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参加幼儿园活动

来源:活动方案 时间:2016-07-21 11:40:48 阅读:

【www.zhuodaoren.com--活动方案】

父亲参加幼儿园活动(一)
父亲参与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实践研究

龙源期刊网 .cn

父亲参与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实践研究

作者:金常娟

来源:《中国家庭教育》2013年第04期

内容摘要:幼儿园教育离不开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来符合世界幼儿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潮流。亲子活动是引导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活动中来的有效途径。但是从家长实际参与亲子活动的情况来看,父亲参与活动所占的比例较低。为了更准确的了解父亲参与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情况,本文采用了调查问卷的方法,以我园幼儿父亲为研究对象,对父亲参与幼儿园亲子活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我园父亲的教育观念比较传统、父亲空闲时间与活动开展时间不匹配以及父亲对亲子活动内容不感兴趣。基于这些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指导策略:设立“父亲学校”,促进观念转变;设计调查表,建立有效沟通渠道;关注父亲兴趣,拓展活动内容。通过此次研究获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有树立父亲正确教育观,家园合作紧密无间、优化亲子活动资源库,为后期活动提供支持以及促进了幼儿身心健康。实现全方位发展。

主题词:父亲;幼儿园;亲子活动;实践研究

一、研究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的参与。”这充分体现了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幼儿园亲子活动是家园共育的重要途径和组织形式。我园非常重视亲子活动的开展,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亲子活动的有效性,例如开设相关讲座提高家长对亲子活动的认知以及家长的教育技能;对老师进行培训提高其组织活动的能力等。我园开展亲子活动的形式也很多样,有园级的亲子活动(春游秋游);有幼儿园家委会组织的亲子活动(亲子运动会);有班级自主开展的亲子活动(双休日亲子活动)。内容也很丰富,亲子写生、亲子采草莓、亲子做蛋糕等。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比较高,大部分家长都自主自愿参与活动。但我园亲子活动大都是母亲以及祖辈家长参与,父亲参与的程度比较低。

为了更清楚、客观的了解父亲参与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现状,本研究在我园随机抽取了小中大三个班,一共向家长发放了调查问卷90份,并要求由父亲填写完成。回收了问卷85份,并挑选了有效问卷80份。通过对80份问卷的分析和统计,发现我园父亲在参与亲子活动方面既有优势也存在不足:

1 优势【父亲参加幼儿园活动】

1)父亲们的兴趣爱好广泛

父亲参加幼儿园活动(二)
幼儿园活动中的父亲参与不可或缺

幼儿园活动中的父亲参与不可或缺

【父亲参加幼儿园活动】

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合作共育已经成为当前幼教研究者和工作者的基本共识之一,幼儿教育绝非幼儿园或家庭单方面所能胜任,幼儿园的活动也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从总体上看,在具体的幼儿园实践活动中,目前参与的家长主要是母亲及祖辈家长,而父亲参与较少。在性别角色心理学看来,其表面上是父亲在幼儿教育中的个体缺席,而实质上是男性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整体淡出。

一、幼儿园活动离不开父亲参与

性别角色心理学认为,男性与女性存在着诸多差异,父母双方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其中,父亲参与幼儿园活动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1 父亲的参与能够平衡幼儿园的女性气质过盛的状态

众所周知,目前幼儿园教师群体是以女性为主体的。幼儿固然能够被温柔、体贴地对待,但男性气质的缺乏对幼儿的发展而言仍然是一大缺陷,因为男性气质在幼儿的成长环境中是不可或缺的。假如幼儿在家中主要接触母亲等女性,在幼儿园中又处于女教师的包围之中,其男性气质就可能呈现过度稀缺的状态。事实上,父亲参与幼儿园活动,不仅对自己的孩子至关重要,而且对其他幼儿也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父亲的参与,能够促进幼儿性别角色的形成与社会化。性别心理学认为,男性气质包括主动、活跃、雄心勃勃、大胆、具有竞争力等,女性气质包括被动、温柔、多愁善感、腼腆、爱整洁等。处在性别角色形成与社会化时期的幼儿,只有在男女教育者性别差异的对照之下,才会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男性和女性的角色特点,进而促使其性别角色顺利、健康地形成。其中,男孩通过与男性接触习得男性角色特征,而女孩通过与男性接触习得如何与异性相处,并进一步将自己的女性角色特征与男性角色特征相互区分开来。相反,如果与男性接触过

少,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会因为缺少鲜明的对比而在性别角色上产生混淆,这对幼儿性别角色的形成无疑是一个潜在的威胁。显然,父亲的参与能够弥补这一缺陷。父亲特有的风格及其性格中的男性力量,能够为幼儿提供面对女性气质之外的世界的机会,使幼儿随之形成一套相对复杂的感情沟通技巧,加快其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进程。

另一方面,父亲的男性气质为培养幼儿优秀的品质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为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当前,幼儿园教育基本处于女性文化状态之中,其不利影响也随之产生——幼儿发展处于一种非健康的不平衡状态之中。而父亲以及有着父亲形象的人物对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适时地引入可以有效促进阴阳平衡。比如,男性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父亲在参与幼儿园活动时,喜欢和孩子一起进行运动性、技能性、智力性较强的游戏,并以其固有的男性特征,如坚毅、果断、深沉、独立、进取等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同时,在与父亲的交往互动中,儿童常常会有意无意地观察学习他们的行为方式,并培育出相似的性格特点,促进其身体、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一个好的父亲会把女性生活领域之外的东西尽可能地展示在儿童面前,并使其成为儿童探索新领域的有效支持力量。在父亲的引领下,幼儿会对外面的世界更加关注,也会为了融入外界而不断地修正自身。

2 父亲社会角色的参与能丰富幼儿园的教育资源

父亲的参与能够丰富幼儿园的教育资源。我们知道,按照功能特点,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即素材性资源。而父亲群体有着多种多样的知识结构、技能、经验及人生感悟等,如果善加运用,这些将会成为宝贵的教育资源,成为幼儿学习与收获的对象。例如,身为船员的父亲走进幼儿园课堂,能让幼儿领略到出海远航的豪情;爱好武术的父亲与幼儿互动,能够让幼儿感受到中国功夫的力量美;有父亲参与同行的郊游活动,幼儿手脚能放得更开。幼儿教育的复杂性要求教育资源应具有丰富性,当前幼儿园的教育资源不能完全满足幼儿的所有活动需求,而父亲的参与将有助于弥

补这一缺陷。父亲一般不喜欢讲童话,与其接近的幼儿可能不太容易产生幻想,却有可能会形成认真踏实和卓有见地的研究气质。此外,跟父亲亲近的孩子更倾向于保持适度沉默并尊重他人。此类教育资源也许难以用肉眼看见,但却隐含着巨大的教育价值。

事实上,鼓励父亲参与幼儿园活动,并非出于急功近利的心态,而是因为这是一种有益于幼儿发展的行为。Simons等人认为,“有父亲参与的教育机构的儿童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只有母亲参与的儿童”。

二、父亲缺席的原因及后果

尽管有识之士看到了父亲参与幼儿园活动的价值,但父亲参与的情况并不乐观。李生兰的研究表明,在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中,女性家长比男性家长参与多,母亲比父亲参与多。无独有偶,笔者通过对上海市12所幼儿园的27场有家长参与的幼儿园活动的观察发现,父亲参与的数量有限且程度很低。其中,家长助教活动18场(没有父亲参与),亲子外出活动5场(有10%左右的父亲参与),家长开放日活动4场(有15%左右的父亲参与)。Ramsay等人将家长参与分为五个层次,即知情、应邀参与活动、与园方对话、提出观点、参与决定。按照这种分类标准,目前的父亲参与体现在“知情”和“应邀参与活动”两个层面上。换言之,有父亲参与的幼儿园活动不仅数量有限,而且层次较低。

正如Louv所言,幼儿园活动中的父亲缺席不是因为战争或疾病,而是由于选择。从性别心理学的视角来看,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选择结果,乃是因为社会文化对男性的角色要求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而且社会的要求被许多父亲内化为自己的理念,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首先,社会对男性的认可更多地取决于工作角色,而非父亲角色。性别心理学认为,男性和女性在职业发展方面存在诸多差异。由于职业信念和期望的不平等,女性被拖向家庭生活,远离职业领域;而男性被拉向职场,远离家庭。当父亲因为参与幼儿园活动而向工作单位请假时,往往很难得到批准。这主要是由于当男性不专注于所谓的本职工作时,通常会被动地处于受

质疑的尴尬境地。即使在对父亲参与幼儿园活动比较重视的美国,Piek发现,在社会对男性工作成就期望的压力下,大多数父亲仍然为了工作而自觉不自觉地在孩子的成长中缺席。Bailey认为,工

作压力越大的父亲,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越少,对孩子也越没有耐心。很自然地,当男性的工作角色与父亲角色发生冲突时,父亲角色的需求往往会被忽视。这种情况的出现,从表面上看是因为父亲没有时间参与幼儿园活动,但其本质上则是男性的工作角色对父亲角色的驱逐。

其次,家庭中的父亲角色往往被定位于经济提供者,而非幼儿教育的直接参与者。也就是说,对父亲角色的界定首先是“养家糊口的人”。长期以来,这一角色界定不仅对人类学、社会学等许多研究有着支配性的影响,而且对人们理解父亲的身份也有着同样的作用。它不仅影响着父亲实际上的所作所为,而且也影响着他们出于自己对父亲角色的理解而对自己在家庭收入等方面做出什么样的贡献所进行的评估。Lamb认为,父亲在幼儿生活中扮演着同伴、照顾者、保护者、角色榜样、道德引导者、老师及经济提供者等角色。然而在男性的真实生活中,经济提供者的角色则一直是重中之重,男性在家庭中的典型角色是养家糊口的人。中国传统家庭的夫妻分工是“男主外,女主内”,父亲的首要职责是为家庭提供经济支持,母亲的职责是承担家务与育儿。《三字经》里虽然提到“养不教,父之过”,规定父亲有责任让孩子接受教育;但紧接着的“教不严,师之惰”,却暗示父亲并不亲自承担教育孩子的职责,只是在经济上为其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张亮、徐安琪通过调查发现,在不同的年龄、性别、学历群体中,对于“父亲的主要职责是赚钱养家,抚育子女由母亲承担更合适”模式的认同度都比较高。可见,尽管现代父亲也承担了一些照顾子女的义务,但“男外女内”的传统模式与惯性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存在。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父亲的主要角色仍然是赚钱养家者,而非幼儿教育的践行者。【父亲参加幼儿园活动】

再次,男性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往往被遮蔽。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父亲对孩子的早期发展没有什么影响。以此为代表的观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影响着父亲参与情况。有些幼儿父亲直接对幼儿母亲说,“幼儿园的事情你决定就可以了,等孩子上小学、初中了再问我”。而且,许多父亲认为,孩子一旦被送进幼儿园,教育责任便移交给了幼儿教师,自己没有必要再去幼儿园参加活动。然而,这些家长并未意识到,教师是专业的教育伙伴,并不是家长责任的移交人;而幼儿园教育也不是家庭教育的替代品,父亲应成为幼儿园活动的“座上宾”。

事实上,在幼儿园活动中,无论是何种原因造成的父亲缺席,其后果都是不容忽视的。许多研究表明,父亲缺席现象会使儿童出现“缺乏父爱综合征”,即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没有或较少参与子女教育,导致子女在生理、心理上表现出来一些不良状况,如孤僻、任性、忧郁以及依赖等。幼儿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失去父爱是人类感情发展的一种缺陷和不平衡。Amato也指出,“离异家庭和没有父亲的家庭对学生的在校成绩有着很糟糕的影响”。父亲的参与是不可或缺的,绝非其他角色所能替代。

三、提高父亲参与度的建议

为了在整个社会中营造父亲参与幼儿园活动的氛围,父亲与幼儿园双方都应为此付出巨大努力。对于父亲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思想认识;而对于幼儿园而言,则应选择适宜的方法来吸纳父亲的参与。

1 对父亲的建议:转变观念

在父亲参与幼儿园活动的议题之中,是否参与、怎样参与以及参与什么等最终都有赖于父亲观念的转变。

一方面,父亲应该重新认识并界定自己的男性角色,尤其应该赋予那些被忽视的角色以新的内涵与意义。长期以来,在男性的社会角色中,父亲角色总是在工作角色面前式微。事实表明,这种一边倒的做法是极为不妥的,男性的父亲角色理应受到关注。而且,在男性的父亲角色

父亲参加幼儿园活动(三)
最新幼儿园父亲节活动方案

最新幼儿园父亲节活动方案

一、设计构想:

父亲的角色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现代家庭中,爸爸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形象是威严的,孩子们与爸爸交流接触的机会甚少,借父亲节之际,通过"父爱如山"活动,让孩子们感受父爱,感恩父亲。让父亲们充分展现出他们力量、温柔、细腻的一面,满足父亲与孩子充分嬉戏的愿望。

【父亲参加幼儿园活动】

二、活动目的:

1、让孩子们知道6月的第3个星期天是父亲节,理解爸爸的辛苦。 2、通过亲子游戏增进孩子与父亲间的感情,让爸爸明白自己在孩子们心目中的位置,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留点时间陪伴孩子,少点应酬,多享天伦,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

三、活动准备:

画纸、画笔、颜料、展板、小制作、奖品、信封、信纸、笔、针、线、纽扣

四、活动时间:XX年6月11日-XX年6月17日

五、活动流程:

6月11日:召开班主任会议,部署活动安排。

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活动依据以下大纲进行,细节部分可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实施。

6月12日:下午各班召开关于"关心孩子他爸"的妈妈座谈会。【父亲参加幼儿园活动】

6月13日:中午,召开老师们的"关心老爸"的座谈会。

6月14日:幼儿绘画"我来画爸爸"

6月15日:布置画展

6月16日:老爸,看你的

1. 教师讲故事(父亲节的由来)

父亲节是由美国人约翰·布鲁斯·多德夫人倡议建立的。多德夫人早年丧母,她有5个弟弟,姐弟6人的生活负担全落到了父亲身上。父亲每天起早贪黑,无微不至地关心着孩子们的成长,既当父亲又当母亲,自己则过着节衣缩食的节俭日子。多德切身体会到父亲的关爱,感受到父亲的善良与伟大。她长大后,深感父亲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应该得到表彰,做父亲的也应该像母亲们那样,有一个让全社会向他们表示敬意的节日。于是,她给华盛顿州政府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建议以她父亲的生日,每年的6月5日作为父亲节。州政府被她的真情打动,便采纳了这一建议,只是把日期改在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1972年,在各方的强烈呼吁下,美国总统尼克松签署了建立父亲节的议会决议,使其成为全国性的节目。目前,这个节日受到东西方世界许多国家百姓的认同。每到这一天,子女们总是向辛劳的父亲致以敬意。

幼儿为爸爸唱首歌,例如《大头儿子小头爸爸》

2."力量老爸"

父亲抱宝宝,单腿站立。坚持时间最长者获胜。宝宝为爸爸擦汗。考验爸爸们的身体素质,要做一个好爸爸首先得有健康的体魄。获胜的爸爸累计积分参与"我是好爸爸"的评选。

3."爸爸擂台"

本环节将宝宝平时的习惯和爱好等简单而又与孩子息息相关的问题同时公布给老爸、老妈。看答案的相似度,考验爸爸们平时对宝宝的了解。获胜的爸爸累计积分参与"我是好爸爸"的评选。例题:宝宝的生日是哪天?宝宝最喜欢吃哪种食物?宝宝最喜欢的

玩具?宝宝的特殊嗜好?

【父亲参加幼儿园活动】

4."角色反串"

本环节要求爸爸扮演妈妈,限时2分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穿线、钉纽扣、缝补等针线活。完成任务的老爸获积分20分。孩子扮演爸爸在规定的时间内为爸爸扣纽扣,为爸爸梳头洗脸,准备书包送爸爸上幼儿园交到老师那里。妈妈协助宝宝完成任务。完成任务的宝宝为爸爸获得积分20分。考验爸爸们细腻的一面对家务活的参与,并让宝宝承担家长角色体验做为父母的不易。获胜的家庭累计积分参与"我是好爸爸"的评选。

5. "亲情对对碰"

本环节开设和宝宝的游戏《骑大马》、《蒙眼找宝宝》,加强宝宝与爸爸们的协助和默契。累计积分参与"我是好爸爸"的评选。

a:"骑大马"宝宝骑在爸爸的背上按5人一组分组进行爬行比赛,先到终点获的积分20分;15分;10分;5分;最后一名不计分。

b:《蒙眼找宝宝》将爸爸的眼睛蒙上,妈妈指挥方向,爸爸根据宝宝的特征找到自己的宝宝。完成任务的爸爸依先后次序获得积分。

6. 请爸爸们为自己的宝宝写一封信,寄托自己对孩子的祝福与期望,幼儿园代为保管,明年父亲节和宝宝们共同分享。同时宝宝和妈妈现场赠送自作礼物给爸爸。

7.按积分评选出"我是好爸爸"获得幼儿园奖品。邀请爸爸们分享做爸爸以来的感受。

8.参观幼儿"我来画爸爸"画展。

父亲参加幼儿园活动(四)
“父子游戏”让爸爸走进幼儿园

  摘 要:游戏是父子间最有效的沟通方式,通过这种持续有效地互动,一方面在游戏中能感受到父子同乐的乐趣,另一方面也能让父亲的情感、智力等影响孩子,为孩子的心理与智力发展补充营养,促使其获得全面的成长。通过对父子游戏的内容、组织策略的实践探索,提炼出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操之可行的途径和一套有系统的父子游戏教案集,扩充和完善了我园“父子游戏”课程。

  关键词:父职教育;父子游戏;指导策略
  一、缘起
  在一次家长学校专题讲座结束后,有老师反映了这样一个问题:平时接送孩子、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活动中,多数都是妈妈参加,爸爸的身影很少见,偶尔遇到爸爸接送也是来去匆匆,很少与老师沟通。确实,在现实生活中,妈妈和爷爷奶奶成为管理孩子的专职人员,很多父亲似乎都成了“隐形爸爸”,这不能不让人感到
  遗憾。
  为此,我们随机对本园22位2~3岁幼儿的父亲做了一项调
  查,结果如下:
  1.你与孩子经常游戏吗?――A.经常性(9%)B.偶尔(48%)
  C.没时间(43%)
  2.每天陪伴孩子一般多长时间?――A.1小时或更多(5%)
  B.半小时左右(18%)C.十分钟左右(45%)D.更少(32%)
  3.与孩子游戏时你的感受是――A.愉快轻松(10%)B.愉快但麻烦(87%)C.累人(3%)
  4.你认为父子游戏重要还是给孩子物质保障重要?A.父子游戏(25%)B.物质保障(75%)
  5.若幼儿园提供父子游戏活动平台,你愿意来参加吗?A.愿意(45%)B.不愿意(%)C.看时间而定(55%)
  调查结果显示,父亲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能经常游戏的几乎是空白;父亲对父教的认识及重视力度太浅,若长此以往,势必影响父子情感的良好发展。结合我园的调查结果和本研究前期大量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我们又发现了一些关于“父职教育”的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
  1.客观现实的局限:认为经济条件才是保障教育的首要条件
  在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父亲认为,当一个好爸爸,就是要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经济条件和教育,父亲便成为最忙碌的人,加班加点,外地出差,每天回来后孩子都睡了。有教师曾问孩子:“你喜欢爸爸还是妈妈?”大部分孩子回答是“妈妈”。“为什么呢?”“因为妈妈带我去图书馆,妈妈陪我画画……”可见,父子(女)相处的时间减少,是影响亲子关系亲密度的重要因素。
  2.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男主外女主内,天经地义
  “男主外,女主内”的大男子主义思想,束缚着部分父亲。理直气壮地认为孩子就是要妈妈教育更恰当,与己无关,把所有重任都推给孩子的母亲。所以,在幼儿园各类家园互动中,很难看到父亲的身影。殊不知,缺乏了父亲的爱是不完善的。
  3.有心无力的困扰:认可教育重要性,但不知怎么做
  有位年轻的父亲说:“我想做个好父亲,可我不知道怎么做”。
  可见,有些父亲很认可父亲教育的重要性,愿意陪孩子,与孩子一起游戏。但实际生活中,却还是以一种“粗线条”的方式“教育”孩子,非打即骂。无疑,用这种“权威”去管教孩子的方式是不会有成效的,甚至会让孩子害怕、反感,从而影响父子情感的发展。
  4.教育机构功能的偏失:父职教育指导的力度不够
  作为幼儿园教育者,我们有义务和责任来帮助各个家庭,引领父亲投入更多的精力跟孩子游戏,增进父子的情感。随着前期调查的深入,我们发现:“亲子游戏”与“父职教育”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1)许多研究者开发了较好的父子游戏,但却缺乏系统,缺乏有效地实际指导,成果自然受不到父亲们的青睐;(2)许多父子游戏的指导研究多数针对入园前幼儿家长,对这一领域有计划、有系统的开发引领几乎为零。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各个时段,相应数量的父子游戏开发,填补幼儿园有效组织父子游戏的空白,并不断实践、反思、总结,提炼了许多优质的父子游戏及指导方法,现场指导的方式提高了父
  亲开展父子游戏的能力,增进了父子间的情感交流。
  二、父职教育的指导策略
  由于每对父子都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存在很大的个体差
  异。在研究过程中,父亲既是活动的参与者,又是自己孩子的指导者,也是对整个活动的评价者,所以活动中势必会提意见、反映问题。不论何时,都要尊重每位父亲,要认真听取,对于正确的意见要加以接受。为此,我们尝试运用了以下一些策略:
  策略一:主题培训灵活多样
  为了提高父亲的责任心,帮助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与方法,我们尝试创建了家长学校。主要通过父子讲坛、父教专栏、班级论坛等形式有的放矢地进行。运用此平台,转变父亲观念,使其接受全新的育儿理念。现以“父子讲坛”“父教对对碰”为例:
  1.父子讲坛
  根据家长需要,我们邀请园部领导给父亲讲系统的父教知识
  教育讲座;邀请教育子女得法、效果显著的父亲进行主题发言,介绍经验。一年来,我们先后开展了四期家长培训,内容分别是《怎样做个好爸爸?》《与孩子一起玩耍》《家中父子游戏的选择》《与孩子游戏12个细节》。通过此平台进行父子游戏指导方法的宣传、培训,让家长随时能查询,询问游戏中碰到的问题,快速解决疑问。
  2.父教对对碰
  为了与父亲交流幼儿情况、研究与改进父子游戏,我们有计划地开展了每学期一次的“父教对对碰”活动,全由父亲参加。主要由教师汇报一学期来班级幼儿各方面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和需父亲协助的事项。此外,最重要的是,利用此平台,让父亲面对面地交谈教育中的点滴,共同分享、交流困惑与经验。我们的做法:
  ◆首先,让父亲以小纸条形式上交自己在游戏中的困惑之处,然后在活动上互相讨论,教师进行指导补充,获得最佳指导信息;   ◆接着,我们特意安排幼儿表演,欢迎父亲参加;
  ◆接下来,把平时在园进行父子游戏时幼儿的感受调查读给父亲听,进行心灵碰撞,谈谈幼儿一学期中的表现,存在的问题及有待互相配合之处;
  ◆最后,一起谈论自己与孩子一起游戏时碰到的困惑。
  策略二:父子游戏环境共享开放
  我们提倡父子游戏环境的空间、时间及玩具材料对托班幼儿
  和家长开放和共享。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取放玩具材料,场地是按需要和愿望布置、随时可以变化的,时间由父亲和孩子自由支配。
  1.开放的区域环境开放性区域活动,是在教师创设的宽松、开放的环境下,让幼儿和父亲进行探索性学习
  多层次、多递进性的多元操作材料才能满足幼儿及父亲的不同发展需求。每一个新的主题活动开展时,我们首先要根据主题活动的内容与要求,一起分析哪些内容适合开展集体活动,哪些活动适合投放在区角活动中,然后再制作合适的材料投放其中。
  2.开放的户外游戏环境和户外场地必须保证其平坦、大小
  适合
  我园是典型的小区幼儿园,本身活动场地就不大,因此,在开展大型的集体性质的户外父子游戏指导时,我们联系附近的小学,借用小学操场来开展,如“迎六一”父子运动会;另外,在开学父子互动、半日活动开放活动中,我们都合理规划,每个班错开时间组织游戏,确保户外场地宽敞。
  3.开放的家庭环境在父子讲坛中,我们向家长宣传家庭环境创设的好处
  指导家长给孩子和自己创设一个和谐的生活氛围,时有变化、安全无隐患的环境,有属于父子同乐的天地,例如小书房,玩具
  区等。
  策略三:亲友团人多力量大
  父子游戏观念的转变,是整个家庭成员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而执行的。所以,让其余家庭成员(尤其是妈妈)积极参与,有利于我们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父子情感的快速递增。以转变父亲观念培训为例谈谈我们的做法。
  比如,第一次“父教对对碰”中,由于没有前期经验,为了确保让全体父亲参与,我们首先发放邀请函,邀请全体父亲参加活动。其次,为了确保父亲能积极参与,我们做通了母亲的工作,宣传父教的重要性,请母亲鼓励父亲参与。再次,我们发放小纸条,收集父亲在父子游戏中的困惑,使家长会话题是众多父亲所需的。
  又如,“班级论坛”中,父亲没空上网的,就由妈妈传递,指导父亲游戏。并要求自由谈谈游戏后的感想,这块妈妈们更感兴趣,聊得比较多。有一点非常肯定,在妈妈们的关注下,爸爸在家与宝宝进行游戏的比例明显上升。
  转变父亲观念的整个过程比较艰辛,我们刚开展培训时,许多父亲都不愿意花时间参加,母亲参与比例较大。通过反思,我们从两方面入手开展各类活动。首先还是不断鼓励父亲来参与,向其宣传父子游戏的益处;其二就是争取妈妈们的配合。鼓励母亲把自己所学的父子游戏方面知识回家传送给父亲,起到一个指导督促作用。就这样,父亲来参加培训的人数渐渐多了,最后只要有空,很多都是父亲和母亲一起来听课。
  策略四:父子游戏筛选贵在体验修整
  1.主题中的父子游戏平时我们教学一般以小主题形式在开展活动
  于是我们思考:要是“父子游戏”的内容能与小主题相结合,那样益处会更多吗?通过资料查阅,我们发现:幼儿教育整体观认为教育整合应在现实的、多样化的活动中加以实现。那么,“父子游戏”的开展正好为主题创设了多样化的活动,更相得益彰,添趣不少。例如:
  【案例1】主题《我爱我家》
  游戏元素分析――在开展小主题《我爱我家》时,我们首先分析,了解主题中心思想是让孩子知道家里主要成员,感知爸爸妈妈爱我,我爱他们的情感,再根据班级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筛选。通过步步选择,我们选择了游戏内容《父子操》。原因是它强调的是肢体亲密自然的接触及亲子好朋友般的相处,能让孩子在互动中体验爸爸的爱,体验父子游戏的乐趣。
  2.节日中的父子游戏每次节日来临,我们都会心情舒畅,孩子更是开心的一蹦一跳
  我们抓住这开心时刻来组织父子游戏,为递增父子情感加码。我们知道每个节日都有它的节日背景、典故,因此在节日来临之际,教师必须深思熟虑后再选择父子游戏。如:
  【案例2】“三八妇女节”中的父子游戏
  游戏名称:《我和爸爸送礼物》
  游戏目标:(1)在构思、协商的过程中,增进父子的情感交流,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妈妈的祝福。
  (2)通过亲子共同制作,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设计思路:“三八”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而这天,妈妈最希望得到的是来自孩子和老公的祝福。我们利用此节日,让父子同心一起构思、制作礼物给妈妈祝福,无疑是最恰当、也是最好的礼物,同时在制作中,父子的亲密度也获得提升。
  3.家庭中的父子游戏
  研究伊始,我们就知道父子游戏有其特点,就是活动量大、探索性的游戏多,而且父亲的教育有利于发展幼儿智力,所以我们在选择幼儿在家玩父子这类游戏,主要以活动性和探索性这两块
  为主。
  (1)趣味类。在家中开展“父子游戏”次数机会最多、也是最轻松,最让孩子父亲不受拘束的。但与此同时,在家开展“父子游戏”跟在园开展存在差异,它需要家长和孩子主动去游戏,没有人来提醒或监督,是自发的,更没有人在一旁指导。所以,选择趣味性强、操作简便的游戏方案,是吸引爸爸和孩子自觉地开展游戏的有力保
  障。例如,“登山”“小飞机起飞了”“翻跟斗”等趣味游戏,深受父子
  喜爱。
  (2)自主类。由于每位家长、幼儿需求不同,能力不同,所以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每月选择适宜内容、数量的游戏内容,供家长、幼儿自由选择,主要利用“父教专栏”和“班级论坛”两个平台进行宣传、推荐   (3)自发类。父亲和孩子在游戏时,也会生成很多经典的游戏。所以自发游戏中的父子游戏我们收集进行尝试。主要通过父子讲坛、父教对对碰等活动,让家长畅所欲言,在互动中获得提示、吸引,后纷纷效仿,从而达到我们的目的。我们从中选取收集到我们的父子游戏集中。
  三、初见成效
  本课题经过一个学年来的实践研究,父亲参与父子游戏的认识明显提高,幼儿与父亲间关系改善了,同时为幼儿园积累了许多父子游戏素材,获得了很多指导父亲游戏的经验。具体表现在:
  (一)增强了父亲的角色意识与亲子情感
  作为成人,我们可以思考一下,自己受了父亲多少影响?其实,我们今天的行为举止,很多思想观念,很多潜意识,都与父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父亲就是孩子一生的老师。还清晰地记得刚入园时孩子们的情景:有惊慌失措的,有动不动就哭闹的,有不出声的,有爱打架的,每个班只有二三个小朋友能大胆地说话,回答问题。经过一年的实践研究,现在孩子们变化很大,大部分孩子活泼开朗,与同伴相处融洽。更值得可喜的是,幼儿语言水平进展神速,通过大量的父子阅读活动,孩子语言连贯性增强了,喜欢听故事,愿意讲故事。还有一点,班内几个爱哭的孩子,变得勇敢了,摔倒了会自己爬起来,嘴里还嘟囔着:“摔倒了,不要怕,好孩子,真勇敢”。
  (二)提炼出几种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法
  1.阅读法
  我们特别重视在父教专栏里经典绘本推荐工作。一般每两周推荐2本,并通知父亲哪里可以购得或是提供网站地址,供父亲上网查找,另张贴父子阅读中需注意的各类细节15个,指导父亲怎样跟孩子进行阅读。目前,我们已收推荐绘本30多本,父亲反映极好,都说孩子很喜欢看。下面是我们陆续向家长推荐的必读图书(绘本)
  ――《我的爸爸》《父与子》《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具体见绘本阅读篇)
  在父子阅读中,把一些好的事例进行“晾晒”,以引起大家的关注和学习。
  2.体验法
  在父子游戏研究进程中,要给父亲与孩子提供多次游戏的机会,
  让他们体验游戏无穷的乐趣。每学期一次的半日活动开放,是让父亲体验父子游戏乐趣的大好时机。在现场活动中,父亲可以通过自身的知识经验,给孩子全力的支持、鼓励、启发与帮助,引导孩子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教师从旁指导、给父亲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让父亲不仅知道怎么指导,还了解为什么要这样指导,从而保障父子游戏有效开展,让父子积极情感体验贯穿始终。
  3.展示法
  把父子同乐的瞬间及成果进行展示,无疑是对父亲教育最大
  的鼓舞与肯定。在“展示―观看”过程中回顾曾与孩子一起走过的“路”,会有很多感慨,而这些感慨将会成为激励父亲们继续向前的
  动力。
  (1)作品展示是指把父子作品以评比、展示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放大活动效果,吸引更多父亲参与父子游戏。如,“父子粘贴画大赛”:我们将父子作品操作各个流程用照片形式进行全园展示,进行分享与交流,体验成果。
  (2)才艺展示。在研究中,我们始终抓住每次活动特点,根据主题让有才干的父子进行才艺展示。例如:生活活动中宝宝要理发,我们就会邀请理发师爸爸给宝贝现场理发,通过理发全过程展示,父亲和孩子很开心自己给班级带来的助教,其余孩子也获得了理
  发一点都不害怕的参照经验。又如,在《迎新年“包水饺”》活动中,托三班邀请了在开元名都餐饮部工作的宣宣爸爸,跟儿子合作了一套包水饺方法,现场传授经验,使亲子活动气氛达到了最高点。
  4.竞技法
  父亲的果断,勇敢的品质每个孩子都不可或缺(尤其是男孩子)。我们通过各种强度大的父子间竞赛活动来培养孩子们这方面的品质。让其在一次次“同甘共苦”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并学习父亲身上不服输的精神。在主题周里:结合主题,我们每个学期都会有各类父子游戏开展。例如,结合清明节主题活动,开展父子登北干山,悼念烈士活动,进行比赛,同时又融合对烈士尊敬、仰慕、敬佩情感教育;在亲子会上:我们还根据节日特点,开展一些大型的父子游戏活动,进行父子间的各类爬、钻、听、跳等技能比赛,愉悦身心,增进情感。例如,“迎六一父子运动会”:运动会上,爸爸们和孩子一起,尽兴地参与了团体赛“快乐父子操”“抢夺阵地”“班级拔河对抗赛”以及各项个体赛“帅父亲”“偷油吃”“运米忙”“运西瓜”等活动。活动始终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发自孩子与家长心扉的笑声更是一阵接一阵。这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比赛的紧张与快乐,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体验到了爸爸的力量、勇敢和坚强。
  (三)整理了几点深度的思考
  整个专题研究中,我们在父子游戏收集及指导方面获得了很多经验,也积累了很多内容和指导策略。但在父子游戏评价这一环节,觉得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父子游戏进行有效有针对性评价的体系还未健全,主要表现在父子游戏评价方式及策略方面。
  教师在创设游戏时,要重视父子参与率,能考虑游戏有效性,但实际操作中指导技能却有待加强,如何提高教师父子游戏指导能力?研究行之有效的指导策略,也值得我们再次推敲。
  参考文献:
  徐立新.父子游戏.家庭百事通,2008(03).
  编辑 薄跃华

父亲参加幼儿园活动(五)
3~6岁幼儿亲子活动的调查研究

  【摘 要】3~6岁幼儿的教育工作基本上都是由幼儿园来进行的,亲子活动同样如此。本文采用调查法对3~6岁幼儿亲子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建议。

  【关键词】3~6岁幼儿 亲子活动 现状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2-0174-01
  亲子活动能够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所以开展亲子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3~6岁幼儿基本上都在幼儿园进行学习,幼儿园亲子活动是这些孩子接触到的亲子活动的主要形式。调查亲子活动的时间、频率、参加人员等可以了解亲子活动开展的现状,有助于发现其中的问题,促进亲子活动更好地进行,确保3~6岁幼儿健康成长。
  一 3~6岁幼儿亲子活动开展的现状
  第一,亲子活动开展的频率。亲子活动与其他形式的教育活动有明显不同,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他们参与的亲子活动主要由幼儿园举办,而一学期内,幼儿园举办的亲子活动次数往往较少。根据调查发现,有35.2%的班级在一学期中举办1次亲子活动,有44.3%的班级一学期内举办2次亲子活动,只有18.5%的班级一学期举办亲子活动达到3次。
  第二,亲子活动时间分布情况。根据调查发现,幼儿园开展亲子活动的时间并不统一,开展时间基本上都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的,调查的情况具体如下:有48.3%的幼儿园开展亲子活动的时间是无法确定的,有3.3%的亲子活动在学期初开展,有40%的亲子活动在学期中开展,有8.4%的幼儿园在学期末开展亲子活动。整体上看,亲子活动开展的时间分布比较分散,这也说明了亲子活动的开展是根据各个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也结合了教学的特点。如小班多在学期初开展亲子活动,因为班级学生多是初次进入幼儿园,学期初开展亲子活动,能够降低学生的恐惧感,让幼儿更好地融入新的生活。
  第三,亲子活动家庭参与者。在亲子活动家庭参与者中,既有幼儿的妈妈、爸爸,同时还有孩子祖父母,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另外还包括了保姆以及其他亲戚等人。根据实际调查发现,在亲子活动中,参与最多的是孩子的妈妈,其次是孩子的祖父母,孩子爸爸参与的较少。具体如下:3~6岁幼儿的父亲在亲子活动中参加的次数较少,而女性家长不具备男性家长勇敢的品质,所以在活动中不敢给孩子独立锻炼的机会,而孩子顽强、勇敢的品质也难以得到培养。
  第四,亲子活动的主要内容。根据活动内容来看,亲子活动所涉及的内容可以分成两个大类,即单领域的亲子活动,如亲子语言游戏、亲子科学活动、亲子健康游戏、亲子艺术活动等,另一种是多领域亲子综合活动。根据调查的结果发现,大多数亲子活动的内容都是单领域内容。从调查中发现,单领域亲子活动内容的选择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其中亲子健康活动的开展数量最多,紧接着是亲子社会活动以及亲子艺术活动,而亲子科学活动以及亲子语言活动则相对较少。
  二 3~6岁幼儿亲子活动存在的问题
  第一,家长的态度问题。对于3~6岁幼儿的教育问题,家长普遍认为教育应当由幼儿园进行负责,也有部分家长认识到了参与亲子活动的重要性,所以在面对亲子活动时主要表现出三种态度,推卸责任的态度、力不从心的态度以及积极参与的态度。同时,孩子的父亲较少参与到亲子活动中,这对于孩子健全人格品质的全面培养会造成负面影响。
  第二,幼儿园的问题。根据调查发现,仍然有多数幼儿园举办亲子活动的次数过少,一方面是由于资金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幼儿园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幼儿园的亲子活动是由教师发起,经过幼儿园领导审批后进行开展的,这也说明了幼儿园领导没有意识到亲子活动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第三,教师的问题。在调查中发现有些教师在开展亲子教育活动是为了应付检查,亲子活动流于形式,这也就无法实现家长与幼儿园合理教育的目标,可能会对幼儿的成长起到负面影响。
  三 3~6岁幼儿亲子活动开展的建议
  第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对于家长、教师以及幼儿园均是如此。教师要具有责任感,主动要求家长参与到幼儿园举办的亲子活动中来,要明白亲子活动对于幼儿成长的意义,制订详细的活动计划以及方案,设计合适的活动主题,丰富亲子活动的内容。
  第二,在亲子活动中,教师要积极与家长沟通,发挥出家长的作用。引导家长看到亲子活动的意义,认识到父母参与幼儿亲子活动的价值,转变家长观念。
  第三,家长要提升教育的能力。在3~6岁的幼儿,不同阶段时应当学习的内容不同,幼儿园教师以及家长应看到这种阶段性,明确在不同阶段的亲子活动目标,充分利用资源。家长要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在亲子活动中的地位,提升自己的素养,保证亲子活动的效果。
  第四,应为幼儿亲子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对于幼儿园而言,要加强亲子活动的管理,将亲子活动纳入到教育工作中,同时加大教师培训,帮助教师掌握与家长沟通的方法。
  四 结束语
  亲子活动是由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的活动,3~6岁的幼儿通过亲子活动能够加强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健康茁壮地成长。在开展亲子活动时,必须动员各方力量,转变家长和幼儿园的观念,为幼儿亲子活动的开展提供保证,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幸军.幼儿教育学(第三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郑健成.学前教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高照〕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286111/

推荐访问:幼儿园父亲活动报道 参加幼儿园活动感想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