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工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来源:各类报告 时间:2016-04-29 11:25:16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各类报告】

第一篇:《关于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县委政研室

(2012年5月)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全县工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县委政研室会同政府办经调室、县经科信局、县统计局等部门通过察看现场、听取汇报和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全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为方向,以招商引资和引进项目为抓手,紧紧围绕“生态立县、旺市融城、兴工促农、科学跨越”的发展战略,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工业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态势。先后荣获“湖南省发展非公经济先进县” 、“()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一等奖” 、“湖南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先进单位”和“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重点县”等殊荣。

1、工业经济总量快速跃升。坚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通过加大技改投入、严格产业准入、淘汰落后产能、推行兼并重组等举措,全县工业经济得到稳步推进。截止目前,全县县属规模工业企业已发展到40家,其中国有及国有控 1

股企业2家、集体企业1家、民营企业37家。初步形成了以机械制造、材料工业、食品加工、印刷包装、电力能源五大行业为支撑,水泥、食品、彩色印刷、冶金化工、机械、等多种产品为主导的地方工业体系。2011年,38家县属规模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7.8亿元,同比增长71%;完成工业增加值19.1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实现利润3.2亿元,同比增长15%。产业增势日趋强劲,全年完成工业总投资12亿元,同比增长30%。材料工业发展迅速,实现增加值10.9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的54%。全县企业实现增加值6.7亿元、销售收入1692万元、5244万元、利润755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4.6%、60.37%、53.68%、11.31%。今年一季度,县重点骨干企业运行良好,完成工业总产值15.6亿元,同比增长72.6%;工业增加值5亿元,同比增长41.02%。

2、重点项目建设稳步实施。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项目建设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抓手,通过围绕资源包装储备项目、围绕政策对外争取项目、围绕招商引进项目、围绕市场打造项目等措施,着力推动项目建设。2011年,全县工业投资完成12亿元,同比增长30%。市重点工程项目恒裕实业整体搬迁一期土石方工程已完成,镀锌车间场地已整体移交,已启动汽零配件、电线电缆建设,并完成了土石方工程,目前正在进行厂房建设;金大地白碳黑技改 2

项目,于去年4月份建成投产,形成产能1万吨;金大地铁路专用线项目,总投资1.1亿元,已完成项目的土石方工程;奇效节能产品开发有限公司项目立项、环评、土地报批已办理完毕,场地平整基本完成,开始进入厂房建设阶段;宇隆漆包线已完成立项、环评等前期工作,项目用地已通过省国土厅审批,进入挂牌和征拆阶段;金糯咪食品项目正在进行生产厂房施工和基础建设,一期工程去年已实现竣工投产,二期冷冻物流项目于去年12月正式启动。

3、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突出招商重点,发挥园区优势,立足产业特色,实施“大招商、招大商”,主动对接沿海产业转移,大力引进高、新、特等重点项目。今年1—5月份,全县共引进项目6个,合同引资7.39亿元,在谈重点项目12个。建园来,县工业园共引进工业项目33个、基础设施项目7个,含5000 万-1亿元项目12个,1亿元以上项目3个,合同引资7.7亿元人民币,目前另有在谈重点项目10个,拟投资额达10.5亿元。湘商文化科技产业园先后引进签约项目12个,其中工业类项目10个,含5000万-1亿元项目5个,1亿元以上项目3个,目前,舞水现代商贸服务中心和荆坪古村保护开发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4、工业园区建设有序推进。近年来,两园坚持以构建载体、创设平台为重点,园区道路、供水、通信、供电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工业基础得到夯实,产业承载能力得到提 3

高。截止目前,县工业园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5亿元,修建园区干道3条共6公里,标准厂房4栋共16000平米,企业员工公寓204套共10000平米,服务中心大楼5000平米,完成对汇达自来水厂收购扩容,日供水能力从1000立方增加到3000立方,铺设供排水管7㎞,绿化亮化园区干道5公里。创建“百亿园区”和申报省级工业园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获得了省级环评批复。()产业园自2009年5月成立以来,园区整体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投资7054万元。完成乌溪东路路基工程、污水管网建设和乌溪东路硬化和人行道路建设;紫荆东路完成清表,正在进行路基建设;翠柏路、枫香路正在准备二季度土地报批工作;茅利溪南北两岸绿化、护栏、防渗工程全面启动,怀黔路以东的主干道两旁的风光带建设顺利推进;园区供水、电力、通讯网络全部拉通。投资环境日益改善,承载能力逐渐增强,目前正在积极申报省文化科技产业名册,已经成为众多客商投资兴业的首选之地。

5、节能减排工作实效凸显。在经济总量和投资总额较快增长的同时,全县深入推进“两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和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工作,加强新上项目和现有企业节能设施改造,层层落实责任制,严格考核奖惩;加大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将“三高一低”企业列入淘汰计划;不断加强对已建成投产项目的日常环境监测。建立健全环境安全监管体系, 4

加强重点污染源整治,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2011年,我县规模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总量327366.79万吨标准煤,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2.14吨标准煤,37家规模工业企业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同比下降了16.08%。

二、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总的来说,全县工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总体仍处于蓄势聚能的发展阶段,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工业基础薄弱。目前全县工业企业中龙头企业少,经济总量小,产业化水平低,产品科技含量低,创新能力不足,形不成规模效益,且企业税率贡献不足。40家规划企业中,年税收超过1千万的企业仅有3家,年税收不足100万的企业有4家。此外传统产业比例大,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以资源型、粗放型加工、劳动密集型为主,并且多为农副产品初加工,资源利用深度不够,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不高,与市场经济下的激烈竞争形态极不适应。

2、企业融资困难。县域工业企业大多系中小企业,缺乏自我积累,融资实力薄弱,且银行忌惮于企业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对成长型中小企业信贷收缩,导致企业生产规模难以扩大,企业普遍反映流动资金紧张,融资比较困难。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与弱化了对人才、资 5

第二篇:《关于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作者:代工委 2008-10-27

为了配合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康树民同志关于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县人大常委会于六月上旬组成两个调研组,分别深入部分乡镇、相关部门及一些企业实地视察调研,倾听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与相关人员进行探讨和分析。现将调研中掌握的情况汇报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工业企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截止2008年5月,全县工业企业发展到170户,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18户。在规模企业中按企业产值分:年产值500—1000万元的10户,1000—5000万元的7户,5000万元以上的1户。按企业类别分:化工企业2户,轻工企业1户,电力企业4户,矿产企业9户,农产品加工业4户。在建工业项目17个,总投资5.1亿元。2007年底,全县工业产值达到4.03亿元,初步形成了以板石、水泥、页岩砖、花岗岩为主的建材工业;以水电、煤炭为主的能源工业;以钡盐、电解锰为主的重化工工业;以富硒茶、缫丝、矿泉水、富硒食品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涌现了一批如湘贵锰业、红蝶化工、汉水硒谷、富硒食品、闽泉水电、盘龙茶厂等前景看好、潜力较大、近期可做大做强的企业。

在分析我县工业经济现状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我县工业经济近几年有了较快的发展,工业产值年增长率都在两位数以上,但全县工业企业少、规模小、总量低的实际依然没有大的突破,工业产值仅占全年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左右。在全市10个县区中,名列第7位。要实现工业突破发展,达到工业强县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面对全县工业经济的现状,县委、县政府立足现实,放眼长远,及时作出了工业强县的重大战略转移,这既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通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一是襄渝复线和陕川高速公路将在两年内贯通,制约我县工业上大项目、办大企业的交通瓶颈被打破,具备了工业经济大发展的基础条件。二是我县蕴藏着工业发展的独特资源,而且储量丰富。如水、钒钛磁铁、硒、石灰石、瓦板岩、花岗石等。特别是水和钒钛磁铁储量达到战略级,具备了办大工业的资源基础。三是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资金技术向经济欠发达,而且交通条件好、资源丰富的地方转移聚集。这些因素为我县依托资源和交通优势上大工业项目吸引大投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调研中反映出的问题

1、发展措施不力。全县“工业突破发展”的指导思想已经明确,但仍停留在口头上,至今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激励措施,没有形成抓工业的长效机制,行动迟缓,起色不大。【关于县工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2、企业融资困难。由于受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升级政策的影响,企业融资困难。如湘贵锰业二期工程需投资2500万元,目前尚有1000万资金缺口,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3、生产原料短缺。部分企业由于原料短缺,难以做大做强。如红蝶化工、水泥厂、永华公司等企业,由于原料供应不足,导致产能下降,特别是永华公司在5月底就已停产。

4、企业运力紧张。由于火车车皮十分紧张,非常难以协调,原料运输和产品销售运输非常困难,特别是煤炭企业,由于当地销量有限,主要靠外销,导致产品积压。去年县经贸局一名领导,为协调车皮就往西安跑了17趟。湘贵锰业协调车皮所花费用达到40元/吨,仍无法保证车皮的供求需要。

5、对“一费制”反响较大。煤炭企业普遍反映今年县上下达的计划产量过高,对按下达的产量,实行“一费制”收费意见较大。主要原因一是煤炭行业安全和市场准入条件高,投资大、风险大、成本高、利润小。二是由于南方冰雪灾害影响停电、地震后停产、因公路改造无法外运等原因导致产能不足。三是由于实行“一矿一证,一证一井”规定,企业生产能力受到限制,达不到县上核定的生产量,交费任务显得过大。要求按实际生产量缴费。

6、投资环境不容乐观。一是极少数部门仍然存在吃拿卡要的现象(一些企业有思想顾虑,不愿点名)不给好处不办事。二是少数部门不考虑实际情况,死板地套用相关规定,为企业发展设置障碍。如洄水镇老街改造中,在镇上领导和相关部门协调下,房地产商投资开发商品房7幢,共90多套。电力部门要求每幢投资11万元安装一台专用变压器。又如一企业因未按时交纳今年第一季度的税款,就被罚款20万元。

7、企业用地存在政策瓶颈。如蒿坪米花石厂,投资三年依然无法得到企业建设用地。即将筹建的蒿坪工业园区,将占地1040亩,也将面临同样的问题。

8、企业管理人才十分匮乏。如永华公司仍实行的是小作坊式的管理模式,管理人员大多是亲属或亲戚,没有专业管理人才,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规模扩张。同时企业缺乏固定熟练工人,大部分企业用工都是短期临时工。

9、特色矿产资源不明。在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包装上,由于资源不明,导致项目内容空洞,缺乏依据,无说服力,使投资商不敢冒险投资,造成招商引资困难。

三、关于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1、尽快出台全县工业经济突破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

2、建立工业突破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县委提出的“一个优势项目,一套优惠政策,一名领导牵头,一套班子抓落实”的全县工业发展的工作格局。

3、用足用活相关政策,稳步推进蒿坪工业园区建设,为企业发展创造洼地,为全县工业发展提供平台。

4、增强政府支持工业发展的力度,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积极探索“资金捆绑、集中使用、投资参股”的扶持办法,实行放水养鱼。

5、加强特色矿产资源的勘查,精心包装项目,使项目内容

真实可信,为成功实施招商引资提供保证。

6、支持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企业应聘就业,以缓解企业管理人才匮乏的矛盾。

7、进一步采取得力措施,下硬茬治理投资环境。要建立公正透明的环境保障制度,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实行限期办结制和首问负责制。要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坚持“非禁止即许可”的原则,实行“工商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完成”的互联审批制度。要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坚决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的行为,努力支持企业发展。

8、要保障工业项目用地,把工业企业用地纳入城乡规划和土地年度利用规划,优先安排,简化程序、加快审批。

四、关于康树民同志的履职情况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采取发放征求意见表、与所到乡镇及部门负责同志座谈、到企业进行走访、和政府分管领导交换意见等方式,对康树民同志的履职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一致认为,康树民同志政治素质强、大局观念强、工作能力强,点子多、办法多、敢干事、能干事。自担任经贸局长以来,团结带领经贸局一班人,为紫阳工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作为全县主管规模企业的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在一些方面做得还不十分到位。一是对全县工业经济形势准确把握不够,向政府专题汇报工业经济工作较少。二是在培植和壮大规模企业上,工作力度不大。三是在一些维护企业正当权益的事情上,不够坚持原则。比如在下达煤炭企业生产计划时,明知达不到计划产量,而硬性下达计划任务,让煤炭企业按计划生产量缴费,损害了企业利益。四是在企业的管理和服务中,与企业所在乡镇协调联系不够。五是深入乡镇少,在指导乡镇发展工业上没有新的举措。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下建议:一要继续发扬敢创敢干的精神,在引进大项目大企业上多做文章;二要在培植和壮大规模企业上下功夫,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潜力较大的企业想方设法争取项目和资金,使企业尽快做大做强;三要潜心研究全县工业发展工作,为工业的突破发展出谋划策,当好参谋和助手;四要在加强对企业管理和服务的同时,维护好企业的正当权益,使企业健康发展;五要加强对乡镇发展工业的指导,特别是在如何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县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泾县工业经济发展有关情况汇报

根据市经信委调研活动要求,现将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业发展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工业企业1473户。其中,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320余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0户、亿元以上企业8户。主要分布在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通用设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等28个行业。全县工业企业就业人数2.2万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约11000余人。工业经济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二、一至五月份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工业经济运行特点。

1、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1至5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总产值23.37亿元,同比增长46.53%;累计完成工业销售产值22.7亿元,同比增长48.86%;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

6.47亿元,同比增长33.9%,产销率达97.2%。规模工业用电量1616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25.9%。

2、规模以上企业个数逐年增多。2009年达到130家,目前又筛选10家企业准备进入规模企业,预计年底可新增规模企业15家,总数达到145家。【关于县工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3、重点监控企业拉动作用明显。隆鑫铸造、榕航铸造和万顺球墨等3家重点监控企业共完成产值28047.2万元,占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的12%;尤其是电机生产较好,1-5月份产值达到36081.3万元,同比增长29.36%,产量达218万千瓦,同比增长45.33%。

4、工业投资比重加大、速度加快。1-5月份完成工业投资82255万元,同比增长59.28%,增幅位全市第三位。

5、产业集聚区建设步伐较快。重点推进南华电机工业园、50万吨精密铸造园、中小企业创业园、江浙科创园和职高实训中心、物流服务中心等“四园两中心”建设,加快推进东阳产业园、绍兴示范园建设。经济开发区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兰山工业区申报省级工业园区进展顺利,同时,城西工业区、琴溪农民工创业园等乡镇工业园区建设投入在加大,步伐在加快,为产业集聚提供了较好平台和很大空间。

(二)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融资依然困难。由于融资困难,部分企业举步维艰,难以实现更大发展,部分续建项目进展缓慢,新上项目开工率低,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不多。

2、成本压力加大。一是原材料、能源、交通运输、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挤压企业利润空间。二是利率、汇率、出口退税率变动和调整,造成外向型企业普遍效益下降。三是新《劳动法》实施,社保“三金”扩面征缴、土地使用税上调和工业用电等价

格上调等政策性因素增加了企业负担。

3、招工难。我县大部分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在用工待遇等方面与苏浙沪等沿海发达地区有一定差异,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愿意在本地企业就业,人才难以引进,中层技术管理人才和一线技工严重缺乏,造成新办企业招工难,部分老企业因人员流失开工不足。

4、土地紧张。我县属后发地区,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必须依靠加快发展,但每年分配我县土地指标不足200亩,远远不能满足新上项目需求,与先进地区“一刀切”的土地政策对后发地区显然不利。

5、产业产品和投资档次低。一是产业层次低。除目前的电机、铸造等产业层次和密度较好外,其他产业几乎处于松散状态。二是自有品牌少。我县工业产品国家级名牌仅1个,省级名牌12个,竞争还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三是产品档次不高。我县的工业大多是初加工的中低档产品,还有一部分是代加工,高精深加工、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很少,以致工业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四是投入层次低,规模偏小,财政贡献率不大,科技对GDP贡献度小。

6、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机制相对滞后,管理粗放的现象仍比较突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引人、用人、留人和管人机制还未建立。我县工业企业中除少数规模企业外,大部分企业仍沿用家庭式、厂长式的管理模式,有些企业甚至是作坊式生产

经营方式,制度简单、管理粗放,用人招人都有老板说了算,根本谈不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7、发展环境仍需优化。目前我县“一站式”服务还不够完善,办事程序仍需要进一步简化。少数部门没有做到积极主动为企业、为投资者和群众提供服务,缺乏工作热情,对能很快办妥的事或直接能办的事,还要等一等、放一放、拖一拖再办,特别是少数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向管理对象“索、拿、卡、要”的现象还存在。

(三)下半年工业经济发展预测

根据我县上半年工业发展情况、工业总量发展测算和增长走势分析,全年我县规模以上工业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关于县工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亿元左右,实现销售收入 亿元左右,实现利税 万元左右,其中利润 万元左右。工业增加值的增长幅度大约在30%-35%之间,产品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大约在28%-32%之间,实现利税、利润的增长幅度大约在24%-30%之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 个,5000万—1亿元的项目 个、超亿元的项目 个。

(四)下半年全县规模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及发展趋势

下半年新的增长点主要是安徽联友制造和泰威电气两个公司投产,可新增产值1亿元。

三、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一)工业和财政支持项目情况

1、重点工业项目。共16个,总投资111000万元人民币和1350万美元,已完成投资 万元。

(1)金丰矿业碳酸钙开采与深加工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已完成投资 万元。

(2)年产14万吨碳酸钙精加工和3万吨亚纳米碳酸钙精加工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已完成投资 万元。

(3)高品质冶金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已完成投资 万元。

(4)年产26万吨矿山开采和10吨碳酸钙精加工项目,总投资1350万美元和9000万元人民币,已完成投资 万元。

(5)年产20万吨石英微粉生产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已完成投资 万元。

(6)年产100万千瓦高压大功率电机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已完成投资 万元。

(7)年产轧制2.5万吨金属复合板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已完成投资 万元。

(8)年产3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砌块项目,总投资5500万元,已完成投资 万元。

(9)年产50万吨精密铸件铸造(二期),总投资4亿元,已完成投资 万元。

(10)包装盒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已完成投资 万元。

第四篇:《关于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工业滞后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县份经济增长质量不高、城乡居民增收缓慢、财政经济窘困的症结所在,是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传统农业大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放缓的根本原因。为进一步了解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寻求工业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深入到经贸局、招商局和部分企业,通过座谈交流、现场考察、听取汇报等形式,对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按照“四个换位”要求,把“企业强县”作为重要战略提出并强力组织实施,使工业经济逐步走出低谷,得到恢复性增长,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作用进一步显现。到2008年末,全县企业发展到184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户。全县企业实现增加值36452万元、销售收入118590万元、税金4635万元、利润768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1.3%、12.5%、13.8%、15.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销售收入、税金、利润实现28818万元、105810万元、4327万元、399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7.5%、55.8%、20.7%和63%。在具体工作中,做到了六抓:一是抓发展。以做大做强现有企业为重点,以打造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在全县集中精选了10多户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作为重点来扶持。通过抓大扶小,扶优扶强,

发展和壮大骨干企业群体,飞雪制糖、飞鹤乳业立县支撑能力明显增强;飞雪木业、昱诚农业、兴盛木业、绿丰面粉、仁华木业、恒通木业、天娇天然色素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陆续建设、投产、达效,初步构建起工业经济发展的主体框架,形成了大小并举、百舸争流的良好局面,整体推动了全县工业经济发展。以产业基地为重点,以优化工业生产力布局为目标,制定了00000产业基地总体规划(2007年—2020年)。基地规划面积11.155平方公里,分为城东区和城西区两部分,其中城东区规划面积8.49平方公里,包括食品加工、医药制品、包装印刷、高新技术产业;城西区规划面积2.665平方公里,包括林木制品、农副产品加工,目前已有飞雪制糖和飞雪木业两家企业入驻。二是抓项目。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思想,大力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通过围绕资源包装储备项目、围绕政策对外争取项目、围绕招商引进项目、围绕市场打造项目等措施,推动了全县项目建设。2008年以来,已超前谋划和推进未来三年各类项目143项,概算总投资24.5亿元,其中部分项目已完成可研报告和项目前期工作,投资4021万元的县城给水改扩建、10676万元的县城污水处理、3621万元的县城垃圾处理等项目已开工或即将开工建设。三是抓招商。依托林木、大豆、葵花等优势资源,加大了领导招商、定向招商、以商招商力度,着力引进资源精深加工型和就业纳税立县型企业。投资2.2亿元的飞雪木业、2.4亿元的昱诚农业、1.2亿元的兴盛木业相继开工建设,投资5500万元的恒通木业、5000万元的天丰粮油食品开发【关于县工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有限公司、1500万元的仁华木业、1200万元的天娇天然色素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当年建设、当年投产,是近年来招商效率最高、引资规模最大、工作效果最好的时期。四是抓改革。以产权出售和依法破产为主要改革形式,积极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亚麻厂、龙泉非织造布公司、油脂厂、制粉厂、糖厂5户政策性破产企业得到国家批复,是黑龙江省唯一争取到企业政策性破产县份,现已完成全部法律程序,卸掉债务9.27亿元,盘活存量资产12623万元。五是抓环境。出台了《00000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00000改善经济发展环境若干意见》,实行县级领导和公检法司领导包企制度,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贵宾卡”和专用车辆通行证,并对重点企业实施挂牌保护。固定资产投资300万元以上的新企业办理审批、申报等事项时,一律进入“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严禁干扰外地车辆正常运行,除交通事故外,一律不扣车、不罚款。凡未经县改善经济发展环境领导小组批准,不得进入招商企业检查、收费、查封企业帐户和扣押企业资产,不准以任何名义停电、停水、停气。违反有关规定的,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诫勉谈话、警告、记大过、降级、免职等相应处分。同时,研究制定了《帮助企业保增长促发展实施意见》,从扶持壮大现有企业、招商引资引进企业、深化改革搞活企业、打造品牌提升企业、强化措施服务企业等5个方面,提出了24条政策措施,以此充分调动全党全民抓企业的积极性。六是抓责任。为使工业经济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我们调整充实了

工业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有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工业工作例会,听取工业工作进展情况、包保重点企业的领导和企业负责人汇报,分析问题,研究对策,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强化了“不抓工业就是不抓经济、就是不懂经济”的责任意识,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工作调度到位,奖惩兑现到位。

二、工业经济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为适应市场经济,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我县在推进工业经济科学跨越发展,深化企业改革方面尽了很大努力,但工业经济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一是工业经济总量偏小。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9.3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实现产值10亿元,仅占地区经济比重的25.4%,与全省平均值相对比,农业产业比重过大,工业化程度明显偏低,工业经济总量处于下游水平。二是骨干企业数量较少。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有7户,具有支撑性、带动性、辐射性、能有力拉动全县经济增长的支柱项目和拳头产品尚未形成,利税超千万元的企业一户也没有。虽然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飞雪木业、昱诚农业、兴盛木业等投资超亿元的大企业,并已进行试生产或开工建设,但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真正投产达效为时尚早。三是产业层次化低。传统产业比例大,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表现为“三个为主”,即以资源型为主、以粗放型加工为主、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并且多为农副产品初加工,资源利用深度不够,技术含量较低,

附加值不高,与市场经济下的激烈竞争形态极不适应。四是企业融资困难。通过与企业座谈,反映的共同话题就是企业资金紧张,周转困难,没有发展所需资金,贷款难问题十分突出。如飞雪木业建成达产后,年可加工杨木10万立方米,加工杨树枝桠、柳树及薪炭林20多万吨,生产木制人造板及其制品18万立方米,年可实现产值3亿元以上,实现税金4700万元,实现利润6500万元,安臵就业近1200人。同时,该项目的建成,将会使00000的林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形成林业资源产业链,实现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由于前期建设投资均由企业承担,目前企业投资遇到暂时困难,资金紧张,缺口1.26亿元,除企业自筹外,还有5000万元资金没有着落。五是企业管理粗放。我县工业企业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还停留在家族式或家长式管理阶段,血缘、地缘、人缘管理代替了科学管理。六是经济管理部门力量不足。我县工业目前尚处于蓄势聚能的起步阶段,企业迫切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给予支持、指导和帮助。但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经贸部门经济管理职能日益增多,现有管理人员力量不足、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已经突现出来。七是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全到位。环境优劣,服务质量的好坏,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最为关心的大事。企业做大做强,既需要硬环境支持,更需要软环境优化。目前,企业反映最多的环境的问题是:少数部门招商承诺不兑现,失信于民;某些部门执法随意,企业有苦难言;商业信用环境不佳,融资困难等。所有这些,追根求源,还是由于对“企业强县”战

第五篇:《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宁县工信局 赵 平

近年来,我县工业经济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按照建设陇东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区和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这一战略目标,紧紧围绕“一线两园四区”区域发展战略,按照“大企业进园区、小企业在乡镇”的发展布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核心,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发挥“四大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人文优势),围绕“六大产业”(油煤化工、绿色食品、生物医药、装备制造、轻工制造、现代物流),积极开展“引强入宁”工程,强力推进工业集中区建设,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及非公经济,工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

一、上年度基本情况【关于县工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截至目前,全县现有非公经济主体9790户,规模以上非公企业35户,从业人数4.5万人,涉及13个国民经济大类,其中个体工商户8932户,中小微企业85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2户);基本形成了以煤、电、化产业发展为目标,以果品及农副产品加工、新型建筑材料、医药化肥、生物农药、废旧塑料回收、面粉及酒类饮料加工等为主导的工业发展体系。到2014年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08亿元,增速16.7%;创建小微企业210户,全县中小微企业累计达到858户;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1.35亿元,同比增长

68.8%;开发市级新产品3种;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户;非公经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全县非公经济增加值完成33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52%,上缴税金6274.9万元。

二、2015年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县经济工作会等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坚持把工业作为推进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主攻点,不断加大工业强县力度,认真实行局班子成员联系帮扶重点工业企业制度,靠实责任抓管理,凝心聚力抓落实,有力的促进了全县工业经济保持稳定快速发展。

1、工业经济运行良好。年初,制定下发了《关于班子成员联系帮扶重点工业企业的通知》,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重点培育企业的跟踪和协调服务,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提高服务效率。至5月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3541万元,同比增长60.6%;实现销售产值54761万元,同比增长62.3%;实现工业增加值14758万元,同比增长16.5%。【关于县工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2、工业项目建设顺利。全面推行“五个一”项目建设工作机制、“四定一包”责任制以及班子成员联系项目制度,实行倒排工期,确定完成时限及目标任务,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全年确定或备案地方工业投资项目10个,计划总投资86亿元,至6月底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占年计划任务的34.9%。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县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良好,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工业增加值增速缓慢。受全国经济整体下行趋势的影响,大部分企业不能满负荷生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是在增加2户规上企业基础上,较去年同期才增长了16.5%。

二是项目建设进度缓慢。全年确定的10个重点地方工业项目开工不到一半,部分项目的前期谋划准备不充分,严重影响全县项目建设的进程。

三是工业项目科技含量低。一些工业项目还停留在初加工、低档次、低附加值的水平上,项目的科技含量普遍较低,实现资源在县内精深加工的瓶颈还没有真正破解。

四是资金短缺问题依然突出。我县各类企业普遍规模小、起点低、发展慢,自身积累先天不足。加之民间闲散资金聚集困难,企业中介融资担保机构难以形成,银行贷款难度大,门槛高,大额贷款审批时限长,给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运营带来了较大困难。

五是招商引资工作成效不显著。引进的工业项目少、大项目少、具有龙头带动及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少,对相关产业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项目储备不足,向外推介的条件不充分,企业发展资金短缺致使招商引资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四、对策建议

一是强化运行监测调度。加强预警预测,强化工业经济运行态势的监测分析,继续完善对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动态监控,加大运行监测力度。按时统计上报省上监测的中小企业运行数据和分析,经常性的企业指导、跟踪、服务工

作,及时研究解决企业在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工业经济目标任务完成。

二是落实联系帮扶制度。局班子成员要经常深入企业帮扶指导,全面负责所联系企业的协调服务工作,采取现场办公、召开协调会等方式,协调解决联系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帮助企业克服一切不利因素,努力解决因土地、资金、人才等因素的制约而影响工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督促项目达产达标。借助运行服务平台,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抓好对竣工投产企业的指导协调,切实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保障各项生产要素的有效供应,促进10个新建续建项目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标达产。同时,落实上级和我县出台的各项优惠、奖励政策落,形成政策组合优势,以帮助项目达产达标为基础,促进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四是加大规上企业培育。突出规上规下企业的培育,抓好规模企业的培育和入库工作,争取中威金属制造和恒瑞康药业2户企业进入规上企业序列。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积极建办规下企业和小微型企业,加快小微企业的备案申请,充分运用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相关政策,争取更多项目扶持资金,努力完成小微型企业创办任务,进一步壮大工业经济实力。 五是加强项目谋划储备。确保在建项目顺利建设的同时,积极完善和落实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的配合联动机制,加大项目论证、分类、筛选力度,加强宣传推介力度,持续推进产业承接转移,主动对接产业转移需求,超前谋划一批对宁县经济发

展具有较强支撑作用的重大项目,进一步充实完善项目库,避免因项目缺口造成投资被动,保持投资的稳步持续增长。 六是加大固定资产投入。保持投资持续快速发展,最主要的是加快扩大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是加大工业投资的保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长庆桥、和盛工园区的投入,完善园区的配套服务功能,发挥最佳投资效应,不断提高两园区的产业集聚度和集约发展水平,为全县工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七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积极协调银企对接互助关系,发挥金融机构对企业的支撑作用,着力解决非公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和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工作,把创建基地建设向产业园延伸,加强指导服务,支持恒大橡塑,恒瑞康公司等民营企业不断做大做强;积极争取国家、省市部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项目工作,力争县内重点产业项目工作得到国家、省市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八是加大非公经济创建。全面落实各项支持政策,降低准入门槛,拓展发展领域,鼓励引导各类社会人员放手创业,培育发展非公经济市场主体;继续推行项目“三个一”包抓机制和保姆式服务,力促签约项目落地建设,续建项目按进度计划推进;进一步完善企业融资信息动态更新和银政企农合作对接机制,积极引导更多非公企业在省股权交易中心进行股权挂牌交易,切实解决非公企业融资难题。

二〇一五年六月二十四日

第六篇:《关于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全县工业经济发展运行情况,分析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促进我县工业经济健康发展,县政协成立专题调研组,历时三个多月,深入到县发改局、经贸局等6个部门,麻柳镇、蒿坪镇等7个镇,锆刚玉、湘贵锰业、富硒矿泉水等12家企业,采取实地察看、座谈走访、查阅资料等方式,就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工业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工业强县战略,按照“优势资源依托、规模企业引领、大项目推动、园区化承载”的思路,统畴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围绕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大力招商引资,引进和培育大工业企业,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为工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促进了县域工业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一)工业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工业产值大幅度提高。

紫阳工业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经历了渐进发展的艰难历程,全县工业基本形成了富硒食品、特色矿产、清洁能源三大支柱产业,紫阳工业从无到有,工业拉动县域经济的作用己初步显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8.86亿元,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二)工业发展思路清晰,发展信心决心增强。近几年来,县、镇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加快发展工业经济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始终把工业经济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紧扣绿色环保,循环发展这一工业发展主题,建立了领导包抓企业、投资环境保障等机制。这一系列工作和保障措施的实施为全县上下齐抓共管工业经济起到鼓劲加油的作用,干部群众抓工业经济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增强。

(三)规模企业较快发展,重点骨干企业脱颖而出。在发展工业经济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注重扶优扶强,一批有影响、有实力、有带动力、有发展潜力的骨干、龙头企业脱颖而出。止2015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2015年的15家增加到2015年的24家,其中过亿元企业8家,2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企业9家。

(四)党委政府服务意识增强,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县委、县政府在增强服务意识,着力改善投资环境上做了大量工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的决定》、《XX县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目标考核办法》等重要文件,推行大项目援建工作制度,着力整治了多头收费、超标收费和“吃拿卡要”等现象,在营造“亲商、安商、扶商、富商”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发展,加大了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力度,进一步强化了工作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县域工业的发展,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在我县工业发展进程中,仍有一些需要面对和探讨的问题。【关于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关于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对工业经济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由于市场需求的减少,产品终端市场低糜,直接影响了工业企业的正常运行,导致了部分工业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在调研中了解到,湘贵锰业因受销售价格下跌、成本费用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处于停产状态;受国际国内煤市低迷影响,煤价全线下跌;东盛矿业、段家沟煤矿等企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红蝶化工因环境污染停产,直接影响工业产值的完成。

(二)规模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年初计划3万吨锆刚玉、200万平方米恒佳板石等部分工业项目推进不快;现有工业企业中,矿产开采企业所占比重较大,随着资源的减少,企业的生产会受到较大影响;茶叶、魔芋等富硒食品企业原材料受季节性影响大,企业持续生产能力不足;在建的钒钛磁铁矿、板石、电解锰等大工业项目受出口贸易和市场价格下跌影响,短期内难以全面达产达效,全县工业经济缺少大企业支撑。我县位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地,国家对工业污染物排放将出台严格的限制政策,目前,红蝶化工已关停,浙陕水泥企业已列入淘汰计划,湘贵锰业已纳入能源消耗重点控制对象,这些为我县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极大挑战,工业发展路径将被迫重新选择和调整。

(三)部门为企业服务面狭窄,缺乏促进工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在调查中企业反映,部门在为企业服务方面重执法和管理,轻为企业发展状大提供有效的信息、技术、资金支持。

(四)促进发展的沟通协调机制不健全,制约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政府与企业沟通渠道不畅,难以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活力。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企业所在地政府认为,企业在辖区内落地开工这一招商大事就算完结,至于企业如何发展是企业自己的事,政府不宜过多过问,出现问题和矛盾,企业应向政府汇报和沟通,企业不汇报,政府不知道的现象普遍存在;二是一些企业忽视了属地管理的原则,认为我这个企业是县委、县政府重点招商引进或重点支持的本地企业,遇到问题和矛盾,投诉当地投资环境不好是本份,直接向上一级党委、政府汇报在情理之中,导致政企沟通、协调步入了一种不正常的误区,相互抱怨、堵气,致使出现的问题和矛盾难以尽快处理和解决。

2、农民与企业间利益关系协调不到位,阻碍企业发展的问题难以根除。失地农民与企业间的矛盾时有发生,从农民上访的情况看有以下原因:一是农民土地被征用,为生计,向企业要价高,有的甚至不管企业有用无用,涉及到自己的承包土地都要企业一次性全征,否则不同意征用土地;二是企业认为在紫阳投资兴业,政府有优惠政策承诺,征用土地只按优惠价格标准支付,至于农民失地后的生存发展问题是当地政府的事,这样就形成了开发办企业赚钱,环境治理政府埋单的现状。目前政府的财政状况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后续发展问题,导致了阻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问题屡禁不止。

(五)企业内部缺乏发展动力,抑制了工业企业又快又好发展。企业能否又快又好的发展,内因起主导作用;就调查情况看,工业企业普遍存在发展动力缺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自身资本积累不足,离开贷款支持现有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都难以维持,由于企业在经营管理、内部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不规范,又未搭建起银企对接协商的平台,增加了企业融资难度,因此,对投资技改,扩建就更显乏力;二是企业对自身发展方向不明确,思路不清晰,发展状大企业的理念不强,怕劳神,怕担风险,安于现状;三是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遇到市场波动,企业生产就干干停停,消极应对,当市场回暖时,由于其设备及职工素质和技能又难以迅速提产达效,无奈的错过获得利益最大化的黄金期;三是职工队伍不稳定,生产技能差,难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能。【关于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文章关于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出自

第七篇:《关于区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加快工业发展是调优经济结构,促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期,区政协经济专委会在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深入企业、走访基层,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填写经营调查表和约谈企业等方式,对我区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我区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通过采取政策扶持、项目调度、工作奖评等举措,实现了工业经济较好发展。2015年,全区工业实现增加值45.66亿元,增长15.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85.13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6.58亿元,增长15.3%;区属25家规模企业实现利税2.42亿元,增长15.2%;区国税本级工业税收收入21012万元,占区国税本级总税收收入的比重为83.7%,所占比重比2015年的70.6%提高18.6%;2015年末在地口径实有规模工业企业33家(区属25家,东辰集团6家,矿业集团2家),其中:自主创新型企业7家,同比增加2家;高科技企业5家,同比增加2家;2015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为55.5%,比2015年的54.9%提高0.6个百分点。全区工业企业安置就业人员1.02万多人。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荣获全市“经济运行综合考评”、“非公经济发展考评”和“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抓项目建设,增强工业经济发展的动力。通过突出重点,加强协调,优化服务,进一步推进了项目建设。宏泰钢铁总投资1.5亿元的50万吨高速线材生产线竣工,淘汰落后产能,实施环保配套,实现技术改造升级。振淮蓬帆投资1.2亿元,建设退城进园新厂区,占地80亩,棉花加工、纺纱、织布、pvc涂塑布四栋厂房18000平方米建成,设备安装基本到位,办公楼、食堂、宿舍配套设施5500平方米建成使用。金德实业投资1.2亿元退城进园项目,占地184亩,一号厂房9600平方米和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六层综合楼建成。

(二)抓园区建设,聚集工业经济发展的合力。近年来,我区举全区之力加快园区建设。投入资金6500万元高标准建设园区道路6公里,“三纵三横”主干路网基本形成,绿化、亮化等形象美化工程积极推进;投资4000万元的电网、水网升级改造工程已经完成;扩园工作全面启动,10平方公里规划编制待批。今年上半年,园区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6.2亿元、年产值500亿元的宝鑫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顺利签约入驻。目前共有入园企业47家,53个项目投产或在建,功能完备、产业集聚、特色突出的现代产城一体化新型园区正在形成。

(三)抓质量监督,激发工业经济发展的活力。实施“品牌战略”,组织企业申报“知名产品”和省级“名牌产品”,金德实业、振淮蓬帆等10家企业11种产品获得市级“知名产品”;淮河化工、凯盛重工2家企业2种产品获得省级“名牌产品”,基中淮河化“美亚”牌锚固剂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四)抓技术改造,培育工业经济发展的内力。一是以技改项目建设为切入点,加大工业投入力度。2015年,我区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7.9亿元,同比增长45%,企业荣获产品及项目专利87项,新增高新技术产品13项。同正科技公司“kbf4×60/660(b)矿用隔爆型双电源四回路风机控制器”项目,获得2015年第一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立项支助;凯盛重工ebz255悬臂式掘进机、舜立机械szb730/132刮板转载机获安徽省自主创新产品称号;新增淮河化工为省级化学锚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凯盛重工认定为省级煤矿掘进与运输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全区有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二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引导企业重视品牌经营,搞好品牌策划宣传和名牌申报,努力打造拥有自主产权、竞争力较强的产业群体、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不断扩大企业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全区现有2家企业3种产品获得了省级名牌产品;5家企业5种产品获得了市级知名产品。淮河化工“美亚”牌锚固剂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五)抓环境优化,拓展工业经济发展的能力。一是制定“春风计划”,从今年起,区财政三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实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关于区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关于区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出台了《招商引资目标考核奖励办法》、《淮南工业园区投资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从纳税贡献、新办企业、招商引资、创优创新等方面对企业给予奖励。二是全力优化服务。区委、区政府领导多次到重点行业、骨干企业调研,召开现场办公会落实帮扶措施。区人大、区政协组织人员对企业技改、经济发展等工作进行专题调研,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各职能部门加强了对工业企业的服务,去年共为区内企业争取上级各类扶持资金580多万元。三是加强政企联系。组织召开了全区工业企业联席会,并就会上收集到的27个问题及建议提出了解决意见,明确了责任部门,做到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企业满意度高,效果比较好。四是积极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肃查处“三乱”行为,依法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二、当前我区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区工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必须清醒看到,2015年是极富挑战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下行的压力,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将超过大型企业;同时我区客观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区工业经济的发展。

(一)工业用地紧缺,发展空间不大。我区区域面积在市内五区中本已偏小,这当中还有大部分区域属市区中心地带。而向南拓展区域为市府核心区,整体规划偏向于发展第三产业。淮南工业园存量土地也已不多,工业用地紧缺,发展空间受限,严重影响了招商引资,抑制了工业投入。土地制约成了我区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二)企业融资难,发展内劲不足。虽然当前国家推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适度宽松的信贷政策,但由于融资门槛较高,我区企业大多系中小企业,缺乏自我积累,融资实力薄弱,且部分企业土地是租赁的,缺乏贷款抵押前置条件,银行忌惮于企业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主要实施面向大企业、成熟企业的发展战略,导致了对成长型中小企业信贷的收缩;加之生产规模的扩大,加剧了企业资金紧张状况,企业普遍反映流动资金比较紧张,融资比较困难。

(三)企业分布零星,缺乏集群效应。由于传统工业分布较为零星,直接导致现有工业布局缺乏合理性,且知名品牌相对较少,缺乏市场竞争力,难以吸引现有工业企业的上游或下游产业入区,很难产生产业的聚集效应,形成产业集群。

三、加快我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2015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之年,也是攻坚克难、推动经济逆势而上的挑战之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116527/

推荐访问: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调研报告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