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剪 梅,无名氏,古诗词鉴赏

来源:思想汇报 时间:2016-05-01 11:18:23 阅读:

【www.zhuodaoren.com--思想汇报】

第一篇:《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怎样判断10种常见古诗题材分类

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常见的题材如下。

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3、哲理诗这是一种透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

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7、咏史诗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咏史为题的诗以班固的《咏史》、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为早期著名代表作。此后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咏史诗,如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与之曾唱反调)、温庭筠的《经五文原》等,均为名篇。

8、咏物诗。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操作数·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9、咏怀诗。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令人感动的咏怀名作。

10、怀古诗。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这类诗就是怀古诗。怀古诗可归入咏怀诗大类之中,但独有特色;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怀古诗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等,都遗响千古。

山水诗、田园诗因为读者熟知,故不作介绍了。此外,还有题画诗、宫怨诗、无题诗等,因其题材或与其它题材兼容,或要依诗的内容确定,也不再赘述。(文/朱雯佳 柳泉鸣

从考一首诗变为考两首诗比较。从题量上看,两首诗显然增加了阅读容量;从难度上分析,也增大了理解难度。2000年考的是赵师秀《约客》和王驾《雨晴》的比较:两首诗都是七绝和写景诗。但是一首是宋诗,写的是初夏之景;一首是唐诗,写的是春天之景。结尾虽然都有想象,但韵味却不同。2003年的春考题考的还是两首七绝,属于同题诗“华清宫”的比较。虽然对象相同,写法却不一样:一个是唐代诗人杜牧,透过描述送荔枝一事,讽刺了唐玄宗、杨贵妃的淫逸误国;一个是宋代诗人杜常,透过描绘华清宫凄凉的景色,抒发了作者

对历代王朝的兴衰之感。2004年的春考题考的是两首相关诗的比较,,一首是王维的《相思》,此诗题也作《江上赠李龟年》,一首是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可见两首诗都与李龟年相关,透过李龟年的身世命运折射出大唐的由盛而衰。虽说都是抒情诗,一个抒发的是友情,一个抒发的是故国之思。由上可知,两首诗的比较一般来说都有相关、相似、相同点。

高考常见的六种描写手法

写景状物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内容之一,作者透过描写景物,可以渲染气氛,抒发情感,深化中心,推动情节发展。我们欣赏诗歌,除了读懂字面语意,提升思想素质和审美情感,还要关注诗人用语言写景状物的形式与技巧。描写手法主要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高考常见的描写鉴赏角度主要有以下六种:

(1)侧面描写———衬托

如元代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这首诗突出了梅花耐寒、清高、报春的特征,主要运用了衬托、对比的手法,衬托是透过描写甲来使乙表现得更突出的方法。衬托分

第二篇:《古诗词鉴赏》

第三篇:《【高考调研】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习题练: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4 Word版含答案]》

习题课4 专题九综合检测(二)

(时间:45分钟 总分:96分,每小题8分

)

【一 剪 梅,无名氏,古诗词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一 剪 梅

无名氏

漠漠春阴酒半酣。风透春衫,雨透春衫。人家蚕事欲眠三。桑满筐篮,柘满筐篮。

先自离怀百不堪。樯燕呢喃,梁燕呢喃。篝灯强把锦书看。人在江南,心在江南。

(1)词的上片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上片描写了:春阴漠漠,春风春雨吹透了、打湿了轻柔的春衫,此时春蚕已快三眠,养蚕的人家采摘了满篮的桑叶、柘叶,既生机勃勃又诗情画意,构成了一幅清晰明丽的江南春景图,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春色的喜爱和思念。

(2)①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江南的怀念,对亲人和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②运用虚实结合,词人上片写景,是词人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江南,是虚景,上下片虚实结合,表达了词人对江南的深切思念。③运用对比,上片乐景与下片的离情形成明显的对比,增强了词的感染力,突出词人思念之苦。④运用重章叠句的手法,突出了事物特征,增强了表现力,同时有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

生查子·独游西岩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 本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①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

(1)这首词题目中的“独”字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最后两句“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运用哪些手法?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词人在被诬陷罢官失意之时,独居山中溪畔,欲招青山,而青山不来。岁暮寒冬,青山“劝我溪边住”;长夜难眠,明月听“我”诵诗书。词人只能以青山为伴,与明月为友,表现出词人的孤独和寂寞。

(2)①拟人。岁暮天寒,只有明月潜入溪水,默默相陪,听词人诵读《离骚》。②用典。词人借用屈原的《离骚》,抒发了有志难伸的满腔郁愤。③衬托。月悬高天,明月为伴,衬托出词人的高洁与孤独。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第(1)小题,考生要抓住词中表现“独”的一些现象。在诗歌中,作者写了青山、明月、溪水等意象,通过这些意象,表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解答第(2)小题,在准确识记表现手法的基础上,要作出分析判断。如从“听读《离骚》”可以发现,句子运用了用典的手法。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遣 悲 怀【一 剪 梅,无名氏,古诗词鉴赏】

元 稹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注】 ①元稹的原配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幼女,和元稹成婚后虽生活贫困,却很贤惠。七年后韦丛病逝。元稹写了不少悼亡诗,此为其中一首。②谢公:指东晋宰相谢安。③黔娄:战国时齐国的一个有志节的贫士。

(1)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在诗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妻子形象?试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

答::②③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引用典故,以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的侄女谢道韫借指韦氏,以战国时齐国的贫士黔娄自喻,其中含有对方屈身下嫁的意思。简要写出了韦氏婚后七年的艰苦生活。

(2)诗人笔下的妻子是一个出身高贵,但却能受苦安贫、关心体贴丈夫的贤淑的女性形象。 解析 本诗追忆妻子生前的艰苦处境和夫妻感情,并抒写自己的抱憾之情。一、二句引用典故,说明妻子屈身下嫁;“百事乖”指任何事都不顺遂,这是对韦氏婚后七年间艰苦生活的简括,用以领起中间四句。中间四句是说:看到我没有可替换的衣服,就翻箱倒柜去搜寻;我身边没钱,缠着她买酒,她就拔下头上金钗去换钱。平常家里只能用豆叶之类的野菜充饥,她却吃得很香甜;没有柴烧,她便靠老槐树飘落的枯叶以作薪炊。这几句用笔干净,既写出了婚后“百事乖”的艰难处境,又能传神地描绘出贤妻的形象。同时,句句浸透着诗人对妻子的赞叹与怀念的深情。尾联,诗人从出神的追忆状态中惊觉,发出无限抱憾之情:而今自己虽然享受厚俸,却再也不能与爱妻一道共享荣华富贵,只能用祭奠与延请僧道超度亡灵的办法来寄托自己的情思。尾联两句出语虽然平和,诗人内心深处却是极其凄苦的。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 鸪 天

辛弃疾

鹅湖归,病起作。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注】 ①此词是作者罢官闲居上饶期间所作。②《晋书·殷浩传》载殷浩热衷富贵,罢官后终日以手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③《旧唐书·司空图传》载司空图淡于名利,隐居中条山,作《休休亭记》,“休休”即闲适之意。④《汉书·叙传》载班嗣书简云:“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

(1)请结合全词,赏析“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 剪 梅,无名氏,古诗词鉴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阕连用三个典故,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池塘里盛开的红莲互相偎依,像喝醉了酒一样,::③④②①

堤岸上的白鹭静静地兀立着,一定是正在发愁,表达了作者罢官赋闲的忧伤抑郁之情。

(2)连用三个典故,看似向往安闲的隐居生活,看似旷达,实际上曲折地抒发了作者“英雄江左老”的悲愤之情。作者并不想做一个隐士,其中蕴含的是功业难成的深沉忧虑。

解析 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枕簟”句写气候变化:枕簟初凉,溪堂乍冷,虽然还未入秋,但是已能感到秋意。这种清冷的感觉,既是自然环境的反映,也是作者心绪的外射。“断云”句写江上风光,这景象给作者带来一种广阔的美感,也引起了他的惆怅。“红莲”“白鸟”二句转写近前景物,“醉”“愁”二字表露出作者内心的苦闷。下阕前三句虽承上述氛围和意绪,但在情感的表现上却有显著变化:变含蓄为明朗,变抑郁为旷达。这三句连用了三个典故。三个典故用在一起,不但气势连贯,而且意思曲折。末尾两句在情感表现上又有显著变化:变坦率为委婉,变旷达为悲凉。作者一生志在恢复中原,虽遭谗毁摈斥但坚持如故,因此表现在这里的便不是一般惊衰叹老的感伤,而是深恐功业难成的忧虑。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 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1)第三联两句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白鹭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而“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2)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①诗歌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③②①::

6.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2)题。

村 晚【一 剪 梅,无名氏,古诗词鉴赏】

雷 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茅 塘 马 上

贺 铸

壮图忽忽负当年,回羡农儿过我贤。

水落陂塘秋日薄,仰眠牛背看青天。

(1)两首诗均有“落日”意象,你认为这一意象在哪首诗中呈现得更有意境?结合相关诗句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概括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第一首更好,作者勾勒出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山村晚景图:火红的夕阳好像被山口衔住一样,日影倒映在尚有凉意的池水涟漪中。诗人把池塘、远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呈现出宁谧安适的意境;第二首更好,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写出了池塘边秋日黄昏颜色浅淡的太阳即将落下的场景,一个“薄”字,突出略现寒意的季节特征,营造了一种清凉宁静恬淡的意境氛围。

(2)第一首诗人表达了作者对山村自然风光,闲适自在、无忧无虑生活状态的喜爱之情;第二首侧重表达韶光已逝、壮志难酬的悲慨,因而向往羡慕无拘无束的乡村生活,流露出隐退田园之意。

7.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

寄 鉴 上 人

(唐)左 偃

一从携手阻戈钅延,屈指如今已十年。

第四篇:《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 古典诗词:

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当代学生更要学习、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

古诗词鉴赏也成为一门必修的能力,它直接或间接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底蕴,因此在语文科目中占有的比重比较大,当然学习古诗词鉴赏更需要把握其核心的时代背景与表达感情,循序渐进地学好古诗词鉴赏。

古诗分类:

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律诗:首联(1,2)、颔联(3,4)、颈联(5,6)、尾联(7,8)

一、方法指导:

1、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

2、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

3、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动、形容词、议论和抒情的词句)

4、词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静为动<

静结合> 对比映衬、虚实明暗 、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二、诗词题材和作者的风格特点:

1、田园: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归隐田园的渴望。(陶渊明、王维、孟浩然)

2、边塞: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王昌龄、高适、岑参、范仲淹)

3、忧国:(民):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陆游、杜甫(沉郁顿挫)、辛弃疾、文天祥、)

4、咏史:感慨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教训.(刘禹锡、杜牧、李商隐、张养浩、)

5、送别:诉说友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劝慰、祝愿.(李白、王勃、)

6、思乡:抒发自己在他乡的孤独、寂寞、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马致远、崔颢、苏轼、)

7、咏(物)志:借歌咏自然事物来表达志向、心愿,抒发愤慨、不满。(曹操、李白、韩愈、 )

8、写景: 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9、叙事: 通过所见闻的事情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同情、愤慨、痛恨、悲伤之情)。(白居易《观刈麦》、杜甫《石壕吏》)

10、爱情: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抒发一种相思、离别之苦。(温庭筠、李商隐、李清照)

11、怀古:对古人、物、事发出感慨,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不满,或对。。。寄予。。.的愿望。

三、古诗歌题材分类:

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

常见的题材如下:

1、爱情诗:

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

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

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讽刺诗:

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

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

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3、哲理诗:

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4、送别诗:

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

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一 剪 梅,无名氏,古诗词鉴赏】

5、记行诗:

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

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6、边塞诗:

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

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7、咏史诗:

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 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

第五篇:《诗歌鉴赏常识

诗歌鉴赏常识

一、考纲要求:

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鉴赏诗歌的形象

(一)、 意象是诗歌艺术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基本单位。“意”即主观情感,“象”即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意象即为融入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就是含有“意”的“象”,就是“意象”。意象是诗歌艺术构思的形象元件,诗歌的意义就是由若干意象的内蕴所组成的。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

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

【常见题型】

1、这首诗以什么为诗歌的主要意象(刻画了什么形象),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一 剪 梅,无名氏,古诗词鉴赏】

2、本诗通过哪些意象(景物),表达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例:(2008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解题秘笈】答案组织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塑造的什么形象(意象)。如:梅花的傲霜斗雪、不畏权贵,大雁的春秋迁徙、游子怀乡,杨柳的缠绵悱恻、惜别怀远,流水的时光易逝、怀古思念等。本词上阙的景物有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

2、 结合诗句分析形象(意象)的特征。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这些景象皆为残春之景。

3、 总结形象意义。就是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涵的哲理。可用一句话概括总述。这首词应是一首伤春之作,写他落第后的不快心情。词的上片写残春之景,其无可奈何之

情,已在描写中得到充分表现。

【参考答案】:

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二)、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分析意境特点常用术语:寥廓、雄奇、开阔、旷远、悲壮、悲凉、冷清、凄凉、阴冷、幽静、萧条、荒凉、冷落、衰败、孤寂、肃穆、闲适、恬静、安谧、淡雅、缠绵、清新、明丽、绚丽、 壮丽、秀美、恬淡、朦胧。

【常见题型】

1、 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例:(2008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解题秘笈】答案组织可分为三个部分:

1、分析形象含义、描摹诗歌图景。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写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适当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山居即事》后四句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

2、概括意境特点。在描摹出图景后,结合主旨分析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或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雄浑壮阔、高阔远深,或恬静优美、或萧瑟凄凉、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冷清„„准确体现其特点和情调。而《山居即事》中山居所见,皆幽寂澄淡之景。

3、剖析作者思想。根据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离愁别绪【一 剪 梅,无名氏,古诗词鉴赏】

、羁旅情愁、思乡怀远、闲适恬淡、乐山好水、感时伤世、吊古伤今、忧国忧民、言志抒怀、叹惋讽谏等。。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山居即事》一诗根据诗歌幽寂澄淡的意境及诗人的风格可以体会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简而言之,三步可概括为九个字:描图景+点氛围+析感情。

【参考答案】 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

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例1、下面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试作简要分析。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参考答案】 这首诗就是通过江水中的月影、冲淡柔和的月下灯光、联拳静憩的白鹭,跃出水

面拨剌有声的鱼儿四个意象,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描绘了一个宁静、安谧的和平境界,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例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04福建)

秋 夜

夜久无眠秋气清, 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 月在梧桐缺处明。

问题: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参考答案】“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凄凉。夜很深了,主人公准备铺床睡觉,只见清冷

的月光从窗外梧桐叶的缝隙中漏射下来,照在凉冰冰的床上.诗人借助凉床梧桐月影,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意境氛围.

三、鉴赏诗歌的语言

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等,主要目的是符合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一)、关注词性改变

(二)、关注语序倒)

(三)、关注四类语言

从内容的角度可以分为:意象语言、情感语言、象征语言、特定称谓语言。

1、意象语言:诸如松、竹、梅、菊一类事物

2、情感语言:“悲”“孤”等词语能直接表露感情,如“万里悲秋常做客”。

3、象征语言:有些是某些诗句本身含有一定象征意义,有些是全诗常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即说理诗。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虞世南)

4、特定称谓语言:如“秋水”指眼睛,“盗泉”旧时常喻不义之财 ,“鸿雁”指书信。它们大多源于典故或前人诗文,这方面需要平时加强课外阅读,提高文化修养。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的故事,《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中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的诗句。

(四)、特殊语言形式及表达效果

1典故 把作品所要抒发的感情暗寓于所用的典故史事

例: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效果: ⑪含蓄凝练,表意丰富,耐人寻味;【一 剪 梅,无名氏,古诗词鉴赏】

2谐音 运用音节相同或相近的词去代替另一个词,取得那一个词的意义效果

例: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友情

效果:这种手法使表情达意更含蓄、机智,耐人寻味。

3叠字 重叠使用词语

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效果:增强情感的表达,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效果,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味。

4纯用名词组合(列锦)

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效果:构成典型环境,起到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表的效果。

四、思想感情、观点态度

(一)鉴赏诗歌的观点态度

诗歌是表情的,作者的观点态度,实际上就是诗人表现在诗歌中的思想感情,及对人、事的看法。古代诗歌中流露的情感有哀怨、激愤、忧愁、欣喜、欢快、向往、怀乡思亲、追古伤

今等等。通过这些情感可以折射出对人、事的观点,或不满,或歌颂,或赞同,或反对„„ 例:(2006年高考语文山东卷)

晓上空泠峡① 王罔运②

猎猎南风拂驿亭, 五更牵缆上空泠。

惯行不解愁风水, 瀑布滩雷只卧听。

[注]①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②王罔运(1832—1916),近代著名诗人。他

早年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然而屡遭控诉,于是绝意仕进,归而授徒。

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表”。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本诗前两句描写拂晓时猎猎的风声和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艰难,为抒写情怀作了铺

垫。第三句表面上说诗人惯于常年旅途奔波,已经不知道为风浪发愁为何事,其实这里的“不解”为“不自意”之义,表现出久历沧桑后从容自信的心态。第四句中“卧听”“瀑布滩雷”这个典型场景更将诗人对一切艰险都无所畏惧的傲岸气度充分展现了出来。 例:(2006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元曲[正官]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答案】:①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其对

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

②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

本题要求分析的思想情感就包含了观点态度,喜爱自豪是情感,超然物外就是处世的观点态度。

(二)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高考对鉴赏古代诗歌有四个方面的能力要求,思想感情、人物形象、表现技巧、语言风格,其中思想感情是诗歌的灵魂。如何迅速把握一首诗的思想感情呢?

(1)、审标题。古语有云:“唐人作诗,于题目不轻下一字。”诗词当中有些标题就是题眼、诗

眼、词眼,通过标题就能了解诗歌丰富的内涵。例如:杜甫的《春夜喜雨》,李白的《越中览古》、《送孟浩然之广陵》、《春夜洛城闻笛》(2002年高考题),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柳中庸的《征人怨》(2004年江苏卷),张籍的《秋思》(2004年全国卷),考生如能抓住题目当

第六篇:《一 剪 梅 无名氏 古诗词鉴赏

一 剪 梅

无名氏

漠漠春阴酒半酣。风透春衫,雨透春衫。人家蚕事欲眠三。桑满筐篮,柘满筐篮。

先自离怀百不堪。【一 剪 梅 无名氏 古诗词鉴赏一 剪 梅 无名氏 古诗词鉴赏。樯燕呢喃,梁燕呢喃。篝灯强把锦书看。人在江南,心在江南。

【注】此词作于江上舟中。

(1)结合全词,分析“篝灯强把锦书看”一句中“强”字的表达效果。【一 剪 梅 无名氏 古诗词鉴赏】文章一 剪 梅 无名氏 古诗词鉴赏出自“强”有勉强之意。(1分)写出了作者灯下因思乡而想看家书,但又因看家书易勾起内心思乡之情而不忍看的矛盾心情;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和故乡的深切眷恋之情。(2分)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强”即勉强。关键在于弄清楚为什么“勉强”。【一 剪 梅 无名氏 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http://

第七篇:《咏岩桂 朱 熹 古诗词鉴赏》

咏岩桂

朱  熹

黄金蕊,风生碧玉枝。

千林向摇落,此树独华滋。

木末难同调,篱边不并时。

攀援香满袖,叹息共心期。【咏岩桂 朱 熹 古诗词鉴赏】咏岩桂 朱 熹 古诗词鉴赏

岩  桂

曾  几

粟玉黏枝细,青云剪叶齐。

团团岩下桂,表表木中犀。

江树风萧瑟,园花气惨凄。

浓薰不如此,何以慰幽栖。

[注]①木末,指荷花。【咏岩桂 朱 熹 古诗词鉴赏】文章咏岩桂 朱 熹 古诗词鉴赏出自4分)

 

答案收起 ︽

8.(4分)丽质天成、芳香四溢、卓尔不群、顽强不屈。

9.(4分)诗人因仰慕,故而“攀援”;“叹息”起于赞美之情,进而渴望与之成为知己。【咏岩桂 朱 熹 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http://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dangzheng119057/

推荐访问:古诗词无名氏九张机 表演一剪梅古诗词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