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作文教学思想

来源:论文 时间:2016-08-19 08:43:21 阅读:

【www.zhuodaoren.com--论文】

中国古代作文教学思想(一)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文写作要求

卷号:(A) (2013年5月) 机密

湖北师范学院期末考试试卷

《中国古代思想史》

考试范围 教材全部章节 命题人 蔡明伦 院系 历史文化学院 考试形式 论文 课程类别 选修 学 期 20131 专业 历史学

论文要求:

围绕中国古代思想史,广泛选题,题目自拟但不宜过大。严格按论文格式

撰写,字数不少于3000字,统一用试卷纸书写,不得打印。严禁抄袭。

论文层次:

1. 摘要,关键词。

2. 开首:点清主题,示明要领。

3. 正文:有论有据,史论结合,层次分明,分析中肯。

4. 结语:概论全文,总结提升。

5. 参考文献:广泛查阅资料,遵守学术规范,注明原始文献和今人成果。

1

中国古代作文教学思想(二)
顾炎武文学思想对作文教学的启示

顾炎武文学思想对作文教学的启示

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是人类文明和精神的摇篮。中国伟大的思想家们贡献出的思想成果在世界思想史上独树一帜,很多思想对于当代中国乃至世界而言,可谓历久弥新,极具生命力。孔子开创的“温故知新”、“信而好古”的原则,使今天的我们更懂得尊重古人的思想遗产,从中不断吸收各种应对社会及人生问题的资源。阅览许苏明教授的《顾炎武评传》,体会到博大精深的顾炎武思想不仅对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精神思想有深远的影响,亦对现当代中国的教育有广泛的借鉴意义。其文学思想对语文教学尤其是对作文教学更有着切实的指导意义。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学问、见识和写诗作文的水平卓著。一生著述宏富,著作多达五十余种,五百余卷。他创作的《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堪称“三大奇书”。许苏明教授评价著作等身的顾炎武“思想中充满着对社会深刻而彻底的反映,和对既往的思想文化冷峻而深沉的反思”。他的理论创造和学术成就,使他成为一代思想文化巨人,亦使他成为继往开来的一代学术宗师。他的文学思想对清代学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样也对离不开深厚文学素养的语文教育起着广泛的现实指导意义。

面对现今中学生作文难,思想贫乏的现状,只做简单的应试作文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好的文章必然是“言之有物”,深邃而有感召力的。我们虽然不可能也没必要把每个学生都发展成为文学家,但却应该让同学们学会用文学的创作观和发展观去写作,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将更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作文之路。而顾炎武的文学思想将对中学生作文有更切实的指导价值。以下笔者将谈一谈顾炎武文学思想对作文教学的三方面启示:

一、理清两大辩证关系

文学的创作需要把握一定的创作思想基础,比如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学的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等。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不难发现内容与形式的争斗一直存在,此起彼伏。齐梁诗风绮丽,重形式而轻内容。随后初唐时期就有了陈子昂等人在诗歌领域的复古革新,进一步发展了“初唐四杰”所追求的充实、刚健的诗风,重视内容的诗风重新登上诗歌舞台。再看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倡上继三代两汉的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的散文,针对的就是六朝以来强调形式的骈文。“复古”、“古文运动”是对诗文内容的重视,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继承。可见自古以来文学创作中内容与形式、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都是值得文学创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这也正如创作的宗旨,规范着创作者的创作方向,同样规范着我们当代中学生的写作方向。顾炎武的文学思想,对文学的内容与形式以及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的辩证关系有明确的界定,对写作亦有明确的指引:

(一)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顾炎武强调“诗避三巧:巧句,巧意,巧对,三者大家之所忌也。” 从诗歌的“情感——审美”本质出发,他进一步提出“诗主性情,不贵奇巧”的深刻命题。

他在《日知录》卷二十一《作诗之旨》中说:“舜曰:‘《诗言志》。’此诗之本也。„„建安以下泊乎齐、梁,所谓辞人之赋丽以淫,而于作诗之旨失之远矣。”他认为诗歌情志是根本,那些“丽以淫”的“辞人之赋”是不合乎“作诗之旨”的。这就强调形式当服从于内容,反对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诗风。其在诗歌创作的多个方面的文学思想中都体现了这一思想:

1、诗歌用韵要“以韵从我”

《日知录》卷二十一《古人用韵无过十字》:“宋奇以下,韵学渐兴,人文趋巧,于是有强用一韵到底者,终不及古人之变化自然也„„是指以韵从我者,古人之诗也。”其中提倡

诗歌的用韵要服从于自我情感,正是强调了内容的绝对地位。

2、诗乐的融合要“以乐从诗”

他说“古人以乐从诗,今人以诗从乐”,“古人必先有诗,而后以乐和之。”可见音乐应配合并服从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若反之,以诗从乐,就是强使内容服从形式,诗歌的情感——审美本质被形式主义所掩盖,诗歌的抒发情志的审美功能也被大大削弱了。这一观点也是对“文以载道”,“以意为主”的优秀创作传统的继承。充分地肯定了形式当服务于内容。

再看看如今的作文教学,有太多的条条框框,太多的格式技巧,把应抒发的情感俨然变成了一道套用的公式。如果作文教学单纯地训练写作技巧,没有沉甸甸的内容支撑,那么,只能滑向“为文造情”的泥潭。因此我们要处理好技巧训练与内容训练之间的关系。应该改变以写作技巧训练为主的倾向,引导学生把思想的触角延伸向自我内心情感的抒发。

当然强调以形式服从内容,并不是完全忽视形式。顾炎武亦主张讲究文采及修辞艺术。《日知录》卷十九《修辞》中就批评了宋儒中轻视词章之学的倾向,而对杨慎所论述的文与道、诗与言之统一的观点表示认同,且称颂王世贞和范介儒为矫正“语录之不文”的努力。

故我们的作文教学亦不可只谈内容不谈形式,抛弃任何一方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以形式服务内容,在强调自由抒发自我情感的基础上,把写作技巧的训练,融入到对素材的选择、立意的提炼、主题的升华中去,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看看每年的高考高分作文,这样的文章占了绝大多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只有形式而空无一物的文章必然是空洞无味,无法得到广泛认可的。

(二)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顾炎武提倡“立言不为一时”的独立人格,呼唤勇于冲破束缚的“俊异之才”和自由表达思想的优秀作品。主张:“天下之事,有识者,不必遭其时;而当其时者,或无其识。”提倡“其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的独立思想。强调思想的引领性、创新性、前瞻性。

其《日知录》卷十九《文人模仿之病》中说:“近代文章之病全在摹仿,即使逼肖古人,已非极诣,况遗其神理而得其皮毛者乎。效《楚辞》者,必不如《楚辞》;效《七发》者必不如《七发》”。在顾炎武看来,时代有不同,个性有差异,模仿的再像也不过是得其皮毛而遗其神理,毫无价值。顾炎武认为“文体有今古之异”,认为“诗文之所以代变,有不得不变“的原因,即“一代之文沿袭已久,不容人人皆道此语。今且千数百年矣,而犹取古人之陈言——而模仿之,以是为师,可乎?”。故文无“定格”,当“独出千古”。

同样,创新并不意味着抛弃一切传统,历史永远有警示作用,文学永远有借鉴意义。顾炎武并不否认文学的继承性。他在讨论诗歌创作时对“似”与“不似”的辩证关系有深刻的论述:“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李、杜之诗所以独高于唐人者,以其未尝不似,而未尝似也。”这充分诠释了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用许教授的话说就是“既深刻强调了人们的创造性的发挥,又克服了晚明学者只讲创新而忽视继承性的弊病。”

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的学术宗旨。他的本体论重建正是从复归“六经”,精研《易》学来着手的。其尊重独立的思想和创造的这种伟大的精神情怀,是值得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予以继承和弘扬的。纵观我们的文学史,多数文学体裁都是继承了古人,一些艺术技巧依然得到延续。而今天我们学习顾炎武的文学思想,不也是一种文学的继承吗?

因而写作要继承借鉴古文学之精华,更要反应自己的时代精神,表现独特的精神和个性。作为语文老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时,就不应该在一种保守的作文模式下束缚学生的情感发挥。在苏教版必修课和《史记》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总结前人优秀作品的写作特色,更要鼓励学生们结合当今的时代和自己的生活有创造的发挥。取古人之精华,扬个人之风采,这样的文章才既有深厚的古韵,又有时代和生活的气息。

二、把握作文思想内容

理清以上两大关系,心中便有了写作的一个思想标准。既然形式要服从内容,那么内容如何才能打动人?既然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那么要如何才能“独出千古”?这就引发了我们对作文思想内容的思考。顾炎武的文学思想强调真性情、联社会。这正是告诉我们什么才是一篇深刻而有思想的作文应该包含的思想内容。

(一)文必真性情

《日知录》卷二十一《作诗之旨》:“舜曰:‘诗言志’此诗之本也。”其中“志”即情感。古人亦云:“言之不足,则嗟叹之;嗟叹之不足,则咏歌之,咏歌之不足,则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许教授说:“这是古代哲人对于诗歌的‘情感——审美’本质的深刻认识。人的情感的表达,发为歌咏,这就有了美文学意义上的创作。”鲁迅先生亦如是说:“情感已经冰洁的道学家对于诗人往往会作出隔膜的揶揄和谬误的判断。”可见两人观点若合一契。

由此,顾炎武提出了“诗本乎情”,“诗主性情”的观点,特别重视情感之抒发的真实无欺。他说:“世有知言者出焉,则其人之真伪即以其言辨之,而卒莫能逃也。”,认为文学作品中真性情必有其相应的语言特征,反之假大空的言辞也有其相应的语言特征。从文辞中可以看出真伪,那么要想写出令人信服,动人心弦的文章,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有真情实感,缘事而作。

而当今中学生很少有时间和意识自主习作,大多都是在完成老师布置和考试要求的作文。一旦有了各种命题和材料的限制,就很难做到缘事而发,要倾注真情就显得难乎其难。但我们不能退而求其次,顾炎武明确警示我们真情实感是作文中不可代替的宗旨。“不平则鸣,一鸣惊人”亦是揭示发自内心的呐喊才是最打动人心,最能引起共鸣的呼唤。那么老师可引导学生多深入生活,关注内心,越是生活中的细节越应该多用眼细致观察,用耳仔细聆听,用心细心体悟,用笔点滴书写。鼓励学生亲近自然的同时多记录生活,阅读精品的同时多思多想,养成我手写我心的写作意识。久而久之,即使是应试作文,学生也会有足够多的情感和体会去应对,才能真正抒写自己的真性情。

(二)文必联社会

【中国古代作文教学思想】

作“不平则鸣”,触动自我内心的必是有真情实感的。于是,很多同学在随笔中开始大发应试教育之弊端,大抒学习压力之大,高中生活之枯乏。篇篇的“不平”都是“小我”情绪的消极抱怨,没有“大我”情怀的积极挥洒。这样的文章虽是真情实感,却只算得一纸抱怨,毫无思想,就似祥林嫂的唠叨,最终连仅剩的同情也变成了避之不及的厌弃。这样的文章何来共鸣?何得高分?

纵观人类文学史,好的文学作品必是时代精神的体现。顾炎武的文学思想就特别强调关注社会现实,提倡文学家的社会使命和责任、倡导文学作品的社会批判精神。其“明体适用”、“唯变”、“唯物”的本体论更是强调与时俱进,关注社会现实。总结其关注社会的精神内容主要包含以下两点:

1、社会指导意义

顾炎武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主张“立言不为一时”,曾说:“天下之事,有言在一时,而其效见于数十百年之后者。”强调了文章的前瞻性,揭示了文章应该对社会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其自述文学宗旨乃“文章有益于天下”,认为读书人应该有伊尹、太公、孔子的“救民于水火之心”,著书立说应该有益于指导社会实践,解决时代所提出的问题。他规范自己“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这正体现了柳宗元所倡导的“文以明道”,主张以文章来“明道教人”,努力使其文学作品发挥指导社会实践作用的精神内核。

2、社会批判精神

纵观中国历代的正直学者和文学家,都是富于社会批判精神传统的代表者。顾炎武亦曾

说:“诗之为教,虽主于温柔敦厚,然亦有直斥其人而不讳者。”他认为批判社会的文学作品正是深得《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之“诗人之义”的表现。认为富有社会批判精神的作品,才是真正有益于社会的作品,它体现着作者的高贵人格。这和白居易提倡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社会批判精神一脉相承。顾炎武的诗论正是对这一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弘扬。

批判往往意味着揭露,而揭露正是需要作者有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深入的思考力。具备这样的能力自然能自觉以天下苍生为念,融社会于诗篇。发出这样的呐喊,必然是秉承了顾炎武的“器识”论,这是何等的大气!

也许有人说这对于现在离电子信息媒体越来越近,离火热的现实生活越来越远的中学生来说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那么我们来看看《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高中语文课程“应增进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回话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这一标准不正合了顾炎武关于“文学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使命和责任”的论述吗?可见,深入社会和思想性写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社会生活实践,永远是学生取之不竭的写作源泉。文章联系社会必然能促使学生自觉肩负起心怀苍生和富民国强的责任,也自然能引导学生写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好篇章。

三、提升文化素养

追溯顾炎武的一生,便可知优秀作品的创作往往是其多种素养的自然流淌。腹中若有一定的文学素养,自然洋溢出华美的篇章。正所谓“文如其人”,文学作为人的精神的对象化活动的产物,是直观文人学者的主观精神气质的一面镜子。文学者的眼界、胸怀、气度、德行、见识等等都会在其文学创作中展现。能引起共鸣的文章往往不在于繁复的写作技巧,而在于高远的精神境界、博古通今的学识和大无畏的精神品质。顾炎武博大精深思想的形成是有迹可循的:

1、书香门第,耳濡目染。

其嗣母王氏是一个大家闺秀,喜欢读史书和明代政纪方面的书,最终为坚守国家气节绝食逝世。叔祖父顾绍芾豪迈不群,特别注重经世致用之学的研究,教导顾炎武读兵书和史学著作,强调“士当求实学”。他们的文学教养和耿介绝俗的操守对顾炎武的民族情结和著书立说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2、博学于文,厚积薄发。

“博学于文,行己有耻”是顾炎武的治学宗旨。他提出的“格物致知”,不仅重视道德伦理知识,而且重视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探求天文、地理、数学、声学等学科知识。

3、广交志士,见贤思齐。

顾炎武17岁就加入了复社,参加了江南读书人的当社活动。期间结交的都是“八俊”、“八厨”及以文学豪迈著称的“复社四公子”。常常与友人“入则读书作文,出则登山临水,间以觞咏,弥日竟夕。”1651年顾炎武加入了惊隐诗社;1657年顾炎武北游,期间在太原他结识了奇士傅山并时常一起出游切磋诗文。在关中又结识“关中三友”李因笃、王弘撰、李顒等豪杰。

综上所述,顾炎武深厚文学素养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学生大量的时间在学校,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当辅助学生提高文学素养。比如:在平时教学中抽出一节课为学生做读书指导;划分一个读书兴趣小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方向自主结对,彼此切磋讨论;发动学生组织和参加各种作文竞赛;假期提供参考读物,要求做好读书笔记;请阅读广泛或有独立思想见解的同学做演讲报告会等等。这样既丰富了校园生活,又为同学们提供了写作的平台。

最后不得不强调的是顾炎武耿介绝俗的爱国情操,正是因为他这份执着的民族情结,才有关注社会现实的自觉性,才有分析社会国民的深刻见解,才有深刻的思想。这份良知、信念和操守是指导顾炎武深入思考的源泉以及动力。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发扬学生的爱国情操,这种信仰的滋养亦是同学们深刻思想性写作的源泉和动力。

参考文献:

1、《顾炎武评传》许苏明著

2、《中国思想家评传》周宪、程爱民主编

中国古代作文教学思想(三)
作文教学三十讲资料

高考作文三十讲(全套)

写作者应有写作的宏观认识、总体驾驭,然后才有可能解除许多写作上的困惑,解决许多写作上的难题。 一、作文最能扬长避短

这是由作文的“综合性”决定的。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多方面“素养”、多方面“能力”、多方面“学识”的一种巧妙的艺术的“综合”。写作从“素养”上说,离不开生活、思想、知识、技巧、语言,以及天赋禀性等;从“能力”上看,涉及了观察、感受、想象、理解、表现等众多方面;从学科上讲,综合到哲学、历史学、心理学、文学、语言学、逻辑学以及作文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作文是一座综合着思想、知识、思维、语言的富矿。

这样,我们可以从中引申出几点结论:

1.提高作文水平须作“综合”的努力。

2.作文是需要许多“诗外功夫”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靠“熏染”,要靠“磨砺”,“突击”、“速成”不一定见效。

3.写作活动是一种善于“调动”的艺术。“积之愈厚,发之愈佳”。善于“调动”而“厚积薄发”则常常是文章的力量所在。

【中国古代作文教学思想】

4.“作文知识”不是万能的,“作文课”能解决的问题是有限的。“写作无世袭”——父不能传其子,兄不能予其弟,师不能授其徒。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学习者自身的努力!决定性的“战役”要靠自己打。

5.得力各异,扬长避短。在“能力”上,有的人得力于“阅读”,有的人得力于“生活”,有的人得力于“学识”,有的人得力于“思想”,有的人得力于“勤练”,有的人得力于“观察”,有的人得力于“想象”,有的人得力于“理解”,有的人得力于“表现”。这是强调提高写作水平途径的多样性,由此而增强学习者的信心,以便扬长避短,发扬“优势”,集中才力,较快“突破”,以便在“综合治理”之中,收“优长带动”之功。

应强调一个结论:作文是最能扬长避短的!你懂得了这个道理,即使你的知识与能力并不都好,但你也能写出不错的作文来!

二、作文四个要件追求

1.思想情感——追求深刻;2.内容材料——追求丰富;(以上两点为“神”方面)

3.体裁结构——追求新巧;4.语言表达——追求有文采。(以上两点为“形”方面)

三、作文六种主观表现

(1)性格上,表现个性气息。文章能有个人风格或气息的印记,便更加真实可感,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如果像王朔形容的某人长相平平“掉到人堆里就找不着了”的文章,就可能淹没在作文的汪洋大海中。

(2)思想上,表现情理内涵。即通过文章表现作者的认识、感悟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对问题能够理性思考,拥有思想的自由、思想的深度与思维的广度。作为考场作文,对文章深刻性的要求并不苛刻,只要能够由表及里地分析事物,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意见,能

够给人一些思考与启发,都算是有思想的文章。一个写作者的思想水平往往代表了他所能达到的高度,也是高考选拔较为看重的。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342193/

推荐访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