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氟超标地区分布图

来源:安全管理常识 时间:2016-08-30 09:49:08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安全管理常识】

全国氟超标地区分布图(一)
地下水氟严重超标,当地人牙齿问题相当严重

地下水氟严重超标,当地人牙齿问题相当严重 沧州地区属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氟病对当地人民的危害由来已久,早在经济不发达、靠天吃饭的农耕年代,沧州地区人民就有氟中毒的现象。可见,在没有现代化工厂的催化、环境污染的远古时代,仍存在着饮用水安全的问题。

【全国氟超标地区分布图】 【全国氟超标地区分布图】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水量也不断增加。这就逐步加重了深层地下水的开采,因此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加之该地区地理特质,深层地下水氟含量大部分超标,超标指数在1.1mg/L~8.13mg/L之间(国家饮水标准0.5mg/L~1.0mg/L)。【全国氟超标地区分布图】【全国氟超标地区分布图】

长期饮用含氟量高的水可引起慢性中毒,特别是对牙齿和骨骼产生严重危害。轻者患氟斑牙,表现为牙釉质损坏,牙齿过早脱落等现象;重者则骨关节疼痛,甚至骨骼变形,出现弯腰驼背等症状,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记者在沧州地区走访时看到,这里绝大多数房子都烂了,裂开的路面渗出了水。一当地村民说:“渗出的是毒水,地下水的氟含量严重超标,到我们这里征兵,都不合格,个个都是因为骨头脆,牙齿酥。”【全国氟超标地区分布图】

另一个村民也告诉我们。这都是附近一家名为“陡河”的发电厂造成的。这家厂发电燃煤产生的粉煤灰,通过“水除尘”处理,经高压排浆泵运输到距甘雨沟村400米的粉煤灰场储存。长年累月,因储存的水和粉煤灰越来越多,又没有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致使灰场周围的地下水位逐渐升高。像这种地下水被污染的情况,在全国许多地方屡见不鲜。

地下水污染程度日益严重,中华环保联合会能源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专家组组长、北京联合大学王雅珍教授告诉记者,地下水是我国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全国有近70%的人口饮用地下水,全国657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水源。此外,大量的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也取用地下水。但目前地下水污染程度日益严重。时下,整治地下水污染刻不容缓。

全国氟超标地区分布图(二)
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研究

  【摘 要】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土壤中的微量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超过背景值,过量沉积而引起的含量过高。当前,造成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最主要的三个方式是矿山污染、工业排放和农业面源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与恢复是一个长期过程,不仅要注重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还要注重其资金、法制等相关的配套支持工作。

  【关键词】土壤 重金属污染 防治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土壤中的微量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超过背景值,过量沉积而引起的含量过高。随着迅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含重金属的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已经形成了非常严重的土壤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对农作物造成污染,残留在农作物内的重金属通过食物链方式摄入人体,进而危害人体健康,同时土壤重金属污染也导致水环境和大气质量进一步恶化。因此,土壤重金属污染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近些年来,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状况不容乐观,亟待引起重视。
  一、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
  近些年来,我国“毒大米”、“毒蔬菜”、“毒水果”等事件的频频曝光,进一步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的关注。在物理区分上,重金属的范围系指密度在5.0以上的45种元素或密度4.0以上约60种元素。但是由于不同的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毒性差别很大,所以在环境科学中人们通常关注锌、铜、钴、镍、锡、钒、汞、镉、铅、铬、钴等。砷、硒并不属于真正的金属,但是它的某些性质及毒性与重金属相似,所以重金属污染物范围也将砷、硒列包括在内。以各种化学状态或物理形态存在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物,在进入环境或生态系统后就会存留、积累和迁移。它们不仅使作物减产,还沿着植物根系攀缘,侵袭进入大米、蔬菜等各种常见的农作物,最终到达人体内,并累积到了足以致病的剂量,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同时它藏在土壤中更隐蔽,污染暴露的时滞较长,容易被人们忽视,比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更危险。空气和水的流动可以带走污染物,进行自我修复,但污染物质特别是重金属一旦进入土壤,降解起来非常困难。被污染的土壤通过自净能力完全复原周期长达千年。
  从1994年开始,中国地质科学院等研究机构就对全国土壤51钟化学元素进行监测,2008年又开始建立覆盖全国的地球化学基准网,对含78种元素的土壤的81个化学指标进行探测。研究发现,局部地区土壤污染在全国多个研究目标区域表现得非常严重,例如镉、汞、铅、砷等异常普遍存在于长江中下游某些区域,汞、铅异常普遍存在于城市及其周边地域,放射性异常在部分城市明显严重。根据2010年中国水稻研究所与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发布的《我国稻米质量安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中的研究数据显示,中国五分之一的耕地受到了重金属污染,表现最严重的镉污染耕地涉及十一个省二十五个地区。《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2)》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年发生十起特大重金属污染事件;目前受污染耕地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约有1.5亿亩;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一千两百万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二百亿元。
  在国家对全国的重金属污染情况开始清查之外,不少地方政府也已经开始对辖区内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普查,以便制定修复策略。2012年下半年以来,安徽、重庆、湖北、内蒙古等地区都在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普查工作。2013年,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披露的珠江三角洲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显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面积的22.8%已经成为三级和劣三级土壤,镉、汞、砷、氟为污染的主要超标元素,佛山、广州及其周边地区是受污染土壤主要分布区域。
  实际上,这些“厚积薄发”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现象,是对我国工业污染严峻形势以及农业生产领域过分追求速度和数量的直接反应,也是对耕地质量保护严峻现实的直接曝露。我国也已经开始真正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国家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的相关政策正在日渐明晰。根据《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的规划安排,全国有河南、广西、陕西、广东、江西、浙江、四川、江苏、湖南、云南、湖北、甘肃、青海和内蒙古共计十四个省区被纳入“十二五”重金属重点治理省区。但作为一个行业,土壤修复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亟待促进发展。在发达国家,土壤修复产业占环保产业产值的比重最高可达到35%,而在我国,这一数字还不到1%。
  二、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分析
  从宏观上来说,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三个最主要的来源路径是矿山污染、工业排放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当然,具体到对同一区域来说,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来源途径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多途径的。概而言之,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越严重,市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高于远郊和农村,地表土壤重金属污染高于地下,污染区污染时间越长土壤重金属污染越严重。
  (一)矿山污染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第一贡献者”是矿山,每年我国尾矿在以亿吨的数量增长,例如湖南、广西、江西等地都是尾矿污染较严重地区。金属矿山的开采、冶炼、冶炼废渣、重金属尾矿、矿渣堆放以及可以被酸溶出含重金属的矿山酸性废水等,这些过程中产生的重金属随着矿山排水和降雨直接或通过水环境进入土壤,间接或直接对土壤造成重金属污染。例如新疆克拉玛依的哈图金矿,尾矿中的砷含量高达1.1克/每千克;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阿希金矿,尾矿砷含量也在每千克1克以上,这些都对当地的土壤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二)工业排放污染
  工业排放对土壤造成重金属污染的传播路径主要以公路、废物堆、工矿烟囱等为中心向四周及两侧扩散:沿着“城市――郊区――农村”传播路径,突然受污染程度随着距离城区越远而越低,某些重工业集中的郊区污染较为严重;此外,还随着城市机动车密度、城市土地利用率、人口密度增大而增大;城市重工业越发达,土壤重金属污染越严重。例如在工业异常发达的珠三角的惠州、佛山、中山、东莞等区域,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最严重的汞元素主要来源便是工业生产,其中来自于烧碱、汞化物的制作过程中大量废水是非常重要的污染来源,直接被排向河流的这些污染物未得到有效处理即进入水循环,通过灌溉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   (三)农业面源污染
  除去矿山污染和工业排放污染,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原因还包括农业生产中的面源污染。一些重工业并不发达的区域并无关于重金属的工业生产,但重金属超标仍会出现在该区域生产出来的农作物中,原因就在于农业面源污染。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全球目前每年总量为六十六万公斤上下的镉进入土壤,其中高达百分之五十五上下的比例是经施用化肥进入。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出于对农业经济效益单一追求,过量投入氮肥和磷肥到农业生产中,导致土壤酸性飞速上升,土壤酸化造成了重金属的活性提高。而根据相关统计表明,每下降一个单位土壤PH值,土壤中就会增加十倍重金属流活性值。例如据广东省农业部门的调查显示,人为因素使珠三角地区土壤酸化速度比自然酸化的时间加快了将近七十年,土壤的PH值从1984年到现在下降了0.33个单位。
  三、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的路径
  由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复杂性,其治理与恢复是一个长期过程。虽然国家正在逐步加大力度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工作,但是实际难度较大,不仅要注重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还要注重其资金、法制等相关的配套支持工作。
  (一)注重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头的管控
  建立重点地区空气、水等流体中的重金属污染预报机制,加强重点地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监测,从源头上预防重金属中毒事件的发生;加强含重金属矿藏及其冶炼过程的管理,取缔土法炼砷等重金属的老化工厂,冶金工厂的“三废”必须达标排放,对高重金属煤等矿产采取强制性脱重金属处理,从根本上降低重金属排放。同时,应加强含重金属化工产品管理,特别要加强对含重金属农药和医药的监管,强化使用常识培训,最大程度减少人为中毒情况的发生。
  (二)利用生物技术修复土壤
  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量大面广”的基本特征,一方面决定了难以大规模推广任何成本高昂的技术,另一方面也使在国内难以使用国外主要针对小块土地修复的技术。有一些物理、化学方法可以较快治理重金属污染,但通常成本高昂,不适用于大面积土壤污染治理,并且这些方法容易破坏土壤内部的生态系统,造成二次污染。相比较而言,利用生物技术修复更接近自然生态,从经济投入、修复周期和避免二次污染等多方面考虑都是目前修复受污染土壤的最佳途径。植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植物的吸收、分解、挥发或固定土壤重金属作用,降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含量和有效态含量,从而减小重金属的危害性。早在1983年,英国就提出了利用超富集植物清除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思想,首次利用遏蓝菜属植物修复了长期施用污泥导致重金属污染的土地,证实了这一技术的可行性。目前,英国已开发出多种耐重金属污染的草本植物用于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的治理,并己将这些开发出来的草本植物推向商业化进程,建立了超富集植物材料库。多年的田间实验表明,凡是经过这些生物处理的土壤,95%以上的重金属可以被永久固定下来。
  (三)建立专项整治的资金链
  土壤修复需要大量经费,专项整治的资金链必须建立起来,但是由于难以确定污染主体,使得资金链中“谁来出钱”成为敏感的问题。按照利用生物技术修复的方法,中国耕地修复总体所需资金将达六万亿元,这还是仅仅按照每亩地最低修复成本二万元,三亿亩待修复土地计算。根据《全国土壤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2011年至2015年),仅有三百亿元是用于全国污染土壤修复的中央财政资金。实际上,对于受污染土壤修复这样巨大的资金投入,单纯依赖政府是行不通的。以云南个旧为例,目前该地受污染土壤面积在二十万亩以上,而治理修复的面积还不到一百亩。只有找到合适的融资模式,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才能解决问题。但在治理土壤污染方面目前我国尚无可遵循的融资机制,各个地方的做法也不甚相同。例如国家发改委接连核准了多只用于重金属污染治理的企业债,广东利用世界开发银行贷款支持多个土壤污染治理项目的开展。但笔者认为,国家必须要根据各地融资的实践,整合社会力量,建立专项整治的资金链,统筹规划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
  (四)制定土地环境污染法律
  对于“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来说,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经费受污染土壤的修复,因此,解决土壤污染的根本办法也是最经济的办法在于预防。夯实制度基础、完善法律法规,做到从制度层面打击污染土壤的行为和确保受污染土壤得到及时有效的修复才是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本之策。但目前我国针对土壤环境的具体立法还没有制定出来,给土壤污染事件中责任认定和问责追偿带来了操作上的困难。从20世纪中叶开始,英国荷兰等国就陆续制定相关的土地污染控制和管理的法律法规。2013年5月份,环保部透露正在抓紧土壤环境保护的立法起草工作,由环保部牵头,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等八个部委共同参与起草立法,已经初步形成《土壤环境保护法》(草案),该立法将为土壤污染的追责和预防带来明确的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杰、张程程:《破解土壤砷污染困局》,《�望新闻周刊》2013年8月12日
  [2]李彪:《农业重金属超标加重,各地普查土壤污染》,《每日经济新闻》2013年8月9日
  [3]王立彬:《中国正绘制土壤重金属“人类污染图”》,来源: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6/12/c_116121822.htm
  [4]周勉:《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刻不容缓》,《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5月21日
  作者简介:
  朱克亮,男,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讲师,主从事环境地质工程研究。

全国氟超标地区分布图(三)
水质监测对环境保护的意义研究

  [摘 要]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近年来全球对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资源之一,目前对水资源的污染情况是相当严重的,本文简单的分析了我国水污染情况和水质监测发展现状,对我国水质监测的要求、项目进行了探讨,以便给水环境保护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环境问题 水污染 水质监测 发展现状 借鉴
  中图分类号:X131.2 文献标识码:X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307�01
  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资源,是人类发展最基本的保障,如何对水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对社会、对经济的发展都有最基本的保证。目前全球水污染情况越发严重,为了保障安全的对水资源进行利用,水质监测成为了水污染控制的最基本手段之一,其对环境的保护有重大的意义。
  一、水质监测的含义
  水质监测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对水资源中的污染物进行检测,并对水中的污染物的变化趋势进行测定,最后评价水质状况综合性的一个过程。水质监测主要是为了检验水中含有各种物质的多少,并记录出来,用以判断是否检测物是否超过了规定范围,通常是对水中的杂质、种类、数量、危害性等来表示,因为水质指标项目很多,要根据不同的用途具体分析。目前水质监测的范围极广,包含了污染和未被污染的天然水和工业用水等,天然水包含了江水、河水、海水和地下水。从检测项目上分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水资源的综合情况进行评价,比如水的色度、清晰度、温度、PH值、悬浮物、电导率、含氧度等,一类是对有毒物质的综合性评价,比如砷、铅、汞、镉、氰及有机农药等,为了能够准确的对水资源的进行评价,除了以上两种测定外,有时还需要对水流速和流量项目进行检测。
  二、目前我国水污染状况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这种发展很多情况是建立在牺牲环境的基础上,在维系人的生存、维护社会发展、保障社会经济提升等要素中,水资源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现实的情况是全球面临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污染严重的情况,我国也不例外,根据我国环保局提供的数据资料显示,我国的水污染也相当严重,并且这种污染趋势还在持续不断的向外扩展,加上水利部门对全国的河流调查显示,我国的淡水湖泊中,洞庭湖和洪泽湖的水质比较差,白洋淀的污染很重,太湖处于富营养状态,滇池富营养越发严重,巢湖富营养状态,这些情况都说明我国的的水资源情况不容乐观。
  三、水质监测的意义
  水质监测不仅对水污染的控制有很大的作用,还对水环境保护、水环境健康灯方面有重要意义。
  对饮用水而言,如果水中含有有害细菌,那么人的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传染各种疾病,严重的会直接导致人员死亡,如果水中含有如藻类、原生物等浮游生物,那么水就极易变色并产生异味,影响水的质量,如果水中含有某矿物杂质,严重也会直接影响人的健康,比如含氟超标,则会严重影响牙齿的健康度,从而导致斑齿病,长期饮用这类水会导致牙齿全面崩坏,加上日常生活用水生成的污水,处理不当同时也会传播疾病,所以加强对饮用水监测显得尤为重要,这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对工业用水而言,由于各个行业对于工业用水的要求不同,比如需要用到锅炉的行业则要求水中的钙、镁、硫酸盐等不能超标,不然锅炉中极易产生水垢,从而使水受热不均匀导致设备受损,进而造成爆炸事故,又如炼金行业,冶金工厂中需要冷却设备的用水对水中的悬浮物有很严格的要求。这些充分说明了工业用水和饮用水一样都需要很高的标准,所以监测工业用水的水质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前提,对工业健康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除此之外,水质监测对于环境的治理、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也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监测得到的详细数据,确定该地区水中污染物的分布情况,从而可以确定出污染的来源、污染的路径、消长规律等,进而确定出水中污染物的变化规律和污染物,并分析出污染的原因,再评价出该污染对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影响,还能对以前的预防和治理效果进行检测,这些对预防和治理水污染都有重要的作用,对进一步的水环境研究有清晰的指导方向。
  四、水资源管理对水质监测的要求
  水质监测是水资源保护的基本手段之一,水质监测是根据具体检测信息和数据来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是实施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目前水污染情况严重,使得对水质监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性
  从质量控制和保证的视角出发,水质监测要求能够准确的反应出水环境的当时的具体情况,在水质监测中,错误的数据往往比没有数据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所以水质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是水质监测的基本要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水利部出台了各种措施来保证监测质量,只有取得了科学可靠的监测数据,才能让人们全面的了解水环境,才能正确的对认识水环境、评价水环境、管理水环境、治理水环境作出指导作用,才能正确的改善水环境,才能摆脱对水环境认知盲目性而做出的错误决定使水环境造成二次破坏的困境。
  (二)监测数据的及时有效性
  在对水环境进行监测时,监测数据的及时有效性也是监测工作中的一大要点,这就要求了监测系统具有瞬时监测能力和快速数据传输系统,常用的瞬时监测系统有自动在线监测与移动应急监测两种,自动在线监测主要是安装在固定的河流断面上,自动进行连续性的监测,移动应急监测是以车为载体的流动性应急监测,两者都可以达到监测及时性。因为事故越早发现越容易被控制,损失也越小,水污染一样,在越早发现越容易被遏制,治理成本也越低,整改效果越大,所以监测数据的及时有效性相当重要。
  (三)监测数据的连续稳定性
  由于水资源的检测时一个连续性的过程,所以在监测时要强调连续、完整、稳定,不能存在随意性。连续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时间连续性和空间连续性,时间上的连续主要是因为水污染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水质情况也随污染的改变而改变,虽然如此,经过长时间的监测,从中还是能发现一些规律,如果在任一时间中断,会造成数据缺失,规律被破坏;空间上的连续是因为要对整个河流进行监测,每一段河流的水质情况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从上游到下游全面监测才能对整条河的水质情况有全面的了解,才能达到对整条河流监测的目的。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资源是人类发展的基础,所以对水环境中的污染物、污染途径、污染原因、污染危害等进行研究,进行实时的监测,可以对水环境污染的治理和预防提供数据上的支持,并可以对水污染进行事先预警、事中指导、事后处理提供技术支持,为改善水环境和对水环境保护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陆璐.基于水质监测对新疆水环境保护的意义[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40(8):161-163.
  [2] 孙立民,孙艳艳,郭丽娟等.地下水中三氮的形成及水质监测意义[J].农业与技术,2011,31(4):70-71.
  [3] 杜魁.浅谈水质监测的意义[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2,(11):105-105.
  [4] 钟格梅,唐振柱,刘展华等.2007-2008年广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9,26(4):325-327.
  [5] 吴敏泉,林希建,朱彩明等.2005-2008年长沙市自来水水质监测情况动态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7):1267-1270.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68726/

推荐访问:氟超标的危害 饮用水氟超标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