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形成性评价的教学模式

来源:评语 时间:2016-07-26 11:19:19 阅读:

【www.zhuodaoren.com--评语】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教学模式(一)
导学案教学模式下的形成性评价探究

龙源期刊网 .cn

导学案教学模式下的形成性评价探究

作者:冯照

来源:《英语学习·教师版》2014年第08期

进入21世纪以来,以山东省杜朗口中学“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为代表的导学案教学风靡一时,成为当时教学改革的代表与方向,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虽然杜朗口中学于2012年10月宣布取消“导学案”,但以导学案教学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依然为许多学校所采用或借鉴。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导学案教学践行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通过导学案,教学的指向性、清晰性与规范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十几年来所进行的大量导学案教学实践也证明,导学案教学是实现课堂高效性的一种有效模式,其存在有合理性。

相较于以期中、期末考试等标准化考试为标志的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呈现为一种过程性评价,通过课堂观察、师生交谈、课堂记录、档案袋、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等信息反馈机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及时改进学习策略,教师也可通过学生的信息反馈了解学情,调整教学,提高课堂高效性。形成性评价这一课题,亦是我组承担的一项市级课题,二者相遇,可融点甚多。尤其是在实现学生自主性与课堂高效性两个方面,形成性评价与导学案教学存在内在的价值统一性。我们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科书Module 2 Unit 3 Computers阅读教学为例,探究一下形成性评价融入导学案教学的样态,以期推动实现更高效的教与学。

融合形成性评价课前预习导学案的设计

导学案的特点和优势在于,以简洁的文本来统领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了教与学过程中任务的高度明确性和指向的清晰性,学生的学习始终在在一定的框架设计内高效进行,因此实现了课堂的高效性。下面是Module 2 Unit 3 Computers阅读课预习导学案的设计。

上述所列课前预习导学案的设计,较以往的导学案设计并无特殊之处。但是如何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对预习方案的接受程度,学生就预习方案的意见,学生针对预习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及如何培养学生在自主预习过程中元认知意识,则需要在导学案中纳入形成性评价的反馈机制,设计如下:

融合形成性评价课中导学案的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本设计中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活动并未书面呈现出来,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是必须有的。导学案既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又是教师有目的、有步骤地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方案。上面的导学案设计特点在于细致、明确、规范,同时也没有束缚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但如何判断与确保导学案体系下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得以实现?解决这个问题,设计评价量规如下: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教学模式(二)
教学的形成性评价

教学的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性评价,它是体现评价改革新理念的一种典型方法。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而言的。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着重关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效果以及与之相关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态度,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随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新的学习需求。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教学模式】

1.形成性评价的意义

教学评价的作用,不单是在学习结束时,对学生的学习成就作一个鉴定性的结论,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进行反馈、反思、改进、优化,提高“学”与“教”的效率。一方面,让学生从学习过程的开始就了解评价要求、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应该具有的学习表现,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励学生往达到课程目标的方向不断进取;另一方面,通过学习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要求的评价,随时了解学习情况,发现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从而调整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优化学习习惯,努力使自己达到课程目标所提出的要求,同时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客观依据。形成性评价的 一个重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随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新的学习需求。

2.形成性评价的原则

形成性评价的原则有:科学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多元化原则、激励性原则、情感原则、 可行性原则。

3.形成性评价的常用方式

从评价的主体来看,评价可以分为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从评价的手段来看,可以进行学业阶段性检测、课堂观察、个别交流、态度调查、成长记录、轶文记录、活动观察等等。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因此,在评价过程中一般需要制定评价量表。形成性评价也必须是经过仔细计划而确定的。

4.运用形成性评价要理解、掌握和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形成性评价是贯穿教学全过程的评价。它需要教师充分发挥才能,精心设计,精心实施,注意到每一个教学的关键环节,适时地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收到预期的效果。实施形成性评价时应该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关系。形成性评价关注的是学习的过程,而终结性评价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一般地说,形成性评价不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程度为目的,不重视对被评对象进行分等鉴定,而是帮助学生和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为进一步提高所必须的特殊的学习上。形成性评价能较为及时地给教师提供信息反馈,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能诊断学习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发现薄弱环节,从而调整学习态度、矫正学习习惯、改进学习方法,努力使之达成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到,形成性评价的点滴积累是终结性评价取得丰硕成果的重要基础。

(2)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在以往的评价模式中,评价主体往往是教师,而学生则处于被评价的地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主要是确认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这样一种趋势,也就是说,学生在课程发展中需要进行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强调学生作为评价主体是评价改革

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3)做好评价设计。做好形成性评价设计是成功实施形成性评价的关键。学科教学中,要围绕每一节课、每一教学模块的课程目标进行评价设计。其实,形成性评价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都出现过,只是对学生的针对性和对课程目标的适合性不十分凸显和清楚。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情况分析,任务型作业,作品展示和评比等等都属于形成性评价。所以形成性评价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什么陌生的东西,而是在评价新理念指导下的一种提升。

(4)及时反馈评价信息,制定和实施改进措施。评价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改进和提高教和学的质量。形成性评价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法收集、综合和分析学生日常学习的信息进行归因分析,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和需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学过程作出恰当的评估和评判。评价信息的及时反馈,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制定改进方案,实施改进措施。这也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不断完善与提高的机会,有助于教和学效率的提高。

5.形成性评价的实践操作 (1)形成性评价的任务设计

做好形成性评价的任务设计是成功实施形成性评价的关键。在设计形成性评价任务时需要注意一下一些问题:

评价目标要立足于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形成性评价虽然对学习过程有一定的关注,实际上还是属于目标取向,评价的是一个较小的时间阶段的学习效果与教育教学目标的一致程度,因此评价的目标要符合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学科课程标准中,为了突出学科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都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学科素养。因此,形成性评价要将基础性发展目标融入学科学习目标,并将学科的三维目标整合在评价过程中。虽然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评价在具体目标上有所侧重,但任何一种形式的评价,任何一项评价活动,都要综合考虑学科素养这个整体目标。

评价标准要关注个体差异。要实行差异性评价,允许“多次评价、先后达标”。评价标准要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和学生内部发展的不均衡性,使评价体现学生发展的独特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优势,在不同的方面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并通过优势智慧的发展带动其他智慧的发展。

评价功能要侧重改进与激励。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评价,要求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突出评价的反馈调节与激励成功的功能。新课标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当然,强调鼓励和表扬,也不意味着不能批评,只是要注意批评的出发点、角度、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容易接受,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评价内容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形成性评价的范围广,机会多,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随时进行的问答和检查,每天的作业,学生的自我观察和教师、同伴的观察等都属于形成性评价的范畴。我们要着重研究的是,哪些是对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应该怎样通过有效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发展,这些因素是分项评价还是整合在活动中进行评价,等等。

评价方式要简便易行。评价工具要简明扼要,评价周期不能过短(当然也不能过长),评价活动要便于组织。布置评价任务时,要把学生、教师和家长的负担控制在合理的程度。

评价主体要多元互动。学习是学生主动的自我建构过程,评价必须适应和促进这种学习模式的形成。学生需要利用评价来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不足,监控自己的发展,并在这个过程中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提高自我认识的能力。形成性评价要以自我评价为主,

使其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要加强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多向交往、互动,加强合作、沟通、协商、交流。尤其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因为教师在影响和教育学生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学生有进步需要得到教师的鼓励,学生有烦恼希望得到教师的理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也需要在和教师的多次互动中不断调节,才能得到有效的革除。

(2)形成性评价操作示例

形成性评价的工具和方法应该体现多样化。教师可以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设计出个性化的评价工具,合理选择评价方法,策划评价活动。就评价方法来说,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调查、作业、口头交流、书面寄语、书面报告、网上交流、形成性测验等等,都可合理选用。

下面以深圳市教研室熊开明老师对小学语文形成性评价操作为例,看一种“评价表+展示台+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式,对评价工具的设计和评价方法的运用。【基于形成性评价的教学模式】

该评价表的评价项目中,“朗读背诵、自由读写(或识字写字)、口语交际、语文活动”等是对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关键性作用的项目,“课堂表现、作业测验”是一般性学习过程和日常学习结果方面的项目,“个人优势”是专为体现个性差异而设的开放性项目。评价项目体现了加强语文积累和语文实践,课内外结合,三维目标整合等思想,并力图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具体操作中,不同学段、不同时间段可以有所增删和更改,体现学段差异和班级情况差异。比如,低年级的“识字写字”是教学重点,可将“自由读写”一项换为“识字写字”,对课内外识字量和识字兴趣、识字方法等进行评价。又如,有的学校条件艰苦,开展课外阅读、语文活动有困难,也可将有关项目作适当调整。各个阶段评价项目有所变化,也便于给学生增加新鲜感,激发其参与热情。另外,“听故事与讲故事”可以主要安排在低年级。

评价采用“学生自评,小组讨论,教师协调,家长参与”的互动方式,以学生自评为主,多主体参与互动。以课堂表现为例,学生对自己的表现是最清楚的,而同伴的观察也提供了客观的依据。小组讨论可以有效避免学生自评中的不实现象和学生互评中的“互惠”现象。教师要把精力集中到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对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提供全面、具体、准确的评价意见,只能负责协调学生自评和小组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并加强与需要“特别关照”的学生之间的互动,以促使其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家长也可根据学生在家学习的情况提供“佐证”,并根据师生的评价意见调整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评定采用等级制,具体操作方式可以有多种。本表采用比较直观形象的星级制。 设“学期评定”一项,意在提供一种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便捷方式。 评价表要事先发给学生,以便让学生明确目标,加强自我监控,及时调节自己的学习态度和行为。

②“展示台”的设计与运用。

设置展示台,主要基于几方面的考虑:一是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其成为评价的主人。二是让学生在展示中体验成功,树立自信。三是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在竞争中相互激励,在合作中共同发展。四是在活动中评价,发挥真实情景的作用,广泛采用表现性评价的方法,使评价与学习过程结合,与学生的生活结合。

展示台主要将学生形成性评价的状况,动态地展现在一个园地里,既是学生发展轨迹的一个形象化记录,也是一个展示、交流、竞争的直观环境。展示台的内容可从“评价表”中精选。展示台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

“夺星擂台”:每个学生一个立柱,每个月每个项目五颗星,每个学期评五次,连续记星,比比谁的“星柱”长得高。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教学模式】

评价表中的部分项目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进行,比如朗读背诵和口语交际课的表现等;部分项目可通过学习日记和日常观察等进行评价,比如完成作业的情况等。除此之外,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和安排一些展示活动,在活动中进行评价。这是“展示台”的另一层含义。比如:

在图书馆、阅览室上课外阅读课(自由阅读或探究性阅读),在课中观察学生的阅读兴趣、读物倾向、阅读习惯(如是否安静、精力是否集中、取阅书刊后是否放回原处等),课后还可进行简单的阅读测验。

开展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比如排演课本剧、进行专题探究等,在活动中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尤其是自主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学习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活动内容可结合教材的安排进行,也可创造性地自主设计,但必须控制活动的次数和容量,避免负担过重。

③成长记录袋的建立与运用

新课标指出,“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

建立成长记录袋,要确定记录袋的类型,是否分科建立,要认真研究袋中应该放什么资料,放多少资料,记录袋由谁保管,记录袋如何利用等问题。切忌把成长记录袋简单地理解为文件夹,使其成为一个杂乱无章的“大杂烩”。

运用成长记录袋进行评价要把握好几个关键问题:一是明确使用目的,二是明确学生在选择内容和自我评价中的作用,三是教师对学生建立和运用成长记录袋的指导,四是师生共同确定评价标准,五是组织展示、交流和评分活动。【基于形成性评价的教学模式】

评价表、展示台和成长记录袋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以它们为主体,加上教学过程中随机进行的其他评价,就可以构成小学语文形成性评价的一种完整模式。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教学模式(三)
构建基于多媒体网络大学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模式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教学模式】

构建基于多媒体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模式

【摘 要】多媒体教学方式目前已经广泛的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来,如何正确有效地对这种新型教育方式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价成为教学环节当中的关键部分。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全面评价学生语言能力。根据多媒体教学,形成性评价的特点,本文尝试将二者结合起来,构建基于多媒体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模式,并介绍了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形成性评价的具体实施。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大学英语教学;多媒体教学

一、内涵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是对学生学习进展的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教与学而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和改进,强调评价信息的及时反馈,旨在通过经常性的测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改进教师的教学。国际上著名的研究形成性评价专家p.black和d.william认为:广义上的评价包括教师和学生进行的所有能够收集学习信息的活动,这些收集到的信息可以诊断性地用以调节教与学。 carol boston在他的《形成性评价的概念》一文中说:评价就包括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观察、教室讨论活动、学生学业分析(包括家庭作业和考试)等。如果这种评价引出的信息被用来调节教与学,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则评价就变成了形成性评价。

二、特点

形成性评价主要特点为: 1)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作为教学和学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教学模式(四)
形成性评价在生物信息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生物信息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前沿学科,生物信息学是一门由计算机技术、数学、生物医学多学科综合交叉的新兴学科,对本课程的学习,除了要求掌握获取和利用大量生物数据信息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外,还要求掌握相关的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分子生物学等医学基础知识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培养的是复合型、交叉型人才。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形成性评价;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147-02
  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是近二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前沿学科,它综合利用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通过对海量生物学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揭示其中蕴藏的内在联系和生物学含义,进而提炼有用的生物学知识。随着人类基因组和多种模式生物测序的完成,有关核酸、蛋白序列和结构的数据呈指数增长,面对如此庞大而复杂的数据资源,运用计算机获取管理分析数据、控制分析误差、加速分析过程势在必行,生物信息学应运而生并迅速蓬勃发展起来,并逐步成为生命科学在信息时代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对生命科学研究带来革命性变革。受到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国内各重点大学纷纷开展了生物信息学专业的设立,一般医学院校也开展了生物信息学必修及选修课课程,由于生物信息学是新兴学科,在教学现状上存在很多不足,如:教学手段落后;只注重理论教学,忽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重要性,导致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教学内容简单,体系不完整,完成课程后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生物信息学思维。如何提高生物信息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生物信息学的教学特点
  1.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产物。生物信息学是一门由计算机技术、数学、生物医学多学科综合交叉的新兴学科,对本课程的学习,除了要求掌握获取和利用大量生物数据信息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外,还要求掌握相关的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分子生物学等医学基础知识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培养的是复合型、交叉型人才。
  2.数据、信息量庞杂,发展迅速。目前生物信息数据处于高速的实时更新中,数据类型和内容相当丰富,同时亦包含大量的冗余及错误数据,仅GenBank数据库就包含了来源于十多万个物种的数据,除了人类还包括小鼠、拟南芥、水稻、斑马鱼、果蝇等模式生物及原核生物、病毒等数据。近十年来,核酸碱基数目大约每14个月就翻一倍,2014年1月2日,在Nucleotide数据库中输入Human,就可以获取30 942 725条数据,而两年前这数字仅为14 617 064。面对这么庞杂的海量数据,教学内容必须围绕方式、方法来展开。
  3.教学及课后学习应用必须在网络环境中进行。海量的数据均存储在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库中,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处理都必须通过Internet网络来实现。因此教学活动亦必须围绕网络环境展开,利用网络,传授学生获取数据信息并开发和利用的技能,强化操作训练,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来说,生物信息学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多样,考核评价及教学效果反馈复杂,因此,传统的学习评价不能适应生物信息学教学的发展。
  二、形成性评价的内涵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cssment)是1967年由美国的评价学专家斯克里芬(M. Scriven)提出的,后被美国的教育学家布卢姆(B.S.Bloom)应用于教学领域。指在教育活动中,即学生知识、技能及态度的形成过程中检测学生的进步,监控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评价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最终通过反馈来调整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获得有关教学的反馈信息,改进教学,使学生知识达到的掌握程度所进行的系统性评价。
  三、形成性评价应用于生物信息学的优势
  形成性评价强调的是对教和学过程进行多层次、多元化的分析和判断,促进教和学过程的完善和发展,同时,形成性评价还强调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它不仅从评价者的需要出发,更注重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重视师生间的交流,使学生在评价中能正确了解自我、完善自我,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评价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符合生物信息学内容的复杂性。生物信息学内容丰富、庞杂,更新快,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只考察学生掌握的部分内容,因此评价过于片面,而形成性评价贯穿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及所反映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做出评价,更符合生物信息学的教学工作。
  2.评价主体更加多元,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有益于生物信息学技术的自主学习。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无法激发其学习兴趣。形成性评价则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成为积极评价的主体,加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同学间互评,促使他们不断回顾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及方法,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点与生物信息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多样性不谋而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多方法、多手段综合运用的能力。
  3.评价结果更全面,更符合生物信息学教学目标。终结性评价常以一次或少数几次测试来批判,重知识轻能力,重片面的知识结果轻学习过程,而形成性评价的内容贯穿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不仅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也重视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策略及情感因素,因此更全面更科学。
  4.评价结果的反馈作用更有针对性,有利于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形成性评价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学生在一定阶段的学习情况,给学生及教师提供及时的反馈,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可以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要,以便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形成性评价在生物信息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统一规划,制定综合评价方案。开课之初,制定详细的学习评价体系,将该学期的学习教学大纲及课程进度表发给每一位同学,由学生及教师共同参与制定学习计划及学习评价表,每一部分分别由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小组同学互评三项构成。教师需事先给出评价范例和评估标准,对标准进行合理的描述和解释,以便学生对照执行。在每次自评及互评后,教师应利用E-mail及QQ等在线工具及时的将结果反馈,指出评价过程中的问题及改进的意见。评价方案获得学生的认可方能使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反思和改进自我,并在评价中体验成功和快乐。
  2.建立学习及评价小组。生物信息学的学习方法、获取数据信息的手段很多,学习小组的成立有利于在学习过程中及时交流、相互学习促进和共同解决问题,小组成员间相互更为了解,可以开展课堂学习及课外自主学习的监控和评估,并保证学生互评环节的顺利开展。每次互评将根据参与程度、合作行为、知识掌握程度等记录在册,教师亦应关注和指导小组评价工作的开展,并及时做好小组成员间的协调工作。
  3.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生物信息学课程基本都依赖网络来完成,每次课堂学习后练习、学生间讨论及学生自评互评等都以电子档案的形式保存,可以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学习档案体现了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展示学生努力学习后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不足,有利于学生形成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估,有助于培养独立的自我学习习惯,增强参与感和学习积极性。
  4.综合成绩评定。在学期末,根据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将对学生学习状态的监控纳入最后的成绩评定,制定合理的比例方案,用综合成绩评定取代单一的终结行评定方法,更全面的评价学生。
  综上所述,形成性评价体系更适应生物信息学教学特点,有传统评价无法比拟的优点,但同时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无形中实施难度亦加大。为了更好地实施形成性评价,首先应明确的是,这不是教师个人的问题,学校、院系及各部门均应统一认识,建立从上而下的评价机制和比较完善的教学管理及学分管理制度。其次,健全教师参与形成性评价的激励制度,解决教师业绩考核等制约形成性评价实施的因素,建立具体的奖励制度使教师自觉纳入形成性评价,优化课题教学模式。最后,鼓励教师以团队形式参与形成性评价教学改革,分享教学经验,探讨教学问题,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石晓卫,李永海.浅议高校生物信息学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11,(8):89-89.
  [2]胡建平,杨彩萍.生物信息学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5):173-175.
  [3]谢娜.论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7):74-77.
  [4]骆巧丽.网络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26(3):95-98.
  基金项目:广西医科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4XJGB28。
  作者简介:谢莹(1978-),女,副教授,硕导,广西医科大学医学科学实验中心;韦正波(1973-),男,副主任医生,硕导,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教学模式(五)
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医学生物化学形成性评价研究

  摘 要:本文运用形成性评价体系,阐述了几个方面的问题:指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通过合作学习等方式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及时反馈,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反馈;自主学习
  医学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近年来,随着生物化学理论及技术渗透到医学的各个领域,该学科在医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但该课程内容广泛、概念抽象、知识点零散,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困难,积极性不高。
  实施形成性评价机制是强化素质教育、加强对教学过程指导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即时、动态、多次对学生实施的评价,它注重及时反馈,及时调整教师的教学和改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与学生合作学习相结合是较为理想的自主学习模式。本研究运用形成性评价体系,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
  1.指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实施教学改革前,要让学生了解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要求,指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确立目标,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学生要及时向教师反馈学习情况和遇到的问题,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学生对学习计划进行调整,使计划实施更科学,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2.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等方式强化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在课堂上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设计和安排具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例如相关专业知识、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或开展讨论式教学等,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通过合作来完成任务。教师要及时获取反馈并给予指导,采取评分形式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培养其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自主学习。网络教学可使学习者不受时间、地点和内容的限制,利用零散的时间来学习。课程组利用省级精品课程医学生物化学的建设基础,进一步完善课程网络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教学视频、电子资料、习题、模拟试卷等内容。学生可以根据情况选定学习内容,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要通过网络指导答疑,对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学生还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协作学习,利用电子邮件、QQ群进行沟通,或者把自己的材料、心得等进行资源共享。通过这些方式,能及时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指导学生调整学习计划,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4.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及时反馈。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对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构建有关键性作用。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并将形成性评价贯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关注结果和过程,使评价更全面,督促和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与此同时,与学生沟通交流自主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并适当调整教学方法。
  2015年10~12月,项目组选取2014级口腔专业2、3班作为教学改革试点,这两个班学生学习基础比较相似。以2014级本科口腔2班为对象进行试点,选取两个重点章节的部分内容,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相同的内容,2014级本科口腔3班仍然采取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学习。通过调查问卷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得出结论,这种有指导的自主学习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所学内容的重点及难点,并提高学习、总结、归纳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校创立的以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为目标的医学生物化学形成性评价机制,不仅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素质,也为当前基础医学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玲,栾婷,杨梅,等.初探形成性评价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3(23): 106.
  [2]栾婷,崔长勇,刘涛,等.临床医学专业核心课程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新疆医学大学学报,2013,36(5):718-720.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教学模式(六)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模式探究

  【摘要】 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而英语能力的培养重在运用,重在学习过程,所以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应该重在评价学习过程,即提倡形成性评价,但是终结性评价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独立学院某些英语课型的收尾总结和检查。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应用型人才培养 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1(a)-0014-02
  独立学院办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1]应用型人才的概念界定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必须重能力的培养。虽然大学英语只是作为独立学院的公共基础课,但很多独立学院把英语作为特色课程,英语运用能力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英语教学在独立学院这个特殊的教育环境成功与否,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密不可分。具有导向作用的评估模式是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关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是大学英语教学成功的重要框架。
  1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评估现状分析
  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致力于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关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模式却从未得到实质上的改变,一直沿用母体院校的终结性评价模式。独立学院自身的办学状况和生源本身的英语层次致使问题随之而来,补考率的不断被攀升,学生厌学情绪比比皆是,作弊之风挥之不去,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每况愈下。有部分学校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评价中不断的提高了平时分的比例,但却没有明确平时分的组成。独立学院生源英语水平一直都是整个大学英语教学的瓶颈,很多学生的英语水平甚至不如相对较好的初中生,加之很多学生的英语水平源于自身的英语学习习惯。由于在初高中阶段没有养成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跟不上课堂学习,从而认定自己的英语水平低,学习英语难。因此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改革应该是对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革新乃至学生个性的重塑。
  英语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之一,终结性评价不利于学生树立自信,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调控能力,从根本上不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和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2]因此独立学院评价模式制约了大学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对其进行改进,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习惯开始评价,加大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即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强化形成性评价。通过评价模式的导向彻底改善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并且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及评价形式等方面构建了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模式,以期实现对学生英语学习全过程的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从而推进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
  2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使得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估必须重在评价学习过程。大学英语的学习主要由课内和课外构成。对学生而言,课内教师主要给予方法上的指导,而具体的学习往往在课外,所以对于过程学习占大部分的英语学习仅仅用期末考试这种终结性评价是难以评估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的。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Scriven于1967年第一次提出,后来美国的教育学家布卢姆把它引进了教学领域。形成性评价就是指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与能力发展而进行的过程性评价。[3]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Bloom B.S.)认为:形成性评价,就是在课程编制、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使用系统性评价,以便对这三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过程加以改进。[4]在独立学院引入形成性评价,可以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作全面有效的评估,具体的细化平时分,而且也能有效地把英语这一特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有效地改善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
  2.1 课内
  由于英语作为很多独立学院特色办学的一部分,所以独立学院学生课内学习英语的机会就相对比一二本院校要多一些,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的学习英语。比如,综合英语,英语听说,口语,专业英语,还有各种英语选修课和培训课。语言学习的目标是应用,大学英语学习的过程也即英语应用的过程。终结性评价无法评估学生平时在课堂上英语语言的运用状况,也就不足以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形成性评价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地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比较有利于教师调整教学,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改进教学质量。[3]而且,形成性评价强调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学生可以边学习边了解到自己的学习状况,从而得到鼓励和改进。
  2.2 课外
  随着英语语言的普及,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渠道越来越多,英语的学习方式内容也随着学习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这些学习方式内容是大学阶段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这些特殊的学习环境下,英语语言的运用层次会得到提升。语言本身就需要不断的在特定的语境之下运用,强化语言的功能,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建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的过程。[5]所以对于学生在校期间的英语学习,无论课内还是课外都应该进行全面评估,尤其是课外学习。现在很多学校都在积极的提倡学分制,主要针对课内的学习部分,但在学生的课外学习中还是处于一种零星的状态。对学生的课外英语学习运用也应该进行评价,比如时下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英语角,疯狂英语社等非正式的英语学习。可以通过学生们在参加过程中的互评和自评进行评价,并且给予适当的学分。而且,基于独立学院生源的学习状况和英语水平,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形成性评价中平时分应该把课外部分作为最重要的组成,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改善和弥补独立学院学生英语学习的先天不足。形成性评价贯穿学生的整个课外学习过程,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学生在一定阶段的学习情况,给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6]Costa and Kallick 指出反馈是不断教、学、评价和反馈这个系统中的链条之一,有效的反馈能对学习和不断的进步有着循环的指导。[7]不断的得到反馈可以使被动变主动,采用课外学分鼓励学习积极性,也能改善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评价体系并丰富其内容。课外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形成性评价可以把学生的课外学习从“书本课堂”扩展到“社会生活”。[1]这也是大学英语教学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所构建的一个框架。   2.3 评价的主体及方式
  形成性评价强调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所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自己或者其他同学。形成性评价不仅从评价者的需要出发,更注重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能动性,重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重视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使学生在评价中能够主动地比较正确地了解自我、完善自我,达到提高自身学习能力的目的。[8]所以在评价时可以采取教师评,自评,互评或者集体评。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合作的关系,教师的责任在于指导学生进行评价和自我评价,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能够变被动为主动,进行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培养能够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通过自评互评可以鼓励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和趣味性,改变独立学院大学英语的教学状况。
  3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终结性评价
  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中,一方面要重视形成性评价的发展、激励功能,另一方面也要重视终结性评价的筛选、甄别与选拔功能。[9]虽然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完全实施终结性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利,但是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有些学科,比如基础性综合性很强的英语综合课,适量的渗入终结性评价有利于学科的收尾、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状况进行检查和阶段性学习努力程度的测试。当然,这在学生的学业成绩上只能是有机组成,而不能是唯一构成。因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英语能力就要着眼于运用,而终结性评价无法全面的检测到运用状况,无法对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
  4 结论
  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模式是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杠杆。大学英语作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机组成,重在培养英语运用能力,就该把形成性评价作为评价体系的重点。通过师评,生评或者互评使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内外学习都得到认可,提高主动性积极性,改善他们学习英语的习惯,从而提高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几率。但是,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适当适时的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可以全面的明了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并且使整个评价体系发挥鼓励监督监控的调控作用。当然,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一定要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并且在实施中要注重教师的监控地位。
  参考文献
  [1] 孙国学.用型人才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赤峰 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224-226
  [2] 杜思民.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模式[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60-163
  [3] 陈远亮.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2011:208-209
  [4] 芦俊.大学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初探[J].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1(9):51
  [5] 何克抗.建构主义―― 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3):3-9
  [6] 谢娜.论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7):74-77
  [7] Costa,A.L.&B.Kallick.(des).Assessment in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Shifting the Paradigm[J].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1995(25):56-58.
  [8] 刘莉.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实验[J].《高教论坛》.2011(10):67-68
  [9] 曾凤英.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模式的构想和实践[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3):57-59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jiyu297192/

推荐访问:物理教学与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教学案例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