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与民争利导致信任危机

来源:热点事件 时间:2016-08-29 10:52:02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热点事件】

政府与民争利导致信任危机(一)
政府信任危机及其处置对策

政府信任危机及其处置对策

2013年05月20日11:28 来源:人民论坛(总第403期)

【摘要】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深化期,政府信任危机也由于各种原因在逐渐凸显。政府信任危机给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了瓶颈,这就需要对引发政府信任危机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政府信任危机的主要特征,探索消除政府信任危机的路径与办法。

【关键词】政府信任危机 产生原因 特征 对策

从经典的解释理论看来,民众对政府信任多基于传统习俗或君主魅力之上的政治情感。①政府信任就是政府及其行政人员行使行政权力,进行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活动的一种信任心理和态度。②政府及行政人员忽视公共利益和民主价值,这就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政府信任的危机。③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政府信任不仅是政府政治合法性的根本基础,更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与支柱,对现阶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而言,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运行的保障。

政府信任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处于不断完善之中,相关制度不完善及中介组织的发育不完全,导致在政府退出的有关领域还没有社会力量来解决问题。④复旦大学学者浦兴祖认为,当前民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依然很高,只是同改革开放以前相比有所下降,这可能是由转型期利益分配不公、官员腐败等原因造成的。⑤具体来说,政府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执政为民思想没有得到有效贯彻。从当前一些政府及行政人员的行为表现可以看出,部分党政干部民本思想淡漠,表现出官僚作风十足;有的地方政府不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办事,造成在制定政策时随意性很大;有些地方政府通常人浮于事,从而导致效能低下,甚至群众呼声不闻不问,工作方法以人治为主,这就导致干群对立,甚至激化干群矛盾,从而引发政府信任危机。

其次,现阶段各种社会矛盾也是政府信任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当前,公民民主法制意识提高到了一定的程度,这就造成了政府行政能力和决策水平与社会和公众的价值期待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政府信任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官僚作风和行政权力缺乏制约,从而导致政府形象受损、公信力下降;产生政府信任问题的直接原因是目前行政道德匮乏和行政文化缺失,这也构成了现阶段构建民众对政府信任的瓶颈。

再次,政府行政官员的理想信念也是政府信任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已经成为了社会普遍现象,这就对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取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理想信念就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一些政府及行政人员的违规以及失信,这也是政府信任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

政府信任危机表现的根本特征

当前政府信任危机表现的根本特征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在针对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舆论上,负面舆论常常轻而易举地压倒正面舆论。政府通常根据自身要求进行信息公开,群众要求信息公开的自主选择权利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导致产生各种误解。加上一些政府不当行为,使得许多负面舆论扩大化,容易产生政府信任危机。二是政府不信任言论的“群体集化”现象使负面舆论极端化。群集体化通常表现为群众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经过讨论和商议后,人们就会朝着偏向的方向继续前进,从而最后容易形成极端的观点。而对于公众而言,从众心理使他们更容易接受这些煽动性的一边倒言论。而且这还容易使得对政府的负面舆论出现一边倒的趋势,从而使得政府信任危机更加严重。三是在当前网络信息社会发展的情况下,网络社会权力“去中心化”使得政府更加难以控制舆论的方向。网络权力的基本规则就是拥有信息者,拥有更大的权力。这就导致传统的政府权威也不断受到挑战,有些人可以通过极端的网络暴力,蔑视甚至攻击政府应有的权威。再加上一些地方政府执政能力不强,回应能力较弱。这样就只能加剧负面舆论的传播,导致小道消息广为流传。

信息社会背景下,政府信任危机的存在又有着自身的特点:网络舆论危机爆发的快速性使得政府信任危机也存在着爆发的瞬时性特征;网络舆论危机的广泛性使得政府信任危机在短时间内产生更大的影响;网络舆论危机的难以预测性使得政府信任危机很多时候也是难

以预料的;网络舆论危机的后果严重性,也加深了政府信任危机的表现,政府舆论危机对政府信任危机的影响更大。⑥要解决政府信任危机问题,就必须解决:一是转型期的社会信任问题;二是变革政府非科学的政绩观,⑦这就需要找到切实有效的办法。

政府信任危机处置对策的几点思考

政府信任危机处置问题研究主要是通过分析政府行动的优劣利弊来反思现有的政府行为的合理性,然后通过相关的制度设计与安排来重构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任关系,建立这种信任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政府行为要坚持以人为本,倡导和实现社会公平。政府权力运作及其行为应以服务为中心,政府行为的根本是以人为本,公民本位要成为指导政府行动的核心价值,这就需要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改善和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建设高效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政府需要依靠效率与能力来获得民众的信赖和支持,这尤其表现在社会危机或公共危机出现时。这就使得政府效能不仅成为解决危机的关键,其也成为获得公众信任的根本条件。完善和建设效能政府要求政府必须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行政能力、工作效率和政府治理的有效性。

让公共权力的行使规范化,完善在依法治国基础上的法治政府。民众对政府信任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厉行法治,建设一个廉洁的政府,特别是要规范政府行使权力的行为,要大力惩治腐败,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执政为民,从而能够为公众和社会树立一个可信任的形象。

强化政府的行政责任,完善行政人员的行政道德和行政伦理。一是革新和改革规范、监督和制约行政权力的制度结构,其中包括行政制度的设计、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等;二是完善和提升行政人员的伦理道德水平。不仅从制度上,而且从行政人员自身的素质上强化和巩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完善开放型政府建设,加强行政信息和政务公开。开放行政信息,并且推行政务公开,从而表明了政府的无私、公平和公正,以及表明政府接受监督的诚意,增加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在民众心理层面上,只有公开的政府过程和政策过程,才可以更好地为政府与公众之间建立信任和善意的关系,有效解决政府信任危机。

增加民众公共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完善参与型政府的建设。培育民众的民主理念,增强公共参与的广度与深度,让民众更好地参与到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中来,从而完善参与型的政府。如果政府及行政人员在单方面行动的行政活动中单独地、高高在上地制定并执行决策,这就不仅造成公众是一个被动的行政客体,更加可能形成政府及行政人员的冷漠、疏远和怀疑,从而导致政府信任危机。

培育社会诚实守信文化,养成全社会之间的共同信任关系。一要培育和加强行政人员的理想信念。要让其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符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特别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职业道德体系。二是加强行政人员的信用意识。要加强对榜样的宣传,加强对诚信政府建设方面好的东西的宣传,建立民众与政府之间的信任。

结语

政府及行政人员必须转变观念、与时俱进、主动出击,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以及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这也是解决政府信任危机的科学之道。

【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注释】

①[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20页。

②陈华:“合作视野下的政府信任关系研究”,《学术论坛》,2011年第3期。

③王强:“公共行政的范式转换及其政府信任问题”,《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④刘米娜:“公民文化视野下的政府信任研究”,《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⑤李砚忠:“政府信任的理论解读”,《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3期。 ⑥谢金林:“网络空间政府舆论危机及其治理原则”,《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 ⑦管仕廷:“论转型时期我国政府信任流失与重塑”,《理论观察》,2011年第5期。 责编/张蕾

(谷满意)

政府与民争利导致信任危机(二)
吉林省长春市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

长春市普通高中2016届高三质量监测(二)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类型F)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孙中山说:“民国十三年来革命不能成功,就是由于平等自由的思想,冲破了政治团体。”“欧

美为平等自由去战争,争得了之后,常常被平等自由引入歧路。” “各人都扩充自己的自由,于是由于自由太过,便发生许多流弊„„我们从新革命,便不可再蹈他们的覆辙。”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孙中山对民主革命失败原因的分析是实事求是的

B.欧美革命误入歧路,证明中国“政治革命”之必要

C.孙中山对平等自由的解释是受中国共产党革命思想的影响

D.孙中山这种思想是因为对平等、自由的真正含义存在曲解

25.“就社会规则的整体理性而言,任何时代的规则都是运用于解决那个特定时代具体社会利益矛

盾的结果。”根据此观点,以下论据成立的是

A.工业革命使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大增,英国出现1832年议会改革

B.工业革命后人们对现实社会失望,批判现实主义艺术迅速兴起

C.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兴起,“混合经济”出现

D.20世纪90年代,苏东剧变,邓小平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6.朱熹曾解释过“存天理,灭人欲”论:“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明代李贽主张“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据此可知

A.朱熹和李贽都肯定人正常的私欲

B.李贽的思想是对朱熹思想的否定

C.李贽的思想源于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

D.朱熹和李贽都反对违反社会规范的人欲

27.1960年,民主德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974美元,联邦德国为1320美元,相差只有1/3多点。

而到了30年后的1990年,民主德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4144美元,而联邦德国为23980美元,联邦德国是民主德国的5.8倍。对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经济差距的认识正确的是

A.冷战阻断了东西方正常交流,不利于民主德国经济的发展

B.民主德国经济的落后是因为坚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

C.联邦德国经济优于民主德国主要得益于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D.联邦德国经济的优越最终使民主德国并入,实现德国统一

28.1934年后,中国经济危机逐渐严重,上海商会向南京国民政府提出实行统制工业政策的要求。

自1935年至1937年,南京政府及其官员加强了参加商业、工业、银行业的活动,政府举办的工商业迅猛增长,掌握了工商业和金融业的领导权。由此可知,南京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A.导致了官僚资本的产生

B.不利于民族资本的发展

C.是罗斯福新政的翻版

D.为应对日军侵略威胁

29.讼师,指古代中国替打官司的人出主意、写状纸为职业者。唐宋时期,讼师得以大发展。《唐律·斗

讼》规定:“诸为人作辞蝶,加增其状,不如所告者,笞五十。”宋代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衙门每结案之前,几乎必先办讼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古代中国讼师的出现是现代律师制度的雏形

B.唐宋时期讼师的大发展源于商品经济的发达

C.讼师秉承外儒内法精神与当时主流思想相背

D.讼师往往会误导衙门公正断案,常常被处罚

30.近五百年来,荷兰、英国和美国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英国对市场经济的

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A.国家推行重商主义、奖励对外贸易的经济政策

B.创立现代金融制度确立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C.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D.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31.公元前5世纪,罗马共和国早期的法律是习惯法,成为贵族为自身谋利益的工具。后来,经过【政府与民争利导致信任危机】

平民长期的斗争,迫使贵族成立委员会,制定并颁布了成文法,这就是《十二铜表法》,它被认为是真正罗马法的开端。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说明罗马注重法律产生程序的合法性

B.表明贵族与平民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

C.成文法的产生维护了贵族对司法权的垄断

D.成文法的产生是罗马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32.汉武帝时设置盐铁官专职管理盐、铁生产销售征税事宜。宋行引法,商人向政府购引(即取得

贩运销售盐专利的凭证)后,即可凭引支盐运往指定区域,独占区内食盐销售。清政府采取“引岸制”的食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对这一变化认识正确的是

A.封建政府与民争利的出发点没有改变

B.不放弃专营是为了抑制富商大贾势力

C.政策虽有变化但是指导思想仍为法家的集权思想

D.从长远来看会增加成本,不利于商品的自由流通

33.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人类通过社会契约结合起来,共同协作,“每个结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

全部都转让给整个的集体。”集体的意志即公意(公共的利益),公意不能违反,“任何人拒不服从公意的,全体就要迫使他服从公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公意至上放弃个人自由具有专制主义倾向

B.个体服从公意是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体现

C.卢梭的思想只能实现于小国寡民的国家

D.这是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说的鲜明体现

34.1956年12月,毛泽东提出:现在我国的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的。上海地下工厂同合营企业也是对立物。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合作工厂做的衣服裤腿一长一短,扣子没眼,质量差。最好开私营工厂,同地上的作对,定个协议,十年、二十年不没收„„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材料说明了

【政府与民争利导致信任危机】

①毛泽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③地下工厂的出现是因为社会主义改造步伐太快 ④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更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5.实业家张謇回忆,甲午前清战败后,国威丧削,有识蒙诟,乃知普及教育之不可已。普及有本,

本在师范,乃知师范之设不可以已。设师范之资,其数非细,他国师范,义由国家或地方建设而扶助之。当是时,科举未停,民智未启,国家有文告而已,不暇谋也。地方各保存固有公款之用而已,不肯顾也。推原理端,乃不得不营实业。对张謇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兴办教育是因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B.兴办教育的费用由国家和地方保证

C.普及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开启民智

D.教育救国不可取,只能实业救国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题~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1688年光荣革命至19世纪初期,英国地方行政机构始终保持着某种自治的特征。1835年,《市镇法》颁布,取消200多个老的市镇自治团体,实际上是清除和排挤了教会及地方地主贵族势力,基本上实现了市民的自治。1888年,英国下院通过了《地方政府法》,又被称为《郡议会法》。郡议会每年集会四次,日常工作都是由议会下设的各个委员会负责处理。1889年,颁布了《苏格兰地方政府法》,1894年又制定颁布了《区、教区、乡议会法》,把过去教区的一切行政职能均交给民选的议会管理。各种机构的不断设臵,导致地方官员和地方行政开支的大量增长,这需要中央财政支持,增强了地方政府对中央的依赖性,减少了地方的独立性。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我认为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地方政府制度演变的特点。(12分)

(2)根据以上材料,请结合英国与近代中国的有关史实阐述钱穆观点的合理性。

(13分)

41.(

——整理自高教社《中国古代史》

在从约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其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相形之下,西欧人正因为自身比较落后,所以乐于并急于学习和适应外界。他们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

——摘自《全球通史》

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叙述连贯通顺。)

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66958/

推荐访问:政府信任危机的分类 政府信任危机案例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