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新医学杂志官网

来源:推荐阅读 时间:2018-11-09 18:00:05 阅读:

【www.zhuodaoren.com--推荐阅读】

世界最新医学杂志官网(共10篇)

世界最新医学杂志官网(一):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1843年,创办和主编医学杂志《柳叶刀》的医疗改革者托马斯·维克利的统计:
英国不同地区和不同职业人员死亡的平均年龄
地区
地名
士绅/专业人员
农民/商人
工人/技工
农村
地区
拉特兰
52
41
38
巴斯
55
37
25
工业

利兹
44
27
19
曼彻斯特
38
20
17
材料二  在过去的25年里,工厂劳动者的生活状况已经大有改善。1844年通过了每天10小时制的《劳动工时法》,过度的劳动时间已经减少到每天10小时,工资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机器的生产效率提高,以及工作环境的改善……
材料三  与罢工浪潮澎湃的同时,瓦格纳参议员和他的助手认识到《全国工业复兴法》中关于劳资关系的条款不够明确,又没有强有力的机构保证其实施,因而不能保证工人组织工会和集体谈判的权利;而没有强大的工会组织与资方抗衡,就无法提高工人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工人劳动条件,这既不公平,也不能提高广大工人群众购买力,促进复兴。因此,他们应工会要求,从1934年起便着手草拟一个代替劳工条款的立法。这就是1935年7月初罗斯福签署的《全国劳工关系法》。该法对劳工权利具有更明确的规定,还规定成立较强有力的执行机构--新的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劳资关系有所改善。
材料四 全球年工资平均增幅与中国增幅

(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工业区怎样的社会问题?(2分)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罗斯福政府改善劳资关系的举措,(4分)并结合所学知道分析实施这一举措的目的。(5分)
(3)根据材料四,说明中国年工资平均增幅与全球增幅之间的关系。(2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导致这种关系的原因。(8分)

(1)问题:工业区人员尤其是工人平均寿命低。(2分)原因:工资低,生活状况恶劣;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童工的使用;公共卫生、医疗条件差,疾病肆虐;资本家的残酷剥削;政府不够重视。(任答四点,4分)

(2)举措:立法保护。先后制定《全国工业复兴法》和《全国劳工关系法》;机构保证。成立强有力的执行机构——新的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4分)目的:保障工人基本权利,提高工人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缓和社会矛盾,促进复兴,克服经济危机,稳定资本主义。(5分)

(3)关系:中国年工资的平稳增长对全球年工资平均增幅有较大的拉动作用。(2分)原因:①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确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体经济实力不断上升;②加入WTO,融入经济全球化;③党和政府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善民生作为奋斗目标,进一步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国民收入;④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低迷,工资增长幅度下降。(8分)




世界最新医学杂志官网(二):

英语翻译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has the right to grant on behalf of all authors and does grant
on behalf of all authors,an exclusive licence (or non-exclusive for government
employees) on a worldwide basis to the BMJ Publishing Group Ltd and its Licensees to
permit this article to be published in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editions and any other
BMJPGL products to exploit all subsidiary rights,as set out in their licence

相关作者有权代表所有作者并确实能代表所有作者授予BMI出版集团世界范围内独家著作使用许可权,授权被许可人在医学遗传专业期刊和其它附属出版物上行使独家许可协议规定的附属权利.【世界最新医学杂志官网】

世界最新医学杂志官网(三):

氮肥对作物及环境有何影响?
有没有相关的文献
"氮肥与生态环境论文:·《河北省施肥现状的评价》 推荐期刊投稿 经济研究参考 四川文学 实用肿瘤杂志 作家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眼科学分册 塑料助剂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中国法医学杂志 城市研究 ...,而其中有近 1 / 3之量未被作物...也是一些蔬菜与经济作物增加产量的一种选择.但是施入土壤的氮肥并不能完全被...农业环境保护; 2002年03期 1 "
这是什么意识啊?肿瘤杂志上也发表农业研究的文章吗?

1.氮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施肥方法 田丽华 河北农业科技 2008/15
2.长期施肥对潮棕壤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丁怀香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04
3.蔬菜硝酸盐累积调控措施的研究进展 马茂亭 中国农学通报 2008/07
4.小麦-蚕豆间作条件下氮肥施用量对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董艳 应用生态学报 2008/07
5.有机肥和化学氮肥混合施用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吴龙生 河北农业科学 2008/07
6.主要栽培措施对中单808产量的影响 董志强 玉米科学 2008/03
7.土壤改良剂与氮肥配施对玉米生长及其养分含量的影响 许晓平 西北农业学报 2008/03
8.长期不同施肥对棕壤微生物量磷及其周转的影响 王晔青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02
9.2,4-D,多效唑和氮肥混用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 任建跃 现代农业科学 2008/03
10.科尔沁沙地灌溉与施肥对退化草地生产力的影响 张铜会 草业学报 2008/01

世界最新医学杂志官网(四):

氧气的性质,作用,用途是什么

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O ,原子序数8 ,原子量15.9994,属周期系ⅥA族.
氧的发现 1774年英国化学家J.普里斯特利用一个大凸透镜将太阳光聚焦后加热氧化汞,制得纯氧,并发现它助燃和帮助呼吸,称之为“脱燃素空气”.瑞典C.W.舍勒用加热氧化汞和其他含氧酸盐制得氧气虽然比普里斯特利还要早一年,但他的论文《关于空气与火的化学论文》直到1777年才发表 ,但他们二人确属各自独立制得氧.1774年,普里斯特利访问法国,把制氧方法告诉A.-L.拉瓦锡 ,后者于1775年重复这个实验,把空气中能够帮助呼吸和助燃的气体称为oxygene,这个字来源于希腊文oxygenēs,含义是“酸的形成者”.因此,后世把这三位学者都确认为氧气的发现者.
氧的存在 氧有三种稳定同位素,即氧16、氧17和氧18,其中氧 16 含量占 99.759 % .氧在地壳中的含量为 48.6%,居首位,氧在地球上分布极广,大气中的氧占21%,海洋和江河湖泊中到处都是氧的化合物水,氧在水中占88.8%.地球上还存在着许多含氧酸盐,如土壤中所含的铝硅酸盐,还有硅酸盐、氧化物、碳酸盐的矿物.大气中的氧不断地用于动物的新陈代谢,人体中氧占65%,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把二氧化碳转变为氧气,使氧得以不断地循环.虽然地球上到处是氧,但氧主要是从空气中提取的,有取之不尽的资源.
物理化学性质 氧 是 无 色 、无 臭 、无 味 的 气 体 ,熔点-218.4℃ ,沸点-182.962℃ ,气体密度1.429克/厘米3 ,液态氧是淡蓝色的 .氧是化学性质活泼的元素 ,除了惰性气体,卤素中的氯、溴、碘以及一些不活泼的金属(如金 、铂 )之外 ,绝大多 数非 金属和金 属 都能直接与 氧化合,但氧可以通过间接的方法与惰性气体氙生成氧化物:
XeF6 + 3H2O=XeO3 + 6HF
同样,氯的氧化物也可以通过间接的方法制得:
2Cl2+2HgO=HgO•HgCl2+Cl2O
在常温下,氧还可以将其他化合物氧化:
2NO+O2=2NO2
氧可以将葡萄糖氧化,这一作用是构成生物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反应:
C6H12O6+6O2=6CO2+6H2O
氧的氧化态为 -2 、- 1、+ 2 . 氧的氧化性仅次于氟 ,因此,氧和氟发生反应时,表现为+2价,形成氟化氧(F2O).氧与金属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有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氧分子可以失去一个电子,生成二氧基正离子(),形成O2PtF6等化合物.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有:①氯酸钾的热分
②电解水:
③氧化物热分
④以二氧化锰做催化剂,使过氧化氢分
⑤高锰酸钾的热分解
在宇宙飞船中 ,可利用宇航员 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与超氧化钾作用,产生氧气,供宇航员呼吸用.
生产和应用 大规模生产氧气的方法是分馏液态空气 ,首先将空气压缩,待其膨氧胀后又冷冻为液态空气,由于稀有气体和氮气的沸点都比氧气低,经过分馏,剩下的便是液氧,可贮存在高压钢瓶中.所有的氧化反应和燃烧过程都需要氧,例如炼钢时除硫、磷等杂质,氧和乙炔混合气燃烧时温度高达3500℃,用于钢铁的焊接和切割.玻璃制造、水泥生产、矿物焙烧、烃类加工都需要氧.液氧还用作火箭燃料,它比其他燃料更便宜.在低氧或缺氧的环境中工作的人,如潜水员、宇航员,氧更是维持生命所不可缺少的.但氧的活性状态如 、OH以及H2O2等对生物的组织有严重的损坏作用,紫外线对皮肤和眼的损害多与此种作用有关.是空气的组分之一,无色、无嗅、无味.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在标准状况(0℃和大气压强101325帕)下密度为1.429克/升,能溶于水,但溶解度很小,1L水中约溶30mL氧气.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约-180摄氏度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约-218摄氏度时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
1.氧气能与很多元素直接化合,生成氧化物.
2.氧气是燃烧和动植物呼吸所必需的气体,富氧空气用于医疗和高空飞行,纯氧用于炼钢和切割、焊接金属,液氧用做火箭发动机的氧化剂.
3.生产上应用的氧气由液态空气分馏而得.实验室借含氧盐类(氯酸钾、高锰酸钾等)受热分解来制取氧气.
4.一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组成的 原子半径0.074纳米
编辑本段二、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①色,味,态:无色无味气体(标准状况)
②熔点:-218.4℃(变为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 沸点:-182.9℃(变为淡蓝色液体)
③密度:1.429克/升(气),1.419克/厘米3(液),1.426克/厘米3(固)
④水溶性:不易溶于水,标准情况下,1L水中可以溶解约30mL的氧气
⑤贮存:天蓝色钢瓶
2.化学性质:
总体来说,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1)、氧气跟金属反应:
一氧化二镁;2Mg+O2→2MgO,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
四氧化三铁;3Fe+2O2→Fe3O4,红热的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一氧化二铜;2Cu+O2→2CuO,加热后亮红色的铜丝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物质.
二氧化硫; S+O2→SO2,点燃后发出蓝紫色的火焰,放出热量,有刺激性气味产生.
(2)、氧气跟非金属反应:
(炭+氧气→二氧化碳)C+O2→CO2,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S+O2→SO2,发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P+5O2→2P2O5,剧烈燃烧,发出明亮光辉,放出热量,生成白烟.
(3)、氧气跟一些有机物反应,如甲烷、乙炔、酒精、石蜡等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H4+2O2→2CO2+2H2O
2C2H2+5O2→4CO2+2H2O
编辑本段三、氧气的某些用途和负作用
一.氧是心脏的“动力源”
氧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关键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第一需要.呼吸的氧转化为人体内可利用的氧,称为血氧.血液携带血氧向全身输入能源,血氧的输送量与心脏、大脑的工作状态密切相关.心脏泵血能力越强,血氧的含量就越高;心脏冠状动脉的输血能力越强,血氧输送到心脑及全身的浓度就越高,人体重要器官的运行状态就越好.
二.氧气喷泉
随着人们对新鲜氧气的需求愿望与日俱增,在美国洛杉矶等大城市,一种氧气喷泉吧随之设立.在氧气喷泉吧里,人们手持透明氧气罐,其上插上了精巧的外接吸收装置,轻轻一吸,罐内的纯氧即喷涌而出.带着柠檬或其他香味的氧气可连续输送20分钟.除此之外,美国其他与氧有关的产品不断涌现,如各种含氧水、含氧汽水、含氧胶丸等.新兴的氧气消费,已形成一股新潮流.
三.增加吸氧量可减少术后感染及止吐
今年1月,美国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一项新的研究成果.奥地利、美国及澳大利亚的麻醉医师报告,只要在手术中和手术后给病人增加吸氧量,病人术后感染危险将降低一半.因为增氧可以提高免疫系统的免疫能力,可为患者的“免疫大军”提供更多“弹药”,杀死伤口部位的细菌.
这项研究是在奥地利维也纳和德国汉堡医院的500名患者身上进行的.其过程是:在整个手术期间和术后两个小时,为第一组250名患者实施含30%氧的麻醉,另一组250名患者在同一时间内接受含80%氧的麻醉.结果第一组手术后有28人感染,而第二组手术后只有13人感染.
麻醉病人在术后发生恶心或呕吐颇为常见,病人感到非常难受.进行此项研究的麻醉师说,增加吸氧比目前所使用的所有止吐药效果更为明显,且无危险和价格低廉.氧气防止呕吐的机制可能是防止肠道局部缺血,从而阻止催吐因子的释放.但完全用氧而不用一氧化氮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有可能使病人在手术中觉醒.
四.高压氧制服突发性耳聋
据友谊医院高压氧科主任介绍,高压氧不仅能改善内耳听觉器官的缺氧状态,而且还能改善内耳血液循环即组织代谢,促进听觉功能的恢复.一旦患了突发性耳聋,应立即去医院高压氧科,因为高压氧对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常取决于最初的治疗时间,一般在发病后三天之内(最迟不应超过一周)治疗效果最佳.
五.高压氧治疗牙周病效果好
牙周病指的是牙龈、牙周膜和牙槽骨的炎症、变形、萎缩,最后导致牙齿松动、脱落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患了牙周病会有牙龈充血、红肿、出血,牙龈沟加深,形成了牙周炎,牙周袋溢脓,有口臭,牙齿松动,并常伴有牙龈退缩.
牙周病的常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医务工作者用高压氧治疗牙周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高压氧治疗牙周病可提高牙周病局部组织的氧含量和氧的弥散距离,促进侧枝循环的重建,改善局部循环.血管收缩效应可缓解局部肿胀.另外,高压氧还能有效地抑制细菌,尤其是厌氧菌的生长繁殖,改善牙周组织的供血、供氧,促进新陈代谢,以利于局部组织的修复,达到抗炎、消肿、止血和除臭的目的.
六、中老年需要补氧
缺氧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体外缺氧,一种是体内缺氧:
体外缺氧:主要是因为外部原因造成的缺氧.人处在一个缺少氧气的环境里,如阴天气压低,高原地区,环境污染地区以及写字楼、商场、地下室等都容易造成体外缺氧.
体内缺氧:是指人体自身的原因,导致吸入氧气的不足,与一些老年病、工作节奏快等原因有关.如呼吸系统疾病(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肺心病、肺部感染等);血液循环不好(各种心脏疾病,脑供血不足、脑梗、脉管炎、静脉曲张等).长期处于体内缺氧状态,人体各个组织供氧不足,加速了身体的衰竭,甚至引发中风等意外,直接威胁到生命的安全.
中老年缺氧的症状表现
1) 轻度缺氧:常常打哈欠,手脚冰凉,在大商场、地下设施内感到胸闷气短,心慌、喘气急促.
2) 中度缺氧:爬楼梯两层以上胸闷气短、喘气急促;口臭、胃酸过多、便秘、皮肤干燥、睡眠不足、多梦易醒,注意力不集中,脸色苍白,心情紧张后头屑增多,出虚汗、视力下降,血压、血脂、血糖偏高,抵抗力减弱,易患感冒.
七.过度吸氧的负作用
早在19世纪中叶,英国科学家保尔·伯特首先发现,如果让动物呼吸纯氧会引起中毒,人类也同样.人如果在大于0.05 MPa(半个大气压)的纯氧环境中,对所有的细胞都有毒害作用,吸入时间过长,就可能发生“氧中毒”.肺部毛细管屏障被破坏,导致肺水肿、肺淤血和出血,严重影响呼吸功能,进而使各胀器缺氧而发生损害.在0.1 MPa(1个大气压)的纯氧环境中,人只能存活24小时,就会发生肺炎,最终导致呼吸衰竭、窒息而死.人在0.2 MPa(2个大气压)高压纯氧环境中,最多可停留1.5小时 ~ 2小时,超过了会引起脑中毒,生命节奏紊乱,精神错乱,记忆丧失.如加入0.3 MPa(3个大气压)甚至更高的氧,人会在数分钟内发生脑细胞变性坏死,抽搐昏迷,导致死亡.
此外,过量吸氧还会促进生命衰老.进入人体的氧与细胞中的氧化酶发生反应,可生成过氧化氢,进而变成脂褐素.这种脂褐素是加速细胞衰老的有害物质,它堆积在心肌,使心肌细胞老化,心功能减退;堆积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老化和硬化;堆积在肝脏,削弱肝功能;堆积在大脑,引起智力下降,记忆力衰退,人变得痴呆;堆积在皮肤上,形成老年斑.
编辑本段四 氧气的制造
一般实验室制造氧气使用的方法是:加热高锰酸钾,化学式为: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另一个方法是:用催化剂MnO2并加热氯酸钾,化学式为:2KClO3===(△,MnO2) 2KCl+3O2
还有一个是:双氧水(过氧化氢)在催化剂MnO2(或红砖粉末,土豆,水泥等)中,生成O2和H2O,化学式为: 2H2O2===(MnO2) 2H2O+O2↑
工业制造氧气方法:分离液态空气.
中老年缺氧的症状表现
1) 轻度缺氧:常常打哈欠,手脚冰凉,在大商场、地下设施内感到胸闷气短,心慌、喘气急促.
2) 中度缺氧:爬楼梯两层以上胸闷气短、喘气急促;口臭、胃酸过多、便秘、皮肤干燥、睡眠不足、多梦易醒,注意力不集中,脸色苍白,心情紧张后头屑增多,出虚汗、视力下降,血压、血脂、血糖偏高,抵抗力减弱,易患感冒.
编辑本段五 氧气的发现
世界上最早发现氧气的是我国唐朝的炼丹家马和.马和认真地观察各种可燃物,如木炭、硫磺等在空气中燃烧的情况后,提出的结论是:空气成分复杂,主要由阳气(氮气)和阴气(氧气)组成,其中阳气比阴气多得多,阴气可以与可燃物化合把它从空气中除去,而阳气仍可安然无恙地留在空气中.马和进一步指出,阴气存在于青石(氧化物)、火硝(硝酸盐)等物质中.如用火来加热它们,朋气就会放出来,他还认为水中也有大量阴气,不过常难把它取出来.马和的发现比欧洲早1000年.
马和把毕生研究的成果记录在一本名叫《平龙认》的书中,该书68页,出版日期是唐至德元年(756年)3月9日,一直流传到清代,后被德国侵略者乘乱抢走.

世界最新医学杂志官网(五):

欧立希的故事

欧立希小时候,有一年白喉病流行,夺去了许多和他一起玩耍的小伙伴的生命.他很难过,立志做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
那时,医药界已经知道有许多传染病是由各种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引起的.欧立希想制造一种“神奇的子弹”去射杀它们.
在大学读书时 欧立希 想在化学中找到答案 他废寝忘食地学习前人的经验 翻阅了德文 英文和法文的书籍杂志 一看到游泳的材料或有新的设想 无论何时何地 他都要把它记下来 在 他的衬衣袖口上手心上以至房间的地板上墙上都用笔写满了化学公式和符号
欧立希请了一位日本人当助手,他们在实验室里一天又一天地不停实验.好几百种药物都试验过了,依然没取得预期的效果.他经常日夜奋战,有时一连好几个晚上只在椅子上用书本当作枕头睡觉.
一九0九年,欧立希和助手们配制的化学药品终于成功了.又经过多次实验后,证明这药品能杀死人体内的某种传染病.这“神奇的子弹”终于为人们造福了.
欧立希发明“606” “606”是一种新药的代号,即“洒尔佛散”(申凡纳明),为什么称它“606”呢?是因为科学家试制它到第606号染料才获得成功,因此给它起了这么个名.这位百折不挠的科学家是谁呢?他就是德国著名生物学家欧立希.1854年3月14日,欧立希出生于德国西里西亚的斯物恩镇,后来他进了医科大学.当时,人们诚然已经知道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但对病菌就是束手无策.面对现实,欧立希立志要拯救千百万受苦大众:“我一定要发明一种神奇的子弹,让它去杀死人体内的病菌,但又不至于伤害人体.”因为当时有人制造出杀菌药物常常是厉害得“人菌俱伤”,有时甚至致人死命.用这种药物,与其说是在治病,倒不如说是在杀人!这一来,谁还敢用!欧立希是著名细菌学家柯赫的学生.当时柯赫已研究出一种着色法,能给不同的细菌染上不同的颜色,以便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它们各自活动的情况.有一次,柯赫给细菌着色后,细菌死了,柯赫感到遗憾,欧立希却不,他仿佛从里面悟出了什么道理,而且饶有兴趣.欧立希在发现了与柯赫不同的快速染色之后,向柯赫提出了这样一个设想:“我想把药物加到染料里,让病原菌在染色的同时被杀死.”这一大胆的设想,使大科学家柯赫感到震惊,他觉得后生可畏.锥虫是一种易引起人昏睡的微生物,它进入人体后,人便整天昏睡不醒,直致死去.他就选中锥虫来试验:将锥虫注入一些小白鼠体内,让它大量繁殖,当小白鼠得上了昏睡症时,便进行染色试验.欧立希企图用染料杀死锥虫,他先后试验了近500种染料,注射过1000多只小白鼠,但没有一次能杀死顽固的锥虫.尽管屡遭失败,但他毫不气馁,一天,他翻开一本化学杂志,看到一篇文章.文中说:“在非洲流行着一种可怕的昏睡病,锥虫进入人的血液后大量繁殖,人就会长期昏睡而死.唯独用化学药品“阿托什尔”(即氨基苯砷)可杀死锥虫,救活病人,但是后果也相当惨痛,病人会因此而双目失明.欧立希阅读这篇文章后受到很大启发,他没有停止在文章的结论上,而是想:阿托什尔是一种含砷的毒药,能否改变其化学结构,使它只杀死罪恶的锥虫而不伤害人的视神经呢?他夜以继日地紧张工作着,试验用的药品一批又一批地增加、更换,一直试验到好几百种.他与日本医学家贺洁合作研究,已经发现了治疗昏睡症的方法,新的发现对他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他决心百尺竿头,更进一步.1907年,他和助手已实验到编号为606的药品,但试验结果仍不满意.新的试验正在进行.2年后,日本的秦佐八郎博士也到欧立希的研究所协助他工作.一次,秦佐八郎偶然重复用第606号药品进行实验.用这种药物进行试验,他意外的发现,该药品竟是一种杀伤力很强的杀菌剂.试验用的小动物身上都能长出健康的皮肤.正像茫茫雾海中见到了希望的灯光一样,欧立希因此欣喜若狂.他们又进行反复试验,结果完全正确.他俩共同商定,以这次试验成功了的染料编号“606”定为新药的名字.1910年11月,欧立希在法国的威士巴登世界医学大会上公布了这一成果.“606”新药的发现,使无数人从昏睡病的魔爪下幸免一死,并且奇迹般地制止了梅毒这种疾病的蔓延.欧立希的贡献,则不仅是他发明了“606”,更重要的是他开辟了一条化学合成药品的新道路.

世界最新医学杂志官网(六):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生物武器

一、病毒类,如天花病毒、各种马脑炎病毒、热病毒等;
二、细菌类,主要有炭疽菌、鼠疫杆菌、霍乱弧菌等,这是二战前后使用得最多的生物战剂;
三、立克次氏体类,一种能导致斑疹伤寒、战壕热等流行疾病的特殊病原体;
四、衣原体类,主要有鸟疫衣原体;
五、真菌类,主要有球孢子菌、组织孔孢浆菌等;六毒素类,主要有葡萄球肠毒素、肉毒菌毒素、真菌毒素等.六、毒素类,主要有肉毒杆菌毒素、葡萄球菌糖毒素等.
一位意大利研究人员发现,早在3000多年前,古人就知道在攻城掠池和自我保护时使用这一手段.赫梯王国是一个位于安纳托利亚,即古代小亚细亚的亚洲古国.赫梯人以骁勇善战著称于史,不仅将若干小国统一成一个强大帝国,并曾与埃及展开过激烈的争 霸战争.意大利学者西罗· 特雷维萨纳托专门对赫梯人最强大时期的历史进行了研究.他在《医学假说》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成果称,将感染了兔热病的绵羊放入敌方城市或阵营,导致对方人员染上这种致命疾病,是当年赫梯人无往不胜的一个重要原因.
1859年法国在阿尔及利亚作战时,15000人中有12000人患霍乱而丧失战斗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曾首先研制和使用生物武器(当时称为细菌武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仅一年半的时间内,交战双方患病毒性流感者达5亿之多,有2000多万人死亡,比战死人员数量高出3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大规模研制生物武器,并在中国东北建立研制细菌武器的工场- 731部队,曾对中国10余个省的广大地区施放鼠疫、霍乱、伤寒和炭疽杆菌等10余种战剂.鼠疫最严重的是湖南常德和浙江宁波.他们甚至拿活人做细菌试验,仅此一项就杀死中国军民3000多人,给中国人民造成巨大灾难.

世界最新医学杂志官网(七):

“爱”话题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远在国外的丈夫到邮局去给他的妻子拍电报。全文是:“亲爱的,我在国外很想你,祝你圣诞快乐!”
当他掏钱付款时,发现身上带的钱不够,于是他对邮局的小姐说:“为了省钱,我可不可以去掉几个不必要的字呢?”
小姐说可以,但当她接过那男子删改过的电文时,发现去掉了“亲爱的”三个字。于是,邮局那位小姐说:“先生,你还是把‘亲爱的’三个字添上吧,钱由我来付。你不知道,这三个字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有多重要。”
这位小姐很懂得珍重感情。她认为,鲜花、金钱固然重要,但表达最真挚、最真实的爱往往就在简单的几个字中,那是不可少的。
请以“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得抄袭。


【考场佳作】
爱的思考
我轻轻地合上《巴黎圣母院》,不禁被这个悲惨的故事深深感动,一首美丑交叉的梦幻之曲,在我的耳畔久久回荡……
爱之伟大
女主人公爱斯梅拉达的母亲巴格特历经人间苦难,受尽各种折磨,且深遭社会的唾弃。当女儿一出世,她就认定“女儿是生命的全部”,全身心地爱她。在女儿被偷走之后,她悲痛欲绝,最终成了可怜的隐修女。这种满怀深情的爱,是一位妇女最纯洁感情的付出,是伟大的崇高的母爱。
爱之无私
当奇丑无比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在广场上受侮辱、嘲弄、鞭笞的时候,心地善良的女主人公爱斯梅拉达不计前夜被劫之仇,送水给可怜的卡西莫多喝。卡西莫多感动了,“有生以来流出了第一滴眼泪”,感恩化作了爱情。从此以后,他用最淳朴、真诚的感情待她,无私而谦卑地爱她,冒着生命危险去护她,甚至压抑内心的嫉妒,帮她寻找自己的情敌孚比斯。这种爱,是纯真感情的倾注,是感恩的、奉献的爱。
爱之可怕
恶贯满盈的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为了达到自己无耻的欲望——占有美丽的爱斯梅拉达,采取了极为卑鄙下流的手段:抢劫、威逼利诱……他一方面意识到自己所做一切会把自己推向罪恶的深渊,另一方面又在这条歧路上越走越远。最后,希望化为泡影,在女主人公誓死不屈的态度面前,他彻底绝望了,他阴暗的心理产生了一种恶毒的报复,不惜把这位美丽的姑娘送上绞刑架。这种爱,是自私、罪恶的爱。
爱之可怒
浪荡的花花公子孚比斯被女主人公爱斯梅拉达的美貌吸引,同时女主人公也深深地爱上了这个俊俏的青年军官。女主人公对他一片痴情,可他却薄情寡义,逢场作戏,诱骗女主人公的一片真情。这种爱,犹如一堆废料燃起的火焰,燃得快,熄得也快,是无情、无果的爱。
“爱”就一个字,雨果笔下的四个人物对女主人公爱斯梅拉达的四种不同的“爱”,紧紧地勒住了我的心,引起了我深刻而沉重的思考。生活中有着千百样的爱,每个人爱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但到底是为什么爱,爱什么,怎样爱,每个人都要做出认真的思考。
【批阅意见】
《爱的思考》紧扣话题“爱”,引用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长篇名著《巴黎圣母院》众多人物中的四个,抒写了自己的读后感。
文章最大的特色是:在别致的“引言”之后,选用了以“爱”为中心词的四个新颖的小标题,叙写了原著中的四个人物:女主人公爱斯梅拉达的母亲、敲钟人卡西莫多、恶贯满盈的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花花公子孚比斯。同时,围绕着“爱”,表现了雨果笔下的四个人物对女主人公爱斯梅拉达的四种不同的“爱”:伟大、无私、可怕和可怒。
其次,文章总分式的写法,也是值得学习的。先分写四个人物对女主人公的爱,后总写“我”的感受,并向人们提出了“爱的思考”:为什么爱、爱什么,怎样爱。
【考场佳作2】
让世界充满爱
某杂志社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格是什么?”结果,“助人为乐”排在第一位。然而,不少同学在回答“别人碰上麻烦时你怎么办”的时候,却是“悄悄走开”。这个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我想说:既然我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那么,让我们从我做起,献出真情,伸出双手,让世界充满爱。
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它在给人以帮助的同时,使帮人者感到快乐和欣慰。只有毫不吝惜地帮助别人的人,才能享受到这种幸福。助人为乐也能使人树立起高尚的形象,使人受到大家的尊重。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正是这个道理。
如今,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有不少人丧失了良知,也有不少人鼓吹“世风日下”的论调,说:“雷锋叔叔三月来,四月走。”这种思潮对于正在形成世界观、刚开始走人生第一步的青年人有着不良的影响。我们应该冷静下来,想想看:我们的社会真的“变”了吗?
我想起雷锋“对人民群众要像春天般温暖”;想起了池越忠舍身搭救落水儿童;想起了张华跳入沼气坑挽救老人的生命。我还想起了徐虎、赵雪芳、李素丽……他们助人为乐的精神和高尚的品质打动着每个人的心。面对这或平凡温馨或动人心魄的一幕又一幕,我们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世界是美好的!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生活在世界上,我们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别人也同样需要我们的帮助,正像一首歌中所唱:“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
年轻的朋友们,让我们从我做起,献出真情,伸出双手,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爱!
【批阅意见】
这篇高考满分作文,是一篇优秀的议论文。全文围绕“爱”这个话题,开篇点题:让世界充满爱;接着逐步论述“让世界充满爱”的论点,先讲“助人为乐”,再以一系列英雄模范“爱”的事例为论据,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最后总结全文,并引用了“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的歌词,点明了“爱”的内涵。
另外,文章新颖的立意,中规中矩的议论文框架,清晰流畅的语言,也是值得学习的。
【名家引路】
哲人的爱
秦 牧
好几年前,我读过一则消息:青岛医学院教授沈福彭,1982年2月因病去世,他生前殚精竭虑,尽瘁教学,亲嘱死后将遗体献给医学教育事业,五脏作局部解剖教学用,骨骼制成标本,供示教用,用遗体“再站一班岗”。这则消息使人大受震撼,掩卷沉思,神驰渤海之滨。一个彻底唯物主义者的献身精神,一个哲人对群体无私的爱,尽在不言之中。
继沈福彭教授之后,北京医科大学前任校长也在生前自愿地把遗体献给学校作为骨骼标本。这两位医学教授的事迹先后辉映。据我所知,遗嘱捐赠肾脏、眼球,以至于躯体,或以利他人,或造福群众的事虽有不少,但是遗嘱指定把自己的遗体制作骨骼标本供教学用的事我极少听到。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对于舍己为人、献身祖国具有怎样坚强的意志和崇高的风格,从这样的事例中也可以想见一二了。
1987年底,我突然接到青岛医学院一封来信,那是院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寄来的。里面除了信件外,还有一张人体骨骼图片,那就是沈教授遗留下来的骨骼标本了。信里有这样的话:“他去世后,由他的学生将骨骼制成骨架,陈放在青岛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的标本室里(外有玻璃罩),人们每过此室,都以十分崇敬的心情,瞻仰骨架。”信末这样说:“秦老……你能否为我院沈教授写几句话,如蒙赐字,我们将把它刻在玻璃罩上……”
我端详着那张骨架图片,百感纷纭。这具骷髅给予我的不是忧惧、哀伤,而是亲切、鼓舞。我把图片放在写字台的玻璃板下,早晚工作时经常瞧它几眼,我觉得它对灵魂有净化作用,犹如明矾之可以净水一样。我的写字台的玻璃下,没有任何绮年玉貌、

世界最新医学杂志官网(八):

克隆技术在现代的运用?
紧急紧急!
【世界最新医学杂志官网】

“克隆”一词于1903年被引入园艺学,以后逐渐应用于植物学、动物学和医学等方面.广泛意义上的“克隆”其实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只是没叫它“克隆”而已.克隆是人类在生物科学领域取得的一项重大技术突破,反映了细胞核分化技术、细胞培养和控制技术的进步.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译, 意为生物体通过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简称为“无性繁殖”.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物繁殖的过程叫克隆,这门生物技术叫克隆技术.利用克隆技术可以在抢救珍奇濒危动物、扩大良种动物群体、提供足量试验动物、推进转基因动物研究、攻克遗传性疾病、研制高水平新药、生产可供人移植的内脏器官等研究中发挥作用,但如果将其应用在人类自身的繁殖上,将产生巨大的伦理危机.克隆技术在带给人类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问题,但我们不能因为这项技术可能带来严重后果而阻止其发展,它的产生归根结底是利大于弊,它将被广泛应用在有利于人类的方面.我国计划利用克隆技术,使频危鱼类复生.通过采用低温保存细胞克隆技术,中华鲟等濒危鱼类有望死而复生.我国鱼类克隆专家、江汉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余来宁教授表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濒危鱼类低温保存细胞克隆技术研究目前进展顺利.  早在上世纪60年代,由我国童第周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已经在细胞核移植上取得了成功,大大地推动了鱼类克隆研究的进程,使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科研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近几年来,我国开展鱼类克隆应用研究较少,国外研究水平已有超越我国的趋势.据余来宁教授介绍,濒危鱼类低温保存细胞克隆技术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在细胞水平上保存和恢复白鳍豚、白鲟、中华鲟、长江鲟、胭脂鱼、鲟鱼等我国特有濒危珍稀生物,从而达到保护濒危物种的目的,项目计划在2006年完成.  余来宁教授表示,根据已有的研究经验,克隆鱼类技术成功率低.实验上千次,也许只有百分之一的实验符合要求,这也是阻碍该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关键.目前研究人员主要围绕提高克隆成功率开展研究:优化核移植技术、筛选发育全能性较好细胞、供体核与卵配合问题和核质技术、研究重组胚胎的激活方式、鱼类细胞低温保存方法及克隆技术等.为了解决试验材料的难题,研究人员遴选了斑马鱼、泥鳅、带鱼、白鲢等常见物种作为科研试验的替代材料.  生物技术的范围很广,从基因组破译到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等等,但生物技术的核心目标是为人类自身特别是人类健康服务,正因如此,克隆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动物而不是植物.1997年2月英国罗斯林研究所宣布克隆成功的小羊多利,是用乳腺上皮细胞作为供体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的,它翻开了生物克隆史上崭新的一页,突破了利用胚胎细胞进行核移植的传统方式,使克隆技术有了长足的进展.自克隆小羊多利成功后,世界各国引起强烈的反响,有的看作福音,有的则视为祸水.生物克隆取得突破,最大的好处是培养大量品质优良的家畜,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使畜牧业的成本降低,效率提高,还可提供某些药物原料以提高人类免疫功能等等.利用克隆技术还可以大量复制珍稀动物,挽救濒危物种,调节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为人类造福.当然,克隆技术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一些克隆动物在遗传上是全等的,一种特定病毒或其它疾病的感染,将会带来灾难,如果无计划克隆动物,会扰乱物种的进化规律,干扰性别比例,这种对生物界的人为控制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危害.但只要采取相应的研究对策,制订科学的克隆计划,这种负效应就可以避免.至于克隆人由于涉及伦理和人权问题,因此一直是社会各界争论的话题.有科学家指出克隆人是一个没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当代生物史证明,克隆技术只能复制出外貌特征相同的生物,不能克隆出被复制者原有的才能.人的思想才能受后天的制约.所以,即使有人能克隆出酷似历史上的伟大领袖、伟大科学家那样的人物,也仅在外貌上相同,却缺乏伟大领袖、伟大科学家那样的思想、气质、才能,试问这样的克隆具有什么意义?至于有人主张克隆人以取得人体器官,用于医学上人体器官的移植,这也是不可行的.因为克隆出来的人首先是一个公民,他享有人权,如果克隆人不肯捐赠器官,你发明者也不能侵犯人权.根据美国《时代》杂志和美国有线新闻网(CNN)上个月联合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美国人不赞成克隆人.但在问及有关具体细节时,很多人又表示,克隆技术的可行性得视具体情况而定.譬如,28%的被调查者认为,如果是为了拯救其他的生命,制造人类身体的重要器官将被视为合法;约21%的人赞同通过克隆人来挽救被克隆者的生命;20%的人觉得,可以通过克隆技术来帮助不育夫妇.虽然许多人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反对克隆人,可是相当一部分人(约34%)将他们的宗教信仰作为最主要的理由.22%的人说,克隆技术同化了人们的特征和个性,另有22%的人担心克隆会被用作某些可疑的目的,譬如克隆优等人种甚至军队.总之,根据调查结果,69%的人认为克隆人冒犯了上帝的权威.将近一半(45%)的美国人认为,在未来10年内制造一个克隆人是有可能的.

世界最新医学杂志官网(九):

欧立希发明的神奇的子弹是什么?

欧立希发明“606” “606”是一种新药的代号,即“洒尔佛散”(申凡纳明),为什么称它“606”呢?是因为科学家试制它到第606号染料才获得成功,因此给它起了这么个名.这位百折不挠的科学家是谁呢?他就是德国著名生物学家欧立希.1854年3月14日,欧立希出生于德国西里西亚的斯物恩镇,后来他进了医科大学.当时,人们诚然已经知道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但对病菌就是束手无策.面对现实,欧立希立志要拯救千百万受苦大众:“我一定要发明一种神奇的子弹,让它去杀死人体内的病菌,但又不至于伤害人体.”因为当时有人制造出杀菌药物常常是厉害得“人菌俱伤”,有时甚至致人死命.用这种药物,与其说是在治病,倒不如说是在杀人!这一来,谁还敢用!欧立希是著名细菌学家柯赫的学生.当时柯赫已研究出一种着色法,能给不同的细菌染上不同的颜色,以便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它们各自活动的情况.有一次,柯赫给细菌着色后,细菌死了,柯赫感到遗憾,欧立希却不,他仿佛从里面悟出了什么道理,而且饶有兴趣.欧立希在发现了与柯赫不同的快速染色之后,向柯赫提出了这样一个设想:“我想把药物加到染料里,让病原菌在染色的同时被杀死.”这一大胆的设想,使大科学家柯赫感到震惊,他觉得后生可畏.锥虫是一种易引起人昏睡的微生物,它进入人体后,人便整天昏睡不醒,直致死去.他就选中锥虫来试验:将锥虫注入一些小白鼠体内,让它大量繁殖,当小白鼠得上了昏睡症时,便进行染色试验.欧立希企图用染料杀死锥虫,他先后试验了近500种染料,注射过1000多只小白鼠,但没有一次能杀死顽固的锥虫.尽管屡遭失败,但他毫不气馁,一天,他翻开一本化学杂志,看到一篇文章.文中说:“在非洲流行着一种可怕的昏睡病,锥虫进入人的血液后大量繁殖,人就会长期昏睡而死.唯独用化学药品“阿托什尔”(即氨基苯砷)可杀死锥虫,救活病人,但是后果也相当惨痛,病人会因此而双目失明.欧立希阅读这篇文章后受到很大启发,他没有停止在文章的结论上,而是想:阿托什尔是一种含砷的毒药,能否改变其化学结构,使它只杀死罪恶的锥虫而不伤害人的视神经呢?他夜以继日地紧张工作着,试验用的药品一批又一批地增加、更换,一直试验到好几百种.他与日本医学家贺洁合作研究,已经发现了治疗昏睡症的方法,新的发现对他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他决心百尺竿头,更进一步.1907年,他和助手已实验到编号为606的药品,但试验结果仍不满意.新的试验正在进行.2年后,日本的秦佐八郎博士也到欧立希的研究所协助他工作.一次,秦佐八郎偶然重复用第606号药品进行实验.用这种药物进行试验,他意外的发现,该药品竟是一种杀伤力很强的杀菌剂.试验用的小动物身上都能长出健康的皮肤.正像茫茫雾海中见到了希望的灯光一样,欧立希因此欣喜若狂.他们又进行反复试验,结果完全正确.他俩共同商定,以这次试验成功了的染料编号“606”定为新药的名字.1910年11月,欧立希在法国的威士巴登世界医学大会上公布了这一成果.“606”新药的发现,使无数人从昏睡病的魔爪下幸免一死,并且奇迹般地制止了梅毒这种疾病的蔓延.欧立希的贡献,则不仅是他发明了“606”,更重要的是他开辟了一条化学合成药品的新道路.

世界最新医学杂志官网(十):

鲁迅书籍历史

鲁迅简介
鲁迅(1881-1936),清光绪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为周树人.至三十八岁,始用“鲁迅”为笔名.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正阳县),是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母亲鲁瑞、父亲周伯宜.在这一生中他写了小说,散文,杂文100多篇.
鲁迅出身于没落的士大夫家庭.1898年到南京求学,先入江南水师学堂,次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其间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与“民主”.1902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1904年到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后因为在那里发生的两件事对他影响很大,从此弃医习文.
作品及简介
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少年时代在家塾学习诗书经传,喜欢野史杂录和民间绘画艺术.1898年就读于洋务派创办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数月后重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开始接触新学.1902年到日本留学.4月入弘文学院,1904年4月结业,6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这一时期开始参加各种民族民主革命活动,广泛涉猎西方近代科学文艺书刊.最早的一篇译述文章《斯巴达之魂》前半部分发表于l903年6月在日本出版的《浙江潮》第5期(后半部分载于第9期);同年在东京出版了第一本翻译科幻小说《月界旅行》. 1906年弃医学文,希望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未果,转而在《河南》杂志发表《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文化偏重论》等重要论文.与周作人合译《域外小说集》第一集,1909年出版.1909年夏回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辛亥革命后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1911年用文言写了第一篇小说《怀旧》,思想特色和艺术风格,都与后来小说相同,捷克学者普实克认为它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1912年2月应蔡元培之邀,赴南京教育部任职,后随教育部迁往北京.1918年5月开始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发表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专集都被收录在各类教材中.其中,1921年12月发表《阿Q正传》.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北洋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年10月19日清晨,鲁迅逝世于上海.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动地来为他送行,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沈钧儒手书)三个字. 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1957年版本,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2005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八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鲁迅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鲁迅曾因为母亲的安排娶朱安为妻,但朱安其貌不扬,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思想很陈旧,鲁迅的家乡绍兴有一种风气,看不起离婚的女人,鲁迅心善,不想让朱安沦落到如此地步,只好借出去工作为由,离开了朱安,后另娶了许广平,1929年于上海生下了周海婴.朱安一生都没有和鲁迅圆过房,生不了孩子.鲁迅死后,是朱安为他守灵;但朱安死后却没人为她守灵,朱安终其一生始终是不幸的.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tuijian942466/

推荐访问: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官网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