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论文

来源:论文 时间:2016-07-26 10:36:14 阅读:

【www.zhuodaoren.com--论文】

血气分析论文(一)
如何判断血气分析报告

如何判断血气分析(酸碱平衡)报告

血气分析各项参数及其临床意义

1、 PH是人体内氢离子浓度的反对数即PH=log(1/H+)是反映体液总酸度的指标,受呼吸和代

谢因素共同影响。正常值动脉血7.35~7.45,平均值7.40,静脉血比动脉血低0.03~0.05。PH<7.35时为酸血症,PH>7.45为碱血症。

三、酸碱失衡的判断方法:

1、分清原发与继发(代偿)变化,酸碱失衡代偿必须遵循以下述规律

①HCO3PaCO2中任何一个变量的原发变化均可引起另一个变量的同向代偿变化,即原发HCO3升高,必有代偿的PaCO2升高,下降反之亦然。②原发失衡变化必大于代偿变化

根据上述代偿规律,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结论:A、原发失衡决定了PH值是偏碱还是偏酸。B、HCO3ˉ和PaCO2呈相反变化,必有混合性酸碱失衡存在。C、PaCO2 和HCO3ˉ明显异常同时伴PH正常,应考虑有混合酸碱失衡存在。

举例:①PH7.32、PaCO230mmHg、HCO315 mmol/L 分析PaCO230 <40 mmhg,可能为呼碱,HCO315 mmol/L<24 mmol/L可能代酸,但因PH7.32<7. 40偏酸。结论:代酸

举例:②PH7. 42,PaCO229 mmhg,HCO319 mmol/L,分析:PaCO229 mmhg<40 mmhg,可能呼碱,HCO319<24 mmol/L,可有代酸,但因PH7.42>7. 40偏碱,结论呼碱。

举例③PH7.35, PaCO260mmhg、HCO3 32mmol/L。分析:PaCO2 60 mmhg>40 mmhg可能呼酸HCO3 32>24 mmol/L,可能代碱,但因PH7.35<7. 40偏酸,结论呼酸。

举例:④PH7. 45 ,HCO332 mmol/L,PaCO248 mmhg,分析:PaCO248,分析PaCO248 mmhg>40mmhg 可能呼酸HCO332>24 mmol/L可能代碱,但因PH7.45>7.40偏碱,结论代碱。

2、分析单纯性和混合性酸碱失衡,根据上述代偿规律,一但HCO3和PaCO2呈现相反方向变化,必定为混合性酸碱失衡,临床上常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PaCO2升高同时伴HCO3下降,肯定为呼酸合并代酸:

举例:PH7.22 PaCO250 mmhg HCO320 mmol/L,分析PaCO250 mmhg>40 mmhg而HCO320<24 mmol/L,结论呼酸并代酸。【血气分析论文

②PaCO2下降同时伴HCO3升高,肯定为呼碱并代碱:

举例:PH7.57 PaCO232 mmhg HCO328 mmol/L,分析PaCO232mmhg<40 mmhg,而HCO328<24 mmol/L,结论呼碱并代碱。

③PaCO2和HCO3明显异常同时伴PH正常,应考虑有混合性酸碱失衡可能进一步确诊可用单纯性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

举例PH7.37 PaCO275 mmhg HCO342 mmol/L,分析PaCO275mmhg明显>40 mmhg,示呼酸。 HCO342 mmol/L>24 mmol/L,示代碱。但PH7.37在正常范围提示有混合酸可能。

用单纯性酸碱失衡公式判断:PaCO275 mmhg>40 mmhg,提示有呼酸可能。

用公式计算:HCO3=24+0.35×△PaCO2±5.58=24+0.35×(75-40)±5.58=24+12.25±5.58,预计HCO3=36.25±5.58=41.83~30.67,实测HCO342 mmol/L>41.83 mmol/L,提示代碱存在,结论呼酸合并代碱。

④部分混合性的碱失衡判断需要用单纯性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计算,常用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

注:①代偿极限,指单纯性酸碱失衡代偿所能达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②有△者为变化值,即所测值—正常值,无△者为绝对值。

四、酸碱失衡的类型及判断

(一)、单纯性酸碱失衡类型及判断

1.代酸、动脉血气和电介质变化特点:

①HCO3原发下降 ②PaCO2代偿性下降且符合PaCO2 =1.5×HCO3+8±2 ③PH下降 ④血K+升高或正常 ⑤血氯高AG代酸时,血氯正常,正常AG(主氯性)型代酸时,血氯升高 ⑥血Na下降或正常 ⑦AG:高氯性代酸时,AG正常,高AG代酸时AG升高 ⑧PaCO2正常。 举例:PH7.29 PaCO230 mmhg HCO314 mmol/L,K+5.8 Na140 mmol/L,Cl-112mmol/L,判断方法①PaCO230 mmHg<40 mmhg可能为呼碱HCO314 mmol/L<24 mmol/L,可能为代酸,但PH7.29<7.40偏酸.提示为代酸。

按代酸预计公式计算:预计PaCO2=1.5×HCO3+8±2=1.5*14+8±2=29±2=27~31,实测PaCO2 30 mmhg 落在此代偿范围内,结论为单纯代酸。

2.代碱血气和电介质变化特点:

①HCO3原发升高 ②PaCO2代偿性升高,且符合PaCO2 =正常PaCO2 +0.9×△HCO3±5 ③PH升高 ④血K+下降或正常 ⑤血氯下降 ⑥血Na下降或正常 ⑦AG正常或轻度升高 ⑧PaO2常正常。

举例:PH7.48 ,PaCO242mmhg HCO3ˉ30mmol/L K+3.6mmol/L,Na+140mmol/L CL:98mmol/L,判断方法:①PaCO2 42mmhg>40 mmhg可能呼酸, HCO330 mmol/L>24 mmol/L可能代碱,但PH7.48偏碱,提示可能为代碱。

②若按代碱预计公式计算:△PaCO2=0.9×△HCO3±5=0.9(30-24) ±5=0.9×6±5=5.4±5预计PaCO2=正常PaCO2+△PaCO2=40+5.4±5=40.4~50.4,实测PaCO242mmhg落在此代偿范围内,结论为单纯代碱。

3.呼酸动脉血气和电介质变化特点:

①PaCO2原发升高 ②HCO3代偿性升高,但慢性呼酸必须符合预计HCO3 =24+0.35×△PaCO2±5.58,急性呼酸<30 mmol/L ③PH下降 ④血K+升高或正常 ⑤血CL下降 ⑥血Na+下降或正常 ⑦AG正常 ⑧PaO2下降,低于60 mmhg

举例:PH7.28,PaCO275mmhg HCO334mmol/L K+4.5mmol/L,Na+139 mmol/L CL96 mmol/L,判断方法:①PaCO2 75mmhg>40 mmhg可能呼酸, HCO3ˉ34 mmol/L>24 mmol/L可能代碱,但PH7.28<7. 40偏碱,提示可能为呼酸。

②公式计算:△HCO3=0.35×△PaCO2=±5.58=0.35(70-40) ±55.8=12.25±5.58预计HCO3=正常HCO3+△HCO3=24+12.25±5.58=30.67~41.83mmol/L实测HCO334mmol/L落在此代偿范围内,结论为单纯慢性呼酸。

4. 呼碱动脉血气和电介质变化特点:

①PaCO2原发下降 ②HCO3ˉ代偿性下降,但必须符合HCO3 =24+0.49×△PaCO2±1.72范围为③PH升高 ④血K+下降或正常 ⑤血CL升高 ⑥血Na+正常或下降 ⑦AG正常或较轻度

升高 ⑧PaCO2下降常低于60 mmhg

举例:PH7.45,PaCO230mmhg HCO320mmol/L K+3..6mmol/L,Na+139 mmol/L CL106 mmol/L,判断方法:①PaCO230mmhg<40 mmhg可能呼碱, HCO320 mmol/L>24 mmol/L可能代酸,但PH7.45>7. 40偏碱性,提示可能为呼碱。

公式计算:慢性起病△HCO3=0.49×△PaCO2±1.72=0.49×(30-40) ±1.72=4.9±1.72增高,预计HCO3=正常HCO3+△HCO3=24-4.9±1.72=17.38~20.82mmol/L实测HCO320mmol/L落在此范围,结论:慢性呼碱。

五、混合性酸碱失衡的类型及判断

(一)呼酸+代酸 动脉血气与介质变化特点:

临床有三种组合

1、PaCO2升高 HCO3ˉ 下降,即所谓PaCO2升高同时伴HCO3ˉ下降肯定为呼酸+代酸。举例:PH7.22,PaCO250mmhg HCO320mmol/L K+5.2mmol/L,Na+140mmol/L CL:110mmol/L,判断:①PaCO250mmhg>40 mmhg可能呼酸, HCO320mmol/L<24 mmol/L可能代酸,根据代偿规律PaCO2升高同时伴有HCO3下降,结论呼酸+代酸, AG= Na - HCO3-CL=140-20-110=10 mmol/L<16 mmol/L属于混合型的酸碱失衡高CL性代酸。

2、PaCO2升高伴HCO3ˉ升高,但符合HCO3ˉ<正常HCO3(24 mmol/L)+0.35×△PaCO2-5.58。举例:PH7.20,PaCO280mmhg HCO330mmol/L K+5.6mmol/L,Na139mmol/L CL:110mmol/L,判断方法:①PaCO280mmhg>40 mmhg可能为呼酸, HCO330mmol/L>24 mmol/L可能代碱,但PH7.20<7.40提示可能为呼酸。

计算: △HCO3=0.35×△PaCO2±5.58=0.35×(80-40) ±5.58=14±5.58,预计HCO3=正常±【血气分析论文】

5.58=32.42~43.58 mmol/L.而实测HCO330<32.42 mmol/L,提示代酸,结论慢性呼酸+相对代酸.

3、HCO 3下降伴PaCO2下降,但符合PaCO2>1.5×HCO3+8±2,即所谓代酸+相对呼碱,举例:PH7.26,PaCO237mmhg HCO316mmol/L K+5.0mmol/L,Na140mmol/L CL:110mmol/L,判断方法:①PaCO237mmhg<40 mmhg可能为呼碱, HCO316mmol/L<24 mmol/L可能为代酸,但PH7.26<7.40示可能为代酸。

②公式计算: PaCO2 =1.5×HCO3ˉ+8±2=1.5×16+8 ±2=32±2=30~34 mmol/L,实测PaCO2 37 mmol/L>34 mmol/L提示呼酸,为代酸合并相对呼酸.

(二) 呼酸+代碱,动脉血气特点:

① PaCO2原发升高,若以代碱为主,必须符合实测PaCO2 >40+0.9×△HCO3+5 ②HCO3>

24+0.35×△PaCO2±5.58 ③PH升高,正常下降均可④血K+下降或正常 ⑤血压CL严重下降 ⑥血Na下降或正常 ⑦AG正常或轻度升高 ①PaO2下降

举例:PH7.39 PaCO270mm/Hg HCO341mmol/L K4.0 mmol/L Na+ 140mmol/L ,CL90mmol/L 判断法 1. PaCO270mm/Hg >40mm/Hg可能为呼酸,HCO3ˉ41mmol/L >24 mmol/L 可能为代碱,但PH7.39<7.40, 可能为呼酸

2. HCO3=0.35×△PaCO27±5.58=0.35×(70-40) ±5.58=10.5±5.58 mmol/L,预计HCO3- =正常HCO3- +△HCO3- =24+10.5±5.58=34.5±5.58=28.92 40.08 实测HCO3- 41 40.08 mmol/L,示代碱

结论慢性呼酸+代碱

(三)呼碱+代酸 动脉血气电介质特点①PaCO2原发下降,若以代酸为主,必须符合PaCO2<1.5×HCO3- +8-2 ②HCO3- 发生下降,若以呼碱为主,必须符合HCO3-<24+0.49×△PaCO2-1.72; ③PH升高,正常下降均可,共PH正常与否取决于2种酸碱失衡相对严重程度;④血K+正常或下降;⑤血CL明显升高;⑥血Na下降或正常;⑦AG升高;⑧PaO2下降或正常

举例PH7.39 PaCO224mm/Hg HCO3-14mmol/L K+4.5nnol/L Na+ 140mmol/L ,CL-106mmol/L 判断法: ①PaCO224 mm/Hg<40 mm/Hg,可能为呼碱, HCO3-14 mmol/L<24 mmol/L可能为代

酸, PH7.39<7.40,提示可能为代酸.

② 公式计算: PaCO2=1.5* HCO3-+8±2=1.5*14+8±2=29±2=27--31 mm/Hg,实测PaCO224<27

mm/Hg,提呼碱存在,虽PH7.39在正常范围仍诊断为代酸+呼碱。

(四)呼碱+代酸动脉血气及电解质特点

①PaCO2下降,正常和升高均可,但多以下降或正常, ②HCO3-升高,正常和下降均可,但多为升高或正常, ③PH升度升高, ④血K+下降, ⑤血CL下降或正常, ⑥.Na+下降或正常, ⑦AG正常或轻度升高, ⑧PaO2下降常低于60mmHg

举例PH7.58 PaCO220mm/Hg HCO3-18mmol/L K+3.2nnol/L Na+ 140mmol/L ,CL110mmol/L 判断法: ①PaCO220 mm/Hg<40 mm/Hg,可能为呼碱, HCO3-18 mmol/L<24 mmol/L可能为代酸, PH7.58<7.40,示可能为呼碱

公式计算慢性: △HCO3--=0.49×△PaCO2±1.72=0.49×(20-40) ±1.72=-9.8±1.72,预计HCO3-=正常HCO3-+△HCO3-=24+(-9.8) ±1.72=1.42±172=12.48~15.92mmol/L,实测HCO3-18 mmol/L>15.92 mmol/L可考虑代碱,结论慢性呼碱并相对代碱

(五)、代碱并代酸

1、AG升高型,特点:①PH, PaCO2和HCO3-变化不大,或大致正常,②AG升高且AG升高数(△AG)大于HCO3-下降数(△HCO3-)③cl-下降数(△cl-)不等于△HCO3-, ④△HCO3-=△cl-+△AG;⑤血K+下降多见,⑥血Na下降或正常, ⑦PaO2正常

举例:PH7.40 PaCO240mm/Hg HCO3-25mmol/L K+3.5nnol/L Na+ 140mmol/L ,CL-95mmol/L 分析:①AG=140-(25+95)=20 mmol/L 提示高AG 代酸 ②潜在 HCO3-=实测H CO3-+△AG=25+(20-16)=25+4=29 mmol/L,29 mmol/L>27 mmol/L 示代碱

结论高AG代酸+代碱

2、AG正常型,特点:①PH、PaCO2和HCO3-变化不大,或大致正常,其主要取决于代酸和代碱相对严重程度,若代碱严重,表现为PH、PaCO2和HCO3-均升高,若代酸严重表现为PH、PaCO2和HCO3-均降低,②AG正常③血K+下降, ④血Na下降或正常, ⑤cl-取决于代酸和代碱相对严重程度,若以代碱为主,cl-下降,若以代酸为主,cl-升高,⑥PaO2正常

(六)、三重酸碱失衡

1、呼酸型TABD1,呼酸+代碱+高AG代酸,特点①PH下降、正常均可,少见升高,其PH取决于三种失衡的相对严重程度②PaCO2升高③HCO3-升高或正常④AG升高, △AG≠△HCO3⑤潜在HCO3- =实测△HCO3- +△AG>正常HCO3- (24)+0.35×△PaCO2+5.58⑥血K+正常或升高, ⑦血Na正常或下降,⑧血cl-下正常或下降,⑨PaCO2下降

【血气分析论文】

举例:PH7.33 PaCO270mm/Hg HCO3-36mmol/L Na+ 140mmol/L ,Cl-80mol/L

判断方法: ①PaCO270 mm/Hg>40 mm/Hg, HCO3-36 mmol/L>24 mmol/L, PH7.3<7.40,示呼酸.

计算:△HCO3-=0.35×(70-40)±5.58=10.5±5.58预计HCO3-=24+10.5±5.58=34.5±

5.58=28.92~40.08 mmol/L, ②AG=140-(80+36)=24>16 mol,示高AG代酸③潜在HCO3-=实测HCO3-+△AG=36+(24-16)=36+8=44 mmol/L>40.08 mmol/L示代碱,

结论:呼酸+代碱+高AG代酸(呼酸型TABD)

2.呼碱型TABD,呼碱+代碱+高AG代酸,特点: ①PH升高、正常,少见下降,其PH关键取决于三种失衡的相对严重程度②PaCO2下降③HCO3-下降或正常④AG升高, △AG≠△HCO3⑤潜在HCO3- =实测△HCO3- +△AG>HCO3- (24)+0.49×△PaCO2+1.72⑥血K+正常或下降, ⑦血Na正常或下降,⑧血cl-升高、正常或下降均可,⑨PaO2下降

举例:PH7.61 PaCO230mm/Hg,HCO3-29mmol/L K+ 3 mmol/L ,Na+ 140mmol/L ,Cl-90mol/L 判断方法: ①PaCO230<40 mm/Hg而HCO3-29mmol/L>24 mmol/L,符合呼碱合并代碱②AG=140-(29+90)=21 mmol/L,高AG提示高AG代酸,结论呼碱+代酸+高AG代酸(呼碱型

TABD)

举例:PH7.52 PaCO228mm/Hg HCO3-22mmol/L K+4mmol/L Cl-96mol/L, Na+ 140mmol/L

判断方法: ①PaCO228 mm/Hg<40 mm/Hg,可能为呼碱,HCO3-22 mmol/L<24 mmol/L,可能代酸,但PH7.52>7.40,提示可能为呼碱. ②AG=140-(22+96)=22mmol/L,AG升高,示高AG代酸,③潜在HCO3- =实测HCO3- +△AG=22+(22-16)=22+6=28mmol/L>27mmol,示代碱,结论呼碱+高AG代酸+代碱(呼碱型TABD)

TABD的判断必须联合使用预计公式,AG和潜在HCO3- ,其判断步骤可分三步:①首先要确定呼吸性酸碱失衡类型,选用呼酸或呼碱预计公式,计算HCO3- ,代偿范围,②计算AG,判断是否并发高AG代酸,TABD中代酸一定为高AG代酸,③应用潜在HCO3-判断代碱,即潜在HCO3-与呼酸或呼碱预计公式计算所得HCO3-与代偿范围相比。

动脉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一)、判断呼吸功能

动脉血气分析是判断呼衰最客观指标,根据血气将呼衰分I型和II型。

1、 I型呼衰 标准为海平面平静呼吸空气条件下PaCO2正常或下降,PaO2< 8Kp(60mmHg)

2、 II型呼衰 标准为海平面平静呼吸空气条件下PaCO2>50 mmHg(6.67)Kpa,PaO2< 8Kp

(60mmHg)

3、 吸氧条件下判断有无呼衰,可见于以下两种情况,【血气分析论文】

1 PaCO2<50 mmHg(6.67)Kpa,PaO2< 8Kpa(60mmHg)可判断I型呼衰 ○

2 PaCO2<50 mmHg(6.67)Kpa,PaO2>8Kpa(60mmHg)可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300mmHg○

提示呼衰。

4、 组织氧合状态的监测较复杂,有全身性和局部氧合监测,全身监测包括氧运输量,氧耗量,

氧摄取率,混合静脉氧分压,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乳酸测定;局部有胃粘膜内PH,组织氧电极,局部组织乳酸,静脉血氧和局部血氧饱和度监测。以上监测要采用血气分析以外的手段来监测,而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及氧饱和度要采取肺动脉血,要用导管,所以这里不介绍了。

二)、判断酸碱失衡

1、Henderson-Hasselbalch公式,简称(H—H)公式,它表示PH ,PaCO2,HCO3-三者之间关系,PH=PK+lg[HCO3-]/H2CO3因为H2CO3浓度与被溶解在体内的CO2浓度成正比,即H2CO3=α× PCO2,因此上式公式可写成PH=PK+lg[HCO3-]/[α× PCO2],其中PK=6.1,α=0.03,正常生理状态下动脉血PH=6.1+ lg[24/(0.03×40)]=6.1+ lg(20/1)≈7.401

1PH值是随HCO3- 和PaCO2二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 特点:○

2PH变化取决于HCO3-/ PaCO2比值, ○并非单纯取决于HCO3-或 PaCO2任何一个变量的绝对值,其代偿规律:

1) HCO3-,PaCO2任何一个变量的原发变化可引起另一个变量的同向代偿性变化,即原

发HCO3-升高,必有代偿的PaCO2升高,原发HCO3-下降,必有代偿的PaCO2下降。

2) 原发失衡变化必大于代偿变化。

1原发失衡决定了PH值偏碱抑或偏酸 结论:○

2 HCO3-,PaCO2呈相反变化,必有混合型酸碱失衡存在 ○

2、酸碱平衡调节的主要机理

1缓冲系统 是第一道防线,○作用快,但容量有限,作用有限。共有四对,即碳酸—碳酸氢盐(H2CO3—HCO3-)、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NaH2PO4—Na2HPO4)、血浆蛋白系统(HPr—Pr-)、血红蛋白系统(HHBO2—HBO-和HHB—H-),其中最重要的是(H2CO3—HCO3-),是人体中缓冲容量最大的缓冲对,在细胞内外液中均起作用,占全血缓冲能力53%, H++ HCO3-→H2CO3→CO2↑+H2O 二氧化碳可通过呼吸排出体外,从而使HCO3-/H2CO3 比值趋向正常。

血气分析论文(二)
血气分析知多少

  【关键词】 血气分析;低氧血症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26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09-01
  血气分析是医学上常用于判断机体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调以及缺氧和缺氧程度等,指对各种气体、液体中不同类型的气体和酸碱性物质进行分析的技术过程。通常我们会选择动脉血作为标本。在临床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初步判断有缺氧和/或酸碱平衡失调者,需查血气分析。临床各科的急危重症一般都伴有程度不等的缺氧和/或酸碱失衡,原则上均需查血气分析跟踪病情变化。
  低氧血症是常见并随时可危及病人生命的并发症,许多疾病均可引起,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疾病、严重创伤、休克等。动脉血气分析是唯一可靠的诊断低氧血症和判断其程度的指标。即使有呼吸机可以纠正缺氧和低氧血症,如果没有动脉血气分析监测的帮助,就无法合理应用呼吸机的许多指征。
  1 在危重病救治过程中,酸碱失衡也是继低氧血症之后较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及时诊断和纠正酸碱失衡对危重病的救治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动脉血气分析也是唯一可靠的判断和衡量人体酸碱平衡状况的指标。在采集动脉血标本时,护士应做到如下几点:
  1.1 及时抽血,将血气针里的肝素钠混匀,立即送检。
  1.2 采血量不宜过多,单查血气分析约需1ml,如血气分析加电解质、肾功、血糖等项目约需1.5-2ml。若血量过多则抗凝不足,将影响检验的准确性。
  1.3 采血后尽快与空气隔绝,以免接触空气造成检验结果失真。
  2 以下介绍几种动脉血气中护士应重点观察的指标
  2.1 pO2[PaO2、PO2](动脉血氧分压)是指动脉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张力。
  正常值:波动范围较大,与年龄有关,一般为80-100mmHg。
  临床意义:是判断缺氧和低氧血症的客观指标。当在海平面呼吸空气时,pO2低于正常值就已经提示缺氧,但一般只有当pO2<60mmHg时,才引起组织缺氧,临床方可诊断为低氧血症。
  2.2 pH(动脉血酸碱度)是未分离血细胞的血浆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正常值:7.35-7.45,平均7.40。
  临床意义:pH基本代表细胞外液的情况,是主要的酸碱失衡的诊断指标,对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内环境的稳定性。pH直接反映机体的酸碱状况,>7.45为碱血症,<7.35为酸血症。但pH正常也不能表明机体没有酸碱平衡失调,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2.3 pCO2[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是指以物理状态溶解在血浆中的二氧化碳分子所产生的张力。
  正常值:35-45mmHg,平均40mmHg。
  临床意义;pCO2是主要的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的指标,常可反映肺泡通气情况。一般情况下,>45mmHg是呼吸性酸中毒,而<35mmHg是呼吸性碱中毒。
  3 低氧血症的判断标准
  主要根据pO2和O2SAT来判断。一般来讲,pO2<60mmHg时,才会使O2SAT及O2CT显著减少,引起组织缺氧,方可诊断为低氧血症。
  3.1 轻度低氧血症 50mmHg≤pO2<60mmHg,80%≤O2SAT<90%。
  3.2 中度低氧血症 40mmHg≤pO2<50mmHg,60%≤O2SAT<80%。
  3.3 重度低氧血症 pO2<40mmHg,O2SAT<60%。
  在护理工作中,除医生会分析动脉血气结果外,护士也应多掌握相关的内容,才有利于及时发现病情,得到正确判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
  [1] 李冬岭.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15).
  [2] 杨光照.专用动脉血气采血针和普通注射器在临床中效果比较[J].医疗装备,2011,(08).
  [3] 黄欢欢.BD预设型血气针在临床应用中的优越性[J].医疗装备,2011,(08).
  [4] 张建霞.动脉血标本分析前阶段护理质量控制[J].中国护理管理,2011,(08).

血气分析论文(三)
应用血气分析、心肌酶评估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意义

  【摘 要】目的:探讨血气分析、心肌酶与新生儿窒息程度的关系。方法:对60例足月窒息新生儿和55例自然呼吸无窒息史的足月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心肌酶检测,并进行新生儿窒息组与对照组、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结果比较。结果:新生儿窒息组与对照组、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的pH 、PaO2、HCO3-、BE值、CKMB值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血气分析结合心肌酶可比Apgar评分更客观、更灵敏地反映新生儿窒息的程度。

  【关键词】血气分析;心肌酶;新生儿窒息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019-01
  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出生后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而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国内有报道,发生率占活产数的5%-10%,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儿童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时正确地对新生儿窒息的程度作出评估,予以相应的早期干预,对于改善窒息儿预后、降低窒息儿致残率尤为重要。Apgar评分受评分者主观经验及婴儿成熟度影响,且常不能反应宫内窒息情况,有必要结合某些客观、有效的指标对窒息儿进行综合评估。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60例窒息新生儿,其中轻度窒息组35例(男19例、女16例)、重度窒息组25例(男12例,女13例),胎龄37-42周,出生体重2600-4000G。全部患儿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及分度。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无窒息史、无神经系统症状的55例患儿。
  1.2 方法
  全部病例入院后0.5h内采取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检查,24h内测定心肌酶。血气分析采用PN442900血气分析仪检测。生化分析仪采用美国魅力2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3 统计学方法
  2.2 新生儿心肌酶结果比较
  3.讨论
  窒息的本质是缺氧,在无氧代谢下乳酸等酸性物质大量增多,同时缺氧科室新生儿肾功能受到损害,酸性代谢产物排出受阻。动脉血气分析能及时准确直接反映新生儿体内的氧饱和度及酸碱情况。其中pH值和BE值比较稳定,临床上多以pH值作为主要判断指标。本研究证实Apgar评分越低,动脉血气的pH 、PaO2、HCO3-、BE值越低,在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改变,血气分析可在生化水平反映新生儿的代谢状态,反映新生儿的内环境状态,对是否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依据。
  新生儿窒息后心肌缺氧,无氧酵解过程中酸性代谢产物堆积,细胞内酸中毒,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ATP减少,使细胞膜结构破坏,细胞通透性改变,心肌酶及其同工酶释放增多,导致血清心肌酶谱水平升高。目前临床上常用血清AST、 LDH 、 HBDH、CK 、 CKMB作为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相关检测指标。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胞浆内,心肌以外组织含量低,是心肌特异性酶,最能代表心肌受损。本研究表明,Apgar评分越低,血清的心肌酶AST、 LDH 、 HBDH、CK 、 CKMB越高,在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改变,心肌酶检测反映窒息新生儿的器官损害情况,有助评估窒息的严重程度。
  综上所述,APGAR评分、动脉血气分析、心肌酶谱检测是评估新生儿出生后缺氧程度的重要指标,三者结合起来能更敏感、准确的评估患儿病情,为早期决定是否采取预防措施预防并发症提供了客观依据。有条件的医院应将出生后动脉血血气分析、心肌酶作为窒息新生儿常规测定项目,以弥补Apgar评分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00
  [2] 孙桂芳,邵新环.新生儿窒息后血乳酸及血气分析变化的临床意义[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2,27(6):413-415.
  [3] 张英超.108例窒息新生儿血气分析[J].临床荟萃,2012.27(23):2080-2082.
  [4] 崔天王,宁淑敏,袁莉萍.心肌酶活性测定对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的诊断意义[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8增刊90.
  [5] 俞家宝.CK―MB测定对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J].临床儿科杂志,1997,15(1):14―15.
  [6]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46.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296204/

推荐访问:动脉血气采集分析论文 动脉血气论文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