淡) ..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 ..

A.九年级四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

B.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甲型H1N9流感不再扩散。

C.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提高。

D.今年将是新中国第十四次也是新世纪以来第一次阅兵。

5. 下列标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笑着赏花,花也微笑。(草坪旁) B.欢迎各界人士经常光临本院。(医院门口标语)

C.出车在外,亲人盼归。(公路旁) D.请讲普通话。(学校)

6.说话要有中心,请你概括以下文字的中心意思。(2分)

广州亚运会火炬手选拔的亮点之一是增加了儿童火炬手,主要目的是为了凸显广州的城市活力,寓意亚运精神永远传承。6岁的黄天来小朋友通过学校推荐,最终成为一名亚运火炬手。据他的妈妈李女士介绍,2004年3月出生的黄天来很有才艺,在学校里就是一个小明星,曾获得全国青少年音乐节少儿组铜奖。虽然只有6岁,但他已经很清楚自己身上的责任,而妈妈也准备教他更多的有关亚运的知识,让他对火炬手的身份有更深刻的领悟。

中心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小题,12分)

7.古诗文默写(9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C.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D.迷津欲有问, 平海夕慢慢。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① 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白云千载空悠悠。 ③ 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休将白发唱黄鸡。

④ 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⑤ 人家在何许,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两个军事成语。例如:全民皆兵、揭竿而起。(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常识积累 (3分)

(1)《朝花夕拾》作者___________,全书共十篇文章。【老舍《大明湖之春》阅读答案】

(2)“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主人公说的。

(3)《记承天寺夜游》、《陋室铭》、《爱莲说》的作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36分)

三、(4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9~11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柽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属引凄异 与苏黄不属(《核舟记》) B.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

C.绝巘多生柽柏 哀转久绝 ..D. 其间千二百里 飞漱其间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各突出什么特点?(3分)

12.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请从画的构图(或线条)、色彩两个方面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的图画美。

【老舍《大明湖之春》阅读答案】

四、(9小题,24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4题。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8公里。

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13.下面选项对说明方法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

A.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列数字)

B.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打比方)

C.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作诠释)

D.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摹状貌)

14. 对“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

B.它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

C.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

D.它所处的位置正好是中国版图的正中央,象征了中央集权。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6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5. 课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么?(4分)

16. 本文从哪三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

大明湖之春 老 舍

①北方的春本来就不长,还往往被狂风给七手八脚的刮了走。济南的桃李丁香与海棠什么的,差不多年年被黄风吹得一干二净,地暗天昏,落花与黄沙卷在一处,再睁眼时,春已过去了!记得有一回,正是丁香乍开的时候,也就是下午两三点钟吧,屋中就非点灯不可了;风是一阵比一阵大,天色由灰而黄,而深黄,而黑黄,而漆黑,黑得可怕。第二天去看院中的两株紫丁香,花已像煮过一回,嫩叶几乎全破了!济南的秋冬,风倒很少,大概都留在春天刮呢。

②有这样的风在这儿等着,济南简直可以说没有春天;那么,大明湖之春更无从说起。 A.一听到“大明湖”这三个字,便联想到春光明媚和湖光山色等等,而心中浮现出一幅美景来。事实上,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③湖中现在已不是一片清水,而是用坝划开的多少块“地”。“地”外留着几条沟,游艇沿沟而

行,即是逛湖。水田不需要多么深的水,所以水黑而不清;也不要急流,所以水定而无波。东一块莲,西一块蒲,土坝挡住了水,蒲苇又遮住了莲,一望无景,只见高高低低的“庄稼”。艇行沟内,如穿高梁地然,热气腾腾,碰巧了还臭气烘烘。夏天总算还好,假若水不太臭,多少总能闻到一些荷香,而且必能看到些绿叶儿。春天,则下有黑汤,旁有破烂的土坝;风又那么野,绿柳新蒲东倒西歪。所以,它即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④湖之不大与不明,都因为湖已不湖。假若能把“地”都收回,拆开土坝,挖深了湖身,它当然可以马上既大且明起来:湖面原本不小,而济南又有的是清凉的泉水呀。这个,也许一时做不到。不过,即使做不到这一步,就现状而言,它还应当算作名胜。北方的城市,要找有这么一片水的,真是好不容易了。千佛山满可以不算数儿,配作个名胜与否简直没多大关系。因为山在北方不是什么难找的东西呀。水,可大难找了。济南城内据说有七十二泉,城外有河,可是还非有个湖不可。泉,池,河,湖,四者俱备,这才显出济南的特色与可贵。它是北方唯一的“水城”,这个湖是少不得的。

⑤桑子中先生给我画过一张油画,也画的是大明湖之秋,现在还在我的屋中挂着。我写的,他画的,都是大明湖,而且都是大明湖之秋,这里大概有点意思。对了,只是在秋天,大明湖才有些美呀。济南的四季,唯有秋天最好,晴暖无风,处处明朗。这时候,请到城墙上走走,俯视秋湖,败柳残荷,水平如镜;唯其是秋色,所以连那些残破的土坝也似乎正与一切景物配合:土坝上偶尔有一两截断藕,或一些黄叶的野蔓,配着三五枝芦花,确是有些画意。“庄稼”已都收了,湖显着大了许多,大了当然也就显着明。B.不仅是湖宽水净,显着明美,抬头向南看半黄的千佛山就在面前,开元寺那边的“橛子”——大概是个塔吧——静静的立在山头上。往北看,城外的河水很清,菜畦中还生着短短的绿叶。往南往北,往东往西,看吧,处处空阔明朗,有山有湖,有城有河,到这时候;我们真得到个“明”字了。桑先生那张画便是在北城墙上面的,湖边只有几株秋柳,湖中只有一只游艇,水作灰蓝色,柳叶儿半黄。湖外,

第四篇:《八年级阅读与写作答案(五)》

(1)D (2)B

14.“我”接母亲到城里生活,发现母亲不习惯城市的吵闹,感到寂寞,又决定送母亲回乡。

15.这里是对母亲的动作进行描写,突出母亲的寂寞与孤独,也为下文“我”终于能够理解母

亲做铺垫。

16.为母亲买她喜欢听的黄梅戏碟片并教她播放;抽出时间多陪母亲;将买菜的大权交给母亲。

17.第一问:怕儿子为自己的寂寞与无助感到担心 第二问:看不明白韩剧,却说挺好;不会播放影碟,却说碟片好看。

18.反衬母亲的寂寞与孤独,写出母亲对家乡和睦邻里生活的向往,突出表现了“爱不在于厮守”,而是在于给长辈相对自由的空间的主题。

19.在紧张忙碌之余,尽量抽出些时间陪陪父母;多多关心父母的需求;多打电话给父母,与他们交流等。言之有理即可。 20.A

21.要给自己确定目标,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22.目标远大但又要切合自己的实际,不切实际的目标,最终会变成空想;没有目标满足现状,难于成就大业。(或不恰当的目标只会误导人生,要学会确定适合自己的目标)

23为了说明“目标,是我们在苦乐人生中顽强活着的那一种想头,那一份奔头”。(意思相符即可)

24.“目标,固定与规范着我们,又推动与提升着我们”(或使我们的精神昂奋,使我们饱含激情,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积极开拓人生)。

25.联系实际,能自圆其说。

第五篇:《老舍研究模拟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老舍最突出的特点是( D )。

深刻的启蒙理性 B.激情澎湃的风格 C.浓厚的政治情结 D.文化伦理

诉求

2、《月牙儿》反映了怎样的伦理观念(A)。

A.生存与伦理的矛盾 B.传统家族与现代国家 C.社会正义与个性

德行【老舍《大明湖之春》阅读答案】

D. 金钱与政治

3、《二马》反映了怎样的伦理观念(B)。

A.生存与伦理的矛盾 B.传统家族与现代国家 C.社会正义与个性

德行

D. 金钱与政治

4、《骆驼祥子》反映了怎样的伦理观念(C)。

A.生存与伦理的矛盾 B.传统家族与现代国家 C.社会正义与个

性德行

D. 金钱与政治

【老舍《大明湖之春》阅读答案】

5、《四世同堂》反映了怎样的伦理观念(B)。

A.善恶与生死 B.家族伦理、生存伦理与民族国家三者之

间的矛盾

C.社会正义与个性德行 D. 金钱与政治

6、老舍小说里反映出的最为集中的伦理观念是(C)。

A.生存与伦理的矛盾 B.传统家族与现代国家 C.社会正义与个

性德行

D. 金钱与政治

7、老舍的生卒时间是( B)。

A.1900-1966 B.1899-1966 C.1899-1967 D.1900-1967

8、老舍原名(A ),字()。

A.庆春,舍予 B.德鸿,雁冰 C.开贞,鼎堂 D.树人,豫

9、“老舍”这一笔名是他发表哪部小说时开始使用的笔名。(D)

A.《骆驼祥子》 B.《二马》 C.《赵子曰》 D.《老张

的哲学》

10、给予幼年老舍影响最大的,被他称作人生道路上“真正的教师”的

(C)。

A.宗月大师 B.宝广林 C.他的母亲 D.易文思

11、老舍的母亲给予他的是怎样的教育。(B)

A.爱的教育 B.生命的教育 C.道德的教育 D.基督教的

精神

12、老舍的底层生活经历赋予他怎样的精神。(A)

A.人道主义情怀 B.复仇的意志 C.民主的思想 D.科学

的精神

13、在求学时代,老舍萌发了怎样的思想(B)。

A.人道主义思想 B.革命思想 C.社会主义思想 D.民主

主义思

14、老舍对“五四”运动的态度是(A)

A.积极参与 B.“旁观者”的心态 C.反对 D.漠不关心

15、老舍何时加入基督教(D)

A.1913年 B.1926年 C.1919年 D.1922年

16、老舍的首篇短篇小说《小铃儿》的主题是(A)。

A.反帝爱国 B.道德批判 C.社会正义诉求 D.思想启蒙

17、1924年,老舍被聘为哪个大学的讲师(A)。

A.伦敦东方大学 B.齐鲁大学 C.山东大学 D.新加坡华文

大学

18、《老张的哲学》等三部写于英国时期的小说连载于(B)。 P20 B

A.《宇宙风》 B.《小说月报》 C.《论语》 D.《抗战文艺》

19、使得老舍从无名小卒成为名作家的是(A)。

A.《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 B.《骆驼祥子》《月牙

儿》

C.《四世同堂》 、《残雾》 D.《茶馆》、《龙须沟》

20、在英伦时期,给老舍影响最大的文艺是(D)。

A.希腊悲剧 B.但丁《神曲》 C.民间文艺 D.近代英法小

21、《月牙儿》是从哪篇小说改编而来的(A)。

A.《大明湖》 B.《猫城记》 C.《鼓书艺人》 D.《离婚》

22、老舍创作的丰收期和成熟期是(D)。

A.1926-1929 B.1930-1936 C.1937-1945 D.建国以后

23、“一半恨一半笑地看世界”说的是老舍的哪个时期(C)。

A.武汉时期 B.齐鲁时期 C.英伦时期 D.新加坡时期

24、“思想猛地前进了好几丈”说的是老舍的哪个时期(D)。

A.武汉时期 B.齐鲁时期 C.英伦时期 D.新加坡时期

25、哪部小说标志着老舍职业写家的开始(B)。

A.《老张的哲学》 B.《骆驼祥子》 C.《小铃儿》 D.《小坡

的生日》

26、哪部小说是老舍自认为的最满意的作品()。

A.《二马》 B.《骆驼祥子》 C.《茶馆》 D.《四世同堂》

27、老舍于哪年成为职业作家(A)。

A.1936 B.1926 C.1919 D.1937

28、老舍开始最初的文学创作,受到哪位作家的引领(C)。

A.郑振铎 B.方还 C.许地山 D.宗子戚

1. 29、武汉时期,老舍树立了怎样的观念(D)。 A.“一半恨一半笑地看世界” B.朴素的民主主义思想 C.国民性改造的思想 D.人民至高与国家至上的观念 30、武汉时期成立了一个全国性的抗敌文艺协会(A)。 A.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B.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C.作家战地慰问团 D.中国作家协会 31、文协的会刊,也是抗战时期唯一坚持至战争胜利的文艺刊物是(B)。 A.《烽火》 B.《抗战文艺》 C.《论语》 D.《奔流》 32、“老舍创作20周年”纪念活动于何时何地举行(C)。 A.1943年 重庆 B.1943年 武汉 C.1944年 重庆 D.1944年 武汉 33、老舍和谁一起前往美国讲学(D)。 A.胡风 B.郭沫若 C.茅盾 D.曹禺 34、老舍因哪部作品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A) A.《龙须沟》 B.《茶馆》 C.《四世同堂》 D.《骆驼祥子》 35、对于老舍的死,巴金创作了回忆性散文(D)。 A.《纪念老舍同志》 B.《蟋蟀葫芦》 C.《老舍之死》 D.《最后的时刻》 36、老舍创作的基本思想和情感是(C)。 A.国民性批判 B.思想启蒙 C.反帝反封建 D.反帝爱国思想 37、老舍启蒙观的立足点是(B)。 A.对乡土农民的国民劣根性的无情揭露 B.对市民文化心理的审视和反思 C.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对国民的精神世界进行审视 D.对旧派文人身上国民劣根性的尖锐批判 38、《小铃儿》的主题是(D)。 A.抗战主题 B.国民性改造主题 C.生命主题 D.复仇主题 39、老舍对西方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潮做出独特判断的是哪部小说。(A) A.《月牙儿》 B.《骆驼祥子》 C.《二马》 D.《四世同堂》 40、夏志清认为,哪部小说是到那时候为止最好的中国现代长篇小说。(B) A.《月牙儿》 B.《骆驼祥子》 C.《二马》 D.《四世同堂》 41、下列哪组人物属于同一类型() A. 程长顺和大赤包 B.祈老太爷和祈天佑 C.小崔和李空山 D.蓝东阳和钱仲石 42、代表老舍创作重新回归幽默,走向成熟阶段的是(A)。 A.《离婚》 B.《骆驼祥子》 C.《二马》 D.《四世同堂》 43、反映了下层人之间的冷漠、歧视,以致互相攻击、残害的现象的小说是 (A)。 A.《柳家大院》 B.《马裤先生》 C.《善人》 D.《牺牲》 44、老舍短篇小说创作的高峰期是(B)。 A.20年代 B.30年代 C.40年代 D.50年代 45、老舍的哪篇作品与“暴露与讽刺”的争论有关(B)。 A.《华威先生》 B.《残雾》 C.《国家至上》 D.《谁先到了重庆》 46、在民族形式的论争中,支持以民间形式作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的是 (B)。 A.葛一虹 B.向林冰 C.郭沫若 D.老舍 二、多选题 1、老舍的文化伦理诉求包括以下哪些方面(BDE)。 A.生存与伦理 B.传统家族与现代国家 C.社会正义与个性德行 D.善恶与生死 E.金钱与政治 2、老舍的伦理态度是(AC)。 A.“爱与同情” B.犀利的批判 C.“一视同仁” D. 包容与宽容 3、下列哪些人物对老舍思想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ABD)。 A.他的母亲 B.刘寿绵 C.易文思 D.宝广林 E.周恩来 4、下列哪些事项是老舍参与过的(ABCDE) A.劝学员 B.小学校长 C.作家战地慰问团 D.基督教教务工作 E.国外讲学 5、老舍曾经在哪些学校任教(ABC)。 A.伦敦东方大学 B.齐鲁大学 C.山东大学 D.新加坡华文大学 E.北京师范学校 6、下列哪些作品是在伦敦写作的(BCD)。 A.《小坡的生日》 B.《赵子曰》 C.《老张的哲学》 D.《二马》 E.《月牙儿》 7、老舍参加了哪些活动(BD)。 A.编辑《齐大月刊》 B.编辑《避暑录话》 C.编辑《小说月报》 D.编辑《抗战文艺》 E.编辑《论语》杂志 8、下列哪些作品是老舍辞去教职在青岛专职写作时取得的成绩(ABCDE)。

A.创作《谈幽默》 B.创作《大明湖之春》 C.创作《我这

一辈子》 D.《蛤藻集》开始出版 E.《骆驼祥子》《文博士》开

始连载

9、下列哪些作品是老舍创作丰收期和成熟期的1930-1936年间所取得

的成绩 (CDE)。

A.创作《大明湖》 B.创作《大明湖之春》 C.印行《文学概论》

D.出版《樱海集》 E.出版《老舍幽默诗文集》

10、在美国时期,老舍创作了(AB)。

A.《饥荒》 B.《鼓书艺人》 C.《偷生》 D.《惶惑》 E.《方珍

珠》

1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指示下,谁作为代表向远在美国的老舍发出回

国邀请信(BC)。

A.郭沫若 B.冯乃超 C. 夏衍 D.阳翰笙 E.郁达夫 A.《大悲寺外》 B.《也是三角》 C.《柳家大院》 D.《老字号》 E.《眼镜》 37、下列哪些小说具有现实主义风格(CDE)。 A.《大悲寺外》 B.《也是三角》 C.《柳家大院》 D.《老字号》 E.《眼镜》 38、老舍短篇小说采用了以下哪些手法(ABCDE)。 A.故事有头有尾 B.人物肖像描写简练传神 C. 通过行动表现人物性格 D.场景的迅速转换 E.人物心理描写的细致入微 39、下列哪些人参与了“与抗战无关”的论争(BE)。 A.罗荪 B.梁实秋 C.宋之的 D.沈起予 E.老舍 40、下列哪些人批驳了梁实秋的“与抗战无关”的论调(E)。 A.罗荪 B.姚篷子 C.宋之的 D.沈起予 E.老舍 41、重庆时期,老舍进行了哪些活动(ABCE)。

12、下列哪些是建国后老舍的“头衔”(ABCE)。

A.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家联合会副主席 B.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C.人民艺术家 D.中国左翼作家协会副

主席

E.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理事长

13、哪些作家对老舍的启蒙思想提出过异议。(AB)

A.鲁迅 B.茅盾 C.巴金 D.蒋光慈 E.萧军

14、老舍的底层生活赋予了他怎样的思想(ABCDE)。

A.民族主义 B.反封建主义 C.反帝国主义 D.人道主义 E.平

民主义

15、老舍的启蒙观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BCD)。

A.佛教思想 B.时代语境 C.成长经历 D.西方游学 E.基督

教思想

16、英国的生活经历,进一步巩固了老舍怎样的思想(AB)。

A.民族主义 B.爱国主义 C.反封建主义 D.人道主义 E.平民

主义

17、以下哪些属于老舍作品中的启蒙主义者()。

A.李景纯 B.李子荣 C.祁瑞宣 D.老马 E.王利发

18、以下哪些观点属于艺术纯粹论()。

A.辞赋欲丽 B.诗缘情而绮靡 C.“道为内,文为外”

D.神韵说 E.性灵说

19、哪些通俗文艺形式是老舍尝试过的(ABCDE)。

A.鼓词 B.京剧 C.河南坠子 D.通俗小说 E.相声

20、对老舍加入基督教起到影响作用的有(EC)。

A.郑振铎 B.许地山 C.宝广林 D.易文思 E.宗月大师

21、下列哪些作品表现了老舍的善恶与是非伦理观(CD)。

A.《月牙儿》 B.《微神》 C.《骆驼祥子》

D.《我这一辈子》 E.《老字号》

22、下列哪些作品表现了老舍对社会转型中的是非反思(AED)。

A.《断魂枪》 B.《开市大吉》 C.《老张的哲学》

D.《新韩穆烈德》 E.《老字号》

23、下列哪些作品表现了老舍对家庭伦理的审视(CD)。

A.《黑白李》B.《大悲寺外》C.《牛天赐传》D.《新爱弥儿》E.

《二马》

24、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三大高峰是(CD)。

A.鲁迅 B.老舍 C.茅盾 D.巴金 E.郭沫若【老舍《大明湖之春》阅读答案】

25、下列哪些形象属于老派市民形象(ABC)。

A.老马 B.张大哥 C.祈老太爷 D.祁瑞宣 E.祥子

26、下列哪些属于新派市民形象(CE)。

A.张天真 B.冠招弟 C.李子荣 D.祁瑞宣 E.李景纯

27、老舍悲剧艺术的最高成就是(CDE)。

A.《正红旗下》 B.《茶馆》 C.《骆驼祥子》

D.《四世同堂》 E.《月牙儿》

28、下列属于喜剧艺术的小说是(ABC)。

A.《老张的哲学》 B.《二马》 C.《赵子曰》

D.《四世同堂》 E.《月牙儿》【老舍《大明湖之春》阅读答案】

29、老舍笔下,造成市民悲剧的原因有(ABCE)。

A.社会政治 B.经济环境 C.文化意识形态

D.人性变态 E.国民劣根性

30、老舍作品的京味儿风格,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BCDE)。

A. 文化魅力 B.语言艺术 C.地域文化 D.风俗习惯 E.人文

景观

31、《鼓书艺人》塑造了哪几个艺人形象。(BCD)。

A.尤桐芳 B.方宝庆 C.秀莲 D.琴珠 E.韵梅

32、老舍的短篇小说集有(ABCDE)。

A.《赶集》 B.《樱海集》 C.《蛤藻集》

D.《火车集》 E.《贫血集》

33、下列小说集中,在抗战前集结的有(ABC)。

A.《赶集》 B.《樱海集》 C.《蛤藻集》

D.《火车集》 E.《贫血集》

34、折射出革命思想的短篇小说是(ABC)。

A.《哀启》 B.《黑白李》 C.《人同此心》

D.《开市大吉》 E.《大悲寺外》

35、老舍在刻画人物形象上使用的方法有(ABE)。

A.行动描写 B.对话描写 C.心理描写 D.对比手法 E.外貌

描写

36、下列哪些小说具有浪漫的风格(AB)。

1. A.参与“文艺与抗战无关”论战 B.创作通俗文艺作品 C.继续主持文协工作 D.进行个性化创作 E.参加战地慰问团 三、填空题 1、老舍的启蒙观着重从文化反思 的层面对普通市民的 生存境遇和文化心理进行揭露和审视。P44 2、老舍称北京文化为 沙漠文化 、 酱缸文化 、 官本位文化 。P44 3、老舍区别于同时代文学话语启蒙者的主要标志是 文化视角和叙事立场 。 4、老舍的自由主义文艺观认为,文学本质在于 感情 、 美 、 想象 ,将 无功利的艺术 奉为最高宗旨。 P51 5、老舍关于女性的书写,主要表现在对男性伦理道德的解构和对妇女解放的理 性思考。P78 6、老舍创作的成功,标志着我国现代小说(主要是长篇小说)在民族化与个性 化的追求中所取得的巨大突破。P85 7、老舍小说远离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新文艺腔,其作品的“北京味儿、幽默风以及北京话为基础的俗白、凝练、纯净的语言,是京味小说的源头。85 8、老舍的理想人格是融合东西方优秀国民人格以建构现代化新人。P87 9、老舍小说中老派市民形象的特征是因循守旧、保守自私。P88 10、老舍创造幽默的情景大体遵循四个基本环节:首先制造悬念 、 接着着意渲染 、 然后出现反转 、 最后产生突变 ,其中特别注重 夸张 、 渲染 手法的运用。P92 11、老舍小说重点表现的市民的无事悲剧的主题是小人物的人性异化。P93 12、老舍用官样一语来概括北京文化特征。P93 13、“京味儿文化性格”的典型表象是 温文尔雅 、节制中庸 、 讲求礼数 14、《骆驼祥子》于1936年9月至1937年10月连载于 <宇宙风> 。 15、《骆驼祥子的两条线索是祥子买车的执着追求和他与虎妞的情感纠葛。 16、老舍在《骆驼祥子》中批判的城市文明病是 金钱 、 欲望 。P97 17、虎妞集 变态的情欲、 对金钱的领贪欲、 城市病态人伦关系 于一身。18、老舍把世界对人的规制抽象为与车关联的一个意象: 辙 。P99 19、《骆驼祥子》的叙述线索是 祥子的命运 ,这种结构的特点在于单纯、集 中、明晰。P99 20、《四世同堂》包括三部 惶惑 、 偷生 、 饥荒 。P102 21、《四世同堂》的三部作品中,在美国完成的是饥荒 。P102 22、标志着老舍现实主义创作艺术的标杆和高峰的小说是 《四世同堂》。P102 23、《四世同堂》表现了 家族 伦理、 生存伦理、 民族国家 伦理三者之间的矛盾。 24、《四世同堂》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主要特点是真实而精炼。P106 25、《四世同堂》里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复杂人物形象是祁瑞宣。P107

26、《四世同堂》填补了中国现代作家题材选择上的一个空白:反映抗日沦陷 区城市人民生活的鸿篇巨制。P109

27、《四世同堂》是民族主义文学的一座高峰,它超越了 个人本位文学 、 阶级本位文学 ,以高度的 民族本位 给中国现代文学作了一个总结。

28、老舍以创作 长篇 (长篇/中篇/短篇)小说的姿态登上文坛,一生创作了16 部长篇小说, 50 多篇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有 、 。《老张的哲学》于 1926 年初载于 小说月报 (刊物),由 商务印书馆 (出版社)初版发行。P112

30、《赵子曰》的两条线索是 、 。P114

31、《二马》中作者对之持肯定态度的两个英国人是 、 。P114

32、老舍创作的长篇童话小说是 小坡的生日 ,寓言体长篇小说是 猫城记 33、老舍自认为是“实验时期的失败之作”的两部长篇小说是 小坡的生日 、 猫城记 。

34、《小坡的生日》是在 新加坡 (国度)创作的。P114

35、《猫城记》最初连载于 现代杂志 (刊物)。P117

36、《猫城记》与之前的老舍的创作风格截然不同,显示了老舍 黑色幽默 的内涵。整部作品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那种彻底绝望的幻灭感和敢于直面 人生直面死亡的悲剧感。P118

37、《离婚》代表着老舍创作的核心思想: 。《选民》又名《文博士》,它的风格是幽默、轻松、风趣,而且隐含着犀

利的批判 。P121

39、《鼓书艺人》由 马小弥从英文译本译成中文,才使之与中国读者见面。

40、老舍创作的长篇自传体小说是《正红旗下》 。P125

41、被誉为老舍“京味小说”的巅峰之作的是 《正红旗下》

42、举出四篇老舍最好的短篇小说 月牙儿 、 小铃儿 、 断 、标志老舍从《二马》等早期创作到《骆驼祥子》之间的一个转折点的作品 是 月牙儿 。P128

43、《月牙儿》中的重要抒情线索,也是重要的象征形象是月牙儿。P134

44、面对抗战的大任务,怎么既能解决当务之急,又能实现创造性地解决“民族形式”问题呢?对此,老舍认为 分工论 和 教育 可以解决。P212

1. 四、名词解释 1、“一半恨一半笑地看世界” P21 老舍恨坏人,可是坏人也有好处,我爱好人,而好人也有缺点,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一半恨一半笑地看世界,获得了以笑骂和幽默面对世界而并不赶尽杀绝的处世态度,因此,他才能把旅居生活许多感触同在国内时期留下的社会文化记忆相比拟。 2、“含泪的笑” 3、老舍新中国时期的文艺观 P61 新中国成立后,老舍从美国返回故土,目睹了社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开始以笔讴歌新时代的到来。他在政治热情的激发下,跟随政策步伐,以赞歌为主,倾力倡导通俗性、普及性、宣传性的艺术作品,这也就形成了老舍新中国时期的文艺观。 4、老舍的善恶与是非伦理观 P76 现代中国是一个剧烈动荡和价值重估的时候,在波谲云诡的历史中,伦理意识和伦理秩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新文学所倡导的人性解放,自由张扬,民主变革,代表了古老中国录求转向的艰辛努力。对于善恶与是非,中国古人自有一套传统的规范与约定,仁义礼智 信便是其中的代表思想,多少年来,这似乎成为中国人自觉遵守的一种伦理秩序,争论不休的善恶是非问题,在新时代的价值标准下又被重新提出探讨。老舍的善恶是非观,不是简单地宣扬一些道德说教,制定一些伦理法则,而是去探究伦理秩序败坏背后的原因,并在人道主义立场是,给予弱小者深切的同情理解。 5、《骆驼祥子》思想内容P95 《骆驼祥子》写于1936年青岛,发表于1936年9月至1937年10《宇宙风》第25期至第48期,1939年3月由上海人间书屋初版。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受到时代潮流的影响,老舍对其作了较大修改,由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1月出版。1982年编入《老舍文集》第三卷,恢复初版本。它是老舍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优秀长篇小说之一。小说围绕祥子买车的执着追求以及他与虎妞的情感纠葛两条线索,讲述了祥子三起三落,最后走向堕落、蜕变的人生命运,文本具有极大的张力。 6、虎妞P97 虎妞是改变祥子命运的一个重要角色,她集变态的情欲,对金钱的贪欲以及城市病态人伦关系中的“丑”于一身。这样一个集可恶可笑可怜可恨于一身的女性,已经成为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中一个复杂而丰满的人物形象。 7、赵子曰 《赵子曰》是老舍16部长篇小说其中的一篇,描写的是北京北京钟鼓楼后面天台公寓一群大学生荒废学业,颠三倒四的生活,旨在解剖“国民的劣根性”。 8、《小坡的生日》 《小坡的生日》是老舍创作的一部长篇童话,作品以生活在南洋的男孩小坡和他的妹妹为主人公,讲述了小坡生活中的有趣故事,故事后半段完全是小坡的梦,但也隐含了作家对南洋种种现实弊端的嘲讽。同时也可将该作品看做是老舍创作时期的衔接与过渡。 《猫城记》 《猫城记》是老舍长篇小说创作过流时期的作品,写于1932年,是一部寓言体的讽刺小说,小说通过从地球去到火星上的一位漂流者在猫国的种种经历和见闻,用象片手法从多方面揭露了当时中国的黑暗现实。 9、《离婚》P120 《离婚》这部小说以幽默简劲的笔墨,从容舒展地描绘了市民的凡庸空气和“好人性格”,批判了随遇而安、消沉疲顿的市民阶层“日常生活哲学”。《离婚》代表着老舍小说创作的核心思想,被认为是老舍回归幽默的界碑,也是老舍长篇小说创作开始成熟的标志,是“含泪的幽默”的代表作品。 10、《文博士》P122 《文博士》由在香港作家书社于1940年由《选名》改名而来,列为“幽默从书之一”。它的风格确实幽默,轻松风趣,而且隐伏着不留情面的犀利的批判锋芒。 11、《正红旗下》P126 《正红旗下》是一长篇自传体小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并没有写完,但在老舍的长篇小说创作里是很重要的一本。《正红旗下》社会涵盖面广,它描写了清朝末年旗人的生活百态。这部作品以自传为经索,表现社风习与历史的变迁。特别是对本民族的历史—清末旗人的生活习气作了出色的表现。 12、《月牙儿》P128 《月牙儿》是老舍1930年后写的一个短篇小说,描写的母女两代因生活所迫都沦落为娼的故事。小说以第一人称出现的抒情主人公“我”的口吻来讲述。不仅写出了“我”沦落为妓女的一面,更注重发掘我沦落过程中高尚的一面。通过作品中女主人公的悲剧形象,提示了广大妇女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 13、《柳家大院》P129 《柳字大院》这篇小说主要描写了三家人的生活,第一家的主人“我”,曾做过卖酸枣和落花生的小贩,现在是摆卦摊的算命先生。儿子拉洋车;第二家的主人老王是给洋人当花匠,其子是石匠,娶了个小十岁的媳妇,石匠还有一个十四、五岁的妹妹;第三家人的主人张二是拉车的,有三个孩子。作品的的三代主人公“一天到晚都为嘴奔命”,没有欢乐,没有幸福,穷困和死亡构成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14、《上任》P129 《上任》写于1958年,也是老舍短篇小说中的名篇,小说赞扬了下层人民的人性美,人情美,表现了崇高的道德力量对世俗观念的挑战。 15、《断魂枪》P130 《断魂枪》发表于1935年秋,作家凭借简短的篇幅使小说具有迷人的魅力,其跌宕起伏的情节尤其耐人寻味,所塑造的人物亦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小说巧妙地通过神枪沙子龙的遭遇这一生活侧面,反映出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的变迁。小说真切的刻画出一个锐变时代里旧风气的衰微,精湛的构思包含着浓郁而复杂的感情,全文充满了一种古老文化嬗变的历史悲凉感。

五、简答题。

1、简述五四运动对老舍的影响。P14-15

首先五四运动震动了老舍的思想,使他成长为一个反帝反封建的文学作家。其次五四运动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学语言,经老舍创造了当作家的条件。五四运动是老舍献身文艺的撬动点和价值点,正是受其影响,他日蝗才踏目了以笔为话茬来实现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道路。

2、简述老舍开始最初的文学创作的原因。P19

答:英伦生涯在老舍人生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英国,老舍开始自己最初的文学创作。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思乡之情使然。其次,是因为许地山的引领和鼓励。 再次这是朴素的民主主义思想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的激发。最后“为人生而艺术“的文学观的指导。基于上述原因,老舍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

3、简述1930-1936年间老舍创作丰收期和成熟期的作品的主题。P24 答:面对严酷的社会现状和强大的黑暗势力,此时的老舍己“全副武装”,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立场,强烈的爱国情感与深切的忧患意识于一身。从1930年开始至1936年辞去山东大学教职以前,是老舍创作的丰收期和成熟期,他在这段时间写出了《大明湖》、《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4部长篇小说,出版了《赶集》、《樱海集》两部短篇小说集和《老舍幽默诗文集》。与此同时,他还把上课讲义整理成《文学概论》一书,由齐鲁大学内部印行。同时联合其他作家在《青岛日报》开辟副刊,题名为《避暑录话》。

4、简述从英伦生活到抗战爆发期间老舍思想的发展。

答:在英伦生活期间,老舍一半恨一半笑的看世界。离开英国,前往新加坡,看到新加坡人民的生活和精神世界,让他的思想猛地前进了好几丈。从新加坡回到上海,齐鲁岁月中,让他嫉恶如仇,爱憎分明。并在20世纪30年代得出一个重要认识,要通过改造社会来改造国民性,才能使国强民安。相比于20年试图通过改造国民性来改造社会的认识,这无颖又是老舍思想的上的一次飞跃。

5、老舍为什么能够被推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兼总务部主任?

答:作为非党派人士的老舍这所以能担当“文协”重任,其原因可谓本人影响力与外部制衡的共同结果。首先,该统一战线作为文艺组织,聚集了各派人物,为防止领导权旁落国民党之手,在阳翰笙与冯乃超的推举下,经由党组织与周恩来同志批示,党应当把文协的领导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其次,老舍无党派人士的特殊身份以及在文艺办的声望,使他在客观上可以成为共产党和国民党的传话人,以及全国大众的纽带。最后该组织的民众团体性质决定了其运作经费还要依靠外界。

6、老舍在文协期间做了哪些工作?P30

7、简述武汉时期老舍思想的发展。P31

8、简述老舍在建国以后的思想发展。P37-38

9、简述建国以后老舍在“歌德”式创作和“自由”创作之间的取舍。P37-10、简述老舍的启蒙思想与当时主流启蒙思想的不同。P42

答:老舍的启蒙主义倾向与当时主流启蒙思想不同,一方面,老舍是位文化型作家,其温文尔雅的启蒙姿态,与鲁迅,巴金、蒋光慈等作家斗志般的启蒙姿态不同;另一方面老是底层市民出身,对市民的生活境遇相当熟悉,他的作品始终紧贴市民的文化心态而不凌虚高蹈,也与主流启蒙叙事不同。

11、简述老舍启蒙观的发展演变过程。P47-48【老舍《大明湖之春》阅读答案】

答: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抗战爆发,老舍执着于文化启蒙的观念大致是不不变的,他不提倡以暴力革命作为启蒙的主要实践方式,但在抗战时期,却表现出对暴力革命的认同与追随,这充分说明老舍启蒙观并百是一种单一的思想观念,而是主体复杂的精神心理与社会环境共同影响作用的产物。如果说老舍前期的启蒙观是建立在对市民文化心理的审视和批判的基础上,那么抗战时期以文学创作响应正义的民族革命战争,呼唤勇士们为国家独立,民族富强而浴血奋斗的革命主张则体现了老舍的启蒙话语方式在主流意识形的感召下发生了变化。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时局的变化,民族抗战的烟火慢慢消散,原本对正义,神圣革命的由衷赞颂话语逐渐变成一种对革命领导者和革命行为的非理性的迷信话语,此时老舍又表现出对革命的迷茫及不理解的心态。由此可见,老舍的启蒙观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12、简述老舍启蒙观对创作的影响。P49

答:老舍启蒙趋向是以隐性的姿态存在着,容易被人忽略和误解,但它褪去狂热的理想主义和激进主义色彩,紧贴市民的生活实际感受,注重启蒙的现实可行性,始终从社会文化的层面上来探究文化积弊和国民劣根性的根源所在。这种文化视角和叙事立场是老舍区别于同时代文学话语启蒙者的主要标志,从而也凸现出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13、简述老舍启蒙观的局限性。P49

答:它始终立足于社会以文化的层面上展开文化启蒙,注定了它只能以间接的、温和的方式来回应启蒙主题,而无法大刀阔斧对文化积弊的社会问题进行实质性的更改,导致启蒙失败的悲剧结局。

14、老舍在自由主义文论的影响下,认为文学的特质是什么?P53 答:文学特质1、重感情特质,轻理智因素2、重美的价值,轻道德标准3、重视想象在文学表达中的作用。

1. 15、简述老舍通俗文艺创作理论。P58- 答:通俗文艺创作理论包含:1、“旧瓶装新酒”,用传统艺术形式表现、宣传抗战内容2、注重不低俗的趣味性,使抗战宣传深入大众。 16、简述老舍对基督教的吸收和扬弃。P67- 答:1、首先宗教世俗化取向。2、其次,肯定耶稣上十字架的牺牲精神2、再次人类平等观念4、最后追求“灵”的境界。 17、简述老舍的基督教精神对创作的影响。P69- 答:1、基督教精神影响到老舍对理想国民形象的构想与塑造。2、基督教精神也影响也老舍对“缺失了灵性”的国民的刻画。3、受基督教精神影响,老舍刻画了一批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懵懂教徒和败类教徒形象。4、基督教忍耐,不轻易嘲弄众生的主张和精神影响了老舍的叙事态度和叙事风格。 18、简述老舍伦理观的形成过程。P74 答1、市进社会和成长环境2、五四思想和新文学的影响 3、英伦留学经历的浸润 19、简述老舍的爱情与婚姻伦理观。P78 答:老舍主要对三类女性的受情婚姻进行了伦理审视。首先是顺从妇女的命运。其次是悍妇恶妻的命运。最后是觉醒女性的命运。 20、简述老舍的家庭与国家伦理观。P80 答:首先,家庭伦理的审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家庭伦理至关重要的一环,传统的家庭伦理中,家长权力凌驾抽功夫整个家庭之上,父母掌控着子女的人生命运 。其次,家庭伦理的审视。老舍对家庭伦理有着矛盾复杂的情感。最主要体现 在《四世同堂》和《正红旗下》。最后,国家伦理的审视。老舍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情感 的作家,在国家利益和荣誉面前有鲜明的价值立场,从早斯的《二马》到后来的《茶馆》都表现出了这一点。 21、简述老舍伦理小说的意义。P82 答:首先,老舍的伦理小说叙述着一个个关于日常平民的伦理故事,对善恶,情爱,家国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广泛关注,探讨着传统与现代相遇之下伦理道德的矛盾与走向。其次,老舍的伦理小说,以平等与同情的叙事姿态走进底层大众,将普通百姓的内心世界展示出来,拓展了现代文学的广度和深度,并结合物有的北京式幽默,产生了庄谐相融,雅俗共赏的美学风貌。最后老舍以其独特的伦理叙事保持了新文学与传统叙事的对话,使文学具有了接近大众,反映大从,引导大众的功能,扩大了新文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力。 22、简述老舍伦理观的历史局限。P82 答:首先善恶观方面,老舍太看重社会伦理对个人的影响,而使人的主体性受到一定压抑,善恶的选择最终被生存逼迫,走向一种简单的结局,从而没有展开对人性善恶本质的讨论。其次婚恋观方面。老舍忽视了对自己旧有道德观念因袭的清理,这导致他对现代自由恋爱的犹疑和对两性关系探讨的不深入。最后,家国观方面,老舍有时太过沉迷于家国的整体统一幻想,又不自觉的陷入东方主义式的文化悲观氛围中,从而没有在二者之间达到平衡。 23、简述伦理观影响下老舍创作的缺失。P82 答:首先,老舍在文学作品的叙述间隙中,会经常 穿插一些道德批评和文化评议,甚至有厚此薄彼的价值判断。这些爱憎情感的外在表达,强行 打断了文本叙事节奏,破坏了故事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读者的阅读感受。其次,老舍在人物塑造方面正反两面和简单化归类,难以客观真实的再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心理等隐秘世界,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艺术感染力。最后,矛盾的心态让老舍不能集中于问题进行探讨,造成态度上的模糊不清,有些问题也没有深入下去,留有些许遗憾。 24、老舍改造国民性主题的五个特点。P87 答:1、从中外不同民族的对比角度揭露国民性弱点。老舍把典型人物放在典型环境中加以全面比较,以此来揭露和批判国民性弱点。2、在文化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国民性批判。老舍基于家国理想的文化的批判,是建立在他接受西主先进思想后而产生的新价值观的制高点之上的。3、从北平市民的底层角度反省和批判国民劣根性。4、以中庸温和的态度批判国民劣根性。5、在反思批判中挖掘国民性优点。 25、简述老舍笔下三类新派市民形象的特征。P89 答:老舍新派市民形象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老舍理想中的“国民楷模”;第二类是老舍含泪鞭挞的“中间人”或“过渡人”形象。第三类人物是“洋务”与“新派”的市井庸民。 26、简述《骆驼祥子》的思想内容。P95 答:首先我《骆驼祥子》讲述了一个小人物企图用个人奋斗来解放自己的悲剧。其次,它揭示了作家对城市文明与人性关系的思考。3最后,它构造了一个普世性的生命寓言。 26、简述《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 答:首先严谨的艺术结构显示出了老舍小说创作独特的艺术魅力。其次小说善于用丰富、细腻的、贴合人物身份的方式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变化。3最后,京味儿与幽默是最具特色的“老舍式小说”标签 。 27、简述祥子形象的典型意义。P96 答:在老舍看来,像祥子这样要强、执拗的人,为了个人的独立自由进行了如此艰苦的挣扎与顽强的搏斗,却最终失败,这就更加有力的说明了他们卑贱的命运不是什么个人努力所能改变得了的,因为整个社会环

境都没有为祥子提供改变命运的机会。祥子的典型意义在于他不仅使人们看到了个人奋斗的 失败,还使人们看到了不公正的社会是怎么样从精神上和伦理道德上摧毁一个善良的个体劳动者。

28、简述《四世同堂》的对比手法。P108

29、简述《四世同堂》在人物塑造上的特点。P106-

答:1、小说创造出了一个丰富无比的北平沦陷时期的市民形象谱系。

2、在塑造人物性格上有了新的尝试和突破,即通过对复杂环境的描写刻画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矛盾性。3、在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方面取得较大成功。4、小说还运用讽刺,夸张和漫画的手法,刻画出了丑态百出的汉奸走狗的各种无耻嘴脸。

30、简述老舍中长篇小说创作的几个阶段的特点。P112-

答:1、以“以文化批判”视角初涉文坛。老舍在英伦生涯中陆续写成了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技巧上虽然稍显粗疏,但是己见老舍独特的文化批判特性。2、以童话和寓言为主的过渡期。在新加坡时期写成的《小坡的生日》和《猫城记》可以看做是老舍创作时期的衔接和过渡。这两部作品在艺术上稍显粗疏,是老舍投入创作时期对字探索的实验之作。3、转向“含泪的幽默”的成熟期。经过过渡期的创作探索,《离婚》代表着老舍重新回归幽默,标志着老舍创作走向成熟期。4、未完成的民族记录《正红旗下》。新中国成立后,老舍的创作也归于沉寂,步入后期,由于政治原因,长篇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并未写完,但这在老舍的长篇小说创作里是很重要的一本。

31、简述《赵子曰》的文化批判特点。P113

答:首先以诙谐幽默的笔法刻画出“赵子曰”的典型形象。其次,对“五四”学生“闹学潮”现象的反思。

32、简述《二马》表现的老舍的中西对照的文明观。P114

答:塑造了以英国人伊牧师,亚历山大,温都太太,玛力,保罗等人物为代表的西方形象。2、塑造了以老马,小马,李子荣为代表的老派市民,新派市 民和理想市民三种形象。3、老舍以人物形象的象征和对比完成对西方文明和中国文明的对照和评价,从而反映出老舍在当时较为开明的文明观。

33、简述《二马》的创作意义。P114

答:《二马》使老舍前期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度,他把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对照,既写出了新旧交替时期中西的民族心态,更是通过这种对照,刻画中国人的灵魂,对中国国民劣根性进行批判,企业以现代精神对传统素质进行调整。

34、比较老马和小马的形象。P115

35、简述《猫城记》的批判特色。P117

答:首先对当时中国国民精神的深刻揭露和鞭策。2、其次,对当时中国教育制度的深层关注和对侵略者罪行的有力批判。

36、简述《猫城记》的创作缺陷。P119

答:《猫城记》虽然成就显著,但另一方面它又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和错误,它并没有提出积极的主张和建议,未能精到的搜到病根和给猫人想出自救,自新的办法,但最重要的还是作家脱离了当时革命的政治斗争,对革命,革命理论和革命政党有认识上的谬误。

37、简述《离婚》“含泪的幽默”的艺术特色。P120

答:首先,悲剧人物的喜剧描写。其次是用调侃讽刺的手法来描写灰色生活,营造幽默感。最后以幽默的笔法思索市民文化。

38、简述《我这一辈子》的艺术成就。P122

答:首先,特别善于用平凡场景中的小镜头来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大变动。其次,《我这一辈子》在艺术上显示出老舍“含泪的幽默”。最后,小说幽默与诙谐的风格不仅与情感有关,也与语言的应用艺术有关。

39、简述《火葬》的创作得失。P124

40、简述《鼓书艺人》的现实主义艺术特色。P124

答:首先,老舍塑造了民间鼓书艺人形象,特别是秀莲和方宝庆这两个形象,写出他们为了追求新的生活作的牺牲和抗争。其次,作为现实主义作家的老舍,始终按照生活本来的面目来还原生活。

41、简述老舍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P133

答:1、老舍的短篇小说塑造了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他不是从观念出发,为了表现某种创作意图而刻意塑造人物,图解主题,而是注重把写人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遵循人物从生活出发的创作原则。2、老舍主张小说创作形式,手法的多样化,认为小说创作可以打破一切形式,也可以采用一切形式。3、作品的格调和色彩不断变换,技巧娴熟。4、老舍短篇小说的语言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突出的表现为那种 地地道道的北京味儿。

42、简述《月牙儿》中的象征手法。P134

答:在《月牙儿》中,老舍通过月牙儿这个自然景物,抓信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和场面,把它提高到象征性地位,并把它作为全文的抒情线索,使它和主人公的命运息息相关。这些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既为作品制造了浓郁的气氛,又给文章增添了悲凉的感情色彩。

43、老舍戏剧创作的思想内容

答老舍的戏剧创作可以解放战争为界,分为两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前的抗战戏剧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戏剧

1. 44、老舍戏剧创作的艺术特色 答:老舍戏剧创作的艺术特色可以简单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开方式的线性结构(二)深厚的地方色彩(三)幽默风趣、雅俗共赏的京味儿语言 45、简述《茶馆》的思想内容 答:三幕剧《茶馆》主要描写了19世纪末到20 世纪中近50年的旧中国的社会风云变化,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广阔的时代画卷。作家以一个社会的小窗口——茶馆入手,以一家小茶馆的变迁史来反映中国近代改良主义思潮失败的教训,从而表达了虽然改朝换代如走马观花一般,但中国人民一直未能摆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始终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思想。 46、《茶馆》的艺术特色 答:一、“侧面透露法”的使用。第一,清末时代的裕泰茶馆,这个极具特色的地方场景选取。第二,旧中国茶馆可谓是各色人等汇聚的地方。二、人物展览式的蛛网结构。第一,对人特进行速写以组成戏剧片断。第二,在每一幕中都穿插描写一件怪异事件。第三各幕集中,统一主题。三、以喜剧样式来写悲剧的独创。《茶馆》描写的是半殖民半封建的旧中国在灭亡前的最后三个片断,是一个充斥黑暗、荒诞病 态的社会,是一个时时处处产生悲剧的年代。然后老舍却用喜剧的样式来写,用看似轻松幽默的语言来叙述悲哀寒心事件,将大悲隐于大喜之中,使观众在笑过之后,不得不停留下来思考其背后的深意,不得不剥离虚掩的外壳去体味其间的内蕴。 48、《龙须沟》艺术特色 答:话剧《龙须沟》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是极具特色的,主要表现在:(一)灵活的对比手法。在龙须沟中,老舍塑造了一群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而对于这些人物的刻画和穿刺,他没有借助复杂曲折的戏剧情节或都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来进行揭示和展现,而是采用了他在小说中常 常使用的手法,——对比。 (二)巧妙的汇众结构 老舍在剧作中的故事并不是像我们传统意义上所理解的那样有极具集中性的戏剧冲突事件,它是较为分散的,所写的是一群的人和一系列的事,然而,老舍巧妙的采用汇众结构,将这些沟沿边的人和事都如支流般集中到龙须沟当中。 (三)强烈的动作语言 《龙须沟》的语言艺术十分突出的,它充分地显示了老舍卓越的语言运用才能。剧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其语言中含有强烈的动作性。 悲剧的年代,然后老舍却采用喜剧的样式来写,用看似轻松幽默的语言来叙述悲哀寒心的事件,将大悲隐于大喜之中,使观众在笑过之后,不得不停留下来思考其背后的深意,不得不剥离虚掩的外壳去体味其间的内蕴。 47、《龙须沟》的思想内容 答:《龙须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故事,老舍不过是忠实的记录了修龙须沟的事件,写了北京南城天桥东边一条有名的臭沟的变代,同时写了住在龙须沟小杂院中的四记劳动人民家庭,他们的命运和变化虽有所不同,但始终与龙须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集中反映了人与沟之间的矛盾的对立,转化和解决过程。 43、简述老舍与“暴露与讽刺”的争论P202- 44、简述老舍在抗战期间的通俗文艺创作所经历的四个阶段。P207 答:第一阶段:工作和心理上的双重痛苦时期;第二阶段:认识通俗文艺阶段。第三阶段:通俗文艺的实践阶段;第四阶段:回归初始——放弃通俗文艺创作。

第六篇:《老舍《大明湖之春》阅读答案》

老舍《大明湖之春》阅读答案

大明湖之春

老舍

①北方的春本来就不长,还往往被狂风给七手八脚的刮了走。济南的桃李丁香与海棠什么的,差不多年年被黄风吹得一干二净,地暗天昏,落花与黄沙卷在一处,再睁眼时,春已过去了!记得有一回,正是丁香乍开的时候,也就是下午两三点钟吧,屋中就非点灯不可了;风是一阵比一阵大,天色由灰而黄,而深黄,而黑黄,而漆黑,黑得可怕。第二天去看院中的两株紫丁香,花已像煮过一回,嫩叶几乎全破了!济南的秋冬,风倒很少,大概都留在春天刮呢。

②有这样的风在这儿等着,济南简直可以说没有春天;那么,大明湖之春更无从说起。

③济南的三大名胜,名字都起得好: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都多么响亮好听!一听到“大明湖”这三个字,便联想到春光明媚和湖光山色等等,而心中浮现出一幅美景来。事实上,可是,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④湖中现在已不是一片清水,而是用坝划开的多少块“地”。“地”外留着几条沟,游艇沿沟而行,即是逛湖。水田不需要多么深的水,所以水黑而不清;也不要急流,所以水定而无波。东一块莲,西一块蒲,土坝挡住了水,蒲苇又遮住了莲,一望无景,只见高高低低的“庄稼”。艇行沟内,如穿高梁地然,热气腾腾,碰巧了还臭气烘烘。夏天总算还好,假若水不太臭,多少总能闻到一些荷香,而且必能看到些绿叶儿。春天,则下有黑汤,旁有破烂的土坝;风又那么野,绿柳新蒲东倒西歪,恰似挣命。所以,它即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⑤话虽如此,这个湖到底得算个名胜。【老舍《大明湖之春》阅读答案】老舍《大明湖之春》阅读答案。湖之不大与不明,都因为湖已不湖。假若能把“地”都收回,拆开土坝,挖深了湖身,它当然可以马上既大且明起来:湖面原本不小,而济南又有的是清凉的泉水呀。这个,也许一时做不到。不过,即使做不到这一步,就现状而言,它还应当算作名胜。北方的城市,要找有这么一片水的,真是好不容易了。千佛山满可以不算数儿,配作个名胜与否简直没多大关系。因为山在北方不是什么难找的东西呀。水,可大难找了。济南城内据说有七十二泉,城外有河,可是还非有个湖不可。泉,池,河,湖,四者俱备,这才显出济南的特色与可贵。它是北方唯一的“水城”,这个湖是少不得的。设若我游湖时,只见沟而不见湖,请到高处去看看吧,比如在千佛山上往北眺望,则见城北灰绿的一片──大明湖;城外,华鹊二山夹着弯弯的一道灰亮光儿──黄河。这才明白了济南的不凡,不但有水,而且是这样多呀。

⑥况且,湖景若无可观,湖中的出产可是很名贵呀。懂得什么叫作美的人或者不如懂得什么好吃的人多吧,游过苏州的往往只记得此地的点心,逛过西湖的提起来便念叨那里龙井茶,藕粉与莼菜什么的,吃到肚子里的也许比一过眼的美景更容易记住,那么大明湖的蒲菜,茭白,白花藕,还真许是它驰名天下的重要原因呢。【老舍《大明湖之春》阅读答案】文章老舍《大明湖之春》阅读答案出自absolute; LEFT: -10000px">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end#的,都是大明湖,而且都是大明湖之秋,这里大概有点意思。对了,只是在秋天,大明湖才有些美呀。济南的四季,唯有秋天最好,晴暖无风,处处明朗。这时候,请到城墙上走走,俯视秋湖,败柳残荷,水平如镜;唯其是秋色,所以连那些残破的土坝也似乎正与一切景物配合:土坝上偶尔有一两截断藕,或一些黄叶的野蔓,配着三五枝芦花,确是有些画意。“庄稼”已都收了,湖显着大了许多,大了当然也就显着明。不仅是湖宽水净,显着明美,抬头向南看半黄的千佛山就在面前,开元寺那边的“橛子”──大概是塔个塔吧──静静的立在山头上。往北看,城外的河水很清菜畦中还生着短短的绿叶。往南往北,往东往西,看吧,处处空阔明朗,有山有湖,有城有河,到这时候;我们真得到个“明”字了。桑先生那张画便是在北城墙上面的,湖边只有几株秋柳,湖中只有一只游艇,水作灰蓝色,柳叶儿半黄。湖外,他画上了千佛山;湖光山色,联成一幅秋图,明朗,素净,柳梢上似乎吹着点不大能觉出来的微风。

⑧对不起,题目是大明湖之春,我却说了大明湖之秋,可谁教亢德先生出错了题呢!

载一九三七年三月《宇宙风》第三十六期

【注】亢德先生:即陶亢德,老舍先生的好友,时任《宇宙风》杂志编辑。《大明湖之春》即是由他出题目向老舍先生约的稿。

文中第五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虽如此,这个湖到底得算个名胜”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

16. 请用简练的语言分别概括出作者笔下春天和秋天的大明湖各有什么特色。(4分)

17. 文章结尾处,作者说“对不起,题目是大明湖之春,我却说了大明湖之秋,可谁教亢德先生出错了题呢”,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用不少篇幅“说了大明湖之秋”的原因,这样说的作用是什么。(5分)

18. 本文语言形象生动,请就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做出赏析。【老舍《大明湖之春》阅读答案】阅读答案(1)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对上文大明湖景色的总结,引起下文对大明湖是为名胜的描写(1分)。注:只是回答“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不给分(2)理由:是北方水城的必要条件,绝无仅有;湖中的出产丰富而名贵;秋天的大明湖空阔明朗。注:每点1分,共3分。

59. 大明湖的春色特点:不大、不明、不湖;(1分)。湖中多坝,水黑且不清,水定无波,一望无景,气味难闻。(1分)大明湖的秋景特点:明朗; (1分)晴暖无风,水平如镜,湖宽水静,充满画意。(1分)

60. 作者写大明湖“明朗”的秋景是为了与大明湖不大、不明、不湖的春景相对比(或衬托、反衬等),(3分)从而更突出了“大明湖之春”衰微破败的现实(1分)和自己对这种现状的遗憾、失落之情(1分)

61. ⑴“煮过”形象地写出了紫丁香花在狂风肆虐中被摧残而枯黄、残破的景象(1分),其中透着作者的伤感(2分)。

⑵“阔气”是很幽默的说法(1分),本指家庭富有,这里表现了大明湖大白莲花蓇葖的名贵和丰富,(1分)其中流露出作者的喜悦的骄傲之情(1分)。

第七篇:《陈根生《家乡的桥》阅读试题答案解析赏析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陈根生《家乡的桥》阅读试题答案解析赏析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家乡的桥

陈根生

①苏北平原,枕江俯海,河港交叉。生我养我的如皋古城就浮在这一片波光粼粼之上。

②有山就有路,有水就有桥,桥是水乡的天使。可不,车水马龙,行人如织,哪一刻离得开桥?别看这么个小县城,有名有姓的桥就有五十六座!家乡流传着一副对联,至今铭记不忘。上联是:冒家姐姐看迎春,一(益)人丰乐;下联是:白衣奶奶拜观音,万佛愿修。这上联指:冒家桥,姐姐桥,迎春桥,一(益)人桥,丰乐桥。这下联指:白衣庵、奶奶庵、观音堂、万佛庵、愿修庵。二十二个字便巧妙地联结了古城里五座桥、五所庙,而且刻画得有姿有态、有情有趣,令人拍案叫绝。这副趣联是哪位文人学士的大作已不可考,但字里行间所倾注的家乡人民对桥的感情,比桥下的水都深都长!

③家乡的桥,每一座都涂抹出一片风景。无论是古朴的砖木桥,还是厚重的石板桥,都是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画框里出色的一笔。桥洞里的水总是缓缓地、静静地,跨着轻盈的碎步,踏着舒徐的旋律;流着银杏的壮伟、刺槐的蓬勃;淌着楝树的秀丽、杨柳的婀娜。【陈根生《家乡的桥》阅读试题答案解析赏析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陈根生《家乡的桥》阅读试题答案解析赏析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于是水也妩媚了,桥也风姿了。一位摄影家曾来拍过照,水上桥拱是半个圆,水下倒影是半个圆,合起来似一轮满月,作品题名“圆洞替月”。现在想起来其实并不贴切,因为水呀,桥呀,全都影影绰绰在夜色迷茫中,月色氤氲中,改为“月朦胧桥朦胧”不是更逼近一首上乘的诗么?

④家乡的桥,人们一踏上去就踩在一片烟尘茫茫的历史里,走过桥便翻阅了一份辉煌的履历。南门红桥得名于一支太平军曾经威风凛凛地经过桥上;北门奉安桥得名于人民群众自发悼念中山先生;东门集贤桥不是一座普通的石桥,它可是因宋代城里连续出了王维熙、王观、王觌、王俊、王咸、王正纲祖孙叔侄五代状元、进士而建造的,每一块石板、石条都曾煊赫一时!西门的雁桥也不是一座普通的木桥,它是石姓三兄弟因隔河来往不便而建的,取名雁桥表示兄弟友爱如雁,清康熙状元胡任舆写过一篇《雁桥记》,至今读起来每个字都滴着浓浓的兄弟情。

⑤家乡的桥呀,桥石上蹒跚过我童年的稚嫩,桥栏上偎依过我青年的幻想,我往昔的岁月像落叶似的一片片飘落在桥面凹凹的缝缝罅罅里……上小学、中学我走的都是迎春桥,上大学后在外面转悠了几年,回来依旧走迎春桥。迎春桥是座十六七米长、六七米宽的古老石桥,东桥堍原先有座低矮的土地庙,小时候有个头疼发热什么的,母亲总在夜深人静时一个人悄悄到土地庙里烧炷香,然后一路低声喊着“娃儿哎——回来哟!”“娃儿哎——跟妈回家哟!”喊进了巷子,喊进了家门,一直喊到娃儿的床头,还要我从被窝里抬起昏沉沉的头答应一声“噢——到家了!”才算灵验。是母爱感动了 本文来自

⑥我走在迎春桥上每每怦然心动,更主要是因为桥两边栏杆上嵌着两块条石,一块刻着六个字:“愿天常生好人”,另一块还是刻着六个字:“愿人常行好事”,多少年风吹雨打下来,至今仍清晰可见。我每行至此,触目所及,都不免受到一次人生的教诲,仿佛听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站在路边用苍凉而恳切的语调殷殷叮嘱后辈。这“二愿”并不是那位捐银造桥的明朝知县的创作。宋朝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说,豫章的一家旅馆墙壁上有人题了十二个字:“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做好事。【陈根生《家乡的桥》阅读试题答案解析赏析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文章陈根生《家乡的桥》阅读试题答案解析赏析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出自

17.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这篇散文以“家乡的桥”为线索,串起如珍珠般的各个段落,使文章前后勾连,首尾圆合,浑然一体。

D.在第六段,作者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赋予了桥人格特征,形象地体现了桥对人们所起到的道德教化作用。

E.这篇散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娓娓道来,耐人寻味,体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绚丽飘逸的风格特点。

答案AD

解析B项第一段没有总领全文,暗示主题的作用。C项集贤桥没有表现兄弟情。E项本文风格并不绚丽飘逸。

18.文章第三段语言灵动、意境优美,请从修辞的角度对这段文字中画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答案要点:①指出修辞手法;②能结合词句作具体、合理赏析;③语言表达通顺。

19.作者为什么深爱着家乡的桥?统观全文作答。

答案①家乡的桥给江南水乡的人们提供了交通方便。【陈根生《家乡的桥》阅读试题答案解析赏析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答案

答案要点:①明确表述评价的具体内容;②指出评价对象的特点;③针对评价对象的特点谈自己的看法。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74694/

推荐访问:大明湖之春阅读答案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