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眼,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

来源:阅读答案 时间:2016-04-19 10:25:47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阅读答案】

第一篇:《贵州省遵义四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遵义四中2015届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出题:高三语文备课组 审题:瞿永红

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科学家重建700年前古代病毒:仍具感染能力

近日,来自旧金山血液系统研究所的埃里克〃德尔沃特(Eric Delwart)及其同事研究发现,在采自亚北极冰区的冰冻驯鹿粪便中,发现了两组700年前的病毒基因组序列,包括一部分病毒RNA基因组,和一个DNA病毒的基因组。其中DNA病毒表现出了感染植物的能力。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

科学家对于病毒的演化过程了解并不多。认识这些古代病毒的结构将有助于对病毒演化的探索。然而,科学家只对数量很少的古代病毒进行了基因组测序。病毒的变异很快,很难确定新的序列与其他病毒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因此很难对古代病毒进行重建。除此之外,古代病毒的核酸物质往往会迅速分解,给测序带来了困难。

为了找到保存完好的古代病毒,德尔沃特和他的团队来到了加拿大塞尔维恩山脉(Selwyn Mountains)一片已有4000年历史的冰区,对其中的驯鹿粪便进行了分析。在检查一个700年前的冰芯时,他们从冰冻的粪粒中鉴定出了两组保存完好的病毒序列。

其中一组是一个RNA病毒的部分基因组,研究者认为它可能来自能够感染昆虫的蟋蟀麻痹病毒属(Cripavirus)。驯鹿可能在进食的时候吃进了感染这种病毒的昆虫。被驯鹿或者驯鹿粪便吸引而来的昆虫也可能是病毒的来源。

根据另一组病毒基因序列,研究团队成功地重建了一种DNA病毒的完整基因组。这种病毒与现生所有已被测序的病毒都有不同。不过,科学家还是发现它与一类感染植物的双生病毒(geminiviruses),以及一类发现于蜻蜓、真菌和动物粪便中的病毒(gemycircularviruses)存在较远的联系。

为了了解DNA病毒的更多特性,研究人员采用了烟草本赛姆氏(Nicotiana benthamiana)品种作为实验材料。这一烟草品种常常作为研究克隆双生病毒感染力的模型。实验结果发现,在接种病毒的叶子,以及刚长出来的新叶上,都出现了感染的特征。不过,受到感染的植株并未出现任何患病症状。研究者称,这可能是因为烟草本赛姆氏并不是这种病毒的理想宿主。 研究团队认为,驯鹿应该是在进食的时候吃进了这种DNA病毒。较早之前的研究显示,病毒在经过动物消化道之后还可能保持着感染能力。这一烟草品种常常作为研究克隆双生病毒感染力的模型

(新浪科技 2014年10月30日)

1.下列对于“古代病毒”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病毒由来自亚北极冰区的冰冻驯鹿粪便中发现,存在两组不同的基因组。

B. 根据700年前的病毒基因组序列,科学家通过发现研究得出结论。

C. 有关古代冰区病毒的发现的研究成果,获得专业学术期刊认可。

D. 病毒发现的研究成果,是由团队集体智慧共同努力的结果。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 虽然对于病毒的演化了解不多,但研究将有助于对病毒演化的探索。

B. 科学家只对某些古代病毒进行了基因组测序,但很难对古代病毒进行重建。

C. 研究团队来到已有4000年历史的冰区,选择性对驯鹿粪便进行了分析。

D.科学家检查700年前的冰芯,从冰冻的粪粒中鉴定出一定数量保存完好的病毒序列。

3.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3分)

A. 至今发现,“仍具感染能力”的古代病毒有两组病毒基因组序列,包括一部分病毒RNA

基因组,和一个DNA病毒的基因组。

B. 研究团队推测被驯鹿或者驯鹿粪便吸引来的昆虫也许是病毒的来源,驯鹿或许在进食

的时候吃进了感染这种病毒的昆虫。

C. 为了了解DNA病毒的更多特性,研究人员采用了常常作为研究克隆双生病毒感染力模

型的烟草品种作为实验材料,并获得实验结果。

D. 尽管历经700年冰川变化,但DNA病毒在经过动物消化道之后还可能保持着感染能力,

值得引起科学界关注与研究。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许文岐,字我西,仁和人。祖子良,巡抚贵州右佥都御史。父联枢,广西左参政。文岐,崇祯七年进士。历南京职方郎中。贼大扰江北,佐尚书范景文治戎备,景文甚倚之。迁黄州.

知府,射杀贼前锋一只虎,夺大纛而还。狱有重囚七人,纵归省,克期就狱,皆如约至,乃请于上官贷之。

十三年迁下江防道副使,驻蕲州。贼魁贺一龙、蔺养成等萃蕲、黄间,文岐设备严。贼党张雄飞将南渡,命游击杨富焚其舟,贼乃却。巡抚宋一鹤上其功。副将张一龙善驭兵,文岐重之。尝共宿帐中,军中夜呼噪,文岐曰“此奸人乘夜思遁耳”,坚卧不出。质明,叛兵百余人夺门遁,一龙追获尽斩之,一军肃然。杨富既久镇蕲,一鹤复遣参将毛显文至,不相得,兵民汹汹。文岐会二将,以杯酒释之,始无患。

十五年,左良玉溃兵南下大掠。文岐立马江口迎之,兵莫敢犯。时警报日急,人无固志,.

会擢督粮参政当行,文岐叹曰:“吾为天子守孤城二载矣,分当死封疆,虽危急,奈何弃之。”遣妻奉母归,檄富、显文出屯近郊,为固守计。无何,荆王府将校郝承忠潜通张献忠。明年大举兵来攻,文岐发炮毙贼甚众。夜将半雪盈尺贼破西门入文岐巷战雪愈甚炮不得发遂被执。献忠闻其名,不杀,系之后营。时举人奚鼎铉等数十人同系,文岐密谓曰:“观贼老营多乌合,.

凡此数万卒皆被掠良民,若告以大义,同心协力,贼可歼也。”于是阴相结,期四月起事,以.

柳圈为信。谋泄,献忠索之,果得柳圈,缚文岐斩之。将死,语人曰:“吾所以不死者,志灭贼耳。今事不成,天也。”含笑而死,时文岐陷贼中已七十余日矣。事闻,赠太仆卿。

(节选自《明史》)

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景文甚倚之 倚:倚重 .

B.时警报日急,人无固志 固:坚定的 .

C.时举人奚鼎铉等数十人同系 系:联系 .

D.于是阴相结,期四月起事 阴:暗地里 .

5.下列对原文划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夜将半/雪盈尺贼破西门/入文岐巷/战雪愈甚/炮不得发/遂被执

B.夜将半/雪盈尺/贼破西门入/文岐巷战/雪愈甚/炮不得发/遂被执

C.夜将半/雪盈尺/贼破西门/入文岐巷战/雪愈甚/炮不得发遂/被执

D.夜将半/雪盈尺/贼破西门/入文岐巷/战雪愈甚/炮不得发/遂被执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许文歧作战勇武。当贼寇在江北一带作乱时,文歧辅助尚书范景文进行防御。在黄州

知府任上,与敌军的交战中射杀了敌军的前锋一只虎,最后夺得敌军大旗而还。

B.许文歧智勇双全。驻守蕲州期间,贼寇头目贺一龙、蔺养成等聚焦于蕲州、黄州一带,

许文歧严密防备;后来贼党张雄飞将要南渡长江,文歧用计迫使贼党放弃这次计划。

C.许文歧善于协调将领之间的关系。久镇蕲州的杨富与新到的参将毛显文不和,弄得兵

民不安,文歧在宴会中消除了两人的矛盾。

D.许文歧忠于朝廷。形势紧迫,人心惶惶,许多人没有固守阵地的想法,许文歧仍要坚

守;他没有被杀的原因,在于他立志消灭叛贼。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狱有重囚七人,纵归省,克期就狱,皆如约至,乃请于上官贷之。

(2)遣妻奉母归,檄富、显文出屯近郊,为固守计。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相见欢

朱敦儒①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①朱敦儒,洛阳人,南宋词人。本词写于词人因“靖康之难”南逃客居金陵之时。 ②倩:请,让。

8. 词的上片是通过哪些景色描写来营造意境的?有何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答:

9. 著名抗金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到“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

扬州路”,用以再现扬州烽火硝烟的场景。同样提及“扬州”,朱敦儒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请结合下片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答:

10.名句默写。(6分)

(1)荀子《劝学》一文中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句子, 这与韩愈《师说》中哪句的观点相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作者认为不吸取别人的教训就会重蹈覆辙走向灭亡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在《劝学》中以“雕刻打磨”为例来说明坚持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第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的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掌 眼

刘 志 学

好字画的陈四仙,是骑河镇上唯一的看病先生,因为诊病、进药、买字画一类的事儿,常到七十里外、黄河对岸的省城开封去。因而,很多外边的消息,都是陈四仙带到镇上来的,但这次,陈四仙却从城里带来了一个旗人。

旗人是陈四仙多年的老朋友,汉名叫金辨芝,三十多岁,随手端着一个银制的大水烟袋,说起话来,一口的“里城音儿”,一听就知道是从北京城里出来的。金辨芝见多识广,过手的名人字画不计其数,自小练成了一双法眼。开封城里的官宦商贾,手里有了货又拿不准时,都要请金辨芝去搂一眼。前段日子,陈四仙用古方治愈了自己的肺痨,一高兴,去大相国寺后头捡漏,花二百现洋买了一副徐渭的《古道青藤图》,正有心想请金辨芝给看看,碰巧冯玉祥在开封遣散旗营,于是,俩人就到了骑河镇。

好茶好酒为伴儿,与金辨芝神聊了几日后,陈四仙终于挂出了那副《古道青藤图》:“辨芝兄,您给搭个眼儿。”

金辨芝端着自己那个大水烟袋,咕噜咕噜地抽了几口烟之后,在那幅画前踱来踱去,眯着眼睛,看款识、看笔韵、看墨色;再踱一阵,再看……

陈四仙屏着气,看金辨芝走来走去,只看不语,顿时呼吸粗了起来。

终于,金辨芝扭过身来,呼噜呼噜又抽了几口烟,问:“四哥,您多少钱到手的?”

“二……二百块钢洋!”陈四仙伸出俩手指,冲金辨芝晃了晃,另一只手抚着胸口,嗓子里嘶嘶地开始发喘。

“缘分!能在这小镇上见到徐渭神品,缘分啊!”金辨芝这些话出口后,陈四仙嗓子里的嘶嘶声渐渐落了。

在骑河镇小住了几个月后,金辨芝要走了。临走,他要了陈四仙灸病用的几根银针,说:“四哥,行里规矩,替人掌眼,不能落空。这针,算是我的酬劳吧。”

金辨芝这一走,陈四仙就再也没见过他。听开封城里人说,他去了天津卫。

十六年过去了,日本人打开封。骑河镇被日本人占了后,陈四仙被日本人扣了,要他给受伤的日本兵治刀枪伤。日本人在搜查他的诊所时,发现了那幅《古道青藤图》。陈四仙见了,胸口忽地一闷,嗓子嘶嘶地响,肺痨犯了。

一个日军大佐看到那画时,立即惊呼:“徐渭,支那明朝大画家!金辨芝的,有请!”

一听“金辨芝”三个字,陈四仙心里咯噔一下,刺疼!

不一会儿,一个日军下士跑来,伏在大佐耳朵上说了一通陈四仙听不懂的日本话之后,大佐的脸色突然变了。

等陈四仙再见到金辨芝时,他已经瞎了,但他手里,依然端着那个银制的大水烟袋。

夜里,陈四仙和金辨芝被关在一起,这才知道,还在天津卫的时候,金辨芝就被日军抓住来为他们劫得的古玩珍宝掌眼,一路到了骑河镇,他听说日军掠了《古道青藤图》,就趁人不备,用当年从陈四仙这儿拿走的银针刺瞎了双眼。

“辨芝兄弟,你这是……”陈四仙不解。

“我如果说实话,他们就会杀了你!”十余年没见,金辨芝还是一口的“里城音儿”。

“啊?”陈四仙猛咳了几声,吐出一口血来。

“那幅画,是新活儿!”金辨芝忽然说。

“你说啥?!那你当年……”陈四仙忽然觉得心里一阵轻松,呼吸也畅快了不少。

“我那时要说实话,你肺痨刚好,又花了二百块现洋,会经受不起,有性命之虞。”金辨芝一只手捂着还在作疼的眼睛,另一只手托着水烟袋,慢吞吞地说。

“那这次,你何苦刺目?还那样说,不就得了?”陈四仙已经不喘了,他抚摸着老友的盲眼。

金辨芝苦笑了一声,说:“这次?日军中也有不少行家。我说实话,你一个人活不成;我说假话,咱俩都得送命!唉……掌眼,掌眼,给畜生掌眼,不如瞎掉!”

陈四仙长叹一声,落下泪来。

(选自《短小说》2010年第8期)

(1)下列各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准确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的第一段概括介绍了陈四仙的职业,爱好以及相关的社会活动,为后文写他结交金辨芝做了必要的铺垫。同时暗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B.小说的主要人物是金辨芝,理由如下:以《掌眼》为题目,小说情节围绕金“掌眼”

展开;小说重友情、讲义气的主旨从金辨芝的身上体现了出来;文中塑造得更为突出

丰满的是金辨芝的形象。而陈四仙在行文中的作用则无足轻重。

C.日本人让金辨芝鉴别《古道青藤图》的真伪,但他宁肯刺瞎双目也不与之配合,这表

现了他宁折不弯的刚毅个性。只是代价太大了。

D.小说结尾,陈四仙的落泪包括以下原因:一是因金辨芝早年为保护他撒谎画是真的而感动,二是因金辨芝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保护陈四仙全家而感动,三是因金辨芝不

为日本人做事的爱国情怀而感动。

E.金辨芝看到患肺痨刚痊愈的朋友买了赝品,顾及到朋友的面子,就说了假话;当日本人要金辨芝鉴别《古道青藤图》时,在生死抉择的关口,他毅然刺瞎了双眼,这样既挽【掌眼,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

救了朋友的性命,又终止了替日本人掌眼的生活,可谓是有勇有谋。

(2)小说在刻画金辨芝这个人物形象时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和细节描写的手法,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6分)

答:

(3)本文情节设置曲折有致,伏笔迭出,处处照应。请就伏笔照应作简要分析。(6分)

答:

(4)这篇小说的标题能否换成《古道青藤图》,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完成(1)—(4)题。(25分)

第二篇:《朗州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十二月语文月考试卷》

朗州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十二月份月考试卷

第Ⅰ卷为阅读题,共70分;第Ⅱ卷为表达题,共80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 “凤”字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东汉许筷《说文解字》云:“鸑鷟,凤属,神鸟也。……江中有鸑鷟,似凫而大,赤目。”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徙的鸟,给以少皞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

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拜),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周人之所以宣扬天命,归根结底在于强调“周改殷命”是出自天的意志和抉择。那么有谁能给周人带来“上天之命”呢? 根据当时的社会共识,最合适的就应该是“天的使者”—凤鸟。《国语》云:“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岁即岁星,鹑火即柳宿。古人把赤凤叫作鹑,看来周人选择克商的时间也是寓有深意的。

(摘编自何丹《试论中国凤文化的“历史素地”及其在文化类型学上的深层涵义》)

1. 下列关于凤的形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世纪后期在陕西风雏村出土的甲骨文中,凤都表现为短尾鸟的形象。

B.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作为风属的鸑鷟是跟凫一般大的红眼睛水鸟。

C.综合甲骨文和上古文献记载看,凤的原型是一种类似水鸭的普通短尾水鸟。

D.在周代文化中,凤已经从短尾水鸟变成一种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祖。 A.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还没有出现。 B.从青铜器纹饰和“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句话看,鸟是殷商人传说中的图腾始

C.风鸟知天时,九扈带来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所以殷人先祖“鸟师而鸟名”。

D.周人的凤崇拜是从商人那里沿袭而来的,而周人的崇凤热甚至超过了商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代所见的“凤”并不是自然界的一种鸟。在中国文化史上,风的形象最为重要的演变开始于殷商晚期,最终完成于周代。

B.周文王、周武王都曾称臣于商纣王。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周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马上就参拜了商人的神庙。

C.《尚书》“周书”是记载周王朝史事之书,在“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宜传天命、“殷革夏命”,实际上就是在宣传“周改殷命”。

D.周人之所以把牧野之战克商的时间定在甲子日,即岁星在鹑火的时候,就是因为鹑是赤凤,而赤风将带来“上天之命”。

二、古代诗文阅读 (36分)

(一)文言文阅读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选自《六国论》)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确定,断定 .

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迅速 .

C.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结交 亲附 .

D.洎牧以谗诛 洎:等到 .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暴秦之欲无厌 杳不知其所之也 ..

B.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举匏尊以相属 ..

C.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

D.赵尝五战于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引用古人的话,以“抱薪救火”为例证,说明以地事秦必然导致灭亡的严重后果。

B.选文以齐、燕、赵三国灭亡的进程,具体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道理。

C.这两段文字体现了苏洵文风特点: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

D.两段文字均采用对比论证及事实论证的方法,论证文章中心论点,发人深思,令人警醒。

7.将下列句子翻译现代汉语。(10分)

(1)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9~10题。

秋怀(其二)孟郊①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

疑虑无所凭,虚听多无端。

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②。 注:①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武康县)人。《秋怀》是孟郊年老时居住在洛阳,为河南尹幕中下属僚吏时所作。②哀弹:犹哀弦。指悲凄的弦乐声。

8、诗歌颔联用字奇崛。请分别说说该句中“滴”“梳”二字的妙处。(5分)

9、.诗人“肠中转愁盘”的原因有哪些?(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一文中,表现作者听亲人说知心话,以琴书为伴,乐以忘忧的句子是: , 。

(2)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 , ”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3)《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 。

乙 选做题

请考生在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掌眼

好字画的陈四仙,是骑河镇上唯一的看病先生,因为诊病、进药、买字画一类的事儿,常到七十里外、黄河对岸的省城开封去。因而,很多外边的消息,都是陈四仙带到镇上来的,但这次,陈四仙却从城里带来了一个旗人。

旗人是陈四仙多年的老朋友,汉名叫金辨芝,三十多岁,随手端着一个银制的大水烟袋,说起话来,一口的“里城音儿”,一听就知道是从北京城里出来的。金辨芝见多识广,过手的名人字画不计其数,自小练成了一双法眼。开封城里的官宦商贾,手里有了货又拿不准时,都要请金辨芝去搂一眼。前段日子,陈四仙用古方治愈了自己的肺痨,一高兴,去大相国寺后头捡漏,花二百现洋买了一副徐渭的《古道青藤图》,正有心想请金辨芝给看看,碰巧冯玉祥在开封遣散旗营,于是,俩人就到了骑河镇。

好茶好酒为伴儿,与金辨芝神聊了几日后,陈四仙终于挂出了那副《古道青藤图》:“辨芝兄,您给搭个眼儿。”

金辨芝端着自己那个大水烟袋,咕噜咕噜地抽了几口烟之后,在那幅画前踱来踱去,眯着眼睛,看款识、看笔韵、看墨色;再踱一阵,再看……

陈四仙屏着气,看金辨芝走来走去,只看不语,顿时呼吸粗了起来。

终于,金辨芝扭过身来,呼噜呼噜又抽了几口烟,问:“四哥,您多少钱到手的?” “二……二百块钢洋!”陈四仙伸出俩手指,冲金辨芝晃了晃,另一只手抚着胸口,嗓子里嘶嘶地开始发喘。

“缘分!能在这小镇上见到徐渭神品,缘分啊!”金辨芝这些话出口后,陈四仙嗓子里的嘶嘶声渐渐落了。

在骑河镇小住了几个月后,金辨芝要走了。临走,他要了陈四仙灸病用的几根银针,说:“四哥,行里规矩,替人掌眼,不能落空。这针,算是我的酬劳吧。”

金辨芝这一走,陈四仙就再也没见过他。听开封城里人说,他去了天津卫。

十六年过去了,日本人打开封。骑河镇被日本人占了后,陈四仙被日本人扣了,要他给受伤的日本兵治刀枪伤。日本人在搜查他的诊所时,发现了那幅《古道青藤图》。陈四仙见了,胸口忽地一闷,嗓子嘶嘶地响,肺痨犯了。

一个日军大佐看到那画时,立即惊呼:“徐渭,支那明朝大画家!金辨芝的,有请!” 一听“金辨芝”三个字,陈四仙心里咯噔一下,刺疼!

不一会儿,一个日军下士跑来,伏在大佐耳朵上说了一通陈四仙听不懂的日本话之后,大佐的脸色突然变了。

等陈四仙再见到金辨芝时,他已经瞎了,但他手里,依然端着那个银制的大水烟袋。 夜里,陈四仙和金辨芝被关在一起,这才知道,还在天津卫的时候,金辨芝就被日军抓住来为他们劫得的古玩珍宝掌眼,一路到了骑河镇,他听说日军掠了《古道青藤图》,就趁人不备,用当年从陈四仙这儿拿走的银针刺瞎了双眼。

“辨芝兄弟,你这是……”陈四仙不解。

“我如果说实话,他们就会杀了你!”十余年没见,金辨芝还是一口的“里城音儿”。 “啊?”陈四仙猛咳了几声,吐出一口血来。

“那幅画,是新活儿!”金辨芝忽然说。

“你说啥?!那你当年……”陈四仙忽然觉得心里一阵轻松,呼吸也畅快了不少。 “我那时要说实话,你肺痨刚好,又花了二百块现洋,会经受不起,有性命之虞。”金辨芝一只手捂着还在作疼的眼睛,另一只手托着水烟袋,慢吞吞地说。

“那这次,你何苦刺目?还那样说,不就得了?”陈四仙已经不喘了,他抚摸着老友的盲眼。

金辨芝苦笑了一声,说:“这次?日军中也有不少行家。我说实话,你一个人活不成;我说假话,咱俩都得送命!唉……掌眼,掌眼,给畜生掌眼,不如瞎掉!”

陈四仙长叹一声,落下泪来。

(1)下列各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开头两段介绍了陈四仙、金辨芝的职业、爱好、两人的关系,暗示了时代背景,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做了铺垫。

B. 陈四仙“顿时呼吸粗了起来”“嗓子里嘶嘶开始发喘”等细节描写真实地刻画出他担心所买的画是赝品的心理活动。

C. 陈四仙“胸口忽地一闷,嗓子嘶嘶地响”是他的肺痨犯了,既与上文呼应,又照应了下文陈四仙吐血和金辨芝说出实情等情节,金辨芝说出实情,体现了他善良的性格。

D.金辨芝为了不让《古道青藤图》的真迹落入日本人手中,趁人不备用银针刺瞎了双眼,就可以不为日本人办事,既保住了《古道青藤图》,又保住了陈四仙的性命。

E.小说叙述采用了顺叙的方法,时间跨度长,这样更容易表现陈四仙与金辨芝的友情,突出了人物形象,表现了对友情的歌颂。

(2)小说中的金辨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6分)

(3)小说结尾陈四仙落泪有哪些原因?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4)小说以“掌眼”为题,有何妙处?请从多角度加以探究。(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第三篇:《乌苏一中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乌苏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度上学期期中考试【掌眼,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

高一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王鲁燕 审卷人:王海娟 马海林

第I卷 基础阅读题(共80分)

【掌眼,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

一、选择题,完成1-13小题。(每题13分,共2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小题,21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诧(chà)异 嘈(cāo)杂 沁(qìn)园春 长歌当(dāng)哭 ....

B 漫溯(shuî) 浸渍(zì) 万户侯(hïu) 载(zǎi)人飞船 ....

C.创(chuāng)伤 忸怩(ní) 橘(jú)红色 风尘仆仆(púpú) .....

D.解剖(pāo) 赁(lìn)屋 紫荆(jīng)花 叱咤(chà)风云 ....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惆怅 横亘 酝酿 催化剂 浪遏飞舟

B.饲养 寥阔 蹒跚 一窝峰 手舞足蹈

C.谄媚 长蒿 褴褛 做恶梦 绿草如茵

D.酣畅 作揖 碾转 打瞌睡 陨身不恤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 ....

B、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

C、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勇气。 ....

D、他三天两头到厂长办公室磨洋工,希望厂里解决职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

A.大家要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科研和教育战线上努力开创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生机勃勃的新局面。

B.对于重视外语学习而忽略本国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要宣传引导,督促有关方面重视并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和使用。

C.要学有专长,同时努力拓宽知识面,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和提高自己。

D.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我们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坚持不懈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5.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掌眼,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

据说清代有位读书人,因风吹乱了他的书页,引发诗性,吟了一句“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便

招致了杀身之祸。因为当权者认为 。这“清风”诗案,非常典型的反映了封建专制统治下,文字是极易招祸的。

① 满族过去称女真,曾被视为未开化的落后民族

②“不识字”是污蔑满族人文化水平低

③满族入关后在武力上征服了汉族

④但他们在心理上却常有民族自卑感,对汉族知识分子十分害怕

⑤“清风”是影射朝廷

A. ③④①⑤② B. ⑤②③④①

C. ⑤②①③④ D. ①③④⑤②

6.指出对下列各句的修辞判断正确的一组( )

① 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着的银练。

②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③ 胆怯而贪婪的人选择腐烂,勇敢而胸怀博大的人选择燃烧。

④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A.比喻 夸张 对偶 对仗 B.夸张 借代 对比 比喻和对偶

C.比拟 借代 对偶 比喻和对比 D.比喻 反复 对比 衬托

7.下列词语中“济”字的意义和“朝济而夕设版焉”中的“济”相同的一项是( )

A.同舟共济 B.济世安民 C.赈灾济贫 D.无济于事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行李之往来 ....

B.为之奈何 人不敢与忤视 ....

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而伤长者之意 ....

9.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越国以鄙远”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其无礼于晋 B.焉用亡郑以陪邻

C.使工以药淬之 D.以次进【掌眼,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

10.对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是寡人之过也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⑤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⑥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A.①③④/②⑥/⑤ B.①②/③⑥/④⑤

C.①④/②③⑥/⑤ D.①⑤/②⑥/③④

11.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粪土当年万户侯 B.越国以鄙远

C.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D.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

12.对下列文言句式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竖子不足与谋(省略句,即“竖子不足与之谋”)

B.大王来何操(状语后置,即“大王来操何”)

C.吾属今为之虏矣(被动句,“为„„”表被动)

D.具告以事(介宾后置,即“以事具告”)

13.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史记》中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王,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他打

入咸阳,号令诸侯,称霸一时,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

C.《战国策》的作者是西汉的刘向,《烛之武退秦师》就选自此书。

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北向座,张良则为侍坐。从座次可看出双方力量的悬殊与

项羽的自高自大。

二、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14-17题(18分)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

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

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

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

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

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彊。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

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徵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十一月

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

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

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

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馀骑,驱之鸿门,见

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

立诛曹无伤。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1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是(2分)( )

A父老苦秦苛法 苦:以„„为痛苦 .

B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 所以:用来„„ ..

C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飨:用酒食招待人,犒劳 .

D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 内:通“纳”,接纳 .

15.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是(2分)( )

A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若属皆且为所虏 ..

B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

C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D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

16.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是(2分)( )

A 秦王子婴投降后,将领们主张杀死他,沛公反对,认为子婴已经投降,再杀他就太不吉祥了。

B 沛公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不同于秦朝的暴政苛法,宣传开后,秦人欢欣鼓舞,争相犒劳沛公的将士。沛公没有接受,秦人更加希望沛公称王。

C项王接到曹无伤的报告后,十分生气,打算派黥布等攻破函谷关,范增也劝项王攻打沛公。

D鸿门宴前夕,项王的军队说是四十万人,其实达到百万。沛公的军队说是十万人,其实也有二十万,但

沛公还是不如项王有实力。

17、 翻译句子(12分)

(1)若属皆且为所虏。(3分)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3分)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3分)

(4)因击沛公于坐,杀之。(3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9分)

采 桑 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18.“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词中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5分)

19.词的下阕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请结合词的意象分析。(4分)

(三)、20、名句默写:(6分)

1、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

2、大行不顾细谨,。(《鸿门宴》)

3、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再别康桥》)

4、荆轲和而歌, 。(《荆轲刺秦王》)

5、风萧萧兮易水寒, 。(《荆轲刺秦王》)

6、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 。(《记念刘和珍君》)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1分)

掌 眼

刘志学

好字画的陈四仙,是骑河镇上唯一的看病先生,因为诊病、进药、买字画一类的事儿,常到七十里外、黄河对岸的省城开封去。因而,很多外边的消息,都是陈四仙带到镇上来的。比如说京城里的宣统爷退位、从陈州府起家的洪宪大皇帝被气死、冯玉祥打下开封等等,但这次,陈四仙却从城里带来了一个旗人。

旗人是陈四仙多年的老朋友,汉名叫金辨芝,三十多岁,随手端着一个银制的大水烟袋,说起话来,一口的“里城音儿”,一听就知道是从北京城里出来的。金辨芝的高祖是穿四爪正蟒袍的贝勒爷,到他这一辈儿,才搬来开封府。金辨芝见多识广,过手的名人字画不计其数,自小练成了一双法眼。开封城里的官宦商贾,手里有了货又拿不准时,都要请金辨芝去瞧一眼。前段日子,陈四仙用古方治愈了自己的肺痨,一高兴,去大相国寺后头的寺后街捡漏,花二百现洋买了一幅徐渭的《古道青藤图》,正有心想请金辨芝给看看,碰巧冯玉祥在开封遣散旗营,于是,俩人就到了骑河镇。

好茶好酒为伴儿,与金辨芝神聊了几日后,陈四仙终于挂出了那幅《古道青藤图》:“辨芝兄,您给搭个眼儿。”

金辨芝端着自己那个大水烟袋,咕噜咕噜地抽了几口之后,在那幅画前踱来踱去,眯着眼睛,看款识、看笔韵、看墨色,再踱一阵,再看„„

陈四仙屏着气,看金辨芝走来走去,只看不语,顿时呼吸粗了起来。

终于,金辨芝扭过身来,呼噜呼噜又抽了几口烟,问:“四哥,您多少钱到手的?”

“二„„二百块钢洋!”陈四仙伸出俩手指,冲金辨芝晃了晃,另一只手抚着胸口,嗓子里嘶嘶地开始发喘。

“缘分!能在这小镇上见到徐渭神品,缘分啊!”金辨芝这些话出口后,陈四仙嗓子里的嘶嘶声渐渐落了。

在骑河镇小住了几个月后,金辨芝要走了。临走,他要了陈四仙灸病用的几根银针,说:“四哥,行里规矩,替人掌眼,不能落空。这针,算是我的酬劳吧。”

金辨芝这一走,陈四仙就再也没见过他。听开封城行里人说,他去了天津卫。【掌眼,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

十六年过去了,日本人打开封,从黄河北岸调兵,在骑河镇以南的贯台口架浮桥。骑河镇被日本人占了后,镇上的人都逃了,但陈四仙被日本人扣了,要他给受伤的日本兵治刀枪伤。日本人在搜查他的诊所时,发现了那幅《古道青藤图》。陈四仙见了,胸口忽地一闷,嗓子嘶嘶地响,肺痨犯了。

一个日军大佐看到那画时,立即惊呼:“徐渭,支那明朝大画家!金辨芝的,有请!”

一听“金辨芝”三个字,陈四仙心里咯噔一下,刺疼!

不一会儿,一个日军下士跑来,伏在大佐耳朵上说了一通陈四仙听不懂的日本话之后,大佐的脸色突然变了。

等陈四仙再见到金辨芝时,他已经瞎了,但他手里,依然端着那个银制的大水烟袋。

夜里,陈四仙和金辨芝被关在一起,这才知道,还在天津卫的时候,金辨芝就被日军抓住来为他们劫得的古玩珍宝掌眼,一路到了骑河镇,他听说日军掠了《古道青藤图》,就趁人不备,用当年从陈四仙这儿拿走的银针刺瞎了双眼。

“辨芝兄弟,你这是„„”陈四仙不解。

“我如果说实话,他们就会杀了你!”十余年没见,金辨芝还是一口的“里城音儿”。

“啊?”陈四仙猛咳了几声,吐出一口血来。

“那幅画,是新活儿!”金辨芝忽然说。

“你说啥?那你当年„„”陈四仙忽然觉得心里一阵轻松,呼吸也畅快了不少。

“我那时要说实话,你肺痨刚好,又花了二百块现洋,会经受不起,有性命之虞。”金辨芝一只手捂着还

在作疼的眼睛,另一只手托着水烟袋,慢吞吞地说。

“那这次,你何苦刺目?还那样说,不就妥了?”陈四仙已经不喘了,他抚摸着老友的盲眼。

金辨芝苦笑了一声,说:“这次?日军中也有不少行家。我说实话,你一个人活不成,我说假话,咱俩都得送命!唉„„掌眼,掌眼,给畜生掌眼,不如瞎掉!”

陈四仙长叹一声,落下泪来。

(选自《短篇小说》2010年第8期)

1、下列各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两项是(5分)( )( )

A.日本人让金辨芝鉴别《古道青藤图》的真伪,但他宁肯刺瞎双目也不与之配合,这表现了他宁折不弯的刚毅个性。只是代价太大了。

B.金辨芝为救朋友一命,不惜冒让“掌眼”这个名声蒙损的风险,甚至刺瞎双目,在友情面前他成就了“小我”;为了国家文物不被日寇抢掠,他不惜毁目自残,这一壮举成就了他的“大我”。

C.金辨芝为了保住陈四仙的性命,把赝品说成了真品,在他的心里救人比讲真话更重要;面对日本人讲真话,陈四仙就丢命,不讲真话,两人都难活的生死选择,金辨芝毅然用银针刺瞎了双目,用自残的方式再次救了朋友一命,在他眼里,救人是做人的底线。

D.金辨芝看到肺痨刚愈的朋友买了赝品,顾及朋友的病情就说了假话,救了朋友一命;当日本人要金辨芝鉴别《古道青腾图》时,在生死抉择的关口,他毅然选择了刺瞎双眼,这样既救了朋友的命,又终止了替日本人掌眼的生活,可谓有勇有谋。

E.本篇小说的题目虽然是《掌眼》,但小说的主人公是陈四仙,金辨芝起到了线索作用。

2.联系全文,分析小说开头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文,概括金辨芝形象特点。文章在刻画人物形象上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文章的最后一段写到:“陈四仙长叹一声,落下泪来。”请分析陈四仙落泪的原因。(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第II卷 表达题(7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

22、为下列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要求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不超过20个字。(4分)

2012年8月1日,广西桂林一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母亲,不慎走失,她的儿子放下手头工作四处寻

第四篇:《2015-2016学年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

2015-2016学年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

时间为150分钟。所有答案请填写到答案纸上。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鸦片战争以来,国人钦慕西学。古籍对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讲,已然成为天书,传统

文化资源与新时代价值之间的文化天堑即将形成。词学家叶嘉莹对此深表担忧,她说:“守

着一座宝山却不自知,这是现代年轻人的悲哀。”中国古典诗词真的蕴含着足以教化人心的

深厚的文化内涵吗?在她的新著《小词大雅——叶嘉莹说词的修养与境界》中,我看到了她

的救人良方。

这本书讲的是词如何体现人生的修养和境界,读者如何看待这种修养和境界。这种精神

层次上的指引,恍如醍醐灌顶,直击人心而无法坐实。

“小词”之称,来源于宋初文人,从晚唐至清,文人雅化词的努力一直没有断过。从内

容的本质上讲,词的雅化过程,即由直接写美女和爱情转到文人通过写美女和爱情来表达自

己的情怀;说白了,就是让读者从美女和爱情产生联想,而这种联想能体现士大夫特有的政

治理想和人格追求。

叶嘉莹在她的新著《小词大雅——叶嘉莹说词的修养与境界》只在讲述写美女和爱情的

小词能引起读者联想到修养的原因时,谈到人对于爱情的投注和对于学问、事业、理想的投

注在本质上是相似的。而沟通联想的媒介,即书中所讲的“微言”。“微言”给读者提供了无

数想象的法门,让读者觉得似曾相识,又无法确指,因此有一种神秘感。小词的魅力也就体

现在“微言”里。这个“微言”,靠的是文人的逐步参与,最后的果实是“雅”。

所以雅与作者的学养、识见、胸襟密切相关。张惠言的《水调歌头》,用春天的景物作

比,讲述人不能只向外追求功名利禄,还要向内追求内心。一味地向外追求,只会迷失自己,

只有坚守自我完成的信念,才能提升生命的本质。同样是面对人生的痛苦,苏轼“一蓑烟雨

任平生”的超脱旷达和王国维“可怜身是眼中人”的绝望,导致了两种不同的人生结局。小

词中无论是“担荷人类罪恶”的悲悯还是莺燕无猜的笃定,无论是美人迟暮的无奈还是惆怅

依旧的胶着,都是词人百转千回情感的投注,也都是词人人格精神的投射。因此,清代词学

家谭献评词时才会有“胸襟学问,酝酿喷薄而出”(《箧中词》卷三)的感叹。这些胸襟学问,

这些人格精神,与我们的人生,与我们对事业与爱情的态度,与我们每一天的生活,是相关

的。我们也曾见到生命的无常,我们也曾遭遇理想的挫败,我们也曾奋进,我们也曾迷惘,

古典诗词中的心魂,在今天亦是生生不息的。

不从词史上勾勒词之雅化的历程,而是从具体作品中拈出词之大雅所在,是叶嘉莹拉近

古典诗词与当下生活的关系的努力。词的大雅,因为“微言”的关系,不太能够为一般读者

所发现,的确需要专家来解释。从理论到理论的解释,只是给专业读者看的。如果古典诗词

具有生命力,那一定是生长在大庭广众之下,而不是一个小小的研究室。叶嘉莹认为,现在

的教育偏重于智性的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感性的直觉的感化;中国古典诗词中充满了诗人

对于宇宙万物和人间社会的种种赏爱和关怀,一个对宇宙富有观察感受的能力的人,对社会

和人类才会更有关怀。

(选自徐丹丽《中国古典诗词离当代人有多远——叶嘉莹新著<小词大雅>发微》)

1.下列对“词的雅化”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雅化的词的内容,都是描写美女与爱情,都是词人百转千回情感的投注。

B.作者的学养的高低、见识的深浅、胸襟的大小,直接体现词的雅化的程度的深与浅。

C.对于雅化的词,读者必须借助联想才能体现词作者特有的政治理想和人格追求。

D.对于词的雅化,从晚唐开始,一直到清朝,历代的文人一直没有间断过他们的努力。

2.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3分)

A.词的“微言”是沟通联想的媒介,它体现了词的魅力,给读者提供的多种想象的方

法,让读者产生似曾相识又无法确指的神秘感。

B.词的“微言”必须靠文人的逐步理解、体悟,才能“胸襟学问,酝酿喷薄而出”;也

正是因为“微言”的关系,所以读者发现不了词的大雅。

C.词的大雅,需要专家来解释,叶嘉莹的《小词大雅》一书,从具体作品中拈出词大

雅的地方,给读者精神层次上的指引,使人深受启发。

D.张惠言的《水调歌头》,用春天的景物作比,讲述人不能只追求功名利禄,还要追求

内心,表现了诗人对于宇宙万物和人间社会的种种赏爱和关怀。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古籍对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讲,已经难以真正读懂,这将使传统文化资源与新

时代价值之间形成难以逾越的文化隔膜。

B.中国古典诗词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体现的人生的修养和境界,与我们的人生,

与我们对事业与爱情的态度,与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都有关联。

C.现在的教育忽视感性的直觉的感化,偏重于智性的知识的灌输,这是现代人在经历

迷茫、失败时无法体会到古典诗词对现代人的关照的根本原因。

D.同样面对痛苦,苏轼在“一蓑烟雨任平生”中表现出超脱旷“,王国维在“可怜身

是眼中人”中流露出悲观绝望。两人的境界不同,人生结局不同。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吾粲字孔休,吴郡乌程人也。吴录曰:粲生数岁,孤城妪见之,谓其母曰:“是儿有卿相之骨。”孙河为县长粲为小吏河深奇之河后为将军得自选长吏表粲为曲阿丞迁为长史,治

有名迹。虽起孤微,与同郡陆逊、卜静等比肩齐声矣。孙权为车骑将军,召为主簿,出为山

阴令,还为参军校尉。

黄武元年,与吕范、贺齐等俱以舟师拒魏将曹休于洞口。值天大风,诸船绠绁断绝,

漂没著岸,为魏军所获,或覆没沉溺。其大船尚存者,水中生人皆攀缘号呼,他吏士恐船倾①

没,皆以戈矛撞击不受。粲与黄渊独令船人以承取之,左右以为船重必败。粲曰:“船败,当俱死耳!人穷,奈何弃之?”粲、渊所活者百余人。

还,迁会稽太守,召处士谢谭为功曹,谭以疾不诣,粲教曰:“夫应龙以屈伸为神,凤...

凰以嘉鸣为贵,何必隐形于天外,潜鳞于重渊者哉?”后数往请,谭卒欣然与谋。粲募合人

众,拜昭义中郎将,与吕岱讨平山越,入为屯骑校尉、少府,迁太子太傅。

赤乌中,遭二宫之变,孙权欲废太子孙和,而立鲁王孙霸,朝中官员各执一方。粲抗言....

执正,明嫡庶之分,违忤孙权,欲使鲁王霸出驻夏口,遣霸之党人杨竺不得令在都邑。又数

以消息语陆逊,逊时驻武昌,连表谏争。由此为霸、竺等所谮害,下狱诛。寿评曰:吾粲遭

罹屯蹇,以正丧身,悲夫!

(选自《三国志·吴书·吾粲传》,有删改)

【注】①绠绁(gěng xiè):绳索。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孙河为县/长粲为小/吏河深奇之/河后为将军/得自选长吏/表粲为曲阿丞/

B.孙河为县长/粲为小吏/河深奇之/河后为将军/得自选长吏/表粲为曲阿丞/

C.孙河为县长/粲为小吏/河深/奇之河/后为将军/得自选长吏/表粲为曲阿丞/

D.孙河为县/长粲为小吏/河深奇之/河后为将/军得自选/长吏表粲为曲阿丞/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升迁。 如《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

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B.处士,又名“隐士”,唐代习惯称为“高士”,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

男子隐居不出仕,讨厌官场的污浊,这是德行很高的人方能做得出的选择。

C.年号,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表示年份)。“赤乌”是三国时期东

吴君主孙权的第四个年号,共计14年。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吾粲幼时就表现不凡,后来被孙河将军赏识,奏请朝廷任命,从而走上仕途。

B.吾粲任职后,治理有方,名声政绩毫不逊于同道,后来不断得到任用。

C.在会稽太守任上,吾粲能够礼贤下士,“三顾茅庐”,最终请出了隐士谢谭。

D.在宫廷斗争中,吾粲“抗言执正”,因正直而丧身,陈寿认为这是可悲的。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粲生数岁,孤城妪见之,谓其母曰:“是儿有卿相之骨。”(5分)

译文:

(2)粲曰:“船败,当俱死耳!人穷,奈何弃之?”粲、渊所活者百余人。(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古风·登高望四海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④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辉。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

类,此鸟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④剑歌:弹剑而歌。《战国策·齐策》记

载:战国时齐人冯谖为孟尝君门客,最初不如意,曾三次弹剑而歌。

8.诗歌的三、四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暗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5分)

9.《行路难》多是古人感慨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作,此篇中诗人感慨“行路难”的原因有

哪些?请结合全诗概括。(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0.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在《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和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

里”的诗句,共同化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 , ”。

(3)杜牧《阿房宫赋》里描写宫女头发浓密而乌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登岳阳楼》描写洞庭湖水浩瀚壮阔,无边无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5)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用比喻突出小溪曲折、蜿蜒特点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掌眼

好字画的陈四仙,是骑河镇上唯一的看病先生,因为诊病、进药、买字画一类的事儿,

常到七十里外、黄河对岸的省城开封去。因而,很多外边的消息,都是陈四仙带到镇上来的,

但这次,陈四仙却从城里带来了一个旗人。

旗人是陈四仙多年的老朋友,汉名叫金辨芝,三十多岁,随手端着一个银制的大水烟袋,

说起话来,一口的“里城音儿”,一听就知道是从北京城里出来的。金辨芝见多识广,过手

的名人字画不计其数,自小练成了一双法眼。开封城里的官宦商贾,手里有了货又拿不准时,

都要请金辨芝去搂一眼。前段日子,陈四仙用古方治愈了自己的肺痨,一高兴,去大相国寺

后头捡漏,花二百现洋买了一副徐渭的《古道青藤图》,正有心想请金辨芝给看看,碰巧冯

玉祥在开封遣散旗营,于是,俩人就到了骑河镇。

好茶好酒为伴儿,与金辨芝神聊了几日后,陈四仙终于挂出了那副《古道青藤图》:“辨

芝兄,您给搭个眼儿。”

金辨芝端着自己那个大水烟袋,咕噜咕噜地抽了几口烟之后,在那幅画前踱来踱去,眯着眼睛,看款识、看笔韵、看墨色;再踱一阵,再看„„

陈四仙屏着气,看金辨芝走来走去,只看不语,顿时呼吸粗了起来。

终于,金辨芝扭过身来,呼噜呼噜又抽了几口烟,问:“四哥,您多少钱到手的?” “二„„二百块钢洋!”陈四仙伸出俩手指,冲金辨芝晃了晃,另一只手抚着胸口,嗓子里嘶嘶地开始发喘。

“缘分!能在这小镇上见到徐渭神品,缘分啊!”金辨芝这些话出口后,陈四仙嗓子里的嘶嘶声渐渐落了。

在骑河镇小住了几个月后,金辨芝要走了。临走,他要了陈四仙灸病用的几根银针,说:“四哥,行里规矩,替人掌眼,不能落空。这针,算是我的酬劳吧。”

金辨芝这一走,陈四仙就再也没见过他。听开封城里人说,他去了天津卫。

十六年过去了,日本人打开封。骑河镇被日本人占了后,陈四仙被日本人扣了,要他给受伤的日本兵治刀枪伤。日本人在搜查他的诊所时,发现了那幅《古道青藤图》。陈四仙见了,胸口忽地一闷,嗓子嘶嘶地响,肺痨犯了。

一个日军大佐看到那画时,立即惊呼:“徐渭,支那明朝大画家!金辨芝的,有请!” 一听“金辨芝”三个字,陈四仙心里咯噔一下,刺疼!

不一会儿,一个日军下士跑来,伏在大佐耳朵上说了一通陈四仙听不懂的日本话之后,大佐的脸色突然变了。

等陈四仙再见到金辨芝时,他已经瞎了,但他手里,依然端着那个银制的大水烟袋。 夜里,陈四仙和金辨芝被关在一起,这才知道,还在天津卫的时候,金辨芝就被日军抓住来为他们劫得的古玩珍宝掌眼,一路到了骑河镇,他听说日军掠了《古道青藤图》,就趁人不备,用当年从陈四仙这儿拿走的银针刺瞎了双眼。

“辨芝兄弟,你这是„„”陈四仙不解。

“我如果说实话,他们就会杀了你!”十余年没见,金辨芝还是一口的“里城音儿”。 “啊?”陈四仙猛咳了几声,吐出一口血来。

“那幅画,是新活儿!”金辨芝忽然说。

“你说啥?!那你当年„„”陈四仙忽然觉得心里一阵轻松,呼吸也畅快了不少。 “我那时要说实话,你肺痨刚好,又花了二百块现洋,会经受不起,有性命之虞。”金辨芝一只手捂着还在作疼的眼睛,另一只手托着水烟袋,慢吞吞地说。

“那这次,你何苦刺目?还那样说,不就得了?”陈四仙已经不喘了,他抚摸着老友的盲眼。

金辨芝苦笑了一声,说:“这次?日军中也有不少行家。我说实话,你一个人活不成;我说假话,咱俩都得送命!唉„„掌眼,掌眼,给畜生掌眼,不如瞎掉!”

陈四仙长叹一声,落下泪来。

(1)下列各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开头两段介绍了陈四仙、金辨芝的职业、爱好、两人的关系,暗示了时代背景,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做了铺垫。

第五篇:《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奉新一中2017届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掌眼,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

时间为150分钟。所有答案请填写到答案纸上。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鸦片战争以来,国人钦慕西学。古籍对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讲,已然成为天书,传统

文化资源与新时代价值之间的文化天堑即将形成。词学家叶嘉莹对此深表担忧,她说:“守

着一座宝山却不自知,这是现代年轻人的悲哀。”中国古典诗词真的蕴含着足以教化人心的

深厚的文化内涵吗?在她的新著《小词大雅——叶嘉莹说词的修养与境界》中,我看到了她

的救人良方。

这本书讲的是词如何体现人生的修养和境界,读者如何看待这种修养和境界。这种精神

层次上的指引,恍如醍醐灌顶,直击人心而无法坐实。

“小词”之称,来源于宋初文人,从晚唐至清,文人雅化词的努力一直没有断过。从内

容的本质上讲,词的雅化过程,即由直接写美女和爱情转到文人通过写美女和爱情来表达自

己的情怀;说白了,就是让读者从美女和爱情产生联想,而这种联想能体现士大夫特有的政

治理想和人格追求。

叶嘉莹在她的新著《小词大雅——叶嘉莹说词的修养与境界》只在讲述写美女和爱情

的小词能引起读者联想到修养的原因时,谈到人对于爱情的投注和对于学问、事业、理想的

投注在本质上是相似的。而沟通联想的媒介,即书中所讲的“微言”。“微言”给读者提供了

无数想象的法门,让读者觉得似曾相识,又无法确指,因此有一种神秘感。小词的魅力也就

体现在“微言”里。这个“微言”,靠的是文人的逐步参与,最后的果实是“雅”。

所以雅与作者的学养、识见、胸襟密切相关。张惠言的《水调歌头》,用春天的景物作

比,讲述人不能只向外追求功名利禄,还要向内追求内心。一味地向外追求,只会迷失自己,只有坚守自我完成的信念,才能提升生命的本质。同样是面对人生的痛苦,苏轼“一蓑烟

雨任平生”的超脱旷达和王国维“可怜身是眼中人”的绝望,导致了两种不同的人生结局。小词中无论是“担荷人类罪恶”的悲悯还是莺燕无猜的笃定,无论是美人迟暮的无奈还是惆怅依旧的胶着,都是词人百转千回情感的投注,也都是词人人格精神的投射。因此,清代词学家谭献评词时才会有“胸襟学问,酝酿喷薄而出”(《箧中词》卷三)的感叹。这些

胸襟学问,这些人格精神,与我们的人生,与我们对事业与爱情的态度,与我们每一天的生

活,是相关的。我们也曾见到生命的无常,我们也曾遭遇理想的挫败,我们也曾奋进,我们

也曾迷惘,古典诗词中的心魂,在今天亦是生生不息的。

不从词史上勾勒词之雅化的历程,而是从具体作品中拈出词之大雅所在,是叶嘉莹拉近古典诗词与当下生活的关系的努力。词的大雅,因为“微言”的关系,不太能够为一般读

者所发现,的确需要专家来解释。从理论到理论的解释,只是给专业读者看的。如果古典诗词具有生命力,那一定是生长在大庭广众之下,而不是一个小小的研究室。叶嘉莹认为,

现在的教育偏重于智性的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感性的直觉的感化;中国古典诗词中充满了

诗人对于宇宙万物和人间社会的种种赏爱和关怀,一个对宇宙富有观察感受的能力的人,对

社会和人类才会更有关怀。

(选自徐丹丽《中国古典诗词离当代人有多远——叶嘉莹新著<小词大雅>发微》)【掌眼,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

1.下列对“词的雅化”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雅化的词的内容,都是描写美女与爱情,都是词人百转千回情感的投注。

B.作者的学养的高低、见识的深浅、胸襟的大小,直接体现词的雅化的程度的深与浅。

C.对于雅化的词,读者必须借助联想才能体现词作者特有的政治理想和人格追求。

D.对于词的雅化,从晚唐开始,一直到清朝,历代的文人一直没有间断过他们的努力。

2.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3分)

A.词的“微言”是沟通联想的媒介,它体现了词的魅力,给读者提供的多种想象的方

法,让读者产生似曾相识又无法确指的神秘感。

B.词的“微言”必须靠文人的逐步理解、体悟,才能“胸襟学问,酝酿喷薄而出”;也

正是因为“微言”的关系,所以读者发现不了词的大雅。

C.词的大雅,需要专家来解释,叶嘉莹的《小词大雅》一书,从具体作品中拈出词大

雅的地方,给读者精神层次上的指引,使人深受启发。

D.张惠言的《水调歌头》,用春天的景物作比,讲述人不能只追求功名利禄,还要追求

内心,表现了诗人对于宇宙万物和人间社会的种种赏爱和关怀。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古籍对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讲,已经难以真正读懂,这将使传统文化资源与新

时代价值之间形成难以逾越的文化隔膜。

B.中国古典诗词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体现的人生的修养和境界,与我们的人生,

与我们对事业与爱情的态度,与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都有关联。

C.现在的教育忽视感性的直觉的感化,偏重于智性的知识的灌输,这是现代人在经历

迷茫、失败时无法体会到古典诗词对现代人的关照的根本原因。

D.同样面对痛苦,苏轼在“一蓑烟雨任平生”中表现出超脱旷“,王国维在“可怜身

是眼中人”中流露出悲观绝望。两人的境界不同,人生结局不同。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吾粲字孔休,吴郡乌程人也。吴录曰:粲生数岁,孤城妪见之,谓其母曰:“是儿有卿相之骨。”孙河为县长粲为小吏河深奇之河后为将军得自选长吏表粲为曲阿丞迁为长史,治

有名迹。虽起孤微,与同郡陆逊、卜静等比肩齐声矣。孙权为车骑将军,召为主簿,出为山

阴令,还为参军校尉。

黄武元年,与吕范、贺齐等俱以舟师拒魏将曹休于洞口。值天大风,诸船绠绁断绝,

漂没著岸,为魏军所获,或覆没沉溺。其大船尚存者,水中生人皆攀缘号呼,他吏士恐船倾

没,皆以戈矛撞击不受。粲与黄渊独令船人以承取之,左右以为船重必败。粲曰:“船败,当俱死耳!人穷,奈何弃之?”粲、渊所活者百余人。 ①

还,迁会稽太守,召处士谢谭为功曹,谭以疾不诣,粲教曰:“夫应龙以屈伸为神,凤...

凰以嘉鸣为贵,何必隐形于天外,潜鳞于重渊者哉?”后数往请,谭卒欣然与谋。粲募合人

众,拜昭义中郎将,与吕岱讨平山越,入为屯骑校尉、少府,迁太子太傅。

赤乌中,遭二宫之变,孙权欲废太子孙和,而立鲁王孙霸,朝中官员各执一方。粲抗言....

执正,明嫡庶之分,违忤孙权,欲使鲁王霸出驻夏口,遣霸之党人杨竺不得令在都邑。又数

以消息语陆逊,逊时驻武昌,连表谏争。由此为霸、竺等所谮害,下狱诛。寿评曰:吾粲遭

罹屯蹇,以正丧身,悲夫!

(选自《三国志·吴书·吾粲传》,有删改)

【注】①绠绁(gěng xiè):绳索。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孙河为县/长粲为小/吏河深奇之/河后为将军/得自选长吏/表粲为曲阿丞/

B.孙河为县长/粲为小吏/河深奇之/河后为将军/得自选长吏/表粲为曲阿丞/

C.孙河为县长/粲为小吏/河深/奇之河/后为将军/得自选长吏/表粲为曲阿丞/

D.孙河为县/长粲为小吏/河深奇之/河后为将/军得自选/长吏表粲为曲阿丞/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升迁。 如《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B.处士,又名“隐士”,唐代习惯称为“高士”,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

男子隐居不出仕,讨厌官场的污浊,这是德行很高的人方能做得出的选择。

C.年号,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表示年份)。“赤乌”是三国时期东

吴君主孙权的第四个年号,共计14年。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吾粲幼时就表现不凡,后来被孙河将军赏识,奏请朝廷任命,从而走上仕途。

B.吾粲任职后,治理有方,名声政绩毫不逊于同道,后来不断得到任用。

C.在会稽太守任上,吾粲能够礼贤下士,“三顾茅庐”,最终请出了隐士谢谭。

D.在宫廷斗争中,吾粲“抗言执正”,因正直而丧身,陈寿认为这是可悲的。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粲生数岁,孤城妪见之,谓其母曰:“是儿有卿相之骨。”(5分)

译文:

(2)粲曰:“船败,当俱死耳!人穷,奈何弃之?”粲、渊所活者百余人。(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古风·登高望四海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④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辉。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

类,此鸟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④剑歌:弹剑而歌。《战国策·齐策》记

载:战国时齐人冯谖为孟尝君门客,最初不如意,曾三次弹剑而歌。

8.诗歌的三、四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暗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5分)

9.《行路难》多是古人感慨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作,此篇中诗人感慨“行路难”的原因有

哪些?请结合全诗概括。(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0.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在《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和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

里”的诗句,共同化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 , ”。

(3)杜牧《阿房宫赋》里描写宫女头发浓密而乌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登岳阳楼》描写洞庭湖水浩瀚壮阔,无边无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5)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用比喻突出小溪曲折、蜿蜒特点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掌眼

好字画的陈四仙,是骑河镇上唯一的看病先生,因为诊病、进药、买字画一类的事儿,

常到七十里外、黄河对岸的省城开封去。因而,很多外边的消息,都是陈四仙带到镇上来的,

但这次,陈四仙却从城里带来了一个旗人。

旗人是陈四仙多年的老朋友,汉名叫金辨芝,三十多岁,随手端着一个银制的大水烟袋,

说起话来,一口的“里城音儿”,一听就知道是从北京城里出来的。金辨芝见多识广,过手的名人字画不计其数,自小练成了一双法眼。开封城里的官宦商贾,手里有了货又拿不准

时,都要请金辨芝去搂一眼。前段日子,陈四仙用古方治愈了自己的肺痨,一高兴,去大相

国寺后头捡漏,花二百现洋买了一副徐渭的《古道青藤图》,正有心想请金辨芝给看看,碰

巧冯玉祥在开封遣散旗营,于是,俩人就到了骑河镇。

好茶好酒为伴儿,与金辨芝神聊了几日后,陈四仙终于挂出了那副《古道青藤图》:“辨

芝兄,您给搭个眼儿。”

金辨芝端着自己那个大水烟袋,咕噜咕噜地抽了几口烟之后,在那幅画前踱来踱去,眯

着眼睛,看款识、看笔韵、看墨色;再踱一阵,再看„„

陈四仙屏着气,看金辨芝走来走去,只看不语,顿时呼吸粗了起来。

终于,金辨芝扭过身来,呼噜呼噜又抽了几口烟,问:“四哥,您多少钱到手的?” “二„„二百块钢洋!”陈四仙伸出俩手指,冲金辨芝晃了晃,另一只手抚着胸口,嗓子里嘶嘶地开始发喘。

“缘分!能在这小镇上见到徐渭神品,缘分啊!”金辨芝这些话出口后,陈四仙嗓子里的嘶嘶声渐渐落了。

在骑河镇小住了几个月后,金辨芝要走了。临走,他要了陈四仙灸病用的几根银针,说:“四哥,行里规矩,替人掌眼,不能落空。这针,算是我的酬劳吧。”

金辨芝这一走,陈四仙就再也没见过他。听开封城里人说,他去了天津卫。

十六年过去了,日本人打开封。骑河镇被日本人占了后,陈四仙被日本人扣了,要他给受伤的日本兵治刀枪伤。日本人在搜查他的诊所时,发现了那幅《古道青藤图》。陈四仙见了,胸口忽地一闷,嗓子嘶嘶地响,肺痨犯了。

一个日军大佐看到那画时,立即惊呼:“徐渭,支那明朝大画家!金辨芝的,有请!” 一听“金辨芝”三个字,陈四仙心里咯噔一下,刺疼!

不一会儿,一个日军下士跑来,伏在大佐耳朵上说了一通陈四仙听不懂的日本话之后,大佐的脸色突然变了。

等陈四仙再见到金辨芝时,他已经瞎了,但他手里,依然端着那个银制的大水烟袋。 夜里,陈四仙和金辨芝被关在一起,这才知道,还在天津卫的时候,金辨芝就被日军抓住来为他们劫得的古玩珍宝掌眼,一路到了骑河镇,他听说日军掠了《古道青藤图》,就趁人不备,用当年从陈四仙这儿拿走的银针刺瞎了双眼。

“辨芝兄弟,你这是„„”陈四仙不解。

“我如果说实话,他们就会杀了你!”十余年没见,金辨芝还是一口的“里城音儿”。 “啊?”陈四仙猛咳了几声,吐出一口血来。

“那幅画,是新活儿!”金辨芝忽然说。

“你说啥?!那你当年„„”陈四仙忽然觉得心里一阵轻松,呼吸也畅快了不少。 “我那时要说实话,你肺痨刚好,又花了二百块现洋,会经受不起,有性命之虞。”金辨芝一只手捂着还在作疼的眼睛,另一只手托着水烟袋,慢吞吞地说。

“那这次,你何苦刺目?还那样说,不就得了?”陈四仙已经不喘了,他抚摸着老友的盲眼。

金辨芝苦笑了一声,说:“这次?日军中也有不少行家。我说实话,你一个人活不成;我说假话,咱俩都得送命!唉„„掌眼,掌眼,给畜生掌眼,不如瞎掉!”

陈四仙长叹一声,落下泪来。

(1)下列各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开头两段介绍了陈四仙、金辨芝的职业、爱好、两人的关系,暗示了时代背景,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做了铺垫。

B. 陈四仙“顿时呼吸粗了起来”“嗓子里嘶嘶开始发喘”等细节描写真实地刻画出他担心所买的画是赝品的心理活动

第六篇:《看麦熟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题。

看麦熟

刘成章

肥沃的关中平原,从头年冬到次年春,田野上十有八九都铺着日渐加厚的小麦的绿毡。而到了清明节呢,农谚说:“清明麦子埋老鸹。”于是,田野处处,是厚可盈尺的绿绒被了。“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块又一块的绿绒被儿,绿光闪烁,好不喜人。从此小麦就可着劲儿长了,那绿绒被便膨起来,膨起来,一天一个样子,直至像隆起的海浪碧波,涛声震响。忽然有那么一天,麦梢儿迎风摇摆,一浪推着一浪,有了金子一样的颜色。麦梢儿的变化是一种信号,它触动了每一个庄稼人的心,而跳得最快最欢最美的,却是婆娘们的心。

婆娘,关中农村特有的称谓,把自己的一颗心分成了两半——一半在婆家,一半在娘家。婆娘负重最多、爱最多,最具人性美,最有人情味。

这不,看见麦梢儿黄了,她们立即想到了娘,想到了娘家的麦田,都准备着看望辛苦了大半年的爹娘和兄嫂弟妹,同时分享娘家麦子即将成熟的欢乐。于是,她们都忙碌起来了:蒸馍馍,烙锅盔,采拔菜蔬……。丈夫、公婆都理解她们,由着她们的心性。咱关中俗话说:“麦梢黄,女看娘”呀!辈辈沿袭。她们小曲悄唱,加紧了手中的活儿。手疾脚快地找篮篮,装礼物,梳洗打扮——家家屋中都是这样。【看麦熟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看麦熟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她们恨不得转眼间就能扑到亲娘的怀里。

于是,麦黄天,人们都惊叹关中路,广漠的田野上,到处闪耀着看麦熟的婆娘的身影。她们的肌肤有的粉红,有的微黑,有的如春萝卜般的细嫩,有的如秋白菜般的健康,真是摇曳多姿,风情万种。于是,这麦黄天,田野是大片大片的黄的色块,她们是红的绿的花的荡漾的曲线。色块有了曲线喜悦的旋律,曲线有了色块成熟的神韵,而这一切被馨香浸透。

天那么蓝,那么纯,布满麦田的大地显得更黄了。大地焕发出我们民族的原色,它那么丰盈,那么辉煌。婆娘们就走在那原色之中。丰收在望,庄稼人被它所燃烧,田野上便此起彼伏地飘荡着吼唱的秦腔。在那原色中, 婆娘们踏着秦腔的节拍:“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这是来自《诗经》的声音。婆娘们虽然不懂得《诗经》,但这声音,早就存于她们的心坎了。

奔着爹,她们在走。奔着娘,她们在走。【看麦熟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文章看麦熟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出自▲

18.第五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要引用婆娘们并不懂得的《诗经》中的诗句?(6分)

19.在文章结尾,作者赞美“她们心灵的麦芒在前行中颤抖着,折射出最亮丽最动人的光彩”,请简要概括“最亮丽最动人的光彩”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4分)

20.结合全文内容,探究作者的情感倾向。(6分)

答案

17.(4分)将小麦比作日渐加厚的绿毡、厚可盈尺的绿绒被、隆起的有着金子颜色的海浪碧波,从厚度和颜色上展现了麦子日渐长高、饱满、成熟的全过程,(2分)形象地写出了丰收之景和人心情的快乐。【看麦熟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阅读答案http://

第七篇:《第六枚戒指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第六枚戒指

[美国]简·伯特

我17岁那年,好不容易找到一份临时工作。母亲喜忧参半:家有了指望,但又为我的毛手毛脚操心。

工作对我们孤女寡母太重要了。我中学毕业后,正赶上经济大萧条,一个差事会有几十、上百的失业者争夺。多亏母亲为我的面试赶做了一身整洁的海军蓝衣服,才得以被一家珠宝行录用。

在商店的一楼,我干得挺欢。第一周,受到领班的称赞。第二周,我被破例调到楼上。

楼上珠宝部是商场的心脏,专营珍宝和高级饰物。整层楼排列着气派很大的展品橱窗,还有两个专供客人看购珠宝的小屋。

我的职责是管理商品,在经理室外帮忙和传接电话。要干得热情、敏捷,还要防盗。

圣诞节临近,工作日趋紧张、兴奋,我也忧虑起来。忙季过后我就得走,回复往昔可怕的奔波日子。然而幸运之神却来临了。一天下午,我听到经理对总管说:“艾艾那个小管理员很不赖,我挺喜欢她那个快活劲。”

我竖起耳朵听到总管回答:“是,这姑娘挺不错,我正有留下她的意思。”

这让我回家时蹦跳了一路。

翌日,我冒雨赶到店里。距圣诞节只剩下一周时间,全店人员都绷紧了神经。

我整理戒指时,瞥见那边柜台前站着一个男人,高个头,白皮肤,约莫三十岁。但他脸上的表情吓我一跳,他几乎就是这不幸年代的贫民缩影。【第六枚戒指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第六枚戒指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一脸的悲伤、愤怒、惶惑,有如陷入了他人置下的陷阱。剪裁得体的法兰绒服装已是褴褛不堪,诉说着主人的遭遇。他用一种永不可及的绝望眼神,盯着那些宝石。

我感到因为同情而涌起的悲伤。但我还牵挂着其他事,很快就把他忘了。

小屋打来要货电话,我进橱窗最里边取珠宝。当我急急地挪出来时,衣袖碰落了一个碟子,六枚精美绝伦的钻石戒指滚落到地上。

总管先生激动不安地匆匆赶来,但没有发火。他知道我这一天是在怎样干的,只是说:“快捡起来,放回碟子。”

我弯着腰,几欲泪下地说:“先生,小屋还有顾客等着呢。”

“去那边,孩子。你快捡起这些戒指!”

我用近乎狂乱的速度捡回五枚戒指,但怎么也找不到第六枚。我寻思它是滚落到橱窗的夹缝里,就跑过去细细搜寻。没有!我突然瞥见那个高个男子正向出口走去。顿时,我领悟到戒指在哪儿了。碟子打翻的一瞬,他正在场!

当他的手就要触及门柄时,我叫道:“对不起,先生。”

他转过身来。漫长的一分钟里,我们无言对视。我祈祷着,不管怎样,让我挽回我在商店里的未来吧。跌落戒指是很糟,但终会被忘却;要是丢掉一枚,那简直不敢想象!而此刻,我若表现得急躁──即便我判断正确──也终会使我所有美好的希望化为泡影。

“什么事?”他问。他的脸肌在抽搐。

我确信我的命运掌握在他手里。我能感觉得出他进店不是想偷什么。【第六枚戒指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文章第六枚戒指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出自)( )(4分)

A. “第六枚戒指”既是行文的线索,又是小说的核心事件。小说以此为题,既形象生动,又鲜明地暗示了主旨。

B. 文章开头交代母亲喜忧参半,看似闲语,其实是为下文“我”碰落盘子,丢失钻石戒指的情节巧设了伏笔,构思精巧。

C. 我被柜台前站着的“一个男人”的神态“吓了一跳”,是因为我对他的不幸遭遇身受感同。他虽然服装褴褛,盯着宝石,但“我”并没有把他当成行窃者。

D. 面对几十、上百的失业者争夺的差事,我仅凭母亲为我赶做了一身整洁的海军蓝而面试过关,暗示了这家珠宝行嫌贫爱富。

E. 文中两处画线的“什么事”的问话,包涵了这个男人复杂的心理活动,可能是胆怯、心虚的试探,可能是明知故问的故作镇定,也可能是准备抵赖、厉声斥责的反问。

12.文中倒数第五段和倒数第二段均有对“雾”的描写,请分析这两处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3.简述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视角来讲述故事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答:

14.文中画线的句子“这是我头回工作。现在找个事儿做很难,是不是”的潜台词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内容,从不同角度探究作品给予我们的生活启示。(6分)

答案

11.答案A D(A“行文的线索,形象生动,鲜明地提示了主旨”的表述是不正确的;D“这家珠宝店嫌贫爱富”不正确,应该是他们比较注重一个人在困境中的精神状态)

12. ①第一处:“我望望窗外,此时大雾弥漫” ,“大雾”烘托出了艾艾此时复杂的心境,她虽然知道男子不会伤害她,但她不知道自己将要说出的话能否唤醒男子的善意。② 第二处:“他推开店门,消失在浓雾里”,“浓雾”烘托这一危机在隐秘的氛围中解决,从“大”到“浓”更突出人物淡出的背景。【第六枚戒指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阅读答案http://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86701/

推荐访问: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ppt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