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公益性与效益性的相结合?

来源:推荐阅读 时间:2016-08-19 09:26:09 阅读:

【www.zhuodaoren.com--推荐阅读】

如何实现公益性与效益性的相结合?(一)
浅谈国有公益性企业价值的定位和实现

浅谈国有公益性企业价值的定位和实现

[摘要]国有公益性企业的价值应该体现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通过对经济效益和对社会效益的改革和创新实现两个价值的最大化,进而实现国有公益性企业体系价值的最大化。

【关键字】利润价值;效益价值;改革创新

一、前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略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必然导致企业竞争越发激烈。国有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结合中国实际国情,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国有公益性企业必须在激烈的竞争中明确其自身的价值定位,必须在有利于创造出更多的利润价值的同时,又要满足国家、社会和广大群众的公益性价值。当然,实现价值不是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以上两个价值的最大化。这样我们就把传统资本主义私有制中的利润价值观念进行了改进,使它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国有企业体系价值。所以,实现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从这两个价值均衡协调发展入手。

二、实现国有企业利润价值的改革和创新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早在党的十五大报告就提出,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在现代公司制度下,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分离的,对高层管理人员(如总经理、CEO、部门经理、项目经理等)队伍的素质要求也更为全面和专业。国有企业占据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国有企业经济关乎国家的兴衰和民生的安定,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争取到企业经济利润最大化,笔者认为应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国有企业,其高级经营管理者应具备职业经理人素质。但是在现行体制下,很多国有企业在管理人才培训方面存在弊端,管理人员结构老龄化严重,过分的依赖经验式管理,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不愿接受新鲜事物,这些都是严重阻碍企业进步的因素。因此,应该由企业最高的权力机构董事会牵头,要么招聘引进懂经营会管理的高学历、高专业、有培养潜力的年轻人才,要么大力度对已有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培训最好结合着做课题项

如何实现公益性与效益性的相结合?(二)
公益性项目

公益性项目是指那些非赢利性和具有社会效益性的项目。 公益性项目是以谋求社会效应为目的,具有一般规模大,投资多,受益面宽,服务年限长,影响深远等特点的投资项目。

现阶段关于公益性项目的解释有两种,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的公益性项目是指为社会大众或社会中某些人口群体的利益而实施的项目,即包括政府部门发起实施的农业、环保、水利、教育、交通等项目,也包括民间组织发起实施的扶贫、妇女儿童发展等项目。

狭义的公益性项目是有民间组织发起的,他利用民间资源为某些群体谋求利益,创造社会效应。

具体来说,就是为了救济贫困、救助灾民、扶助残疾人,发展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环境保护事业、维护生态平衡,以及发展其他社会公益事业。

列如:希望小学、资助贫困学生、扶助残障人士、帮助孤寡老人、关爱贫困或疾病儿童、关爱打工子弟的学校、为城市提供环保便利等等。

案例:【如何实现公益性与效益性的相结合?】

安童基金:旨在帮助中国孤儿实现远离失学、远离疾病、远离伤害、远离犯罪,改善儿童少年的生存环境,提高儿童少年综合素质,让其安全、健康地成长。

名校支教:(为支教地学校建立了电脑教室、图书室、广播站等硬件设施,并举办了文化节、夏令营、英语竞赛等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增长了社会见闻,还通过网络教学、普法宣传、电影放映等软件投入,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

项目:零钱慈善捐助

合作机构: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

围绕“捐一分零钱,献一份爱心”的公益理念,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签署协议,共同推出“零钱慈善捐助”活动,所有善款将全部用于开展救助少年儿童项目。

该活动包括两方面主要内容,一是通过放置在公司所有店铺中的捐款箱接受捐款;二是从公司的儿童营养食品及蛋白质粉的销售款中,每瓶提取一毛钱作为善款。所得款项将全部用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开展的救助项目。作为始终以“关爱社会、关爱儿童”为己任公司,这一活动无疑进一步向社会公众展示了公司“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企业理念,提升了企业形象。中央电视台等全国多家重量级媒体均对此事进行了大量报道。公司在该项目上投入资金130万元。

如何实现公益性与效益性的相结合?(三)
公益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公益性建设项目(1)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公益性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公益性建设项目大部分是由政府出资建设,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角度出发,更多的是体现项目所产生社会效益,而不像竞争性项目那样主要以盈利为目的。目前对于公益性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与社会效益分析大多都停留在定性的层面,缺少量化的分析与深入的实证研究。本文在传统的公益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公益性建设项目与一般性建设项目的不同之处,运用西方经济学中消费者剩余的概念,用费用——效益方法将公益性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进行货币量化,首次创立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公益性建设经济评价方法、指标与报表体系。在论文的最后,以花都区汽车产业基地康体公园这一公益性建设项目为案例,对本文所提出的公益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进行了验证分析。

关键词 公益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消费者剩余,社会折现率

前 言

公益性建设项目不同于竞争性建设项目,不以经济效益为第一目标而是以社会效益为第一目标,主要为全社会提供使用价值和其他有用效果。因此,它的效益不直接体现在项目的盈利层面,而是更多地体现在社会效益上。在竞争性建设项目中,由于投资者关注的是项目带来的盈利,在经济分析时注重的是用财务分析项目的盈利和偿还能力。而公益性建设项目建设的目的是站在国民经济的角度上,为社会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所以进行经济分析时应更注重的是对项目的经济评价。

【如何实现公益性与效益性的相结合?】 【如何实现公益性与效益性的相结合?】

1、国内外研究发展概况与相关文献综述

早在19世纪40年代,法国工程师J.Dupult就已经注意到了用财务分析方法不能正确评价公用事业项目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1844年他第一次提出了消费者剩余概念〔消费者剩余的确切概念由英国经济学家人A·马歇尔提出),并将它应用于公用事业工程项目的评价中.这是西方经济分析思想的开始,至今西方项目经济分析中仍在使用这一概念.

相向对于投资性建设项目,公益性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在我国是比较缺乏系统的学术研究与文献支持的。1989年,出版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开始介绍西方公共事业项目的经济分析的发展,但对于我国公益性建设项目的发展并没有太多的提及。2000年,李艳梅和李春来分别发表了《收费公路的效益分析与经济评价的研究》和《我国民用机场建设的经济评价与融资方式的研究》的研究,但这只是对政府投资的基础建设项目进行经济分析。基础建设项目投资庞大,动则几十个亿,在项目运营时是希望通过向消费者收取费用回收投资资金与运营费用,在性质上有异于公益性建设项目。并且,在资金筹措上采取多渠道多方式融资,也有别于公益性建设项目主要以财政拨款的投资方式。所以,政府投资的基础建设项目的理论不能直接应用于公益性建设项目。我国对于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设项目的书籍研究很少,直至2004年,同济大学的黄渝祥教授编写了《政府投资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研究》中,才系统地分析了政府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的方法,其中包括了公益性项目的经济评价。书中把公益性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分为经济分析、社会经济影响、风险分析三部分,比较详细地对各部分进行了方法的介绍,并提及了用“消费者剩余”量化经济效益的理论。这在我国公益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研究中,理论上有了新的突破,但对于怎样计算消费者剩余、量化成为经济效益还是缺少了方法的研究和案例的分析。

上述国内外学者们的研究值得借鉴,但也存在着一些尚待深化与改善之处,主要包括: (1)广大工程咨询工作者缺乏对公益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理论及方法的研究,效益分析只停留在理论上面作定性的分析,缺少定量的研究,这造成在研究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时缺少准确的判断和指导意义。

(2)由于定量研究需要有一种计算方式,但目前我国学者还没有系统地总结出一套量化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及参数的研究,至今仍未能建立较为系统的经济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不利于现实经济评价工作的开展。

(3)尽管有部分学者也对公益性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有理论研究,但在书籍中都缺少案例的分析,这样的理论分析很难对现实案例有较深入的指导。

以上这些问题也是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突破的地方。

2、公益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相关概念

2.1公益性建设项目的定义

公益性建设项目是指不以盈利为目标、本身属于公益性质的投资项目,主要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环保、气象、广播电视等社会性基础设施,公、检、司、法等政权设施,政府、社会团体国防设施等。这类项目由政府通过征集各种税收、贷款和发行公债、收取事业服务费等方式筹集资金建设,现在也有一些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投资与管理,但仍以政府为主体。

2.2公益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

公益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是以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宏观经济持续增长为目标,从国民经济的角度出发,采用费用——分析等方法,考察公益性建设项目给社会公众带来的效益是否大于项目投入的费用,为公益性建设项目的选优决策提供依据。公益性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主要包括经济分析、社会经济影响分析、风险分析等内容。由于公益性建设项目不同于一般竞争性项目,不以经济利益为第一目标而是以社会效益为第一目标,主要为社会提供使用价值和其他有用效果。因此,公益性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不体现在直接盈利性质上,而是体现在为社会创造的经济效益上。【如何实现公益性与效益性的相结合?】

3、公益性建设项目与一般性竞争性项目评价的区别

3.1评价指标性质不同

竞争性投资项目主要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利益,其经济评价以财务评价的盈利能力为主,如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兴建的公益性建设项目是为了保护国家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公众和企业提供满意便捷的服务,公众享受服务有时免费,有时仅按准成本或成本付费,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兴建和维持公益性建设项目的经济来源主要是财政收入,即纳税人的上缴税金。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采用盈利最大化指标来评价拟建项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3.2税费的收取不同

由于一般竞争性项目是站在企业投资的角度上建设的,税金及附加是企业的开支费用、是现金流出的项目。而公益性建设项目是政府投资建设的,政府作为项目的业主,投资目的是站在国民经济宏观的角度上、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建设的。如果收取税费,等于是把钱从一个口袋里面掏出放进另一个口袋里面,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在大部分公益性建设项目中是不进行税费的计算。

3.3评价指标主体的不同

计算财务评价指标时,现金流入和流出针对的是一个投资主体。而在计算公益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指标B/C时,效益主要是社会公众享受到的好处,费用主要是投资主体对项目的投入。

3.4经济效益评价的角度不同

对一般竞争性项目进行财务评价时,采用可货币化的、单一的盈利能力指标就足够了。但公益性建设项目几乎都有多方面的无形效益,如收入分配、地区均衡发展、就业、教育、健康、生态平衡、社会安定、国家安全等,效益分为可货币化效益和非货币化效益。由于不存在相应的市场和价格,非货币化效益一般很难赋予货币价值,必须寻找其他方法对项目的非货币化效益进行定性分析。

3.5评价指标之间协调的难易程度不同

【如何实现公益性与效益性的相结合?】

对一般竞争性项目进行财务评价时,各盈利能力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协调的,尽管各利益主体之间也会出现不一致,但协调起来比较容易,往往不影响大局。但不同的公民对公益性建设项目的多个指标关注的侧重点往往不同,这可能导致指标相互之间具有显著的冲突,而且协调矛盾的难度也较大,从而增加项目选优的复杂性。例如:城市道路扩张建设工程有利于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为市民出行带来了方便,但在道路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原住居民进行征地和拆迁,损害到部分市民的利益。这样,建设过程中普通市民和被征地拆迁居民对项目建设的指标评价也会出现冲突。

4、公益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4.1公益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方法

公益性建设项目在进行经济分析时,首先制作出投资估算表、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其次,我们引入消费者剩余的概念,站在国民经济的角度上量化可货币化的经济效益,制作出项目的效益费用预测表。然后,编制出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根据评价指标判断出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能力。之后,再用资金来源与运用表分析计算期内各年的资金盈余或短缺情况。最后,根据报表中的数据和指标做出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通过定量的经济分析方法,我们可以对项目所创造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更准确、更客观的评价,从而分析项目的可行性。

4.2公益性建设项目可货币化效益的度量方法——消费者剩余法

由于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资是站在国民经济的宏观角度上分析的,而不是单纯的一般竞争性项目投资经济分析,所以在计算效益的时候,应该把公益项目建成后对社会、人民造成的直接收益也算进里面。在进行公益性建设项目经济分析时,如何量化项目对社会和人民创造的直接收益是一个关键问题,正确判断和量化公益项目的直接收益,有利于公益性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4.3公益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相关指标及计算

在费用——效益分析方法中,主要的评价指标有三个:经济净现值、效益—费用比和经济内部收益率。用经济净现值、效益—费用比和经济内部收益率分别来评价单个方案所得出的结果是一致的。

4.4公益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相关报表

首先,制作出投资估算表、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其次,我们引入消费者剩余的概念,站在

国民经济的角度上量化社会效益体现,制作出项目的效益费用预测表。然后,编制出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根据评价指标判断出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能力。之后,再用资金来源与运用表分析计算期内各年的资金盈余或短缺情况。最后,根据报表中的数据做出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分析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目标实现的因素。

4.5社会折现率的估算

社会折现率是从社会角度对资金时间价值的估量,是费用—效益分析体系中的重要参数。社会折现率在项目经济分析中作为计算经济净现值的折现率,并作为衡量经济内部收益率的基准值,社会折现率的高低对项目的评价和选择有极大的影响。

另外,考虑到目前我国的投资项目进行财务评价时所选取的基准折现率一般在10%左右(由资本成本的加权平均法而得,视投资类型与投资风险的不同而变化),因此,按照社会折现率略低于财务折现率的原则,将目前我国投资项目的社会折现率定为8.66%~9.66%也应该是合理的。当然,这一取值应该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而随时进行动态的调整,不能将其固定化。

5、公益性建设项目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分析

公益性建设项目是以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宏观经济持续增长为目标建设的,在营运过程中必定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但由于经济分析是从项目的可货币化效益方面研究的,而社会经济环境影响是从项目的非货币化效益方面研究的,而非货币化效益的变化往往与社会的其他因数有联系,很难进行绝对的量化,所以我们对非货币化效益只能做定性的分析(即社会经济影响分析),而不能达到定量的研究。例如:建设一个城市中心公园,它创造的可货币化效益是使用者原意支付的公园门票(即消费者剩余),而非货币化效益有公园所创造的就业机会、美化城市环境、促进公园附近房地产业的发展等。

下面我们从民间投资者、政府、项目提供的就业机会和项目消费者四个方面分析公益性建设项目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5.1对民间投资者的影响

公益性建设项目的定义很广,可以涉及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环保、气象、广播电视等任何一方面。但无论是哪一方面,公益性项目建设的目的都是以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宏观经济持续增长为目标的。项目建成后,当地的投资环境或生活教育配套得到了改善,这必将为民间投资者创造了更多的投资机会、更优越的投资环境,刺激民间投资的发展。

5.2对政府的影响

项目运营后,刺激了民营企业在当地的投资,自然也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政府税费收入也会得到增加。

5.3提供的就业机会

公益性建设项目在投入使用后,必须要聘请一些工作人员打理日常的维护。这样,项目在聘请工作人员时就为当地提供了就业机会。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福利,也可以看作是项目的经济效益,是由项目建设衍生出来的社会收入。

5.4对使用者的影响

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使用,使项目的使用者都受到了直接的利益。例如:城市公园的建设,为市民提供了舒适的休憩环境、集体活动的空间;博物馆的建设,让更多的市民了解文化产物的【如何实现公益性与效益性的相结合?】

知识;歌剧院的建设,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欣赏歌剧、芭蕾舞等高雅文化艺术的空间,丰富市民的文化活动。

5.5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公益性建设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必定对城市环境起到改善的作用。例如公园的建设起到美化了城市环境;博物馆、歌剧院等文化项目的建设,为城市的建设添加了标志性建筑物,点缀了城市色彩的空间。

6、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让参与项目的各方清楚地认识到有哪些风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tuijian343321/

推荐访问:成本效益分析相结合 幼儿园公益性和普惠性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