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叶吹奏技巧

来源:推荐阅读 时间:2016-07-27 11:18:30 阅读:

【www.zhuodaoren.com--推荐阅读】

树叶吹奏技巧(一)
木叶吹歌曲技巧

我国民间流传的一种吹奏乐器。广泛流行于西南一带的农村中。也称“吹叶”,即吹树叶发声之意。吹叶的传统由来已久,隋唐时代的九部乐、十部乐中就有吹叶;从五代时期的古墓中发掘出来的石刻上也有吹叶的雕像。可以吹奏的叶子有十多种,如龙眼叶、竹叶、柳叶、桔树叶、冬青叶、杨树叶、桐叶等。要选择新鲜、柔软、厚薄均匀的叶子。吹奏时,将叶子横放于唇下,用手指扯住叶子的两端,开着上唇吹奏。能发出清脆悦耳、优美动听的音调来。用以伴奏山歌或独奏各种乐曲。电影《血与火的洗礼》插曲《苦歌》即以树叶为主奏乐器。

木叶,是苗、瑶、侗、彝、壮、布依、黎、土家、僳僳、阿昌、白、傣、水、哈尼、仡佬、仫佬、毛南、满、蒙古、藏、汉等族单簧气鸣乐器。苗语称黑不龙、促戈脑。侗语称巴眉、 嘎不洛。彝语称斯切、斯切嫫。壮语称拜美。广泛流行于黔、川、滇、湘、鄂、 桂、闽、海南、内蒙古和东北各地。

在我国中南、西南清澈的江河两岸,在云、贵高原的山间小路上,经常可以听到一阵阵高亢 、悠扬的乐声,这是聪颖的少数民族人民,利用一种叶面光滑、具有韧性的椭圆形树叶,通 过各种吹奏技巧而发出的清脆、明亮的乐音,就像是多才多艺的山歌手在欢乐地歌唱。木叶 ,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天然乐器,深受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人民的喜爱。树叶虽小,音色优美 ,音乐动人,独具风采。

关于吹木叶的起源,在黔东南的苗家村寨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很早以前,有个苗族青年 小伙叫姜兄九,有个姑娘叫戛兄九,他们的家被一座高山阻隔着,终年不得相见。有一次, 他们“游方”(即男女青年用对歌来谈情说爱)时一见钟情。没过多久姑娘就到姜兄九家来了 ,可是小伙的母亲对姑娘不中意,总想叫她走。为了能挽留姑娘,姜兄九就装病卧床不起, 姑娘也就一直留在身边服侍。戛兄九不知是计,服侍三载不见病愈,便提起包袱怏怏离去。 姜兄九紧追出门,顺手摘下门前的花椒树叶,放在嘴边吹吐真情。优美而恳切的木叶声飞过田野、山岗,飘到半山坡上,姑娘闻声而返,小伙的母亲见姑娘这样一片深情,再也不赶她 走了。他们结成美满姻缘,从此,他们一家过上和睦幸福的生活

在布依族民间流传着一首古老的情歌:高山木叶起堆堆,可惜阿哥不会吹,哪时吹得木叶叫 ,只用木叶不用媒。

传说孤儿丹叶,勤劳而纯朴,以打柴卖草为生,年到25岁还未娶妻。一天,他在打柴归 途上歇息,见到一种叫关门柴的叶子翻卷合拢起来,经微风一吹,竟然发出悠扬的“呜呜” 音响,他随手摘下一片试着一吹,叶子也发出清脆的乐声。此后,他每天上山砍柴,都要摘 几片叶子吹,一连吹了三七二十一天,吹奏技巧熟练了,他能把自己苦难的生活和悲欢的心情,用二十一种喜怒哀乐的曲调表达出来。谁知这优美动听的乐曲,竟拨动了天上七仙女的 心弦,她不顾天上的清规戒律,毅然下凡来和丹叶“浪哨”(布依语为谈情说爱之意)。丹叶 在南龙山上,七仙女在北凤坡上,互相用木叶声传送着一首首浪哨歌,你吹来一首,我回答你一首,两个越吹往一起走得越近,当丹叶走到两山中间时,只见七仙女像

山茶花一样羞答 答地等在那里,手上还拿着一片不老不嫩的叶子。他们成了亲,过着男耕女织的美好生活。 从那时起,布依族就兴吹木叶,青年男女就用木叶声传递爱慕之情,很早就产生了这 首“只 用木叶不用媒”的情歌。类似布依族这样的传说,在僳僳族等其他少数民族中也很流行,直到今天,他们仍有吹叶邀情的风俗。

木叶,是最简单、最古老的乐器。原始社会狩猎时代,曾用以拟声捕猎禽鸟,后来逐渐转化为以声代乐、以音伴唱的乐器了。几千年来,吹木叶盛传不衰,但见于史籍较晚。到了唐代, 吹木叶更为盛行,在皇室宫廷乐队中也占有一席之地,正式用于“十部乐”的“清乐”中。 《旧唐书•音乐志》称吹木叶为“啸叶”。并记述宫廷音乐“叶二歌二”。表明在乐队中有 歌唱者二人、吹叶伴奏者二人。唐代历任岭南节度使的杜,精于研究吹叶,他在《通典》 (卷一一四)中说:“衔叶而啸,其声清震,桔柚(叶)尤善;或云卷芦叶为之,如笳首也。” 《 新唐书•音乐志》更明确记载演奏宴会时有“吹叶一人”。

值得一提的是:乐队在演奏像《 景云河清歌》和《霓裳羽衣曲》等重要乐曲时,也一定要有吹叶。这时的木叶,已身价倍增 ,受到隆重礼遇。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杨柳枝词八首》(六)中形象地写道:“苏家小女 (六朝歌妓苏小小)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剥条盘作银环样,卷叶吹为玉笛声。”唐代诗 人郎士元,在《闻吹杨叶者二首》诗中描绘得更加淋漓尽致:“妙吹杨叶动悲笳,胡马迎风 起恨赊。若是雁门寒月夜,此时应卷尽惊沙”。“天生一艺更无伦,寥亮幽音妙入神。吹向 别离攀折处,当应合有断肠人。”可见,那时人们就津津乐道木叶吹奏技艺之高、音乐感人 魅力之大了。晚唐之时,洛阳有位名叫柳枝的歌女,年方17岁,就已擅长吹叶音乐,她在管弦的伴奏之下,可奏“天海风涛之曲,幽忆怨断之音”,使听者无不荡气回肠,为之震憾 。

在唐代的文献中,也记载着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吹奏木叶的文字,在当时的南诏地区(今云南大理),青年男女恋爱时就常以叶声表达爱慕之情。唐代樊绰的《蛮书》中有:“俗法,处子孀妇,出入不禁。少年子弟暮夜游行闾巷,吹壶卢笙或吹树叶,声韵之中,皆寄情言,用相 呼召。”在四川成都五代前蜀皇帝王建墓的二十四幅乐舞浮雕中,其中就有一幅是乐师口含 木叶吹奏的图像,他席地盘脚,正襟端坐,右手两指岔开扶叶,左手中还持一串树叶备用, 表情逼真,栩栩如生。以上所述完全证明,早在1000多年前,木叶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且是唐代、前蜀宫廷乐队中的常用乐器。

吹木叶,要选择优良的树种,通常采用桔、柚、杨、枫、冬青等无毒的树叶,叶片的结构匀 称,正、背两面都应平整光滑,以柔韧适度、不老不嫩的叶子为佳。太嫩的叶子软,不易发音;老的叶子硬,音色不柔美。叶子的大小对吹奏也有很大关系,过大或太小的叶子既不便吹奏,发音也不集中。一般使用的叶片,以叶长5.5厘米、中间叶宽2.2厘米左右的 比较适宜(图)。叶子不耐吹用,一片叶子吹几次就会发软破烂,不能再用,所以 吹奏时奏者需有多片树叶备用。

演奏时,要先把叶片上粘附的灰尘轻拭干净,将叶片正面横贴于嘴唇,用右手(或左手)食指 、中指稍微岔开,轻轻贴住叶片背面,拇指反向托住叶片下缘,使食指、中指按住的叶片上 缘稍稍高于下唇。运用适当气流吹动叶边,使叶片振动发音。木叶就是簧片,口腔犹如共鸣 箱,双手也可帮助起共鸣作用,通过嘴劲、口形、舌尖的控制,手指绷紧或放松叶片等各种 技巧,改变叶片的振动频率,可吹奏出高低、强弱 不同的音响,音域达十一二度。若要使它发出不同的音色,就需要运用不同的吹奏方式, 通常是按住叶子的下半片,用气吹其上半片,还有一手按住叶片,另一手轻轻拍打,像吹口 琴那样,发出来的音响既有共鸣,又能产生波浪音;而技巧比较高的是将叶片夹于唇间,不 用手扶即能吹奏,像吹竹笛那样,随着曲调的高低,送出急缓有别的气流,吹奏出优美动听 的旋律;技巧特别高超的演奏者更使人叹服,能够一口同时吹响两片木叶,不用手指帮助, 同样可以奏出动人的曲调。木叶吹奏高低音时,需运用不同的气量,唇部也随之忽松忽 紧,控制气流的送出。吹木叶不能随意断气、断音,特别讲究曲调圆滑流畅、婉转悠扬。

木叶的音色和小唢呐相似,清脆明亮、悦耳动听、近似人声,俗话说:“丝不如竹、竹不如 肉”,而这小小的一片树叶,却可与人声媲美,就像人声歌唱一样,并且具有山乡风味。它 可以独奏、合奏或为歌唱、舞蹈伴奏,有着十分丰富的表现力,演奏的乐曲大都选自人们所 喜闻乐唱的民歌曲调。在湖南等地,还用木叶为戏曲伴奏。在白族、傣族,木叶还用 于白剧、傣剧音乐中。

苗族的黑不龙,是黔、滇、湘、桂等省、区的苗族人民喜爱的吹奏乐器,多使用桔叶、 柚叶和冬青叶吹奏。靠近江河地区的苗家人,还有使用大鱼鳞片吹奏的,既耐 用又发音响亮。吹木叶特别受到苗族青年的青睐,它与爱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常说 :吹木叶可以获得爱情,木叶声是幸福的先声。有一首苗族民歌这样唱道:“一首木叶一首 歌,两首木叶翻山坡,三首木叶翻岔口,阿妹何时得见哥?”在苗族地区,每当月朗风清之 际,就会从寨边飘出娓娓动听的木叶声,这是青年小伙子在邀请姑娘出来“游方”,姑娘也能根据木叶吹出的曲调,辨别出自己的情侣。所以在苗族的民歌中,有“吹木叶要趁叶子青 ,谈 恋爱要趁年纪轻”等诸如此类的词句。

在苗家,老人和女性是不吹木叶的,只有年轻的小伙子才是吹木叶的能手。直到今天,每当青年男女举行“游方”、“摇马郎”、“采花山”等 社交、恋爱活动时,悠扬的木叶声此起彼伏。在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苗族小伙子用黑 不龙吹的独奏曲《情调》,旋律柔美、明快,吐音纯净、清晰,滑音抒情、自然,具有苗寨 独特风格。

在广西瑶族爱用榕树叶、龙眼叶、橄榄叶和荔枝叶吹奏。瑶族有着古老的风俗,每年 春节至春耕前,家家备宴畅饮,串寨互贺,小伙子和姑娘则吹奏木叶、翩翩起舞。在一年一 度的“浪平”歌会上,到处响起悠扬委婉、优美动听的木叶声。

聚居在黔、桂、湘三省区的侗族人民,巴眉多用樟树、白腊树等质地稍硬、韧性较好 的嫩叶子,发音明亮、悠扬。一般多在白天于户外吹奏,如山上劳动、路上行走时常常吹奏 自娱。除独奏外,也常为侗歌伴奏。侗族的青年,常用木叶吹奏情歌调,在黔东南苗族侗族 自治州天柱县一带流行的《玩山歌》,唱时就用木叶伴奏帮腔,它从“初相会”到“阿辛尝 ”,中间包括“相思”、“情深”、“白话”、“分离”等歌调,是专门用以传情达意的。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贵州省三穗县一带聚居的黔、湘边境附近的侗族男女青年,都要到景 色秀丽的圣德山赶山、对歌,县文化馆还组织吹木叶比赛,优胜者常常成为姑娘的意中人。

彝族的斯切是川、滇、黔等省彝族人民喜爱的乐器,一般选用万年青叶或梧桐叶吹奏。 四川省凉山彝族称木叶为叶笛,在大凉山地区流传的民间故事《大雁姑娘》,生动地叙 述了聪明伶俐的锅庄娃子,吹得一手好叶笛,引来了大雁姑娘结成佳侣的故事。云南省泸西 县的彝族青年,用斯切吹奏的《爬山调》格外动听。贵州省彝族地区常用木叶为民歌伴 奏,称伴奏的二声部民歌为“倒扣”,伴奏的三声部民歌称作“三倒扣”。

壮族的拜美,是壮家人最喜爱、流传最广的乐器,多选用榕树、龙眼、荔枝、橄榄等较 为柔软、富有韧性的树叶吹 奏。聚居于桂、滇等省、区的壮族人民,常在劳动休息、赶集串寨和对歌赛会等场合中吹木 叶,是生活中离不开的乐器,不论在山野林间,还是上、下工的路上,随时都可听到木叶吹 奏的《山歌调》,正如一首山歌所唱:“太阳出来红彤彤,扛起锄头去做工,今年增产多几 成,吹起木叶庆年丰。”云南省壮乡有首民歌这样唱道:“壮家本爱吹木叶,祖孙一辈传

一 辈,旧时一吹苦水流,如今一吹心头醉。”壮族青年小伙子到歌墟对歌时,常用木叶向姑娘 倾吐衷肠。云南省泸西县的壮家小伙子,特别爱吹《山歌调》。 布依族的青年也喜欢用木叶传情,姑娘们常在晚饭以后,穿戴整齐等待心上人的到来,有一 首《浪哨歌》中这样唱道:“堂屋点灯屋角明,屋后传来木叶声,木叶好比拨 灯棍,晚上来拨妹的心。”在湘西土家族流传着这样一首情歌:“吹声木叶唱声歌,木叶掉 下九江河,千里听见木叶叫,万里听见郎唱歌。”

吹木叶在白族中流传极为普遍,聚居于云南省大理的白族人民,常用竹叶、柳叶、栗叶和梨 叶吹奏。民间艺人技艺高超,吹奏方法多样,其中鹤庆县农民盲艺人张树先,他一人常操梆 笛和木叶两件乐器吹奏,忽而笛声嘹亮,忽而叶声悠扬,表现了青年男女欢乐对歌的情景, 乐曲有《梅花调》等。

树叶吹奏技巧(二)
木叶声声,情深意长——走近树叶吹奏艺术

木叶声声,情深意长——走近树叶吹奏艺术

——听邹开煌教授执教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感

今天,毓英邀请福建教育学院邹开煌教授莅校讲学,邹开煌教授是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首批专家、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核心成员、福建教育学院报刊社社长、《福建基础教育研究》主编、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福建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带头人培养基地负责人。本次邹教授将在下午的第三节为毓英的五年级的学生上一堂综合实践课《木叶声声,情深意长——走近树叶吹奏艺术》,晚上还将为学校的全体老师作《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教师专业成长》专题讲座。

课堂上,邹教授说他今年60岁了,我看一点不像,顶多五十岁。邹教授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全球华人木叶吹奏第一人,让树叶唱歌的艺术家——邱少春。他跟邱老师学习吹树叶已经到二年级水平,邱老师是福建省歌舞剧院国家二级演奏员,树叶、二胡演奏家。娴熟掌握民间传统艺术奇葩树叶吹奏,其树叶吹奏作为大型文艺晚会和对外文化交流的精彩节目,闪亮登台多项大型演出。应邀出访西班牙、法国、意大利、新加坡、德国等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均掀起了“树叶旋风”,倾倒了国内外无数观众,2004年还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接见。木叶吹奏也称树叶吹奏,听邱少春老师吹木叶简直是一种艺术享受,同学们想不想听邱少春木叶吹奏?让学生听邱老师在天津表演的视频。“好听吗?同学们。”邹教授问。邹老师也向邱老师学习树叶吹奏,并自讽自己只能算是树叶吹奏的的三流水平。现在请同学们听邹老师的树叶吹奏,说完邹教授现场亲自用榕树叶吹奏了一曲《妈妈的女儿》,木叶吹奏悦耳动听,学生陶醉在邹老师的精彩吹奏中。听听邹老师与邱老师哪里不一样?但有的认为节奏感、声音清脆、条理等方面的

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邹老师是邱老师二年级的学生。接着向学生讲树叶吹奏在中国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艺术,观看古代古墓出土的石像树叶吹奏,告诉孩子们树叶吹奏古代人喜欢,现代人也喜欢,韩国、日本也有很丰富的树叶吹奏,树叶吹奏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如今日本与韩国也想把树叶吹奏艺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学们你们答应吗?“不答应。”同学们说。为什么不答应?“因为树叶吹奏是我国的民族传统艺术,是我们的。”对,所以邹老师现正在做树叶吹奏的非遗申报工作。接着进一步向学生推销自己的人生经历,以前邹老师不懂艺术,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没有音乐细胞,到哪别人都不要,别人都说:不歌不舞是二百五。以前邹老师就是个二百五。但自从跟邱老师学了吹树叶以后,那就不一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邹老师也去学弹钢琴、拉二胡,你们说邹老师能上中央电视台吗?“不能。”对,不能,但邹老师吹树叶可就不同了,一吹就吹到中央电视台,而且还是主吹,邹老师站中间,左右两边有八位围着邹老师吹,他们是辅吹,邹老师是红花,他们都是绿叶,白岩松给我主持,著名歌星于文华、张迈亲自跟我学吹树叶,这个老师不是吹牛。于是播放邹教授上中央电视台的视频给学生观看。自从会吹树叶,邹老师成了很有艺术修养的人,到哪我都是主角,关键是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我要洗衣、买菜、做饭、拖地板,现在这些活老婆全包了,我都不用干了,在家很有地位,说话也大声了。有一首歌叫“呀啦嗦”,现在邹老师是上班呀啦嗦,吃饭呀啦嗦,睡觉呀啦嗦,走路呀啦嗦„„又给学生吹奏一曲《青藏高原》,关键邹老师迷上吹树叶是因为吹树叶有很多的好处:丰富业余生活,提高音乐素养;掌握一技之长,提升竞争实力;长期腹式呼吸,强身健体。说完教现场师生如何做

腹式呼吸,并为同学们献上一首王成刚的《哈达》。树叶吹奏是一项技艺,也是一项绝活,更是一门艺术。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学吹树叶?“想。”那刚才我是你们的老师,现在我就是你们的师傅,教学生如何选叶、持叶、衔叶、吹奏的口型与气流及注意事项。于是给每位同学一片树叶学吹并进行指导。最后邹老师用树叶吹奏一曲闽南语歌曲《浪子的心情》中结束这节精彩的课堂。

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教室里时时响起师生热烈的掌声,课堂的活力更是令在场师生受益匪浅。邹教授通过大量的树叶吹奏技艺和自身的经历讲述树叶艺术的历史、发展、现状及价值。他的现场木叶吹奏优美动听,悦耳沁心、令人赞叹,犹如天籁之音,令人陶醉;他学识渊博,谈吐幽默,可以感受到邹教授就像一颗开心果,他是在用心与学生对话,用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在演绎一节课,演绎自己的精彩人生。

树叶吹奏技巧(三)
笛子入门教

笛子入门教程

一、笛子基本构造

二、笛子常用种类【树叶吹奏技巧】

笛子身上一般都标有调式,其英文字母指筒音作“5”时是什么调。 .

三、笛膜贴法

笛膜最常用的是芦苇膜,首先用剪刀将笛膜剪成长方形小块,再与笛膜条纹垂直方向不断地对折卷成一小拄,用手捻着轻轻转动,使之形成很多细密的条状皱纹,展开左右绷一绷,使纹路更加均匀;

接着用阿胶沾点水,涂在在膜孔周围,使条状皱纹与笛身方向垂直,贴在膜孔上,然后再调整笛膜松紧,调节笛膜条状皱纹(手拉纹),使条纹数适中、条纹细而均匀,不重叠。 笛膜贴的松紧度要适中,太紧没有清脆响亮的音色,太松声音发沙。可在膜孔周围沾点水,过松时用指肚按住向两边拉一拉;过紧时,则向内移一移,也可用指肚按按膜孔中央使之变松。

贴好笛膜的笛子吹过一段时间后,因气温变化引起变松,可用“醒膜法”:先用口中的热气去呵笛膜,然后再用口中的冷起把笛膜吹干,反复数次即可。

四、演奏姿势

<1>姿势要点:

1.按孔方法。用右手的无名指、中指、食指的第一节指肚(不用指尖)分别按住笛子的第一、二、三孔,大拇指托于笛身下方(即食指与中指之间的下方),小指轻轻按在笛身上;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的第一节指肚分别按住笛子的四、五、六孔,大拇指托在笛身下端食指对面稍靠上的地方(以舒服、放松为准);小指也轻轻按在笛身上,这样用左右两手的小指和大指就能将笛身持住。

2.两脚分开。左脚稍前,右脚稍后,呈外八字,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之间。

1

奏中控制呼吸的感觉,使气进的来亦能稳得住,游刃有余。不要挺着肚子吹笛子。 ..........4.头正、两眼平视、面向正前方。

5.吹响笛子:【树叶吹奏技巧】

吹笛子之前一定要检查笛膜是否贴好,姿势是否正确,接着就是把笛子吹响了

正对吹孔,将下嘴唇背面靠在吹孔边缘侧面,不要超过出吹孔,双唇自然放平(像闭嘴时不说话的样子),与吹孔平面成90度;

接着念“朴”字,上唇略向前移,使气流通过嘴唇中间形成椭圆形空隙,平缓吹去。 注意:<1>嘴唇中间椭圆形空隙的大小与吹孔的大小相一致。这样可能使气流集中、饱满有力,最有效率地吹气。空隙过大,气流太粗,将导致漏气;空隙过小,气流被挤压,声音发扁。

<2>不能鼓腮;嘴唇不能像亲嘴般往外翻送。开始可以对着镜子练,整个状态如

微笑般。

<2>笛子的发声原理:

笛子的发声原理类似于“边棱效应”

。大风吹过窗户缝隙、门缝发出的“呜呜”之声,拿起一片树叶吹出的鸟叫声,都是“边棱效应”的体现,气流被窗户缝隙、门缝、树叶切割产生了震动而发音。同理,吹笛子时,吹出的气流被吹孔对面边缘切割,一部分气流被吹到外面,另一部分则被挡,回旋于笛管内震动而发音。

所以吹笛子不是把气全部灌进笛子,不是双唇包住吹孔来吹气,而是把气吹过吹孔平面,被吹孔对面边缘分割而发音。仔细体会并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找到最佳的吹气角度和气击点,只要用少量气息轻轻一点,笛声就出来了!

五、笛子指法

六孔全按所发音叫筒音。笛子指法有7种,现提供最常用两种。按孔时严格做到该按的孔一定按满,不该按的孔绝对不按。从上到下孔号是6、 5、 4 、3、 2 、1。 说明: @ 表示按孔 O 表示开孔 G 表示按半孔 筒音作“5”(基调)

【树叶吹奏技巧】

筒音作“2”(转四) .

2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tuijian300802/

推荐访问:树叶吹奏技巧图解 树叶吹奏教学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