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汉乾祐举进士

来源:阅读答案 时间:2016-06-28 14:34:35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阅读答案】

第一篇:《“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汉乾祐举进士,为秘书郎。宰相冯道引之,与吕端同直弘文馆,改右拾遗、集贤殿修撰。

宋初,加中书舍人。开宝三年,知贡举。五年,复知贡举。昉之知贡举也,其乡人武济川预选,既而奏对失次,昉坐左迁太常少卿,俄判国子监。明年五月,复拜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时赵普为卢多逊所构,数以其短闻于上。上询于昉,对曰:臣职司书诏,普之所为,非臣所知。普寻出镇,多逊遂参知政事。

太宗即位,加昉户部侍郎,太平兴国中,改文明殿学士。时赵普、宋琪居相位久,求其能继之者,宿旧无逾于昉,遂命参知政事。十一月,普出镇,昉与琪俱拜平章事。未几,加监修国史,复时政记先进御而后付有司,自昉议始也。

昉和厚多恕,不念旧恶。在位小心循谨,无赫赫称。好接宾客,江南平,士大夫归朝者多从之游。雅厚张洎而薄张佖,及昉罢相,洎草制深攻诋之,而佖朔望必诣昉。或谓佖曰:李公待君素不厚,何数诣之?佖曰:我为廷尉日,李公方秉政,未尝一有请求,此吾所以重之也。 昉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多逊屡谮昉于上,或以告昉,不之信。及入相,太宗言及多逊事,昉颇为解释。帝曰:多逊居常毁卿一钱不直。昉始信之。上由此益重昉。

昉居中书日,有求进用者,虽知其材可取,必正色拒绝之,已而擢用;或不足用,必和颜温语待之。子弟问其故,曰:用贤,人主之事;若受其请,是市私恩也,故峻绝之,使恩归于上。若不用者,既失所望,又无善辞,取怨之道也。至道二年,昉陪祀南郊,礼毕入贺,因拜舞仆地,台吏掖之以出,卧疾数日薨,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四•李昉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普寻出镇 寻:不久

B.何敷诣之 诣:拜访

C.是市私恩也 市:买卖,交易

D.台吏掖之以出 掖:选拔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昉和厚多恕的一组是( )

①臣职司书诏,普之所为,非臣所知

②雅厚张洎而薄张佖

③昉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

④太宗言及多逊事,昉颇为解释

⑤有求进用者,虽知其材可取,必正色拒绝之 ⑥或不足用,必和颜温语待之 A.①③⑤ B.③④⑥ C.①②⑤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昉本来是后汉朝官员,后来由于宰相冯道的推荐,得以和吕端一同在弘文馆当值,做一些修撰的工作。

B.李昉在主持贡生考试时,同乡武济川对答失常,李昉因此被贬官为太常少卿,后来又恢复到中书舍人一职。

C.李昉在担任中书时,对那些前来求官的人一律都严词拒绝,自己绝不会提拔任用官员,而是让皇上定夺。

D.李昉为官小心谨慎,不肯轻易说人坏话,也不愿自作主张,因而没有什么显赫的政绩,后因摔倒而去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赵普为卢多逊所构,数以其短闻于上。(5分)

译文:【阅读答案__ 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汉乾祐举进士】

(2)昉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多逊屡谮昉于上,或以告昉,不之信。(5分)

译文:【阅读答案__ 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汉乾祐举进士】

参考答案:语文网

4.D(掖:提携,搀扶)

5.B(②表现李昉为性情中人,也有个人的好恶;⑤表现他不贪功,把任用贤能的功劳让给皇上,其它四句均符合题干要求。)

6.C(并非所有的都不予提拔,要看是否其材可取。可取的,严词相加,但不久即得以拔擢;材不可取的,就和颜悦色对待来人,免致其心生怨愤。)

7.(1)当时赵普被卢多逊诬陷,(卢多逊)多次把他的短处上报皇上。

(5分,短闻字各1分,为&&所被动结构1分,句意通顺2分。)

(2)李昉一直和卢多逊友好,对他毫不怀疑,卢多逊多次向皇上诬陷李昉,有人把这些事告诉李昉,李昉不相信这些。

(5分,素谮字各1分,不之信倒装结构1分,句意通顺2分)

第二篇:《文言文阅读:《李昉》》

文言文阅读:《李昉》

李 昉

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汉乾祐举进士,为秘书郎。宰相冯道引之,与吕端同直弘文馆,改右拾遗、集贤殿修撰。

宋初,加中书舍人。开宝三年,知贡举。五年,复知贡举。昉之知贡举也,其乡人武济川预选,既而奏对失次,昉坐左迁太常少卿,俄判国子监。明年五月,复拜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时赵普为卢多逊所构,数以其短闻于上。上询于昉,对曰:“臣职司书诏,普之所为,非臣所知。”普寻出镇,多逊遂参知政事。

太宗即位,加昉户部侍郎,太平兴国中,改文明殿学士。时赵普、宋琪居相位久,求其能继之者,宿旧无逾于昉,遂命参知政事。十一月,普出镇,昉与琪俱拜平章事。未几,加监修国史,复时政记先进御而后付有司,自昉议始也。

昉和厚多恕,不念旧恶。在位小心循谨,无赫赫称。好接宾客,江南平,士大夫归朝者多从之游。雅厚张洎而薄张佖,及昉罢相,洎草制深攻诋之,而佖朔望必诣昉。或谓佖曰:“李公待君素不厚,何数诣之?”佖曰:“我为廷尉日,李公方秉政,未尝一有请求,此吾所以重之也。”

昉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多逊屡谮昉于上,或以告昉,不之信。及入相,太宗言及多逊事,昉颇为解释。帝曰:“多逊居常毁卿一钱不直。”昉始信之。上由此益重昉。 昉居中书日,有求进用者,虽知其材可取,必正色拒绝之,已而擢用;或不足用,必和颜温语待之。子弟问其故,曰:“用贤,人主之事;若受其请,是市私恩也,故峻绝之,使恩归于上。若不用者,既失所望,又无善辞,取怨之道也。”

至道二年,昉陪祀南郊,礼毕入贺,因拜舞仆地,台吏掖之以出,卧疾数日薨,年七十

二。赠司徒,谥文正。

(《宋史列传第二十四李昉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普寻出镇

寻:不久

B.何敷诣之

诣:拜访

C.是市私恩也

市:买卖,交易

D.台吏掖之以出

掖:选拔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昉“和厚多恕”的一组是(

臣职司书诏,普之所为,非臣所知

雅厚张洎而薄张佖

昉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

太宗言及多逊事,昉颇为解释

有求进用者,虽知其材可取,必正色拒绝之

或不足用,必和颜温语待之

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昉本来是后汉朝官员,后来由于宰相冯道的推荐,得以和吕端一同在弘文馆当值,做一些修撰的工作。

B.李昉在主持贡生考试时,同乡武济川对答失常,李昉因此被贬官为太常少卿,后来又恢复到中书舍人一职。

C.李昉在担任中书时,对那些前来求官的人一律都严词拒绝,自己绝不会提拔任用官员,而是让皇上定夺。

D.李昉为官小心谨慎,不肯轻易说人坏话,也不愿自作主张,因而没有什么显赫的政绩,后因摔倒而去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赵普为卢多逊所构,数以其短闻于上。(5分)

(2)昉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多逊屡谮昉于上,或以告昉,不之信。(5分)

4.D(掖:提携,搀扶)

5.B(表现李昉为性情中人,也有个人的好恶;表现他不贪功,把任用贤能的功劳让给皇上,其它四句均符合题干要求。)

【阅读答案__ 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汉乾祐举进士】

6.C(并非所有的都不予提拔,要看是否“其材可取”。可取的,严词相加,但不久即得以拔擢;材不可取的,就和颜悦色对待来人,免致其心生怨愤。)

7.(1)当时赵普被卢多逊诬陷,(卢多逊)多次把他的短处上报皇上。

(“短”“闻”字各1分,“为„„所”被动结构1分,句意通顺2分。)

(2)李昉一直和卢多逊友好,对他毫不怀疑,卢多逊多次向皇上诬陷李昉,有人把这些事告诉李昉,李昉不相信这些。

(“素”“谮”字各1分,“不之信”倒装结构1分,句意通顺2分)

第三篇:《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二第四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及答案题》

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2011级第四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语 文

(全卷满分:150分 完成时间:150分钟)

试卷说明:请将1—10题选择题涂在机读卡相应位置,其它题的答案请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仓皇 罪孽 献愁供恨 恓(qī )惶 岿(kuī)然不动 ..

B.料峭 惫赖 完壁归赵 孱(càn)头 一蹴(cù)而就 ..

C.混账 烦躁 趋之若鹜 蜕(tuì)变 泰然处(chǔ)之 ..

D.罪愆 慰藉 一簑烟雨 媲(pì)美 远见卓(zhuō)识 ..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美国微软公司最新研发的“人体天线”技术,能使计算机通过用户佩戴的电磁场

信号感应装置,远距离识别用户动作,其先进程度令同领域其他企业难以望其项...背。 .

B.高中毕业前夕,小许将他寒假里精心创作的国画《羌寨之晨》赠送给我,我真诚

地告诉他,我将永远惠存这幅画,时刻铭记同窗情谊! ..

C.随着四川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知名品牌纷纷进入成

都,七八家专卖店星罗棋布地出现在这座美丽的大城市中。 ....

D.面对一些发达国家吸引创新人才、聚敛全球财富的扩张趋势,许多发展中国家开

始建立合作共生机制,以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鼎立发展之..

势。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恢复年味的关键在于理解百姓日常生活的变化,尊重百姓的情感诉求,鼓励百姓

的文化创造并为此提供最大程度的服务是非常重要的。

B.社会保障部公布的《网络创业促进就业研究报告》指出,我国网络创业累计创造

就业岗位将近1000多万个,成为创业就业新的增长点。

C.针对节日期间食品市场供需两旺的特点,工商管理局围绕粮油、肉类、酒类、调

味品、保健品、农副产品等热销品集中精力进行检查。

D.教育部有关人士表示,中小学开设书法课旨在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培养学

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学生书写水平和审美能力。

4. 将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义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西方文化中有一种非常强烈的“你我”之见,一种拒绝“非我族类”的价值传统。 , , , 那么我们就要相信:西方文明还没有做好接纳一个多元文化世界的心理准备。

①如果我们相信“文明冲突论”不是个别西方学者的呓语,而是西方深刻文明观的折射 ②从历史纪录来看,西方文明既不擅长与其他文明融合,也不擅长和其他文明和平相处 ③直到今天,西方也还在想如何把别人改造得跟自己一样,而不是接受一个平等的,多元文明的世界

A ①③② B ②③① C ②①③ D ③①②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何为国学

何为国学?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从上个世纪起就争论不休。有的学者认为,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从“科学”的意义上说本不可用(“学无分中西”),作为一个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因此建议不用或“缓行”。然而,事实上这个概念已广泛流行,我们不可能视而不见,与其建议不用或“缓行”,不如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在我看来,学术界目前所讲的“国学”,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多数学者实际上已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即以其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就是狭义的国学概念。广义的国学是“一国所有之学”,还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与海外“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大体相同。

将国学界定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其实也是一个相当笼统、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略同于“古学”、“旧学”或“国故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我们通常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如马一浮先生所言“六艺统四部”、“国学者六艺之学也”。中国古代的学问是“通人之学”,主张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而以成人之道为中心。“通”是以分类为前提的,中国传统学术分类集中体现在图书典籍分类中。《汉书·艺文志》将中国古代的书籍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类,《隋书·经籍志》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雏形,以后不断调整、完善,至清代编定《四库全书总目》,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国学是一座山,我等不过是蚍蜉而已。不仅国学是山,而且其中的每一类都是一座山。就其内容之宏博而言,事实确实如此。就以四部中的“子部”来说,《四库全书总目》又分为十四类,其中每一类都内涵丰富,比如“医家”,最近出版的一部《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历代中医古籍13000余种,说它是“一座山”,并非夸张之言。

国学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学科体系,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国学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分类,现代学科体系是从它转型发展而来的,因此就学术内涵来说,二者存在大量交叉重合。如果将国学与文、史、哲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似乎连逻辑上的种属关系都忽略了,其学科内容势必也要大大窄化,难以使人们对国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实际上不是提高而是降低了国学的地位。

对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根源和血脉的国学,我们一方面要心存敬意,另一方面又要以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和前瞻的态度来对待它,创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国学,让它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和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对话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5.下列关于“国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学概念之所以暂时不用,有观点认为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作为一个时代

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而且从“科学”的意义上说也本不可用。

B.国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国学是指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是多数学者所

取得的基本一致的看法;广义的国学是指“一国所有之学”。

C.国学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学科体系,一个有别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

系,在学术分类上有自己独特的一面。

D.广义的国学与海外的“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上大体相同,即西

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当务之急不是国学这个概念是不用还是“缓行”的问题,而是在约定俗成的意义

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

B.“通”是中国传统学术分类的前提,这种分类到《隋书·经籍志》时形成了经、

史、子、集四部这样一套完整体现中国传统学问知识系统的分类法。

C.狭义的国学概念是一个相当笼统、同时内涵又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是近代分科

之学形成之前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

D.以成人之道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的学问其实就是“通人之学”,包括天地人贯通、

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等等。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四库全书总目》包括经、史、子、集四部,每部又分为若干类,每类都内涵丰富,

譬如“子部”的“医家”,内容可谓宏大广博。

B.国学是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将国学与文学、史学、哲学等

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国学的地位更高,影响力更大。

C.现代学科体系与国学体系存在着大量交叉重合的现象,这是现代学科相互渗透的

结果,说明现代学科具有很强的交融性。

D.对于中国的国学,我们唯一正确的态度就是要对它进行分析、开放、前瞻、批判

和创新,从而创建适应我们时代需要的新国学。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汉乾祐举进士,为秘书郎。宰相冯道引之,与吕端同直弘文馆,改右拾遗、集贤殿修撰。【阅读答案__ 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汉乾祐举进士】

宋初,加中书舍人。开宝三年,知贡举。五年,复知贡举。昉之知贡举也,其乡人武济川预选,既而奏对失次,昉坐左迁太常少卿,俄判国子监。明年五月,复拜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时赵普为卢多逊所构,数以其短闻于上。上询于昉,对曰:“臣职司书诏,普之所为,非臣所知。”普寻出镇,多逊遂参知政事。 .

太宗即位,加昉户部侍郎,太平兴国中,改文明殿学士。时赵普、宋琪居相位久,求其能继之者,宿旧无逾于昉,遂命参知政事。十一月,普出镇,昉与琪俱拜平章事。未几,加监修国史,复时政记先进御而后付有司,自昉议始也。

昉和厚多恕,不念旧恶。在位小心循谨,无赫赫称。好接宾客,江南平,士大夫归朝者多从之游。雅厚张洎而薄张佖,及昉罢相,洎草制深攻诋之,而佖朔望必诣昉。或谓佖.

曰:“李公待君素不厚,何数诣之?佖曰:“我为廷尉日,李公方秉政,未尝一有请求,此吾所以重之也。” 昉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多逊屡谮昉于上,或以告昉,不之信。及入相,太宗言及多逊事,昉颇为解释。帝曰:“多逊居常毁卿一钱不直。”昉始信之。上由此益重昉。

昉居中书日,有求进用者,虽知其材可取,必正色拒绝之,已而擢用;或不足用,必和颜温语待之。子弟问其故,曰:“用贤,人主之事;若受其请,是市私恩也,故峻绝之,.

使恩归于上。若不用者,既失所望,又无善辞,取怨之道也。”

至道二年,昉陪祀南郊,礼毕入贺,因拜舞仆地,台吏掖之以出,卧疾数日薨,年七.

十二。赠司徒,谥文正。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四·李昉传》,有删改)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普寻出镇 寻:不久 .

B.而佖朔望必诣昉 朔:阴历每月初一 .

C.是市私恩也 市:买卖,交易 .

D.台吏掖之以出 掖:鞭打 .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昉“和厚多恕”的一组是( )

①臣职司书诏,普之所为,非臣所知 ②雅厚张洎而薄张佖

③昉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 ④太宗言及多逊事,昉颇为解释

⑤有求进用者,虽知其材可取,必正色拒绝之

⑥或不足用,必和颜温语待之【阅读答案__ 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汉乾祐举进士】

A.①③⑤ B.③④⑥ C.①②⑤ D.②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昉本来是后汉朝官员,后来由于宰相冯道的推荐,得以和吕端一同在弘文馆当值,做一些修撰的工作。

B.李昉在主持贡生考试时,同乡武济川对答失常,李昉因此被贬官为太常少卿,后来又恢复到中书舍人一职。

C.李昉在担任中书时,对那些前来求官的人一律都严词拒绝,自己绝不会提拔任用官员,而是让皇上定夺。

D.李昉为官小心谨慎,不肯轻易说人坏话,也不愿自作主张,因而没有什么显赫的政绩,后因摔倒而去世。

第Ⅱ卷(非选择题120分)

四、(29分)

11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l0分)

(1)时赵普为卢多逊所构,数以其短闻于上。(4分)

译文:

(2)昉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多逊屡谮昉于上,或以告昉,不之信。(4分)

译文:

(3)别其官属常等各置他所。(《苏武传》)(2分)

译文:

1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5分) 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

1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8分)

[中吕]满庭芳•渔父词

乔吉

秋江暮景,胭脂林障,翡翠山屏。几年罢却青云兴①,直泛沧溟。卧御榻弯的腿痛,坐羊皮②惯得身轻。风初定,丝纶慢整,牵动一潭星。

[注] ①青云兴:做官的兴头。②坐羊皮:意为隐居江湖。

(1)作者开篇是如何描绘秋景的?有何作用?(4分)

(2) 结合全曲,简述渔父形象的特点。(4分)

14.补写出下列各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题选作6题,6分)

(1)吾所以为此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2)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柳永《望海潮》)

(3)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4)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 怀古》)

(5)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7)见贤思齐焉, 。(《论语·里仁》)

(8)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音乐与人生

赵鑫珊

①这是有关我心灵状态的一段经历。它没有离奇、曲折的情节,只有牵动心魂的

情态。时间是一九七七年和一九七八年冬春之交,地点在北京故宫深深庭院。

②当时,我正在为调动工作疲于奔命,要告别工作了多年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调往

中国社会科学院,内心既惆怅又激动。因为从今以后我要站在哲学的尊前公开说话,并且决心献身于智慧的哲学。

第四篇:《高考语文模拟题》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西工大附中第一次适应性训练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阅读答案__ 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汉乾祐举进士】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 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要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与所选题目对 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吉祥瑞兽

龙是国家祥瑞。古人认为,大凡统治者能够顺天应时,天下就会风调雨顺,人寿年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此时便会有祥瑞出现,以彰显上天的满意和鼓励。这种祥瑞,种类繁多,大体分为嘉瑞、大瑞、上瑞、中瑞、下瑞5个等级。其中“麟凤五灵,王者之“嘉瑞也”,龙和麒麟、凤凰、龟、白虎同为五灵之一,是最高等级的祥瑞。在这里,龙又一次与国家政治有了关联。不过,龙的吉祥意义并非仅与国家政治相关,它也显现在普通百姓的民俗生活中。许多人喜欢用“龙”作为孩子的名字,更有些人将生儿育女的时间选择在龙年,以为龙年出生的孩子活泼可爱,生命力格外旺盛。此外,民众们还在陶瓷、竹木、建筑、玉石、剪纸、刺绣等各种工艺美术和实用设计中,创造出数不胜数的精美的龙图像艺术造型,而龙风呈祥、龙腾虎跃、龙飞凤舞、二龙戏珠、鲤鱼跳龙门等吉祥图案,都鲜明地表达出人们对吉祥如意、美满健康生活的向往和祝福。每当春节、元宵节来临,许多地方的人们还会舞起长龙,点亮龙灯;端午节期问则又开展龙舟竞渡的盛大活动。至于在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人们更愿意从事一些约定俗成的活动,以取得好兆头。比如人们会选择在这天理发,俗称“剃龙头”,预示着新的一年里能够像龙一样精神饱满,生机无限。

闻一多先生曾将端午节称为“龙的节日”。赛龙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古时皇家龙舟的制作极为奢华,如南宋画院待诏李嵩所画《中天戏水册》中的大龙舟,头、尾、鳞、鬣皆雕镂金饰,舟上建层楼台观,槛曲安设御座,两舷各三桨,气势雄伟,金碧辉煌。龙舟竞渡规模亦宏大壮观,官员、百姓以至深闺少女都要临水观看。唐代诗人张建封有《竟渡歌》描绘其精彩场面:“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翰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端午节的真正起因应是辟邪消灾。“五”(午)是天干中中间的数字,因而被古人认为具有极盛的含义,盛极而衰,因而它又包含着不祥的因素,因此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汉代的很多古籍都有“不举五月子”的记载。五月初五更是不祥,旧俗在这一天要

将未满周岁的幼儿带到外婆家躲藏,称“躲午”,这显然具有躲避灾难的含义。端午节的一系列活动,如洒香汤(以艾叶、菖蒲煮水沭浴)、悬艾老虎素(用彩绸缝扎成粽子、辣椒、扫帚、布老虎等串以彩线挂于胸前)、饮雄黄酒、挂钟馗像等等,都以辟邪除祟为主旨。至于龙舟竞渡,当是祭神娱神、祈获保佑的一种形式。

吉祥瑞兽是龙的主要属性,却并非龙性的全部。也许可以这样说,没有一种动物比龙更难以言说,没有一种动物的文化属性比龙的文化属性更复杂,也没有一种动物文化能够比龙文化更多样。在我国,对龙的认知、崇拜是多民族共同的事情。龙,这个主要由想象力堆塑创造起来的复合动物,千百年来已深深地扎根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日常生活之中,它出现在皇宫朝廷,也出现在民宅陋巷;它现身于婚嫁场合,也现身于丧葬礼中;它舞动于街头,也张挂于家门;它被人们反复讲述,也被人们不断表演。龙有容九似于一体的包容大度,亦有兴云布雨、利物济人的奉献精神,它刚健有为,昂扬奋进,它仪表威武,不容侵犯……

龙承载着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情感纽带和文化标志。今天,炎黄子孙以龙的传人自居,以龙的精神自励,更盼望中华民族能够像龙一样迅速地腾飞起来,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摘编自《百科知识》 2012.1)

1.下列关于“吉祥瑞兽”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人认为只有当龙作为祥瑞出现,才说明统治者能够顺天应时,天下风调雨顺,人寿年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B.龙是国家祥瑞,属于最高等级的祥瑞。龙的吉祥意义和国家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形象经常出现在皇宫朝廷。

C.龙的吉祥意义也显现在普通百姓的民俗生活中,虽然其表现形式各异,但表达的大多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

D.在一些约定俗成的活动中,像春节、元宵节的舞起长龙、点亮龙灯,端午节的龙舟竞渡,都和龙的祥瑞意义有关联。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民众在各种艺美术和实用设计中,创造出数不胜数的精美的龙图像艺术造型,这说明龙在民众心中具有不同寻常的地位。

B.因为龙是吉洋瑞兽,所以在许多节日里都有关于龙的活动,这些节日都起源于龙的祥瑞意义,节日延续的是龙的祥瑞意义。

C.古时皇家龙舟的制作极为奢华,龙舟竟渡规模亦宏大壮观,人们都临水观看这种盛况,说明龙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

D.吉祥瑞兽是龙的属性之一,龙还有更为复杂的文化属性,在中国也许没有哪一种动物文化能够比龙文化更具多样性。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龙风呈样、龙腾虎跃、龙飞风舞、二龙戏珠、鲤鱼跳龙门等吉祥图案,形式虽各异,但其意义都取自龙是吉祥瑞兽。

B.龙出现在许多场台,形象各异;它被人们反复讲述,也被人们不断表滇。其实龙是人们凭空想像出来的,本没有原型。

C.龙的文化属性复杂,包容大度、利物济人的奉献精神、刚健有为、昂扬奋进、仪表威武、不容侵犯等都是它的文化属性。

D.几千年来,炎黄子孙以龙的传人自居,以龙的精神自励,传承和延续了中国许多传统节日中龙的文化。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汉乾祐举进士,为秘书郎。宰相冯道引之,与吕端同直弘文馆,改右拾遗、集贤殿修撰。

宋初,加中书舍人。开宝三年,知贡举。五年,复知贡举。昉之知贡举也,其乡人武济川预选,既而奏对失次,昉坐左迁太常少卿,俄判国子监。明年五月,复拜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时赵普为卢多逊所构,数以其短闻于上。上询于昉,对曰:“臣职司书诏,普之所为,非臣所知。”普寻出镇,多逊遂参知政事。 .

太宗即位,加昉户部侍郎,太平兴国中,改文明殿学士。时赵普、宋琪居相位久,求其能继之者,宿旧无逾于昉,遂命参知政事。十一月,普出镇,昉与琪俱拜平章事。未几,加监修国史,复时政记先进御而后付有司,自昉议始也。 昉和厚多恕,不念旧恶。在位小心循谨,无赫赫称。好接宾客,江南平,士大夫归朝者多从之游。雅厚张洎而薄张佖,及昉罢相,洎草制深攻诋之,而佖朔望必诣昉。或谓佖曰:“李公待君素不厚,何数诣之?”佖曰:“我为廷尉日,李.

公方秉政,未尝一有请求,此吾所以重之也。” 昉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多逊屡谮昉于上,或以告昉,不之信。及入相,太宗言及多逊事,昉颇为解释。帝曰:“多逊居常毁卿一钱不直。”昉始信之。上由此益重昉。

昉居中书日,有求进用者,虽知其材可取,必正色拒绝之,已而擢用;或不足用,必和颜温语待之。子弟问其故,曰:“用贤,人主之事;若受其请,是市.私恩也,故峻绝之,使恩归于上。若不用者,既失所望,又无善辞,取怨之道也。” 至道二年,昉陪祀南郊,礼毕入贺,因拜舞仆地,台吏掖之以出,卧疾数日.

薨,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四•李昉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普寻出镇 寻:不久 .

B.何敷诣之 诣:拜访 .

C.是市私恩也 市:买卖,交易 .

D.台吏掖之以出 掖:选拔 .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昉“和厚多恕”的一组是( ) ①臣职司书诏,普之所为,非臣所知

②雅厚张洎而薄张佖

③昉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

④太宗言及多逊事,昉颇为解释

⑤有求进用者,虽知其材可取,必正色拒绝之 ⑥或不足用,必和颜温语待之 A.①③⑤ B.③④⑥ C.①②⑤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昉本来是后汉朝官员,后来由于宰相冯道的推荐,得以和吕端一同在弘文馆当值,做一些修撰的工作。

B.李昉在主持贡生考试时,同乡武济川对答失常,李昉因此被贬官为太常少卿,后来又恢复到中书舍人一职。

C.李昉在担任中书时,对那些前来求官的人一律都严词拒绝,自己绝不会

提拔任用官员,而是让皇上定夺。

D.李昉为官小心谨慎,不肯轻易说人坏话,也不愿自作主张,因而没有什么显赫的政绩,后因摔倒而去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赵普为卢多逊所构,数以其短闻于上。(5分)

译文: 。

(2)昉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多逊屡谮昉于上,或以告昉,不之信。(5分) 译文: 。【阅读答案__ 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汉乾祐举进士】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秋雨叹三首(其一)

杜 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注:①决明:一种植物,有羽状复叶,秋日开黄花。

8.在前四句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决明?诗歌塑造了决明怎样的形象? (5分)

9.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说这首诗“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你认为

诗中寄寓了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1)扪参历井仰胁息, 。 (李白《蜀道难》)

(2) ,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3)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4) ,诵明月之诗, 。 (苏轼《赤壁赋》)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

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1)~(4)题。(25分)

陆地上的船

谢志强

早晨,太阳刚刚升起,他便站在晒谷场上,一只手叉在腰间,一只手一挥,像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他喊:起锚,出航!

爹叹了一口气说,疯子的船又出海了。

我好奇地望着他。我没见过海,没见过航船。他迎着照进山岙里的阳光,穿着整齐的制服,很威武,很气派。阳光勾勒出他的剪影。

晒谷场周围是一块块水田,绿茵茵地连向山岭。接着,他开始踱步。我观察

了好些天,他从晒谷场的东头慢慢地走向西头,沉思的样子。晒谷场铺着水泥。

我发现,他绝不多走一步,接近晒谷场的边缘,他又折回身,继续走。他的皮肤黝黑,不是山民那种黑。是海风吹出的黑,父亲告诉我。我想象大海无遮无拦的阳光。

他走得那么准确。爹说他那条船跟晒谷场差不多大。那么大一条船,我想,一个移动的晒谷场,周围的绿田不是像平静的海水吗?

爹说,别去打扰他,可怜的船长。一个失去了船的船长。我对他生出敬意,他的身材魁伟,把那一身制服撑得板板直直,好像挂在衣架上边那样。

太阳在不知不觉升起,有一竿子高了,他仍重复着踱步——那是他在甲板上散步。我希望他脚下的晒谷场能够航行。他踱步的时候,晒谷场仿佛在飘移。他的制服衣襟在山风里猎猎抖动。

可是,天阴下来了,不知哪里钻出来了乌云,发酵似地膨胀,遮住了太阳。他停下脚步,四处张望,甚至,双手圈成两个圆,罩在眼眉前。父亲说那是他的望远镜。

爹示意我们——村里的几个小伙伴都来了,他们想嚷嚷——不要出声,其实,我真想赶过去,登上他的船。

他举起双臂,说,全体注意,风暴来啦,各就各位,保持航速!

我们乐了。他焦虑不安地跑起来,跑到船头——晒谷场的东首,他用脚踢踢摊在地上的稻谷,说赶快采取措施,海水漫进舱里了。

他开始寻找什么,大概是桶之类的东西,舀海水。他忙乎着踢稻谷,金色的稻谷飞起,我的娘撩起围裙揉在手里,对我的爹说,你去劝劝他,这样糟蹋粮食。

他喊:快,水泵,都躲起来干嘛!他四顾着,像是寻找想象中的船员。我们沉不住气了,真想赶过去帮他一把。

他冲着我们喊:胆小鬼,你们丢下船逃走呀!你们过来!我命令你们过来。大海可饶不了你们!

我瞧了一眼爹。爹低声说:别过去,他疯病发了,发过一阵就会好转呢。 我真想过去支援他,他需要帮手。我见他像热锅上的蚂蚁那样,在晒谷场上疯狂地奔跑,我真不忍他那么孤独,可能我们过去,能够安慰他——他是我们家族中惟一见过大世面的人物了,我曾替我这个二叔自豪,可是,他回来的时候,人家指着脑袋说他受了刺激。

他终于停下来,哭腔哭调地说:沉了,沉了,我们的航船,沉了,你们都逃吧,鲨鱼不会放过你们。

据爹说,他那条船,在一场海上风暴里航行了一天一夜,最后,接近了一个无名小岛,触了礁。

太阳钻出乌云。他的声音低下来,说,沉了,沉了。似乎在念咒语。我看着环绕着小山村的山岭,好似晒谷场在下沉、下沉。

他走出晒谷场,朝我们走来——登上小岛。他的神色又恢复了正常,像经历了一场海上风暴,现在,他的表情呆滞、淡漠。他根本没看我们一眼,似乎我们不存在,他穿过我们中间,径直地走进他的屋子。

我们踏上了他的航船——晒谷场,整平了踢乱的稻谷。我学着他的样子,在场上走,想体验当船长的感受。还是我出生以来看惯了的小山村——晒谷场,可是,刚才(每天他都要演绎一场出航的仪式,只是今天意外,出现了阴天)那场“沉船”的风暴就发生在这儿。大海无情,我想着遥远的大海,我长大了一定要去见识大海!

第五篇:《广西桂林市2012-2013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广西桂林市2012-2013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总分 150分 考试时间 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两靥(yè) 口讷(nè) 玷污(zhān) 自惭形秽(huì)

B.鼓噪(cāo) 放诞(dàn) 敕造(chì) 纨绔膏粱(kù)

C.惫懒(bèi) 拗开(ǎo) 誊写(téng) 面面相觑(qù)

D.庇佑(pì) 沽酒(gū) 迤逦(yǐ) 雕梁画栋(dò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一部分不法分子利用内地人对港药的盲目信任,曲突徙薪,走私港药到深圳销售,甚....

至假冒港药品牌制假、售假,给深圳市民带来极大的用药安全隐患。

B.她们一个个是高智商的知识分子,饱学多识,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然而一旦踏入纷纭复杂的社会,却犹如盲人瞎马。 ....

C.上周日的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中,皇马主帅穆里尼奥为让主力养精蓄锐,准备与巴萨....之战,对首发阵容进行了大轮换。

D.我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不可能像动物一样容易满足,我心中燃烧着代代相传的火焰,我要使这团火越烧越旺,向世界宣布我的出类拔萃。 ....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京剧,又称“皮黄”,它的音乐素材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有“国剧”之称,称为“国粹”。

B.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等九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公告,要求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和使用。

C.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设立“世界地球日”的目的是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D.北非战乱造成的严重的国际人道主义灾难已经波及到欧洲,大量难民逃往位于地中海的意大利小岛蓝普度撒,小岛已经不堪重负。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林冲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 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

①入得里面看时,殿上塑着一尊金甲山神,两边一个判官,一个小鬼,侧边堆着一堆纸。 ②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③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

④团团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

⑤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

A.⑤③④①② B.④⑤③①② C.④⑤③②① D.⑤③②①④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冯友兰

人们开始读中国哲学著作时,第一个印象也许是,这些言论和文章都很简短,没有联系。打开《论语》,你会看到每章只有寥寥数语,而且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打开《老子》,你会看到全书只约有五千宇,不长于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可是从中却能见到老子哲学的全体。习惯于精密推理和详细论证的学生,要了解这些中国哲学到底在说什么,简直感到茫然。他会倾向于认为,这些思想本身就是没有内部联系吧。如果当真如此,那还有什么中国哲学。因为没有联系的思想是不值得名为哲学的。

可以这么说: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表面上的联系,是由于这些言论、文章都不是正式的哲学著作。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

人都要进教堂。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所以过去没有职业哲学家;非职业哲学家也就不必有正式的哲学著作。在中国,没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多得多。若想研究这些人的哲学,只有看他们的语录或写给学生、朋友的信。这些信写于他一生的各个时期,语录也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它们不相联系,甚至互相矛盾,这是可以预料的。

以上所说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联系:还不能解释它们为什么简短。有些哲学著作,像孟子的和荀子的,还是有系统的推理和论证。但是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它们还是不够明晰。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这是很明显的。但是,甚至在上面提到的孟子、苟子著作,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还是有过多的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名言隽语一定很简短: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

因而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就不够明晰。它们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前者从后者得到补偿。当然,明晰与暗示是不可得兼的。一种表达,越是明晰,就越少暗示:正如一种表达,越是散文化,就越少诗意。正因为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不很明晰,所以它们所暗示的几乎是无穷的。

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无不如此。拿诗来说,诗人想要传达的往往不是诗中直接说了的,而是诗中没有说的。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所以聪明的读者能读出诗的言外之意,能读出书的“行间”之意。中国艺术这样的理想,也反映在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里。

中国艺术的理想,不是没有它的哲学背景的。《庄子》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道家认为,道不可道,只可暗示。言透露道,是靠言的暗示,不是靠言的固定的外延和内涵。言一旦达到了目的,就该忘掉。既然再不需要了,何必用言来自寻烦恼呢?诗的文字和音韵是如此,画的线条和颜色也是如此。

《论语》《老子》中简短的言论,都不单纯是一些结论,而推出这些结论的前提都给丢掉了。它们都是富于暗示的名言隽语。暗示才耐人寻味。你可以把你从《老子》中发现的思想全部收集起来,写成一部新书。不管写得多么好,它也不过是一部新书。它可以与《老子》原书对照着读,也可以对人们理解原书大有帮助,但是它永远不能取代原书。

5.下列关于原文前三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每章只有寥寥数语,上下章在思想上也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因为他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彼此不相联系也是可以预料的。

B.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表达哲学思想也就不必非有正式的哲学著作,而是可以散见于日常的交谈和书信之中。

C.西方哲学著作采用系统的推理和论证表达思想,而中国哲学家习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表达思想,所以思想的表达不够明晰。

D.《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这些比喻例证之间可以没有相互联系,不像西方哲学著作中的推理论证那样有密切联系。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意往往不直接表达,而是通过暗示让人领会。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比如名言隽语和比喻论证,正是一种诗意的表达方式。

B.明晰的表达固然值得肯定,但富于暗示的表达则更耐人寻味,只有聪明的读者才能发掘出诗的言外之意和书的行间之意。

C.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因为其意可由读者读出。同理,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正因为语言简短,才能读出更多新意。

D.中国艺术的思想,当然不是只为中国艺术所独有,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就体现了这种理想,《老子》堪称范例。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阅读答案__ 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汉乾祐举进士】

A.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固然反映了中国艺术的理想,但从根本上说还是由中国哲学自身的认知特点决定的。

B.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强调暗示,体现出对语言作用的排斥,因为思想无法靠语言的固定外延和内涵来表达。

C.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决定了它所表达的思想是难以还原的,因为读者所发现的思想包含他自己的体会。

D.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体现了中国哲学对言意关系的独特认识,那就是为语言难以直接、完全地呈现思想。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汉乾祐举进士,为秘书郎。宰相冯道引之,与吕端同直弘文馆,改右拾遗、集贤殿修撰。

宋初,加中书舍人。开宝三年,知贡举。五年,复知贡举。昉之知贡举也,其乡人武济川预选,既而奏对失次,昉坐左迁太常少卿,俄判国子监。明年五月,复拜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时赵普为卢多逊所构,数以其短闻于上。上询于昉,对曰:“臣职司书诏,普之所为,非臣所知。”普寻出镇,多逊遂参知政事。太宗即位,加昉户部侍郎,太平兴国中,改文明殿学士。时赵普、宋琪居相位久,求其能继之者,宿旧无逾于昉,遂命参知政事。十一月,普出镇,防与琪俱拜平章事。未几,加监修国史,复时政记先进御而后付有司,自昉议始也。 昉和厚多恕,不念旧恶。在位小心循谨,无赫赫称。好接宾客,江南平,士大夫归朝者多从之游。雅厚张洎而薄张佖,及昉罢相,洎草制深攻诋之,而佖朔望必诣昉。或谓佖曰:“李公待君素不厚,何数诣之?佖曰:“我为廷尉日,李公方秉政,未尝一有请求,此吾所以重之也。”昉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多逊屡谮昉于上,或以告昉,不之信。及入相,太宗言及多逊事,昉颇为解释。帝曰:“多逊居常毁卿一钱不直。”昉始信之。上由此益重昉。 居中书日,有求进用者,虽知其材可取,必正色拒绝之,已而擢用;或不足用,必和颜温语待之。子弟问其故,曰:“用贤,人主之事;若受其请,是市私恩也,故峻绝之,使恩归于上。若不用者,既失所望,又无善辞,取怨之道也。”

至道二年,昉陪祀南郊,礼毕入贺,因拜舞仆地,台吏掖之以出,卧疾数日薨,年七十

二。赠司徒,谥文正。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四·李昉传》,有删改)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台吏掖之以出 掖:鞭打

B.而佖朔望必诣昉 朔:阴历每月初一

C.是市私恩也 市:买卖,交易

D.普寻出镇 寻:不久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昉“和厚多恕”的一组是( )

①臣职司书诏,普之所为,非臣所知 ②雅厚张洎而薄张佖

③昉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 ④太宗言及多逊事,昉颇为解释

⑤有求进用者,虽知其材可取,必正色拒绝之 ⑥或不足用,必和颜温语待之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③④⑥ D.②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昉本来是后汉朝官员,后来由于宰相冯道的推荐,得以和吕端一同在弘文馆当值,做一些修撰的工作。

B.李昉为官小心谨慎,不肯轻易说人坏话,也不愿自作主张,因而没有什么显赫的政绩,后因摔倒而去世。

C.李昉在主持贡生考试时,同乡武济川对答失常,李昉因此被贬官为太常少卿,后来又恢复到中书舍人一职。

D.李昉在担任中书时,对那些前来求官的人一律都严词拒绝,自己绝不会提拔任用官员,而是让皇上定夺。

第Ⅱ卷(非选择题 120分)

四、(23分)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赵普为卢多逊所构,数以其短闻于上。(5分)

译文:

(2)昉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多逊屡谮防于上,或以告昉,不之信。(5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1)本诗颈联精妙传神,请加以赏析。(4分)

(2)诗歌中哪一个字可以统领全诗?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 小题计分)(5分)

(1)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 , ,用之不竭。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赤壁赋》)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 。(李密《陈情表》)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识盈虚之有数。(王勃《滕王阁序》)

老当益壮,宁移自首之心?穷且益坚, 。(王勃《滕王阁序》)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审 丑

严歌苓

拾垃圾的曾老头拿烂得水汲汲的眼看着赵无定,说:“你出息了,跟你爸一样教大学了。我家小臭儿也出息了,要娶媳妇了。现在的媳妇都得要钢琴,就跟我年轻时候,媳妇们要彩礼一样。没彩礼,娶不上什么体面媳妇。……一个钢琴得五千哪。”

老头两片嘴唇启开着,看得出结了满嘴的话:“我在想,你能不能给大爷找那份差事,就是你爸早先给我找的那份儿人体模特儿的差事。小臭儿的一房间家什都是靠那份差事挣来的。”

“大爷,可现在……”

“你不用说,我知道我现在老得就剩下渣儿了,走了样了,没法看了。你跟学校说说,要是给别人十块,给我八块就成……”

无定为他争取到的价码是十五元——小时。因为无定父亲的“审丑说”莫名其妙地热起来;一个顶信仰“审丑”原则的学生的画作在全国美展中得了一等奖,许多杂志刊出这个“审丑”创举一巨大的画幅上,那丑浓烈,逼真得让人恶心。

晚秋,那老头又出现在灰色的风里,颠颠簸簸追逐一块在风中打旋的透明塑料膜。他告诉无定,小臭儿有了钢琴,也有了媳妇。他们交谈时,不少人默默地注视着老头,每张脸都板硬,盛着或显著或含蓄的恶心。

又一年,赵无定被介绍到一个画商家。敲开门,里面的男人对他叫:“哎呀,是你呀!不认识我啦?”男主人身后是一屋锃亮的家具,锃亮的各“大件儿”,锃亮的钢琴,锃亮的一个女人。

“你妈给过我一块冰糖呢,那时糖多金贵!忘啦?”

无定明白了,面前这个双下巴、头开始拔顶的男人是小臭儿。

“快请进,快请进!哎,咱家来稀客啦!”他对女人说。

无定在宽大的沙发上落下屁股,挺寒酸地把几张画靠在茶几腿上。

“这几张画……”

“先不谈生意,先吃饭!哥儿们多少年了!”小臭儿扬声笑起来,“包了饺子,三鲜馅儿的,正下着。冰箱里我存了青岛啤酒。瞅你赶得这个巧!”

这时有人轻轻地敲门。媳妇从猫眼儿看出去,踮着脚尖儿退回来:“你爷爷!”

“我哪儿来的爷爷?他不要老脸,我可要脸!”小臭儿说。他起身,嘱咐媳妇:“先不开饭,不然他下回专赶吃饭时间来!你就告诉他我不在家。”然后转脸向无定,笑又回来了:“拿上你的画,咱们上卧室谈。”

无定跟着进了卧室,小臭儿将门挂个死,客厅里传来一清亮一混浊两副嗓音。 “臭儿又不在吗?老也没见他,想得慌。”

“他一时半会儿还不会回来!”

“那我多等会儿。”

“哎哎!……别往那儿坐,那沙发是新的!您坐这儿吧!……”

无定早没了谈生意的心思,心坠得他累。一小时后,老头走了。一锅饺子捂在锅里的时间太长了,全沤烂了,成浆了。

无定客气而坚决地在他们摆开饭桌时离开了。

不久,学校会计科的人告诉无定,老头的计时工资算错了,少付了他百把块钱。无定揣了钱,但从夏天到冬天,一直没遇到老头。他只好从学校找到了老头的合同,那上面有他的地址:某街三百四十一号。街是条偏街,在城郊。无定没费多少时间便找着了三百四十号——这条街的最后一个号码,再往前就是菜田了。

无定走出了街的末端,身后跟了一群热心好事的闲人。在阔大无边的菜田里,有一个柴棚样的小房,门上方有一个手写的号码:三百四十一。门边一辆垃圾车……

“噢,您是找他呀!”闲人中有人终于醒悟似的,“曾大爷!他死啦。去年冬天死啦!” 那人说:老头有个很好的孙子,孝敬,挣钱给爷爷花,混得特体面,要接爷爷去他的新公寓,要天天给爷爷包饺子;但老头不愿去,天天喂他饺子的好日子他过不惯,他怕那种被人伺候、供着的日子……这是老头亲口告诉街坊的。

“你是曾大爷的什么人?”那人问。

“朋友。”无定答。

“也认识他孙子小臭子?”

“对。”

“他真对他爷爷那样好?”

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

(节选自《审丑》,有删改)

14.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曾大爷的形象特点。(4分)

15.结合文意,赏析两处画线部分。(6分)

①不少人默默地注视着老头,每张脸都板硬,盛着或显著或含蓄的恶心。

②无定早没了谈生意的心思,心坠得他累。

16.小说结尾处“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6分)

17.“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六、(15分)

18.将下面长句改写为四个语序连贯的短句。(5分)

总公司批准了部门经理免除李强因被诬告违反有关财经制度而被取消由于一年来工作成绩突出而被准予晋升一级工资的处罚的请示。

19.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两个句子,与画线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4分)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

20.根据下面的材料,分别给“被就业”和“被增长”下定义。(每个不超过50字)(6分) 网络新词层出不穷,最近又有精彩的出现了。听过“被就业”吧,这个词起源于一些大学为了完成关于毕业生就业的指标任务搞出的就业率统计数字造假。对此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已经声明:如果高校在就业率上有造假行为,教育部在审核评估高校工作的时候,将实行一票否决。

不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日前,又出现了“被增长”这个新词,矛头直指国家统计局。根据国家统计局27号公布的信息,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1.2%,而农村居民增长是8.1%。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幅度在上半年都超过了GDP的增幅。《新京报》发表文章对此质疑,文章写道:每一次公布收入,全民都是增长,今年的收入数据更神奇,增幅竟然超过了GDP。文章说,与“被就业”相比,“被增长”操作更为简单,从基层开始大家就在造数字,数字对数字,谁能搞得清?然而对于公众来说,判断倒也很简单。如果有一大群人,都在喊自己的收入没有增长,那就只能说明我们可能是“被增长”了。

被就业:

被增长:

七、(6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227563/

推荐访问: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