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熊培云:因为无力,所以执着

来源:心得体会 时间:2016-04-13 11:13:40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心得体会】

第一篇:《熊培云:因为无力,所以执着》

二十年前,在我准备离开乡村,提着笔杆子进城,实话实说,我当时的想法是要写小说的。那个年代,诗歌未死,乌托邦还在,小说依旧光鲜诱人。只是时光流转,阴差阳错,多年来我小说未着半字,评论倒是写了一千篇。更有意思的是,就在近几年,不少写诗歌或写小说的人也开始改行,该出手时就出手,做起了评论员来。

这一切转变,恐怕是中国这光怪陆离的现实,让那些以想象为业的人对自己的想象力绝望了吧!人们时常感慨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化无穷,给了这个世界无以数计的神奇景观。事实上,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也是如此传奇,它的创造力已经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力。试想,在平常寂静的午后,当你翻开书页,怎会在某篇小说中读到“躲猫猫”、“被自杀”、“牵尸谈价”与“临时性强奸”这样诡异的章节,诗意的修饰?

和现实相比,诗人与小说家不但输掉了想象力,而且输掉了修辞的能力。难怪有人说,转型期的中国不需要小说了,诗歌也一样——现在需要的是评论。

那半个世纪的风流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刚参加报社的工作没多久,便想着开专栏写评论。而我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便是领导之领导下达的小要求:“评论可以写啊,但不能有观点。”好在事在人为,这“第22条军规”并没有完全阻碍我的成长。而且,伴随着互联网言论的兴起,很快各大纸媒都开始意识到了过去单一的新闻纸已经失去了核心竞争力,它还需要观点,需要评论纸,需要观点新闻。拜互联网之所赐,及至今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许多报纸都开辟了一到两块甚至更多的评论专版,而且一些电台、电视台也在紧锣密鼓地在中国各地寻找评论员。

人人有话要说,一个崭新的时代正在悄悄来临,然而它又是那样似曾相识,上接了五十年久远尘封的记忆,势必要昔日重来。

打开历史,游目骋怀,倾听两个时代的心跳。而曾经逝去的那个时代,当年的才子佳人们是何等意气风发!借着一次次无意有缘的相遇,我陆续了解到了杜亚泉、胡适、董时进、储安平等睿智而坚定的思想者与评论家。无论是《东方杂志》、《独立评论》与《观察》上的评论文章,还是董时进做的农村问题研究,都让我无比震惊,相见恨晚。谓之“震惊”,是因为今日中国人扭扭捏捏讨论的许多问题,杜亚泉、胡适那代人在上个世纪初已经讨论过了,甚至包括“孩子是不是需要读经”这样的小问题。而且,由于种种原因,那代人得出的一些结论,比现在还要深刻。关于这一点,2008年夏天,在我终于通读岳麓书社10卷本的《独立评论》时更是感念犹深。

回想那半个世纪的风流,有多少感慨!2001年,我曾经在《错过胡适一百年》一文中重述胡适的思想,阅尽历史的玩笑与鬼打墙;同样,当我用一本书的篇幅来谈国家与社会的边界时,发现杜亚泉——这位比我恰好早生整整一百年的思想巨子,只用一篇4000余字的政论便将我要说的道理全讲完了。这样的时候,你是欣慰多一些,还是绝望多一些?

记得几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与章诒和女士聚餐。当朋友向她介绍我在南开,同时给北京报纸当主笔写社论、开专栏而且还是江西人时,章诒和女士立即从桌子对面站起来和我握手,“你就是罗隆基啊!”当然,这只是些玩笑话。我更知道,无论我是否有所作为,罗隆

基和他的那个时代早过去了。而且,你也大可不必为那个时代未竞的事业惋惜。那代人没做完的事,由你现在来做,既是责任,同时也是机遇。

维克多雨果在很小的时候,十分崇拜夏多布里昂。他曾经用他的一生发誓,“要么成为夏多布里昂,要么一无所成。”若干年后,雨果的成就只在夏多布里昂之上。我也有许多引以为荣的榜样,从雨果、罗兰到胡适,从波普尔、茨威格到弗里德曼,然而这些年来,尤其是在我三十岁以后,我最想对自己说的一句话是:“要么成为熊培云,要么一无所成。”

没有谁的人生可以复制,你只能更执着做最好的自己。时代也一样,没有谁可以回到过去的时代,就好像虽然同样处于穿越历史三峡的转型时期,但中国之今日也不会等同于法兰西的十九世纪。我们唯一可做的,就是一点点努力,让我们所处的时代——这时间上的家园,成为最好的时代。

斯蒂芬茨威格曾在《人类群星闪耀时》里写道:“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反观之,我同样认为,一个人,在他的有生之年,最大的不幸不在于遭受了多少困苦与挫折,而在于他虽然终日忙碌,却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最喜欢什么。关于这一点,我当是得到了命运之神的眷顾,在我年少之时,就知道自己会将一生献给文字。而评论,只是其中一艘载动我文字心灵的夜航船。

从鲁迅到胡适

【人生感悟:熊培云:因为无力,所以执着】

李慎之先生曾经说过:“20世纪是鲁迅的世纪,21世纪是胡适的世纪。”对此我是非常认同的。以我的理解,20世纪是一个革命的世纪,是流血的世纪;而21世纪是一个改良的世纪,是流汗的世纪。显然,该判断同样影响到我的写作态度。我从来不想将自己的文字变成一种革命性的文字,也不奢望哪篇文章对改良社会有个立竿见影、马到功成的效果。

在我看来,写评论首先是一种思考与表达方式,久而久之甚至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状态。一个真正热爱写作的人,未必会去信仰什么宗教,但他会将自己每天的写作当作一种关乎良心的祷告。而且,既然你不希望你能在一天之内过尽你的有生之年,又何必奢求一言兴邦,改天换地?不要试图去带领别人,每个人首先要学会带领好自己。那些能带领千军万马的人,自己的人生可能过得一败涂地。写评论也罢,不写也罢,重要的是你对周遭的事物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有人说,鲁迅是杂文,胡适是评论;鲁迅是酒,胡适是水。酒让人看到真性情,也看到颠狂,唯有水,才是日常所需,是真生活。显然,在平常的写作中,不管实际上做得如何,在心底里我是偏向胡适的。所以,如果有人说,“培云,你的文章让我想起了鲁迅。”这样的时候,也许他是在开玩笑,也许是在赞扬我,但是说实话我会因此非常不安,如芒刺在背。我会想到鲁迅的“一个也不宽恕”,由此反思自己活得是不是不够宽厚,写作是不是过于凌厉。

告别杂文,走向评论。我喜欢胡适的那份安宁豁朗、乐观宽容以及“我从山中来,带来兰花草”的烂漫与纯朴。无论在什么样的困境之中,人生都是要保持一些风度的。在苦难与阳光之间,我更愿意看到阳光的一面、积极的一面,看到万物生长,而不是苦难与凋零。我希望自己目光明亮,明辨是非,但也知道每个人,由着一个渐次开放的环境,都在向着好的方向走。我不憎恨,我的心中没有敌人。

【人生感悟:熊培云:因为无力,所以执着】

左手诗歌,右手论文

十多年来,我写了无数评论,偶尔也会听到一些朋友问,为什么写这些零星的文字,而不去写更大的东西?对于这些朋友的好意,我通常会报之一笑。我知道有些勤奋的朋友,一天会写出很多评论来。但是,即使是这样,你也不要苛责他是在“粗制滥造”,你只当他是在做一些思维训练。

因为一些编辑朋友的长期约稿,我渐渐养成了写评论的习惯。再后来,我发现写专栏是我的一种散步方式。只要时间允许,写一点又有何不可?为什么不接受做一些细碎的事情?从这方面说,我是很能理解梁文道兄所说的“写专栏比写一本大书重要”的意思的。胡适当年,不还在自己的刊物上撰写如何刷牙的文章么?散步是日常的,远足却需要机缘与更精心的准备。

当然,人贵有自知与自省。当我意识到这份差事占用了我的大部分时间,让我的生活在自我重复中慢慢失去了趣味时,我立即学会了克制。凡让你成瘾的东西,都不是乐趣。我有自己的方向感,不会去做隔行的评论,或发评论瘾。但得机缘,我自然也会停下来,做一些朋友们所谓的更伟大的事情。而在即将过去的这一年,我在《南方都市报》上写了十几万字的“乡村纪事”,也是因了一种机缘。

其实,无论是杂文还是评论,诗歌还是小说,抑或其他,每个写作者都在寻找自己的表达方式,评论只是其中一种。而且,对于我个人而言,寻找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甚至是件比扩大自己的言论自由更严肃的事情。

我对母校南开有一种深厚的情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与西南联大的渊源。鹿桥在《未央歌》里将他在西联赤脚上学的时代描绘成“诗歌加论文”的时代。事实上,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寻找一种“诗歌加论文”式的表达,相信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有心灵又有理性的文章。应该说,有些评论是让我在一定程度上找到了“诗歌加论文”的感受的。

我们写作首先是为了生活,为了不辜负这一生的光阴,而非为了传世。但是,只要你细心就会发现,人类历史上那些真正流传下来的人文与理论经典——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帕斯卡的《思想录》,从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到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从老子的《道德经》到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没有哪篇不是既有理性又有心灵的文字。我敢断定,将来的经典绝非刊印在现今中国各大中文核心期刊上的可以归于“密码学”范畴的所谓学术论文。【人生感悟:熊培云:因为无力,所以执着】

我们无力,所以执着

生于“八零后”的大学生们,时常向我感慨他们的不幸:“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当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我们还没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却找不到工作;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的;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买不起房子……”真的,这不是抱怨,而是现实。

相较而言,像我这样生于七十年代的一代人,从整体来说却是非常幸运的。这代人稍稍【人生感悟:熊培云:因为无力,所以执着】【人生感悟:熊培云:因为无力,所以执着】

懂事时正好赶上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大凡努力,多有报偿。虽然其间不乏时代的波折,但中国走向开放与多元的大脉络、大趋势已经无人可以改变。

但是,在这个社会,生活于这样一个时代,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中的一员,我们又无法说谁更幸运,谁更不幸。因为我们最需要面对的,也恰恰是我们共同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孙志刚案到“躲猫猫”,从“短信狱”到“跨省追捕”,从“周老虎”到“临时性强奸”,没有谁可以对此视而不见。

在此意义上,写作也是对时代尽责的一种方式。只是,真正让一个时评家感到疲惫的,不是频繁的约稿,而是不断的自我重复。我知道很多写时评的朋友都有这样懊恼的体会。所以,当大家聚在一起时,免不了会异口同声地谈到“无力感”这个词——对于你曾经评论或者批评过的事情,一月、两月……一年、两年过去之后,还在发生,依然故我,你会不会觉得沮丧?书生论政,你的批评还有什么意义?类似这样的话我听到很多。

然而,我却并不这样认为。一方面,如前所述,你大可不必将自己视为药到病除的神医,改造社会与政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超乎寻常的耐心。倘使这个世界会因为一两篇文章便改天换地,它岂不早就成了人间天堂?与此同时,也要相信“功不唐捐”的道理。恶是摧枯拉朽的,善却是以蜗牛的速度前进。

事实上,这些年来,从网上海量的细碎留言到遍地开花的专栏文章,时事评论对社会进步的推动还是居功至伟的。草色遥看近却无,当我们隔着五年、十年回头望,就不难发现,因为近年来评论的中兴,中国的公共空间已经获得了可喜的成长。从网民最初对孙志刚案的激情参与到现在近乎日常的“网络弹劾”,在某种意义上说,评论的兴起与日常化也是社会力量获得成长的标志性事件。

而这一切,都不是一天可以完成的。在推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你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是最后一根稻草。你不要去掂量你此前堆积的那根稻草不是最后一根稻草就说它份量过轻,或者没有重量。当然,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每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这种“无力感”也是无比真实的。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无力感”,才更需要执着。许多人,之所以平静而坚定,活得从容,就是因为他们看到,上世纪做不完的事情,可以这个世纪来做;那些一天永远做不完的事,可以用一生来做。

第二篇:《因为热爱 所以执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感谢领导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使我有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学抚宁”活动的心得与感悟。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事业成功的关键是什么?这是每个有所作为的人都用心思考的命题。可能有人认为是能力;可能有人认为是机遇;还可能有人认为是良好的心态。诚然这些都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是我认为事业成功的关键,在于你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对自己事业的执着。试想一下,如果张焕良局长及抚宁县粮食局其他工作人员,不是对粮食事业无比热爱与执着,抚宁县粮食局怎么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

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创造平凡中的辉煌?这也许是每一名青年人都思考过的问题,可能有人还在困惑迷茫,那么张焕良局长的先进事迹会带给我们一些启迪。张焕良局长从事粮食事业30年来,从基层粮站做起,凭着自己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对粮食事业的执着,成为抚宁县粮食工作的掌舵人。他带领抚宁县粮食局做政府所想,谋百姓所需,在保供应、稳市场、上项目、育龙头等方面频显亮点,成为全省粮食部门的学习榜样。张焕良同志的成功经验充分诠释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是我们做好本职工作、促进个人发展的取胜之匙。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经意间,我已在信息中心工作了六年。仍记得那个梦想放飞的九月,怀揣着激情与憧憬,我成为粮食战线上的一名新兵,当我投身到信息中心这个团结奋进的集体中后,深深的被同事们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对粮食信息事业的执着所感召。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领导和同事们,你们不仅仅将工作的技能和积累的经验传授给了我,更让我学到了一种品德,一种精神,那就是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

我热爱我的工作,因为粮食信息工作为粮食宏观调控提供依据与参考。当前,全球粮食市场不确定性、不可控性增强,粮食安全面临重大挑战。国内粮食市场供求格局正发生重大变化,粮食供求“紧平衡”更加凸显,成为带动国内物价持续走高的重要因素之一。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基辛格曾经说过,谁拥有了石油,谁就拥有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谁拥有了粮食,谁就拥有了人类生存的主动权。粮油信息是粮食市场的“顺风耳”、“千里眼”,能够快速和准确反映市场上的风吹草动,对于各级政府和决策部门掌握市场供求,分析价格走势,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等具有重要作用。【人生感悟:熊培云:因为无力,所以执着】

我热爱我的工作,因为粮食信息工作为服务粮食中心工作提供了有力抓手。伴随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拥有准确、及时、全面的粮油市场信息,是做好新时期粮食流通工作的基础。只有掌握国内、国际粮食变化信息,才能为我们制定、执行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只有掌握粮食供求市场信息,才能及时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只有掌握粮食流通信息,才能加强粮食市场监管,营造稳定、公平、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只有掌握粮食消费信息,才能指导粮食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化水平。

我热爱我的工作,因为粮食信息工作为服务民生提供舆论引导。粮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具有特殊的商品性和社会公益性;粮价是百价之基,直接关系到保证人民福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只有准确掌握并及时发布各类粮食信息,正确引导民众科学种粮、卖粮、储粮,引导粮食合理健康消费,从粮食生产到流通各个环节建立起一整套惠民、便民、利民的保护机制,让农民和弱势群体一起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真正实现为耕者造福,为食者谋利。

回首六年时光,我已由当初的懵懂青年,逐渐成长为中心的业务骨干。期间,也曾有过年轻气盛的躁动、浅尝甘霖的欣喜、屡遭挫折的痛楚,还有过不知所措的迷茫和不眠不休的焦虑,然而正是对粮食信息事业的热爱给我前进的动力,让我勇敢的去战胜一切困难。

热爱是事业开始的源泉,执着是成就事业的动力。孟子说:路虽远,不行则不至;事虽小,无为则不成。既然我们选择了粮食事业,那么就让我们以张焕良同志为榜样,以对粮食事业的无比热爱与执着,真学真干,以学促变,为做大做强粮食产业、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谢谢大家!

第三篇:《基础写作1》

第四篇:《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听师德报告有感

熊英俊

通过聆听师德标兵的报告,尤其是在武汉学习期间,先后听了全国道德模范、“感动咸宁十大人物”朱热爱题为《因为热爱》的报告,以及全国道德模范、十八大代表刘发英(网称英子姐姐)题为《热爱作桨,教育为船,方能远航》的报告,两位来自于山区一线的老师真实生动、感人肺腑的事迹,令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 第一、对教育事业真挚热爱

两位老师都有不从教的机会,特别是朱热爱老师,在当村官顺风顺水的时候,在遭受车祸自己重伤、孩子遇难的时候,在丈夫提出要么教书离婚、要么跟他一起经商的时候,她毅然选择离婚当了一名代课教师,20年如一日扎根在条件不是一般艰苦的山区加库区。我认为“选择”和“热爱”有两种,一种是因为热爱而执着无悔的选择,一种是因为不得不选择而热爱,很显然朱老师属于前一种——一种更高层次的热爱。

第二、对每个学生充满爱心

爱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能架起师生互信的桥梁,只有爱学生的老师,才能营造和谐的教育。从两位老师的报告中,我感受到爱贯穿了始终,因为爱而执着,因为爱而坚守,因为爱而努力,因为爱而永不言悔。

第三、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作为教师,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真诚的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精心培育每一个学生,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牢实的基础;作为教师应该善于欣赏学生,欣赏他们不同的个性,欣赏他们的成功,为他们的进步喝彩,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和学习热情,支持他们满怀信心走向人生的下一个驿站。

第四、树师表,身教重言教

教师工作的示范行和学生的模仿性,使得每一位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我们每一位老师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思想情感、人生处世、道德修养、业务素养、甚至于穿着服饰等生活习性都会成为学生们模仿的目标,对学生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坚持身教重于言传。 第五、率先垂范,崇尚诚信

一个经常上课迟到的老师,他如何去要求学生不迟到;一个上

课经常接打手机、干私事的老师,他如何去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 孔子云:“己所不欲,勿加于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有何颜面要求学生去遵守呢?

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向学生展现真的一面,不要象有些所谓的“模范”、“标兵”片面地夸大自己,甚至把他人的事迹嫁接到自己身上,弄虚作假,经常在学生面前自吹自擂,对有损于自身形象的事避而不谈、死不承认,甚至移植到别人身上,这样的老师课堂作秀,成绩作弊,论文作假,荣誉作战。

总之,通过学习,我们受到了一次心灵的震撼和思想的洗礼,他们平凡中见伟大,朴实中显真情,我们要象他们一样,以博大的胸怀去爱护学生,以和蔼的态度去对待学生,以平等的地位去尊重学生,以良好的习惯去影响学生,以高尚的情操去感染学生,以正确的言行去引导学生,以科学的知识去培育学生,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这样的老师才是实在的老师!

2013年8月22日下午于家中

第五篇:《浙大、复旦等12位名校长联名推荐,这份书单值得拥有》

轻人很崇拜杨绛,于是在他高中毕业的时候给杨绛写了一封长信,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兼倾诉人生困惑,杨绛给他回信了。淡黄色的竖排红格信纸,毛笔字。除了寒暄和一些鼓励晚辈的句子之外,杨绛的信里其实只写了一句话,诚恳而不客气:“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俗话说:“腹有诗书芳自华”。读好书,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你的思想、谈吐,以及为人处事、精神气质。当然,爱读书是一种习惯,并非一天可以养成。

因此,孩子的读书习惯,还需要作为粑粑麻麻的你慢慢培养起来。以下是12位知名大学校长联合推荐的书单。各位看官,速速收藏起来,帮助自己也帮助自家的孩子养成喜欢阅读的好习惯!

--< 浙江大学校长 林建华 >--

推荐书目:《五千年犹太文明史》

作者:[英]马丁.吉尔伯特【人生感悟:熊培云:因为无力,所以执着】

几千年来,犹太民族一直被主流社会排斥、压迫。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更是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但就是这样一个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难以企及的贡献。是什么使他们在如此艰难的生存条件下,保持认同、创造辉煌?这要在犹太历史中体会和探寻。

《五千年犹太文明史》的作者,用141个历史故事以书信方式,深入浅出地给出了犹太人五千年历史脉络。

中国民族正处于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更要借他山之石,方能不骄不躁、不卑不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人生感悟:熊培云:因为无力,所以执着】

--< 复旦大学校长 杨玉良 >--

推荐书目:《被淹没的和被拯救的》

作者:[意]普里莫.莱维

莱维在这本书中回忆了他在奥斯维辛的所见所闻,归结起来,就是极端条件下人类的善与恶。写完此书后,莱维自杀离世,给世人留下诸多的疑问。

阅读这本书,希望大家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是关于知识分子的道义;第二,是人类施以暴行的能力。人应该是向善的,在我们内心必须有做人的底线,而知识分子最大的义务,应该是思考人之为人的意义和底线,引导社会建立善、抵御恶。

物质生活的丰富,不能取代精神与心灵的丰满与富足。愿大家多读书,读好书,多看、多想、多写,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而共同努力。

--<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陈雨露 >--

推荐书目:《乡土中国》

作者:费孝通

从2013年4月开始,中国人民大学在全校本科生中发起了跨专业跨学科的读史读经典活动,《乡土中国》是在学校推荐的20本中外经典著作中选读人数最多,最受学生欢迎的。这本书是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它对中国社会的分析鞭辟入里,发人深省,为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提供了重要参考。

--<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董奇 >--

推荐书目:《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遥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77366/

推荐访问:执着的期货人生 人生的执着作文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