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内蒙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来源:策划书 时间:2016-08-23 09:18:33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策划书】

关于对内蒙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考和建议(一)
关于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思考

精准扶贫到户 林果产业富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及《甘肃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的要求,建立精准扶贫机制,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精准扶贫是指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区域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实施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方式的重大创新,必将对我县扶贫开发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2015年我县召开精准扶贫工作会议,标志着清水县扶贫开发工作将步入发展快车道。我县精准扶贫战略工程的组织与实施,不仅给全县广大贫困对象带来了福音,也必将大大加快全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步伐,为清水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注入强大动力。这项工程不仅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参与,也需要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共同思考与探索,因为我县精准扶贫毕竟是一次大胆的创新与实践,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我认为,加强对精准扶贫工作的理解与认识,对于做好这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林果业现状

按照县委、县政府对林业工作的总体要求,以落实好“责、诺、评”绩效考核为统领,以“兴林、强果、富民”的发展思路,

- 1 -

以打造天水市生态旅游后花园为目标,围绕“12368”总体工作思路,即围绕林果产业强县富民这1中心,抓住创建全省核桃大县和全国生态示范县2个目标,新建白沙汤浴河流域、新城四合梁、秦亭李岘3处5000亩以上核桃示范基地,巩固提升西灵山、三湾梁、铁炉梁、水清梁、石沟河流域、响水河流域6个五万亩干鲜果示范基地建设成效,采取发展果品产业增收、发展林下经济增收、引导农民育苗增收、落实惠民政策增收和依托项目造林增成效、强化资源管护巩成效、建设绿色屏障显成效、狠抓后续管理提成效8大措施等方面的新跨越,有力地推进了全县林业生态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目前完成退耕还林26.18万亩; “三北”防护林四期、五期造林14.6万亩;天保工程造林1.8万亩、封山育林5.16万亩;德援造林11.8万亩,试点补贴造林2.4万亩,完成小泉峡造林绿化区域面积1.9万亩,庄天二级路栽植柳树18000株,柿子5300株,塔柏13500株,县乡公路绿化12条706公里,完成了产业路绿化220公里;完成邽山绿化工程6500亩,其中:建设2300亩的森林公园一处等国家林业重点项目。

二、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1、巩固脱贫成果十分不易。由于大量贫困人口发展能力不足,虽然经过扶持可能脱贫,但是多数贫困对象抗病抗灾的能力都十分弱,稍遇天灾人祸就会立即返贫,因此,巩固扶贫成果十分不易。

2、农村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薄弱。近些年来,国家不断加大

- 2 -

“三农”投入,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是基础依然薄弱,贫困乡村贫困对象行的路、喝的水、用的电、用的通讯信号、看病就医、上学读书、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条件与城市的差距仍然较大。尤其是贫困对象发展基础仍然十分薄弱,发展的起点仍然较低。【关于对内蒙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3、贫困对象发展“三缺”(资金、技术、劳力)现象普遍。通过对贫困对象建档立卡发现,绝大多数贫困农户发展都存在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的问题。金融扶贫可以解决贫困户发展缺资金的问题,但是缺劳力、缺技术的问题确实一个很难马上解决的问题。

4、农民外出农村空壳导致发展难。发展为了人、发展需要人。扶贫开发为了贫困人口,但是扶贫开发同样需要依靠贫困人口。目前由于很多农民感到仅仅靠土地已经难以维持生存的情况下,他们不得不靠外出务工维持生存,从而导致大量的劳力资源外流。农村留下来的人口大多数都是386199部队”(妇女、儿童、老人),这部分人的共性就是劳动能力不足,靠这部分人在农村发展产业难度太大。产业发展不起来,扶贫开发就难以持续。因此,这种劳力大量外出造成的空壳是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现实难题,如何留住这些外出的农民就地发展创业是扶贫开发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5、我县林果产业不容乐观。针对精准扶贫这一富民工程的要求与目标,一是因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群众在干鲜果基

【关于对内蒙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 3 -

地建设上有抵触情绪;二是果园管理比较粗放,龙头企业的拉动作用小,致使果品业的效益未能真正凸显,要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人均两亩园,收入过万元的目标在部分乡镇未能实现,有些群众积极性不高,不想管也不会管,远门乡单魏村、郭川乡的宋川村的苹果产业使农户走上了小康路,其它乡镇部分村的苹果产业管理粗放,病虫害严重,甚至只栽不管,效益低下;草川乡的黄崖村、陇东乡的安儿等村核桃产业管理艰难爬行,干鲜果产业的效益拉动力不强。三是在林果业建设中大部分群众重栽轻管现象还比较突出。四是退耕还林抚育管理不到位,除草、施肥、修冠等抚育措施落实不力,一些退耕还林地未能发挥应有的效益,一些补助年限到期和即将到期的退耕还林尚未形成稳定的后续产业,农民的林果收入没有明显的增加,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三、精准扶贫的几点对策

精准扶贫是指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实施精准扶贫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个环节工作。

(一)精准识别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

摸清底数是基础。通过科学有效的程序把贫困村、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出来,并逐村逐户建档立卡。只有准确地确定贫困村、贫困人口,才可能避免普惠政策代替特惠政策,进而提高扶贫效果。我作为黄门乡精准扶贫的组长、下成村的第一书记、帮扶队员,既是穿帮引带者,又是决策者,更是以身作则者。因此我认

- 4 -

为最为重要的就是做到五清:即“底数清”,摸清家底状况、致贫原因、收入来源、收入水平等基本情况,建立基础档案;“问题清”,摸清脱贫门路、需要解决的主要困难,建立问题台账;“对策清”,摸清以往扶持情况、扶持效果,提出帮扶措施,制定帮扶计划;“责任清”,确定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实行定户定人定时定责帮扶;“任务清”,逐户制定脱贫计划,确定脱贫时限。 “一对一”帮扶及“双节双促”情况、精准扶贫的主要措施等内容,这样为建立“一户一档”、“一户一策”的措施提供准确的数据档案。年终根据扶贫对象发展实际,对扶贫对象进行调整,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使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从而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管用。

(二)精准措施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

实施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突出扶持重点,改“大水漫灌”为“滴灌”,提高扶持效果。对精准扶贫户,逐个分析致贫原因,号准“脉”、找准“症结”,选好“药方”,提高精准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在黄门乡下成、峡口等村精准扶贫工作措施方面,我们按照我县1+19精准扶贫生态环境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计划重点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建档立卡,建立精准扶贫对象数据库。对贫困户建档立卡实行一户一档台账管理,有村情档案、有问题台账、有需求清单、有村级规划、有领导联系、单位帮扶、干部驻村工作台帐等。二是整合资源,突出林果业发

- 5 -

关于对内蒙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考和建议(二)
对贫困村扶贫帮扶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对贫困村扶贫帮扶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以xxx县xxx镇xxx村为例

根据《xxx市“挂包帮”活动联席会议关于组织全市机关党员干部开展“听民声、解民难、促民富”联村帮户活动的通知》〔2013〕34号和xxx市“挂包帮”活动联席会议《关于组织全市机关党员干部开展“听民声、解民难、促民富”联村帮户活动的通知》(南联〔2013〕1号)精神,近半年来,xxx市xxx局党组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在xxx县xxx镇xxx村积极开展 “三民”活动,通过这几个月来的实地走访及问卷调查,与当地村干部和群众交心谈心,在摸清村情、吃透民情的基础上,村民对脱贫致富的愿望十分强烈,要求也非常迫切,群众对扶贫帮扶工作是这样描述的:“欠的是资金实力,少的是方法思路,缺的是信息技术,愁的是产品销路,急的是支撑项目,盼的是干部服务”,因此本文就如何开展扶贫帮扶工作谈些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商榷。

一、调查基本情况

1.村基本情况

【关于对内蒙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xxx县xxx镇xxx村位于xxx县西南部,平均海拔384米,土壤以紫色土为主,属典型的川中丘陵区浅丘地貌,距xxx镇政府2.6公里,距县城20公里,进村道路为土路。幅员面积2.1平方公里,全村共8个社,206户,862人,其中劳动力423人,外出务工人员达325人,常年在家务农的劳动力仅98人。全村共有党员24名,特困

低保户53户,村两委班子成员4人。全村有耕地650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林地有850亩,其中退耕还林地100亩,主要以柏木为主。经济来源以外出务工和农作物种植为主,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6500元。

2.贫困户调查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覆盖全部的低保特困户,共53户,144人,贫困人口占村总人口的16.7%。其中特困户16户、低保户37户。调查对象中文化程度有4户户主为文盲,有39户户主为小学,10户户主为初中;7—15岁适龄人口为7人,其中:13—15岁的有3人,入学率为100%。外出务工24人,其中:省内6人,省外18人。53户农户中子女就读小学有4户4人,子女就读初中的有5户5人,无子女就读高中、职业技术学校和读大学(含大专)的。53户农户共有承包耕地126.4亩,其中:水田68.1亩,旱地51.8亩,弃耕土地6.5亩,人均耕地面积0.88亩。2013年53户农户共生产粮食27930公斤,其中:玉米10230公斤,水稻17700公斤,人均生产粮食234.7公斤,有25户农户购买大米2570公斤。2013年53户农户实现经济收入547444元,户均达10329.1元,人均达3801.7元。其中:粮食折款62569元,占经济总收入的11.4%;自食生猪折价31100元,占经济总收入的5.7%;农村惠农政策补贴收入如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补贴等98295元,占经济总收入的18.0%;异地务工收入349140元,占经济总收入的63.8%;无商品猪出售收入;无家禽(鸡、鸭)出售收入;无经济作物收入;无经济林果收入。53户农户中无1户向银行

或信用社借款。53户农户的住房面积为3544平方米,户均达66.9平方米,人均达24.6平方米,有3户为土坯房,44户为砖木结构,2户为砖混结构,其他4户投亲靠友居住。53户农户有49户通电、有42户通水,有3户有沼气池,有41户农户有电视,有24户有电话,有41户农户购买了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为77.4%;有53户购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

通过调查,我们把具体致贫的原因分析归纳为以下几点:

(1)因病因残致贫的现象比较突出,53户贫困户中,长期生病(含残疾)人口51人,其中:年龄大且长期生病人口有40人,占贫困人口的27.8%;残疾人口有14人,占贫困人口的9.7%;既残疾又生病的2人,占贫困人口的1.4%。由于本身家庭经济收入不高,有限的财力无力支付高昂的医药费,形成有病不能及时医治、久拖成大病的现象,其中有15户年经济收入未超过3000元,其绝大部分收入生活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政策性惠农补贴来维持基本生计,使这些农户长期处于极度贫困之中。【关于对内蒙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2)53户农户中,有37个劳动力,劳动力中外出务工人数为24人,占64.86%,由于劳动力流失,加之外出务工人员本身受教育文化层次低,打工仅能维持自身的生存,无力照顾家庭。加之全村外出劳动力达到325人,占全村劳动力的76.8%,致使这些农户形成劳动力不足的现状,由于劳动力不足,很多想发展的产业无法及时发展,因此造成这些农户经济收入结构单一,长期处于温饱状态,很难脱贫致富,更谈不上小康生活了。

(3)村无经济支柱产业,“输血造血”能力不足。在53户贫困中,除有20户养殖生猪供自己食用外,其他33户均未养殖,其生活所基本需要的油盐钱甚至米钱靠政府政策性惠农补贴资金来维持,无商品猪出售收入;无家禽(鸡、鸭)出售收入;无经济作物收入;无经济林果收入。经济发展缺乏支柱产业和鲜明特色,远远不能满足脱贫的需要。

(4)思想观念落后,发展氛围不浓。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健全,近年来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但“等、靠、要”的一些陈旧落后观念和意识还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

(5)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虽然已实现“三通”,但进村道路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修的3米宽土坯路,路面等级低,道路晴通雨阻,交通不便和不畅的问题始终存在,百姓辛苦得来的劳动成果不能及时转化成经济效益;村里虽有山坪塘6口,但均建于上世纪的60、70年代,多集中在水稻田的上部,多年以来未进行维修加固,蓄不上水,栽秧打谷全靠天,旱地更不用说了。如果遇上大旱,基本上大幅减收甚至绝收,有的村民连吃饭也成为问题。当今,村民们对土地的依赖虽依旧强烈,却增收缓慢,不少村民对耕种丧失信心,导致不少农田出现弃耕抛荒现象。因此,农业基础设施十分脆弱,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的人口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就会出现返贫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贫困山村扶贫工作的难度。

3.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

xxx村共有党员24名,其中:男性党员20人,女性党员4人;在家党员17人、外出务工党员7人;60岁以上党员10人。村支部书记苏春,男,50岁,党校大专学历;村主任彭小平,男,51岁,初中文化程度;村文书黄新芬,女,壮族,35岁,高中文化程度;村纪检委员辛跃才,男,51岁,初中文化程度;无村级集体经济。

4.贫困户脱贫意愿及想法

通过我们实地走访调查,与当地村干部和群众交心谈心,干部群众对帮扶脱贫的愿望和要求也非常迫切,群众对扶贫帮扶工作是这样描述的:我们“欠的是资金实力,少的是方法思路,缺的是信息技术,愁的是产品销路,急的是支撑项目,盼的是干部服务”。

(1)稳定解决温饱问题。通过上级的扶持,达到人均拥有基本口粮田0.8亩、经济林果和经济作物0.5亩,户均年出栏大牲畜1头或生猪3头,人均年有粮达300公斤,实现吃得饱、穿得暖的愿望。

(2)发展增收致富产业。通过上级的扶持,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实现户户都有增收项目,构建近期增收有保障、远期发展有潜力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3)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上级的扶持,实现户户都有安全卫生饮用水,户均拥有生产性小水窖或小水池1个、村内道路硬化,家居环境亮化,实现村容村貌整洁,初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的道德风尚。

(4)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巩固提高“两基”成果,不断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使适龄幼儿能就近上学。户均掌握实用技术1项以上。

关于对内蒙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考和建议(三)
对我旗今后十年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对内蒙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对我旗今后十年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考

与建议

一、关于杭锦旗贫困现状及分布:

从2009年起我国开始实行人均纯收入1196元的新扶贫标准。结合杭锦旗实际情况,我旗也相随将本旗贫困标准提高到3600元,在这个标准下,全旗共有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9719户、33530人(绝对贫困3791户13079人,低收入5928户20451人),占全旗农村牧区人口的30%。其中少数民族贫困人口为3911户、13493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40.2%。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当前贫困人口中有6609户22800人居住在我旗梁外干旱硬梁区、丘陵沟壑区、沙漠区、大牧区、半农半牧区,约占总贫困人口的68%,绝对贫困人口大部分集中在这些地区,贫困面貌表现为衣、食、住得不到稳定保障,特别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因为水源、光照、土质、生态等因素影响,造成农畜产品产出低、收获少;因灾、因病、因教育致贫返贫现象较严重,主要集中在沿黄河土地盐碱化地区,贫困面貌表现为基础设施落后,扩大再生产能力有限,抵御各种风险能力低。

二、对今后十年我旗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加强扶贫开发工作,减少和消除贫困、缩小发展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及十七届四中全会都明确提出:“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对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重大意【关于对内蒙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义,必须作为长期任务持之以恒抓紧抓好。”为确保我旗扶贫开发工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跨越,我们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思路,以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和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中心,以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为主战场,以产业化扶贫和“雨露计划”培训为两翼,以千村贫困人口搬迁和千村扶贫互助资金试点为重点,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扶贫开发取得实效,确保我旗农牧民收入稳步增长。 三、指导思想

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开发式和保障式扶贫相结合的方针,紧紧瞄准贫困群众,以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为首要任务,以增加收入为核心,以提高素质为根本,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区域连片开发为平台,把扶贫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发展活力,推动各项社会事业进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四、奋斗目标

2010—2020年,扶贫开发达到“五基本”的目标。即: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基本改善;贫困人口素质得到基本提高;贫困户基本都有一个稳定的增收渠道或致富项目;在巩固新阶段整村推进成果的基础上,基本完成新一轮整村推进任务。从而实现扶贫开发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社会事业发展得到明

显增强。

五、工作原则

1、坚持保障式扶贫与开发式扶贫相结合的方针。对农村无劳动能力或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其实施保障式扶贫;对农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通过实施扶贫开发,促进其脱贫致富。通过坚持保障式扶贫与开发式扶贫相结合的方针,实现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制度的有效对接。

2、坚持区域连片开发与扶贫到户相结合的原则。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实施区域连片开发。坚持扶贫到户,实施产业扶贫。将区域连片开发与扶贫到户两种扶贫方式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扶贫开发工作水平。

3、坚持政府主导与全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要将扶贫开发工作作为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不断加大工作和投入力度。同时,积极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通过多种形式,支持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事业。

4、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原则。扶贫开发必须与资源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实现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提高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5、坚持突出重点与分步实施相结合的原则。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要按照扶贫开发总体规划的要求,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分期分批逐步解决。

六、工作对象和重点

1、工作对象:要把全旗目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在1196

元以下、尚未实现脱贫的人口作为我旗今后十年扶贫开发的首要对象;同时,继续帮助初步实现脱贫的人口增加收入,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巩固脱贫成果。

2、工作重点:(1)加快脱贫步伐。紧紧瞄准扶贫开发工作对象,按照扶贫到户的原则,大力实施产业化扶贫,使贫困户真正建立效益明显、各具特色的致富产业项目,从而建立稳定的增收渠道,使其早日实现脱贫致富;(2)巩固脱贫成果。对初步实现脱贫的人口,要继续给予扶持,确保其真正实现稳定脱贫;(3)巩固整村推进成果。对新阶段已实施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重点村,要进一步完善后续管理,巩固整村推进成果;(4)实施区域连片扶贫开发。一是主要解决村与村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结合部的贫困问题;二是主要解决部分未纳入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重点村范围,且比已实施整村推进重点村贫困程度更深的村的贫困问题;三是主要解决已实施整村推进的重点村,由于发展不平衡,仍处于贫困的村民小组和自然村的贫困问题。

七、工作内容和途径

1、建立科学合理的贫困识别体系。扶贫开发工作的首要问题是瞄准扶贫对象的问题。为使有限的扶贫资源真正发挥扶贫效益,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贫困识别体系,能够真正反映贫困对象的贫困状况,全面、系统、动态地反映贫困人口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变化,以及贫困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为制订扶贫政策,强化扶贫措施,提高扶贫质效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真正让贫困户能够通过扶贫开发得

到实惠。

2、建立高效协调的扶贫工作体系。(1)实施产业扶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347875/

推荐访问: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考 精准扶贫工作的思考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